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19 15:02: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技术创新的优势

篇1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会越慢,决策层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和松散,组织内层级较少,部门之间隔阂较少,内部交流增多,创新决策过程简化而迅速。笔者就大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比较谈点浅见。

一、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研发资源比较

对大企业来说,它有较强的信贷和上市能力,融资渠道通畅。所以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承担技术创新所需的高额固定成本。大企业还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和仪器设备等。根据2004年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显示,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技术创新人员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企业自身开发机构所拥有的科研用仪器设备也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因此,大企业在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技术创新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和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无法在直接融资市场上筹集资金,在间接融资市场上也困难重重,所以很难获得技术创新所需各项资金。而且由于缺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很难开展多项投资,而只能倾向于将资金和人才集中于某一个项目或某一个领域的研究,如果创新失败将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因而技术创新的风险性相当大。但也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单一,也构成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一个优势。它在生产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上独具风格,专业技术容易达到精湛的地步,使产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且虽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总量不如大企业多,但它的人才相对比较密集。在美国,中小型研究开发企业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达6.4%,而大型企业的该比例只有4.1%。在新兴知识密集产业,知识资产的重要性远大于其他资产,技术创新的频率高.方向变化快,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密集而容易占优势。

二、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对象及效率比较

大企业侧重于工艺创新,在工艺创新上有优势。大企业凭借其资金实力,以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抢占市场或稳定市场占有率,因此会注入更多的精力开发生产工艺。虽然大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相对迟钝一些。然而当新概念产品创新在实现产品化以后,还需要质量和生产工艺方面的改进提高。由于大企业具有完善的制造系统和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所以大企业在这方面明显占优势。另外,大企业侧重于那些具有稳定的市场回报,能通过大批量生产来获取规模经济的研发项目。中小企业则根据其自身特点,开发那些短、平、快的新产品抢占市场,侧重于产品创新。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对分布在362个行业里的8074项发明和创新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制造业产品创新中,中小企业占了55%;中小企业每个雇员的产品创新的数量比大企业高1.38倍。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1992年美国盖尔研究所对20世纪70年代121个行业的635种创新产品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每百万职工提供的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中小企业从技术创新到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比大企业更短,中小企业平均为2.22年,大企业为 3.05年。这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不设置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而主要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研究开发,想必大型企业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的模式,更能迅速地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在创新时间和创新效率上都优于大型企业。

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会越慢,决策层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官僚体制越复杂,一般情况下决策也更趋保守,企业家精神弱化,不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决策时间也会越长,可能会产生组织与决策上的惯性,从而难以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和松散,组织内层级较少,部门之间隔阂较少,内部交流增多,创新决策过程简化而迅速。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人员相对较少,人员之间更容易互相了解。从而更容易发挥个人的才能。而且中小企业的领导层比较精干,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创新决策。同时宽松的管理结构使企业对创新更容易接受,能使企业保持一种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组织环境。

四、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能力比较

大企业占有市场份额大。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多以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能把技术创新作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更容易发现和把握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大企业拥有健全的市场网络,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比较全面,与外部联系较为密切,建立一个新产品市场的成功可能性远远大于中小企业。通常情况下,当一个新概念产品成功实现产品化以后,大企业凭借其实力与地位.并购中小企业,开发大市场。而中小企业虽然对市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随时把握市场的机遇,但由于创新资金、人才的缺乏和创新机制的不健全等不利因素。

其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能力较差,即使已取得了研发成果,也可能会因为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不足而导致整个创新的失败。而且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小,不具有大企业的市场优势,所以相应地其市场风险就比较大。

参考文献:

篇2

石油工程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进行技术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掌握先进的石油工程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才是石油工程获得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只有在市场上保持领先,才能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

1.2我国石油工程发展现状,需要技术的创新

我国加入了WTO之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我国的石油工程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想要石油工程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其发展战略就要进行全面部署,而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1.3技术因素的重要作用要求进行技术

创新只有技术进行创新,产品的成本以及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同时也是石油工程在市场中一直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

2.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现状

2.1对石油工程技术

创新不够重视为了片面的得到石油工程更高的利益,石油企业的责任人对于技术的创新层面根本不予重视,反而只注重销售和生产。即使进行了技术的创新,对于创新这一块的管理也不完善,大多数责任人只是进行部分管理,严重影响技术创新的进程。也由于管理不完善,导致人员的大量流失,对石油工程造成了影响。

2.2缺乏对科技资源的整合

加大了人才的矛盾首先,石油工程由于仍然受到原先经济制度的制约,使其技术资源被重复使用和封闭使用,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效率,阻碍了技术的创新与提高。其次,在技术的创新方面,人才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并且严重缺乏中层次的技术人才,在研究、创新过程中缺少创新性与综合性。

2.3石油企业在创新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的石油工程中的设备都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创新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另外由于自主知识产权非常少,很多高校科研出来的成果都不能良好的转化。不能转化高科成果,又没有自己的研究平台,再加上与高科院之间基本没有经验交流,无疑给石油工程技术创新雪上加霜。

3.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措施

3.1提高技术创新投入

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投入,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投入,还有资金投入以及政策的扶持。首先,要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体系,从管理到保障,都要大力的配合和支持,使所投入的部分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做好风险管理,丰富融资的形式,使风险降到最低,做好科技创新。

3.2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完善

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确保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保持稳定。首先先调查并掌握企业内部各因素。例如内部组织结构,工程技术的水平和人员配置。根据调查结果来确定技术创新的侧重点,制定晚上的核心技术策划,一步一步进行技术创新。

3.3建立技术团队实现

技术的创新,必须众多的技术人员不断投入人力、物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过关。在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团队的同时,还要结合市场的走势,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培训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受培训者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致力于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

3.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高工作效率、是否能发挥强大能力的关键。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每一个岗位的人员分配做到最大合理化。通过对每个员工的学历、技能、经验以及个人特征的调查,对他们进行合理分配。只有将每个员工都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才能将他们的工作能力发挥到最大。尤其是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其人员的配置一定要做到合理化,并且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篇3

1.2缺乏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加大了人才的矛盾首先,石油工程由于仍然受到原先经济制度的制约,使其技术资源被重复使用和封闭使用,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效率,阻碍了技术的创新与提高。其次,在技术的创新方面,人才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并且严重缺乏中层次的技术人才,在研究、创新过程中缺少创新性与综合性。

1.3石油企业在创新投入不足目前国内很多的石油工程中的设备都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创新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另外由于自主知识产权非常少,很多高校科研出来的成果都不能良好的转化。不能转化高科成果,又没有自己的研究平台,再加上与高科院之间基本没有经验交流,无疑给石油工程技术创新雪上加霜。

2.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措施

2.1提高技术创新投入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投入,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投入,还有资金投入以及政策的扶持。首先,要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体系,从管理到保障,都要大力的配合和支持,使所投入的部分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做好风险管理,丰富融资的形式,使风险降到最低,做好科技创新。

2.2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完善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确保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保持稳定。首先先调查并掌握企业内部各因素。例如内部组织结构,工程技术的水平和人员配置。根据调查结果来确定技术创新的侧重点,制定晚上的核心技术策划,一步一步进行技术创新。

2.3建立技术团队实现技术的创新,必须众多的技术人员不断投入人力、物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过关。在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团队的同时,还要结合市场的走势,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培训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受培训者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致力于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

2.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高工作效率、是否能发挥强大能力的关键。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每一个岗位的人员分配做到最大合理化。通过对每个员工的学历、技能、经验以及个人特征的调查,对他们进行合理分配。只有将每个员工都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才能将他们的工作能力发挥到最大。尤其是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其人员的配置一定要做到合理化,并且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篇4

石油工程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安全以及社会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本质上带动了我国的综合发展,由此可见石油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创新的必然性。但是我国目前对于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创新过程中逐渐发现许多不足和缺陷,为了保证石油工程的长期发展和稳定发展,就需要找到适合石油工程本身的技术创新方式,由此来提高石油工程的本质效率。

一、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石油工程来说,其技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决定着石油工程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石油工程的技术,就会从本质上阻碍石油工程的发展。因此,对于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良好的推进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才能有效确保石油工程的发展进度。

(一)石油工程的本质特点。石油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偏向于技术集中型,技术的支撑才是石油工程发展的根本内容,在我国如今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石油工程的竞争不断全球化,演变的更加激烈,这样对于石油工程的技术要求也就变得更多更复杂。如果想在石油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石油工程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发展优势。只有良好稳定的保持石油工程技术的先进程度,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的石油工程现状。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伴随巨大机遇的是巨大的考验,我国的石油工程能否良好的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经济环境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依照我国传统的石油工程技术,必然会遭遇到石油工程项目的打击。面临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国的石油工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从技术层面上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减少我国石油工程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阻碍,从这个方面也体现了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三)石油工程自身对技术的要求。在石油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只有从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突破才能有效的降低石油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石油工程的产品质量,这也是增强石油工程自身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我国不断发展带动了石油工程的创新和进步,石油工业对于自身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技术对于石油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有效的创新提高石油工程的技术内容,才能促进石油工程的发展。

二、石油工程技术目前所存问题

(一)没有完整的创新目标。我国石油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完整的服务体系,这对于我国石油工程的发展来说是存在非常大的阻碍作用的,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石油工程中的服务内容,就会大大的减慢石油工程发展的进度。而且我国目前石油工程项目大多对于创新内容并不敏感,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自身弱点和缺点,不能找到适合石油工程发展的创新目标,这对于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石油工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完整有效的找到适合石油工程发展的创新目标,才能从本质上推动石油工程的发展。

(二)不能完善石油工程的资源整合程度,人才资源管理利用不够完善。我国的石油工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资源利用的矛盾,技术上的缺乏和发展的进度导致了我国石油工程产生了许多资源整合问题,首先是经济制度上对传统石油工程的制约,导致了传统石油工程在技术层面上的缺漏和落后这样也制约了传统石油工程的生产效率,阻碍了其技术进步和发展。而且我国在石油工程方面的人才是比较难得的,目前关于石油工程的人才大多只是初级阶段,高级人才和全球顶尖人才是非常缺乏的,这也是导致我国石油工程不能有效的创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石油市场的判断不够敏锐。石油行业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技术发展路线,但是相比较已经运用高端技术走向成熟的发达国家石油行业而言,仍然在很多方面都有欠缺,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场,我国在石油行业技术上努力学习先进技术,但是由于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学习逐渐沦为模仿,没有了自身的想法和对自身市场特色的分析,相应的对于市场应有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便有所下降,信息的滞后管理必然使得对于市场的突发反应无法做出合理的调整,给予积极的解决方案。

(四)在相关的技术研究方面资金匮乏。虽然我国在近些年不断加大对于石油研发技术方面的投资,但是,投入的力度远不及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也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想要在这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于石油行业的投资力度,保证石油行业能够在强有力的人力、资金、技术的支持下始终处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除此之外,对于石油行业已研发的相关产品和新技术在推广方面力度不足,使得新技术不能达到预期的产业化,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对市场的掌控和调节。

三、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策略分析

综上所述,石油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能够有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援,实现最终的目的。

(一)以市场为中心,打造高素质技术队伍。石油工程行业技术的研发创新离不开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因此,首先应该以市场为中心,打造一支精英技术队伍,通过在对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国际石油工程行业市场、自身发展特色以及现有资源的配置利用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增强自身在国际间的竞争力。除了技术研发创新之外,还需要增强相关企业的综合实力,让精英技术队伍在研发过程中有能力去学习借鉴先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共同促进石油行业发展。

(二)以企业为主导,建立健全的创新体制。技术创新始终作为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点贯穿于石油行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为了支撑技术创新研发,石油行业相关企业必须以自身为主,建立健全的创新体制,为技术创新指出需求领域,形成创新核心层,互相优化不断创新,最终将技术创新转化为优势,实现对于技术的合理科学管理,形成相应的知识产权,实现技术质化,推动企业发展。

四、总结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创新已经成为当下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石油行业也不例外,如何在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挑战,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已经成为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根本,实现技术创新和合理管理,使得技术质化而变为技术优势成为了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推动石油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颖超.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探讨[J]. 石油科技论坛. 2009(01)

[2]荣丽,杨洲立.印度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开发[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10)

篇5

1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一种技术范畴的活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新技术产业化,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要求突出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强调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根据技术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的重要属性定义技术创新的方法;或者说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找出一种现有的、具有潜在优势的技术进行创新或者直接应用技术手段开发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新技术。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多层意思,每层意思实际上就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一个角度,而这多层意思之间、多角度之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相通的。

(1)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就是指企业要确定自己的技术水平,了解准备通过技术创新要满足顾客哪些方面的特殊需求和偏好,给顾客带来哪些方面的特殊利益和价值。这些特殊需求和偏好是顾客所追求和重视的,只要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那就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

(2)与普通的市场定位一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特色定位,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成果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只有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才能使技术创新的成果独具一格,技术创新扩散才有更大的价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的产品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一种竞争优势的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确定准备在哪些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且使技术创新的成果优于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无处不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胜人之处。根据麦克尔·波特的理论,竞争优势就是为顾客创造超额价值的能力,谁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为顾客创造超过竞争者的价值,谁就能赢得顾客。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的重要区别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对企业实现产品生产的技术进行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性,使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而产品定位是直接对企业的终端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进行定位。产品定位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定位反映的是市场需求,它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指引了方向;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产品定位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只有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准确,才能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偏离方向,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 基于DEA的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DEA主要用来评价相同类型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中各成员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因而这种方法也称为DEA有效。DEA作为一种有效性评价方法,20多年来,一直为广大理论和应用工作者所瞩目,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应用上已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DEA方法的优点:①DEA是由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权重作为变量,模型采用最优化方法来内定权重,从而避免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②假定每个输入都关联到一个或多个输出,而且输出输入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使用DEA方法不必确定这种关系的显示表达式。③在处理经济学生产函数与规模经济的问题上,DEA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DEA在其出现后的20多年中,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多种DEA模型,CR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DEA模型。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要素可分解为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等。企业研发投入是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市场定位的前提是要求有必要的研发投入,包括人力投入、资金投入、时间投入等。只有这些研发投入的存在,才有可能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重要的关系。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必须以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依据,技术创新能力制约着市场定位能力。如果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的再好,也是徒劳无功。只有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市场定位,才具有实际意义。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这两个指标是对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检验。只有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很多创新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才能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得成功,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

本文为了方便使用DEA模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投入指标,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产出指标,包括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本文通过8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省市,来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重要性,这8个省市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也有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宁夏、新疆,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具体数据如表1,这些数据选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权威专家对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分。

运用CR模型建立线性规划,采用单纯型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第一、四、五、七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等于1,是DEA有效;第二、三、六、八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小于1,非DEA有效。由此可知,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相对有效,说明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方面做的较好,值得其它省市的企业学习和借鉴。而湖北和湖南两省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相对较差,例如湖北省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为33.85,而产品竞争力的分值仅为4.83,创新经济效益的分值也只是24.4,相对于其它省市的企业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投入与产出是很不平衡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不仅与投入有关,更重要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问题、平衡问题。新疆的企业的投入能力不是很强(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22.10,企业创新能力分值13.64),但是他们能够在现有的投入能力基础上提高投入利用率,这样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是一种能够把握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正确做出创新决策并有效加以实施和成功引入市场的能力,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盈利的关键。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只有将市场定位做得准确,企业的技术创新才不会偏离市场需求的方向,企业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市场相结合,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真正价值。在对技术创新进行市场定位时,我们必须同时注意到市场的情况是变幻莫测,难以琢磨的。企业只有不断地挖掘市场机会,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并有效地实施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最终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篇6

一、我国石油开发中地质勘探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测井技术仍然采取的是传统形式,首先用数控测井仪对油井进行油量的测量,之后根据仪器的数据显示进行开采,@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误差性,在数据的准确度方面有一定的缺陷。而使用传感器的方式测油量相比之前的方式有一定的进步性,可以将油井下的情况以图像的方式传输数据,这样会使测井的方式更加具有科学性。

在钻井技术方面,主要以地质勘探的方式为主,但是此技术的消耗成本比较大,也无法确保安全性,易被腐蚀,所以我国的钻井技术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二、石油开发中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

(一)钻井技术的创新

在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石油开采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士首先对石油开发区域进行地质勘探,从而获得地底下的石油状况数据,但是往往进行地质勘探所使用的费用远大于石油成本预算。所以,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极高的石油开发地质勘探成本,为从根本上解决勘探高成本问题,我们需要提高石油开发中地质勘探的技术水平,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首先,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可行度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是它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就优点而言,它的抗腐蚀性比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地层地质构造的损害,而且钻井速度非常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钻井的时候不容易卡钻,遗漏现象发生的几率也明显降低很多,在石油开采枯竭的大背景下,欠平衡钻井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它的缺点也不容忽视,该技术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使用的时候需要用各种设备来支持配合,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相比之前的技术并没有提升多少。

更为先进的石油勘探技术还有多分支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可视化钻井技术、三维钻井技术、特殊工艺钻井技术。在诸多的石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是分支钻井技术,该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进入一个井眼后勘探到其周围的油藏面积,并且与此同时它可以进行多个层油藏开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锥进效应的产生,从而大大的降低了钻井成本。当遇到形状不规则的油田时,仍然可以进行有效的石油开采。该设备使用的时候所消费的费用少,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小,无论是在建设还是开发石油气藏的时候都具有很强势的优点。因此,石油行业为提高石油质量的同时,提高石油的开发效率使用此项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我国的石油生产成本,由此可以说明,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石油行业应该积极鼓励创新技术引进的做法。

(二)测井方面的技术创新

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测井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高水平的电子设备融入到石油勘探工作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测井技术的精确度。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数据解释等方面的工作在测井技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断的提升测井技术的创新性,从而实现测井技术由数据型到成像型的转变,成像型测井技术可以形象的将油量展示出来,从而使数据更加精准和形象。这样可以提升测量数据的传输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这种技术可以同时多个仪器下井,从而扩大了井眼的覆盖范围,有利于工人采集多个样本,提高探测深度的精确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新型的测井技术,并且在测井的工作中这些创新型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核磁共振技术、快速平台技术、套管技术、随钻技术等等。在这些创新型技术中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应用最广泛,它在进行石油地质勘探的时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速度,这样不进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工作更加科学化。然而,快速平台测井技术的优点主要侧重测井时间的缩短,这样可以减少测井工作中事故的发生次数,同时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以及工作的安全性。其次,钻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工作进行的时候,由于它尺寸较小所以应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它使用消费的费用低且可靠度极高,同时它可以随意与其他技术相组合,优势互补共同运作,阵列化成像的发展方向加剧了测量数据的可靠度。

(三)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石油行业的地质勘探技术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在地质勘探工作上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勘探质量。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能源开采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的用创新元素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石油行业的创新研究可以结合国外的经验和先进技术,随后结合我国石油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技引入,这样有利于提高石油地质勘探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增加油气的产量,不断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合上文而言,创新技术对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石油勘探技术的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小于求的局面。我国应该制定鼓励石油行业在生产上技术创新的积极政策,同时,企业也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不断的优化自身石油勘探技术。

篇7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对企业而言,从技术创新中获益以形成良好创新绩效的预期是企业参与并产生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之一。然而,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tling Group)在全球范围内对高管人员进行的创新调研显示:半数以上的企业创新在财务方面以失败收场。Arrow将企业无法成功从其创新投资中获取收益的现象定义为“专有性(appropriability)问题”,并指出专有性问题源于技术创新生成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1986年,Teece开创性地提出了创新收益分配的PFI分析框架,为专有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系统而全新的思路。在该框架中,他首次提出专有化体系(appropriability regim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除企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外的技术知识因素和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并指出专有化体系是决定企业获取创新收益的关键要素。Levin等、Cohen和Walsh、后藤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创新调查,研究发现,除了技术知识的本质和知识产权制度两种创新保护手段外,企业还采用了率先市场化、互补资产优势等更直接的手段,以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专有性状况。上述措施的作用内涵各不相同,Cohen和Walsh将其归纳为“专有化手段”(appropriability means),目的在于保护技术创新本身及其形成的增值收入。Hurmelinna和Puumalainent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拓展了专有化体系的内涵,阐明专有化体系是企业可获得并使用的专有化手段的组合。

专有化体系效度是指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独占程度,由保护技术创新的专有化手段组合使用促成,表征了企业避免技术创新被模仿程度的高低。近年来,多位学者从行业特性、企业环境和创新类型等不同层面对企业如何选择专有化体系效度的构成手段进行了研究。Cohen和Walsh的研究成果表明,集成电路技术行业更偏好商业秘密,而生化技术行业比传统行业更依赖于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Gonzalez和Nieto认为,主要使用显性技术知识的企业偏好采用专利,而主要使用隐性知识的公司偏好采用商业秘密。Byma和Leiponen发现,企业规模与选择专利的概率正相关,而研发投入与选择商业秘密的概率负相关。袁健红等分析了影响企业选择专利和商业秘密两种保护手段的各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研发强度、激励机制及创新类型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自主创新保护机制的选择。

已有研究多着眼于选择何种专有化手段保护技术创新,却并未对专有化体系效度所产生的绩效效果进行剖析。笔者认为创新保护手段的使用仅仅是解决专有性问题的外在表现,而其根本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攫取创新收益并提升创新绩效。因此,本研究根据专有化体系效度的形成机理,将其划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从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观的角度出发,利用220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企业的横截面数据,尝试回答如下3个问题: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内外部效度是否对创新绩效形成异质的独立效应?专有化体系效度对创新绩效的总体效应如何?考虑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本研究明晰了企业该如何合理高效地保护创新,这对于推动企业的专有性管理实践乃至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形成之间的交互效应

根据Teece对专有化体系的定义,专有化体系效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衡量指标:一是技术创新内在蕴含的技术知识的本质,二是外部法律机制的保护强度。Zander和Kogut认为技术知识的本质主要是指技术知识的隐性或显性程度,包括可编码程度(codifiability)、可传授程度(teachability)、复杂程度(complexity)、系统依赖程度(system dependence)和产品可观察程度(product observability)等5个方面。隐性知识很难清楚表达,因此其传播的内在困难性加剧了模仿者掌握知识的难度,进而提高了技术创新者独占知识的程度。然而,隐性知识织成的自然壁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Saviottit指出,自然壁垒会随着技术知识的显性化、了解技术知识的群体的扩大以及知识潜在使用者的增多而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因此,企业通常还依靠法律机制对技术创新施加外部保护,使模仿者要么不能合法使用技术创新,要么缺乏技术创新的相关信息,从而对技术创新享有所有权和排他权。Hurmelinna等指出,法律机制的保护强度取决于专利、版权、商标以及商业秘密(主要指可执行的法律保护手段,如保密协议)等措施的使用,其中专利的保护能力最高。

本研究认为上述两个基本衡量指标形成专有化体系效度的机理不同:利用技术知识的本质而实现的独占程度构成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借助法律机制而达成的保护强度则构成专有化体系的外部效度。内外部效度形成机理的差异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Hurmelinna和Puumalainent指出知识的隐性属性与专利保护矛盾。因为如果核心知识在本质上过于隐含,知识产权申请材料便难以书写,专利等法律保护措施便缺乏可获得性,外部效度的形成便受到抑制。反之若利用专利等法律保护措施实现外部效度,这些措施需要向国家机构如专利局提交正式申请。Fafia等指出申请则意味着用知识的公开与显性化交换法律保护,Laursen等指出企业还需在知识产权申请材料中指明技术的新颖性与价值性,因此外部效度的达成过程实则向外界披露了大量创新相关信息,从而导致了隐性属性的降低。综上,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对技术创新的“并行保护”。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1 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间存在矛盾性。

1.2 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

基于资源的观点(RBV)指出,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Hoopes等指出资源和能力的不可模仿性是这四种特性中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基于知识的观点(KBV)强调,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技术创新蕴含的隐性知识是异质的,而且通常内嵌于组织惯例和能力中,难以清楚表达。隐性属性构成的内部效度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技术创新的扩散,但至少制造了模仿壁垒,提高了潜在使用者获取技术创新的内在困难性,进而保护了企业对创新收益的获取。Hurmelinna等。研究发现隐性技术知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且此效应在突变式创新的环境下尤为显著。Gonzalez等指出技术知识的差异可以作为企业绩效异质性的一个解释。由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2a 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外部效度由专利、商标、注册设计、版权以及商业秘密等法律保护措施的使用实现。专利赋予发明人一种排除权,除发明人以外的任何人无权对技术创新进行经济开发,包括制造、使用、销售等;商标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在专利到期后仍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事实壁垒;注册设计保护技术创新的整体视觉外观;版权保护原创作品的署名权;商业秘密以法规形式防止任何创新相关技术信息(化学反应式、设备、工艺与流程等)外溢。外部效度以法律效力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所有权,企业有权对侵权事件作出激进的诉讼和周密的处理,这其实是向模仿者发出了积极捍卫权利的信号,促成了企业对技术创新合法开发权的垄断和超额利润的获得。Hurmelinna等研究发现专利、技术隐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Arundel指出对技术创新进行保密有助于提升企业收益。Xu等也指出,专利、注册设计、商标等法律措施的组合使用能有效推动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综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2b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均可实现对技术创新的独占,从而使企业享受超额利润并提升创新绩效。但是,外部效度在利用法律机制独占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能向外部展示该技术创新的价值性。专利、商标等措施的使用还能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声誉,从而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形成排他性网络并获取更多的利润。Ceccagnoli指出通过专利保护等措施实现的企业层面的强技术独占能引致更优秀的经济绩效。综上,外部效度能使企业形成更优良的销售或服务等互补资产,从而在新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攫取更多利润。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2c 与内部效度相比,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1.3 专有化体系效度对创新绩效的总体效应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联合即是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是一个连续变量。相同的效度可以通过不同手段的组合而形成,只是外部效度主要通过法律保护实现,而内部强度则依赖于将技术知识的缄默程度和复杂性嵌入组织结构中获得。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越高,技术创新就越容易被企业独占;反之,技术创新就容易为模仿者所获取且外部法律机制也不能有效保护,专有化体系也就越弱。专有化体系效度越高,创新企业便越容易牵制模仿者并将技术投入生产并扩大市场份额。对技术创新的独占也为企业营造了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企业在定价上有较强的灵活性,企业既可以收取高额授权费,也可以通过超额利润率直接增加创新收入并提升创新绩效。同时,Levin等指出从技术创新中获益驱动企业参与并产生技术创新。企业从技术创新获取的利润越多,则被社会其他主体所瓜分的利润就越少,企业继续从事技术创新的激励也就越强,进而有利于企业形成良性的创新循环。综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3 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本研究面向中国制造业内的产品创新企业收集数据。在正式调研之前,我们首先在西安高新区选择10家产品创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企业的研发经理或技术总监进行访谈。接着以卡内基梅隆调查(Carnegie Mellon Survey)和共同体创新调查(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的问卷为基础,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员的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并形成最终问卷。大规模的正式调研于2011年3-10月之间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采取与委托调查公司合作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甄别问题是“是否为在2006-2010年间进行产品创新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包括两种形式:①基于新技术开发,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②基于已有技术的改进,把以前企业或市场中存在的某种产品的形式和功能加以适当的改进,从而适合消费者现在或潜在的要求。调研对象的职务为企业的研发经理或技术总监,极其熟悉企业的技术、研发以及技术创新保护现状等相关情况。要求调研对象逐个回答问卷,若问卷没有完整回答,则视为无效。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20份。

最终样本来源于北京、上海、成都、西安、苏州、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样本企业所属行业广泛,主要包括石油化工(19.1%)、电子产品(15.9%)、食品饮料(13.1%)、设备制造(12.3%)、家具制造(9.5%)、电气产品(6.8%)、造纸印刷(5.9%)、纺织印染(5.0%)及其他行业(12.4%);样本企业股权形式多样,民营企业占55.0%,合资和合作企业占15.5%,外商独资企业占10.5%,国有企业占5.9%,集体企业占5.5%,其他类型企业占7.6%;企业规模(年销售额)3 000万以下、3 000万~3亿和3亿以上分别占47.7%、20.0%和32.3%。

2.2 变量测量

为确保数据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在国外调查和文献中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访问对象的理解和反馈意见对问卷量表在措辞上进行了必要调整。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企业的创新绩效。采用Laursen和Salter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量表,以企业2010年创新产品销售额(包括两种形式产品创新销售额的加总)占企业总销售额的百分比进行测量。

本文自变量为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根据Hurmelinna和Puumalainen的研究,结合Zander和Kogut对技术知识本质的分析,采用10个题项的量表来测量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具体测量指标见表1、考虑到当选项超过五点时,一般人难以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因此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度量,量表刻度为“该题项表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比: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对10个题项的得分按0~4分重新标度,加总后得出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

根据Hurmelinna和Puumalainen的研究,结合企业调研的实际情况,采用五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的使用频次和有效性的加权求和测量专有化体系的外部效度。五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分别为专利、版权、注册设计、商标和签订保密协议。使用频次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度量(在计算外部效度时使用频次同样以0~4分重新标度),量表刻度为“企业使用下列措施保护产品创新的频次:1几乎不使用,5频繁使用”。法律保护措施使用越频繁,企业对技术创新施加的外部保护越强,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也就越高。专利清楚界定保护对象,排他性保护范围广泛,是最强形式的法律保护措施,所以专利有效性权重赋值为3;注册设计、商标和版权也明确界定保护内容,但保护范围不如专利广泛,所以这三种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权重赋值为2;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难以界定,保密协议的执行情况也无从得知,因此保密协议措施的有效性权重赋值为1。

本研究控制了企业规模、市场范围及研发过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规模以企业的年销售额测量。市场范围分为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值为1~3分,分值越高表示企业市场范围越广。研发过程是一个虚拟变量,企业采用间断性研发则值为0,参与持续性研发则值为1。研发过程同时控制了研发强度及所属行业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持续性研发企业的研发强度高于间断性研发企业。而且在本调研中,间断性研发的企业大多隶属于食品、纺织、家具等离散产品行业,持续性研发的企业均隶属于设备制造、电子、电气等复杂产品行业。

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问卷数据质量主要以信度和效度来衡量。本研究通过Cronbach's仪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对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两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各变量量表的建构效度。变量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内部效度变量和外部效度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高于0.7,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从因子载荷看,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5,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可进行下一步研究。

3 实证分析

由于因变量创新绩效是在[0,1]区间浮动的百分比,其值以正概率取0且其余值在0的右侧连续,因此本文使用STATA11软件中的Tobit双边审查回归模型验证假设。同时考虑到标准Tobit模型要求因变量残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所以对创新绩效值进行对数变换。在回归分析前,我们计算了模型中各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2,因此模型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且Chi-square值也表明所有方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

表2为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由表2可知,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β=-0.346,p

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以及总体效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检验了控制变量以及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内部效度对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β=0.0097,p

4 结论、启示与展望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观,本文利用220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企业的调研数据,首次对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以及总体效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形成之间的交互效应。本研究发现由于形成机理的差异,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的形成具有矛盾性。依赖技术知识的隐性程度实现内部效度的企业会减少外部法律保护措施的使用以降低外部效度;反之,依赖法律保护措施达成外部效度后,内部效度将随之降低。这拓展了Hurmelinna等关于知识的隐性属性与专利保护矛盾的研究结论。

(2)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本研究发现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异质的独立效应。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在引入外部效度二次项后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会首先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之后再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篇8

从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里程,截至目前,已建成时速超过200千米的高速铁路8400余千米,可见,无论是高速铁路的时速、还是高速铁路的通车里程均有了大踏步前进。我国高速铁路领域建设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技术创新,高速铁路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结合高速铁路技术革新的历程,首先介绍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现况,接着论述技术创新的各项优势。

1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现状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高速铁路的融资来源匮乏,财政投入相对较少,票价多年未见改变,因此,高速铁路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90年代中期后,在国家的大力关怀和扶持下,高速铁路的建设规模及速度不断加快,发展相当迅猛。同时,随着技术改造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政府着力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行新型引进战略,将研发所需经费纳入引进资金范畴中,在增强企业研发水平的同时,构筑起了当代领先的高速列车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列车品牌道路。

高速铁路行业飞速发展的根源在于成功构建起一套完备的、成熟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政府引领下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的研发进程。该体系的提出,为高速列车的研发和投入使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指导作用,它依托大系统动力学原理,将高速列车与接触网、周边密集的大气环境和轨道线相整合,开展模拟化仿真,用于明确高速列车同全部相应系统的动态关联,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全局优化和仿真计算于一体的高速列车系统,在对该系统建立模型时,努力破除传统软件对建模自由度所带来的诸多局限,实现了列车系统的仿真计算。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夯实了牢靠的科学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有助于与我国高速铁路理论所要求的各项技术规范相吻合。由此可见,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带来了高速铁路行业的迅猛发展。

2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优势

2.1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较高

主要表现在输送能力强,高速度,高舒适度,高安全性。强大的输送能力是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重要优势,就当前来看,我国高速铁路几乎全都达到行车时长相隔4分钟及其以下的目标,在当今高速铁路技术中居于绝对领先地位;衡量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水平的最显著标志便是速度,我国研发的京沪高铁,在试运行中打破了时速最高纪录,达486km/h,在世界范围内的高速铁路运行史上前所未有;为提升旅客乘车的便捷化,经过科学调整,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更趋于规律性,高速铁路的站台依照车次固定,并且列车车厢的装饰力求精美,生活、工作设施一应俱全,座位舒适宽敞,便于行走,运行十分稳定,我国高速列车在生产中均保证隔音、减震的高效果,使旅客体会到舒适感;高速铁路因处于全封闭环境下自动运行,又具备一整套相对健全的安全防护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堪称最高,在我国高速铁路问世的数十年里,从未出现过重特大行车事故,事故致死率几乎为零,在世界上的安全性能属罕见。

2.2 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工程已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目前,我国已总体掌握路基形变、沉降管理技术,高速道岔及无砟轨道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论是高速桥梁的修建水平,还是高速加长隧道的开发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另外,500米长钢轨焊接仪器及铺设机组研发完成,高速铁路工程的各项基础设施规范体系已完全形成。

200km/h高速动车组技术已日臻成熟,我国已建造了200km/h的动车组研发平台、技术规划和创新检验平台,最高速度达350km/h的CRH3型列车已在京津客运专线通过运营,标志着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建造成功,高速动车组技术在吸收和创新中已赶超世界水平。

2.3 我国高速铁路呈现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从长远来看,依据国家铁路网的具体规划,要建成一个庞大的、多功能的高速铁路网络,覆盖全国九成以上的人口,连接全部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高速铁路的网络化发展必将为技术的进一步改造和创新提供原动力,成为绿色交通的中坚力量。伴随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高速铁路网络所产生的新型客运市场将在国际上首屈一指,进而为我国高速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赢得世界市场的主动权。

2.4 高速铁路的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

高速列车国家级技术创新体系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更新,轨道交通实验室已启用,新研发的多功能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并在京津、武广等高速线路上展开精确可靠的追踪试验,累计了大量的实测信息数据,为今后高速列车的全过程、全寿命的探析创造了成熟的技术条件。国家级实验室的创建势必成为新的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同时,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距之长也为国际罕见,为高速铁路的发展积蓄了强劲的力量。

2.5 我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超越国际水平

我国建设一流的、发达的高速铁路,离不开一流的技术设备。在建设高速铁路时,技术设备不单要求在技术上具备前沿性,而且更加经济、可靠和适用。另外,在高速铁路运营中要确保高效益、高密度、高正点率,还有赖于高度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大幅运用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超越世界水平的关键。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为此,要进一步树立技术创新的强大信念,敢于正视技术研究过程中的缺陷和漏洞,尽快纠正偏差,充分发挥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各项优势,进而为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志云.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J].科学通报,2012(8).

[2]赵振辉,秦四平.试论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必然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 -0172-04

一、相关文献综述

需求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Schmookler(1966)提出的需求拉动假说。此后,学者分别从国家宏观、产业中观和企业微观层次等角度研究了两者的关系。宏观层次上,P.A.Geroski 和 C.F.Walters(1995)通过分析英国1948—1983年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得出需求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的结论;Jakob Edler和Luke Georghiou(2007)通过研究欧洲几个国家的政府采购实例,认为通过政府采购创造的需求,同样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产业中观层次上,Mayers 和Marquis(1969)通过对五个不同工业部门的567项技术创新成果的研究,认为需求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素;Scherer(1982)则验证了技术创新受市场需求驱动与制约的机制;Dal Hwan Lee (1991) 的研究表明,在化学、食品和生物工程研究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市场需求起了主要作用。微观层次的研究很多,Erik Brouwer 和Alfred Kleinknecht(1996)通过对荷兰8 000家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调查,印证了Schmookler的观点;Crepon、Duguet 和Mairessec(1998)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企业的创新产出与研发投入、需求因素直接相关;Nicoletta Corrochera和 Lorenzo Ziruliaa(2010)分析了需求因素对服务通讯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起重要的推动作用;Jaehun Joo(2011)的研究认为,顾客对语义网的现有系统和新服务功能的需求是其技术创新的首要动力。

国内对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假说的研究晚一些。范红忠(2007)认为,有效需求规模能降低研发风险、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欧晓万(2007)的实证分析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苏世伟、聂影(2007)分析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得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的结论。周怀峰(2008)从国内需求角度出发,得出了国内市场对技术创新产生重大影响的结论。康志勇等(2008)认为,在短期,有效需求通过提高技术创新的预期收入来促进一国自主创新;在长期,有效需求通过影响市场结构,从而提高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效率。孙晓华等人(2009,2010)实证检验得出需求规模与产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内生的关系,有效需求规模不足和需求结构低端化是抑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上述研究都认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市场需求能拉动企业技术创新。如果该理论完全正确,那么,像中国这样具有大规模市场需求的国家,同时也应该是技术创新的大国。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具备了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但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却无法与庞大的需求规模相对称?显然该理论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这就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创新的空间。笔者猜测,如果该理论是正确的,很有可能实际上能够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起到拉动作用的市场规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无法与庞大市场需求规模相对称的问题。

二、一定的需求规模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条件

我们首先从理论上来考察市场需求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既定的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为X,用Zij表示在不同市场需求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下标i表示第i种创新产品,j表示第j个消费者,则有:

当zi=1时,说明当市场对某种创新产品i的需求规模达到了有效需求规模临界值a,企业就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当Zi=0时,说明在其他情况下,当市场对某种创新产品i的需求规模未达到有效规模值a,企业将满足于现状,不进行技术创新。

假定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时拥有的是规模报酬不变的CD生产函数,令为市场对非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在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时,技术因素是个外生变量A,m为影响企业生产的其他因素,将市场消费者需求设为无限个非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消费者的规模可视为连续的无数个整数的集合,则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收益函数为:

令生产成本为,P为产品的价格。此时,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1)

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假定企业依赖自身的要素禀赋从事研发生产,在独享收益同时,也独自承担成本和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令企业技术创新生产函数为,与未进行技术创新相比,企业因技术创新产生的边际创新成本为θ(θ≥0),与创新产量成正比,此时企业的生产成本为θY'+C(Y),A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因素,m为其他因素,X为市场对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将市场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视为连续的无数个整数的集合。此时,企业的需求诱致创新生产函数为:

(2)

设为创新产品的价格,则利润函数为:

(3)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不创新的利润差异为:

③式减②式有:

(4)

当时,企业有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

由(4)式可知,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市场需求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越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高;对非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越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预期利润越低,进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也越低。只有当消费者对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达到有效需求规模临界值(即Xi>a)且Δπ>0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比不创新获利更大,企业才有创新的激励。因此,对企业创新产品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是企业进行创新决策的重要条件。

三、影响创新产品有效市场需求规模的因素

只有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新产品的需求才能给厂商带来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从而促使企业加大对领先技术的投入与研发。对低质量产品的需求规模的扩大不但不能刺激厂商的技术创新热情,反而会诱发厂商大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因此,我们将对一国高质量的新产品的总需求界定为该国创新产品有效需求规模。这样,对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就可用四个基本要素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用基尼系数表示的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净额。其中,GDP指标反映该国在一段时期内的市场需求总量和总体购买力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GDP越高,对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也会越大。人均收入反映了一国人均购买力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收入越高,对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也越大。基尼系数则反映了一国财富的集中程度或者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尼系数越高,说明该国的财富集中度也越高,能买得起高质、高科技的新老产品的居民的人数就越少,对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也越小。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净额等于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减进口,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表明国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多少转移到国外,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则表明国外对本国创新技术产品的需求有多少。转移到国外的需求(进口)就不是对本土企业创新起到拉动作用的有效需求,国外对本土企业创新产品的需求(出口)也构成了拉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

事实上,虽然中国总体市场需求规模大,进出口规模也很大,但能够拉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规模并不大,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总体偏小。

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依然很低。近10年来,虽然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总体上有轻微地下降(见表1)。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都在40%左右。尤其是当前中国近9亿多农民将接近一半的收入用于食品消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缺乏对耐用品和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商品需求,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另外,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以及医改、教改、房改等改革预期的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里面用于预防未来不确定支出的因素增强,储蓄增加,从而减少消费,减少对创新技术产品的需求。

可见,虽然我国总体的需求规模和购买力很大,但由于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不高以及受未来预期不确定的影响,居民对工业品的需求,尤其对价格较高的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第二,收入分配不均限制了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开始突破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水平(见表2)。收入差距加大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层次的扩大。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随着收入差距加大,高收入阶层更加富裕,但因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小及这个阶层人数少,对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也是有限。再者,即使这个阶层对创新技术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大,但更多是转移到购买进口的高端产品,这样,对创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大部分就转移到对国外,也没有形成对本土企业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而低收入阶层受收入水平的限制无法提高消费水平,这一部分的人口越多,全社会的总体消费需求就越偏低,从而导致对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不足。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了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影响消费者对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品的消费,从而导致了国内对创新技术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不足。

第三,新技术产品出口净额低。一般认为,出口能为本土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机会,因为出口意味着更广泛的市场需求规模,而进口则侵蚀本土企业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减少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机会。2005年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都在不断的增加,出口净额一直都很大。但总体的出口规模是不是都构成了拉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呢?这就

必须结合出口产品高低档次来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中国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其中工业制成品占了很大的比重,但出口产品的档次却不容乐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只占总出口的3%左右。总体而言,国外对来自中国的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很小,与中国总体的出口规模不对称。再者,这些对来自中国的创新技术产品的需求里面,大部分是对外国在华企业的新技术产品的需求,真正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产品的需求又少了很多。

另一方面,进口的新技术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本土企业的市场需求规模。表4可以看出,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约占进口总额的3%左右。表3和表4的数据对比发现,新技术产品出口净额不大,原因是两方面:一是本来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就不大,二是进口的新技术产品规模较大。这意味着:一方面,中国在海外拥有的市场大多数为低端产品市场,除了无法给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带来压力和动力,还可能导致企业满足于国内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继续生产大量低端产品;另一方面,进口高端产品减少了本土企业的市场机会,进而使得国内对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转移到国外企业,导致这部分需求无法对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虽然,我国总体的市场需求规模很大,但真正形成拉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市场规模并不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无法与庞大市场需求规模相对称的问题。因此,要发挥市场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拉动功能,并以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那就需要扩大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突破市场需求因素对技术创新的限制。

第一,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这是扩大创新技术产品市场需求规模的最根本的办法。近期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和理顺农产品价格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也要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改、教改、房改政策,使城乡居民有稳定的收入支出预期。

篇10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

按照波特的理论[1],产业竞争优势是指一国的特定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创造出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直接表现为该国的产品价格低于或质量优于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产业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表现出来,集中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代表了国家竞争优势。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作者曾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2],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黄文青[3]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赵玉林,周珊珊等[4]基于新钻石模型对武汉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评价;王家庭[5]基于中国30省区的数据对科技创新、空间溢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张赛飞,邓强等[6]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则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为研究视角,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一)从绝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表现。

从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及出口额等总量指标都逐步提高,分别从1995年的965.36亿元、937.09亿元、53.55万人和528.4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3 576.3亿元、23 227.6亿元、361.49万人和14 265.7亿元,增幅达20倍之多[7],这也反映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形成和提升。见图1。

图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表现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里面没有1996年和1997年的出口额数据

另一方面,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和出口额不仅绝对数量在增长,而且其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位居首位。其中,出口额更是一直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3以上,当年价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几乎也是一直占全国的1/4以上。因此,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而且主要是规模优势。见图2。

图2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2.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表现。

从当年价总产值和出货值两个方面分析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即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及全国的发展情况。从当年价总产值看,1995-2011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1995年和1999年甚至超过了70%,因此,相对于其他四个高技术行业而言,其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也在30%以上,2003年超过了40%,因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反,1995年至2011年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0.5%,另外,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占广东省的比重也不超过5%。见图3。

图3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从出口额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中具有绝对优势,两者之和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95%以上;而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995-2011年三者比重加起来不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5%,具有相对劣势。见图4。

图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出口额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比重

(二)从相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为了更全面了解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面再从出口竞争力指数这个相对指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竞争能力的大小揭示了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这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TC)来衡量。贸易竞争力指数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

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公式为:

式中:TC为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Ve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Vi为高技术产业的进口值。

通常,TC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l之间。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小于0时,说明竞争力弱,指数越趋近于-1,其竞争力越弱。若TC≥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C

由于数据有限,本文只测算了2002-1010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1。

由表1可见,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只有2002年小于0,其余年份均是介于0和0.5之间,说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强出口竞争力。

另外,与其他省级区域对比可以看出,福建、江苏、天津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略强于广东省,福建省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最强。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科技创新就是基于科技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其越来越成为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增速明显

为促进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广东省经济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提高对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力度。广东省R&D经费内部支出在1995年只有1.735 3亿元,而在2001年超过了50亿元,2005年超过了100亿元,2008年超过了200亿元,2011年则达到了将近481亿元。同时,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的新产品开发经费也是大幅度提高,由1995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81.28亿元[7]。

相对而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而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分别为4.33亿元和1.21亿元,远低于2007年的22.54亿元和2.23亿元[7]。见图5。

图5 1995年至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情况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产出成绩斐然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在2011年分别达到39 338项和45 172项,达到历史最高值。

同样,近几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也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的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7 408.07亿元和4 283.09亿元,也创下历史记录。见图6。

图6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项科技产出指标

三、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的测度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但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传统要素。同样,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在广东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中是内生变量,因此在建立模型时把其作为单独的变量考虑进去。

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为解释变量,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取1995-2011年之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对各时间序列取对数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对经济时间序列取对数后可以避免模型的异方差,因此对指标的原始数据都取其自然对数,建立双对数函数模型进行计量检验:

ln Y=c=a ln X(2)

式中:Y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X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a=d(ln Y)/d(ln X) ,即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所作的贡献。运用Eviews 7.0经济计量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回归模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正相关。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每提高1%,就可以促使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提升0.661 7%。

(二)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采取上述同样的方法和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

以Y表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总产值的增加;ci表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常数;ai表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竞争优势的贡献度;Xi表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R&D经费内部支出,建立双对数模型

式中:i=1,2,…,4。i=1时代表广东省医药制造业,i=2时代表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i=3时代表广东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i=4时代表广东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1995-2011年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不全,无法进行回归分析。所以,在此就不再计算科技创新对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贡献度。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呈正相关。虽然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总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却不到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因此应不断提高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其竞争优势。

第二,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水平,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出现下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更多地用于了先进设备的引进,而这是不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因此应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研发投入经费的管理,提高发明专利授权数,因为这是研发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2009-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分别是68.06%、72.77%和65.99%,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因此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合理支配研发投入经费。

第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

虽然广东省是全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大省,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华为、中兴和腾讯等一大批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但是其众多关键的技术和产品仍主要靠进口解决。在全球家电制造产业链上,广东省的家电产品也一直在中低端徘徊。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重点发展规模超千亿元的软件、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极具产业包容性的智能家电,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6] 波特 迈克尔.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68.

[2] 张倩男.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6):4348.

[3] 黄文青.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2941.

[4] 赵玉林,周珊珊,张倩男. 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8100.

篇1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041-03

[作者简介]应 欢,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湖北 武汉 430074)

牛函娟,咸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档案管理。(陕西 咸阳 712000)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对多学科交叉技术和知识的依赖,以及有限资源的快速流动,决定了企业必须与其他组织合作以便交换和获得各种知识、信息以及其他资源,一方面,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链的某一或某些环节上,另一方面,在其他技术创新环节上依赖于外部组织掌握和控制的资源,从而引起技术创新职能在企业间重新分配组合。Hippel(1988)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并非主要由产品制造商完成,而是在生产价值链中担任相应职能的企业承担创新源泉的角色(functional sources)。外包(Outsourcing)作为企业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一种形式,为企业以有限专用资源担任创新源提供了途径,在节约开发成本和降低开发风险的同时加速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

集群是一个特殊地域内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中,具有产业发展的结构安排以及地域内实体间的联系机制,不仅包含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而且纵向拓展到下游顾客,以及横向拓展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和在产业内部通过技能、技术投入相关的企业。随着成熟产业的需求较小变动和全球激烈的竞争,供应链对集群内企业提供的整合意向强烈表现出来(黎继子等,2005)。集群供应链的地域――盟约型关系结构(周永红,2006),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和存在方式之一,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职能化分布和外包创造了其他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职能化外包

埃里克・冯・希普尔关于创新职能源的研究结论表明,创新者的利润期望和企业技术创新职能角色转化的困难是影响产业价值链企业技术创新职能化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

1.创新者的期望利润决定技术创新职能源的提供者。每个企业都希望创新费用最小,而从创新中得到的创新收入最大。资料表明,在几个企业中,只有那些期望从某类创新中获取最可观利润的企业会比其他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并最终将其他企业赶出市场(Hippel,1988)。由于不同企业对一个创新机会拥有不同的职能联系,从而会形成不同的创新利润期望。企业面对的创新机会越大,就会形成越高的创新利润期望,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追逐创新。创新职能源的出现,揭示了产业价值链的不同职能位置与同一个技术创新机会的联系差异化,造成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不愿意逾越的障碍。

2.角色转化困难提高了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门槛。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具有典型的专有资产的特征,一旦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打算转换自己的角色,则意味着对各项专有资源的重新投入。一方面,面临由于知识的粘性(knowledge stickiness)存在阻碍技术创新隐性知识转移的困境,另一方面,面临专有资产投入昂贵的风险。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常常被视为专有资产并被作为商业秘密而加以保护,当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隐性知识不能在内部获得时,企业只能自己开发或通过同其他专家交谈的方式以学习他们想知道的东西。由于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能力不同,以及知识粘性的存在,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从外部成功获得知识的门槛,即使有机会获得竞争对手掌握的隐性知识,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掌握,而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于昂贵的专有资产投入,则构成了企业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基础设施以适应新的职能角色的前提条件。

3.较高的期望利润追求和角色转换产生的高投入,揭示了某些行业的企业将技术创新活动外包的可能性。一旦企业认识或了解一项技术创新或某一创新组成部分以较低成本由具有某一职能的企业提供时,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就必然通过外包的方式从创新源那里获得希望得到的技术或知识,同时也因此相应减少企业自身对本项新技术或新知识的研究开发投资。这样虽然可以由于获取成本的降低获得良好的短期回报,但是势必损害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技术能力的积累,特别是某些技术诀窍必须通过研究开发的过程才能学会。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外包可能使企业对外部组织的依赖程度日益扩大,久而久之可能失去对某一技术的开发能力,甚至是吸收能力。为了避免外包可能产生的这种消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包需要企业创造合作开发的形式并积极参与。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合作方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外包,能够同时满足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研究开发的要求,并且积极寻求各种组织形式,从而实现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外包。

二、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集群供应链使得企业处于大量组织实体密切相互接触和交往的网络结构中,一项技术创新项目随时可能因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或终止,企业单独从事并成功实现一次商业化的新产品/服务、新工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即企业不可能实施一次技术创新中包含的所有行为,而只能承担其中一部分。由于每一次技术创新可能由不同的职能源发起,而且不同的企业在创新经历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表现为企业在不同的技术创新经历中从事的与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有关的活动,可能是直接构成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直接行为,也可能是间接促进项目完成的间接行为。

对于直接行为,根据Utterback(1971)经典的三阶段模型,具体为:①新思想产生――来源于知识的碰撞(魏江,2002)――由理论学习、用中学、干中学以及补充性技术发展(Nieto,2003)获得,因此,思想产生可以具体描述为技术创新人员或组织的学习行为。②问题解决或发展,即通过某种方式重新组合原材料和力量(熊比特,1990)导致新产品/服务的出现或新工艺的应用,可能是采用不同质量的劳动对象,或使用不同水平的劳动工具(包括技术手段),或雇用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因此,该阶段创新行为存在于调整劳动对象、采纳高水平劳动工具或雇用高技能人员方面。③实施和扩散,包括新产品生产和市场投入,例如营销、分销和零售行为,集群供应链企业通常将这一部分行为委托于价值链合作伙伴完成。

对于间接行为,可能产生于与技术创新高度相关的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员创新(Knight,1967),包括变更工作分配、构建权力关系、沟通体系或奖励系统,人员流动以及调整组织中人员的行为和信仰;也可能产生于受限的历史性条件、具有路径依赖性的企业制度和文化形成过程(Strambach,2002),包括规章制度变化以及企业资源的积累。由于地域集聚性,企业与其他组织包括政府和公共事务机构之间存在密切接触,其创新行为外部其他合作者影响将更加深刻和频繁,例如外部知识和技术应用程度(Kumaresan and Miyazaki,2000)或者合作关系的密切和友好程度,都可能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进程。

三、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外包优势

从集群供应链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和条件来看,集群供应链同时汲取了集群和供应链各自具有的优点,并且因为其自身形成的地域――盟约关系结构弥补了集群、供应链的不足之处。正是基于这种双重属性的存在,集群供应链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职能化外包提供了其他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对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来说,集群供应链具有交易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投资增加的双重效应,毫无疑问推动了集群供应链企业对技术创新行为的追求。地理位置上的彼此邻近和集聚,使得集群供应链企业具有相似的产业特征、文化特征、制度特征,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专业化投入、技术溢出和相似价值观的共享。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共享加速了创新行为的趋同性,表现为直接创新行为的互动进行,以及间接创新行为整合费用的降低。这是因为,集群内部存储的产业技术和人员降低了集群供应链企业直接的包括时间的和空间的学习障碍,并且学习过程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呈现出快速响应的动态特点;另外,相似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奠定了集群供应链企业在合作创新中支付较小费用协调彼此人员和组织的间接创新行为。

由于合作式技术创新外包,技术创新分工不断深化,并以创新职能分工形式出现。集群供应链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具有供应、生产、分销等显著不同的职能位置,在供应链中产生一种职能分工经济。职能分工经济产生于组织在特定职能活动中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可以通过职能分工节省重复的学习费用(陈松,冯国安,2005)。采用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开发外包与合作伙伴相结合的方式,成员企业将由于供应链盟约因素,从寻求技术创新整体最优解的立场出发采取积极的创新行为,同时提高企业以至整个供应链获取和积累技术与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集群供应链企业以不同职能身份参与新产品/服务或新技术开发,无论从参与创新的过程还是结果来看,都表现为一种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的成本、风险和利益分享的机制。这是因为,集群供应链提供了特定的产业生产背景,同时由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稳定的信任关系,为他们彼此共享和利用技术和知识奠定了基础,从而避免了组织在技术创新中重复学习的需要,也由此存在职能分工能够节约重复学习费用的情况。

此外,集群供应链企业围绕同一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成员企业之间物流转移本地化,不仅可以避免由于远距离产生的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过高问题,而且能够保证各企业和各产业群之间实现紧密连接(伍琴等,2005)。这是因为在产业集群运作中形成供应链规划和管理理念,能够避免无序竞争,加强专业化分工。同时,由于一个集群内处于相同产业价值链职能位置的技术研发型企业、生产制造型企业和销售型企业数量比较多,可能存在一条或多条供应链在一定空间的局部集中。各个供应链内部上下游企业不仅相互合作,而且不同供应链中位于相同链节位置上的这些企业,由于竞争关系他们之间存在跨链交叉创新行为的协调问题。

四、小结

集群供应链集聚而有序的企业生存环境,为现代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职能化外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使得集群供应链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优于其他的条件。尽管如此,集群供应链在企业技术创新职能外包方面的优势,常常受到供应链网络的能力不同、供应链整体利益与企业个体利益冲突、机会主义存在等问题的制约(朱燕君,2004)。而对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则有助于解决由于集群资源自我演化产生的上述问题,从而提高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von Hippel,E.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J]. McKin-sey Quarterly,1988,1:72-80.

[2]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集群式供应链与物流逆向化分析――以东莞IT产业为例[J].科研管理,2005,(4).

[3]周永红.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协调框架及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Utterback.J.M.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in the fir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1,14(1):75-88.

[5]魏江.组织技术存量激活过程和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3).

[6]Nieto,M. From R&D management to knowledge man-agement:an overview of studies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3,70:135-161.

[7]约瑟夫・熊比特,著.何畏,易家详,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0.

[8]Knight,K.E.A descriptive model of the intra-firmin-novation proces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67,23:478-

496.

[9]Strambach,S. Change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New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Competitive Cities-The Case of Stuttgart European[J]. Planning Studies,2002,10(2):215-231.

[10]Kumaresan,N.,& Miyazaki,K.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as Spillover Infrastructures"--Understanding the Hidden Dynamics of Knowledge Distribution in an Innovation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6(1):25-51.

篇12

简单来说,采油工程技术就是指油田开采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的总称。在当前我国石油巨大的需求量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需要石油企业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开发出新的采油工程技术,以提高石油开采率,减少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1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1.1发展历程

通过对我国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来看,可以将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开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也是我国开始朝着油田开采探索的起始。由于油田开采刚刚起步,故而,这一阶段还存在采油设备并不完善,采油工程技术水平较低,采油工艺不成熟等问题。即便如此,这一阶段我国采油工程技术仍取得了较大成就,完成了人工举升、火烧油层等试验,为我国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多个大型油田的开采,我国逐步研发出能与多种油气藏相适应的采油工程技术,推动了采油工程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其中尤以分层开采工艺的发展最为重要,并成为了我国油田开采技术的重点。第三,系统化阶段。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这一阶段的油田开采实现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改造与引进,大大推动了我国油田开采工会曾的系统化。同时,在新的管理体系和新的生产模式的不断应用与规划中,石油企业自身也形成了集技术、效益、环保、成本等多方面结合的完善的生产系统,奠定新时期我国油田开采的发展基础。

1.2具体应用

新时期我国油田开采不断引进并研发了多种新技术,不但有力地提升了采油效率,而且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环保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而近年来,采油工程技术的应用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采油技术。在开采中利用某些损耗小、发酵能力强的微生物,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提高其新陈代谢,进而提高油藏中残存石油的开采效率。第二,热超导技术的应用。热超导技术指的是利用物理学原理,将某些物质进行特殊处理,使其热阻趋于零。在油田开采中,应用热超导技术可增强原油的运动状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振动技术的应用。振动技术是油田开采中的常规方式之一,可分成水振动和人工振动两类。其中水振动是通过利用高频或低频的水力脉冲来替代传统的振动器,以实现降低原油粘性的目的,促进开采;人工振动是通过人工建立震源,并利用机械波的传送来增加开采产量。第四,新型材料技术的应用。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石油开采也研发出了多种新型材料应用于石油开采中。新型材料的应用不但提升了石油开采设备的耐腐蚀性和韧性,更有效地提高了石油管道等其他配套设备的耐久度,使油田开采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2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

2.1厚油层采油技术的创新

该技术的主要是利用成本低、高效的深度调配剂,使成胶时间得到减少,并与单向采油技术相互整合的一种创新技术。通过这样的创新整合,不但可直接开采油田,而且还可获取到油田中的含水量、各层产液等相关资料,为采油决策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2.2新型材料技术的创新

新型材料主要指的是耐磨损、耐腐蚀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将增强油田开采中设备的耐久度,从而减少了油田设备的不必要维修,且对加大油田勘探阶段的力度,油田采收率的提高有很大的裨益。当前,新型材料早已被用于石油开采中,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型材料的研发不能停滞不前,而是应当进一步研发出成本低、效率高、效果明显的材料,进一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2.3水平井配套技术的创新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地形复杂,因此各个油田的地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为为了实现油田开采的高效率,有必要加强对不同地质类型的研究,并研发与之相配套的压裂技术。比如与水平井相配套的扶杨油层分段压裂技术,在、底水等油层中构建了新型的水平压裂模式。此外,还应当对水平井完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保证其能符合水平井的要求,最终实现油田开采的规模化。除了上述技术创新的发展,采油工程技术人员还需立足于石油开采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变化,对开采技术进行细化研究,进而使各部分技术都能得到调整与优化,使采油率、开采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3结语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石油开采本是一项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工程,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重要途径,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要先了解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根据我国油田开采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油田开采的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不断提高采油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石油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曹展铭 吉祥 单位:青海油田采油五厂 青海油田采油一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