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3-01-06 15:31:32 关键词: 小学美术 个性化教学 研究

摘要: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做好美术教育的衔接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进而促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美术的习惯。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研究3篇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篇1

一、引言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经说过:“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事实上,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同时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其中内涵,其中内在美,在乏味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学会赏析生活。个性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尊重每个学生个性的教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尔》中便充满了个性化教学相关理论,旨在引导大众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认知、智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异,指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小学美术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在发展个性、保持自我的基础上夯实美术基础,以个人不同的特殊的眼光合理认知美的艺术,以崇高的情感来欣赏人类的精神产物,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二、小学美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纵观当代美术教学,似乎十分尴尬,学生好不容易在繁重的文化课之余可以通过相对轻松的美术课进行放松,但却因为美术课程不那么精彩而倍感无趣。事实上,美术课程现处于“鸡肋”状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又因为美术课程于青少年教育而言不可或缺,因此,教育部必须根据创新教学理念在现有基础上对小学美术进行改革。核心素养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小学美术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则更加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学生也是如此,那么这便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教学环节,以视觉、听觉等感官来引导学生发展个性。除此之外,众所周知美术能够培养学生大胆创新能力、艺术想象能力,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也存在一定积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

三、小学美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设置趣味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有趣的生活依然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学生设置趣味教学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十课《迷人的动画片》为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大家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紧接着教师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为学生分享不同时代的动画片:“如1975年于日本播放的以特立独行的禅宗僧人一休童年为主角的《聪明的一休》、1999年在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开播且播放至今的《海绵宝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且代表中国动画片第二个繁荣期的《葫芦娃》,以及近几年来流行的为广大儿童青少年所熟知的《熊出没》。”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后,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动画片?动画片的种类都有哪些?”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其交流讨论:“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集合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与一体。而动画片则是以‘视觉暂留’原理制作而成的玩具活动视镜,最早诞生于法国。动画片种类庞杂,有木偶动画片《神笔马良》《阿凡提》;剪纸动画片《海螺姑娘》《南郭先生》;折纸动画片《小鸭嘎嘎》;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动画形象的特点大都线条流畅、色彩鲜艳、造型简洁……”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动画形象作为课后作业。

(二)结合世界名著,引导学生详细剖析

文学家常常说:“文学名著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以及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美术教育亦是如此,美术名著往往是高档次的艺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当欣赏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透过色彩与线条,了解不同国家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以及人文特点;当欣赏不同时代的艺术名著时,教师辅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因此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以及画家的艺术风格,进而了解不同画派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特色以及发展历程。在欣赏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剖析名著中的绘画技巧以及“点睛之笔”。以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和塔》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各种画派的关于桥和塔的作品。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桥和塔的结构:“桥是一种能够跨越障碍的建筑物,通常能够跨越湍急的河流,多呈拱形;而塔则在亚洲十分常见,是一种东方传统建筑。”教师提前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搜集各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能工巧匠建造的桥与塔,在课堂上通过精美的演示文稿为学生呈现:“位于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敞肩拱桥;横跨纽约东河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大桥,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被誉为第八个世界奇迹的大桥;世界著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是位于塞纳河畔巴黎人的骄傲;比萨斜塔是位于意大利的倾斜了七百多年的神奇小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代的塔和桥的风格特点,紧接着为学生展示不同画家笔下的桥和塔:“清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桥》颜色清丽,线条简洁流畅,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完美统一;阿尔弗莱德·西斯莱创作的世界名画《塞弗尔桥》是一幅油画,属于印象主义画派……”就是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画派的桥和塔,有助于学生理解各个画派表现线条与结构的不同,进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艺术作品。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幅世界名著进行简单的临摹。

(三)给定单元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能力,同时我们可知艺术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想象能力以及创作能力,那么教师便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艺术主题,采取相应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根据主题来大胆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以及绘画能力,不局限于绘画风格以及绘画内容,而是根据统一的主题进行大胆创作,把自己心中所想,脑海所念的画面描绘出来。以四年级上册《我心中的未来》为例,《我心中的未来》这个主题本来就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大胆想象描绘,未来十年、未来二十年、甚至未来一百年的地球,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学生可以通过大胆想象描绘在未来五十年里的工厂,成千上万的机器人在如出一辙地劳作着,以此表明自己对于未来五十年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将代替人类做重复的工作;学生也可以描绘二十年后大自然的情境:20年前的今天,大自然里依然还可以看见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依然丰富,而二十年后,森林里只见枯木,树上的小松鼠皮毛极短,流着眼泪,楚楚可怜,以此表明。学生对于二十年后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多样性的担忧……当然也存在一些关乎高科技的大胆创作,学生描绘一百年后人类的交通将不再依靠任何交通工具,而是通过意念来控制自己的出行速度,人们可以通过一个芯片将自己放置天空中,像小鸟一样随意翱翔……”在内容上,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做太多要求,同时在线条与色彩的构造上,教师也不应该做过多要求,一切以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为基础。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四)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人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理论上应该是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却不受学生欣赏是因为其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要想促进小学美术课程个性化发展,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美术的身影,并且为学生辅助讲解理论知识,紧接着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欣赏生活实际中的艺术事物。“学了多少东西”并不是我们对人才的定义,“学会”才是,具体是指我们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可谓“学以致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切勿讲解一些十分高深的“虚无缥缈的艺术”。以五年级下册《喜怒哀乐》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类具有十分多的情绪,除了喜怒哀乐,还有平静、焦躁、无奈等多种多样的情绪。在这节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情绪以及表情,观察不同情绪下人类面部线条的变化,如:人在生气时面部肌肉会紧绷,甚至会怒目圆睁,因此,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注重面部线条的排版以及眼神的表达;而人在开心时眼神中也会充满着开心,嘴角会微微上扬,因此在描绘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对于嘴部肌肉的绘画……为了加大难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察动物时,动物在不同情绪下的表情,以此进行描绘。

四、结语

总之,美术教学于小学教育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充分抓住此阶段学生的天性以及心理,结合时展的产物互联网以及新颖科学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制定翔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一系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真正爱上美术这门艺术。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放宽眼界,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以及课本所提供的赏析方式,“多看才能多想,多想才会多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扩大视野,逐渐提升美的欣赏水平,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美术的相关技巧。随着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将摆脱“鸡肋”的尴尬境地,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作者:刘云霞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篇2

“个性化教学”是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个性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理念等的限制,“个性化教学”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还不能全面地发挥出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前提,实行多元化的小学美术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个性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和家长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认知度,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发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一项创作作品的方式,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体会学生的所思所想。由此观之,“个性化教学”在推动小学教学改革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也能够通过这个契机,挖掘学生更多的潜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都处于不平稳发展状态,这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将“个性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激发,能使其更好地认识社会和认识世界。每一个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作品的呈现,都源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他们在事实基础上对世界的认知,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以鼓励的形式对其进行激发和引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二、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美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艺术形式,对我国的文化传播举足轻重,因此,在实现讲解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艺术相关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内涵进行讲解和阐述。但是,在当前的“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对美术的实际操作和设计,没有将美术真正的内涵与小学美术的“个性化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导致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出现偏差,也使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直接的影响,美术所承载和传递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随之消散。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和融入世界的关键时期,美术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已经有数千年的传承积累和文化积淀,若在小美育体育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忽视了对美术相关文化的解释与分析,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就可能出现偏差。现阶段,部分地区的小学美术教学仍存在学生对一些著名美术作品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意识等问题,而教师也只是单纯地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制作,这样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导致了文化传承受到限制。

(二)课程内容合理性缺失

小学生因为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生理和心智均尚未成熟,好奇心相对较重。而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要从易到难进行学习,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划分不同的教学阶段,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更多的美术技巧。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阶段学生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接受程度,在实施教学时,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不太吃得消,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节奏,而高年级的教学则容易出现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的情况,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的质量也因此受到直接的影响。

(三)学生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参与度较低,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体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没有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部分教师仍旧秉承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本知识讲述为主,不仅没有合理地安排和规划教育教学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创造实践,也没有将学生本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导致教学的合理性缺失,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重失衡。同时,部分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将互动沟通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导致原本可以自主创新、自由发展的课堂环境变得更加沉闷,学生好不容易获得的实践机会被压缩,无法直接参与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实践操作,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查分析过程中,也没有严格遵循科学明确的综合评价管理方式,仍旧将课本内容作为考核的核心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学习兴趣减弱。

三、增进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深化传统文化背景教学,提升学生文化认知

在实施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地引导学生加深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将美术的核心文化内涵充分地呈现给学生,将我国传统核心文化融入小学教育,让学生在吸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中国美术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代表,学生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一件传统瓷器进行全面的分析,向学生讲述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深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一些美术作品的考古过程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艺术品的创作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心。

(二)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主体,转变教学设计方式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时,学生由于在不同阶段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速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观察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接受程度,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制订个性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措施,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目标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参与度。对一些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自由度较高的活动,如让学生对泥土进行简单的制作,通过一些简单的揉捏、压实等方式,使学生自主完成美术设计,不要让课本内容禁锢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愉悦的、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创作。对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因为其本身对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小学美术的一些基础知识,能够发现美术“个性化教学”作品之间的差异,并有自己的见解,其想象力更加丰富,创作的意图和想法也更加多样,教师针对这类型学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情感阐述,以此增进学生对美术“个性化教学”的认识。教师在对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进行美术“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让其将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现与作品创作相融合,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理解,也能在使其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同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其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世界、体悟人生。为此,教师应当合理分配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的方向,让学生自主进行创造和想象。教师应通过鼓励、引导、比较、评选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全面增进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认识,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使其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例如,在对乐器的讲述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多采用课本知识对照描述的方式,不能直观地使学生了解每一个乐器各部位的实际样式。而依托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即AR技术,将乐器进行立体的展现,加深学生对乐器细节的认识。通过不同的图片和动态来展示美术知识,既让课堂知识灵动起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在原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主要是以课堂知识为主,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地展现美术学习的魅力。而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使教师从原本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多种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例如,在对风景与写生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智能设备辅助教学,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设备,自主进行美术写生作品的搜索,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化智能设备搜索和查询自己喜欢的作品,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来介绍写生作品。教师还可以将写生作品与其他美术作品进行比较,通过信息化设备让两个作品在一张图中呈现,加强对比,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认知,有效地提升其学习质量。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对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合理使用信息化设备,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讲解。例如,在进行废物利用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将一个用废品制成的美术作品进行网络“分解”,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步骤,继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认识,辅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提前制作相关课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全面梳理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现代小学基础教育越发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行全面引导,尽可能发挥教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此,很多小学都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措施。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个性化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工作的调整,加快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是非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作者:李攀峰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学校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篇3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上美术语言。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美术、发现生活中的美术,是他们学习的关注点。小学美术教师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认识美术语言,了解如何用美术的角度看待世界。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认识美术、熟悉美术,让学生在探究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同时,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展开分析、思考,进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1]。

一、小学美术教学情况

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美,而且要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往往需要学会用美术的角度认识美术,了解与美术有关的基础知识。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采用模仿美术作品、鉴赏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的策略,鼓励一年级的小学生自主完成部分美术作品鉴赏的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对美术问题和基础知识较为熟悉,那么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就会有所加强。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透过美术作品看本质,勇于发现美术作品的美。现有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需要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思考现有的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为学生营造更和谐的学习环境,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小学美术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利用新颖的教育模式创设美术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术知识,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目前,部分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分组合作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讲解教学重难点,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难以充分地训练自身的审美思维。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做好美术教育的衔接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进而促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美术的习惯。

1.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倾向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审美能力。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赏析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的习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教学工具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该做好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知识,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如,在动漫形象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5~8分钟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动漫形象的特征,并总结美术作品鉴赏的角度、技巧问题。在引导学生欣赏动漫形象的有关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有关动漫制作原理的视频,让学生走进动漫世界,发现动漫作品中独特的美。教师要做好幼小美术教育的衔接工作,特别要从学生的角度探索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发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动漫形象的设计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动漫中人物、景色、事物等形象的美,绘制自己眼中的动漫人物,以此激发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欲望。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眼中夸张、幽默的动漫形象。由此可知,在面对审美对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入手启发学生,并以此实现教育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审美需求。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个性[2]。

2.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

在幼小衔接期,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术。小学生接触的生活、学习、社会知识有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世界,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自身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购物常识,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美术的认识。如,在《快乐的家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析家园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家园对于每个人的意义”的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家园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的,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赋予美术作品特定的意义。学生在学习时会发现家园美术作品的构造,并了解美术手工作品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颜色对家园美术作品的影响,进而增强作品中颜色的感染力。在自主区分不同颜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手工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提高美术学习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购买制作家园美术作品的材料,进而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房屋建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美术学习不仅掌握了部分生活知识,而且了解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学生设计、制作的家园手工作品也是不同的,其个性化思维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3.创设美术微课教学情境,营造个性化课堂氛围

教师在上微课时可以创设美术课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如,在人物形象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物的特征,在创作半人像时重点描绘人物的面部、衣服、眼神等。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微课理解描绘人物形象的思路,再创作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美术画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画像是如何创作的,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赋予美术作品特定的意义。学生在学习时会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厘清美术作品的设计思路。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颜色对美术作品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提高学品中颜色的感染力。在自主区分不同颜色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造型的绘制方法、人物形象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提高了审美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备绘画材料,进而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与人物形象绘制相关的工具[3]。学生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美术学习,不仅掌握了美术知识,而且了解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动手创作人物形象作品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就会建立起对美术知识的形象思维。教师通过微课教学情境的有效构建,可以营造个性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摆脱以往单一作画模式的束缚。该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顺应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4.结合纸工教学,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结合现有的纸工特色教学工具,制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激发学生对纸工制作的求知欲。在实际的纸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上,让学生从构建纸工制作的思路开始,进入深入理解的学习,使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如,在制作“大嘴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制作嘴巴形状折纸的大致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制作“大嘴折”的基本思路。学生在思考生活中嘴的形象时,会自觉地思考人物嘴巴的特征,确立对纸工作品的认知。学生在上课前应了解折纸、剪贴艺术等基本的美术知识,完成预习,从而提高课堂上纸工制作的效率。教师可以设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口纸师傅的制作技巧,让学生协助,通过视频学习口纸师傅的制作步骤。在学生制作纸工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阶段思考制作层次,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设置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到制作纸工作品的要点。学生在思考如何描绘嘴巴形状的过程中增强了想象力,制作作品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在掌握嘴巴的颜色、形状、折纸顺序的关系后,可以理解嘴巴形状折纸制作方法的不同,加深对纸工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思路,说明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个关于嘴巴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特定的训练,鼓励学生并使其巩固所学知识,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5.结合美术作品故事背景,强化学生个性化情感体验

在小学美术课上,小学生对课堂导入时的美术故事往往很感兴趣,乐于发现故事中的美术知识。学生对于新颖的美术教育形式具有探索欲望,教师通过自主的美术教育探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挖掘美术故事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特定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分组完成对美术故事背景的探索。教学个性和特色是吸引学生的一大重点,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教学的影响力,就必须积极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教学设计目标。如,在梅花作品的赏析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结构丰富、内容突出的美术多媒体视频,增强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教师要在多媒体视频设计中讲授传统的画梅技法,并让学生学会赏析梅的表现技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让学生分析梅花的造型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花朵代表的含义。在分析美术作品故事背景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体验。

三、结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术知识,并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学生通过阶段练习,可以建立对美术作品的形象思维,逐步提高自身的美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红,陆如萍.个性化培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J].中小学管理,2019(1):21-24.

[2]崔学英.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化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14-215.

[3]陈晓梅.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J].科技风,2020(13):59.

作者:王学凤 单位:福建龙岩市武平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