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职能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8:04

财政职能论文

财政职能论文篇1

第一种看法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分为四大职能

1.筹集资金职能。为实现国家职能而筹集资金,这是任何社会形态的国家财政最底子、最主要的职能。如果与马克思社会产物分配原理讨论起来,这又可称为社会扣除职能肯定时期的社会总产物在小我私家之间举行分配之前,必须先举行种种社会扣除,这是任何社会生存和生长的条件。它使用于统统社会经济形态和历史生长的的各个差异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准确推行财政的筹集资金职能,就必须创造性明确和运用马克思的社会扣除原理。第一,在筹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唯一的社会扣除主体,财政代表国家实验同收;实验市场经济,企业和家庭也成为扣除主体。财政应突破统收,把一部门社会扣除职能返回给企业和家庭。第二,筹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是唯一的社会扣除主体,所以社会总产物价钱C+V+M全部都成为财政扣除的对象,财政收入占社会总产值、百姓收入的比重较高;实验市场经济,C+V以及M的一部门,应作为企业和和家庭举行社会扣除的对象,以使企业和家庭成为生产筹谋主体、投资主体,有本事维持大略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财政扣除的对象重要是一部门M,以维持社会大众斲丧和底子步伐配置的须要。第三,筹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举行社会扣除的双重依据…政治权利和产业权利混而不分因而财政筹集资金的两种情势…税和利也是混而不分;实验市场经济,则要求国家职能“政”“资”疏散,财政收入情势税利分流。别的,市场经济的生长使商品名誉干系进一步向国家范畴渗透渗出,要求突破财政分配无偿性的边界,实验无偿筹资与有偿筹资相团结,强化国债成果。字串1

2.提供资金职能。这是筹集资金成果的延伸和归宿,即把筹集的财政资金凭据肯定的原则向百姓经济各有关部门和方面提供,以餍足国家实现职能的须要,包罗国家自身的须要…牢固和完满人民民主的须要;社会的配合须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存的须要;社会的有益须要…调治私人须要的须要。在筹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险些统包统统社会扣除,实验统收,因而险些统包统统社会返回,实验统支,财政提供资金缺乏明确的范畴和量度限定,包袱很重。实验市场经济,财政突破了统包社会扣除和统收的款式,因而也应该突破统包社会返回和统支的款式,因此,必须明确界定财政提供资金的范畴和限度。财政提供资金的范畴,取决于实现国家职能的须要。第一,为餍足国家呆板正常运转以及牢固,完满人民·民主的须要,财政必须保证提供行政办理费、国防费、公安执法等经费。与国家政权职能无关的社会团体所需经费则不应由财政提供,而应由社团自筹。第二餍足社会配合须要的经费也应由财政提供。底子步伐中,只有那些天下性或地域性的庞大底子步伐配置,由于受益面广、投资大、部份社会成员不应单独包袱或无力包袱,才需由当局兴办,由财政提供资金,而敷衍大量的一样平常性底子配置,则应凭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各方包袱。科学奇迹大概上可分为底子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服务性研究三大类,只有前者才属于社会配合须要的变乱,应由财政提供资金,尔后两类研究成果则可直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议决收费补偿资本,无需财政拨款。教诲奇迹具有两重性,即属于社会配合须要(干系到全民族的文化本质和国家的振兴),又属于企业和家庭的智力投资(劳动力再生产)范畴,所以应由财政、企业和家庭配合包袱。财政重要包袱底子教诲和对残疾人举行的分外教诲投资,而职业技能教诲和高等教诲投资则重要由企业和家庭包袱。文化奇迹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掩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公益奇迹,或称雅致文化,如文物奇迹整理和掩护等;一类是商品劳务筹谋性奇迹,如剧团、戏院奇迹等,或称通俗文化,前者应由财政保障提供,后者则应转向企业化办理,走向市场。我国财政提供的卫生式业经费包罗两部份:一部份是各卫生保健医疗机构的经费;另一部份是职工公费医疗经费。前者除社会防疫、保健奇迹属社会配合变乱,应由财政提供经费外,别的乃属于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筹谋性奇迹;后者属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用度组成部门,应纳入职工人为赐与补偿。虽然,为了更有用地保障人民身段康健,当局可以布局实验医疗保险制度,但也无需由财政统包提供。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须要得当紧缩在底子步伐和科教文卫范畴里的资金提供范畴。别的,诸如生齿控制和筹划生养、生态情况掩护等,也属于社会配合须要的变乱,应由财政提供经费。第三,市场分配在餍足差异社会成员的私人须要方面难以顾及公正,这就要由当局调治。财政为了餍足这种调治私人须要的须要…社会的有益须要,就必须部署一部门转移性付出,用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价钱补贴、财政补贴等。财政提供资金的限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生长水温和国家会集性财力的大概。在我国当宿世产力不够发达、国家财力不够充实的情况下,纵然是属于财政提供范畴内的经费,也受到量入为出原则的制约而不克不及由财政统包。比喻,行政办理费的增长必须受到严酷控制;科教文卫奇迹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社会保障用度必须由国家、企业(单元)、小我私家配合包袱,等等。字串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的生长趋向来自:

3、调治控制职能。财政不光是国家筹集资金和提供资金的东西,也是国家作用于其经济底子的杠杆。换言之,任何社会形态的国家财政都具有调治控制职能。在由筹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强化调控职能。这是由于:第一,我国市场机制的发育还很不行熟,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创建,须要当局的推动,此中包罗强化财政的调控职能,以便为之创造一系列的有利条件。第二,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身固有的缺陷,须要借助当局干预干与,包罗强化财政调控职能,加以补充和修正。第三,实验市场经济,在许多范畴直接的筹划调控已力有未逮,难以收效,这就须要强化财政调控职能,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和经济本事,议决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优点和经济决策,有用实现对微观经济运动的间接调控,从而有用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的。财政调控职能重要表现在:运用财政政策,与钱币政策相配合,调治社会总需求与总提供,实现两者的底子平衡,促进百姓经济一连、快速、康健生长;运用财政政策和财政投融资,与产业政策相接合,调治经济布局,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百姓经济和社会的调和生长;运用预算和税收等本事,调治百姓收入分配,布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正于社会稳固,此中后两者是财政调控职能的重点。由筹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光须要强化财政调控职能,更须要转化财政调控职能。一是从重要调控国有经济转向调控全社会经济。二是从重要调控中心与地方、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干系转向调控百姓收入分配的全局。三是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四是从行政本事调控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杠杆和执法本事调控为主。五是从中心一级财政调控转向中心和地方两级财政调控。

财政职能论文篇2

⒉“分税制”不完善使乡镇财政缺乏稳定的高收入来源,支出压力大。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但至今省以下“分税制”体系采取了不尽合理的基数法,一方面,税收收入一层层向上集中,中央得了“大头”,地方收入相对减少并经过省、市、县三级的层层盘剥,乡镇财政收入逐渐被掏空。税制改革以后,农业税划归为地方税种,虽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农业税的征收工作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业税的免征,支撑乡镇财政的一大主要财力落空,乡镇财政靠微小增幅的工商税收增加财力来自我消化农业税税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财政转移支付,对乡镇财政来说,大多还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办法,没有能科学地配合分税制改革最终落实。另一方面,支出责任却一层层向下转移,中央出台的一些增支政策要靠地方自行消化,使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落实到具体事务,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大多是一些刚性强、欠帐多、支出基数大、无法压缩的支出。如农村教育、民兵训练、优抚等就基本由乡镇负担了,还有道路、危桥、医疗、文化及其它一些社会福利项目,主要由乡镇配套组织实施,但是资金来源溃泛,完全由乡镇预算负担必将导致资金短缺。乡镇政府没有足够的税收收入来源、显得财权范围小,而事权范围又过大,缺乏与责任相对应的经济财力支撑,仅仅依靠弱势的农村经济和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更遑论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了。

⒊税收管理体制的缺陷加重了乡镇财政困难。目前在乡镇一级,基本是国、地两税均由条条统管,负责工商各税的征收,而乡镇财政只负责征收农业二税和相关收入,这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扯皮现象。另外,税务部门往往从完成收入任务指标出发,当年任务完成后不愿过多超收,以便为下年“留有余地”,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应征尽征,造成人为的收入流失。再有现在地方政府流行一种“财政收入才是硬政绩”的说法,各级领导关心财政收入是好事,但是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当年税收任务,地方政府踏上了引税之路,随之带来的则是大幅度的引税返还和财政收入的虚假繁荣,不能提高财政提供公共品和服务能力,抬高了税基,恶性循环,扰乱了税收秩序。

⒋高昂的招商引资成本,为乡镇财政雪上加霜。目前招商引资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各级政府自上而下都有招商引资任务,并直接与干部的升迁、考核挂钩,这就有了必须完成任务的压力,尤其是乡镇政府安排大批干部关门“停业”外出招商,形成了以土地的无偿或低价出让、税收的减免、变相的奖励为成本的招商,政府职能迷失,资源流失,财政收入落空,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无力偿还,进一步加重了财政的负担。

⒌乡镇政府包揽过多经济管理职能,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和兴办合作基金会留下了财政隐患。过去乡镇政府一是直接兴办企业,行政干预多,由于行情不准和一些基层企业干部的责任心不强,导致企业亏损、停产直至破产,遗留了巨大的“包袱”,后来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政府迫于上级的压力,受惑于甩“包袱”的良好愿望,“卖一送一”,慷国家之慨,将全部企业改制到位,这其中流失的国有资产就不说了,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假性改制,这些企业欠下了巨额债务,包括向职工以及向社会的集资款、合作基金会贷款、财政借款、银行贷款等,实际上早已资不抵债,只留下一个空壳,但是这其中向职工以及向社会的集资款、合作基金会贷款、财政借款,如果改制到位或破产,都必须由财政直接负担,乡镇财政无能消化,就只能搞个假性改制了,完成上级任务,问题一天天往下拖;二是搞合作基金会留下了巨大债务,乡镇企业特别是前几年行情不紧气,借去的贷款如“肉包子打狗”,但是合作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股民的股金,这是一笔“硬”帐,必须还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还,这又给乡镇财政带来了“灾难性”的债务。

⒍乡镇财政预算越来越显“软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上级政府出政策,下级政府出钱,这是乡镇财政预算“软化”的典型表现。这些在正常预算之外出台的支出政策,明显缺乏对乡镇预算应有的尊重。二是上级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在实施某项目时,往往要求地方政府按比例配套财政资金,否则不予安排项目,而配套资金显然不会事先被纳入乡镇年初预算之内的,这些临时性、不得不开支的项目,对乡镇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带来很大的冲击,也进一步降低了地方人代会批准预算的权威性。三是乡镇自身财务管理松散,支出缺乏预算约束,缺乏监督,随意性强,机关运行成本逐年加大,人为加重了乡镇财政负担。

⒎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口失控。乡镇作为一级政府,就要配备政府的全套机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个问题越突出,因为这些地区就业机会少,收入普遍较低,进入政府机构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乡镇或迫于上级的压力,或处于“善良”的愿望,用“足”编制,将原先不属于财政供养的人员想办法捧上“铁饭碗”,致使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精减越减越多。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乡镇财政空前困难,债务累积,有限的财政资金疲于应付,形成了财政困难的局势,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增加了整个财政的风险,影响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改革,转变职能,化解财政困难。

一、推广乡财县管。“乡财县管”,乡镇财政的“三权”不变,即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借鉴安徽基层财政困境突围的成功经验,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管住乡镇乱收费、管住乡镇乱花钱、管住乡镇乱进人、管住乡镇乱举债。由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同时调整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和职能,特别是,在教师工资上划后,乡镇财政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镇财政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种适应乡镇政府职能扩张需要的功能完整的一级财政了。

二、转变思想,回归乡镇政府职能

⒈转变传统思想,树立服务理念,树立财源经济建设思路以财源经济的建设为思路是解决财政发展困难的必然选择。发展民营企业是乡镇财政走向良性循环的基础。乡镇政府要转变传统思想,以培植财源为取向,以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为核心,用足用活财税政策,如信息技术支持、财政贴息等手段,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支农资金投向,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对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以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为目标,努力摆正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强化征管中实现财源增长点。千方百计扩大经济总量,积极推动财源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均衡协调发展。

推行政府统一组织,财税多方参与,一次进户,各税统查的复合型税收稽查模式,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堵塞跑冒滴漏。在目前财库行没有联网的情况下,就地取材,财政人员要转变观念,进厂入户,了解和掌握本地税源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矛盾。

⒉合理划分职能,理顺各级政府间事权关系

乡镇政府的职能是提供乡镇范围内居民和农民需求的公共品和服务,这些公共品和服务包括公共安全、乡村道路、区域内防洪、灌溉排水、土地整治、基础教育、卫生防疫、跨乡镇的公路建设、区域水土治理、环境保护、医疗、文化及基本的政府行政管理。乡镇政府应直接提供公共安全、消防、民事纠纷处理、乡村道路建设等受益范围限于乡镇的公共品。至于农村基础教育、卫生防疫、跨乡镇的公路建设、区域水土治理、环境保护、防洪灌溉等跨区域公共品的提供,上级政府则应建立相应的机制,并通过转移支付形式提供部分资金。而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优抚等全国性公共品的提供则应完全由中央政府来承担,可通过转移支付,委托乡镇政府来完成这些工作。

⒊退出竞争领域,调整乡镇财政的职能范围

乡镇财政的根本职能就是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因此,乡镇财政资金必须从竞争性领域完全退出,不再投资办企业,不再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支付变相的奖励等,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三、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高乡镇财政收入

、提高乡镇的税收分成,减少上缴。乡镇一级,农业税在即被最终取消的情况下,没有了主体税种支撑大局,为了保证乡镇政府能较好地履行各项职能,上级政府要正视乡镇一级的困难,通过减少自然增长的上缴和财税收入增长的集中来增强乡镇的财政实力。

⒉下放共享收入的分成比例。从中央到地方应尽可能地将共享收入逐级下放。从某年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也实行了共享后,大税种已全部共享,今后不宜继续扩大范围,使地方有更加稳定的税源,切实稳固地贯彻分税制。

四、建立规范和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目前有相当一批乡镇处于财政入不敷出、缺口逐年拉大、困难重重,而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责仍应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基本公共品的提供。乡镇政府若无财力完成上述任务,社会发展就会受阻,因此在目前分税制条件下,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应主要用于弥补税收收入不足以提供基本公共品和服务时的财政收支缺口,而且首先要保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乡和不同收入阶层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达到均等。

财政职能论文篇3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富裕型社会。中国已进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时期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各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经济就会顺利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社会动荡、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经济徘徊的局面。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如今人均GDP已达到1-2万美元,而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国际经验教训和我国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和谐社会必须以较高水平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结构和谐、区域结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和谐、就业结构和谐、人口代际结构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等。

一、资源配置职能应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率为目标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过去一段时期其配置重点主要在物。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今后必须加强对人的配置,即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实现人才合理流动,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率。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使社会充满活力,必须发展先进生产力,这是社会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中国要保持持续的增长,需要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制度支撑。特别应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我国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仍高达49%,这不利于中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因此,要争取在未来15年内再转移出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并需要通过加大职业培训等方式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社会公正”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是一个公平发展的体系。政府要摆脱、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高度来处理各类社会问题。政府必须确立机会平等和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才能真正充分、持续地激发社会活力。机会平等的规则要求摒弃先赋性特权、身份等级等不公正因素的影响,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对待,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框架内,在政府职能和权限的范围内,在公共财政的原则下进行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民工制度,以制度建设来构建和谐社会。

二、收入分配职能应以缩小收入差距、使广大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

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应拓宽和向深层次发展。一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过高问题,注重解决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民生问题;二是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注重解决城市中高收入阶层,特别是所谓“新富阶层”,包括私营企业家、文艺体育界明星、外企高级雇员、房地产开发商、知名经济学家、律师、仍然在位的官员等的收入过高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的收入分化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我国现阶段收入分化、收入差距悬殊已是不争的现实。如何解决占人口多数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民生问题,关系到能否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能否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基尼系数0.4是社会失衡临界点,0.6是社会振荡临界点。把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

据联合国2004年报告,中国2001年基尼系数0.447,最穷的1/5人口占总消费4.7%,最富的1/5人口占总消费50.0%,贫富比差为10.7.中国的贫富差距已明显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据中国社科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2004年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465,2005年逼近0.47.《光明日报》2004年8月17日发表文章,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

贫富差距的原因,一是由行业或部门垄断所形成的收入差距。一些带有垄断性的行业,依靠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二是管理漏洞和腐败等导致的收入差距;三是企业在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利用其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压低工人工资水平和应有的福利水平,提高剩余占有率。政府以往干预不当,宏观调控失误,也是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财政应实行“效率和公平并重”的政策。在鼓励合理的收入水平分化、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同时,实质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重中之重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一要构建城乡结构和谐。我国目前城乡之间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差距太大。199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2003年扩大到3.23∶1.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这种差距在消费相对于收入的边际递减规律下,也影响到国内消费市场的发育。因此,应实施新世纪的减贫工程,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二要构建区域结构和谐。地区之间收入呈东高西低的特征,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2年与1980年相比,东部地区市民人均收入增长与西部地区比,高低相对差扩大了1.88倍,绝对差扩大了32.04倍。中国区域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要在构建东部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三要构建社会阶层结构和谐。收入最高与最低的行业人均收入比,1998年为2.35∶1,呈现两极:一极是所谓“新富阶层”;另一极是不得温饱的农民、贫困线以下的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差的其他弱势群体等。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致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政府应利用税收、转移支付、补贴、福利等财政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城乡、地区、贫富三大差距,一靠经济的持续增长,二靠政府的政策调节,二者缺一不可。要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政府的政策调节;在政府的调控机制中,加大财政调节的力度。

第一,完善税收制度。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建议通过地方立法,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以上年个人所得税计征基数为基准,根据上年GDP增幅,同比提高个人所得税计征基数,每年都调整一次。实行混合课征制或综合课征制,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调节力度,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实施“阳光工资”。将各种资金、福利全部纳入货币化工资,实行完整的货币化工资制度。尽快修订房产税,适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另外,可考虑向高消费者征收特别消费税等。

第二,建立和完善重节约、广覆盖、有积累、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拉动消费。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建立可靠的基金。要注重加强代际之间价值观方面的整合和认同。以制度安排解决三农问题,以制度建设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充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农民土地收入。土地是农民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最后一道途径,国家在公益性征地的时候,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为被征地的农民建立达到合理水平的社会保障,并将被征地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在企业征地的时候,应实行谈判补偿制度,无法达成协议时,应由专门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或实行各种形式的土地入股制度,让被征地农民从土地收益中增加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健全包括全社会人员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是1200美元,而未来15年内将达到3000美元,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的新的发展阶段,应当及时地建立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概括地说,一是保障较全面,二是保障水平较高。首先要根据经济、社会生活的特点、社会结构的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规划社会保障体系所包含的保障项目,具体应当包括以下11项: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与农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生育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用土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企业年金、老年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残疾人康复保障。此外,还应发展各种劳动者互助型医疗保障项目。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规划保障标准,体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重视发展教育,尤其是保障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促富治贫”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教育。因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郝如玉曾成立专门课题研究小组,对我国贫富差距及解决手段做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手段是教育而不是靠税收调节。中小学教育应该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占有优先权,应该优先投资于有较高回报率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必须解决我国教育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而当前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关键在于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由此,建议中央新近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应该扩大到全国农村家庭和城镇低保户,由财政予以充分支持。]

第四,强化宏观调控功能,清除垄断政策和解决政府干预失当。首先,解决以行政命令方式产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解决城乡户籍造成的二元结构阻碍城乡经济融合、人口融合和空间融合问题;解决权力寻租导致的官场腐败和权力资本化问题等。其次,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尤其要严厉查处严重扰乱市场公平秩序、违法侵害群众利益和国家财产的暴富阶层,并全面解决“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过度干预问题。再次,改革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增加公共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从制度入手反腐倡廉,加强爱心工程。最后,完善就业政策,实现充分就业。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应以充分就业为重要目标

就业优先,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要。各级政府应确立“就业优先”的战略思想,把扩大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地方财政要增加投入。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城镇“4050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尽快控制在5%以内。注意在实现城乡就业的数量目标的同时,提高城乡就业的“质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包括全面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为所有员工建立社会保险,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在鼓励、支持、引导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同时,对城镇“4050人员”主要应引导他们从事社区服务和灵活就业;要调整教育结构,培养大量的中、高职毕业生,既促进合格毕业生就业,又解决企业中、高级技工短缺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要增加财政和社会各方面投入,加强培训,以适应城镇企业用工需要;农村高中段教育要实现升学和就业分流,大力发展中级专业教育;要打破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模式,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在全国形成若干个有发展前景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引导农村劳动力和人口以移民的方式向这些区域转移集中。

四、效率和公平协调的关键是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方面诸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之一是体制性原因,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以及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将是一个深刻的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制度变迁或体制创新的过程。要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克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规范,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体制保障。因此,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环境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开放的、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系统,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效率与公平、政府与人民、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地方与中央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出权衡取舍,这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软科学是社会、经济、科技等开放的复杂系统中的系统工程,宏观层次的管理科学,也是政治、经济等领域内的决策科学。软科学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为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开展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活动。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软科学的需求,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发达国家对软科学的投入通常为其科学研究及试验发展经费的5%-10%,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1%.我国应广开渠道,增加软科学研究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应加大对软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课题经费通过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资助以及开展国际合作来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光焱。构建和谐社会的财政[J].财政研究,2005,(43):11-13.

[2]徐镇绥。实施改善民生的财政政策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J].经济研究参考,2005,(43):40-42.

财政职能论文篇4

(一)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支出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15%,欧盟各国政府采购额约占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美国政府每年的采购规模为2000亿美元,占其GDP的3%.

(二)政府采购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供给制”和“控购制”的本质区别

政府采购制度虽然在国际上普遍实行,在国内也有一些省、市正在试行,但对于国内多数地方来说还是一件新生事物。人们很容易将其与我国以前的供给制和控购制相混淆,认为有相似之处,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政府采购不是供给制。在供给制条件下,财政是选购商品的主体,使用单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品。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财政只是监督商品的采购过程,使用单位不仅要参加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商品的主体,它是所购商品合同签署的甲方单位。

2.政府采购同样不是控购。从目的上看,最初实行控购的主要目的,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控制社会集团需要,平衡供求矛盾,防止与民争购。政府采购的主要目的是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从管理的手段看,控购管理主要是通过直接的行政手段实现的,即分配指标和审批;政府采购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间接的规范采购方式和财政监督来实现。从管理范围看,控购针对的是某些具体的商品;政府采购针对的是政府对所有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的购买,没有具体品目的限制。从管理的单位看,控购是管理所有社会集团单位,而政府采购主要针对财政供给的行政事业单位。

3.政府采购制度不是财政垄断采购事务、改变支出单位的既得利益。各单位仍是采购主体,财政部门只是制定统一的规则和标准的程序加强对财政资金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变过程的影响、监督和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发挥规模购买优势

在市场经济下,各供货商为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竞争十分激烈。政府采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竞争条件,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目前的分散采购,由于购买批量小,不仅无法利用这个竞争好处,而且由于难以从厂家直接进货、享受不到节省批、零两道环节成本负担的好处,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成本。

(二)给以公谋私者提供可乘之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为了销售,常常采取各种利诱手段,诸如给回扣、送礼品等等,诱使采购者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因此在分散采购的情况下,一些素质差的采购人员就有可能在“糖弹”面前落马,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损失,腐蚀了干部,毒化了社会。

(三)财政拨款后由各单位自行分散采购,增加了支出控制的难度

财政在钱分出去后,常常是购买什么,购买多少,去哪里购买都无法控制,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并且导致财政部门仅仅是一个“出纳”机构,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因此削弱了财政的职能。事实证明,忽视监督是造成财政支出管理长期不力的关键原因之一。政府财政支出浪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腐败行为的产生都直接反映了监督环节的薄弱。

三、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内容

凡是政府出资的支出行为,均应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如: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办公设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以及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房产以及使用较多、规格一致的低值易耗品等;在支出范围内为开展公务而发生的大额大宗批量性消费行为,主要是机动车燃油、维修、保险、外事接待各类会议以及部分可以利用市场竞争开展的劳务。

(一)会议费管理方面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一些接待条件好、价格合理、服务良好的宾馆,作为会议、接待的定点单位,使举办会议单位获得服务周到、价格低廉的劳务,从而达到大幅度节减会议费、接待费支出的目的。

(二)车辆管理方面

1.购车方面。具体操作办法为:根据各单位申请,结合政府财力情况,报领导审批后,集中购置,招标竞价,择优成交。

2.定点购油。面向汽油销售单位,招标选择一批服务好、价格低的供油单位,作为单位车辆定点加油站。

3.汽车修理流动定点。选择一批技术过硬、价格优惠的汽车修理厂家,作为单位车辆定点修理厂,每年进行考核,流动定点,一般可节约15%的费用。

(三)设备购置方面

各单位新增微机、复印机、打印设备;各医疗单位新增大型医疗器械,公检法司系统新增化验鉴定设备等设备购置,如果统一采购、招标购买,可节约支出20%以上。

(四)房屋修缮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的修缮支出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一个难点,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方面的一个难点。对这些项目实施招标办法,既可增加工程的透明度,便于各方共同监督管理,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又可节约大量资金,据安徽等地的经验,综合节约率可达30%以上。

(五)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方面

建立竞争性的建设市场。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都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来选择设计单位和施工队伍,实行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费用包干办法,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按规范标准要求实行工程质量监督,按国际规范标准和惯例进行工程监理。同时,建立专门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招标站、预算定额站、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工程监理公司。此外,标的编制过程应有市财政参与,中标项目金额应一次包死,不能留下硬缺口,造成追加预算的“习惯”,使财政资源无限制地流失。

四、政府采购的法定程序

(一)行政事业单位要向财政部门提出专项申请

凡申请更新、报废汽车,以及申请购买专项设备,必须分别提供能基本保证工作所需的详细的规格性能要求,以便进行招标(其中对汽车要写明座位数、颜色、燃油、金额等),可以注明品牌、型号、产地作政府采购时参考,但不准申请购买超标车及豪华汽车;专用的设备要写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配置要求、参考产地及金额等。专项设备以经济、实用为主。以上申请项目,经财政部门核准后,通知购货单位,由财政部门组织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

(二)成立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由财政部门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进行招标、采购、供应。招标会上购货单位必须到场,参与招标的全过程,并协助办理有关手续。

(三)签订合同

招标会结束后,购货单位随即与中标供货单位签订合同,由财政部门进行监督。合同签订后,财政部门即将所需款项根据资金的不同性质拨给申请购货单位。中标供货单位必须保证质量,按合同规定供货。使用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将款付给供货单位。

为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财政部门除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外,还要邀请人大、纪检、工商、法院等单位组成招标委员会,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督,并请公证部门公证,同时,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政府采购制度的优越性

(一)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了预算约束

过去财政支出管理部门,对如何利用和调控市场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通过调控市场,节减财政支出,从而强化预算约束重视不够。通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介入了市场竞争,并且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消费份额,可以对部分消费市场进行间接或直接调控,借助价值规律,节减财政支出,从而强化了预算约束。

(二)实现了货币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公开竞争,“货比三家”,好中选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或高效、优质的服务。据已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省、市介绍,目前已推出的几项改革,将价格压低了5%~40%,实现了货币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消除了分散采购中的腐败现象,促进了廉政建设

财政职能论文篇5

由于《预算法》规定预算不列赤字,政府性债务未能纳入预算管理;有的地方政府未对本地区债务实行归口管理;有的地方政府未制定本地区债务举借规划和债务收支计划;有的地方政府未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有的地方政府未建立政府债务偿债(还贷)准备金制度。

2.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政府性债务快速增长,加大财政金融风险。

近年来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庞大的事权与有限的财权不匹配是政府举债的体制性原因。中央承担了诸如国防、法律、秩序等重大国家事务的供应责任,但在支出责任划分、支出结构上没有明确,特别是省以下各级政府在事权划分、支出结构调整上没有突破性动作。事权与财权划分不清晰、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目前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依然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为完成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和土地收储整理等事项而举借债务,举债是“全能政府”必然要走的道路,近年来政府性债务呈快速增长趋势,加剧了财政金融风险。

3.部分政府性债务处于隐性状态,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

政府性债务一般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包括政府担保、地方金融机构呆坏账、社保资金缺口等;部分单位特别是融资平台公司拖欠的工程款无法准确核实,由于工程计量清单不完整、政府拖延时间办理工程决算等原因,财务报表不反映工程欠款债务。一旦隐性债务出现偿债困难,仍需相应各级政府买单。就目前我国政治一体化性质看,中央财政最终会背上本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承担偿债责任。

4.偿债资金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偿债能力不确定,未来偿债风险较大。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较高,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5.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不尽合理,加剧了政府性债务规模。

现行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主要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并且实行末位淘汰制。为了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及“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千方百计举借债务。

二、建议及对策

1.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增强政府债务的风险意识。

建立和完善政府性债务偿债长效机制,确保政府性债务有序管理,不断提高政府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维护政府信用;实行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建立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构,明确债务管理责任,对政府债务统一规划和管理,增强统一性、整体性;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设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指标,对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等债务的规模、结构、偿债能力等逐步实现实时、动态、全程监控,真实反映财政偿债风险程度和发展变化趋势;建立政府债务偿债(还贷)准备金制度,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政府债务按期偿还,增强政府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实行政府性债务风险报告制度,定期向党委、人大和政协报告政府性债务情况。

2.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债务规模。

西方国家的债务管理实践表明,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增强债务透明度的有效举措。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握“适度举债,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从全局、长远、战略的高度,通盘研究发展的要求与可能,合理确定政府负债规模,严格控制过度融资。尽快建立政府债务预算编制管理体系,对政府债务进行预算、确认、记录、报告,依靠政府预算机制强化对政府举债行为的约束。同时,改革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最终建立起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据实反映政府债务增长情况、或有负债情况、债务项目的建设及绩效情况,强化债务借、用、还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

3.着力处理存量债务,积极化解政府风险。

对政府现有的存量债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分类处理。一是对因为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而形成的债务,可考虑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化解;二是对一些有固定经营回报和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债务且资产质量较好,可考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收益作为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三是对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债务(如市政基础设施、城乡道路等),各级政府应制订债务偿还计划,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建立适当规模的偿债准备金并专户管理,将偿债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偿债风险,维护政府信用。

4.实行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积极拓宽来源渠道,增强偿还债务能力。

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壮大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土地出让收益、城市公用设施配套费、专项收费、经营性项目收益等收入的管理,不断拓宽偿债资金的来源渠道。当前尤其要加大城市资源经营收益的归集力度,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公园、广场、河道、湿地等公用基础设施周边可用于开发的土地等资源,可通过政府土地储备、土地竞价出让、项目开发经营等方式,将土地等资源的增值收益收归政府,增强政府的偿债能力。

5.优化考核机制,强化举债责任追究制度。

地方政府和官员片面的政绩观,以及不规范、不合理的行政绩效考核机制,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各级政府应依据《通知》精神,积极将债务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举债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监控力度,及时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慎重举借新的政府性债务,逐步化解沉积债务,防止出现新的风险。

财政职能论文篇6

一、引言

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解决好当前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关键。冯兴元(2011)提出,财政支出效率低下是当前中国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1]。众所周知,财政活动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项,因此在对财政活动效率的考量上也可以从财政收入效率和财政支出效率两个方面考虑。然而,现有文献并无“财政收入效率”的提法,仅有较为普遍讨论的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其实质就是财政的支出效率)和谭建立(2010)从政府财权事权角度讨论过财政收入的划分效率问题[2]。由此可见,财政活动的效率并没有涉及到财政收入方面,即在一般性讨论中财政支出效率基本等同于财政效率。下面本文将从内涵定义和度量指标两方面来说明财政效率。

在内涵定义方面,对于财政支出效率,陈冬红(2010)将财政支出效率定义为“财政支出在用于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的过程中所实现的财政职能的程度”,并认为要想提高政府的效率应从财政支出抓起[3]。而王旭东(2006)提出“财政效率实质上反映的就是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和政府行政运行效率,且追求财政效率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财政职能”[4]。可以看出,两位学者提出的“财政支出效率”和“财政效率”从概念上来说,在“实现财政职能”和“反映政府效率”两个主要描述上并无太大差异。在评价指标方面,唐齐鸣(2012)构建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评价体系中的指标[5]与才国伟(2011)选择的财政效率度量指标[6]也大部分趋同,两位学者都选择人均财政支出作为唯一的投入指标,而产出指标主要都体现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

二、财政效率与财政职

财政效率是一个特殊的效率范畴,是效率在财政领域的体现。追求财政效率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财政职能。因此积极探讨财政职能的内涵有利于深入理解财政效率的本质和选择合理的财政效率评价指标。纵观我国财政职能的理论发展轨迹,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大背景下,依次出现财政使命观、财政功能观、财政职责观、政府经济职责观四类主要观点。前三类的理论基础是“阶级国家论+再生产理论”,而政府经济职责观立足于“契约国家论+混合经济论”[7]。财政的使命观认为,财政仅具有“分配”和“监督”两个职能,这一财政职能观其实质仅是计划经济财政的职能。而后在八十年代初,邓子基(1980)确立了财政功能观,同期叶振鹏(1980)提出了三职能观:分配职能、监督职能、调节职能[8]。到了九十年代,经济转轨的大背景决定了“财政职能”内涵的转变[9]。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学者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所提出的财政三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财政监督职能逐渐在我国理论界受到认同。

然而,由于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主要议题,且收入分配又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因此,马斯格雷夫对财政职能的概括显得大而无当。李茂生(20005)认为,目前我国已基本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这种体制下的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四项:(1)提供原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和产品;(2)调节收入分配和实行社会保障;(3)纠正外部不经济(负的外部效应)和促进广义效率的提高;(4)调节经济和促进经济发展[10]。基于评价指标的可描述性,本文在财政职能的概括上持相同观点。

三、财政效率体系构建

首先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并不服从严格的的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本文选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要想较为准确的测算地方政府的财政效率,依据财政职能设计投入产出指标则显得十分必要。地方政府的投入归根到底就是地方财政支出[14]。因为财政支出的组成份额是内生的,理论上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财政效率应该自行调整相应比例。所以本文采用文献[6]中仅将人均财政支出作为唯一的投入X(单位:亿元/万人),并不去区分财政支出中各项支出所占份额。

本文参考根据文献[10]概括的财政职能,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可靠性,仅选用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作为政府效率的产出指标:

Y1文化教育:非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单位:百分比)

Y2医疗卫生: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单位:万张)

Y3基础建设: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单位:平方米)

Y4环境改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单位:百分比)

Y5社会保障:社会失业保险覆盖率(单位:百分比)

Y6经济发展:人均GDP(单位:亿元/万人)

其中Y1、Y2、Y3主要体现财政职能的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由于外部不经济因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理论界常提到的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方面, 所以将Y4作为衡量纠正外部不经济的指标。Y5用于体现财政的社会保障职能。Y6作为度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此选作衡量经济产出情况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吴丽.中国发展道路的政府竞争逻辑——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J].商务周刊.2011(5)

[2]谭建立、马宁.关于我国财政收入经济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J].山东经济.2010(5)

[3]陈冬红.基于DEA的财政支出效率分析——以宁夏为案例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3)

[4]王旭东.财政效率问题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06(10)

[5]唐齐鸣、王彪.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2)

[6]才国伟、钱金保.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与财政效率竞争[J].统计研究.2011(10)

[7]崔潮.论财政职能的演进:理论、历史与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财政职能论文篇7

    一、国家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国家职能观

    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本质切入财政是论研究。论者对财政本质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都认为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国家的阶级特性,和国家通过财政分配实现对经济社会的主导作用。例如许毅、陈宝森编《财政学》,把财政的共性表述为:“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从这种理论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并由斗争中胜利的一方掌握统治权的,因此,国家的任务就在于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而财政则是国家为达到此目的运用的一种分配手段。这种国家观反映到国家职能方面,则是国家应统摄一切社会事务,使之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国家职能观我们可称之为宽派。

    公共财政理论把政府的服务看作是创造价值的第三产来的一部分。这样,政府的财政收支就融入了经济,成为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政府活动产生的是公共产品,非政府通过交换而融合。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由政府来生产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论者认为,这是由市场失效造成的。

    公共财政论者避开了国家性质的认定,直接从市场经济的弱点切入,将政府的功能经济化,更具体的把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联系起来。但并不表明公共财政论没有国家观。公共财政论的国家观是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由社会契约产生,从而否定了国家在执行社会职能过程中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在国家职能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实际上是主张由政府补私人之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狭派。

    (二)两种国家职能观的评估

    国家分配论把国家完全等同于阶级统治,从而引导出国家职能是“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把所有社会活动都列入国家监控之中,需要国家去维护、加强、巩固、发展,使国家成了无所不在的组织,在国家范围内,什么事情都应该由国家去干预。反之,公共财政理论把国家看作是人群协调产生的产物,它的职能在于弥补私人经济的不足,私人能够办到的事情,国家就不应该干涉。两种不同国家职能观存在的

    主要差异是:(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以上两种国家职能观都存在不足之处。实际上,国家既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又不完全是一种阶级统治。把阶级统治绝对化,或者完全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统治性质,都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

    我们不赞成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性质,因为这是违反历史和现实的。早期的资产阶级学者也不隐讳国家的阶级属性,亚当·斯密就认为:“在财产权没有建立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政府。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财产,保护富者不受贫者侵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受控于资产阶级也是现实的存在,它们不但在自己国家的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也在世界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看不清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所作所为的目的所在。正是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我们可以看清楚公共财政理论的国家职能观如何的切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凡是有利可图的,也是私人愿意去做的,就应该让私人去做;凡是无利可图的,也是私人不愿意做或不能做的,应该由国家去做。

    我们也不赞成把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绝对化。实际上国家是具有多重性质的复杂事物。首先应该看到,经过历史锻铸的国家是一种具有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的最高地域组织。所谓爱国,也就是以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集团意识。这种意识是不能以阶级斗争、阶级统治来解释的。其次,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社会制度看待,国家职能虽然打上阶级烙印,但它却是由氏族制度演变而来,最终又将转化为无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继承的都是公共事务的处理。不能认为,有了阶级就没有了公共事务,而只有阶级事务。第三,还应该认真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极其明确的指出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认为,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因此,对国家在维护现存生产方式方面的作用,只要这种生产方式处于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状态,国家的维护作用就是积极的,就不能单纯的把它看成阶级统治,看做只对剥削阶级有利的事情。

    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国家分配论对国家职能作宽泛的理解,是和公有经济的广泛存在有密切联系的。在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时期,个人经济能力只限于生活消费,一切社会事业都由国家和集体负责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结构已经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种国家职能观应该有所修正。

    公共财政理论对国家职能的理解似乎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国家只应做私人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这种理解有二个优点,一是突出个人自主性,在职能界定上,先个人后国家,有利于社会个体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突出经济效率,在职能界定上,以效率为标准,凡私人去做有效率的由私人做,凡私人做没有效率的由国家做,有利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理解最大缺陷在于维护个人财富拥有不平等,有利于富有者更富有,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

    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践看,虽然它们都奉行公共财政理论,但财政在实施国家职能方面,态度却并非是消极的。一旦社会政治经济形式需要国家干预时,国家是决不会放任不管的。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实行何种社会制度,从整体上讲,国家职能总是统摄一切社会事务的。但在具体时期,国家职能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和国爱财务的可能来确定。

    二、财政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财政职能理论

    国家分配论者认为,财政有四种职能: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职能。这种职能论述并未显示财政职能范围。能够显示财政职能范围的提法可从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定义的阐述中看到。如此上引用的许毅等编着的《财政学》,把社会主义财政表述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加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为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实现以最少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的有计划分配和再分配”。从这个表述和国家分配论其他论着中可以看出,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出发,对财政职能作出宽泛和积极的解释,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反对“狭隘的财政职能观”,在财政职能实现方面主张望积极主动的姿态。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职能有三种,这就是: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受它的国家职能观的制约,自然是局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这种看法正好与国家分配论针锋相对。我国一些论者,把公共财政理论看做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种财政类型,而国家分配论则是从计划经济为体制基础的财政类型。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在财政职能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财政到底有哪些职能以及财政职能范围到底有多大。

    (二)财政职能有哪些

财政职能论文篇8

一、国家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国家职能观?

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本质切入财政是论研究。论者对财政本质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都认为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国家的阶级特性,和国家通过财政分配实现对经济社会的主导作用。例如许毅、陈宝森编《财政学》,把财政的共性表述为:“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从这种理论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并由斗争中胜利的一方掌握统治权的,因此,国家的任务就在于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而财政则是国家为达到此目的运用的一种分配手段。这种国家观反映到国家职能方面,则是国家应统摄一切社会事务,使之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国家职能观我们可称之为宽派。?

公共财政理论把政府的服务看作是创造价值的第三产来的一部分。这样,政府的财政收支就融入了经济,成为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政府活动产生的是公共产品,非政府通过交换而融合。?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由政府来生产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论者认为,这是由市场失效造成的。?

公共财政论者避开了国家性质的认定,直接从市场经济的弱点切入,将政府的功能经济化,更具体的把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联系起来。但并不表明公共财政论没有国家观。公共财政论的国家观是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由社会契约产生,从而否定了国家在执行社会职能过程中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在国家职能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实际上是主张由政府补私人之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狭派。?

(二)两种国家职能观的评估?

国家分配论把国家完全等同于阶级统治,从而引导出国家职能是“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把所有社会活动都列入国家监控之中,需要国家去维护、加强、巩固、发展,使国家成了无所不在的组织,在国家范围内,什么事情都应该由国家去干预。反之,公共财政理论把国家看作是人群协调产生的产物,它的职能在于弥补私人经济的不足,私人能够办到的事情,国家就不应该干涉。两种不同国家职能观存在的

主要差异是:(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以上两种国家职能观都存在不足之处。实际上,国家既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又不完全是一种阶级统治。把阶级统治绝对化,或者完全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统治性质,都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

我们不赞成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性质,因为这是违反历史和现实的。早期的资产阶级学者也不隐讳国家的阶级属性,亚当·斯密就认为:“在财产权没有建立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政府。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财产,保护富者不受贫者侵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受控于资产阶级也是现实的存在,它们不但在自己国家的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也在世界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看不清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所作所为的目的所在。正是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我们可以看清楚公共财政理论的国家职能观如何的切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凡是有利可图的,也是私人愿意去做的,就应该让私人去做;凡是无利可图的,也是私人不愿意做或不能做的,应该由国家去做。

我们也不赞成把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绝对化。实际上国家是具有多重性质的复杂事物。首先应该看到,经过历史锻铸的国家是一种具有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的最高地域组织。所谓爱国,也就是以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集团意识。这种意识是不能以阶级斗争、阶级统治来解释的。其次,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社会制度看待,国家职能虽然打上阶级烙印,但它却是由氏族制度演变而来,最终又将转化为无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继承的都是公共事务的处理。不能认为,有了阶级就没有了公共事务,而只有阶级事务。第三,还应该认真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极其明确的指出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认为,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因此,对国家在维护现存生产方式方面的作用,只要这种生产方式处于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状态,国家的维护作用就是积极的,就不能单纯的把它看成阶级统治,看做只对剥削阶级有利的事情。?

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国家分配论对国家职能作宽泛的理解,是和公有经济的广泛存在有密切联系的。在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时期,个人经济能力只限于生活消费,一切社会事业都由国家和集体负责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结构已经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种国家职能观应该有所修正。

公共财政理论对国家职能的理解似乎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国家只应做私人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这种理解有二个优点,一是突出个人自主性,在职能界定上,先个人后国家,有利于社会个体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突出经济效率,在职能界定上,以效率为标准,凡私人去做有效率的由私人做,凡私人做没有效率的由国家做,有利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理解最大缺陷在于维护个人财富拥有不平等,有利于富有者更富有,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

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践看,虽然它们都奉行公共财政理论,但财政在实施国家职能方面,态度却并非是消极的。一旦社会政治经济形式需要国家干预时,国家是决不会放任不管的。?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实行何种社会制度,从整体上讲,国家职能总是统摄一切社会事务的。但在具体时期,国家职能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和国爱财务的可能来确定。??

二、财政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财政职能理论?

国家分配论者认为,财政有四种职能: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职能。这种职能论述并未显示财政职能范围。能够显示财政职能范围的提法可从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定义的阐述中看到。如此上引用的许毅等编著的《财政学》,把社会主义财政表述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加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为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实现以最少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的有计划分配和再分配”。从这个表述和国家分配论其他论著中可以看出,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出发,对财政职能作出宽泛和积极的解释,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反对“狭隘的财政职能观”,在财政职能实现方面主张望积极主动的姿态。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职能有三种,这就是: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受它的国家职能观的制约,自然是局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这种看法正好与国家分配论针锋相对。我国一些论者,把公共财政理论看做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种财政类型,而国家分配论则是从计划经济为体制基础的财政类型。?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在财政职能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财政到底有哪些职能以及财政职能范围到底有多大。?

(二)财政职能有哪些?

从不同侧面去考察,社会事物的功能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财政职能也是如此。从总体上看,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功能是以资金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资金活动是国家职能实现在经济上的反映,因此,可以认为国家职能就是财政职能。这种说法说明了,突出财政以国家为主体的本质对于财政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过于原则,不能完全满足理论探求和实践的要求。?

从财政满足国家需要的方法出发,财政自然是具有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的职能。进一步分析,筹集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税收、收费、国债等等;供应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无偿拨付、有偿借贷等等。但这种概括包含不了调控和管理。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对社会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它本身是一种目标。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方法,它也不是和财政收支处于同一层次的方法,而是依赖于财政收支而存在的次生性方法。监督管理如果是指财政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如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那它只是内在于财政收支的一种方法,是蕴含于财政收支之内的,不能成为财政的一种独立职能。如果监督管理是指财政收支之外的监督管理,如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实施的管理,西方某些国家财政部门对证券市场实施的管理,则这种财政管理外在于财政收支,是由政府主观决定的,不含有财政活动的规律性,也不能说是财政的一种职能,只能说是财政部门的一种职能。?

从财政对社会经济发挥的实际作用出发划分财政职能,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方面,国家分配论的分配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相似的,国家分配论的调控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相似的。但从理论渊源看,两者有原则差别。国家分配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部门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因此分配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分;而公共财政理论则认同所有的劳动(包括政府部门)都产生价值,资源配置在产来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同属资源配置。?

我们认为,各种学派并存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在主要问题上应该各自保有自己的特色,但财政职能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是财政功能的抽象概括,各方是可以有共同语言的。对财政职能的概括,应贯彻完整(能把同一层次的功能都包括进去)、明确(表述明白确切不致引起误解)、有利于实际应用的原则。从这些原则出发,财政职能应采纳公共财政的三职能说,表述为:(1)优化资源配置。(2)调节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三项职能能够完整的表述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经济能够起的实际作用,它们相互独立并明确表述了各自的独立功能,有利于人们把握它、运用它。?

当然,当财政职能是指财政部门职能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政府赋予财政部门的实际职权,加上其他职能。?

(三)财政职能的范围?

财政职能的具体范围,与经济体制有直接联系。现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对于需要压缩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积极运用收入调节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理论界是有共识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财政该不该对竞争性领域进行投资。国家分配论者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主体的国有企业,财政也应该投资,促进其发展。而公共财政理论的拥护者则完全排除国家对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国家在竞争性领域该不该投资问题,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践证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经营总体上是有效率的,当然没有理由不投资。但近年来实践说明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很差,亏损严重,经营机制和管理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因此,多数国有企业只能实行改制,以产权重组换取企业再生。至于今后国有资本是否全部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则是一个实践问题,应由实践作决定。在实践证明竞争性领域适于国家投资以前,财政应该谨慎从事,尽量不在竞争性领域作新的投资,而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

三、财政支出范围的理论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理论?

对于财政支出,我国财政学各流派过去多从财政支出的性质、原则、构成以及数量界限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财政支出范围。其所以如此,看来是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直接相关。因为在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条件下,政府支出是公共支出,企业、事业支出也是公共支出,划分政府财政支出范围意义显然不大。改革开放以后,一般学者都意识到必须改变国家包揽一切的局面,但并未形成理论体系;或者是借用了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框架,但未能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作出分析。与西方公共财政论不同的是,我国还有不少学者在国有企业投资方面,仍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出发,持积极态度。

公共财政理论对财政支出范围有明确的理论界定。即把全部社会产品按消费受益范围划分为三个部分,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为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为私人产品,应由私人提供。凡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又具有排斥性;或者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为混合产品,应根据不同情况衡量效率与公平决定由政府提供还是由私人提供。公共财政理论为财政支出范围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框架,留下来的需要具体讨论的是混合产品的提供问题。

根据以上综述,我们可就财政支出范围理论选择有关问题,作如下讨论。?

(二)财政经营性投资范围问题?

这个问题在公共财政理论中,是以政府该不该用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形式提出来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经济是国家的基础,其中国有经济应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和”非竞争性、非排斥性产品“并不能完全吻合,这是矛盾所在。本文在讨论财政职能问题时已经涉及这个问题,现在进一步予以讨论。

1.经济领域所谓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铁路、公路、民航、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其经营,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果完全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安排,有可能会伤及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这并不是把人忧天。?

2.以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是否可行,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是有效率的,谁都阻挡不了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发展;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经营是缺乏效率的,现有国有企业就只能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3.当前国有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不住,表明国有企业固有的生产关系和表现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两相结合的形式。其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社会环境,特别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现代大型企业都存在委托——关系,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不但层次多于私有企业,而且最终所有者本身——政府也是人,使国有资产利益更易于受到损害。只有严密而又严格执行的法制,才能使国有资产利益受到良好的保护。再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社会主义道德的维护。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动力,社会运转具有浓烈的利益导向。国有经济必须以谋求社会整体利益为动力,这就要相应的社会道德去维护。?

总之,从理论上讲,适宜于国有企业经营的条件是可以营造出来的,但这样的条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混合产品问题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混合产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又具有排斥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在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既定的情况下,公共提供还是市场提供主要考虑该项产品或服务收费管理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需求弹性,难度越大,弹性越大就越适合于采用公共提供方式,相反,则应采用市场提供方式。另一类是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这类产品由市场提供还是由公共提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外部效益的大小,如果产品的内部效益很小,外部效益较大,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很大,公共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相对较小。反之,效率损失也会相反。

混合产品的生产如根据效率优先原则,公共财政理论的论述是正确的。但效率优先并不等于事情的全部,还必须顾及公平。而在实际工作中,混合产品是否由公共提供问题,往往又决定于国力,国力强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广、质量高;国力弱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狭、质量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依理对混合产品的提供,应多顾及公平的原则,公共提供的范围应当广一些。但我国又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处于不发达状态,如广泛以公共生产手段生产混合产品,兔费或低费供应,在财力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其次,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提供,全民企事业提供和集体企事业提供,不存在私人提供的问题。因此,对混合产品的供应问题,我们应该根据一定原则分别处理为要。这些原则应该是:?

l.在由谁生产供应问题上,应根据效率优先原则作出选择。凡由私人供应可以提高效率的,应逐步改由私人提供服务,政府根据法令对私人服务范围和价格进行审批调控。?

2.在国家提供服务补贴问题上,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原则,分产品、分对象、分时期、分地区提供不同的补贴。应该根据产品的性质、产品消费的对象,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财力状态,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数额提供服务补贴,或者不给予补贴。?

财政职能论文篇9

一、引言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以张馨(1997)为代表的学者们首次为“公共财政”正名,数百年来西方财政学的发展特征表明市场经济需要公共财政,并且明确了“财政”与“公共财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1998年年底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上我国正式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自此之后,以赵志耘(1998)、郭庆旺(1999)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对其进行激烈地争论与批判,出现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当时主要争论的问题包括“公共财政”的译名和概念、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公共财政论与公共经济论等,虽然这场争论并未达成最终共识,但是为我国财政及财政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2013年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在2020年全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于是,社会各界围绕现代财政制度的概念、特征、职能等各抒己见,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争论的焦点更多的是政策导向的解读和说明,将财政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功能。这一方面说明了财政学界对财政的认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在已有的关于公共财政的十几年研究中,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环境的变化,对于公共财政模式能否在我国继续走下去,这是一个必须再一次认真思考的问题。归根到底,社会各界倾向于从财政实践出发来探讨现有的政策体系,缺乏了从财政及财政学的理论源头来分析当前财政制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二、财政职能及其时代性

(一)西方财政职能的演变

第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职能。在十八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古典自由放任学派信奉完全的市场自由竞争,而对国家干预始终持否定的态度,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坚持市场机制是完美的,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起到反作用,因而应该减小政府的活动范围,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尽管如此,在其著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1776)还是肯定了政府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在自由放任的体制下政府被赋予了三项基本职责任务:首先是保护国家免遭外来入侵,维护国防安全;其次是维持司法制度的权威,保护国内居民享受公平的对待;最后就是基于全国大部分居民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公共工程和机构。从早期来看,国家在提供公共物品的理念上得到了认可,财政实际上也就是在市场失灵时履行了资源配置的职能。第二,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财政职能。1970年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西方国家自身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及经济危机的不断涌现,以“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市场机制已经难以为继。当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外部性,即面临市场失灵,以及全国的个人需要和利益得不到有效满足时,此时依据一定政治程序建立起来的国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德国财政学瓦格纳(1882)在对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二者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就政府职能而言提出了“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并且主张国家可以采取相应财税政策来改善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基于此,当时执政的德国俾斯麦政府为了稳定工人的情绪、维护自身统治,成为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920)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用其严格的数量逻辑论证了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后,财政不仅具有最初的资源配置职能,还增加了一项新的职能即收入分配。第三,混合经济时代的财政职能。1929年及之后的四年间,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危机蔓延,迅速让整个世界陷入了经济大萧条,让曾经不可一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受到了严重的考验与质疑。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将凯恩斯主义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国家干预经济成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救命稻草,这时候的政府几乎成为了全能政府而非有效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克服有效需求不足、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等。从所处的环境来看,凯恩斯的理论之所以受到政府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其理论思想代表了政府执政的基本理念,可以使国家充分地发挥自己拥有的权力,例如罗斯福新政取得的卓越成绩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由此之后,凯恩斯也奠定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地位,而政府通过一系列财税手段在干预经济、调节市场波动、维持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财政也蕴含了具有稳定经济的又一职能。综上所述,马斯格雷夫在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一书中最终提出了财政的三大职能,并强调该书并不是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延续,而是由于社会背景及时代的变化,对财政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来讲,该书是充实了“公共物品”的基本内容。其中财政三大职能的提出代表了他个人具有社会民主的思想,认为当市场失灵后,政府的有效干预总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且还能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特别是,“滞胀”这一特殊情况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经济中产生,于是以芝加哥大学卢卡斯(1976)、弗里德曼(1968)等学者主张的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提出了责难。这一时期,尽管他们主张减少国家干预,但也不主张无政府主义,政府还是要扮演好制定规章制度的角色。到了1990年之后,经济学家所反对的只是全能政府所包含的懒散的官僚、权力的自我膨胀以及腐败的官员,但各国依然肯定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尤其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经济危机、大萧条等众多对经济影响深远的事件之后,财政的发展趋势还是朝着民主的方向,国家财政的三大职能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而唯一发生变化的只是财政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变化。

(二)我国财政职能的演变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1949年至1977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该体制的重要组成内容就是公有制,且社会主义构成的经济基础就是公有制制度,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国家对社会再生产加以组织,并充当配置社会资源主体的角色,在资源配置的范围内国家计划占主导地位,政府通过计划调节经济运行,计划控制并影响着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依附于国家计划,其基本任务是协助政府组织和发展经济,该时期的财政也拥有着财政分配和监督的职能。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体现在政府首先要按照财力的高度集中权衡之后,再通过财政分配到各行各业之中,进而实现“计划—控制—分配”的目的。而针对财政的监督职能,因为当时没有建立相应的有效管理机制,为了便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分配社会产品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于是财政又参与了国民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实现政府计划经济的目标。第二,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财政职能。改革开放至1991年,是我国经济开始从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渡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未来工作重点,并围绕“放权让利”启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如1983年、1985年的“利改税”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具有代表性。因此,该时期我国经济改革总体上是在放权让利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并没有真正地针对原有体制的弊端进行解除,“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是当时经济面临的典型特征。相比政府而言,财政除运用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和集团购买力等直接手段外,还通过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以及补贴、贴息等多种间接手段,来不断调节经济。与此同时,原有的财政分配和监督职能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是分配职能缩小。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以及“拨改贷”、税利分流、承包经营等改革措施的推行,再加上个体、私营企业等经济成分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不再一统天下,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而这些企业的利润、工资分配等都超出了财政的控制。二是监督职能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监督职能以分配职能为基础,分配职能的变化直接导致监督职能范围和内容的调整。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199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了改革的目标,即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意味着经济运行不再依靠政府通过计划去组织,而是依靠市场机制去调节。针对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资源配置方式,中国财政学界认真研究和讨论了财政职能,最终达成的共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依然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以及稳定经济的职能。这也是现代财政学之父马斯格雷夫(1959)提出的财政三大职能。基于对市场缺陷的认识和财政自身的压力,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否应该建立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实践部门的激烈争论。最终在1998年召开的财政会议上,明确提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此后,公共财政的理论思想也成为了我国财税改革的指导方向。

(三)启示

首先是财政具有三大职能。从近年研究成果来看,由现代财政学之父马斯格雷夫在1959年所提出的财政三大职能,当前逐渐得到国内外财政研究者的支持和赞同。通过梳理、比较、分析中西财政的发展史,显而易见,财政三大职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表现形式并不一样,尤其是前两个时期,财政的三大职能并不能完全体现,只是到了近代当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后,这三大职能才被国家社会所认可,并通过政府之手将财政三大职能更好地运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其次财政职能具有时代性。从我国公共财政到现代财政制度的演变就可看出,财政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财政职能的内涵和作用方式由时代背景所客观决定,其含有不可忽视的变化规律。财政职能随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政府职能的转换和国家社会所追求目标的转变而在不断调整;财政职能的广度、深度以及其作用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变化。最后财政职能要适时调整。尽管财政的三大职能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但是这三大职能的效用强度、地位层次以及作用方式却都随时代的变化而在不断调整,这是由社会发展程度、经济体制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等背景所客观决定的。只有适应当时发展环境的财政模式,才能够使财政的调节作用发挥到最优,推进时代的进步。超前或滞后的调整财政职能,都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阻碍甚至反作用,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时间对财政职能加以调整。

三、对公共财政的反思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

关于公共财政的定义,我国众多学者都给出了其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主张,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安体富(1999)、杨良初(2003)和高培勇(2008)等,他们对公共财政的定义内容基本相同,并没有观点上的冲突和矛盾,本文不再逐一介绍,在此仅引用财政部于2011年在《中国财政基本情况》一书中对公共财政的定义,该定义综合了上述学者的观点: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调控性、一视同仁性以及法制性的特征。

(二)对公共财政的再理解

通过对中西方财政职能的演变和我国公共财政内涵的梳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财政是个历史范畴,在其共同的本质属性下,财政职能是不断变化的,且这种变化在财政拥有三大职能的前提下适时进行调整,从而用较为宏观抽象的语句来定义财政,就会显得其理论意义比较偏离实际。本文认为财政应是某个时期内国家(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财政三大职能的指导下而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手段、主张和政策的综合。由此我们可以将我国公共财政的定义归纳为以下内容:①将满足社会公众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目标和基本出发点,重点关注民生领域,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②公共财政的活动只适合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③财政活动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④财政活动不是为了赚取经营利润,其宗旨在于保障最大化的社会利益;⑤财政行为应对市场中所有的经济活动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因经济成分、行业性质、身份地位、国籍、民族等因素而区别对待;⑥通过对财政收支的安排,达到平衡的社会供求,使得经济能够稳定增长;⑦通过一系列财税手段的运用,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⑧政府的财政活动和运作要遵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公共财政已在我国实施了十几年之久,我们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果也要面对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也就是以“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为理论基础来界定国家(政府)财政的职能和活动范围,对于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均衡的中国来讲,其仅是一个“小财政”,虽是时展的产物,但它并不能解决我国财政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公共财政所主张的一些政策和观点,不论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还是在当前,我们都不敢完全苟同。

(三)对公共财政的反思

首先,公共财政的内在矛盾性。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通过“市场失灵”的理论推导出来的,要求财政活动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中,为财政职能的发挥划定了一个边界,同时,公共财政还具有财政应有的三大职能,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一职能的范围必然要大于“市场失灵”这一领域。可见公共财政的职能与职能范围出现了现实中的不匹配,直接对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产生了影响。其次,财政退出竞争性领域尚早。财政应从竞争性领域中逐渐地退出,这一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至少在现今及之后一段时期内还不能实现。一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架还有待完善,由于市场的逐利性,仅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是做不到的,必须通过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对经济和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二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依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这些企业的转型仍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全面干预所形成的国民经济“瓶颈”企业。三是对于民航铁路、邮电通信和城市公共交通等一些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其为社会提供着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政府对这些企业的干预和控制,是对受益区居民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也是财政作用于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的重要领域。更重要的是,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并不稳定,经济波动的周期缩短,尤其是在经济萧条的阶段,政府不得不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这就难免进入竞争性领域。因此,财政活动真正退出竞争性领域还为时尚早,实质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渡阶段。再次,财政营利亦有其合理性。众所周知,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公共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便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这也就是说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加以提供是一种“亏本”行为,而以获利为目的的私人部门就不会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这便形成市场失灵区域。由此公共财政论者认为政府只能从事非营利性活动,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宗旨,可惜这种主张出现了“现实不能支持理想”的现象。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由国有经济主导的,且国家要为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提供保障,那么财政作为政府经济活动的代表,必然要体现国有经济的质量,但是,依据公共财政论者的观点,公共财政只能进入非营利领域,就意味着国有经济是非营利的经济,国家的经济主体是亏损的不良资产,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实际不相符,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不匹配。最后,一视同仁政策的不合理性。一是市场主体不会接受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我国分别实施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每个经济时期,国家政策对不同的经济成分和市场主体的政策都是不同的,如私有经济的成长经历了压制、鼓励、大力支持的过程,而国有经济的历程刚好相反。从“国进民退”到“国退民进”,各类企业的发展是严重不平衡的,如果实施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则这些企业就处于起点的不公平,从而为公平的待遇带来不公平的竞争。二是一视同仁的财政对待政策,限制了财政的调控作用。依靠市场自发的调节作用来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存在很大难度,需要通过政府对财政资金的配置进行引导。而一视同仁的财政对待政策,将导致政府使用财政资源时不能偏向任何一方,进而使得财政不能通过“区别对待”来引导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限制了财政调控作用的发挥。而当前我国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针对此现象,必须要通过“政府之手”对财政资源在产业之间进行差别配置,而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趋向合理化。可见,“区别对待”的财政政策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对“市场失灵”领域的弥补。三是国内企业拒绝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企业在管理水平,技术配套,人才资源等方面还有差距,如果采取无差别的财政对待,必然会导致国内企业竞争力的下降,更无法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虽然我国经济还处于新常态阶段,但我们可以在财政上给予国内企业更多的支持和保护,来培育和促进其成长,增加其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力。此时,财政的政治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绝不能顾此失彼。

(四)小结

总之,公共财政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而建立的财政模式,这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它拥有公共性、非营利性、调控性、一视同仁性和法制性五项特征,意在将公共财政的资金安排和政策主张进行规范化与合理化。本文对公共财政进行再理解,将其归纳为八项政策主张的综合,当然这些归纳只是对公共财政核心内容的提炼,并不能涵盖公共财政的所有内容。然后从四个方面对公共财政的一些政策主张进行了反思,我们发现公共财政的一些内容不能满足我国当今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要求,也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且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更加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财政理论确实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将财政职能的范围界定得过于宽泛,避免陷入极端,而把财政的范围限制在“市场失灵”的狭小领域内。当前,我们需要在公共财政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出适应时展需要的财政模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完全崭新的财政模式———现代财政制度,它不是破空而出的,是在公共财政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完善以及创新,从而服务于当前时展需要的新型财政。

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现代财政制度的内涵

关于现代财政制度的内涵,到现在仍然没有严格统一的界定,学者们对此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高培勇(2015)认为现代财政与公共财政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二者是不存在矛盾的。王庆(2014)认为现代财政与公共财政包括三点区别即现代财政是指财政的发展问题而非本质问题,核心是实现现代化而非满足公共性,以及提出现代财政是要提升国家的组织能力而非与经济体制转型相匹配。杨志勇(2014)指出现代财政制度是有着特定财政管理机构与治理技术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且集民主与法治于一体的制度。赵云旗(2016)认为必须要全面认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不能把公共财政与现代公共财政等同起来,一定要正确处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两者的关系,以服务于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段炳德(2016)表明现代财政制度应该包含税收、预算、法治财政方面的制度以及有关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财政制度。综上所述,现代财政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一种完全崭新的财政模式,而是在公共财政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完善和创新,从而服务于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模式。第一,现代财政建立的基础是我国尚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口众多、资源禀赋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第二,现代财政的三大职能依然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应充分有效发挥其前两项职能,以促进社会公平,并通过财政手段对经济结构和总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第三,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财政的“缺位”与“越位”进行纠正。“缺位”和“越位”是一个相对的内容,随着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两者的内容是在调整的,不能以“市场失灵”作为唯一的依据,应根据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确定“缺位”与“越位”的内容,进行恰当合理的调整。第四,应针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主张。财政要解决的问题不只包括经济领域,还涉及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需要全方位考虑和部署,做到统筹兼顾。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的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紧密相连。我们急需结合现代财政制度的内涵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设计思路,建立以“现代性”为取向的财政制度基本框架。要政府与市场、社会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展现在现代财政制度基本框架的安排中,构建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与高效公开化的预算管理制度,并逐步实现财政法制化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新一轮全面深化的改革进程。

(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

尽管距离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现代财政制度的概念已经有三年多时间,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充分证明了在当前我国现实经济的背景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为关键的是,关于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与重点,社会各界都对此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具体而言,万家瑞等(2016)基于我国目前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编制及促进预算透明化以加快财政法制建设、努力加快税收立法并健全税收体系等方面,推进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岳军等(2015)指出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首先要实现法治财政,并努力加强预算公开透明度,建立合理的税收体系。贾康、龙小燕(2015)、白彦锋等(2015)在“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下,鼓励对预算制度与税收制度现代化,同时大力支持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以及创新财政投入的机制,进而服务于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还有些学者们如钱巨炎(2017)等从创新、协调等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与依法治国等多个角度进行有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研究。由此,本文认为,主要从四个方面简述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1、建立现代政府预算制度。高培勇(2013)表明现代预算制度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许安拓(2014)认为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首先进行预算制度得改革。国家权利的核心之一就是预算权利,应该在立法与审计机关、政府和政府财政职能部门等各组织机构间对预算权力进行合适的分配,以促进权利相互制约运作体系的产生。要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促进预算效率的提高,同时要扩大社会公众在预算管理过程的参与度,促进预算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同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2、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税收制度。税收即是政府收入的基本方式,也是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和收入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将国家与企业、个人的税收分配关系整理清楚,进一步促进有利于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制体系的构建,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有效的发挥。同时要继续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使房产税的立法和改革进程加速,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制以及国税和地税征管体制等各项税制,补充和完善相关税制的法律建设,推进我国的税收法定原则,保证税收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税收调节与资源配置作用的最大化发挥。3、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划分事权是财政改革和转型的一个关键,也是使得现代财政制度能够有效发挥的重要先决因素。张学博(2016)认为应清晰的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同时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加以合理的强化。楼继伟(2013)指明当前在政府职能“不缺位、不越位”的前提下,对政府的事权范围与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进行清晰的界定,构建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体系,使各级政府的事权能够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借鉴以往财政改革的经验教训,彻底划清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需要以法律规范作为保障。4、完善立法,实现财政法制化。马骁、周克清(2014)指出现代财政制度的推进需要制定财政基本法、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同时对实体性和程序性的财税法律制度体系加以完善。刘剑文(2017)认为要靠法治方式来进行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进而促进财政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不管改革有多么的睿智,要是没有法律来提供保障,其只能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一颗流星,细数当达国家的发展史,无不将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尽管我国在财政改革的过程中也对建设法律制度有所强调,但立法工作相对较慢,从而没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无法做到有法可依。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实施,务必将法律法规的完备和建设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财政法治化,不仅要实现税收的法定主义,而且要实现预算法定主义、事权划分的法定主义,将财政法治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动态过程,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治国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到改革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安体富.论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J].财政研究,1999,(06).

[2]白彦锋,孟雨桐.引入“熔断机制”,打造科学的现代财政制度[J].财经智库,2016,(06).

[3]白彦锋,张静.国家治理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本刊评论员.坚持"三大思路"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J].中国财政,2016,(14).

[4]段炳德.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要素与构建逻辑———基于政治模型和中国省级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6,(08).

[5]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J].经济研究,2008,(12).

[6]郭庆旺,赵志耘.“公共财政论”的再质疑[J].财政研究,1999,(12).

[7]郝静.青岛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对策研究[J].公共财政研究,2016,(03).

[8]贾康,龙小燕.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J].地方财政研究,2015,(07).

[9]李建军.现代财政制度下的税收职能探析[J].税务研究,2016,(01).

[10]刘剑文.以法治方式建立现代财政制度[N].社会科学报,2017-01-19(003).

[11]林江,曹越,王琼琼.加快财政监督改革与创新促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J].财政监督,2016,(04).

[12]马骁,周克清.国家治理、政府角色与现代财政制度建设[J].财政研究,2016,(01).

[13]楼继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J].资本市场,2015,(07).

[14][英]庇古著,朱泱等译.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5]钱巨炎.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J].中国财政,2016,(06).

[16]田发,胡玉环.社会治理视域下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09).

[17]徐玉德.以"四个全面"引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J].中国财政,2016,(02).

[18]杨良初.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3,(09).

[19]张馨.论公共财政[J].财政研究,1997,(01).

财政职能论文篇10

    其次 ,财政职能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主流派财政理论称财政为“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理论把财政称作“政府财政” ,在这一点上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说 ,财政是与国家密切相连的 ,财政职能须依据政府职能来确定 ,研究财政职能需要从这一点出发。

    第三 ,实行公共财政模式的国家 ,财政职能有共性的一面 ,但又必须从各自国家的国情出发 ,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即使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里 ,都实行公共财政模式 ,也都是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 ,有各自的具体特征 ,何况在我们这样一个从长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国里 ,照搬国外某些理论、做法都不行 ,必须从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出发 ,借鉴国外公共财政的理论和经验 ,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 ,创造性地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方法特点来。探索财政职能 ,也必须从这样一个总的要求出发。

    第四 ,财政职能有其相对固定的内涵 ,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 内容和形式都会有所不同。所以 ,研究财政职能 ,必须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 ,摆正财政的位置 ,明确自身面临的任务 ,寻求切合实际的运行方式。总之 ,要用发展的观点 ,开拓的精神 ,探索新形势下的财政职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职能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一)确立我国目前公共财政职能的理论依据

    1 .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决定的。只有回答财政是什么 ,才能明确它应该干什么 ,即它所承担的基本职责、活动范围和运行方式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 ,经过理论界和财经界的共同努力 ,财政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基本上适应了转型、创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的要求。在紧紧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际 ,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实行公共财政模式以及突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等重大问题上 ,取得了基本的共识。这些都对重新加深对财政本质的认识 ,提供有利的条件。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 ,已成为共识 ,转变政府职能问题已做出相应决定 ,体现了从现实国情出发。很多专家学者也认识到 ,我国建立公共财政 ,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 ,同时还要培育市场、弥补市场发育不健全出现的“市场残缺” ,不仅要通过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解收入分配、解决社会分配的不公问题 ,还要在生产流通领域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提高经济效率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中 ,把财政这一经济范畴的定义概括为 :“财政 ,也叫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 ,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 ,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 ,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对财政本质的这一代表性认识 ,是探讨财政职能的根本依据。

    2 .借鉴吸收现代公共财政理论。既然我们国家已明确把发展市场经济 ,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共财政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 ,即理所当然地应该认真学习、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 ,为界定转型时期的财政职能提供理论依据。实际上 ,我国财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 ,取得了很大成就。诸如在强调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应发挥的职能作用 ,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一些相应的措施已付诸实施。

    3.依据转型理论和政策探讨现阶段财政职能。转型的理论 ,也是来源于西方。二战以后 ,世界各国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 ,社会体制都经历了转型 ,表现出谋求共同发展的趋势 ,又呈现出多元化转型模式。在总结世界各国各种转型方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的国情 ,我们党采取渐进的转型模式 ,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经历了 2 0多年的艰苦努力 ,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社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我国经济转型 ,本质上又是在近代工业化远没有完成的条件下 ,超越阶段 ,合二为一地走向现代化社会转型 ,包含着既要完成工业现代化 ,又要实现现代化的双重目标的转型。由此又规定了我国社会的转型 ,同时又要推进文明转型和体制转型。所谓文明转型 ,就是要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至更快地进入现代信息社会的转型 ;体制转型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也势必要规范政府行为和界定政府与市场等重大分配关系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程度越来越增强的条件下 ,公共财政应承担矫正市场失灵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作用就越来越明显。由此可见 ,建立公共财政是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 ,又是形成新的社会结构框架的支撑 ,它的发展必然以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与保持活力为先决条件。我们应该看到 ,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这正如党的初级阶段理论所一再强调的。这一过程 ,既是计划经济特征逐渐消退的过程 ,又是市场经济因素不断成长的过程 ,新旧交替 ,此消彼长 ,不同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因此必须从这一过程的特殊性出发来促进公共财政的发展 ,用现实的观念来探索这一过程中财政职能所表现出的特殊性。

    (二)对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基本认识

    对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理论界曾有过不同意见 ,有人提倡三职能说 ,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调控经济职能 ;也有人提倡四职能说 ,即在上面所述三个职能上再增加监督管理职能。本人更赞成四职能说 ,尤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强调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更有其特殊意义。财政的监督职能不同于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一种事后行为 ,而财政的监督职能却能够监督整个过程 ;财政监督也不同于法律监督 ,它是一种行政监督。

    1 .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 ,形成财政收入 ,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 ,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 ,弥补市场的缺陷 ,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应由政府的职能范围来确定 ,是市场配置无效而又是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劳务。

财政职能论文篇11

一、国家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差异的国家职能观

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本质切入财政是论研究。论者对财政本质的笔墨表述不尽类似,但概括起来都以为财政本质因此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干系。其重要特点是夸大国家的阶级特性,和国家议决财政分配实现对经济社会的主导作用。比喻许毅、陈宝森编《财政学》,把财政的共性表述为:“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增强其上层修建、牢固生长其特定生产要领而到场社会产物的分配和再分配干系”。从这种理论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显着的看出国家分配论以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并由斗争中胜利的一方掌握统治权的,因此,国家的使命就在于维护增强其上层修建、牢固生长其特定的生产要领,而财政则是国家为到达此目的运用的一种分配本事。这种国家观反响到国家职能方面,则是国家应统摄统统社会变乱,使之切合统治阶级的优点。这种国家职能观我们可称之为宽派。字串2

大众财政理论把当局的服务看作是创造价钱的第三产来的一部门。这样,当局的财政出入就融入了经济,成为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门。当局运动孕育产生的是大众产物,非当局议决交换而融合。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须要由当局来生产大众产物?大众财政论者以为,这是由市场失效造成的。

大众财政论者避开了国家性子的认定,直接从市场经济的缺点切入,将当局的成果经济化,更具体的把当局成果和市场成果讨论起来。但并不表明大众财政论没有国家观。大众财政论的国家观是社会左券论,主张国家由社会左券孕育产生,从而否认了国家在实验社会职能历程中具有阶级统治的性子,在国家职能方面,大众财政理论现实上是主张由当局补私人之不够,我们可以称之为狭派。

(二)两种国家职能观的评估

国家分配论把国家完全等同于阶级统治,从而引导出国家职能是“维护、增强其上层修建,牢固、生长其特定生产要领”。把全部社会运动都到场国家监控之中,须要国家去维护、增强、牢固、生长,使国家成了无所不在的布局,在国家范畴内,什么变乱都应该由国家去干预干与。反之,大众财政理论把国家看作是人群调和孕育产生的产物,它的职能在于补充私人经济的不够,私人能够办到的变乱,国家就不应该干预干与。两种差异国家职能观存在的字串3

重要差异是:(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子?(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照旧应该狭?

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诘责题。敷衍这个标题,以上两种国家职能观都存在不够之处。现实上,国家既具有阶级统治的性子,又不美全是一种阶级统治。把阶级统治绝对化,大概完全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统治性子,都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

我们差异意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性子,由于这是违反历史和现实的。早期的资产阶级学者也不隐讳国家的阶级属性,亚当·斯密就以为:“在产业权没有创建曩昔,不行能有什么当局。当局的目的在于保障产业,掩护富者不受贫者侵占”。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受控于资产阶级也是现实的存在,它们不光在本身国家的范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职权,也在世界范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职权,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看不清当代资产阶级国家所作所为的目的地点。正是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我们可以看明确大众财政理论的国家职能观怎样的切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通常有利可图的,也是私人乐意去做的,就应该让私人去做;通常无利可图的,也是私人不乐意做或不克不及做的,应该由国家去做。

国家职能观、财政职能及财政付出范畴的理论选择来自:

我们也差异意把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绝对化。现实上国家是具有多重性子的庞大事物。首先应该看到,颠末历史锻铸的国家是一种具有配合文化和配合优劣干系的最高地域布局。所谓爱国,也即因此配合文化和配合优劣干系为底子而形成的一种团体意识。这种意识是不克不及以阶级斗争、阶级统治来表明的。其次,作为处置惩罚大众变乱的一种社会制度对待,国家职能虽然打上阶级烙印,但它倒是由氏族制度演变而来,终极又将转化为无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这三者之间相互讨论、承袭的都是大众变乱的处置惩罚。不克不及以为,有了阶级就没有了大众变乱,而只有阶级变乱。第三,还应该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长观。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驳倒〉前言》中,极其明确的指出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生长程度之间的亲昵讨论,他以为,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生长出来曩昔,是决不会殒命的。因此,对国家在维护现存生产要领方面的作用,只要这种生产要领处于可以进一步生永生产力的状态,国家的维护作用便是积极的,就不克不及单纯的把它当作阶级统治,看做只对剥削阶级有利的变乱。字串8

财政职能论文篇12

地方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大财政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一个新课题。笔者拟对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以供同行业人士参考和借鉴。

一、地方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能

财政部门既是国家行政机关,又是综合执法部门。因此,财政干部要按行政法依法行政。行政法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程序法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规定了执法权限,即“三定方案”中规定的行政职能;第二部分主要规定了怎样执法,包括预算法、会计法、采购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第三部分主要规定了执法的步骤程序。

那么,根据行政法规定,地方财政部门应该如何开展会计管理工作呢?具体来讲,一是依据政府“三定方案”中明确的会计管理职能(十三条);二是依据《会计法》赋予的会计管理职能,2007年7月1日实施的《会计法》七章五十二条明确规定:“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责任”,已经成为指导会计管理工作的最高准则。

二、新形势下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1.政策性

会计从业资格的准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法执法检查的认定、会计法律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会计行政审批等等,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政策性特点。

2.业务性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有制度精、业务熟,正确把握、灵活运用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和执法质量。

3.事务性

数以万计的会计队伍,数以千计的会计单位,一证一培训、一证一换、一事一议、一人一审核、一个单位一验收,具体到了不能再具体的程度。在日常工作中,咨询电话不断,而且要做到耐心细致地回答。

4.基础性

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更是经济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无论是会计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职业道德培训,还是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内控制度建设,目的只有一个:即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投资者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5.广泛性

从财政部门看,会计管理机构的职能涉及面广,凡是有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单位都要进行管理,而不管是不是财政拨款单位,是不是国有和集体企业。同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还要负责部属及省属单位的会计人员管理。

6.双重性

既要管理会计单位,又要管理会计人员。

7.前沿性

经济的全球化使会计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为与国际接轨,我国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这些新知识、新政策的贯彻实施,使会计管理工作者站到了会计前沿阵地,这既是资本又是责任。

8.边缘性

财政工作的最基本职能是财政收支,会计管理工作既不管收,更不管支,而是为财政管好收支服务,决定了工作职能的边缘性。

三、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管理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我国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

会计信息不仅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利润分配的依据,同时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核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业绩的依据。

实际上,真正对企业剩余拥有“自然控制权”的不是生产者,而是经营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企业经营者在进行利益分配时,违背已有的会计规则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以使自己受益而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个别会计人员挪用公款、贪污公款,而是以法人为主体的集体行为为主。单位负责人胁迫或诱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表,玩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有的甚至串通注册会计师而做假审计报告。具体表现为:第一,多列费用,少计收入,甚至账外设账,截留收入,以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第二,少列费用,早计收入,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第三,低估负债,高估资产,骗取贷款和投资;第四,出具假凭证,办理假手续报废资产,转移国有资产等等。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极大。第一,误导国家的宏观调控。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数据,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决策的失误。比如虚增利润会导致国民收入超量分配等不良后果。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许多经济问题,国家不能及时地制定政策解决,一旦问题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虚增成本,多列费用,截留收入是企业惯用的偷税漏税手段,因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国家每年损失巨额的税收收入,不利于国家以税收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也影响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导致资源浪费,信用危机。虚增利润,粉饰业绩,把资金投入问题企业,导致了银行、投资者与股民的巨额损失,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信用危机。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使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因此而延缓了发展。第四,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弱化了其竞争力。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全面了解公司财务状况,而对公司的财务分析是以会计资料为基础的,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失真的分析结果,企业以此作为经营决策的参考无疑是危险的。这就不难解释近年来一些金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的原因了。

总之,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会计管理工作,突出解决认识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所以,统一会计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提高会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才能进一步带好会计人员队伍,整顿和规范会计域秩序。

前已述及,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能和特点。那么,它在整个财政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重要不重要?这就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一般人认为,会计管理工作就是办证培训,谈不上重要不重要,谁也能干。这种认识是有原因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只在市场调节失灵的空间发生作用,其中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成为主要职能。财政部门的业务科室都是以财务主管部门的身份行使职能,财务管理的特点表现在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上,有多少钱、保障多少人的工资及单位经费,支持多少项目和资金,看得见、摸得着,既现实又有人情味,既有工作业绩又受领导重视,所以十分重要。再说会计管理工作,它以会计主管部门的身份行使职能,这一职能恰恰渗透在财政职能中,加强会计管理带来的效益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用价值指标来衡量,工作业绩不能以数字反映出来,不存在数字出干部的政绩。因此,不被有关方面重视。这一现状必须切实加以改变。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会计改革走到了财务改革的前头,无论从财政角度,还是经济角度,会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为任何一项经济业务或财务事项都通过会计方式反映出来。当一个单位实现会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时候,当一批会计人员晋升高一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时候,当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时候,当会计域秩序得以净化,会计诚信使得会计造假没有市场的时候,作为会计管理工作者不也时时感到欣慰吗?这些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不可计量的间接效益是巨大的,是历史性的。

所以,笔者认为,从会计角度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有效化地解财政、金融、财务风险,任务十分艰巨,会计管理工作者并非无用武之地,而是力不从心。以人为根本,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大财政观念和服务意识,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踏实的作风去工作,在平凡中体现伟大,在服务中寻找快乐,做财政工作的基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

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之期刊增减说明

财务管理写作表专业服务

写作财会类写作财务论文,财务论文写作代表写作专业写作财务管理论文

财会期刊目录会计期刊财务管理杂志目录

财会帮发表高会论文和写作会计论文写作财会论文写作财务论文

财会论文写作表写作网|

会计论文写作写作网

提供会计高级职称论文写作服务

专业写作高级会计师论文经济师审计师职称论文

上海上海论文写作上海上海提供上海写作服务

上海写作写作会计写作职称

会计类哪些会计专业刊物才是省部级以上刊物

申报高级会计师论文有年限有效要求吗

浙江省高级会计师评审时增刊吗可以

可以发表高级会计师论文的杂志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及要求

贵州省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