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4:28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1

汽车信息电子产品可为两大类:①汽车信息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②车载汽车信息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等。具体汽车电子各分系统的构成如下示意图。

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讯线路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设计思路,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电子技术尤其是总线结构的发展。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向集中综合控制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

由以上事实分析可知,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已经大量使用,作为新时代的汽修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新兴的信息电子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汽车维修领域发挥更大力量。

2对汽修技工进行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汽修技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不同车型故障不同;同一车型不同时期的故障不同;同一故障在不同的路面上的反映不同。要诊断和排除故障,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汽车的设计,制造是经过很多专家共同研究试制改进到定型制造出厂的,是集体指挥的结晶;而维修时则是一个人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行为。加上维修单位,没有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要在简陋的环境下解决复杂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技术相当过硬。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就成为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现在就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可行性的讨论。

首先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为主的高科技术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电控汽车是汽车的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因此,汽修技工必须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会用电子计算机查找维修资料、检测故障代码、寻找故障排除的手段、网上技术咨询和网上修车等。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新兴信息技术培训。因此信息技术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尤其是结合修车查找资料等网上作业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这样迅速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实际维修效果。比如下载某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可见,对汽修技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次要掌握好较为全面的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都依赖于电子技术培训。

ECU是英文单词组合缩写,意为“电子控制单元”,简要的说就是车载电脑。现在很多轿车发动机大都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其中有一个形似方盒子的控制元件就叫“ECU”,简单地说,ECU由微机和电路组成。而微机就是在一块集成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所以ECU就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发动机管理系统就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把各种检测器或者传感器采集来的各种信号(比如进气量,项位角等)进行相应的模拟/数字技术处理通过总线传送到单片机(或ECU)里,然后在经过相应的程序控制与数据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指定执行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大节气门开度)。

现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发动机上应用ECU,在其它许多设备上都可发现ECU的踪影。例如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4轮驱动模式转换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调节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以及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置有各自的ECU模块对其进行控制。运用修车的现场实例加以指导与讲解,经过事实检验,学习效果相当好。

再次要具有对故障的综合诊断与排除的能力。汽车电控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同时,增加了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它能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不断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根据特定的算法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下来,同时起动相应故障运行模块功能,使有故障的汽车能够被驾驶到修理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可以利用汽车故障自诊断功能调出故障码,快速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因此,从安全性和维修便利的角度来看,汽车电控系统都应配备故障自诊断功能。

依据故障自诊断功能配合相应的解码器,方便的查找出故障的原因所在而不在单单依赖原始经验积累。因此,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可以大大提高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经由邯郸北方汽车维修总校教具模型开发部提供自主研发的BF8系列智能电控汽车模型40套(涵盖欧、美、日各大主流车系),又有完好的汽车整车30余台供学生实践所用,学员的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大大提高。

3追踪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

以汽车安全系统电子技术改进汽车安全性能的发展为例,看看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据StrategyAnalytics公司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汽车安全系统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年平均增幅达到25%以上。杜邦汽车最新调查表明,大部分用户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安全气囊和ABS有望成为标准配置。Visteon的研究也表明:安全性是汽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Renesas对中档轿车的研究揭示:国外1996年就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从2002年起国际上已经将两个乘客测知座椅、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与安全气囊一起作为标准配置,到2006年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将增加到4个,传感器系统更是大幅度增加以提高冲撞检测能力并提高乘车的稳定性,从而有可能构成统一的安全气囊网络。

由此可见,以信息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已经甚至更快的步伐在改变着传统的汽车行业,已经大大提升了汽车的各个方面的性能。

综合以上分析,信息电子技术目前已经在汽车领域大面积推广使用,未来会发展更快,针对汽车维修人员技术含量不高的现实,汽修专业应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以追踪高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了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为了更好的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整体实力,为了实现更好的个人理想,努力实现顾客、企业、人员的三赢局面都依赖于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因此汽修专业应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

参考资料:

[1]天津大学.姚春德.何邦全.《车用发动机气门间隙的确定与调整》.《岩土工程》.2004.6.

[2]杨信.主编.陈鸣雷.主审《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3]全国汽车维修工等级考试配套教材编写组.编.《汽车维修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2

2电工电子技术的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历程,到今天为止,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国跟外国相比,电工电子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工电子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中小型电机、变频器和PLC等新型的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生产设备上被广泛使用,促进了我国电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文/潘高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工电子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人民的生活需要,因此,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以及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创新举措。摘要

3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创新举措

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只有合理的应用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才能不断创新出新的电工电子技术,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3.1电工电子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教育体系都在逐步完善,因此,培育更高素质的电工电子技术人员是电工电子技术改革的重要一面,很多高、精、尖产品被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电工电子技术人员能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解决问题。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人员就必须具有现代化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本领,同时还要具备横向思维能力和超前的思维能力,多吸取、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当然,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人员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去探索、去发现电工电子技术的奥秘。只有这样,电工电子技术人员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电工电子技术。

3.2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技术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自我更新快,恢复能力强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一般情况是相对非可再生资源而言的。最普遍的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而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矿产等资源近年来逐渐衰竭,为了保证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开发并制造新型能源是当前的必要任务。而电工电子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能源枯竭的问题,水力发电、潮汐发电、以及核电,这些都跟电工电子技术息息相关。不仅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多,工农业用电量大的问题。例如,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就是电工电子技术在能源利用的问题上最好的体现,国家还建立了许多小型水电站,利用当地的水能资源和风能资源,给百姓创造了很多福祉。

3.3电工电子技术在驱动领域的改革电工电子技术在驱动领域的改革也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在交通驱动上的体现,蒸汽机和内燃机发明之后,被人类快速应用于驱动领域。而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对驱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电能驱动应运而生。目前与电有关的交通工具,如电力火车、电动车,以及应用最好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等,都是电工电子技术在驱动领域中较好的体现。

3.4电工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体现的真理是把科学技术转变成生产力,所以在新社会的形势下,如何快速、有效的把科学技术转变成生产力是摆在电工电子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中运用比较广泛,比如最火的超声生成图像技术,有了这项技术,医院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使用超声波把人体的肌肉组织穿透,对于患有结石病人更好地进行手术治疗。

4电工电子技术与人类生活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3

一、技术应用水平与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

1、1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网络基础设施还须加强建设。联合国2005年《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中指出,在全球191个国家中,中国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排在第74位,属于世界中等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过低使得电子政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限制了电子政务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在今后电子政务的发展中还应注重网络基础设施这个“硬件”的建设,使“硬件”建设与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相适应。

1、2技术应用中所提供服务的合理程度

人类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总是想把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先进的技术未必都符合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当前电子政务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常常会把理论上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而未能考虑其合理性,最终导致项目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人力和物力上极大的浪费。不少政府把电子政务当作“形象工程”来建设,认为只要网站建起来,电子政务就实现了。能达到什么结果就不管了,仅仅把电子政务当“摆设”。数据来自CapGemini、Er—nest和Youngsurvey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对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关注程度并不一样,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操作简单的服务——如求职、个人所得税以及增值税查询服务,最不常使用的是一些与医疗,建筑,环境相关的服务。另外对电子政务需求最大的商业部门(53%),其次才是公众(40%)。

从上面两点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一方面,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期,由于资金、技术、经验等无法及时到位,使得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过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对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难以把握,即便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但是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也很难真正把握其真实需求。总的来说。技术应用水平在建设初期是相对较低的,从而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这个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存在。随着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其所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跟电子政务真实需求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但这种差距的缩小是相对的。因此,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真实需求的满足程度。

二、技术应用成本与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

2、1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一般在电子政务项目外包过程中产生,主要指政府为实现电子政务项目或功能所给予供应商的资金、人力等成本。由于政府部门不具备自主开发系统和规划网络建设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私部门,即先由政府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提出具体要求,私部门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集成与规划,完成建网任务。实现电子政务。这也是国外通常采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与私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尤为关键。让私部门提供复杂的电子政务项目有很多好评,但外包也带来了问题,主要是公共部门缺乏必要的IT技能,因此在与供应商交往时成本较大。因此公共部门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地位;另外,现实情况往往是私部门承建的项目达不到政府部门的期望值,而政府部门因为繁琐的财政审批制度和对技术处理的陌生,使得私部门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大批技术人员进行各种维护,大大增加了公司的额外投入。这样对承担项目的私部门的积极性和热情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导致双方的合作产生种种矛盾,网络建成后维护变得很困难。交易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政府投资的风险加大。

2、2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是指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投入。有投资就有风险。大多数国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是通过网络将服务和信息传递给公民,提高公共部门的智能化水平。但这些电子梦想很可能会变成恶梦,原因是政府在管理大型电子政务项目时的无能很可能会破坏项目的执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大项目的风险。规模庞大、成本高昂、规划壮观的项目比小型项目更容易通过预算审议,因为它往往比较重要,能解决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的规模与风险成正比,电子政务的规模越大、耗资越多、时间越长、工程越复杂的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风险就越大。

(2)使用新技术的风险。新技术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共部门一直采用不断更新的技术,实践证明,在不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务系统很容易失败,在绝大数情况下,弊大于利;但在一些情况下,利大于弊。而很多项目都是在应用之后才能发现是否合适,那么在什么情况使用新技术呢?这是一个问题。

(3)缺乏识别并处理风险的能力。识别并处理风险是成功的电子政务项目的关键。一些国家有成熟的方案和实践经验,另一些国家仍然不足。独立的咨询公司等类似的独立机构、通过应用被证明有效的程序或者更好的标准软件、采用最实用的经验、在投产前先作失败、评估和处理风险的措施,以上这些都可以帮助识别并处理风险。但是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失败被归罪于很好的方案和有效的经验上,因为仅仅有这些还不够,在经验和控制体系方面还需要与本国文化很好地融合、进行本土化。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的时期内仍会是一个难题。

通过上面对电子政务应用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应用的高风险性阻碍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对电子政务的推动和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电子政务评估机制

电子政务应用时是否有效和达到相应的效果,是用电子政务评估机制来检测的。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一方面是项目全程管理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获取公民支持的依据。因此,电子政务绩效是衡量电子政务成败与否的重要依据。

电子政务应用的有效性评估是很难把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因为技术往往不能达到人们期望的水平,这给评估机制的建设带来了重重困难。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既包括对“电子”的评估,也包括对“政务”的评估,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衡量内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有联合国、Accenture公司、TNS(TaylorNelsonSo—fres)公司、NewJersey—Newark大学、Sungkyunkwan大学提供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系,每种体系都各有特点,每种评估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任何一个是完美的。因此,就目前来讲,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是不完善的。另外,即便拥有很完善的评价体系,我们仍然不能得到完整和准确的答案。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多种电子政务评价方法大部分由咨询公司或研究机构提供。由于不同机构测评电子政务的目的不同、标准差异、范围区别等,评价体系会各有侧重。而应用任何外来的指标体系都要考虑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会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技术应用引发的道德问题与电子政务的运行

信息活动在给人类带来效率与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和利益利害冲突,对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从伦理学的角度,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结为信息道德问题,它显示了信息活动所呈现的道德危机与伦理困境。从国内外的实践看,现代信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4、1道德观念的紊乱

道德观念的紊乱主要表现在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和泛滥。网络信息环境为这些观念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道德相对主义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一切都是没有客观根据和不确定的,他们怀疑权威,排斥规范和道德标准的统一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相伴的,必然是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流行。互联网当初的设计思想,是一种开放式的无中心架构,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他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因此,网络中没有明确的领导者,没有最终的管理者。网络没有权威,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权威;网络没有终极的管理者,意味着个人权利至上。

4、2道德行为的失范

道德观念的紊乱会导致道德行为的失范,从国内外的实践看·涉及的实际道德问题主要包括:(1)有意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2)侵犯知识产权。(3)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4)侵犯隐私权。道德行为失范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信息污染,即有人有意地制造和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而导致的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现代信息活动中突出的信息污染问题有虚假信息、种族歧视信息和无用信息。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知:在网络社会里,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必考虑遵守规则和承担义务,容易造成对电子政务权威和价值的忽视。另外,道德问题会引发公众对网络的不信任和怀疑,使人们产生恐惧和忧虑,必然也会影响对电子政务的认识,电子政务的运行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技术应用引发的道德问题在精神层面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虽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电子政务的成功或失败极少的是因为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其应用状况的问题,因此,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并充分考虑其应用状况将会是我们最终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研究与中国战略[J],探索,2004。(2)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4

1技术应用水平与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

1、1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网络基础设施还须加强建设。联合国2005年《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中指出,在全球191个国家中,中国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排在第74位,属于世界中等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过低使得电子政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限制了电子政务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在今后电子政务的发展中还应注重网络基础设施这个“硬件”的建设,使“硬件”建设与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相适应。

1、2技术应用中所提供服务的合理程度

人类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总是想把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先进的技术未必都符合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当前电子政务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常常会把理论上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而未能考虑其合理性,最终导致项目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人力和物力上极大的浪费。不少政府把电子政务当作“形象工程”来建设,认为只要网站建起来,电子政务就实现了。能达到什么结果就不管了,仅仅把电子政务当“摆设”。数据来自CapGemini、Er—nest和Youngsurvey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对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关注程度并不一样,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操作简单的服务——如求职、个人所得税以及增值税查询服务,最不常使用的是一些与医疗,建筑,环境相关的服务。另外对电子政务需求最大的商业部门(53%),其次才是公众(40%)。

从上面两点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一方面,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期,由于资金、技术、经验等无法及时到位,使得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过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对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难以把握,即便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但是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也很难真正把握其真实需求。总的来说。技术应用水平在建设初期是相对较低的,从而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这个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存在。随着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其所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跟电子政务真实需求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但这种差距的缩小是相对的。因此,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真实需求的满足程度。

2技术应用成本与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

2、1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一般在电子政务项目外包过程中产生,主要指政府为实现电子政务项目或功能所给予供应商的资金、人力等成本。由于政府部门不具备自主开发系统和规划网络建设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私部门,即先由政府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提出具体要求,私部门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集成与规划,完成建网任务。实现电子政务。这也是国外通常采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与私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尤为关键。让私部门提供复杂的电子政务项目有很多好评,但外包也带来了问题,主要是公共部门缺乏必要的IT技能,因此在与供应商交往时成本较大。因此公共部门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地位;另外,现实情况往往是私部门承建的项目达不到政府部门的期望值,而政府部门因为繁琐的财政审批制度和对技术处理的陌生,使得私部门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大批技术人员进行各种维护,大大增加了公司的额外投入。这样对承担项目的私部门的积极性和热情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导致双方的合作产生种种矛盾,网络建成后维护变得很困难。交易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政府投资的风险加大。

2、2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是指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投入。有投资就有风险。大多数国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是通过网络将服务和信息传递给公民,提高公共部门的智能化水平。但这些电子梦想很可能会变成恶梦,原因是政府在管理大型电子政务项目时的无能很可能会破坏项目的执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大项目的风险。规模庞大、成本高昂、规划壮观的项目比小型项目更容易通过预算审议,因为它往往比较重要,能解决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的规模与风险成正比,电子政务的规模越大、耗资越多、时间越长、工程越复杂的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风险就越大。

(2)使用新技术的风险。新技术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共部门一直采用不断更新的技术,实践证明,在不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务系统很容易失败,在绝大数情况下,弊大于利;但在一些情况下,利大于弊。而很多项目都是在应用之后才能发现是否合适,那么在什么情况使用新技术呢?这是一个问题。

(3)缺乏识别并处理风险的能力。识别并处理风险是成功的电子政务项目的关键。一些国家有成熟的方案和实践经验,另一些国家仍然不足。独立的咨询公司等类似的独立机构、通过应用被证明有效的程序或者更好的标准软件、采用最实用的经验、在投产前先作失败、评估和处理风险的措施,以上这些都可以帮助识别并处理风险。但是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失败被归罪于很好的方案和有效的经验上,因为仅仅有这些还不够,在经验和控制体系方面还需要与本国文化很好地融合、进行本土化。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的时期内仍会是一个难题。

通过上面对电子政务应用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应用的高风险性阻碍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对电子政务的推动和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电子政务评估机制

电子政务应用时是否有效和达到相应的效果,是用电子政务评估机制来检测的。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一方面是项目全程管理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获取公民支持的依据。因此,电子政务绩效是衡量电子政务成败与否的重要依据。

电子政务应用的有效性评估是很难把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因为技术往往不能达到人们期望的水平,这给评估机制的建设带来了重重困难。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既包括对“电子”的评估,也包括对“政务”的评估,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衡量内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有联合国、Accenture公司、TNS(TaylorNelsonSo—fres)公司、NewJersey—Newark大学、Sungkyunkwan大学提供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系,每种体系都各有特点,每种评估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任何一个是完美的。因此,就目前来讲,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是不完善的。另外,即便拥有很完善的评价体系,我们仍然不能得到完整和准确的答案。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多种电子政务评价方法大部分由咨询公司或研究机构提供。由于不同机构测评电子政务的目的不同、标准差异、范围区别等,评价体系会各有侧重。而应用任何外来的指标体系都要考虑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会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4技术应用引发的道德问题与电子政务的运行

信息活动在给人类带来效率与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和利益利害冲突,对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从伦理学的角度,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结为信息道德问题,它显示了信息活动所呈现的道德危机与伦理困境。从国内外的实践看,现代信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4、1道德观念的紊乱

道德观念的紊乱主要表现在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和泛滥。网络信息环境为这些观念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道德相对主义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一切都是没有客观根据和不确定的,他们怀疑权威,排斥规范和道德标准的统一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相伴的,必然是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流行。互联网当初的设计思想,是一种开放式的无中心架构,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他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因此,网络中没有明确的领导者,没有最终的管理者。网络没有权威,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权威;网络没有终极的管理者,意味着个人权利至上。

4、2道德行为的失范

道德观念的紊乱会导致道德行为的失范,从国内外的实践看·涉及的实际道德问题主要包括:(1)有意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2)侵犯知识产权。(3)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4)侵犯隐私权。道德行为失范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信息污染,即有人有意地制造和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而导致的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现代信息活动中突出的信息污染问题有虚假信息、种族歧视信息和无用信息。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知:在网络社会里,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必考虑遵守规则和承担义务,容易造成对电子政务权威和价值的忽视。另外,道德问题会引发公众对网络的不信任和怀疑,使人们产生恐惧和忧虑,必然也会影响对电子政务的认识,电子政务的运行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技术应用引发的道德问题在精神层面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虽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电子政务的成功或失败极少的是因为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其应用状况的问题,因此,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并充分考虑其应用状况将会是我们最终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研究与中国战略[J],探索,2004。(2)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5

2、我国电子政务的窘境

一.数字鸿沟

就目前来看,因为各国的经济基础与人口素质不同,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这类差距被现代公共管理学者称为“信息鸿沟”。这类“信息鸿沟”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软硬件差距与民众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差距上。现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鸿沟无比巨大。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尽管最近几年来不管是网民数量仍是光纤网络建设,都比二0世纪进步许多,但距离欧美国家的硬件设施与信息技术利用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举例来讲,尽管我国的无线互联网早在本世纪初就上线使用,但直到二0一一年年底,我国的第3代挪动通讯网络才刚刚完成城市地区的笼盖,反观美国,早已经在二00六完成为了相干硬件建设工作,如今已经经完成为了第4代挪动通讯网络(LTE)笼盖。

二.人材不足

因为政府员工的工资较不乱,技术人员的福利水平不高,从而致使人材流失、人动性大等现象,在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通常都会呈现公共资源不足、人材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西部穷困地区更加严重,工作前提与工资待遇较差都是致使信息技术人材工作踊跃性不高、复合型人材极度缺少的主要缘由。政府在保护电子政务上缺少足够的财政支撑,难以在将电子政务外包以后还能保证政府的正常运行,加之如今依然缺少1个健全、有序的电子政务外包保护体系,在这类情况下极易引起1系列的社会矛盾。同时,我国政府在电子政务运营上尚未树立1支专业性强、技术能力高的人材队伍,专门进行信息的管理、开发、分析等工作,以到达深刻发掘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技术开发能力与提高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的目的。

三.立法滞后

轨制是1切工作有序展开的保障,电子政务也不例外。就目前来看,尽管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中制订了不少的法律条文,但大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体系之中,不够系统。同时,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存在必定的滞后性,对于版权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其实不完美,也让电子政务缺少不乱的建设基础。所以,相干部门必需加快立法过程,为电子政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四.门户网站建设迥异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首要载体,已经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展现本身形象、提供便民服务、加强公家监督的有效手腕。[三]最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在中央号令下,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1直维持着较高的踊跃性,也获得了必定的成果,但同时咱们也需要看到,部份政府尽管在表面上相应中央号令、建设电子政务,但在实际上却没有依据实际需求计划发展,也没有支配政府工作人员学习使用电子政务办公,致使过于超前的电子政务系统在耗损了大量资金后,却无太大的实用性。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较为普遍的问题是:1是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服务功能较差,仅仅作为1个单向的网络平台使用,缺少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致使民众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认同感不高。2是在普及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推广操作繁杂、保护难度较大、硬件请求高的电子政务系统,公务员在难以上手的情况下甘心沿用旧有的政务处理方式,实用性较差。

五.网络安全堪忧

因为电子政务自身所拥有的公然性与开放性,政府内部的信息安全与公家获守信息的网络安全都是电子政务构建需要顾忌到的两个首要部份。信息的开发是无限无尽的,与之伴同在信息发展进程中的病毒、黑客也会随之增多,政府对于网络的保护工作也会愈来愈艰巨。对于互联网信息安全造成要挟的因素主要有:黑客袭击、病毒侵入与信息泄漏。因为境内外黑客袭击的频率愈来愈高,病毒更新愈来愈快,信息安全问题正成为当前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首要缘由。但同时咱们也需要看到,我国的信息技术尽管在整体上后进于发达国家,但在军事信息维护与卫星信息加密上却不落下风,这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值患上倚重的技术气力。

3、我国电子政务完美路径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发展方式是树立在国内实际情况、大众切实利益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进程中应答西方国家的胜利事例加以分析,去粗取精,找到合适我国国情的有效发展途径。

一.加快电子基础配套建设

结合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态可以患上知,专业性强的复合型人材与相应的基础装备是电子政务患上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对于此,政府应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快信息技术人材培育政府要想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绩效,唯有“技术———行政”协同转变。[四]信息技术人材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硬实力,这1点是各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患上到的经验。所以,树立1支业务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的信息技术人材队伍,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工作。就目前来看,1支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材队伍,要在以下方面努力:1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基层政府工作者充沛意想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性;同时还要将相符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建设纲领普及到各基层政府中,并针对于电子政务知识按期进行考查。2是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国内大部份公务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尚处于计算机基本使用阶段,固然,这1水平委曲可以保持传统行政管理工作的展开,但却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所以,各地政府应与专业计算机培训机

构合作,按期为公务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激励青年公务员在本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利用所学内容。3是要鼎力招揽信息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保护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二)构建“宽带中国”咱们可以鉴戒发达国家的胜利案例,将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电子政务的基础。无非,因为我国通讯网络出发点比较低,要做好互联网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在延续扩展我国互联网笼盖规模的同时,加快农村地区第3代挪动通讯网络建设,做到全国规模的每一0.五平方千米内有线/无线网络带宽到达一二Mbps。同时,针对于已经经普及了三G网络的城市地区,应在光纤改造的基础上,试运行城市WIFI热门与第4代挪动通讯网络。其次,咱们要从城市三G网络建设时呈现的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供未来工作参考。例如,我国在三G网络建设早期,鼎力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但经由最近几年来的发展,该网络的运营商“中国挪动”却在三G市场竞争中处境惨然,其主要缘由在于TD-SCDMA网络过慢的速度与终端厂商开发烧情不高;反而在国际通用的另两种三G网络(联通的WSCDMA与电信的CDMA二000)笼盖、运营情况喜人。这说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眼光不能被狭隘的民族情结所阻碍,而是要朝着“高精尖”的目标前进。(三)缩小“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鸿沟,在公家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上体现患上淋漓尽致。但就目前国内的现实情况来讲,与其将目标定在过于难题的赶超发达国家人均素质上,倒不如从国内做起,缩小我国发达地区与后进地区的差距。 首先,各地政府要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计划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对于于1些后进地区,应由东部沿海城市中组建技术支撑队伍,匡助当地建设最基本的电子政务系统,并指点当地公务员学会操作与基本保护;同时,还要加强当地中小学校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吸纳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到政务体制之中,为电子政务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材保障。其次,针对于1些电子政务建设优秀的地区,要予以适量的鼓励与宣扬表扬,激励情况类似的地区学习其胜利经验。同时,还要以政策优惠等方式,促使当地信息技术相干企业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撑,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同时,还能与当地信息企业树立起优良的合作氛围。3是要从基础抓起,发展电子政务。如上文所述,电子政务的发展是需要必定的经济前提与人口素质作为基础的,那末,缩小我国地域间信息鸿沟工作,就要先从发展后进地区经济与教育事业做起,而这两项工作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因而,政府财政支出必需要向后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歪斜,在匡助当地弄好经济教育的同时进行引导,必然能够从无到有地树立起完美的电子政务体系。(四)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各国在建设电子政务时都10分重视维护信息的安全性,为增强网络的防御能力还树立了配套的法律体系来予以辅助,对于此,我国政府也应全面了解各个领域存在的不同问题,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来避免危害规模的扩展。

1是提高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要对于信息网络履行全面的保护与保障,就要制订客观、可行的信息网络安全维护规划,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树立统1、完美的信息网络联念头制,按期对于信息进行检查、整改,确保信息时刻处于安全的状况之中。同时也要健全信息网络预警防治体系,强化实名认证等安全工作。2是要与互联网安全厂商合作,提高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尽管我国在军事信息安全领域1直具备优势,但是为了国家安全服务的,能够取得的资源与技术人材较为特殊,其防范措施难以为基层政府效仿。所以,应与国内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接触,使其能以及政府自身的技术资源共同完成政府信息安全机制建设。3是要树立起完美的互联网安全密码证书体系,并将其与网站信誉度评价进行挂钩。对于于公务员而言,电子政务系统是其展开政务工作的平台,那末针对于公务员登录时的安全密码认证就无比首要了,必需要避免别有居心的人应用公务员的政务处理账号进行背法流动,从中获利。在此方面,可以通过利用动态密保、指纹认证等新技术解决。4是互联网信息安全建设,特别是政务信息安全建设。必需要在做好政务公然工作的条件下展开,否则反而会阻碍我国民主化过程的推广,没法为公家参政议政提供必要的信息。

二.推动电子政务管理以及服务立异

信息技术是电子政务的支持点,而立异则是信息技术的灵魂。尽管我国信息技术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但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立异的机会,只有立异电子政务管理,才是信息时期下的第1出产力。

(一)开放服务外包模式

就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趋势而言,未来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服务性、介入性与高整合度。而这种电子政务系统通常有两种建设运营方式:1是政府调动本身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开发,并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装备进行运营;2是将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及保护交由市场操作,即与互联网信息服务商签订合同,由该厂商负责软件开发与硬件支撑,但系统的管理仍是由政府人员进行的。固然,不管是哪种建设运营方式,都能为公务员提供高效的政务处理平台,也能为公家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精华在于开放性、互动性、服务性。所以,1个功能完美的、终端多样化的系统是无比首要的,这也就请求电子政务系统的底层数据库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做到多动态扩大、数据云贮存。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份电子政务系统主要仍是架设在网页中运行,尽管在政务公然工作上表现优异,但却缺少互动性与服务性,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换不足,也并未实现以政府为核心的在线多元公共治理结构。所以,为实现多元公共治理,利便民众参政议政;也为了将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我国可以参考欧盟国家的范例,与民间企业共同开发多客户真个电子政务系统,使患上公家不管是在个人电脑前仍是在户外使用挪动终端,均可以利便地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获取服务。但与此同时,咱们必需要树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束缚政企二者的行动,防止在开发进程中呈现权钱交易、挪用资金等贪腐现象。

(二)规范首席信息官轨制

按捺虚假信息的影响以及泛滥,请求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准确地权威动静。[五]从国外的胜利经验中可以患上知,首席信息官在增进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抉择性的影响。另外,政府也应加强对于电子政务的科学管理,培育以及招揽专业人材推动电子政务的建设。在二一世纪早期,美国政府就以针对于电子政务的建设了相应的政策法案,确立了首席信息官的法律地位以及在构建进程中的权力与义务,这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发生了极大的增进意义,其中的经验教训无比值患上我国政府学习。无非,当咱们参考发达国家经验、树立CIO机制时,必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出贴合国情的发展计划,不可盲目复制他国胜利案例。就目前来看,各地政府尽管在CIO机制建设上有着很高的踊跃性,但实效性却不如人意,究其缘由,主要仍是由于CIO是从现任政府领导人中任命,专业知识水平10分1般,又缺少相应的信息技术人材队伍来匡助CIO完成工作。同时笔者还在调研中发现,大部份

基层政府的信息办公室或者是信息管理处都处于半运行状况,其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政府内部的信息转达与信息资源整合,并无面向公家提供服务。另外,这些办公机构的信息工作也显患上无比被动,缺少主动调和各部门的意识与事权。要踊跃推广电子政务,构建无缝隙政府,不断晋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使公家享受网上办公带来的便利。[六] (三)构建网络问政机制

健全相干网络问政机制是电子政务患上以顺利展开的条件。而政务微博则是我国公家表达意见、诉求的公共途径,是政府提高公信力与大众满意度的有效方式。我国应在结合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构建1个客观、有效的政民互动长效机制,增强政府与大众的沟通交换,改善官民瓜葛,最大限度地知足大众的现实需求。网络问政作为新型的公共服务方式,是政府通过网络来搜集民情、获取民意,以能够为政府决策制订提供根据的有效工具,主要措施如下:首先要开设公家留言窗口。以政府的名义在网站上开设公共留言窗口,对于网民的留言要踊跃回复,及时解决民众的疑点困难。同时也要制订相应的问责机制,完美公家留言的交办轨制,提高政务公然透明度。其次要健全新闻发言人轨制。将现有新闻发言人轨制在原有基础上,针对于互联网特色进行微调,在公然政务信息的同时,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大众间的桥梁,对于政府权威、公信力有着很大影响,设置互联网发言人轨制,能够体现出政府的亲民、务实的工作态度,有益于改善干群瓜葛。再次要树立科学公道的电子政务考查机制。将各部门互相之间的工作评价、上级政府的政绩考查与民众对于各部门的工作评价汇总起来,按不同的权重比计算,科学评价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的工作实效,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进程中,要尤其注意来自民间的意见建议,凝听大众需求,为大众提供最急需的服务。总而言之,电子政务的服务性应体现在为民服务、解决民众在糊口中遇到的难题、给予民众意见以足够尊敬,创立服务型政府。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6

(1)以国家或区域为单位的战略合作保存体系发展迅速

(2)网络信息资源存储项目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得到极大的扩展

(3)国际机构与会议更加关注网络信息资源存储

(4)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发展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000年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提出了“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及保存计划”,其中包括立即收集和保存可能瞬间即逝的Web数字信息。2001年挪威国家图书馆开始实施Paradigma项目,英国国家图书馆启动试验性项目DomainUK。2002年第68届IFLA理事会对以往国家层面网络信息资源采集(如NWA)的经验予以总结,探讨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法律问题。2003年六月,由来自多个国家的12个成员机构组成的国家网络保存联盟正式成立。自2005年以后,网络信息资源存储技术进入了长远发展阶段。在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相关项目的实验研究、应用部署发展的基础上,相关的组织机构相关的组织机构、项目对如何更好的将Web资源呈现给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并进行相应的数据挖掘以用于学术研究、追踪动态等网络信息资源存储长远发展问题更为关注。

二、网络信息资源存储发展现状

(一)网络信息资源存储国际现状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力参与并投入到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活动中来。关于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项目也越来越多,项目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国际互联网保存联盟(IIPC)的机构成员在2003年成立的时候只有12个,到2009年3月已经发展到38个,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亚洲。2008年IIPC对其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该组织的成员50%是国家图书馆,10%是高校图书馆,8%是其他类型图书馆,3%是国家档案馆,3%是内容提供商,26%是研究机构、政府组织等。由此可见,图书馆特别是国家图书馆已经成为WA活动参与的主力,并担任了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资源存储仍然以实验和项目形式为主。在其发展初期,项目都是以小规模的Web资源采集的探索性实验为主,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开始进行实际的可行的部署和应用,而目前很多国家和区域已经建立战略合成关系投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体系。IIPC对38家成员馆2008年的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研究状态分析显示:以项目形式开展研究的有6家(15%)、以实验形式开展研究的有7家(18%)、可运作但仍处于实验阶段的有11家(29%)、完全投入应用的有5家(15%)、商业应用的有4家(10%)、其他形式的有5家(13%)。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方式和策略呈多样化发展,采集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Web资源的采集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摆脱了曾经的单一Web资源一次采集。现在的主要采集方式有Web资源二次采集、数据库采集(深层网采集)和事务型采集等多种方式。采集策略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现在的采集策略主要有混合策略、复杂域、大规模采集。采集内容也覆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经济、健康、艺术、人文等方面。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系统技术和标准框架已日趋成熟。

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系统技术中包括了摄取(Ingest)、存储(Storage)、访问(Access)和索引与检索(Index&Search)四大部分,并IIPC也围绕其核心功能为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工具。IIPC技术委员会下设的四个子委员会负责对WA的摄取、保存、访问、索引与检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除了技术以外,对WA其相关的标准规范也投入了许多的研究。目前所涉及的标准规范主要有:获取阶段的存档资源标识、统一资源命名等数据唯一标识,多任务并发管理协议(HIP)、蜘蛛协议(Robertprotocol);存储阶段的存档文件格式、Web存档文件格式,保存元数据实施策略、元数据编码与传输标准(简称METS)等。此外WA领域中对于协作共享也非常的注重,WA在系统开发的初始阶段就十分关注系统的互操作,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模块化系统框架和进行功能模块化开发,实现系统的开放性、协作性、互操作性。IIPC提出了WA系统体系框架并开发了一系列的开源软件。WA系统和工具得到不断的开发与更新。且目前WA领域的大多数软件都是开源的,可以免费下载使用。现在在使用的工具主要有:PANDAS,澳大利亚PANDORA项目开发的基于采集的数字化存档系统,为国内参与合作的各个州立图书馆构建了合作者分布式使用的功能;WAS,美国WebAtRisk项目构建的基于Web的分布式仓储构建、存储和管理工具;Heritrix、Nutch2WAX、WERA,是有IIPC资助开发的系列软件;Wayback是目前WA领域使用率最高的访问工具;WCT是一种由NWA与IIPC合作开发的应用率较高的保存工具。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比较著名的工具。WA领域的工具、系统有趋同的发展趋势。几家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机构开始合作开发和完善现有的软件和工具。

目前,IIPC与合作机构正在研发新一代智能爬虫(SmartCrawler)以提高爬虫自动采集的效率。WA相关法律体制得到加强和完善。虽然目前有许多国家队图书等出版物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的国家也对相关的电子出版物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都没有明确的将Web信息资源纳入到呈缴法。目前许多没有制定Web资源呈缴法律的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方式积极的完善与WA相关的法律,例如版权声明,这时目前使用较多的方式之一。此外还有采集前征求出版者许可、允许出版者提出剔除请求和混合型的解决方案。由于WA项目的投资数额巨大,相关的成本分析与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WA对存储设备、技术等软硬件的要求都很高,同时其花费的时间周期也十分的长。因此需要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例如荷兰国家图书馆2005年的资金投入接近于2004年的3倍,2006-2009的预算也明显增加。为了使WA项目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许多国家已经将WA项目的资金纳入了国家图书馆的业务开支。为了能够使WA的研究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已经开设对其费用成本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目前主要的是采用NASA用于研究太空、地球数据保存的费用估计工具CET,但还没有建立其特有的成本费用模型。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合作机制也逐步得到加强。WA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的项目,单靠某一个组织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目前国际上的主要的WA项目都是由多个机构合作完成的,合作已成为WA发展的趋势。合作范围也从国家内部、组织间的合作发展到了地区合作,再到国际合作。从其合作机制来看主要分为:高度集中机制、责任平等机制、高度分散机制和独立工作机制。

(二)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WA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对于WA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少数其他单位。国家科学图书馆一直以来关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宏观支撑机制和问题框架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对WA的理论、技术予以探索研究。国家图书馆和高校的一些研究人员对元数据方案、服务模式、WA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国家图书馆“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试验项目(WICP)采集保存了自2003年以来“.cn”域名下的网站和所有中文(编码)网站,积累Web数据达150G;对政府网站、电子报刊、国学的Web资源进行镜像存档;选择了2008北京奥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等专题进行专题存档,并对专题存档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数据挖掘。国家图书馆已经成为IIPC的成员,并积极推动和促进Web资源呈缴法的起草,以解决WA长远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障碍。我国研究人员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与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04年、2007年两次承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会议”(iPRESS),为国内保存领域的研究人员参与国际长期保存合作,促进长期保存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7

论文摘要:电子政务的技术平台是信息技术,其应用状况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从四个方面探索分析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希望能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电子政务 1 技术应用水平与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 1、1 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网络基础设施还须加强建设。联合国2005年《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中指出,在全球191个国家中,中国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排在第74位,属于世界中等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过低使得电子政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限制了电子政务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在今后电子政务的发展中还应注重网络基础设施这个“硬件”的建设,使“硬件”建设与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相适应。 1、2 技术应用中所提供服务的合理程度 人类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总是想把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先进的技术未必都符合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当前电子政务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常常会把理论上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而未能考虑其合理性,最终导致项目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人力和物力上极大的浪费。不少政府把电子政务当作“形象工程”来建设,认为只要网站建起来,电子政务就实现了。能达到什么结果就不管了,仅仅把电子政务当“摆设”。数据来自Cap Gemini、Er—nest和Young survey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对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关注程度并不一样,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操作简单的服务——如求职、个人所得税以及增值税查询服务,最不常使用的是一些与医疗,建筑,环境相关的服务。另外对电子政务需求最大的商业部门(53%),其次才是公众(40%)。 从上面两点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一方面,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期,由于资金、技术、经验等无法及时到位,使得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过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对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难以把握,即便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但是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也很难真正把握其真实需求。总的来说。技术应用水平在建设初期是相对较低的,从而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的真实需求。这个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存在。随着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其所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跟电子政务真实需求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但这种差距的缩小是相对的。因此,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真实需求的满足程度。 2 技术应用成本与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 2、1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一般在电子政务项目外包过程中产生,主要指政府为实现电子政务项目或功能所给予供应商的资金、人力等成本。由于政府部门不具备自主开发系统和规划网络建设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私部门,即先由政府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提出具体要求,私部门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集成与规划,完成建网任务。实现电子政务。这也是国外通常采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与私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尤为关键。让私部门提供复杂的电子政务项目有很多好评,但外包也带来了问题,主要是公共部门缺乏必要的IT技能,因此在与供应商交往时成本较大。因此公共部门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地位;另外,现实情况往往是私部门承建的项目达不到政府部门的期望值,而政府部门因为繁琐的财政审批制度和对技术处理的陌生,使得私部门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大批技术人员进行各种维护,大大增加了公司的额外投入。这样对承担项目的私部门的积极性和热情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导致双方的合作产生种种矛盾,网络建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8

(1)电子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软件的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项目管理软件P3等软件被应用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其运用主要包括了施工管理中的投标、施工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从建筑工程投标书到项目图纸,从项目开展及项目进度到施工结束中关于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电子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应用。(2)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施工人员考核考勤管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加快了施工进行的速度,而且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财务监控人员可以知道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出调整以控制超额支出,这样可以保证项目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从而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目标。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工程管理系统在建筑企业中逐渐为信息技术所建立的管理系统所取代。我国加强了关于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力度,加速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初步实现了工程作图无纸化。在建设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图纸设计、工程实施以及期间关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方面都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让建设工程的进程变的更加的顺利,这也让众多企业明确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目标。(2)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电子信息系统才可以便于更好的对建筑工程中的工程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分析。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必须要遵循将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内容与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原理来进行,以此实现对于各项业务模块之间的联合监控,调节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从而形成工作与信息技术一体化的工作环境。

(三)电子信息技术于现实的应用。

随着建筑工程在现实生活的高速发展,建立依托于网络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和办公软件的种类变的越来越丰富,出现了许多大型建设项目,并且这些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包含的内容也极其复杂,涉及到国内外设备的使用,这些往往充满了巨大的电子信息量,而且它牵涉的范围也是非常广的。这样就造成纸质文件的传输对给建筑工程的管理增加了许多繁杂的步奏,很容易导致信息出现错误或者遗失,而且其低效率、高成本的运营方式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纸质文件传输的方法就渐渐变的不为大家所采用。所以我们就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方面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及网络办公系统,这样可以高效快捷的完成项目工作。此外我们可以扩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在电子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应用职能,利用网络办公系统完成网络招标、网上采购、网络会议及网上资料查询等工作。

二、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措施

(一)寻求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支持。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来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援助。通过在资金方面的补贴,以及政策上相应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可以缓解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负担,解决因为资金到位缓慢而导致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投入减少的问题。而且在相关的专业领域的知识产权,政府应该做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以此来维护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只有全面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才可以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管理的发展。在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中,通常要考虑到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安全施工、等问题,并且在每个方面都要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来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首先就要让传统的产业模式向着新兴集群产业模式进行转变,进而向信息化产业模式不断发展;其次要将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让其符合我国的国情,加速经济的发展。

(三)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

网络技术在当今时代是日新月异的,它的发展与更新的速度极快,所以在建设工程方面的电子信息化技术也因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更新以保证和时代接轨。而且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数据量的不断扩展,单一的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无法良好的处理建设工程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的信息数据,因此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就势在必行了。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中包括了建筑材料的信息、参与人员的信息,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等,通过将所有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整理分析,研究讨论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以更好的为建设工程管理服务。

(四)提高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电子信息技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要加深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程度就离不开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用计算机来辅助项目工程的进行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并且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也会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这对于调高施工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也是极为有帮助的。

(五)加快全能型人才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必不可缺的。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全能型的人才。建筑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学历证书方面,还体现在其掌握的各项技术的熟练程度与现实应用上面,需要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完成多种任务的人才。但是我国对于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却不是很多,所以全能型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影响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9

近年来,我国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从而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了家用电器、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等重要领域,这就要求了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必须面面俱到。尽管我国加大了技术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电子信息告高端技术方面的人才还是不能满足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2市场环境恶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我国,许多企业以及事业单位认识到电子信息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在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为了赢取市场,采用恶性竞争手段,破坏市场环境,使得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环境资源。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市场监管力度不严,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不断涌现,非法倒卖电子信息技术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2.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措施

2.1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着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随着市场竞争不断的激烈,为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大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增设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院校,从而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可用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2.2完善市场环境

针对电子信息技术环境资源的缺乏主要是由于我国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因此,作为政府,就必须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市场环境,从而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健全的市场环境,保障电子信息技术的环境资源。

2.3加强对外联系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的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必须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3.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致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现代科技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已经涉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行业中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上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推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依然保持着高速、快速、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

3.1智能化发展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视也越来越高,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材料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上,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取得瞩目的成就。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的市场竞争必将成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有着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等特点,能够为现代化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在现代化企业当中,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为企业实现智能化、机械化作业,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并将逐渐深入到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

3.2多功能、多业务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加大人民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要求。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新一代的科技成果,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朝着多功能、多业务方向发展既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IP业务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技术提供多功能、多业务的服务也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3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一些跨国集团的发展比较迅猛,它们凭借自身所掌握的技术、资金、竞争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了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主导力量,并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世界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下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发展国际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10

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电工电子专业技术的应用性,而且还可以使课程理论的抽象性、复杂性和应用实践性的特点展示出来。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枯燥的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更为直观

电工电子教学以实践应用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作为电工电子课程的基础性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省去教师课堂上的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有效利用率。比如,在进行仪器仪表教学的时候,往往会涉及电路焊接、搭接以及电路调试等等环节,对于电路中所出现的故障问题,还要及时解决。教师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运用动态的画面就可以将各种需要讲解的问题直观地展示出来。

3.加深学生对原理知识的理解

针对极具抽象性的原理性内容,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视频,链接到实际操作领域。学生接受着课件中专业技术与视听融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自身未来的工作环境。在加深了学生对于专业原理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掌握了相关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电工电子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原理性知识和逻辑电路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传授。电工电子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在中职教育领域,更要体现其应用实践性。那么,在进行电工电子教学中,就要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展开。

中职教育引进了多媒体技术用于辅助电工电子教学,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还扩大了课堂知识容量。电工电子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原理知识可以动态变换的图形呈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原理的理解。以电工电子学内容中时序逻辑电路的讲解为例。专业教师需要讲解的逻辑图形为组合逻辑电路框图和时序逻辑电路框图,以两种电路框图进行对比展开研究。如果在黑板上讲解,教学要使用挂图,以口头描述的形式进行讲解。学生虽然对于两个逻辑框图从理论的角度有所理解,但是一旦诉诸实践,则难以实现该知识的应用价值,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离。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将组合逻辑电路框图和时序逻辑电路框图使用课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使用自己所学过的原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将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分析出来。学生在分析逻辑电路框图的过程中,不仅有效运用了相关知识,而且还会激发起探索欲望,针对自己所遇到的难题进行多方查找资料。学生在寻求知识答案的同时,无形中就扩展了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当然,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电工电子教学,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教学,而是在涉及电工电子知识在实践应用领域的教学的时候,才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更能够深刻地领会抽象的知识。比如,在讲解电路图的时候,将电路图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领域对于电路的路基关系进行思考。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配合学生的思考,将复杂的电路图直观化。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将电路图处理为动画形态,将电路图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方式展示出来,使难懂而复杂的知识原理简单化,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与电路图相关的原理性知识,电工电子教室有必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重视。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原理知识基础,才能够在实践应用教学中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实现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进度的一致性。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11

2电工电子技术的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历程,到今天为止,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国跟外国相比,电工电子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工电子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中小型电机、变频器和PLC等新型的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生产设备上被广泛使用,促进了我国电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

3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创新举措

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只有合理的应用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才能不断创新出新的电工电子技术,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3.1电工电子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教育体系都在逐步完善,因此,培育更高素质的电工电子技术人员是电工电子技术改革的重要一面,很多高、精、尖产品被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电工电子技术人员能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解决问题。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人员就必须具有现代化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本领,同时还要具备横向思维能力和超前的思维能力,多吸取、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当然,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人员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去探索、去发现电工电子技术的奥秘。只有这样,电工电子技术人员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电工电子技术。

3.2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技术

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自我更新快,恢复能力强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一般情况是相对非可再生资源而言的。最普遍的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而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矿产等资源近年来逐渐衰竭,为了保证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开发并制造新型能源是当前的必要任务。而电工电子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能源枯竭的问题,水力发电、潮汐发电、以及核电,这些都跟电工电子技术息息相关。不仅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多,工农业用电量大的问题。例如,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就是电工电子技术在能源利用的问题上最好的体现,国家还建立了许多小型水电站,利用当地的水能资源和风能资源,给百姓创造了很多福祉。

3.3电工电子技术在驱动领域的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在驱动领域的改革也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在交通驱动上的体现,蒸汽机和内燃机发明之后,被人类快速应用于驱动领域。而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对驱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电能驱动应运而生。目前与电有关的交通工具,如电力火车、电动车,以及应用最好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等,都是电工电子技术在驱动领域中较好的体现。

3.4电工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改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体现的真理是把科学技术转变成生产力,所以在新社会的形势下,如何快速、有效的把科学技术转变成生产力是摆在电工电子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中运用比较广泛,比如最火的超声生成图像技术,有了这项技术,医院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使用超声波把人体的肌肉组织穿透,对于患有结石病人更好地进行手术治疗。

4电工电子技术与人类生活

电工电子技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人们使用的电灯、电话、电脑等电子产品都是电工电子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虽然电工电子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但是长期接触电器设备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研究表示,长期从事高压电工工作和高强度磁场工作的人会导致体内细胞的病变,像目前的白血病和畸形胎儿的出现,都是电工电子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合理利用电工电子技术,远离危害。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篇12

针对我国绝大部分电子信息工程建设而言,在发展电子工程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其建设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的主要方针政策缺少必要的核心技术支持。因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大部分来自国外,因而缺少自身发展的创新性,采取这样的发展模式,会对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受到国外技术发展的制约。

1.2处于现代信息化建设的探索阶段

电子工程的现代化信息建设是未来我国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主要是将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结合起来,实现同步式发展,同时这也是保障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建设而言,我国尚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也没有形成完备的实现途径。

1.3没有完善的战略发展布局

针对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而言,虽然将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建设作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契机,不断地巩固其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然而因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发展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技术企业在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行引起和发展过程中,没有相关完善的战略发展布局,使得现代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受到了阻碍。

2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措施

2.1强化国家政策发展支持

电子信息工程企业若是想实现现代技术的发展,一定要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为了逐渐加快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我国一定要实施必要的国家政策,从而支持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才能不断为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有效的激励方法等,继而不断增加我国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2.2强化对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程度的不断增加,社会竞争的主要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已成为目前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针对电子信息发展工程而言。若是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取得长远的发展,就一定要强化对人才的培养,不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业化高素质化的技能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内在潜能,最终提高技术人员的良性竞争意识。电子信息工程在不断发展以及创新的过程中,要强化和先进国家之间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防止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从而为电子信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重要的保障,继而使人才成为推动现代信息工程发展主要力量。

2.3打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发展环境

科学技术的良好发展需要优越的环境作为保障,若是没有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电子信息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因素,从而限制其发展。因而,为了不断深化现代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力度,我们一定要强化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建设,继而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的深远发展,并创造出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化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4创新服务意识,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企业而言,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要强化技术方面的更新工作,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投资结构,提升对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以及发展策略,及时调整战略发展目标,明确未来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目标以及方向,不断更新电子信息技术,进而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在整体上的服务能力,并最终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