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前途范文

时间:2023-08-08 09:24:10

机电一体化前途

篇1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21-01

新媒体概念的提出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发展到今天,其受众群体依然庞大。传统媒体较之于新媒体既有其优势,又有不足之处。新媒体指的是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也包括博客、博客等。综合来看,新媒体的概念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变化,重要是与网络相关的延伸,都可将其归结到新媒体中。在数字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一些新的影视形式在不断涌现。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宽频技术、无线宽带技术的出现,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电影、手机电影等一些新媒体电影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强占传统影视传播产业市场,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革新影视传播思路,是现阶段影视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分析

与传统媒体固定的传播载体相比,新媒体拥有更多的传播载体可供选择。传统媒体在影视传播方面,其传播载体基本都是固定的,如电视机、电影院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的传播载体多样化,在影视传播方面,其传播途径由固定转为移动,去传播方式由强制传输转为互动传输,其传播内容反馈方面,由事后反馈转为实时反馈。总体而言,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基于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所有的新媒体都是与网络相关的延伸,信息化网络成为新媒体传播最主要的载体。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都必须通过连接网络达到传播效果。传统媒体的影视传播途径相对固定,只能透过院线或者购买光盘等方式实现传播。新媒体传播的途径的多样化,使影视传播不再局限于外部环境,可以从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体实现影视传播。另外,新媒体的互动性使个性化影视作品蓬勃发展,有代表性的如微电影等,个性化意识的逐渐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改变,普通受众对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需求,更开始注重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从专业化向大众化发展。

2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

现阶段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主要有传播途径多元化、传播途径融合化、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速度实时化、与受众的高互动化。新媒体依托网络技术,在数字领域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比如数字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使信息接收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变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就影视传播而言,其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途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移动终端方面,受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享受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影视作品,也使影视作品传播的广度扩大。

2.1 传播途径多元化

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多样,可供受众选择的方式多。传播途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的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线性单向传播,其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信息,受众被动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这在影视传播中的表现是,受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可以实时与其他人评论作品的优劣,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动态的传播方式,对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改进都是极为有利的。

2.2 传播途径融合化

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的出现,实现了传播途径的融合。信息网络作为媒体传播的桥梁,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分工和界限,催生了媒体之间的融合。其具体表现在可以再网上收看或收听电视广播节目,可以在手机上观看影视作品等,新媒体传播途径的融合是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巨大优势。

2.3 传播行为个性化

新媒体使信息不在是固定者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者,个人意愿或观点的表达成为可能。其在影视传播中的具体表现为微电影的传播等。个性化在充分表现的同时,难免会带来诸多问题。不良信息、不健康信息或视屏的,对保护个人隐私、净化传播内容带来了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为新媒体传播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对受众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提出了更好要求。

2.4 传播速度实时化

网络直播的普遍出现,使信息传播速度达到最快。新媒体的这种优势是传统媒体不能相比的。传统媒体在节目播出之前,要经过前期制作与后期剪辑环节,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而且节目的播出有延迟性。新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现场直播所需要的技术成本与资金成本直线下降。但是,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实时化也有很大的弊端。媒体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在网络直播中,一旦出现失误将不能及时弥补,这也是网络直播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

2.5 与受众的高互动化

与受众的实时互动是新媒体独有的特点。依靠网络技术,新媒体在传播中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传输。使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接收受众反馈,在得到实时建议的同时,更拓宽了信息来源。受众可以很方便地对新闻进行个性化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微博、论坛等渠道新闻,成为新的信息来源。与受众的高互动化在影视传播中的具体表现为弹幕。目前几乎所有的视屏网站与手机视频工具,在观看影视节目的时候,提供弹幕功能,方便受众直接交流,或给影视作品提出意见。

3 手机电影发展

篇2

一、引 言

萨瓦斯教授认为:“民营化指一种政策,即引进市场激励以取代对经济主体的随意的政治干预,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1]。虽然对民营化的概念界定不一,但核心都是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自1984年英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以来,许多国家开始了民营化进程。在亚洲,1987年日本政府将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民营化,大约筹集了800亿美元,成果十分显著[2]。步入20世纪90年代,拉美地区、中东、东欧、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民营化也活跃了起来。就我国电信产业而言,其行政性垄断的严重弊端日益凸现,因此,面对入世初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科学的改革思路并有效运用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对其实行民营化,对于充分挖掘民间力量发展电信产业,促进我国电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信产业的行政性垄断与低效率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存在着资源稀缺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及成本的弱增性,因而某种产品由一家企业生产比多家企业共同生产有效率。传统经济理论还认为,私人垄断企业会通过制定垄断高价侵害消费者的利益造成市场失灵,这就要求自然垄断产业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基于上述理论指导,而且考虑到财政收入、就业状况及国家安全等因素,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我国电信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由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邮电部既是国家电信政策的制订与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经营者。具体表现为:在投资建设上,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通过行政法规力量排斥了外资与民营资本的介入;经营机制上,沿用计划经济思路,运用行政权力决定企业的人事、分配等诸环节;价格形成上,不考虑业务特性,而由政府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统一定价;企业目标上,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更多地考虑行政性目标;等等。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是一种以政企合一为特征的行政性垄断,有别于基于技术原因或特定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自然垄断。因此我国的电信产业实质上是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行政性垄断,这种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和排斥竞争的封闭性等特点的行政性垄断不仅导致了生产的低效率,而且还引发了分配的低效率,使得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迫在眉睫。

三、民营化改革改善电信产业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由于行政性垄断的存在,造成了社会效率的损失及我国电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低劣,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将逐步介入,开放的国际市场是不允许行政性垄断继续存在的,因而必须通过民营化改革破除电信产业的行政性垄断,以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通过民营化改革,引入外资与民间资本,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以往管理国有电信企业的旧体制不再适用于对各种经营主体的管理,因而必须进行管制体制改革,将政企合一的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成为政企分离的政府管制体制,使政府从以往直接干涉电信企业经营活动过渡到通过完善的法规间接控制企业市场行为上来,即通过倒逼的方法,迫使政府进行管制体制改革[3],实现电信产业内以政企分离为特征的新型政府管制体制的建立,达到破除行政性垄断的结果。行政性垄断的破除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会促使企业自觉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不完全的信息世界中发挥一种信息发现机制,打破信息的垄断,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定价,实现分配效率。最终实现消除我国电信产业低效率,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即通过民营化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经营主体,进而引发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以破除行政性垄断,从而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四、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

借鉴国外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电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笔者认为,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有效实现途径应包括上市融资、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及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等。

(一)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比较

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如表1所示:

由于优劣势上的差异,因而,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在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上市融资是电信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发展民族经济要求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及早地进入电信产业,对外资进入的限制使得合资成为外资进入的主要形式,而国有民营只能是一种过渡性形式,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只能作为一种辅形式。

(二)多种民营化途径的组合运用

尽管各种民营化途径的重要程度不同,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选择一种途径,而应该通过将多种途径加以组合运用,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的各种目标。原因在于:(1)正如前面分析的,不同的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只有通过组合运用,才能实现各种途径的优势互补。如让外商和员工同时持股,可同时享有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引入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双重好处。(2)不同业务存在技术经济特征的差异,单一的民营化实现途径难以确保各领域的民营化改革成功,如采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虽然小型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有利于增值业务领域的繁荣,但由于其投资能力相对不足,难以在基础电信领域发挥有效作用。(3)只有组合运用各种民营化实现途径,才能使公众、民营企业、外商等各种产权主体进入电信产业,真正实现电信产业产权主体多元化,进而促进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实现。

笔者认为,多种民营化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对于电信产业的各个层次,均可以采用各种途径的组合运用以实现民营化改革。对于整个电信产业而言,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采用不同的实现途径,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而增值业务可以通过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目标;对于同一电信业务,也可以采用多种实现途径,如增值业务领域,可以通过同时采用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成立合资企业、将部分国有企业承包或出售给民营企业经营等途径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目标。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实现途径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对于基础电信领域,开始可以通过使原国有垄断电信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其民营化改革,但随着技术、需求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得多网竞争成为可能及民营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适当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电信领域参与竞争。

(三)按电信业务特性实行民营化改革

要确保我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电信产业的健康成长,需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电信业务进行分类,进而改变以往大一统的管理方式。对《电信条例》附录进行第二次调整后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对全部业务进行了重新归类,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基础电信和第一类、第二类增值业务,将有助于我国电信产业与国际现行做法相接轨。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借鉴上述分类法,依照自然垄断程度将电信业务进行归类,分为强自然垄断、弱自然垄断和竞争性业务。对于强自然垄断业务,由于其规模经济性显著,也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引发的巨大浪费,应该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进行双寡头垄断经营,并可考虑电信和广电相互进入,运用已有的广电网开展本地电话业务的竞争,投资需求的巨大性决定了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实现此类业务的民营化改革目标是最佳方式,因为民营企业还不具备进入的实力。对于弱自然垄断业务,如移动通信业务,可在原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经营的基础上,再引入数家运营企业,实现多寡头有效竞争格局,而且部分民营企业也已具备进入的实力,因而可通过电信企业上市及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 实现此类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而对于竞争性业务,应该对其放松管制,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除上述途径外,还可通过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及转让部分国有资产等方式实现该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但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对进入企业的最小规模加以限制。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行政性垄断导致了我国电信产业生产与分配的低效率,使得民营化成为其改革的必然方向。由于不同的民营化改革途径有不同的优、劣势,不同的电信业务领域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并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通过对电信业务的合理划分,通过多种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更有助于民营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民营化改革必须进行相应的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以实现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如何进行有效管制,确保民营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工作。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历史阶段,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必将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电信管制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阻碍改革的力量存在;市场发育并不成熟;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等等。如何突破上述因素的制约,循序渐进地实行民营化改革也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3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存在着资源稀缺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及成本的弱增性,因而某种产品由一家企业生产比多家企业共同生产有效率。传统经济理论还认为,私人垄断企业会通过制定垄断高价侵害消费者的利益造成市场失灵,这就要求自然垄断产业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基于上述理论指导,而且考虑到财政收入、就业状况及国家安全等因素,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我国电信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由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邮电部既是国家电信政策的制订与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经营者。具体表现为:在投资建设上,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通过行政法规力量排斥了外资与民营资本的介入;经营机制上,沿用计划经济思路,运用行政权力决定企业的人事、分配等诸环节;价格形成上,不考虑业务特性,而由政府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统一定价;企业目标上,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更多地考虑行政性目标;等等。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是一种以政企合一为特征的行政性垄断,有别于基于技术原因或特定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自然垄断。因此我国的电信产业实质上是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行政性垄断,这种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和排斥竞争的封闭性等特点的行政性垄断不仅导致了生产的低效率,而且还引发了分配的低效率,使得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迫在眉睫。

三、民营化改革改善电信产业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由于行政性垄断的存在,造成了社会效率的损失及我国电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低劣,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将逐步介入,开放的国际市场是不允许行政性垄断继续存在的,因而必须通过民营化改革破除电信产业的行政性垄断,以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通过民营化改革,引入外资与民间资本,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以往管理国有电信企业的旧体制不再适用于对各种经营主体的管理,因而必须进行管制体制改革,将政企合一的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成为政企分离的政府管制体制,使政府从以往直接干涉电信企业经营活动过渡到通过完善的法规间接控制企业市场行为上来,即通过倒逼的方法,迫使政府进行管制体制改革[3],实现电信产业内以政企分离为特征的新型政府管制体制的建立,达到破除行政性垄断的结果。行政性垄断的破除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会促使企业自觉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不完全的信息世界中发挥一种信息发现机制,打破信息的垄断,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定价,实现分配效率。最终实现消除我国电信产业低效率,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即通过民营化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经营主体,进而引发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以破除行政性垄断,从而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四、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

借鉴国外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电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笔者认为,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有效实现途径应包括上市融资、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及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等。

(一)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比较

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如表1所示:

由于优劣势上的差异,因而,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在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上市融资是电信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发展民族经济要求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及早地进入电信产业,对外资进入的限制使得合资成为外资进入的主要形式,而国有民营只能是一种过渡性形式,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只能作为一种辅形式。

(二)多种民营化途径的组合运用

尽管各种民营化途径的重要程度不同,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选择一种途径,而应该通过将多种途径加以组合运用,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的各种目标。原因在于:(1)正如前面分析的,不同的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只有通过组合运用,才能实现各种途径的优势互补。如让外商和员工同时持股,可同时享有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引入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双重好处。(2)不同业务存在技术经济特征的差异,单一的民营化实现途径难以确保各领域的民营化改革成功,如采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虽然小型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有利于增值业务领域的繁荣,但由于其投资能力相对不足,难以在基础电信领域发挥有效作用。(3)只有组合运用各种民营化实现途径,才能使公众、民营企业、外商等各种产权主体进入电信产业,真正实现电信产业产权主体多元化,进而促进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实现。

笔者认为,多种民营化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对于电信产业的各个层次,均可以采用各种途径的组合运用以实现民营化改革。对于整个电信产业而言,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采用不同的实现途径,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而增值业务可以通过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目标;对于同一电信业务,也可以采用多种实现途径,如增值业务领域,可以通过同时采用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成立合资企业、将部分国有企业承包或出售给民营企业经营等途径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目标。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实现途径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对于基础电信领域,开始可以通过使原国有垄断电信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其民营化改革,但随着技术、需求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得多网竞争成为可能及民营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适当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电信领域参与竞争。

(三)按电信业务特性实行民营化改革

要确保我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电信产业的健康成长,需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电信业务进行分类,进而改变以往大一统的管理方式。对《电信条例》附录进行第二次调整后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对全部业务进行了重新归类,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基础电信和第一类、第二类增值业务,将有助于我国电信产业与国际现行做法相接轨。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借鉴上述分类法,依照自然垄断程度将电信业务进行归类,分为强自然垄断、弱自然垄断和竞争性业务。对于强自然垄断业务,由于其规模经济性显著,也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引发的巨大浪费,应该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进行双寡头垄断经营,并可考虑电信和广电相互进入,运用已有的广电网开展本地电话业务的竞争,投资需求的巨大性决定了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实现此类业务的民营化改革目标是最佳方式,因为民营企业还不具备进入的实力。对于弱自然垄断业务,如移动通信业务,可在原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经营的基础上,再引入数家运营企业,实现多寡头有效竞争格局,而且部分民营企业也已具备进入的实力,因而可通过电信企业上市及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实现此类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而对于竞争性业务,应该对其放松管制,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除上述途径外,还可通过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及转让部分国有资产等方式实现该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但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对进入企业的最小规模加以限制。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行政性垄断导致了我国电信产业生产与分配的低效率,使得民营化成为其改革的必然方向。由于不同的民营化改革途径有不同的优、劣势,不同的电信业务领域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并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通过对电信业务的合理划分,通过多种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更有助于民营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民营化改革必须进行相应的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以实现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如何进行有效管制,确保民营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工作。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历史阶段,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必将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电信管制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阻碍改革的力量存在;市场发育并不成熟;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等等。如何突破上述因素的制约,循序渐进地实行民营化改革也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国务院体改办国际体改中心.全球民营化发展趋势[J].经济工作导刊,2002(7).

篇4

一、引言

萨瓦斯教授认为:“民营化指一种政策,即引进市场激励以取代对经济主体的随意的政治干预,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1]。虽然对民营化的概念界定不一,但核心都是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自1984年英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以来,许多国家开始了民营化进程。在亚洲,1987年日本政府将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民营化,大约筹集了800亿美元,成果十分显著[2]。步入20世纪90年代,拉美地区、中东、东欧、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民营化也活跃了起来。就我国电信产业而言,其行政性垄断的严重弊端日益凸现,因此,面对入世初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科学的改革思路并有效运用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对其实行民营化,对于充分挖掘民间力量发展电信产业,促进我国电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信产业的行政性垄断与低效率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存在着资源稀缺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及成本的弱增性,因而某种产品由一家企业生产比多家企业共同生产有效率。传统经济理论还认为,私人垄断企业会通过制定垄断高价侵害消费者的利益造成市场失灵,这就要求自然垄断产业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基于上述理论指导,而且考虑到财政收入、就业状况及国家安全等因素,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我国电信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由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邮电部既是国家电信政策的制订与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经营者。具体表现为:在投资建设上,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通过行政法规力量排斥了外资与民营资本的介入;经营机制上,沿用计划经济思路,运用行政权力决定企业的人事、分配等诸环节;价格形成上,不考虑业务特性,而由政府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统一定价;企业目标上,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更多地考虑行政性目标;等等。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是一种以政企合一为特征的行政性垄断,有别于基于技术原因或特定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自然垄断。因此我国的电信产业实质上是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行政性垄断,这种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和排斥竞争的封闭性等特点的行政性垄断不仅导致了生产的低效率,而且还引发了分配的低效率,使得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迫在眉睫。

三、民营化改革改善电信产业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由于行政性垄断的存在,造成了社会效率的损失及我国电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低劣,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将逐步介入,开放的国际市场是不允许行政性垄断继续存在的,因而必须通过民营化改革破除电信产业的行政性垄断,以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通过民营化改革,引入外资与民间资本,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以往管理国有电信企业的旧体制不再适用于对各种经营主体的管理,因而必须进行管制体制改革,将政企合一的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成为政企分离的政府管制体制,使政府从以往直接干涉电信企业经营活动过渡到通过完善的法规间接控制企业市场行为上来,即通过倒逼的方法,迫使政府进行管制体制改革[3],实现电信产业内以政企分离为特征的新型政府管制体制的建立,达到破除行政性垄断的结果。行政性垄断的破除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会促使企业自觉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不完全的信息世界中发挥一种信息发现机制,打破信息的垄断,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定价,实现分配效率。最终实现消除我国电信产业低效率,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即通过民营化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经营主体,进而引发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以破除行政性垄断,从而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四、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

借鉴国外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电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笔者认为,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有效实现途径应包括上市融资、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及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等。

(一)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比较

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如表1所示:

由于优劣势上的差异,因而,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在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上市融资是电信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发展民族经济要求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及早地进入电信产业,对外资进入的限制使得合资成为外资进入的主要形式,而国有民营只能是一种过渡性形式,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只能作为一种辅形式。

(二)多种民营化途径的组合运用

尽管各种民营化途径的重要程度不同,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选择一种途径,而应该通过将多种途径加以组合运用,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的各种目标。原因在于:(1)正如前面分析的,不同的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只有通过组合运用,才能实现各种途径的优势互补。如让外商和员工同时持股,可同时享有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引入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双重好处。(2)不同业务存在技术经济特征的差异,单一的民营化实现途径难以确保各领域的民营化改革成功,如采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虽然小型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有利于增值业务领域的繁荣,但由于其投资能力相对不足,难以在基础电信领域发挥有效作用。(3)只有组合运用各种民营化实现途径,才能使公众、民营企业、外商等各种产权主体进入电信产业,真正实现电信产业产权主体多元化,进而促进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实现。

笔者认为,多种民营化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对于电信产业的各个层次,均可以采用各种途径的组合运用以实现民营化改革。对于整个电信产业而言,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采用不同的实现途径,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而增值业务可以通过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目标;对于同一电信业务,也可以采用多种实现途径,如增值业务领域,可以通过同时采用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成立合资企业、将部分国有企业承包或出售给民营企业经营等途径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目标。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实现途径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对于基础电信领域,开始可以通过使原国有垄断电信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其民营化改革,但随着技术、需求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得多网竞争成为可能及民营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适当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电信领域参与竞争。

(三)按电信业务特性实行民营化改革

要确保我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电信产业的健康成长,需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电信业务进行分类,进而改变以往大一统的管理方式。对《电信条例》附录进行第二次调整后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对全部业务进行了重新归类,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基础电信和第一类、第二类增值业务,将有助于我国电信产业与国际现行做法相接轨。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借鉴上述分类法,依照自然垄断程度将电信业务进行归类,分为强自然垄断、弱自然垄断和竞争性业务。对于强自然垄断业务,由于其规模经济性显著,也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引发的巨大浪费,应该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进行双寡头垄断经营,并可考虑电信和广电相互进入,运用已有的广电网开展本地电话业务的竞争,投资需求的巨大性决定了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实现此类业务的民营化改革目标是最佳方式,因为民营企业还不具备进入的实力。对于弱自然垄断业务,如移动通信业务,可在原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经营的基础上,再引入数家运营企业,实现多寡头有效竞争格局,而且部分民营企业也已具备进入的实力,因而可通过电信企业上市及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实现此类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而对于竞争性业务,应该对其放松管制,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除上述途径外,还可通过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及转让部分国有资产等方式实现该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但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对进入企业的最小规模加以限制。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行政性垄断导致了我国电信产业生产与分配的低效率,使得民营化成为其改革的必然方向。由于不同的民营化改革途径有不同的优、劣势,不同的电信业务领域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并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通过对电信业务的合理划分,通过多种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更有助于民营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民营化改革必须进行相应的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以实现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如何进行有效管制,确保民营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工作。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历史阶段,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必将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电信管制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阻碍改革的力量存在;市场发育并不成熟;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等等。如何突破上述因素的制约,循序渐进地实行民营化改革也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65-02

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在节能减排的理念上,从“谁污染、谁付费”转向“谁环保、谁受益”,征收环境税的出发点已不再局限于筹集环境治理资金,而是逐步扩大到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向低碳化上来。在政策上,一是开征有利于控制气候暖化、保护环境的新税种,如碳税、气候变化税以及生态税等;二是调整原有的税制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一、节能减排的环境税收激励政策内容

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会综合性地运用到行政措施、财税政策以及市场机制等手段,并不断地通过提高这些手段之间的协同化程度来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虽然行政措施具有很强的目标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还需要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对其进行激励,如芬兰、荷兰、德国都规定了环境税税收减免项目和环境税返还项目。

(一)芬兰

1.环境税收免税项目

柴油税(救火车、救护车、军车、警车、救援车用柴油):用途免税;油品废物税(产品出口):出口免税;石油、柴油、燃料油战略库存税(用于制造、修理、安装的燃料,出售于国外消费的煤,用于应急用的进口燃料,用于化工工业的燃料,用于电力生产的燃料):出口免税、用途免税;燃料消费税(燃料销售、进口,用于紧急供应;用作燃料的废油;石油化工工业中提供能源的燃料;工业生产或制造业中燃料用作粗放级原料、辅助原料或中间投入;当渔船在芬兰领海以外的水域作业起燃料消费;发电厂发电用燃料;一个电网向另一个电网传输电力时的电力消费;电力生产者向供电过程中的消费;出口输电):出口免税、用途免税;电能战略库存费(电网之间传输耗电、电生产商的自用电、电出口):出口免税、用途免税;煤战略库存费(工业生产中煤用作原材料、辅助材料或用作中间投入品;用于200万VA以上的装机容量并进入电网的点的生产,但装机容量小于200万VA的发电机,发电不入电网的除外):用途免税;天然气战略库存费(工业生产中天然气用做燃料、辅助材料或中间投入品;石油化工行业天然气用作能源;天然气用于电的生产,免税的入网条件和装机条件与煤相同):用途免税;废弃物税(土壤和石头;生物废物、下水道淤泥用作堆肥;储存于专门储存危险废物场所不到一年的危险废物;废纸脱墨所产生的废物;电厂脱酸废物及脱尘产生的含硫含尘废物;产生于工业但以被企业存放填埋与管理的垃圾废物):性能免税;车辆税(残疾人用车、博物馆用车、救护车用于救护用车、营救车用车、灵车、活动房、兽医服务用车):用途免税。

2.环境税收返还项目:车辆税或柴油税,一定条件下可返还。

(二)荷兰

1.环境税收免税项目

航空噪声税(机场隔音设施十分完善时):条件免税;卡车注册税(外交人员用卡车、警用卡车、军用救护、救援、救火用车,旅游游客及某些境外来车):用途免税;汽油税(用于航空器的推动;用于推进式船的推动;用于非娱乐、非加热、非交通等其他目的;用于化学物品燃烧削减燃炉时;用于生产非税产品和矿物油产品时):用途免税;汽油以外的其他矿物油消费税(用于航空器的推动;用于推进式船的推动;用于非娱乐、非加热、非交通等其他目的;用于化学物品燃烧削减燃炉时;用于生产非税产品和矿物油产品时):用途免税;环保法案规定的燃料税(保存在应税仓库中的燃料;用于制造煤气的煤):用途免税;矿物生态税(每公顷最多只有10公斤硫酸盐时;可耕农地、园地、小农场免矿物生态税;到2000年底为止,每公顷不足2.5个牲畜单位时):条件免税;车辆税(灵车、警车、军车、救护车、救援车、救火车、养路车;车龄25年以上,老车及有历史价值的车;电动车、农用车、出租车):用途免税;石油储备税(轻燃油用于莱茵河船只协调系统时):用途免税;自来水税(自来水用于救火、洒水及其他特殊情况时):用途免税。

2.环境税收返还项目

矿物油消费税(汽油除外):载重超过12吨的货车柴油消费税可部分返还;环保中性燃料税:当能源当做非燃料使用时的燃料税可返还;能源出口时燃料税可返还;机动车税:某些不常使用的车,如野营用车可得75%的税收减免或返还;与石油相关的税收:如果石油及其产品出口则部分可获得返还。

(三)德国

1.环境税收免税项目

电税(风力、太阳能、地热能发电;水利发电);生产性质免税;物矿物油(非私人航空用;非私人用航海用;用作原材料时;热电厂用油):用途免税;车辆税(外交部门用车;救火车、救护车;警车、军车;人道主义援助运输用车;狂欢、马戏、展览专门用车;2000年1月1日前注册的欧洲3号车,免税时期取决于车辆发动机的大小,免税额:汽油发动机为250马克,柴油发动机500马克;2005年1月1日前注册的欧洲4号车。免税期限取决于车辆发动机的大小,免税额:汽油发动机600马克,柴油发动机1 200马克;2000年1月1日前注册的CO2排放量在90g/km以下的客车免税上限1 000马克。这一条件也适用于欧洲2号车和欧洲4号车;电动车辆自注册之日起免税5年;农用车):用途免税、车型免税;车辆道路使用费:最大载重12吨及以下的车条件减免。

2.环境税收返还项目

矿物油税:当用于生物燃料试验时返还;机动车税:符合欧洲3号、欧洲4号标准的激动车,税收返还存在时间限制,返还时间长短可取决于发动机功率的大小。

二、主要发达国家注重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

日本自民党提出三大政策领域进行创新:一是社会系统以及意识的创新;二是经济激励制度与经济手法创新;三是政府运行模式的创新。节能减排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系统和国民对这个社会系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所以,国民的理解和行动必不可缺。温室气体的排放责任者不仅限于企业,还包括利用和消费能源的国民。日本政府设法让国民知道自己在那里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的具体数值以及减排所需要的费用,从而唤起国民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进而从国民意识和行动方式的变革来形成促进日本社会变革和改变日本产业结构以及企业经营方式的动力。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中,日本有两项优势。一是危机现有节能技术的优势。自从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历石油危机之后,举国上下推进节能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积累了大量的节能经验,使得日本在能源效率方面名列世界前茅。二是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确立了明确的中长期技术创新的战略和具体的技术研发路线图。基于此,其他发达国家相应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制定了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见表1。

英国和德国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示范低碳发电站,加大资助发展清洁煤技术、收集并存储碳分子技术等研究项目,以找到大幅度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日本政府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与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对可以大规模削减温室气体的捕捉及封存技术予以大力支持,提出从200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试验,并在2020年前投入实用。同时,日本还持续投资化石能源的减排技术装备,如投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装备,形成了国际领先的烟气脱硫环保产业。美国政府在《清洁空气法》、《能源政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目标是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

三、几点启示

从政府角度看,是制定和完善能源总体规划以及煤炭、电力、核能、可再生能源等专项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提高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二是综合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手段,引导、支持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积极投资,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准入制度,对需淘汰的落后企业和技术坚决取缔;三是积极稳妥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从企业来说,一是注重研发先进能源技术,创造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及时掌握和善于利用法律政策中的激励措施,灵活运用金融、财政、投资倾斜、项目扶持等优惠措施。

参考文献:

[1] 何建坤,陈文颖,滕飞,刘滨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与碳排放权分配原则[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6):362-368.

[2] 鲍健强,王学谦,叶瑞克,陈明.日本构建低碳社会的目标、方法与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7):136-143.

[3] 李俊峰,王巧然.破解能源发展困局:走向清洁和低碳[N].中国石油报,2013-08-06.

篇6

北京车展期间,前途汽车为消费者带来两款潜心之作――全球首发亮相的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敞篷版纯电动跑车K50,以及在造型设计和工程结构上都较去年工程样车更为成熟的准量产版K50。

自去年上海车展亮相后,似乎很久都没有看到过更多有关K50的图片和信息,甚至有人揣测这是否又是一款“只能看不能跑”的概念车。直到去年11月,有消息称17辆同款前途K50工程样车已完成了申请新建纯电动车企业生产资质所必备的3万公里整车碰撞测试、耐久测试、性能测试。而就在北京车展前一周,前途汽车官方网站也首次了这款工程样车的道路测试图片。

据资料显示,准量产版K50最大功率为300kW,最大扭矩为650Nqm,百公里加速时间4.6秒,最高时速在200km/h以上,最大续航里程超过300km,采用电池中置双座跑车布局及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该车可通过全铝合金车身框架以及全碳纤维车身覆盖件的应用,尽量减少电池配重对车身总质量和加速性能的影响;通过独有的RESS可再充电能量储存系统,对电池进行严格的恒温控制,确保电池在全路况、全天候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通过VCU整车控制管理系统,可实现对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可充电能源系统、充电系统等的统筹管理及整车控制。

“此次参展对于前途汽车而言意义非凡。”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群对媒体吐露心声,“我们不仅希望通过车展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前途汽车这个品牌,还希望通过这个难得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机会,获得更多直接来自他们的信息反馈,从而在量产前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讲,新能源汽车被视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史上13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颠覆性变革,这次变革给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下,陆群正努力为追求速度与驾驶乐趣的车迷们创造一种新的选择。

瞄准产业升级方向

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陆群进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从一名普通的发动机试验工程师做起,后成长为发动机试验工程师、整车及项目工程师、产品计划科科长、产品工程部经理。

从1996年开始,陆群参与并主持了中国汽车制造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外方出资、中方人员自主设计制造的轻型越野汽车项目――挑战者。2000年,挑战者正式亮相,并计划于2002年投放市场。可就在上市前夕,由于外资方股权变更、产品战略调整等原因,挑战者项目被迫终止。

经历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审慎思考后,2003年陆群决定放弃北京吉普的高层职位,在同时获得北大国际MBA及美国Fordham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携手几位长期默契合作的伙伴创立了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一职。

凭借多年来为国内各大汽车品牌提供全流程整车开发服务,陆群和他的团队亲历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他们敏锐地发现电驱动技术、智能化制造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佳突破点和产业升级方向。

2010年,长城华冠正式设立电动车事业部,全力攻坚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并接手长丰CPR电动车研发项目,顺利完成了北京科委的电动汽车研发项目课题。2012年,长城华冠纯电动跑车“红蝎”和纯电动微型车“天质”亮相北京车展,展现出该公司在纯电动汽车设计、研发技术领域的创新思想和实力。2013年,长城华冠先后承接萨博93电动版两个改制项目,在帮助其客户完成电动车型研发、改制项目的同时,也在高端纯电动整车设计、研发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绩。

先天下之行而行

2015年2月,陆群成立了专注于纯电动汽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的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并兼任董事长。作为后来者,前途汽车为何要选择超跑作为该品牌的第一款车?其竞争力在哪里?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陆群认为,一个新兴企业企图在一个成熟市场与现有的大佬们展开竞争并不是明智行为,而边缘创新,才是留给前途汽车这样新选手的机会。所以,陆群最先切入纯电动超跑市场,理由有两个:一是跑车对车辆性能和产品品质要求非常高,可以展现前途汽车在未来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实力和竞争力;二是纯电动超级跑车这个小众市场是一个有希望迅速扩大且有前途的市场,百万元以下的纯电动超跑还是有市场机会的。

今年2月,前途汽车苏州生产基地破土动工,一期投资超过20亿元,先期计划产能5万辆。以“新能源汽车特殊工艺”为核心的苏州生产基地,与传统汽车生产模式以冲压、焊接、涂装、总装为核心不同,该基地生产模式将围绕碳纤维、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使用进行全新规划,有望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篇7

从2002年上映的国产大片《英雄》起,影视业便开始了大片云集的时代,一系列大投入、大制作的影片带领中国影视业进入了喧嚣的大片时代。与之相对应的,小成本电影的处境更加艰难,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没有高科技的制作。小成本电影想获得观众认可并取得高票房收入似乎成为不可实现的奢望。

2010年6月4日,由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影放映发行总公司出品的《人在途》在全国公映。作为一部投资仅有800万元的电影,《人在途》在短期内便取得3700万元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小成本电影制作票房的又一奇迹,也收获了湖北本土电影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

对于正在经历转型期的湖北影视产业而言,《人在途》的成功不仅仅为疲软的影视叙事注入了新的元素,而且为湖北影视业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镜鉴。

一、情境叙事:幽默的讽刺与温情的解读

电影《人在途》讲述的是由徐峥和王宝强分别饰演的大老板李成功和挤奶工牛耿两个身份迥异的陌生人,在春运相遇后一路相伴同行的故事。影片在搞笑幽默的背后,隐藏着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情境表达与情感反思,而这也是这部小成本电影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幽默的讽刺是喜剧电影的重要表征,贯穿《人在途》的就是这种基于现实社会情境、社会问题的另类解读,在“春运难”这一全民关注的话题框架下,影片涉及到精英与草根、三聚氰胺、农民工讨薪、小三、人心冷漠等等一系列刺痛国人神经的话题,对于这些话题的另类解读和戏谑式表达,在契合了现代人情感发泄的同时,也通过“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总结式框架对这些敏感话题进行了思考,而这也是这部影片在嬉笑怒骂之余深深打动受众的地方。

影片的情感线路秉承了温情的线路,从前半部分的戏谑与讽刺,到后半部分的真情再现与温情传达,影片在顺畅的故事情节中加入温暖的情感。如果说该片前半部分是对当前畸形社会问题的展现,那么,该片后半部分就是对正常人际关系的理想叙事。而影片传达的温情,则主要通过真诚、信任、家庭三方面的交织体现出来。

真诚。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期,社会上各种矛盾、问题突出,并一次次地拷问着民众的道德底线。但《人在途》却在展现这些矛盾、问题的同时,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真诚的存在和力量。从帮别人搬行李、治好被枣核卡住喉咙的婆婆、将自己所有的钱给乞讨的女子,牛耿的真诚与善良影响着对世事漠然的李成功,也感染着影片的观众。很多影片都会在叙事和结构中对社会问题和矛盾有所展现,但是与其他喜剧片单纯的讽刺戏谑不同,《人在途》给我们展现的是摒弃金钱、利益的真诚,而这种朴实的真诚最容易打动人。

信任。影片中关于信任的叙事是与真诚的表达联系在一起的,当碰到沿街乞讨的女子时,李成功将其视为“骗子”,李成功的观点和看法契合了现代社会很多人的心理,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践踏的时候,真正的去相信一个人是很难的。对人真诚的牛耿则将自己全部的钱都给了那个女子,但结果他还是被“骗了”。当他们再次遇到那个女子,看到了她的学生、听了她的敞事后,李成功默默地将钱留下,小女孩送给他俩手绘的漫画,在一波三折的关于“信任”的解读中,影片以一种温情的手法传递了信任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信任也正是我们内心所期望和渴求的。

父于家庭,家永远是最令人温暖和最牵挂的地方,影片正是在对家的回归的叙事框架下,展现李成功回家过年的“途”。幸福美满的家庭、善良贤惠的妻子、善解人意的小三,但对于李成功而言,回归家庭的温暖比什么都重要。影片中渲染的正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渴望的家庭的温情,所以“途”之后的浓浓温情,触碰了现代人内心最深处的亲情角落,温暖得让人感动。

二、营销模式:精准营销与深度宣传

在影视大片云集的时代,《人在途》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能进入院线并取得较高票房,离不开宣传和营销。具体而言,该影片的营销模式主要体现为:精准定位、诚意营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1、精准定位:片

在观众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最大化地吸引观众注意力并刺激其观影兴趣,成为电影在前期宣传和营销上的重中之重。面对众口难调的观众,有的影片张贴夸张的海报、大打“超越……”“第一……”等噱头,使影片的观众定位非常模糊。《人在途》在宣传的初期,并没有刻意去制造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而是将自己精准定位为“片”,“”作为网络流行词,是郁闷、无奈和尴尬的代名词,在前期的宣传策划上,该影片将“”字作为影片的名片,缔造了高效的传播效应,也贴切地把影片的喜剧元素与黑色颠覆元素传递给了观众。

2、诚意营销

无论是影视作品创作还是影视作品宣传,诚意都是推动影视作品深度宣传的必备要素。在影视作品纷纷哗众取宠的时代,《人在途》除了在内容上体现真诚的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外,还在现实宣传中注重诚意营销。

首先,在影片宣传初期,面对业界“三无电影”(无口号、无目标、无方向)的戏谑和质疑,该片营销团队主动承认影片本身存在瑕疵,并对应“三无电影”的质疑提出了“无山寨、无恶搞、无网络串烧”的“三无电影”概念,此举不但避免了更多的负面效应,也让影片本身和恶搞类的喜剧片划清了界限,更具亲和力。

其次,在植入式广告成为国内影片的必备项目的趋势下,《人在途》将“广告零植入”作为宣传的口号,这在当前国内影片几乎沦为带剧情的加长版广告的情形下,这样的宣传口号无疑迎合了观众对于植入式广告的反感心理,对于影片本身更加具有亲和力,影片的品质也得到凸显。

再次,《人在途》对口碑营销进行了延伸。一般影片的宣传营销注重进院线前的宣传,而影片上映后宣传阵势骤减,到最后慢慢退出公众视野。该影片在营销上,更加注重影片上映后的宣传,营销团队通过网络渠道对观众意见进行数据分析,针对网友意见适时进行信息反馈和沟通,无形中推动了影片上映后票房的持续增加。

《人在途》在宣传模式上,诚意营销与影片内容体现出来的真诚无疑成为影片的典型特质,也成为影片在下院线之后网络点播量居高不下,观众评价得分高过其他同期所谓“大片”的原因之一。

3、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人在途》影片的整体营销阶段都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这体现出小成本影片宣传理念的转变,正确定位自身的宣传策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更为广泛细致的宣传,以此带动现实中影片的宣传与营销阵势,这是该影片宣传营销的特色之一。

在影片宣传的初期,通过传统媒体、电视台等常规宣传的同时,将“鸡毛版犀利哥”剧照(徐铮和王宝强身上贴满鸡毛的剧照)在网络论坛上与当时很红的“犀利哥”进行了搜索勾连,扩大了影片的知名度和搜索度;随后关于《人在途》的两段视频片段《盒饭大叔》、《宣传哥》在网络上走红,短短几天就有几十万的点击量,《盒饭大叔》在电影上映前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4700万,而这无疑是营销团队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最大化宣传的成绩之一。

影片上映后,营销团队有意识地对相关网帖进行实时监控,以便针对网络反馈及时调整后期宣传策略。有的网络评论说这部影片不像电影,更像综艺小品,营销团队本着诚意营销的原则,承认影片剧本本身存在缺陷,并随后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了“导演承认剧本有瑕疵”的稿件,这对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观众互动、及时引导舆论质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的宣传与营销越来越强调准确性与目的性,如何另辟蹊径、个性营销,以最小的代价创造最大化的利益成为考验影视营销的重要标准,在这一点上,《人在途》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同样也给湖北影视业的发展带来思维方式和观念上的冲击与改变。

三、《人在途》对湖北影视业发展的启示

《人在途》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收所能概况的,从本质上讲,作为鄂产电影,该影片在秉承了湖北影视业一直以来的文化传承外,更多的就转型期湖北影视业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于湖北影视业的发展策略、发展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1、深入社会情境,注重创意,多出精品

影视作品的本质是传递美的艺术,而这种美的艺术的传递最终要打动人、感染人。《人在途》依靠着真实的社会情境与细致的情感表达,温情的喜剧路线让观众在嬉笑之余更多地反思社会、反省自我,这种影视叙事和表达应该成为湖北影视业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因素。

对于湖北影视业发展而言,坚持注重创意、打造精品的发展策略应当作为长远目标。从一定程度上说,影视产业的本质就是内容产业,创意和精品永远是影视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受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的影视化解读,则是实现创意和精品的起点。所以,怎样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适合影视作品的内容,并将之与本土的文化特点和市场特点进行结合,是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影视作品叙事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影视业的发展策略要以荆楚文化为特质,在影视业发展中,要重视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湖北独特的发展历史、生活姿态、民俗风情等都是影视作品进行创作和提炼的宝贵财富,而浸润在荆楚文化骨髓中的文化气韵,虽可共享却难以不走样的全盘移植。因此,影视业的发展要对荆楚文化和本土资源进行再创造与再解读,深入研究湖北文化资源的精髓,是发展影视业的重要选择。

2、开发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营销的层次与深度

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庞大的受众群和覆盖范围也使得新媒体成为影视业发展最强劲的资源和基础。与时俱进是湖北影视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这不仅要求湖北影视业要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还要求湖北影视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媒体内容的开发之中。

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增加,按照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家对水电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开始了适度调整,加之建筑施工市场的充分竞争状态,使水电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水电施工企业纷纷把拓展非水电市场和国际市场作为转型升级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条必由之路上能够迎风破浪的顺利前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优势即高素质的员工技能(专业操作技能和项目管理技能),是企业能够开拓和发展市场第一生产要素。我国水电施工企业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单一的水电建设项目,员工技能主要集中在水电建设项目方面。如何通过有效途径,使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并不断提升非水电和国际市场需要的公路桥梁、港口码头、铁路与高速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与风力电站等多领域专业操作技能和非水电与国际建筑项目的管理技能,有效提升员工专业操作技能和项目管理技能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探索有效途径的意义

在市场充分竞争状态下,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水电施工企业开拓非水电市场和国际市场、转型升级谋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优势,有效提升员工技能途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优势,水电施工企业要竞争激烈且不熟悉的非水电建筑市场和国际建筑市场闯出一条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犹如痴人说梦、不可想象。通过有效途径使员工尽快掌握市场竞争中需要的技能,使企业在市场拓展和发展中具有人力资本先发优势,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对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作为市场参与者之一,利润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通过有效途径使员工尽快掌握市场竞争中需要的技能,对企业来说首先是用最小的成本实现了提升员工技能的目标,其次是因员工技能提升而缩短了项目的建设施工时间,总体上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三,对员工实现效用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员工都是社会中的“经济人”,在工作中都希望实现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即尽可能地提高个人收入。通过有效途径提升了员工技能,员工就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了个人收入,实现了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二、激励机制是员工技能全面和大范围提升的第一途径

每一个员工都是以经济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就是以相适应的货币收入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的。而合理的激励机制就是刺激效率优先,优先的效率,就必须以技能的提升为前提。因此,合理的激励机制就是全面和大范围提升员工技能必要且充分的动力源泉。水电施工企业近年来为全面和大范围提升员工技能,探索并建立了如下的激励机制。

一是激励员工参加各类国家注册师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凡是通过国家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注册安全师等资格考试的员工,企业报销全部考试费用,并发放每年至少1万以上、数额不等的注册师津贴,安排带薪参加每年一次的注册师继续培训,企业在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中优先考虑获得相应资格的人员。对于通过各类专业师和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员工,专业师经聘用后发放相应的专业师津贴,有从业资质证的人员根据企业工作需要,安排到相应的岗位工作。

二是激励员工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等各类操作技能的考试。凡是通过各类操作技能的考试获得相应证书的员工,员工的学历等级每提升一个格次,企业就发放相应的书报费等津贴,同时在工作岗位的调整中优先予以考虑安排。

三是激励员工积极参加企业与专业院校合作开办的学历提升类专业知识班和国家组织的自学考试等学历考试。员工在合作开办的学历提升类专业知识班学习期间发放生活津贴,成绩合格员工报销全部学习和考试费用。通过自学考试等获得学历证书的员工,报销学习考试费用并发放书报费等相应的津贴,并在实际中根据专业逐步调整工作岗位,做到学有所用。

四是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比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个体的机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学习和提升相关技能的兴趣,尤其是重要和重大的比赛更能激发人的个体潜能。为此,水电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工程技术部门密切省、行业和国家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消息,积极组织和鼓励员工参加相关技能大赛,尤其是要积极参加行业和国家组织的相关比赛。凡是在行业和国家组织的技能大赛中获得名次的员工,企业都相应的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并根据获奖等级和名次在随后的工作岗位中给与适当的岗位津贴。

三、专业定制课程是高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最佳途径

高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是企业的主要决策和执行人员,决策和执行人员的管理理念、管理视野、技术水平和对整个市场发展方向的把握,是企业在未来市场上能否占领先机的决定因素。水电施工企业高中层管理技术人员技能(管理方法和施工技术)目前面临的状况是:在水电建筑市场上代表着国际领先水平,在向国际市场输出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以保持领先水平。在非水电和国际建筑市场上则刚刚起步成长,需要加倍地努力来奋起直追,在学习中赶超,在赶超中学习,以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加以发展壮大。

鉴于以上状况,水电施工企业想在国际领先的水电建设领域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局面,想在非水电和国际建筑市场发展壮大,就必须使高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借鉴、学习和掌握国内外不同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先进技能。让高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快速借鉴、学习和掌握这些先进技能的最佳途径,就是由企业根据不同的工程建设需要,向国内国际专业培训机构定制培训课程,开展集中培训。

这种对高中层管理技术人员采取定制集中培训有几方面的优点:一是向专业培训机构的定制培训课程,是培训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邀请国内外专家级人员编制的专门课程,起点高,专业性强。二是定制培训都邀请知名的专家进行讲授,讲授者和受训者都是本专业精英,培训过程实际上是讲授者和受训者及受训者之间互相学习、探讨的过程,受训者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培训课程,尽可能快地掌握培训内容。三是定制培训一般费用较高,采取集中培训比单独培训可以节约部分费用。

四、企业内部培训是员工技能提升的主要途径

在公司内部,灵活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加强岗位操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技能培训工作与提高岗位操作能力相结合,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实现因人施教,按需进行,切实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培训格局,采用传统传帮带与现代技能大赛等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老带新,老员工不仅传授给年轻人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传递一种奉献、敬业、上进的精神;结合具体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以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每年开展 “技术比武”、“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职工通过各专业技能的比赛,专业技能素质又一次得以提升。在宁杭客运专线项目,宁杭测量中心组织的几届“测控杯青工技能大赛”多次受到业主方的好评,并被业主请去帮助进行相关的培训。通过技能大赛,青年职工在老职工的带动下,各项技能明显得到提升。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从过去的掌握技术、熟练操作,到能够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公司先后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部级、国家级奖项。

五、把好新员工“入口关”是企业整体技能提升的关键途径

为适应市场需要,水电施工企业近年来逐渐由原来的施工作业型企业向项目管控型企业转变,员工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员工普遍已从自己动手操作演变成为指导他人操作,自己负责局部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指导,在技能层面上有了本质的跃升。因此,要提升企业整体技能,把好新入职员工的“入口关”,从源头上杜绝低技能或技能无法提升人员入职企业,是提升企业整体技能的关键途径。

首先要做到各级领导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不徇私情,按照企业的员工招聘要求有计划的做好员工招聘工作,不允许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企业。其次是人力资源部门要积极主动地联系沟通项目施工单位,要切实掌握企业发展和项目施工中需要“什么样”的人,在招聘工作中要向应聘人员发出正确的“市场信号”,把企业需要和专业爱好对口的人才吸引进企业,使其能够长期为企业工作。三是鉴于水电施工企业工作地点条件差、环境恶劣的特点,在招聘中要适当注意求职人员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尽可能地杜绝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人才”入职。

六、水电施工企业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员工技能取得的成果

笔者以中水四局为例,简要说明水电施工企业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员工技能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水四局是国资委管理的大型水电施工企业,十余年前,随着青海龙羊峡水电站建设的全部完工,中水四局从计划走向市场。虽然身处信息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的西北地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水四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提升员工技能作为实现员工个人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结合点,经过十余年的坚持不懈,培养和锻造了一支创新意识超前的管理团队和作业技术精湛的施工队伍,为企业成功地完成市场转型升级创造了先决条件。

篇9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通过民营化改革以破除行政性垄断进而提高电信产业效率这一电信产业改革路径,并提出基于电信业务的合理划分,通过组合运用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循序渐进地对电信产业实行民营化改革。

一、引言

萨瓦斯教授认为:“民营化指一种政策,即引进市场激励以取代对经济主体的随意的政治干预,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1]。虽然对民营化的概念界定不一,但核心都是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自1984年英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以来,许多国家开始了民营化进程。在亚洲,1987年日本政府将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民营化,大约筹集了800亿美元,成果十分显著[2]。步入20世纪90年代,拉美地区、中东、东欧、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民营化也活跃了起来。就我国电信产业而言,其行政性垄断的严重弊端日益凸现,因此,面对入世初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科学的改革思路并有效运用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对其实行民营化,对于充分挖掘民间力量发展电信产业,促进我国电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信产业的行政性垄断与低效率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存在着资源稀缺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及成本的弱增性,因而某种产品由一家企业生产比多家企业共同生产有效率。传统经济理论还认为,私人垄断企业会通过制定垄断高价侵害消费者的利益造成市场失灵,这就要求自然垄断产业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基于上述理论指导,而且考虑到财政收入、就业状况及国家安全等因素,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我国电信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由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邮电部既是国家电信政策的制订与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经营者。具体表现为:在投资建设上,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通过行政法规力量排斥了外资与民营资本的介入;经营机制上,沿用计划经济思路,运用行政权力决定企业的人事、分配等诸环节;价格形成上,不考虑业务特性,而由政府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统一定价;企业目标上,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更多地考虑行政性目标;等等。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是一种以政企合一为特征的行政性垄断,有别于基于技术原因或特定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自然垄断。因此我国的电信产业实质上是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行政性垄断,这种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和排斥竞争的封闭性等特点的行政性垄断不仅导致了生产的低效率,而且还引发了分配的低效率,使得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迫在眉睫。

三、民营化改革改善电信产业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由于行政性垄断的存在,造成了社会效率的损失及我国电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低劣,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将逐步介入,开放的国际市场是不允许行政性垄断继续存在的,因而必须通过民营化改革破除电信产业的行政性垄断,以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通过民营化改革,引入外资与民间资本,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以往管理国有电信企业的旧体制不再适用于对各种经营主体的管理,因而必须进行管制体制改革,将政企合一的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成为政企分离的政府管制体制,使政府从以往直接干涉电信企业经营活动过渡到通过完善的法规间接控制企业市场行为上来,即通过倒逼的方法,迫使政府进行管制体制改革[3],实现电信产业内以政企分离为特征的新型政府管制体制的建立,达到破除行政性垄断的结果。行政性垄断的破除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会促使企业自觉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不完全的信息世界中发挥一种信息发现机制,打破信息的垄断,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定价,实现分配效率。最终实现消除我国电信产业低效率,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即通过民营化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经营主体,进而引发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以破除行政性垄断,从而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达到消除电信产业低效率的目的。

四、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

借鉴国外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电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笔者认为,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有效实现途径应包括上市融资、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及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等。

(一)民营化改革的实现途径比较

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如表1所示:

由于优劣势上的差异,因而,不同的民营化实现途径,在电信产业的民营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上市融资是电信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发展民族经济要求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及早地进入电信产业,对外资进入的限制使得合资成为外资进入的主要形式,而国有民营只能是一种过渡性形式,转让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只能作为一种辅形式。

(二)多种民营化途径的组合运用

尽管各种民营化途径的重要程度不同,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选择一种途径,而应该通过将多种途径加以组合运用,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的各种目标。原因在于:(1)正如前面分析的,不同的实现途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只有通过组合运用,才能实现各种途径的优势互补。如让外商和员工同时持股,可同时享有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引入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双重好处。(2)不同业务存在技术经济特征的差异,单一的民营化实现途径难以确保各领域的民营化改革成功,如采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虽然小型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有利于增值业务领域的繁荣,但由于其投资能力相对不足,难以在基础电信领域发挥有效作用。(3)只有组合运用各种民营化实现途径,才能使公众、民营企业、外商等各种产权主体进入电信产业,真正实现电信产业产权主体多元化,进而促进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实现。

笔者认为,多种民营化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对于电信产业的各个层次,均可以采用各种途径的组合运用以实现民营化改革。对于整个电信产业而言,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采用不同的实现途径,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而增值业务可以通过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实现其民营化目标;对于同一电信业务,也可以采用多种实现途径,如增值业务领域,可以通过同时采用鼓励新的民营企业进入、成立合资企业、将部分国有企业承包或出售给民营企业经营等途径来实现民营化改革目标。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实现途径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对于基础电信领域,开始可以通过使原国有垄断电信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其民营化改革,但随着技术、需求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得多网竞争成为可能及民营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适当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电信领域参与竞争。

(三)按电信业务特性实行民营化改革

要确保我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电信产业的健康成长,需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电信业务进行分类,进而改变以往大一统的管理方式。对《电信条例》附录进行第二次调整后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对全部业务进行了重新归类,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基础电信和第一类、第二类增值业务,将有助于我国电信产业与国际现行做法相接轨。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借鉴上述分类法,依照自然垄断程度将电信业务进行归类,分为强自然垄断、弱自然垄断和竞争性业务。对于强自然垄断业务,由于其规模经济性显著,也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引发的巨大浪费,应该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进行双寡头垄断经营,并可考虑电信和广电相互进入,运用已有的广电网开展本地电话业务的竞争,投资需求的巨大性决定了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实现此类业务的民营化改革目标是最佳方式,因为民营企业还不具备进入的实力。对于弱自然垄断业务,如移动通信业务,可在原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经营的基础上,再引入数家运营企业,实现多寡头有效竞争格局,而且部分民营企业也已具备进入的实力,因而可通过电信企业上市及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方式,实现此类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而对于竞争性业务,应该对其放松管制,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除上述途径外,还可通过成立合资企业、国有民营及转让部分国有资产等方式实现该业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目标。但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对进入企业的最小规模加以限制。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行政性垄断导致了我国电信产业生产与分配的低效率,使得民营化成为其改革的必然方向。由于不同的民营化改革途径有不同的优、劣势,不同的电信业务领域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并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通过对电信业务的合理划分,通过多种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的组合运用,更有助于民营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民营化改革必须进行相应的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以实现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如何进行有效管制,确保民营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工作。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历史阶段,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必将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电信管制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阻碍改革的力量存在;市场发育并不成熟;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等等。如何突破上述因素的制约,循序渐进地实行民营化改革也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一个企业的成本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的影响因素,也包括主观的因素在里面。在以前,我国在对电力企业的成本因素的考虑上就出现很片面的判断问题,一直都认为成本根本就不存在主观方面的伊苏影响,觉得只要把客观问题控制到位就可以了。所以,以前的电力企业把精力大部分都消耗在企业的煤炭消耗、企业用电多少等多种实质问题上,并一个劲的去弥补在这些问题上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把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员工的精神面貌、全体工作人员的态度、员工是否团结这些"隐性"问题给忽略。毋庸置疑,在主观因素的关注度上远远不够。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在成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上的理念的严重失衡。包括现在,这种理念失衡的问题还是大量存在。要想使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发展得更好,则必须打破这种理念。使传统理念得到更新。所以应该在之前的理念上加以完善,加大对企业内部文化的注重度。包括企业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工作人员之间的紧密团结,适当地开展一些活动加大企业人员的凝聚力,以不同的方式相应地员工输送一些成本管理上的一些专业知识,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等等。这些都是就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观问题而加强的具体措施。当然,有关客观因素上,要与之前的重视度相同。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将二者进行完美统一的结合,才是新形势下理念的真正更新。

(2)扩大成本具体定义的范围

归根究底,电力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在最小成本上创造最大的经济利润。在以前的经济体制下,多是考虑直接可见性的成本。包括直接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直接的制造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最终企业决策者在投资上的错误判断。而电力企业的成本从制造到完成绝不仅仅只是这些。融资结构不平衡、资金费用本身的成本、产品的属性也都会直接影响到成本的计算。所以,在对成本的定义上应该加大范围。从而适当加大企业对不同产品的资金投入度。否则电力企业即使拥有很大的竞争能力,也会可能因为最开始的成本估算问题而导致利益急剧下降等情况。

(3)优化成本控制途径

对于很多电力企业而言,在成本控制的途径上,一直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认为只要加大对成本的节省力度就能就能后顾无忧。使得这一途径具有一定的单纯性和局限性。虽然节约在控制成本上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只是起着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而且,对于可以进行节约的资源来讲毕竟是有限的。甚至,有时在节约途径过程中,会因为错误的方式方法取得适得其反的作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如若长期只靠节约来控制成本的话,效果有时需要很长时间长度才能显著体现出来,在某种方面上便会减弱员工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度。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在原有"节约"途径上寻求大量的优化方法,力求在"途径"方面增强成本管理。除了在节约这一点优化外,具体优化操作可以对成本的数量加以控制,力求让成本处于"零库存"的最佳状态,对成本的质量加以提高,力求达到"零缺陷"。还要开发出"新能源"。提高本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巩固既有的电力市场外,还要协调好各电网之间的关系。对上网的电量进行合理规范。关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也是优化途径的方法,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问题,而其舒适度直接联系到电力企业内部员工的身体健康。只有开拓不同的、各具新意的成本控制途径才会合理规范好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业绩和经济效益。

(4)确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除了理念需要更新、定义需要扩大、途径需要拓展外,还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程度。①健全企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通过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来抓住每一个细节。对于工作中的每一个流程应该都设置与之相对应的专门的检测机构,以便随时发现问题。结合一些数学、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的前、中、后不同阶段进行管理。②加大成本管理的信息推广。计算机的大力推广扩大了信心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率。有关一些实际成本、电力的一些动态走势、客户的需求等相似信息的掌握应该及时。只有做到信息与管理的同步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管理。③对成本管理进行实施预算制度。预算的过程通常包括按个层面。其一是预算的编制,其次是预算的实施,再次是预算的差异分析。推行这一管理制度主要是将成本管理制度具体化,精细化。企业也可以由预算结果的结果对成本管理有个大致成型。避免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和节约相对时间。关于预算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个会对业务本身的预算-销售量、生产值、采购数目等等。其二是专门预算,它是指除了一般的活动之外而进行的预算。还有就是资金预算。

2电力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加强存在的意义

(1)直接让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提高。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其成本密切相关。即使收益再高,成本很高的话,它的获利也不会太高。对于一些收益低的电力企业,便直接影响到它在经济市场存活的概率。那么在社会的贡献价值中,价值也就会相对降低。无法很好地履行该企业在社会体系中的职责。

(2)要想在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以成本管理作为基础。

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有增不减。压力可谓空前之大。降低成本一般都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成本管理得好可以直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自信心,而且,适当得降低成本从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员工的薪水报酬,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3)成本管理不只局限于电力企业。

不只是电力企业,对任何企业来讲,成本管理都是属于重中之重。合理地对成本进行控制是一个企业优秀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成本管理工作做得好,接下的销售额业绩,总获润率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也常见一些在成本管理上失控的企业,其后果是可怕的。

篇11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现代学习的趋势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国教育的目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正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现代化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标志,而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如何使21世纪的主人更好地适应“ 地球变小了”的时代,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等问题就放在教育者的面前。让他们学会自行获取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近十年,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世界将进入新一个千年,这是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使全球实现资源、信息的互享共用,“地球村”的概念已不是理论的存在。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逐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将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电子计算机的多方面应用带给人们一个信息量大,打破区域界限的新知识、新信息、开阔眼界的学习与交流的崭新天地。它的应用会使青少年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走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应用电子计算机对青少年进行教学辅导、科普知识传播、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是一种现代“学习”的趋势。

二、电子计算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当超前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急速,人们根本没有可能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作为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使他们认识大量的科学事物和科学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观察是思维的基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容易使学生感知事物和现象,在这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就比较顺利。观察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良好途径,它提供许多机会,使学生见多识广,逐步养成善于精细、全面、深入、有次序地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形成一种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它与教科书、投影仪、电视机和录像机等一样,具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电子计算机集合了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多种教具于一身,呈现知识的系统化、全局化,是一种可观察性极强的应用工具。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有利于辅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树形结构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

三、电子计算机具有解“暗箱”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解决部分知识的情境设计的实现和再现。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所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将更能帮助学生广泛了解一些大至宇宙的运动,小至动、植物的细胞结构的知识;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和结构。学生通过人机交换信息,共同解决难题,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学会的将是一个过程,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有助于解决这些“暗箱”问题,并能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篇12

摘 要:研究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改进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逻辑推理法等常用科研方法,论述了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探讨了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应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推进完善法制建设3条途径来健全和提升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模式。

关键词: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知识产权

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频信号的传播媒介。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管理是指组织对组织所拥有的人、财、物及其它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基于以上三个概念我们就可以了解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的含义,简而言之,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就是国家对广播电视文化产业领域相关资源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包括相关方针政策和制订、技术标准的制订、广播电视产业基地设施的建设、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发表规划的制订等。

1.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一是过分强调“党的喉舌”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党都把广播电视媒介定位于“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监管措施非常严格,下大力气来保证各级电台、电视台党的喉舌作用。二是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广播电视文化产业所涉及的部门很多,广播电视总局、文化部、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都有对广播电视部门及文化产业进行监督与监管的权力。并且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各管理部门对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管理范围和职责。三是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属性不清。长久以来,我国广播电视文化部门属于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又积极把广播电视行业当成产业来运作。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单位都面临着拥有事业单位的编制、级别等却实行着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四是管办不分。根据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我国的各级电台、电视台均由相应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一定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同时我国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又拥有对相应电视台的监管权。 广播电视文化产业是对知识版权保护有很高要求的一个产业。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所做的工作很不到位。例如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贩卖盗版电视节目光盘的小商小贩,刚上映的电视节目很快就会被网友上传到相关视频网站上等。除此之外,各电视台娱乐节目想到抄袭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首创电视台的知识版权,例如湖南卫视成功举办“超级女生”选秀节目后,各地电视台蜂拥而上,争相举办此类节目以提高本台的收视率,获得更多的广告收益;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相亲节目红火以后,各级电视台也争相举办此类节目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心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导致侵犯知识产的权犯法成本太小;二是多头管理,导致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而不作为;三是侵犯知识产权查处难度大。如果这一问题不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将会进一步的扰乱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市场,同时会严重打击文化创新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也会以更为“简便”的方式来“创造”文化,最终导致我们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创新的智力支撑,甚至会对我国的文化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1.3 法制建设不完善

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法制建设非常落后,至今为止也没有出台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各利润群体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同时对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行为也没有进行法制上的规范,这就导致我国广电总局等部门频发下发通知来规范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这些行政文件或法规并没有很强大的约束力,使广播电视产业各经营主体违反规定的成本太小,从而起不到规范广播电视行业秩序的作用。例如《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相关条款的广播电视机构分别给予责任整改、警告或(并)处2-3万元罚款的处罚,处罚由当地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执行。由些可见广播电视机构的违法成本有多少小,2-3万元的罚款成本,一些收视率较高的节日,只需要十几秒钟的广告就可以收回。并且处罚部门是当地广电影视行政管理部门,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地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大都参与到本地电台、电视台的经营管理中,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默许电台、电视台来插播广告。

2. 提升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的途径

2.1途径一:创新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中的最大问题,它是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中其它问题的根源,因此要想解决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管理中的问题,创新其管理体制是首要任务。

一是要政治性与文化性并重。目前,我国纸质印刷物和网站建设的举办权已基本放开,传媒业中唯有的电台、电视台的设置权仍由政府主导,可以说“党和人民的喉舌”只剩下广播和电视两种媒介。为了保证先进文化的顺利传播、抵御不良文化的冲击,维护我们党的统治必须保证广播新闻机构的政治性,不能弱化它们“党的喉舌”作用。但是在保证广播电视机构政治性的前提下,也要关注其文化性,让政治和文化并驾齐驱。只有这样广播电视节目才能对普通民众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也才能更广泛的传播党的执政理念和先进文化,才能加强广播电视机构的“喉舌”作用。

二是要解决多头管理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大部制的改革思路,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借此机会尝试运用“大部制”模式来解决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多头管理问题。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是把广播电视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合并,并以此为基础合并文化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成立传媒产业部或传媒产业总局来对广播电视等文化产业进行专门的规划、领导和监管。

三是要明确广播电视机构的属性。从国外传播业的经验教训来看,具有浓厚行政色彩的传播组织最终只能被淘汰。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把广播电视行业定位成国有企业更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设置可以尝试两种方式,一是国有独资企业,二是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以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看,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模式最适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要求。简单说来就是把当前属性为事业单位的广播电视机构改制为国有企业,然后进行集团化跨界重组。

四是要实行管办分离。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我国广播电视机构的属性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现在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动作模式来提升广播电视机构的活力,从而促进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牡丹江传媒集团的内部管理机构很值得借鉴,它的党委会管宣传、董事会管经营、监事会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能、人员完全分离,既保证了宣传任务,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又不影响传媒按市场规律和传播规律自主运营,不失为我国广播电视实行管办分离、政企分开的典型样式。

2.2途径二: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惩罚力度,大幅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所属人的维权意识。再次,法院要创新审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模式。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广播电视文化产品的传播不需要物流,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法院审核时间过长,当有审理结果时即使处罚了相关责任人,也不会真正起到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最后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等成立保护知识产权志愿者协会,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做斗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