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科技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7 16:51:22

通信科技论文

通信科技论文篇1

光通信技术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当属光纤通信技术了,在最近几十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也是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从工作波长为0.85μm的多模光纤通信逐渐发展为工作波长为1.3μm的单模光纤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到工作波长为1.55μm的光纤通信系统,这些年的进步很好的解决了光通信系统的色散问题。不仅如此在这些年光源也放上的很大的变化,发生了从发光二极管到半导体激光器的变化。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传输信息的效率,而且半导体激光器与二级发光体比较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光纤和光源的发展大大的缓解了信息衰减和色散的问题,加大了光纤的通信容量,提高了光纤通信的效率。另外在光网络协议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技术种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图像、数据、语音等业务,目前的重点是宽带接入网建设。宽带接入包括光纤、无线、同轴电缆和xDSL这几种方式,这些主要是基于分组交换方式的接入,其中以光纤接入为主。光纤接入分为有源方式接入和无源方式接入两种,即利用SDH或PDH为传输通道和无源光网络方式,光纤的非线性问题随着光纤放大器的广泛应用而逐渐显现出来。光纤的非线性主要指四波混频效应、自相位调制效应、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受激喇曼效应、受激布里渊效应等。其中一些效应会使得系统的技术指标恶化,使得信号脉冲展宽、波型畸变、信号之间串扰。通过合理的使用某些非线性效应,我们可以研制出新型的光器件。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1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的建设下一代网络就必须得构建一个拥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而由于光缆高达20年的寿命以及过高的造价,光纤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构建必须具有前瞻性,应该结合设备和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设计。同时由于下一代电信网对容量的高要求以及频率的高宽度,这一代的光纤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必将被淘汰,那么开发新一代的光纤将势在必行。在G.652.A光纤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取得一定成果的G.652C/D光纤很好的解决了色散斜率的问题,减低系统成本,而且能实现更长距离和更大容量的传输。基于这些原因,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新一代光纤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信科技论文篇2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通信科技论文篇3

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传播科学文化、传承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中国科技期刊总量虽已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其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依旧不足,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2019年7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目标的途径和措施。高校主办、主管的科技期刊(简称“高校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重要的群体之一。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途径和措施也为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科技期刊如何抓住机遇,突破发展瓶颈,是高校科技期刊冲刺世界一流期刊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1坚守内容品质,履行期刊职责

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最主要的是能发表一流的科研成果。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导致大量的优质稿源流向被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同时,高校科技期刊同质化问题导致同类期刊竞争激烈,失去对优秀稿源的吸引力。争取优质稿源、提高学术质量,是高校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1.1强化政策引导,改变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外科技期刊同质等效,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发挥学术指挥棒作用,吸引高水平论文在中国科技期刊首发。SCI概念自19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成为科研成果评价、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很多高校以SCI收录来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尤其在近年来各高校力争优势学科进入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全球前1%的目标要求下,高校科研工作者追求SCI论文数量的风气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出基地,大量优质稿源外流给期刊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要从制度改革出发,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科研工作者将在优秀的高校科技期刊上:一是对在SC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的作者不宜一概给予高额奖励,应衡量其对我国产业升级、科技进度带来的贡献,在充分考虑科研创新质量和影响力的基础上给予奖励;二是对发表在高校科技期刊中的高被引论文作者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鼓励其继续投稿;三是制定政策要求基金项目结题、职称评定以及博士研究生毕业要在高校科技期刊上以第一作者。

1.2拓展选题策划的视野

选题策划是期刊的中心和灵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要拓展选题策划视野,围绕当前学术热点、焦点和难点,在筛选论证所在学科内的重大理论问题、技术性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基础上进行选题策划,提升刊物的学术引领力和对高水平作者的吸引力。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挖掘高校的学术资源,跟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通过走访学科、实验室,与一线科研人员交流,了解重点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热点,在选题策划上充分听取一线科研人员的意见。另外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作者(学者)的互动与交流,筛选出有价值的选题。例如Nature,Cell和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网站开设“开放创新”平台、在线研讨会平台以及“前沿问题”专栏,为学者提供了参与创新课题研发、讨论前沿和广泛受到关注的热点话题的机会,并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选题,从单纯报道一流的科研成果转变到组织、引导一流的学术交流上,真正起到了学术示范和学术导向作用。

1.3学者和出版单位联合办刊

要孵化出世界一流、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须尝试科学家主抓学术质量、期刊社经营出版相结合的国际化办刊之路[1]。高校科技期刊要充分挖掘高校的人才优势,打破校域界限,聘请能够调动学术资源的主编和编委,采取学者办刊的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先进陶瓷(英文)》(《JournalofAdvancedCeramics》)、《纳米研究》(《NanoResearch》)和《摩擦》(《Friction》)为了适应新的办刊方向,聘请清华大学院士以及海外知名学者担任期刊主编、副主编,邀请全球学术顶尖专家共同办刊,并发动全球校友进行组稿约稿,使得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浙江大学出版社通过校学术委员会与出版社合作的形式,由专业学科带头人牵头或者担任主编,出版单位负责期刊编辑出版;此外由主编统筹组建和管理编委会,切实发挥编委会的作用,由编委会完成选题、组稿、约稿等工作,编辑部负责后续出版工作,大大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实行差异化建设,提高期刊竞争力

《意见》指出要“优化科技期刊和出版结构布局,分类施策”,要“推动差异化特色发展”,这对于解决目前很多高校科技期刊办刊定位不清晰、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差异化发展是指期刊集中各种资源,获得最适合自身生存发展又避免和其他期刊同质化的比较优势,在与同类期刊相互依存和制约过程中协同发展[2]。高校科技期刊应找准定位,根据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己期刊发展的方向,形成自身刊物特色,实行差异化办刊。

2.1依托学科优势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其主办的刊物提供了优质的学术资源,而高校科技期刊也为科研工作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这类高水平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应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做精做深,并借助主办单位的平台和品牌效应,增加对高水平论文的吸引力,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3]。比如,清华大学依托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办国内首个摩擦学领域的国际期刊《摩擦》(《Friction》);同济大学以土木学院为核心创办《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FrontiersofStructuralandCivilEngineering》);浙江大学借助高水平优势学科创办《食品品质与安全研究》(《FoodQualityandSafety》)以及《生物设计与制造》(《Bio-designandManufacturing》)等刊物。

2.2依托地域优势

普通地方性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科技期刊在稿源质量和办刊资源上无法与高水平大学期刊相比。这类高校的科技期刊要考虑地域特色、应用型特色等因素,偏重于学术理论普及、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通过设立特色栏目和品牌栏目,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比如《莆田学院学报》的“生物技术”栏目,对当地经济支柱之一枇杷从品种引进、改良、果园管理、品质分析、果实保鲜盒深加工等进行一系列跟踪报导[4],在形成莆田市枇杷完整产业链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所属高校与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建筑技术”特色栏目,促进产学研融合,成为校企合作的展示平台[5]。

2.3搭建学科交叉创新平台

我国科技创新已进入倡导问题导向,鼓励学科交叉的新阶段。《意见》提出科技期刊要“引领发展、创新突破”“抢抓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机遇”“突出前瞻引领布局新兴交叉领域”。高校拥有众多的学科门类,具有发展交叉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校科技期刊要服务问题导向的研究,依托高校的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以问题为导向设置栏目,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交流,搭建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6-7],以拓展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升在同类期刊中的竞争优势。比如《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依托生物医学、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优势以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独特优势,成立《学科交叉》栏目,展示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推动跨学科交流。

3关注科研诚信,建立期刊信誉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期刊出版是科研诚信全方位建设的重要环节。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前提是要有纯净的学术环境,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自身信誉度。

3.1加强科研诚信教育

教育是加强科研诚信不可或缺的一环,袁子晗等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更加关注对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对教师尤其是科研管理人员的诚信教育重视不足[8]。Springer出版集团《肿瘤生物学》撤销的来自中国学者的107篇论文中,来自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的教师、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论文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建议科研诚信的施教对象要从研究生扩大至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以开设公共课、选修课、讲座、报告会、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慕课等多元方式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同时要拓宽诚信教育的思路,通过征文比赛等形式宣传科研诚信。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了营造风清气正、致真唯实的学术科研环境,举办“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案例分析征文大赛。高校科技期刊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高校的科研诚信建设中去,通过期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开设讲座等多种途径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及时转发国家制定的政策,关于科研诚信课题研究的成果以及加强学术诚信案例宣传,使广大师生能够持续接受科研诚信教育,时刻绷紧科研诚信这根弦。

3.2制定学术伦理规范政策

科技期刊在出版伦理防控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010年开始,制定专门的学术伦理规范政策已成为国际一流期刊的趋势,高校科技期刊应借鉴一流期刊的做法,尽快制订刊物的出版伦理规范政策,细化和落实可操作性流程。作为国内首家被SCI收录的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在诚信规范方面走在了国际前沿。《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根据办刊以来应对论文投稿和发表中剽窃问题的实践经验,在充分考虑自2008年以来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出台的一系列伦理政策和反剽窃流程基础上,结合自身刊物特色,于2015年自身的《防剽窃政策》(Anti-plagiarismpolicy),主要界定了九种剽窃现象及相应的防剽窃规范指南,并制定了投稿期和发表前利用Crosscheck进行二次查重的流程和分析标准,为编辑处理不同类型的问题提供对策。这些举措赢得了国内外学者和出版同行的关注和赞许,也为刊物获得了良好的学术信誉度。

4完善审稿机制,重视公众监督

编辑的初审以及同行专家的外审是保障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编辑应严格筛选符合期刊定位的稿件,并应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剔除存在重复性研究或学术不端的稿件;组织同行专家评审,重视建立完善的审稿专家库,精准遴选小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同时建立审稿披露和回避机制,明确评审细节等。完善后的公众监督机制,以促进科研环境的良性发展。

4.1加强编辑部的初审把关

初审是保障科技期刊质量的第一道关。一是充分利用学术不端检测工具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考虑到从收稿到录用,一般的期刊均有数月的出版时滞,编辑部一定要重视前的再次检测,避免在退修过程中再次发生抄袭、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因检测数据库更新带来的数据缺失。二是要特别留意稿件中存在的隐性学术不端问题,这就要求编辑要具备一定的学术鉴别能力,主动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和前沿,熟悉一般的科研手段和研究方法,对文章的观点、论证等有全面的了解。此外针对图片和公式较多而检测系统存在检测局限的文章,要加强信息检索,花精力查找比对相应文献。三是对论文作者署名进行把关。署名不当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之一,很多科技期刊编辑部会碰到论文署名纠纷,比如署名太多、署名次序混乱、随意增删作者等。编辑部应把好论文署名关,通过投稿指南明确规定署名的条件和形式,投稿时就要求每个作者签名已示知情权,并且不允许随意更改。充分运用技术手段,要求每位作者提供ORC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并提供作者具体贡献列表,以保护作者权益并且作为作者问责的保障。四是保留论文的原始数据。数据造假比较隐蔽,一般很难被发现,很多SCI期刊为了防止论文数据造假,要求投稿人提供原始数据甚至数据处理过程,同时会找相应的专家对数据进行核实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可靠。未来高校可以考虑建立联合的数据保存分享平台,鼓励作者将原始数据和实验方案上传至公开数据库中,供编辑和审稿专家审核稿件时核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减少学术不端对期刊的影响,同时还可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

4.2完善同行评议制度

通信科技论文篇4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文献资源的利用成为提高科技文献和信息检索查全率的又一重要途径。查新质量也随着科技文献检索的查全率的提高而提高。目前,网络信息数据库发展异常迅猛,就科技查新工作而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查新检索工作。

一、目前我市科技查新使用的网络资源

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查新工作的基础,目前连云港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技查新信息资源主要是数据库信息资源。包括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网、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中国新产品库(XCP)、中国化工文献数据库、互联网信息资源,国内外网站相关的数据库信息资源。

我市的文献支持系统还不完善,只有维普、期刊论文数据库较为全面,不仅可以从检索系统中找到二次文献,还能下载原文。而其他如外文文献、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成果等即使找到二次文献也很难找到原文。还有一些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内部资料等,由于未公开发表或未被数据库制作单位收录,不能在检索工具中查到。由于经费不足,或多或少地存在数据库及一、二次文献购买不全的现象,影响了查新工作的质量。

二、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

可用于科技查新的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出版机构提供题录、摘要等简要信息免费检索,而要得到全文则须付费;另一种是出版机构奉行开放存取理念,免费提供全文。

2.1免费检索题录、摘要等简要信息的网络信息资源

许多出版机构几乎都会提供有关信息资源的题录、目次、文摘等著录事项,查新人员一般可以通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语种、文摘等途径进行免费检索,这类免费信息包含在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库中,典型的如下:(1)网络免费期刊文献。代表期刊MEDLINE,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产品,提供权威的全球生物医学文献的题录与摘要以供免费检索,是相关领域科技查新必要而方便的检索工具;另一著名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建立了基于Web的数字化出版平台Science Direct。(2)网络免费专利文献。网络免费专利文献主要存在于专利数据库中,比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的著录项目及摘要,免费检索且数据更新及时;中国知识产权网与中国专利信息网也提供部分专利文献的免费检索服务。(3)网络免费会议文献。各种大型的学术团体或政府机构通常都会在网上提供文献服务。例如,SPIE会议录通过“国际光学工程协会”的网站提供会议文献的免费检索服务;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也通过网站提供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会议录、文集名、关键词、语种、文摘内容等会议文献的免费检索信息。(4)网络免费标准文献。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网站提供ISO标准文献数据库的免费检索。中国标准服务网、日本标准协会等网站也提供标准文献免费检索。(5)搜索引擎。查新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如Google、百度等。

三、充分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进行查新检索的实例

查新检索的质量直接影响查新的质量,查新检索的原则是在查全的基础上讲求查准,其首先要求查全。这就要求查新人员根据查新课题特点选择适当数据库进行检索。

案例,“抗肿瘤药磷酸氟达拉滨中试生产工艺研究”课题的查新。首先在对各类数据库进行检索后,发现数据库里的文献主要是针对氟达拉滨的合成进行论述,未述及到其生产工艺。而委托方是要求对“酸氟达拉滨中试生产工艺”进行查新,因此,通过搜索引擎成功的找到了一个项目“磷酸氟达拉滨工艺转让”,在这家网站页面上不仅对提供了3种氟达拉滨的合成方法,而且还对该工艺的详细步骤以及它的生产流程等作了介绍,通过比对,从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查新结果。

四、结束语

通信科技论文篇5

1 引言

科技论文是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考核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据。科技论文不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还可以为科技界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科技论文,共享科研成果,各种论文检索系统、查询系统应运而生。对学术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是非常迫切的,由于不同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所关注信息的不同,对检索信息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开发一个具有统一入口,集成各类科技论文和检索特定领域论文的科技论文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迫切的需求。

2 系统构成

本课题设计的科技论文管理系统主要由用论文检索、论文管理、统计、以及系统管理4个子系统组成。

2.1 论文检索子系统

在这里我们采用AJAX(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智能技术来实现检索服务。论文检索又分为标准检索和高级检索两部分。标准检索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检索条件进行检索,通过检索范围控制条件来进行检索,如科技论文的发表时间、文献出版来源、 国家及各级科研项目、作者等、论文标题、关键词、所属学科等检索条件来检索,系统将用户所输入的检索条件与科技论文数据库中所对应的字段进行匹配、对比,将符合检索条件的科技论文列出来,供用户查阅、下载。

2.2 论文管理子字系统

论文管理子系统是对用户检索、查阅、下载过的论文进行管理,用户对自己有用的论文进行收藏。在论文管理子系统中用户可以查询、删除、下载论文的记录,此外,对于一些在论文管理系统中检索不到的科技论文,用户可以描述自己的需求,如作者、论文相关内容、发表时间、标题等条件提出订阅请求,系统客服人员根据请求通过其他手段向用户传递论文。

2.3 论文统计子系统

科技论文的统计管理主要是按照论文的总数、学科、发表时间、作者、专业等信息进行详细统计,也可以根据读者的数量进行统计,并为用户提供批量下载和打印服务;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科技论文按照发表时间、学科、各个级别的论文进行全方位管理,还可以根据用户下载次数以及用户的需要来对论文进行各种统计,并生成统计分布图表等信息,供用户参考,有利于提升科技论文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2.4 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系统的用户、系统设置等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用户权限管理、论文管理、数据字典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以及其他模块的管理。

3 系统开发平台

本系统采用t+SQL 2005为技术基础的B/S数据流控制三层模型结构。系统具有三层结构,主要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数据访问层只负责面向数据库的操作,做成通用模块,便于重复利用;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和实现;表示层进行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对于用户键入的命令进行接受,并且将系统反应显示出来。

本系统采用建立在SQL基础上的 Brows/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文档数据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对相关信息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定位和管理的安全架构。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用例图

(1)科研人员部分的用例图:在科技论文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到的角色主要是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主要权限是能够实现论文的添加、论文信息的修改,论文资料上传,论文快速查询,个人资料修改等功能。(2)科研管理人员部分的用例图:科研管理人员用例图反映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功能描述,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论文的审核、统计、论文统计及结果分析、论文快速搜索等功能。

4.2 关键技术的实现

(1)系统登录界面的实现:用户登录系统时需要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并点击登录类型后,在账号和密码都正确的情况下,便进入了相应的页面。(2)智能检索技术的实现:检索是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为了方便用户快捷精确地检索到数据库中的科技论文及文献,本系统的采用AJAX智能检索技术来进行检索页面的开发。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条件自动与系统数据库中的科技论文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找到匹配结果则显示检索结果。AJAX智能检索技术还可以实现标准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

5 结语

本文采用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科技论文管理系统,利用AJAX智能检索技术实现了论文快速检索功能,系统很好地完成对科技论文的检索、管理、统计等功,完全替代了手工操作,更好的满足了科技人员查阅、下载、管理文献的需求,推动了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通信科技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17-03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世界各国之间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各种科技文献的载体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国外IT行业先进的科技发明及信息动态及时准确、简明扼要地翻译给国内的广大读者成了我国科技翻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IT行业科技报道中被动语态和长句汉译的常见方法。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现代功能翻译理论流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在此之前,由于受到传统的“二元化”认识论的影响,翻译界出现了一些绝对化的概念,也就是“对等”翻译理论。对等理论认为源语的特征,即源语的风格、内容及功能,必须在目的语中得以保留。“对等”排斥了翻译必须具备的如相似性、近似性、差异性,兼容性、多元性等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凯瑟琳娜・赖斯、汉斯・费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等为代表的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了多元化的翻译评价标准。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分为:萌芽期、确立期、发展期和完善期。

(一)萌芽期。凯瑟琳娜・赖斯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思想――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二)确立期。汉斯・费米尔以行为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弗米尔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的,即“结果决定方法(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弗米尔和赖斯在1984年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论》中提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赖斯根据语言功能的划分将源语文本分为信息、表现、效应和音频介质四大文本类型,并指出“文本类型是影响译者选择适当翻译方法的首要因素”。因此,她建议根据文本类型采用特定的翻译方法。文本功能类型学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出发点和精髓。

(三)发展期。在费米尔提出的理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提出翻译行为论,主要分析了整个翻译过程中参与者的行为、条件和作用等,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

(四)完善期。克里斯蒂安・诺德在1977年出版的《目的――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中系统概括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各种学术思想,阐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过程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功能+忠实”这一原则,即兼顾忠实原文,力求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多边关系的一致性。

二、功能翻译理论与IT行业科技报道的汉译

功能翻译理论摆脱了“二元化”的束缚,引入了多元化的翻译评价标准,促使译者从单纯地关注目的语与源语的对等转向关注翻译的目的以及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IT行业科技报道的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目的论与IT行业科技报道汉译。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克里斯蒂安・诺德认为“译者的任务是为了一个既定的目的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群体之间搭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的策略,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所有翻译活动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包括目的、连贯和忠实三个重要法则。目的法则是指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策略选择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的。目的则包括译者的目的、目的语文本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目的语文本的交际目的最为重要;连贯法则指的是目的语文本内部必须是连贯的,即目的语文本必须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法则指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存在语际连贯,即目的语文本尽可能地忠实于源语文本。因此,为了能让读者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已有的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IT行业科技报道的汉译要忠实地提供源语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做到文字简明准确,语言通顺连贯,符合规范,否则会影响甚至破坏信息传递的效果,造成读者无法理解或误解。此外,IT行业科技报道的汉译不能为了追求读者效应而有悖于源语信息和相应结构,否则难以保证目的语的真实性。

(二)功能文本类型与IT行业科技报道汉译。基于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提出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赖斯根据主体交际功能的分类,将源语文本分为“信息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现文本(expressive text)”、“效应文本(operative text)”和音频介质文本(audiomedial text)。她指出翻译不仅仅追求语句意义的等值,还应重视文本功能的等值。其中,信息文本提供具体事实或信息,如教材、学术论文、产品使用说明、科技资料和报刊文章等。表现文本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如文学作品。效应文本则是对读者施加影响,是读者按照文本作者所希望的方式采取行动,如广告、法律和合同等。音频介质文本是指以音频和视频为介质传递的文本,如电视节目等。赖斯指出信息文本的目的语文本应传递源语文本的全部所指内容或概念内容,表现文本的目的语文本应忠实再现源语文本的美学和艺术形式,效应文本的目的语文本应使目的语文本读者产生预期的反应,而音频介质文本的翻译需要补充书面文字、图像和音乐等。“文本类型分类使译者明确交际功能和功能翻译单位的语言标志”。而正确把握特定文本的类型特点有助于译者正确把握原作的总体意图和功能,实现目的语的准确性。IT行业科技报道属于信息文本,准确和真实是信息文本的功能核心,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的选择都从属于这个功能。因此IT行业科技报道汉译应侧重于语言的准确性、精确性和规范性,而不是与文学翻译一样强调语言的优美。

(三)功能加忠诚理论与IT行业科技报道汉译。在目的论原有基础上诺德对译者道德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忠诚原则,强调译者应该对目的语文本接受者和源语文本作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功能是指使目的语文本在目的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根据功能加忠诚理论,在IT行业科技报道汉译过程中,基于目的语读者和源语文本作者的利益,译者以目的语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可以对源语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作相应灵活的处理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目的论将实现目的语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为翻译工作者进行科技翻译明确了方向和目的。功能文本类型对翻译工作者在选择与确定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中起着重要作用。忠诚原则规范了翻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加强了翻译人员的责任感。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工作者在IT行业科技报道汉译的实践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科技报道的文体特点

科技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有关科学技术事实的报道,具体而言,它报道最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已有的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反映等。由于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科技报道都会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达科技信息。因此文章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不深。在词汇上,科技报道比专业科技文体用词浅近,一般词语和本专业的基础词汇用得较多,专业技术词汇用得较少。在句法上,灵活多变,但又往往受到表达内容的制约,还较多地采用科技文体的一些常用句式,如被动语态句、长句。从文体的总貌来说,科技报道文体的特点是注重逻辑上的连贯及表达上的清晰与畅达,避免行文晦涩;思维上的准确和严密,以客观的风格陈述事实和揭示真理。

四、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IT行业科技报道的翻译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目的和文本功能决定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用。IT行业科技报道汉译的目的是让读者及时了解国外IT行业先进的科技发明及信息动态。因此笔者结合IT行业科技报道文体特点,扼要地探讨IT行业科技报道中被动语态和长句汉译的常见方法。

(一)被动语态的翻译。主语是句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被动语态着眼于动作的承受者或动作的结果,因此事物、过程和结果处于句中主语的位置,而动作的执行者被放在次要的位置。这样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充分体现句子表达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科技报道通常将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充当主语,以引起读者的注意。由于被动语态具有客观、简明和能突出最重要信息的特点而广泛地出现在科技报道中。在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远没有英语广泛,表示被动的手段也十分有限,而更多使用主动语态。因此在汉译时,一般说来,大部分英语被动句可以译成汉语主动句、无主句、判断句,有时也译成被动句。

例1:The PaperPhone is flexible and can be controlled by being bent, written on or used as a touchscreen.

译文:这款“纸手机”非常轻薄,而且还可以通过弯曲、书写,或当做触摸屏使用进行相应操作。

分析:原被动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翻译时不改变主语句子结构,直接转换成主动语态,因为汉语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可以不用“被”字,而直接采用主动语态的形式。原文主语The PaperPhone仍译作主语,表示被动的谓语动词can be controlled和非谓语动词being bent, written on or used直接译成主动形式。

例2:The soaring popularity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ranging from iPads to e-readers is expected to fuel a boom in wireless recharg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over the coming decade.

译文:随着从iPad到电子书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预计在未来10年,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前景极好。

分析:原被动句中的主语The soaring popularity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ranging from iPads to e-readers以及句末的wireless recharg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s不宜译作汉语主动句中的主语,因此将原句翻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例3:Currently, 48 hours' worth of video is uploaded to it every minute.

译文:目前,每分钟有48小时的视频被上传到该网站。

分析:此句的翻译保持了原被动结构,同时借助于“被”字进行英汉的转换。

(二)长句的翻译。英语句子大量地使用连词、冠词、介词等功能词,以及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非谓语动词,各种短语和不同从句,使得句子的成分相当复杂。在书面语中,尤其是科技报道,为了描述准确,表达严谨,多用长句。汉语往往句子简短、节奏明快。如果按照英语句子结构将英语长句翻译成汉语,则必然生硬难懂。译文不能通达,达不到翻译的效果,甚至会出现误解。因此英文长句汉译时,应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逻辑层次,将长句拆成汉语短句,组织成内容准确、逻辑分明、重点突出、通顺正确的译文。长句的汉译方法主要有分译法、倒译法、变序法等。

例1:One of Microsoft's rivals, Apple Inc., believes Windows 7 will create an opening for it to lure more customers to the Macintosh, in part because of the tedious process required to upgrade to Windows 7 from PCs running Windows XP.

初译:微软竞争对手苹果公司(Apple Inc.)认为,Windows7会吸引更多用户关注Macintosh电脑而给苹果带来一个良机,因为运行WindowsXP的电脑需要经过繁琐的过程才能升级至Windows7。

分析:本句主句为One of Microsoft's rivals, Apple Inc., believes Windows 7 will create an opening,位于句首,句尾有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for it to lure…和in part引导的较长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如果按原句照译会使译文过于臃肿,与汉语多用短句的表达习惯不一致,因此汉译是将这两个状语都单独译为了一个汉语句子。

改译:微软竞争对手苹果公司(Apple Inc.)认为,Windows7会给苹果带来一个良机,Macintosh电脑能借此吸引更多用户,部分原因是运行WindowsXP的电脑需要经过繁琐的过程才能升级至Windows7。

例2:The technical possibility could well exist, therefore, of nationwide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network of high capacity, controlled by computers, inter-connected globally by satellite and submarine cable, providing speedy and reliable communicat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初译:这种可能性从技术上来讲是完全存在的,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容量的通信网络,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卫星和海底电缆在全球从事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

分析:本句主句为The technical possibility could well exist,其余的是由of引导的很长的介词短语修饰possibility,作定语。如果照搬原文顺序进行翻译,则会使译文层次不清,句子语义重心“这种可能性从技术上来讲是完全存在的”不突出。

改译: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容量的通信网络,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卫星和海底电缆在全球从事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这种可能性从技术上来讲是完全存在的。

例3:What the coming era of smart devic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bring is the next evolution of computing where our devices can also interact with us by learning key things about us and then providing more specific value.

初译:而即将到来的智能电子产品和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的是计算技术的新一轮变革,我们可以与我们的电子产品互动,让我们的电子产品了解有关我们的重要事情,然后提供更为具体的价值。

分析:原句的主句为What the coming era …will bring is the next evolution of computing,句首有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句尾有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而且从句中又有by引导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句子层次比较复杂。如果顺着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译文则不够通顺,以致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须打乱原文顺序,按照汉语表达习惯,正确表达原文的层次关系和语义关系。这样虽然顺序与原文不一,但能准确达意。

改译:而即将到来的智能电子产品和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的是计算技术的新一轮变革,让我们的电子产品通过了解有关我们的重要事情,然后提供更为具体的价值,从而与我们互动。

功能翻译理论引入了多元化的翻译评价标准,为IT行业科技报道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翻译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以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IT行业科技报道的汉译工作,有助于翻译出既忠实通顺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文章。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R.Translation criticism: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M]. Manchester: St Jerome and American Bible Society,2000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Vermeer H J.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C]//In Chesterman, A.(ed). Reading in Translation Theory. Helsinki: Oy Finn Lectura Ab. 1989

[4]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2)

[5]李超.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10)

[6]王雪梅.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论文英译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谢小苑.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8)

[8]郑荣华.论功能派译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

通信科技论文篇7

出版:中国城市出版社

定价:26.80元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不断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适时地进行头脑思维训练,就能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本书完整收录了600个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思维游戏,用游戏的方式全方位地开发左脑和右脑,最大限度地激发大脑中的创造力、观察力、数字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让你在游戏中获得智慧,在思维中收获快乐,让你想不聪明都不行!

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的作用

作者:徐献军著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本书的选题是跨学科性的,即将现象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的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联系起来。坦白地讲,书的结论即是书的起点。在浙江大学的十年当中,身为一个文科生,不时会有理工科的同学们问:哲学有什么用啊?现象学有什么用啊?有人认为,哲学是无用的,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还有人说,哲学就是没有用,怎么样?我还就是要研究这没有用的东西。

知识的不确定性

作者:[美]沃勒斯坦

出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定价:25.00元

今天,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存在着知识结构的危机。各种学科都被一种信念笼罩着:仿佛知识是确定的。但是近三十年的时间表明,知识真正是,并永远是不确定的。本书考察了不确定的知识(尤其是历史的社会科学知识)的存在方式,并提出了如何与这种不确定性相协调的建议。

哇……发明家诞生了: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作者:[苏]阿奇舒勒

出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定价:19.80元

这是一本令人惊奇的书。它不仅提出并解释了很多有关发明的有效的思考策略,还介绍了很多基于物理、化学、几何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发明问题,并对尚未意识到的问题预期解决方法。另外,该书组织成一种完整的理论形式,并提出一个思想家可以发展的很多种思考方法来发明对“没有答案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锦上添花的是所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以一种可以动手来学的方式面对读者,作者提出了各式各样奇妙的需要发明创造的实际问题,让读者运用在TRIZ理论中所学的技巧来解决问题。

本书通过27个实用创新法、78个发明难题和解答,教会你解决原以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该书体系完备,系统合理;分析翔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是掌握创新理论和方法的必备读物。

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

作者:[澳]布里奇斯托克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25.00元

本书从人文、社会和经济等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多方位考察。本书讨论的主题包括:科学共同体、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研伦理、科技争论、产业革命、科技经济学、科技政策学、科学技术与欠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本书各章均提供有丰富的文献和阅读指南。本书视域广阔、论题广泛、案例丰富、联系实际、语言深入浅出。

本书适合于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科技工作者以及一般公众阅读。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作者:杨文祥

出版:科学出版社

定价:79.00元

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是在图书馆学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专业基础上,在当代人类社会由工业一半工业文明向信息一知识文明转型和人类的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一项学术研究。

本书通过对信息资源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价值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人类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与信息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探讨,系统阐述了信息资源与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理沦体系。

现代交通新科技

作者:李作敏

出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本书是《全国地方交通行政干部培训教材》丛书之一。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介绍了交通科技概况,第二至四章介绍了公路规划勘测设计,桥梁与隧道建设、公路客货运输技术,第五至第七章介绍了港口建设、航道整治、船舶运输技术,第八至十章介绍了环境保护与交通安全、交通信息、物流技术。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

作者:刘华杰

通信科技论文篇8

【关 键 词】理论图书馆……

1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与历史任务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应当是系统总结19~20世纪世界图书馆学的理论成果,在准确把握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历史基础的同时,确定新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建设——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而建立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则是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任务一般可归纳为3个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通过建立起上述两个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构筑图书馆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

(1)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应具有如下理论功能:

①准确把握并系统阐述图书馆的哲学本质

对图书馆的名称与概念的准确把握是对其哲学本质理论把握的前提。关于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称谓,各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关于图书馆的概念,各国也往往根据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认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这些具有不同民族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社会称谓和定义不仅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实际状态,而且对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中图书馆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就图书馆的社会称谓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院”、“馆”、“楼”、“阁”等一系列名目繁多、各具细微语义差别的社会称谓[1]。就图书馆的概念而言,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大体而言,世界各国对图书馆概念的定义基本上有3种不同的角度。其一是从图书馆的内容角度加以定义,指“为阅读、研究和参考而收集的一批书”;其二是从图书馆作为一种具有藏书和阅读功能的建筑和场所的角度加以定义;其三是从图书馆作为一个具有文献收藏和利用功能的社会机构的角度加以定义[2~7]。然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伴随社会的进步、图书馆的发展和人们对图书馆认识的深化,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将关于图书馆概念的最终认识统一在分别从上述三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的统一之上。

根据以上对图书馆概念的认识,图书馆的哲学本质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记录、承载于一定物质载体和社会载体并传输于相应传通媒介的人类知识的集合。即图书馆的本质是其知识本质、技术本质与社会本质三者的统一。这三合一的统一体由作为精神层的知识本质、物质层的技术本质和社会层的社会本质三个层次结构而成。就是说,图书馆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不仅有其精神内容,而且有其物质存在手段和物质存在形式,同时还有其社会存在手段和社会存在形式。即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在精神、物质、社会这三者关系中,图书馆精神层面的知识本质是图书馆本质即其内在规定性的哲学基础与核心要素,即图书馆本质的核心层;图书馆物质层面的技术本质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赖以物质性存在的技术手段,是人类知识的物质外壳,是人类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中间层;而图书馆社会层面的社会本质则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与技术本质的统一体赖以社会性存在的社会手段,是以信息技术为表现手段的人类知识的社会外壳,是人类精神、信息技术与具有相应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的现实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外层。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关于图书馆本质的整体。吴慰慈教授所提出的图书馆中介性的本质,其深层意义即应是以这一由精神、物质和社会这三层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性综合性很强的哲学本质为基础的[8]。图书馆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其中介性这一本质特性,以信息和知识为内容,以信息技术和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手段,在人类历史上有效发挥着精神媒介、物质媒介和社会媒介的传通作用。

②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是:与具有一定历史文明特征的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形态相联系的人类知识的集合。这一知识集合是表现为人类知识的历史文明形态。

③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技术本质。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是:关于人类知识、信息的记录、存储、传输技术的社会应用形式即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形态。

④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社会本质。图书馆的社会本质是: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

⑤阐释构筑在上述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基础之上的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和一般属性)的社会功能。

⑥阐释图书馆社会功能的社会实践形态——社会职能。

⑦阐释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具体的社会实现形式。

⑧揭示通过上述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所反映出来的由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内在的社会生存依据、社会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动力所构成的关于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

⑨揭示图书馆在与其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时代背景这些外在因素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这些外部联系所构成的图书馆的社会运动规律。

⑩揭示通过上述内在规律与其社会规律的互动与融合所形成的关于图书馆本质与其事业发展的总规律[9~10]。

(2)在阐述图书馆事业发展总规律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阐述其社会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其理论关键是在准确把握图书馆本质的基础上,把握以下图书馆与相关社会要素的互动原理。

①图书馆与其知识本质的现实基础——人类知识的互动。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和存在形式,是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图书馆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其发展和发达程度是人类文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所达到的历史水平的历史标志。人类知识发展的直接结果对图书馆而言就是其本质和内涵的深化。而图书馆本质和内涵的深化反过来又为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构成了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意义的重要一环。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系统的社会标志的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构成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知识化进程的核心内容。图书馆与人类知识以及人类文明三者内在的统一与一致以及这种统一与一致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是准确把握21世纪图书馆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依据。

②图书馆与其技术本质的现实基础——信息技术的互动。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是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所揭示的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因此,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和本质的内在联系。正因其如此,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与飞跃,无不引发图书馆事业的历史性剧变与进步。而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社会应用领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信息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当然,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的互动过程中,同时交织着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发展的互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互动与同步发展的历史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信息技术的变革与飞跃所引发的历史效应决非图书馆的消亡,而恰恰相反,是人类社会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的迅速发展与历史深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正在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根本性冲击的今天,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一历史规律意义重大。

③图书馆与其社会本质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和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与其社会环境,具体而言,与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管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对人类知识资源进行整序、存储、传通和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形态。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所形成的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构成了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历史沿革。

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反映在社会表象上,相应表现为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三种性质不同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质形态的结合与统一构成了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即图书馆的社会形态是其具有一定历史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现实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统一。

在人类文化史上,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各国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往往呈现为各具特色的社会形态。

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形态。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人类客观知识得以空前活跃与便捷的方式生存与交流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的知识空间,启动了人类客观知识虚拟化的历史进程,结束了人类客观知识只能固化在物质实体之上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知识形态——由单一的物质实体形态转变为实体形态与虚拟形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消长的互动形态。图书馆信息技术形态与知识形态的质变,必然引发其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和发达国家所十分重视并竞相实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已经启动了这一变革的历史进程。这样,21世纪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其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趋向不仅仅是理论图书馆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图书馆界所十分关心和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互动构成了图书馆与其生存环境——人类社会的互动原理。对这一原理的准确把握,是把握图书馆发展规律的理论前提。与人类文明相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相一致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规律。

1.2 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

以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为基础构建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应考虑以下研究内容:

(1)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史

通过对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总结,结合对图书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把图书馆学的学术思想与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建立起内在联系,构筑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历史基础。

(2)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基于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以图书馆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必须把其研究工作深入到关于图书馆的本质——人类知识的研究。这样就必须把哲学及其分支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作为其核心层次——哲学层次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对知识的研究,不仅关注人类个体认识和个体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同时更十分关注作为社会群体的社会认识和社会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类整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这样,社会学与其分支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学、社会认识论必然是其第二个层次即与其核心层次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层次的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本质,图书馆学必然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特别是与图书馆之间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这样,科学学、信息科学便构成了当代图书馆学科学技术层次的科学与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一社会本质,传播学和与之相关的知识交流学、文献交流学、情报学、档案学、知识社会学等,以及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分别从社会知识信息交流、社会经济、社会管理乃至社会文化诸方面为图书馆学提供了社会与文化理论层次的科学基础。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信息知识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在这一形势下,越是高层次的社会竞争,越体现为对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科学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便构成了当代社会管理的核心领域。与此同时,以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管理科学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学学科群的核心研究领域。从研究对象角度加以分析,21世纪的图书馆学显然是信息管理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11~13]。基于整体大学科群与小学科群乃至具体分支学科的关系,社会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层次和理论层次构成了21世纪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图书馆学与众多学科建立了各种复杂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图书馆学在当代人类科学体系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图书馆学应在与上述各相关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中,一方面及时吸收这些学科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理论营养,一方面用自己的学术思想促进这些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推动当代科学的整体发展。就是说,21世纪的理论图书馆学应该发展成为上述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成果,形成21世纪综合性最强,最能代表本世纪科学整体发展趋势的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

通信科技论文篇9

一、引言

近年来,气候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需要世界各国及时了解和共享最新的气象信息,携手应对气象灾害。然而在科技翻译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多从功能理论、目的论等角度展开研究,很少运用关联理论探讨气象科技论文翻译。赵彦春曾指出:“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活动,指导翻译活动,奠定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赵彦春,1999:276)。

二、让中国气象科技“走出去”

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气象科技时,我们也要让中国的气象科技“走出去”。气象科技论文作为学术研究与信息传播的载体,在科技合作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气象论文英译的需求日益突出。

气象科技论文是科技文献的一种,用以“陈述地球大气圈、气象科技领域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特点、规律、过程等,能有效记录大气科学和气象科技界的动态”(寿邵文,姚永红,2008:178),具有专业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等特点。本文的研究案例――《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影响的比较》是典型的气象科技论文,具有代表性。

在汉语中,由动词构成的动核结构是句子在语义平面上的结构。一个动核结构体现着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因为气象科技汉语描述的主体是从事研究、分析和观测的研究者或设备,而客体往往是客观的事物、自然现象、观测的过程或实验结果,所以在客观描述气象研究内容时,气象科技汉语注重功能和意义,多用主动句,大量使用含动核结构的简单句或分句描述逻辑事理。

三、关联理论与翻译

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中,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了有关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在中西认知语用学领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Sperber and Wilson,2001:50)。1999年,Ernst-August 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中。Gutt在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Gutt,2004:107)。为了实现原语作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最佳交际,译者在处理作者要传递的信息意图时,要作出最佳语境假设,以寻求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关联度进行推理,取得最大语境效果,使作者的信息意图与读者的心理期待达到最佳关联。气象科技论文属于信息文本,以传播气象科技信息为主。本质上讲,气象科技翻译可视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仅要将原语作者的信息意图推理出来,还要将此信息意图展现给译语读者。

四、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气象英译

气象科技论文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而准确地传达原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在关联理论指导下,为了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译者要准确分析原语逻辑关系,合理调整语序和划分意群,灵活采用顺译法、倒译法、合译法及转译法等翻译策略。下面从关联理论角度,列举几个典型案例来研究气象科技论文中句子的英译。

(一)顺译法

气象科技汉语中的句子较为简单,句子间逻辑关系比较独立。作者与读者的认知语境虽有差别,但也存在共性。依据关联理论,为了再现原语语境,可以采用顺译法,即按照汉语原句的语序进行翻译。句与句之间的简单对应必然不会对读者的推理过程产生阻碍。但有一点不同,为了准确描述客观规律,英语句子偏长,结构复杂,常常采用各种从句。

案例1:原文: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是MRF方案的改进版本,次网格尺度扰动通量(w′c′)与平均量(C:u,v,θ,q)的关系为

(二)倒译法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不能单纯地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准确推测原文的深层次语义,把握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意图及最佳关联。在描述一些气象定义或实验过程时,气象科技汉语通常先叙述方法后呈现结果,而英语则先结果后方法。所以,为了准确传递作者的信息意图,给读者提供最大的语境效果,常采用倒译法,根据译文读者的语境表达习惯,将内容忠实、规范地表达出来。

案例2:原文:本文采用①高分辨率中尺度WRF模式,通过改变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多组试验②,评估③该模式对美国北部森林地区边界层结构的模拟能力,同时比较④五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得出的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

译文:To assess③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layers at the fore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Unites States and compare④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structures of boundary layers simulated by the five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s, a high resolution mesoscale WRF model was employed① in this paper to carry out② multipl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configurations.

分析:原文描述的是一个气象实验过程,采用动核结构,分句较多,如果顺着翻译,译文将生硬难懂。根据关联理论,可以采用倒译法。将“结果”译成“目的”并置前,将中文动核结构译成非谓语动词结构,即“to assess...and compare”、“to carry out”,把主动汉语分句整合为含有一个主谓结构的被动英语长句,描述“方法”。这样句子结构严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准确清晰地将作者的信息意图传递给读者。

(三)合译法及转译法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不仅要把握原语语义,还要考虑译入语的逻辑表达习惯,实现话语语境的最佳关联。比如,气象科技文献在解释研究原理时,往往采用表示逻辑连词“因为……所以”、“于是”等。但英语中,有些动词(如cause)或动词短语(如result in,lead to)本身已含因果关系。此外,汉语习惯采用不同词语(多为形容词)表达同一个意思,若逐一翻译,则显得重复嗦。在描述气象现象时,论文大量使用动核结构,含有多个主谓结构,这跟英语的形合句型完全相反。这时,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原文逻辑,实现更大的交际效果,通常采用合译法和转移法,将重复的表达简单化,并灵活转换词性,多使用名词化结构。

案例3:原文:这主要是因为③太阳辐射不断增强①,地表热量也不断增加②,于是③由浮力产生的湍流动能不断增加④,边界层内强的湍流混合能发展到更高的高度⑤。

译文: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ncreased solar① radiation and surface heat flux result in② the continual increase③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by buoyancy and strong turbulent mixing energy in the boundary layer.

分析:原文中①、②、③、④和⑤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依据关联理论,采用合译法和转译法,将①”和②合并“the increased”,动词转换为形容词,使信息明确。③中的连词翻译为动词词组“result in”,准确地体现了逻辑关系。同时④和⑤合译为“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的名词结构。这两种译法的巧妙结合实现了最佳关联,为读者提供了最大语境效果。

四、结语

和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观突破语义层面,更侧重翻译活动的认知与交际属性,将作者的信息意图与读者的心理期待联系起来,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这对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气象科技论文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依据关联理论,为了准确传递气象科技论文的信息意图,译者应以最佳关联原则为翻译准则,使译语读者在推理过程中付出最小的信息处理努力,实现理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文妍,范新勇,等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影响的比较[J].北京:地球物理学报,2014(5):1400-1414.

[2] Gutt,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07-199.

通信科技论文篇10

0引言

当前,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科技产品取代了旧一代落后的产品。虽然新的科技和产品出炉,但是没有被日常农业生产广泛的应用,农业整体生产效益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农作物的数量繁多、土壤构成比较复杂、农业生产收到季节以及地域的限制、耕作土地面积大,但是耕作效率不高等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科技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指导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员远远不够,造成供求远小于需求的局面的发生。

为缓解农业科技供求远小于其需求的局面,本文提出利用新兴手机软件――微信来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当前,农业科技信息建设主要依托电视、计算机以及开一些农业科技的讲座来满足农民需求。虽然传统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比较方便,而且费用节省。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电视节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且所讲的知识也不一定适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农村地区的电脑覆盖率不广,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或者网络;且农业科技性的讲座不会经常性地召开,农民获取农业科技就不及时。

在这一大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最新研究出来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并且广泛被农民所应用成为燃眉之急。本文提出将最新的手机软件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中来,是因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正逐步成为这一信息终端的典型代表。而微信作为近两年的热门新兴软件,普及面广,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

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是指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微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农业传播,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科技传播技术的有机统一体;微信软件作为新兴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综合使用图片、文字、音频、小视屏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传播农业信息。

1.1农业科技传播主体多元化

农业科技传播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农业教科研单位、媒体、非政府组织等。他们互相分工协作,组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农业科技传播政策、为农业科技传播行为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建设各类无线通信设施等。农业教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核心主体,通过日常的科学研究,生产和创造了农业科技知识,可通过手机微信软件上的公众平台向农户传播信息。电视台、 广播电台等作为媒体组织,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渠道,也是主体之一,他们可通过制作农业节目,以微信视频、微信通知等形式来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非政府组织,比如社区、自发成立的农业协会等,他们可以通过平时的一些种植所得出的经验,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促进共同发展。

1.2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

众所周知,伴随着微信软件的不断升级,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实时语音、实时小视频、视频对话、语音通话等。传播主体可以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例如政府公众平台可以最新的农业科技政策;高校科研机构可以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荐给农民最适合他们生产所用的技术或者产品等。通过综合的传播技术途径,全方位地展示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和产品,让农民可以较好地使用并应用。

1.3整合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代表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偿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微信传播作为手机媒体,是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后产生的一种媒介;根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手机媒体功能相较之前几种媒介做出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微信作为本文所研究的手机软件对象,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强大。通过微信不仅只是简单的收发文字或者语音信息,还可以分享网页,查看新闻,现在还可以拍小视频发送,通过微信观看视频,更可以随时随地跟平台后台人员交互信息,后台人员还会解答农民的疑问。

1.4农业科技传播对象广泛

通过微信软件进行农业科技传播,所有接触微信这一手机软件的群体均成为潜在传播对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智能手机的价格不断走低,在农村用户中微信软件较其他手机软件具有较高的占有率,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文化程度、农业技术需求等因素,选择关注合适的微信公众号学习,互动交流。此外,微信软件作为手机媒体,它可以在群众需要的任何时候提供在线帮助,比如说,农民在种植之前,想咨询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合适,平台可以安排人员解答;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施什么肥料,什么时候施肥料,平台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告诉你最新的合适的肥料,怎么施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微信不会占用其他时间,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无时不刻地帮助用户解答。

1.5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精准

微信平台根据受众的需求,只发送用户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至微信平台,同时,微信平台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实时发送集成了语音、视频、文字等手段的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地解答群众的问题。这些途径都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科技传播的精准性。

2基于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实施的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手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且微信作为近两年稳定迅速发展的上网应用软件,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成为农业传播框架下的可行性选择。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移动网络和手机互联网交互性能的提升促进了移动通讯媒介技术条件的成熟,并逐步被运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内容制作、传输与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为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微信平台的可以集语音、视频、实时信息交流等传播途径,传播声像并茂的农业科技知识,使得农民更容易接受。

2.2用户可行性分析

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农业科技,用户主要是现在在使用智能机,使用微信的这一群体,不单单是局限于在农村的农民,因为有些农民虽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其家人或者子女,可以向他们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和产品。而且现在智能机越来越普及,几乎每人都有一款智能手机,加之现在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基于微信平台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变得十分可行。

2.3政策可行性分析

农业部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国家对各大电子制造厂商和移动通信厂商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推广和普及中低端智能机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都将极大地提升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可行性。

2.4传播实践可行性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手机应用逐渐丰富,为微信传播农业科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前,由于手机功能没有现在那么强大,而且网络信号没有现在覆盖率这么广泛,以前只能是收到文字短信啦传播农业科技。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信软件的日益更新,不再是以往的文字短信模式,可以通过微信收发实时语音信息、实时拍摄小视频传播等。微信软件可以集语音、视频、文字、图片、实时交互等多功能于一体,更好地向用户传播农业科学技术。

3微信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议

3.1 政府

政府要制定切实相关政策法规,使微信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同时,加大对手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在微信上提供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信息。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几乎已经人手必备,但是由于有部分使用群体的自身文化素质不够,所以没有广泛地应用其功能,尤其是手机微信这一类软件,更别提通过手机软件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应该拿出经费,派农技员下乡,深入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教农民学会使用微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专家互动,获取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

3.2农民

由于现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老一辈的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应用能力远不如年轻一代。但是,永远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问几个为什么,碰到村里举行的学习讲座,或者农技传播人员下乡传播技术的时候,要积极参加,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农作中来,受益自己。

3.3微信平台

微信作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热门软件,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微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信息不道德、安全性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等。所以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及一些个人行为,对信息进行监督,加强对用户身份的审核,最好实施账号实名制,对利用微信进行不良消息散播等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进行打击,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微信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淑芳.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探索与展望[J].东南传播,2013(2):88-90.

[2] 王光宇.发挥微信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4(7):112-116.

[3] 聂飞燕.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3.

[4] 马彩红.浅析报纸的生存状况――基于 “补偿性媒介理论” 的思考[J].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

[5] 童正茂.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68-169.

[6] 张晓霞.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J].新兴传媒,2014(4):118-119.

[7] 鲍立泉.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通信科技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42-0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领域对于保障我国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家基础设施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全局性影响的极端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战争的重心已明显向信息领域转移,作战的重心也转移到了制信息权的争夺上。现代战场空间被立体分布、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所笼罩,各种作战要素被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适应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在新时代面临的新要求,尽快建设并形成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刻不容缓,教育部设立了信息安全专业。由于起步晚、信息基础薄弱,我国信息安全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其根本原因是信息安全人才教育与培养制度的不完善。信息安全是信息工作稳定可靠的重要保障,涉及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进行专门人才的教育与培训。目前我国主要采用高等院校设置专业课程的方式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并且信息安全专业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信息安全教学严重脱节,形成了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对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和其他理工类专业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无所谓”的尴尬局面。

本文在分析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与通信工程专业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我国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了信息安全“跨学科”教学在各理工类专业中的重要性。然后以卫星通信课程为例,研究了为卫星通信课程中实现跨学科信息安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最后对跨学科信息安全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探讨信息安全专业教育与其他理工专业教育“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教育教学新方法。

一、我国理工类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建设

(一) 信息安全专业建设

我国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设置始于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我国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教育部为此下发了教育部教高[2005年]7号文件, 对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发展迅速。截至 2011 年底,全国在已有的 70 余所高校所建立的信息安全及相关类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在 25 所高校和研究所中设立了信息安全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各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部级和省部级的信息安全相关的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不少信息安全研究单位和企业与高校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中来。另外,为促进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十一五”期间,全国已有包括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 16 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建设的部级信息安全特色专业或方向。近几年,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都增设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有些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已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这类教育与培训较为系统和体系化,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和专业进修人员进行。

另外,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将信息安全设置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中。实际上,信息安全专业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尤其是理工类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研究方向, 自主设立相应的学科点,并且通过学科建设带动本科专业的建设,使其对学科发展形成支撑作用。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根据本校的特色,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信息安全二级学科,从通信与密码学外延培养通信保密和信息安全的专业人才,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军事高等院校依托其理工特色,也根据现有的各类专业(数学、物理、计算机、通信、电子对抗等)外延,培养不同特色的信息安全领域的人才。

(二)信息安全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信息安全具有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结合和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性,它是计算机、通信、微电子、数学、物理、法律、管理、教育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而信息安全专业有着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包含密码理论与技术、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系统安全等诸多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都有配套的培养方案,侧重点不同。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又要与自己的专业方向相结合。由于国内的信息安全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开设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之间,因此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在全国数百所理工类高等院校中,各高校依据其办学思路和本校特点,其信息安全专业的定位不同,这决定了其课程体系设计差别很大。如“数字信号处理”、“编码理论基础”、“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信息网络基础”等课程使得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更倾向于密码学和通信安全;而“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课程则将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定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上。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信息安全专业置于数学系,以密码学作为教学重点。

2.信息安全专业置于通信系,以通信安全作为教学重点。

3.信息安全专业置于计算机系,以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系统安全为教学重点。

4.信息安全专业置于商学系,以电子商务安全作为教学重点。

课程体系基本上包含理论与技术两个方面。在理论课程方面,一般包括初等数论、计算数论、密码学、信息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形式化分析等内容;在技术课程方面,一般包括网络安全与对抗、计算机恶意程序防范、计算机与通信网络设计等内容。现代信息安全行业的深远发展已经奠定了信息安全及其管理在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中的地位,但目前还存在信息安全管理欠缺、信息安全专业“封闭性”较强、其他理工类专业信息安全教学意识淡薄等问题,其核心问题是没有充分理解与利用信息安全的“跨学科”内涵,这一点在理工类研究生教育中体现得尤其突出。因此,我国教育科研机构尤其是理工类高等院校必须深入开展信息安全学科内涵的研究,从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上下真功夫,不断整合已有的理工类教学科研资源,从而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二、卫星通信中的跨学科信息安全教学

本节将在分析目前卫星通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卫星通信中的信息安全教学为例,探讨进行跨学科信息安全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一)卫星通信课程体系

卫星通信结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多种通信手段,是大部分理工类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交叉学科。 因此,卫星通信课程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从物理学科的开普勒三定律到数学的几何运算,从卫星的发射控制技术到卫星与地球站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卫星通信课程属于专业课程,课时量一般为32-50学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卫星通信教学课程大致分为七个部分:卫星通信概述,通信卫星技术,卫星通信地球站,多址方式与分配制度,卫星通信链路分析,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网络。教学目标与大纲一般设定为:使学生掌握现代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主要技术,洞悉卫星通信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前景,加深对卫星通信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有较好的素质适应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以课程讲授阶段划分,课程组成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概论、卫星通信系统、信号传输技术、典型的卫星通信网介绍等。

可以看出,目前的卫星通信课程体系存在内容多、系统性强,结合实际应用较多的特点,但并未涉及信息安全内容,而卫星通信的协议及数据安全始终是卫星测控系统与通信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卫星测控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手段的发展对依靠机要手段保障空间数据系统安全的传统方法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信息安全知识讲授的匮乏造成了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缺失。另一方面,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课程学多以地面有线和无线网络为背景,对于卫星通信中的信息安全教学并未涉及,而地面网络与卫星通信网络环境的极大差异又造成其已掌握的信息安全知识无法直接运用到某些具体工程实践问题上,这对于军队理工类高等院校等涉及国家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任务的高等院校来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且该问题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上体现得更加突出。

实际上,在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之外,应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高卫星通信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卫星通信基本原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地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二)加强意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卫星通信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要让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在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性。卫星通信的安全性是任何空间任务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分包系统和交互支持应用广泛的现代空间信息体系,由于空间链路的开放性,航天任务期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对空间数据系统安全的威胁。第三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截获所发送的通信信号,窃取并解译信息内容,并通过伪造信息对正常工作的卫星进行攻击破坏,从而达到破坏信息、数据或资源,泄露秘密信息,中断系统的正常业务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卫星通信乃至空间数据系统的安全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面对高技术手段形成的电子侦察和对抗环境,对数据保护技术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空间信息传输的安全主要由通信节点和通信链路的安全来保障,而通信链路的安全主要由通信协议的安全来保障。

如上,通过分析卫星通信系统在目前高技术条件下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使学生充分掌握课程讲授的目的。可以通过引入信息安全理论中的安全威胁建模与卫星通信系统遭受信息攻击案例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结合卫星通信环境,使学生掌握卫星通信中信息安全的知识点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信息安全专业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授课内容重点有所不同,重点结合卫星通信环境,使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掌握需要学习的信息安全知识点,使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掌握其所学的信息安全知识在具体卫星通信工程实践中应用的方式方法。其根本在于,空间信息链路的特点决定了其安全增强方式与传统的地面网络安全机制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传输距离远而引起的长传播时延以及上下行链路的高度不对称,导致了卫星链路遭受攻击的反应时间增加。

2.信息传输误码率高,信息传输过程几乎全部需要利用卫星链路,恶劣的空间辐射环境以及敌方的电磁干扰、电磁攻击,会导致信息误码率升高,而高误码率会对加密数据的正确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密码学算法的错误扩散影响范围急剧扩大,增加数据重传的概率。

3.卫星通信资源异常宝贵,传统的认证、加密及访问控制机制会大大消耗有限的卫星链路资源,应在实现安全控制的同时要避免浪费通信资源。

4.卫星的计算资源、存储容量及处理能力受限,使得采用的安全机制必须高效,以处理效率和安全为双重目标;并且,由于空间环境的电磁辐射引起的单事件翻转(SEU)会导致安全模块计算错误,同样加剧了错误扩散的程度。

5.卫星信道状态的不可预测性决定了在空间链路上实施入侵检测的难度较高、较为复杂。

通过如上分析,让不同专业学生了解到自己目前所掌握知识的差距,从而提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掌握信息安全与对抗知识的兴趣,也能够培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学有所用”的自信。

(四) 跟踪科研发展成果,设计卫星通信信息安全教学内容

针对卫星通信协议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基于卫星链路复杂性、异构性、高动态性、长延迟等特点,可从物理层的信息理论安全和链路层/网络层的计算安全两个方面研究空间通信协议的安全增强和数据保护技术,主要包含基于计算安全理论的数据安全保护和基于信息理论安全的物理层安全两大教学内容。由于卫星通信技术发展速度快,因此要紧跟最新科研成果,动态调整设计卫星通信信息安全教学内容。

1.基于计算理论安全的CCSDS链路协议数据保护。依据最新的CCSDS国际标准,重点讲授CCSD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保护的加密与认证技术。在讲授过程中,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密码学知识储备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通信原理知识储备,减少理论授课内容,因材施教。结合卫星信道的高误码率等链路特点,讲授信息安全技术对链路协议的吞吐量效率、等待延迟等传输性能造成的影响。要让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理解,安全机制实施的位置、采用的密码学算法和协议的执行过程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在原有卫星通信系统上添加安全机制,从可靠性角度来看无疑是增加了一个可能给系统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的额外环节。可让学生在教学环节展开深入讨论,让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和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深入交流,从不同专业背景出发,讨论卫星通信系统中需要的数据保护技术具有哪些特点,受到哪些限制,与传统地面网络存在何种不同。

由于涉及的密码学知识较多,基于计算理论安全的卫星通信数据保护技术适宜在信息安全专业进行课程教学。

2.基于信息理论安全的物理层安全机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目的。由于空间链路中存在被动窃听的可能性,如果通信双方完全通过在经典信道上传输信息,则在双方之间建立保密的密钥是不可能的。其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呈级数增长,量子计算机的即将出现更是威胁着计算密码的安全性,要满足空间链路的信息机密性需求就必须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密码体制。然后,引入信息理论安全的概念。信息理论安全结合了信息论与密码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信道传输的随机性,保证无线网络中恶意窃听的第三方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译码。在卫星通信链路的物理层采用基于信息理论安全的安全机制,星地通信双方不需要共享加密密钥,不需要复杂的加密解密算法,利用信道特性、编码、调制等一系列通信机制建立来建立安全的通信模型。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Shannon信息论意义上的安全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结合卫星通信信道存在着多径效应、阴影效应、多普勒频移和电离层闪烁等特征,重点讲授多径衰落等自然因素对信道安全容量和安全通信速率的影响,使学生掌握多径衰落环境下的信息理论安全模型。让学生了解通过多径衰落的阴影效应和多普勒效应的影响来加大窃听方对信息不确定性的方法,并学习利用多径衰落的相关系数之间的内在关系掌握基于信息理论安全的密钥生成算法等。由于涉及的信息论与通信原理知识较多,基于信息理论安全的物理层安全机制适宜在通信工程专业进行课程教学。

三、加强理工类高等院校跨学科信息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就如何加强理工类高等院校跨学科信息安全教育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因材施教,进行信息安全学科内部跨学科“二次教育”

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大多来自计算机、通信与数学等各个专业,其在本科阶段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都较为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应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结构,找准切入点,选择适合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研究方向,使他们既能获得全面系统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又能发挥他们所长,因材施教进行“二次教育”。具体来说,针对来自计算机、通信等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利用其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优势,重点加强其在信息安全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密码学与安全协议相关理论知识的经典教材或经典论文,培养其信息安全理论学习兴趣 。相应地,针对来自数学等理论性较强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学习方法,故应提高计算机、通信网和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弥补相应知识与能力的欠缺。

(二)与时俱进,有机结合系统工程知识与理论基础知识

对于信息对抗与网络系统安全等侧重于工程技术的研究方向,在打牢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应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使教学工作融合于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理解专业知识并加以掌握。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本学科发展情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改进培养方案,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改进系统教材,做到研究生教育与项目科研与时俱进、研究方案与教学教材紧密结合、工程研发培训与信息安全理论教学跨学科并进,从而促使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三)融会贯通,加强其他理工类专业信息安全“跨学科”教育

对于其他理工类专业,如自动控制类专业、物理类专业、化工类专业、航空航天类专业等涉及国家基础设施安全的专业学生来说,首先要加强其对信息理论知识重要性及理解程度,要求其重视本专业学科中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其次是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适当增加信息安全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课程。例如在飞行器设计专业方面,要加强学生对行器通信安全重要性的理解,掌握飞行器通信安全在飞行器设计中的方法与要求;在电力系统专业方面,要求学生在设计电力网络的同时,要能够充分考虑电力网的安全性。总而言之,要理工类各专业学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一种包含信息安全在内的“大局观”,融会贯通地掌握体系知识与体系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专业素质能力。

(四)丰富形式,利用多种手段加强信息安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跨学科”交流

除正规课程之外,信息安全教育还可以通过其它形式多样的跨学科教育活动来进行。许多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文化节”之类的课外教学活动,信息安全可以作为这些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举行信息安全知识竞赛,计算机渗透技术大比拼等。另外,小型报告会、问卷调查、技术讲座等都可以作为信息安全教育的方式。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与技术的“用武之地”与“用武之法”;使其他理工类专业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增强其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及其大局观,为实现信息安全管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唐成华,钟艳如,王鑫,王勇,张瑞霞.信息安全专业发展现状及促进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3,(7):66-73.

[2] 融燕,侯思齐等.中美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比较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学报,2009,(1):27-31.

[3] 李晖,马建峰. 结合学校特色加强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几点体会[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3-4.

[4] 王丽娜等.卫星通信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5] 吕海寰等.卫星通信系统(修订本)第二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6] 张晖.“卫星通信”课程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9,(31):169.

[7] 魏东兴,徐红,邢慧玲.自动化专业开设通信技术课程的尝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4):46-48.

通信科技论文篇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以及各种类型数字出版媒体的出现,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及网络化出版正逐渐成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主流方式。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09—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已有9300多种纸质期刊的现刊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数字网络出版,约占我国现出版期刊的95%;纸质期刊网络文献出版总量已达6200万篇,当年出版现刊文献280多万篇,同比分别增长4.2%与10.3%[1]。期刊网络化不仅可以使编辑业务流程更加简便、快捷,而且可以通过网络使期刊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和作者,大大缩短期刊传播周期,提升期刊影响力。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路化出版也是现代信息时代满足消费者对科技信息大量便捷需求的唯一途径。科研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以数字化方式检索、获取文献资料信息。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09—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仅就主要互联网期刊网站统计,2009年期刊文献的总访问次数(检索、浏览、下载总量)已达到60亿次,较2008年增长约75%。其中,当年发表文献的访问次数约18亿次,篇均访问次数达700次,篇均下载次数超过100次,刊均下载次数达1.2万次[1]。数字出版市场的旺盛需求也使网络化成为行业类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1 《烟草科技》网络化实践与效果

为了积极应对网络信息时代对科技期刊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烟草科技》杂志近年来在期刊网络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并初见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1.1 门户网站的建设

建设期刊的门户网站是实现期刊网络化的重要内容。《烟草科技》网站建设较早,2003年已申请了独立域名(http://),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烟草科技》网站已成为包含期刊介绍、在线稿件采编系统、过刊查询、编委会、理事会介绍等内容的综合性网站。网站首页设有“期刊简介”、“新闻公告”、“在线阅读”等模块,期刊介绍性信息,如期刊介绍、编委会名单、数据库收录情况、联系方式等,并提供已发表文章题目、摘要的免费查阅。首页的“投稿需知”模块,详细介绍了本刊的内容要求、文章格式、文献著录标准等,并提供“模板论文”供作者下载参阅,使作者在写稿投稿时撰写的论文更加规范、更有针对性。网站设置的“English”(英文界面),刊登了已发表文献的英文题目、关键词、摘要及作者信息等内容,以进一步扩大期刊的传播范围。

通过《烟草科技》门户网站内容信息的逐步完善和功能的逐渐增加,网站的点击率逐年提高,门户网站在提高期刊覆盖面、扩大期刊影响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网络采编系统的引进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也使实现稿件的在线投递、审阅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网络采编系统也使编辑能够同时在统一的业务平台上进行操作,达到协同化办公,实现数据共享[2]。

《烟草科技》编辑部从2007年开始与北京玛格泰克公司合作,建立了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实现了从收稿、审稿到定稿、发排的计算机网络化加工与流程控制。该采编系统包括作者投稿、作者查稿、投修改稿、专家审稿、主编办公及编辑办公6个模块。通过该系统,作者可以在线提交稿件和查阅稿件处理情况,从而减少编辑人员手工登记稿件的工作量。在专家审稿和退回作者修改阶段,系统通过在线提交稿件、发E-mail以及发手机短信3种渠道迅捷、即时地将审稿信息、专家审稿意见及编辑修改意见通知给专家和作者,减少了编辑人员接待电话和回复邮件的次数,也缩短了稿件处理周期。

2012年,对《烟草科技》的网络采编系统进行升级,系统由以前的单机版升级为网络版,系统界面更加友好,编辑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即可登录办公,也不会因为相关人员不在岗位(如领导出差)而影响稿件处理的正常流程,业务处理更加便捷,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稿件网络采编系统的应用大大节省了编辑登记来稿信息的时间,同时通过投稿程序的设计使作者来稿信息更加完备,内容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了编辑后续加工处理稿件的效率。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应用后,来稿量由2006年的将近500篇增至2007年的520余篇,增长6%。并且以后逐年也基本呈稳定增加的趋势,近三年来《烟草科技》的来稿量已基本趋于稳定,说明《烟草科技》已建立起较固定的作者群体。

1.3 网络数据库的加入

国内科技期刊自建的网站一般存在信息量少、点击率低、覆盖面窄、影响力相对较小等问题[3],而商业数据库则能弥补这些缺憾。通过加入专业数据库无疑会对科技期刊刊发论文的被查阅、检索、引用有着直接的作用。目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期刊数据库有3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烟草科技》早在1996年已加入CNKI和万方两个国内数据库。国际方面,《烟草科技》2003年开始分别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烟草文摘》(TA)收录期刊,2013年又正式成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烟草科技》2003—2011年期刊被引指标和期刊来源指标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从2003到2010年,《烟草科技》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他引率呈稳定增加的趋势(表1),这也进一步说明这些国内外权威网络数据库的收录在提升期刊知名度、提高文章被引频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虽然近年来《烟草科技》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已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目前信息与通信技术仍在持续快速发展,简单地将平面期刊的内容拷贝到网上,以编辑部为主体的单向输出和服务模式已略显单一,不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针对目前《烟草科技》网站功能略显单一、互动性不强的现状,笔者通过对国际知名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现状和特色服务功能进行了较全面的文献资料查阅、归纳、分析,并对国内网络化水平较高的期刊进行实地考察、咨询、交流等方法,结合《烟草科技》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以下途径以进一步提高《烟草科技》门户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1 完善网站功能

增加文章排序模块:增加如“摘要点击排行”、“全文下载排行”等统计功能模块以利于读者作者更好地了解行业研究热点及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为编辑组织选题内容提供参考。

完善检索功能:在网站主页增设“检索”模块,除常规的题目、关键词、作者、摘要搜索外,也可根据行业论文中图表较多的特点,加入“图表搜索”模块,即在检索结果中直接点击图形或表格即可以查看图表的详细信息,使科研人员获得图表信息更加便利。

增强引文链接功能:对参考文献(引文)设置链接,如果该篇文献发表于《烟草科技》,读者则可以通过链接直接阅读到文献的摘要和全文。若为其他期刊发表的文章,则列出可检索到该文献的期刊网站或数据库链接,若读者已有相关权限,同样可以获得文献的详细内容。通过超链接的设置,能够极大地丰富期刊网站的自身内容,海量扩充网站容量。

2.2 增加信息推送服务

所谓信息推送,是指信息者通过网络服务器根据预先设立好的设置条件,有目的性地将用户需要的信息主动发送到用户的信息终端中去。推送技术通过自动传送信息给用户,来减少用于网络上搜索的时间。它根据用户的兴趣来搜索、过滤信息,并将其定期推送给用户,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信息[4-5]。

将信息推送技术运用到科技期刊的网络服务中,也将更有利于期刊内容信息高效、即时的传播。例如,可针对《烟草科技》网络采编系统中已建立的作者库、读者库、专家库人员每月定期推送期刊新刊发相关内容,如“最新文章速报”、“最新目次速报”、“高点击论文速报”等,方便科研人员了解期刊最新信息和最新科研成果。还可以根据作者发表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推送,一旦新发表一期的文章中关键词与作者已发表文章的关键词一致,则自动推送该篇新文章给作者,提高文章的活跃度,增加作者、读者与网站的“黏度”。

2.3 加强个

针对用户需要,提供个。用户通过在网站上注册获得个人账号,目前《烟草科技》网站的用户账号只具有投稿、查稿的作用,可以扩充账号功能,如检索文献及保存近期的查询记录,建立个性网盘对文章进行分类标签、加批注等,输入用户感兴趣的关键词申请推送服务等。针对已刊发文章的作者,可以提供其发表文章的点击下载数据报表,即自之日起逐日累积的论文摘要或全文浏览数据,及该篇论文被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情况等信息。

2.4 增强网站互动性

网站的互动性越强,作者、读者、审稿人的参与程度就越高,期刊的关注程度也就越高。目前《烟草科技》网站的互动性还仅停留在人机互动的阶段,即单一地由编辑部信息,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获取,用户无法提出需求,缺乏互动通道。在提高互动性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在线工作QQ、msn、飞信等,开通用户与编辑部的即时联系通道,并及时反馈用户提问,准确解答用户疑难问题,建立起期刊对用户的良好态度形象。同时,可增设BBS/论坛,官方博客、微博、微信等模块,就新的选题、行业研究热点难点及学术争鸣点等进行探讨交流,也可在此进行新收稿件匿名同行评议,集思广益,在编辑取舍稿件时给予参考[6]。

3 结语

以《烟草科技》期刊为对象,从门户网站的建设情况、网络采编系统的引进情况、网络数据库的加入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行业类期刊网络化的现状,总结了目前《烟草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实践效果、讨论了期刊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完善网站功能、增加信息推送服务、加强个、增强网站互动性等途径,建立多渠道、多功能、互动性强的义用户为主体的新型网络化模式,进一步丰富期刊特色、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郝振省,魏玉山,张立.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2]黄莘,漆蓉,税红,等.稿件采编系统的操作分析[J].编辑学报,2008.20(2):153-154.

[3]陈欣.浅析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