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

时间:2022-04-28 08:11:49 关键词: 建筑学

摘要: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范围广,与工程项目密切相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就有必要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课知识,灵活运用,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我院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使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得到了不断完善,紧跟现代工程实践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起合理的教学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探索出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

建筑学论文

建筑学论文:实践教学下房屋建筑学论文

一、课前给出课程的知识点,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法和学法相分离,也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讲解授课,学生负责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是在课堂上把教师所教的知识学会,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本身的奥秘和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好本门课程,并且掌握和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笔者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调整。首先把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预先告诉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对于疑惑的内容做好笔记,等待教师上课讲解。此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没有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大致的了解,在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进行二次学习,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由于课下学生能充分的收集课堂讲授内容的相关资料,深入思考知识点,且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教学仿真软件,由一门学科带动多门学科的教学

根据该门课程的设计和土建类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并辅助问题讨论式、网络教学录像和电子课件等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处于平面,对学生的立体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仍有欠缺,很多知识点与实际工程都需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借助于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对细部构造、节点构造以及结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程质量检验等带动多个学科,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程中通过三维建筑工程仿真实训系统,综合行业规范、贯穿教学重点、难点,实现施工场景仿真模拟及流程动态演示、人机相互操作的过程,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虚拟操作体验,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践,实践贴近实际的效果,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专业化。同时通过仿真软件的学习,师生可根据教学的任务、教学的进度、教学的效果、随时转变学习知识点,使学生在仿真软件系统学习中轻松的掌握知识要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认知度。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步入工作岗位

《房屋建筑学》主要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实践性强具有与工程实际联系的紧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视觉效果的了解,再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对建筑的内部构造原理进行掌握,使学生对建筑感到熟悉、亲近,学习到的知识不只是课本文字的内容,而是和实际相符合的。可在课程开始前带领学生实习,让学生对建筑的达到初步认识的阶段,通过上课和仿真软件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建筑构造原理,课程结束后再次带领学生实习,增加实践教学特点,增强感性认识、加深知识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锻炼学生实践和总结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的锻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课程设计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设计,这样的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是培养人才,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在教学效果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教师应对相关设计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做耐心的指导和讲解,并协助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次强化巩固。

五、小结

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个人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合理优化课程,使教师主动教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提高学生自学意识;采用软件模拟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主选择课程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师应进行多种方法组合,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创造性,使教学方法的组合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凯峰 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学论文:我国课程设计中房屋建筑学论文

1授课阶段

课程设计应该提前准备,紧跟课程内容,充分挖掘业余时间,在不同阶段不断地修改完善相应的内容。把课程设计与教学同步进行。这样,在不增加停课设计时间的情况下,加大了课程设计的时间跨度,从而为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提供了条件。通过系统教学把设计能力的培养扩展到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这两个教学环节中,使两个教学环节成为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对建筑设计能力的掌握。

1.1建筑施工图方案草图设计阶段

通常的情况下,课程上完了绪论、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也就是前四章的内容后,再加上早期工程制图已上完,学生对房屋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可以布置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可以按教材上的任务书,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设计之前可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先进行草图构思,解决建筑功能分区与环境协调、平面构成、平立剖相互关系等问题,可要求学生做出若干个方案进行比较,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较为合理和完整的方案,并进一步细化尺寸及构造。平面设计是关键,先从平面入手,同时认真分析剖面及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三者的关系,按完整的三维空间概念去进行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单个房间设计是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而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完后,上交进行第一次修改。

1.2构造设计阶段

民用建筑的组成分为六大部分,即墙体、基础、楼板地面、楼梯、屋顶、门窗。在课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分一章讲解,每讲完一章指导学生在自已的建筑施工方案图上作出相应部分的细部修改,课程上完后整个修改过程就进行完毕。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又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也能把看似松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体。同时利用了课后时间,节省了课程设计的时间。楼梯是建筑物中重要的部件。楼梯的净高在平台部位应大于2m;在梯段部位上应大于2.2m。在平台下设出入口,当净高不足2m时,可采用长短跑或利用室内外地面高差等方法予以解决。所以在本章节中作一个楼梯的大作业,包括平面图及剖面图的设计,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周阶段

在设计周阶段,指导老师要拿出详细的指导任务书,以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规定的完整施工图的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实践经验,不知道一套建筑施工图的完整内容,容易漏掉一些细节,并且对图纸的内容往往表达不全,不完整,并且对已学过的制图规范记得不清,画图顺序颠倒,因此画图前要作出相应的要求和规定,以便作出质量较高、幅面较为整洁的设计图纸。对于设计指导任务书,其主要内容如下。

2.1图纸一律用手工绘制

2.2合理的图面布置

要进行合理的图面布置(包括图样、图名、尺寸、文字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做到主次分明、排列均匀紧凑、线型分明、表达清晰、投影关系正确,符合制图标准。

2.3绘图顺序

一般是先平面,然后剖面、立面和详图;先用硬铅笔打底稿,再加深;同一方向或同一线型的线条相继绘出,先画水平线(从上到下),后画铅直线或斜线(从左到右);先画图,后注写尺寸和说明。一律采用工程字体书写,以增强图面效果。

2.4重视尺寸及名称的标注

①外部尺寸、内部尺寸、纵、横定位轴线编号及门窗编号、标注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标高情况、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楼梯的位置、楼梯间的尺寸、起步方向、楼梯段宽度、平台宽度、栏杆位置、踏步级数、楼梯走向等内容;②注意线型的粗、中粗、细线的应用区别;③在底层平面图中,通常将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用剖切符号表达出来;④建筑平面图的下方标注图名及比例,底层平面图应附有指北针表明建筑的朝向;⑤建筑平面中应表示出各种设备的位置、尺寸、规格、型号等,它与专业设备施工网相配合供施工等用,有的局部详细构造做法用详图索引符号表示。

3注意问题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在设计指导书中提示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或易遗漏的部分,如:平面图中的散水、指北针、构造柱等;剖面图中的门窗洞口上部的过梁,女儿墙上部栏杆的投影线等;立面图中的门窗、阳台、雨篷、室外台阶、室外地坪、屋顶的标高、端部的定位轴线及编号等。易出错的地方,如:平面图中大门和楼梯的宽度、进深及位置不能满足疏散要求;预制楼板的开间或进深不符合模数的规定数值,门垛的尺寸错误;卫生间的蹲位不够用,一张图中出现横着和竖着布置图纸的现象等;剖面图中无室内外高差;楼梯踏步不等高且上不去,屋顶的厚度不够,屋面无坡度的现象;立面图中室外踏步划在地平线以下,线型粗细不分的现象等;详图所表示不清。

作者:张庆芳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筑学院

建筑学论文:开放性系统性教学模式下建筑学论文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初涉城市规划理论的建筑学专业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得不到提升。

(一)专业课程间缺乏联系

在学习城市规划学相关知识时,建筑学专业学生面临着从建筑设计思维到规划设计思维的转换,但一些院校在设置城市规划原理这一理论课程与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一设计课程时,在时间上没有良好的衔接,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方案设计脱节,较难领会城市规划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加之设计尺度和规模的变化以及限制因素的增多,使学生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全面,难以在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指标与实际空间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专业课程与关联课程间缺乏联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科理论的讲授,缺少对相关知识(经济、社会、环境、公共管理等)的启发性引导,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学习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片面注重图纸表达与图面效果,而非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居住区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抛开城市论小区,忽视小区与周边地区与设施的互动和影响关系,导致学生缺乏整体与区域意识。

(三)封闭的教学模式与实践缺乏联系

封闭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居住区规划中不了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及市场需求,出现不重视住宅选型、户型与居住区定位不匹配,容积率设定与地段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等问题。学生主观地认为城市规划方法是定型化、工程性的,而实际上城市规划兼具工程艺术和公共管理性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市规划方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深化,与政府政策、经济形势以及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与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对已建成的居住小区进行系统调研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调研,可以了解到与居住区规划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等知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二、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基于时代的发展及城市规划的学科特点,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程所出现的问题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笔者总结出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一)增强课程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实际的城市规划项目中,从立项到实践,一般包括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等阶段,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方案设计而忽视其他阶段。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初步调研、专题调研、模拟方案评审等内容,与方案设计阶段相衔接,有助于学生快速地从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设计转换,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课程组织的开放性。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往往需要多人协作与独立思考相交替,因此方案设计过程宜采用集中—分散—集中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资源整合—独立思考—思想碰撞—回顾思考的过程,从而达到有效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安排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规划设计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参与本科生课堂教学辅导,以增加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学生的交流,从而加强本科生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课程的系统性

针对专业课程与关联课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应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在纵向上,教师应从宏观到微观讲授不同层面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使学生有意识地考虑在实际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和限制因素。在横向上,应建立以设计类课程为主干,以理论类、技术类和艺术类等关联课程为辅助的教学系统。在设计课程中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使学生掌握立足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统筹公共利益与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法。此外,将城市规划原理授课时间由原来的大三上学期调到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相衔接。做到内容讲授的系统性,逐步加强学生的城市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协调群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知识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学生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教学过程逐渐体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特点,这打破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传输的传统传播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建立固定性交流平台和永久性共享平台,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固定性交流平台:在课程初期,教师利用三到四个课时结合设计任务书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讲授,接着每周利用一天或半天时间用于学生的阶段性方案汇报和讨论。永久性共享平台: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以班级、年级分成不同单元,将学生优秀作品、案例和专题研究储存到移动硬盘或光盘中,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已有成果进行有效利用,为今后建立网络硬盘做准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与学类似于将知识输送和接收的过程,教学手段相当于运送知识的交通工具,不同工具的传输效果不同,因此应采取换乘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即在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体验、交流、论证与研究,从而打破被动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因教学阶段的不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使学生快速吸收和运用知识,并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

三、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将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次实践,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就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来说,教学过程分为课堂讲授、小组调研、快题设计、小组汇报及规划设计五个阶段,笔者将案例式教学法、碰撞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与各个教学阶段进行交替和结合(表1),后四个阶段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的人数采用4-1-4-2人的组合形式,即学生4人完成一份调研作业及调研汇报、1人完成快题设计、2人完成一份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这种有分工有协作的分组学习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又加强了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课堂讲授阶段,教师首先对比讲解前沿理论与传统理论,在此基础上引用经典案例做针对性讲解,期间设定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如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三者内在的联系问题,通常只有在具有工作经验之后才能有较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案例讲解过程中,通常会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引导其在案例调研的过程中进行论证和体验。在学生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论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初步调研。在初步调研阶段,教师在拟定设计任务书的同时拟定调研任务书,要求学生针对当前商品住房供应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学习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及项目评估(包括如何看待地段区位条件、对地块出房率的期待、房产营销策略与卖点)。学生在实际调研与项目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预测,根据项目区位、交通现状,预测居住区入住人群及入住强度。以初步调研作为基础,学生在方案设计时将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相结合,设计与入住人群的需求相适应的住宅户型、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与公共交往空间。学生通过对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策划和评估过程的学习,可以弥补封闭课堂讲授的不足,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目标明确、脚踏实地。通过课堂讲授及初步调研,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建筑设计转换到规划设计,对于一些有关尺度或较难理解(如无障碍设计、停车场及公共交往空间的专题)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搜集、测量、问卷调查、体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无障碍专题研究中,学生采用体验盲人、盲人按摩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盲人的生活便利性和公共设施配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盲道位置的合理性设置、盲道在交通复杂地段的安全性等内容;在停车场设计专题中,学生把立体停车和残疾人停车作为一个重要关注点进行研究,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停车位设置的合理尺度,通过立体停车的调研和立体停车的软件模拟学会合理设置立体停车;在公共交往空间专题研究中,学生体验到部分规划设计的不完美性和居民对公共空间改进的自发性,从而主动思考并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法。专题研究既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敏锐性与对设计把握的全面性,也能令学生主动将理论研究与方案设计相结合。当学生对房地产开发的流程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做出一套完整的居住区设计方案后,在快题阶段,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对自己的掌握情况做出初步检验。之后由教师组织模拟评审,分小组进行调研及快题汇报,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由此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快速设计能力。最后,学生两人一组完成一份规划设计方案,此时的方案较为成熟和完善。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要培养的是与社会实践、市场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充分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学团队了解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课程阶段的教学特点及所需的教学方法,打破“讲—听”的传统模式,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构建系统性的教学架构和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赵立志 尹茹 杨戈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系

建筑学论文: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为其从事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技能传授和理性归纳是其注重的对象,而知识传授和感性描述往往被忽视;而在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中,更加注重对象精神性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个人情感的释放。而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在当前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狭义误区,注重把学生的知识面向更加广博的方面拓展,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对国际竞争的参与能力。为此,改革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极具必要性,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二、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素描教学

就建筑美术课程来看,最为基础的课程就是素描课,对学生观察和写生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所在。就总课时来看,建筑学素描课要远远少于美术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几乎就是没有,而且具有薄弱的造型能力。在教学大纲中一般都是在大一设置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从建筑素描总体教学课时来看并不多,而且在安排教学上还存在分散状况,学生对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掌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上,要求目的性与针对性较强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素描的表现技法进一步的明确,掌握物体形体的结构规律,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与理解。在实践中体会到:①在安排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现有基础,遵循由浅入深和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②选择教学内容应开始于简单的训练静物形体结构写生,逐渐过渡到大量训练建筑空间风景写生;③结合临摹和写生应是教学方法采用的方式,从而能够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相适应,为教学效果获得良好奠定基础。结合自身的经验认为建筑学素描基础教学应以学科特点为出发点,把设计类的素描作为重点,设计类素描与结构素描相仿,对物体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是结构素描的主要内容,这有利于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其想象能力的活跃,有利于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和创作意识的培养。结构素描有利于推动学生一般造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训练,推动学生对物体形态和构造相关的比例尺度进行研究,强化物体的视觉效果,该设计素描较为理想。结构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以及室内外装饰等设计方面应用广泛。

(二)色彩教学

水彩画通过水对透明颜料进行调配,进而运用其绘成的绘画,绘画的艺术效果具有透明和流畅,以及轻快和滋润特征。在没有开展系统训练色彩前,学生练习的水彩渲染也极为简单。从教学实践得知,大多数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对绘画技巧过度强调,致使对水彩的色彩变化等因素很难掌握。对水彩画技法过度追求往往使学生忽视基本色彩理论知识,致使在建筑表现与专业设计课上不利于掌握搭配颜色技巧,出现不协调的色彩冷暖关系等。而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水粉画作画工具,颜料具有较强的覆盖性,修改起来很容易等特点,表现力也较强,初学者掌握起来更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水粉画色彩训练常常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色彩训练中。通过水粉画的练习对学生的色彩进行培养,学生首先在对解色彩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后,逐步开始学习水彩画。

(三)加强速写训练,快速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速写实质是学生学习绘画的最简化形式,是对物体造型综合表现的绘画方法,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在对建筑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艺术构思表现方面,它属于主要方式,是对感性知识进行有效获得的艺术手段,也是原始资料积累的最佳途径。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把结合素描与速写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中。讲授理论,对线条进行学习应是速写教学的开端,由于课时不多,而速写的学习和练习需要的时间却很多,因此速写教学在大一、大二的安排上,要求学生必须在训练方面花费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运用对学生作业进行查看的形式,把学生的优缺点找出来,尽力做到每次的练习都有新的进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观念认为,针对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的基础美术训练,也就是我们说的建筑美术课程,只要能让学生掌握下一阶段的专业课教学提供基础的绘画能力和欣赏能力,即具备基本的美术素养,就可以了。这恰恰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一直以来,我们没能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更具前瞻性国际视野、宏观的设计思维理念。此为建筑美术教学现存的突出问题。我们的建筑美术课程正是一门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深刻的感知能力,提高其修养并且与建筑的专业课程(也包括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的基础课程。在着重培养学生造型基础、色彩观察能力和技术性表达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化品质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认为建筑美术,可以不考虑设计创意和设计观念的培养,认为那是以后建筑专业和规划专业教学方法中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不在美术基础教学的讨论范围中。但实际上我们从历届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在基础阶段就通过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创意习惯养成和观念意识植入的问题。这一点特别重要。

三、结语

近几年来,在建筑学专业中开设了美术专业室内和园林景观设计课,这样交叉与互补建筑与艺术就得到了真正的实现。因此,这就对建筑专业美术基础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经验的积累,具备与时俱进和认真探索的理念,积极的开拓创新,从而使建筑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从而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学设计,为建筑美术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作者:朱宇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房屋建筑学论文

1“房屋建筑学”课程教授现状

1.1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过时,亟待更新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开设在大二阶段的专业基础类课程,是培养和塑造学生专业态度与专业认识的一个起点。在这个阶段,学生初识房屋建筑,学习房屋建筑的各组成部位与其组成构造,其中不乏各种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当下建筑工程的一致性,对学生树立专业第一印象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显得意义重大。但是查阅市面主流版本教材内容,特别是在引入先进工艺与新材料等方面,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防水材料中讲到的沥青油毡早已被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给取代;新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最低为C15,而书中仍将C10混凝土作为基础垫层来使用等。作为培养民办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应用型”复合人才主要是以懂原理,能动手为主要出发点。但是目前“房屋建筑学”的教材内容显然与实际工程有很大的脱节,教材内容更新势在必行。

1.2课程教授内容繁杂,学生顾此失彼

“房屋建筑学”在土建专业整个教学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学生运用所学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制图”与“土木工程材料”等先修课程知识作铺垫。这些课程与“房屋建筑学”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知识点相互重叠与渗透,可以说“房屋建筑学”是一个综合以上课程的一次综合运用。正是由于该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知识衔接能力不够,综合运用能力有限,教授的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1.3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计不尽如人意

“房屋建筑学”的内容包含两个部分: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前者主要侧重与建筑功能与形象的设计,后者重点集中于构件的功能与施工做法。该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一周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1,满足教学大纲的任务与要求。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课程设计集中于期末考试前一周,学生无心投入设计实践之中,疲于应付各科考试。

1.4涉及设计数据较多,学生缺乏感知能力

“房屋建筑学”里含有较多的设计数据与尺寸要求,各种尺寸大小不一。有考量建筑长与宽的较大尺寸(以米为计量单位),亦有衡量细部构件较小的尺寸(以毫米为计量单位)。学生对于某个数据缺乏直观的体验,无法准确判断及合理做出设计。

1.5考核方式落后,学生考后即忘

“房屋建筑学”通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以考查学生理论知识为主,如概念和构件作法等。这就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考前突击,考后即忘。失去了课程教学的基本意义,与“实践性”、“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房屋建筑学”的课程改革

2.1吐故纳新,保持知识的先进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的是与时俱进,塑造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如何能让学生从校园到职场无缝衔接,是本次专业转型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持知识的先进性,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显得尤其重要。应加大教材更新力度,及时融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规范的更新内容,摒弃废旧、少见的内容,合理删减教材。民办高校也可以根据各自定位与发展方向,开展自编专业教材建设工程,让教师拥有更多自主权,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向实践课倾斜

“应用型”人才的价值体现在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课教学学时,控制实践课教学质量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再用理论知识加以诠释,这是一条比较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方法。可以考虑把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放在学期期中,比较圆满地解决了期末时间紧张的矛盾。

2.3开展户外课堂,加深对建筑的“感知”印象

面对“房屋建筑学”中比较专业的概念和比较具体的施工构造做法,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方式暴露出了种种弊端,课堂效果收效甚微。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可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我“感知”是一种新颖且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房屋建筑学”的课堂完全可以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各个位置。例如:讲授房屋的开间、进深或勒脚、散水、女儿墙等构件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寻找校内各建筑对应的构件,并要求用皮尺测量出各构件的尺寸;讲授屋面的排水形式与防水构造时,可将课堂直接开设在建筑的屋顶,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又在实际测量中加深了对构件的了解,一举多得。

2.4多种考核形式并存,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考核方法应突破传统的纸面答题,改变单一的一考定成绩的形式。由于“房屋建筑学”的综合性与工程实用性,可以在考试形式上多样化,考试内容上专业化。例如:在讲授完成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后,通过设置课堂小测验的方式,用一些简单的建筑方案快题,要求学生绘图表示,以达到巩固练习,强化锻炼的目的;在讲授完成楼梯的设计步骤与要求后,设置综合小测验,要求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楼梯并用绘图的形式表达。将这种单元测验的成绩计入总分,最终汇总评判。这种方法弱化了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现象,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现象。

3结语

民办高校专业转型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命运,要求我们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针对所教授课程与教授对象的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专业转型重点在于教学转型,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式的调整,让教师去适应学生,让学生适应社会。针对民办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应在教学内容革新与精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课堂形式的创新及考试考核形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化与改革。“房屋建筑学”是土建类各专业的起始课程,本课程不仅包含应有的专业内容,更是培养学生专业精神,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启蒙课程。如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不断研究创新,寻找一种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作者:胡恺 马魁 单位:武昌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学论文:教学改革中房屋建筑学论文

一、教学内容改革

1.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房屋建筑学》教学内容包括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所用的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现代建筑工程需要,构造做法也不能跟上时代潮流,教材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速度。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高层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内容在书本中明显欠缺,加上构造做法变化很快,即使采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也存在部分内容滞后的问题。如何解决教材滞后这一问题?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及时学习新的规范、新的构造做法,做到除旧补新,结合工程实际讲授构造做法,一些落后、过时的内容不讲或可以在教学中简单带过,不做深入讲解。教师授课内容在保证课程内容连续性的情况下,自己适当调整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教学内容改革具体做法。

教学中优先选用新出版,编写质量好的教材,保持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是培养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所在。针对教材内容滞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补充新知识,例如添加和介绍国家推广的节能建筑的设计知识和构造做法,学习和更新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最近这几年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是去生产第一线从事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工作,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几乎没有,所以建筑设计理论要求不太高,学生只要掌握一般房屋的建筑设计,重点放在建筑构造上,一般要求学生能够选择合理的建筑构造方案,并绘制相应的建筑施工图。教学内容还应包括讲授新规范、新标准的要求和控制,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建筑实例布置学生查阅与运用设计工具书,以此培养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应用规范、标准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时候,结合现行的走道式组合设计中走道的设计,查找建筑规范中对走道具体的宽度、长度的要求,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下,中国学生从小到大都采用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不去多加思考,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到了大学,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就对上课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上课是人到心不到,喜欢睡觉、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差,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①采用启发式、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传统的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启发式教学方法课程安排上,教师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教师上课的时候应尽量深入浅出,知识的讲授由容易到复杂,课堂上注意学生的情绪,调整自己讲课进度,经常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上课教学中来,体会到课堂学习是一种互动,不是单方面的输入和输出。教师还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布置预习,给学生留几个问题课后思考。如在讲解屋面设计,可先以两坡屋面设计详细介绍,然后让学生思考四坡屋面该如何设计,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绘制出两种屋面平面图,进行对比性分析,分析出相同部位、不同部位,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知识量增加,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②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要求教师进行组织,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4~5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上课时布置下一次讨论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出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资料、亲自去观察周围已经建好的建筑物构造做法、尺寸设计等内容,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在讨论课上各组派代表发言,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补充发言,做到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出学习内容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南方隔热做法的种类时候,就布置同学去调查实际生活常用隔热的方法有哪些,具体怎么做法,上课的时候请同学讲解。建筑工程做法很多,教师不可能全部地讲解,由于建筑具有共性,只要弄懂工程做法的原理,总结规律,遇到不同问题就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法。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所在,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解决难题找到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

我院《房屋建筑学》课时安排为48课时而课程内容的涉及面广,图片内容特别多时间短,需要传输的信息量大,如何在短的课时内讲授这么多的内容,就需要改革教学手段。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和画需要的时间多,也无法多角度灵活地反映建筑的空间关系。讲授建筑节点详图,建筑平面布置工程案例如果采用在黑板上绘图不仅浪费时间,速度慢,而且学生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和掌握,黑板一擦黑,就无法再现。由于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添加一些案例分析和讲解,学生会觉得书本知识过于枯燥、乏味,要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这就靠教学手段的改革。

2.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做法。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校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好处显而易见,传递的信息量大,大量的图像让学生一看直观明了,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艺术效果,使教学更加生动精彩,教师把图片、文字、图像及动画制作成课件,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灵活。房屋建筑学中的建筑构造有大量节点详图和建筑设计案例可以通过课件准确的表达出来,时间短,效果好。课件不但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学生也可将这些知识拷贝在自己的电脑上,反复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知识实践性很强,与工程密切相关,教师在没有条件带学生去工地的条件下还可结合录像、模型、实物照片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条件允许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已建好的建筑物、在建建筑物,由专业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讲解,直接接触各种构造节点的做法、分析实际工程建筑施工图纸与工程实例的对应关系,巩固学生对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在讲授楼梯间设计的时候,对已建的工程的楼梯不同部位一一照相,再利用照片对照进行讲授,具体到楼梯净宽设计、平台宽度设计、踏步高度、宽度设计、梯井宽度设计,这样的教学手段就比仅靠嘴来讲授,清楚明了得多,学习效果好。

四、考核方法改革

1.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考试一般采用完全闭卷考试,重点放在学生对建筑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的掌握上而考察学生设计动手能力的试题较少,原因有两点:一是考试时间短,设计题目不易做完,二是设计题目涉及的内容较多,让学生全部熟记是难以做到的。分析得出结论,单纯靠闭卷考试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开卷考试又会使学生放弃对一些知识机械记忆,忽视本课程的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既需要必要的理解性记忆,还需要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需要找到一种理想的考核方法。

2.考核方法改革具体方法。

我们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的考核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闭卷考试成绩占期末总分数的60%。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布置的小设计,例如外墙身剖面设计、楼梯设计、屋面设计等占期末总评20%。第三部分平时出勤情况占期末总评20%。第一部分着重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记忆和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为应用知识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的运用所有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和绘图水平,第三个部分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这样的方法可以全面地考核学生。与西方的大学相比,他们部分平时的考核比例可以达到60%,期末的考核只占40%,我们觉得考核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应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将考试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才可以扩大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避免学生的只靠临时记忆知识点应付考试,综合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

五、结论

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范围广,与工程项目密切相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就有必要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课知识,灵活运用,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我院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使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得到了不断完善,紧跟现代工程实践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起合理的教学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探索出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结合本课程特点,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探索。

作者:薛艺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建筑学论文:建筑设计开拓者的建筑学论文

一、民国时期建筑设计开拓者杨廷宝与建筑

1927年,杨廷宝先生回国后在基泰工程公司担任主要的建筑设计师。在1932年初,他又被刘敦珍和梁思成推荐到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作,参加包括西直门楼、环丘坛以及玉塔寺在内的九处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因为在国外留学时,杨廷宝先生主修的是建筑艺术以及西洋建筑方法,因而在传统民族建筑方法及艺术方面还很陌生,然而他身为一名中国建筑师,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国内古老的传统建筑文化艺术。所以,在对北京古代建筑的修缮中,杨廷宝先生多方面参考中国古代建筑资料,并亲赴现场进行测绘与研究,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而极快地把握住国内传统建筑的特征规律以及施工规范等。而这一段经历,给他在后来五十多年中,尝试将西方建筑科学以及设计方案融入我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色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基泰工程公司业务从1930年开始由北平、天津转移到上海、南京等方向,杨廷宝先生与国内外的大批建筑人才便也向南京云集。从辛亥革命开始,到1928年在南京建都,以及后来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还都南京,南京经历了多次营造现代都市的规划,当时的中国近代建筑又被人们称作民国建筑。据统计,现存南京的千余处民国建筑,有百余处为优秀的中国近代建筑。其中由杨廷宝先生在1931年设计建造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该建筑依据轴线对称分布,先沿中轴到大台阶,然后经过民族风味的牌楼,再到巨大的观象台,整体与环境相融,显得蔚为壮观。而由杨廷宝先生在1934年设计的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则以明故宫作为中轴线,在中央布置行政中心,门窗设菱花,有天花藻井,外形则为传统的中国重檐歇山宫殿式。此外,在南京还有许多杨廷宝设计的作品,如金陵大学图书馆、宋子文公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央医院等。通观杨廷宝先生的作品,可知其作品既具有传统风味又深谙现代建筑精神,间接反映出二十世纪中国建筑风格的演变。

二、民国时期建筑设计开拓者杨廷宝的建筑学术观念

杨廷宝先生的建筑设计理论在方方面面均有涉及,例如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古建筑修缮、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以及雕刻等。从杨廷宝先生设计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深谙传统同时又深入了解现代建筑精神,这与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期间,学习的西洋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以及当时的社会主流建筑意识都密切相关。再加上他在水彩画等美学方面的造诣以及对中国民族传统建筑的修缮实践,从而造就了他在建筑学术方面独有的理念。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杨廷宝先生建筑学术观念的核心。

从职业的行为来剖析杨廷宝先生,他从事长达50年的建筑设计工作,不论是毕业后跟随老师身边进行工程设计,还是在战争年代,他均未停止过。起始于天津、沈阳,并不断活动于南京、上海等政治活动中心的基泰工程公司,均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5]187。作为基泰工程公司的主要建筑设计师,杨廷宝先生从40年代开始从事建筑教育活动,并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教学,与同期的刘敦桢、鲍鼎等推动了当时建筑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建筑方面的优秀人才。他强调,建筑最重要的标准是建筑的功能与适用,在他看来,图纸只是实施的前奏,由图到物是需要有充分的实践经验作基础的,不论任何创新与设计在离开实践经验与理论加以指导时,都只是空谈。而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类共同实践的核心。杨廷宝先生对层高的高低也非常重视,他认为建筑的层高具有极大的经济性,对于环境来说,建筑尺度具有很大的作用,他曾经以和尚庙为例,并认为方丈建造和尚庙时也同样对山门及其方位尺度进行度量,通常也会加以修改。他经常让学生参加一些建筑研讨会,让学生在观察别人的设计中不断增长自身的知识,并要求学生从社会、经济、科学活动中多加学习,同时还要善于记载,习惯应用钢尺对建筑各个部位进行度量。在他看来,实体建筑和艺术能够在表现中带来情感,而学生通过接触实体建筑,能够从中深入体会到建筑者的情感,从而在自身的建筑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控制与把握设计的尺度。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学术研究创造的原动力,是心灵感悟的源泉。杨廷宝先生强调在实践活动中注重设计的技巧与方法,便是强调战略与战术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从他一生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整体与本体”是他的基本建筑观。

2.结合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建造适合当地环境的优秀建筑。

伴随杨廷宝先生对许多世界建筑的考察,他深切认识到各地区在先进科技下的现代建筑之间的区别,同时也感受到随着地区的差异、社会的不同,中国建筑也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他认为建筑设计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他曾经说过在他设计的将近一百座建筑中,几乎所有的建筑在实施及使用时都发生过改动。在他看来,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建筑的功能与性质。在修缮北京古建筑过程中,杨廷宝先生不断与工匠们交流,并从中学习古建修缮的工匠们所掌握的诀窍。杨廷宝既设计过高标准的小住宅,也设计过公务员使用的住宅,其使用的不仅有昂贵的建筑材料,同时还有以竹笆、黄泥、石灰做材料的简易建筑,其中因时因地使用建筑材料的方法是他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且,杨廷宝先生对经济与造价也非常重视,这便也与当时的教学需求相符。作为结合基本国情的地区建筑,其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地节省经济投入,而杨廷宝先生对这个经济投入的控制与把握也相当得体。他认为,制宜是地区主义的核心要求,再没有比因时因地制宜还重要的建筑理念。如在设计南京中山陵音悦台时,杨廷宝采用了比较经济适用的斩假石,他认为,这种石块具有极好的施工技术,并且能长久保持石砌的艺术感觉。他强调在修建道路与建筑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形,应当有效避免使用“丁字尺”及“三角板”等工具进行规划。

3.将中西方建筑文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在杨廷宝先生美国留学时,社会正处在古典主义向新建筑转换的时期,然而回国后,国内正处于一种复古国粹精神时期,新时代建筑风格与古典风格形成的矛盾冲突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尽管他的设计基本上是依据业主要求进行,但也从中体现出了他的设计具有多样性,其熟练技巧,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同时,还具有一种新型并传统的中国风格,例如仿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原中央科学院大楼,其中又有创新,即将大会议室与办公楼设计成对称中的不对称,十分自然地融入了传统建筑风格。在中山东路的档案馆及陈列馆的设计中,杨廷宝先生将传统檐下复杂的斗拱舍弃不用,而选择采用大屋顶的方式,这种风格上传承的转换,是一种与逻辑相符的简化,体现出新的中国建筑风格。传承、转换与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创新。以功能为基本的设计思想是杨廷宝先生的基本要求,表象的形势变化同时又是对功能要求的如实反映,这也是他对建筑内容与形式的真实反映。杨廷宝先生诞生于1901年河南南阳,通过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建筑专业,受到当时西洋古典建筑及现代建筑的影响,以及对应用美术与应用科学双重性的深入研究,再加上回国后修缮北京古建筑期间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学习,从而形成了他后来融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结合基本国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建筑学术设计理念,进而奠定了他作为民国时期建筑设计开拓者的崇高地位。

作者:赵怡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建筑学论文:地方高校应用型建筑学论文

一、高校建筑学专业目前状况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也成为国民经济支撑产业的组成部分,建筑人才市场需求量增加,各高校相继增办建筑学专业。据有关统计报道,到2010年底,全国有286所本科高校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类专业,每年毕业生达9000多人,除部分进入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外,不少毕业生从事其他相关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建筑业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需求量毕竟是少数,社会市场及用人单位需求的是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建筑学教学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仅仅强调设计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导致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地方高校建筑专业教学由于受到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缺少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专业技能无法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欠缺,与建筑专业“老八校”及一些“211工程”名牌高校相比,学生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当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时,有的甚至无法胜任岗位考核,严重滞后于目前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表明了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地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使建筑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建筑人才,是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二、培养高等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时代需要

1、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

建筑行业的功能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大发展,社会对建筑的性能、感官和舒适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业的要求,必须由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大量应用型人才去完成。

2、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未来20-30年内,建筑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虽然研究型人才对国家非常重要,但是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是应用技术类人才参与,尤其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也增大,应用型人才更为缺乏,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型楼堂馆所的建设毕竟是少数,而住宅、小区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建筑才是主要内容,这些建筑的完成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意,更多的是能解决实际客观问题的务实性人才。

3、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另外,我国目前高校建筑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强化专业教学,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大多仅在教学课时和课目作一些调整。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区域和城市都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决定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作为地方高校为所在区域培养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时代的要求。

三、地方高校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由于高校属性、类型、层次、特色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三类:研究型和教学研究性高校目标是培养理论型科学家和工程师,注重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能系统地掌握尖端的理论和设计方法;高职类院校注重技能性,以培养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教学型地方本科高校,其培养的人才是介于前两类院校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才,是能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技能,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过程指导,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纵观先进国家的教育模式可以看到,重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放在重要的地位,美国排列前50名的高校,也并不都是研究型大学。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明确学校的定位,明确学生毕业后择业定向,在教学上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根据办学性质,地方高校教育要为区域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建筑学专业定位是:培养出应具备国家注册建筑师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面向区域城市、以设计地方适应性建筑工程项目的职业建筑人才。教学培养目标应确定为:掌握以建筑学专业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和快速设计能力,毕业后能迅速熟悉工作环境,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在地方性建筑项目工程中以设计技能为核心,掌握各种设计规范,熟练进行创造性的建筑方案设计,顺利参与完成设计全过程,同时还了解项目策划、开发管理以及组织多专业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建筑市场目前建筑、规划、装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四、地方高校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采用以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学系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体系和运行组织方式,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高层次。他不是单纯的操作工,不仅要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其知识结构必须比较全面,是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其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考虑高校所在区域和学生毕业后工作去向等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有目的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合理安排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在“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实践运用”的循环往复中促进理论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优化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建立创新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建设要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遵循“应用”的原则,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基础”教学模块上,合理适当地调整好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明确实践教学课所占的比例。在常见的课程组织按时间递进的教学方式基础之上,强化融贯机制,按课程相关联的知识点来划分课程系列,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衔接和融合,让学生及早融入实践教学,真正将应用型落实到建筑学教育的实处。

2、强化主干课程,加强学生快速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

建筑学专业特点决定了设计教学的主体地位,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系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和主线,方案设计能力是建筑系学生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快速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迅速上手实际工程,做出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设计院和企业创造实际价值的人才。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强弱以及可操作性,决定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也决定了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因此要强化学生快速设计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以便适应今后工作需要。在课程教学上要采用设计入门、深入提高、综合扩展三阶段分学期进行,即从建筑语言开始,学习建筑设计的表现方法及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建立整体的环境设计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掌握建筑设计立项到完成的整个流程。结合注册建筑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强调建筑师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建筑设计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有目的地选修比如房地产开发、建筑环境行为学、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设备等相关课程,为培养、提高今后工作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建筑学专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很多专业教育的主要标志就是强调实践能力。应用型建筑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培养,而加强建筑空间认识和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功训练是其主要途径。实践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这一主题,应由认识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建筑绘画实习、计算机建筑表现、建筑模型制作、毕业设计实习等诸多环节组成,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对建筑功能、形式及空间的理解。传统教学强调类型设计训练,以“假而全”为目的,脱离实际搞“假题假做”,学生对此无兴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毕业设计要提倡“真题真做”,选择真实场地制定设计方案,让学生全身心深入进去,将毕业设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利用高校的理论资源优势与建筑企业、房地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立设计院及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将项目工程变为实习生和建筑师培训基地。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的培养,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即可迅速胜任自身岗位。

4、培养执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教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同时还应该进行职场应用技能的培养,因为他们进入社会后不会单纯坐在设计院里,而是要融入整个项目中,与社会各方面打交道,所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有利于加强建筑师与业主的关系,准确地领会业主的实际要求,使建筑师更好地落实和实行设计方案。较强的项目演说能力能充分表达项目的思路和亮点,有利于在竞标中获取胜利;尤其是业主的想法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之间有较大差异时,设计者需要具备解说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让业主接受其设计概念;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由学生模拟业主与建筑师之间的沟通,进行“角色互动”来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开设“模拟竞标”课堂,让学生以投标者身份将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和演说,培养项目演说能力。培养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完善。我们必须重视地方高校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快速发展,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全方位的应用型建筑学人才。

作者:王天驰 单位: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论文: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论文

一、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研究及内容安排的改革

总的改革思路是,传统大纲确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周课时量远远不足,实际教学中我们将其延长为2周,并且针对课程设计内容做了大胆的改革。由学生单独设计一幢建筑的传统模式改为一个班级按照校园建筑类型分成若干组,每组完成一类校园建筑的测绘、制图、局部设计。其中1周时间穿插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用于完成收集、整理任务资料,建筑室内外测绘,建筑立面速写、建筑平、立面的确定;另1周时间集中完成图纸修改汇总和建筑设计图绘制。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实际建筑出发,结合测量、制图、构造、设计各课程知识循序渐进地动手完成图纸,避免了学生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和建筑类型的单一,最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一)开始前的准备和要求

合理分组,任务到人,全班参与。在分组时依据校园建筑类型分6~7人为一组。素质较好的小组负责图书馆、餐厅等功能造型复杂的建筑,而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小组负责教学楼、宿舍楼等功能相对简单的建筑。从建筑测绘、记录数据、核实尺寸到收集资料、分析方案、绘制建筑图纸等工作,每组任务落实到人,安排好分工协作的具体细节。重温建筑测量、建筑制图与识图知识,强化建筑设计与构造知识。学生通过回顾以前课程的重点知识和自己动手测量建筑,加深、巩固测量、制图的应用技能,深入了解建筑设计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教师还可在课程设计期间讲解、播放一些优秀建筑和类似建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现场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施工、构造过程和现场的理解,使学生不仅把设计、施工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了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多收集自己负责的相关建筑类型资料,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上课组织讨论其功能特性等,并与学校里的建筑进行比较分析,这也是学生间互相交流,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指导教师应提供设计时必需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醒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具体实施方法

1.建筑测绘。

每幢楼都没有原图纸,学生必须在测绘中确定建筑及细部尺寸,最后依据测出的尺寸绘制成平、立、剖面,因此,测绘是制图的基础。在测绘过程中学生发现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不但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测量知识测得又快又好,还要发挥空间想象力。他们碰到困难,一起动脑筋、想办法,通过细心琢磨,巧妙运用知识技巧,省时省力地解决了测绘中碰到的难题,形成了集体的凝聚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在确定立面尺寸时,学生先站在合适的位置纵观建筑,再利用相机或快速表现图记下全貌,掌握建筑整体形象,然后通过立面测绘确定建筑立面。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深入思考、讨论分析,或经教师指导,最终结合平面画出满意的立面。这些使学生深深地感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益处,不但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增添了就业的自信心。

2.绘制草图。

每个小组确定了建筑平、立、剖尺寸后结合校园建筑设计原理即可绘制建筑设计草图,教师指导时按照一个组一套图纸结合实物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交换意见。绘制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探讨中解决各种疑问,小组间的竞争也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各自的设计,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得以充分激发。

3.鼓励创新,保留学生的个性化设计。

在建筑形式与平面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保留每个学生对细节的个性化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有些建筑尺寸条件限制不能准确测出,允许学生做合理的改动,但是一定要在满足平、立、剖对应的前提下正确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保证了有一定的自主创新的设计空间。

4.按照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图纸。

最后学生在汇总制图时,又会出现一些细小问题,此时学生再次找出建筑制图书和参照规范,重新温习,修改错误,正确绘图,最后再绘制成建筑CAD图。学生不但重复记忆和整理前面累积的内容,而且又把建筑CAD完整实战演习了一遍,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三)教师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学生绘制草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图纸与实物进行对比中检查、完善图纸。在这个绘图阶段,教师应展示一套标准设计图样,并指明图纸绘制的要点,防止学生犯一些常规错误。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照标准及时找出各自图纸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学生因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图纸的正确性。教师不应为学生准备得过细,否则就会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采用互动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教育启发的双重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评图形式。在设计中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出一个分数,而不帮学生分析图纸中的问题,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二、新的课程设计改革的优点

第一,这样的课程设计避免了学生对建筑设计不甚了解下的盲目设计,加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同时,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尺度概念有了较深的体会,形成了牢固的记忆,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建筑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本次课程设计锻炼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制图能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会直接从事建筑工程领域的设计与施工工作,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设计与制图能力影响深远。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工程实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本次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建筑设计和细部构造设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第三,采用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培养要求,提高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实物,从细部到整体,从分部到分项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对待建筑与构造设计。学生把测绘的数据变成了图形乃至图纸,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第四,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团队精神,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学生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整体意识。第五,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熟练掌握了建筑识图、制图的能力,一般建筑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建筑构造设计能力和CAD制图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第六,这样的综合训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建筑测量、制图、构造、建筑CAD等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前后课程的链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七,本次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耐心乃至恒心。学生普遍反映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习,专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增添了今后就业的信心。

三、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的配套措施

在教学方面的配套措施:(1)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CAD等前序课程与后续课程衔接紧密,内容紧跟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2)学院硬件配套合理,确保学生观赏视频、测绘、制图、电脑绘图等工作顺利进行;(3)图书馆的书籍丰富翔实,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素材与资料。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课程设计改革提供便利条件和导向作用。学院与系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与管理,指导教师注意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内容。

四、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要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多看、多记、多画,多想、多练,对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本着“授人以渔”的思路开展课程设计实效性的研究。让学生对工程不感到抽象,能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先进技术和材料在建筑原理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优良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敏 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学论文:基于团队模式的建筑学论文

一、存在问题

(一)选题脱离实际,缺乏创新

作为工程应用性极强的建筑学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脱离工程实际,不能同本地区域经济建设接轨;题目缺少前瞻性及创新性;重复使用相同题目,同质化程度高,差异性不足;过度强调建筑规模,忽视其综合性;选题单一,涉及面窄,主要集中在住宅、办公楼等常规项目。选题不能很好地体现培养目标,降低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二)缺乏与相关专业协作、配合

建筑设计是一项整体工程,规划、建筑、水、暖、电等多个专业既要各司其职又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建筑学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大多一人一题,独自完成,只限于本专业,没有协作与配合,在设计时缺乏整体考虑。作为设计龙头的建筑学专业,应当考虑城市规划对该设计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城市设计等。同时,负责提供给结构设备等专业准确详尽的平面条件,并对所设计的建筑提出设计文字要求。如果不了解相关专业的要求,不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就会积累矛盾,增加后续过程的返工量,甚至造成违法违规设计。

(三)指导模式等同于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要求、指导方式乃至成果要求等几乎等同于一般的课程设计,只是建筑规模更大、功能流线更复杂一些。教师给定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技术指标等,环境因素限制较少,设计条件相对宽松;学生仅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了建筑外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流线组织、造型设计等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具体内容和详细设计,缺乏对项目进行论证与策划,缺乏对相关专业的综合考量。

二、团队式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团队式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一)制定建筑学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具有强化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的作用,应以社会发展为背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筑学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专业,应结合各个专业对于毕业设计的要求,制定团队式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及措施。同时,加大与建筑设计单位校企合作力度,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合宜的选题是达成毕业设计系统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选题在内容上宜有一定的综合性,在规模上应有量的控制。毕业设计选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还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紧密联系本专业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建筑学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的选题不仅要具有以上特点,还必须满足不同专业毕业设计要求。选题与工程实践结合,整体性强、内在联系紧密,能有效反映团队成员间实质性协作与配合。同时,设计理念定位上紧密结合城市文脉特色,突出生态文化特征,与专业发展趋势一致。题目涵盖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

(三)组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及学生团队

毕业设计团队是由建筑学专业牵头涉及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多个专业共同组成。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组建由企业导师和各个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组,负责毕业设计团队的具体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多位教师持有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暖通工程师等国家职业注册资质证书。同时,聘请哈工大建筑设计院、方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筑设计院等资深工程师作为企业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学生团队分为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4个小组。每个团队不少于3名学生。进入团队的学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较好的沟通能力。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应具有协调组织能力。

三、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指导控制体系

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及团队设计模式,采取分阶段讨论式教学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按照规定的进度框架,先达成共同目标,再由各组学生自己分别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并将阶段性成果汇总交流讨论,由教师指导,循环深入,不断完善。毕业设计是以提高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节,指导教师应注重使学生从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变,采用讨论互动的方式更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复合性建筑工程设计过程分为5个循序渐进阶段,通过分阶段控制方式和相关反馈机制,建立毕业设计课实施过程阶段控制体系。每个阶段设定关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循序渐进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加强团队协作。

(一)设计准备阶段调查分析

由建筑设计组负责,集合其他规划、结构、设备组,对选定设计项目制定共同及分组目标任务。各分组提出本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要求及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对建筑类型及现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认识、比较、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设计规范等,并进行现场踏勘,形成图文相间的调研报告。在汇总时展开讨论,使形而上的理论借助实际问题分化为现实可操控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各专业相互了解,及时沟通。建筑学专业在此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相关专业要求,围绕与环境、建筑空间与行为、功能空间的组合等方向展开工作。引导学生将调研问题具体化,使建筑与环境场所、物质技术条件相一致。克服对某一建筑类型设计模式先入为主式的定型化思维,为设计能力及相关研究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明确设计理念。

(二)以建筑学为龙头形成初步建筑方案

在一个综合性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学完成功能布局及造型设计等,规划专业控制其上位指标,结构专业支撑起建筑的骨架,设备专业配给建筑物的“内脏”,各专业各自独立,又有密切关联。首先形成建筑方案,从设计开始对建筑结构设备的运用做出主动的设计回应,在此基础上各专业配合协调,共同完成。对于综合性毕业设计课题,设计前期进行的总体构思,将此前调研、资料分析所涉及问题及具体任务要求、环境要素综合加以构想,完成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思。依据整体的构思框架,进行功能空间与流线组织,选择合理结构类型,预留设备空间,形成建筑的初步方案。

(三)设计子课题的完成

在建筑规划方案确定后,各专业小组同时进行结构、设备等子课题设计。建筑创作的核心在于空间界定,结构创作核心是实体,二者相互依存。空间是建筑的目的,实体是实现空间的物质手段。结构和设备都需依托建筑空间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建筑的统领作用,建筑、规划、结构、设备之间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将会造成建筑徒有其表,或违规建设、或结构设备很难实现。因此,在子课题设计过程中必须围绕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明确主次,及时沟通协作。

(四)各专业协调,深化、整合方案

在设计中结合所掌握的结构、材料、构造知识,扩展深化建筑空间表达途径,对先期所形成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深入研究,并对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使建筑设计意图与材质表达、技术特征统一为一个整体,引导其方案创作趋于技术理性。整合方案并与相关专业深度融合。完善立面及造型设计,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将生态理念引入建筑设计,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五)设计成果表达、评价与标准

前期设计成果包括调研报告、草图、模型等。最终成果全部用计算机完成,包括过程管理材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计图纸及动画制作等。要求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符合技术用语要求,设计图纸完备、正确、整洁。各阶段完成后进行联合答辩,包括开题答辩、中期答辩、毕业设计预答辩及毕业设计正式答辩。答辩专家组除本校教师外,还聘请了哈工大建筑设计院、方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筑设计院等资深专家。由各专业设计组分别介绍设计主旨及各环节构思特点,再由教师及专家提出问题,并当堂对设计及表达进行点评。每阶段的成果评价、总结作为下一阶段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以强调。制定合理、有效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体现学科的交叉性。毕业设计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答辩成绩等4部分组成。这4方面的成绩评定均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结合中期评估、平时讨论情况、学生答辩过程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作者:张莉娟 武鹤 葛琪 崔姗 赵倩倩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论文: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学论文

1问题的提出:传统居住建筑教育的反思

近年来,本人在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研组承担着住宅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居住设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教授的磨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认为大四上学期是个“多事之秋”。一方面学习内容信息量巨大,往往老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够讲,学生则叫苦前“识”已忘,后“识”难明。而传统教学模式———周而复始的师徒学艺式的图纸交流,在空间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缺少生动活泼的创新和突破。从传统课程设置来看,居住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内容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早先在小区规划之后的施工图环节往往允许学生自选规模合适的民用建筑,而今网络资源丰富,出现了个别故意的“张冠李戴”现象。如果设计教学仍然只满足于五年、十年不变的基本教学要求,则会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如果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融入到设计要求中,则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自主的学习和掌握新理念,一方面能提供激发学生创新和主动学习的契机。

2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不少建筑院校已经从相关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适应自身特点的成果。例如东南大学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制度,在四年级设置了住区设计、城市设计、大型公建、学科交叉等四类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则将住宅设计原理和居住区设计原理整合成“个人与家庭”“邻里与小区”“住宅单体建筑与居住环境”三个阶段进行讲授。南京工业大学则在教学的环环相扣上下足了功夫,授课方式也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借鉴。针对前述问题,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整合、更新授课内容及进度安排为手段,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试改。

1)化零为整的课程整合。

具体方案是将居住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城市及住区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以及施工图设计纳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大范畴内。作为理论先修课程,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是核心设计环节;施工图则作为实践加强环节。这些课程课时总量巨大,可以在理论课结束后在假期布置过渡性的任务,以设问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习或假期调研等方式实现下一阶段的知识衔接。在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阶段,传统教学曾采用将住宅户型作为开端以作为学生从单体设计到群体空间规划的转换,但有悖于小区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为使学生更早适应社会的实践需求,同时形成整体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教学环节从小区开始,由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关系入手,从住宅楼到住宅户型设计,最后根据户型设计调整方案,完成住宅小区整体的设计任务。

2)化整为零的分段分层次授课教学。

由于知识点繁多,在住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一次大课讲完所有内容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细分为相互连贯的若干个阶段:居住区规划集中授课—社会调研与案例构思汇报—技术指标与规范解读等专题多点展开—住宅设计集中授课—住宅精细化、可持续性等专题多点分次展开—住宅施工图集中授课—设计流程、规范解读等多点分次展开。如此分阶段分层次授课,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目标和要求,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3)点线面结合展开比较式教学。

“点”是指一对一的单独辅导,“线”是指对三五个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随机评讲,“面”则是指阶段性全组或全班集中授课。传统设计教学以点式辅导为绝对主导,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缺乏主动交流意识的学生相互之间“互不干涉”,等到最后评图阶段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尝试将评图贯穿教学始终,在任何必要的时候(比如点对点教学时发现某个问题在三个以上同学方案中都出现过),可立即将相关同学召集起来,将作业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可以在阶段性成果展示的时候,以集体观摩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比较,自行找出彼此的优劣。我们发现,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方案陈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4)对新知识进行专题研讨的开放式教学。

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住宅产业在近些年发生极大的变化,新技术和新需求层出不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更新。笔者在教学任务书和授课过程中,试加入一些迎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专题:“住宅精细化设计”和“老年住宅”以及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代表的住区可持续性探索等,主要推荐相关书籍和案例供学生课下研究。在指导过程中结合每个同学的具体兴趣点和知识吸收程度,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并通过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同学深入思考,贯彻理念。笔者发现学生在这一开放性环节常常能找到极强的代入感,他们从身边的家人或者居住环境着眼,找到了本次设计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强化施工图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反馈,就业者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先接触的往往是施工图,好的施工图基础会使其工作立即上手从而脱颖而出。传统课程中常常将施工图时间压缩至4周甚至放在暑期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改革后施工图的分量增加,由原有4周变为8周,就是为了通过重点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施工图设计和绘制技巧。除上文所提常规“点、线、面”授课方式外,还请来结构老师就住宅剪力墙布置进行专门授课和课外一对一的辅导,并且邀请设计院资深高级工程师开展施工图讲座,将住宅楼施工图的制图规范、结构布置、设备要求、楼电梯以及地下室等等难点细致拆开解读,最后就施工图CAD线型、比例等文本要求进行详细示范,并试点性辅导Revit进行绘图,以便更快和社会接轨。

3结语

以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为核心的居住建筑课程,作为高校建筑学教育中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价值,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潘卉 丁炜 郑林伟 单位:三江学院建筑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学论文:节能减排政策导向下建筑学论文

1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的必要性分析

1.1建筑学高等教育需要对国家节能法规政策做出回应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建筑节能法规政策,1998年实施(2007年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对建筑节能做出规定:“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2000年后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一系列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方面的规范标准。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重点是对建筑提出更高的节能目标,将继续推动新建建筑执行更高的设计标准、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与建筑节能相关的研究人才,建筑学高校教育使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在高校得到充分地宣传和贯彻。建筑院校与建筑设计行业联系紧密,使得建筑设计教学时刻关注着设计实践中的每一个动向。对于全面推进的建筑节能工作及绿色建筑的转型,建筑类高校的设计教育应积极地回应并进行大量的探索研究。

1.2建筑设计面临能源危机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能源的需求也会迅速增加,这将加剧建筑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如何促进建筑与能源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要求,是当代建筑师面临的挑战。因此,作为当代建筑师,需要对能源挑战做出积极应答。当人类生存面临能源危机的时候,节能减排成为建筑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建筑学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今后的建筑师和城市建设者,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筑教育者应当承担起历史的社会责任,面对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1.3节能理念成为建筑设计人员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促使建筑节能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节能在建筑设计的各环节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掌握基于节能理念的技术措施与设计手段已成为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建立节约型社会,创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建筑院校中发展应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教育刻不容缓。2002年后《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已经被我国作为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生态策略得到应有的重视。

2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更新策略

2.1优化课程设置,制定顺应当前国家政策的课程体系

2.1.1梳理国内外若干建筑院校的课程更新情况

针对国家一系列节能法规政策,国内外若干建筑类高校纷纷做出响应,结合自身特点,课程内容上加入适当的建筑节能课程,对节能理念的引入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现有建筑教育相对滞后于国家相关节能法规政策,为了实现国家节能政策与人才培养的良好呼应,选取国内外典型建筑院校作为调研对象,对国内外不同类型建筑类高校应对节能减排政策的课程更新情况进行细致地梳理。

2.1.2分析节能减排政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应选取若干类型建筑设计院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当前节能减排政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便将这些影响及时反馈到建筑学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从而体现课程体系更新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1.3“就读后评价”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通过回访学习主体,如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就读后评价”,结合学生的切实体会和参加工作后的感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做出合理的评价,明确其长处与不足,以便将这些评价及时反馈到建筑学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从而体现课程体系更新的合理性。

2.2更新相关理论课程内容、整合理论课程资源且强调连贯性

2.2.1更新理论课程内容

根据“优化课程设置”环节的相关成果,结合当前绿色节能示范建筑案例及相关标准规范,及时更新相关课程内容。

2.2.2整合相关理论课程资源,强调连贯性

整合建筑节能类相关课程资源,充分考虑教学安排的有机性和连贯性。我国建筑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虽进行了部分更新,但是课程前后不连贯和相互间缺乏联系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设置应强调连贯性。低年级考虑做些节能常识性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结合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高年级可开设建筑节能设计、被动式建筑设计、太阳能建筑设计等专题讲座。这样必将会拓宽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思路,提升其设计理念,激发其创造灵感。

3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中节能理念的连贯性培养

建筑节能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将节能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类课程中,将成为建筑学课程体系更新的重要内容。

3.1建筑设计模式的更新

长期以来,建筑学专业设计课采用设计工作室制度,学生作为“学徒”,总是跟随指导教师在教室或办公室工作,课程知识体系被划分为建筑结构、材料、物理和理论的不同课程,通过课堂教授的方式获取。这样就造成设计与技术、设计与理论的分离。最终设计成果的重点往往会落在图纸作为艺术形式本身的画面质量上,而忽略了建筑的技术特征和设计意图的清晰性。这样就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工作室制度与课程讲授制度进行整合,从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研究工作室的教育模式。

3.2将节能专题化设计引入设计类课程

对于节能建筑而言,技术的支撑和整体的设计是其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加强方案中的技术含量是改变传统建筑教育的另外一个重点。为培养技术型的建筑人才,需要在设计类课程上做些调整:建筑专业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教育后,三、四、五年级的设计类课程应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方案中体现一定的节能设计,而且在技术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从节能、构造、材料等方面,根据方案的特点有所侧重,同时将相关专题讲座穿插在建筑设计主干课中,以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

3.3将Ecotect、phinics等性能模拟软件分析运用于设计类课程

性能模拟软件分析将为建筑设计的生态与节能创作提供更强有力的理性基础,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生态与节能建筑设计在感性与理性层面的整合。随着Ecotect、phinics等性能模拟软件的应用,数字化设计正成为一种设计教学的新潮。在建筑数字化的影响下,建筑设计教学团队将教学呈现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应用,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数字化的过渡。“可生成性”在此技术支撑下,似乎有了使设计思维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迹象。这看起来虽然像是片面的技术游戏,但却点出了数字化设计教学的一个可行的策略和方向,建筑表象并非恣意的想象而生,而是建筑本体生成的逻辑结果。

3.4培养学生对节能设计类项目的参与意识

设计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推行节能建筑设计思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节能观念,深化学生的节能知识体系。因此,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竞赛”“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及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参与意识,并努力提高作品质量,将会积极地推动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融入节能理念的建筑设计思想。

4结语

随着能源日益减少和能源总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家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并颁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建筑节能相关的人才,但是建筑节能法规政策的实施,在建筑学高等教育阶段并未得到充分地宣传和贯彻。从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提出节能减排政策导向下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的策略,加强专业理论课程的更新和建筑设计类课程中节能理念的连贯性培养,从而实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有序对接。

作者:郑智峰 卢玫珺 王桂秀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论文:建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论文

一、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点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两个特点,即技术性和艺术性,其知识的主体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含了工程技术的知识。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也具有双重性,即形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在建筑教学中也必须兼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形象思维的训练,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另外,建筑学是研究实体与空间、体块和体量、光与影的科学,学生必须应该深刻了解空间与形体的关系,才能学好建筑设计,优美的作品才能产生。优秀的建筑师重要的专业素质就是在建筑设计方面体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是否有较强的形态思维能力。大学教育是开发、引导学生形态思维能力的主要阶段,要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将三维空间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建立正确的空间感和形态感,具有超强的空间形体构思能力,使其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是建筑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力

由于建筑学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空间感和形态感的培养,故必须利用各种可以培养、增强思维能力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由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再由立体空间到平面图形的空间感和思维方式。而三维空间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无法直观地通过二维图纸表现,这就要求对学生的空间感的培养与塑造。要逐步培养的,而且在现行的教育中,学生从小接受的教学多为单向度(语言文学、符号等)和双向度(绘画、摄影等),长期的单向度和双向度传统教学训练,使学生习惯逻辑思维,而不善于形象思维。大学建筑学教学在空间思维的培养上等于从零起步,这就需要教师将形象思维方式、思维过程通过准确、明了的方式和语言传授给学生。传统教学模式要达到这一目的,则侧重于灌输式的传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一般都为挂图、投影仪和模型,而学生在刚接触专业时对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很陌生和不得其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无法完美地展示表达建筑本质上的空间感和形态感,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自觉产生思维能力,不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静态的二维方式讲授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特点极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登堂入室”,导致学生产生厌课情绪。

三、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建筑在本质上具有空间和时间向度现象,静态二维方式无法表现。目前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将文字、图形、图像、数据、动漫等不同信息集成于一体综合展示出来,以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大容量的教学信息迅速运用于各种教学,显示了与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传统的板书教学中一切可以展示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在现代技术教育中都能完美的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建筑教学中,由于具有声容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空间立体感强的特点,通过适度的形象刺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动态展现,丰富了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能将多种媒体集中到计算机的统一平台上,图、文、声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融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实景于一体,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和展示感性的建筑空间与理性的平面、立体、剖面之间演变过程,通过演示可以将其理论由抽象变为形象,由想象变为直观。如建筑设计原理课教学中,传统教材由于篇幅限制,建筑实例显示较简单,加受经济条件限制,学生往往很难直观地感受大师作品,而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编辑功能,我们将建筑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实例进行收集并数字化处理,动态地表达形态构成过程,甚至包括对某一建筑建造过程的表现,内部空间的赏析都能达到直观的视觉效果。

2.多媒体课件可使建筑学专业中的抽象内容变为具体化。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感,大量的视觉效果易使学生对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如在建筑材料课程里,许多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需要向学生讲授,其中并无明显的深奥之处,但由于找不到许多实物进行演示,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于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所需讲授的建筑材料集成于计算机中,采用各种效果图呈现于学生眼前,使其对材料方面有了很深刻的感性认识,掌握了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性能。

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师生之间互动。

传统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以单向的教学为主,学生都是被动接受教学。在建筑学中,建筑艺术三维空间艺术或四维时空艺术是建筑学研究的重点。但是却很难用抽象的语言来清晰描述和表达,学生感到学而无味。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与教师形成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建筑设计课程中,项目设计方案既无错对之分,也无标准模式何答案,只有优劣之分,学生不能衡长论短。我们在毕业设计课程中通过多媒体将学生的作品制成课件,与优秀大师作品相对比,共同探讨,效果评价,找出差距,通过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何思维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基础。

四、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学教学中应用实践

1.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建筑学教学的基础。

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要掌握教学设计这一核心,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文字、界面、色彩、图像、模型、动画等,其设计原则应将培养学生空间和形象思维放在首位。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必须熟悉教材,认真选材,对教材加以选编,切忌变为“原汁原味”的电子板书形式。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建筑设计原理课我们将建筑史上优秀经典作品图库用动态地表达形态过程,加强学生对建筑秩序、组织、结构的理性认识。建筑构图则以图像、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的融合,直观地表达空间与理性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关系转换,学生反映对空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合适媒体的选择可提高建筑学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其宗旨就是利用一切媒体形式的展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强立体想象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首先选择重点和难点,如建筑设计课程等不易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建筑设计步骤中各个阶段内容和深度都应该借助媒体来表现。选择媒体要适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如抽象的基本知识,平面、立体、剖面、投影的讲解应以动画结合图片的形式表现;静态的空间构图、色彩构成等只要以图形文件的形式即可;而动态的空间序列和环境,复杂深奥的表现技巧则运用视频文件来表达。只有图片和文字的课件只起到了板书作用,不能展示多媒体的优势。

五、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建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虽然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大进步,建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大量图形信息可以多媒体表示,但其只是教学中一种辅助的工作。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优缺点,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多媒体设备是无法完全替代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板书、讲解、示范等形体语言所具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尤其对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作深入浅出的板书图解分析以及一些知识、技巧的示范是很必要的。我们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亦用板书再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六、结语

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合理地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双向传播途径的教学模式,把握各教学方式在课程中最佳作用点,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板书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切实提高建筑学专业课的实效。

作者:王天驰 单位: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论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建筑学论文

一、理性分析

确立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针对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本定位,中原工学院就优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做了多方面的探究,主要可归纳为“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和“主要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

我国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既有经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培养方法: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一般学制三年,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又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德国的这类学校通常规模不大,开设的专业也不多,但各有特色。这类学校的学生既有从普通中学录取的,也有从中职学校录取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也同样享有入学资格。这类大学有将近一半的教师都是“双师型”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有学历、学位方面的规定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资格证书。他们的教师除了在校教书外,同时还是各大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这些来自企业最前线的教师们能够把工作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带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二)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国内一些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正在积极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变,并取得了成果。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型,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真才实学,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工作。建筑学专业的相关学校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思路来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这方面的代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黄淮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主动融入驻马店市的区域产业发展,其建筑学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为设计作品。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4个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在学生的应用技术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探索的经验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2.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与建筑设计行业相关的工作。近年来,由于许多院校竞相开设建筑学专业,再加上我国的建设市场逐渐平稳,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尽可能地拓宽就业面也是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一些院校的经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加强学生模型制作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去模型制作公司工作,也可以到专业公司从事方案草图、建筑效果图与漫游动画制作的工作,通过对建筑学相关领域实践项目的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面的多元化。

3.专业教育应与执业注册建筑师制度相结合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注册建筑师考试的相关要求也为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训练,教学内容与注册建筑师的教育科目、内容对接,增加各工种的专业知识,注重技能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设计院”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建筑设计院和事务所等设计单位工作。一般的设计工作,通常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设计行业,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大多都有明确的人员分工。而传统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侧重于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和削弱施工图及相关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适当加强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是对设计单位专业人士的首要建议。其次,当前的设计工作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建筑师非常重要的工具,建筑设计院或者事务所已经不再有“描图员”这一岗位,建筑师们也很少再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绘图设计了。未来计算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随着新的建筑概念和设计方式的产生及转化,建筑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培养手绘基本功的同时,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是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合理设计,构建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一)优化“建筑设计”课程的编排计划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长期以来,建筑设计课程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体系。但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和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其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应紧紧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形成不同的课程系列。

(二)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

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建筑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建筑师执业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理论课的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以此为依据来合理、有效、适当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具体的编排中,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从而体现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课中有理论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三)拓宽知识面

增加新领域技能的培养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设计院工作的需求,此外,还应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起来,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应用技术型”为导向,优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建筑技术层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把建筑当成一门务实的技术学科来学习,是建筑学这门传统专业永葆青春的法宝。

作者:胡静 蒲娟 张志增 单位:中原工学院

建筑学论文:景观生态建筑学论文

1生态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概述

在科学技术引领下,现代建筑设计师日臻自觉地注重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关照,他们开始追求自然界所固有的和谐美,并顺理成章通过一系列手段有节制地对其加以修饰,将风景景观用于建筑空间的组织规划中。景观建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正视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回应自然,将自然用于适用它自身的发展之上。在基地选择方面,首先要求详细测量有关地形,勘察当地的自然环境景观构成因素,之后绘制分析基地自然因素:明确哪些是最佳景色,哪些是不良景色:应保留哪些树林,移走哪些树林;洪水水位是多少;基地中建筑用地合理进出口;强风与微风;基地以外讨厌物的评价和处理。总的来说,景观建筑学更为注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环境固有的景观美进行开发和利用,但其主要着眼于自然景色的保护,并不是从整个自然环境系统上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生态学应运而生。所谓建筑生态学主要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及方法,以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从而对自然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使其符合自然生态平衡原则,从而创造出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建筑生态学在三方面与风水理论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第一,建筑生态学提倡合理地借助自然景观保护山水之美,衬托建之美,通过建筑,将人、社会、自然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风水倡导人地协和,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在山水上做文章。第二,生态建筑学具有一定环境保护思想,风水不仅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造,还引导人们如何种植,如采掘,如何保护形势、保护山水、保护生态和自然。第三,生态建筑学要求建筑和规划设计建立在将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上,其研究对象是人、建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目标是寻求、创造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风水要求建筑、园林、目的的规划布局与地形、风、水的运作相联系,这其中蕴藏了非常深奥的精神感应,生态筑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有机观。

2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回归

风水不仅体现在建筑、道路、乡村、坟墓等的选址、装饰、空间组织和布局中,还体现在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审美意向和文化取向上,而且风水学中的很多论述正被现代相关学科论述。在思想上如何看待自然,在实践上如何通过利用自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获取最佳生态效益,这是风水的生态内涵。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在建领域中出现了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思想,这就促使建筑设计师改变物质、有形、硬件的建筑眼光,开始探求从建筑上继承无形文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的方法。这种情况下,风水中关于建筑与人、天、地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就发挥了绝妙作用。然而历代甚至现代民间应用的风水与风水本身的自然科学本意和价值相违背,人对风水的认识也由此陷入了迷信的窠臼,而风水与建筑规划设计、布局等工作本是不可分割的,但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由于目的、需求不同,风水和建筑规划设计被割裂成两个对立面,很多人总在试图绕过风水,深怕沾染封建迷信,导致的结果就是规划设计、风水各执一词,制造形体诡秘、靓丽却有扭曲、变异,这样的建筑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生理、心理健康。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看待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实现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风水理论的真正回归。风水的基本取向是关注人、建筑、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从风水理论来看,选择宅居的外部环境,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筑是否处于一个“阴阳枢纽”这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而选择阴阳枢纽,需考察生气,辩证方位,这种选择方法和过程从本质上兼容了与现代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学科相符合的内涵,与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分析和选择环境的主旨不谋而合。另外,依据风水理论,对于建筑的经营,不论是坐向方位,还是规模大小,亦或是内外空间的界合和沟通,应与大自然景观、环境相称,通过对“生气”的细腻处理,使自然参与到建筑规划中,最终使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协调运作。我们应通过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的理论和客观评测寻找生态建筑学与风水、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交集,同时,剥除风水理论中不严谨、不科学内容,用科学的眼光从传统风水中获得具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规划设计依据。基于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认知地域的地形,寻找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的共同点,并找出气候环境上风水与生态建筑学的共通,从建筑整体朝向、建筑设备上的设施、建筑内部功能格局、细部设计等方面考虑,实现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融合和补充。

3结语

总之,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研宄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只有打破思想误区,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风水自然、和谐、平衡的原则,以该原则考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周围环境本身的自然条件,结合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风水学理论,对不适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改善,建立起人工生态系统,以其健康的、和谐的、物质的交流,力争达到最优关系。

作者:刘焱单位:张家口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