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

时间:2022-08-01 02:46:01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教学实践

摘要:小学音乐节奏意识教学通过活动实践,充分利用和融会舞蹈、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增强艺术欣赏的效果,改善音乐节奏意识课堂,运用节拍感和节奏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节奏意识,将音乐节奏意识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达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小学音乐节奏意识教学实践初探

摘 要: 小学音乐节奏意识教学通过活动实践,充分利用和融会舞蹈、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增强艺术欣赏的效果,改善音乐节奏意识课堂,运用节拍感和节奏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节奏意识,将音乐节奏意识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达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节奏意识 教学实践

音乐语言是由音乐要素构成的某种声响,并依靠这种特殊声响产生的信号而激发人的想象力。比如,在音乐课《鸭子拌嘴》中,各种器乐的声响节奏组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创设出一群鸭子在河间嬉戏、捉鱼、玩耍的情境。随着音乐力度的强弱,使人联想到鸭子们相互拌嘴的情绪如何从激烈到平淡……这些都是通过节奏意识所激发的想象力而获得的联想。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的启发而来的。”音乐启发了爱因斯坦对宇宙的观察,从而发表了相对论。因此,良好的节奏意识是学生学习音乐应该具备的音乐基本技能,也是学生视唱、合唱基本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不容忽视,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音乐是活动性、实践性的过程。无论是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其实都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对于音乐美的感知、鉴赏、理解和表现必须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才能实现。重视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认真研究教材及经典作品,是搞好节奏意识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以《数鸭子》为例,乐曲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节奏拍打,二是演唱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对节奏的模仿和理解部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注意力不能长久地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有效地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将:X?摇X?摇|XX?摇X|念成:ga?摇ga|gaga?摇ga|同时加上拍手训练,让学生把节奏练习结合在生活里,在节奏意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拍击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产生不同节奏,请学生把节奏像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既丰富节奏内涵,又增强趣味性。又如:××?摇?摇 ×× | ×?摇 × × | × -|| 拍手拍膝盖踏脚打肩 拍手。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充分利用和融会舞蹈、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增强艺术欣赏效果,是改善音乐节奏意识课堂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兴趣广泛,但不能持久;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却又不愿意下工夫学习。他们只对感兴趣的东西才愿意学,基本上处于不自觉的、被动的学习阶段。音乐节奏意识教学的内容,涉及各种音型、长短,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相关的艺术形式增强节奏意识教学的实践性,增强教学效果,并利用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实践能力。

一是在节奏意识教学中运用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节奏的理解。比如《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曲中感受新疆民歌×・× ×× |× × × |的舞蹈性节奏及手鼓 ××× ×× 的固定伴奏音型,引导学生把歌曲演唱形式中的固定节奏音型弄清楚、搞明白,并请某些同学随着歌声起舞,随着节奏律动,在“耳闻”、“目睹”、“歌舞”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连绵不断的天山山脉、宽广清澈的塔里木河、吐鲁番的香甜葡萄,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的纵情欢唱,让学生在体验新疆特色节奏的同时,大大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二是在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运用戏曲这一艺术形式使学生的听觉、感知节奏意识得到增强。戏曲分类颇多,曲调婉转,跳度很大,节奏相对较复杂。比如教学小学十册中“欣赏京韵”中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都有一课红亮的心》,节奏较难掌握,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演唱,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节奏意识的潜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京剧中慢长锤的念法:呛切 台切 | 呛切 台切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将情、景、音乐、节奏交融在一起,学生在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情景时就有了更深的节奏意识体会。同时在自由探索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充分运用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实施节奏意识的教学。

音乐节奏意识教学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良好的节奏意识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

首先,在小学音乐节奏意识教学中节拍感是帮助学生理解节奏、组织节奏、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比如学生学习一首曲子时,都要做出节拍分析,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节拍的特点,分辨乐曲的拍号。教师应让学生感受节拍的特点,分辨乐曲的拍号,然后要求学生拍谱子中的强拍,如:2/4 X 0 | X 0 | X 0 | X 0| 强拍指双手敲击,空拍双手摊开。接着要求学生拍谱子的弱拍,如:2/4 0 X | 0 X | 0 X | 0 X| 空拍休止符双手摊开,弱拍手指点击手心。强拍(包含次强拍时)如:4/4 X X XX X | X X XX X| 双手击掌强拍,次强拍左右手分别拍腿。练习强拍后的后半拍,如:谱子4/4 03 0 02 0 | 03 0 02 0|拍成4/4 0X 0 0X 0 | 0X 0 0X 0| 后半拍双手击掌。经常做以上节拍练习,增强学生节拍律动的认识和理解,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完整听辩乐曲的好习惯。

在这些练习的方法里,利用眼、脑、口、手等器官感觉节奏,使学生对节奏的体会更深,既全面地培养节奏感,又集中注意力,头脑反映灵活,对音乐作品中多层的节奏意识有多层的思维能力。

总之,音乐是一门既有技能性又有整体性的学科。音乐节奏意识教学兼顾了以上内容实践性极强的分支,它是一种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将音乐节奏意识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可以起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践又是有效结合节奏意识中“教”与“学”的桥梁,可以有效实现音乐理论与艺术时间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更符合音乐艺术极强的创造性特点。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探讨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对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进行改善,体现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还不成熟科学的开展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以及音乐欣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要求,及时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完善,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策略,以期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音乐课堂教学;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开设各种课程是为给学生今后开展的各项学习奠定基础。音乐教学课程的开设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并且新课改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改善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但就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况来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音乐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任务,但是在传统教学中音乐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根本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更不用说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即便是其他正常开设音乐教学的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根据课本进行教学,即某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首歌曲,教师在课堂中会逐句的教给学生,直到大部分学生都会为止,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学生失去了音乐的学习兴趣。其次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相应的音乐设施比较缺乏。小学是学生学习各项音乐乐器的最佳时期,但是很多学校连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比如:手风琴、电子琴、公放音箱都没有,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并且在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教授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1]。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各小学应该对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改善,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新教学大纲,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

音乐教师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音乐作为一门小学的基础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意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更多地研究素质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2]。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一些教学相关的知识,包括教学方法方面的更新以及专业学科的最新动态,及时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此外,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生,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很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视频、图像以及音频进行整合,展现音乐的现实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3]。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目标:学会哼唱《过新年》这首歌,并积极参与课堂表演。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相关与新年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感受过年的氛围,同时让学生畅所欲言阐述喜不喜欢过大年,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以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过新年了我们一起来唱个新年歌吧”,此时多媒体中播放《过新年》这首歌,听完后教师可以再教一遍巩固一下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和教师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目标,并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今后顺利开展音乐教学奠定了基础。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虽然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辅助设备,但是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度,选择适合的教学课件,只有选对教学内容掌握好时间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三)创设音乐课堂教学情境

培养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探索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情境创设的方法包括:故事法、谜语法、绘画法、游戏法以及表演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4]。比如在欣赏《可爱的小动物》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宣布“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一起畅游动物王国,大家准备好没”此时多媒体中播放动物园的视频,各种小动物依次登台亮相,待小动物们亮相结束后教师可以宣布今天的动物王国一日游结束,重新回到课堂教学中。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刚才去动物王国大家都见到了哪些小动物啊,用你们自己的表演方式向大家展现一下”,学生就会通过动作表演或者是声音模仿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见到的小动物,这样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认识到了很多小动物,而且还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情境中的内容,提高了他们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音乐教学中融入器乐、表演

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尽量根据学生的特点,比如小学生爱动爱跳的性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特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适当地结合音乐的特征,运用实践活动替代传统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器乐以及表演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5]。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打节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手脚并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器乐的表演也是活跃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现在很多小学生从小就开始各种器乐的学习,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展现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我爱我的祖国》这首歌时,教师可以鼓励一些具有器乐表演才能的学生上台表演,让他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器乐伴奏,这样学生在玩乐中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改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要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适当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合适的音乐教学情境以及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表演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崔建丽,女,山东省滨州市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实验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强化素质教育

【摘要】音乐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真善美的优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美育与德育教育实践,是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应该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使德育和美育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互相包容。通过音乐丰富的情感与生动的形象,体现了音乐作品的美育内涵,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把美的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激发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良好道德情操。

【关键词】音乐教学美育实践素质教育

一、在音乐教学中强化美育功能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加强人们对于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提高对事物美的鉴赏能力,激发美的创造意识和能力。音乐教学就是要通过音乐所表现的特色情感与可感形象,对学生从情感深处开展道德教育。美育中包含着德育,德育渗透在美育之中,音乐教育往往是运用生动的音乐形象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激动,在思想上发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政治思想教育。美育和德育客观存在于音乐的教育功能和以乐感人的教育方式之中,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精神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调的说教,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音乐教育正可以为德育培育良好的情感基础。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精神气质,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美好的理想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渗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文化精髓,优秀的民族音乐中有的能帮助加深孩子们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有利于在激发爱美情感的基础上强化德育教育。音乐语言能极大地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音乐能够从心灵深处激发孩子们的健康纯洁的情感,从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另外,音乐教育有利于向孩子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多数的音乐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如音乐课上的合唱、合奏、音乐游戏及课外的歌咏比赛,这些活动都能培育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孩子们遵守纪律和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紧密合作互敬互爱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在音乐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代乐圣贝多芬也说“音乐教学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武器”。新课标中也强调要在音乐审美中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爱国主义是德育中的核心,在音乐课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本身的需要。但音乐课中的德育教育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机的“随风潜入夜”式的渗透。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例如,在欣赏《国歌》一课时,我先指出他们在升旗仪式中,唱得国歌缺乏感情,通过这堂课的学唱将会有改变。然后就详细的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继而介绍聂耳和田汗。看学生听得非常入神,我又即兴讲了写这首歌的血泪史。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暗暗为自己的讲述而得意。根据学生都已会唱此歌的实际,我又安排了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再对歌词稍做解释。最后十分钟时,就让学生尽情的高歌几遍。我想这下学生的感情一定能融进歌声中,没想到,学生除唱歌声异常响亮之外,与原来毫无改变。但我已是筋疲力尽。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明白,我为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而使音乐课不在姓“乐”,而是在开故事会或者说是上政治课,只不过是用歌声作了个句号。而音乐课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音乐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不同于空洞的说教,音乐教学中任何脱离音乐的哪怕是半分钟的说教都是失败的,而是应该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的融汇在一起,从而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音符”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自然滋生真实的爱国之情。每个渗透爱国主义经验的环节都具有音乐性,同时又能结合学生实际,动出金点子“寓教与乐”。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挖掘出蕴涵在教材中的爱国情感素材,让音乐自己说话,以情激情,师生共同通过不断的聆听、哼唱、体验中感受再感受直到理解、产生共鸣、激发爱国之情。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产生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自己认为满意的结果)。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普通的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结束语: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孩子们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通过音乐活动开展早期道德教育,积极探索美育和德育结合的新途径。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能够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孩子们的健康生活情趣,使同学们的思想感情变得更加理想和高尚。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功能是培养孩子们高尚道德品质的关键有效途径,提高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探析

摘 要: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和素质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作出反思,并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品质作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一、反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音乐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案展开的,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夸大教师主观价值,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有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谈及对某音乐作品的理解,备课时音乐教师对该问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学生回答如果与教师想法一致,就会得到表扬;相反,一旦学生观点与教师想法相左,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不可取的。这种课堂教学的危害是极大的,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价值,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答案“标准化”“唯一化”,遏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教学模式单一、封闭

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师自身魅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从这一角度来看,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音乐课本身是一门集艺术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学科,但目前我们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封闭的问题,在教学目标上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模式上缺乏与其他音乐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致使原本生动活泼的音乐课渐渐公式化、定义化、流程化,教师教起来“煎熬”、学生学起来枯燥,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缺乏保证。

3.强调专业性,忽视欣赏性

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追求教学进度和升学率,与其他“主科”相比,往往将音乐课作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将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故事的介绍上,而忽视了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未能认识到音乐本身的欣赏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对音乐课的认识上发生了扭曲,渐渐地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出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前进步伐。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学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的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音乐的积累,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明确自身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思考,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的形成。

2.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主动跳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音乐手抄报、音乐贺卡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理解音乐;充分利用校广播台的作用,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并对作品加以解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达到音乐教育与欣赏的目的。

3.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培养审美意识

就音乐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高雅艺术,欣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透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感受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的音乐环境较之过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音乐知识获取已经不再单一地局限于音乐课堂,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创新探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通过美感教育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操的课程在诸多小学教育科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于是,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成为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以使小学音乐课堂焕发无限生机,让每个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收获知识。

一、创新教学思想,寻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寻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既适应学生的需要,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所以音乐与审美相结合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具体而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和“音乐欣赏”是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方法。

1.“音乐游戏”的力量

教师可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音乐游戏”主要以游戏为载体,强调音乐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感受音乐陶冶情操,从而发挥音乐对学生的指导功能。在“音乐游戏”中,游戏与音乐有机结合,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音乐知识的教学思想,进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应在课堂上挑选适合学生的“音乐游戏”。例如在教学“音符”这一内容时,学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分辨音符,所以教师可让学生扮演“音符”。当唱到某个音符时,扮演那个“音符”的学生就动作示意。扮演“音符”的游戏将抽象的“音符”具体化,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音符”的记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课堂的教学。

“音乐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的魅力、节奏的跳跃和音色的变化。“音乐游戏”是将音乐与审美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2.“音乐欣赏”的魅力

“音乐欣赏”是将音乐与审美相结合的另一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可采用不同的鉴赏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独特之美。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将视觉、听觉等熔于一炉,使学生获得直观而形象的音乐感受。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视频供学生欣赏,或让学生比较同一作品以不同音乐形式呈现而产生的不同效果,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涵盖与实践相结合的各种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可将音乐鉴赏、视唱练习和乐器了解等内容有机结合,使音乐教学变得丰富而有趣。

二、创新教学内容,寻求内容的多样性

创新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创新的重要步骤,教师必须在这方面努力探索。为此,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1.合理引进流行元素

针对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音乐教材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二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流行音乐,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与小学生熟悉的流行音乐截然不同。因此,小学生较难接受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基于此,教师应将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教育与时俱进的效果。把流行音乐的元素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使音乐教学更受小学生的喜爱。例如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流行歌曲,将西方电子乐器的节奏与东方旋律的中式说唱巧妙结合,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一大创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音乐教学价值。可见,教师在引进流行音乐元素时,要特别注意所引进的流行音乐元素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音乐教学价值。

2.音乐器材的学习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设备的局限,学生很难接触到乐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的工具一般比较单一(只有钢琴、录音机等),使音乐课堂教学索然无味,令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了应有的沟通和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教师可在音乐课堂上相应加入一些乐器的教学(包括对乐器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对乐器弹奏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渐渐有机会接触自己喜欢的乐器,为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条件。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乐器,开展教学。例如竖笛相对于其他乐器而言具有三个优点:一是竖笛价格较便宜,学生家长能够接受;二是竖笛体积小,便于学生携带;三是竖笛易于教学,便于学生学习。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乐器教学时可以选择竖笛。此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专门设定学习乐器的时间,进行教学。当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掌握能力,乐器教学的内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乐器演奏的曲目应难度适宜。

三、创新课余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还要把它扩展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一般而言,小学每周只安排两节音乐课,9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可采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断加强音乐对学生的影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排练音乐剧。音乐剧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能将音乐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排练音乐剧,既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又能让学生感受全新的音乐诠释方式,还能使学生获得崭新的音乐启示。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奖项,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另外,教师可借鉴一些较成功的歌唱比赛节目,学习其成功之处,力求使每个有才华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这种借鉴其他优秀歌唱比赛寻求创新的方法,主要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出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求音乐教学的实效。

小学音乐教学至少有三个要点:一是树立创新的教学思想,二是寻求多变的教学方法,三是将音乐学习从课堂教学延伸至课余活动。上述三点旨在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展开教学活动,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