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04

物理教案论文

物理教案论文篇1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也大多利用了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课堂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灌输式教学对教师来说有很大的教学压力,对学生来说也很难有效掌握课堂知识和内容,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提问研究的空间,在整个课堂学习中都是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应该寻找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先进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传统模式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提供更有利的教学基础,导学案教学应用也正是符合了以上观点,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接下来笔者就来谈一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一、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模式

1.利用导学案教学做好预习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非常弱的,而且学生在大多数的课程学习前是不会去主动预习的,这样就让高中物理教学课程很难在短时间的课程安排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物理知识本身就相对比较难,学生自主性又相对较差,很容易造成课堂内听不懂,课后做不了训练的情况。而导学案教学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对高中物理课程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就将预习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让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导学案,在课程开始前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中物理课堂效率低的情况。在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前,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课程开始时尽可能处在同一能力平面上,这样会大大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和物理成绩。2.利用导学案教学进行课堂讨论。利用导学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做好预习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案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是非常难实现的。但是高中物理教师在利用导学案教学进行课堂设计时,可以将导学案与情境模拟教学联系起来,并且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加入实验环节,学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融入课堂学习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导学案的问题做出对应的学习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讨论研究过程中,培养物理学习思路,掌握物理学习技巧,逐步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3.利用导学案教学完成课后回顾。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本身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课后巩固习惯,就很容易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遗忘之前所学的内容,教师在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非常难以把握这一点的,但利用导学案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完成巩固知识环节,这样的教学效率会非常高,对学生的帮助也是非常明显的。

二、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长期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提前预习,课中讨论反思,课后巩固知识等。最为主要的还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高中物理的自主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教师和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热情。根据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良,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尽快地帮助学生完成身份转换,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可以把物理学习的过程变成自己喜爱的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将来的高等物理学习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这也是导学案教学的一大重点价值的体现。在我国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利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学生如何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师如何提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效率等都在逐渐摸索。

本文就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研究分析,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库拉西•吐尔达洪 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物理教案论文篇2

对于这类反应灵敏的学生,我们应该先给他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建立他的自信,使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信其道,亲其师。

但是在我们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了解,我们要先从班主任、咨询师和家长口中去了解学生的兴趣、成绩、特长、爱好等、再仔细、细心的去观察、发现学生的特点,以便于我们分析,评价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2、对课本知识、考试考点的了解,我们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分清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做题的方法、技巧等,以便于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讲的难易知识不同。

3.对计划实施过程的注意,即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材在变,题型在变,但知识不变,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且计划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修正完善。

4、多鼓励、不批评、讲道理,绝不放弃,绝不抛冷水。

物理教案论文篇3

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复习《杠杆平衡条件》内容为例,教师教学前可向学生提问:挂在墙壁上的石英钟若电池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停止的位置有何突出特点?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平时大多没有注意或者思考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认为会停在“6”的位置.这时教师可先告诉学生,时钟停止时秒针会停在“9”的位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实践予以验证结论,同时思考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因为“9”的位置时重力的力臂最大,从而为导入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教师列举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后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以便顺利实施物理导学.

2.课中鼓励合作以深入教学

应用导学案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基于上述目标并结合初中学生认知的成长历程,初中物理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指导的模式,以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导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初中学生的身心处在迅速发展阶段,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同时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日益强烈.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得不到正确结论的情况,若多次发生则容易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影响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顺利应用.例如教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时(凸透镜的焦距已知),可首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各小组分别使用凸透镜观察蜡烛烛焰成像的特点.各小组的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接着学生在小组内部将观察到的结果汇总后共同交流讨论.通过联系所学的知识,学生能够发现烛焰离凸透镜在不同的距离范围内所成像的性质(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以及实像还是虚像)不同.当然,反复的实验探究可能会影响教学授课计划,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选择误差较小且操作简便的实验,以保证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3.课外拓展延伸以强化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导学案虽然具有开放性,但是仍然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但由于课时计划、课程标准或者教学设备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难以及时解决.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在结束课堂教学后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训练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充实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结构.针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课后小实验: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后打气筒的外壁变热了,这主要是以活塞压缩气筒内空气做功为主还是以活塞与气筒壁摩擦生热为主呢?制作水果电池并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实验,学生可先自主实验探究,然后与班级其他同学讨论并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引导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物理教案论文篇4

2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在高中理科课程中,物理课程理科特征最为明显,就化学和生物两门学科而言,物理课程内容显得更为抽象化,且理论课程体系繁多,存在大量的知识点,而物理本身存在较强的逻辑性,这就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增加了很大难度。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因其繁杂的理论知识难以记忆理解,很难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得到乐趣,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导致其跟不上教师课程进度,更加难以理解物理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物理成绩越来越差。导致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但难以解决,然而,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却很容易解决。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案例为学生构建呆板无趣的物理知识框架,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更好地学习物理。同时,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展示了物理在实际中应用,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兴趣,提升了学生对案例的学习激情。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明确了物理知识的原理和实际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困难度,有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和物理素质的养成。

3案列教学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3.1前提是课程准备

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应用的首要前提之一就是做好课程准备,即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对所学课程进行预习,充分了解案例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当然,在准备工作中,教师和学生的任务不同。就教师而言,在课程准备中既要了解课程培养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和性格特点,充分准备相关课程计划。又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案例选择、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等方面进行考虑,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配合教师工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应该单一停留在姓名、性别的了解而更应该侧重于性格特点和课程学习优劣势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充分了解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程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沟通,从侧面了解到课程的不足支持并加以改进,发挥案列教学法在高中物理中的优势。

3.2关键是教学组织

在做好课程准备的大前提下,贯彻落实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组织的合理安排。教学组织的合理安排在于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课程规律,制定相关课程计划,由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判断处理,深入了解课程所学内容,边分析案例边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选择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其选择方式主要有理论—案例型、案例—理论型、技能—示范型。所谓理论—案例型为先学习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再结合相应案例进行实际分析判断,从案例分析中消化吸收看似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从而建立健全相关理论框架。所谓案例—理论型为在讲解死板的理论知识之前先进行相应的案例铺垫,用案例构建一个大体知识框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逐步的理论知识学习,把案例学习作为理论知识学习的平台,通过学生的判断分析来找出问题,结合问题找出相应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案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不断的找出问题来学习理论知识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夯实。所谓技能—示范型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模仿,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案例当中,调动起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通过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3.3学生合作交流是形式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加强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验在物理中占得比重较大,在学生间开展合作交流模式,有利于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素养。比如在匀速直线运动课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小车实验,在进行小车实验之前,教师应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详细了解实验过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应该先列出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因为其他外界原因而导致墨点分布不均匀不符合匀速运动的现象,但是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理论问题的理解。

3.4教学评价的保障作用

教学评价工作应不断随教学方法的改进而改进,这是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教学评价工作应该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真正做到评价工作所具有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言,教师不能以成绩的优劣来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也不能进行单一的否定,而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既要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批评指正,有助于学生改正,在学生可取之处进行表扬和激励,方便其他同学进行借鉴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卷面成绩、学生课堂表现、学生技能,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来评价综合学生。

物理教案论文篇5

1物业管理课程的特点

房地产是近年来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一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在中国拔地而起。城市商品住房的兴起正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住房模式,房地产商将住房区域分为公共区域与私人区域,私人区域是小区住户的日常起居的地方,但是小区的公园、电梯、公共走廊都是需要小区住户平摊的。很多人会关心这些钱除了买这些地的使用权还用在了哪些方面呢?其实这另外一部分钱就是给了物业,物业负责整个小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公共场所的管理。售楼员在如火如荼地推荐我们这个房子地段好、装修好的同时,房客们现在却似乎越来越关注另一个问题——物业管理。所有的小区都是要配备物业的,物业就相当于一个小区的管家,时时刻刻注意着这个小区的动向。随着房产的开发,物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却稀缺,因此大学开设物业管理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的物业管理教学才刚刚起步,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都不够成熟,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物业管理隶属于工程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读完本科四年即可毕业。通过对大学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如今的物业管理课程有以下两个特点:①综合性。物业管理专业要学的东西多且杂,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建筑等多方面知识;②应用性。换句话说,物业管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需要你进行多么深的学术研究,只是纯粹需要这种人才参与到市场来填补社会就业空位。物业管理教学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教一些实用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胜任这个职位的要求。

2物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物业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实用性强就意味着并不需要学习多少理论知识。现在的物流管理教师上课依然秉承着与其他理论性强的专业同样的上课方式,即主动强化理论知识,弱化实践操作。这对于其他搞研究的专业或许还行的通,对于直面就业的专业就委实有些牵强。或许是老师习惯性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提不起积极性。

2.2学生对物业管理课程不够重视

物业管理在中国应该算是比较新的行业,因此大学生对物业管理的认知还不是很透彻。尤其是一些大学生片面地将物业管理理解为服务业,认为不需要知识也可以去胜任这个职位,很少有人会为了单纯想要当物业管理人员而去学这个专业。加上工程管理专业的范围非常宽泛,既与管理挂钩,又与服务嵌连。因此大家选择这个专业的人大多数都应该是奔着当管理人员去的,就业也是往大型的房地产企业总部或建筑事务所去的,几乎没人想到去当一个小区物业管理。而且物业管理不仅工作辛苦,待遇还不高,因此更没有什么人考虑了。这样的观念也显示出当前社会对这个行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3物业管理课时安排有限

物业管理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部分主要依靠讲解案例来完成。但由于课时安排的有限,理论和实践课程如何分配成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先教授理论知识,然后再是案例分析,但是这样理论课一定会占据大部分时间。案例分析占主要时间,但是纯的案例分析没有理论指导也很难将清楚。平均分配,这样反而实践和理论都耽误了。那如何利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呢?我们试验了案例教学法,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

3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意义

3.1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案例来自于实践。一份典型的案例包含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平时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果学生做到了,他们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非常适合这个专业,那自然对这个专业更感兴趣,如果解决不了,那肯定也情有可原,老师就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看一看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只有自己不懂得东西,我们才会认真去聆听,那教学的效果肯定会比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要强。他们也会觉得这个专业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容易,也需要重视起来。因此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论情况怎样,我们的目的都可以达到。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份典型的物业实际案例不仅包含学生要学的理论知识,还包括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况。比如很常见的物业收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如何去跟这些业主交流,这就是理论课本学不到的东西,必须要学生亲自去体会。学生拿到一份案例不仅需要利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而且碰到一些突况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现场反应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更是积累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4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案例的选取要足够典型。要能真正反应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教学毕竟是教学,案例分析的最终还是要体现理论;其次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只能想到事物的表面,而老师可以将学生引向更深的层面;再次教师要从一个主讲人变成一个旁观者。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教师只有站在学生外,才能看清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最后教师也不能整个分析过程都不参与其中,最后的结尾还是需教师来对案例分析进行升华,指出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分析内容。

5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其实案例这个名词最开始不是运用在物业管理方面的,最开始的案例教学出现在医学领域,因为医学病例就是典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其实许多领域出现的典型都可以用案例来整理,因此,其他领域也开始用案例来进行情况的总结与分析。案例分析法其实就是对某一特殊情况进行分析,从特殊中得到这种事件的普遍规律,再反过来运用这种普遍规律来指导特殊情况,就像哲学中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后来的案例分析法被借鉴到教学领域,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意识到教师其实可以很好地利用案例分析法,由于在教学课堂上只讲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着门学科的兴趣。但案例分析法就不同了,教师们发现这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案例来源于生活,但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些实际案例中总结出理论依据。这时候我们发现案例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起到教育、启迪学生的作用,这种教育方法是具有变革性的。尤其是运用到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物业管理,效果会更加明显。我们一般利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主要步骤就是先选择一份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去分析,教师从旁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这样的案例教学既让学生深入到了问题的实践层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将理论知识渗透到案例教学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最后,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老师也在其中受益匪浅。在这种方法还没有被引入教学领域之前,教师都是日复一日地进行机械化的理论灌输,他们虽然知道这样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这些理论知识基本上也没什么用,但没有办法,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直到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让老师重拾了教学的信心。老师跟学生一样,也是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老师也面临着对自己上课能力和教授知识的能力的新的考验,这种同时让双方都紧张的教学方法重燃了当下大学教学的热情,相信效果出来一定会非常惊艳。

5.1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具体内容

(1)物业管理课程总论。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产业,该行业正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以在授课时,要大概的介绍物业管理行业的前端领域和新近发展情况以及该学科在中国的现状和国家颁布的法律条例以及相关政策,并且要和发达国家物业管理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显示出差距。也要对中国优秀且有个性的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此时同学们就会对该学科有个大体认知。在这个条件下,举例说明物业管理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让同学据此进行思考和讨论,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播放物业管理影像资料。很大一部分同学对现代物业管理的方法和准则并不是很熟悉,在刚上课的时,向同学们播放一或两个资料片,对著名的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准则做直观的展示。让同学对物业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致。(3)物业管理课程讲座式。教师举案法是案例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物业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将以往的章节模式变为讲座模式,不再面面具到的解释理论知识,而是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剩余的非主要和小难度的知识点让同学们找时间自学,这样就提高了课堂的利用效率,在有限时间内对典型案例进行讲解,点明重点。教师每节课布置一个主题,准备一至两个典型案例,先以奖励制度激励同学参与分析案例,而后引出相关概念原理,再利用概念原理重新对案例进行科学分析。(4)学生课程论文的讲解和讨论。案例教学法还有一种方式——学生举案法的实践。课程论文在同学的成绩考核中占一定比例,要让同学独自物色物业管理案例并上交相关论文,论文应由案例介绍、问题分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要以电子稿形式上交。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同学的论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展示,并让相关同学上台讲解案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且有压力感,进而产生动力,能够使学生悉心准备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并且提高同学主动学习的能力。

5.2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思路

主要思路:①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准备相关的案例;②教师利用多媒体系统,向同学展示案例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③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从而寻求出解决问题方法;④教师通过展示的案例,引出相关的概念和原理,用概念原理解释本次课堂的学习内容;⑤教师提出案例中的问题,并利用概念和原理进行解决和改正;⑥分析同学对案例处理态度和方式的不同。

5.3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具体步骤

(1)选择案例。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获得案例,比如通过网络,电视,手机以及日常生活经验都可以。教师收集到某一教学主题案例后,可通过板书讲解、视频展示、模拟演示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收集来的案例应当切实符合教学主题,要求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实效性。难度居中即可。(2)学生准备。教师要通过准备的案例的复杂指数和教学目标,来估算出准备时间和应准备的资料。启迪同学们搜寻需要的信息,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并能够独立思考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在此之前给同学们分好组,让他们懂得协作与交流。准备好应答课堂的讨论问题和课堂总结。(3)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学生运用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出案例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案例的规模大小不一,有一些小的案例,只需要教师讲解一个知识点即可,讲解后,教师可以立即给出案例,细心学习的同学会轻松得出结论;还有一些较大的案例,可能要在学习整章后才会得出结论,这时就可以让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此刻应该引领同学回忆之前的知识点,但是不能说出最终答案,让同学在老师的提醒下独立思考。此过程就鲜明的显示出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运用传统教学法时,教师经常会进行细致的讲解,可是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了同学主动学习的能力,此时的教学主体变成了教师。而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会与同学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让同学们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同学主动学习的能力,而同学们会利用自己学过的相关知识甚至是课外知识来提出解决的初步方案。此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引导同学,并不过多的干预同学的思考与分析,但是在这过程中有的同学们多多少少会有些偏差,甚至脱离了学习的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予以纠正或加以提醒了。但最后还是要以尊重同学观点和想法为前提,进行总结归纳。将内容引导到正确的主题上来。(4)总结回顾。教师展现的结论或答案,这部分并不是固定的,有的可以从书本教材中找到,有的则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与同学一起研究他们的不同之处。并以鼓励的形式对同学的结论进行点评。让同学们独自总结错误,得出经验教训。每一个小组可以做一些书面报告,并把它们保存下来。为学生下一次的案例分析提供经验和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即可以学到概念理论,也可以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逻辑思考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戚龙琦.浅议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王婷婷.从微电影传播看微时代城市文化的构建[J].青年记者,2015,(8).

[3]王道花,金从.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8,(5).

物理教案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一、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越来越突显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几乎都会涉及到物流,国内各种大型活动都需要物流系统的支持,因此,全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空前的增加。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截止2009年在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物流本科专业高等学校多达279所,这当中有近232所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47所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由于存在巨大的需求,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因此各类学校在近几年培养了大量的学生。随着物流相关专业开设数量的增加,物流专业教学质量问题也随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二、物流教学方法现状

现在大多数的物流本科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对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来说,对物流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其未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可以为科学的物流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于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差,通过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就以上两种教学模式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院校,学生的理论水平较扎实,但是缺少对物流管理过程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使学生能力得不到均衡的发展;而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往往培养的学生只是到如何操作,而对为什么这样做不理解,不利于其进一步提升,使其自学能力降低。为了克服不同教学模式的弊端,就需要高等学校在理论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其中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

三、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机理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更加突出了其系统性,不同的企事业、不同的时间窗和条件下可以存在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物流管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相关案例对教学过程以辅导,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对物流和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的理解。总起来说,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防止学生对纯理论学习有空谈的感觉,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清晰化。案例教学法选用比较前沿的物流运作管理(比如世界应用物流管理比较成功的沃尔玛超市、家乐福超市等)和生活中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领悟到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智力潜能的开发,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一项内容,就是注意案例的选取,一定要是简单而且是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二)案例教学过程注意事项

在应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有:

1、案例准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对哪些问题需要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十分清楚,有重点的对相关知识点的案例进行筛选,找出最典型的案例。对找到的典型案例,教师要做全面的分析,自己要再上上课之前对案例十分熟悉,并且设计好案例应如何引出,重点介绍哪些内容。

2、案例的真实性

寻找案例过程中必须注意案例的真是性,不能够选择一些没有来源依据的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寻找案例的过程中,尽量通过一些权威的书籍和媒体进行案例的收集。

3、案例分析

针对不同的案例应使用不同的方法,有些案例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注意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迪,使学生对所分析案例表达其自身的观点,教师对正确的见解应给与充分的肯定,对有争议的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讨,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案例教学结合理论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在现代物流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使每堂课都生动、易懂。

参考文献:

物理教案论文篇7

1.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等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5年提出了大学物理课程的目标[1]: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注:本文所提到的大学物理教学都是针对非物理专业的学生)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教学内容仍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本位,没有很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经典物理内容比例较大,近代物理内容相对不足,当代物理前沿及其在高科技中应用方面的内容就更为少见。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高科技发展相距较大,必然造成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认识的误区,进而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满足于教材基本内容的讲授,学生满足于应付考试过关的现象,无法实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种种说明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与大学物理教学目标还相去甚远,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革新大学物理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

2.课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和利用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并不要求指向统一的、标准的答案,而是要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获得启示和意义。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案例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进行论述。期望能够对我国高校大学物理教师进行案例教学起到一些启示作用,并能够推动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

3.大学物理实施案例教学的流程

大学物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可分为教学设计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通过设计案例教学流程,老师可以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把握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将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际学习或工作环境之中的可能性。

3.1教学设计阶段

案例教学情形中,教师对于教学设计有着更大的自主空间,有着更多的发言权,同时案例教学也需要教师更多地参与到案例的教学设计中来。

3.1.1确定教学目标

巴赫(Barach,J.A.)曾指出,确定教学目标是案例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师教学材料的收集和组织、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活动才能有方向、有秩序地进行下去。还要结合物理学科的总的教学目标和每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3.1.2选择合适的案例

由于大学物理是针对理工科学生所开设的基础课程,考虑到学生专业的差异性,因而在引入案例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案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结合电磁学、光学的知识,分析光盘和磁盘的读写原理及鼠标定位的工作原理;对材料专业的学生,可选取X射线进行结构分析的原理案;对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列举电磁炉等电器的工作原理,来学习电磁感应、涡电流等知识。越能引起广泛争议的案例也最接近高度复杂的教学实际情境,更能发展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和决策能力。

3.2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

案例设计以后,就要进行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案例教学的成败与否与准备是否充分关系甚密,不仅要赋予充足的准备时间,而且要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潜能。主要涉及教师、学生和物质的准备三个方面。

3.3案例教学实施阶段

教师进行案例教学不是例子+理论的简单描述和说明,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案例涉及的“命题”进行思考、辩论和推理的过程。

3.3.1案例引入

课堂开始的“案例引入”相当于运动员赛前的“热身运动”。案例引入的方式有很多。无论哪种方式引入,其共同目的主要在于:引起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关注和兴趣、告诉学生这个案例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接下来的活动计划、活动要求、时间安排等。

3.3.2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学习”,我们可以用下图显现这一过程展开的方式:

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边看案例边进行思考。案例教学是否能成功进行,问题的创设成为了关键的环节。

3.3.3案例呈现

案例实施中的这个阶段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案例呈现的时间和方式可能因为教学目标、案例内容、案例形式的不同而有差别。比如老师在讲多普勒效应的时候,光凭老师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可以给学生播放Flash课件,从而从视觉与感官上加深学生的理解。

3.3.4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渗透于大学物理案例教学的各个阶段。案例分析应抓住问题的关键,避免过分拘泥于细节。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认知观点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以前的分析与讨论作一个总结,加深理解。

3.3.5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师生互动性学习最完整、最强烈的体现。教师要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明确讨论的任务和学生角色。密切关注学生讨论的进展和动向,使案例讨论紧扣主题深入展开。教师要予以启发,开拓他们的思路。

3.4.评价反馈

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案例教学评价对案例教学起着指引、检测、鉴别、激励等作用。

4.案例教学实施效果分析及评价

针对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比较设计调查问卷,适时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对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他们的适应程度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合理、公平的评价。

4.1 案例教学法实施前的调查

本研究中的教学试验对象是德宏师专职教系2008级水电、电子应用技术班。研究开展之前,以问卷调查前测的方式对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实发问卷78份,回收78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平时的大学物理学习中,你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哪些方面(记忆知识点、理解概念及原理、运用物理知识和规律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其它)?选择“记忆”的人数为36,占46%,选择“理解”的人数为31,占39%,选择运用的人数为11,占14%。

数据表明,在大学物理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记忆和理解知识方面。

2)通过大学物理这门课的学习,你想?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掌握科学方法”。由此看来大学物理的教学与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希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手段有待改进。

3)你赞成“大学物理教学应融入案例教学”的观点吗(非常赞成、赞成、较赞成、无所谓)?非常赞成占15%,赞成占58%,较赞成占17%,无所谓占10%。数据表明,学生对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渴望,他们希望老师能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也为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增强了信心。

4.2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时间:2008年9月――2009年1月

教学内容:静电场中的静电平衡、尖放电端、静电屏蔽

4.2.1.准备

让教师和学生熟悉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为学生案例学习进行背景知识铺垫;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分析案例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环节及每个环节中的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情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2.2.实施过程

1)案例的选择

关于避雷针的发明、应用、工作原理,以及静电屏蔽的图片,材料如下:

(1)唐代《炙毂子》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一位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

(2)法国旅行家戴马甘兰1688年所著的《中国新事》一书中记有: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行至地底,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

(3)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4)根据提供的两幅图片,从现象出发把五彩缤纷、美妙神奇的物理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

2)教学设计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和选好案例之后,对案例中需要学生参与分析的问题进行了设计:

(1)避雷针的作用是什么?

(2)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3)避雷针都有哪些类型?

(4)避雷针由哪几部分组成?

(5)尖端放电的原理是什么?

(6)导体的静电平衡的条件

(7)静电屏蔽的原理。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形成自己小组的分析报告,由小组负责人进行汇报,再由教师引导进行全班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最终讨论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

4.3研究过程的体会及反思

从案例教学运用于大学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学生由未接触到慢慢适应,对案例教学是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而要保证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运用和实施,

教师要掌握案例教学的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及探究能力,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发掘学习资源,同时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使其进行自主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都领会了案例教学的意图,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过几个阶段的教学试验,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好,只要他们熟悉了这种教学方式,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案例教学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进行后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大多数的同学发现在与同学的讨论和交流中能够得到很多启发,学到很多东西并能够改进自己的学习,有利于自身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4.实施案例教学后的效果分析

通过案例教学,有79%的同学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的有所提高,基本不变占16%,兴趣下降了占5%。案例教学有72%的同学认为有助于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

通过上述对案例教学应用于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与测评,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大学物理学习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兴趣的提高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认知保障。

第二,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这与大学物理的能力培养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第三,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力越强越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

第四.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科学扎根于讨论,讨论是科学赖以生长、繁荣的土壤。讨论可以使学习深入,讨论能够激发创新的火花。

5.结论

通过具体的个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5.1案例教学引入大学物理课堂,有利于改变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上的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和探索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实现了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提高和改善。

5.2必须探索采用适合学生层次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历练、改变原来单纯重视理论概念识记的方式,使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真正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5.3案例教学的运用,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拓展,加强对物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育观和评价观;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将案例教学应用于理工科物理教学是对物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一种改革和创新,也是对深化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的促进,但它必须经过实践、总结、推广,再实践、再总结的反复过程。随着案例教学的不断深入,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内外的关系、教师组织实施与学生积极参与的关系,案例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必将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新变革,使理工科物理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物理与工程,2006,16(5):1-8

[2]江俊辉.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7,195(9):41

[3]杨红.基于ID3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5-7

[4]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3-29

[5]puters&Education,1981,38(3):68-69

[6]周梅香.高等师范学校语文案例教学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20

[7]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97

物理教案论文篇8

二、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国外高校在药物化学教学中也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并出版案例学习教材,书中收集的案例涉及临床用药和配伍,适合药学类专业学生使用。国内高校在药物化学教学中也尝试了案例教学法。《药物化学-案例版》(孟繁浩著)主要提供了一些代表药物的临床应用实例,内容稍显单一,并不适合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使用。下面就对多层次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1.梳理教学内容,实行多层次案例教学

药物化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知识领域多,如果不对知识体系进行适当的梳理,收集的案例资料就会难以全面反映课程教学内容。我们将药物化学的知识体系按教学要求分为四个层次:①药物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②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③药物设计和新药发现的原理和途径;④新药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然后对以上四个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针对基础知识和理论采用“趣味性案例”,案例资料以药物发展史实例、社会热点事件等为主。例如,在抗疟药中介绍“青蒿素发现的故事”,在学习普萘洛尔时穿插介绍詹姆斯•布莱克因发明该药获得诺贝尔奖的资料,学习麻黄碱时介绍“感冒药制毒案件”,学习抗生素时介绍“超级细菌”,学习激素药物时介绍“运动员兴奋剂事件”。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增加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针对药物临床应用和生产方法采用“问题型案例”。在讲课时提出相关药物的生产或临床使用实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学习中思考,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解热镇痛药一节,课前先提出临床应用实例:“一名3岁男孩由于误服了大约半瓶对乙酰氨基酚,被母亲送到急诊室,医生为男孩洗胃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然后提出问题:①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产生何种毒副作用?产生的机制是什么?②医生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治疗方案?为什么?”。每个章节的药物介绍都通过类似的应用实例,提出若干问题,供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分析讨论。针对药物设计和新药发现采用“典型案例式”教学,精选了10个新药研发案例,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案例介绍,组织学生讨论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创新药物研究的兴趣和认识。如“西咪替丁及其类似物的发现过程”“、卡托普利的发现过程”、“他汀类药物的发现过程”、“紫杉醇的发现过程”、“联苯双酯的发现过程”等。通过案例讲解和讨论,培养了学生新药创新的概念和意识。针对新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采用“研讨式案例“教学。由于药物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要及时跟踪新药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布置学生跟踪最新上市的新药,组织课堂报告和讨论,包括其中蕴含了哪些药物化学原理和方法,有哪些创新性,对我国新药研发有哪些借鉴意义等,引导学生如何从文献资料中进行信息的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收集资料。资料收集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收集案例资料有几个主要来源:一是参考文献和教材,如《MedicinalChemistryCaseStudyWorkbook》,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直接使用,如地西泮类镇静催眠药的临床使用案例;二是反映行业进展和动态的网上资料和文献报道。如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的罗非昔布召回事件;三是上市新药的研发案例。这部分来源于文献和专利报道的近几年世界上市新药。另外参考已出版的药物化学百科丛书《新药研发案例》,从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如西咪替丁的研发过程;

(2)编写案例。对收集的原始资料及文献资料要进行整理、提炼,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编写完整的课堂教学案例。编写案例的关键是凝练问题,每个案例提出5个左右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在“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中毒事件案例中,可讨论问题如下:①瘦肉精为什么能增加猪的瘦肉率?②瘦肉精为什么能在猪肉中蓄积?③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为什么会引起中毒?可能的机理是什么?④瘦肉精能否用来增加运动员的肌肉?是否会产生毒性?⑤有哪些可能的方法能快速检测猪肉中的瘦肉精?

(3)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讨论的组织和调动。要将案例和问题提前布置,使学生课后主动查阅资料,思考解决方案,课堂上再分组讨论,老师做适当的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案例的背景介绍和问题的提前布置很重要。由于学时有限,课堂讨论一般要控制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4)总结评价。案例教学法的最后环节就是老师的总结评价。对于很多案例的讨论结果,不一定有唯一的答案,重点强调学生讨论的参与程度,讨论问题的过程,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路等,鼓励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老师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和讨论过程给出总结性评价,并计入平时平时成绩。

三、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的一些思考

物理教案论文篇9

双语教学是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要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在高等学校中要有5%-10%的课程用外语进行授课。可见,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物证分析课程是公安院校法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类物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为案件侦查和诉讼提供科学证据。物证分析技术中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和医药等多学科知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法庭科学成果一直以来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以为物证分析公安实战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物证分析双语教学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案件物证的理化分析技术,还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正确理解英文原著的概念与理论含义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国际专业前沿的关注,使学生掌握法化学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英文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教材选编、教案设计、“建构性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探讨了物证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问题

一、教材编选

选择适合物证分析专业特点和我国公安实战需求的双语教材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国外原版教材和英文专业文献既有详尽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还配以各种典型案例,实用性较强,可以作为编选教材的素材。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文献,并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性,从中节选知识内容进行编辑和完善,建立物证分析课程的双语教材。本教材主要包括绪论、物证提取技术、炸药物证、射击残留物、聚合物类物证、纤维物证、油漆物证等十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概念、物证种类和物证分析主要技术方法,其它章节将分别针对不同种类物证讲解理化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典型案例。通过物证分析双语教材的使用,既可以有助于学生学习物证分析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物证的理化分析技术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公安实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应用型公安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根据物证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证分析专业词汇、基本概念、理化分析方法和典型案例等。其中,物证分析专业词汇主要由物证名称、常用分析方法名称、常用分析仪器名称、常用法律术语名词和行业术语的缩写等构成。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词汇、物证分析概念和理论知识等内容需采用英文原文讲授,若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理解上存在困难,可适当结合汉语进行讲解;分析技术方法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以英文为主的讲述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化学试剂、计量单位等的准确英文名称,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能力,初步掌握撰写外文学术论文的基础知识;典型案例部分可以采用以汉语为主,英文为辅的方式进行讲授。

物理教案论文篇10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率较高,但学生往往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他们应用理论快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一直以来困扰教师的大问题。而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生的独自思考能力及团体合作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1]。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变学生为课堂主体,而教师作为指挥棒是教学的主导。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高校生物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学科地位十分突出。因此,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又可以丰富教学体系,促进学科建设。

1微生物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1微生物学的实践性强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微生物学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应用性十分强。小到生活中食物的霉变,大到企业污水的治理都和微生物有关。这种独特的学科特点,使得讲授法在教学中显得单薄。要加强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必须选择一种能够突出学科应用性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弥补了讲授法单纯的强化,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和章节内容相关的案例展开讨论,例如食品微生物污染案例,和生活相关度高,在分析中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微生物的特性,就得以应用。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获得肯定,觉得所学知识不是花架子能够应用,摆脱了“理论无用论”,学科兴趣也能增加。

1.2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要求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如果微生物学教学脱离实际,那么就只剩下缺乏生动的理论框架,学生往往可以被动接受,应付考试,但应用不足,记忆短暂;而如果单纯追求实践技能,学生的知识就容易松散不成体系,往往比较肤浅不能深入。案例教学促使学生运用理论原则来解决实际问题,透过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因此,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十分重要。案例教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教学形式,它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另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关系开辟了道路[2]。

1.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要求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课堂学习往往都以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堂中以个体为单位接受。学生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分组或集体讨论这种多边互动性的交流模式使思维撞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相对独立的完成案例的分析,需要同组同学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前期准备中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课外知识的查阅,学生也要分配任务做好预习;课堂讨论中,要针对案例以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表达描述。最后这些观点又要形成统一的结论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过程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1.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给了学生一个机会,既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设计一个土壤污染的案例,让学生对污染种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生物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应用到多个章节的理论知识,只有相对合适的方案而不是唯一的答案。这样对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提高学生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都有帮助。

2微生物学案例教学过程

2.1准备阶段

教师课前准备案例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相关案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案例的选择要能突出重点、代表性强,同时又具有讨论性。在有多个相近案例时,选择时要考虑内在关联大、富有争议、涉及知识点广的案例。例如在“传染与免疫”这个章节的案例教学中,可以选择林区管理员在例行林区巡视时发现有大量老鼠死亡,后感染鼠疫的案例。分析这个案例需要应用到感染的途径和方式、微生物的致病性以及传染后的表征等广泛的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在分析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策略,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的准备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熟悉,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案例也无法展开讨论。同时,教学班级中要分好讨论小组,人数以4-8人一组为宜,这样组内同学可以有充分的发言空间。

2.2实施过程

2.2.1案例的提出

案例的呈现要在理论知识点提出的基础上引入,这样才不显得突兀、和课程内容脱节。如上述案例,教师可以“角色互换,做一回医生”为提议,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到符合学生逻辑思维的顺序。教师可以列出患者情况:工作时发现大量死老鼠,回家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伴疼痛,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染色镜检,查见革兰阴性两端浓染的短小杆菌。首先提出患者可能为何种细菌感染并罗列出依据。再深入地分析如何进一步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总结分析致病菌致病的机制,并对如何预防提出建议。这种有代入感的案例引入,往往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后续讨论的开展。

2.2.2讨论的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学生。由于分组的差异,每个学习小组在研究问题时思考方向和结果如有误差,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修正。如上述案例,鼠疫的检验方法比较多,学生在讨论时比较容易局限在细菌的分离和鉴别上,教师要提醒学生发散思维,考虑放射免疫沉淀试验等抗原抗体反应有关的血清学检查。学生容易将如果提出的预防解决方案存在理论错误时,也要加以提示,促使他们换一种思考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如发现有新意的提议或有争议的问题,应该记录在黑板,在总结时一并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观察,对于学生的团队配合、理论点的掌握等要及时进行记录。另外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对讨论时间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

2.2.3总结分析

在讨论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教师要组织各个学习组将得出的结果进行共享。通过肯定、纠正、分析、总结的过程,将学生回答的问题与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最终一定要回归教学大纲中的重难点上。如上述案例,学生在罗列感染细菌的依据时往往容易遗漏“回家2日”这个时间段是鼠疫的潜伏期这一点,要在总结时突出,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并记忆。教师应对各组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剖析,有必要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应在串讲中突出,形成“案例———分析———总结———归纳”的模式。

2.2.4教学反思

这个过程往往容易遗漏,但反思是有助于下次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的。在案例讨论总结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及时做到反思。教师要对案例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学生讨论的积极程度、讨论结果的偏差、中间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文字材料。教师的反思评价侧重于课堂讨论效果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与对学生行为变化的评价。学生反思与评价主要集中于对案例内容的评价及对参与程度的评价[3]。

3微生物学实行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案例的数量和质量

案例的收集和编写是案例教学实施的前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如果缺乏高质量的案例素材,案例教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失去根基。管理学是实施案例教学比较早的学科,已经有若干与案例相关的编著问世。但是微生物学的案例没有现成的参考,就需要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行收集、选择、整理和编写。这无疑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考验。首先案例的编写要考虑到如何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案例要偏重工厂实例,而食品科学专业的案例则要偏重食品污染、食品发酵。有些案例可能新颖有特点,但是偏离了大纲的重难点,也就达不到实践印证理论的作用。其次,既然微生物学是一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那么在选择案例时也要尽量选择现实中的实例。这些实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公共事件,比如“非典”和“埃博拉”;也可以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实用技术,比如微生物饲料。这样的案例有说服力,解决方案也具有现实意义。另外,要在提出的问题上下文章。问题最好能前后呼应,对于后面的知识点有启发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了高质量的案例,再有能诱导纵深思维的问题,正如好马配好鞍,真正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作用。

3.2学生对案例教学的不适应

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习惯了“听课”,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中往往表现得较为内敛,而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要素。尤其是部分学生不能针对案例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论证充分的阐明自己的观点[4],或是对理论知识没有做好足够的储备,就会让案例教学成为空架子。另外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有时过于纠结各自的不同观点,不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当然,有部分学生对这种主动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也成为故步自封的枷锁。

3.3投入不足

如上所述,案例的准备需要教师额外的付出,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校教师在科研上投入较多,但深入企业的实践技能不足,容易造成实际案例资源相对缺乏;图书资源和电子信息等共享性资源缺少资金投入也容易短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学校、教研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案例的准备,和学生沟通的立体化通道往往也受到限制。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在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中已经广泛建立了,其中不乏和学生的互动,但却很少有针对案例教学的部分。多媒体课件教师们都能精心准备,但是案例教学部分也常常是简单的文字叙述,这也让案例的呈现打了折扣。总之,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这个挑战能帮助教师完善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化的思维体系。如果能克服以上困难,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一定能更加如鱼得水,并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56-61.

[2]KatherineK,Merseth.CaseStudiesin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M].Addison-WesleyEdueationalPublishersInc,1997:2.

物理教案论文篇11

1.案例教学法

起源于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相关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都取材于管理当中的实际情境或者事件,由教师设定商业管理的情境,发动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情境的设定者,把握着整个案例讨论的发展方向,学生是讨论和参与的主体,通过教师对情境的设定以及引导,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和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转化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同时,这种实践能力也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内涵。物流管理当中的案例教学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取案例

由教师按照理论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需要教师以物流行业实践为基础,在众多案例当中选取恰当案例进行背景介绍和问题的设定,明确案例的分析目标,建立清晰的案例分析线索。

(2)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5-6人,就案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一般时间限制在15-2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由学生,由学生自己组织讨论。

(3)小组发言

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推举一人上台进行发言,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介绍,并允许其他小组就解决方案和分析过程展开提问,互相讨论。

(4)教师总结

小组发言完毕之后,由老师逐一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2.研讨式教学法

起源于德国高校的研讨式教学法,是贯穿于物流管理教学始终的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后,经由中国学者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已经成为教学当中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重要的提高。研讨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选题

由教师根据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个课程架构的梳理,选取相关研究课题。

(2)学生选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基础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选取。

(3)形成报告

学生围绕选取的课题进行资料的查阅,文献的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撰写研究报告。

(4)分组讨论

让学生围绕报告进行分组探讨,开展交互式研究。

(5)成果汇报

由小组推荐优秀成果,进行课堂汇报。

(6)教师评议

对推荐的优秀成果,由教师进行鉴定,在课堂上进行评议,对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升华。

3.结语

地方多科性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性非常强。文中介绍的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都是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独立探索创新,理论转化实践的应用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芳,朱伟.改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第8期,2014.3

[2]黄立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

胡娟(1981-),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区域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余凌(198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物流技术经济。

物理教案论文篇12

关键词:

高职;物流教学;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所讲理论知识寄托于现实案例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案例,或者是某个实际的业务项目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亲身实践,以此提升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具体业务操作项目认知程度。案例教学法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其亲身感受该行业的操作流程以及行业特点,有别于传统教学理念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法是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所准备的案例组织学生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以及全班同学共同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流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

一、利用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逐渐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将此种教学模式引入物流教学的过程当中,是根据物流专业的实际需要做出的探索[1]。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案例。案例教学也不应只停留在对案例的分析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将案例看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使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应使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案例教学是将学生直接放到问题中去,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美国安达尔公司的实例将其具体转化为一位买家在收到货品时,发现货品出现人为破坏的痕迹,要求卖家予以相应赔付的实际例子,使学生分别充当买家、卖家、物流客服、物流运输负责人、仓库配货员等角色,在课堂上使学生模拟整个赔付环节的操作流程,这种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形式也更加新颖,学生的接受度也较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积极组织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的课堂形式虽然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课堂参与度,也不能完全忽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担任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分组,使各个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每个学习小组安排小组长,对小组讨论的秩序和进度进行整体的把控[2]。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有亲身实践的机会,教师在课上巡查过程中,应对讨论的方向和内容适当的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之间也应做好协调工作,避免性格内向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被忽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把控小组讨论的时间,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教师在安排小组讨论内容时,可以设置不同的探讨方向供学生自行选择,例如,在前文提到的“追偿”案例中,可以对追偿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整理,也可以就物流管理、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就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如此多角度的探究方式在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物流课堂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强调对案例的学结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之后,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将讨论结果进行梳理,使讨论结果规范化、系统化[3]。由于学生自己讨论出的结果相对零散、杂乱,如果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所以对案例学习的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可以将总结环节看作是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将讨论结果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还以前文提到的例子来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在物流运输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物流行业应当强化哪些方面的监管力度、在追责过程中能看出物流行业的运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管理漏洞,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环节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依据,教师围绕教材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此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但是由于物流专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满足当前的物流行业的从业要求,案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案例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控,重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满足市场竞争对物流行业的实际要求。

作者:邓攀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