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2:04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篇1

出版社为了发展,开出各种条件来吸引优秀作家的注意力,如高昂的版税、高频的曝光率以及数量巨大的印数。我们的部分优秀儿童作家因此而逐渐浮躁起来,徘徊在不同的出版社之间,紧盯市场、待价而沽,有时甚至唯利是图,如此不顾长期发展的想法和做法很难使他们静下心来创作。再有,随着出版市场的不断扩大,图书的销量不断攀升,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资源相当有限,难免会出现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情况。这样的结果令人心痛,由于作家的作品数量有限,他们不得不在不同的出版社重复授权,有的作品稍加改动便重复出版。版税逐渐增多,合同期也越来越短,但作品的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因此,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家,他们只有实现长期合作才能使儿童文学出版获得健康的发展。儿童文学出版的外在问题主要是市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首先,由于市场混乱,造成出版成本攀升,导致出版风险增大,而非专业少儿出版社也试图从儿童文学图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就使专业少儿出版社的压力倍增。其次,某些儿童文学创作者并未坚守文学格调并形成一己特色,而是出于纯粹的商业考虑,瞎编乱造,损坏儿童文学的名誉。这既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出版社的不负责任,这样的文学作品对儿童读者群体而言,其效果可想而知。再次,受市场因素的制约,幼儿出版也面临尴尬的境地。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谭旭东曾经指出近来幼儿文学有些冷清,这与整个儿童文学创作的热闹形成了鲜明对比,其表现之一便是“幼儿文学没有得到儿童文学界和少儿出版界的足够重视。”[5]由于幼儿文学在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但由于市场作用的缘故,并未得到少儿出版界足够的重视。市场本是一把双刃剑,在作家获名得利的同时也考验着他们的创作底限。市场对作家如此,对出版社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儿童文学出版的出路

儿童文学论文篇2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具深远义理

全球一体化随之而来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价值观给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带来了许多影响。中西方文学都有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中,西方儿童文学的人伦价值观更为原始,表现的是自然的亲情,而非中国儒家的孝悌礼义。《大拇指》中父亲听取儿子的意见,把他卖了换一笔钱,儿子自己想办法回来,作家赞颂的是小主人公大拇指的独立精神和智慧,淡化了父子人伦关系。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宣扬了长幼有序的人伦价值观,故事人物的品行都是符合孝悌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儒家精神体现在儿童文学中,传统的人伦价值观更为神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相互碰撞,形成了儿童文学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格局,对儿童的价值观认知产生深远影响。

(二)反映多样化的信仰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精神意识已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积淀下来,成为不同文化的一部分,而每一种宗教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必然带有本土文化的印记,世界各国儿童文学在本土文化中孕育必然带有本土宗教文化色彩。美国儿童小说《安乐家》通过利斯第的成长经历和卓飞的身世遭遇,借助韦牧师之口,将宗教寓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来,卓飞得以进安乐家之门,获得救赎的方法无疑就是通过宗教,上帝的救赎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儿童文学的融合,在儿童神话传说作品中直接体现了道教文化,神话《神笔马良》中就体现了惩恶扬善的道教教义,一得到神笔马良就为老百姓做好事,体现道教精神注重对人生现世的物质关怀,马良惩治贪官后成仙离开也是道教教义的体现。

(三)多元化审美风貌

中西方文化差异反映在儿童文学上呈现出审美风貌的多元化。西方儿童文学表现为肯定个性,崇尚自然,富于幻想和情感奔放的审美风貌,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情趣体现为主张共性与个性、教育与娱乐之间平衡化的审美特点。瑞典作家林格伦笔下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如背上装螺旋桨、能飞来飞去、爱管闲事的“小飞人卡尔松”,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在她的童话故事里小主人公大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但他们都在快乐地成长和生活。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通过王葆的形象实现对儿童品德教育,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群体的认同感。

(四)差异性别文化

多元文化包含了对他人及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以及不同国家民族的性别意识差异观念。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通常体现男性为主导的文化意识,郑渊洁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冒险主人公还是哥哥皮皮鲁,《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妈妈形象更多是作为家庭的附庸形式出现,职业和社会地位远不及爸爸,男孩角色多于女孩角色。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人鱼公主、长袜子皮皮等形象将女孩和男孩放在同等地位,区别于中国的性别文化“男强女弱”的传统意识,多元文化有助于完善中小学生性别意识,正确认识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

二、培育多元文化意识的策略

多元文化的核心肯定和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只有让儿童逐渐接触不同的文化思想,感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理解每种文化意识的特点,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融合。

(一)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想达到本国传统文化于西方文化的平衡,就必须兼收并蓄包容吸收西方文化,而非舍本逐末或者故步自封,文化的包容和平衡是建立在广阔的阅读基础之上。广泛阅读各个层级、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在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层面的文化思想,一方面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中小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另外一方面,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适应性,树立多元文化意识。以开阔的儿童文学阅读视野为基础,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精神,丰富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二)体验多元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多元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在各国家地区的不同方面,而这些文化又融合在儿童文学中。因此,以儿童文学为载体的体验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认识和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体验式儿童文学阅读可以通过营造的文化情境、学生参与扮演任务、讨论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以儿童文学为内容的阅读体验引导,使学生学会欣赏多元化国家民族文化,审视认识本国文化,既树立世界多元文化意识,又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加强教师引导,培育文化评判力

多元化文化教育不仅局限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世界多民族文化精神,教师还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学生逐步接受多元民族文化,然而仅仅是文化的认同感是不够的,需要教师通过中国和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在儿童文学的文化浸染下,掌握各国文化精神,从而判断本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的差异性比较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明辨是非,取长补短,使中国儿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的需要,真正实现儿童文学与文化精神教育的融会贯通。

儿童文学论文篇3

一、教育史背景下的人文教育内涵与学前儿童人文教育

我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从字面上讲,“人文”即文明,其核心集中体现于人。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孕育在五千年文明长河之中源远流长。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意识,人文教育重视心智的训练与情感的熏陶。古希腊社会,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意即“文科教育”,由于“Liberal”词源“Libber”,意为“自由”,因此人文教育是培养自由人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涉及人文主义教育,它肯定人性、人的价值。近代的人文教育在与科学教育相互掣肘的过程中推崇人的理性——人的最高价值是理性,教育最高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理性。时至现代,由于教育普及化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文教育的旨趣已不再是与宗教神、亦或科学对立,其内涵更关注人格的健全发展。张楚廷先生言:“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1]人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人文性,教育以人为本。那么学前儿童人文教育就是对于幼儿阶段的人的教育。我赞成石中英先生“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2]儿童不仅只是个“儿童”,他首先还是个“人”,教育不是强迫儿童放弃其作为人的内在固定性,将其改造成社会大机器上的小零件。然而,学前儿童又不同于成人,归根结底是儿童拥有独特的儿童文化,即儿童内隐精神生活和外显文化生活的集合。另外,学前期是成人期的基础与准备,担负着人性启蒙的重要责任。因此,学前儿童人文教育具有其独特性与重要价值。学前儿童人文教育给予儿童人文熏陶,重视儿童作为“人”自身的发展,培养他们对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塑造理想人格,促使儿童人性和尊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实现。

二、学前儿童人文教育必要性分析

1.学前儿童人文精神的内在诉求。基于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可将人文精神界定为:关注人本身,引导人向之所以为“人”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一方面,儿童是个“人”,且心性单纯,有作为人的人文诉求。另一方面,儿童精神具有内隐性,不是显性的物质载体,需要人文教育为幼儿人文精神诉求提供必要的平台。具体表现有:一、人文追求的自由性满足幼儿游戏精神诉求。人文追求的自由性体现了活动动机源于个体内部的需要,是自发自愿而非外部力量的强制。“自由与游戏显然是一对双生姊妹”[3],儿童以“游戏人”的姿态在游戏2017年第24期论坛•交流中诠释着周围的世界,通过人文追求的自由性得以满足与表达。二、人文知识的隐喻性满足幼儿精神潜意识化诉求。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对话,直触个体最自然、最本源、最感性的心灵深处。“可以说,儿童原发性的生命特征决定了其精神世界与生俱来地携带着潜意识。”[4]幼儿自然而鲜明的潜意识化特征赋予其巨大的隐喻心理潜能。三、人文理解的性情化满足幼儿精神诗性化诉求。人文理解的性情化充满了个体丰富的情感体验,儿童“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5]儿童这种泛灵化的精神倾向会使其将自我生命意志于周围世界,人文理解的性情化特征引领儿童体会到世界的灵动与美感。2.构建良性师幼关系的应然需求。良好的师幼关系源自于较好的师幼互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人际交往等过程中肯定幼儿人性与价值,尊重儿童地位以及应有的权益与需要,从而在双方互动过程中引发其认知、情感上的共鸣,这是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下幼儿园一日生活顺利进行、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需求,集中体现了学前领域的人文关怀。但从我国现阶段师幼互动形式来看,正规的集体作业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要求一刀切,忽视不同幼儿身心需要的差异性、评价体制上过于单一等问题。在成人功利化知识观及其狭隘教学意志的控制下,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表面上秩序井然实则导致了幼儿成长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师幼关系的恶化。3.人文教育“回归”趋势下的必然要求。人文教育“回归”绝非偶然。随着世界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技术中心主义”思想悄然统治着人类,某种程度上人变成机器与技术的附庸,人自身的发展逐渐被人们忽视和淡漠,人文教育遭遇尴尬境地。“儿童文化危机在为技术理性所控制的现代社会中愈益明显”[6]现代媒介传递的浅薄、庸俗化信息大大降低了儿童接受人文熏陶的可能性,儿童功利化倾向愈发严重。诚然,学前人文教育的缺失并非我国教育界特有的现象,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世界范围内人文教育的“回归”趋势已引起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重视。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曾发表《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震憾美国高等教育界,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学前领域。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儿童读经教育,给予幼儿人文关怀。这些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进行了学前领域教育改革,探索人文教育途径,增设有关的活动课程,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幼儿教师等。

三、我国学前儿童人文教育的现实路径

1.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独特性。人文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灌输,它关注受教育者人文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另外,幼儿不等同于成人,幼儿闪现着人性的灵光,最接近于人的本初状态,具有独特的儿童文化,这决定了其独特性,同时幼儿阶段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转变以往不合理的教育理念,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充分地考虑到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尝试将人文教育合理地融入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之中。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幼儿人文意识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是学前儿童人文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幼儿教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人文教育的意识还相对淡漠,相关幼师培训机制缺乏正规而完整的人文教育培训课程,难以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专业教师,很多教师自身对人文教育这一理念认识不清,对幼儿进行相应的人文教育更是困难重重。我国应完善相关教育培训机制,让幼儿教师普遍关注学前儿童人文教育。另外,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定期接受教育培训,在掌握师幼互动之倾听艺术、说话艺术、肢体语言运用艺术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自主性,给予幼儿现实性的人文关怀,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3.顺应发展趋势,探索本土特色。重视学前儿童人文教育以顺应国际大背景下人文教育的“回归”趋势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有效进行人文教育,许多幼师还未有头绪。教师应采取多重管理,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借鉴。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近几年“读经热”“国学热”源起于台湾地区并逐渐推广开来。从经典的价值来说,中华文化中民族的睿智,博大的胸怀,艰苦卓绝的精神是教育学前儿童的宝库。经典的诵读不仅在于其实用价值,更在于文化熏陶、人文精神的培养。儿童复归经典更关注个人体验,正如庄子《逍遥游》追求人文的自由美感与超脱。《论语》中“君子忧道不忧贫”,“不迁怒,不贰过”等经典章句也无不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我国大陆,当下所采取的教育还是以实用主义教育为主,其弊端日益凸显,我国学前人文教育必须审时度势,立足本土化文化传统来寻找人文教育的源头与归宿,促进学前儿童长远健康发展。

作者:张春秋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1-7.

[2]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儿童文学论文篇4

1943年的圣诞节,电器行的少年学徒高昆良对樱树文具店的女掌柜维拉的女儿玛莎的一见钟情。两性意识的懵懂觉醒,使他会多愁善感地阅读《啼笑因缘》时想象自己是樊家树、玛莎是沈凤喜;玛莎给他看手相会引得他心旌神荡,这是性的觉醒带来的迷惑。结识颜素真,这个高雅、朴素又和蔼平易的女子博得高昆良美好崇敬之情,也在他的心理深处引发对自身向更好的境界努力的规划,这是爱情的力量。他孤身在外常遭到别的学徒欺负、不得掌柜待见、站柜台被敲诈、遭到掌柜指责、被辞退的恐慌,还有因为家乡不太平对父母亲人的牵挂,都令他产生各种不安全感。少年高昆良对时事政治有很多现实体悟、却又看不透彻,好在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相互安慰、一起谈欢乐苦恼幻想,年长的张志英从文学和人生观里都带给高昆良一种令他激动奋发的东西。而和老家来的亲戚的闲谈中,他得知“村里走了不少人,多数是到东北了,有的参加了八路,有的当了汉奸。他小时的同伴,也有好几个参加了八路。”这些,让之前听凭长辈安排人生的高昆良意识到:到了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的时候了。在眼前的黑暗和营救张志英过程中,他更加了解认可了张志英的选择。遭到裁减之后,尽管维拉向他抛出橄榄枝,他认真思考了自己的处境终于明确:他不愿意一辈子站在柜台后面卖货,他所希望的,是到张志英所说的那种全新的生活。告别了冰封的北国,高昆良也同时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失望的玛莎和朋友们,踏上归途。小说结尾处,1945年10月,高昆良以秘密身份被派往哈尔滨从事地下活动。他会在哈尔滨怎样再次遇到昔日的朋友们?也仍然是开放性的结局。直至小说结束,读者的心也还被作者紧紧抓在手里。除了《啊,少年》,《令子》《我们的司令》《于文翠》《孩子和小猫》都带有明确的成长主题。从萧平笔下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里,在各种内外因的促动之下或主动或被动地“成长”。这成长,有时伴随着欢乐,更多时候则是伴随着无奈、泪水甚至苦涩。其次,萧平的儿童文学作品常常不是正面摹写,侧面进入生活是他最拿手的方式。这反映了萧平生活的旁观者的视角,和冷静理性的写作姿态。在他反映现实的作品,和那些童话、寓言故事中,从来不乏深入严肃的思考和深刻的哲理体悟。萧平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一部分是从儿童的视角反映成人世界,是时代的折射。这里,主导的是第一手的貌似相对轻松单纯的儿童世界。《除夕》如是,《孩子和小猫》《寂静的黄昏》也是如此。《除夕》中,以栓儿希望得到鞭炮花火、几番波折最后几乎落空为线索,反映作为社主任的栓儿爹遇到的各种问题:均分配是否符合按劳分配、无处不在难以根除的精于算计自私狭隘思想、一心为公的干部自家生活问题与夫妻矛盾,都因为孩童的视角和儿童生活底色而更加鲜活和令人信服。《孩子和小猫》中,四五岁的男孩随着被打成黑帮在分校劳动改造的父亲,在沙原孤独的生活。他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观察老鼠洞,甚至熟知了那个老鼠家族每个成员的一切。捉、养小猫这个突兀新鲜的事件,终于给孩子孤独无聊的生活内容带来一点新奇,而最终放掉小猫,是因为小光看到大猫小猫的惨状,联想到自己坐火车离开家和妈妈的切身感受。孩子的这一“成长”杂糅了酸涩。更令人倍感唏嘘的,是小说中以小光的视角貌似轻描淡写的成年人世界:爸爸、伯伯们战战兢兢的生活,年幼的小光当时不会了解,却构成他终生也不会忘记的童年灰色底色。《寂静的黄昏》揭开惨痛的时代创伤,将荒谬时代的悖谬事件横在眼前:父辈有关革命与背叛的较量彻底被颠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显得更加强弱悬殊和触目惊心。十七岁的刘军不堪凶残虐待狂刘世才的折磨,同归于尽的“雷”声:“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雷。

但小雷和大雷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小雷往往是大雷的前奏,当无数小雷汇集成大雷而雷声滚滚的时候,暴风雨也就要来了”。萧平透过他的这些作品告诉我们:儿童的生活并不像理解中的那么单纯轻松;他们总在不断走向成人世界,但是童心真纯,和成人世界的复杂丑陋是天然的对抗关系。萧平还有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是从成人的视角勘察儿童心灵,比如《三月雪》和《圣水宫》。《三月雪》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浩的回忆,带出十多年前的故事。紧张激烈的胶东反“蚕食”斗争,刘云和农救会长被杀死在三月雪树下的烈士墓前,都是刘云十二三岁的女儿小娟成长的背景。严峻的斗争年代的小娟机智勇敢,残酷的斗争让小娟迅速成长。眼前和平时代的大学生李秀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过母亲的日记也是继承母亲的遗志。她坚毅自信的面庞,令周浩想到那飘散着清香的早春的花——三月雪。这篇曾经被批判为宣扬军事题材的“和平主义”的小说,确实是避过惨烈的斗争场面,侧面表现新一代血雨腥风中的成长。但是,这并不妨碍对胶东反“蚕食”惨烈程度的表现与李秀娟形象的真实可信度。正如孙犁也是侧面描写战争时代一样,这是因为时代和人的精神是作家更加关注的,美与善的歌颂也是作家更倾力而为的。《圣水宫》这一取材透露了前现代时代,道教在胶东的深厚影响,也令人信服地表现出新的时代与政党对人的关注。在县委书记李群的帮助下,深山道观里的小妞妞小英子得以受到现代高等教育,从父母的迷信和愚昧教育中摆脱出来,成长为师范学校的陈玉英。

这些角的儿童文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萧平本人是一位教育家,关注儿童的心灵与成长、希望通过真善美的熏陶使得他们健全成长,是他最大的心愿。寓言故事《一株苞米》中塑造了一株为抢占春光,总比别人高出一尺,却没有意识到“把自己的一点本事都用在出风头上了,当然结不出籽粒了”的苞米;《走路》中萧平设想本来两条腿是并齐蹦着向前走路的,后来一条腿顶着对方的反对毅然变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虽然看上去前后“有差别”,但是走得快了;《豌豆的牢骚》里有一棵总是不满的豌豆,因为牢骚耽误生长,结果没来得及长成,被煮了青豆;《动物运动会》里,总是不甘失败的猴子三番改章程,却先后败于狮子、鸵鸟、松树,得出总是从外界找原因永远难免失败的教训;童话《小布谷鸟》展示了一只小布谷鸟从艳羡锦鸡,到“我想变回我自己”的心灵历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侧面进入生活,并不意味着作家的逃避和躲闪。视角和立场并不是一回事。侧面进入一定程度上舒缓了萧平的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没有非常大的“力”度,但是从来不乏“美”感。而萧平对现实的思考和表现,最后总是要以揭示矛盾和得到启示为目的。

1958年的《除夕》因为写社干部家庭感情纠葛,被批判“歪曲”社干部形象;《一天》因为写一个充满爱心的女大夫,被冠之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的罪名。今天看来,当年对萧平宣扬“人性论”的批评,一定程度上是切近萧平的创作本质的。萧平关注人性的本真,痛心于异化。萧平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招弟》和惨烈的《寂静的黄昏》,都是以人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招弟》以有些类似于萧红《小城三月》的哀怨故事,表达出对招弟这个普通农村女孩的悲悯之情。表面上,好像招弟的命运正如母亲找人算出的“命独”——其实,何尝不是这些迷信思想以及太沉重的生存压力束缚住她的父母,又进一步束缚住了她?父亲常年在外,夫妻两地分居自然少有子嗣;父亲终年辛苦劳累自然性格压抑得厉害,意外的打击自然承受不起于是发疯死去;母亲和她相依为命日久,对她的情感依赖可想而知,先是因为苛求求亲者才使得她老大没有嫁出去,后又请求她等自己死了再出嫁——不幸的是她的母亲一直拖到72岁而她已经50岁时才死去。这就是一个为人女者的一生。为人女,却没有机会做自己。小说里没有强烈的情感,却窥探到了父母基于爱的名义导致子女的人生悲剧,读来深感悲哀。《寂静的黄昏》其实并不寂静,无论不堪折磨的刘军、还是凶虐残暴的刘世才,都承受着极端的恨与痛。刘军用同归于尽的惨烈方式,控诉了刘世才的凶残,也是自身遭受的精神蹂躏超极限导致的必然结果。《三月雪》被批判为“不健康地”以感伤的情感对待革命战争年代的残酷性,实际上,感伤是由悲剧决定的。悲剧中除了有悲壮一种格调之外,还有悲伤、悲愤、悲悯等思想。因此,摈弃任何形式的人性异化,呼吁本真率直的人性真善美,成为萧平小说的第三个重要特质。即使在遭受批判的时期,他依然坚持“忠实于自己的艺术信念:绝不写虚假的东西,做违心之谈”。他是教育者,他的儿童文学却从不说教:“有小猫、大雁、狠虎、布谷鸟;有两代人间的革命情谊,有朦胧飘忽的少男少女间的心心相印,有师生之间久而弥深的情分,有童年朋友长大相逢的喜悦。”②萧平说过童年的学堂和私塾生活,带给他很少愉快的回忆,但是大自然让他快乐。他时常与他笔下的孩子们一起沉溺陶醉于自然界。《海滨的孩子》们挖蛤网鱼的大海,《锁住的星期天》里孩子们沉醉的东山果园,《玉姑山下的故事》《圣水宫》《秋生》中也都不乏美丽的山村景致与善美人性人心,《童声》《阴山风雪夜》的塞外景致与少年的美好性情,《养鸡场长》《于文翠》则是表现农村少女——泼辣能干的十五岁少女小英、无忧无虑的十七岁女孩于文翠如何紧紧跟随甚至走在新时代的前面,率真阳光向上,形成山村别样的景致。《童声》以几乎没有情节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在路遇“我们”时,怎样在老乡不信任我们,甚至用枪威胁之际,专程回转来以真挚无邪的童声,赢得老乡的信任打开门接纳我们,使得我们的“伤病员”得以休息调整。萧平主张在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中,认识的关系追求真、功利的关系追求善、审美的关系追求美。萧平“审美地掌握生活”的结果,就是作品中真的情、美的景与境以及善的人。

萧平是地地道道的胶东人,他了解胶东,所以在表现胶东的时候,这里的乡土与民俗风情画卷他可以信手拈来。乡村、道观、海滨、果园,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味——无论从深度与浓度上,都“用‘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显示出“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以及其最基本的要求。”③周作人也曾对乡土小说有这样的概念阈定:体现地域特点;体现民风民俗中具有“个性的土之力”;体现文学意义上的人。萧平的儿童文学,就是胶东前工业社会里农村民俗风情画卷和儿童生活内容和游戏的大汇集。《海滨的孩子》中,晚饭后渔家有序的平静生活,与二锁大虎私底下兴奋地筹划的潜在危险——“潮来了跑不及就淹死了”的反差,读来令人紧张,也为后面的惊险埋下伏笔。我们看到当小花一步不离地跟在姥姥后面,姥姥生气地说:“我还能做点什么,长尾巴啦”,小花赶紧拉住姥姥的衣襟问“在哪里?在哪里”之时,生活感跃然纸上。《养鸡场长》中,贫农李洪奎夫妻俩以前的“穷吵”,“儿郎女儿”长大后李洪奎性格的改变都写得饶有趣味。昔日瘦弱畏怯的小英如今壮实沉静,在和老雕、鼠狼子、长虫斗争中养大了小鸡,通过“武装斗争”“政治斗争”成功“收服”了保顺,连夜赶来回六十多里的山路取药治好鸡瘟,并合计着到新疆去。一个小英折射出解放后妇女的家庭与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这是她们自己一点点努力的结果。在缺少玩具的时代里,自制的玩具、自然界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儿童的玩伴。《锁住的星期天》里,美丽的东山上,有诱人的果园,夏天三爷点了山椒子驱蚊,香气弥漫在整个果园;秋天熟透的柿子掉落地上摔成圆饼,还有各种秋虫鸣叫:金钟、纺织娘、蟋蟀——尖头的或者黄翅膀的等等。锁住被妈妈叫醒时,正梦到山上柞树林里追小兔。妈妈翻他的口袋,发现装了三块火石、半截破刀子、一卷破布条、两根钉子、一把火柴、一个破铁盒子,此外竟然还有一个小灰老鼠。锁住用小老鼠把小冬引诱到自家门前玩;后来小冬又用小兔做诱饵将小老鼠哄到手,童真童趣与儿童的狡黠都写得十分生动。打枷、打架,是那个时段男孩子的主要游戏方式。《令子》中,儿时伙伴“彪子”令子课堂上呆笨,不编顺口溜没办法记住课堂背诵的内容,生活中却总能让着我、打枷的游戏中总当司令、大胆到可以去阴森的土地庙给土地爷抹大酱、帮助大人打狼救下小翠。

儿童文学论文篇5

(一)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我们发现儿童有这么一些审美特点,即,直观性、趣味性、表面性和不稳定性、随意性、单纯性等。

1、直观性、趣味性《小蝌蚪找妈妈》是向儿童介绍青蛙成长过程中几个不同的形体变化的知识。只有完整引导儿童读这则童话,那亲切浅近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才能吸引儿童。这表明,儿童的审美特点具有直观感受性和趣味性。

2、表面性《美丽的公鸡》这则童话中,公鸡先后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只注意到自己“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的外表美而感到骄傲,却将啄木鸟、蜜青蛙分别贬以“长嘴巴”、“鼓眼睛”、“大肚皮”的称号。在儿童尚未对课文作深层理解的时候,我以此试问儿童:“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谁美?”儿童几乎异口同声说:“大公鸡美丽。”这实际上反映了儿童的审美特点,只有表面的审美力,单纯地看问题,没能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地内在美。而要使儿童认识这一点,就要引导他们比较分析“公鸡地审美特点。

(二)从儿童地审美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组织童话教学,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1、表演讨论法这是根据学生的审美直观性、趣味性提出来的。所谓表演讨论法,就是引导儿童感知童话形象,然后进行“化物为我”的表演,在讨论表演中求得深刻的理解。如教《聪明的大公鸡》:

(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先知道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导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鸡和狼,进行表演。

(2)让学生对照课文,指出“表演者”表演的优缺点,讨论:为什么说这只大公鸡是聪明的?

这样,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了课文,发展了思维。

2、描述对照法这是根据审美的表面性采用的一种教法。这种方法很适合看图学文的童话课文的教学。例如,教学《小猫钓鱼》:

(1)教师指导学生描述第一副图,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老猫和小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猫钓着了大鱼,小猫为什么没钓着?描述后,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节,再将学生的口头描述和课文描写对照比较,指出优劣。

(2)学生自己描述第二副图,对照学习第三至第四节。教师在朗读上作重点指导。

(3)学生比赛描述第四、第五两副图,对照课文评比。并思考:小猫起先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钓着鱼了?

这样从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深刻性。

3、比较法采用比较的方法教学,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审美的单纯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审美水平。如教《小白兔和小灰兔》:

(1)从图入手,比较说话。师:你们仔细看看图,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再学生看图说出:小白兔要菜子,小灰兔拿了白菜后,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可以提出激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聪明呢?

儿童文学论文篇6

小学不仅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是情感体验的敏感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学生对语文文本思想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儿童文学中的形象是丰富的、生动的,其故事情节是天真活泼的,是欣喜和愉悦的。这样的文学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预感,促进学生写作的基本模仿,这些都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目标。例如儿童诗将生活口语与音乐的节律相结合,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成人的帮助理解内容,并初步感知儿童诗的语言美。儿童故事的趣味性不仅使儿童欢愉而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教育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感染式的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二)儿童文学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洛克指出,儿童天生是一种白纸,后天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了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学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应该着手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输入和培养良好道德认知的阶段。但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是感性的,他们只做自己乐意做的事,而不会像成人自我约束地做需要而不乐意的事。儿童文学丰富性、形象性的特征使儿童乐意接受教育,而儿童文学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和外国有丰富的儿童文学故事,由多样的儿童文学形式,这些都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运用儿童文学开展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儿童文学和不同,从儿童发展水平出发展开教学

儿童文学的主旨是“以善为美”,通过简短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一些基本的道德,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儿童文学的一个故事只传递一个基本的道德,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的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不断寻求新事物,追求自由公平的世界,追求友谊。单一道德的传递是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复杂性是不相吻合的,这是儿童文学区别于的本质特征,“以真为美”强调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强调道德的现实转化,而儿童文学则侧重道德观的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从儿童出发进行道德的渲染和教育,引导学生习得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例如,儿童文学传递和小朋友吵架是错误的行为,旨在教导学生要文明,要友善,在现实社会中吵架的理由显得非常重要,合理的吵架我们称之为讲理或者争辩,学生的年龄显然很难理解,因此儿童文学的教学要从儿童的发展出发教学。

(二)利用儿童文学的特征,促进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80%是由儿童文学构成的,儿童文学的语言和内容特点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相吻合,这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充分发掘儿童文学的内涵,发挥儿童文学语言和思想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展开想象,从而形成互动课堂。例如《庐山的云雾》,庐山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亲眼看到,庐山的云雾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知,因此庐山云雾的感受一方面是通过文章的语言,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学生想象的感知。这时,教师借助音乐,引导学生在意境中听本课的朗诵,并闭起眼睛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并根据语言通过图画进行描述,通过画画和讲述,课堂的气氛逐渐活跃,庐山云雾的美景逐渐立体,在借助文章语言解释自己图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基本内容,并更好地发挥想象力,感受语言的美丽。

(三)发挥儿童文学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无论是字词句的准确使用、语文文本的理解、语言的表达和写作还是文学知识的积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单一的课堂学习,无法实现语文知识的丰富性要求,语文课堂的实践是有限的,语文课堂所能接受的语文知识是有限的,而语文的学习是无边境的,因此,语文的学习必须突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语文文本的阅读、文学知识的写作和语言的表达。课外阅读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教师和同伴的监督,阅读的有效开展大多依靠于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儿童文学的内容简单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促进学生有效地展开课外阅读,包括引导学生学习儿童文学文本,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儿童文学论文篇7

二、巧妙回归文学审美特质,解决作文教学疑难点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会有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或者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从儿童文学的审美角度出发,就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找出原因:

①写为心声。如果学生无法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地有感触,是难以写出自然的文章的。

②评价问题。因为教师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好的评价”标准也是来自成人的思想判断,是儿童无法理解的,因此写不好。针对写为心声的问题,教师要运用儿童文学的思路,回归到儿童的心理世界,了解儿童的情感特点,然后再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语言自然地写出心声。如果学生还是写不出自己的心声,可以让学生练习“说”出心声,长期锻炼下去,就可以解决写为心声的问题。针对评价问题,教师同样要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就会使原来枯燥挑剔的作文变得充满童真乐趣。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描述自己学钢琴的时候等待教师的心情,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他自己在等待的过程中看到其他学生来到了,却仍然没有看到教师,最后就去走廊等一会儿,这样三四次的重复得到教师的评价是“重复啰嗦,注意写出具体同学不同的细节”。而这种成人思维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摸不着头脑。而从非语文的角度阅读时,就会发现这一段描述具有荒诞派小说“无聊”情绪的表现艺术。因此,换个角度,从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纯真、欢愉、稚拙”等分析儿童的作文,就可以发现许多儿童的文采是不错的。

儿童文学论文篇8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文学论文篇9

这种广告可以说是非常的利益至上的商业观念,罔顾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就是电视购物广告和需要拨打声讯电话参与互动“赢奖品”的广告。目前在许多少儿频道,都有答题赢奖品的广告,广告语具有非常直接的诱导性,如:“小朋友们,赶快拨打屏幕下方的电话168XXXXX,就有机会获得游戏机、平板电脑。”同步的画面下方,是非常醒目的电话号码,而信息费每分钟三元的提示被放在了画面不易被察觉的角落。作为孩子,是不能明确分辨“有机会获得”和“一定会获得”的区别,也无从知道服务商会收取高额的声讯电话服务费。在现实中,也确实发生过类似的案例,趁着妈妈打扫卫生的时间,孩子一个人躲在卧室里拨打电视购物电话,在他的概念里,电视上说的都是真的,只要拨打一个电话,礼物就会送到家。

(二)广告商推崇的消费主义和时尚至上的价值观念,对儿童价值观的误导

广告的终极目标就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以为了鼓动消费,广告往往赋予商品以某种精神象征,比如具有了某种商品,就可以拥有某种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学习机的广告:“自从有了某某点读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将学习成绩的提升与拥有一台点读机建立了直接正面的联系,似乎成绩不佳的问题可以通过购买一台点读机来解决。同样的还有广告语中非常常见的“长不高”问题,可以通过购买某某营养液、口服液来解决。在这种产品兜售式的广告浸润中,儿童容易形成盲目的商品崇拜,认为一切难题都可以通过购买行为来解决。

此外,在被各种传播媒介包围的今天,时尚一词已经不是成年人的专属,儿童也成为“别有用心”的广告商进行时尚消费训练的对象,对时尚的敏感年龄愈来愈低龄化。这种儿童广告一般通过对比式的情境来体现,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炫耀性消费广告,拥有某件玩具或者礼物就具有某种优越感,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美,是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比如某食品广告中,一个男孩用充满优越的表情炫耀他的泡泡糖:“你的泡泡糖能吹哨哨吗?”周围是几个同龄孩子被放大了的艳羡和惊叹的表情。另一种则是与之相对应的情境,因为没有拥有某种商品,而产生沮丧情绪,甚至被嘲笑。广告词中往往还会有意无意地渲染攀比和炫耀心态,给孩子一种我没有这种商品就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此一来,儿童从小就被培养了买名牌、用名牌,“别人有我也要有”的不良消费心理。

(三)儿童广告成人化,包括广告形象成人化、语言成人化,以及动作成人化,误导儿童的心理、生理早熟

某些针对儿童为主要推销目标的广告,为了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不顾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出现了一些暧昧、情爱的画面或者语言,这一类型的广告最为广泛熟知的就是福建某果冻品牌的电视广告:一名女教师走在女生宿舍走廊上,这时,突然从某女生宿舍传来“亲亲”、“我要亲亲”的声音(此声音被处理得极为暧昧)。于是该老师认为一定是学生在做什么不雅之事,就急忙冲破门,大叫:“亲亲亲亲,什么亲亲?”于是一帮女生拿着果冻对着她笑,这时,女老师一下子态度变了(此处表情极为不端庄)说,“我也要亲亲。”虽然广告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其塑造的过于成熟的儿童形象却令人担忧,对电视机前的小观众来言,更是带来了错误的示范。

不仅如此,在一些非儿童用品的广告中,儿童也被赋予成人化的语言和举止,比如在一则男士剃须刀的广告中,使用了一个粉嫩的小女婴的形象,着上半身,在被爸爸亲吻时,不停摆弄自己的头发,广告语使用了小女孩儿语调:“男人都是这样,从来不顾女人的感受。爸爸残留的胡须总是扎我,真难受。”广告运用婴儿的外貌,加上成人化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但这极富意味的成年女性的语气,不由使人产生浮想,仿佛是一对成年男女的互相调情。这种儿童形象的塑造,已经超出了儿童天真无邪的本性,当看到越来越多的稚嫩的声音说出与年龄不符的早熟话语,我们内心无法释然。

(四)某些儿童广告对中国传统伦理规范的淡化,对社会文化的曲解,甚至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无视,不利于儿童健全社会人格的培养、严谨学习态度的形成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伦理规范,然而在绝大多数的儿童广告中,“爱幼”是有了,“尊老”却越来越少。出现频率非常高的电视广告镜头之一,就是全家在围着孩子转,为孩子的“不爱吃饭”、“长不高”等问题犯愁,人物对话无不体现出对孩子的溺爱,即使孩子对大人不礼貌,推开送到嘴边的饭菜等,也没有得到批评。广告商正是利用长辈的这种“爱幼”心理,大肆宣扬了独生子女这种刁蛮任性、唯我独尊的状态,这种广告对于模仿心理极强的儿童来说,可以说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目前非常流行受众广泛的送礼广告,也青睐利用儿童来做广告。保健品脑白金的广告是此类广告的典型代表,五六岁的小男孩,把脑白金送给爷爷,送给奶奶,并呼喊“妈妈,快送脑白金来”。这种广告一方面是不真实的,孩子尚不具有经济能力,不可能作为送礼的主体。另一方面是对送礼文化的扭曲,礼尚往来是值得肯定的社会文化,但广告的内容篇幅有限,往往只突出了送礼环节,而忽视了人们日常交往中的宽容谦让,互助友爱,让尚不能完全明事理的孩子认为,人际关系靠送礼就可以协调。

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广告用语对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影响。我们时常听到从孩童口中蹦出来被篡改过的古典诗词和成语,网络上甚至流行被称之为“恶搞”的广告类型。比如,“咳(刻)不容缓”、“你来我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XXX”、“衣衣(依依)不舍”(洗衣粉广告),这种现象的出现,广告用语难逃其责。此外,英语的普及,使中英混杂的表达方式日益普遍,尽管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元素可以被运用,但很多儿童广告还是倾向于使用英文概念和英文单词,比如DHA、KFC、Cool、soeasy这样的表达。这也使得很多儿童从小就习惯了中英混杂、不伦不类的表达方式,从规范语言文字,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这种现象是需要加以注意并予以规范管理的。

(五)儿童广告镜头中不文明现象,不良习惯,以及暴力、危险的场景,容易引起儿童的模仿,这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早期的传播效果研究曾推崇“枪弹论”,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传播媒介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对于儿童电视广告的低龄受众来讲,无疑就像是那被射中的靶子,他们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犹如不设防的城堡。广告对儿童的传播效果极佳,影响威力巨大。

尽管清洁洗涤类产品的品牌众多,但几乎都有过类似的广告场景,孩子在泥水里滚打,用满是泥巴的手擦脸,或者和宠物非常亲密地接触,白色的衣服沾染上明显夸张的污渍,妈妈不但不进行制止,反而微笑安慰说:“不要怕,我们有XXX牌洗衣液(洗手液)”。这种广告表面上主打的是温情牌,反映出的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生活理念,不讲卫生不要紧,反正我们有XX产品可以杀死细菌。这是非常明显的对儿童生活习惯的错误引导。

曾经有一则儿童零食类产品广告,广告中一男孩,拿出坚果往空中一抛,然后张嘴接住。这种吃坚果的方式,在儿童看来是非常酷的,如果被模仿,弄不好就会堵在气管里,非常危险。

二、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追溯

对于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的现象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社会大背景下,既有内因作用,也有外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广告活动的三方参与者,广告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广告客体(受众、消费者)和广告监管者三方面来分析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内部原因。

(一)广告主体“利润至上”、“业绩第一”的生存法则,社会责任感缺失,媒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操守不够

从广告主角度来讲,广告主是广告活动的出资人,广告的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畅销与否,盈利多少。在竞争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投资得到丰厚的回报,为了吸人眼球,可以自降格调。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相遇时,往往难以达成“义”与“利”的统一。

在我国,商业广告的历史只有几十年,而正规的广告教育历史更为短暂,虽然我国大陆专、本科广告教育方兴未艾,但却普遍存在着重“器”轻“道”的教育思想偏失,由此导致广告的技法传授与职业素养培训的畸重畸轻,广告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经过学校批量教育和生产的人才流放到广告市场,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成为广告公司的骨干甚至领导力量,具有左右广告公司的决策的权利,这种决策层在广告伦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已经成为广告伦理建设问题的瓶颈之一。

(二)作为广告客体,家长对伦理失范的儿童广告不敏感,缺乏消费主体意识

对于绝大多数儿童产品来讲,购买力实际上是掌握在家长手中,家长也是广告信息的接受者,广告消费的目标受众。同时,对于五花八门的电视广告,家长是扮演过滤器和翻译器的角色,然而,受到文化素质、审美品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并没有扮演好这一类的角色。对于容易误导儿童行为的广告,未能及时进行矫正,对于一些儿童似懂非懂的广告语,也未做好解释和引导。不得不说,在谴责广告制作者广告伦理缺失的同时,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个伦理建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三)儿童广告的管理制度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广告活动参与者),但可能存在完美的制度,所以伦理的失范,背后一定有制度方面的原因。

广告监管就是指国家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运用国家授予的职权,对广告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控制和查处的工作,使之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活动。

综观世界各国,有关广告法规中均对以儿童为宣传对象或儿童演员在广告中的表现进行了严格限制,我们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儿童广告的法规和法章,只是在《广告法》等一些法律法规中设立了一些关于儿童广告的条款。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存在打球的可能性,使人有机可乘。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可以做出详尽的规定,但是这些政策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大打折扣,某些城市的广告审查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审查机构、执法机构各自为政,社会各界的对广告监管的重视性也认识不足,有些伦理失范的广告也因此能投放到市场。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和广告业的繁荣,儿童广告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广告对儿童和社会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我们在肯定儿童广告的文化艺术作用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儿童广告伦理失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摒弃这些不良的影响,努力创造出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优秀广告作品,一方面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另一方面保障儿童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权利,同时对儿童的进行伦理意识启蒙,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降低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现象的消极影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广告主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即对广告的要求要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和普遍价值观,社会责任不能让步于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具有道德感的企业往往更能赢得尊重和口碑,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其次,广告从业人员提高业务素养,改变业绩第一的单一考核机制。广告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广告作品的评价标准,不应只以商业收益的多少来衡量,更要结合艺术与文化价值来考量。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广告评价机制,是媒介资源的控制者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儿童文学论文篇10

赏识教育就是以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以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真诚的爱为前提,以对儿童的理解、尊重、信任、宽容、激励等为主要原则、方式和手段,理解儿童、赏识儿童,激发儿童潜能,使儿童逐步建立自信、实施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这里有两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第一,赏识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作为方法,是指家长和老师运用具体的赏识方法让儿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对其关注和理解。作为理念,是指教育者具备的一种理论素质,即对儿童保持赏识的观念和态度。第二,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同时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对象的良性发展。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促进家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即发挥教育者和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共同成长。另外,赏识教育的目标还包括赏识自我和赏识他人。教育者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仅扮演赏识者,而且还是赏识教育的受赏者。可见,赏识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在于教育者和儿童在赏识教育过程中同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归根结底,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爱的教育,是爱的艺术的表达。

二、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能够成功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就是因为其理论在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有重要的佐证和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赏识教育的特点出发,仅就与“赏识”关系密切的动机理论学派进行重点探讨,以明确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学习的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在理论上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但事实上人们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内部动机来看,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动物和人类存在一些本能的探求性驱力。这种驱力似乎并不是指向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而是在个体很小时就驱使他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其他人对这一驱力的反应决定了儿童这一驱力的发展。如果他们在探索上的尝试得不到成人的赞同并产生挫折感,那么损伤条件反射的观点认为,这种尝试行为就会减少,而被冷漠或可能是随机的无目的的活动所代替。反之,如果他们不断被他们所发现的东西及带来的兴奋和成年人的赞同所奖励和强化,他们就会持续这种尝试工,并变得更有方向性和成就。然而,无论老师和家长提供怎样的刺激,总会存在一些儿童内部动机缺乏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建立一种外部动机。这类动机通常包括测验和考试的成绩以及学校的各类报告,当然还有老师的评价。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成就动机。儿童发现成功,受到奖励,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更有目的的指向成功的期望。

三、赏识教育的儿童观

教育观是受儿童观制约的。如果有关儿童教育的观念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那么,它便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儿童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儿童观基础之上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中,如果要掌握可用于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形成正确的对待学生的态度,从而达到教学的高效性。所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实施赏识教育前提条件。本研究从儿童所处阶段的未成熟性、实体性和发展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阐述赏识教育关于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从儿童的实体性而言,儿童是人

儿童是人首先是说儿童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当中都具有主体性,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拥有法律赋予的各项社会权利。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和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儿童既不是家长的附属物,也不是教育者的依附品,更不可能是教育驯服的对象。赏识教育强调人格的平等,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反对体罚儿童或变相的体罚儿童,反对以爱的名义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儿童,反对忽视儿童作为人的社会存在,应该鼓励儿童建立自信心、自尊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二)从儿童的未成熟性而言,儿童是儿童

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未成熟的人。儿童与成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不同,儿童缺少成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其未成熟性使其需要成人的关怀和帮助。一方面,要给予他们物质的支持和精神上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儿童感觉到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儿童,是被大人们和社会所认可的人。为了达到这种教育效果,我们就必须走进儿童,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观察问题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寻求能够积极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克服自卑的教育模式。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的可能。往往成年人或者教育者会以自己的理解来要求和指导儿童的行为,希望儿童按照他们的思想和方式去发展,但这样的后果一般会适得其反。另外这样做的后果也可能使儿童产生依赖心理,阻碍其独立性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对儿童独立性的不尊重。

(三)从儿童的发展性而言,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的未成熟性决定了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有不成熟逐渐的走向成熟。遗传素质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产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儿童的发展扫平道路,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桥梁。使儿童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儿童本身具有发展的愿望,在他们严重成年人是强大的,他们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当幼儿第一次迈出小脚的时候,他是很勇敢的,他在尝试着成功的学会走路的本领,及时摔到了,他还是会迈出下一步的,直到成功。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儿童具有发展的内部动机,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但是儿童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育者需承担因材施教的责任,归根结底,儿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教育者赏识出来的,绝对不是用命令的口吻强加给儿童的。赏识儿童就是赏识人类的生息发展。

四、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于平凡生活中捕捉赏识教育素材

有些教育者在运用赏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举一些例子,比如凿壁偷光的故事,又或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虽然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让儿童了解什么样的儿童才是老师和家长赏识的,但是这些故事和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是有很大差异的,儿童很难切身的感觉到要做到一个被老师赏识的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因此在身边的平凡的生活中捕捉赏识教育的素材显得更有意义。比如今天是某位同学的生日,作为班长的同学为这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而且组织同学一起为过生日的同学唱生日快乐歌。教师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借题发挥,不仅表扬班长的组织能力,也要表扬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还有过生日同学在同学中的和谐人际关系等。这种素材随处可见,只要教育者有心,赏识教育就可以真正的发挥作用。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理解学生,从而正确评价学生,把赏识教育的教学模式真真正正的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者一种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得到老师赏识的,形成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高效的互动,使教学任务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1、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赏识

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个体差异性既有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性格方面的差异。在能力方面由于学习的效率的不同,有些学生学习的速度快,有些学生甚至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要放慢一些讲课的速度,照顾一下落后的学生,在提问问题时对学习好的同学采用当场提问的方式,而对于落后的学生可以在下节课上课前的复习时间提问并给予赏识性的评价。对于在性格上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也必须掌握应对的策略。可能有的学生比较勤奋,有的学生比较懒惰,有的喜欢表现,有的可能在课堂上默默无闻,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就要求对不同性格的同学给予不同的关注,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采用作业不同的方式督促懒惰者,完成作业后给予赏识。鼓励在课堂上发言不多的学生大胆的发言,给其创造更多的机会。因此赏识教育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每堂课都播撒宽容、真诚的种子

在课堂上学生难免犯错,这时候如果老师给予温暖的关注或者运用幽默的魅力代替厉声地训斥和唠叨的说教,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触动,及时准确的改正错误,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生活艺术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宽容,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不周全,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比较自我中心,做错事情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学习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因为我们那时候也错过。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现在的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师资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的优势。在班级里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友谊、增加了解,树立集体观念。班集体的活动是赏识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儿童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经验,因此,班集体要尽量的多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学校相对于班集体而言是一个更大的集体,学校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会更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尽可能的多组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树立集体荣誉感。另外,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思想的践行,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这些活动可以是声乐比赛、手工作品比赛、舞蹈比赛、相声、诗歌朗诵比赛、小品、硬比书法、器乐、软笔书法、国画和绘画比赛等。在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懂得人生价值。

儿童文学论文篇11

二、课堂主导课外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无疑是儿童文学教育走向深入的主阵地。在这几年中,“联盟”组织了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力地推动着儿童文学与小语课程改革。“联盟”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6次课堂研讨活动,形成了系列化的课堂教学课例成果。其中,既有义务教材中的童话课,也有各校校本教材课,还进行了数学童话课、绘本阅读课、儿童文学小说阅读课、诗歌教学课、寓言教学课、民间故事阅读课等多主题的教学实践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儿童文学教学的内涵。2014年3月,在我国著名童话大师,《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先生的母校——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一小,“联盟”和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等联合举行了第六次活动,来自北京、浙江、上海等600余名小学语文教师,聚集一堂。会长何夏寿执教的民间故事阅读课《鲤鱼报恩》,更是开启了童话教学跟民间故事结合的探索之路。周一贯老师在评课中说:何老师本着对民间文学的珍爱和推广民间文学的担当,选择了这一类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把民间文学从被语文教学遗忘的角落里“营救”出来。这节“另类”语文课,启示我们语文教育不应偏守在现代文明的殿堂里,把三千宠爱结集于“教材一本”,而应该问鼎民间,亲近民间,走进民间唱“民歌”,将民间故事(民间文化)作为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让母语教育因为“民间”而更接民情、更得民心。精彩纷呈的儿童文学教学课例的开设,轻松有趣的文本,童心勃发的课堂,独到的儿童文学教学思想,睿智的文学教学方法,彰显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独特魅力,大大开阔了教师们开展儿童文学教学的视野,展现了“浙派语文”教师的文学情怀,以及沉醉其中的激情!

儿童文学论文篇12

我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例如,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列女传》中孟子母亲“三迁教子”“断织教子”,也体现了情景在教育中的作用。国外也不乏教育家在教学论著和教学实践中关于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例如法国的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记载了教师把爱弥儿带到大森林辨别方向的实例,美国的杜威、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均对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情境教学法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早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主要特点就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善于创设儿童生活中经历过的、与生活相似的和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实体情境、通过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等多种情境,让儿童“情动而辞发”,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

1.2对于听障儿童教学的作用

情景教学在健全儿童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听障儿童语训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促进听障儿童最大限度地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训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听障儿童由于听力障碍,视觉及其他感官的综合运用和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更为重要。其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在低幼儿阶段,听障儿童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和兴趣分不开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康复效果的好坏和成败。由于情境教学法的新颖化、趣味化、游戏化,使受训听障儿童从要我学、逼我学、到我要学、我要练,从而能积极的参与语训活动。其二是促进学习和掌握语言。语言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从某种意义说,语言和生活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婴幼儿从咿呀学语到基本学会说话,是生活环境造就成的。其三是理解语言和运用。借助创设的情境能使受训听障儿童既能从整体上理解词语,也能从特定的情境中,即一定的形象、动作、过程中体会并理解词汇、句子的含义。情境教学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可以听,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促使他们从内部语言逐步过渡到生活语言。其四是促进思维发展。语言和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不断积累和发展,也必然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设置情景,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听障儿童语训,不但为发展受训听障儿童的语言提供广阔的空间,随着思想思维的不断丰富,也必然会促进和推动受训听障儿童的抽象思维的提高,使听障儿童进入情境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2情境教学的具体手段

2.1创设故事情境

例如“会变颜色的小蜗牛”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化的游戏场景——“苹果园”与“葡萄园”,让幼儿扮演蜗牛宝宝、老师扮演蜗牛妈妈进行故事游戏,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真实具体”地感知和体验故事,享受温馨和甜蜜。这样情境化的游戏创设,为幼儿理解故事提供了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语言句式,为后面的续编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准备。

2.2创设操作情境

学龄前听障儿童由于年龄小,光听不一定能掌握知识,往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学会。如在教幼儿“排序”时,就要准备好可以操作的教具,让幼儿人手一份。在班级中的区角创设中,数学区要注意创设操作的情境,因为数学区是幼儿课堂知识的反馈,幼儿在这里观察、操作、探究,不但培养了幼儿举一反三的学数学的方法,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活动常规。如在小班的认识数字“1~5”的活动中,教师设计“我喂动物吃豆豆”的情境,把可乐瓶装扮成一种小动物,剪出一个嘴,上面贴着相关数字等,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2.3创设游戏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听障儿童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游戏,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知识与游戏紧密结合,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也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小班认识颜色红、黄、绿,教师有意识地在活动室内悬挂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制作的图片,并摆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物体、玩具,使幼儿认识红、黄、绿的完整表象。随后领幼儿玩“看谁拿的快又对”的游戏。即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塑料雪花片混放在一起,让幼儿分拣出各色塑料雪花片,谁捡的又对又快为胜利者,奖胜利者小奖品。为了加深幼儿们对这三种颜色的认识,自由活动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们玩“小汽车”的游戏。教师手持红黄绿灯的道具,幼儿们扮演小汽车司机,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游戏:“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红灯停绿灯行,看到黄灯等一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游戏化。从而让游戏成为上课的主要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玩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

2.4创设生活情境

发现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像小朋友有几只手,班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等。所以创设生活情境,也是促进听障儿童更好康复的方式,在生活情境中,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知识。如在小班的幼儿洗手时,可以让幼儿数数水龙头有几个,喝水时数数有几个同伴喝水了,练习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中班的可以请幼儿数数今天到园多少个同伴,请同伴相互检验是否正确。这样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幼儿最熟悉的场景,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创设整体的教育环境

通过以上手段,可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环境的刺激下,幼儿会对事物产生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注意其整体性和丰富性,并从以下方面着手。

3.1设置问题情景。

即倾向于将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事物结合起来,形成幼儿认知冲突,激起幼儿探究兴趣。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观察和聆听,从幼儿的活动中获得“教”的信息,并结合环境的调整或改变,将幼儿的兴趣从好奇引向研究。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将能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为此,中心按照教育性、参与性、动态性、艺术性、方向性的要求,因地制宜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图画,室内创设了不同功能与特色并充满悬念和乐趣的活动区域,以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

3.2紧扣听障儿童的兴趣点。

在活动区创设时,教师应尽量发现幼儿感兴趣和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如小班的娃娃家、大班的科学探索区等,并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例如,经常听音乐,使幼儿注意某些音乐旋律,就容易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爱好;给幼儿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则能引起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广泛地接触生活中一些他们能理解的事情,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知识,可以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兴趣越广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即使是最顽皮淘气的幼儿,一旦置身于新的环境中,也会睁大眼睛,专注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会很有兴趣地观察树上叫的小鸟,水中游的鱼儿,地上爬的小虫等等。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惊喜地发现大蒜长芽了,萝卜叶子长出来了,小蝌蚪长出腿了这样慢慢地就会培养起幼儿稳定的求知兴趣,使他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询问,在询问中思索。因此,中心充分地利用教室的各个角落,布置了建筑区、角色区、科学区、阅读区、自然区、美术区、手工区、音乐区、结构区等等,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季节的不同,不断地提供新的材料和内容,尽量腾出可让幼儿活动的地方,使幼儿们不感到教室布置的呆板,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来学习。平时也经常带领幼儿到室外园外去,大自然中的鲜艳的色彩、万千的姿态、神奇的变化最能吸引天真活泼、富于好奇心的幼儿,在这种自然、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学习的兴趣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例如,在耳蜗大班的游戏课上,为了让幼儿懂得买、卖的关系,在教室的一角创设了一个小百货商店的情境,让每个幼儿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通过这样的学习,班里的17名幼儿不仅懂得了买、卖的意义,还从中学到了礼貌知识、生活情感,从而有效地发展了语言,真正得到了幼儿的喜欢和家长的认可。又如,在讲解“爷爷”“奶奶”一词时,请听障儿童的爷爷奶奶来到课堂,让他们亲自感受长辈对儿孙的疼爱,并且让听障儿童们学会感谢长辈,倒水送给爷爷奶奶喝,使他们从中体会到了“爷爷、奶奶爱我”,还学会了“我爱爷爷、奶奶”这样的生活情境,幼儿们几乎天天感受到,但他们似乎习以为常,只有当学习了语言,幼儿们才体会到被爱的快乐,并且学会感恩,更好地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想。课后班里的幼儿家长普遍反映幼儿比以前变得懂事有礼貌了。

3.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听障儿童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可向幼儿提供全方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必须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可操作性。学前听障儿童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要抓住幼儿兴趣的最高点,不失时机地了解幼儿感兴趣“要看、要听、要想知道”的内容,快速直接地展示在幼儿面前,使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得以连贯、加深、延续。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注意课件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随意性。能够根据情节变化,幼儿的适应状况和知识掌握情况,随时调用,操作。如在绘画“美丽的蝴蝶”课件中,通过多媒体为幼儿展现了形、声、音、像相结合的各种各样的蝴蝶的生动形象,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对称图形的画法,激发了绘画兴趣,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想象空间,幼儿从这里接受到新异的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想象蝴蝶动态的“相似块”,这个新的“相似块”与幼儿头脑中原有的“相似块”相匹配,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摹仿和创造。运用多媒体技术后,不但没有了教师示范会挡住部分幼儿视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示范图像小、速度慢、涂色费时等现象,幼儿不但看得清楚听得仔细,而且如果幼儿有疑问还可以再次演示,强化示范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