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1 05:21:26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论文

摘要: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对提高公共管理有着明显的作用。虽然现在公共管理伦理受公共管理者及其组织者在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采取了不恰当态度、公共管理中环境的因素加剧了公共管理伦理缺失、公共管理伦理及其建设滞后的原因导致公共管理伦理缺失。

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企业现金流量公共管理论文

一、企业公共管理中现金流量分析的必要性

1.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现金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血液,如果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将会造成极大的阻碍作用,保证企业现金流正常运行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现金的流动和使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生产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是有效判断及鉴别企业公共管理是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指标。因此,企业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全面提升企业现金流量的科学性及可控性。

2.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加强企业现金流量分析,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企业在进行筹资或者是其他筹措其他事项活动中,都需要对具体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做出科学控制和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影响企业的扩展规模以及发展水平,进行现金流量分析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企业现金的流出和流入比,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运营情况以及盈利能力,还有偿债能力等等,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十分有效的信息。

3.抵御企业资金风险企业在其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与挑战。第一,企业的日常资金风险,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极有可能由于成本控制出现问题,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的较大的资金安全隐患。第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投资行为也在不断增多,其面临的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极有可能因为投资失败导致企业资金断裂。因此,在投资前以及投资中都应该加强现金流量分析,合理规划和制定企业的投资计划,提升企业抵御资金风险的能力。

4.规范企业价值评价加强现金流量分析能够有效反应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反应出企业的价值,同时也是评价企业价值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做出分析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全面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经济状况,估算其经济价值,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5.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做出分析能够有效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增强企业现金的流动性,同时也是企业实力的一种体现。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刻保持企业现金流量收益性和流动性二者的关系与权衡,切不可只追求收益,而忽视风险管理,更不能过分注重现金流动性,将有可能失去企业现金的流动价值,应该充分利用好企业现金的收益性以及流动性,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6.准确评价企业投资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为也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企业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都需要根据其投资方案对企业现金的流出和流入做出梳理,提升企业投资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望获得更佳的收益。投资之前认真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以货币形式来量化企业投资收益指标,能够大大提升企业投资效果。

二、提升企业现金流量分析能力和企业公共管理水平的建议

1.重视并强化企业现金流量的层次分析重视现金流量的层次分析方法最常用的是直接法,分析企业损益表上的有关数据,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做出结构化以及层次化的现金流量现状以及质量分析。此外,还需要对企业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加强票据审核以及有关账务的波动做出科学分析。企业公共管理人员应该更加重视不同层次的现金周转量以及变动情况。把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及利润二者充分结合起来,看重投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者更加清晰的做出投资决策,有效规避投资资金风险。

2.重视并强化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进行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以及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现金流量表上的有关数据,统计并计算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现金流动比率以及现金利用率。对结构进行细分,重点分析现金流入以及现金流出二者比率分析,为企业公共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指导。

3.重视并强化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必然会涉及到资金流动,企业收入的衡量指标并不只是现金流入,和现金的流出比率的关系也很大。因此,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应该更加重视对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现金流出比率。企业公共管理人员应该更加重视现金流出比率分析,以现金流量为内容,分析企业的偿还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在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企业要想实现快速、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并提升企业现金流量分析能力,特别是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企业实现更高收益的重要方法,因此,加强企业现金流量分析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公共管理者需要更加重视对现金流量做好层次分析,还有结构分析和比率分析,全面提升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能力,提升企业的公共管理水平。

作者:梁银凤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公共管理论文:优化新农村公共管理论文

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农村公共管理势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传统风俗习惯、宗族宗教信仰以及家族势力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渗透到农村公共管理的不同阶段和领域,制约着农村公共管理的发展。

1.决策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考虑更多的是供给主体的利益,较少顾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其供给总量、结构和程序是由上级部门以政策形式向下传达的“单边行动”,带有浓厚的指令性,导致服务结果被过度聚集、服务过程被过度简化,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严重脱节。这种脱节体现在农民急需的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严重不足,如农村消防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管理决策应适应环境及时变化,并且鼓励农民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利益诉求,从而真正改善农村公共管理的决策机制。

2.缺乏利益驱动,服务效率低下。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包揽了绝大多数的公共事务,以“垄断者”的角色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垄断必然意味着排他,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政府供给机制难以适应农民的公共需求变化。因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因此具有显著的非市场化特征,即政府不能通过明确的供给价格从农民那里直接收取相应的费用,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较难计算成本及其收益,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驱动;其次,由于政府的“垄断性”供给,在缺乏竞争者的前提下,较易使政府丧失对效率的追求,并且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是由众多机构或部门共同参与的,众多的参与者使得职权划分交叉、部门利益纷争、协调配合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农村公共管理体系的运转效率。

3.财政投入严重短缺。虽然国家提出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思路,但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财政资金在解决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拖欠农村教师工资,更遑论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据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仅为29.5%,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4和25个百分点。政府服务的供应不足,说明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时,居民所得较少,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来支付本应由政府支出的开支,并从心理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

4.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匮乏。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是指那些活跃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管理型人才,他们主要分布在乡、村两级中的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在众多类型的农村人才中,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而农村人才资源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人才资源处于贫乏状态。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在社会成员中的印象根深蒂固,因此在选择工作和就业地点时,绝大多数人才选择留在大中城市。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黄敬宝的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首选在北京就业的占71.6%,首选广东和上海的分别占5.6%、5%,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在工资高、工作和生活环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发达地区就业,而愿意去农村工作的只占26.4%,7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农村工作。

二、加强农村公共管理的具体措施

构建农村公共管理新秩序,必须从公共管理理论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找出阻碍农村公共管理效率提升的障碍性因素,通过改革的手段来破除农村公共管理的旧秩序,形成高效的公共管理新秩序。

1.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努力完善符合农村现状的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构建以政府占主导地位、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从而共同推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在坚持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输送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也应不断地向农村地区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进步的联动效应,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机制,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与管理的规律。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出台了十余项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建立和完善了该省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这些文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农村劳动力、社会治安、暂住人口管理、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社会救助、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方面面,体现了政府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被称为农村社会管理的“强肋工程”。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应该集中在农村道路、水电和通信等方面,从而在硬件方面切切实实地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公布的不同,并结合不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特点,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重点改造,乡镇一级要重点建设道路、通讯、医院、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而村一级除了要搞好公路交通和通讯建设之外,要提高对人畜饮水工程、卫生所、学校、电视接受设施、文化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资金除了财政投入之外,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力,大力推动大中型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以参股等方式参与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当中来,逐渐打造出多元化投资格局。当然,对村集体和农民个人也可以积极引导,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使农民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回报,使得这些闲置资金能够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3.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进程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简单的农业劳动、原始的生产方式、落后的农业技术和守旧的生产生活观念,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综观导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种种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农业在当前我国属于低效益的弱质产业,因为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其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因此必须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它们在实施农村工业化之后,农村公共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如为了解决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日本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积极且有计划地将工业引入农村,在1973年制定的《农村地区工业引进促进法》是最为典型的法规,该法规通过有计划地向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企业,增加了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并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平衡发展。在我国,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方针,它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如可以依据自身富余的矿产资源发展矿业、依据自身的地理优势建立生态园区发展旅游观光业和依据农业资源的独特性发展食品深加工业等。

4.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政府行政理念的不断转变,公共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对公共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同样十分强烈。现今,大部分农民已经摆脱了对物质生活的单一追求,向往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参政和议政意识比较强烈,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本村的政务,意识到公共管理人才对本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推动高等教育以多种形式与农村对接,充分发挥学院派的理论优势,将之应用于指导新农村的发展实践当中,并在校内通过设置奖、贷学金的优惠措施,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担任公共管理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当地公共管理型人才的潜力。通过考试和考核等方式选择优秀的本地人才,并将这些人才选送到相关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进修或培训,打造一批“从农村来、回农村去”的高素质公共人才管理队伍;三是完善公共管理人才的流动管理机制。对农村地区现有的人才流动而言,最大的桎梏来自于户籍制度和档案制度,“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农村人才资源管理工作中,应解放思想,打破僵化的人才流动模式,建立起富有弹性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

作者:张玉漫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论文:课题立项科研公共管理论文

1当前学生实践现状分析

1.1师生对课题立项认识不足师生对课题立项活动的足够重视,是促进学生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据.在调查中发现,只有近28.8%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参与科研立项活动,而有超过41%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科研立项活动或者需要强行规定才会参加.

1.1.1教师对学生参与课题认知不足目前教师对学生参与课题的意义及作用认知不足.首先,教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培养的目标认知不足,还没有从填鸭式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教师还没有从行动上认识上教育的不可复制性;其次,指导学生科研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件耗费时间和精力而收益甚微的事.学校缺少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有效合理利益补偿,高校教师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工作不够热心,不够到位,有的甚至采用敷衍态度;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能力缺乏相对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指导教师大多忙于教学和科研等活动而无暇顾及学生,仅仅感性地认为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尚且不够完善,科研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胜任科研工作.

1.1.2学生对课题认识不足,缺少兴趣学生对课题立项的认识还比较缺乏,参与科研活动的整体水平还较低.首先,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机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具有普遍的跟风现象,而不是从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对自己的培养规划出发的,从而无法长期保持对课题研究的热情;其次,科研的前期准备不足,选题缺乏科学论证,并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存在着太多的感性因素,难以取得预期的科研效果;最后,学生未能正确处理科研课题立项活动与学习和其他工作的关系,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调查中发现,许多同学不参与科研立项是因为他们觉得科研立项花费过多的课余时间,因学习、工作等原因无法完成相应的科研工作.

1.2科研活动缺乏创新,流于形式目前,大部分学校仅有学生自主申报这一种参与模式,学生大都凭一时的兴趣去选项目,缺少一种理性思维,更多的只是感性参与.老师与学校没有进行较好的引导,学生主体性没有体现.缺乏专业方向和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项目同现实相适应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表现出来.

1.2.1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有效体现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大班制、集体制的教学模式造成了课堂上只强调教师的“教”,并没有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缺乏理论依据.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对实践环节的处理方式各自为政,有的实践环节还常常被压缩被省略,这便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低,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同时,指导教师大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将先进的思想传授于学生,使学生科研项目缺乏正确的指导.

1.2.2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有效体现大多数学生对科研活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而未参与科技立项申请.不少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离自己还非常遥远,自己尚不具备参与的能力.同时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将来不论是考研还是在工作当中,科研能力都是必需的.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参加科研的兴趣,没有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科研活动.

1.2.3重开始、轻过程和结果现象突出学校组织开展各类科研活动,要求院级单位完成一定的申报数目,导致申报的质量下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跟踪监管,忽视项目实践过程.在结题阶段,强调获得的成果,项目结题质量难以保障.

1.3制度、资金保障存在缺陷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在高校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的高校也尚未建立专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科学的监管评价制度来对大学生的科研活动进行规范,这造成了科研质量得不到保证,极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科研活动在高校深入开展.在调查中发现,只有8.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科研经费能保证科研活动.

1.3.1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学生科研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对于学生自主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缺少专门的指导和管理的机构.科研处人手缺乏,无法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全程化管理.高校自身的教学观念还未发生改变,学术权力依附于行政权力,即学术权力不独立,由此而造成整个高校科研氛围不浓厚,进而影响学生自主科研活动的开展

1.3.2资金保障力度不够学校发展资金相对困难,科研经费无保障,学校对学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学生科研经费申请困难,核报程序复杂.现阶段学校对学生科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科研的积极性有一定负面影响.

1.3.3缺少科学的评价认定体系科研评价认定只局限在传统体系上,缺乏以现实生活为依托的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在科研评价上,仍然以单一的成果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的现状,造成了学生的关注点不得不聚焦在科研表面的成果,缺乏学术延伸,极大打击老师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课题立项的作用及意义

2.1促进学生融合,拓宽知识面学生课题立项一般是不同年级组合、不同专业知识结合的过程.通过成员搭配,合理运用团队资源,团队成员间分工合作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共同完成工作,达成共同目标.通过科研立项研究过程,结合课题实践,弥补专业知识不足等劣势,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使项目能更好的实施.学生课题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尤其是现代全球化复杂的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仅靠片面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胜任的.而课题立项恰恰可以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并对这些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大学生专业实践是大学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具有盲目性,难以实现专业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局限于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以及“走马观花”的参观实习,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也仅局限于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两种实践过程都缺乏目标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处于割裂、无沟通状态.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体化就是学校实践活动涉及的各类资源的最大效用,将灵活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既可以是实现过程,也可以是计划目标,它是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互补和联动机制的构建.这可以极大程度的促进公共管理教学的改革.通过课题立项可以较好的规范实践的管理,对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2促进自主学习,提升科研能力随着全球格局的加速发展与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承受力面临着更苛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现实问题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层矛盾,这种矛盾和困惑所造成的浮躁心态使大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扎实学习自身切实所需的知识技能.传统“以教师为绝对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大学生自学的支持服务系统不健全,课程资源不配套等问题,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受到了压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层次分明的思维方式是成功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科研立项,在平等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学生对科研的求知欲,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学生团队的自我督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运用学生与团队内外合理施压,使得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2.3促进全面发展,提升就业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培养以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通过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立有意义的项目课题,进行深入有价值的科研活动,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将来的就业增添砝码.

2.3.1通过科研立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对项目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灵活利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另外,科研立项作为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型个性品质的开发.创造型个性的发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而追求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自由发展正是科研立项的最高价值目标.

2.3.2通过科研立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加强培养学生自身科研能力,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科研立项活动或直接加入教师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共同完成较大的研究项目.以共同科研实践来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加快、加强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3.3通过科研立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学生科研立项一般是由学生团队完成.通过团体合作,在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加强促进学生团体协作的理念,塑造学生蚁巢协作的观念,在体现个人能力的同时,与团队其他成员形成科研成果的互利互惠,通过彼此学习、坦诚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在团队协作与督促下不断发觉自身潜能.

2.4促进教学相长、服务社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将自己的成果、经历和科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将指导学生科研所产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带进课堂,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丰富了课堂教学,这不仅使教学更贴近学生需要,也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质量.另外,作为在校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但通过科研立项活动促进我们充分使用现有的资源,去实现自身的价值.科研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大学生在科研实践活动中走出校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充分了解国情,促进大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培养锻炼才干、增强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3学生课题立项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用人单位到高校挑选毕业生早已不是停留在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日益重视.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对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日益重视.但长期以来,基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更偏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相对缺乏创新意识,这难以体现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的优势所在.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对学生科研工作做出了探索的尝试,比如中国科技大学与1999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计划”;复旦大学李政道教授设立的专项学生科研基金;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的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每年投入经费20-50万元,每年立项1000项左右;北京大学设有两项学生科研的专项基金,由教务部试验班办公室管理,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加入到教室研究工作中,也支持学生的自主科研项目;教育部从2007年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2007-2010年共资助15000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本文选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同年级的170个人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显示,约57.9%的学生认为由于学校经费资助不足、开展形式单一等原因而不愿意参加科研立项.由此可见,通过课题立项,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给予配套经费的支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保障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以上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学生课题立项的实证研究可行性.本文依据笔者学生辅导员的实践经验进行验证.

3.1增加科研立项方式,发挥学生自主性在高校内部本身可以在原有学生自主科研立项的方式基础之上,适当的增加申报方式.真正体现出培养学生学习和参与科研实践的主动意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同时我们可以采用把学生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参与科研积极性的问题.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科技协会组织同学参加院级课题立项,采用教师立项学生选择参与,教师学生共同立项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自主性.在院级立项中,学生积极组队立项,覆盖面达72%.

3.2加强项目化管理,采取激励机制加强大学生科研立项多边化管理,合理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对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合理、层次化运用奖励机制,分级别,逐级递增奖励额度,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激励学生对先进美好事物的追求欲.同时,各项奖励可以通过奖学金,三好学生评定及毕业评定等方式,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相结合.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成绩作为学生个人能力的一项评定标准,进入学生的档案.这样学生申报积极性将更高,项目结题率将会改善,结题效果也会更好.例如,针对学校相关活动,科协开展院级课题立项,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随时监控项目的实施情况,针对项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对于优秀项目实施追加经费支持,并在年度评定上进行政策倾斜.

3.3完善教师指导制度,建立教师激励体系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选择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教师,促进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机制的完善,做到切实为学生解疑答惑,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质性提升.同时也可以尝试建立类似于导师制的一种教师辅导制度,加强教师和学生双向了解和沟通.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将指导学生科研记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给予相应奖励,以激发教师的指导力度,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学生科研项目的进展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科研立项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举措.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学生自主科研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学生科研立项这一有效形式,在学生群体中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供充足的科研实践机会和场所,搭建高质高效的学生科研平台,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赵宏伟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论文:乡村公共管理改善探究

本文作者:李良智吴佳伟舒成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江西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广泛试点和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管理在取得上述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基层政府职能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基层公共管理由于县乡村财政体制不完善而弱化、新型民间组织未能充分参与、村民自我管理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

(一)基层政府职能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当前江西基层政府机构普遍存在重行政管理、轻社会服务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缺位”和基层政府行为超越职能范围和权限,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的“越位”。

1、新农村建设具体内涵在江西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明确界定,而且各级政府承担职责所需的资金来源也没有得到合理安排。从江西的实践来看,省级政府层面更多的是财政资金拨付,地县级层面是少量的资金配套,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是组织和落实。笔者调查发现,在江西新农村建设实施中,新农村建设和公共管理职责更多地落在建制村和自然村上,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尚待厘清。

2、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效率亟待提高。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资金往往来自不同的渠道,笔者调查发现:发改委、财政、农业、水利、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不同部门都有不同的资金投入,存在严重的多头管理,很难将有限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为有效的新农村建设资源。这种财政资金管理的低效率直接导致了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参差不齐,使新农村建设实践反而扩大了农村间的差距。

(二)“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弱化了江西农村公共管理的能力。

多年来,由于税制改革、体制改革、机构改革的推进,各级政府在改革中层层“甩包袱”,致使处于财政体制最底层的乡(镇)级政府不堪重负,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运转越来越困难。尽管江西加大了对基层财政的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补助,但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江西乡镇财政的困难,反而有扩大县域内公共管理职能不均等倾向。从笔者对江西“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的调查来看,“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管理模式对于缓解基层财政运转困难、遏制新增债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该模式的实行,却反过来弱化了基层政府和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能力。如“乡财县管”使乡(镇)政府很难统筹和整合财政资金,大大弱化了其通过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又如“村财乡管”的发票购买等增加了村级负担,乡镇财务与村级财务衔接的不顺畅影响了村财务公开的质量。

(三)江西农村新型民间组织自身发展不成熟,未能充分参与农村公共管理。

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方面,当前江西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的内容也越加丰富。但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存在本身规模较小,抗风险、服务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且对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和农民企业家的依赖程度过高。另外,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行中还存在不够规范,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以松散型为主,成员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如“南城县徐家乡白洲村蔬菜种植由产业协会发展成合作社后生产规模反而由2004年的200亩左右下降到了40亩左右”。[3]在农村新型公益组织方面,笔者发现新型公益组织活动缺乏组织制度保障和政府支持,存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管理与监督缺失,防范与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当前,江西农村公益组织多是农民自发形成的,草根性比较强,农村中的能人、精英是农村公益组织的核心。这些组织大多“还是在萌芽阶段,组织弱小、松散、不健全,缺乏场地、资金和人才,外部政策环境尚有待改善”。[4]

(四)村民自治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

以村民自治为主旨的村委会制度,是我国当前村级公共管理的核心。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通过村委会进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自治。然而从笔者的调查情况来看,受访村村委会在运行中仍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了乡镇政府事务的人,这就使得本来是村民自治核心的村委会往往被认为是上级政府的机关,影响了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使村民对村干部是否代表和维护农民利益产生不了信任,如表2。在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应运而生和受到广泛关注的村民理事会,使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治能力得到了发挥,促进了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因地制宜开展。但笔者调查发现村民理事会在运行中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如在机制设计上,理事会成员不计报酬,而新农村建设周期较长,使得理事会非常松散。又如,由于理事会的“应急”性质,理事会只是以一种临时性组织的面目出现,因而其运行更依赖于原有的村庄治理关系,使村民理事会下的村民自治能力难以充分发挥。

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管理优化的举措

根据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农村公共管理经验,在江西农村公共管理优化过程中,应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江西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成效与问题,笔者认为江西应从明确各级政权组织中农村公共管理责任入手,完善县乡(镇)、乡(镇)村财政关系,强化村民委员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新型民间组织发展等举措入手,优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管理。

(一)明确江西各级政权组织农村公共管理中的责任。

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分担,笔者认为所需的资金应明确为省和地(市)两级政府的共同职责,农村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运作应明确为县乡(镇)两级政府组织,使县级承担新农村建设公共品供给的主要职责,原有属于乡(镇)的公益事业发展责任应逐步收归县里,乡(镇)将逐渐成为县级派出机构,执行县级政府的政策和指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执行者和组织协调者。笔者认为还应明确江西县级政府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主体地位,江西应根据职能定位,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弱化“条条”职能,夯实县级“块块”职能,通过规范转移支付将财政资金拨付到县级政府,由县级政府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上级对资金使用的要求,统一安排。

(二)完善江西“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制度。

针对江西“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对江西“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制度的要求,笔者建议江西在“乡财县管”方面,应根据乡(镇)财政特点,完善“乡财县管”,从体制上给予乡(镇)较为充实的财力,给予更大力度的、规范的转移支付补助。同时,杜绝非规范性的负担转移现象,制止乡(镇)搞所谓的各项“达标升级”、“政绩工程”等活动。在杜绝乡(镇)新增债务的同时促进乡(镇)债务化解,同时,核定备用金,简化“乡财县管”工作流程。笔者建议江西在“村财乡管”方面,应根据村民自治实际,完善“村财乡管”,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具体权限,并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同时江西“村财乡管”应和村民结合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以及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村民理财小组制度、“村财乡管”会计制度和“村财乡审”制度。

(三)强化江西村民委员会公共管理职能。

笔者认为,在江西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应依法掌控乡村社会的公共经济资源,主要承担本区域非战略性的公共生产设施建设,并辅助县乡(镇)政府发展本区域内公共生活建设和辅助民间组织做好本村非战略性的生活领域的公共服务。因此,笔者建议在江西应实行:1)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对村级组织实施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而非直接领导;2)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好一支精干高效的村级组织班子;3)每年应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度增加村级组织运转方面的公共财政资金补贴金额,落实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促进和提高村委会的自我公共管理能力。

(四)促进江西农村新型民间组织发展。

在江西农民理事会的完善中,笔者建议应反思新农村发展方向和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探索江西村民理事会新形式:1)坚持以民为本,尊重农民的选择,加强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化程度;2)根据新农村发展形势,探索村民理事会的发展方向。如村民理事会可以发展成为社区村民理事会,每个自然村出1~2名成员,对跨自然村的社区化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的建设实施进行融资和监督;3)拓宽村民理事会作用,成为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采取诸如村民理事会参与,农民听证等形式的农民参与机制。江西还应积极培育农村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农村民间组织作用,如江西民政部门采取降低注册登记门槛,出台扶持性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如农村经济合作类组织、社会公益类组织、文化艺术类组织和维权类组织等,为民间组织蓬勃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公共管理论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公共管理论文

一、当前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缺乏

虽然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队伍既年轻,又极具科研能力,但整个学科领域普遍偏理论型,讲起学术、讲起理论,滔滔不绝,但联系实践,广泛深入地进行案例讨论,解答现实问题,带领同学走出校园,既缺乏动力,也缺乏能力。大多数老师也是从校园到校园,本身缺乏社会实践的经历,也无缘接受相关的培训,离“双师型”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尚未形成互惠互利的校地合作机制

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基于公共管理专业特点,单位范围主要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然而,现实中,这类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或是因为行政工作繁忙,或是因为缺乏指导能力,更存在认识上的问题,认为大学生实习是学校的事情,基地给予挂牌、安排实习已经是尽力协助了,毕竟它不是单位的本职工作,等等。为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多数情况下学校实习负责老师凭借个人的人情关系去促成,当负责人发生更换时,实习基地相应更换,导致基地的稳定性较差。地方上碍于情面接收实习,但并不觉得对单位有任何好处,校地合作观念和机制没有建立,基地的长效性就无从谈起。

(三)基地实习运行与管理制度化不足

实习基地建设需要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经费投入,以保证毕业顶岗实习从计划—动员—实施—评估整个流程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性。但现状是: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多受忽视或无章可循,致使有些学生在基地无所事事,严重影响实习效果,但实习效果再差,也一般不影响学生拿满实习学分,因为成绩评定在缺乏严密的制度和监督下,沦为形式化、走过场的活动。至于指导老师的履职情况则更无具体的要求和标准,除了评优,其他一概没有评价,尽责、不尽责结果都差不多。至于管理,除了要思考和撰写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实习生责任制度、指导教师责任制度、实习效果评价制度等等,还要从制度制定到执行到监督开展一系列的工作,这就需要专门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当前的实习管理工作由系副主任分担,没有专门的组织安排,更被认为是系副主任职务分内之事而无经费投入,实习管理制度化之路任重道远。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思路

针对现存问题,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需要全盘考虑,这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给予充分重视;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构互惠互利的校地合作机制;规范各项实习工作制度,完善实习基地运行机制。

(一)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扩大见习课程的比重,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见习的积极性。教师们大多都认同实践教学的必要,只是囿于麻烦和安全的考虑。为了减少教师的麻烦,可在学院专设实践教务秘书一名,专为专业教师做好诸如联系实习基地、联系车辆、见习过程的安全保卫等一系列的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同时,加大见习课程的绩效考核力度,对于有完备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效果突出的专业教师,加大奖励力度。第二,实行“弹性化毕业实习”,完善毕业实习计划。针对毕业实习时间僵化的问题,可考虑实行“弹性化毕业实习时间”。所谓“弹性化毕业实习时间”,是设想让同学在大四的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里,自行选择自己实习所在的学期。要考研的同学,可选择春季实习;要考公务员和就业应聘的同学,可选择秋季实习。第三,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担任客座教授,丰富大学课堂。利用基地丰富的人力资源,从中选出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能胜任教学或学生指导就业的人才,“请进来”,聘请为兼职教师,结合相关课程穿插授课或开设专题讲座,让同学们分享到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二)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建设,可以多途径、多方式,根据教师特点和专业建设要求,组织教师设计“双师型”建设的个人计划,在此基础上由院系进行统筹,合理有序安排教师参加各类实践能力提升活动。第一,组织教师积极申报与实践教学相关的科研项目;第二,参加相关的国(境)内外专业交流与培训项目;第三,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第四,建立教师外派机制,选择有经验教师组成调研或咨询团队,为基地提供服务;第五,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密切校地关系,组织开展校内指导教师与基地指导教师双向交流活动。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促成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演变。完善专业教师到地方实践的监督和考核办法,不断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地合作机制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有赖于校地双方建立多层面的、互惠共赢的、长效化的合作机制。否则,校外实习基地的牌子势必挂不长久。道理很简单,如果校外实习基地仅仅是被用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安排学生实习的,基地每每要给实习生寻找岗位和指导老师,既增加了人力、精力乃至财力方面的支出,还给常规性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也许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实习生的工作有助于基地的部分业务,但是仅仅为期8-12周的毕业实习,工作严重缺乏连续性,何以算帮到实习基地,而且实习是在学校规定的时间里开展的,而不是基地需要人手的时间,换而言之,在基地没有人力需求的情况下,基地还要安排学生实习。长此以往,实习成了基地的一种负担,双方关系拿什么持续?故而,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地合作机制是有其必要性的。第一,了解校外实习基地的岗位需求,结合学校“弹性毕业实习”计划,在基地有需求的情况下有序地输送实习生到基地实习,做到相互了解,需求共生;第二,根据高校科研和专业优势,为解决基地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人员交流,提供理论建议;第三,根据基地工作人员在继续教育和提高学历等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平台优势,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规范各项实习工作制度,完善实习基地运行机制

具体到实习的运作,离不开有领导、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有监督。第一,学校与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协议期三至五年,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合作的长期性,不因负责人的更替而中断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的调整与撤消,应经合作双方同意。第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领导机构和联系人制度。领导机构由校地双方领导代表3-5人共同组成,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磋商。联系人由学校和基地各安排1人担任,负责领导联席会议的召开和对领导联席会议精神的贯彻实施。第三,规范各项实习工作制度。学校负责制定和完善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毕业实纲、指导教师责任制度、实习学生责任制度、实习成效评估制度,等等。基地负责制定含实习岗位职责和要求的实习岗位说明书,开展实习生的过程管理和记录,负责基地指导老师的选拔、培养和考评。

作者:龚咏梅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论文:行政改革公共管理论文

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针对新公共管理的内涵,胡德从管理过程的角度将其归纳为七个方面:

(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

(2)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测量。

(3)格外重视产出和控制。

(4)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

(5)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

(6)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

(7)强调资源利用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我国学者张成福和党秀云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这种观点简洁而又抓住了重点,概括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重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即是通过绩效评估和绩效衡量,推动绩效持续改进的活动。通过绩效指标的设计,对政府的活动和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估,从而追求政府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能,落实政府责任。二是主张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由于政府机制存在本质上的缺失,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即政府失灵。而新公共管理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治理的弊端。竞争机制的应用还可以打破政府的自然垄断现象,促使其提升效率。三是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传统的行政模式主要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不同,排斥将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应用于公共部门中。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借鉴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比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效率导向等等四是强调顾客导向。顾客导向的理念主张将企业管理中顾客至上的精神应用于政府管理,以顾客需要为施政方向,以顾客的满意为目标。政府以顾客为导向,改变了传统上政府的权威心态,重新定位了政府职能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行政改革

(一)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必要性

1.对改革开放来中国历次行政改革的回顾和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推行了很多轮机构改革。第一次规模较大的行政改革是在1982年,主要是针对机构臃肿、部门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故这次改革以“适应工作重点转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核心。第二次改革开始于1988年,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等。第三次改革发生于1992年,为了适应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编制等几个方面。第四次改革是在1998年,是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等。第五次改革是在2003年,主要是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等,以建立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些政府机构改革伴随着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虽然中国的行政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998年以前的政府机构改革因为没有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联系起来,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之后的几次改革作用明显,但仍没有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存在政府职能配置不合理、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另外,这些改革缺乏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指导,也没有很好的运用新公共管理。我国一直未能走出行政改革中存在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所以合理运用新公共管理推动我国行政改革势在必行。

2.中国现阶段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中国行政部门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弊端。第一,行政部门缺乏绩效管理。比如政府不以绩效为导向,导致政府事务庞杂、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等。由于预算约束不足和缺乏成本与收益的考核,很多地方政府变成了纯粹的“吃饭财政”,造成人员膨胀和预算支出过多。第二,政府管制太多,市场发展不充分。政府职能范围过于宽广,包办所有事务,成了竞技场上的“运动员”而非“裁判员”,限制了自由市场的发展,政府失灵严重。再加上政企不分,使得市场自由发挥的空间受限、市场参与不足。政府的自然垄断排斥了市场的竞争,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比如国企的问题。另外,很多可以民营化的产品和服务却被政府牢牢控制。第三,政府的官僚体制问题严重,导致管理的恶性循环。政府的决策权威集中化,使执行人员自由裁量权较少,不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讲究层级节制,束缚了行政人员的个性发展,从而影响行政效率。总体来说,中国行政部门的问题集中在低效率和低效益。这些问题都与行政部门缺乏管理理念密切相关,亟须政府运用新公共管理加以解决。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改革中的普遍应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效益,增强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同时也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所以,这些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行政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行绩效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管理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有利于减少政府部门的资源浪费现象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并落实行政人员的责任。同时,绩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平台。政府把绩效的信息公开,便于公众了解和监督,并反映自己的意见。二是借鉴市场的力量,推动公共服务民营化。市场机制是改善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借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效益。由于政府机制存在本质上的缺失,难免出现政府失灵,比如成本与收益的隔离、内部性问题等等。而市场机制的应用可以改进政府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状况,减少政府的失灵。三是合理运用企业的管理技术,建设企业型政府。大规模的借鉴企业的管理技术和哲学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实际中,政府中的很多公务人员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导致效率低下和民众的不满。所以,可以利用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促使行政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和效益,建设企业型政府,以实现高绩效的政府。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即服务于人民的政府,以人民的满意为政府的施政目标。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看,也就是把民众视做顾客对待,政府人员应全心全意为其服务。而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现象频发,部分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不是为造福社会,造成了官员的信任危机。所以,必须严惩腐败,规范官员的公共行为,提高其公共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新公共管理在中国行政改革中运用的原则

新公共管理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国情,对新公共管理有选择性地借鉴和运用,而不是全盘照搬。运用新公共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看到新公共管理中所蕴含的西方特殊性,必须根据中国的现实借鉴西方经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行政法治化传统,这些国家的公共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行政的过度法治化,主要集中于低劣的管理绩效。与此不同,中国的公共管理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是政府行为法治化不足,行政权力缺乏制约,非法行政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政府管理能力不足及由此带来的管理绩效问题。”所以,我国不能盲目照搬兴起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必须立足于实际国情而推行新公共管理。二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发挥应以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基础。新公共管理兴起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市场经济都十分发达。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的发展还不健全。虽然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运用还不完善。发达的市场机制是运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不仅是物质的基础,更是体制的基础。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假思索推行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三是不能完全借助于市场。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存在着失灵。正如理查德•布隆克的担心:“自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尽管有它不可怀疑的力量,但是它仍不足以确保许多牵扯到人类幸福以及能让人类持进步乐观态度的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应用市场机制的实践过程中,应认识到市场的运作是有缺陷的,并意识到政府与市场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应把政府和市场的手段结合起来推行新公共管理。另一方面,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不尽相同。由于政府的公共性、政治性和多元性,使得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学者张成福教授也认为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宪政与市场、公益与私益、法治与契约自由、社会公平与效率利润等多方面。简单而言,公共行政在本质上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础,通过政府整合社会资源,落实民主治理的基本理念,展现公共利益之过程。将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混同,恰恰丧失了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中的正当角色,丧失其应有的真正意义。所以,行政管理改革不能完全借助于市场,必须认识到市场的缺点和公私管理的巨大差异,进而综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四是新公共管理缺乏对公平正义、公民参与等民主和宪政价值的关注。“广义的公共行政,除了重视管理的价值之外,还强调公民精神、公正、公平、正义、伦理、回应性和爱国主义等的价值。”而新公共管理以市场机制的运用为核心,追求的是“三E”(经济、效率和效益),极有可能忽视政府的公共责任和腐蚀民主政治的根基。所以,有学者建议,应把公平与公正也纳入新公共管理的政策目标,进而形成“四E”的目标。五是新公共管理是发展中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改进。在现实中,市场和政府相互需要,相互补充。新公共管理不可能完全代替政府。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之后,会出现另一种新的模式,但肯定不会回到传统的行政模式。所以,新公共管理不是万能的,一个政府的改革不能完全的信奉和依托新公共管理,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际的情况提出相应和适宜的公共管理模式。当前兴起的很多理论就对新公共管理有很多启发,比如公共治理理论倡导多部门合作。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等的梳理,并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行政改革的问题,可以发现新公共管理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应充分的认识到我国与新公共管理兴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制度、法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新公共管理的很多观点还值得探讨。所以,我国的行政改革应该将新公共管理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合理的借鉴新公共管理,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道路。

作者:陈梦 王宁宁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论文:未来发展公共管理论文

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公共管理这门学科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同时,由于短时间内发展过于迅猛,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增长速度。有的高校发现公共管理学科火热,便盲目地在本校设置公馆管理学科,然而,这些高校的自身条件达不到公共管理学科设置的客观需求,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这就造成队伍建设与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增长速度的不对等。二是公共管理学科教材建设不满足专业建设要求。一些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未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印的教材,而是自主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的质量不是很高,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三是教学模式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跟不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步伐。四是理论与实践存在着脱节。理论比较空泛,缺乏实践指导针对性,难以实现学用的有机结合。五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制度的改革,公共管理学科毕业生不能再向事业单位直接输送,“逢进必考”的人才招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管理学科人才走向公共管理岗位。加之近年来毕业生人数的剧增,使得公共管理学科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承受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二、公共管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任务

公共管理学科要想适应当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担负起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问题的职责,必须准确对公共管理学科进行定位,注重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分析研究,不断增强这一学科的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科的规划和统筹,强化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师德的塑树和学风的培养才能使公共管理学科建成培养21世纪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加工厂”。一是对公共管理学科进行准确定位。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他公共组织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从学术角度看,公共管理是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价值定位和实践活动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二是加强对公共管理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我国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体系,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有力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理顺研究思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从而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三是注重对学科的规划和统筹。在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上,不应再扩大专业规模建设,可否要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办学,保持教育的协调发展,尽量不要造成专业规模的失衡,以致产生就业及社会稳定问题,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科学规划和统筹,确保其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学科增长速度,教材选用、教学模式符合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发展的现实要求。四是强化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任教,一方面要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为其创造进修、学术交流研讨的机会,使其增长见识、积淀更多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水平,从而以更高的素质和水平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满足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五是注重师德的塑树和学风的培养。良好的学风,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表环境。而高尚的师德是让学生崇尚教师、尊重教师的基础。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高校应注重师德的塑树和良好学风的培养,努力为公共管理学科营造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勤勉严谨的学术氛围,使这一学科的学生同时牢固树立解决社会发展中公共领域各种问题的责任意识,潜心学习,扎实进取,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专业人才。

作者:白桦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唐山工作站2013级公共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论文:伦理缺失公共管理论文

一、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现状及原因

(一)公共管理中环境的因素加剧了公共管理伦理缺失

公共管理的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如对政策、财产、人员、物品等资源的调配权力。同时环境因素还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如社会、经济和文化。一般而言,以功利化为目的的组织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多,以非功利化为目的的组织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公共管理组织属于非功利化组织。但是随着功利化不断向公共管理组织渗透,公共管理理论也在逐渐缺失。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许多政府监督管理和市场都难以介入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大多为公共领域。这也使得公共领域成为腐败蔓延的场所。

(二)公共管理伦理及其建设滞后

我国公共管理伦理文化和相关的建设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虽然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对公共服务要求迅速提升,社会对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公共管理产品的提供者只有政府使得提供渠道过于单一。而公共组织对待公共管理伦理也是以传承为主,忽略了发展。由此导致公共管理伦理缺失。

二、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对策

从目前来看,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有一致性,更有其特殊性。治理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首要任务是监管拥有和使用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对其进行公共管理伦理的引导和教育。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理清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领域并出台相关政策

随着我国公共管理领域迅速扩大,相关单位应理清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领域,对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者的伦理要求明确区分。依照不同公共管理组织对社会的影响情况,出台不同的伦理考核标准和规范,提高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水平,重视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对于公共管理者及其组织者在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采取了不恰当态度这一问题,要以提高文化建设和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个人道德两方面相结合的角度下功夫,同时加强监督管理。要加强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的道德责任感和廉洁自律意识。在公共管理伦理教育阶段,要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崇尚善良和公正结合起来,将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塑造成公平正义的实践者。

(二)强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因素监管

建立健全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因素质量监管框架,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具有经济利益的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进行监管,建立与其职能匹配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强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因素监管。由于社会转型期带来不同外在因素对公共管理伦理的冲击,建立与其职能匹配的评价机制可以体现出科学、民主的公共意识,能够使全体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体现出依法办事的素质,使廉洁、法治、责任、诚信深入人心,提升组织的非经济特性,减少统治性管理,提高服务型管理。

(三)树立道德模范,提速公共管理建设

由于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不提倡功利化目标,因此可以适当根据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的服务特点,通过树立道德模范、提速公共管理建设来扩大公共管理伦理的影响。同时,把完善目前存在的公共活动和建立新的公共活动结合起来。

三、结语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对提高公共管理有着明显的作用。虽然现在公共管理伦理受公共管理者及其组织者在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采取了不恰当态度、公共管理中环境的因素加剧了公共管理伦理缺失、公共管理伦理及其建设滞后的原因导致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但是只要理清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领域并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因素监管、树立道德模范,提速公共管理建设就可以完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作者:李晶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唐山工作站

公共管理论文:女性赋权与农村公共管理论文

一、女性赋权与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管理的关系

事实上,女性赋权问题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之间均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公共管理中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女性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女性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对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进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提高公共管理中的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能够更好地促进女性自身发展,提高女性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摆脱长久以来所处的劣势地位。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女性赋权程度,女性拥有了和男性相同的机会,可以促使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增加在女性身上的投入,能够降低女性婴儿的死亡率,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改善女性的人力资本条件。因此,提高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能够使女性更加自信,更有可能参与家庭和农村公共事务的决策,从而提升女性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公共管理中对妇女的赋权和提倡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做到性别平等,性别平等包括政治平等、教育平等、医疗平等等多个方面。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可以让她们更好地扮演社会中的角色,能够增加她们对子女的教育、卫生和综合福利方面的投入,并塑造出更加包容且有利于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另外,使妇女获得平等的参与农村公共管理的机会,意味着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人力资本禀赋、权利及发展机会,这显然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率。女性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如发展经济学中所研究的那样,女性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教育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为家庭中的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促进社会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女性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得她们能够勇于参与农村公共管理,更好地和男性展开竞争,在公共管理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女性天生的敏感性和细致性,使得女性在农村公共管理过程中相对于男性而言能够更好地处理一些事务,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管理中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的提高。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很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农村发展与进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开化,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这样的进步将为女性营造出一个更好地参与公共管理的社会氛围,女性将会受到鼓励,在竞争和参与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也将逐步减小,最终在农村公共管理领域达到提高女性赋权和参与度的效果。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60%以上,农村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而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和农村公共管理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由分析可知,性别平等直接影响着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女性赋权与参与程度,而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女性参与程度又对提高女性地位,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就成为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女性参与农村公共管理的权利。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男权主宰社会的传统,因而女性参与竞争和选举就会产生抛头露面的负面评价。时至今日,虽然女性参加工作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在公共管理领域,旧的传统思想仍然未能打破,在社会管理的很多领域女性都处于劣势地位。虽然我国很多政策规定看似男女平等,但却忽略了一个潜在的问题,即在平等的机会下身处劣势地位的女性根本无法与男性进行竞争。正如上一部分分析的那样,当女性在教育、社会资源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时,她们就失去了与男性竞争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规划的时候,从设计、执行、监控到评估的全过程都要注意性别平等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应考虑给予女性一些特殊的机会和照顾,以此来弥补其在教育不平等等方面造成的缺失。比如,可以在政策上对女性所占农村公共管理决策者的比例予以规定,从而在政策制度上杜绝女性被剥夺决策权利的可能性。由于现在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一个主流趋势,受过教育、能力较强的女性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因此,除了在政策上进行鼓励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女性村干部的待遇,鼓励更多有能力的女性选择留在农村发展。对于长期在村中具有较高威信,在农村工作时间较长的女性村干部,政策上应给予照顾,鼓励其长期工作,减少因领导变换频率过快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女性在公共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传统观念。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的父权意识形态的影响,自古就有“三从四德”“男女有别”“男尊女卑”观念,这种旧的传统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并实际上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致使妇女权益被忽视或剥夺。因此,要提高女性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参与程度,就必须从思想上消除旧的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政府应通过加强对性别平等观念的大力宣传,形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鼓励媒体就妇女和性别议题进行广泛报道,注意表达妇女的多种声音,倡导性别文明、引导社会舆论、调整社会心理,唤起人们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进而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促进女性主动参与农村公共管理。

再次,增加女性人力资本投入,让女性更有能力参与农村公共管理。女性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增加普通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加强对在农村公共管理中拥有决策权的女性的能力培养。农村女性无法很好地参与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水平低下,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显著低于男性,这就直接造成了其相对于男性而言不具备参与公共管理的优势,因此,提升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就成为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中女性参与程度的关键之一。政府除了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监督检查该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另外,还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对让女性儿童接受教育的家庭进行鼓励。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对女性儿童教育进行资助,从而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已经在农村公共管理中拥有决策权的女性而言,政府应加强对她们的培训,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培训,促使女性决策者树立科学思维,消除性别从属思想,提高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交流会的形式,使女性决策者之间进行广泛交流,互相吸取经验,加强沟通,从而促使其在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最后,多维度保障农村女性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农村公共管理是多层级多维度的,除了政府参与管理外,农村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也广泛参与公共管理,因此,要想切实保障农村女性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就要从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三方面着手。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女性参与政府工作,在女性升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优先考虑。要在政府部门大力开展工作作风整顿工作,创造健康清新的工作环境,使女性能够更好地融入政府工作之中。对于村民自治组织而言,应该切实做到男女机会均等,要求女性参选候选人达到和男性基本均等的比例,从而促进农村公共管理中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的提升。民间组织应在农村地区开展女性思想动员活动,定期组织女性进行沟通和交流,给在公共管理中遇到困难的女性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鼓励女性参与民间组织的管理工作,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女性赋权和参与程度的提升。

作者:付超力 谭思 刘和 苏毅清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论文:公众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论文

一、公众网络参与的特点

1.公众网络参与具有平等性

网络为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事务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开放的平台,公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打破原有的时空、地域等限制,进入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之中,比如可以较快捷地登录到政府网站,了解政务公开的信息以及一些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政策的决策和实施情况。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不管公众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官员抑或者是普通工人,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意愿,有效地参与到公共管理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有了相对较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权。

2.公众网络参与具有互动性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中,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决策者和信息的者,一直主导者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众的身份只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并不具备太多的话语权,在这种模式下,信息的传递以及政策的制定都是静止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没有任何的互动性。然而,随着网络这个双向的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兴起与发展,公众在信息传播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某一信息,或者是主动发起某一信息,成为信息的者和建议的提出者。公众的网络参与使公共管理过程拥有多项交流的性能,公众可以与政府对话,提出意见或建议,发起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愿望等,这就实现了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交互性。

二、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

公众的网络参与在公共管理之中有着传统公众参与所不能企及的优势,但同样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其中公众网络参与的不均衡和非理性是其首要问题,在此笔者就主要讨论这两大问题。

1.公众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

在互联网这个平台,公众的参与是相对平等、开放的,但这种平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技术之上的,并不是完全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平等,这就造成了公众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学历层次的不均衡和城乡分布的不均衡。首先,区域的不均衡。据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由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别,概括来讲就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络普及率远远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络普及率。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5%,而江西、云南、贵州等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则均不到33%。其次,学历层次的不均衡。由于公众所受的教育、经济收入和年龄的差异就导致了网络参与公共管理事务的不均衡性。一般来讲,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公众群体拥有的基础网络设施和掌握的信息相对较多,这就引起了网络参与的贫富差距。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精英群体掌控了更多的信息,有着更高的参与公共管理事物的能力和意愿,从而在公共政策指定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影响力和有效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再次,城乡分布的不均衡。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城镇网民占有率为71.4%,虽然相对2012年,农村网民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城乡差距依然很大。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公众网络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不均衡。

2.公众网络参与的非理性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事务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对政策制定的不满和意见。但是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受教育程度高低不同,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发表自己言论的同时都受到自身思想素质、性格差异和道德标准的主导,很容易发生非理性的举动。并且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人们在参与公共管理事务的时候发生极端的行为和言论时并不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自身形象和利益,所以,在针对一些问题发表观点的时候,一部分人会用到情绪化的词语甚至是虚构的事件来煽动他人,不是所有公众都有分辨信息虚实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极易引发非理性的群体性事件,对整个公共参与的过程都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在网络空间可以隐匿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从而摆脱了现实中道德的约束,一些网民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损害他人,甚至是国家、社会的过激行为,例如采取非法手段虚假信息等恶劣行为。网络空间信息的爆炸与泛滥,让普通的公众更加无所适从,盲目地跟随大众的意见,从而使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变成一种偏激的冲动或盲目行为,更甚者可能引发群体极化的暴力行径,必将阻碍公共管理中公众有序参与的健康发展。

3.公众网络参与缺乏有效性

网络参与本身具备互动性,在整个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双向的,仅仅依靠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够的,更需要政府部门对公众的参与做出相应的有效回应。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公众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这一模式依然缺少相应的管理和回应,这就造成了公共网络参与有效性的不足。在政府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政务信息公开不足和政府回应机制不完善。首先,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不少政府网站实时公开政务信息,但是对于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致使公众在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监督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无法满足公众对于政务信息的获取和对其执行情况的监督。其次,在现阶段内,我国并没有对政府部门的回应做出一定的规定,政府部门对于公众的提问或监督意见的回应一般都是被动性的,是在上层部门领导的指示或者是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选择性回应,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互动比较缺乏。政务信息公开的不足导致公众网络参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程序,政府回应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和一定的载体,这就造成了公众网络参与缺乏一定的有效性。综上所述,网络公众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当公众在理性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网络有序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时,就会对国家政府的公共管理事业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当它被不理性的情绪和极端的手段左右时,便会带来强烈的破坏性,不仅误导公众的思想,同时也会对政府的公共管理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需要适当地利用网络公众参与,并要积极发挥其作用中好的一面。

三、结语

网络的迅速普及和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政治生活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政府部门也已经越来越重视网络在公共管理事务中的作用。公众的网络参与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对过程的影响,从政策的制定和事实的过程都有公众的参与,但就我国目前的参与状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公众网络参与的管理和必要的控制,从而促使公众网络参与在公共管理中能够扬长避短,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晁梦洁 唐双虎 单位:海南大学

公共管理论文: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论文

1.公众网络参与的特点

1.1公众网络参与具有直接性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中,公众的参与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经济、交通等方面的限制而使其成为一种间接式的参与。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时代,由强大的互联网作为支撑的公众网络参与实现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方式的直接性。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参与到政府的政策决策过程之中,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输出其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实现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

1.2公众网络参与具有平等性

网络为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事务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开放的平台,公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打破原有的时空、地域等限制,进入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之中,比如可以较快捷地登录到政府网站,了解政务公开的信息以及一些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政策的决策和实施情况。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不管公众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官员抑或者是普通工人,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意愿,有效地参与到公共管理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有了相对较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权。

1.3公众网络参与具有互动性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中,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决策者和信息的者,一直主导者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众的身份只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并不具备太多的话语权,在这种模式下,信息的传递以及政策的制定都是静止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没有任何的互动性。然而,随着网络这个双向的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兴起与发展,公众在信息传播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某一信息,或者是主动发起某一信息,成为信息的者和建议的提出者。公众的网络参与使公共管理过程拥有多项交流的性能,公众可以与政府对话,提出意见或建议,发起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愿望等,这就实现了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交互性。

2.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

公众的网络参与在公共管理之中有着传统公众参与所不能企及的优势,但同样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其中公众网络参与的不均衡和非理性是其首要问题,在此笔者就主要讨论这两大问题。

2.1公众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

在互联网这个平台,公众的参与是相对平等、开放的,但这种平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技术之上的,并不是完全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平等,这就造成了公众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学历层次的不均衡和城乡分布的不均衡。首先,区域的不均衡。据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由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别,概括来讲就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络普及率远远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络普及率。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5%,而江西、云南、贵州等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则均不到33%。其次,学历层次的不均衡。由于公众所受的教育、经济收入和年龄的差异就导致了网络参与公共管理事务的不均衡性。一般来讲,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公众群体拥有的基础网络设施和掌握的信息相对较多,这就引起了网络参与的贫富差距。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精英群体掌控了更多的信息,有着更高的参与公共管理事物的能力和意愿,从而在公共政策指定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影响力和有效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再次,城乡分布的不均衡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城镇网民占有率为71.4%,虽然相对2012年,农村网民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城乡差距依然很大。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公众网络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不均衡。

2.2公众网络参与的非理性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事务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对政策制定的不满和意见。但是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受教育程度高低不同,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发表自己言论的同时都受到自身思想素质、性格差异和道德标准的主导,很容易发生非理性的举动。并且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人们在参与公共管理事务的时候发生极端的行为和言论时并不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自身形象和利益,所以,在针对一些问题发表观点的时候,一部分人会用到情绪化的词语甚至是虚构的事件来煽动他人,不是所有公众都有分辨信息虚实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极易引发非理性的群体性事件,对整个公共参与的过程都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在网络空间可以隐匿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从而摆脱了现实中道德的约束,一些网民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损害他人,甚至是国家、社会的过激行为,例如采取非法手段虚假信息等恶劣行为。网络空间信息的爆炸与泛滥,让普通的公众更加无所适从,盲目地跟随大众的意见,从而使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变成一种偏激的冲动或盲目行为,更甚者可能引发群体极化的暴力行径,必将阻碍公共管理中公众有序参与的健康发展。

2.3公众网络参与缺乏有效性

网络参与本身具备互动性,在整个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双向的,仅仅依靠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够的,更需要政府部门对公众的参与做出相应的有效回应。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公众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这一模式依然缺少相应的管理和回应,这就造成了公共网络参与有效性的不足。在政府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政务信息公开不足和政府回应机制不完善。首先,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不少政府网站实时公开政务信息,但是对于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致使公众在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监督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无法满足公众对于政务信息的获取和对其执行情况的监督。其次,在现阶段内,我国并没有对政府部门的回应做出一定的规定,政府部门对于公众的提问或监督意见的回应一般都是被动性的,是在上层部门领导的指示或者是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选择性回应,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互动比较缺乏。政务信息公开的不足导致公众网络参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程序,政府回应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和一定的载体,这就造成了公众网络参与缺乏一定的有效性。

3.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公众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当公众在理性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网络有序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时,就会对国家政府的公共管理事业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当它被不理性的情绪和极端的手段左右时,便会带来强烈的破坏性,不仅误导公众的思想,同时也会对政府的公共管理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需要适当地利用网络公众参与,并要积极发挥其作用中好的一面。

作者:晁梦洁 唐双虎 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论文:新改革公共管理论文

1.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的借鉴影响

具体来说,西方的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的思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下的产物,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的发展。对于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向市场经济不断的转型。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虽短,却有很大的成就,这不仅体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和认同上,还表现在中国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上。但是,在此基础上,政府怎样进一步的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怎样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一大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进行借鉴。

1.1进行企业化管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是新公共管理中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在效率上一直呈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实行,使得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冗官、冗兵的现象;组织机构的错综复杂使得职责不清也是以重要的原因;第三就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也使得政府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上有所懈怠。所以为了使得我国政府的效率得以提高,使政府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效率能力,并具有效率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民众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1.2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为政府的服务增光添彩

将西方的公共管理中的竞争机制引进我国的公共管理中,不仅可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顺应民心,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合格的政府。除此之外,竞争机制的引入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比如说,在具有垄断性质的铁路运输、电力开发和银行等产业中,政府在一定的程度上放手,将其交给有能力的企业来做,这样不仅仅缓解了一定的财政危机,而且还能够改变这些垄断产业处于“瓶颈”期的现状,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2.总结

虽然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思想在当时西方的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那毕竟是西方的社会和西方的思想。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西方的政体和国情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以,中国在对西方的新公共行政管理进行借鉴的时候,必须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来进行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政府的政绩才会更有价值。

作者:申云凤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公共管理论文:知识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论文

1知识管理与案例教学本质的统一

知识管理理论不仅强调隐性和显性知识对管理效能提高的作用,而且关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转化问题,认为两种不同的知识之间通过不同的转化模式可以实现知识螺旋式的上升。也就是说,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的创新和共享,而这恰恰需要管理参与者的积极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的介入。案例教学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变革的存在,其本质也是通过参与者对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参与建构其内在的知识体系,采用的目的是培养参与者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案例教学本身具有知识管理的内涵。

2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误区

在公共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认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采用过程中由于对案例教学的本质缺乏正确的把握,产生了认识和使用的误区,陷入案例教学形式化的境地。

2.1案例教学等同于一般举例的认识误区

这种认识的误区将案例教学与一般的举例相互混淆,没有对案例教学的内涵与本质进行正确的认识。案例教学和一般的举例虽然同是利用现实的例子来解释或说明理论的疑难,但是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以及现实的模拟性。它注重的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者或说教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甚至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因此,其作用不仅是要通过案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建构的能力。而一般的举例,其目的是为了解释某个理论或结论,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理论的作用。在举例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合作与引导的关系,还是传统的授受关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通过教师的举例能更好的理解管理的理论,但是他没有参与到模拟的管理环境中去扮演适当的角色,没有经历师生之间针对管理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对策的过程。因此,案例教学不管从实施的难度、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案例的选择以及实施的效果上看都比一般的举例复杂的多。

2.2案例教学中学生自我非主体的认识误区

受传统师生之间教学关系制度化的影响,老师一般被看成是合法性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则很容易被当成空空的“容器”,被动的等待老师用专业知识将其“填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课堂中主要的活动形式是知识的传递,而不是师生之间知识的转化与内在的生成。对学习者来说,只要从教师那里获得了知识,考察合格,就算学习“过关”。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在案例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容易导致学生自身角色定位的偏差,进而限制教师的努力和尝试。学生一时很难从教学客体的定位中走出来。在案例教学中,仍然以获得知识、掌握知识为根本目的,并且坚信“老师懂得最多”,当教师希望学生们分享每个人的学习经验时,经常发现学生们并未打算深入而只是想了解系统的知识体系,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间的知识是零散的,缺乏合法性和实用性。因此,案例教学会因为学生自我非主体定位的偏差陷入实施的形式化。2.3案例教学中参与者批判思维不足的实践误区传统教学方法先把结论呈现给学习者,再帮助他们去理解它,然后是训练和运用,而学习者自己的探索活动却极为贫乏,而且这种将知识作为固定结论传递给学习者的做法也缺乏对知识进行深入推敲和批判的过程。受其影响,现在公共管理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教学,参与教学的人一般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对知识的质疑和批判上。教师的工作重点是如何使管理知识的传授方法完善和有效,保证学生能明白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关心的问题是案例分析中问题的参考答案是什么或者教师的偏好。这种简化的案例教学与真正意义上具有批判思维特征的案例教学存在本质区别,造成案例教学的形式化。

3知识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教学法之案例

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知识管理视角启发下高校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师生基于共同学习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及师生间知识的不断转化和升华。

3.1师生间形成基于共同教学目的的学习共同体

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授受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也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传统授受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主要是知识的传递,知识从教师那里“单向度”的传导到学生处,学生去记忆、再现教师教学的内容,其创造性、实践性不足。而案例教学方法的采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师生之间传统“我教-你学”的关系模式需要转变为基于共同教学目的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不再简单的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简单的识记所学的内容。二者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案例为媒介,以问题解决为直接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的发生交往,交往中渗透着知识的转化。因此,学习共同体的形成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改善心智模式,打破以往对师生关系的现性认识,代之以后现代的平等主体间关系的认识。教师从教学的计划者和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要逐渐的唤醒,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共同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讨论式教学,离开学生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将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

3.2优化案例教学的环境,尤其是精神文化环境

以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案例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环境既包括空间物理环境,也包括精神文化环境。空间物理环境的优化主要是指教室布局的调整以及案例教学所需要的硬件设施的配备。在教室布局方面,以往主要采用的是“而”字形的布局,这样人为的就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大了,减少了师生、生生间对话交流的机会。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的是学习群体之间的动态交流。因此,教室布局需要由传统的“而”字形布局调整为长方形、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当然前提条件是对学生进行讨论分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需要,客观上营造一种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的氛围。同时这样的空间布局调整也能让师生之间关系进一步密切,以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信息交流。案例教学所需要的硬件配备方面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基本硬件条件包括案例教学的模拟场所、投影等必备的仪器。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主要是营造平等、宽容的课堂文化氛围。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比以往提高了,尤其是对教师来说,更要转变以往的身份认知,打破“只有教师的教才能保证学生的学”这样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势,主动营造一种平等、宽容的课堂文化氛围。平等是对师生之间关系的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绝对的拥有者,尤其是实践性知识,教师和学生需要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共同习得和积累实践性知识。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观点,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没有标准的答案,不同的学习群体通过研究获得结论,只要能够逻辑自洽、解决问题就是合理的。

3.3教学参与者通过SECI过程促进师生知识间的转化和升华

案例教学的参与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价值观等进入教学场域的。要想达到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知识转化来实现。根据野中的观点,知识的转化主要分为四种模式(SECI),即社会化(social)、外在化(external)、组合化(contain)和内在化(internal)。社会化的实现主要发生在个体之间,个体隐藏的知识通过彼此的对话到达对方那里,变成对方头脑中的信息存量,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外在化主要指个体的隐性知识通过群体内适当的对话沟通变成群体共同交流的显性知识,在群内传播;组合化主要指群体间显性知识的交流和融合,成为共同体成员共享的显性知识;内在化主要指受共同体显性知识的影响,个体把群体共享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自身原有知识内容和结构的创新。将知识转化的模式迁移到公共管理教学的案例教学中,即要承认不同性质的知识间的流动性。在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准备案例、分析案例,并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或储备情况酌情考虑教学环节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流动的是不同个体的隐性知识;在案例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通过播放案例影像或文字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完整的案例事实,并方便学生对实践信息资料的把握,然后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展开案例分析。案例教学的讨论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个阶段。首先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小组成员根据案例的来龙去脉捕捉问题所在,分析案例组织存在的管理问题。经过小组一轮一轮的交流,大家形成一致的看法。这个过程中发生着小组内个体间隐性知识的转化以及个体隐性知识向小组显性知识的转化。其次是班级讨论阶段,由教师任讨论的组织者,每组挑选一名或两名同学将本组的讨论结果告之于众。教师在每组发言的时候根据延迟评判、多多益善的原则鼓励各组同学大胆发言,引起不同观点间的交锋。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小组间显性知识间的转化。最后就案例中涉及的问题形成几个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这些备选方案是班级讨论的结果,已经达成共识。这个过程蕴含群体间共享显性知识的组合转化实现。在案例教学的最后,教师还要将学生们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总结出来,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这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显性知识向个体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个体重新建构共享显性知识的过程。总之,通过教师引导性的SECI过程,学生获得了单纯理论教学学不到的实践性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检验了自身教学能力的高低,通过与学生共同的学习增长了教学的实践性知识。知识管理视角下对公共管理教学法中案例教学法的探讨对于澄清认识的误区、提高方法运用的实效性提供了思考,但是也要清楚的知道方法有效运用的前提从主体角度看应该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必要的培训,这是学校教学管理者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房敏 单位:德州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论文:城市规划公共管理论文

一、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城市规划职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规划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城市功能分区不清晰,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快速,导致城市在进行功能分区时会出现不同功能区相互参杂的情况,这在一定长度上来说,也不应该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这方面主要体现的问题就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功能的定位于规划没有做到位,导致现代城市不同更能分区相互影响,这不仅制约了城市规划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也导致城市规划职能不能进行有力的展开,从而造成城市规划功能的下降。第二,由于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具体,或者说是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当初城市规划的目标,导致在发挥城市规划职能时,始终伴随着新老城区问题、新旧功能分区问题以及功能分区不合理等问题,这必然会导致城市规划职能在进行湘桂规划时,不容易解决,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的老大难问题。第三,由于我国城市在规划中所注重的问题,在不同历史发展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功能规划时,伴随着的问题就是城市规划不统一、政策法令贯彻不到底等问题,这就使得城市在发挥规划职能时,会产生相互矛盾的局面。可见,我国城市规划职能存在的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在城市实际发展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2.优化城市规划职能的对策

优化城市规划职能的对策,注重点应该立足于完善和优化城市规划职能,也就是说立足于现在城市发展的水平,通过现有的城市分区,对城市规划职能进行完善,加强城市规划只能发挥作用的能力。具体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第一,统筹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立足于现有城市功能分区的作用,加强该功能分区的影响力。城市规划职能,究其本质来说,是服务职能,而就目前不少城市的发展水平而言,由于不同发展阶段所规划的目标不同,因此,在接受历史发展现状的同时,综合加强城市功能分析的发展,加强功能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园区等,甚至应该建立直接管辖的部门,通过专门专管来实现功能分析的更好发展,第二,加强城市规划职能发挥作用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出于城市居民的考虑,目前,城市规划职能发挥的主要方向是以城市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而以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城市规划职能建设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加强城市规划职能发挥作用的其他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以城市整体发展为首要目标,这是因为,城市规划职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把城市建设的更好来满足城市居民、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应该只以一种目标为城市规划功能发展的目标,必须立足于整体,从整体上来保证城市规划职能的实现。

二、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的理念出现的比较早,而且也比较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为我国城市规划职能的完善以及进步奠定了很好的历史基础。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国内与国际的接轨,使得很多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传入我国,在解决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公共管理视角小对城市规划职能进行探讨,则是为我国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本文从分析城市规划的内涵以及城市规划职能的内涵入手,通过对城市规划历程的解读,可以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在城市的发展以及相关城市规划职能的发展,这也就为我们找到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即规划理念问题、规划方法问题以及规划纲领问题找到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这也就为我国城市规划功能的完善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立足于城市发展实际进行城市规划能力的提升和加强城市规划能力的作用,其中,加强城市规划能力的作用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建设,包括以服务城市居民为目标的建设和以城市规划功能总体发展为目标的建设。

作者:陈婷婷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论文:农村文化公共管理论文

一、张家港市锦丰镇农村文化管理现状及存在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村民都对自己村里的文化设施不清楚。比如现在大部分村(社区)都建有农家书屋,有一部分村民从未去过村图书室看过书,甚至还有村民不知道村里就有图书室。村民对图书室的知晓率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村干部对于村里文化设施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对读书根本不感兴趣。此外,里面的书籍数量较少,内容混杂且少有更新,与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农村社会学习氛围的形成及发扬。

二、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公共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职能,承担起农村基层文化的公共管理服

1.强化目标责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压力型体制(即为了实现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在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和数字化的政绩考核模式下,村干部在文化建设中工作的重点并非主要在于提高农民的满意度,而只需以数据总结式的工作报告“向上负责”,例如,“建成‘农家书屋’×个”,“配备农家图书×册”,“完成送剧下乡×场”等。换言之,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村干部以及基层政权的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中往往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参与的弊端。要真正把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密切干群联系,沉下心去听百姓需求,保障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

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和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并举,完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需要注意的是,加大建设文化设施力度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已有的陈旧、滞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整改与更新;要重视对文化设施的维护与修复,延长文化设施的使用年限;要加强管理,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要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知道村(社区)提供这样一个地方,对老百姓开放,供他们休闲娱乐使用。

3.加强扶持引导,打造高水平农村文化队伍

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农村文化队伍的推动。要推动大学生村官结合自身特长、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充分发挥其学历高,理论素养深和知识面广的优势,多措并举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如聘用大学生村官担当书屋宣传员和图书管理员,盘活农家书屋,打造文化生活主阵地。或者依托党员活动室、墙报等载体,以“顺口溜”、“千字文”等形式,开展惠民政策宣讲、致富项目推广。还可以针对村民中存在的学用科技意识不浓的问题,把活动演出内容与村民需求和各村产业特色相结合,在节目编排中普及相关科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引入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1.进行文化服务购买

要推进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光靠政府、村(社区)的力量是不够,利用现在社会的资源,农村可以很好的引入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机制。比如,文化活动较多的村,可以和社会上一些文化工作室签订协议,以每年多少次表演,多少个节目来进行结算。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减少村文化工作的压力,只需要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即可;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整个文化市场的活力,节目越多,越是对一些文化工作室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样可以有效地繁荣当地文化市场。

2.引入社会文化管理奖励举措

推进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创新,应该使用新的奖励机制。过去一段时间,各个农村文化表演队把文化表演当做是一种义务,因为其文化队伍的构成,以村退休人员,文化热爱者居多,这批人不求回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撑起了基层文化的大旗。但随着时间流逝,社会观念的变化,文化活动开始夹杂利益需求,这就要我们不得用旧的态度去对待文化工作,假如一些文化活动有明确的奖励机制,那势必会吸引一批人参与进来,进而壮大文化队伍。

作者:赵铮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