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1-19 22:07:44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10184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孟庆涛(1983-),男,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王春婷(1985-),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拜泉县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1 基础理论

1.1 新媒体及其特性

大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其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今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有线数字电视、CD/DVD、MP3、网络视频、博客、QQ等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新媒体。

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发表于“人民网”的《清华大学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文章指出:所谓新媒体的 “新”是相对“旧”而言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当今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同时新媒体也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上海东方宽频总经理张大钟)。由此可知,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提出的概念,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通过互联网终端或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接收的传播工具;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体现出受众的主体、促进民主、隐蔽性、分众性、高科技性等特性。

1.2 自主学习及其发展现状

自主学习的横向角度指综合学习的各维度与各个方面,纵向角度指从整个学习的过程来阐述自主学习的实质。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要有自我确定的学习目标、计划、学习作准备、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能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检查并作出一定补救等。因此,自主学习既可以理解为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学生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习惯。[1]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外在目标动机较强,外在目标动机更容易促使大学生自主学习,但学习持续性较差;大学生有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但学习的积极性较。总之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被广泛接受,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较弱。[2]

2 新媒体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如今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首选,2010年一项以武汉大学和山西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显示,有85.8%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电脑及MPX系列产品则以75.6%、51.3%的拥有率紧随其后,半数以上学生同时拥有以上产品,互联网占有率达97%。大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前5位媒体为:QQ、搜索引擎、新闻资讯网、手机、杂志、电视,其中前3位均为新媒体[3]。

2.1 新媒体改变传统自主学习内容获取方式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单一,承载学习信息的载体较少,学习者通过新媒体工具可获得更多学习资源,如:虚拟学伴、在线专家、网络社团、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库等。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4]。从以前学习找书本成为如今学习找网络、找手机、找电视等多种手段,学习者选择方式多了,学习内容也多了,自主学习的内容态式呈现多元化。

2.2 新媒体提高大学生个人协商能力,扩大交互协商范围

个人协商主要指人们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综合、记忆等智力活动,通过新媒体工具,学习者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协商能力。个人协商发生在大脑内部,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隐性过程,但是可以通过对使用新媒体学习前后的效果看出个人协商能力的变化。如: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播放文本材料,随着播放速度的加快,学习者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此外,学习者使用网络新媒体实现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在自主学习的“虚拟环境”中自由选择、组合和探究,不受课堂、学校、教师以及教学进度的制约和限制[5]。当下比较流行的可汗学院(http://)则是一种典型的交互式学习,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社会交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对自己的语言和思路不断调整,以便使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更加清晰、精确,最终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

2.3 新媒体工具促进移动学习更好发展

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很多学习者的现实选择,当代大学生也身列其中。根据非正式学习理论对学习的理解,我们把大学生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用手机、IPAD等移动通信工具与他人的交流、讨论、网站浏览等过程中受到的信息影响都认为是自主学习;基于移动学习理论可以将移动学习理解为大学生根据已有兴趣或任务,利用已有移动通信设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与已有境脉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知识。

2.4 新媒体改变大学生自主学习态度

新媒体环境下可以选择更多的学习方式、获得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也不仅限于固定的空间。尤其是在移动学习理念产生后,随时随地的学习使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由传统的储存知识演变成查找知识、再应用知识。比如:当制作一根网线的RJ45接头时,不再需要记忆8根网线的排列顺序,只需要百度一下,按照搜索结果操作即可制作成功。如今社会发展要求其成员掌握大量知识,传统的学习速度已不能完全满足对知识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学习也就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生对待学习结果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寻找知识。

3 新媒体支持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这一范畴本身就昭示着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3个特性,这3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3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基于这3种特性,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方面提出对策。

3.1 加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元认知策略应用水平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策略。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者应对自身有一定的认识,使用新媒体学习时应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针对学习问题及时总结。例如: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英语时,首先应扩大交互协商范围,锻炼个人协商能力,组织学习内容,系统考虑自身对新媒体的实际应用水平及利用新媒体想要获得的学习资源与呈现方式;其次,在自我监控能力方面,根据学习目标及英语的识记特点,随时调整新媒体使用方法,促进英语的有效学习,充分发挥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优势,实现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具有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灵活运用认知策略的、对信息获取与筛选的能力以及运用新媒体的学习理念,才能更好地运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

3.2 提高对新媒体资源的加工及管理能力,转变学习方式

认知策略一直被认为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①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②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所以在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学习时,大学生学习者备信息筛选、加工整理及存储能力。同时,针对学习计划、目标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并存储。新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加注重合作学习与探究能力,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研究,这其中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没有教师的沟通与引导,学习者虽然可以自主学习,但也可能演变成“放养式”的学习,当学习者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还有可能挫伤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应由独自学习转变为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相同的爱好、兴趣下更容易形成合作式的学习,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点,分工不同,共同合作完成学习[6]。”

3.3 善于运用“努力管理策略”促进有效自主学习

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对自身信念、意志、内省、动机等努力因素进行激发、实施、维系与调控的过程。如进行自我强化学习,应事先安排好学习进度和奖励计划,达到预期的结果后奖励自己,否则不予奖励,直到完成学习任务。如今大学生自主学习时可选择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学习效果并不是都很理想,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虽然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使用不当又会降低学习效率、加大学习负担。例如:利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教学视频的搜索,可以搜索到大量学习资源,如果不能对资源进行筛选与整理就会加大学习强度,浪费学习者的时间与精力,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十分新颖,很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同时学习者注意力也易被其娱乐功能所吸引,从而弱化学习动机。因此,学习者应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物极必反,一味地追求使用新媒体容易形成依赖,缺乏主动性思考,不利于形成个性化学习。在新媒体环境下

学习者应努力管理自我,合理使用新媒体,避免新媒体中不利于学习的干扰因素。

3.4 灵活运用资源管理策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水平

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新媒体可以有效促进自主学习,但是很多新媒体也给自主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很多新媒体软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要求。例如一些英汉翻译软件,本应将“I am a big frog in a small pond”翻译为:“我是一个小地方的大人物”,却翻译成:“我是一个小池塘里的大青蛙”等。此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找到适合使用新媒体的学习环境、有效运用新媒体等都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习者的外部动机偏强,则较容易偏离学习目标。所以在利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运用资源管理策略,根据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1):100104.

[2] 李媛,潘舰萍.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和培养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30131.

[3] 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134.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2

(一)投影仪+黑板的使用与原来单一使用黑板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制作不同的问卷调查表,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建议被调查教师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被调查学生最好是小城镇或农村中学以上人群,因为这些人应该同时经历过使用投影仪+黑板和单一使用黑板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二)MOOC的产生对自主学习、成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针对MOOC对自主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同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针对MOOC对成人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则采用访谈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可使调查的范围扩大,有利于结果更接近现实。

(三)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应具备怎样的特征,采用采访的方式,调查学习者对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使用的优缺点的观点和是否会使用这些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原因,找到已有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应该改进的地方,提出对改进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自己的建议和对未来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预测。

二、研究思路

(一)被调查地区教育局统筹、领导,专业研究机构具体指导、组织实施。教育局和专家的指导能保证研究调查内容更加合理和科学化,调查表更加完备,被调查人群更加全面;学校的参与则保证了调查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分别制定投影仪+黑板和单一黑板学生表、投影仪+黑板和单一黑板教师表、MOOC对自主学习学习理念影响表三个不同的调查表,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卷调查表。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针对各个年龄段、各个人群采取调查,保证调查结果不片面,不真实。

(三)在进行采访和访谈的调查方式时对不同职位的人群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至少应包括20种不同职业的人群,每个职业应调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大于或等于20个。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可参考性。对于一些职业的被调查者我们应该提前预约,在保证不影响他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才能把调查更好的进行下去,这也是我们对别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本礼貌。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在实际情景中,有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在三个不同的问卷调查表的制作、改进和访谈问题的制定,被调查人员的范围选定等方面采用行动研究法。

2.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是一种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自身的洞察力在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研究行为和意义建构。整个研究过程在自然情景下以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最终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或描述并呈现一个情景,达到对教育问题进行整体性探究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符合条件的20种不同职业的不同人群进行访谈、观察等手段收集的研究资料,对此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解释,从中归纳总结出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3.量的研究:量的研究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量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投影仪+黑板的使用与原来单一使用黑板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和针对MOOC对自主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中。

(二)研究步骤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48-01

因为对新教材缺乏更多的实践经验,抱着学习的态度,几年来我也去各校听了不少教师的对外公开课,感觉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新理念的意识非常强,有些教师可以说是把探究式学习方式贯彻始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加生机勃勃。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都预设好了,看起来学生讨论得很热闹,其实已经限制了学生探究的思维空间;或者是提出的探究问题抛出得过于匆忙,铺垫不够,学生探究起来显得很生硬,兴趣也不大,也就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等等。

其实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内容,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究的过程也象写记叙文一样,有开端,过程,高潮,结局,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所要思辩的问题逐渐产生兴趣,指导学生把握好要探究的问题的逻辑脉络,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进行适当的点拨但不要提出已有的结论来干扰学生思路,最后由学生自主总结探究的结果并反思其他同学的结论。

一、用学生感兴趣或者能引起学生思辩的问题引入探究

从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一个结论,要让学生对所要探究的问题比较投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来,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始探究,从学生身边,及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事件展开,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想。如在《青少年和传媒》这课中,要探究的主题是“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媒体”,我并没有过多得分析青少年和媒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传媒的发展,传媒对大众生活的改变,学生开始热切地议论电视、电影、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时,有反应比较快的学生大声说“现在网络媒体的地位也很重要“,我适时地予以回应“有多少学生经常上网”,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我又提问“有谁曾经因为上网而影响到生活和学习的?”又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举手了,看看时机成熟,我终于抛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

1、青少年经常利用的大众媒体有哪些?

2、你接触最多的有哪些大众媒体?

3、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与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都是生长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所以这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他们的很大兴趣,个个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他想回家到网上查阅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笑了起来,我就利用这个时机让学生分各组下课以后讨论,回家也可以准备有关的资料,下节课在课堂上共享。

二、分享探究的结论,适时加以点拨

第二节课上,学生的观点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学生说出了几乎所有现有的传媒,从电视、电影到书籍、广播、报纸,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黑板报,甚至自己办的家庭小报等,让人忍俊不禁。经常接触的媒体各人说法不同,我让学生投票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大众媒体”,结果电视和网络分别高居榜首。谈到青少年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时,我注意有些学生提出网络媒体信息包罗万象,查阅方便,而且网络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多媒体的游戏室,因此网络比起其他媒体来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以及娱乐休闲服务;也有学生提出网络上的公众信息在各种书籍和报纸、电视上都能得到,而网络游戏太容易让未成年人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在两种观点相持不下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结果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各自都提出活生生的事例来维护自己的观点,过了一会认为网络弊大于利的学生开始占了上风,因为他举出大量在网上查到的“网瘾少年”的例子,这些例子还是很具有说服力的。

我“冷眼旁观”了一会,觉得“出马”的时候到了,就简单地说了两点:第一,我也举了一个95年清华大学女学生“砣中毒”通过网络求援得到救助的真实事例;第二,我又指出刚才学生所举的“网瘾少年”的例子正是从网上搜索到的,一下子刚才还激动不已的学生都沉默了,我没有继续往下说,让学生在思考一下得出最后的结论。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4

因此,如何摸索出一套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新体系,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努力开拓创新的课题。自2002年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以来,一直不懈地探讨和总结符合市场需求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持续开展的专业实习已初具雏形,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人才培养,注重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齐头并进

新时代高校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对人才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实践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为了明确地了解新闻媒体对新闻专业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我们分别采访了8位分赴北京、深圳、长沙等不同的主流媒体进行实习的本院2005级学生。调查发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成为专业实习中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的两大要件。

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基本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的锻炼与培训素来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学校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学生采、写、编、评等实践操作能力的锻造。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重大事件的采访活动,独立或合作完成新闻稿件的采写工作,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二是强调培养懂得媒介经营的新闻人才。针对学生实习期间往往对新闻媒体的运作经营知之甚少,学院通过课程及实践的设置让学生参与到采写、选稿、编排、印刷、广告、发行等一系列环节。三是加强对新媒体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今媒体迫切需要对新媒体能够熟悉掌控的新闻从业人才,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能力,使其在专业实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高校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也应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上。采访发现,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最需要具备的人文素质主要是自信主动、勤奋努力,也就是强调要学会“做人”。“做人”,并不是费尽心机接近人,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奉献和付出,做一个心胸宽广、质朴自然的人。因此,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要立足于更宽广的人文素质培养基础之上。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针对实习事项,严格规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整合资源,建构并巩固校内外实习基地

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成功,整合资源,建构和巩固校内外实习基地是首要任务。校内实习基地是学生专业实习前的“模拟训练营”,校外实习基地则是考验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战场”,二者缺一不可。

在校内,首先要打造硬件设施齐备的新闻实践教学实验中心。我校新闻传播实验中心是湖南省高校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拥有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模拟新闻中心、演播厅、广告设计与制作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不断加强对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其次,让校园媒体成为新闻专业学生“练兵”的大舞台。从学院的自办刊物、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广告设计大赛到学院网站的开设,采写、编评、策划、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建设一支符合实践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可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新闻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派送教师进入新闻媒体实践或参加行业培训,切实打造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才能真正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培训。

全面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也是学生专业实习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相继建立了一批成熟的实习基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科学时报、湖南红网等10多家单位签署合同,挂起了“教学实践基地”的牌子。为了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习建设,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在保持现有的实习基地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更强更广的领域,选择有合作意向和可行性的实习单位进行重点攻关,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的共建,让学生在校学习之余接受来自一线新闻媒体的培训与熏陶。高校与业界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等活动,进行业务骨干的交流与培训,围绕媒介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从而较好地解决高校新闻教学和媒体需求脱节的问题。

配套支援,搭建全面的实践教学服务网络

专业实习是学生走向媒体,走向社会的重要尝试,如何让这项工作更加顺利化、秩序化和常态化,需要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建立起全面的实践教学服务网络。

首先,实习前的部署与动员必须细致周到。对实习单位的选择秉持着自由选择、专业对口、适度调整的原则,安排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兴趣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框架内有组织有秩序地选择实习点,也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拓新的实习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实习小组,由各专业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小组的整体指挥与协调,并根据不同的实习岗位及专业下达不同的实习任务与指标。同时,洞察学生实习前的心态,积极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在采访调查中,学生实习前的心情是期待与紧张并存,因此实习前的动员尤为重要,由院长、各专业系主任及实习指导老师亲自动员、面授机宜,邀请往届优秀的实习生、毕业生以及实习基地媒体负责人传授实习技能,讲解媒体最新动态,进行实习前的培训,同时开放学院网站,让师生间自由地讨论交流,交换最新信息,互相鼓励。

其次,实习期间建立起一套融教学指导、系统管理与安全保障于一体的师生互动机制。实习组指导老师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实习生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实习动态,针对实习中的疑问给予及时的专业指导建议与心理辅导。学院加强对实习生的系统管理,建立实习动态报告程序,即个人(每天)小组长(每周)大队长(半个月)实习指导组(每个月)学院。此外,建立严格的组织纪律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及实习状况,确保实习的顺利开展。

总结成果,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价机制

实习结束,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价机制,及时总结实习成果,也是构建新闻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双方,指导老师与实习生应共同协作完成对实习成果的总结与评价,考量学生专业实习的成效。实习完毕,实习生及时汇总并提交实结、实习成果等资料,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实习的专业表现、纪律表现及实习单位的鉴定,对专业实习成绩给予最终评定。同时,师生共同参与实习简报的编印工作,既总结了学生专业实习的心得与成果,又为今后学生参与媒体实习提供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范本。

此外,学院统一召开专业实结大会,从实习组到个人,从不同的专业到媒体岗位,对实习成果丰硕、实习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通过建立实习评价机制,表彰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热情投入与积极表现,并结合媒体实习点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检验实践教学的成果,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探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维。

因此,新闻专业实习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关系到学生从大学学习到现实媒体岗位的顺利过渡,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及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革新有着举足轻重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坚:《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新闻界》,2008(4)。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5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新的教育热点,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最佳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课前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使得教学过程紧凑,课堂容量大,知识的时代感强。学生既可以多学到至少三倍的材料,教师可以节约大概20分钟的教学时间。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最新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6

教学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我们知道,中学生都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而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见,又能听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强得多。而且它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能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第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把许多抽象的思想政治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

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比较抽象、深奥,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由于多媒体具有直观性,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展示、传递信息。使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知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记忆牢固。例如,在高二哲学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统一性”这一抽象的哲学命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视图功能,如用同一根绳子吊在气球两边的两个人都以另一个人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维持生命的系统之中这样一个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矛盾统一性和相互依存的道理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多媒体技术不仅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而且为学生展现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可以说,多媒体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气息。

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由学习课本、解决课本这个“小社会”的问题,到认识社会、解决社会这个“大社会”的问题,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度增加有利于教学的信息量,要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新情境、新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灵活及时地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信息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如在纸币发行量的教学中,分别播放1994年消费者抢购商品和1997年市场上商品堆积的画面,使通货膨胀和市场疲软这个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如讲授“国家的权利”时,录放2001年4月1日美国侵犯我国,制造撞机事件的有关素材。讲“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时,录放了中国入世协议签订的有关场面,并用多媒体技术加以处理。课堂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片断,引导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经过层层诱导,不仅使学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使学生从表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第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思想政治就是说教,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也是“马列老太太”这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言传口授,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低。学生对思想政治的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总是处在一个平面上。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例如,过去我们在讲授有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提供的许多材料和数字千真万确,论证也很有力,但学生总有三分怀疑。而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实际变化的图表数据、98抗洪抢险、反腐倡廉大动作等一系列人和事的视频材料后,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了,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提高了。又如,在讲授“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批判”时,仅从理论上讲,可信度不高,而运用多媒体以图象和视频方式再现近些年来所造成的危害时,学生对的本质和危害就有了真正正确的理解。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重点栏目,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就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信度。

第五.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交互性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将授课内容和学生协调、融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精讲多练”,在此原则指导下,学生在课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死记硬背,不仅老师不能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而选用多媒体技术后,使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密度更大,易于突破重难点,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并能通过人机对话,既使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即时得到检验和反馈,又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六.从教师自身而言,利用多媒体便于延伸教师的基本技能。

教师队伍中不乏多才多艺者,但每个人的风格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要是一个好的组织者,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全能”。用录像代替口头描述可以更好地调动情感,引起共鸣。心理学实验也证实,外界80%以上的信息通过眼睛进入人脑。如果用板书突出重点,重要部分用明线条、不同色彩、不同字体标示出来,就显得醒目,就有利于突出感知对象,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校一位老师在讲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时,举了如下一例:即通过对比中国产“六神丸”与日本经过科技加工的“救心丹”,同样的原料价格却相差近百倍。为了强化科技造成的差距悬殊,他采用手工制作的传统葫芦瓶装“六神丸”,用现代精美盒装“救心丹”,并在二者下方分别注明标价、产地,由前者至后者用箭头标明“科技增值”。显然这种对比更加突出,对于作画不太熟练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前做好,上课时直接用,省时又省心,并且便于长期保存,以备后用。

正因为多媒体有诸多优势,各学校纷纷采取措施推进电化教学,普及多媒体运用。但是,理想的教学媒体并不等于最佳教学效果,教学中媒体的组合是否恰当,媒体与教师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当,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必须遵循教学媒体的应用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媒体演示一般要经历预先演示——心理准备——展示媒体——指导观察——提示要点——反馈调控等阶段。在此程序运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全面规划,认真准备。教师对媒体的演示程序要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并进行认真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媒体之前,要帮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即演示之前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中应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观察的心理状态。

第二,适时展示,恰到好处。教学媒体的展示时机要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三维立体关系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流向。教学媒体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涨,注意是否集中,感知是否清晰,思维是否亢奋等。因此,从学生心理流向看,教学媒体的最佳展示时机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淡化之时、思维抑制之时等,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从无序向有序发展。从教学内容与媒体的切入关系看,只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达到最佳对接、衔接、切入,方可收到好效果。如突破难点时切入,阐释重点时切入,创设情境时切入,归纳总结前面内容时切入等,效果较为理想。

第三.“演”、“讲”结合,指导观察。在进行媒体演示时,是教师不停地讲解代替学生观察,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思想在媒体演示教学中的不同点。因此,“演”、“讲”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是媒体演示的重点。多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信息,但获取这些信息并非教学目的。何况单一的演示往往欠深刻,单纯的讲解太抽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通过演示发挥媒体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词语的作用,使演示和讲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解把直观与抽象,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直观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概念,把握本质和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切不可让媒体演示来代替老师的讲解和引导。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7

二、高中生媒介接触情况

(一)媒介接触类型

高中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电视,其次是杂志,再次是网络。根据交叉分析,城市高中生接触使用媒介的频率前三名是电视、网络、手机和杂志(杂志与手机数据相同);农村高中生接触使用媒介频率的前三名是电视、报纸和杂志(杂志与报纸数据相同)、广播。这说明,城市和农村高中生在接触使用媒介上存在很大差别,前者对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明显超过后者。

(二)媒介接触时间

高中生平均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为1—3小时,其次是1小时以下,再次是3—5小时。超过5小时以上的人数较少。通过交叉分析我们发现,城市高中生和农村高中生在接触媒介的时间上差别不大,跟总体统计结果的顺序一致。

(三)接触媒介内容

根据统计结果,高中生对媒介中感兴趣的内容依次为娱乐、社会、时政、体育、财经、教育考试。这说明高中生在媒体中获得的主要是娱乐信息,其中主要是明星动态、影视信息和绯闻八卦等。其次是社会新闻,主要是社会突发事件以及跟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新闻。时政新闻主要是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而教育考试类的新闻信息的接触数量所占比例较低,而此类信息跟学生的密切程度本应是最高的。

(四)网络接触时间

在本次调查的高中生中,最早接触网络的年龄主要是10—12岁,也就是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占总人数的41.63%;其次还有一部分是在12—16岁才开始接触网络,占总人数的26.85%;再次还有一部分是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也就是6—9岁的阶段就开始接触网络,占总人数的25.29%。其中城市高中生有31%在6—9岁的阶段就开始接触了网络,而农村高中生只有19%。这反映出城乡学生在接触网络新媒体的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前者接触网络的时间早于后者。在性别因素上,有36%的男生在6—9岁的阶段开始接触网络,女生在同一年龄段的人数比例为16%。这说明男生比女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要早。

(五)手机使用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有179人在高中阶段拥有自己的手机,占总人数的70%,还有30%的学生没有手机。根据交叉统计分析,女生拥有手机人数的比例高于男生。城市高中生拥有手机的人数与未拥有手机人数的比值大约为3︰1,农村高中生拥有手机的人数与未拥有手机人数的比值大约为2︰1,可见城市高中生比农村高中生拥有手机的比例高。有72%的高中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有28%的高中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根据交叉统计分析,城市高中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上学的数量与允许带手机上学的数量比值大约为2︰1,农村高中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上学的数量与允许带手机上学的数量比值大约为3︰1,可见城市高中在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这方面反而比农村高中管理得要宽松。带手机上学的学生理由依次为:方便和别人联系、上课无聊打发时间、习惯带手机、用手机查资料帮助学习、别人带了我也带。在男女性别差异上理由没有分别,但是选择上课无聊打发时间的男生人数为29.75%,女生为11.76%,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这说明在课堂上手机影响学习的主要对象是男生。不带手机上学的学生理由依次为:影响学习、浪费时间、习惯不带手机。选择影响学习的农村高中生人数超过城市高中生人数。

三、高中生媒介认知情况

(一)对媒介信息真实性的信任程度

在本次调查的高中生中,对于媒介中传播的信息有64.98%的人选择偶尔怀疑信息的真实性,有19.84%的人选择经常怀疑,从不怀疑的占11.67%,还有3.5%的人从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说明高中生对媒介信息内容的真实性的思考并不深入,往往容易直接认同媒介中的信息取向。城市高中生选择不怀疑的占总人数的7.9%,农村高中生选择不怀疑的占总人数的16.1%,这说明农村高中生对媒介信息的真实性思考得较少。

(二)对媒介的信任程度

在被调查的高中生中,他们信任的媒介的排序为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杂志、手机。他们对报纸的信任程度最高,有29.96%的人选择最信任报纸。对手机信息传播的信任程度最低。此项城乡和性别差异体现出来的结果基本相同。

四、高中生媒介参与情况

(一)参与媒介实践活动情况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4.24%的学生不清楚媒介实践活动,没有参与过。有25.68%的学生参与、组织媒介社团组织,有23.74%的学生参与过媒介从业人员的讲座交流,有22.9%的学生参与、组织了学生记者团,有21.4%的学生参观过报社、电视台、网站等,还有10.89%的学生自己创办过报刊、电台网站等。根据交叉统计分析,其中城市高中生在组织学生记者团、参观媒体、自办报刊或电台网站、组织媒介社团组织、邀请媒介从业人员前来交流讲座这几方面的数值均高于农村高中生的数值,农村高中生在“不清楚没参与过媒介实践活动”这一选项上的数值高于城市高中生的数值。

(二)手机功能的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的高中生主要运用手机的功能依次为:打电话、上网、发短信或玩游戏、阅读、购物。可见,人际交往功能和通过新媒体自主获取信息是高中生手机使用的主要功能。经过交叉统计分析,城乡差别不大,但是在性别因素上,男生主要使用手机的功能依次为:玩游戏、发短信、上网。女生主要使用手机的功能为:打电话、上网、发短信。玩游戏成为男生使用手机功能的首选。

(三)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在使用手机获取信息方面,有39.3%的学生通过社交网站获得,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有29.2%的学生选择使用搜索引擎,再次有18.3%的学生选择使用网络论坛。可见社交媒体在当前高中生群体中使用频率较高,人际传播的影响力非常明显。有75.1%的高中生有自己的微博账号并经常登录,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排名前三位的是了解最新资讯、希望与名人进行交流、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城市高中生与农村高中生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随时表达自己观点的选项上,前者的数值为41.01%,后者的数值为23.73%。这表明前者比后者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展现自己的观点,并乐于与别人分享。在微博上发表内容的前三名依次为:个人心情感受、生活琐事记录、转发名言。有53.96%的城市高中生把微博作为个人心情感受的记录,农村高中生只有39.83%。对社会事件进行评价的数量比也是城市高中生高于农村高中生。这说明前者利用微博表达自我、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程度均大于后者。我们调查的高中生微博粉丝数量主要集中在10—100人,占总数的52.92%,主要关注明星名人、同学朋友和资深人士。其中城市高中生粉丝数量在100—500人的数量超过农村高中生。

(四)媒介素养教育情况

在我们的调查中,“媒介获取信息的方法是由谁教给你的”这一选项中,有56.81%的学生选择是同学或朋友教的,占总体比例最大。其次为兄弟姐妹教的和自学。女生自学的比例大大高于男生。在我们的调查中,城乡高中生均选择了我的父母不会陪我一起阅读报纸、不会陪我一起收听广播、经常陪我一起看电视、不会陪我一起上网、会通过QQ与我交流、我的父母对手机等新媒体不熟悉、我的老师没有指导我们如何运用媒体资源。农村高中生在“父母不会通过QQ与我交流、我的父母对手机等新媒体不熟悉”这两方面的数值比例均高于城市高中生。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媒体资源的数值比例在城乡高中生中前者高于后者。有85.9%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一门媒介素养课程,有89.5%的学生认为父母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媒介素养水平。这说明目前高中学生家长的媒介素养水平普遍不高,学校课程中缺乏相关指导,而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又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论

(一)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是高中生媒介使用的明显特征

在我们调查的高中生中,虽然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大,但是他们每天平均保持接触媒介的时间为1—3小时,对电视、杂志、网络的接触较为频繁。他们主要关注娱乐信息,基本上在10—12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媒体。并且在高中阶段绝大部分学生都拥有并使用手机。城市高中生接触使用网络和手机的数量均高于农村高中生,并且前者在6—9岁开始接触使用网络媒体。以上均说明,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高中生这一群体接触使用新媒体的数量和时间特征都十分明显,余使用手机等新媒体进行信息获取或社交娱乐,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无法忽略。但是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花费时间过长、关注内容单一、自控能力不强影响学习等。

(二)对媒介信息的信任程度较高,信息辨别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不到20%的高中生会经常怀疑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剩下的绝大部分基本上不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每天被动地接受来自媒介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着再次传播。相比较而言,他们对传统媒体如报纸的信任程度高于手机等新媒体,农村高中生对媒介信息的真实性思考的程度低于城市高中生。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有很多媒介事件中存在虚假成分或过度煽情夸张渲染等问题,长期接受某种媒介信息的议程设置和情感影响会导致受众形成较为片面的刻板印象,这样对他们特别是尚未成年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容易造成价值观的偏向。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8

二、宣传内容

(一)重点宣传内容

1、中央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文件精神。

2、总局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

3、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16指导检查组对总局的检查指导情况。

4、总局领导开展调研指导活动的情况。

5、总局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重要活动和具体要求。

6、总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努力找准学习实践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和有益探索。

(二)阶段性的宣传内容

根据各阶段、各环节的具体部署和安排确定阶段性的宣传内容。

(一)准备动员环节的宣传重点

1、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精神。

2、周伯华局长在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徐荣凯同志在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二)学习调研阶段的宣传重点

1、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的情况。

2、总局领导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讲课的情况。

3、总局领导在主题调研活动时的讲话精神及相关情况。

4、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各司局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培训、交流,请专家学者讲座和组织专题研讨的情况。

5、各司局和直属单位组织学习和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的情况。

6、开展解放思想主题讨论的情况。

(三)分析检查阶段的宣传重点

1、总局党组和各司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各单位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情况。

2、总局拟定分析检查报告的情况。

3、组织群众评议的情况。

(四)整改落实阶段的宣传重点

1、整改落实的方案。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的情况。

3、完善体制机制的情况,侧重解决宏观政策层面、职能范围内的问题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情况,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的情况。

(五)总结和测评环节的宣传重点

1、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情况。

2、总局领导在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3、总局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情况。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

三、参与报道的媒体

1、重点新闻媒体:主要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为主进行宣传报道。

2、其他主要媒体:积极与承担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报道任务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和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等对外宣传媒体;求是杂志、党建杂志、党风党纪杂志、党建研究杂志、中直党建杂志等重要党刊;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网站加强交流沟通,同时加强与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的联系,扩大宣传报道的范围和渠道。

3、我局所属媒体:充分发挥中国工商报、中国消费者报、《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及其网站和总局政府网站的特点和优势,加大宣传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四、具体安排

(一)工作方式

1、积极主动与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沟通,及时了解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报道动态和具体安排,力争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2、积极主动与国家机关工委沟通协调,按照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的要求和安排,及时将总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相关新闻素材提供给国家机关工委。

3、总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要积极与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多沟通、多交流,了解掌握中央关于各部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安排,并及时为各新闻媒体提供相关新闻素材,力争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落实中央学习实践活动宣传计划时,能及时宣传我局的情况。

4、下一步将根据各地工商机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适时加强宣传指导。

(二)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报道设想

1、根据总局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年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召开,积极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法制日报进行协商,请三家媒体刊发工商专版,全面宣传总局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取得“四个基本建立”重大成就和“六个必须”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四个统一”,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全面实现“四高”目标等方面采取的新举措和取得的新成效。

2、积极与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沟通,请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相关栏目中,适时宣传工商机关认真履行职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3、召开学习实践活动新闻通气会。拟在每个阶段召开一次新闻通气会,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通报总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要部署、具体措施、进展情况、明显成效、典型经验和宣传设想等,以便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能及时了解掌握总局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我局的宣传要求,适时进行宣传报道。

4、结合工商机关恢复建制30周年的宣传,适时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我局所属报刊的记者,赴部分省市采访报道工商机关30年来积极采取重要措施,在努力维护市场秩序,全面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为刊发工商专版准备相关鲜活的新闻素材。

(三)我局所属新闻媒体的报道安排

1、中国工商报

(1)在正报一版开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主要报道总局领导讲话和主题调研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工作要求、进展情况、重要动态和典型经验等。

(2)在正报一版推出评论文章。针对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内容要求,组织有针对性的评论文章。

(3)在正报二版开设“卫士剪影”专栏。结合“双先”表彰和学习实践活动,宣传报道系统内的先进典型事迹。

(4)在正报三版“基层话题”推出相应报道。主要报道工商干部结合自身职能、日常工作和身边具体事例,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5)在正报四版“理论探索”推出相应报道。主要刊登工商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讨文章。

(6)非公、商标、广告和公平四个专刊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组织相关报道。

2、中国消费者报

(1)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0周年的宣传安排,在重要版面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实际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积极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取得良好效果。

(2)在要闻与新闻版开设相应专栏,宣传报道全系统按照总局党组要求和部署,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

(3)根据总局学习实践活动宣传报道工作的需要,按照中央和总局3个阶段11个环节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适时派出记者深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第一线进行采访,以使宣传报道更加充分、更加生动,突出实践性特色和实际效果。

(4)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工商基层、贴近干部职工的原则,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上狠下功夫,使学习实践活动宣传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3、《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

(1)在“工商论坛”、“文件讲话”、“专题报道”栏目,及时刊登总局领导讲话、主题调研等重要活动、相关文件和学习动态。

(2)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访谈”专栏。从今年第20期开始到明年年中,在该栏目主要刊登部分司局领导和省市工商局长访谈文章。

(3)开设“科学发展科学监管”专栏。从今年第21期开始到明年年中,在该栏目集中报道“双先”表彰中的单位和个人在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4)开辟“科学发展我建言”专栏。从10月下旬开始,在第19期刊登征稿启事,在杂志网站上开展专题讨论,突出建言大征集、大讨论、大宣传活动,优秀建言集纳成文并刊登。

4、总局政府网站

在总局政府网站上拟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专栏拟设6个子栏目(可随时调整):

中央精神——主要刊发中央有关领导讲话精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16指导检查组徐荣凯组长的讲话精神,以及检查组对总局学习实践活动的检查指导情况等。

总局动态——主要刊发总局领导讲话,总局领导主题调研活动,活动实施方案,学习实践活动重要动态,典型经验等。

活动简报——主要刊发总局学习实践活动的各期简报。

时代先锋——主要报道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事迹(根据活动进展情况再确定开设时间)。

学习论坛——交流各单位及个人畅谈学习实践活动体会。

建言献策——为大家提供建言献策的渠道。

(为了给大家提供充分畅谈学习体会、主动建言献策的渠道,同时又避免一些意见和言论在外网上刊发产生不利影响,拟将“学习论坛”和“建言献策”两个子栏目设在内网上。)

五、具体要求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9

教学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我们知道,中学生都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而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见,又能听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强得多。而且它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能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第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把许多抽象的思想政治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

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比较抽象、深奥,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由于多媒体具有直观性,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展示、传递信息。使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知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记忆牢固。例如,在高二哲学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统一性”这一抽象的哲学命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视图功能,如用同一根绳子吊在气球两边的两个人都以另一个人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维持生命的系统之中这样一个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矛盾统一性和相互依存的道理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多媒体技术不仅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而且为学生展现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可以说,多媒体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气息。

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由学习课本、解决课本这个“小社会”的问题,到认识社会、解决社会这个“大社会”的问题,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度增加有利于教学的信息量,要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新情境、新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灵活及时地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信息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如在纸币发行量的教学中,分别播放1994年消费者抢购商品和1997年市场上商品堆积的画面,使通货膨胀和市场疲软这个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如讲授“主权国家的权利”时,录放2001年4月1日美国侵犯我国主权,制造撞机事件的有关素材。讲“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时,录放了中国入世协议签订的有关场面,并用多媒体技术加以处理。课堂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片断,引导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经过层层诱导,不仅使学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使学生从表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第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思想政治就是说教,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也是“马列老太太”这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言传口授,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低。学生对思想政治的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总是处在一个平面上。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例如,过去我们在讲授有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提供的许多材料和数字千真万确,论证也很有力,但学生总有三分怀疑。而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实际变化的图表数据、98抗洪抢险、反腐倡廉大动作等一系列人和事的视频材料后,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了,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提高了。又如,在讲授“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批判法轮功”时,仅从理论上讲,可信度不高,而运用多媒体以图象和视频方式再现近些年来法轮功所造成的危害时,学生对法轮功的本质和危害就有了真正正确的理解。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重点栏目,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就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信度。

第五.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交互性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将授课内容和学生协调、融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精讲多练”,在此原则指导下,学生在课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死记硬背,不仅老师不能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而选用多媒体技术后,使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密度更大,易于突破重难点,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并能通过人机对话,既使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即时得到检验和反馈,又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六.从教师自身而言,利用多媒体便于延伸教师的基本技能。

教师队伍中不乏多才多艺者,但每个人的风格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要是一个好的组织者,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全能”。用录像代替口头描述可以更好地调动情感,引起共鸣。心理学实验也证实,外界80%以上的信息通过眼睛进入人脑。如果用板书突出重点,重要部分用明线条、不同色彩、不同字体标示出来,就显得醒目,就有利于突出感知对象,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校一位老师在讲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时,举了如下一例:即通过对比中国产“六神丸”与日本经过科技加工的“救心丹”,同样的原料价格却相差近百倍。为了强化科技造成的差距悬殊,他采用手工制作的传统葫芦瓶装“六神丸”,用现代精美盒装“救心丹”,并在二者下方分别注明标价、产地,由前者至后者用箭头标明“科技增值”。显然这种对比更加突出,对于作画不太熟练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前做好,上课时直接用,省时又省心,并且便于长期保存,以备后用。

正因为多媒体有诸多优势,各学校纷纷采取措施推进电化教学,普及多媒体运用。但是,理想的教学媒体并不等于最佳教学效果,教学中媒体的组合是否恰当,媒体与教师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当,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必须遵循教学媒体的应用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媒体演示一般要经历预先演示——心理准备——展示媒体——指导观察——提示要点——反馈调控等阶段。在此程序运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全面规划,认真准备。教师对媒体的演示程序要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并进行认真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媒体之前,要帮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即演示之前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中应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观察的心理状态。

第二,适时展示,恰到好处。教学媒体的展示时机要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三维立体关系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流向。教学媒体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涨,注意是否集中,感知是否清晰,思维是否亢奋等。因此,从学生心理流向看,教学媒体的最佳展示时机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淡化之时、思维抑制之时等,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从无序向有序发展。从教学内容与媒体的切入关系看,只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达到最佳对接、衔接、切入,方可收到好效果。如突破难点时切入,阐释重点时切入,创设情境时切入,归纳总结前面内容时切入等,效果较为理想。

第三.“演”、“讲”结合,指导观察。在进行媒体演示时,是教师不停地讲解代替学生观察,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思想在媒体演示教学中的不同点。因此,“演”、“讲”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是媒体演示的重点。多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信息,但获取这些信息并非教学目的。何况单一的演示往往欠深刻,单纯的讲解太抽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通过演示发挥媒体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词语的作用,使演示和讲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解把直观与抽象,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直观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概念,把握本质和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切不可让媒体演示来代替老师的讲解和引导。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10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20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工学专业设置有着非常明显且重要的实际意义,电工学教学也是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的关键学科。对此,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成效,则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探讨。对于教师来讲,我们需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准的同时,发现教育所面临着的内外部教学环境的变化,整合教学资源,吸收与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成效。就当下实际情况来讲,我认为多在电工学教学当中,多媒体的应用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收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也成为了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阻碍了它的发展[1]。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教学观察,对多媒体教学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详情如下:

1 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在电力学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制作一些教学课件。优秀的教学课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它不仅能够通过完整的内容归纳、直观形象的画面感,从而引导学生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还可以通过数形结合、颜色与结构的变化与搭配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形象地解释电磁物理现象

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过去的方式是将学生集中在教室里,由一位教师授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掌握在教师手里。而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策略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具体来讲,比如在我们的教材内容之中,关于电磁物理现象的内容,既是难点也是重点。现象是一种状态,而片面化的语言怎么能完美地去还原呢?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言语来解释,即使是再生动的讲解,学生的理解总感觉不是很到位,同时印象也相对来说不会深刻。如带粒子的移动形成电流等电磁物理现象。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相关动画,模拟这种现象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并附加上其中的因果关系。

3 利用多媒体来弥补我们在实验操作中的不足

基于一些现实因素所限,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总会不免收条件所限而对于某些实验或者实验的某些特殊步骤无法动手实现或者亲眼所见。对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比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学习中,采用三维动画模拟技术,可以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旋转磁场和转子跟着磁场转动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等。这样可以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或者是实践操作营造一种空间想象,而这种空间想象的养成也往往是学生提高自身创造力的一种关键起点或者说是必备素质。另外,我认为,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拉近与实践操作的心理距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游刃有余的最佳学习状态。

4 利用多媒体来做教学归纳等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思想,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多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写作板书的过程中,既消耗时间,也显得比较繁琐。当然,必要的板书结构还是不能少的,对于大部分教学归纳等教学任务,我们可以主要依靠多媒体来实现。比如,对于内容章节框架结构、重要知识点的分类汇总等,以及我们课件需要进行的习题解答等,都可以将多媒体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好的“帮手”或者说是“伙伴”。让学生在课堂仅有的时间内,接受更多、更直观、更具针对性的信息。

5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电工学是一门应用性的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以电工电子理论基础知识为基本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在电工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如果采用纯粹的黑板教学,学生不易理解。根据《电工学》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4]。《电工学》理论性较强,且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教材本身就感到困难,更何况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了。通过多媒体,使这些较为碎片化的理论,做一些横向对比与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将一些看似复杂的、用言语表达不清楚的感念通过多媒体形象化表达。从而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匡迎春,沈岳.高等农业教育[J].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引导式”教学―电工学课程“引导式”教学的实践,2002(10).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11

一、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教师提出问题,自己呈现解题思路,主动提供给学生答案,学生认真做笔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数学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先自己探索、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发现学习的教学观,不仅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而且能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高的创造能力。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我国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教师塑造和控制的对象,是被动的接受者,甚至是知识学习的机器,学生处于教育的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有规范性和预设性,强调学习对未来发展的意义而忽视学生现代生活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正确的学生观,高中数学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的规律。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由于家庭教育、遗传、学校教育和个人活动的不同,学生的发展有自身的独特性,高中生更加具备自己独特的经验,是完整的人,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移情性,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最后,教师要明白学生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讲授和传递知识,而不是强行的灌输,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发起者、行动者和作用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学生陷于应试教育的“题海”中,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作为学习数学的唯一目的。为改变这种现状,新课程强调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首先,要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己知道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掌握,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小组评议。小组学习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小组成员在学习、交流、合作中能加强对彼此的了解。最后,教师评定,客观公正地将学生的现在和过去做比较,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能力的各方面做出准确评价,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方面,要看到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总之,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要把评价看成一个系统,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广泛地搜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渗透多媒体教学。课程目标更加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反映了课程标准设计的思想是以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多样化的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有效的教学过程结构,努力形成一种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辨别其中的利弊。发挥多媒体的有利因素,多媒体可以扩大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多媒体的应用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多媒体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如果利用不当,会存在很多教学隐患,大量知识重点难点的聚集容易使学生对其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教学质量下降;教师更简便备课,不顾实际需求盲目利用多媒体,浪费教育教学资源。因此,针对多媒体教学的利弊问题,教师要提高辨别能力,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高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逐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发展。

新媒体实习自我总结篇12

多媒体应用技术走入课堂,能有机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常用功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落实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扩充教学容量。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的时候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往往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气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 月 日》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难得的生日宴会”:小明今天过生日,爸爸、妈妈和同学们都高兴地祝福他12岁生日快乐,可小明忧伤地说:“我都已经12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这时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呀?太奇怪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我听见有学生说:“数学太奇妙了!”听到这句话,我感受到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这节课使我看到了学生在好奇中学习了新知识,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思维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主体地位,从数学概念的导入、分析、归纳、总结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特别是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剖析、讲解,但仍收效甚微。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动画、实物演示等,变得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由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从而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有效地掌握所W知识。例如,“角的初步认识”中难点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拖拉功能出示3幅角度不同、边长一样的滑滑梯设计图,并由学生来操作修改到角度合适的位置,此时学生关注的是滑梯的斜面和地面之间的角度大小,改变边的长度却无法改变角度的大小。通过演示、操作,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的自主,则是流于形式。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让学生主动去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构建一种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接受各种信息的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真正把课堂变成学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形象性对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就能得到提高,创新思维意识得到培养。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乐学乐做”

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练习来巩固新知,由于传统的练习形式单一,学生做起题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巧妙设计练习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使一些习题变得趣味十足,形式多样,如:摘苹果、连连看、夺红旗等。这样趣味多变的练习设计,能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学乐做”的情感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此外,运用多媒体练习还能增加练习的容量,由于学生不用抄题,可以使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做更多有趣的练习题。同时还能够利用展示台功能进行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大大提高了练习的效率。

总之,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图形兼备,更加适应教学要求,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教学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将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和传统教学的优点结合,才能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