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9 10:05:19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1

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明确地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课程目标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课堂上重视知识的传授程度远高于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关注。虽然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也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巧,但是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解决不了学生学习内在动力问题。因此,新课改下的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责无旁贷。

我校渭南市杜桥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学校从2009年实行新课改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从效果、经验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正因如此,才提出此课题,旨在通过本学科化学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课改的实施。

(二)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目标分类、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范杰主编《化学教学论》、刘知新主编的《化学教学论》、江家发著的《化学教学设计论》、毕华林主编的《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等以及其他一线老师和教研员的论文中展现了这方面成果。不足的是能用于具指导实际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少。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体系方面,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的研究成果还很匿乏。

2. 本研究课题的特点。现实性,摸清不同学段学生在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情况;实用性,研究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性,研究不同学段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策略与方法;生活气息,重点关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实际联系,不注重搞理论研究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教育不是工具,也不是只重视情感的空洞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课程目标之一,是教育的本意的回归,也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

2、现实意义。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了以人为本,运用情感的力量作用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现实中对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和方法不明晰,缺乏指导,亟待解决。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争取达到以下目五个标:

1、摸清现阶段高中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出的主要特点。

2、研究帮助学生克服化学学习过程中消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

3、探究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整合的有效策略。

4、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5、以课题研究的方式促进开展本学科校本教研的开发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旨在研究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高中化学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情况,探索新课程中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课题研究中有理论的学习研究,更重视对现行的高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大量课例实践支持,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可行有实效性、有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策略。

1. 研究总课题。在高中化学课程基础上,研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落实方法策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2. 研究子课题。(1)观察、测试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学现状,取得第一手资料,评估高中不同学段教育教学中的落实情况;(2)从不同学段入手,观察、描述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参与度、学科思想、世界观、学习的责任感等;(3)结合本校课改,研究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4)按必修与选修,分别研究对应化学教学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

(三)创新之处

1、帮助学生克服化学学习过程中消极情感态度的策略研究。

2、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有效策略。

3、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本学科校本教研的开发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实施

本课题研究的原则

1、组织性原则。课题组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按时办质保量完成课题任务,发挥个体与集体合作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

2、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研究以“学生、教师、课堂教学”为主题,理论学习为辅。以调查研究、课例实例为主题依据,以研讨分析为辅。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2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 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 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 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 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 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 这个课题就无法很 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 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 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 注) 、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 。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 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 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 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 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

开题报告简写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3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 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 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 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 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 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 这个课题就无法很 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 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

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4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 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 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 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 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 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 这个课题就无法很 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 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

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5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概念界定

在对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中,不同的学者由于理解层次的不同,表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有关课程价值取向概念界定中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表述层次。有学者认为,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由于人们在哲学思想、价值观、方法论、文化背景及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认识存在差异,形成对课程的不同看法,进而演变成不同的价值取向。[1]有学者认为,课程的价值取向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倾向性,主要表现在人们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对课程的有意识的选择和取舍。[2]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靳玉乐、杨红等人。李广、马云鹏等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取向在课程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了定义。他们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价值的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3]审视种种有关价值取向的含义,尽管角度不同,表述也各异,但共同之处是都认为价值取向是连接价值观念和行为的桥梁。因此,可以说课程价值取向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中间环节。

从对课程价值取向的概念界定上来看,人们对课程价值取向概念的认识有较高的一致性。从性质上来看,课程价值属于课程问题的哲学层面;从表现形式上看,课程价值取向课程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表现出的行为或心理的倾向;从功能上看,课程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实际的设计、编制、实施、评价都起制约作用。因此,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及课程评价的标准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二、国内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成果

(一)课程价值取向类型的确定化

陈玉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课程价值观归纳为: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三种,这是我国学者普遍认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三种形态。在《课程价值论》一文中,他指出:“以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课程‘必须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社会本位的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作为基本取向,集中地表现在国家主义的教育课程中。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在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其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重视人的存在,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基础。”[5]陈玉琨将课程价值的类型划分为知识、社会、学生三种,无疑为价值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研究者在纷繁复杂的课程哲学的研究中找准价值取向准确的定位。但是,它也可能会产生人为分隔的痕迹,因为课程价值取向不仅存在于价值主体的判断之中,而且要考虑教育的特点。教育是合规律性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因此,不存在仅以其中某一项为价值取向的单一的课程价值,而是体现在价值判断过程中更倾向于其中某种价值。

(二)课程价值主体更倾向于以学生为本位

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扩展到教育领域表现为对学生主体性的不断关怀。从卢梭的《爱弥儿》中对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儿童天性的启蒙到20世纪杜威提出的“三中心”,无一不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刻。针对我国以往课程价值取向中过于重视社会的价值和知识本位的倾向,课程设置中忽视学生的需要,不少学者提出了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从教育价值主体的维度分析,认为社会和个人是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形态,强调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杨军、万明钢通过对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分析,指出从教育价值取向应从“化人”转向“人化”,充分意识到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6]也有学者从课程政策研究角度指出课程在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价值选择上应该坚持两者辩证统一基础上的个体本位优先。[7]还有学者通过课堂实践观察,运用质性分析的方法指出课程价值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8]总之,从价值主体的角度出发,在社会和人的主体作用的比较中,应更强调人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中则是更强调学生本位。

(三)课程价值取向结构走向融合

由于不存在以单一价值的课程,从而使课程在其价值表现形式上出现多样性。从价值取向的结构上来看,仅支持某一单一课程价值的学者不多,更多的学者趋向于将社会、知识和学生三种价值取向进行融合。而在论述三者关系时,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以学生取向为主体,社会和知识取向相协同的观点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陆启光、张瑞玲等人。陈玉琨等人则认为社会、知识、学生三者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他指出教育和课程只能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科学逻辑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背离了社会需要的教育自身也会成为问题。[9]苏强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观,试图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10]

从课程价值取向结构的研究中,我国学者看到了学生、社会、知识三者之间并不是唯我独尊的,三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并起到制约作用。他们试图将三者有机组合,从而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化。问题关键则在于知道三者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把三者的有利面扩大,共同促进课程的发展。

(四)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课程是一种多样化的存在。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部分学者已经不满足于从教育本身来探讨,而是试图从多种学科背景之下对课程价值取向进行研究。

课程的属性决定了课程必须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以文化学为基础对课程进行研究则形成课程文化学这门学科。[11]一些学者试图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现代课程价值取向,将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置于文化的角度,这一部分的研究较为充分。从文化视角审视课程价值,主要是探讨课程价值与文化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丁钢认为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1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程与文化相互制约。靳玉乐、杨红通过文化历史的考察,得出课程能对文化进行选择与传递。另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13]基于这方面研究的还有李广、马云鹏等人。从文化视角对课程价值研究较为深入的还有刘旭东等人,他指出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课程应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培养。[14]

还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审视课程价值取向,提出了课程价值主体的选择应该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核心,课程价值的内涵选择以非功利性取向为旨归。[15]王牧华则根据生态主义价值论提出了生态主义观的课程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承认价值存在的普遍性和自然价值的内在性。[16]还有学者通过对课程政策和实践层面的教师的课程价值取向对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早期主要是对国外有关研究的介绍。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基于本土化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课程价值取向总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我国的文化沉积深厚,有关教育理论与思想的论述更是博大精深,基于我国国情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课程价值取向的进一步发展还应处理好与我国教育实际和文化基础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本土气息的课程价值取向观。

针对社会、学生、知识三方面的关系,不少学者提出了从实然走向应然。课程价值取向是主体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倾向性,它是在综合地审视多方面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当前研究中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内容不再拘泥于非此即彼的单一关系,在课程价值结构的构成方面许多学者都试图从整合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同时,学生的需要是课程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在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以往课程设置中对学生主体的忽视,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更人性化,价值主体应更突出学生本位,关注学生的实际和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更多探讨的是对于社会、学生、知识三者应然的结合,而应然如何在实然中得以体现还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以哲学思辨和教育学描述及解释为主,仅有为数不多的研究采用政策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我国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由于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高度,对课程的实际操作方面的指导作用不明显。不少学者试图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课程价值取向,他们从伦理学、文化视角、生态主义观和实践层面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这一部分的研究除了文化视角的研究较丰富外,其他研究的文献数量还十分有限。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还要借鉴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从而扩展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国外关于课程取向的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8(3).

[2][13]靳玉乐,杨红.试论文化传统与课程价值取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62.

[3]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4].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

[5][9]陈玉琨.课程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0(5).

[6]杨军,万明钢.从“化人”到“人化”: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总第120期).

[7]王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

[8]姜美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取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质性研究启示[J].江西教育科研,2002(11).

[10]苏强.发展性课程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2011(6).

[11]靳玉乐,罗生全.在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12]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50-05

我国的课程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时间虽短,但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及我国学者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课程评价研究发展迅速。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使课程评价成为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形势也日益严峻。纵观我国新课程改革时期的研究,有关课程评价的研究在其数量及内容上都相当可观。笔者通过对这一时期研究文献的梳理,反思近二十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使我国课程评价的研究满足我国课程改革实践的需求,推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 近二十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必须对课程评价的内涵、模式、方法、对象等方面重新认识,进而探索符合我国课程实际的评价机制。

(一)课程评价内涵的研究

课程评价内涵的研究是课程评价理论体系的起点和核心,也成为研究课程评价的起点。因对课程内涵及评价认识的不同,决定了课程评价内涵研究的丰富性。对课程评价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现对其研究梳理如下:

1.注重课程目标的完善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的监控,即明确预设课程目标与实际达成目标之间的差距,旨在通过对课程目标的监控,逐步完善课程目标的预设,达到理想课程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我国课程评价一直以来承担的主要功用。汪霞认为,课程评价不仅是为了通过评价了解课程方案的利弊,也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育目标,它具有对课程诊断、修正、比较和对教育目的预测、确认的功能[1]。这一观点代表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识,但这种课程评价倾向缺乏对人发展的关注,即过分关注课程评价的外在价值及评价的易操作性,忽视了课程评价的内在价值。

2.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

随着课程评价过分注重课程目标而陷入课程价值的追问后,人们开始关注课程的内在价值,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最有价值,成为课程评价必须关注的问题。陈玉琨认为,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系统调查与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学校课程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不断完善课程,达至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2]。课程内容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进行课程评价,是深入到课程内部对课程组成部分的价值判断,注重了课程内容的价值选择。然而课程价值的判断具有主观倾向性,易受到不同观念的影响,造成课程内容价值判断的混乱。

3.注重课程过程的评价

课程的动态性决定了课程评价绝不是“一锤定音”,课程评价应该是对课程参与者及课程全过程的全方位关注,即包括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效果等进行的评价活动。钟启泉认为,所谓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3]。对课程过程的关注扩大了课程评价研究的视野,将课程参与者纳入到课程评价的范围,使课程评价认识到人在课程中的地位,注重人的价值。同时,注重课程价值生成的过程性,使课程评价不再局限于课程目标达成及课程内容价值,而关注了课程实施过程的价值。

(二)课程评价模式研究

课程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不同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决定了其动态生成性。当前,课程评价模式有很多种,主要可分为科学―实证主义评价模式和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评价模式,科学―实证主义评价模式主要包括目标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解释性评价模式、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模式、回应评价模式[4],这些成为我国课程评价模式研究比较关注的几种模式。目前我国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理解众说纷纭,以介绍国外课程评价模式为主,并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批判性、系统整合性研究,现介绍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评价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又称泰勒评价模式,是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提出的一种课程评价模式。他指出目标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作为评价活动的核心和依据的方法体系,侧重对课程实施后所达到结果和学生行为的评价。布卢姆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该模式,对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把学生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目标评价模式侧重课程目标的实现评价,并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行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了评价的功效。但随着课程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暴露出的缺点,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质疑:课程评价应由谁操作,行为目标能否全面准确地反映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是否一定要可测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起什么作用等[5]。目标模式作为早期较为重要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评价模式,扩大了课程评价的范围,促进了课程评价的科学化,并推动了其他课程评价模式的产生。

2.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他认为评价作为一种工具,就是为管理者提供信息的过程,评价者通过为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学校董事会、教师和其他需要评价信息的人服务,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服务。CIPP模式作为一种整合性的课程评价模式,突出了评价的发展,整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高了人们对评价活动的认可程度[6],并将目标纳入到评价活动之中,根据对象的需求调整目标,使目标本身的合理性得到评价。但是,也存在着评价缺乏价值判断,评价的适用范围受到挑战,评价人员完全依附于决策者,不仅降低了评价人员的作用,也降低了评价活动的应有功能[7]。CIPP模式注重过程评价,并旨在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信息,能够为课程改革提供较为有效的信息,使其备受我国学者关注。

3.回应性评价模式

回应性评价模式又称应答评价模式,是斯泰克在全貌评价模式的基础上于1973年首次提出。与目标模式相比,它关注的不是预定目标的达成,而是课程本身及其价值。他认为,教育的价值并不一定由其结果直接显示出来,教育的价值有些是长期作用的结果,这样的价值显然不可能从直接评价反映出来,因此,对课程的评价并不能从某种可测量的结果变量来判断其价值,而要注重课程本身的价值。课程评价的方法也不是注重哪种评价方法的选择正确,而是看其评价的效用,即评价旨在向关心评价结果的人们提供针对性的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该评价模式重视评价对当事人的服务意识,重视实际的活动过程,反映多种价值观对课程计划的关照,是对传统评价模式的突破,但也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对评价者有较高要求。

4.教育批评与教育鉴赏

美国评价学者艾斯纳于1976年在《美育杂志》中发表的《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它们在教育评价中的形式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把文艺批评中的鉴赏与评价概念引入到课程评价领域,提出了课程评价中的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模式。他认为,教育鉴赏就是一种有见识的感知行为,是对鉴赏对象的精妙、复杂及重要特质、细节的感觉、体悟和洞察过程;而教育批评就是把感觉、体悟到的特质、细节用适当的语言(隐喻或表征等非推论性语言)形式表述、翻译或揭示出来[8]。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侧重评价者依据自身对教育的认识及理解,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并作出专业的评价,主张课程评价回顾生活世界,并强调对教育动态过程的把握。因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对该模式的研究尚不足,需要经历教育实践的检验。

(三)课程评价方法的研究

随着课程理念的发展及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学者对课程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评价方法理论方面,即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的争论;二是课程评价具体实施层面,提倡多元化评价方法。

1.有关定量与定性评价的研究

美国课程专家古巴和林肯认为课程评价经历了测验和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时期的发展阶段[9],这也展示了课程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即是由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的转变与发展。定量评价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它强调评价的客观性,注重数据资料,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模糊数学等方法,用精确数字进行描述从而对评价对象做出结论的评价。定性评价方法是以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它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过程的价值,具有主观性,注重资料和现象,采用系统分析、哲学分析等方法,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从而对评价对象做出结论的评价[10]。定量与定性评价两种方法有效性的争论,其焦点集中在能否量化和是否有效两个问题上,其实质是哪种评价方式更为合适,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者对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趋向于探讨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更为有效,这一趋势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法转变的要求。

2.有关课程评价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多元化课程评价方法体现了非线性思维方式的特征,突出课程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了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目前,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研究主要体现在量化与质化方法的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自评与他评的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11]。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独特性,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使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更可靠、更全面。另外,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研究者认为更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充分认识到课程的价值[12]。比如:活动性课程评价中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发展性课程评价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结合。

二、 对我国近二十年课程评价研究的反思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研究中具有反馈的领域,旨在为课程开发提供信息并保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对近二十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梳理及分析,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对课程评价研究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反思。

(一)课程评价内涵缺乏整合

如前文所述,课程与评价观的复杂性及课程实践的发展使课程评价内涵理解具有多样性,也造成了对其认识的宽泛,缺乏整合性。这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不同课程观的影响,即“大课程观”与“大教学观”的两种不同课程理念,对课程的认识也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课程评价内涵的理解。“大课程观”下的课程评价侧重课程实施过程,关注师生互动,而“大教学观”下的课程评价侧重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价值;另一方面,受课程认识过程性的影响,课程及评价认识的发展阶段性决定了对课程评价认识的过程性,即课程评价内涵的认识需要一个深化的过程。当前,对课程评价内涵的认识与研究仍比较宽泛,致使对课程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所偏差,也限制了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课程评价问题领域的整合研究,明确课程评价内涵的核心问题。

(二)课程评价方法适用泛化

课程评价方法是反映课程评价发展变化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方法的革命性变革会直接导致课程评价质的变化和跳跃性发展[13],这是课程评价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性决定的。课程实践的动态性决定了课程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但也带来了如何采取有效课程评价方法适应不同课程实施的问题。通过前文介绍,我们认识到当前我国对课程评价方法的研究虽丰富但呈现泛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多元化课程评价方法的适用泛化。提倡多元化课程评价方法,并不只是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进行评价,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评价。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化课程评价方法,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但采用哪种评价方法更能体现课程价值,需要结合课程及课程实施等多种因素,有针对性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而决不能停留在适用的泛化。

(三)课程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离

从对我国近二十年来课程评价的研究来看,理论层面的研究与课程实践的发展存在着脱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实践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虽然当前的课程评价理论颇为丰富,但是实践的动态发展决定了课程理论要及时完善,并对实践及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课程实施的时间和空间,翻转课堂及大规模在线学习等新型课程形式出现,以往的课程评价方式还不足以对其作出有效的价值判断,而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嫌不足。二是课程评价理论的超前性与课程实践的落后性之间的矛盾,这主要体现在当前我国的课程评价理论研究主要是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理论,而我国的课程实践较之西方国家的课程实践有着一定的差异,生搬硬套国外的课程评价理论而缺乏与我国课程实践的结合,必然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 对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展望

随着新世纪课程领域新形势的出现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应结合我国对课程评价现有的研究,明确我国今后课程评价研究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不断推动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加强我国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应各自发挥其作用,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对课程的要求,这一改革打破了我国一直以来的“一纲一本”的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但是,受国家长期对课程管理根深蒂固的影响,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缺乏经验且相关研究不足,使得地方及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缺失,只有开发而无评价,进而影响到地方及学校课程的开发。近年来也出现了校本课程开发较为成功的地方学校,但在其课程开发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校本课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课程评价存在一定的评价偏向,校本课程评价注重学生自身情感、价值观及能力的评价,与国家仍以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等评价大相径庭,那么就使得校本课程评价在如何平衡校本课程评价与国家课程评价之间的差距承担较大压力。因此,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构建我国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成为现阶段及以后课程研究的重要任务。

(二)适应课程变革形势,促进课程评价与时俱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扩大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程的变革进而影响到课程评价的改革。MOOC(大规模在线学习)、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新型课程形式的出现,使课程不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师面对面的传授,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新型学习工具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些课程信息来源相当丰富,课程实施过程更为复杂,也就增加了对课程评价对象、课程评价方法等课程评价要素认识的困难,对其课程价值判定也更加复杂。同时,这些课程变革还涉及对学生、教师、课程等认识理念的革新,必然要求课程评价理念的更新。紧跟课程时代变革形势,适应课程新发展,不仅成为课程研究的任务,也要求课程评价的与时俱进。我国的课程必然受大数据时代的影响,注重社会发展对课程的影响,提高课程变革的适应能力,促进我国课程评价与时展相适应。

(三)注重课程评价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的协调发展

前文已提到我国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存在着脱离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课程改革及课程评价的发展,今后的研究必须注重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需求。首先,澄清课程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对课程评价内涵认识的复杂性影响到课程评价领域的其他问题研究进程,尤其是不同课程观对课程评价的影响,应进一步明确课程评价领域的核心问题,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其次,探索适合我国课程实际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对国外课程评价吸收与批判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建设符合我国课程发展的课程评价理论与模式,并积极推动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成败,而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亟需构建符合我国课程实际的课程评价理论与体系。

参考文献:

[1]汪霞.评价、课程评价的几个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1995(3).

[2]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7.

[3]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485.

[4]胡中锋.教育评价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69.

[5]徐晴,陈明.课程评价目标模式解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4(3).

[6]肖远军.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2003(3).

[7]黄静宜.CIPP课程评价模式简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8]一帆.艾斯纳的“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3).

[9]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12-17.

[10]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4.

[11]易森林.课程评价多元化之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

[12]张丹慧,赵茜.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J].中小学管理,2013(2).

[13].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

Review of Research on China’s Curriculum Assessment System

in Recent Twenty Years

ZHAO Long & XU Feng-hua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7

(一)实质性现象

这类现象涉及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基本范畴,主要有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儿童与课程的关系、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处理幼儿园课程的方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幼教课程模式、研究幼儿园课程的范式和方法论,以及未来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走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类现象构成了幼儿园课程理论研究范围的主体。当前大多数课程研究涉及的正是这类现象。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这类现象中,并非所有的现象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或被触及,比如处理幼儿园课程的方式、幼儿园课程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论等就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域。

(二)政治一社会现象

如果说,实质性现象涉及的是课程本身的范畴,政治一社会现象涉及的就是与课程相关的范畴。这类现象的研究基本属于课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这类现象,也就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探究课程运作过程中各个层面的政治一社会过程。换句话说,这类现象的研究将课程视为社会的中介,围绕知识的生产、分配、控制及权力的分配等对课程展开研究。从政治一社会这个层面来思考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就会发现以往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或者说基本上还是空白。具体说来,研究政治一社会层面的幼儿园课程现象,主要涉及以下基本范畴:

1.课程结构的研究。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内部关系。课程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大的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中观层面——具体学科(或者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特定学科(或者学习领域)内部具体知识之间的关系。课程结构的社会学研究,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立场、方法,对上述层面展开研究。以上是针对一般课程论而言的,具体到幼儿园课程论,由于幼儿园课程不是学科课程,而是一种综合课程或者广域课程,问题就转化为:宏观层面——各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特定学习领域内部知识之间的关系。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幼儿园课程设计(发展)的主体及其权力分配、课程类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学习领域的演化、具体学习领域中知识的等级、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等。

2.课程标准的研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使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有了客观标准。”通常人们认为只有中小学才会有课程标准,其实不然。20世纪上半期,国民政府1932年就颁行过由陈鹤琴等先生研制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包括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和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如果对照课程标准的表述方式及其基本内容,就会发现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虽无课程标准之名,却有部分课程标准之实。课程标准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一个纯技术的研究和操作过程,也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课程文件,而是一个从主流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出发,选择价值和进行价值判断,不同的价值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显示出特定社会群体强烈的价值倾向,也是各派力量折衷、妥协的产物。从政治一社会的层面出发,有一些重要而且有趣的问题还等待研究者去探索,比如制定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缘由、课程标准形成的机制、课程标准体现的文化价值特征等。这些问题的阐述和研究在新近出版的纲要解读等书刊上都根本见不到。

3.课程内容的研究。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课程内容部分,但其只是规定了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和范围,并不是课程内容本身。真正的课程内容就是教师要传授和学生要学习的对象。课程内容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价值负载的。如果从政治一社会的角度出发,需要思考和研究以下问题:课程内容是否反映了课程标准中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课程内容隐含的价值是否偏离了课程标准中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营造了怎样的文化情境、课程内容与主流文化以及非主流文化的关系、课程内容的性别角色分析、课程内容价值的总体结构分析等等。

4.课程内容授受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授受既是一个社会与伦理的实践,又是一种社会与历史情境中的建构。教学不再是将人限制在一个透明的、表浅的、物化的教室中,而是存在于每个走人教室的人所带来的历史、经验、期待、梦想与理解交织成的一个意义多变的世界中。”课程内容的授受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一方面是文本的课程内容向教师实际传授内容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教师传授的内容向学生实际学习到的内容的转化。也就是Goodlad所说的从正式课程向领悟的课程、操作的课程以及经验的课程的转化。这当中有一系列问题有待人们去研究:教师对于课程的领悟、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重构、教师在传授过程中的调整和应对、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对于教师所重构内容的理解、幼儿真正获得的课程经验等。

5.课程评价的研究。就内容而言,课程评价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编制的情况;二是课程实施的情况;三是课程实施后最终产生的效果。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和程序来评价,都需要解决评价标准的问题。长期以来,课程目标一直在担当评价标准的角色。如果从政治一社会的角度考察课程评价,就会发现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究竟是哪些政治、社会因素卷入了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认定过程,卷入了课程目标的监控过程,这些政治、社会因素又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课程目标的认定和监控的,课程实施的效果究竟对哪些群体的孩子有利等等。

(三)技术一专业现象

这类现象主要涉及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中的技术问题。以课程设计为例,一般来讲,课程设计是课程的基本理论向课程实践转化的桥梁和中介。课程设计就是要把理想的课程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计划或者方案。它既是一个理论研究的过程,又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技术的过程,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完成。课程设计的组成要素有:目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学科内容、学习经验以及评价方法。这些要素的性质以及在课程计划中组织这些要素的方法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课程设计。这些要素往往不是同等重要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要素能够也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被组织起来,由此需要与之相应的课程设计方法。就方法而言,它涉及到实验、编辑、审定和评价学校课程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产生课程文件的过程。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主观法、活动分析法、青少年需求中心法、经验法、实验法和生活情境中心法。上述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原因,都有其特定的步骤和程序,也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但是都不能包打天下,也不应单独使用。在幼儿园课程研究中,在技术层面,需要思考和研究以下基本问题:课程设计的方式、课程设计具体方法的类型及其运用的条件、课程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即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产生课程文件,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等等。

二、一般课程理论对于课程理论研究范围的观点

对于课程理论研究范围的经典回答是泰勒在其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以确定如下四个基本问题为前提: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唷旨实现这些教育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应该说,泰勒提出的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实是任何课程理论都绕不开的基本问题。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人和探索的基本原理,一直被用来指导大多数课程研究的设计,这其中也包括幼儿园课程。正如胡森指出的那样:“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有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毋庸讳言,泰勒原理为现代课程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划定了研究范围。问题在于,泰勒原理所勾勒的研究范围是课程理论研究范围的全部吗?实际上后来很多课程专家都对此做出了不同于泰勒的回答。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Posner认为课程研究主要涉及教育成果的研究、课程发展过程的研究、研究概念和目的的分析、教育材料的研究、学生的研究、学校和课室的研究。

Jenkins把课程研究的范围分为准基础的研究(哲学、心理学等)、与政策有关的课程研究、现存课程的分析、课程设计实施的研究、课程评价研究。

Goodlad指出课程研究应该关注三类现象:实质性现象——指的是目标、学科内容、、材料等课程的基本范畴,探究它们的实质和价值;政治一社会现象——关注课程发展的政治和社会过程;技术一专业现象——着重探讨那些使课程得以改良、配置或取代的个人或团体过程。”实质性现象属于课程本身,比较容易理解;政治一社会现象指的是政治、社会因素如何渗透到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当中;技术专业现象则侧重于课程设计和课程发展、课程实施等方法和技术。这三位专家的观点虽然各异,但是都对课程研究范围做出了不同于泰勒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课程研究的范围在逐步扩展,不再仅仅是泰勒所提的四个基本问题。

总之,确定研究范围对于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来说意义重大,应该引起研究者的足够注意。以上借用普通课程论的理论观点和框架,尝试拓展和建立幼儿园课程论的研究范围,意在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深化幼儿园课程论的研究。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课程研究范围拓展的实质就是课程研究者运用新的视角和观点,去考察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重新构建新的研究领域。课程研究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其范围大小和宽广程度是不一样的。作为课程理论的研究者,所能做的就是在做好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尽量运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拓展我们研究的范围。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理论基础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研究的范围需要在加强传统范畴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拓展。借助普通课程论研究的视角,本文提出应当从实质性现象、政治一社会现象、技术一专业现象三个层面来拓展幼儿园课程研究的范围与具体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研究范围;拓展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8

一、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检视

从区域各级各类“十一五”课题结题情况看,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承担的课题,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课题极少,许多课题研究成果因价值不大而缺乏推广意义;也有一些课题因缺乏研究成果而结不了题,课题研究最终不了了之。在2012-2013学年本区域开展的课题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课题选择不当。教师在课题选题时考虑不够慎重和周密。选题不切自身实际,课题研究范围太大或太窄,研究力量不足,研究难度较大;或研究起点太低,重复别人走过的路,难以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或把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或经验当作研究内容,缺乏研究的价值。选题不当实属课题研究的“胎里毛病”,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质量,甚至课题的生命。

二是实施过程缺失。一些课题承担者由于缺乏科研意识,在课题立项后因忙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而淡忘课题研究,或没有按照研究设计方案所规定的内容、时间、方法和程序展开研究;没有(或不会)正确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开展好各种研究活动,没有对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行为措施,也没有观察、测定、记录研究对象的反应,缺少有价值的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这样的课题即使能通过结题,其课题研究也属于假研究。

三是缺少专业引领。许多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喜欢孤军奋战,很少做文献研究,不重视理论学习,缺乏与教研、科研部门的专家沟通,在开题论证、研究实施、整理结果等研究环节,没有取得专家指导;只埋头实践,不善于反思,缺乏应有的专题研讨与学习交流;或闭门造车,不会总结经验与诊断分析,最终陷入迷茫,致使课题做不下去。

四是研究成果单一。目前,课题研究成果单一化、功利化倾向依然存在,教师课题研究往往会陷入从文本到文本,脱离自身实践的泥淖。不少课题结题时只呈现文本形式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缺乏相关实践形态研究成果的支撑与佐证。一些课题研究成果(结论),并非建立在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基础上,也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论证,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夸夸其谈,或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引申扩大,拼凑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这样的课题即使结了题,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可言。

毋庸讳言,目前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确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片面强调课题研究的学术性与理论性,以及把课题研究作为职称评定与业务晋升的阶梯,当作学校的“门面”与“招牌”等“功利”思想,导致课题研究目的不明,目标定位不当。应该说,课题研究让许多普通教师遭遇了困难与尴尬。

二、“三真”:提升课题研究品质的应然追求

有效解决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必须将“改进实践”作为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争取“真”成果,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师生成长。

(一)要研究的是“真”问题

课题即问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研究具有研究价值的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研究者必须认真重视开题论证活动,修正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启动准备工作。

1.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促进师生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亟待解决的问题里,在教育教学的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或背离中,从教育教学理论文献中发现的空白与矛盾点,从教育教学内部及其与外部(家长、社会、行政等)的矛盾处,精心选择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通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真”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研究水平,找准一个突破口或切入点,确立一项适合自己的好课题。

2.切实加强文献研究。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占有广泛而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因此,研究者必须进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文献研究。在课题立项前后,研究者必须加深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该课题或类似项目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以帮助研究者正确认识“自己研究的是不是‘真’问题”,以避免研究起点过低,进行重复无效劳动,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

3.虚心接受专家论证。有专家参与的课题开题论证十分重要,能帮助课题承担者认清自己研究的问题到底有多“真”。开题论证重点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论证研究目标,确认课题研究范围的广度与研究者研究水平的程度,使研究者能知彼知己;二是论证研究内容,关注研究内容是否紧扣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是否整体完备,表述清楚,各子课题是否相对独立、难易均衡。三是论证实施步骤,使课题组成员统一思想,全面了解、认识课题,明确各自任务和具体做法。接受专家论证指导,能使课题组成员学会与专家沟通、对话,提升课题研究层次与境界。

(二)要展开的是“真”研究

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必须进行真研究、真实践。教师开展真研究,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立足教育教学现场,遵循课题研究的程序与方法。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对提升课题研究品质至关重要。

1.精心设计研究方案。有了精心设计的课题研究方案,才能有“真”研究的展开,才有取得“真”成果的可能。课题组必须认真吸收相关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如课题名称表述、研究目标定位、研究内容分解、研究方法选择、研究任务落实与实施步骤调整等等。如果发现所研究的问题失了“真”,有必要向上级课题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更改课题名称。一个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能使后续研究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有效降低研究方向与方法上的失误。

2.立足教育教学现场。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其“改进实践”的价值。课题研究要立足教育教学现场,必须重视对实践现状的调查研究,正确运用问卷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了解问题(事实情况或现状),分析事实,认真研究,得出结论,证实这种问题,以寻找解决办法,或改进工作,或形成进一步(或新的)研究的方案。事实证明,有了调查研究,才能将现实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作为研究课题。也正因为调查研究具有这样的功能,在大多数教育课题研究的中期、后期都应该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研究状况,验证研究假设与实践成果。

3.正确使用研究方法。许多缺乏研究实施过程的假研究,其症结就是因为课题研究方案中所呈现的“研究方法”变成了只是“写给别人看”的“摆设”。因此,要进行“真”研究,必须科学使用研究方法,尤其是各项子课题研究的实施,要按照特定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活动。如教育课题研究中应用较多的行动研究,应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程序进行螺旋上升式的研究,体现研究的动态性、联合性、参与性、反思性,来解决那些所要解决的“真”问题,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工作。可以说,符合课题研究需要的研究方法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

(三)要争取的是“真”成果

成长即成果。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协同发展。因此,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要力争取得有价值的“真”成果,需要关注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关注课题研究实践形态成果的生成。

1.正确定位课题研究成果。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就根据研究对象与内容科学合理地设定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形成,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检查验收课题和鉴定成果。中小幼教师课题研究成果除了文本形式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或专著,以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教育评论外,更应关注实践性成果的生成,如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教育叙事、研究日志、自编教材、课件、相关网站(平台)或资源库等,还可以将体现研究对象具体变化的师生作品及其他个性化资料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佐证材料。应该说,课题研究真正解决了那个“真”问题,真正改进了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了师生成长,就是最有价值的“真”成果。

2.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论点或观点,分析研究状况,解释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甚至评定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主要是积累应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所形成的资料。而学校课题研究则需要课题组有关人员根据研究特定需要,使用包括录音、录像、计算机等手段,通过测量、调查、观察、访谈及文献查阅等途径,采集、记录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相关的各种数据资料与非数据资料,按相关研究程序与档案要求,进行存储、筛选、分类、整理。这对课题研究成果与结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9

论文摘要: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三期项目之所以试图将“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进行整合,是因为二者不仅在目标上具有契合点,也在过程上具有交叉点。本文不仅简要论述了二者的关系,也对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整合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之间关系的探讨,笔者是在参与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感悟的,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二者各自的特性,也能够为将二者做到有机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下就针对二者之关系谈一些浅薄之见:

一、目标之契合点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对于大多数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是教师用来改进教学的手段,涉及到教师团体一起开发课例,实施课例,检查学生学习结果,分享教学成果,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课堂教学。美国全美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研究了六项美国的“课例研究”状况,认为“课例研究”的目标在于:(1)理解“课例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支持和挑战,教育者和研究者共同分享信息;(2)调查“课例研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3)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和变革方式进行设计;(4)开发视频材料和文本材料,支持美国“课例研究”的实践。那么,人文价值教育的目标又在于何处?在致力于人文价值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人文价值教育的目标是在品德、学业、为人等各方面发掘教师和学生固有的、内在的人文卓越品质。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师方面:教师师德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知识涵养;教师教学专业技能养成;教师教学专业研究能力形成。二是在孩子方面:实现孩子们全方位(心、头、手)的发育,让孩子认识自己,帮助孩子明白自己具有的潜能,培养孩子无私的服务态度。

从二者各自的目标来看,它们都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方面是教师,二者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发展等方面有所关注,另一方面是学生,二者都有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目的。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人文价值教育的目标更为全面,也更为理想,二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可以说,就目前我们的教育现实来说,人文价值教育可能仍然是一种崇高的理想,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它遥不可及,我们应当相信它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并为之不断努力,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信仰,虽然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很琐碎,也许可以说是很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应当坚信,这种力量经过慢慢的凝聚,一定会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二、过程之交叉点

“课例研究”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参与,它的基本过程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计划、上课、课堂效果的评价(包括同行观察),修改课例。那么,“课例研究”的核心部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上课”,因为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依托于课堂中的具体教学,离开了“上课”,目标和计划无法付诸于实践,效果如何更是无从评价。同样,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也离不开课堂中的具体教学过程,根据国际人文价值教育项目已有的经验来看,尽管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还可以在课外团体活动及家校活动中进行,但“课堂”依然是其实施的主要场所。那么,“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就自然地有了交叉点,相比传统的教学过程,课例研究能够为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提供更为有利的场所和机会,能够提高人文价值教育的有效性,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对课例研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简单地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课例研究和人文价值教育实施的场合并不冲突,都主要是在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我们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目前就是要试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在课例研究和人文价值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问题与反思

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进入第三期,开始将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进行相互整合和渗透,为了更好地设计教学,使学生们真正受益,我们的研究团队与一线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来自香港大学及华南师大各位专家的指导,但效果依然不够理想,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教学设计表面精细,就课例研究本身来说做得很好,但与我们研究的真正目的有所不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依然对教育真正的目的有所忽视,即:依然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其他(这里主要指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尽管有些教师对人文价值教育的相关理念进行了渗透,但由于依然没有找到一些自然渗透的方法而显得过于牵强。总的来说,就在把握课例研究和人文价值教育关系的过程中顾此失彼的现象非常普遍。

那么,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做,经过与一线教师的共同探讨之后,我们认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指导与理解之间出现了偏差,由于课例研究在国内的运用主要是要解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因而教师们也就将目光自然地放在了这些方面,至于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则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附加策略,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之间的关系,许多教师在理解上都显得含糊不清,此外,人文价值教育的理念是要在自然情境中渗透的,有的教师却简单地将人文价值教育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德育(即“道德品质的教育”),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德育还不能完全包括精神世界的全部,人文价值教育涵盖了德育,但也超越了德育,人文价值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已有项目的大量数据证明,人文价值教育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我们应该相信人文价值教育的积极意义,而且,作为教师,应当具备真正的教育意识,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目的只放在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提高上,我们要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培养一个人的学术性,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绝对不容忽视。有关下一步怎么做,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终极意义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较好地折射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即: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当前,有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育目的的丰富性,但在如何将其付诸实践上则缺乏应有的经验,我们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教师能够意识到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相互整合的积极意义,但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则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就说明,教师们还没有很好地理解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终极意义,惟“知识”和“技能”至上的教育理念还比较普遍或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因此,鼓励教师进一步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终极意义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把握好“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之间的平衡点

在“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相互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较好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点,笔者认为,所谓的平衡点,即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二者的各自的优势,不仅让课例研究能够不断改进教学,而且让人文价值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应有的生命力。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不能较好地把握这一平衡点,要么课例研究进行的很好,忽略了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要么人文价值教育渗透的不错,但影响了课例研究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就成为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教师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且要确保能够将其落到实处;

2、教学过程中要在相关知识点中适时地渗透人文价值教育,尤其要把握好渗透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影响正常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要尽可能体现出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带给课堂教学的活力;

3、教学效果的检验必须与原有的教学目标相切合,尤其不能忽略与人文价值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的检验,尽管人文价值教育的效果不是一时就可以体现出来,但在教学效果的检验中不断加以强调必然能够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力求“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整合的自然性

将“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进行整合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问题的不断出现也属正常,在这些问题中,“整合的自然性”也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了二者整合的意义,但如何将其自然地加以渗透却显得勉为其难。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二:

1、许多教师在对人文价值教育的理解上视野还不够开阔,主要体现为将人文价值教育局限于道德教育上,事实上,人文价值教育涵盖了德育,也超越了德育。由于将人文价值教育局限于道德教育,就限制了教师对其它与人文价值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的挖掘,如果教学内容中与道德教育相关的内容较少,教师们就更容易将本来不适于进行整合的知识点进行生硬的整合,让人觉得十分牵强;

2、许多教师认为,整合主要体现为自身教学行为的变化,即只要自己能够理解相关整合的意义就可以了,其实,整合不仅仅是教师行为的变化,也包括学生行为的变化,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得到学生应有的回应,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整合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意义,教师也才能够不断挖掘出更好地教学资源。

总的来说,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关系的探讨还处于较为感性的层面,对二者的“整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在亲身参与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这种新的尝试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在接下来的实践中,这种新的尝试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分享!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10

一、选题立题指导:为开题、证题和结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题:①不懂得课题选择的相关原则,选择了不该选择的研究课题。②研究方向过于宽泛,研究题目太大、太抽象,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对研究的地点、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结果不明确。③不懂得区分课题研究的层次、以及解决问题和深化研究的常用方法,思维不够开阔。④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选择研究性课题。

指导策略:好课题标准有:①选择的课题不能太过宽泛,题目不能太大、太抽象。比如《文化现象研究》、《音乐研究》等课题太宽大,不宜作为课题。《慈溪附海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慈溪移民文化生态探究》都较好。②要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生活中选题,要解决实际问题。③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要充分考虑自身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切忌贪大求全。④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为学生选题。

课题选择应遵循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等原则。如《慈溪小家电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研究》就很具有代表性。明确地点:宁波慈溪;研究内容:慈溪小家电业;研究重点:现状及发展前景;结果:调查报告。可行性与创新性兼备,同时颇具研究价值,为有关部门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指导开题即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与可行的工作计划。

问题:①课题研究思路没有具体化:如没有将过程分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等阶段,没有每一阶段的具体做法等;不明确开题报告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使得开题报告的设计不规范。②研究方法和课题没有太大关系,对到底用哪些研究方法感到困惑。③缺乏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活动计划不完整。④研究方向不够清晰,阶段目标不够明确。⑤介绍课题背景空泛,时间分配凭空想象。

指导策略:认真开题,做到内容完整,设计规范,方法得当。①开题报告内容要完整,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②开题报告的设计要规范。一般来说应包括课题名称及研究目的、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时间安排、成果形式设想等。③研究方法多样,但要符合学科特点。常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等。④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有密切合作,既要有独立人格,又要有合作精神。

三、指导证题:为撰写结题报告获取证据的过程,是个关键阶段。

问题:①对调查目标和调查对象不明确,缺乏足够了解。②在社会科学类课题证题过程中只注重经验性的认识活动,忽视理论认识活动,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③在自然科学类课题证题过程中缺乏有序系统的科学方法,观察不到位、实验不娴熟。 ④对文献资料检索和查阅缺乏正确方法;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加工缺乏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资料的整理只是描述性统计,缺乏推断性统计。

指导策略:严肃证题。做到目标明确,方案设计科学,价值判断准确。①明确调查目标、调查对象和查阅工具。②科学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量表。可先做实验性调查,随时纠正原先设计的量表,使调查得到的数据更科学合理。 ③社会科学类证题:对观察或调查结果既要有经验认识活动,又要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自己将采取的行为和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参考思路。④自然科学类证题要遵循有序、系统的科学方法。

四、指导结题: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问题:①原创性不足,网上下载、抄袭现象较严重。缺乏诚信,对别人的成果引用时不注明出处。②研究成果实用价值不足,研究对自身学习和发展所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③信息闭塞,缺乏与别人交流成果的机会。④评价与反思形式化、过场化。 转贴于

指导策略:快乐结题。做到:诚实信用,注重原创,加强交流,评价到位。①结题要诚实。对别人的研究成果不能随便占为己有,一定要注明出处,在研究报告最后,要列出参考书目。②结题报告要有原创性。千万不能抄袭他人的作品或从网上直接下载,在内容、方法上要讲究多元。③交流要及时。加强与同学、指导教师的交流,分享成功,看到自己的不足,继而学习他人长处。 ④评价要客观、公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评价要以学生自评为主,学校评、教师评、甚至社会评。学生既可看到优点,又看到不足。

由此,学校与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理念。学校应对之加强管理,构建以学生的自评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如果考试制度不改革,评价体系、评价机制不转变,那么新课改与研究性学习都将会流于形式,现有的一点成果将化为乌有。

【参考资料】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11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06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却难于解决,或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对某个新观点想付诸实践,又不知从何下手。笔者认为,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那么,如何把小课题做实呢?小课题研究可遵循“四部曲”。

一、选题:问题入手

问题即课题,课题源于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进步。

1.摆脱错误选题的束缚

为什么有些教师害怕参与课题研究,为什么有些课题立项了,但难于开展下去,或者收不到较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关键是课题的选题问题。关于课题的选题一般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课题是否有新意;二是课题是否有创新;三是课题是否有价值;四是课题是否有实际意义。有些教师对这四方面选题的标准理解的角度不同,造成选题的结果也不同。笔者认为,应该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入手,从新观点中的一个小点入手。陈大伟老师的观点是:“你要研究部级的课题,那就要从全国范围内考虑你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新意。如果你研究的是学校里的问题,那就考虑对学校改革和发展有没有价值,相对学校的现状,你的研究是否有创新。如果你针对的是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那就看这样的研究对改变自身有没有价值,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没有帮助。”如果教师选题过大,虽然很有新意、很有价值,但超出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课题怎么能开展呢?探索的方法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帮助,怎么能激发自己的研究积极性呢?当然也就没有了真实效果。而教师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只要经过研究,解决了问题,这样的研究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最起码帮助了自己,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在常态工作中发现研究问题

课题研究在于实,在于有实际价值。特别是教育教学一线课题的研究,应着重运用新理论进行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笔者把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式,在常态工作中发现问题,将研究与常态工作结合。有一则关于问题研究的对话,一位专家问英国教师:“你们学校主要做一些什么样的课题?”英国教师说:“我们很注重研究‘一元一次方程怎么教’。”这其实是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着重研究一些看似很小却真实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的问题,如班上的卫生区较大,怎么引导学生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打扫工作;某个学生经常不交作业,应该如何转变等。我们要从实际问题入手,研究一个小问题,探索一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

二、开题:理清思路

思路确定出路。我们要理清课题的研究思路,分析研究背景,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申报个人小专题,填写《教师个人小专题研究意向表》,表中列出研究项目的题目、研究时限、背景分析、研究计划和其他事项。现以《纠正学生书写“双姿”》课题为例,具体见下表。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意向表

三、过程:勤于实践

热热闹闹搞开题,安安静静搞研究,轰轰烈烈搞结题,这些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课题研究态度是不可取的。鲁迅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实践是课题研究的根本点,是生命线,只有开展实践研究,才能产生实效。正如朱永新老师说:“只要行动,就有收获。”2014年3月19日至2014年6月30日,笔者开展了《四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的课题研究,经过不同班级多次的实践研究,得出适合四年级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如《四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研究》记录表所示(见下图):第一次实践是3月19日(星期三)第四节;班级是403班;内容是向全班学生说明评价表,选出各组组长;目标是让每位学生明确评价标准,组长知道如何检查和填写评价表;效果是学生认同加分做法,引起重视,组长和学生基本记住了评价标准;改进办法,一是增加教师点名批评的学生的扣分数,每次扣3分,二是增加对扣满10分的处理,三是下节课继续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经过第一次403班的实践,总结反思,改进方法,再进行第二次404班的实践,效果更明显了。接着又经过多次的实践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四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研究》记录表(节选)

研究人:何振环

研究时间:2014年3月19日至2014年6月23日

四、成果:推广运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科研成果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着验证,将更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丰实研究成果。我们借助平台推广研究成果:2014年11月,在湖南举行的“中南六省中小学美术教育交流会”上,我校代表广东省做《走进美术馆,上‘欣赏・评述’课的实践研究》论文宣读。借助班级运用研究成果:2013年10月,到东莞市麻涌镇中心小学借班上《蜡和笔的游戏》一课,实践了“运用微课提高课堂质量”的研究成果。课后,该校教师深受启发,撰写了论文《巧用微课,构建高效课堂》,发表于《东莞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

教师带着问题开展研究,以研究的意识进行工作,以“我要实践”的方式走进课堂。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盼着上课,学生盼着教师来上课。近些年,笔者一学期或一个学年开展一个小课题的研究,使教学工作更有目标性,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如2013年开展《走进美术馆,上‘欣赏・评述’课的实践研究》,撰写的于《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12期;2014年开展《小学美术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撰写的于《生活教育》(国家一级期刊)2015年第5期。

教师的工作繁而杂,如果只是重复工作步骤,不作思索,不作研究,不作实践,就容易掉进厌倦的漩涡中。教育科研先苦后甜,苦尽方能甘来。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虽然小,但若能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认真开展实践研究,将更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的困惑,提炼育人方法,形成育人风格。

[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篇12

关键词:海南卷 立意导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策略

作者简介:张德明,男,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政治特级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014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按照这一要求,较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目标立意的重大转变。试题在重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考查的基础上,彰显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隐性考查,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和谐统一。下面,以2014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非选择题第28题为例,谈谈试题如何凸显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隐性考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立意导向:重视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目标立意,凸显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隐性考查,是2014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的鲜明特点。

例如:非选择题[2014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省略)。

结合材料,说明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赵正义是如何践行职业道德的。

【参考答案】(1)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积极为社会作贡献;(2)勤奋学习,提升职业技能,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创新,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2014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非选择题第28题,围绕如何践行职业道德这一主题,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建筑工人赵正义热爱本职工作——自勉自学——提高文化和职业技术水平——经过15年的艰辛探索——其成果被誉为首次超越西方的开创性贡献。接着,提出问题: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赵正义是如何践行职业道德的。针对“问题”,通过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转换生成,分析综合,自然得出问题的结论: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勤奋学习,提升职业技能,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创新,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试题通过对三维目标全面而有侧重地、显性和隐性地考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热点,培养了综合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中拓展思维,获得方法,在此基础上隐性渗透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透析海南卷非选择题第28题可知,试题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凸显了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统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立意创新,理论回归生活,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走出书和课堂,走进现实生活,关注生活热点,重视价值引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对赵正义“如何践行职业道德”问题的探究兴趣,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践行职业道德的心理认知,在心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在情感体验中实现对努力践行职业道德的接受和认同,在接受和认同中升华对践行职业道德的正确态度,在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形成的过程中增强勤奋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终形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这一人生价值观,真正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践行公民道德的强烈愿望和动机。试题重视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较好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对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课堂教学:着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施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指出,新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政治试题在立意上的转向和创新启示我们,在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要立足生活主题,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1.实施激情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情燃情。激情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实施激情教学,以生为本,以情燃情,是教育的最新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的理想境界。激情教学是点燃学生兴趣的导火索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火种,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实施激情教学,以情燃情?首先,要培养教书育人的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模范行动影响学生,使其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锤炼精湛的教学艺术。激情教学,需要精湛的教学艺术作支撑。精湛的教学艺术能够使激情更激情,更能够用激情燃烧激情——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情感激发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端正做事做人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再次,构建民主和谐、包容开放的课堂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条件。在这一环境下,更易于点燃学生的内在需求,极大地激发其兴趣,拓展其思维,在思维拓展中掌握技能和方法——在掌握技能和方法中把握规律——在把握规律中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实施目标教学,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基石,融人情感。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盘和航标灯。三维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在实施目标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基石,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有效渗透并着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要重视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与技能,打牢终身发展的知识基础和技能。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生成并获取知识,在知识获取中提升综合能力——在能力提升中创新思维——在思维创新中掌握自学方法,形成自学习惯。在目标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着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施目标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掌握学法,学会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纽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始终起统领作用。其次,要把握时代脉搏,重视价值导向。在目标教学中,重视围绕社会热点和重大时事,选取材料,创设情境,设计具有时代化、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走出书本和课堂,走进生活,关注我国的国情和社会进步,关注当今人类生存、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跳出教材抽象表述,理论回归生活。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升华了对生活、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逐步形成了正确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培养了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了综合素养和能力,更能体会到自我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施实践教学,以活动为载体,“做”中升情。陶行知先生说过:“知识要从行动中来,不行动而求知识,是靠不住的。”可见,实施实践教学既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掌握方法,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根本途径。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开展实践教学,以活动为载体,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培养个体批判精神、主体参与意识、良好习惯和积极心态。在互助合作中逐步形成高尚情感和健全人格。其次,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发现并选定研究课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即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搜集文献,开展调查、采访、实地观察、实验等,获取研究材料和数据)——整理材料,写出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既可以是个体独立研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既是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独立实践、合作探究、体验成功、分享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了尊重科学、尊重他人的道德情操,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第三,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培养。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教学资源的开发,既可以是课堂生成资源的开发,也可以是课程文本资源的利用;既可以是网络媒体资源的合理开发,也可以是家庭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中积极的情感因素,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待人生、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和国家的正确态度,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生生不息的价值追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