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动态》杂志是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创办于1979年,发行周期是双月刊。综合影响因子0.13,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要栏目有述评·专论、笔谈: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再研究、专题访谈、会议、书评与书讯等。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1002-7971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CN:11-1040/K
审核时间:1-3个月
创刊时间:1979
全年订价:¥ 280.00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于1979年创刊,主要刊登有关专题访谈、名家序跋、专家推介、新史料·新视野、笔谈、述评·专论、海外汉学、会议、书评与书讯等,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双月刊。
[1]题名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另外,如果为系列论文、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特定内容。
[2]注释要完整规范,至少包括作者(编者)、译者、文献题目、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及杂志出版期号)、所引内容页码等信息;外文注释从其原有体例;引文出自互联网的,请注明题名、详细网址及访问时间。
[3]摘要论著须附中文摘要,重要文章还必须附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
[4]正文各层次内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同级标题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正文一级标题序号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
[5]来稿应提供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职务、职称和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电子信箱等信息,并用单独一页纸打印,以便匿名审稿。
[6]图、表均应插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该图、表的正文下面。表、图题目及内容均须用中、英文双重表达。图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数据应有必要的统计分析。
[7]所有文章,均须附中文和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一致。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
[8]中英文摘要,摘要通常简明扼要地描述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方法/路径、研究发现和结论等,通常中文200-300字为宜。
[9]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
[10]本刊稿件从发表之日起,如无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方面特殊说明,即视作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的复制权、汇编权、发行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转授权等专著权。
立即指数: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即该期刊在评价当年刊载的论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 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影响因子:指该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545 | 史学;学术;政治;文化;清史 |
南开大学 | 121 | 学术;史学;社会史;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史 |
北京师范大学 | 68 | 史学;国史;学术;中国史;史学史 |
中国人民大学 | 57 | 学术;史学;秦汉;文化;考古 |
清华大学 | 55 | 出土;出土文献;清华简;学术;战国 |
首都师范大学 | 47 | 学术;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大学历史 |
北京大学 | 46 | 学术;史学;考古;中国历史;国际学术 |
西北大学 | 44 | 考古;学术;秦汉;秦汉史;秦汉史研究 |
南京大学 | 40 | 史学;日本史学界;史学界;历史研究;元史 |
暨南大学 | 38 | 史学;学术;史料;文化;明清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2号楼,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