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54

文化软实力论文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1

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他的论述高度概括了我国加速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软实力”的概念源于西方,是近年来产生的全新的政治概念,对于“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当“软实力”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国党和政府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概念。

一、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的概念产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它既是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产物,是在相互依存理论下对国际关系核心理论“权力论”所做的补充和发展。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等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上述资源基础上的同化力和规制力。1999年他又在《时代》周刊上进一步指出:“软权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Appeal)。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让别人信服他们应该跟随你或让他们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标准(Norms)和制度(Institutions)来工作。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和一是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他们利益的国际机制(Institutions)。那么它无需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在今天这个全球信息时代,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2〕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渐式微。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些“硬实力”的竞争日益转变为文化、价值观、国际形象、制度政策等“软实力”之争。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约瑟夫・奈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力量将依赖于有形的和无形的这两种力量源泉的结合。

二、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1993年,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强调,把文化当作一种软实力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应该加以认真关注和研究。他认为:“……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使‘软权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硬权力基本上可以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内得到和扩展,而软权力更加依赖于国际间对一定文化价值的体认,依赖于一定的体制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所以国家的软权力更加依赖国际文化的势能,即国际整个文化和价值的总趋向。”这是“软实力”概念在国内最早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党和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软实力”最早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报告中是在2006年。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3〕 200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加强网路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可见,中国领导人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软实力的概念已经进入中央领导层的视野,这是我国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趋势的一种积极回应。

200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他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这是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充分表明了以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摆上了党和国家建设空前重要的位置,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我们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开放心态和博怀。

根据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Z].2006-11-10.

[2]Joseph 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J]Time Magazine,1999,22(2)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2

一、引言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要想提高竞争力,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把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技术与中国文化、中国智慧等众多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哲学、财务管理制度,形成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今天中国企业对追求利润和金钱非常狂热,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但如果失去了健康的价值观,往往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企业追求利润,除了要实现企业的价值外,还要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我们现在许多企业是富有了,许多人也富有了,但仅仅是暴发户,精神上是贫困的,往往见利忘义。大量的财富在手里,有些企业和个人变得霸道、面目可憎。社会不需要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越富有,社会就越混乱,越落后。企业有一定利润是硬实力,是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但不是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本身。

二、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的含义

企业财务实力包括财务硬实力和财务文化软实力。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是企业所具有的那种让与企业有关的财务关系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企业希望做的财务活动能力,是企业财务软实力的核心。它包括企业财务文化、财务管理者素质的影响力等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并不仅仅指某个财务人员的能力,因为人是流动的,别的企业完全有能力挖走某个财务人员。只有当某个财务人员的能力和该企业紧密结合,才能产生财务优势,这样的能力才是企业财务文化的软实力。

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除了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发挥显性财务管理知识的能力外,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发挥隐性财务管理知识的能力。这些隐性财务管理知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与财务管理任务、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有关的技能性隐性财务管理知识;二是协调各种财务关系及财务管理团队内部如何协调的隐性财务管理知识;三是企业财务管理对各个单位和个人的工作如何进行科学评价的隐性财务管理知识。

企业财务实力强大靠什么?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财务硬实力,二是财务软实力。一切可以表现为财务物质力量的实力都是财务硬实力,一切可以内化为财务精神力量的实力都是财务软实力。与财务硬实力相比,企业财务软实力具有更为基本的意义。作为财务软实力的核心,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是指以中国优秀传统财务文化为基础,以和谐财务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财务意识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财务文化感染、财务价值认同、财务精神、财务思维、财务战略、财务制度等影响力、吸引力和说服力。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是在企业长期理财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对内发挥凝聚力、动员力、激励力和对外产生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功能。财务文化软实力强的企业往往员工很团结,完成各项任务有激情,供应商和客户都乐意和这样的企业交往。如果企业需要资金,筹资活动也相对容易。

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文化领域中具有的精神感召力和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对市场的财务资源吸引力、企业财务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

总之,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替代性,是由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员工形成的综合理财能力,既取决于每个人的理财能力,又取决于集体的理财能力,是协同效应的结果。

三、如何提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

在明确了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如何提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这意味着我们要对中国文化和国情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协调”,在管理工作中强调合和思想。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财务文化软实力,就应当重视企业财务关系人之间的协同作用,重视和谐财务管理。强调和气生财、合作生财、协作发财的财务管理理念。

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对基层员工的财务管理重要的是靠财务制度,减少随意性,确保公平性,强化激励性;对中层干部的财务管理,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如果彼此信任,主要靠财务道德来规范他们的财务行为;如果彼此不信任,可以采用权变的方法来约束他们的财务行为;对高层领导的财务管理,重要的是强调“道”,高层领导必须是做人和做事的模范,领导团队必须志同道合,他们必须集体对自己的财务行为负全部责任。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3

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发展也从探索、起步到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情形主要得益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力推动。

加入WTO以后,中国文化产业收到了巨大的挑战。我国文化产业同西方发达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文化产业,而中国文化产业在这一时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文化产业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一方面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自主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文化形成集群效应,进而全面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规模效应面前,以创意权提升文化实力。

2013年上半年,中国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以往的特质,那些贴近生活的题材与所谓的传统动作大片,正在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尽管诸如《不二神探》、《分手合约》之类在好莱坞影片中占据比重较小的影视作品,在中国内地都受到了好评。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真实的谎言》算起(1.03亿),迄今为止,我国票房过亿的影片达到177部之多,仅2013年上半年,就以有22部之多。

尽管如此,我国文化产业在会展和动漫等方面,与美国、德国、日本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尽管国产影片正在朝着世界方向前进,海外销售再创历史新高,海外佳绩不断在扩大,但是期间的差距同样不能忽略。尤其是在国际文化市场的冲击下,中国电影的精华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一些文化元素的变迁,也使得中国民族文化的元素在发生变异。如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影片虽然包涵有大量的中国元素和保留了大致类似的故事情节,但是它却对木兰进行了改写,在其身上注入了美国文化的内核并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1.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1.2.1体制改革落后,市场发展混乱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考虑,文化体制改革长期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产业的供求比例失衡,使得中国国人的精神需求趋于上升。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和产业内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没有健全的体制做保障,文化安全问题成为一大隐患。文化经营组织的市场化、集约化、国际化程度不同使得文化的整体竞争力长期落后于世界文化强国。资源潜力无法转变成产业优势,产业链条脆弱,文化创造力匮乏。

1.2.2文化产业布局不合理

我国文化产业的边界尚没有明确的划分,产业事业发展不合理,政策体系和整体面貌比较破碎。西文发达国家的现代产业更新和文化链条以及核心价值都比较明确,产业布局融合和经济活动都围绕产业“服务化”、“信息化”、“文化化”发展趋势前进,主导优势明显。

1.2.3市场不成熟,经管体制落后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只要制约点就是规模发展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而从发展问题来看,市场主体不明显,人才匮乏、资金后备不足、市场运作缺乏监管和指导等弊病长期存在,作品质量和水准长期区域落后。

1.2.4产业观念淡薄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还停留在学术层面,将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只停留在理论界面。文化产业的发展,过分强调宣教功能,忽略文化产品本身应有的功能,极大的削弱了我国文化本身的经济性。在文化观念理解中,除了“文化大国”观念作崇外,传统自治思想与文人心态的流弊以及匮乏的创新才能,都成为文化发展的流弊,文化软实力意识不足。

2.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民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思想上,坚持不懈的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催生文化事业发展,同时将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文化实力的见证。

2.1以文化体系建设提升文化资源价值

在文化发展机遇面前,明确发展意识和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我国企业文化的骨干作用,以具有实力的文化产品和平拍,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系成立的关键点是文化资源,也是民族惊魂,而外来文化是粘合剂和力合控制器。汲取文化精华、创造文化生产,以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表达思想,创作出生产价值的文化产品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文化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格局的必然要求。

2.2扩大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局定性因素就是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在主流文化内容面前,文化传播的战略重点就是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加大对主流媒体的投入,是以政府扶持政策,实现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文化传媒的影响力宣传,可以是报纸、书刊、影视、广播、通讯等功能的传播,也可以是文化企业的舆论宣传。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以发展文化体制,宏观调控体制,循序渐进形成文化格局,有小推动中华文化发展,以市场化宏观发展条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扩大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插U怪那波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以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影响整个世界的文化进程,努力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2.3注重效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必须予以合适的引导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质量,弘扬我故宫文化主流价值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将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系统浩大工程,是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的主体作用,也是在社会领域内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应将和谐文化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要弥补中国文化产业起步晚的弊端,就必须在文化经济手段的开发上下功夫,以促进文化产品与文化发展和满足人民实际需求相适应。将那些唯利是图、功利化、庸俗化,损害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行为予以摒弃,将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以经济价值指标和社会价值指标评估体系相称,最终会保持和促进社会精神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创造力的不断发挥,优质的文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 化,优质的文化产品将不断涌现。

2.4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将文化输出战略作为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进行加强,摒弃以往中国祖先为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客观的对文化差异实施必要的管理。中国的宣教文化,是在中国社会进步和战略国策上形成的,也是客观反映人民生活现状。文化企业的发展,是一项朝阳产业,建设中国美好明天,建立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的必需品。以文化软实力,减弱中国在文化领域的积弊,是纠正偏差,克服文化价值错误认知的必要措施。制定文化战略,以文化输出实现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是走出民族桎梏,面向全人类的发展战略。

2.5是注重文化创意的提升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文化元素与时代融合的必然结果,注重文化创意的提升,是在复杂的文化产物中,实现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以爱国主义、时尚主义和新兴主义为创意的文化节目中,包括《星光大道》和《中国好声音》在内,都是期间比较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从收视率,影评到观众呼声,在不同的娱乐选秀节目之间,掀起了对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的热潮。节目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到那从录制上下功夫,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共识。一些明星的巡回演出和港台投资商踊跃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都使得中国影视节目迎来了创意的新气象。诸如NBA、世界杯、国外频道的入驻内地以及娱乐圈新星的不断涌入和娱乐档节目以及演员的卓绝演技,使得中国文化传播的创意在与时俱进中渐渐趋于完善、成熟,更加保质保量。

2.6完备的政策体系支撑

政策体系的组织领导,可以更加完善文化企业的工作机制,对文化企业财政、金融、税收、科技、土地、人才等综合监管,这样在社会范围内,以文化跨越式发展的政策环境下,公共服务支撑获得全面发展,比较优势也就凸显了,尤其是我国边疆文化。

2.7辩证性看待国外文化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民族精魂的深刻体现,也是民族真正力量所在。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产业模式里较为突出的一部分,批判性继承国外先进经验,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样的融合和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比较地位,才会在行业发展中催生新业态。

3.结束语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拉动GDP的重要战略决策。以文化的软实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娱乐要求,扩大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扩大内需,创新工艺,全面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企业发展,在政策带动下,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尤其要以科学谋划,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探索西方文化产业的精华,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统一到社会发展之中,谱写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孙志军.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N].新华时政.2011

[2]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文化建设案例选编[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4

(一)党风廉政工作比较滞后众所周知,民办高校采用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导致了党组织失去了对民办高校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力,进而影响了对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工作的精心指导。受此负面影响,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民办高校的核心任务是招生、教学和就业,而党风廉政工作可有可无,与学校的成长发展关系不大,这导致了党风廉政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二是认为民办高校的党风廉政工作纯属于纪委的内部事情,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约束力,学校其他部门仅仅是协助参与,这导致了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这些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及渗透力都不强,党风廉政工作比较滞后,无法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水平。

(二)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薄弱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是各高校党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由于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提出时间不长,加之缺乏一整套科学的规划体系,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门配合不够到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虽然有纪检部门牵头,明确了各部门的配合任务和相应职责,然而,在开展工作时,执行部门往往都是消极被动地推进。二是太注重形式。有一些民办高校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往往太注重形式、不重视内容,没有体现出民办高校的特色和品牌,导致了一些活动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迫切需要,无形中导致了他们对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反感和排斥。三是各项支持力度不够。当前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因为涉及民办高校的整体文化建设,因此,就迫切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然而,在工作推进中,往往会出现相关制度配套不完善、创建专业人员队伍薄弱,物质与资金保障滞后等问题发生。

(三)师德风范出现良莠不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除了以往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以外,还有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兼职人员、海归人员、校际的交流人员等,这些人员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环境的不尽相同、学历达标率不是很高、整体素质和水平令人担忧,导致了他们的师德风范出现了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科研和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少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没有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崇尚权钱交易,功利主义倾向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职称评定、争先创优和科研申报等活动中。从长远来看,这是得不偿失的,不仅与师德风范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还玷污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更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对提升民办高校的文化软实力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反腐倡廉体系有待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民办高校,虽然从财务方面对学院各部门的监管比较到位,减小了具体经办人员从中谋取私利的可能。但是,腐败往往与权力相伴相随的,尤其是具有最高决策权力的董事会成员。在这种模式下,因为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导致投资方决策权过于集中,监督权形同虚设,使得民办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教育的公益性和方向性受到严重挑战。同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一方面还要防止投资方压缩教育投资,把获得的利润用在其他方面,损害职工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更要防止投资方因其他问题而变相转移资产。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学院各部门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导致乱招生、买卖生源、权钱交易等不法行为发生,这不仅败坏了民办高校的崇高社会声誉,还从根本上扭曲了民办高校办学的价值取向,更损害了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文化软实力下加强民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民办高校廉政文化工作的贯彻落实,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加强民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还可以构建起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更可以彰显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一)大力加强党风廉政机制建设作为民办高校,一是要建立起由学院党委统一领导,纪检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通力协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定期通报相关情况,交流成功经验,研究问题和制定相应对策。二是要努力构建起纵向有领导、横向有沟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立体网络,形成学院上下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要坚持在党员干部中有序开展和宣传“廉洁自律”教育,不断强调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告诫党员干部,要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廉洁自律表率,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光辉形象。

(二)逐步推进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作为民办高校,一是将廉政文化活动纳入思政课体系,大力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并通过走访座谈、演讲辩论、调查报告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增强廉洁意识。二是把廉政教育纳入党校培训,通过充实党课内容、开展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的督促学习,增强他们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充分利用橱窗、校报、网站、电子屏等载体,并通过开展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教育大学生要诚信做人等活动,大力加强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保证在整个校园形成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5

最有分量、最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应该而且必须关注现实,关注民族的生存境遇,展示国家的实力。这就是说,一部出色的文化研究论著不仅应对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等范畴有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应关注文化在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中的作用等现实问题。须知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挽救了近代中国,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传统文化免于同近代中国社会一道走向没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把一个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近代中国推向世界,而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孔夫子”名扬四海,使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使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等相比并不成正比。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文化产业水平很低,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份额非常少,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非常有限,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就中国国内而言,文化已呈多元化状态,先进文化、落后文化乃至腐朽文化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如此等等。

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涉及民族兴衰、关乎国家繁荣富强的重大课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中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生命力,如何弘扬先进文化,借鉴世界文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当代中国学者应有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

王桂兰教授自觉意识到这一责任与使命,《文化软实力的维度》将理论触角伸到现实的深处,从文化软实力这个核心问题出发,紧紧围绕世界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与发展过程两个层面,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问题置放在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整体格局中进行系统考察,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和物质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并通过对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探讨,研究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力图把真实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结合起来,在对文化软实力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构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宏观逻辑结构,这是本书的主题。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在进行理论探讨时所具有的高度的文化自觉。我赞赏王桂兰教授的这一研究思路和理论风格。在当今这样一个“物化”的年代,要高度重视文化,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6

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本身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教学的形式来使大学生拥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思想与理想,要将大学生拥有的思想观念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一致。

(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责任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是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提升道德素质的必要途径,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能抵制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要使大学生免受这些腐朽的思想文化侵入,要明确自己的社会任务,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第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经过一系列的系统课程安排来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这些课程所要包括的内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以及关于政治的立场、观点和方向等。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有意识的传输,使学生对政治的态度保持端正,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能力与水平,练习对政治的敏锐感知力与鉴别力,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的热情,在政治素质方面要有一定的提升。第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政治方面的教育,该课程要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宁日与完善的理论系统,向大学生展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等宁日,要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培养学生使用理论来应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这就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教学与道德规范等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实的学生接收情况来进行,在一些理论原理方面会比较晦涩难懂,要循序渐进,另外,在理论学习完毕之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一个问题,课堂所学的政治原理很难灵活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因此要提升这种实际应用政治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可以增加对党的路线和纲领的坚定信念。大学生所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与道德规范要受到学校的正确引导,以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与高尚理想情操为目的,这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所需的人才必须的素质。高校是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场所,所以,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一致。

(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职责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某些持久的价值观念与理念,这也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精神财富,也是形成民族心理的依据,是一个民族的价值判断依据。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国家的脊梁,也是中国的灵魂,提升软实力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去继承这种优秀的文化,这也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基础与重要资源。高校开展的政治理论课的一种功能就是有文化继承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对特定时间的社会政治、法制和道德文化进行总结语保留。二是利用教学手段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而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帮助,在传播政治、法制、道德的同时还要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创新等进行传播,伴随着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网络化、开放化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活跃性与自主性就更为强雷,同时,多种理论思潮强烈冲击,一些不好的思想沉渣泛起,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在繁杂的各种思想中很难辨别真伪、善恶、美丑,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引导,不然很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

(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增强文化软实力在实践方面的职责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同于中学时期的思想政治课,大学时期的政治课程要具有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要有实践性,思想政治的理论如果不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那么就如同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是很僵化的学习知识来应付考试。所以,学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作业,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丰富经历开拓视野,从多种角度来理解祖国是文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更加同现代社会相接轨,同人民的生活与国家的行为相符合,进而保持本民族的特点与时代特点,提升国家总体文化的软实力。在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要切身感受到上课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使用于真理,培养他们的使用理论进行实践应用的能力,也培养了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利用实践教学来达到育人目的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校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学生可以成为国家优秀的人才,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深远的意义。

三、在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教育工作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是一个国家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了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与品格,这是因为文化建设可以满足国民大众对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国家各族人民进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它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理论力量和道德力量,能够感召群众、鼓舞群众和;凝聚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的使用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是当前各高校要进行的教学主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与课程的性质方面都决定了它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课程的改革创新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的重要是其他类型的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二)重视对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优秀的文化需要被传承,大学生在传承的链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全球文化有融合的趋势,文化的多元化特点展示出来。我们要对大学生的课程教育一定要包括传统文化,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基础,这也是我国各民族的凝聚力量,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5-0125-005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庞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实现了放飞经济的梦想,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按GDP总量计算,中国2010年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有关专家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首超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但遗憾的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的道路上,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曾一度让位于所谓的经济,甚至沦落为“经济唱戏”搭台的配角,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的严重失衡实在是与中国这样的世界文明古国和经济强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中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却原地踏步,不进反退,完全没有发挥五千年深厚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应有的作用,个中缘由发人深省。

庆幸的是,自2011年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文化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所扮演的角色、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及其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先后把中国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纳入党和政府重点扶持的国策之中。早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发表讲话时就强调,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仅三个多月后,在2011年10月15—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就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时代要求与国家战略的角度,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国道路”。《决定》强调了中国国家和民族文化未来的创造与文化创新,强化了国家和民族文化在国际竞争中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吹响了中国从经济强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号角。随后在次年召开的十决议中再次明确了文化发展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及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些都客观上为在全球化语境下宣传和推广中国(华)国家和民族文化,增强中国国家软实力及(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政策上的源动力和支持。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家的“文化强国”及其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虽然明确,但是迈向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到底该如何走?《决定》和十决议并没有给我们答案。正是带着这种明确的问题意识,本文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现状,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资本论和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Joseph Nye) 教授的软实力理论为基础,提出国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并从理论上对国家文化资本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类型学展开系统研究,力图聚焦中国国家文化资本的发展现状,并创新性地提出国家文化资本的全球影响指数研究,拟以构建中的中国国家文化资本全球动态数据库和案例库为基础和起点,通过创新性动态计算和中国国家文化资本在全球的年度影响指数,为中国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可靠的合理路径及研究的视角,最终也将为中国国家和民族文化昂首走向世界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论:理论述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创意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及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但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这些研究要么聚焦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重点关注文化的产业开发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要么受到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影响,着重从理论和宏观层面上对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展开探讨,但对于文化作为一种资本和软实力实现的路径,尤其是从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中国国家文化资本和软实力展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十分鲜见。鉴于此,本文在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及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国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并对其展开学理和类型学研究,提出国家和民族文化资本国际影响指数的理念及模型建构,以期为未来中国国家文化资本全球动态数据库及案例库的建设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文化资本”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于20世纪60年代系统地提出,后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人类学,乃至经济学、地理、生物学、文学等领域,包括教育再生产、文学与文化经典形成研究等。但文化资本作为一个概念其实早在布尔迪厄之前就曾由孔德首先在《社会政体体制》中提及,古德纳随后跟进,在《作为文化资产阶级的新阶级》中提出:“这种文化向资产的转变,资产可以为私人所用并传之后代,正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称的‘资本’。资本是对文化的私人占有,是把文化共有圈作私有”(Gouldner,1979:25)。

继孔德、古德纳之后,布尔迪厄通过其对法国教育再生产的社会学研究再次明确指出,资本是社会内在规律的潜在原则;资本同时也是积累的劳动,其积累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并能产生利润。布尔迪厄认为,人们一般只考虑经济理论中的资本,然而资本这种一向被视为十分“物质”的事物,完全可能以非物质的文化资本的形式出现。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虽不会直接转变成金钱,但却可以以一种隐形的方式产生利润。他坚持认为文化与经济上的资本有一些共同点,并特别指出文化“惯习”(habitus)和“倾向”(disposition)构成一个能够产生利润的源泉;它们可以为个人或团体所垄断,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代代相传。

布尔迪厄认为,资本以多种形态存在,文化资本只是其中的一种。在《教育社会研究与理论手册》的“资本的形式”一章中,他率先指出资本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在其后期的著作中他又进一步探讨了另外一种资本类型:象征资本(symbolic capital)。布尔迪厄坚持认为,资本通过在场域中不同社会位置上的不平均分布而发挥效益,它体现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反映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上述各种形态的资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转换的比率随场域(field)的条件而发生变化。然而,布尔迪厄并没有拘泥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资本,却转向了此前一直未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所关注的文化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

作为一种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典型的资本形式,文化资本在布尔迪厄看来是个人经过不断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与个人的资本密不可分割。其理论的核心在于: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人文化资本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从布尔迪厄系统地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到后来学者让此理论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繁衍扩张,都没有离开文化资本的“私有性”。古德纳在《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中认为,文化变成资本的前提是,文化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被私人占有,而且拒绝为那些缺乏文化的人带来经济上的收入。不难看出,西方早期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都是以强调文化资本的个人累积性为出发点。

二、文化资本研究: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学说虽说起源于社会学的教育领域,但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学者也于21世纪初对布氏的文化资本理论开始了认真审视,出现了一批以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为主要理论支柱、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对中国问题展开探讨的著述。国内对布氏文化资本学说的批评和应用主要有三种形式:(1)对布氏的文化资本学说采取拿来主义,直接运用于我国的教育领域;(2)对布氏的学说从理论上进行评价和介绍,主要以理论评介为主,目的是将布氏的文化资本学说引介给国内读者;(3)以布氏的文化资本理论为幌子,表面是将布氏的文化资本学说创造性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只是借用了布氏的文化资本的术语,然后行的是自己的所谓文化资本研究之道,与布氏的文化资本研究无论从方法论还是批评实践上都大为不同。

比如,有些学者基本上遵循了布尔迪厄对三种文化资本形式的区分,沿着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制度的关系等方向对文化资本与全球化、经济发展、阶层分析、个体发展以及后科学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探讨(薛晓源、曹荣湘,2005)。还有学者则从文化资本的性质入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文化资本的产生与积累、循环与周转、生产与再生产、流通与重组等问题;同时从实践上探索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资本化运作等问题,并建议根据文化的种类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亚类型,即固体的、产品的和流动的(李沛新,2007)。

有学者以中国西部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认为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构的过程。而将民族文化资本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则是实现这一过程、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民族文化资本运营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之道,要使“经济‘嵌合’于文化”,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李富强,2004)

有学者则以文化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世界范围内的大对话、大交流、大竞争、大角逐。而文化贸易在这种大竞争和大角逐中,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文化资本的国际运营因此而凸显其重要性。(王雪野,2008)。

也有学者(张鸿雁,2002)借力西方的城市文化资本(或文化首都——英语capital兼有“资本”与“首都”之意)概念,着眼于提升中国现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经营城市”、“营销城市”的探讨中,提出“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模式和意义,并结合城市形象理论,借用企业识别系统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概念,提出了城市形象系统(CIS)战略,为如何构建城市新形象、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方案。该学者认为城市群体的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文化资本越充分,市民的文明行为举止就越有文化资本的意义。简而言之,城市文化资本是所有市民个人文化资本积累起来的总和,是集体的力量。表面上看,对城市文化资本的这种论断和分析均没有脱离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体系,其实它只是借用了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的术语,其对城市文化资本的研究与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的社会学研究大异其趣。

综观国内文化资本理论的研究现状,主要存在如下明显的不足:

1.理论方面,文化资本的理论创新研究不够,无论是以民族、企业文化,还是以城市文化为对象,其理论框架要么是照搬和套用布尔迪厄的理论,要么就是打文化资本之名,行文化经济产业(创意)研究之实,缺乏对文化资本理论要素的系统化分析,更谈不上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本理论及其类型学研究体系;同时,国内对文化资本的理论研究也过于泛化、平面化和空洞化,研究的深度和角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方法论而言,对文化资本的论述及分析研究多采用简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法,缺乏定量研究;如何将传统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成为当今我国文化资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3.文化资本理论探讨为多,实际应用研究很少。总体而言,国内现有的研究对我国文化资本的个体、个案或个别领域研究的较多,而对整个中国(中华)国家和民族文化资本的系统研究欠缺,更缺乏对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最为重要的指标——国家文化资本对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形成有效和系统的尝试性研究。

4.当前国内的文化资本研究过于注重个体、局部和细节,尚无系统的文化资本影响指数或评估体系研究。基于此,笔者认为只有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衡量或评估文化资本的问题,才能真正为文化资本作为一种国家软实力找到一种理论依据和实践的风向标。当然,这在国外即使是文化资本研究相当盛行和成熟的西方社会学研究体系中也还是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文化资本缺乏有效的衡量手段和体系同时也是布尔迪厄文化资本论备受诟病的软肋之一。国家(民族)文化资本的衡量及其影响指数研究也正是本文重点关注并力求创新之处。

简言之,国内当前的文化资本研究存在着重文化产业经济和所谓的创意研究,轻理论创新及实证效果分析;多个体、平面及局部研究,少影响(效果)、立体及整体研究的现象。究其根本,就是文化资本既有研究总体缺乏理论创新研究,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国(中华)国家(民族)文化资本全球动态数据库及案例库的支撑。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当前国内相关的文化资本及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理论匮乏,采用的是拿来主义(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论和奈的软实力理论),对国家(民族)文化资本及文化软实力的实践效果分析长期不在场,导致现有的成果根本无法为“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服务,亟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性研究。

三、国家文化资本:概念与类型

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论和美国政治理论家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笔者首次提出国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并拟在此后的文化资本及文化软实力批评实践中系统地应用这一概念和理论。

所谓国家文化资本,笔者以为应具有以下几个含义(要素):

1. 文化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文化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文化资本;

2. 国家的文化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国家的文化资本;

3. 国家文化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决定了国家文化资本的价值;

4. 国家文化资本的使用价值也部分取决于对其文化资源的合理和绿色使用程度;

5. 国家文化资本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文所谓的国家文化资本,其定义、构成要素和适用范围不同于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论,主要体现在:

第一,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主要是一种社会学上的概念,强调的是文化的个体体现,主要适用于隐形的教育领域;而本文所说的国家文化资本,则是基于经济学的资本概念,侧重于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过程,关注的是文化资源如何转化成文化资本。

第二,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具体化文化资本(embodied state)、物体化文化资本(objectified state)、体制化文化资本(institutionalized state),布尔迪厄所指定的这三种亚类型的文化资本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相互交互作用,缺乏一个统一和清晰的标准线来区分,这也是布尔迪厄文化资本说常被批评家所诟病的地方之一;而本文所谓的国家文化资本,含义明确而清晰,强调的是文化资源具有的资本属性及其向商品转化的特性和过程,对其类型学研究也较为合理科学。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产生不同的亚类型的文化资本:如有形国家文化资本vs无形国家文化资本,物质文化资本 vs 非物质文化资本等。

第三,由于国家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疆界,故国家文化资本从类型学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由以下无数多的亚类型构成:民族文化资本 vs 城市文化资本 vs 大学文化资本 vs 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vs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vs……视研究者的需要,可以长长地继续列举下去。但无论国家文化资本如何区分,其终极目的是要视研究者的需要而定,同时也要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本文所谓的国家文化资本,其类型学研究是尾端开放的,可因需而定。

结 语

上文我们主要从时代的需要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文化资本(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国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并从学理上剖析了其理论的来源及其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论及奈的软实力理论的关系,对其与文化资源及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也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文化资本论的提出,其目的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更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后续的相关系列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国家文化资本的测量体系建构,国家文化资本全球(国际)影响指数研究,国家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动态影响年度指数研究等,也包括未来的国家文化资本数据库及案例库的建设。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能一一赘述,拟在国家文化资本论的第二部分中继续予以探讨,敬请方家指正。无论是国家文化资本数据库还是案例库的建设,抑或是国家文化资本全球影响指数的模型建构,其目的是为未来我国国家和民族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全球化提供有效的路径分析,并为国家的决策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提供有效的、可操作的路线图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宝贡敏.论适合我国管理文化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 [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2]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包亚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M] . 顾晓辉,蔡嵘,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5]李沛新.文化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秦亚青.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4).

[7]王雪野.国际文化资本运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8]许德金,等.后奥运时代北京文化资本与城市形象[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

[9]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1]Bourdieu,P.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 Brown (Ed.),Knowledge,Education,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Tavistock,1973:74-112.

[12]Bourdieu,P.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A.H. Halsey (Ed.). Education:Culture,Economy,and Socie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46-55.

[13]Brooker,Peter. A Concise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M]. London:Arnold,1999.

[14]Harker,R.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R. Harker et al (Ed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The Practice of Theory. London:Macmillan Press,1990.

[15]Nye,Joseph S.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NY:Public Affairs,2004.

[16]Nye,Joseph S.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Oxford Univ. Press,2004.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54-02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发展目标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中国学者对的“软实力”的解释,代表性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的观点,他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 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中国提出的文化软实力,是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播力而形成的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体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培育、继承和发展一种独特的民众精神和品格;三是包括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会展、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看法,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行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出访的时候,身体力行地传播“和谐世界”理念中蕴涵的中华文化思想,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形象,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心愿。特别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表达了各国人民共同心愿。中国加入重要国际组织后,签署了多个公民权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为推动“南南合作”、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抵御亚洲金融危机、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解决非洲国家债务问题、促进伊朗核危机和平解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作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不仅涉及国家行为,也涉及公民的个人行为。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形象大使。中国游客、留学生、商人等在其他国家的言行举止同样也会被看作是中国人的文明水平的代表。中国军人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文明之师、正义之师形象耸立在世人面前。

二是弘扬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不仅要发挥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作用,而且要发挥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的作用;不仅要发挥文化单位和外宣部门的作用,而且要发挥旅游、商贸、会展、教育、科研、体育、侨务等各个部门的作用。在对外文化宣传中,应根据文化传播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对象选择最为适合的传播形式,使中华文化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了解、理解和认同。

三是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作家凌解放(二月河)认为,要正确理解中央的文化发展战略,不能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文化产业,把文化产品等同于文化商品,把文化成效等同于经济效益。浮夸的项目,在文化发展的新时期要不得。不能牺牲文化价值而仅仅追求利润。低级趣味、崇洋的文化产品,即使在文化国际贸易中市场份额再大,经济效益再好,也是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对国家形象的损害。以粗制滥造、无聊戏说甚至肆意亵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代价来换取市场成功,更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破坏。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长远之计,是不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现代产业,文化产业的拓展和提升则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与紧迫感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文化软实力,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2001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5条规定:“文化权利是人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创造多样性的繁荣有赖于文化权利的全面实现。”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应对从文化冷战到文化热战的重要方式就是进行文化战略的研究。美国试图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征服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占美国GDP的25%左右。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借鉴西方的模式,如制作模式、宣传模式、广告模式、营销模式、收回成本模式等。2009年12月,奥地利公开发行一枚孔子学院特种邮票,图案为维也纳大学校园内的奥地利孔子学院教学楼,邮票下方分别用德文和中文写着“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最近几年,中国电影逐渐走出国门,在为世界所认知的同时,也赢得了部分海外市场。但比起周边日、韩政府目标明确且咄咄逼人的文化政策,中国的文化政策层面却显得气象不足且特征不够鲜明。论实力,中国的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中国的文化产业应该在推进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方面有更多的作为。我们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谋划“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策与途径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认识文化的价值,重视文化建设,才能大力发展、大有可为;只有形成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掌握主动权,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为此,必须从战略上谋划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对策。

一是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力提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也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内涵和方式起着主导作用。特别要看到,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灵魂工程,以其科学理论指导力、崇高理想凝聚力、高尚道德教化力、强大舆论导向力、精湛艺术熏陶力,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软实力。

二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系统工程,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其次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实现内容、形式、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再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以推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大力开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要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要做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工作,以此带动社会道德规范、法制规范和行为规范建设,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四是进一步吸收中国和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自觉转型为价值和文化意义上的强国。中国政府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安全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应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传统文化的营养,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摒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通过“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输出能力,使中国在经济总量列为世界强国以后,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9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之后,发展国家、地区、行业文化软实力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全国企业部门推行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不仅符合世界发展潮流,而且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企业产品生产、销售、经济利润等“硬实力”因素,还需要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价值精神等“软实力”因素。在加强和发展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企业财务管理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不可或缺的。现代企业财务部门要想提高竞争力,不能单纯地依靠企业创收利润等“硬实力”,而需要在管理制度、价值精神等方面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此,本文将从什么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如何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文化软实力建设两个层面加以具体阐释和讨论。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约瑟夫·奈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注定领导》、《美国力量悖论》等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他看来,“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这种影响力与依靠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资源等国家硬实力不同,它不通过武力的、强迫的方式进行,完全依靠自身的制度、价值观、精神、凝聚力等对外界产生强大的吸附力和影响力,使得外来国家自觉认同美国的价值观。由于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所以,学界一般把软实力又等同于文化软实力。对于软实力究竟是否完全等同于文化软实力,目前学界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本文还是按照一般的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就是约瑟夫·奈的软实力。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所具有的那种让所有企业财务人员心甘情愿地承担财务管理活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财务软实力的核心,包括企业财务管理文化、财务管理者素质的影响力、财务管理价值观念等。根据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性质、管理方式、活动特点,我们可以对企业财务管理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内涵进行大致分类。本文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文化软实力可以在很多层面上加以展开,因此,其具体表现也是多方面的。但是,至少应该包括企业财务管理的文化力、财务管理的精神力、财务管理的制度力、财务管理的影响力等四个基本要素。

企业财务管理的文化力,指的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内涵等财务管理文化。软实力之所以又被称为文化软实力,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的因素。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财务管理首先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从时间层面上说,近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就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从空间层面上讲,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和西方企业财务管理文化也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发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文化软实力,必须区别清楚企业财务管理文化的具体类型、环境和条件。例如,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文化力与大型国企财务管理文化力就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所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文化力都最终指向所在企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传承和文化观念等。

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神力,指的是企业财务部门管理的精神传统,它包含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精神导向、精神理念和气质品格。精神力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精神文化是隐形的、内蕴的。在一般情况下,物质文化是支撑企业财务部门的基础,但是,精神文化同样不可或缺,离开正确而健康的精神文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即使拥有强大的经济利润,也只能算是机械的、缺乏竞争力的部门,最终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力,指的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基础,在科学管理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本来就是文化发展的结果,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出现,是企业制度文化长期实践之后最终形成的一种体制,它既反映了国家对企业管理形成的具体制度模式,也体现为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专门制定的管理规定。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不可能缺少科学而系统的管理制度,一个在企业中有出色表现的财务管理部门,也不会在管理制度建设上落伍。

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力,指的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本部门以外产生的影响他人行为方式的一种能力。正如同一个企业能够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一样,一个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同样也会因为管理行为对内和对外都产生具体的影响。对内而言,财务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本企业内部领导和职工对该部门的观点;对外而言,财务管理的好坏将对企业以外的部门或个人的情感倾向产生影响。这是一种无形之中能够提升或毁坏企业自身形象的文化冲击力。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10

[作者简介]徐春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田九霞,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合肥230009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63-04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特征。因此,面对当前全球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以及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我们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进行再思考。

一、文化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一般来说,对文化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社会的思想、艺术、道德、文学、科技、宗教等等。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论述主要是从狭义上来理解文化概念。对于价值的理解,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不同见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客体关系。价值的实质就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文化和价值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价值性。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包含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文化,也就是广义的文化。所谓文化的价值性就是指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够满足人类某种程度的需求。二是价值的文化性。价值作为一种关系范畴,是连接人和物的纽带,这种纽带将物人化,所以价值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因为人是社会的,作为社会的人是有文化的,所以价值也是具有文化性的。这种具有价值性的文化和文化性的价值的统一就是文化价值。

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文化价值应该是文化性、价值性和政治性三者的统一。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否与主体的文化需求相一致的关系。从价值的类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应该包括了目的性文化价值和工具性文化价值。所谓目的性文化价值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先进思想为指导、以先进文化的传播为使命、以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文化价值:所谓工具性文化价值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价值。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特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就是文化,其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理论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文化价值;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相同,其差异与该国家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反映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价值;最后,作为意识形态教育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他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又具有重要导向价值。

二、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的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其目标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内容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容具有相关性,都包含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党的科学理论成果等等。在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选择与导向。约瑟夫·奈在《软权力与硬权力》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则其他国家更愿意追随其左右。如果它能建立与其社会一致的国际规范,它更少可能不得不有所改变……简言之。一个国家文化的普世性及其建立有利的规则和制度、控制国际行为领域的能力是关键性的权力之源。在当今世界政治中,这些软性权力之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冲突已成为一种时代特征。“文化输出战略”正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重要外交手段。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思潮冲破文化防线,深入我国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使我国的“文化安全”整体态势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的背景下,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对多元文化进行选择和导向。

所谓文化选择就是在面对多元文化时,能够进行比较、判断、甄别和吸收。文化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吸收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即肯定性选择;另一方面要抵制并清除劣性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反推力,即否定性选择。所谓文化导向则是对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引导。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分析、判断,区分什么是主流文化,什么是亚文化,什么是低级错误、阶级局限性的文化。在这一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主流文化进行弘扬,以主流文化引领人们的思想建设。用积极的、高尚的、健康的文化武装人们的头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对非主流文化以及其他社会思潮采取包容与引导的策略。同时,对待错误的文化要进行文化纠偏。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文化传承与融合。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基础和灵魂,这不仅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现实决定的,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复兴伟业的现实需求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之中,使其与人们当下的观念、情感、价值观等相统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是不以政权的变更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当前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忽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政治上一致,即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在文化上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时展。

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还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任务。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三大思潮博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最终胜利。进入新时代,无论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和现实需求来看,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既需要以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也需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重要表现之一。马克思主义不是外来文化强加于中国的,其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就是因为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产生了大同思想,近代又产生了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这些思想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传人中国。在思想上是具有一脉相承之处的。所以,当前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求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发挥其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又需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在面临世界文化挑战时既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具有竞争力。

(三)文化整合与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主要是指对多元文化的整合,这种整合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文化的整体意识,对选择、过滤性的文化进行整理,使不同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整合应该包含了两个层次,首先是“整”,然后是“合”。“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二是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吸收过程;三是对外国传人的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想的辩证理解,取长弃短过程。总的来说,“整”的过程就是对正确文化保留和对错误思想的纠偏过程。通过“整”实现了对文化的分析与理解之后,接下来就是“合”,即将不同文化的精华融汇贯通,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整合价值,以“扬弃”为原则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并且将其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使其与社会主义的文化不仅不冲突,而且能够与社会主义的文化融为一体,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文化具有阶级属性。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文化性质也不相同。根据阶级属性差异,当代世界文化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型: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民族主义文化。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流,但同时存在着许多其他的非主流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渗透到各种非主流文化之中,引导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重要价值,使经过整合后的中国文化渗透到国际文化发展之中。这种文化渗透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又有利于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而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繁荣。

(四)文化创新与竞争。目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主要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代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弱。2010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中国文化发展虽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但是,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这与我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资源不相适应。这表明:中国文化软实力薄弱,文化创新亟需实施,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对文化具有创新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既是原有文化的继承者,同时也是新文化的创造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通过不断接受“文化”而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其次,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自身的经历、学识、世界观的差异,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以及对教育内容的解读并不完全一样,对受教育者来说。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相同的教育内容被不同的教育者所接受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既包括不同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西方优秀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被受教育者接受后,可能会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政治文化创新、精神文化创新和制度文化创新。政治文化创新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们的政治社会化,实现社会政治文化的认同与再创造;精神文化的创新则是通过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通过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制度文化创新是通过培育人的伦理观念,尤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观,实现制度文化的新发展。当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对文化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化创新的理念和目标。通过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更加完善,这样才能够使中国文化软实力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能够激流而上,赢得竞争。

三、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途径

在我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其文化价值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具体途径得以实现。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当前,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具有文化性,其文化内容是否先进。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和精神需求,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第一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国现代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涉及较浅,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简单概括。面对文化的世界性竞争,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就需要我们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大力传承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第二部分是西方优秀的文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补充。正如曾经指出的:“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明确认识,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积极学习和运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世界眼光,立足于现实国情,结合新的实践,认真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批判继承和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其自身的文化内容。第三部分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新道德和新风尚,爱国主义,等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的核心部分。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人类个体或群体都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所以这种互动过程,就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的文化互化,经过这种互化过程,使一方或双方都发生思想品德变化。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育者主体的素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自己活动的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理解、把握、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进程作为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教育者主体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实现的大小和程度。因此,首先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文化素养的培训,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进行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相关学科课程的培训。其次,应该促进教育者主体的自我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要求逐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要求自然也提高了,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新颖的知识内容。教育者主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受教育者文化素质提高的前提,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提升的关键因素。

(三)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营造先进的文化氛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和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对于学校来说,既要增强校园硬件设施的文化价值,更要重视以校风、学风、师德为基础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要以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师德建设为先导,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广泛开展有利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育人功能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激发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励他们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建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除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之外,整个社会也要形成弘扬优秀文化、抵制消极落后文化的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大环境。政府以及各种民间团体和组织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正如曾经指出的,文艺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文学家和艺术家应该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努力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洪门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吴艳东,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3]坚持改革和发展并重,努力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文化报,2010-01-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11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作出文化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基本判断的同时,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构想。文化软实力是“文化所产生的软实力”或者“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的一种简略形式,教育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文化因素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要素。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魂”,是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根”。由于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硬件建设上,都已经实现迅猛发展,但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还不容乐观,存在诸多误区,软实力太“软”,软实力与硬实力“软硬不协调”,主要体现为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缺位”、“错位”、“移位”。这正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缺位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硬实力增强的同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却相对比较疲软。很多高职院校建校初期非常重视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但在追求“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却一度忽视了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在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文化建设规划,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制度和经费保障。很多高职院校领导把学校文化建设看作是一项务虚工作,他们认为追求经济效益、抓招生规模才是当务之急。我们说,文化价值是学校的主导性价值,文化育人是学校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打造高职教育强国,还是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和独特的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二)错位

“文化强校”战略虽然早已提出,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尚停留在“理念”层面上。有的院校虽然已经着手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但往往把学校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还有的院校认为搞几项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很多高职院校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轻视精神文化培育,往往把学校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一味地立项目、搞建设,殊不知对高校而言,“大师”比“大楼”更为重要。有的高职院校则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追求表面文章而不求实际效果。同时,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把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考虑,以至于出现了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环节的脱链,这势必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立体化保障,而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严重的阻碍。

(三)移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注意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总体来讲,文化个性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味地“高移”,盲目地模仿和复制本科院校的模式和做法,与高职院校应有的“高技能”、“职业性”等特质关联度不够。突出表现为偏离人才培养目标,未能突出高职特色和学校特点,与企业文化脱节,实践氛围缺失。学校文化的盲目趋同充分暴露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反映了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学校文化个性的抑制。而文化个性的丧失,必将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的混乱和无序。

二、拓展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要克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首先需要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这是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前提。而要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就要深刻地认识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经济性、社会性等特性,并以此为据整合和开发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文化软实力。并在此基础上拓展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构建融职业文化的吸引力、人才培养的公信力、办学资源的整合力、跨界文化的协同力、文化服务的影响力于一体的内涵体系。

(一)职业文化的吸引力

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职院校的社会吸引力一直不如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职教育一直较普通高等教育要低一个层次,直至2006年高职教育才得以明确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边缘化地位导致其服务功能不明显,服务功能的弱化又导致其社会角色的弱化,造成职业教育没有影响力,缺乏吸引力。”[1]面对与现实需求的反差,高职教育必须从两个基本特征来审视自身的吸引力:相关性,教育与职业生活的相关程度;效用性,高职教育的实际效用。作为个体的高职院校,既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无所作为。当下,就是要领会好、落实好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和做法,想方设法彰显职业文化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以此获得民众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让民众看到职业教育在改善生活、提高生活中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的公信力

人才培养的公信力,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体现为一所学校存在的权威性、社会上的信誉度以及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基本问题。对于“培养什么人”,已经定位于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其中,高端除了表明所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这些人还应该处于行业地位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高,并且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这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2]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高职院校文化的源泉。从探索“怎样培养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高职院校正逐渐摆脱对普通高校的“路径依赖”,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系统化改革。一系列的实践努力,在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社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准职业人”。

(三)办学资源的整合力

办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就是获取政府、企业和社会支持的能力。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自身是难以奏效的。作为开放性的教育,开放式办学,高职院校面临着模式转型、解决资源短缺、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环境的关键时刻。[3]目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的时候,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环境尚没有形成,学校和企业还处于“唱双簧”的状态。由单一学校资源转变为优质资源共享的办学效应,需要整合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民间资源和境内外合作资源,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特别是要牵头或协调企业、行业协会,找到利益共同点,争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校政企的“多重合奏”。

(四)跨界文化的协同力

文化软实力的外延取决于文化的外延,文化软实力依据文化的不同外延而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职教体系具有“跨界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要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针对高职院校的跨界性特征,需要通过文化的融合和吸收,协调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塑造整体性文化生态。为此,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实现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对接,让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教育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为之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转贴于

(五)文化服务的影响力

作为与经济发展、产业技术升级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拓展文化服务功能,有效地把“文化资源”、“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提升专业服务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在培养输送优秀文化人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文化艺术作品以及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并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成果,确立高职教育的现代形象。有实力的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并发挥建设性作用,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理解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三、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根据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现状,依据对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体系的认识,为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亟待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若干举措。

(一)弘扬职业文化,提升文化凝聚力

培育和弘扬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培育具有时代特征、高职特色、学校特点的学校精神,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关键所在。因此,高职院校要避免功利主义导向,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获得精神成长和职业成长。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形象地把学校比作一个“泡菜缸”,按照这一理解,那学校工作的重点就是调好“泡菜汁”,让师生在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已有经验可循。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教育”,湖北孝感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华孝文化提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文化”、“创意文化”。这些学校无一例外地重视用文化来“浸化”学生,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之效。

(二)明晰办学理念,提升文化感召力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职业文化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最基本认识,也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要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对“办什么样的高职”和“怎样办好高职”作出明晰的价值识别和判断选择,使之具体化、个性化和特色化。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不应为短视功利所左右,更不应盲从随大流,而应以追求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为导向。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既要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核心价值和合理成分,又要在传承与借鉴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现实定位出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且与时代同步的办学理念。要精心设计践行办学理念的项目方案,使理念的转变、内化直至落实到具体的办学行为,形成文化的感召力。

(三)培育办学特色,提升文化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背景下,特色就是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在每一所大学的发展中,鲜明的办学特色就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培育办学特色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从而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存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学校本身的历史发展状况、专业特点和所处的区域环境,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自己的强项优势,不盲目随大流,不追求“大而全”,树立“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突出发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软实力。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优势,尤其要利用校友的声望,切实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提高公众的期望值。

(四)营造文化环境,提升文化协调力

高职院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必然要与企业文化相耦合,可以利用产学研联盟的管理合作平台,开展文化唱戏,促进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合流共生。校企合作的深层次推进,必然少不了制度的保障。如,宁波市于2009年出台了全国首部职教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于2012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从而为校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保障。宁波市现已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院校主动、行业中介、企业参与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发展机制,营造了宽松、包容的文化环境,为宁波市职业教育继续在高位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高职院校在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发展道路上,应该始终紧密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并让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使两者同脉动,共生荣。

(五)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12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我们应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也是生产力

所谓“软实力”,根据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解释,就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它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和机构体制的吸引力。我国历代思想家及明君贤臣都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认为要实现国家的意志和赢得他国的尊重,应当行“王道”而弃“霸道”;解决与他国的冲突,强调“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为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政策提供价值观基础。如果广义地理解文化这个概念,把它解读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话,那么“国家软实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基本上是差不多的。由于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又在“文化经济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

文化也是生产力。一直以来,国内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大贬低了文化的地位。把它视为经济、政治的附属物。事实上,现在的文化不仅可以唱戏,而且还能唱经济大戏。据测算,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3%,而美国的占比高达25%,日本达到20 %,欧洲平均在10%到15%。中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但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诬髓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各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差异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变的发展新趋势。多元主要反映在政治信仰上选择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的人数增多。在思想理论领域内,也出现了“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儒家”等主张和观点。多变主要反映在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频率加快,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不断产生、不断更新,各种流行文化、时尚消费层出不穷;人们的价值选择经常变化,人们思想文化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和兴奋点的转移频繁。面对这种情况,靠什么引领整合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最大限度地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呢?必须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作统领,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要途径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是公益性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事业,它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投人。从内容到机制体制方面都有很大创新。全国文化事业经费年均增长22.5 % 。“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799个,文化馆3217个,博物馆1722个,文化站37384个,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整合的数字资源达到68tb,辐射上亿人口。公益文化事业正在成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但毕竟公益文化事业的覆盖面还不够,还必须加大投人,进一步推进创新,使我国的文化事业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是满足不同层次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目前,在世界文化市场美国占了43 %,欧盟占了34%,亚太地区占了19%,其中日本占了10%,韩国占了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共占4%。中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很严峻。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我们要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因为只有新的文化创意才能将现有的资源变成知名的文化产品。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资源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只要有新的创意,任何文化资源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比如中国有花木兰传说、有西游记故事,但这些都被美国人、日本人的创意变成了知名品牌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张扬本土文化精神应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汹涌发展的文化市场,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是强化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