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1 09:25:25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篇1

3.中国为世界培育英才《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

4.我愿为中罗间架一座友谊之桥——访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著名汉学专家罗明先生王子立

5.一路向东——记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许晴

6.美国财长盖特纳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张欣悦,杨洁

7.从"洋笑星"到"中国使者"许晴

8.周松波:让中国式灵感点亮世界舞台赵亦楠

9.情牵华夏,延绵春暖——记泰国公主诗琳通何晨璐

10.我有一个梦想——记日本众议院议员高邑勉吕端

11.与诺奖得主对话,交流"芝大经验"俞海萍,YuHaiping

12.沃顿的中国战略——访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副院长沈本汉李艺雯

13.中国成就闪耀外国专家智力光芒——2010年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活动纪实司文博,SiWenbo

14.韩国魅力与韩国精神——访韩侧记梁伯枢

15.外国专家群英谱——2010年"庐山友谊奖"获奖专家程翔

16.一堂没有上完的课——追记加籍华人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美欢程曦,陈卓琬,周格格

17.我认识的外国专家——卡门韩颖

18.一起来感受中国的热量——访韩国著名影视演员崔佛岩、金敏子夫妇司文博

19.继承传统不断发展——纪念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成立25周年万学远

2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日办筹建始末王虎

21.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在引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宋多经

22.哈佛需要中国,中国需要哈佛王惠

23.Wharton'sChinaStrategy——InterviewwithJeffreyA.Sheehan,AssociateDean,WhartonSchoolofth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LiYiwen,LiYiwen

24.合作开创眼视光学教育的新模式大卫·黑斯,DavidA.Heath

1.交流推动合作缅斯尼科维奇·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2.信息动态

3.2010中国"洋劳模"

4.法国人"老布"情系中国王子立

5.迈克·韦博:来自德国的"白求恩"魏峰

6.许国光:筹备中美交流研讨会背后的苦与乐司文博

7.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引智一席淡陈伟源,司文博,ChenWeiyuan,SiWenbo

8.发挥引智作用加速安徽发展——访安徽省外专局局长葛余清

9.安徽:扬创新之帆助崛起之航

10.陈震洲:从美国硅谷回宁波创业第一人钮海燕

11.韩小红:让健康管理在中国崛起张晓

12.中国援外工作六十年闭良干,BiLianggan

13.日本专家在广西国际人才交流 周冬霖

14.陕西:星火燎原话"基地"丁波

15.真实的故事——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全封闭英语口语培训项目纪实李艺雯

16.首尔:以大众交通为中心的舒适城市

17.全球化大潮下的中国物联网杨洋

18.香港大力吸纳境外人才王新民

19.三人行,必有我师——"触摸"香港有感彭贤伦

20.花小钱游中国JessicaA.Larson-wang

21.为提高新疆整体农业水平努力工作盖瑞·金,GaryKing

3.名校引领中外合作办学张晓,司文博

4.一个中法合作办学的样板——访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中方院长熊璋

5.培养中国精英的新模式——亲历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成立张多雷,JeanDorey

6.合作办学:学生的收获

7.让泉城交通流动如水——记"齐鲁友谊奖"获得者、巴西专家保罗·卡斯图尼奥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济南市外国专家局HtTp://

8.杨洪:徜徉在科学与文化之间贺涛

9.引进国外智力应当重视公共外交刘延国

10.人才辈出首先要夯实基础赵立宪

11.绿色首尔,绿色竞争力伯文思

12.知识与科技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访上海世博会瑞典马尔默馆馆长姚双陈炜华

13.让引智成果惠及万千百姓——全国农引推基地工作会议侧记陈伟源

1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蓬莱市园艺场引进国外专家推动自身发展刘刚

15.培养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访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赵之昱,梁宾宾

16.开创引进国外智力的民间窗口——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成立始末王逎

17.中德人才交流之桥何以诞生——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德办事处的成立王殊

18.与引进国外智力高叔静

19.充分利用香港特色与优势,合作培养国家急需人才——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赴港培训项目侧记

20.成效显著的广州市"1+1"公务员行政管理培训彭巍

21.国际人才交流 外国老专家北戴河休假

22.推迟海外来华人才退休年限之刍议杨兆雄

23.马丁·雅克: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中国张晓

24.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经验,促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引进方盈淑

25.中国走向全球佩德罗·雷诺,PedroNueno

4."这是一个国际合作和创新的世界"——访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文森特·冈萨雷斯·洛塞泰斯陈炜华,李艺雯,ChenWeihua,LiYiwen

5.招才引智服务世博陈炜华,李艺雯

6.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记上海世博会外籍志愿者

7.上海:开发利用送上门的"国际财富"

8.荟萃世界文明精华——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纪实方挚

9.世博会场馆尽显人类聪明才智方挚

10.丁洪:搭建一流团队,培养一流人才陈卓琬

11.八桂绣球抛东瀛——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小川景一的桂林情周冬霖

12.董雅娟与她的"克隆牛"伯文思

13.那些与外国专家在一起的日子——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2010年休假侧记王泱,WangYang

14.布鲁斯:北京,我称你为故乡彭俐

15."孔孟之乡"走向世界的人才战略——山东济宁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纪实郭召利

16.北京理工大学:"111计划"助推学科发展新突破王庆林

17.海外智力援疆"亚克西"李引安,朱敏

18.丰硕的成果源于群策群力——国家外国专家局人才工作座谈会侧记王香荣,王泱

19.愿中韩人才交流之花盛开

20.创意文化城市——首尔

21.借鉴海外经验,培养和引进杰出人才杨兆雄

22.三大规划纲要——引领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寇鑫

23.值得借鉴的香港银行监管模式周艳杰

24.钱学森与孙家栋的故事马京生,王建蒙

25.新中国初期积极争取海外华人人才归国服务闭良干,BiLianggan

4.高端化:海外人才引进战略大转移胡又牧

5.全球人才争夺的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王辉耀

6."外国专家的家"与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苏光明

7."百川归海"的真谛国际人才交流 施正荣

8.事业: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关键孙贤和

9.东部地区部分企业高端人才引进环境扫描缪未雨

10.高层次人才——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施一公

11.参与国际高端人才竞争,中国急需移民法炊海春

12.推动全民环保——访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杜丹德博士张晓,ZhangXiao

13.高玲:来自以色列的"北京人"彭俐

14.日本专家行走中国"江湖"——记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稻森悠平博士周冬霖

15.为发展中国家引才传经——国际间智力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陈伟源,吴建新,ChenWeiyuan,WuJianxin

16.多姿多彩的欧洲新能源利用李林松

17.让中韩青少年感受各界关爱

18.韩国发展城市农业注重市民参与

19.海归创新创业:机遇和作用马丁·雅克

20.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人才——访天津商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学奇陈炜华

21.让大爱更加无疆赵立宪

22.新中国初期的出国培训闭良干

23.央企海外培训成效凸现

24.生活在上海RyanSmall

25.我与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次会面杜丹德,DanielJ.Dudek

3."":一泓活水海外来司文博,SiWenbo

4."我们的事业在中国"——访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教授宦佳

5.张辉:""赋予我们"主人翁"精神司文博

6.不要轻信科学家的话——访诺奖得主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李昆仑

7.丁兆璋:难能可贵的侨中桥司文博,丁志峰

8.丁洁:让中国儿科科学走向世界梁宾宾

9.自主创新走向世界——记氟塑料防腐专家、赵氟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镐韩兆东

10."这不仅是一份工作,它将改变你的一生"——2010外籍人才招聘会纪实李艺雯,LiYiwen

11.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要素——"世界城市建设外国专家座谈会"纪实米天光

12.张振国:借用外脑再铸辉煌钮海燕

13.国际人才交流 TIP:我的变化丁瑞芳

14.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任重而道远——呼宝民哈佛培训谈感受东平

国际交流篇2

一、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产生背景与定义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能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符号,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产生影响。学术交流,是指针对规定的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参加的,为了交流知识、经验和成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和研究活动。学术交流即信息交流,其最终目的是使科学信息、思想和观点等得到沟通和交流。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各国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研究者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被称为国际学术交流。为了便于交流,这些研究者通常选择同一种语言。当今世界,使用得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因此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往往使用英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英语被称为国际学术交流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二、需使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情境

不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了使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不同情境。最常见的是国际会议。按照流程,组织国际会议首先要发出会议通知,并附上会议日程。对于特邀嘉宾,一般还应发出邀请函。接到通知或邀请函的人士应给予回复。在会议正式开始以后,往往有致欢迎辞、介绍参会人和发言人、会议提问与作答、会议发言、致闭幕词等环节。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还常用语征集和撰写国际性活动的征文。作为征集者,应向征集对象详细清楚地说明论文的撰写和提交要求。作为征文的撰写者,应按照要求撰写。在收到征文后,征集者还应回复撰写者,说明文章是否可用及其他相关事宜。在各国研究者共同完成某个研究项目时,需要用英语撰写项目建议书、实验报告、项目报告和结题报告等。

此外,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求职和求学,也需要提供英文版个人简历、个人陈述,并参加面试。在申请贷款、参加招标等工作中,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也是必要的语言工具。

可见,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它既在口语中使用,也在书面语中使用。

三、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习得方法

多年来,学者们对英语习得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研究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习得方法,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和学生:1.以任务为基础,学会完成国际学术交流任务;2.以模拟活动为主线,学会套用交流中的常用表达方式;3.以表达技能为主导,即语言训练围绕表达技能展开;4.以互联网为支撑,拓展训练范围。

参照21世纪美国国家外语学习标准(“5C”外语学习标准),即交流(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关联(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和社团(Communities),不难看出,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更注重交流和社团。即要求学习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达到参与对话、提供和获得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水平。能读懂、听懂和翻译一定学术领域的书面语和口语。能与听众和读者用英语展开学术交流。

四、结语

对于国际学术交流英语,除了研究其使用情境和习得方法以外,还可研究在不同国际学术交流情境中,如何规范有效地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语言.http:///link?url=iH5CV89cVP_ZCtPzn6eSnHT07F1VPBtgLF2D3anFVh5NImWo8kOTFdicOMYRUoFvN1nRew_SMGDE8mJU-VeGs_gWyxlKqljDE45CZeUgNYG.

[2]学士交流.http:///link?url=aL4rVM3JtO 1MiL60u1_cpW3XDSIIx9KLRqTTUWl6Ep5Y5xFGOfC4O_dvrXFujlkPbLV3X8-nj8DGk_BLBdZZTa.

国际交流篇3

1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渠道

1.1 高等教育与发展经济必须配套

任何经济发达国家都有配套的高等教育体系,质量且不谈,就高等教育规模而言,美国毛入学率达到80%,日本达到70%,而我国2007年刚刚达到22%。我国多种文件提到教育要超前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日本百年发展激荡史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多少年来,教育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发展之后发展起来的,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超前发展,提前为经济发展准备好各种人才,这是现代国家发展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如何与经济发展配套,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1.2加强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好办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生源和师资的国际流动不断加速,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高等教育要在新世纪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因此,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

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质量监控,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国际商务、国际经济、涉外商务等多个系部和研究机构的国际化学院。围绕“建设应用性国际化精品学院”的发展战略,商务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把国际合作成果引入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明确思路,开展多渠道国际合作

2,1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为了开拓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自2000年开始,我院先后同包括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诺森比亚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院校合作并选派学生前往多所学校留学。从2000年至2008年的9年中,前往西苏格兰大学留学学生共计464名,近三年人数为192人,每年稳定在65人左右,学院每年都保证了团签的高通过率,2008年团签率又一次达到了100%。

在已有的合作项目基础上,学院继续拓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院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境外院校的机会。2007年10月学院组织部分学生前往香港岭南大学进行短期的交流访问,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收效明显。另外我们又启动了与香港岭南大学的本科生交换项目,进一步增加了让学生接触不同教学体制的机会。此外,我院还已经与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肯那根校区、新布伦瑞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同美国布赖恩特大学、埃奇伍德学院(Edgewood College)等多所高校建立起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大批量的学生出国留学一方面为学院带来良好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成才之路。我院学生从合作办学中获益匪浅,8年来以来,商务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始终保持了10%~15%的高留学率和高读研率,出国留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率接近100%,拿到学位后,有近85%的学生选择用一年的时间继续在英国或其他国家攻读硕士学位,首创了本硕连读国际直通车——5年获中外3个学位的培养模式。

2.2 加强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学院教学水平

人员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除了学生的国际交流以外,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推动教学、科技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要,学院每年都派出6位专任教师去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海外高校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2005年以来先后有70名教职工出国、出境,对9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进行考察、访问或进修、攻读学位。这样一批专业教师在提高我院的整体科研能力上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们能够把在国外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带回学院,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为学科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国际化特色与来华留学生工作相互促进

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商务类专业的学科优势给我院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我院特色的教学、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

从2006年起,学院加大了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力度,院领导亲自抓,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全面负责,各系部全力配合,使我院的来华留学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我院首次招收了7名短期留学生来我院进行专业学习;2007年,学院共招收了来自4个国家的22名长期留学生;2008年更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名留学生,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发展学历留学生,扩大其规模,提高其层次,争取尽早完成留学生教育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

除了长期留学生的培养,我院也积极开展暑期班、访问团等特色鲜明的短期交流项目,2008年6月初西苏格兰大学10名学生来到我院了进行为期两周的短期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从2006年至2008年学院共接待来自英国、美国、丹麦的学生访问团75人次,我院良好的组织接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都给外国友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通过扩大短期留学生规模,我院和许多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互访模式,从而促进了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 促成特色,凸显国际交流成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商务学院逐渐树立起了国际化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不仅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推动者,而且也从中受益匪浅,从师资建设到教学改革,从引进教学经验到提升管理水平,都可以看到国际合作给我们带来的显著成效。

3.1 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靠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具体地落实和完成。几年以来,学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英语国家院校进行语言和专业培训,骨干教师约一半都有出国考察进修的经历,这使教师们能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在国际上的研究动向,从而保证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总结多年来的国际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学院大胆突破,尝试在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全英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中国的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条件,保证了较高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全英文教学班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1%),而且能接受国外留学生插班学习,为学历留学生的培养和校际学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2 全面引进国外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

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作业形式的改变上,以往的课堂几乎全部由教师讲授,教学改革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比例大大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框架结构、重点难点,而比较微观的内容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查资料自己消化,此外,学生每学期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的项目作业。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作等能力十分重要。

在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面,我们开展了考试方法多样化的改革,期末成绩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而设有多种形式。包括闭卷考试、课堂测验、项目论文、课堂讨论等等;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通常占据20%至50%。在成绩评定上,教师的评分标准更加全面客观,考试并不规定标准答案,而是在参考平时成绩的基础上,看学生的论文及考试是否有创见、知识面是否广博,这种评定标准有利于鼓励学生阐述个人观点,从而发现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而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来源于国际合作,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扩大教学改革,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培养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努力探索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3.3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素质过硬的外事工作队伍

最近几年我院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一方面给我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外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交流篇4

(一)在国际远程教育专业组织中崭露头角

中央电大作为我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大学,在参与国际交流上不仅有着较长的历史,而且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中央电大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南非等许多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远程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进行了广泛的项目合作和人员交流,电大还作为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和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ICDE)的成员,在国际远程教育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电大、河南电大、江苏电大、江西电大、陕西电大、上海电大、四川电大、天津电大、云南电大以及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大学等也都是AAOU的独立成员。同时,中国远程教育专家也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了一定的职务,为推广中国远程教育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贡献。

(二)国际会议中的学习和交流

远程教育国际会议是各国远程教育实践和研究者公开、平等、自由交流各自所取得的成果、经验甚至教训的一个良好平台。改革开放后,我国打开交流的国门,不仅欢迎外国远程教育学者到中国讲学,传递远程教育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也派出了许多专业人士参加各种类型的远程教育会议,到国际会议的大舞台上展示中国远程教育的成果。

中央电大是我国远程教育国际交流中的一支主要力量,远程教育界的许多国际交流都是由其发起的。如早在成立之初的1981年,就在北京举办远距离教学讲习班,邀请英国文化委员会官员尼尔森、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制作专家麦可睦、英国广播公司(BBC)海外服务部高级编辑邓克林介绍英国远距离教学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在国际会议中的学习和交流得到了明显地增长。世界远程教育大会(ICDE)是国际上最为著名的远程教育盛会,我国从1995年开始,连续有代表参加了第17届至今的所有ICDE大会。参加历届ICDE世界大会的中国代表,有的来自广播电视大学,也有的来自普通高校,并且在会议上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或者参与世界大会的筹备和会务工作,或者在世界大会上宣读论文获得国际学者的普遍赞誉。在ICDE世界大会上中国香港公开大学还获得了优秀院校奖,这是ICDE首次向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颁奖;2001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20届ICDE世界大会上,中国香港公开大学校长谭尚渭又获得了大会颁发的个人优秀奖,这两个奖项的获得证明了中国远程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世界瞩目的。

在世界远程教育的学术论坛上,中国还是亚洲地区远程教育一支主要且非常活跃的力量。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在亚洲范围内负责开放和远程学习领域研究与交流的非政府组织机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组织其成员每年轮流举办亚洲开放大学年会,以促进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远程教育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到2004年,亚洲开放大学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其中有4届年会在中国举行。这4届年会分别是1995年由我国台湾空中大学主办的第九届年会,1998年在香港公开大学举办的第12届年会,1999年在北京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第13届年会,以及2004年由上海电视大学主办的第18届年会。其中,在北京举行的AAOU年会是中国内地举办的第一次规模大、级别高的远程教育国际盛会,是中国远程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上海举行的第18届AAOU年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350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机构,是历届亚洲开放大学大学协会年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除了主动承办AAOU年会,中国代表也积极参加了在其他国家举行的会议,从1995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8届AAOU年会开始,中国代表参与并记录了会议召开的情况,向中国远程教育从业者传递每次会议的精神和理念。

大型远程教育专门会议是展现我国远程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通过一些较小型的远程教育会议则可以对专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如1999年“远程教育、远程学习与21世纪教育发展”国际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共同支持。国际远程教育协会(ICDE)主席A.R.Trindade教授,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主席F.E.Burris教授在会上都作了特邀报告。在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主会场还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分会场进行了实时的对话,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奥岛教授及“全球虚拟大学”项目的专家在东京以远程方式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五个子主题都是当时远程教育的研究热点,分别是:远程学习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冲击,远程教育和学习的新理念,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持,远程教育的课件,远程教育的管理。会议有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菲律宾、芬兰、比利时、日本、意大利、法国、葡萄牙、澳大利亚、中国及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华南师范大学和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在广州联合主办了以“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实践、挑战与展望”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位代表,其中30%是国外代表。

(三)国际研究作品层出不穷

谈松华先生曾说:“如何有效地延伸和拓展我国的远程教育,使远程教育能在建立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应有的贡献,是我们目前正在探讨的主题。在这方面,了解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吸取远程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国远程教育工作者扩大视野,借鉴经验,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因此,为数众多的研究作品是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成果的一个很好表现。

1956年,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函授教育,当时北京函授师范学校就编辑了《苏联函授教育经验选辑》,这是我国第一本远程教育国际交流方面的著作。改革开放后,我国远程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充分的发展,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也由函授教育转向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齐头并进。80年代,我国远程教育国际研究的作品主要有:中央电大远距离教育研究室编译出版的《远距离教育工艺学引论》(1987),周简叔编著的《世界高等函授教育概观》(1988)等。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远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成果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不但是成果在量上的增加,成果的质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代表的书籍有:丁兴富主编出版的《世界远距离高等教育概观》(1990),丁新等翻译的《远距离教育基础》(1996)和《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1999),黄清云等主编的《国外远程教育发展与研究》(2000),张伟远主编的《英汉开放远距离教育词典》(2003)。以上这些成果都是我国远程教育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成果。

研究论文方面,从1979年至今,中国远程教育界研究国外远程教育发展状况的论文已达数百篇,研究论文的范围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韩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后起之秀,还有印度、埃及、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范围非常广。而研究的内容不仅有介绍他国远程教育的概况和经验,而且有从比较远程教育的角度、从研究的目的出发,考察各国远程教育的制度、政策、质量保证等的研究分析类文章。张伟远先生根据我国已有的远程教育研究论文,把我国在国际交流方面的研究论文形式划分为三类。形式一:本国学者研究境外教育,其优点在于作者了解我国读者的特点,能根据读者需要直接参考那些认为有用的内容。形式二:特邀境外学者撰写文章,由我国学者进行点评。这类由境外著名学者按要求的内容撰写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远程教育文章,优点是文章内容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三:由本国学者和境外学者合作。这类形式的优点是,本国学者了解自己国家的远程教育,境外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视野来进行分析,这种结合能使文章的内容符合本国读者的需要又能从国际的视野来探讨。

在我国对国外远程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引入和分析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中国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国际远程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开展时,利用google对全球远程教育、教育类的著作进行了查询,结果有3540本书都阐述或谈到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其中,由MichaleMoore等人主编的《远程教育手册》(HandbookofDistanceEducation),DesmondKeegan著的《远程教育基础》(FoundationsofDistanceEducation)等远程教育界非常有影响的著作都对中国远程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另外,丁兴富教授的博士论文《中澳远程高等教育系统比较研究》(AComparativeStudyofDistanceHigherEducationSystemsinAustraliaandChina)英文版也由德国远程大学于1999年出版,是我国远程教育学者出版英文研究作品的代表之作。

(四)跨国界远程教育服务和合作的发展

引进国外的远程教育服务,在教材和课程资源上的合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开办之初就给予了相当强的重视。如与英国开放大学在英语课程开发、远程教育专业人才培训、多种媒体课程材料设计制作等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地合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还与一些海外教育院校和商业公司(如加拿大奥兹网络公司),合作开设继续教育课程也取得了成功;上海电视大学凭借已有的在计算机教学领域和艺术教学领域中的软硬件优势,与日本京都精华大学合作开设动漫设计专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则特别下设了国际合作培训部,本着业务独立、资源共享、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以引进优质资源、孵化精品项目为目标,目前已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爱尔兰、瑞典等国家的一批优秀院校开展了合作,并将在广泛的学科领域面向在职管理人员和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涉及国际教育合作的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学位课程培训;英国开放大学与人大网院合作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生;加拿大阿尔伯塔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应用学士学位教育”;美国管理技术大学与北京国际工商管理研修学院合作办学等等。

在向外推出远程教育服务上,中央电大也在远程教育界做出了表率。为扩大对美国的宣传影响、弘扬中国文化,通过教授汉语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决定在美国斯科拉(SCOLA)卫星电视网开设全中文教学频道。原国家教委决定由中央电大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中心负责该频道的节目组织、制作和播出,并与有关部门一道,在美国进行推广汉语教学、汉语水平考试(HSK)和调查研究等工作。这是向外提供主课程、及课件制作的远程教育服务。另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也利用函授或互联网向海外提供中文远程教学服务;华南师范大学通过与美国出版在线集团合作,在网上开展对印度尼西亚的华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与华夏大地教育共同开办网上对外教学的学历和非学历课程、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教学与考试辅导课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训等相关网上教育课程,并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为考试的学员颁发国家认可的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

除了以上4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以外,我国还通过各种形式的考察与访问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到1999年,中央和各地省市电大已接待各国和地区考察团、来访专家超过22次。而中央电大和各省市电大也派出了至少7个访问团到国外学习和交流。考察和访问在集中学习和交流双方感兴趣的远程教育问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察和访问也有利于增进我国与国际机构间的感情交流,有利于争取国际上对于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如1985年,由武汉市教委和武汉电大组成的武汉市成人教育代表团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与加政府国际开发署、加成人教育协会签署《中国·加拿大共同发展武汉市成人教育中心协议书》。该协议书规定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无偿援助武汉电大106万加元,其中26万加元为电教演播制作系统设备费及安装费,用于发展武汉市成人教育中心的9个合作项目;帮助武汉电大选派22名教师、一批电教专家、两批管理专家赴加作访问学者、攻读硕士学位和访问学习等。另外,选派人员到国外进修和学习也是国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中央电大通过中英合作的奖学金项目和志奋领奖学金项目,选送了超过22位研究人员和教师赴英国学习。

二、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史思考

1.科学引进国外远程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是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首要原则。国外开展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就已起步,在远程高等教育的许多子领域都开展了广泛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具有较高价值和较为普遍的适用性。国际上几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如英国开放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知识媒体研究所等,开展的研究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和先导的位置,是世界远程教育研究的榜样。

国际交流篇5

来到酒店,我们受到了酒店经理以及服务人员的热情接待,还受到了校方的住宿安排,初步认识了我们的王主管,经过了解知道我们所在的饭店分为餐饮部和住宿部,我有幸被分到了餐饮部的二楼宴会大厅,接着我们参观了饭店的各个地方,有后厨,餐厅,宴会厅,包房,传菜间,库房,前台,客房等等,对整个饭店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接受培训

经过半天对酒店的初步熟悉,我们受到了纪老师的酒店技能培训,首先学习的是酒店的知识理论和日常安排;接着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酒店用语和服务方面的常识;然后学习了一些口布折花,用于布置杯子碟子,例如:凌波仙子,双叶荷花,四尾鲤鱼,马蹄莲,祝寿蜡烛等等,让我们学的是眼花缭乱,瞠目接舌;随后我们又学习了桌布的铺法,例如:推拉式,撒网式;最后教我们餐盘,杯子,茶碗等物品的桌面摆法。

三,工作的开始

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培训,下午我们穿着新拿来的工作服,开始进行真正的服务员生活,心情真是又兴奋又好奇,浑身充满了斗志与活力,我们接到了主管的通知,当晚就有一桌酒席,至少5桌,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一阵兴奋,开始行动起来准备迎接我们的第一波客人的到来,按照上午纪老师的传授,大家把应用的一切都准备妥当,但是我们的动作明显比我们的主管要慢好多,而且实际当中有一些是和我们学的不一样的地方,让我们运用起来很不适应。当夜晚降临,我们几个人分成两列站在门口等待客人的来到,每当有客人到来我们都会热情的送上一句"您好,欢迎光临!"可能是新到来的关系我们的热情是那么的高涨,气氛也是相当的活跃,当客人到齐,我们又接到主管的通知客人增加要弄8桌,我们的任务也就更重了起来,经过一同简单的分配,我们分成两组,一组上菜,一组传菜,我负责两个桌子上菜工作,也是第一次干这种工作兴致很高,我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态度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接着便是给客人拿酒等一些小事,看到客人们吃的高兴,再看看我们,满头是汗却依然保持着笑容守候在那里,我们觉得满足,等送走了客人,我们大家一起动手收拾起了桌子,看到满桌子垃圾,用过的酒杯餐具,心里感到一阵恶心,但看到大家都在干,也不顾这些,上手就干,当我第一次端起那装满盘子的大盆时,第一感觉就是"重",我一人根本抬不动,抬眼看看饭店的员工小明哥,个子虽小却抬起就走,让我心生敬意,等大家干完所有的工作已经累得是筋疲力尽,都坐在椅子上没人出声,剩下的只有了喘息之声。当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回寝室,大家都不在欢笑,而是躺床先休息,那晚睡的很熟,感到一个字"累"。

第二天起来浑身的酸痛,大家也是一脸的疲倦,经过了早上上班的点名之后,我们到酒店去吃员工餐,大家又是一脸的无奈,大白菜炖豆腐,据说以后经常是这个菜,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家吃惯大鱼大肉的孩子来说真是一种无奈,也让我们感到员工们的不易,我们都只是勉强的吃了一些,因为还有更严峻的考验呢,昨晚收拾下来的餐具还没有洗,屋子也没收拾呢,因为我是宴会厅的服务员,当走回宴会厅看到满地的狼藉真是…。经过指点我拿起了拖布开始拖地,各种污渍带着难闻的气味在屋里弥漫,心里暗自叫苦,经过两次拖洗终于弄完了,当把桌椅都察洗完了心想终于完事了,楼下又传来了叫喊声餐具洗完了,让我们去用口布察干摆好,我这时终于体会到干活的不易啊,经过这两次考验,我们一行人也都失去了笑脸,一脸的疲倦,心中都有所想…。

后来的几天客人不算那么多我们算是得到了一定的休息,大家对自己手里的活也算了解了,干起来效率高了,笑容在脸上又次扶起,我们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接受了一次10桌聚会的考验,我们没有像上一次那么累,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就连主管也夸我们越来越能干了,我们大家也感到了一丝满足。

四,寝室生活

我们每天不仅要工作还得有人际关系的处理,每天都得辛苦,但离不开每天在一起的"战友",每天都会有活干,累得很是难受,正是有了室友的陪伴才不会那么的寂寞,一开始的我们相处的不算融洽,心理都有点担心大家不和谐,但渐渐地大家可以在一起吃喝玩乐,每天在下班之后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属于我们的快乐,大家相处的可以像一家人一样,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也是在社会实践之中得到的意外的收获,让我能在体验生活之余找到一个缓解压力的地方,这也是让我感到很满足的地方。

五,工作心得

一开始怀着激动又好奇的心情去工作,满身的活力,但是当经受了第一次的考验之后感到是那么的累,感觉来到这很后悔,身体充满了疲倦,看到员工餐更感到来的不值,但是经过几天的锻炼让我感到了干活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体味到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随着工作的熟练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每天有许多的员工在一起辛勤劳动,大家在一起奋斗,突然觉得连阳光都是那么的灿烂,心里想到这些,看到结交的好友,觉得这次实践来的真是值得,工作也不再那么的乏味,每天充满了斗志。

国际交流篇6

关键词:体育国际交流;功能;趋势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sports;function;trend

中图分类号:G8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03-01

0引言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国际交流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各个历史阶段体育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因其不同的功能,都在为我国的政治外交拓展、经济发展、文化认同、甚至军事以及竞技体育本身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往的对体育国际交流功能的研究多从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本文根据其不同时期的主要服务功能进行整体研究,梳理出体育国际交流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功能,分析原因并进行归纳分类,并从中判断出发展的趋势。

1体育国际交流功能模式

1.1 为政治、竞技体育服务的二元功能模式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竞技体育几乎一片空白。因此一方面新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竞技体育体系,提高体育事业各个面的水平;另一方面为增加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政治外交把包括体育国际交流在内的交流手段作为平台,积极和国际社会进行接触,在自身需要的同时,为政治发展服务。1949年中国学生篮球队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2届世界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暨第1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派出的第一个体育代表团[1]。1957年经总理等中央领导批示同意,原国家体委向越南派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支援外体育教练队伍,拉开了新中国援外教练工作的序幕[2]。经过国际体育交流,提高了我国竞技水平,增进了同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人民、体育专业人事等的相互了解。据统计1953年到1956年我国国际体育交流达185次,3000多人次。这一时期我国体育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以135.5公斤的成绩打破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中国人打破的第一个世界记录 [3]。

1.2 为政治服务的单一功能模式苏共二十大后,在关于要不要全面否定斯大林这一问题上中苏关系产生裂痕,此后,苏联单方面中止对我国的多项援助协议,标志着由提出的“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结束。我国及时调整了外交政策,提出了“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修反”的外交拓展政策。在1962年就向与我国第一个建交的非洲国家――加纳派出了援外教练组,援助的国家中包括当初没有与我国建交的塞内加尔、乍得、上沃尔特(现为布基纳法索)等国家[4]。新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新兴力量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同与支持。随着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以上原因,在特殊时期为政治服务的单一功能模式有其时代赋予的合理性。

1.3 改革开放以后的多元化模式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体育国际交流成为政治外交的一种补充手段或平台。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受全球化的影响,体育国际交流才全方位的走向世界,“请进来,走出去”成为体育国际交流的主题。“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体育国际交流通过非官方渠道增进不同国家的交往,提高对我国的认知度。以姚明登陆NBA为例,做为“中国名片”的姚明在美国家喻户晓,不少美国人正是通过姚明到中国旅游、经商或投资。美国主流媒体休斯敦纪事报评论道“这就像打开了一扇门,废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现在,姚明来到美国打球,这是世界上两大强国交流的好机会,将比任何政治谈判的沟通都要来得效果明显。这将会把中国带到美国人的眼前。”[5]姚明进入NBA让世界更深入的了解了一个开放、发展中的中国。由此可见,体育国际交流显示了其强大的多元功能,回归了本身应该具有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改革开放的政治、文化、经济、体育等的发展起着良性的推动作用。

2体育国际交流功能发展趋势

2.1 弱化服务政治的功能罗格在参与国际奥委会(IOC)主席竞选时,承诺将力促政治与体育分离。政治和体育的结合曾经使得很多矛盾尖锐的国际政治问题达成和解,但更多是政治对抗。但体育和政治是否分离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从国际舞台来看,如果说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空间就会发展起来,渠道多且畅通。体育国际交流对政治的辅助功能也会降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国际环境、国内局势都相对稳定,政治问题的解决不再依赖体育国际交流这一手段,具备了弱化政治服务功能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体育国际交流的政治化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虽然让体育和政治完全分离短期内没有可能,但分离的呼声却越来越多。

2.2 寻求文化认同是其核心任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公正、诚实、仁爱、友善等诸多文化特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完善和发展。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与西方价值体系里的讲究竞争、差异的价值观念有很大差异。在世界文化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时代,传统文化需要克服文化顺从心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以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和”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和谐发展中的中国。让人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育国际交流以展示文化特征的形式,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古老文化,主动寻求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汲取不同文化的优点,以达到不同文化的共存和发展。这将是体育国际交流功能模式发展的核心任务。

3结束语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需要体育国际交流的功能顺应发展的需求,积极为经济发展服务,弱化为政治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寻求在文化上的认同应成为其为核心任务,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为我国以后的体育国际交流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常智,罗英杰.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历程、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04,20(9):12-15.

[2]刘鹏.春花秋实五十载 五洲遍开友谊花[EB/OL]. http///gzdt/.2007,9(28).

国际交流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5.032

21世纪以来,全球化呈现出进一步加速发展的趋势,作为先导性知识传承与创造的高等教育蕴藏着巨大的辐射力。教育国际化正成为21世纪知识社会、学习社会的发展主流,极大地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在不同文献中有多种表述。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指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历史阶段,在全球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依据人才培养的特点,不同的国家之间各种跨越国家、民族、文化而进行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化也是一国高等教育主动面向世界,输出本国教育理念,吸取他国高等教育精华,并融合到本国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中的必然趋势和过程。高校的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核心功能之一,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必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由于地理、语言和文化的渊源,包括英国在内的主要欧洲国家和美国主导着当今世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的发展潮流。美国走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列。美国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是为维护其超级大国的利益服务的。美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国际交流;另一方面,注重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在当前国家间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知识、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哪个国家就将占有优势。2009年,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授予国际化工作出色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保罗・西蒙奖”。对其而言,该项殊荣来之不易。1941年明尼苏达大学就开始接收中国留学生,至今已有累计一万余名中国学生或者学者在明大有过留学、进修或者工作的经历。明大是整个北美地区拥有中国学生最多的高校。重视与中国的教育交往、重视国际交流,为明大成为世界一流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学府和学术研究机构作出了突出贡献。

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依托于欧洲的一体化。目前已经有90%的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参与欧盟“伊拉思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的实施。欧洲不同历史背景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英国作为老牌的殖民宗主国在国际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联邦组织与54个国家不但有着共同的殖民历史,还使用共同的语言。植根于整个欧洲体系的英国高等教育在执行欧盟高等教育计划改革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英国包括牛津、剑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在内的研究性大学一开始便参与了伊拉思谟计划等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据统计,2006-2007年间,大约65%的英国高校与海外高校建立1758个合作项目。由于历史管治原因,仅在香港地区,便有80余家英国高校或者教育机构与香港地区教育机构合作,举办了617项本科生与研究生合作培养项目。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为例,帝国理工位于伦敦市中心,伦敦的国际化特质(民族多样化、文化多样性)也烙印在帝国理工身上。50%的国际学生、30%的国际教员,帝国理工的国际化更注重大学解决全球化共同问题的作用。与时俱进且总是先人一步的独特国际化理念也是校长基思・奥尼恩斯爵士给出的帝国理工保持长青的秘密。这也保证了帝国理工自1907年成立一个世纪以来,其综合排名皆名列英国高校前三甲。

2013年7-8月间,笔者以香港高校管理为研究重点,深入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实证考察,重点了解和关注了香港地区大学国际化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香港地区大学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的成就和经验。通过深入考察,我们认识到香港得以跻身全球最佳求学城市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和英国伦敦)的原因,这些成功经验能够给中国内地高校的学生国际化交流工作带来借鉴和参考。

一、香港高校的国际化特色之表现

(一)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

香港地区的大学除了香港大学以外,大多数高校历史都不是太长。但是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大都市里,港校均能够做到惯例、潮流完全与国际接轨和融通其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享誉全球,香港地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亚太区域的教育枢纽。其具体表现在香港高校的管理理念、教学方式大多带有浓厚的欧美背景。但政府公办高校各有特点:香港大学尊崇英式教学、香港科技大学崇尚美式教学、香港中文大学实行独特的书院制,香港理工大学推崇全人教育、香港浸会大学提倡博雅教育等不一而足。各大港校对自己的宣传既有各自的招数,同时也互相提携。在世界舞台的展示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重在体现综合实力,而香港理工大学的酒店管理、香港城市大学的工程、香港浸会大学的传理、香港教育学院的教育和香港岭南大学的社科等强势专业特色表现也很突出。优势互补在世界上就有了港校“板块”的整体提升。

(二)国际化的师资聘任,学生来源多元化。

港校均设有董事会,成员是来自行政、教职员、学生、教育局和民间知名人士的代表,校监是特首。校长由董事会实行公开招聘,香港高校助理教授以上均需要进行全球招聘,大多要求有世界名校学术背景。教师聘任由系、学院、大学三个层次的教授组成不同层次的委员会,根据候选人的基本资料、学术成就、相关领域的海内外专家评审报告,层层过关。保证以一种公平、公正、透明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招收到最好的老师。譬如香港大学的1400多名教师中99%的人有国外学习经历,外籍教师占比近50%;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师来自近30个国家,其中不乏美国国家两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的外籍教师比例也超过30%。港校管理犹如公司化运作,行政和教学管理不受外界干扰,闲人和庸人没有生存空间。香港各高校都强调“两文三语”的应用和掌握,即日常用粤语,上课用英语,服务场所基本能用普通话。这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教师直接推动着港校的教学和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香港高校的学生来源也非常广泛。香港高校历年来招收新生的非本地化程度逐年攀升,其中包括中国内地学生和国际学生。香港特区政府给非本地生的资助力度也逐年加大,奖学金等激励政策也吸引更多世界各地顶尖的学生赴港攻读研究生课程。学生的各类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学校提供很多项目类别可以供学生选择,各种资助和辅导机构健全,对学生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三)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学生出国交换常态化。

香港高校高度重视国际与区域性的学术交流。每个高校都制定有自己的教职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每年拨出大量的资金资助教职员工到海外交流学习。老师还有夏季特别假期可以前往海外从事研究工作。香港高校大多都是国际大学协会成员,本地及境外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频繁。而让学生“走出去”到国(境)外去交换学习已经成为港校常态化机制。譬如香港理工大学与内地及28个国家地区逾220所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换生计划,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以自由申请并参加校际协议下的学生交流计划,从而有机会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香港中文大学致力糅合中西文化,不断发展和保持与海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的关系,已经与世界上29个国家或地区超过230所高校建立学生交换的伙伴关系。香港城市大学在2011-2012年度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292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316份学生交换协议,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国际化。

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香港中文大学是世界大学联盟(WUN)的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的创始成员及其他主要教育组织的成员。2011-2012年香港大学在校学生总数为14 817人,年度外出交换交流人数为1 323人次,同时来交换的非香港本地学生数为1 450人。学生在校期间的出国境交换比例已经接近10%(该数字不含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比例)。详情见表1。

二、中国大陆内地高校学生国际交流的现状及分析

对于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教育部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中外合作等众多联合培养方式……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第十六章又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内地的一流高校已经意识到,实现《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开展学生的国际交换学习,并据此制定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采取如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外联合学位培养、国家或者单位公派资助出国等举措来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天津大学率先《天津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此外,包括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 “985”重点高校还联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名校,在华联合举办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内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行为已经初见成效,在实践中大家均已深刻领会到,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既能促进他国以及世界教育的发展,又能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内地部分“985”和“211”高校走在前列,在促进学生国际交流的规模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个别学校甚至赶超港校。如:清华大学早在2009年就与国外高校建立了500多个交换生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每年有500多名本科生出国交流学习,武汉理工大学每年有400人次左右的全日制学生出国出境交流。由于内地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基数大(如武汉理工大学在校生总数为36 000人),在校生的出国交流比例还是远远低于港校(1%与10%的差距)。

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主要以下两点:

(一)外部环境与办学理念存在差异性

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外部环境不同,办学理念各异。香港吸引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来设立领事馆, 50多个跨国公司设立了1547家分支机构,70%以上的银行为外资银行。由于历史原因,港校成立时大都有着欧美教育背景,从一开始其设立的授课语言就为英语,直接与国际接轨。学生的国际教育和交流从建校之日起就已经在港校发展的议事日程之上且深入人心。香港几乎没有自然资源,自由贸易港的身份属性标识着人力资源是其唯一的资源。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腾飞和发展香港经济的关键。有的放矢地根据香港本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香港高校因地制宜地培养了一大批的企业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具有国际化的经济头脑和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熟悉国际市场,满足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与之相反,中国内地现在承载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但是总体投入有限。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发展不平衡,教育也出现了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而言,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走向市场的时间只有数十年,经验积累比较少,内地各高校与香港高校相比,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方面迫切需要借鉴学习西方与他国先进经验和理念。

(二)资源配置和项目管理存在差异性

香港高校小而精,内地高校大而全。香港有6所高校排在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300位。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前列地位决定了港校能在更宽广的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外事讲究对等原则,水平相当或者学科互补的两个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来保证和约定双方学生交换交流的福利,港校的国际知名度保证了港校学生能享受到来自协议高校的更加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在项目管理方面,香港高校的学生国际交流已经是本科学习开始的必修环节,校园国际化氛围浓厚。港校为学生提供部级别、学校层面、学院层面、教授层面、校企之间、国际组织间、社会实践或者志愿者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出国出境交流项目支撑。港校还有完备的资助经费和计划,给有志于在非本地院校修读的学生给予经济资助(香港理工大学资助费用达到所需费用的50%),确保家境贫困的学生也有机会进行海外交流。同时,港校内部拥有良好的关于学生国际交流的管理信息系统。内外兼修使港校学生能够很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项目,实现国内外课程、学分的无缝对接。

内地除了部分“985”和“211”高校外,多数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国际化意识相对淡薄,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不够。或者说很多教师本身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此外,内地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规模小,来华留学的优质生源少,校园内国际化氛围不够浓厚。学校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推进力度不够,在管理机制、交流机制、投入资金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和借鉴。目前各大高校都还在探索和完善学生国际交流的管理办法和机制,正在为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有序开展创造各种条件。

三、香港高校学生国际交流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香港地区排名靠前的港大、科大、中大、理大、城大等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成为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效助力和重要途径,其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一)加强国际化战略的顶层设计,确保规划得以分步骤实施

香港高校的学校发展战略都明确提出了学校发展的目标,进行了国家化战略发展的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指导学校的行政工作和具体的工作实施计划。

例如,香港理工大学前任副校长曾庆忠教授在“大学策略性发展规划”中提出,学校发展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务实的理想,同时还要有可度量的阶段性目标去具体落实,并在此过程中凝聚团队共识,由领导层协调推动,调动由下而上的积极性,落实共同承担。香港理工大学财务处的专业服务理念让我们感受到,如何让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将传统的被动等待和审核变为主动沟通和服务,从而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双赢。

还如,香港科技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布局首先确保真实反映学校及社会的发展需求,继而将顶层设计的思想与内容准确投射到学校具体的使命、愿景、目标及各项战略措施上,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学校各个组织与机构的具体建设目标和实践行动,最终形成发展合力。

对于内地高校来说,部分高校已经看到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也陆续出现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内地高校开始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的优秀发展经验,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和指导方案。

北京大学在国际化战略方面走在前列。具体来说,北京大学在该校的发展规划中将“保持中国领先、创建世界一流”列为其国际化战略的未来发展目标。即到2018年建校120周年左右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33年建校135周年左右率先跨入世界一流大学中坚行列;到2048年建校150周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左右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当前“十二五”期间,北京大学在教育质量、自主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能力、人才高端化水平、国际化办学水平、改革攻坚克难等七个具体目标的践行上也言必谈国际化和“世界一流”。北京大学还将大学的行政管理、教学、校区建设等工作有机糅合到国际化中来,保障落实其“强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战略的实施。此外,北京大学提出要健全国际交流合作管理结构,建立具备国际化理念、国际化服务标准的管理团队,强化二级、三级学术单位的国际交流管理能力,努力形成全方位、全层面、全员推动国际交往的管理格局。

又如,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四大战略思想,包括有特色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创新战略。其中明确指出:“实施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国际合作的道路,并且与国际知名大学联手,广交朋友,扩大影响;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社会服务步入国际竞争的舞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多渠道拓展学生国际交流模式

随着当下国际人才市场上日益剧烈的竞争,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是中国高校迎合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之路。高校国际化趋势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良好契机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与国际接轨成为每一所院校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早年建校之初就开始国际化历程的清华大学,一直都是以贯彻“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在逐步摸索中形成了开放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既要巩固现有项目合作,又要开发新的合作模式;既要加快国际化步伐,又要保持本土化特色;既要开展全球化进程,又要坚守民族化道路;在诸多平衡中全面构建以我为主、特色鲜明的国际合作模式是我国高校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武汉理工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拓展,得到不断加强。利用学校在材料、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的特色优势,该校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30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客座和名誉教授。2007年以来,该校先后获批建立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功能薄膜新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等3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1年,学校进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学校还通过“国际化战略师资培养计划”、 “中青年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等计划每年派遣近外百名教师赴国际知名大学研究访问;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系统每年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40人以上;每年举办10余次国际及海峡两岸学术会议。

通过以上种种国际化手段和措施,武汉理工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得以顺利实施,校园内营造了较好的国际化氛围。截至2014年底,武汉理工大学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1 036人,包括本硕博及交流生等层次和类型。武汉理工大学目前与世界上16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院校建立138个学生交流项目,参与学生总数达到500余人,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得以逐步完善。武汉理工大学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和多种层次的境外学习环节,其主要包括:赴美带薪实习、企业实习、短期培训、暑期夏令营、国际会议、交换生项目、访问学生项目、合作研究、联合培养、联合学位、学位项目以及博士项目和博士后项目等。不同形式的对象面向不同,不同项目的目标也各异。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形式、什么途径,只要注重每个项目境外培养环节的针对性,都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国际化体验,提高国际化培养效益,从而最终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建立部门间的协作机制,保障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实施

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内容很多,一般我们认为国际化内容涵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学生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学科国际化、国际化拓展、国际化保障等。无论哪一个方面,在大学运行的实际过程中由一个部门单独完成的可能性不大,只有依靠可操作层面的落实,与诸多部门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国际交流工作的成效,方可为实现学校国际化战略目标添砖加瓦。譬如,学生的国际交流工作包括项目宣传、校内招生、境外联络、联合培养、出国派遣等多个环节,涉及学院、教务、学工、外事等多个部门,需要相关各部门配合与协调才能顺利完成。针对我国各大学国际化战略内容可以看出,以项目的形式来实现各个高校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比较切实可行。如学生的学分交流项目、2+2双学位项目、夏令营项目、外籍教师的引智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一般来说,项目多且面广,参与度高,说明国际化氛围浓烈;项目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说明国际化实现渠道丰富;久而久之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对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而言,有效管理项目实施过程所需要的部门协作;同时操作多项目实施过程,保证项目群实施的结果最优;良好的部门间协作保障机制建立非常重要。这也对大学国际化项目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各高校国际化意识的形成和不断提升,学生出国出境交流的人数不断增加,参考港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也基于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出国出境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总结和认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均认为要使学生派出管理与服务(在校期间参加学校项目出国出境学习)成为学生国际化交流和境外培养的基础保障,必须在工作机制、信息服务、咨询指导、派出管理、过程管理、回国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即“选、派、管、回”四个环节推进工作,并由此形成各校独特的服务、管理和保障体系。

四、结语

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内地高校都在努力推行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也始终引起中国高校的充分关注和践行。内地高校学生的国际交流工作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分支,作为学校国际化战略规划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必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大学必须以更高的智慧和能力,加强国际化发展,加速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文峰,钟丽萍,何 斌.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内地高校发展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9(9):3840.

[2]陈宏俊.美国公立大学国际交流体制解析[J].世纪教育信息,2011(9):5356.

[3]王 涛.欧美国家高教国际化的发展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8688.

[4]刘培昌.香港高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2010(12):7274.

[5]钱 伟.香港高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3842.

国际交流篇8

冉晓军(宁夏职业经理人协会秘书长):

伴随改革的深入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企改革不断推进,民营企业也开始转型升级,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也呈井喷式增长。纵观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从无到有、从蹒跚起步到茁壮成长,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标志着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已经从民间探索发展到国家顶层设计的新阶段。十多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职业经理人协会。职业经理人协会是职业经理人的“娘家”,是职业经理人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探路者、实践者,加速推进了我国经理人的职业化进程。一年一度的职业经理人盛典,从太原、广东、宁波、合肥、长沙到首都北京,一路走来,披荆斩棘,经历了曲折,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看到了希望。

魏忠良(吉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

大会的举办是为了响应国家人才强国、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战略。中国职业经理人大会承载着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梦想,承载着提升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者的使命,往届大会均得到了政府有关领导、经济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的支持,被大会授予最高荣誉的职业经理人也来自各行业的央企、国企以及著名的民营企业。期待本届由北京职业经理人协会承办的大会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加跟紧国际国内人才战略的形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推动国际职业经理人交流;走进名校,与企业家、经济学家有一个深入的探讨。

王智军(广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

粤职协曾经举办过2009年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年会暨全国优秀职业经理人颁奖盛典,本次大会选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职业经理人是国家精英、国之栋梁,实现国家的强国梦,应先从人才强国做起。协会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测评认证工作,期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对职业经理人事业发出一些期盼,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建立权威的职业经理人人才数据库,更好地支持职业经理人协会开展高级人才培训、交流、和认证工作。

曹云(宁波职业经理人协会秘书长):

我们需要这样规模的大会来推动中国职业经理人事业的发展,对于本次大会,我们充满期待。大会在举办过程中也有很多艰辛,要做大量的筹备工作,需要全国各地职协群策群力,全力配合北京职协和经济日报社、《经济》杂志社将这次大会办好。希望今后每年都可以出一本《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白皮书》,用来展现全国职业经理人事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李爱华(太原职业经理人协会秘书长):

中国职业经理人交流大会目前已经是第7届了,全国各地职业经理人协会一直在鼎力推进,都为发掘中国经营管理人才这种特殊的企业稀缺人才做出了贡献。职业经理人应该心系国家,心系企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奋斗。“树立标杆,进行表彰”,相信本次大会会为中国职业经理人中的佼佼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张耀峰(安徽省青年经理人联合会秘书长):

希望本届大会能够在往届的基础上更加“高大上”,之前全国性的职业经理人大会都是在各省召开,影响力相对较小,本次由北京职业经理人协会承办的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应该说让职业经理人大会达到新高度,我们希望这次大会能够开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力,能够推动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推进中国职业经理人事业发展。

曲中兵(湖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执行会长):

国际交流篇9

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沟通交流。

跨文化交流通常可分为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其中,语言交际又分为口头语言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两种。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进行的沟通交流,包括人们的表情、眼神、手势、视线接触、站姿、坐姿等等。服装也是人们传达信息的非语言方式之一。所有这些,都是交往个体向对方传递思想、信息和情感的外在形式。通常,双方都希望沟通交流能够顺利、成功,但很多时候,因为语言的差异和非语言习惯的不同,使得双方的交流存在很多障碍,甚至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了双方的误解。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大到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小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不能了解和理解双方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沟通交流困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来华访问。在华讲学三个月回去之后,得到的结论竟是:“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中国的三个月之中,有很多中国人称呼他为“戴维斯先生”。这位学者是一位科学家,自从年轻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美国人均以“戴维斯博士”或“戴维斯教授”来称呼他,中国人叫他“戴维斯先生”时,他常浑然不觉是在叫自己。他还对中国人说:“你可以正式地称呼我为教授,也可亲切地称呼我为博士,或者是把我当作朋友,直接叫我的名字,但是不要叫我先生。”但是每每遇到陌生的中国人时,称之“戴维斯先生”者十之八九。

他感觉非常不舒服,觉得中国人在故意贬低他,郁闷三个月之后,得出了“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的结论。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上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这个称呼是用于对高级学者的尊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先生”这个称谓就是对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和学者文人的尊称,如“屈原先生”、“鲁迅先生”、“蔡元培先生”等等。中国人称“戴维斯先生”,并不是把他当作一般男士看待,其实是很尊重他的,这就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幸好当时戴维斯先生还没有听到有中国人叫他“戴老”——在中国称“老”是极为尊敬之意,美国人听来就是在侮辱他、嫌弃他年龄大不中用了。

除了语言交流的差异之外,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当中还要特别注意非语言交流方式上的差异。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差异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涉外交往当中,人们为了表达尊重,除了言语之外,还要伴随有恰当的礼仪举止。握手是一种常见的国际交往礼节,但是如果见到日本、韩国及阿拉伯国家的女士,则不应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拥抱和吻面的礼节常见于西方,在亚洲国家则很少使用。

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任期间曾到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出于美国人的礼貌,他赞美王后的美貌并行了拥抱礼和吻面礼。这一举动使得国王十分恼火,但他强按怒火没有当场发作,结果宴会不欢而散。在西方国家,肯尼迪的这一举动不仅十分正常而且非常得体,但在阿拉伯人看来,赞美他人的妻子并拥抱、吻面是非常粗鲁失礼的举动——对他人的妻子是不可以热情地打招呼的。

因此,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很多因误解导致的不愉快甚至关系紧张的事件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缘于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礼仪禁忌。

文化习俗、礼仪禁忌的差异,是导致双方不能顺利交流的重要原因。能够“入乡随俗”的前提是,大家必须在“入乡”之前就对“俗”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商务在进行涉外交往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交往人士文化背景之下的礼仪习俗与禁忌,这样才能避免产生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误解、冲突或其它严重的不良后果。

国际商务礼仪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

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因国而异,有所选择,如果对对方所在国家的商务礼仪不了解,赠送不恰当的礼物很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而造成流失客户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商务谈判带来负面影响。

 

国际商务交往礼仪的跨文化交流相关文章:

1.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

2.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3.商务谈判与跨文化交际

国际交流篇10

经过近5年的准备,4匹经过精挑细选的野马王子就要远去蒙古国了。在此之前,都是我们从国外把野马浪子们接回家,但这次是把野马宝贝们送出国门。这对于从事野马放归的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件不舍但又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确实,我们也是多么地舍不得这些王子们啊!可是,故土虽好,但这些王子们待在卡拉麦里,却可能要打一辈子光棍,因为与它们相同的血缘太多,会造成近亲退化的危机,而进行国际种源大交流,国际联姻,这些王子们去到蒙古国大草原,不仅获得了自由,也因为种源交流,将有利于提高野马后代遗传多样性,改善近亲繁殖造成的种群退化状况,促进种群优化,提高野马的繁殖率、成活率及抗病力,这对于野马家族的兴旺将起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年5月21日,风和日丽。在临时检疫隔离场内,4个特制的运马箱首尾相接。为了顺利装运,装箱前几天已对野马们进行了适应性驯练,以消除其对运马箱的恐惧感。同在隔离场内的还有两名“替补野马”,一旦4匹公马在装运过程中因冲撞过激而发生意外,这两匹野马就可替。

开始装箱了,也许是不想离开,马儿们很不配合。在与工作人员僵持、对抗近半个小时后,才不得不进入木箱。工作人员迅速把活动门放了下去,马就被封装在了箱里。这下马儿们跳得更凶了,拼命地撞踢箱子,箱子都快被晃倒了。为了安抚马儿的情绪,工作人员把马箱呈伞状摆开,好让马儿们通过箱子上的缝隙看到彼此,这才使马儿们安定了一些。

国际交流篇11

刘延东指出,30年来,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中国教育连接世界教育的重要渠道,增进中外了解、互信和友谊的重要途径和展现当代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舞台,为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硕果累累

章新胜在回顾交流协会成立的历史时说:“30年前,在万里、姬鹏飞、方毅等老一辈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周培源、季羡林、张维、黄辛白、李滔等一批著名学者和教育部门领导的积极倡议下,1981年7月,由教育部、外交部联合上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从此,中国民间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专门的组织。”交流协会从成立伊始就肩负起开拓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民间渠道的历史使命。

章新胜将交流协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1~1990年,是协会初创、开辟渠道的10年。“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特别是打开出国留学渠道,帮助高校建立与境外教育机构的联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二个阶段从1991~2000年,是健全组织、加快发展的10年。“围绕当时的难点热点问题,发挥民间优势,积极组织实施了各级各类教育交流合作。”第三个阶段从2001~2010年,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10年。“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配合我国大经贸发展的方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协会在教育国际交流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巩固和凸显。1991年交流协会注册为全国性社团组织后,2006年获得“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08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2009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这为在国际舞台上阐释我国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参与国际教育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为提升我国教育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章新胜说。

经过30年的发展,交流协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1个市建立了地方交流协会,拥有159个团体会员单位,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已经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半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30年来,交流协会搭建了一系列开展民间教育人文交流的国际性重要平台,从1995年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与教育论坛”,到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的“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论坛暨国际教育展)”,再到2002年开始每年在国外举办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等,参展、参会人员达上百万。

今年10月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以“开放世界、教育创新”为主题,由“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和“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两部分组成,其中“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青岛、西安、上海、武汉、成都、广州巡展,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所学校参展,观众将达6万人。

30年来,交流协会创建了教育领导者能力建设项目、中外师生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中外联合培养人才计划等一批高质量的双边、多边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品牌。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仅交流协会秘书处派出各类交流师生达3万余人;接待国外来华教育工作者近2万人;在境内外举办教育展20多场,参展达百万余人;编辑出版了《中国教育国际论坛》、《中国高等院校大全》(英文版)、《中华留学教育史录》、《春天的交响――新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60周年画册》等百余种高质量学术著作和教育期刊。

30年来,交流协会积极承担了政府委托或支持的重要交流项目。交流协会具体承办“美中友好志愿者”、“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项目”等人文交流项目。与西班牙方面共同举办了“中国―西班牙大学校长论坛”;在“中法文化年”、“俄罗斯年”期间,承担有关活动的组织工作;承办了“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非政府组织圆桌会议”等。

30年来,交流协会注重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师生往来、学者互访、联合培养、国际研讨等多种交流方式,合作深度不断拓展。高等教育领域推动了从重点高校到地方院校的广泛交流,职业教育领域搭建了与美、德、英、澳等国的合作平台,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校际交流、文体竞赛、夏令营冬令营等丰富活动。为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开辟了对外交流渠道,通过开展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牵手计划、西部地区大学生赴日短期留学等项目,使教育开放的成果惠及各地。

充分肯定

作为30年前与教育部联合上报国务院申请成立交流协会的单位代表,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张明深有感触地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走向海外的步伐加快,如何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加深与各国的了解与互信,争取一个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目标,需要我们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交流协会在加强与国际非官方教育组织的对话与合作,参与和影响非政府层面教育领域的决议和规则制订,开展教育领域公共外交方面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北京大学是交流协会成立的倡议单位,从周培源校长以来历任校长都兼任交流协会副会长。周其凤校长说:“交流协会成立后,在开辟高等教育对外交流渠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交流协会极大地便利了我国大学与外国民间机构、教育团体的来往,使大学得以在商定教育交流项目、接受奖学金名额以及派遣留学生等工作中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我国高校迅速打开教育国际交流局面,为促进中外大学师生、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交流协会的协调下,上海率先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印杰深刻感受到了青少年交流为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城市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各种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拓宽了上海市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提高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了上海与世界其他城市、地区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各种形式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日益成为国际教育的焦点。交流协会经过在国内外广泛调研和华东等地区的试点,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积极推动以自愿为前提,以自评为基础、重在质量过程、以质量基准性为保障而实施的行业自律性的认证这项工作,先后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如美国新英格兰学校与学院协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荷兰佛兰德认证机构、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日本大学基准协会等国际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议或意向书,采取中外合作的办法,在上海等省市的中外合作办学上进行试点,不仅有利于中外合作办学和民办学校的质量保障,而且对于吸引来华留学生、使认证学校达到国际认可,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模式、学分制、考试制度等方面与国际教育质量认证标准对接。印杰说,这一对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尝试,已被列为上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建议“更加重视跨境教育质量保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3位院级领导和1位后备干部参加了交流协会承办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的“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苏志刚书记认为参加这个项目取得了不少收获,不仅近距离了解了国外高职院校,学到了国外的好理念、好经验,而且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质性国际合作,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他建议:“继续实施并扩大这一项目的规模,将覆盖面从目前仅限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扩大到一般高等职业院校,从高等职业教育扩大到中等职业教育,从院校领导扩大到教师和学生,让更多的职业院校分享国际交流的成果。”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的羌族英语教师王琼2010年7月~2011年7月通过“中美教师交换项目”作为一名交换教师赴美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在美获当地学区教育局颁发的“优秀教师奖”。在美1年的工作生活使她“对中美两国的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人文交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扎根西部地区、奉献西部教育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回国后不久,王琼又主动参加了交流协会组织的“牵手计划”,向从未走出国门的教师介绍国外教育和文化,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王琼希望“国家支持或设立更多的符合基层教师需要的国际交流项目,让更多的老师,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老师有机会走出国门”。

现任国家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司长的章轲2005年入选交流协会承办的中美高层人文交流项目――“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项目”,赴美国进行了6周的交流学习。回国后不久,章轲就任现职,负责境外审计工作,维护国家在境外的国有资产安全。章轲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抓紧研究、设计、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旗帜性、标志性的教育领域公共外交品牌项目。”他建议参考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项目,设立“以我为主”的中外高层次人才的部级交流品牌项目。一方面,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另一方面,从战略上储备一批对华友好,可能发展成为未来各国政界、军界、商界、学术界、企业界等领域领袖的人脉资源。

国际交流篇1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5日

当今社会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而培养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国际视野”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去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全球意识和综合素质表现为能够面向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有全球化视野,主动关注世界性问题,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历史与特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开展大学生的国际交流。

一、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现状和目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高等化教育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大学生去国外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们可以进行语言学习、课程选读、文化交流等。面对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对参加国外交流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出去旅游的机会比较多。他们思维活跃,见识较广,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综合素质高,不仅仅是满足课堂和书本中的知识,更愿意走出去感受不一样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寻求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国际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让自己置身于纯粹的外语环境中更好地学习语言,为将来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语言打下基础。同时,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二、重视大学生国际交流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十六章,专门讨论了扩大教育开放问题,明确指出“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按照国家政策的引导,独立学院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国际交流。

为了加强大学生国际交流,学校应该做些什么呢?学校应在国际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依托本校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网络建立学生国际交流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拓学生国际交流项目。

(一)加强学生国际化意识的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具有开阔的视野,有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意向,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这种国际化意识只是零碎的并不是相对完整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学校要做的不仅仅是把信息在校园网上和张贴在宣传栏里。学校在宣传方面要有创新之处,可以采用学生社团这一在学生中有强大影响力的社团组织来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锻炼了学生,又扩大了宣传。学校也可以集中召开国际交流项目宣传座谈会,安排专门的国际交流活动组的老师进行现场指导,负责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对国际交流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片面的理解上,使学生能够对国际交流活动有主观的判断力,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二)培养本校教师的同时积极引进有海外经历的教师。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拥有海外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老师还是不多的。所以,独立院校要努力培养本校教师。每年公费派出一定比例的教师出国学习,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不断用新的观念来更新旧的观念,时刻专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国际化,将其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吸收有海外学习和教学经历教师,充分发挥这些有海外经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三、几点建议

(一)根据本校生源特点,规范管理,完善交流机制。随着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学生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学校完善国际交流活动机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界定学生选拔的依据和条件,如何换算学生在外学习获得的学分,如何评价学生在外的表现和成绩,如何对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前的心理辅导,如何做好学生交流期间的安全工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等,这些都是国际交流机制需要重点完善的地方。只有加强管理,完善交流机制,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国际交流活动。

(二)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名额都是有限的,为了扩大交流规模,实现真正的教育国际化,使更多的学生不出家门就能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独立学院在积极进行“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引进来”。邀请国外著名高校的学者、专家和师生前来学校学习考察和交流,充分利用学校的“国际”资源,利用国际著名大学的学者、专家来学校访问或讲学的机会,邀请他们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丰富校内的交流活动,组织本校学生积极地与来校交流的国际学生开展讨论、联谊等各类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