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论文

时间:2022-05-08 11:25:29 关键词: 传播学 传播学论文

摘要: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播学视角对它进行研究只是其中的一种思路,研究结论难免粗浅。其实,“舞台主持”还可以通过语言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进一步展开研究和论证,尤其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提炼、校正其定义和内涵,为后人总结出一套实用的“舞台主持传播策略”。

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论文:英语口语传播学论文

一、把两种传播运用到学校英语口语习得中

(一)用传播交流

促进英语口语习得传播意味着信息的传递和“运动”。在英语口语习得中,习得者不断地获取信息点,同时,又不断地交流和传递知识。课内的师生互动,课外的实践练习都可以被视为语言的传播。学习者在交流中利用传播渠道,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进而沉淀为知识。在传播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善于向别人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会促使学习者抓住时机,利用各种氛围,做好英语口语的传播交流。在课堂互动期间,面对集体、小组或两人等形式的任务设置,习得者的人际传播的欲望和积极性激励他们有效介入。在这种人际传播交流中,学习者巩固了知识点,把交流中的点不断集结为模块,丰富学习的成果,夯实英语口语基础。在培养学习者习惯方面,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第一,让习得者充分做好自身“功课”。习得者要利用不同时间段,常回忆,勤动嘴,学会“自言自语”。从人内传播的理论角度看,习得者个体对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归位和自控式输出可以增加传播的频率,提高习得效率。养成动嘴的习惯,从自身努力,在习得中发挥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用内在的自身传播巩固所学。第二,勤于人际交流,加工和输出大脑储存信息。学习者要在课堂互动和老师布置和设置的情景练习中积极介入,在和同学的交流中突出自己的存在和话语权。从理论的角度看,内外传播对学生英语口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二)通过传播建立师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观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基•西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认为社会是一个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西美尔指出交流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互动的结果,二人间有可能互相依赖,三人组有可能把意志强加给别人,多人小组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西美尔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不同人数的组群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依据西美尔理论观点,在进行英语口语习得和指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的交流活动要避开不利因素,让参与者能够发挥所长,在氛围的助推下,让输入和产出等量进行。教师应该有紧迫感,时刻把握英语口语实践的机遇,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教师的示范会让习得者积极效仿,在当今人才需求实践的社会大背景下,英语口语的实践性应该得到落实,教师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其实,西美尔的理论观点也是基于这种需求,因为传播本身就源于实践。人际传播是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循环,以英语语言为形式的英语口语传播是提升和强化习得者英语口语能力的很好途径,传播不仅锻炼了习得者的英语口语,而且在交流中加强了人际关系,扩展了相关知识。习得者的交流传播在不同范围内的效果不尽相同,引导习得者适应英语口语在不同场合的实践需求,这样才能使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英语口语的互动交流活动中,教师要鼓励习得者的合作精神,要兼顾对方、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诉求,让大家参与,大家有话语权。

(三)在传播中用情感

推动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英语语言的交流是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综合体现,在这种传播交流过程中,少不了人的情感。富有情感的交流加强和增进交流的实效性,能够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研究和实施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与教学实践中,应该避免单一的纯语言教学模式,教师对习得者要用情施教,富有亲和力,以此推动习得者学习的积极性,让习得者乐于张流。同时,教师要通过示范等形式让习得者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富有情谊,变得通畅自然,通过交流缩短交流传播者的情感距离。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认为“语言要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就不但要意义上一致,而且也要有(无论这听起来多么奇怪)判断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情感交流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口语传播交流在认同感和同位性强的情况下交流的欢悦度就高,输出、输入的成就感就强,交流传播者的“一致”性就多了。所以,注重传播交流中的感情因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够加速成效的显现。

二、注重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传播交流的技巧

把传播学应用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是本次研究的创新。我国学校开设英语课的历史较长,源起于十九世纪,但英语实践应用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调整思路,教师要注重社会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落实英语口语习得中的技术与技巧。

(一)研究学生在英语口语传播交流中的心理

《2011年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12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注重语言学习对学生的价值,英语口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主体,同时要承认差异。面对学生的差异,就要研究学生在差异现实中的心理轨迹,英语口语是语言的外壳,是人们交流和传播的外化体现。针对差异化的学习者,施教者需要在统筹全体学生教学大局的同时,照顾差异,让全体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受益,学习者的成就感是激励其继续学习的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Karl.R.Rogers)主张要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学习者心理的良性发展和循环。由于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习得者遭遇多方面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压抑感,疏导学习者的种种不悦心理,倡导和扶植他们健康的心理是保证推进教学和习得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不能只抓好学生而放弃口语表达差的学生,这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影响。罗杰斯主张要给学习者创造快乐学习环境和树立学习信心,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地理环境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实践传播交流中有惧怕现象,走出这种困局,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技巧,需要教师给予技术指导。教师要对习得者有针对性地施以技术指导,让习得者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学会使用技巧,以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参与英语口语交流。

(二)把握好英语口语交流传播的时机

赫舍尔(A.J.Heschel)指出,人和人在相遇之后很可能要建立联系,彼此要合作。这从发展的角度阐释了语言传播交流的人类属性。作为个体,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学习和交流同时也是在集体中进行。让习得者养成合作的习惯,英语口语交流习得应该像日常的生活一样自然。走出英语学习少口语的误区,英语口语实践和提高就会变成可能。所谓合作是指习得者能够抓住机会,主动积极和别人或同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这种交流符合传播学的要求。习得者谈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实践学习内容,可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英语口语的人际传播是建立在人内传播基础上,习得者对习得内容的内在传播为英语口语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得与他人的交流变得顺畅。我国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指出,传播中者会采取“策略”、“技巧”,进而形成“互动”、“关系”和“能力”等。这种观点十分符合语言交流传播的发展过程,它对指导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把英语口语教学看作是语言交流,把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训练融入到口语交流中,避免把英语口语变成单一枯燥的规则课。教师应采取策略,教学中讲究策略,使用技巧,在课堂上充分互动,让教学内容在互动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交流传播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

在技巧性传播交流中九年义务制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要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的首要目标是传递信息和人际交流,口语使用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交流形式。2012年修正的普通高中应用教学大纲第三部分把学生的语言技能放在第一位,在语言技能中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修正》充分体现了口语传递交流的重要性。农村学校英语口语习得要实现课标的要求,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理论指导,在实施中需要技巧。美国传播学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Daniel•J•Critrom)指出:“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和传播而存在,也应该在传递和传播中存在。”切特罗姆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传播和传递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英语口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依据课标要求,正确把握语言的交流特性,依据传播理论,在互动、实践和传播中提升英语口语习得,让习得者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让英语口语交流和传播存在于英语习得中,从而提高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传播交流是英语口语的命脉

美国学者哈罗德•密芝尔(Harold•E•Mitzel)提出了有关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三大变量的学说。在教学的整体进程中,结果的变量来自于过程与付出,习得者英语口语提高需要个人、互动合作和教师的指导,形成交流圈。在英语口语习得的过程中,传播交流增进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经常自己反馈,同时,抓住机会,扩大交流实践。

(一)英语口语交流与传播的对接

英语语言学概论把语言描述为“Languageissymbolofarbitraryvocalsymbolsusedforhu-mancommunication”,所以,语言的属性就是首先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作为第二语言,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语言规则上是不妥的,它偏离了语言交流应用的主流方向,弱化了对英语口语交流的训练。轻视语言交流传播实践的现象有悖于外语教学原则,重视英语口语互动习得,把交流和传播对接才是英语教与学的正确方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交流传播中实践英语口语,通过预设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实践口语传播交流。根据传播学的人际交流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传播是一种理想的实践和推动英语口语习得的方式,英语口语本身就是交流和传播的结合。无语言就无传播,不用以传播的语言就会退出语言世界,因此,从理论的角度看,把英语口语传播和交流的结合是有效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二者的对接是从实践视角发展了英语口语习得。语言学专家贝纳德•斯伯尔斯基(Bernad•Spolsky)提出了二语习得中的几个因素,社会环境、诸多态度以及个人动机,英语口语的交流和传播符合斯伯尔斯基的观点,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要在交流和传播中实施。

(二)社会发展需要会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

世界的地球村发展趋势越发明显,人际交往的语言性也越发突出。农村英语教学不仅不能弱化口语,而且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和强化口语教学实践,彰显语言交流传播的特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84%的被访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可以提升整体英语水平。对于英语口语在英语习得和社会需求中的重要性,学生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餐饮业涉外经营与交往、对外贸易、劳动力输出等经营活动的增多,我国社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国际化。因此,能够进行外语交流,特别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劳动者会更容易就业。以酒店为例,懂英语交流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报酬高,工作面宽。现在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当今各级学校教师的职责。捷克大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Amos)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传播中形成好习惯,自觉实践,服务社会,受益终生。交流传播是英语口语生存的根本,懂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学校英语口语教学与学生对英语口语习得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支撑。农村学校英语教师是实施口语交流与传播的组织者,引导学生懂得交流、传播和实践是提高英语口语的有效途径。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语言的社会传播交流功能决定了未来的应用型劳动力资源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语口语,以便立于社会,服务社会。人内交际和人际交际学给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与实践带来了启示。

作者:史建国张隽彦张倪俊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传播学论文:舞台主持视角下传播学论文

一、传播学视角下“舞台主持”的内涵解析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关于“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的概念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上文也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进行了推论。在基本了解了“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的概念和定义后,进一步挖掘它们的内涵尤其是“舞台主持”的内涵将有利于深入认识“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有利于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

(一)“舞台主持”的外在形态是群体传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是以群体的形式活动的,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舞台主持”正是由个体组成了群体才具备了传播的条件和场所。所谓群体,指的是由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4]。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第一,一个群体的产生要依托于个体的数量。第二,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共同目标和归属感。第三,群体成员之间是有互动关系的。西方的传播学理论把传播的形态分为体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几大类。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这里谈到的群体传播就和“舞台主持”很相似。因为“舞台主持”是基于群体的,“舞台主持”中的主持人、受众、工作人员等一起构建起了一个临时性的群体。我们以“晚会主持”为例来做进一步的解释。首先,晚会的举行一般都是在礼堂等特殊场合,在这个场合里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的存在,他们是由临时的集合行为所产生的聚集的人群,这样的人群被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称之为“乌合之众”。晚会里的“乌合之众”就是指在晚会现场的“观众和主持人”这一群体。其次,绝大部分的晚会都被称之为“主题晚会”,所以晚会的举行带着鲜明的主题、目的和意义,参与到晚会当中的观众和主持人是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的。主持人早已获悉了晚会的主题,因此明确了晚会的传播目的;观众也是在清楚了晚会的主题和意义后才到达晚会的现场。因此,晚会的主题和意义使得主持人与观众拥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使得晚会拥有了凝聚力。第三,晚会的过程中的群体分工使得晚会有了主持人,灯光、音响、摄影师和观众等成员,在晚会的过程中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在主持人与观众的话语互动、游戏互动等过程中体现出来。由此可见,一台晚会有人群、有目的、有分工,还产生了显著的凝聚力和互动性,所以“晚会主持”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舞台主持”形式之一,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从外在形态来看,“舞台主持”和群体传播是基本一致的。

(二)“舞台主持”的内在本质是组织传播“舞台主持”

不仅仅是“晚会主持”,它还包含了会议、宴会、仪式、庆典等场合的主持。因此,不能光从外在形态上判断它属于群体传播就认定它只是群体传播。其实,“舞台主持”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上文以“晚会主持”为例解释了“舞台主持”是基于群体的,因此外在形态为群体传播。其实这里所说的晚会只是泛指一般的主题晚会。越是主题鲜明的专题晚会,主持人与受众的特征、需求、功能就越会发生变化,晚会现场由主持人、受众、工作人员构建起来的这个群体就越像是一个组织。关于组织的定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信息传播,以至于我们很难说出一种与传播无关的组织活动。如果把“舞台主持”涉及的会议、宴会、仪式、庆典等场合的主持也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很明显的,“舞台主持”更像是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沟通保障。组织内传播拥有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途径,而组织外传播则更多采用正式的渠道。根据“舞台主持”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会议是“舞台主持”的平台之一,同时它也是组织内传播的渠道之一;晚会、宴会、仪式也都是“舞台主持”的平台,但它们同时也属于组织外传播的公关宣传。由此可见,“舞台主持”在组织传播里发挥的作用要比在群体传播里显得高规格、高层次,所以“舞台主持”的内在本质其实更偏向于组织传播。

(三)“舞台主持”的发展趋向是大众传播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传者可使用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舞台主持”的发展趋向毫无疑问的要走向大众传播,这是传者与受众的选择,更是时代与媒介环境的选择。当下的传媒领域快速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无处不在,渗透在我们的周围。当大众传播媒介强势介入,会使得“舞台主持”的传播形态发生变化。例如:一台晚会究竟是群体传播还是组织传播,主要取决于“主持人与受众”这个群体的性质;一旦这个群体的性质明显出现了组织的特征,那么它就有可能是组织传播。同样,一台晚会究竟是组织传播(或群体传播)还是大众传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使用了大众传播媒介辅助传播。如果使用了,参与的受众更多了,传播的辐射面更广了,影响力更大了,那么它就应该是大众传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要素,那就是受众的身份不同。在组织传播(或群体传播)视野下的“舞台主持”,其受众的身份是可以预知、判断的;但是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舞台主持”的受众,其身份是不得而知的,就如同一档电视节目的传播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是谁在看着这档电视节目。我们还是可以以“晚会”为例进行说明。一台学校里举行的晚会,一般情况下是属于组织传播(或群体传播),可是如果它被电视台现场直播或转播了,那么它就成了大众传播。因为直播或转播的晚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对更多的受众,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提升了影响力。同时,主持人面对的受众由“有形”转为“无形”,不再是单纯的和晚会现场“可视可感”的受众进行交流,还得兼顾其他的以大众传播媒介收听收看的受众的交流。特别要提及的是,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是无法同步接收到受众的反馈的,这也是大众传播的一大特点。其实无论是晚会还是会议、宴会、和仪式,所有的参与者都已不满足于小团体成员之间的传播,大家都希望“舞台主持”更有影响力,尤其是在传播依旧具有“强效果论”的当代社会。像各种会、慈善晚宴、公益募捐等“舞台主持”的新形式,它们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应该引起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二、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主持形式之一的“舞台主持”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播学视角对它进行研究只是其中的一种思路,研究结论难免粗浅。其实,“舞台主持”还可以通过语言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进一步展开研究和论证,尤其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提炼、校正其定义和内涵,为后人总结出一套实用的“舞台主持传播策略”。这不仅能丰富我国的主持艺术理论,还可以为舞台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作者:谭力单位:钦州学院

传播学论文:O2O电子商务模式传播学论文

一、O2O电子商务的传播模式

(一)传播者分析

O2O电子商务中,商家即实体供应商是信息传播的源头。商家通过网络把线下信息———如新品推出、新店开业、消费打折等信息出去,从而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来吸引消费者,为实体店铺降低传播成本。此外,O2O模式线上营销的功能能够让用户在线下消费后通过网络自己的消费体验或者评价,这些信息能够影响到其他用户的消费行为。因此O2O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也可以是传播者。

(二)内容分析

对消费者来说,无需出门即可得知有关商品打折、详情介绍、店铺活动等方面的信息。此外,还能获得别人对该商品、服务或店铺的评价信息,这是消费者最想知道而在传统的商务模式最难获得的信息。对商家来说,在O2O电子商务模式的信息传播中,一方面作为传播者,商家需要店铺或商品的折扣、优惠信息,同时也作为受众获得信息。O2O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在于在线支付,用户支付时需要填写相关背景信息,这就为商家提供了对消费者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的资源。掌握用户的消费偏好、购买习惯、消费体验等相关数据,一方面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对老客户的关系维护与营销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开发新客户的渠道。同时,根据消费者在线支付的数据统计,商家可以预估客流量甚至控制客流量,对实体店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提前安排。这是O2O电子商务比传统商务模式的绝对优势。

(三)媒介分析

O2O电子商务模式的传播媒介包括电脑和手机,相应的信息传输网络分别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移动通信网。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推行的O2O分两种模式。一种是商家自建网站,如海底捞官网开通Hi订餐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官网订座和点菜,网上点餐并在线支付成功后可享受赠菜优惠。另一种是第三方企业提供一个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通过这个平台来传播沟通。如糯米、美团、大众点评网等团购性网站。商家在网站上信息,消费者注册为网站用户后在线购买,然后去线下消费。借助手机媒体的O2O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家自己的手机APP,如在美国星巴克推出的手机APP,用户能够通过GPS自动定位快速找到附近的星巴克门店,浏览星巴克所有的食品和咖啡目录,手机在线点单,并支持电子支付小费。另一种是第三方企业提供的手机O2O平台。如基于地理位置的APP应用程序手机地图,不仅有定位、导航的功能,还能为用户提供餐厅、电影院、商场、酒店等很多生活服务类的门店信息。高德地图的手机用户通过地图能够购买团购优惠券、电影票,预订酒店客房、餐厅。此外,部分商家还借助QQ、微信、微博、淘宝店铺等方式来进行。

(四)受众分析

O2O模式特别适合需要实地消费的商品或服务,如餐饮、健身、演出、电影、美容美发等。对普通受众来说,不出门即能得知丰富、全面的商家及所提供商品、服务的介绍,能够快速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商家及服务,并且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在线购买。如拉手网的美食团购频道的筛选条件包括美食种类、就餐区域、就餐人数、价格区间等,筛选出来的结果还可以根据销量、折扣、时间等条件进行排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网络团购用户规模高达1.41亿,团购使用率为22.8%,在商务类应用的市场中增长最为迅猛。

(五)效果研究

O2O电子商务模式能让商家通过在线订单来对交易进行统计,并对每一笔交易进行跟踪。每一次推广信息后,可以从交易统计上观察传播效果,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据此提出改进策略,进行客户维护。

二、O2O电子商务的传播优势

(一)媒介的使用与认知需要的满足

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因果过程:“起源于社会和心理因素需要—产生媒介期望—导致不同的媒介接触—需求得到满足或其他结果”。卡茨将传播研究的焦点从传播、媒介转到受众,认为受众是带有目的性地积极主动地选择接触媒介及其传播的内容,期望通过媒介接触满足自身的需求。对于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卡茨、格里维奇、哈斯从有关大众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35种需求,并将其分成5类:认知的需要(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情感的需要(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的体验);个人整合的需要(加强可信度、信心、稳固性和身份地位);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舒解压力的需要(逃避和转移注意力)。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是偶然发生的,交易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商家比消费者了解更多的有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从而在交易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O2O商务模式中,受众能通过网络很容易获得商品的详细信息,并在多个商家之间进行对比,满足了自身的认知需要。O2O提供的商品价格一般都有很优惠的折扣,物美价廉最容易受到受众的认可,消费者在线购买时会认为自己的情感得到了满足。

(二)商家融合多媒体传播手段

自2008年开始,以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为代表的基于web2.0的社交媒体在互联网上蓬勃发展。从传播特点上看,社交媒体允许用户自己创造传播内容,传播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允许双方自由互动,在大众传播中融合了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对企业来说,社交媒体不仅可以相关信息,而且允许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提出意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基于平等地位的传播互动。基于关系的传播能为企业带来很强的口碑传播,这是社交媒体最大的力量。通过社会化媒体经营好企业的口碑,必将对企业的品牌传播带来无法估量的好处。O2O电子商务的信息流是在线上进行的,这就使得商家可以融合多种传播方式与传播元素,扩大宣传范围,增加信息量,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星巴克在美国三大社交网络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上都注册了账号,并组建专门团队对账号进行运营。截至2013年4月17日,星巴克的YouTube账号有17587位订阅用户,其视频被观看次数达749万次;星巴克的Facebook账号共收到过3426万“喜欢”(Like);而其Twitter账号的粉丝数更是高达365万人。除此之外,星巴克还积极利用Pinterest、Instagarm和Google+等后起社交网站为自己服务。截至2013年4月17日,星巴克的Pinterest有81340个粉丝,Instagram账号有118万粉丝;而其Google+账号也有高达153万个粉丝。

(三)“意见领袖”发挥作用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等人以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例,调查大众媒介的宣传对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据此得出结论:大众传播并没有力量左右人们的态度,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到达一些关键人物,由他们通过人际传播将所见所闻传递给周边的人或者追随者。这些关键人物后来被称为“意见领袖”,他们在群体中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社会接触的机会,相应地能为群体内的其他成员提供较多有益的信息和意见。同样,杰出律师在辩护时主要目的是打动陪审团的感情,但不需要陪审团的所有成员都接受自己的主张,他只要获得那些左右普遍观点的灵魂人物的支持即可。因为在群体中个体的才智、个性被削弱,同质性取代异质性,无意识状态占上风,极易接受别人的暗示,接受“强加”给他们的判断。O2O电子商务的商家在商品或服务的推广中同样借助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来提升宣传效果。2005年7月底,在大众点评网上具有很高号召力的一位食神“李鸿章大杂绘”(俗称“李大人”)在海底捞用餐后通过大众点评网给了海底捞5星的评分,该信息后为海底捞带来大量的新客流。得益的海底捞每次新店开业都特意请像“李大人”这样的意见领袖前去试吃。意见领袖在网络上的大力推荐吸引了很多网民对海底捞的关注,使其很快打响知名度。

(四)针对性的传播

O2O模式中消费者在支付时一般都需要留下自己的姓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等信息。商家能够通过这些信息掌握用户资料,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按其消费习惯将自己的营销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实现一对一的精准传播。

三、结语

总之,O2O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商务,其传播模式体现了传播者与受众地位平等、互动性强的特点。对于这样一个新事物,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企业要做好O2O,不仅要在线上做好文章———把握传播内容,跟踪交易维护客户关系,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分析受众的需求;还要在线下下功夫,提升企业专业化程度,打造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线下体验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自己的美誉度,使线上与线下长久配合。

作者:郭蓉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传播学论文:广播传播学论文

一、广播对传统戏曲的促进与冲击

广播出现以后,电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戏曲作为最受欢迎的传统娱乐方式自然成为每个广播电台不可或缺的节目。由于广播的娱乐节目种类繁多,在众多的竞争中,戏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都更加成熟,以不断改良、创新来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这无形之中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广播的出现对戏曲演员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他们演唱的戏曲在各大广播电台播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逐渐脱离在社会下层表演曲艺来维持生活的命运。广播的产生给传统的戏曲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广播出现之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只有固定的几种形式,而到戏院看戏是最受百姓欢迎的,随着无线电的迅猛发展,收音机的普及,悄悄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多种多样的娱乐节目,这使得很多拥有收音机的观众不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观看传统的戏剧表演,这大大降低了戏院的上座率。无线电的产生虽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传统戏剧的革新,扩大戏剧的影响范围,但无形中成为了传统戏剧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播对唱片的影响

最初唱片仅仅是作为留声机的附件而存在的,留声机和唱片都是上流社会的娱乐品,所以唱片作为一种小众的娱乐工具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小。无线电传入中国不久,上海就出现了许多民营电台,民营电台的设施不完善、资金不充裕,仅靠一些广告费来支撑电台的运营。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承担不起经常请一些名人、演唱家、乐团等来电台做现场演出,这时唱片就成为这些民营电台的首选。20世纪30年代中期,百代公司制作一张唱片的成本只需1角六七分,批发价为2元2角。这样低廉的价格,购买一次后还可反复使用,所以播放唱片就成为了各广播电台音乐节目的重要素材。但电台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唱片公司的唱片销量。1935年6月末,英商电器音乐实业有限公司致函上海交通部国际电信局,以欧美各国颁布的有关唱片的法规为由,要求自1935年8月1日起,各电台播送该公司唱片须得该公司允可,及预付每月洋一百五十元,并另提出六项规定。直至1935年12月21日《申报》刊载司法院对此事的决议:留声机唱片,并非出版品,亦非著作物,并无专有公开演奏之权。购买人本其所有权作用,无论如何使用,应任凭自由,出售人、制造人、发行人均不得干涉。通过这次事件,我们足以看到唱片已经不再作为留声机的附件而存在,它已经成为各大广播电台不可缺少的一档节目。

三、结语

“印刷媒介”时期,信息的传递范围受民众教育水平的影响,广播靠声音传播信息,弥补了印刷媒介的这一缺陷,它使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这种新的传播媒介对民众的娱乐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它的产生不仅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也为普通民众开启了一扇可以接触到高雅音乐的窗,对音乐的普及以及音乐教育的推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张霄萌林媛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传播学论文:图书馆传播学论文

一、从“守门人”角度看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服务

传播学中的“守门人”指在大众传媒中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次以及怎样被传播的人或机构。“守门人”具有检查、评价、导向功能,同时也具有确定方向、确保质量、加强协调和发现培养传播人才的责任。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爆炸”“信息垃圾”“信息泛滥”对社会形成强烈的冲击,影响着用户与大众的信息选择。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事业性质的服务机构,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做好为读者传播信息的“守门人”,充分发挥“守门人”的检查、导向作用,不仅能指引广大用户搜寻健康积极的信息,而且能快速地从信息海洋中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或导航服务,帮助读者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资源,提高阅读质量。具体来看,一方面,图书馆要在搜集、整理、加工源信息或初始文献时,本着为读者提供人类高尚智慧结晶,传播世界先进技术和思想,去伪存真,教育育人的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用户提供好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中心,有义务帮助用户从泛滥的信息群中搜寻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加快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检索人才、信息导航人才、信息管理人才和知识服务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与越来越多的商业化信息网络竞争,赢得更多的用户,从而既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信息环境的净化和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从传播学角度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信息社会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图书馆作为新时代的信息资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必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这是信息和知识传播的要求。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实现资源“独享—分享—共享”模式

拓展信息知晓和获取渠道的必要条件。在古代藏书楼理念影响下,我国的传统图书馆一直奉行“以藏为主”的原则,各图书馆之间的馆藏相互封闭,馆际互借相对较少,多数图书馆的运行多为基于单个馆的资源独享,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功能单一、结构僵硬的特点,各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结构,这在传播学中属于自我传播的原始表达方式。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多样化,使“分享”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深入人心,所谓分享意味着存在一个主体拥有者,从这个主体出发指向他者。信息社会的到来,要求图书馆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用户的需求,根据不同图书馆的性质以及自身的特点,合理调整文献资料的布局,建立完备的资源共享体系,走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之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分享是一种普遍的价值态度,E-mail、BBS、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方式是这种态度的良好体现。美国互联网专家帕金斯所言:“互联网对媒体业产生的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媒体变得越来越趋于与人分享和参与。”在此环境下,图书馆事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不被其他网络信息媒介边缘化,就不得不深思自己的馆藏理念和服务方式。当每个独立的图书馆以自己的文献资源库组成相关馆的共同主题时,这些无数个的分享便构成了一个共享,没有分享便不存在所谓的共享,基于分享基础上的共享,揭示的是一种整体的本质,比起分享更具有整体性和理想主义的色彩。逐步建立起图书馆完备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走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之路,实现图书馆资源“独享—分享—共享”的模式,拓展图书馆信息知晓和获取渠道,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当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由独享变为分享,最终实现共享,图书馆就可以更多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单个图书馆不可能实现的服务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就会使知识信息的知晓和获取渠道最大化,整个图书馆界就会成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知识信息网络,从而使用户信息服务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图书馆成为大众搜寻信息、获取知识的首要选择。

(二)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实现服务“信息—思想—知识”模式

提升信息社会文化内涵的必然要求。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信息稀缺的问题,而且呈现出“信息爆炸”“信息泛滥”的局面,出现了众多的“信息垃圾”。面对如此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海量的信息存储,高速的信息传输对社会和大众的冲击,人类又不得不面临另一场新的挑战:即超越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图书馆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各个图书馆把自己有能力搜集到的大量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升华,形成一种专业的有浓度的信息,供那些急需这些信息的或是对这一领域信息有兴趣的用户浏览和使用,使社会大众不必再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信息不加分析、不加理解和取舍地照单全收,使他们避免陷身于信息迷雾中不知所措。图书馆不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促进向“思想共享”的方面发展,提高整个信息社会的效率,有利于信息社会的净化和文化内涵的提升。

作者:郭登浩张雅男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传播学论文:量化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论文

一、缓慢发展中前进

1982年开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访华带来的研究热潮,新闻传播学科快速发展起来,召开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大众传播研究占据传播学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陈力丹1986年在《新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历史的探讨》中总结1979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中的40个研究话题时,有13个话题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1987年,《新闻学论集》第11辑发表祝建华的文章《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学来源》,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国新闻传播学范围内较早的、鲜明的以“科学方法论”为论证对象的文章。逐渐的,在传播学界,量化研究不再饱受质疑,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运用起来。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频率统计一类较为基础的数学和统计学手段,更多样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学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闻学刊》上刊登了《新闻价值及其数学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数学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构建新闻价值这一因变量与读者需求、信息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这之后,在新闻传播研究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应用逐渐多了起来。如《新闻学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颖的文章《深度报道——党报报道结构的再次调整》,运用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在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的眼界开阔了,研究也迈向了新的、更高的台阶。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传播学量化研究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研究调查,如柯惠新、陈崇山、喻国明等人进行的亚运宣传效果调查研究。在研究中,不仅对数据进行了频率统计处理,更对数据间的相关系数、显著性进行了考量。通过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处理数据,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断式的研究方式可能产生的误差,以科学的方法对受众态度成因进行测度。这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方式。在这一阶段中,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课题更加丰富和广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论的引用和单纯借鉴上。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比较少。如张莹、申凡等对1994年至2003年10年间《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发现在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数量很少,依赖性较强,创造性不足。

二、高速发展时期

迈入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学本身,迎来了自学科引入国内后最蓬勃发展的一段时期。依据王海龙,沈翠婷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量化分析》对我国2000—2009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显示:这10年间,新闻传播学科立项数量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331%。在这一形势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的普遍和广泛。2004年,有学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对于四种报纸的阅读情况考察为基础,考察了受众对于议程设置的敏感程度。这是一次将统计学中显著性水平测定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成功运用。谭天对2007—2009年间,刊载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这三本核心期刊上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论文数占实证研究总论文数的比例分别达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说明量化研究,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受到大多数研究学者们的青睐和信任。

三、展望与未来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会调查和统计的思想就已经传入我国。随着这么多年社会学科和新闻传播学自身的发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经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同。

1、统计方法应用多样化

对数字处理更加精确随着量化研究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统计学和数学方法被引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张少臣等对上海五所高校学生对于政府信任度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评价作为重要变量,出现在最后的结构方程中。尤薇佳等对受众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如何选择媒介和对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关联度和个人信任倾向五个维度出发,进行路径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有效通过对于外部媒介接触条件的测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这一隐变量是如何随着媒介渠道选择变化而变化。对于突发事件者如何选择媒介通道和优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较好的建议。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研究的焦点是多因变量对多因变量回归建模,能在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条件下进行建模,更易于辨识系统信息与噪声,对因变量也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2、量化与质化研究之争仍未平息

正如谭天在《新闻传播学应加强质化研究》中指出的,质化研究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自身分析欠缺精确性、研究没有同一程序、很难建立公认的质量衡量标准的问题,而且质化研究可以解决量化研究局限于表层信息、无法获得具体深入问题本质的弊端。而张敏更是指出,量化研究只是一种方法,对方法的迷信是不可取的。所以,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作为研究工具,其实是不分你我、彼此补充的,只有充分协调利用这两种有效的工具,我们才能在研究传播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对于新闻传播学科中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朱卉聂慧敏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论文:量化研究新闻传播学论文

一、缓慢发展中前进

1982年开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访华带来的研究热潮,新闻传播学科快速发展起来,召开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大众传播研究占据传播学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陈力丹1986年在《新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历史的探讨》中总结1979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中的40个研究话题时,有13个话题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1987年,《新闻学论集》第11辑发表祝建华的文章《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学来源》,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国新闻传播学范围内较早的、鲜明的以“科学方法论”为论证对象的文章。逐渐的,在传播学界,量化研究不再饱受质疑,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运用起来。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频率统计一类较为基础的数学和统计学手段,更多样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学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闻学刊》上刊登了《新闻价值及其数学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数学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构建新闻价值这一因变量与读者需求、信息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这之后,在新闻传播研究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应用逐渐多了起来。如《新闻学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颖的文章《深度报道——党报报道结构的再次调整》,运用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在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的眼界开阔了,研究也迈向了新的、更高的台阶。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传播学量化研究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研究调查,如柯惠新、陈崇山、喻国明等人进行的亚运宣传效果调查研究。在研究中,不仅对数据进行了频率统计处理,更对数据间的相关系数、显著性进行了考量。通过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处理数据,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断式的研究方式可能产生的误差,以科学的方法对受众态度成因进行测度。这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方式。在这一阶段中,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课题更加丰富和广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论的引用和单纯借鉴上。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比较少。如张莹、申凡等对1994年至2003年10年间《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发现在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数量很少,依赖性较强,创造性不足。

二、高速发展时期

迈入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学本身,迎来了自学科引入国内后最蓬勃发展的一段时期。依据王海龙,沈翠婷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量化分析》对我国2000—2009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显示:这10年间,新闻传播学科立项数量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331%。在这一形势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的普遍和广泛。2004年,有学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对于四种报纸的阅读情况考察为基础,考察了受众对于议程设置的敏感程度。这是一次将统计学中显著性水平测定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成功运用。谭天对2007—2009年间,刊载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这三本核心期刊上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论文数占实证研究总论文数的比例分别达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说明量化研究,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受到大多数研究学者们的青睐和信任。

三、展望与未来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会调查和统计的思想就已经传入我国。随着这么多年社会学科和新闻传播学自身的发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经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同。

1、统计方法应用多样化

对数字处理更加精确随着量化研究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统计学和数学方法被引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张少臣等对上海五所高校学生对于政府信任度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评价作为重要变量,出现在最后的结构方程中。尤薇佳等对受众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如何选择媒介和对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关联度和个人信任倾向五个维度出发,进行路径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有效通过对于外部媒介接触条件的测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这一隐变量是如何随着媒介渠道选择变化而变化。对于突发事件者如何选择媒介通道和优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较好的建议。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研究的焦点是多因变量对多因变量回归建模,能在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条件下进行建模,更易于辨识系统信息与噪声,对因变量也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2、量化与质化研究之争仍未平息

正如谭天在《新闻传播学应加强质化研究》中指出的,质化研究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自身分析欠缺精确性、研究没有同一程序、很难建立公认的质量衡量标准的问题,而且质化研究可以解决量化研究局限于表层信息、无法获得具体深入问题本质的弊端。而张敏更是指出,量化研究只是一种方法,对方法的迷信是不可取的。所以,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作为研究工具,其实是不分你我、彼此补充的,只有充分协调利用这两种有效的工具,我们才能在研究传播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对于新闻传播学科中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朱卉聂慧敏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论文:农业信息传播学论文

1农业信息传播的意义

农民在接受信息之后对其进行筛选,接受,实施,从而将原先固有的传统生产方式更换成科学的现代技术,使之提高经济收入。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多样化,大到国家、科研单位,小到农村合作社、服务站甚至农村信息员、农民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

2沟通的作用和环节沟通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把沟通当作一种取得信息的有效方式,通过沟通可以使人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反应敏捷、思维方式多样化。农业推广的开展即为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沟通的过程,推广工作的效果取决于农业信息的传播与沟通。农业推广工作中取得农民的信任是和农民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心,从农民的心理着手,和农民交流朴实热情,用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关心农民的生产情况、采用技术情况、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农民建立感情并与其做进一步的交流。让农民接受采纳新技术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最终目的,沟通的第二步便是了解农民的需求是什么?生产中碰见的难题是什么?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与农民可靠的市场信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取得农民的信任和为其排忧解难。

3农业信息与沟通对肇东市农业的影响

3.1肇东市简介

肇东市,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有耕地面积378万亩,2010年肇东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又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2.3%,乡村农业信息站108个,农产品信息协会121个。

3.2农业信息的传播和获取

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最终接收者,农民的理解及接受采纳新技术的行为取决于实际的成果。当前中国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科技含量少,农业市场信息闭塞,我们应当加强农业推广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信息传播工作的核心重点。肇东市将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作为首要工作,大力发动政府部门、单位对其进行投资,广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及时获取加快了该市的农业信息化步伐。

3.3沟通是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的桥梁

据了解,肇东市五站镇东安村有500公顷地,由于平时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居多,劳动力强度低,农业技术员韩晓艳表示,作为农技推广人员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知识,为了让农民信得过,先函授取得了植物保护的大专文凭,而后还参加了各种培训活动,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入基层和农民打交道,了解农民的需求,当先进的农业技术效果在地里有扎扎实实的成果,周围的乡邻就会主动过来取经。农民作为中国农业推广对象的主体,与农民的直接沟通了解对搞好农业推广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从韩晓艳身上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想要通过沟通来提高农民学习的自觉性,首要前提是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让农民产生尊敬、信赖感。其次农推人员应具有平易近人的形象,能够针对农民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的沟通,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的需求是什么,提供并传授相应的技术给农民。农民朋友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能够给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疑问。推广工作中农技人员和农民的交流,这期间所有的环节依靠的都是“沟通”。没有沟通,推广的内容难以被农民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就难以推广。李道亮表示农业信息传播与沟通作为农业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传播,农民可以快速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肇东市信息服务站的建立为农民了解市场、扩宽销售渠道提供了切入点。

作者:吴曼莉严峰黄瑜李远颂单位:海南大学

传播学论文:学术规范新闻传播学论文

一、勤于思考大学阶段的学习

一方面要对前人已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吸收和继承,同时又不能就此满足。列宁在评价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时曾讲到“: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所束缚的人不能得出的结论。”世界高等教育会议(1998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真正会学习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和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待和接受前人成果的人。要自觉培养、锻炼大胆怀疑、勇于批判的精神。不要以为书上的都是正确的,不要迷信名人权威。在科学上,是无禁区、无偶像、无顶峰而言的的。要勇于发现前人理论、知识中的不完善甚至错误之处,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并通过学术问题上的讨论、争鸣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有个叫鲁希才的电大学员曾对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袁行霈关于唐诗繁荣原因研究的论文提出商榷,他著文《试论创作自由在唐诗繁荣发展中的地位》,提出袁先生强调的诗坛兴衰与经济相长相消,是经济繁荣导致了唐诗繁荣的观点,值得再讨论。他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史上大量事实尤其是唐代诗歌创作实践的分析,并根据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文学艺术生产不平衡规律,得出结论:导致唐诗繁荣的直接和主要的原因是创作自由。他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被不少写作教材和相关学术论著选作典范学术论文。今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就对当前学界存在很大分歧看法的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获得了学校优秀博士论文。

二、重视实践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生命与活力

全在于传媒业的实践及其发展。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学习离不开与新闻传媒业实践的密切结合。重视专业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自觉关注我国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参与、承担传媒业如报刊、图书、网络、广播、影视等业界的实际工作,一方面通过实际工作锻炼独立从事传媒业务的能力,同时,通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巩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要进行专业领域里理论、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写作。我以为这是同学们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科研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硕士博士阶段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科学研究实质上是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是与本学科专业领域里最权威的学者、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一种对话。优秀的学术论文应该达到“新、深、美”的要求。所谓新,是指论文的选题要新,提出的观点、理论要新,运用的资料要新,研究的方法要新;所谓深,是指论文研究的问题要专深,提出的见解要深刻,论证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问题深入充分;所谓美,是指论文的逻辑要谨严、有雄辩力,文字表述要准确、生动,语言要清新、朴实、流畅,写作要规范。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认真学好各门课程,重点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科研,进行科研的训练,努力争取在毕业时能够公开发表一篇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论文。而对硕士、博士生来说,一定要在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按学校规定写作、发表答辩所要求的论文,并竭尽全力完成好学位论文的写作。在做学问上,我们既不赞成只埋头读书,不思考、研究问题,懒于动手写作的倾向,也反对只读了几本书,仅懂得一点皮毛而没有坚实专业基础就匆忙写作、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做法。应该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和追求,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只求数量不讲质量的现象。

三、严守学术规范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术活动虽是人的自由思想的活动,但亦有规矩需要遵守。学术规范是在长期的学术活动中总结形成的学人共同认可的规则。学术规范涉及道德、法律和技术等诸多层面。其核心部分是道德规范,根本的是要老老实实做人,坚守诚信。在做学问上,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任何浮躁、抄袭、剽窃都为学界所不齿。凡学术成果都应由自己辛勤劳动的汗水所换来,“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在我国,许多前辈学者都把“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当做治学的座右铭,从而才攀上了学术的高峰。关于学术规范,还有许多操作层面上的规定,譬如,如何进行学术创新,如何借鉴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著录等等,都有规则需要遵循。对此,教育部曾组织编写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希望大家一定认真读读,自觉践行。笔者始终认为,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一代青年,都应当经过努力拼搏进入大学学习,且最好能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经历,这的确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期望青年人不负国家的希望、父母的嘱托,树雄心、立大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掌握过硬的本领,以在将来回报社会,报答父母,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作出应有贡献。我们期待,在未来,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同学中能走出范长江、穆欣那样的大牌记者;邹韬奋、范用那样的杰出编辑家;方汉奇、童兵那样的著名教授;郑君里、张艺谋那样的著名导演;夏青、赵忠祥那样的名播音和名主持。

作者:张积玉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传播学论文:国际化新闻传播学论文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三个环节要实现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就要从下面三个环节去分析。

1.国际学界最关注的是理论

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是理论问题,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是指将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浓缩和组织起来的由相互关联的抽象的概念所构成的体系。需要澄清的是,理论不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缺乏科学理论所要求的批判特征的“准理论”,意识形态具有固定的、强烈的、不可置疑的假设,充满了无可置疑的绝对命题与规范性类别。然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话题有的时候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难以有实际的研究意义。另外,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长期满足于对策研究,缺乏理论关怀。对策研究表面上看有利于企业、有利于政府,但是,缺乏理论基石的对策性研究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没有理论基石的对策最终仍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为此,学术要回归学术,学界要为理论做贡献,这样贡献可以是对别的理论的验证、批评、质疑与整合。当然,我国新闻传播学应把其研究的最高目标定位为提出或发展原创性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但可以利用本国的经验材料去证实或证伪,还可以利用别国的经验材料来证实或证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陆的新闻与传播研究还未真正提出自己的原创性理论。而香港地区却做了一个示范,如祝建华在研究中国互联网的扩散和使用的经验数据上,提出了“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瑏瑢,并可以接受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材料的证实或证伪。根据笔者向国外的SSCI期刊投稿经验,国外的匿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第一个关注就是论文是否有理论性的贡献,理论性贡献越高,就越有可能发表。为此,要实现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化,关键之一就是发展理论。

2.方法的国际化是关键

要发展理论来实现国际化,就离不开方法的国际化。在SSCI的期刊上发文章,其一是定性研究方法,然而,“中国学者目前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瑏瑣,新闻传播学很多定性研究也是如此。其二是定量研究方法,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定量研究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2000年)以受众调查为主,主要方法是社会调查;第二个阶段(2001年至今)运用定量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增多,主要方法是内容分析和社会调查。瑏瑤然而这些定量研究与国际顶级研究相比,还相距甚远,比如在抽样上,严格的随机抽样,比如多层分阶段的抽样很少,样本多选学生,而面向整个人口群体的不多,在传播学社会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三大主要研究方法中,控制实验的不多且质量也不高。在数据分析上,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应用等复杂的分析方法很少看得到,即使有,其数据分析也描述得不太清楚。比较研究、长时间的数列分析更是难以看到。研究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研究的公开性、客观性、经验性的要求瑏瑥。研究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性一步,如伽利略通过实验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假说,社会学的奠基性人物迪尔凯姆利用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写出经典名著《自杀论》。因此,绝不可认为研究方法是雕虫小技,无足轻重。祝建华曾经提到四个在SSCI的有效的发表策略瑏瑦,有三个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即跨国度、跨文化比较研究,多种研究方法、多种数据来源,长期的跟踪研究。当然,研究方法并不仅仅是量化研究,还应该包括定性研究、历史比较研究等在内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虽然在实质性的领域、风格以及性质上千差万别,但都有类似的结构,并且在逻辑上恰好有八个组成部分:问题、文献、假设、测量、数据、方法、分析、结论,也称“洋八股”。“洋八股”是组织研究的一种简约有效方式,将核心观点和发现置于“八股”的结构之中,研究者才能周密、清晰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和现有文献之间的关系、假设和资料之间的关系等。瑏瑧同时,也能帮助读者一目了然看清楚这些关系。因而,只有以“洋八股”的思维模式去组织研究成果,才能为国际传播学界所承认和接受。

3.流利、地道的英语是前提

在现今学界,英语已成为发表国际论文的语言。瑏瑨尽管祝建华以以色列人、日本人、德国人、荷兰人为例认为,新闻传播学者的国际化是由英语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英语能力仍然是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一个瓶颈。如在国内学者发表的英文论文里,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式英语”或“翻译腔”。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在投稿的时候就会直接被审稿人退稿,甚至连参与匿名评审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流利、地道的英语是国际化的前提,其他相关研究也显示如此。如Salager-Meryer发现资历深浅、网络渠道多寡等因素对于论文成功发表的关键因素正在降低瑏瑩,但是研究者的语言能力仍应得到重视,对于非本族语研究者来说,语言能力和与语言以外的因素(即研究能力)裹挟在一起阻碍研究成果的发表。Flowerdew对香港地区学者的调查瑐瑠和St.Joah对西班牙学者用英语的分析瑡瑐发现,用英语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已经成为英语非母语的学者们进行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障碍。语言表达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如词汇量不足,缺乏精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手段,局限于用简单的英语,文字不够简洁、精炼等。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突破

祝建华指出,个人学术训练和机构奖惩体制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国际化有影响瑐瑢,但比较而言,机构层面奖惩体制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笔者将从机构层面奖惩体制和个人的学术训练两方面分析如何实现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突破。

1.机构层面奖惩体制的设置提高

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化水平,需要对机构层面奖惩体制进行设置,实行制度激励。

(1)职称评定采取SSCI或英文要求制度

教师和研究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是职称问题,利用职称评定进行激励会有很大的动力。如中山大学人类与社会学院规定副教授申请教授,至少要发表1篇SSCI论文。现在各大高校都将SSCI作为重要期刊。由于SSCI的论文基本都采用匿名的同行评议审查制度,因此可以以此作为职称评定一个重要标准。当然,除了SSCI的论文,还可以采用“在同行匿名评审的新闻传播学重要国际会议或者在国内外发表英文稿件的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作为代表作参与职称评定。

(2)学术期刊应实行严格的双向匿名审核

我国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其审稿程序还存在很大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向国外的SSCI期刊投稿,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收稿回执,在规定的时间内无论是退稿还是送审都有明确回复,而且送出去匿名评审后的退稿肯定会有审稿意见。为此,我国的一些新闻传播学优秀期刊应该按国外SSCI期刊采用的方法招募审稿人,无论是中文和英文一律按照类似的标准来审阅稿件,并且及时给作者提供反馈意见,体现匿名评审机制,形成有国际影响力期刊。目前,我国一些期刊已经有了一定的尝试,如高校文科科学前沿系列期刊等的审稿流程基本跟国外SSCI相仿,但是,要建立的不仅是英文的双向匿名的审核学术期刊,还应将其推广到中文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

(3)采取SSCI论文或英文单独评奖制度

我国现在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很少以论文单独设立奖励,更不要说采取SSCI论文或英文单独评奖制度,这一方面可能是我国的SSCI论文发文数量少,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管理者并没有真正重视SSCI论文。事实上,在国外SSCI发表文章或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才是真正体现科学研究的高水准。要促进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就要建立这种评奖制度,这种奖励仅仅针对颁发在SSCI发表的论文或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通过评奖制度来加大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者的动力。

(4)拨出专项经费鼓励研究者参加高水平的国际研讨会

新闻传播学有三大最重要的国际会议:ICA(国际传播学协会年会)、NCA(美国全国传播学协会年会)、AEJMC(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这三大会议的共同特点是:收取全文而不是摘要投稿,格式要求跟在SSCI发文一样,采取同行双向匿名评审,接受率一般都低于50%。在这些会议上,不能凭借关系和金钱,完全凭借文章的国际学术水平。因此文章如果被接受,意味着其具备在较好的英文期刊如SSCI上的潜力。但是,这些会议规定,一旦接收了论文,该论文至少派出一名作者出席会议并发言。笔者曾于2011年投稿到AEJMC第94届会议并被接受,2011年8月到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出席会议,前前后后虽然花了一大笔经费,但在与国外学者沟通交流、了解国际研究规则上都大有长进;2012年虽然投稿后也接到AEJMC和NCA的邀请,却由于经费的限制未能成行。因此,要提高研究者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其在SSCI上发表文章,就需要设立专项经费,鼓励研究者参加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国际研讨会。

2.个人的学术训练机构层面奖惩体制的设置

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策略,而个人的学术训练对国际化也很重要。

(1)要多与国外学者合作交流

Flowerdew对香港地区学者的调查表明瑐瑣,他们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67%是和他人合作发表的,而这其中又有46%的是同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合作发表的。相关研究表明,对英语非母语的学者来说,与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合作是他们国际化的宝贵经验。瑐瑤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要与世界学术对话,需要派研究者到海外长期进修,资助研究者参加国际会议,长期、有系统地购置国际传播书刊等。

(2)要改革当前的博士生招生制度

可由目前的考核制改为考核制和申请制相结合,最终变为申请制。中国人民大学近年已经开始进行一些改革,如2013年部分专业的博士考生托福、雅思、GRE等英语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后,可申请免外语初试。这样的改革还可以走得更远,香港的博士生招生采取申请制,除了英语成绩外,科研成果尤其是在SSCI发表的文章是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鉴于SSCI发表的文章的公信力,国内大学也可以拿出一些博士生指标来实行申请制,吸引具有国际化能力的科研人才直接就读博士生。

(3)要开设系列的研究方法必修课

在传播学SSCI期刊上,美国博士生成为重要的作者群,如《新闻与大众传播》《传播研究》《传播理论》等。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非常注重基础性理论和方法训练,无论何种专业方向,无论博士的个人兴趣所在,“传播理论与历史”“质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都是必修、必考的;而博士一旦专业方向确定,就具有极大的专业性,是按照理论+方法+专题研究这样的课程结构来设置。瑐瑥而中国的新闻传播博士生课程中,“质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很少成为博士的必修课。国外SSCI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中的文章,方法的要求都是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课程未能提供的,如结构方程模型、时间序列分析、分层线性模型等。

(4)要抓好学术英语的教育

在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尤其是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该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使学术新生力量接受规范、系统的训练,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交流圈。汉语的思维习惯、语法习惯与英语有很大区别,而我国研究者的英语学习又往往局限于应试教育或简单的日常交流,这样的英语知识结构是极不利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如果翻译或者表达不好,甚至连送审的机会都没有。这就导致了很多优秀的文章由于没有很好的英语翻译,失去了发表机会。

作者:曾凡斌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传播学论文:远程教育传播学论文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学特征

(1)传授双方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远程教学过程是“学习者与教师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下,以学习者通过媒体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不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虽然也有面授的形式,但从整体来看,因为学生工学矛盾突出而导致的到课率低甚至到课率为零使得面授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还是依赖网上教学资源,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的时候也是随机的、松散的、滞后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远程教育中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前台”走到“幕后”,主要工作不再是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更多地则是在课堂之下,教室之外,对教育信息内容进行选择,组织、编制、构建教材、网络课程、CAI课件等教育信息,在网络论坛中组织教学活动,发帖回帖……总之,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处于一种时空上的相对分离状态。

(2)传播手段大众化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将传播内容发送出的渠道是规模庞大的传播媒介,又称传媒、媒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依赖精密技术以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载体,包括报纸、杂志、通讯社、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传统课堂来讲,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然而远程教学过程非常依赖媒体,媒体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远程教学以大众传播媒体诸如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可以说离开大众媒体,远程教育活动就无法组织和开展。因此,远程教学也非常强调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媒介作用。

(3)信息反馈的延迟性

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反馈具有间接性、延迟性等特点。在远程教学中,传播依赖于媒体技术构建的教育信息传播系统,其信息反馈功能虽因媒体不同而异,但总比面对面的传播要差。例如,电话虽然不影响反馈的速度,但视觉信息的传播受阻,大大降低了信息量。大众传播媒体信息覆盖面广,缺乏个人色彩,更不利于反馈,即使交互网络在点对面的实时传播中的交互性也大打折扣,总之,远程教育信息传播互动性弱,反馈具有延迟性,滞后性等特点。

(4)远程学生具有大众传播受众多、散、杂的特征

表面上看,远程教育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特别强调个别化教学支持服务,但事实上并不如此。由于远程教育师生的分离性,教师对学生并不了解,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如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都不了解。因为远程教育缺乏必要的反馈,所以教师甚至无法确认学生在整个在籍期间是否会接触到教学平台中的资源。另外,由于远程教育媒体的开放性,任何拥有资格访问的学员或者老师都有可能访问相关学习资源,不受专业和教学点的限制。由于远程教育系统的庞杂性,这个人数是无法确定的。由此我们认为,远程教育学生具有大众传播受众多、散、杂的特征。

二、制约远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基于远程教育的传播学视角,我们不难看出影响远程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教育者——教育传播系统的控制者,各种学习活动的安排者,也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包括主持教师、辅导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在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和提供信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二是受教育者——即学生和一切学习者,是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在教育传播系统中,受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接收、转换、反馈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三是教育信息——即教育传播的内容,主要指以知识形式构成的各种课程。四是教育媒体——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其作用在于延伸人体器官的功能。五是教育环境——是教育传播系统的外部条件。任何系统都不能忽视环境。教育传播系统的大环境,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传播系统的小环境,指学校环境,主要是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对于教育传播系统来说,社会生活环境是主要的,但物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教室环境和校园环境等。

三、从传播学角度看如何优化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并提高传播效果

要想取得优良的传播效果,产生好的传播效益,就必须对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合理的组合。

(1)优质的传播环境

面对广泛而庞杂的社会信息,传播者对各种社会信息必须加以控制和调节,正确处理和运用各种社会信息,可以有利于教育传播质量的提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干扰甚至破坏教育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远程教育教学借助的是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则更需要建立网络校园文化。班级内部应该成立班委,经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平时,同学之间,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QQ等增加联系,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高效的传播者

根据传播学原理,传者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传者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因此,首先,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对学科前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以及教师自身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师鉴别、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成人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资源的能力。其次,加强教师对媒体的使用和熟练程度。第三,加强教师对成人学生知识的储备。例如,成人学生学习规律、交往规律的知识,成人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品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成人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化见解,成人学生的网络语言特征,成人学生的行为文化等。使教师善于根据学习对象的知识来改造学习资源,增强学习资源和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的联系,激发其学习动机,鞭策其自主学习。第四,加强教师的教学及管理培训。经常性地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评优,并进行考核,对提高整个教学效果都是大有裨益的。第五,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除了懂教学,更要懂教务,还要熟悉教务考务管理各种系统的运用,学校在这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己争当既懂教学又懂教务的“多面手”。

(3)两级传播理论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谈到两级传播理论: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到舆论领袖那里,然后再经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的过程,所以,称为两级传播。根据两级传播理论,我们也可以在远程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二级传播体系。我们都知道,远程教育教师实际上大多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授课,学生与授课教师正面接触的机会寥寥无几,大多是通过网络自学,加上自学能力有限,对知识的吸收完全被动,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能理解,这时候,要是我们能建立一个二级传播体系,对信息进行一个二级传播,就能更好地帮学生分解和消化知识。具体做法:一是重视校内班主任的作用和地位。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实际上是学生在校的“家长”,与学生建立起很好的个人感情。通过班主任向学生传递课程的学习要求,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对各教学点教师的培养。因为这些教师与学生有更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通过必要的培训使各教学点教师能够理解和把握办学宗旨、掌握每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做好教学辅导。三是要注重发挥从学校派往各地巡教人员的作用。因为他们来自校本部,能更准确更好地代表和传达学校的意见,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谈心交流,为校外学习点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总之,要充分重视远程教育中传播存在的隔膜,利用两级传播原理,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加以弥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缩短学生与学校在情感方面的距离,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注意传播信息和信息通道的选择

信息是一项传播活动的内容,也是核心要素之一。当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就应当注重传播的信息选择、信息传播的方案设计和建立合理的信息结构。根据成人学生特点,辅导教师在信息的选择和编制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重点、难点突出,知识框架完整,条理清晰,知识脉络由浅入深。由于成人学生社会经验丰富,知识的讲授最好不要照本宣科,而是要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案例教学中,最好能选择学生熟知或者了解的案例,尽量不要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另外,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优良的信息通道,传播媒体选择不当,噪音增加,也会影响甚至削弱传播效果。除考虑媒体的不同特征及功能外,还应该考虑如何在这种媒体的不同特征与功能外,还应该考虑如何在这种媒体环境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起到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收到优质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作者:张莉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传播学论文:英语教学新闻传播学论文

1.延展知识范畴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传播内容,在对英语教材进行讲解时,也要对相关的文化习俗、习语典故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大学英语教材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能够提高受传者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受传者的知识储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对大学英语教材的认识,并将其知识进行延伸,使传播内容涉及范围变广,涉及题材增多,对受传者与传播者而言,这种情况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要让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中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要对课本的内容以及课时进行适当的增加,从而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以教材《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例,对ExtremeSports(极限运动)进行讲解时,可以在导入环节向学生讲解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极限运动,世界上最为出名的极限运动员,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的法国跑酷运动Parkour,并且向学生讲解这种运动所带来的影响。这项运动可以把整个城市作为自己的训练场地、屋顶、围墙、灯都可以成为跑酷运动员攀爬的对象。在对学生进行介绍的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极限运动风靡全球的原因进行相关讨论。再比如说,《大学英语》第四册中有一篇是关于Wedding(婚礼)的课文,在本篇课文中对美国人的婚礼进行了相关讨论,并且用“旧、新、借、蓝”四个字进行概括。其中,“旧”指新娘在结婚的时候头上所佩戴的白纱必须是母亲所用过的旧纱,以此表达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是新买的,在表达纯洁的同时,也预示着新娘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借”指新娘手中所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性朋友家中借来的,以此表达朋友之间的友情;“蓝”指新娘肩上所披的绸缎必须是蓝色的,以此表达对爱人以及爱情的忠诚。根据上文相关范例,可以将传播内容进行范围化,不论是各种新闻传播媒介还是传统媒介形式,在传播过程中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上文中的跑酷运动、美国婚礼,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而言,都是传播过程的组成部分。该类传播内容在涉及新闻、媒介、传播学理论下,都展现了新闻传播的本质。除此之外,这种知识的延伸及扩充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并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扩充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成绩。

2.完善传播媒介

在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之中,教师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往往会利用声音、形体及语言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方式过于单调,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僵化。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功运用到课堂之上,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才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集文本、图画、视频以及音频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立体教学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率。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将计算机技术与传播内容进行结合,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传播手段,并在日益发展中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创新改革,并在结合诸多新闻媒介的影响下,提高其影响力。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借助相应的直观媒体,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加充分、生动地展示,与此同时,该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真实环境以及英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风情以及民俗中所呈现出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改进传播情景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一言堂”模式往往忽略课堂氛围的构建,在整个教学传播之中,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必然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更加自信,产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传播模式可以通过群体暗示以及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英国,英语课堂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交际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会做出几个不同的答案,然而教师并不提供所谓标准答案,而是利用思维启迪的方式启发学生内在的潜质。这种民主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发展。虽然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英国相关人员指出,只有营造比较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加强对传播情景的改进,使其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积极融入传播学理念,将传播学本质特点、发展原则与传播情景进行结合,使传播情景在符合传播者、受教者的发展现状与适应能力中,从根本上带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够在融合传播学理论中得到有效发展。

4.规范传播策略

所谓的文化便是“以文教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体现出国家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对文化的认可便是对国家发展的认可。因此,跨文化交流的基础便是对本民族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认可,只有在此基础上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吸收,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传播学中的传播者、受教者是传播策略的主要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传播策略,才能使传播内容得到有效传播。另外,在传播学中,各种具有影响因素的条件都是提高传播策略的重要保证,将传播策略与传播条件进行有机结合,并使其在符合受教者与传播者的传播习惯中,改变传播策略,符合社会发展与传播理念。另外,传播策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方式有所不同,需跟随传播者的视角,体现出受教者的需求,尊重文化习俗,增进相互了解,避免产生文化交流的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是不同的,只有具备跨文化意识,才能真正掌握语言,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作者:龚韶华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公共外语学院

传播学论文:大学英语教学传播学论文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特点

走进任何一间大学英语教室,都能看到教师、学生和教学材料,这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见要素。不可见的是支持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隐形要素。在可见要素和隐形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教育部于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是指导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文件。根据《要求》,大学英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要本着阅读优先的原则,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基于计算机网络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评估模式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实施《要求》的过程中,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现出一些共性。首先,研究表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总体是以教师主导,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教师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知识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果差。其次,教师和学生都遵循阅读优先的原则,同时保持着阅读与听、说、写、译之间的平衡,这与《要求》的规定是一致的。再次,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加大了大学英语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但是教学设备的改善并不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率存在问题,比如教师不能保持适当的教学进度、师生交流减少等。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传播模式分析

教育是“教”和“学”的结合。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要成功接受知识,教育才是成功的,知识的传播才是成功的。由此可见,课堂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注重了“教”,而忽略了“学”,所以课堂传播是不成功的。这种直线性的单向传播被称为“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这是由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克劳德•香农和他的同事沃•韦弗于1949年提出的。这一模式最早用来解释电报通信过程中的传播模式,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包括用于教育教学研究。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包含“噪音”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指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干扰因素,比如生词的出现、社会文化背景过于陌生、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等。根据《要求》的精神,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接受教师的信息之后,将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都发出信息,也都接受信息。这种双向传播符合美国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理论。他认为,受传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

三、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传播有效性的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有传播学者针对教育教学展开研究。90年代初期,已有一些教育传播学的教材与论著问世。教育传播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课堂教育传播模式与效果成为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那么,基于对大学英语课堂传播模式的分析,如何利用传播学理论,来增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传播的有效性呢?从传播因素的角度来看,传播活动是从传播者开始的,要想增强传播有效性,就要先提高传播者的素质。首先,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的行为主体,教师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保证其传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权威性。其次,教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对教师不反感、不排斥,才有兴趣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再次,教师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备学生”。传播心理学表明,信息接受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范围,包括知识、经验、立场、历史文化知识来接受信息。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融入到教学中,扩大师生的共同经验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传播效果理论分析,首先,认知一致理论认为人在认识过程中主动寻求平衡和一致,如果某人的观点与其他人不一致时,他有压力形成新的观点,达成一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部分学生能够成功接受教师的信息,而另一部分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在相同时间接受信息。后一部分学生通常会感到紧张,有的会加快步伐,追赶上其他学生;有的则出现放弃或者逃避的念头,表面看起来接受了教师的信息,其实则不然。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点对面”地教学,而应该采取“点对点”的教学方式,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让所有学生不仅接受信息,还要理解好信息。在大众传播学中,议程设置指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承担着设定议程的责任,比如,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不该讲,哪些内容要重点讲,哪些内容要简要讲。大学生的思想已经比较成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议程”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演讲等自主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和可控性。传播媒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合理使用传播媒介是达成有效传播的基础。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传递的信息是英文,这对母语是汉语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科学利用传播媒介来辅助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既要有基本功的训练,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在电子课件的设计上,要做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生动活泼,充满感染力和现场感;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上,教师要多操作、勤练习,熟能生巧。

作者:王璇单位:山东省滨州学院外语系

传播学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传播学论文

1.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相关思路

2014年11月21日,新华网云南频道刊发了一篇名为《公司印发全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文,文章指出中国南方电网在11月印发了全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方案以实现公司发展为主要战略,并提出工作目标是结合南方电网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以及一体化管理的实际要求,打造一支全新的队伍。通过南方电网公司的实际案例,要从根本上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明确“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现代传媒组织只有抛弃传统的金钱利益,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从根本上认同员工的重要性,保证员工得到信任并有机会参与到决策中,每个成员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要求领导者在进行内部改革的行动、战略以及决策时,都能保证和突出员工利益,关注员工的感受。这种观念对优化传媒领域的工作人员结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媒介组织以及媒介凝聚力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形成工作人员认同感以及向心力的关键,它能够保证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传媒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要求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能够及时关注通过各种媒介传达出的新的管理思路以及管理方法,在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同时,创造更大的企业发展以及利用价值,从而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与时展紧密相连,不出现脱节。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植入“和谐”的观念。知识、信息以及创造力属于战略资源中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三种资源只有从优秀的职工群体中才能获取,媒介组织要想取得成功,单纯地取决于各种机械的运转很难实现,只有保证发挥人的创造力,才能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行。在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介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属于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所以,媒体管理工作阶层要建立起一套选拔、培养、激励、使用以及关心员工的管理制度,创造出和谐融洽的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实现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关心人才的管理工作氛围,让职工愿意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根据未来企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战略,要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发展模式,做好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储备工作,做好关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从一线工作人员群体中挑选出业务能手以及管理人才,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报酬工资体系,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兼顾效率与公平结合的工作原则,以提升企业发展效益和生产力发展为工作目标,保证工作人员的收入与付出相符合。建立并完善平等竞争、德才兼备、岗位竞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从根本上优化人力资源。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建立一套培养计划,给工作人员提供受教育、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满足知识更新逐渐缩短的相关要求。只有在这种发展下,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发展的工作人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从而实现持续性发展。

2.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

做好工作人员的选择和配置工作,是传媒企业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科学合理配置工作人员、调动工作人员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主要工作。首先要选择符合媒介企业发展的职工,媒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和供给进行科学的预测,保证掌握人力资源内部状况以及外部市场发展环境,保证实现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所提出的供需需求,从而给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员工资源。相关案例表明,有着不同学历、不同经历、不同能力结构、不同气质类型、不同追求目标、不同需求标准的工作人员结合在一起,能够让他们更加虚心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企业领导者要对员工的能力结构、文化发展水平、工作熟悉度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全面掌握,结合各个员工的工作特点,保证每个职工被安排在最需要、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员工中建立起合适的配合机制,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管理网络化以及虚拟化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传统的企业竞争环境,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动态性的企业竞争环境,传媒领导阶层要用管理变革以及权变理论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分工以及合作关系,用员工团结协作的方式来与高强度、多层次的企业竞争进行对抗。

3.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传播学视角下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构建一支创新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并完善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拥有充足人力资源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对传播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现代媒体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几条措施,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我国现代企业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市场化的轨道,受到经济、政治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传媒企业所进行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激烈的竞争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怎样构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引导下顺利进行,是现代媒体企业获得更大竞争优势和竞争动力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沈卫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传播学论文:媒介素养传播学论文

一、“少女失联”事件的传播学

解读“少女失联”事件如何发酵,如何形成舆论热点,如何影响公众情绪,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等,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用传播学视角解读以上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知该事件。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少女失联”事件之所以得到了高关注度,与人们对“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有直接关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克里斯托•布伦特•祖克教授认为,“一个童贞、纯洁、金发的公主失踪,在社会阶层、性诱惑和年龄上有太多的文章可作”,同理,女大学生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往往是天真、无邪、青春、纯真的象征,同时又被冠以“手无缚鸡之力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这些都导致了人们对女大学生失联现象的过分关注,对失联少女的同情,对凶手的痛恨,对每一起事件都了热情,加速了事件的发酵。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员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由于人们对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所具有固定的刻板印象,大众传媒则会选择人们普遍关注的兴趣点进行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置身于巨大的信息漩涡之中,想要与整个外部环境保持“经验型接触”已经不可能,而只能借助新闻机构的选择和呈现,来了解身处其中的外部环境。所以,大众传媒8月份的集中报道,9月份相关报道的断断续续出现,几乎使少女失联成为一种“常态”,也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话题。大众传媒通过报道塑造了一个少女作为弱势群体随时都可能被侵害的拟态环境,大众在接收报道后,可能将其视为社会真实环境,进而对该类事件更加关注,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美国传播学者马克斯维尔•麦考姆斯认为:“大众传媒迫使受众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它们树立政治人物的形象,他们不断地向大众建议他们所思,所知,所感的内容应该是什么。”1963年,伯纳德•科恩在《报纸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对议程设置做出有影响力的表述,他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在整个对“少女失联”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大众媒体对该事件的处理直接导致了“少女失联”成为社会舆论热点。从地方台到央视,从报纸到网站,再到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把“少女失联”事件推向舆论高峰。首先是社交网站爆出事件,引起部分网民的跟帖讨论,大众传媒捕捉到其中的新闻点,“少女、失联、性侵、暴力”,这些关键词构成了炒作新闻的热点。随之,关注度迅速提高,设置议题进行广泛扩散传播。8月9日第一起事件的出现到8月17日的各媒体的集中关注,使得此类事件进入到公众视野,经过不断发酵,最终成为人们讨论和思考的社会焦点问题。在整个8月份,各家媒体在报道中都把“少女失联”新闻作为报道重点之一,无论是大豫网、腾讯网等网站的消息推送,还是凤凰网等网站的深度报道,媒介在设置议程时都对该事件做了“突出报道”的处理,引导人们关注、思考、讨论“少女失联”现象。尤其是央视的深度介入,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议程设置理论探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媒体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同时,公众的兴趣点也为媒体设置了议程。社会舆论热点的形成可以说是在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的。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指出,媒体对犯罪行为的报道会影响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判断,即如果媒体报道越多的犯罪行为,则人们会认为社会治安越不稳定。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用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审视“少女失联”事件,不难看出,舆论场的形成正是由于媒体对该类事件的密集关注和铺天盖地的报道。

如重庆晚报《20岁女孩错上陌生人车失联家属5万元寻线索(图)》的报道,消息一出即被网易新闻、中国青年网、华声在线、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同时,@央视新闻、@楚天都市报、@新闻晨报、@京华时报、@人民网等众多微博也都转发呼吁寻找。多家媒体的同时报道,所形成的态势远远超出事件的严重性。“少女失联”事件所带来的效应不是某家媒体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少女失联”事件的出现,给媒体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而“失联”的影响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人人都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担心类似事件是否会发生在自己周围,甚至是否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人们对现实的这种判断会产生如“某家长因数小时内联系不上自己的女儿而焦虑万分,实则是她女儿因坐飞机手机关机”的极端例子。

二、“少女失联”事件带来的反思

“少女失联事件”自发生数月来,大众媒体报道量在逐渐下降,公众的态度也渐渐趋于理性化。对这一系列事件的分析,既可看出公众媒介素养亟待提高,同时显示了媒介自律的缺失。当今信息社会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媒介素养是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和选择能力,表现为:能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对接收到的信息具备甄别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提高自己。在“少女失联”事件中,受众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盲从,高估了危险性,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如果公众能在对失联事件的关注中更加理智,关注事态进展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社会治安体系的完善上,就能通过舆论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应从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回归常识。社会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社会矛盾冲突与协调也有一定的范式可资借鉴,这些规律,范式经过历史的轮回检验,逐渐积淀为生活中的常识,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和行为规范,只要公众稍加理性地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关键所在,并逐渐掌握其运行轨迹。“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很多看似突发的事件与危机,总能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从中看出端倪,然后再结合现实情况加以比较,事情的原委就可以清楚地呈现。一方面,社会发展速度快,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便会不断地发生和呈现出来,危机出现应是常态,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应对和解决危机;另一方面,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原有的观念,管理方式和运作手段都相对滞后,必然有一个调整与适应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危机爆发让公众感到突如其来,猝不及防,以致出现心理方面的障碍和行为方面的失当,然后情绪化地宣泄和表达也属一种调节自我,适应社会的方式。

第二,拓宽渠道。传播学上有种理论叫“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这是就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方面的影响而言的。若从受众角度看,要正确地解读信息,就要做到“兼听则明”,从人际渠道,组织平台,大众媒体等诸多信息通道中认知信息,尤其是多媒体传播的信源广泛性可以为我们读解信息提供多维视角,再加上相关的背景链接,就可以全方面呈现出事情的真相,从而避免偏听偏信以讹传讹的传播陷阱。如果说媒介最初对“少女失联”事件的报道出于该事件本身具有的新闻性,那么在失联现象形成社会舆论热点、不断发酵的过程中,经济利益的驱使则是更为主要的因素。为吸引读者眼球,媒体在报道中所出现的“抛尸水中”、“囚禁性奴”等词汇,对事件极力渲染,一方面让公众特别是女生陷入莫名的恐慌氛围之中,另一方面使公众对犯罪分子的痛恨超出对事实真相的追问,这阻碍了对事件的理性分析,不利于发现社会治安管理中的漏洞。从而造成该舆论热点过去之后,“失联”便退出大众的视野,而社会、个人对类似问题的应对能力并没有增强。“少女失联”事件所造成的社会恐慌,无非就是大众对于公共安全的诉求,媒体在报道中更应呼吁加强对黑车的治理,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对人流量大环境差社区的排查等。大众传媒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本着“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原则,努力坚守自己的职责和底线,以追问真相为核心,推动社会发展。

作者:卢昊杨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