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述职报告合集12篇

时间:2023-01-08 06:09:52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1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有关文件显示,截至2013年4月,全国共有193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和217所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编报了年度质量报告。此外,2012年全国共有125所非国家及省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报送了质量报告。见表1。

根据上述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535所高职院校编报质量报告,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1288所)的41.5%,国家示范(骨干)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编报率分别为97%和78%,非国家及省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编报率为15.5%。数据表明,多数省级及以上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比较重视质量报告编报工作,但非国家和省级示范(骨干)建设高职院校编报质量报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而且2012年共有7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鄂州职业大学、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和63所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没有按期编报质量报告,出现了迟报甚至不报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此外,进一步抽样统计发现,在已编报2012年质量报告的535所高职院校中,仅有不到8%的院校通过本校网站面向社会公开了报告内容,说明多数高职院校仅把编制质量报告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有待提高。

同时,通过教育部职成教司和中国高职高专网,我们收集并分析了28所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2012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其主要构成要素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012年均编报了质量报告,但在报告主体内容、结构安排和篇幅等方面差异较大――有的报告结构只有3个部分,有的则多达10个部分;有的报告主体内容关注培养结果,有的则关注培养过程;有的篇幅只有4000余字,有的则多达10多万字。质量报告编制工作亟需在保留各院校特色基础上统一基本规范和标准,处理好“规定动作”和“自选项目”之间的关系。

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存在的共性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和对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012年质量报告的认真研读,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编制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共性问题:

(一)对质量报告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

建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是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但从2012年高职院校尤其是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质量报告来看,多数质量报告涉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容,多以获得行政奖项、经费支持、教师申报课题数量与层次、设备购置额度等内容来表示,质量报告有成为工作总结、成果展示和“流水账”的趋势。另外,对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的名称进行统计,发现有8所院校质量报告的名称是诸如《高职教育质量报告》、《学年质量报告》、《社会需求与质量报告》、《教学质量报告》等。这些现象表明,不少高职院校对质量报告的功能定位仍存在偏差,没有认识到编制质量报告不仅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且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质量报告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对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能力关注较少,办学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高职院校多为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举办。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主要使命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这既是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只有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及行业企业发展特点中才能得到体现。

但是,在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中,有5所院校的质量报告完全未涉及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内容,有13所院校仅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文字一笔带过,仅有10所院校详尽论述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途径、努力及成效。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不足,一方面容易使读者对院校办学定位产生模糊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无法充分体现所描述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竞争中无以替代的“生命力”与特色。

(三)对人才培养过程分析不足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所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描述“输入―过程―输出”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编制质量报告不仅要看办学条件等输入性因素和社会与经济效益等输出性因素,更要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的输入性条件如何作用于学生才产生某些输出性结果。只有这样,质量报告才能客观准确地描述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一所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质量报告中,仅有半数院校把主体内容确定为“培养过程”。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质量报告主体内容为培养过程的占50%(14所),主体内容为培养结果的占36%(10所),主体内容为培养条件的占7%(2所),主体内容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的各1所。有半数院校过于关注输入和输出性因素,对学生在本院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发生变化这一核心质量因素不够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过程分析有待在今后质量报告编制中引起重视。

(四)动态数据偏少,第三方评价主体单一

通过统计发现,已的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012年质量报告,涉及到办学条件等内容时多采用静态的绝对数据,使用动态的相对数据较少,如在阐述本校人才培养质量支撑条件时,有21所院校只是简单罗列出本校年度办学经费数额、在校生和教职工人数、购置实训设备支出、图书总值等。由于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所处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等原因,高职院校之间在以上方面存在自然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能代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与此相反,在阐述人才培养支撑条件时采用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年度比较分析等动态性数据,则能较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条件的进步或倒退。因为一个年度的数据是静态和绝对的,没有趋势性的意义,但把若干年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会形成动态趋势,读者就比较容易从这个动态趋势中看清高职院校某方面工作甚至总体条件的改善与否。因此,编制质量报告过程中高职院校应适当增加更具说服力的动态性数据的比重。

另外,为增强质量报告的公信力,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在质量报告中引用第三方评价信息。但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这28所高职院校所采用的第三方信息来源主体十分单一,见图2。

图2表明,第三方评价信息来源主体是麦可思的占61%(17所),是报刊媒体的占29%(8所),是企业和家长的占11%(3所)。考虑到麦可思数据公司对特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评价过程中会与被评价院校形成利益关系(即有偿评价),这种麦可思评价信息占据第三方评价信息来源主体地位的情况是不恰当的。高职院校需要更加重视引用报刊媒体、企业和家长等其他第三方评价信息,以增加质量报告的可信度。

三、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的建议

针对前述问题,高职院校应重点从质量报告定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指标与一般指标之间的关系和人才培养过程分析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

(一)把“接受监督、学习反思、促进竞争、提高质量”作为质量报告的基本定位

接受社会监督是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基本功能,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建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的基本初衷之一。但是,如果高职院校把接受监督作为质量报告的唯一功能,就会使质量报告沦为高职院校在行政命令下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更重要的意义就难以体现。因此,高职院校编制质量报告不仅要将其作为履行接受社会监督的方式,而且要将其作为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来对待。

按照现代学习理论,提升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该组织的学习力和创造力,而影响学习力和创造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需求、目标、标杆和自省,引导四个影响因素发挥协同作用的过程就是比较。所以,高职院校要全面认识和准确定位质量报告的功能,通过编制质量报告反思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学习其他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从比较本校与其他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提高竞争意识,实现梳理人才培养工作得失和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接受监督、学习反思、促进竞争、提高质量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编制质量报告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突出人才培养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的分析与阐述

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它输出的毕业生绝大多数直接服务于所在区域的行业和企业。所以,高职院校的使命就是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因此,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及产业发展格局与特征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就应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的外在体现就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服务面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应该成为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和质量报告的重要内容。基于上述原因,高职院校在编制质量报告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分析所在区域、行业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把本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整体把握和分析,着力体现本院校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方向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之间的密切契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从质量报告中发现本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存在的价值。

(三)正确处理关键指标与一般指标和文字阐释与案例说明之间的关系

在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时有很多指标性内容,如生均校舍面积、学生与专职教师比例、就业率等。这些指标有的属于关键性指标,能够起到体现院校办学水平和社会认可度的作用,如报到率、毕业率、就业率等,这些指标社会公众比较容易理解。有些指标则属于一般性指标或专业性指标,如生均年购书量、百名学生配备计算机台数、生均办公用房面积等,这些指标主要用于专家学者评估院校办学水平,并不易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这些指标作用差异而有所取舍,在质量报告中突出重点、简化一般,突出标志性信息、减少一般性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而造成重点不突出、篇幅过大和公众难以理解等问题。

同时,高职院校质量报告还要重视使用典型案例来增加说服力。只有文字和数据阐释的质量报告好比是高层建筑的结构框架,虽然十分重要,但缺少其中的功能布局和各家各户不同的生活故事,整个建筑就只是一个不具有生机与说服力的“空中楼阁”。所以,在编制质量报告时应适当挖掘和插入相关典型案例,提高可读性和说服力,使质量报告更加真实、生动和易懂。

(四)突出人才培养质量过程分析,优化和简化质量报告结构篇幅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2

一份好的述职报告,至少应当体现三个特点:第一是限定性。首先是选材限定。述职人无论是叙述做过的事情,还是说明取得的成果,所用材料都必须限定在述职人的职责范围以内,不能游离职责去任意选取.

其次是作者限定。述职报告的作者必须是述职者,即相应职责的承担人或某个述职集体的代表。再次是时间限定。报告的是任职期或其中某一阶段履行职责的情况。第二是写实性。首先是突出事实,因为对履行职责情况最具说服力的东西是事实,所以述职报告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那些“虚”的东西,而只用事实说明述职者的德、能、勤、绩、廉状况.

述职报告不是不能谈认识,而是不能喧宾夺主,重点是侧重于陈述做了什么和效果如何。其次是叙述准确,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注意把握分寸。再次是述职报告中所涉及的时间、数字、实例都必须真实可靠。第三是简朴性。无论是上报的文字还是当场叙说,要获得好的效果和印象,述职报告都主张在语言文字表述上尽量简明扼要,朴实无华,既要避免使用铺张渲染的描写语言、抒情语言,又要避免使用议论性语言和套话、空话,而只应使用说明性语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实道来.

在文体结构上,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标题经常采取两种写法:一种是只写“述职报告”四字,再一种是加上时间和所任职务。称谓要根据情况确定,如果是向上级领导呈送的述职报告,顶格写接收者名称;如果述职报告用于面对面地向领导、主管和相关群体口头表达,称谓则针对听众对象灵活变化。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述职人的职务、姓名已经在标题上出现,那么,文末只写成文时间即可.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3

1、科学、客观地分析销售业绩

对过去一年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认真的统计和分析,客观地与同行业、不同分公司和分公司不同年度的数据进行比较,形成各种数据、图表,真正地用数据说话,从而清晰地反映出分公司在哪些方面做得是成功的,哪些方面导致了经营业绩不佳,哪些方面还是原地踏步。

2、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通过数据我们只能发现问题,但不能明确问题的根源。要想真正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必须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是什么,从而得出其真正的根源。

3、提出解决方案与计划

通过问题分析与总结,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来年要做的就是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防止同样的问题在来年重复出现。这里面还要求经理人员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不能就问题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分公司的营销业绩,管理水平和队伍的能力。并基于此来科学的制定来年的经营计划,达到不冒进,不保守,能充分地利用分公司的资源与队伍。

4、提高经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述职报告能煅炼和提高经理人员的系统思维能力,一份完整的述职报告是对分公司全年经营过程的全面回顾,是一个系统的提炼、总结与反省过程,它提高了经理人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通过述职会能使总公司更全面的了解各销售分公司的经营情况与困难,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分公司提供指导与帮助,能使经理人少走或不走弯路。最后是述职会使经理人员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能迅速地开阔经理人的视野,提高经理人员的经验与能力。特别是一些针对问题公司的专门研讨,能使各销售分公司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出路,避免其它公司犯同样的错误。

从具体的过程来讲,一个完整的述职会包括会议准备,报告提交与评审、召开述职会、会议总结与问题的专门研讨等几个的步骤。在各步骤中,重点工作的明确和落实是关键,关系到会述职会的成功与否。

一、 会议准备阶段

通常讲,准备阶段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与高层确定导向,与中层沟通做法,制定具体的细则,评委与参会人员的确定。

1、与高层确定导向: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方向,营销部(或营销中心,各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职能大致相当)作为公司的职能部门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述职会中突出公司来年的工作重点与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述职会的导向非常明确,能使各销售分公司的经理明显地感觉导向的氛围,从而使各分公司在做计划和预算时充分地贴切总公司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例如某公司的销售分公司经理述职会的导向定为:讲实话,用数据讲话,讲效率。这一主题的提出是基于公司以前从未召开过这样正式的述职会,各地分公司大量占用总公司资金,资金利率低下,部分公司对其经营业绩不清,所报的数据与审计结果的不符的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就是要营造出一种讲实话,即数据要真实,讲效率,即要充分地提高资金利用的氛围,期望通过述职会使各分公司,告别以往的粗放的、感性经验的营销模式,真正的走到讲求效率的路上来。

2、与中层沟通:尽管通过组织的权威也能够使述职会得以顺利的召开,但是通过与各销售分公司经理进行沟通,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述职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的配合营销部的工作,会使整个会议的进行事倍功半。特别是通过沟通征求各销售分公司经理的意见,会使会议的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心声,充分地调动各销售分公司经理的积极性,使述职会的作用最大化。其次,还要与相关的总部职能部门进行沟通,毕竟述职会不是营销部一个部门的工作,充分的征求和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会使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考虑也更全面。

3、制定具体的细则:细则是保证述职会有序开展的蓝图,一般说细则应包括:述职报告书的撰写要求(格式,内容安排、数据要求、分析要求等),作述职报告的相关要求(报告时间规定,PPT制作要求,相关内容要求),评分细则(报告评分细则,述职评分细则,各项权重,计算方法等),会议议程安排说明等要求。细则的制定应是基于前面与中层沟通的结果,得到大多数公司的认可,要反映出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

4、评委与参会人员的确定:评委与参会人员的安排经常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评委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文化、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既要防止出现一边倒的情形,也要防止企业内部太熟拉不下面子的情形。很多企业的述职会弄成了业绩差的得分不低,业绩好的得分不高,一堂和气,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评委是出功不出力,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担任评委。在人员的安排上,也很有讲究,因为述职会经常会涉及到公司内部的一些经营数据,通常这些数据只有中高层才有权知,因此在参会人员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级别。通常普通员工是不适宜参与这样的述职会的,因为一些负面的数据被一般员工知道不但不会有好处,还有可能影响其积极性。

二、 报告的提交与评审

必须要求分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职述报告书的文本,然后组织评委对报告进行评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件事就是要对分公司提供的各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检查。由于时间上的连续性,分公司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解释其数据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与相关的审计部门进行配合,用审计部门的最终数据作为其经营业绩的依据,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口径也比较统一。另一方面就是单个的评委们可能只对部分市场的情况很了解,而对其它市场的情况了解不多,因此在对各分公司的报告里面的市场分析、经验总结、出路与来年计划的合理性等的评分时,可能会有失偏颇。解决的方法可以通过评委内部讨论,评委分组等方式来解决。

三、 召开述职会

在述职会的召开过程中,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注意氛围的营造:即如何把前面所讲的导向在销售分公司经理述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首先要做的是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会场的布置来体现出导向,如横幅、标语、主持人讲话的语气等。接下来就是要通过前面几个上来述职的人的述职过程来渲染和加强,可以①、通过提前检查他们述职的PPT,使其在内容上符合导向;②、通过私下的沟通,使其在行为上表现出来;③、通过提前安排好评委进行提问以及问题的内容,使其在氛围上突现出来。一旦氛围营造了出来,下面的进行将顺利得多。

2、防止冷场:在面对一些经营业绩不好的分公司,或者在总公司内部人际关系较强的分公司时,有时会出现冷场的局面,评委和下面的与会人员都不愿意进行提问。出现这种情形与企业的高层的决心有很大的关系,所谓“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因此在导向确定过程中,要与高导有充分的讨论,防止出现高层态度不够坚决的情形。碰到这种情形时,公司的高层能站出来提问,直击问题的要害会使述职会取得更大的效果。另外,会议的主持或者营销部的负责人及时的站出来进行提问,且切中要害,也可以极大地带动其他的与会人员,但这不是上策。

3、跑调:所谓跑谓就是没有紧跟先前确定的导向,与已经营造出的氛围不和。经常是发生在一些分公司经理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职述,一些业绩较差的公司为了推脱责任而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等。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高层领应该马以站出来对当事人进行严厉的批评,以正风纪。主持人也可以及时的对那些没有按要求进行述职的人进行批评,对那些业绩较差还千般狡辩的,可以在述职演讲的中途将其打断,指出其问题的根源,也可以在提问时直陈问题要害,毫不留情。

四、 会议总结与问题的专门研讨

在这个阶段有几项工作要做:

1、依托前面的氛围,顺势对公司来年的各项政策进行宣导,通常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要对整个公司去年的销售情况进行总结,使各分公司认清形势,从而能更清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经营业绩。并提出来年发展的出路和计划。

3、要对整个述职过程进行点评,述职会的哪些要求和作用达到了,哪些没有,明年应该怎么努力等。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中等化工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目标与中学生、大学生不同,它因该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目标的培养。

1 两个目标

职业道德目标―要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敬业的作风、科学严谨、认真求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勇气,要通过实验树立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意识,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创造条件作好实验的思想观念。

职业技能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必须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验收。一是培养动手能力,过好操作关。要求学生能独立准确地进行基本实验操作,完成教学实验;二是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敏锐的观察能力,仔细记录实验中发生的实验现象并与行业或国家标准方法对照、找出实验异同点;三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报告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关。今后作为企业的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验员,必须依据实验结果提交准确的产品质量报告并对质量报告负职业和法律责任,要求实验操作上要准确、实验数据要精确的依据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处理后进行报告、同时要对实验条件予以注明、说明;四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原理关。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处理都可以依据该实验方法进行但实验原理则是操作、现象、数据处理的基础,因此明白实验原理就是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操作行为能独立思考并为之负责的能力,相信科学、尊重实验事实;五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创造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关。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原理的事实,是化学原理规律的现实体现,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作完所有的实验、也不能将所有的简单实验进行综合归纳,因此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对点式的知识点的综合能力也是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2 实现途径

如何培养中等化工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专业学生的上述能力,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方法很多,但要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现将几点经验与读者共勉。

中等化工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中要着力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在没有进入实验室前应该对所做的内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包括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等,不要毫无准备进入实验室以至连干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这种预习必须养成习惯;进入实验室后要注意抓演练结合,首先让学生看老师的演示、听老师的讲解甚至让他们边听、边看、边练,然后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随时校正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最后检查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的记录;在完成实验以后要布置学生对该实验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思考且依据自己的知识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想法及建议并且反映在实验报告上。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不定期的举行一些看、评活动,一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故意采用一些错误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叙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评论操作正误;二是在学生实验中,组织学生观察,互评实验操作的正误;三是师生共评实验报告,选择一些好、坏典型的实验报告做评述对象,让学生仔细传阅,然后引导大家从实验报告的实验过程叙述、现象描述、原因分析、装置、结果处理等方面的正误进行评述。经过一段时间的看、评,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考核。首先要把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考试、考核的重要内容,硬性规定考分比例;其次,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考核办法,将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单独考核,采取考试与考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结合的考核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的考核,要坚持实验课不及格的学生其对应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不及格。

毕业实验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检查,现在由于就业形势、学制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很多学校不搞毕业实验设计,搞也是蜻蜓点水,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念不符合。毕业实验设计是对学生的所学知识点的综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因此笔者提倡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搞毕业实验设计。搞毕业实验设计既能对学生以前的知识进行复习,又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现就搞毕业实验设计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供大家商榷。一是实验设计题目的选择与确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做的实验涉及各行各业,但多为某产品的单一参数的测定,毕业实验设计可以将它们综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知识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学生选择产品进行分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产品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也可以选择一些以前做过的实验用新方法进行实验。二是分析原理、实验步骤、仪器药品等相关具体正确信息要由学生自己确定。选择了实验题目以后实验的具体信息引导学生在各种化学资料中查找、组合进而设计出实验过程,最后老师把关,组织同学讨论定稿。三是具体实验条件的确定,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教会同学用多种方法选择出合适的实验条件例如酸度、碱度、温度、试剂用量等条件。四是总结评估。毕业实验设计实验部分完了后要对不同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进行评估引导大家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并树立独立工作及自主创新的思想。

3 结语

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要处理好实验教学中的两个关系。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系。要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激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督促学生积极练习,让同学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二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关系。要坚持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主,融职业道德的教育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之中的指导思想。教师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力争使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实现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树立。只有合理处理好上述关系,合理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与实验教学过程且结合市场经济下产品检验工作职责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的教与管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5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6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职业报告情况及其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的范例,在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7

一些单位的党建第一责任人,习惯网上找模板、搜范文,或照往年改日期、添数据,这样的党建工作述职报告,群众听完当然不会好评,也失去了述职的意义。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必须在行文表达、语言风格上有思想、有见解、有深度,报告要既能如实反映自身德、能、勤、绩、廉的表现,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工作理念、思路、方法。

要“以我为中心”忌“贪大求全”

一方面,述职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注重从工作的具体事实、案例、数字中挖掘经验、提炼亮点,防止浓墨重彩讲成绩、夸夸其谈说亮点。另一方面,要做到点面结合,防止把个人述职报告写成单位的年终工作总结。要注重讲述党建在推动引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正确区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说集体之功,又讲自己之绩,更讲述自己在集体中承担的职责、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避免给人产生揽功之嫌或平庸无为的印象。

要有问题导向讲问题忌“蜻蜓点水”

撰写党建工作述职报告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总结,找到问题和不足。党建主体责任人应从查摆问题初始就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以动真碰硬的精神开展自我批评,主动邀请群众“把脉问诊”,把问题找准、找实。并且,述职报告中的问题部分,要注重讲深、讲透、讲清楚,既不夸大、也不缩小,避免问题空洞、枯燥、一般化;也不能在原因查找上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要问题与原因对照分析、客观与主观结合分析、一般表现与深层次原因区别分析。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8

【关键词】高职;质量年报;人才培养

近年来,走进大众化之门的中国高等教育在生源递减的环境下,发展重点逐步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提升。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要求:“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教育部明确从2011年起,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报送制度制度,并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平台向社会。

一、高职质量年报的问题分析

(一)侧重保障因素的描述,对培养结果缺乏科学的明确的定量监控指标

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界定,全国两百余所示范(骨干)校和一千余所高职院校无法达成明确的共识。正因对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标准的多样标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报中涉及的指标(例如专业对口率、就业率、创业率、“双师”教师比例)统计方法不同,全国各高职院校间很难开展横向比较。对于不同口径收集而来的数据,高职院校之间很难形成参照系,纯粹的数字并不能客观反映高职院校的办学情况。

(二)侧重做法和经验的描述,对实施效果缺少科学的量化分析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年报撰写过程中需要改变仅站在办学放的单一立场,从质量年报本身的行文来看,也要改变撰写行政总结报告的行文方式,用夹叙夹议的思辨方法是支撑不起质量年报的科学评估的。此外,高职院校在工作计划和目标时,也要有可量化的目标才行,而不能只有定性式的描述。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理想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客观的,且其中应包含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存在的客观不足及问题。然而在已公开的年报中鲜有这些信息。有的报告甚至根本没有提到不足之处。

二、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高职质量年报提升策略

(一)数据来源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估机制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报中的报告数据来源以高职人才培养数据为主,且明确统计时段。同时在报告中的每个数据来源注明出处与定义,若是第三方数据,则说明第三方机构的性质和数据收集时间等相关内容,尽量将数据接近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同时,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以学校“校企共同体”合作企业为主)、研究机构及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估机制,除了重点将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创业率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外,学校尤其关注学生“w面就业”的情况,量化指标有企业满意度、毕业生收入情况等数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确信人才培养质量是可以被定义、和量化的,同时认为量化的结果能用于改善高职院校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

(二)以学生、家长、公众的视角开展量化分析,关注热点问题

教育部要求,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报要求从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政府履职、服务社会、问题与展望五个方面展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组织撰写质量年报的过程中,从学生、家长、公众的视角开展行文。在学生发展章节,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客观采集,并引用媒体关于我校就业的相关报道,向社会公众展现我校人才培养中就业率的直观情况。以2016年质量年报为例,学校摘录了国务院关于我校“八个岗位抢一个毕业生”的报道,让社会大众更加直观具象。同时,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关注学生体面工作的数据,以2016年为例,学校从就业竞争力、就业创业情况、月收入、就业分布等维度摘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撰写质量年报的同时,反思学校育人工作的优劣,用于指导往后的育人工作。例如,从就业地域分布的维度看,可以审视我校“立足开发区,服务杭州市”的办学定位。学生发展的第二个方面是分析学校在育人工作的具体做法,标题为“学生活动融入专业发展”。以2016年人才培养质量年报为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列举了学生文化活动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社会实践立足学生职业素养锻炼、创新创业竞赛融合产业发展需求三类,学生、家长、公众可以直观了解系统了解学生发展过程中学校的具体做法。

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的构架和撰写过程中,学校列举了“校企共同体: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发展”“课堂教育教学创新:强化学做合一,提升职业素养”“实习实训开放:直面社会责任,反哺社会教育”“创业教育:创业带动学业 提升就业能力”四个角度,同时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的时候,每个区块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提取具体数据,客观反映学校办学举措取得的量化效果。除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以外,学校在质量年报中体现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贡献与评价。

在政府履职方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从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及政府关注学校发展和营造的氛围角度,让学生、家长、公众直观感受政府履职和对学校的支持,同时,学校主动公布财政投入的开支流向,用于专业教学的比例,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选修比例,学生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等信息。

服务社会方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介绍学校反哺基础教育的特色做法,社会培训的情况、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行情况,中西部地区院校支援情况和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等情况。在问题与展望中,学校结合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量化分析,提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管理工作及文化建设成果等方面提供提升的具体方案。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的本质是高职院校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自评,对促进院校信息公开、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有很大的意义。质量年报要利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开展量化分析,站在学生、家长、公众的视角行文才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9

(1)落实基层党组织维稳责任,完善基层组织“四位一体”、四知四清四掌握”、“369”工作机制,做好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的维护稳定工作情况;(2)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基层党建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全年检查党建工作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行结对帮扶,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情况;(4)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5)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力度,强化基层基础保障,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活动场所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情况;(6)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重点和措施。

二、方法步骤

开展述职评议考核,要坚持从严、着实、抓细,重点抓好3个关键环节。

(一)扎实做好述前准备

述职会前,各社区党(总支)委要全面总结年初以来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党(总支)委书记要认真梳理分析、广泛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撰写述职报告,实事求是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述职报告的内容结构。要采取列清单的形式,分3个部分撰写述职报告。第一部分要列出“成绩清单”,以落实街道党工委决策部署、基层党建责任清单“9个抓”内容为基础,梳理出自己履行职责抓基层党建的特色做法和亮点工作,讲清自己的实践作为;第二部分要晒出“问题清单”,突出问题导向,既要查找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查找个人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要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特别是要从主观方面查找分析产生的根源症结;第三部分要拉出“任务清单”,主要是明确2016年重点目标任务,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2.述职报告的篇幅限定。报告原则上按2500字左右掌握,其中写成绩的篇幅不得超过1/3,晒问题的篇幅不得少于1/3。

3.述职报告的质量要求。报告要防止一味评功摆好、自我表扬,防止只讲面上工作情况、不讲个人履职情况,防止只讲社区存在的问题、不讲自身存在的问题,防止只分析客观原因、不分析主观原因,防止只提努力方向和目标、不提务实管用的具体任务和措施。查摆问题要具体、实在,注重用数据、事例说话,真正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实、讲深讲透。

4.从严审核述职报告。一是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初核。重点审核篇幅是否符合要求,述职内容是否聚集“3个清单”,问题查摆和原因分析是否深刻具体、任务措施是否实在管用。对不符合要求的,特别是一味评功摆好,不深入查找问题、不研究解决问题实招的,严肃指出、督促修改。二是党工委书记审阅。对述职社区党(总支)委书记的述职报告进行严审把关,结合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进一步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确保述职报告高标准、高质量。

(二)认真组织开好述职评议会议

述职、评议一并进行,由党工委书记主持。

会议主要程序包括:

1.社区党(总支)委书记述职。参加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按照审核通过的述职报告,逐一进行述职。

2.党工委书记点评。点评均采取“一述一评”方式,由党工委书记根据平时了解掌握、会前调研了解和党政综合办提供的情况,对每名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逐一点评。

3.党工委书记总结讲话。对街道党建工作进行总结,肯定工作特色亮点,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对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

4.与会人员现场评议测评。会议结束前,组织参会人员对每位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履职情况填写评议测评票,按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进行评价。会后,及时将评议测评结果反馈给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

(三)严格开展考核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10

二、“联述联评联考”时间:集中安排在9月底前完成。

三、组织领导

本次基层党组织“联述联评联考”活动由街道群教办统筹,督导组牵头共同成立考核组,由考核组具体负责实施。

四、主要内容

(一)“联述”,即各村(居)党支部,办属各部门党组织就2014年以来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向本级党员干部和党工委考核组进行专项述职。

(二)“联评”,即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及其他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评议。

(三)“联考”,即考核组对所督导党组织2014年以来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五、方法步骤

(一)开展调研分析(9月15日前)。街道各督导组围绕2014年以来党建工作情况开展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本地、本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员队伍运行状况分析评价,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措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以掌握党建工作实情。

(二)撰写述职报告(9月16日—9月18日)。各村(居)党支部,办属各部门党组织书记在前阶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党建工作述职报告。述职报告要结合实际、言简意赅,字数在1500字以内,切忌以工作总结代替党建专项述职。于9月22日前将党建述职报告送考核组备案。

(三)召开述职会议,接受评议测评(9月22日—9月28日)。各村(居)党支部,办属各部门党组织党组织召开本单位党员干部大会,党组织书记在会上进行口头述职。参会人员:街道考核组、单位班子成员、下一级党组织负责人、中层以上干部、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党员代表。单位党员干部人数少于50人的,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由考核组主持、监督。会上,考核组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填写《市基层党建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表》(附件1)。

(四)组织专项考核(9月30日前)。专项考核由日常纪实考核、现场观摩考核、述职评议考核三部分组成。考核组对考核结果进行百分制量化,根据考核分数确定“好”(得分≥90)、“较好”(80≤得分<90)、“一般”(60≤得分<80)和“差”(得分<60)四个等次,并填写《市基层党组织“联述联评联考”综合考评表》》(见附件2、附件3)。

1、日常纪实考核。①日常材料报送:平时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总结和有关表格的按时、准确上报。②基层党建信息:市级及以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简报及组工通讯、信息刊发有关基层党建工作的稿件。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被命名表彰为市级党建示范点和市级党建示范点;受市级及以上部门表彰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市级及以上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或提供现场。

2、现场观摩考核。考核组认真检查各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件资料、工作台账的规范建立和党建阵地、活动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党建示范点建设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3、述职评议考核。考核组对各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

工作述职情况进行考核。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不能确定为“好”或“较好”:①因基层党建不力,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②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在党员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③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排名靠后的。

六、工作要求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11

一、有备而来——起大纲、集数据、列明事迹

任何报告的第一步都应该是先明确大纲,确定要在报告中谈哪些方面的内容。如果没有报告要求,不确定是否要谈,可先列上,大纲的初稿要尽可能全面,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其次目录之间要避免内容的重叠,最好以听众的常规思路结合报告人的职位为出发点,比如业务经理给总经理做报告,大的目录可以为:区域介绍、当年销售工作回顾、次年销售工作规划(涉及预算规划、人员管理等内容,若所在公司较为关注或者是有重大调整,可以单列出来)以及需公司支持事项;如果是总经理给集团做报告,目录可以为:当年工作回顾、运营机会及风险评估、次年及未来三年营销工作规划(总经理职务要求看得更长远)、需总公司支持事项。

确定细分目录,此部分同样要基于所在职位的工作职责来分类。比如业务经理要以销量为主,包含核心关键销售指标说明、利润达成、费用管理、团队管理、竞争应对等;而对于总经理报告,则要关注销售(销量/收入/利润)、财务、人力资源、市场/生产/仓储/物流等核心部门的关键运营指标。

有了一二级目录,就可以开始进入最繁琐的数据搜集阶段了。如果公司有专业的后台数据库那相对轻松一些,否则就要依赖于平时数据资料的管理及EXCEL的处理水平了。建议此阶段先不要开始按照未来PPT中报表呈现方式进行数据加工,只按照大纲可能涉及的数据,用EXCEL中的独立sheet分开类别,做好命名,把完整数据放进去,有时间和类别等关键字段,这样方便后期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抓取。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取数的逻辑务必要正确,否则到了后期发现问题再改会很浪费时间。

(PS:做报告的人未必对所有内容及数据都了解,要按照大纲所涉及的部门,首先设计出表格,提前下发到相关部门进行搜集,务必定好反馈时间节点。)

二、维度致胜——看宏观、思微观、尽量全面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报告的灵魂,也是体现报告专业程度的关键。对每个细分目录进行阐述的时候要首先思考和销售数据可能相关联的其他指标(如人口/经济/社会指标等)。比如在做区域市场介绍时,除了现有各市场的销售数据,还可以有人口数、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CPI、老龄化率、工业产值、就业率等(相关数据一般在统计年鉴中可以查到),当然不是所有相关的都要罗列,一定要罗列出你需要传达的信息,让所有的数据从各个维度帮助你分析问题及机会点所在,支持到你结论的得出。当然销售数据与相关经济指标出现严重不匹配的情况,一定要做认真深入的分析,如果我们自己的数据差,要分析是数据出错了还是市场机会没有把握好?如果我们的数据好,要分析今年做了哪些相关工作或者投入,要继续传承经验。

快消行业的总结报告有一些较为核心通用的阐述维度,比如一些较大的知名企业会跟AC尼尔森公司合作,委托他们定期出一份权威的分析报告,其中的维度较能全面宏观的反映品牌的运营情况。其中的很多数据及思考维度可以拿来放到我们的年度报告中,比如市场份额、铺货率、消费者洞察、行业发展、渠道变化、竞品态势等等,但是这些第三方数据最好还是结合分公司细分市场的一些微观数据来分析,会更具说服力。(除了AC尼尔森,网上还有很多类似的权威分析报告可以拿来整合,平时要多注意积累)

对目标分析市场要充分了解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及政府产业布局战略等信息,评估他们对行业的影响程度,在报告中努力寻找相关性,充分挖掘机会点,也将提升报告的水准。

三、事实说话——重销量、深剖析、明确问题

年度报告的关键目的是要找到当年市场经营的问题,找到未来发展的潜在机会,以保证品牌销量能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每个细分章节分析的时候,最好从结果出发,尽可能用数据说话,采用“剥洋葱”层层深入的方式,最终找到问题的本质。

一般先从公司最为关注的KPI入手,从主到次、从通路客户到终端执行,从整体区域到细分市场,剥离到哪个层级,要结合公司常规分析习惯、问题剖析程度以及后面对应的解决思路决定。分析过程及结论得出的逻辑必须要严密清晰,结合对市场的了解及营业单位实际运作情况,对数据达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排查,多维分析, 抓主放次。比如分公司经销商库存较大,可以继续分析到哪个区域的经销商库存最大,再去分析这个区域年初的库存是多少,每个月的进货量及分销量的关系,是上一年度转入的库存高,还是某个月份因为有促销压货造成的,还是业务人员分销不畅造成的,如果分析出来是分销的问题,就要将视角转到业务绩效团队管理的维度了。

数据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一定要认识到数据有时候也存在欺骗性。一方面是数据可能不准确,或者存在造假,以掩盖管理层发现事实;另一方面是根据数据推到的结论未必准确。比如有的市场人均活跃网点数很高,是不是一定就是人员绩效就很高?其实还可能是网点数很少,人也少,地广人稀,服务的都是当地的大户。所以,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要真正了解市场的情况,避免纸上谈兵情况的发生。

四、图表先行——理逻辑、多对比、要有结论

EXCLE/WPS 是完成整个报告最重要的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报告完成的效率。所以常规的公式及数据分析操作是必要的技能。一般必须掌握的有:数据透视表、求和(sum)、平均(average)、复合增长率(cagr)、插入图表、副坐标轴编辑等。此外还要理解几种常见图表的使用场合,比如柱形图主要查看几个参数的量的对比,和高低变化;折线图主要查看几个参数的趋势变化,和走势的比较;饼图主要查看几个参数占全部的比例多少;如果涉及多维度的分析,还可以使用气泡图等类型。(PS:建议仔细研究AC尼尔森的图表使用,给人以非常专业的感觉)

总结报告最常用的分析思路一般是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均值分析(分摊到细分市场或人或单箱),维度一般为3-5年趋势比较,同体量市场横向比较,独立市场分月(或分季度)趋势分析。在报告呈现上尽量使用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找出需要聚焦的问题点。比如,折现图中“较大的拐点”、“两条折现中的相交点/距离最近最远的点”;柱状图中的“最低/最高点”、“平均值以下/以上的点”等等,这些点一定要结合当时市场的操作策略整合分析,方可发掘问题所在。

报告中每个图表原则上都要有结论的呈现,或宏观,或局部,另外在每张图上的关键点最好都要有所标注,标注点与结论相互呼应,或者几张PPT之间相互递进,由小结论最后汇总成一个大结论,更能凸显整个报告严密的逻辑性。

五、不失高度——省战略、明得失、找准方向

任何市场的业务动作都需要有战略的引导,在报告分析之前,要先整理所在分公司层级或者集团总部层级全年的营销战略思路,充分了解全年的销售节奏,策略重心,再结合所在市场全年工作的大记事,就可以在分析的时候有的放矢,从策略落地的方向效果、资源投入、团队执行等维度进行阐述,总结的时候也要有要点落到策略层面。

之前有提到,全国或各级市场政府层面的战略调整思路至关重要,可以影响未来的产业布局,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品牌营销策略如果能与当地的政府行为相结合,或者在年度总结中从企业自身与外部环境入手全面分析问题,将对整体报告的高度提升有很大帮助。

此外,营销有道法,市面有很多有价值的营销策略书籍,里面有较多针对快消企业的营销问题总结较为全面到位,有案例介绍、有理论提炼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整个报告的分析中拿来应用,比如:壁垒营销、长尾理论、蝎子理论、等等,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前提是要对这些理论有深入的理解,不能生搬硬套。

六、要接地气——有战术、知需求、精准布局

前文已述,总结报告的一般结构为今年怎么干的,明年计划怎么干,需要领导给什么支持。在分析层面我们建议多维度、有高度,但是在计划层面,最好的形式应该是有高度还接地气。比如根据前面的分析及市场情况,总结出整个市场要用壁垒营销策略,那接下来就需要对市场进行分类了,哪些市场采用这样的策略,哪些市场要延续之前的策略,采用壁垒策略的市场又要做哪些动作,费用怎么投、销量怎么分、人员怎么管、人群怎么培养等等,形成一个全面立体的策略落地的战术方案,这样的报告才算完整,更有实际意义。

数据分析述职报告篇12

(一)围绕“六个方面”。重点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进行。一是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抓好党建工作的思考、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加强改进工作的思路情况;2014年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中自己查、上级点和群众评指出的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支持班子成员抓好分管领域党建工作等情况。二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坚持区委“六个统筹”要求,创造性落实统筹思想教育、解决问题、制度建设、上下联动、组织领导、推动工作等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情况。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整治“庸懒散浮拖”情况;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情况。四是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目标责任制等情况。五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基层党建工作部署情况。基层党建大排查大整建大提升工作情况;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情况;充实基层党务工作力量,落实基层干部待遇、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等情况;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学校党建工作情况。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落实“两个责任”,持续用力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六个带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情况。

(二)坚持“三个突出”。(1)突出从严从实。撰写述职报告前,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实情、听真话、找问题,全面准确掌握本地党建工作情况,做实撰写述职报告的基础性工作。形成书面材料时,要坚持干了什么就讲什么,有什么问题就反映什么问题,做到情况真实、数据真实、效果真实,坚决防止闭门造车,搞形式主义。(2)突出书记履职。述职报告既要讲面上党建工作情况,更要突出书记个人履职情况,始终贯穿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两个主体责任”这条主线。支部书记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站在书记的角度,讲书记的思考、书记的作为、书记的语言,重点讲清个人在抓研究谋划、抓督促落实、抓投入保障、抓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3)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穿前期准备、撰写报告、审核把关全过程,既注重查找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查找书记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工作措施要联系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写成绩不超过1/3。

(三)做到“四个讲清楚”。(1)讲清楚书记个人履行党建职责的情况。对一年来个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研究部署推进党的建设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协调解决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情况进行报告,避免书记述职变成班子汇报或党建工作总结。(2)讲清楚今年本支部的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主要是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今年党建工作部署的主要措施、取得成效进行汇报,特别是要对重点工作一一作出回应,要有做法、有数据、有实例,不能“空对空”。(3)讲清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认真查找在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加大基层基础保障投入、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和推进对照检查材料中查找出的抓党建工作问题整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问题具体表现,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原因。(4)讲清楚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具体思路、工作重点、推进措施,特别是要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一条一条提出解决方案。工作措施要有抓手、有载体、可监督、可考核,切忌喊口号、搞形式,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

二、审阅述职报告相关事项

(一)提前准备。局党组将在审阅述职报告前,采取实地调研、座谈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学校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全面准确掌握各地各校园党建工作推进情况,分领域列出各地问题清单,确保审阅把关有根有据、客观公正、可信度高。

(二)材料审阅。各支部班子及书记述职报告,于2016年1月18日前报指导组分级审阅签字通过。(述职报告指导审阅分组情况附后)。

(三)严格把关。借鉴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做法,像审阅对照检查材料一样审阅述职报告,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三、开展述职评议工作安排

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和集体约谈,依据《市区基层党组织及书记年度考核“一述三评”实施办法》要求,在2016年1月中旬开始进行的“学校年度目标考核”过程中完成。

四、开好述职评议考核会议

各校园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从2016年1月中旬开始,由各校园党组织按照教育局党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按照“一述三评一约谈”要求,组织开好述职评议会。一是组织好“一述”。邀请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家长教师代表参加。二是开展好“三评”。要开展好上级党组织书记点评、上级党组织部门派员点评、现场测评。参会人员要对述职对象按“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然后折算成相应分值,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后,及时反馈测评结果(被考评对象得分=(好×100+较好×80+一般×60+差×0)÷有效票数)。三是召集好“一约谈”。上级党组织书记对下级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体约谈,督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寸土不让,做到不松手、不甩手、不放手。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