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德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29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1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包括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学习惯上的挑战,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对知识储备的挑战,信息技术的挑战,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研究者。

从角色的观点分析,德育就是一系列互动过程,是处于教育者角色的个人与处于受教育者角色的个人进行的互动,其外在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影响[35]。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其在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处的身份、地位,根据个体人格体系的需要,通过人际互动的媒介,对社会期望系统加以主观性释义,并予以动态化体现,形成一整套非个性化的德育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化的行为表现就是德育中的教育者角色。教师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地位,一直扮演的是真理代言人、道德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角色。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的变革,从而导致人们德育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以前教师“照本宣科”与“灌输者”以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创造者的角色以及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德育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改变,其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以及德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均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相应地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的角色;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德育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1.由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

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能再以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善者出现在学生面前。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的学习、共同发展。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有一些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我们是不能漠视的、小看的。传统的作为社会代表者、真理代言人的教师角色,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不容易的。早就有学者以教师的身份提出了“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37]这样的困惑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却又找不出正确的答案的。我们因此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真的能代表真理吗?难道教师就肯定是道德的化身吗?实际上,一个纯真幼稚的儿童就真的不能判断真伪而一味的犯错?一个道德知识丰富的、道德判断能力很强的教师就一定能保证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吗?

2.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实际上,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教师应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校条件,教师自身不同的综合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适、设计、整合。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3.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由于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观念更新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置身到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觉察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成长速度。但需注意,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是作为一个指导者、促进者,也是受益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者。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形式,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合作者。

二、谈谈小学生成长中教师主要要求扮演角色的转变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成长、学习年级的不断升级,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也正在逐渐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因此小学生初步发展起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小学生从低年级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中高年级形成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从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不断进步,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逐渐会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转变。要逐渐锻炼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机会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密切关心家庭、街道和社区生活以及社会的事实新闻,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班团队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自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师只是在必要的关键时候,给予提示和指点,决不能全权操劳代办;教师可以提供某些必要的场地、材料、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道德感受,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让学生通过反思、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感受,养成他们倾听、慎思、明辨、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案例三:“无家可归的人”

一天,在班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悲伤,于是,老师向小女孩询问原因。小女孩告诉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上街看见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看上去很可怜。妈妈说她今天再去找那个小男孩,送给他一些食物和衣服。妈妈是在纽约长大的,她小时候看见过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小女孩问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强烈兴趣,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放弃了她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决定把“无家可归的人”作为课程的主题。老师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就“无家可归”现象进行了讨论。然后,她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并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他们的口吻给家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想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需要帮我们找可以救济他们的东西。当你们来接我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你们,你们也告诉我们你们的主意。。……

他们还在信中写下了一些怎样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的想法,比如帮他们买房子或盖房子;给他们送睡袋、牛奶和早餐,还有硬币等等。并附有一份清单,是孩子们认为的无家可归的人会有哪些需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无家可归”的现象,老师安排了带孩子们出去参观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周围的社区建立了联系。她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专门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旧货店,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和无家可归者自由交流。在这些直接的体会和经验中,孩子们对产生“无家可归”现象的环境有一些了解,对无家可归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回到教室里主动为无家可归的人募捐。老师请了一个新闻记者,让他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能在社区及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在募捐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银行,他们学会了如何把硬币换成纸币。孩子们学会了做饭,带着募捐的钱,以及他们自己画的花生昔、面包、蔬菜、小饼干等图画,访问了无家可归的收容所,并和收容所的成人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一起活动。

在以“无家可归的人”为主题的德育中,老师把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自然生发,并不断地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行动,使得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不是预设的,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课程是流动的,开放的。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创设教育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教育内容。他们从接触无家可归的人到认识、了解、同情他们,到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规范的灌输,学生助人的道德行为是发自对无家可归者逐渐深入的理解和同情,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感情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人们情感越丰富,就会越愿意去实践。教学中创设现场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把学生置于某种惬意、和谐中,让他们从活动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应。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一步步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并同时成为孩子实践的合作者,帮助他们完成整个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熟练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他们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释,通过孩子的行为细节发现孩子的心理,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活动的引导者,通过与家长的通信,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深入问题的核心,并采取行动:是孩子活动的合作者与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开展活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沟通,形成自由、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教学主旋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时空。另外教师也要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探究气氛。课堂充满生命了的活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争辩的形式,寻求真理、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邝培。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吴芳蕾。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2

2.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2.1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能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如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小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

2.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

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3.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3.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3.1.1物质层面。教师应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

3.1.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

3.2优化课程进程。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

3.3课外活动安排。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3.3.1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

3.3.2教师应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3.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4.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永洪.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与杂志,2007,(7).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3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XX-1-16 23:42 回复

juimlo1986

0位粉丝

2楼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

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泠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4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你不爱他,他会爱你吗?我们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的一定性格,培养人的良好品德。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品质。这才是真正地教学生,爱学生,而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认字、计算仅此而已。教师还要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

目前,一些教师常犯“三多三少”的毛病:对学生现状看得多,学生发展看的少;知识要求多,能力训练少;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看得少。这种育人的观念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距离甚远。“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而是应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教师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和德才要求,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千万不能“重术轻人”。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生受益不尽。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师德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这就要求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C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4-02

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德”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研究者对制约德育实效的教师德育能力关注得比较少,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也关注不够。

一、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能力。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状况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不够

国内外大多教师教育政策都强调教师教育应该包含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的相关课程,但是,多数国家的教师职业人职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等均没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是,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等问题,往往取决于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个性化理解和他们自身的教育条件。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另外,“教师德育能力(素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就内涵而言,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德育“技术”运用并达到德育目标的能力。就外延而言,研究者分歧也不小。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对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热爱;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素质应该包括道德与文化素养、科学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有的研究者认为,德育能力应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德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德育科研能力。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亟待加强和深入。

2.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为了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德育能力发展参照标准,帮助,中小学教师迅速提升德育能力,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的德育经验,提出某些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和办法。因此,当前有大量的关于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方面的书籍不断出版,这些书籍包括本土著作和译著。例如《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青教师的五项修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等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多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德育)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这些书籍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由于缺乏客观性和普适性,无法真正改变教师德育能力发展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而且,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受具体情景的局限,很难在更大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指导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3.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当前国内外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地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论述的,导致其研究缺乏系统性,或者因脱离德育特质来论述而缺乏完整性,这都是缺乏基础理论支持的表现。

苏联教育家涅德巴耶娃在谈及“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时认为,教师应该具备12种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尽管她没有直接指出哪些能力是教师的德育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能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所必须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之间区分的标准不明确,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松散,没有构成相对系统的德育能力结构。之后,英国教育家赫斯特(P.H.Hirst)、哈里斯(Alan Harris)对德育教学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道德知识方面的要求,道尼(M.Downey)和凯利(A.V.Kelly)提出教师要熟悉学生道德发展心理的德育能力,但这些研究是比较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相对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美国的教育研究者莱茵(Kevin Ryan)对德育教师提出的7种能力要求,但这些要求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心理过程对教师德育素质的要求。

在国内,汪刘生从班主任认知过程、意向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讨论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这是我国早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进行探讨的文献之一。但是,这篇论文显然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的,缺乏多学科的视角,对德育特质掌握得不够全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观点的偏颇,而且论文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班主任,不符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戴锐认为,德育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他是基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但是他忽视了教师德育能力的心理结构,使得这些能力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更缺乏能力发展的合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解释。段洪和张兴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点具体内容,这是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忽视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同时,两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事实也缺乏考虑。戚万学和唐汉卫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是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但是,书中此部分的内容缺乏详细推理,有对德育教师要求过高之嫌。2007年第4期的《教育研究》刊登了《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数位研究者参与了笔谈,有个别研究者试图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而且,这些探讨可能局限于“笔谈”这种形式,也没有系统的对教师德育能力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教师德育能力的意义

1.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德育目的、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角度对当前学校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但是,作为制约德育实效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德育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缺乏,源于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欠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缺乏客观标准和方向,制约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师资无法满足德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德育低效。我们只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师德育实效打下师资方面的基础。

2.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讲,属于教师教育理论范畴。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等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对影响教师德育能力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拓宽和加深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科学化。

3.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缺陷,也无法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深和拓宽教师德育能力理论,将有力于推动教师(德育方面的)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三、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笔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确定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社会文化是德育的背景和前提,它既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德育任务,又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德育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差别。只有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明确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2.分析确定当前学校德育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人的活动步骤、过程、方式以及对活动主体的要求都是活动目的的反映。因此,对学校德育任务进行分析,能对教师德育能力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3.分析德育特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引起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产生较大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德育本质认识的分歧。而德育本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它涉及“德”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者应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四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德育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符合德育特质的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内容。

4.调查当前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6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步伐的加速,青年学生受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因素影响,一些西方国家正着力对我国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导致大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并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消极现象,高校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在高校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把德育贯穿到课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非常必要的。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有丰富的德育思想,从而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邓小平的学校教育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洞察力,对于高校培养更多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富有战略指导意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理解邓小平的学校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并用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高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宝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的设计中,教育始终占据主要的位置,其中思想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任务与目标、原则与方法、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等基本问题作了一系列论述。它们前后联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探讨有关德育的问题,以期有助于高校德育教育。

第一,关于德育目标。邓小平明确指出要把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邓小平又在1980年将这一目标明确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1](P369)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P110)。“四有”是社会主义新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含科学文化素质,这两个方面形成统一整体。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2](P153)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使全体人民做到有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保证。

第二,关于教育核心。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步伐的加速,青年学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文化多样化的思想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正着力对我国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导致大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发生碰撞,高校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其中“德育为首”重要的是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正如邓小平所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P157)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武装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引导青年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面前,善于思考,提高明辨是非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信仰和道德。而且邓小平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的结合:“但这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2](P158)

第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邓小平认为一个民族的振兴靠教育,而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处在教育的关键地位。“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2](P160)对于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教育,就要增加教育投入,大力增加教育经费。

第四,关于教育方法、手段。邓小平同志强调:“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2](P161)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161)。我们要改善以前理论的灌输教育,加强道德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强调对青年学生加强安定团结的教育,不仅对于现实,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都有重要的作用。他说:“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一切反对、妨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西都要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要用这个道理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2](P162)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对于实现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特别加以重视。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借鉴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立足于社会大教育、大德育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德育的地位、目标层次、内容体系、途径方法及管理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是对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新发展,为构建新时期德育理论系统,增强德育实效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邓小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出发,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建立了“开放德育”思想。他的“开放德育”思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德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二是德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培养跨世纪人才。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使得德育跳出了学校的框框,走向了社会,并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社会化的学校德育。邓小平的“开放德育”思想不仅强调德育要走向社会,而且强调要走向世界。他指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优秀文化成果,当然,也包括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的优秀成果。这就提出了德育也要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因此,高校德育要善于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德育的一些先进思想和方法,注意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对合理的东西要加以吸收和运用。

在邓小平的德育思想中,特别强调理想信念的培养。历史表明,理想、信仰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但信仰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非科学的信仰必将逐步地被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所代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终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了人们的信仰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既要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去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这样才能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引向胜利。同样,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离开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也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的。因此,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任何动摇、否定和亵渎,都是完全错误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青年学生中出现的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向往西方生活、价值取向移位等等问题,往往都是同理想信念的失落相联系的。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它从反面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德育要与严格的管理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青年学生,主要是教育引导的问题。我们不能搞运动”,“方法以教育、引导为主”[3](P204)这就是说,我们实施学校德育,主要是靠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向学生传播和灌输革命的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但仅有教育引导还不够,还必须把正面教育与严格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小平同志讲,我们“不能排除使用某种专政手段,使用纪律、法律手段”,“对于严重破坏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又屡教不改的人,也要采取严格措施加以认真的教养改造,不能让这极少数人危害学校和社会”[4](P106)。只有坚持正面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德育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既要靠自身的自律,更要靠学校教育,对青年学生,则主要靠学校的德育来实现。首先,要把德育放在教学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要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教育,这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各科教学并未对德育予以足够的重视。许多老师认为,德育是德育课老师、辅导员的事,而任课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本学科的知识,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断层,让学生认为只有上政治课、德育课时才有德育教育。因此,许多教师无视学生的思想状况,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使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形成连贯性,继而导致德育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育人是首要的,每个老师都要身正示范,把德育放在教学的核心。其次,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比较于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学校扩大规模等,学校在德育方面没有提高到应有的层次,对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没有提高到应有的程度,不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大多数辅导员还有行政工作,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也就不能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师的劳动强度比较大,投入精力比较多,因此要减少辅导员的行政工作和劳动强度,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才能使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得到更好的肯定。第三,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才能对学生产生身正示范的作用。一是形象渗透。德育工作者与其他教育者有所不同,德育工作者起到直接楷模作用,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乃至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要成为楷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身正示范,不然学生就不会信服教师,自然就不会真心尊重教师。二是品格渗透。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教师的品格、个人魅力至关重要。教师要讲正气、自律等,并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三是情感渗透。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成为同志式、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真心沟通,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认为对教师言听计从的就是好学生,对自己有意见的就是差学生。教师要真正与学生情感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了解也会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与学生沟通就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有利于抓教育的重点,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是重要一环。社会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职场招聘也要求有相关经验,因此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结合学院特色、学生意愿精心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及专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性,并且能为学生将来的工作积累相关经验。学生就业时往往面临没有工作经验的困境,长期的专业性强的社会实践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社会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也就带动了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而改进教学方式是现实的需要。在当前德育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开设德育网站、网页,并吸取国内外德育教育的最新发展经验,及时更新,使大学生接受到网上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效果。德育内容应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展开,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予以正确指导。课堂教学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氛围、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使课堂教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氛轻松,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有所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德育教育者面向各个专业学生,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了解各专业及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与教学相结合。同时,教育者也可以将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引入德育工作领域,提高德育工作的知识含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7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动力之源,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在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只安排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坚定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是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被看做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生命力,才能不断地传承创新。我们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思想净化器”的功能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一张白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子的作品。小学教育作为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生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所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的不良行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用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思想,给小学生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三)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在党的十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成绩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综合看来,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期间,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是担负着重任,教师对德育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预期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德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学校,是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兼任德育教师,在德育知识的专业技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教学活动经常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形式单一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学习,它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离不开人的生活实际。而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往往只是采用课堂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是非对错的直接判断教学,很少有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的锻炼机会。所以,德育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灌输的纯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

(三)小学德育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有些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洞说教的成分居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对德育教育的体会不深,缺乏明确可感的对象。另外,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不能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培养。

三、对做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建议

改进小学德育教学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认为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足以来就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对子孙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教者,上行下效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善恶,教育孩子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德行。

(二)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明确指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深刻。德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校课堂倚重教材的教育只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灌输,如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多参与校外实践,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去照顾残障儿童,这些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尊老爱幼。如教育孩子要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能只是去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知识,还必须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伟大,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就应该带小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的内涵。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8

一、为什么要把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

为什么要把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呢?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很多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随便乱发脾气、有错误不肯承认。在这种情况下,亟须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所以,无论是哪一科目的教学,教师都应该与德育进行整合,语文亦是如此;此外,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如果再不能把德育与文化课教学进行整合,那么学生的思想道德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从这两点来看,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把德育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二、如何把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把德育与语文进行整合呢?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1.在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把课文的主旨记住,把其中的生字认会,并不关心其中的德育成分。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进行课文讲授的时候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趁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例如,在进行《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要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这样设计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乌鸦嘴里的肉会被狐狸吃掉吗?这告诉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呢?”教师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回答完这几个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再进行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比课本知识的教学要重要得多。

2.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德育的元素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很重要,它关系到课堂的效率与教学的氛围。但是如何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德育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它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来获取知识,在这个教学方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自己很难完成的任务和别人一起就能很容易地解决呢?是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很多吗?并不是,是因为团结的力量,从这个方面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精神;其次自主学习模式也是新课程实施之后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从这个点来引导学生“为什么提倡让大家自己学习而不是让教师把所有的知识都告诉你们呢,这是因为别人给的终究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领悟出来的东西才能更长久,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独立,不要什么事都让父母替你做,这样并不能锻炼你们的能力。”教师从这一方面引导学生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无论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可以从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只要教师肯发现,德育处处存在于语文教学中。

3.从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

自从新课改实施之后,要求教师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从此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也多了起来。例如,在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带领红军做好事的资料,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现在处于一个和平、富裕的社会,学生从小都在蜜罐里长大,没有吃过什么苦,教师把这些当年的资料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看看当时是多么艰苦的环境,红军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一步步建立新中国的。通过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自己很倒霉、就要放弃,要学习红军的精神,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所以也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也能让学生懂得珍惜,是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的体现。

4.从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

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语文评价过程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不算公平,也打击了很多学生的信心,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更加提倡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渗透德育,引导学生用让人可以接受的语言来对别人进行评价,不能一味地“奉承”,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德育的渗透。如何把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也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上仅是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越来越有效果,实现普及化、素质化。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9

变革型社会变革成为新常态,经济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政治和意识形态争夺暗流涌动,古今、中外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伦理道德陷入“阿伦特困境”即“现代世界的教育问题在于这个事实:教育本质上不能放弃权威或传统,但它又必须存在于一个既非权威所建构,又无传统可维系的世界里。”[1] 变革型社会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是教育也需要主动变革。

变革性社会,已有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伦理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已然成为社会的共识。基础教育关涉青少年成长成才,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变革的焦点领域。社会变革背景下,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要求中小学德育走向专业化。此外,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革导致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种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领域阻碍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因此,要求中小学教师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走向专业化。近年来,学者们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德育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能力视角来审视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的研究还比较少。由此,本文尝试在社会变革的现实背景下,以德育能力专业化为视角,与时俱进的审视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困境场域,探寻中小学教师变革型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可能性。

一、变革让德育陷入困境

“变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2]“教育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变革是教育得以延续的一种‘基本法则’,它标志着教育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3]。社会变革导致教育环境和教育系统发生变革,使德育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等三重困境。

(一)德育内涵困惑

德育的内涵决定着德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德育内容的广度上来讲,德育内容具有基本性和时代性特征。基本性德育内容是指德育之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普适性要求,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时代性德育内容可从历史和意识形态两个向度加以解释。历史的向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对德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德育内涵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德育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视角下,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国民教育的德育维度势必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一直以来,对于德育是否走向政治,在学术界存在争论,比较熟悉的就是“小德育”和“大德育”之争。持“小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不应泛政治化;而持“大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是指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而发生流变,从德育专业化要求出发,对德育内涵和内容的不同界定,对专业德育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德育陷入困惑,势必深刻影响德育实践。

(二)德育主体困顿

德育是谁的工作?德育如何前行?如何走出德育倦怠?在中小学,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德育是否也是全体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则存在争议。对德育主体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中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

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工作,而不是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德育是一门专业活动,是德育科教师主要工作,德育科教师负责启蒙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绪,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非德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道德问题,应当交由德育教师来处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立德树人是全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依靠课堂内外的共同努力。德育对于教学的特殊规定性意味着道德教育应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包括非德育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都应承担道德教育的使命。因此,具备有效的专业道德能力,不仅是对德育科教师的要求,同样也是对非德育科教师的要求。

德育责任主体不明,导致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都陷入德育是否“作为”的两难境地。这种心理困境的长久滋生,还会导致教师陷入德育倦怠的疲惫状态。

(三)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

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在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业型教师,“实地调研表明,不论是德育学科教师还是非德育学科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德育能力”[4],教师德育能力陷入专业化困局。

炔课度的困局主要体现在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内化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道德;另一个层面是教师具备开展有效德育工作所需要的德育理论知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是对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建构的知识和素质要求。在现实中,往往存在重视教师本人的德性和品质,而忽略了德育专业知识的要求的困局。

外部维度的困局主要表现为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外化德育活动的能力要求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只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德育理论知识,外化的德育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忽略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必须经过训练,并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是对传统经验型教师德育提出的专业化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在德育维度的能力建构。

二、走向变革:变革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一)专业德育能力层次

专业德育能力包括德育、专业德育和专业德育能力三个递进层次的含义。搞清楚这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是我们厘清专业德育能力结构和开展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首先,德育的含义。如前所述,德育存在大小德育之争的解释学困境。从德育的首义来讲,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但是,德育具有实践性,德育的含义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德育政治泛化倾向应当杜绝,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檀传宝先生指出的德育应当防止“泛政治化”,又要杜绝“去政治化”,德育要让“公民人格和道德人格相互支撑”。他还从历史形态视角将德育划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

其次,专业德育的含义。专业德育是从德育专业化出发,将德育视作专业化教育活动,是“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德育维度的专业化,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容包括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以及专业德育情感。”[5]专业德育包括教师德育专业化和德育教师专业化两个维度。前者是就德育而言,需要专业化的知识架构和能力体系;后者是就教师而言,需要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走向专业化。同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第一目标,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协同德育过程,是专业德育的现实要求。

再次,专业德育能力的含义。把握专业德育能力的内涵,可以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从心理学视角,“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6],专业德育能力则是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组织行为学视角,是指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胜任力,指教师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达成德育目标的能力。专业德育能力是对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方面的要求,反映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特点。从德育走向专业德育,再到专业德育能力,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特征,是德育与教育教学专业化实践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

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性,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可以划分不同的能力类型,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开展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实践标准,是衡量教师专业德育能力水平的依据。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由内之外,可以划分为一般教育能力、专业德育能力两个层次。

第一,一般教育能力结构生成。一般教育能力结构是指对所有的教师而言,所要求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结合。德育能力是教育能力在德育维度的能力体现,因此,教育能力是德育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专业德育能力结构中的处于基础地位的一般性能力。对于教育能力结构的研究,学者们较早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孟育群认为教师能力结构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张晓红通过问卷分析认为“中学教师教育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育人为先能力;推陈出新,能动教学能力;把握课标、灵活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勤于研究能力。”[7]作者认为,教师一般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课堂知识传授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指教师为专业化德育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学者们对德育能力构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有:刘争先博士认为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德育学科专业能力、组织和管理德育过程的能力、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三个方面。檀传宝教授发出“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化”论断,提出了“教师德育专业化”命题,并指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知能(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8],丰富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伦理学内涵。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除了普遍认同的德育学科专业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伦理建构能力以外,作者认为,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还可以增加情感共振能力、思潮辨识能力、变革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结构内容。

情感共振能力是在德育过程中,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思潮辨识能力是教师主动辨别社会不良思潮,科学分析,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凝聚班级良好氛围的能力;变革适应能力是教师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现实,甄别变革带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引领学生适应变革、积极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和培养体系建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研究视角的不同,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途径也不尽相同。檀传宝教授在探讨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时提出从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及中小学教师三个主体的视角建构教师德育专业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也可从关系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校、学生家庭、同事、社会等的关系互动,关照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还可以从道德心理学出发,基于德育能力形成的心理学特征展开剖析,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过去和未来之间[M],译林出版社,2011,181.

[2]中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6.

[3]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4]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5]刘海莲.教师德育专业化:内涵、途径和方法[J].教师教育论坛,2014,(8).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10

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过程中,德育体育开始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教师加强体育课程的德育教学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摆正德育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坚持通过合理的措施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德育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个人良好道德习惯的发展;本文从德育和体育教学两个方面出发,对小学体育德育进行策略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素质教学的发展。

1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中的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德育工作处于研究阶段的初期,因此很多小学的体育德育教学策略和方法很不完善,需要我们深入小学体育课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体育德育中存在以下问题:

1.1部分体育教师缺乏体育道德教育意识

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小学的体育教师缺乏体育道德教学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的团队精神教育、集体观念教育以及合作观念教育的意识,只有少部分学校的老师具有加强学生体育德育教学的意识;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很多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德育进行合理的教学和引导,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缺乏对于学生体育德育观念的引导。

1.2缺乏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小学体育德育教学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原因;在小学体育公开课教学中,很多学校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德育渗透评价体系,导致很多公开课的参评人员继续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片面的追求学生的体育教学技能和身体素质训练,忽略了体育德育教学的引导,缺乏对于德育渗透评价的重要性。

2对从体育教学材料做好德育知识的教学工作

2.1对于理论课程进行合理分析

体育教学分成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两个部分,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程具有重要的德育影响作用;教学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德育引导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站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德育教学活动,同时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育教学的理解和分析,在加深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做好德育教学工作。在教材中存在很多丰富的基础知识,为了能够加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学老师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体育教学技能引导和德育教学。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我国在体育赛事中优秀成就,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和体育精神的认知,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爱国情怀。

2.2对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分析

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做好实践性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提升自我,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与此同时,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意志,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集体奉献意识等,让小学生能够在启蒙阶段就能够不断的提升德育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因此加强实践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改进策略

3.1健全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导致体育道德意识教学工作不彻底的重要原因,为了能够积极推进小学体育德育教学发展,首先,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体育德育教育培训,增强体育老师的德育渗透意识,提高体育德育渗透工作水平,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和制度,逐步完善体育评价教学的具体流程,加强体育德育教学的监管力度,促进德育渗透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在传统教学评价标准中加入德育渗透评价标准,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学生和课程参评人员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定,促使体育老师能够将德育思想积极的引入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2教师以身作则,进行德育引导

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关键,只有在体育老师的德育引导下,学生才能够积极的成长,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思维都不够成熟,在学生的内心中,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学生在无形中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会无意的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因此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自身的榜样力量,切实做到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就引导学生的体育德育发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性格品质;例如: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要求学生遵守课堂教学纪律的同时,自己要做好自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穿运动服。头发要扎起来等,从自己的行为上为学生做好榜样,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秀性格和体育道德品质。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个人思想道德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响应素质教学改革的号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促进小学素质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策略进行了合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11

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以活动为依托,以先让学生学会做人为落脚点,营造乍浦一小文明校园。一学年中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几点工作:

教师篇:

加强德育老师的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修养强、作风朴实、道德高尚、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一直是我们工作目标之一。因此,本学年,我们学校充实了校德育领导小组,壮大了社团工作力量,不定期地举行沙龙活动,学理论、谈工作,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

2、组织师德理论学习。本学年,我们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的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3、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本学年,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学生篇:

一、 活化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一小特色学生。

继续活化班会活动,从上学期开始,大部分班主任都改变了过去班会课几乎由自己一人承包的局面,有计划地利用班会课,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把班会课上得有声有色,富有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各班主任都在摸索“老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新的德育工作模式,即不论主题活动,还是课堂活动,都让学生从策划、实施、反馈、小结全过程操作,老师仅起了导演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加强德育常规,重在养成教育。

1、开学后,校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德育大纲》和《守则》《规范》以及我校规章制度,严格考核班级工作,每日一检查,每周一小结。同时对板报宣传、班会情况、各种上交材料等方面进行考核,一月一公布,业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存在问题的,给予点名通报,同时要求各班主任注意德育研究,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等,并请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德育老师进行经验汇报交流,在全校推广好的德育教学经验。

2、加强校园文明岗的执勤力度。每天安排礼仪卫生、纪律、两操、放学路队的执勤队员,检查监督每个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给予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加强执勤队员行使管理、监督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少先队、值勤队的职能作用,值勤队继续参与学校班级日常工作的检查评比,做好当日的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 爱国主义教育 本学年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 安全法制教育 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年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 环保教育 配合学校的校本研训,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貌教育 本学年,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

1、主题月活动

依托节庆日、纪念日等有意义的日子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以第一学期为例,三月份:让大地披上绿衣裳——环保主题教育月,重点班:五、六年级。四月份:民族精神代代传——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重点班:三、四年级。五月份:让真情满校园——感恩主体教育月,重点班:一、二、三、五年级。六月份:金色童年欢乐过——勤学善思学习月。七月份——八月份:(暑假实践活动)。

2、特色活动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12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主渠道,也是改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容易接受。

1.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1)制订思想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 建立思品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成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