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杂志是部级期刊,创办于1982年,发行周期是月刊。综合影响因子0.9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主要栏目有种业论坛、专题论述、种业管理、地方种业、问题与探讨、研究论文、育繁制种、良种良法、新品种、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ISSN:1671-895X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CN:11-4413/S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创刊时间:1982
全年订价:¥ 340.00
发行周期:月刊
咨询电话:400-838-9661
《中国种业》于1982年创刊,主要刊登有关专题论述、种业巡礼、学法用法、管理与经营、经验交流、研究论文、问题与探讨等,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
《中国种业》多年来致力于为种业发展服务,及时宣传报道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总结和交流国内外种业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为种子科研、营销、管理等单位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1]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应简明、准确,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能有标点、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2]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请另纸注明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
[3]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4]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内容的出处,用带方括号的数字(如[1])按顺序编码标明,并与文末编码对应。
[5]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1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请作者自行处理。
立即指数: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即该期刊在评价当年刊载的论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 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影响因子:指该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459 | 选育;栽培;玉米;大豆;栽培技术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188 | 选育;栽培;玉米;栽培技术;杂交 |
学研究院 | 164 | 玉米;栽培;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125 | 选育;玉米;杂交;马铃薯;小麦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122 | 玉米;栽培;高产;小麦;种业 |
广西农业科学院 | 102 | 选育;栽培;水稻;高产;杂交 |
中国农业大学 | 91 | 种子;种业;玉米;玉米种;玉米种子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91 | 高产;玉米;种子;选育;杂交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85 | 杂交;选育;玉米;高产;栽培 |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 73 | 玉米;小麦;选育;高产;栽培 |
中国种业杂志的编辑人很好,工作效率也相当的高。投稿第三天就给了长长的修改清单。排版的老师也不错,一次次打电话也很耐心,个人觉得只要创新点、选题热点够足,就不难中!
总体来说《中国种业》对稿子要求偏高,审稿一星期,主编终审半个月。从投稿到见刊是非常快的了。另编辑很认真负责。审稿人的意见也很专业。
审稿周期很快,编辑很负责,只是修改一些基本的小错误,还有格式问题,毕竟文章内容已经差不多,因为自己的不细心,还是有错误存在的。《中国种业》对格式要求较高,编辑很认真负责,严谨。是个不错的期刊,值得推荐!
该期刊老师、编辑都很好,态度也很好。8月中旬投稿,一个月后通知录用,但需要修改反馈并按照格式规范进行修改。老师提的意见非常中肯,尤其在写作上给了十分好的建议。建议大家多多支持这样优秀的期刊,有好的稿件放心大胆的投稿。
很好的期刊,编辑处理速度快,态度好,1个月给初审意见,修改后再审,又过了2个多月后打电话询问,说已经终审录用,我的这篇文章审的挺快,可能和文章的方向有关。
本站合法持有《期刊出版许可证》,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任何第三方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本站提供的期刊信息均来源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网络,仅供参考,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拨打电话400-838-9661,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