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发展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2 09:27:55

最新农业发展

最新农业发展篇1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1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介绍

1.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3种模式

1.1.1 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化、机械化、高技术化模式

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平均每个农场耕种面积近1600hm2。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350万人,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农产品出口国。

1.1.2 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

荷兰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高达435人/km2,堪称世界之最。但依靠精耕细作,一跃成为全球第3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花卉出口雄踞世界第一。以色列地处中东,缺水少土,但节水农业世界第一,水肥利用率80%~90%。现在以色列不仅改变了粮食、蔬菜、水果依靠进口的状况,而且还能大量出口。

1.1.3 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

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1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这3种世界现代农业发展基本类型,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至关重要,高度重视民间组织的力量,降低成本和市场竞争的风险,增加获利的机会,都注重促进农业专业化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2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农业5种模式

1.2.1 产业化与开放型模式

发端于胶东半岛,基本特点是实行产业化和开放式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不断升级,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发展为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化经营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营形式。

1.2.2 工农互补型模式

以闽浙两省为代表,靠工业推动,形成工农互补的现代农业格局。鲜明特点是工业化不但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农机、农用生产资料、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而且为工业反哺农业、工农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1.2.3 多功能性和生态型模式

形成于苏南地区,显著特点是突出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和生态型。农业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农技推广与人员培训、观光休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农业链条的延伸。

1.2.4 高新技术与集约型模式

使用农业先进技术进行集约经营是主要特点。珠三角地区充分利用工业技术基础好的优势,不断向技术密集型农业、企业化农业和集约化农业迈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质量及持续发展能力等。

1.2.5 城乡融合型发展模式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较快,工农业优势互补,逐渐形成了城乡融合模式。使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都市及周边地区,依托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集聚优势,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动力,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建立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系统。

2 中央“三农”政策与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变革趋势

2.1 改革开放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农”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共发了15个。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1983年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全面推行。1984年强调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1985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a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并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1986年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深化农村改革。之后间断了17a,期间农民收入连续7a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增量的1/5。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陷入低增长期。2004年新世纪第1个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政策信号。2005年提出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全面取消牧业税。2006年强调将国家基础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基本战略。2007年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8年指出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产增收。2009年强调“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成为农村改革核心问题。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011年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12年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聚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大体可以划分为3次革命。第1次革命:1978年开始的以家庭承包为特征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还原了农业生产本来面貌,实行了家庭承包,重构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第2次革命:2000年开始到2006年结束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终止了2600年的农业税征收史,重构了农民和国家的关系。第3次革命:正在进行的城乡统筹的改革,重构了农民和城市居民、农业和工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从“三化同步”到“四化同步”,可以充分看出党中央对“三农”政策的2次深化和重大调整。

2.2 当前农业农村社会呈现出的趋势

2.2.1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造成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表现为老年多青壮年少、妇女多男性少、低技能者多高技能者少的“三多三少”,现在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三八六〇部队”。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外出务工劳动力1.64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2.8%。留下来的农村劳动力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农村居住人口较少,直接反映为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

2.2.2 农业生产方式加速转型,突出表现在农民兼业化、生产规模化、劳动机械化

由于农户分散、传统生产方式效益低下,农民多从情感上维系着土地经营,担心失去土地就会失去国家优惠政策。据调查,纯务农户占比在88.41%左右,兼业型农户达到8.84%。从家庭收入构成看,铜川家庭经营收入贡献份额降至48.36%,5a间减少了5个百分点。从土地流转占比看,全国为17.9%,全省10%,铜川5.53%。规模化促使了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2.3 农业关联性越来越强,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

过去的农业是自给自足性的,农产品流通相对局限。但现在流通运输业非常发达,对产业收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还有一些不可预知因素。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生猪的价格不断变,以前是3a1个周期,现在1a1次波动。

2.2.4 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提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对肉、奶、蛋、蔬菜和主食品,从过去的数量上的满足到不断提出质量要求,从无公害到绿色到有机,饮食讲营养,购物看品牌。

3 党的“十”三农政策重点部署

党的十对“三农”工作的部署主要是5个方面: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科学思考,为经济转型、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强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明确要求“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按照“十”精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建立完善七项制度予以实化、细化、制度化。

3.1 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

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丝毫不放松粮食生产。政策支持的重点是建设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3.2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政策支持的方向是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通过完善利益、耕地和生态补偿办法,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3.3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政策方向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提高集约经营水平,支持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目的就是推进农业规模化。办法是2个“鼓励”、2个“限制”。2个鼓励: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2个限制: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强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3.4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政策方向是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继续强化农业公益体系,培育合作社、服务公司、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农业经营组织。服务专业化是对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的要求,运行市场化就是对多元化服务的目标要求,引入多元化技术服务方式和机构,把技术服务和产出效益结合起来。如果这样,“技术服务与实际生产脱节、农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就有望突破。

3.5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依法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中央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通过改革,推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用市场经济的原理办法,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3.6 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目标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3.7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这是中央顺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利益格局、农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而实施的新战略、新举措。主要内容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安全。

4 铜川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4.1 以“做精、做优、做特”为方向,夯实发展基础

铜川无论是农业人口,还是总量在全省的比重都很小,但有单个优势。畜牧业规模饲养量占到总饲养量的70%以上,奶牛养殖基本实现了小区化,总体高于全省52%的平均水平。正在建设的伊利集团万头奶牛基地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大匠农科集团蛋鸡养殖全国领先,代表了西北地区最高水平,是陕西省唯一的禽蛋出口企业。果业,日照长积温高,昼夜温差明显,土层深厚,拥有地处“全国苹果优势产业带核心地带”的自然资源禀赋,农民人均果业面积和优果率处全省前列。粮食,以宜君县为主的北部山区春玉米品质好,产量高,是全省最好的几个优势生产区域之一,宜君县被赞誉为“陕西地膜玉米第一县”。2012年宜君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每667m2产达到876kg,刷新渭北历史记录。另外,我们还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土地、管理运营等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潜力非常大。拥有“药王”品牌,有利于把中医药产业培育成优势支柱产业。

4.2 以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载体,装备发展引擎

从政策上看,赶上了难得的机遇。省政府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要建成省级园区300个以上,引领建设各类园区2000个以上,园区面积占到全省耕地面积的15%以上。从外部经验看,各发达省份都在搞园区,而且农业越发达的地方搞得越好。从本身作用看,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微观单元,是农业要素聚集展示区、主导产业发展样板区、农业功能拓展先行区。有了农业产业园区,就为今后城镇化转移的农民提供了就业空间。重视新的政策要首先在园区推行,使园区成为一个既有效益,又能示范带动的经济实体。

4.3 以吸引多方投入为目标,破解资金瓶颈

农业要发展,没有投入不行。因此向上争取项目、对内加强融资、对外扩大招商势在必行。向上争取项目就是紧扣省农业厅与市政府签订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关于支持建设铜川奶牛标准化示范市的决定,千方百计争取支持。在对内加强融资上,积极与市金融办进行衔接,争取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对外扩大招商,引进伊利集团万头奶牛基地落户建设,使铜川农业首次有了亿元农业招商项目,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现有存栏规模。通过这些举措,打造一个对外、开放的农业投入平台,保持发展的强劲动力。

4.4 以培育两个主体为重点,加快形成规模

4.4.1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制定吸引和支持年轻人务农的专门计划,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

4.4.2 发展服务主体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

铜川当前工作重心还要放在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上,从发展阶段上看,还没有走完现代农业规模化的过程,在发展的链条上“头”还不强,因此必须作为首要任务。

4.5 以深化科技服务为支撑,提升发展效益

最新农业发展篇2

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的发展靠什么,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在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可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在土壤改良、深耕深松等机械化作业中,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在农作物秸秆还田、青贮氨化、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和化肥深施技术中实现机械化,可减少秸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中,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所有这些,都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保障

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业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机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代替人力,直接创造财富,而且它的载体功能、改造功能、开发功能等都能直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小麦等小籽粒作物的精播,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化肥、农药及水。节支就是增收,农民收入提高。可见农业机械化为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3、农村村容整治需要农业机械化来提升设施水平

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既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又抵制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的两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利用。又如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通过机械化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等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不仅避免了因秸秆堆放引起火灾现象的发生,而且也避免了因焚烧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促进了农村村容村貌的整洁。

4、农机化代表农业的先进生产力

新农村建设是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力必然成为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抓住了开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抓住了生产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具有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关系中的两大构成要素,简单地讲就是人和工具。人运用工具的程度,促进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开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农业机械就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5、农机化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

最新农业发展篇3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可耕种面积却不断下降,使得我国的人均耕地逐渐接近最低红线,粮食是解决温饱的根本,面对这样的情况,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实现有限耕地面积的最高效应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那么,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面临着怎样的现状呢?未来又该以怎样的模式推进机械自动化呢?

1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还是农业税的免除,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速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使得我国由传统农业向机械化农业不断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在逐步增多,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装备在不断提高等。但是,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成绩和问题并存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面对的主要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程度不高。精准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是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应用最多的农业技术,通过对美国、德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正逐步实现精准自动化。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性的实现,需要让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证机械自动化精准定位,对于预防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动态精准更能以最快最准确的定位找到问题所在,进而将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能力还很低,这是未来发展中需要提高的部分。其次,农业机械自动化创新不足。除了精准程度不够以外,创新不足也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而言,也不例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一项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都在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所以说,当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农业机械自动化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照搬和完全借鉴,自主创新明显不足。所以,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也是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模式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

正如上面我们提到的,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程度还不够,但是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情况。近年来,农业机械专业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关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度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所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模式。其中,关于节水、节肥等的精准度研发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理念之下,精准模式下资源节约的理念必然更受社会欢迎,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这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的深入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是良性循环的模式。总之,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将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模式选择。

2.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是最近我国最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已经开始了深入的创新活动,农业机械自动化以技术为支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其创新模式是必然选择。所以,以国外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先进理念为借鉴,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完成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创新,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的必经途径。总之,技术创新模式也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模式。

参考文献:

最新农业发展篇4

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形势

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近几年来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在灾害多发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近几年来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总产10030亿斤,比2006年增加0.7%二是农民收入增速加快,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2006年增加553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名义收入增长15.4%,实际收入增长达到9.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分别增加221元和224元,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乡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用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85%以上的县(区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初步建立,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四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近几年农业农村形势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好,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二、新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但农业的基础作用非但没有减弱,而且更加突出。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主体逐渐转向工业,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原料工业能源交通及通讯等也属于基础产业但不同基础产业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农业处于最基础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农业活动提供了剩余农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了劳动力,而且由于第二三产业中有相当部分的行业必须由农业提供原料,农业以及以农产品生产为直接基础的各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农业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产业没有发达的农业,人们就没有生存保障,整个社会就没有发展根基今后,即便会有更多的非农原料替代农产品原料,但经济发展对农业原料需求的绝对量不可能减少,食品以及大部分轻工业原料仍然只能由农业生产来提供,农业的基本功能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农村仍然是扩大内需的瓶颈制约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这与国内工业品需求不足有密切关系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从发展的观点看,我国最大的市场在农村,7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是持久的和不可估量的。

农业对物价稳定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CPI)中食品构成权重一直较高,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农产品价格几乎是整个物价的“晴雨表”。

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越进步,农业功能的多样化趋势越明显今天,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和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拓展出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所以,必须改变对农业的传统看法,充分认识到农业需要承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大和持久的责任,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键措施

目前,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基础脆弱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下真功夫把农业的基础夯实做强,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从中央的要求看,主要是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大幅度增加投入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幅度增加投入的重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条件。

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中央决定抓住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中央还提出“三个调整”即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突出强调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其要求是“四个狠抓”即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指明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抓什么,而且指出了应该怎么抓中央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具体措施是“五个加大力度”即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力度,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加大国家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中央继续强调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等;特别强调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

最新农业发展篇5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07

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咨询服务的工作,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农村新型技术,全面的促进农民更好的提升农产效率,因此,可以通过农业推广能够更好的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产业,从而实现繁荣农村社会的最终目标。而在现阶段的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进程中,农业推广人员更加应当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方法来培养教育农民,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增加知识,提升技能,全面的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进而有效的培育新型农民,进而有效的繁荣农村社会的最终目标。

1 农业推广的概念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由于其自身的差异,使得其农业发展的趋势也呈现各种状态,这样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和内容方法都呈现不同的形式,而就农民自身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农民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各种技能的逐渐的转变来促进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农民的传统意识来提升农业技术的操作技术。

而在现实中的农业推广过程中,由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不同,农业推广人员应当充分的以达到个人的发展水平为目的。与此同时,农业推广人员应当积极的促进合作,以此来改善农村的整体情况,并且务求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性的有效成果。进而有效的建设新型农村。

2 农业推广与农业种植业的关系

在早期的农业推广中,其目的在于有效的促进农业发展的目标,而现阶段的农业推广工作已经出现了变化,现阶段的我国的大部分的农业推广工作包括了农村发展、农村教育以及咨询服务等,而现阶段的农业推广工作已经对农业、种植业以及农民有了一定的指导性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是现代化农村发展与农业种植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重要结构,同时也是推动以教育为最终目的的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由此可知,农业推广连同农村发展,以及农业种植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相应的,由此可知,农业推广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问题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水稻种植中,可以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育秧培育多产壮秧、统一密度、统一测土培肥等相关的农业技术手段以及规范化的程序来提升水稻的产量。

3 农业推广的主导作用

农业推广是农村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推广能够更好的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产业,从而更好的实现繁荣农村社会的最终目标。在现阶段的农业种植业问题上,在进行农村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其最终的目标在于能够更好的实现普遍的社会福利,因此,这样需要整个农村发展工作达到一体化,其各项制度也应当保障一体化,使得每一位农民都能够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以此来全面的提升农民的认知能力,充分的认识到农村成果由他们制造,农村的成果由他们共享。而在某种程度上,农业推广工作正是促进农民获取创新的新型知识的机会,只要在农业推广之后,每一个人都充分真正的了解了农村发展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农村发展的普遍性的社会福利,农业推广工作在农村发展以及农业种植业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诸如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忙闲个半年”的情况,让农民在劳动强度降低的情况下,一年到头都有事可以做。

4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越发重视科学技术。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则是生产力的第一位的要素,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这就更加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其是提升农业生产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所谓的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咨询服务的工作,更是农村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推广能够更好的实现农村建设的目标,并且能够更好的实现繁荣农村社会的最终目标。为此,务必更好的解决农业推广如何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农业推广工作其本身在于传播知识,培养农民的团队以及组织能力,更好的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全面的推动农业技术,对推动农业种植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此来达到繁荣农村社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最新农业发展篇6

近些年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当然,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差异明显、发展基础不同,因此部分地区农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础设施较差、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等现实性问题。因此,只有通过新农村建设,才能尽快扭转长期以来城乡存在的先天性差距及农村地区目前面临的困境,加快农村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第三,新农村建设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是必然要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广大农村地区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国家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第四,新农村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发展、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应与农村地区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新农村。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更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数亿农民共同福祉的综合性措施。

二、农民知识化: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我国学者郑作广教授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应当是农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聚焦于农民,着眼于一代又一代新型农民的不断涌现。新农村建设最终还得体现在亿万农民群众所应具有的新素质、新观念、新精神、新生活层面上。忽略了新农民这个主体,再好的硬件条件,再美的优良环境,也会失去它们建设和存在的最终意义。”巫继学教授也指出“:新农村建设,最终必然落实到造就新型农民上。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如果不能实现农民自身的转变,没有现代意义的新农民形象出现,那么新农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他进一步指出,所谓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新型‘农商’。所谓建设新农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从传统农夫到现代农商的培育成长过程。……农商是一个新的范畴,它是对现代农民经济学意义上的表述。农商反映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一个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及财富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经通过对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本质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敏锐地指出知识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他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人类当下正在经历的21世纪被称之为“知识经济”的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源于知识的经济,具体来说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之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将主导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一种生产函数,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完成与生产价值的实现,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直接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体系。知识将不仅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首要源泉,而且是制定社会战略的首要依据。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教授曾经指出的“:当今世界上,一个社会的富裕和成功是建立在如何产生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之上。”朱小蔓教授也认为“:当代经济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和消费为核心,知识成为经济中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的要素。

由教育直接参与的社会经济出现了这样两种趋势:一是经济的知识化,二是知识的经济化。上述两种趋势都极大地显示出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主要看知识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状况。”欧盟委员会在《走向知识化欧洲》的报告中更是明确地指出:在知识经济替代工业经济的时代,我们讲现代化,其内涵已经不再是工业化而是知识化。知识化意味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知识化意味着用高新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即把农业改造成精细化的,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把工业改造成集约化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生态工业。把服务业改造成网络化的、高知识含量的、信息化的服务业。同时,知识化也意味着整个社会知识化,即在全社会普及中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有1/5以上的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同等水平的职业教育)。知识化意味着国家有强大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知识化意味着实现共同富裕即人民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既然知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主要、最有效的生产要素,那么在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实践过程中,不管是提高农民素质也好,还是培育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农商”也好,均离不开实现农民与知识的整合。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我们要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文明,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农民转岗的专业技能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实现农民知识化。换句话来说,在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过渡到知识社会的社会转型期,应该通过对农民的知识投资,使其成为知识社会所需要的具备一定的受教育水平、掌握一定的学习和实践技能,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新农民”。农民知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农民知识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使现代农民掌握大量的农业科技知识,并且将其自觉地应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而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民知识化,也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有效、最直接的投资,这种方式不仅比国家直接投资去安排农民就业更经济、效率更高,而且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也会素质更高,劳动技能更强,就业范围更加广阔。实现农民知识化,更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生存技能,培养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保障农村还未成为农业劳动力人口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农民的子女经过数年的教育之后,相继进入社会其他部门和职业界,这样就从根本上截断了传统农民队伍的繁衍生息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延续更替,而且农村中经过教育途径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才,不仅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能适应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农民知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知识化。

三、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农民知识化的惟一途径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其在实现人与知识的结合、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过程中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通过发展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国家公民的知识化、开发国家的人力资源、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研究表明:一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3%;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08%;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300%。另据有关部门测算:大学毕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是小学毕业的劳动者的2.1倍,是初中毕业的劳动者的1.4倍,是高中毕业的劳动者的1.2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教育底子薄、基础差,致使我国的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更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可以计算出,截止2010年底,我国农村6岁以上的人口中,未上过学的人口占7.24%,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8.06%,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44.91%,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7.73%,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仅仅占到2.06%。同时,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占到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7.26%。另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以上数据表明,相对于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的状况而言,农民的受教育及知识化程度是比较低下的。同时,由于受教育城市化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再加之我们对学校教育所要追求的结果认识上的片面化,导致了农村学校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错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农村学校单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追求为高一级学校输送生源,追求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等。这种错位现象在现实中造成了两方面的弊端和问题,一是从表面上看农村学校确实培养了一批考上大学的成功孩子,殊不知这些所谓成功者的背后还隐藏着大量的失败者,而这些遭到淘汰的失败者由于在学校没有受到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有限,他们惟一的选择就是循着父辈们曾经走过的“外出进城务工”的老路,以自己的体力在城市换得低廉的劳动报酬,维持基本的生存之需。二是考上大学的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花费,而这些花费是农村的财富、是农民的血汗钱,伴随着孩子进城上学而消费在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花费了农村财富的孩子毕业后又很少有人愿意回到生他养他的农村地区,投身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及知识化程度低下及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价值追求的错位仍是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知识化的瓶颈性问题。钱理群教授认为,我们的农村教育应该有三重使命、三个培养目标。一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这既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农村青少年的权利。二是向城市建设输送人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建设都需要从农村吸收劳动力,农村自身也有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培养有文化的城市劳动者必然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三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复杂,人口众多,因此,即使中国城市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仍然会有广大的农村,有为数不少的人口留在农村。于是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的提出。农村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培养农村建设和改造人才的重任,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建设人才主要还是仰赖本地学校的培养。诚如钱教授所指出的,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农村教育要为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转变单一的农村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在保证一部分农村学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应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真正热爱农村,愿意呆在农村,并且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技能,能够真正推动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的知识化。具体来说:一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特别是一些涉农院校对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知识化具有重要地位,它能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教育于一体。

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其后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其发展状况及功能发挥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职业教育的管理机制也不断完善。但是客观地说,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许多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保障机制欠缺,教师队伍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短缺,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提升;二是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不强;三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足,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不太畅通;四是职业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够均衡,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輯訛輥P176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知识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大力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全面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村现有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科技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3.7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及以上者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輰訛輥P5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属于“科盲”,多数农民只有传统的农业经验与技能,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接受意识不强,对农业经济建设缺乏整体认识,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肤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可以说,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因此,进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知识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之外,还应该加大农村现有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开发农村现有劳动人口的劳动潜力,挖掘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作为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温州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对专业农民、转业农民(失土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打工农民及预备劳动力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使全市大多数农户都有一名主要劳动力接受培训,50%的农村劳动力受到知识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輱訛輥温州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加大对农村现有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农业稳则天下安,农村兴则天下宁,农民富则天下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

最新农业发展篇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发展

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已是大家的共识。过去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依然仍将会证明这一点。建设新农村,是当代中国农民的最大福音,是当代中国农村的重大变革,是当代中国农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农民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解决不了温饱后的亿万农民的发展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只能是个梦想。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特别是持续的发展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身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和确立,就在全党全国人民中产生强烈共鸣,成为整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尤其成为了相对落后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从根本上说,新农村建设“新”在发展。农村由于相对落后,发展的任务艰巨、复杂,落实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真正要发展,就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有超前意识,发展数字农业。就是要用数字农业的手段,去推动农业发展,进而用数字农业的手段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过去的半个世纪,新中国的农民曾迎得了两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这两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旧土地制度,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使一穷二白的农村面貌换然一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改革,亿万农民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农民自发地挑战贫穷与饥饿,自觉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国农村也因此很快发生了巨变。然而,随着改革重心转向城市,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严重束缚和粮棉价格下跌等原因,导致“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发展问题已十分迫切地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党中央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一系列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桩桩重农举措初见成效,粮食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三农”问题还依然存在,农民就业、致富等难题还依然没有破解。“三农”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就是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标志着中国的投资重点转向农村,这将是中国农村又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将在这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中找到答案。过去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随之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将又一次把重大机遇推到了当代中国农民面前。

二、数字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龙头”

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没有理由无视它,放纵它,如果这样,我们就会错失良机,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只有珍惜它,抓住它,中国农业就会乘势而上,“三农”难题就会逐步破解。机遇是公平的,也是无情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深刻而惨痛的教训。

如何抓住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中央给出了明确的原则,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使已经落后的农业“迎头赶上”其他各业,“迎头赶上”世界潮流。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发展数字农业。因为,数字农业代表了当今世界潮流,体现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革命的

时代特征。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定着中国亿万农民的前程命运,决定着中国农村的现代文明,也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数字农业是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各方面、各种过程的全面数字化。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管理的农业。农业数字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是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建立农村和农业运行机制。它在宏观上,包括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包括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包括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包括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包括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它在微观上,包括数字农业信息采集与产品开发;包括农林植物生长模型与数字化设计;包括土壤和作物系统过程模型与数字化设计;包括数字农业精准生产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包括数字农业精细养殖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包括数字林业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包括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示范等。它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

三、发展数字农业就是创建高效农业模式

数字农业 是一种综合应用现代化高新科技的高效农业模式。数字农业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传统农业技术与机械装备进行改造,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组装的组合体系,是生物工程等技术完整的结合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未来农业的雏形。

数字农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均衡,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优质产出的高效益,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农业相对发达国家的农业来说,具有迟发展、欠发达的特点。我国的农业要有新的发展,要追赶发达国家的农业,当务之急是必须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发挥后发优势。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其关键就是要全面构建数字化农业,以农业信息数字化为支撑、为依托,建立大规模农业的信息化模式,才能对走在我们前面的先进 “迎头赶上”。

发展数字农业,创建高效农业模式,首先,就必须激发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觉醒,要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切实保障他们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发展数字农业、创建高效农业模式的素质。再次,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创建适合发展数字农业和高效农业模式的体制平台。大的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完善农村政治制度。小的方面,要为发展数字农业、创建高效农业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最新农业发展篇8

关键词:

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推进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可耕种面积却不断下降,使得我国的人均耕地逐渐接近最低红线,粮食是解决温饱的根本,面对这样的情况,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实现有限耕地面积的最高效应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那么,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面临着怎样的现状呢?未来又该以怎样的模式推进机械自动化呢?

1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还是农业税的免除,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速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使得我国由传统农业向机械化农业不断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在逐步增多,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装备在不断提高等。但是,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成绩和问题并存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面对的主要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程度不高。精准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是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应用最多的农业技术,通过对美国、德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正逐步实现精准自动化。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性的实现,需要让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证机械自动化精准定位,对于预防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动态精准更能以最快最准确的定位找到问题所在,进而将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能力还很低,这是未来发展中需要提高的部分。其次,农业机械自动化创新不足。除了精准程度不够以外,创新不足也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而言,也不例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一项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都在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所以说,当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农业机械自动化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照搬和完全借鉴,自主创新明显不足。所以,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也是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模式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

正如上面我们提到的,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程度还不够,但是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情况。近年来,农业机械专业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关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度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所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模式。其中,关于节水、节肥等的精准度研发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理念之下,精准模式下资源节约的理念必然更受社会欢迎,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这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的深入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是良性循环的模式。总之,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将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模式选择。

2.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是最近我国最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已经开始了深入的创新活动,农业机械自动化以技术为支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其创新模式是必然选择。所以,以国外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先进理念为借鉴,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完成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创新,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的必经途径。总之,技术创新模式也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模式。

作者:叶秋楠 单位: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

最新农业发展篇9

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把经济发展起来,建设新农村就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经济支撑。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之所以把“生产发展”放在五个方面要求的首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撑,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能取得多大成效,最终要依靠发展生产来决定。生产上不去,经济不发展,基础不牢固,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目标就实现不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必须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生产发展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好生活。只有让农民富起来,使农民口袋里有了钱、过上了富日子,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内陆乡镇,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其次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三要拓展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塑造“绿色经济”形象。

二、办实事

为农民办实事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总体上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这两方面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农民最关心的是“水、路、气、电”四件事,因此,建设的重点是要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用上安全清洁的燃料,用上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作为地方政府,我们要围绕“水、路、气、电”这四个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当前,发展社会事业的重点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提高农民素质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四个因素。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要素。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工程中,农民无疑是主体,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资源,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史无前例、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据调查: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其中文盲和半文盲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直接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这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时针对农技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实施和推行农村科技人员下乡驻村制度,使科技人员长期蹲点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种、养技术,传授和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还应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当前广大农民渴望掌握新技术,渴望提高产量,渴望致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理解、接受新技术方面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应用新技术,实现科技致富了。广大农民对旨在致富和提高生产技能的教育培训具有强烈要求,他们对职业教育需求的焦点还是在提高自身收入上,对投资少、见效快、易掌握的实用技术比较看重。所以,培养新农民,必须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通过教育和培训,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使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迅速渗透和扩散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此同时,还应使农民掌握1—2项相关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工作方法

建设新农村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实践证明,沿袭旧的观念、旧的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农村工作需要,作为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工作新途径,对当前农村工作,应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推动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必要手段,是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采取定期组织学习、专题培训、上门座谈等办法和办板报、听广播、看电视、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农民进行深入的说服教育。

二是坚持示范引导。示范引导,是教育农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执行党的政策,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方法。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广大乡村干部要自觉实现自身转变,要从以前的指挥员转变为运动员、引航员,当好农业技术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带头人和引路人。

最新农业发展篇10

引言

我国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农业大国,但是目前在我国所有产业结构中,农业却最为薄弱。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从现有情况来看,若保持原有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很难得到突破。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将农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优化原有生产模式,充实和更新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市场信息,形成更加广阔的新型销售渠道,从而优化整合社会资源,让农业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1“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1.1背景

2015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开起了“互联网+”产业的新发展模式。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的记者会、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走“互联网+”的发展路线,这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成熟、电商平台发展迅猛、经济新常态下信息化发展的共同结果。传统产业通过内部转化,在电商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的互联网营销也是如此,农业经济搭乘电商平台的“互联网+”模式是新型需求下,农业将会实现大的突破。

1.2农业经济遇上“互联网+”大机遇

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都是支柱性产业,对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业的年度生产总值都在持续上涨,虽然每年的增长幅度有所波动,但是总体趋势上升。互联网目前已进入产业互联网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化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传统产业”需要经过互联网的引导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并推动传统企业进行模式创新,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农业、家装、服装、汽车、餐饮等传统行业中。农业经济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将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扩大农业的市场空间,将分散的农户产品集中起来销售,还能够减少农产品的交易环节,降低各项交易成本。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模式过于单一

时隔至今,我国很多地区仍在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由于信息落后,技术跟不上时代,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浪费,产出率不尽如人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我们对农业产出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机械农具慢慢引入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农产品不够标准化

由于农产品种类复杂多样,人们对农产品具体标准不明确,造成下单困难。例如,买三斤牛肉,但是,牛肉的部位、肥瘦比例都没有明确标准,容易造成买卖双方认知差异。另外,由于许多进口农产品流入市场,造成农产品质量规格价钱不统一,许多消费者在选择同款产品时,更偏向于进口产品。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农村缺乏互联网人才,互联网基础较差

由于农村文化水平限制,目前农村互联网基础普遍较差,互联网人才极度缺乏。加上设施不完善,没有专业化电商平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结合受到极大程度阻碍。

2.4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

因农产品大多需要时鲜,配送时间不能太长,导致冷链物流成为农产品销售者的首选,物流配送成本随之增加。而目前我国尚未完善冷链物流渠道,导致很多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时,已经腐烂变质,这些因素对发展农业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2.5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存在信任问题

由于现在电商平台数量增多,彼此之间的评价机制良莠不齐,同种农产品众多商家同时销售,造成消费者对货品品质好坏很难鉴别。加上这段时间频频有假货事件曝光,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信任危机悄然而生,从而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3“互联网+”时代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3.1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互联网+农业”的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具有以下几种特点:①开放性:也就是互联网中的许多信息内容都是对外开放的,用户只需要一网的电脑,就能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查询。那么农户就可以根据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料,来及时了解当前农产品的价格、了解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用户可以通过上网及时的了解政府的最新政策,以便他们及时作出产业调整。②综合性:是指互联网包罗万象,不仅仅是能够提供农业发展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供与农业有关的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可以提供工业、信息技术产业等信息,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用户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及时了解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③创新性:是指互联网会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技艺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新技术与新工艺,农户可以找到发展农业经济的新方法,可以通过利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机械设备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于新兴农产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逐渐形成农产品产业化模式。这种产业发展结构主要是以市场发展为基本导向,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的重视,通过市场,农民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实时的调整,这就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实现了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网络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促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能够突破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发展模式,逐渐的转变为技术型农业发展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以及核心技术成为其中的重要衡量指标。现如今,我国的农业发展主要还是以资源型为主,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这就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实行“互联网+农业”的这一发展模式,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3.3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运用“互联网+农业”的这一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农业的发展成本的节约,能够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①互联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2],高效化、实时化、畅通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其中,能够促使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及时的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动态,现如今,市场环境可谓是瞬息万变,只有及时的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动态,才能够去应对这些市场的变化。②有助于农业流通成本的节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建立网络为主的交易平台,能够使交易的程序得到了较大的简化,这对于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提高农业技术提供了便捷,使农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的加快,这对于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4互联网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

4.1运用互联网改善农业生产模式

互联网拥有广泛性和创新性,具有极大信息量,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农户及时掌握最新消息,了解最新策略,学习最新农业知识,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与农业的有机结合,能够将农业生产模式智能化,有效化,让农业生产更加适应时展,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2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高效整合

我国农业经济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那么就需要紧紧的抓住“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整合。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这些理念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还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策略。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来对农业地区的以下几方面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土壤、水文、肥力等,通过大数据来对当地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为之提供解决对策。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速度的获取,对农产品的价格以及行情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走势进行评估,以便对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去获取数据的。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让农户及时了解我国各地的农业资源状况,进而可以让农户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或与其他地区的用户合作,或将自己的农产品销往其他地区,并在其他地区引入其他的农产品,以促使双方能够各取所需。

4.3农产品企业联合搭建电商平台

从对农产品企业搭建互联网电商平台来销售农产品的模式而言,成本耗费大、影响力难以打开、销路问题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建议有能力的农产品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搭建起同类别农产品的电商平台,一方面能够减少农产品企业的成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产品种植经营上,另一方面可以以多企业的共同努力,打开影响力,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并且能够共享物流。

5结束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其中的基础性产业,对保证社会的稳定,对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在这个背景环境下,我国农业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紧紧抓住互联网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蕊.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6,03:26~27.

[2]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134~135.

[3]欧阳韬.如何利用“互联网+”加速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07~108.

最新农业发展篇11

农村改革发展30年取得巨大成就,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总结;农业农村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有许多重大难题需要破解;农村改革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研究。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要求。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众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决定》必将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兴起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热潮,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决定》,切实把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关心关爱落实到贯彻《决定》的行动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突破,进而带动全面改革,推动全面发展。

最新农业发展篇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是我国最广大的利益群体,目前也是弱势群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代表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做出的重大举措,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党服务人民、造福农民的宗旨。

一方面,建设新农村要依靠农民,尊重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可以说,农民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民,应该是新型农民,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农民,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民。

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就是要造福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更应该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直接受益者和享受者。因此,新型农民也更应该是就业充分的农民、生活富裕的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把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倾斜性发展战略,使工农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滞后的情况下,要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靠农民自己的努力不行,仅靠农业自身的积累不行,单靠市场配置资源也不行,需要政府主导和制度创新,其根本方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彻底转变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作为国家的一种政策倾向和政府调控手段,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发展思路上,就是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跳出过去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框架,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综合考虑,改变重工轻农的城市偏向。从城乡关系来看,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但反过来,新农村建设又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要在经济建设、居民就业、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领域进行全面统筹协调,关键要构建有效的实施机制,要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财政投入平衡机制、宏观协调机制、立法与政策保障机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与具体对策。

三、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经济基础是发展支撑产业,即发展现代农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