《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专注于探讨和研究东北亚地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文明交流与互动,通过多学科视角,如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深入挖掘东北亚古丝路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杂志聚焦于东北亚地区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物质文化(如陶瓷、金属制品)、技术传播(如造纸术、印刷术)、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及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它还特别关注这些交流如何塑造了该地区的社会结构、政治体系以及经济模式。
本刊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术见解的重要平台。通过发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评论文章和书评,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促进了学术界对于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理解,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知识进步。此外,杂志鼓励采用跨学科方法进行研究,以揭示历史上复杂的文化交流现象。对于从事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而言,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是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发展的关键资源。同时,它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重要性。此外,由于其主题的独特性和广泛性,该杂志也吸引了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1]来稿若为课题研究成果,则凡被省级以上单位正式立项的课题,应在文中标明课题的立项单位、级别、时间和编号等信息。
[2]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4篇,必须是公开发表且在文中确实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
[3]本刊用通行简体字排印。有特殊符号或少数民族文字及民族古文字的,请随稿寄上输入软件。本刊对拟用文章有删改权,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注明。
[4]同一页类列出多个注释的,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5]编辑部对稿件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公平评审,并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确定拟录用的稿件,对不宜录用的稿件及时通知作者退稿。
[6]文稿引文务须准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先后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外加方括号。
[7]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计数等,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8]内容摘要:反映研究对象和范围、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核心结论,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旨在提高论文的引用量与转载量。一般以400-500字为宜。
[9]稿件中插图与表格无论何种种形式均应插在Word文档中规范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图表。
[10]来稿需附作者简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性别、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学历,作者详细的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邮编:0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