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连技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1-19 02:53:46

互连技术论文

互连技术论文篇1

1.1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内部的研究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互联网技术中存在很多因素直接影响到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联性能,例如命名方式、寻址的策略以及网间路径的选择方式等等,命名方式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用户实现通信功能;寻址的策略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的地址结构进行确定,选择最佳路径;网间路径的选择方式则是决定互联网系统网络资源状态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改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内部复杂的工作关系。现阶段我国计算机路径选择对的主要方式就是源点路径选择方式。

1.2计算机通信网络内网间互联级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内,网间信息的传递具有较强的透明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关的功能,我国互联网主要通过端点互连的方式与逐步求精来进行解决,在这两种方式的背景下我国互连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网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与处理,加强了通信软件的开发与质量,这也是现阶段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加强对其的研究。

1.3网关功能的研究

网关是计算机通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其起到的作用也是较为明显的,但计算机网络用户所使用的软件强度也直接影响到网关的功能,简单地说网关的功能与通信网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互联网功能的强度直接影响到通信软件的复杂程度。计算机通信网络对互连有着很高的要求,其内部的不同用户结点支持网间通信的功能与通信介质的质量状况也是影响网关功能的因素,例如网关的功能相对较为复杂,会直接加大网关性能研究的成本,也会影响其使用中的效果;如果网关自身的功能比较简单则会导致网间透明性下降,通信软件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提高了用户使用的难度,由此可见,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网关的功能至关重要,想要加大网关的使用效率就应该加强对网关的研究,以此来保障其长期稳定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完善的方式来对这一问题有效处理,无法对影响这一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系统性解决。

1.4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保障其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也是为用户带来方便的基础,但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渐加强,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也在逐渐增多。首先就是人为因素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很多计算机通讯网络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限,安全意识较差,无法对计算机安全负责人,这也就导致很多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来对网络信息进行修改,同时,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黑客也不断增加,其通过互联网来实施犯罪行为;其次就是计算机通信网络传输过程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系统并没有实现完善的设计,其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有限,如果在网络信息与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没有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那就会导致大量的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但其自身的保密效果较差,尤其是很多局域网通信协议以及通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系统有待完善,导致系统病毒的出现,其对通信软件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IP服务相对较为脆弱,如果在协议中没有对安全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那么IP本身就会受到网络安全的影响。

2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技术趋势

2.1计算机网络互连技术的内容

计算机通讯网络内部也是分层结构的,网络互连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研究,一下对其进行分析:(1)物理层面上的网络互连,主要是指硬件方式上的连接,也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较为常见的互连方式,其主要通过物理层面上的连接来实现信号之间的转发与重发,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的传输距离与中继器设备互连范围进行拓展。(2)链路层面的互连,是将连接器进行互连,也可以称之为网桥,是在逻辑链路层将相关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存储与转发,这种互连方式可以对通信信号进行增强,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寻址与对路由器的选择,还可以对不同的子网进行准确的选择。同时,这种互连方式可以在工作中及时地发现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计算机通信提供完善的数据传输通道,加强计算机的安全性。(3)网路层面的互连,通过路由器等设备来讲网络数据进行储存于转发,以此来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互连。路由器在网络使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对流量、差错等进行有效的控制,网路互连的管理功能可以保障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使其在为人们服务的过程中呈现出最佳状态。(4)高层互连,所谓的高层简单的说就是在传输层以及其之上连接器,在高层互联网中的链接器中进行网关相对较为复杂,其余互联网的帧、报文、分组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来讲,不同类型的网络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在高层链接中也有着不同的方式。

2.2网络互连的关键技术

计算机通信网络体系结构之间有着相关的协议,其标准化与规范化是互联网正常使用的前提条件。按照不同的网络互连方式与环境,所采用的互联技术方案也有这明显的差异,例如网桥、中继器以及路由器等,其实现网络联系是按照不同类型进行的。但互联网中的应用程序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应用层面是用户与网络的主要界面,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实现用户的交互才是网络操作的主要方向,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没有通过协议来对应用程序进行有效的约束,则难以保障网络的标准化,使互联网交互行为难以实现。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互联网标准化应用系统有MHS、FTAM、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汉字系统等等。此外,网络上的应用程序还具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应用程序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其是影响网络软件的重要系统,也是保障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互连技术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677-02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从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了人的智能,计算机网络提高了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全人类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计算机不再是孤立的一台一台机器,它成为连接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支撑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信息内容及处理技术以及这三种技术的汇合。这些技术形成了信息社会的三个行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计算机技术占44%;通信技术占28%;信息内容及处理技术占28%。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1 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初期。在此阶段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为特征的,也就是远程终端连接。所谓远程终端连接就是所有的计算机需要连接到计算机终端上,在此类技术中,需要有一个主机来作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这种网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批处理。另外这种网络有一个缺点,就是他的的通信会受到限制,而且子网之间无法通信,只有终端和主机之间的可以进行通信。

1.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

局域网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避免了第一代网络的通信限制的问题。在局域网中,用户不必经过主机进行通信,而且使得多个主机之间可以实现互联。在开发局域网的时候,人们像了很多办法,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虽然电路交换在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但是电路交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这种新的技术就是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计算机互联的问题,使得局域网得到有效的开展。

1.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

广域网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这一时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了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自此之前虽然计算机之间可以互相通信,但由于厂家的不同使得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不能兼容的问题。OSI/RM模型的制定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互连。另外,在广域网的发展中,TCP/IP协议的诞生成为关键。TCP/IP协议是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络系统日渐成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希望将自己的计算机连网。然而实现不同系列、不同品牌的计算机互连,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相互通信的计算机必须高度协调工作,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早在当初设计ARPANET时,就有专家提出了层次模型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着手寻找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途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该问题,并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进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出现了局域网络。

1.4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

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以信息高速公路、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为主要技术。信息高速公路使得计算机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实现人机的交互,人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络图书馆等。自OSI参考模型推出后,计算机网络一直沿着标准化的方向在发展,而网络标准化的最大体现是Internet的飞速发展。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最辉煌的成就,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并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Internet也使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即TCP/IP网络体系结构,使得凡遵循TCP/IP的各种计算机网络都能相互通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网络进一步向着开放、高速、高性能方向发展。由于Internet还存在着技术和功能上的不足,加上用户数量猛增,使得现有的Internet不堪重负。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NGI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nitiative)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开发规模更大、速度更快的下一代网络结构,使之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 Mb/s甚至10 Gb/s;提供更为先进、实时性更高的网络应用2服务,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高性能的全球通信、环境监测和预报等,NGII计划将使用超高速全光网络,能实现更快速的交换和路径选择;保证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网络技术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就是要把各个独立的计算机连接恰里使得他们之间可以自由通信,进而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中,期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能实现数据信息传输和集中处理

计算机通过网络可以将在计算机上的信息传递到服务器上,服务器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就可以实现集中处理,而且传输速度大大加快。

2.2 可共享计算机系统资源

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各个主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更加快捷,信息的类型也更加多样化。

2.3 能进行分布处理

负载均衡是网络的一大特长。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所有的信息都要传递到服务器上才能得到处理。在一些大型网站中,由于访问量大,对服务器的负荷也大。在这种情况下,网站可以将不同地域上放置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分担服务器的负荷,实现各服务器的负荷均衡,同时用户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2.4 综合信息服务

网络不仅能够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且网络技术的智能化使得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比如:网上购物、联机会议等。

参考文献:

[1] 仲晖东.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概述[J].民营科技,2011(3):69-70.

互连技术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31-02

目前,与国外大学开展互联网视频连线课程是崭新的教学实践领域,国外大学已经开始广泛开展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国内高校对于该课程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对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的改善和创新、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都正在进行细致、深入的研讨。国内高校迫切需要从国内的教育体制和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出可行的教学改革办法,研讨符合高校校情的中外合作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开设的中美文化冲浪课程为例,探讨与国外大学开展互联网视频连线课程的模式。

一、“中美文化冲浪”课程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等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同美国境内和境外相关大学率先开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视频连线互动课程,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风靡美国,美国大学为走在世界教育改革创新前沿致力于开展此类课程。“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借鉴西方教育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体制、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 改变思维方式,形成开放式思维和广阔的视野, 并结合本国国情,在教育教学模式方面不断进行转换和调试,以探索现代教育的本土化道路,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是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黑龙江大学与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Hendrix College)为友好学校,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设有全校学生必修课,其主要内容是研讨中西方主要思想和文化。黑龙江大学于2012年9月面向全校开设了名为“中美文化冲浪”的选修课,旨在研讨中美两国文化现象和主要思想。

1.由双方初步制定文化交流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与

教学内容的方案,研究上课需要的教材和资料,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教案。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已开设的文化交流课给中美视频连线互动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中美双方课程团队研讨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的中美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可以实施运行。

2.与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建立网站。互动网站平台可以使美方与中方的教学资源、材料共享,并在网站中开辟中美双方大学学生课程互动平台,在授课开始前通过网站共享阅读材料和背景知识,通过论坛的形式促进学生交流。

3.通过开设中美文化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对初步制

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实施,运行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和调整,改良教学模式,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

4.从技术手段上,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引进并建立了成熟的世界先进的Bluejeans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远程视频连线教学,从课件共享到视频连线等方面都已经非常全面,可以与中方共享技术手段。黑龙江大学新建了多媒体教室,连接了高速互联网络,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等必要的硬件设施。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将与美方团队深入沟通所发现的问题,完善网络技术手段的授课技术支持,对视频互动课程互动平台即网站进行格式和内容调整。

5.确定中外方教师团队。中外方组成的课程组成员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有着丰富的中美教学经验,熟悉美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美国学生的学习特点。

6.双方具备良好的合作沟通基础。黑龙江大学与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交流课程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中美不同的教学模式背景下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双方对彼此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比较熟悉,能够更直接地进行深入合作。

二、“中美文化冲浪”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

本课程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是国内高校与国外大学开展远程视频连线互动授课的课程,即由中美双方两位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时为中美两国学生讲授同一门课程。

授课教师:中方教师曾是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交换教师,在美国期间给美国学生讲授中美文化交流类课程,同时参与美方大学文化类全校必修课的讲授,熟悉美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美国学生的学习特点。美方教师为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Jay McDaniel教授,熟悉中国文化,长期教授中美文化交流类课程,主管该校与黑龙江大学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负责两校视频连线互动课程的策划与实施。

授课对象: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学生,黑龙江大学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

授课模式:采用讲座课(Lecture)、讨论课(Seminar)和辅导课( Tutoria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讨论课和辅导课要求学生课下要对讲授课程充分预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作大量准备,课上由学生作主要发言,与教师讨论课程内容。对学生不明白的内容,教师指导学习,纠正误解,解释难点,帮助解决问题。

授课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其模式为主讲+辅讲+学生讲或提问,课堂气氛应该轻松活跃,要求教师对中美文化有较深的理解,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接触前沿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的中心讨论发言,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畅所欲言,因为使用英语交流,外方学生困难较小,教师应鼓励中国学生踊跃发言,并适当在语言上帮助和提醒。

授课教材:本课程不强调固定的教科书,没有材,由教师自主选用。教师可以不指定某一教材,可向学生介绍或指定多种参考文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作者各自不同的观点。这样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师讲授课程可不强调系统性的知识,而注意体现中美文化的特点和中美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把本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告诉学生,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研究。

考核方式: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教师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Presentation(自我展示)给出成绩,并且在期末考试中占比例。期末考试以小论文的形式,阐述自己对中美文化的认识,也可以采用Presentation的形式,Presentation是国外高校课程中学生最主要的作业形式,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做成任何形式的生动的Presentation,从而充分地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

授课目标:本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美文化,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它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为根本目标,引导、培植个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开放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三、“中美文化冲浪”课程的优势与前景

1.“中国教育的改革与进步与西方教育的交流、碰撞、吸纳和融合密不可分”[2]。视频连线互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为不同国家大学之间提供了最便捷最有效的沟通互动平台,通过此类课程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2.文化交流类课程在大学教育改革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直观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与学生沟通相关问题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3],因此,能够让文化交流类课程通过视频连线互动的形式达到最佳效果。3.可推广至其他课程。4.由于此类课程在省内首次开展,无经验可循,该项目不仅对已经实施的视频连线互动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完善方法和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对两校合作课程形成较系统的教学手段应用、教学方法规范和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5.本课程具有引领意义,能够为国内大学与海外其他院校开展视频连线互动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为国内大学借助此平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和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四、“中美文化冲浪”课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中美文化交流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已经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实践了一学期,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是:1.视频连线技术不稳定的状态;2.中美双方教师合作为双方学生讲授课程过程中在教

学方法上形成默契的程度;3.中国学生对以讨论为主的国外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适应;4.以英语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难度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美双方教学团队需要思考和拟解决的途径有:1.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使现有的视频连线技术支持手段更加成熟稳定;2.中美双方教师共同探讨良好的为中美双方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同时教授中国和美国学生时共同配合;3.引导中国学生在领会国外教学理念和方法基础上通过讨论等方式锻炼提高自己的外语表达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思维模式;4.根据双方学生的程度和能力制定深浅适中、合理的教学内容;5.借鉴美国高校同其他高校开展此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等相关问题,了解教育学基础理论与国外教育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深圳: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68.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互连技术论文篇4

一、引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理工类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等国家标准。课程具有名词术语多、项目标准多、抽象概念多、符号代码多、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网络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言,具有教学时空灵活、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方法更具创造性、教学场所移动开放等优点。[1-3]因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这门课程采用网络课程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不但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增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和实验,并且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基于这一立场的研究恰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成为影响教学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网络课程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所谓“情境”就是教师为学习者创设的语言交际活动的真实场景和相应的交流活动。“协作”主要指学习者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的相互合作,其中包括对学习资料的共享、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最终意义的建立等。“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习者之间通过会话商讨的方式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过程也是“会话”和“讨论”的过程;“意义建构”是语言学习应该达到的最终目标。[4-6]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课程就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相互协作和会话的形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因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网络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的名词术语、项目标准和符号代码,以及它与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实践,然后总结学习经验、发现学习问题,评估学习成果。学生学习时,单个学生的思维核创造力将被学习群体所激发和共享,以此来实现该网络课程的教学宗旨,并使学生可以最大化地吸收和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网络课程实现

根据上述的设计分析,我们分别在我校教务处和机械工程学院网站上创建和开发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网络课程。图1为两个教学平台一个界面。网络课程按照功能设计包括如图2所示的六个模块,即课程导学、教师简介、网络课件、学习参考、实验指导、网上交流。其中某些模块,根据需要建立了相关的三级模块,从而使课件更加完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四、结论

网络课程的建立和发展,在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均起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网络课程经测试,运行可靠,教学效果良好,它必将对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范小鹤,陈明阳.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认证与评估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11,(4).

[2]张琪,陈琳.我国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现状研究与归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4).

[3]郭凤丽,李博,周进旺.网络环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研究[J].成人教育,2011,(1).

[4]张宝庆,孙立华,吴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工程图学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11,(5).

[5]张志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多媒体辅助英语学习中应用初探[J].学理论,2011,(13).

互连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N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19-02

如今,半导体工业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功能和体积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而,提高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应用新式材料和新型布线系统以缩小产品体积、提高产品稳定性势在必行。根据Moore定律,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日益减小的导线宽度和间距与日益提升的晶体管密度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低介电常数材料在ULSI中的应用。另一方面,金属铝(Al)是芯片中电路互连导线的主要材料,然而,由表1可知,金属铜(Cu)的电阻率比金属铝(Al)低40%左右,且应用Al会产生更明显的互联寄生效应。因而应用金属铜(Cu)代替金属铝(Al)作为互连导线主要材料就成为集成电路工艺发展的必然方向[1]。(如表1)

1 低介电常数材料(Low-K)

一直以来,有着极好热稳定性、抗湿性的二氧化硅(SiO2)是金属互连线路间使用的主要绝缘材料。如今,低介电常数材料(Low-K)因其优良特性,逐步在IC产业被推广应用。

Low-K材料基本可以分为无机聚合物与有机聚合物这两大类,常见Low-K材料有:纳米多孔SiO2、SiOF氟硅玻璃(FSG)、SiOC碳掺杂的氧化硅(Black Diamond)、SiC:N氮掺杂的碳化硅HSQ(Hydrogen Silsesquioxane)、空气隙。Low-K材料制备及其介电常数值见表2。

现阶段的研究认为,通过降低材料的自身极性与增加材料中的空隙密度是主要的两种降低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首先,从降低材料自身极性的方法来看,包括降低材料中电子极化率(electronic polarizability),离子极化率(ionic polarizability)以及分子极化率(dioplar polarizability)等方法[2]。

此外,由Debye方程:(式中为材料介电常数,为真空介电常数,与分别为电子极化和分子形变极化,N为分子密度),不难看出,可以通过增加材料中的空隙密度从而达到降低材料的分子密度,这就是降低介电常数的第二种方法。

针对上文所述的第一种方法中,在SiO2中掺杂F元素制成SiOF(亦即FSG,见表2)的方法在0.18μm技术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人们发现,通过在SiO2中掺杂C元素能够在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上获得更好的效果。其原理是:利用了材料中形成,以Si-C和C-C键为基础的低极性网络结构,达到了降低材料介电常数的效果。基于此项的研究,诸如无定形碳薄膜的研究,已可以将材料的介电常数降低到3.0或更低[3]。

2 互连线材料――铜(Cu)

随着集成电路(IC)的发展,电路特征尺寸不断缩小,芯片内部连线密度不断提高,金属布线层数急速增加(见图3),随之而来的是器件门延迟的相对缩小和互连延迟的相对增加,增加的互连线电阻R和寄生电容C使互连线的时间常数RC大幅度的提高(见图4)。互连中的电阻(R)和电容(C)所产生的寄生效应(Parasitic effects)越来越明显。

在深亚微米(0.25μm及其以下)工艺下,互连延迟已经超过门延迟成为制约各项性能的主要瓶颈[4]。由于互连寄生效应,电路的性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如功耗增加、信号失真、连线间以及层间的串扰噪音(crosstalk noise)等。因而寻找并采用低阻率金属以代替金属铝便成为集成工艺发展的必然方向,此举通过减小互连线串联电阻,可达到有效减少互连线RC延迟的目的。

Cu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互连材料,它有Al所不能比拟的优良性质。在抗电迁移率、熔点、热功率等方面,Cu比其他金属有更好的综合特性。更重要的是Cu的电阻率仅为Al的60%(见表1),这样能有效地降低时延。

然而,Cu互连线的引入也带了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其带来了许多新的可靠性问题,原因有:(1)新技术的被迫引用。Cu互连工艺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光刻和污染的问题使得Cu互连的应用进展缓慢[5]。为了防止和解决Cu的污染和难以刻蚀的问题,Cu互连关键工艺中需要引入阻挡层、化学机械抛光(CMP)平坦化、专门的通孔技术与通孔材料,以及残余杂质的清洁等工艺。(2)Al(Cu)有稳定的界面,而铜却没有稳定的界面[6]。对Al(Cu)合金而言,颗粒边界的激活能为0.80~0.96 eV,与界面或内部相比是最小的,故Al(Cu)中,颗粒边界扩散占主导地位。同理,Cu中界面扩散占主导地位。(3)加工后不同的连线结构。Al连线工艺是平面工艺;而Cu互连工艺则是全新的3D微结构。

此外,Cu互连工艺还引人了新的失效机理,就是电化学失效机理,它可能导致Cu金属连线间的短路[7]。对于Cu互连工艺多层互连,信号的失真、连线间的信号串扰等也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Cu互连系统而言,Cu的可靠性只是一个重要方面,它还包括Low-k介质层、Cu与介质层的集成等可靠性问题。

不过,双大马士革工艺(Dual Dama scene)和CMP技术的出现使得Cu互连工艺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近年来,Yos Shacham-Diamand等人提出了银(Ag)互连技术[8]。在相互传输延迟的性能方面,采用Ag比Cu互连导电材料有7%的改进。以Ag为导线的器件可承受比Cu为导线器件更密集的电路排列,还可进一步减少所需金属层数目,以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然而,Ag互连无论是在电迁移、应力迁移方面,还是在与其他材料的粘附性、集成兼容性等,都远远不及Cu互连[9]。因此Ag互连技术目前不具备大规模代替Cu互连技术的条件。

4 结语

Low-K介质与Cu互连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本文对Low-K介质与Cu连线的原理与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今后IC产业中绝缘介质材料与互连引线材料的发展趋势:(1)具有介电常数低,热稳定性好,耐酸碱,易于图形化和腐蚀,机械强度大,可靠性高,击穿场强高,热导率高等特性的Low-K介质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2)基于大马士革结构的互连技术及相关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使得Cu互连技术取代传统Al互连技术成为目前主导的互连技术。Ag互连技术由于技术尚未成熟暂时不能大规模取代Cu互连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智彪,许志,利定东.低介电常数材料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中的应用[A].半导体技术,2004,29(2):4-5.

[2] JIN Y K,MOO S H,et al. Origin of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of carbon-incorporated silicon oxide film deposited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Appl. Phys.,2001,90(5):2469-2473.

[3] HAN S M.and Aydil E S.Reasons for Lower dielectric constant of fluorinated SiO2 films, J.Appl.Phys.,1998,83(4):2172-2178.

[4] Song Dengyuan,Zong Xiaoping,Sun Rongxia,et a1.Copper Connections for IC and Studies on Related Problems[J].Semiconductor Technology,2001,26(2):29―32.

[5] 王阳元,康晋锋,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中的互连问题――低k介质与cu的互连集成技术[J].半导体学报,2002,23(11):1 123―1 124.

[6] Marathe A P.Reliability Issues in Interconnects[EB/OL].Technology Reliability Development,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Advanced MicroDevices,Inc,1999-10-13.

互连技术论文篇6

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世界,是平台集中计算与终端分散计算相结合的世界;映射到商业上,是平台开放与增值服务收费结合的世界;经济上,是大规模协同与个性化制造有机结合的世界。

1、问题的语境

不太精确地说,WEB更多代表集中,P2P更多代表分散。说没有WEB的世界,相当于说没有集中的世界,它与说没有分散的世界一样,都是不可想象的。

《WEB已死,互联网永生》带有《连线》杂志一贯的夸张风格。要客观评估这一命题,首先需要把这个问题的媒体语境与科学语境区分来看,理解问题的背景。

从媒体想夸张的那个方面来说,WEB已死这个命题,实际想向大家加重渲染的,是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此消彼涨的趋势。但文章说WEB已死,用的是不精确的媒体语言,如果想精确理解,至少要辨析以下几种相互矛盾的含义:

首先,文章想强调的也许是,桌面互联网主要依靠WEB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更多依靠P2P模式。现在人们上网越来越通过手机等终端,而通过电脑浏览器的份额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说,WEB已死,等于说,手机已长大,代替PC主导互联网。

另一个有可能想强调的方面是:WEB重在服务器模式,而P2P重在端对端模式。说WEB已死,可能在比喻在移动互联网内部,象WAP这样依赖服务器的模式会走下坡路,而采用P2P这样终端计算的模式会占上风。但疑问在于,从文章提供的统计图来看,P2P与WEB一样,处在下降的趋势中。真正增长的是视频。虽然现在有近于P2P模式的社会化视频一说,但文章并没有将其列入P2P之中。要说的话,更符合这一论断的是Java这种本地计算方式。而且JAVA与P2P的结合确实是一种趋势。但文章是否支持Java值得怀疑。

第三个有可能强调的,是与第二种可能相反的方面:P2P作为一种私有的计算方式,与WEB这种开放的方式比,文章认为私有的服务会代替开放的服务,成为互联网趋势。他说“我们正在逐渐抛弃开放而自由Web,寻找更加简单、时髦、用起来更舒服的服务”。这与安德森一贯的思想,特别是《免费》的思想是矛盾的。但文章至少在《WEB已死,互联网永生》中言之凿凿,夸的是Ipad这种半封闭模式。这是一种与Java相反的潮流。

在“抛弃开放而自由”上,《互联网周刊》与《连线》当时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完全相反,并多次发文批驳当时的美国主流意见。现在看来,我们更有远见。我们不会因为受苹果公司短期业绩影响,而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摇摆不定。更要命的是,文章这种立论有个内在矛盾。P2P固然有私有计算的倾向,但它的主要应用如SKYPE、BT、音乐分享、PPTV等都是开放的。这与苹果的构件化,虽都注重终端计算,但却是两回事。而且苹果的收费模式(比如通过iTunes),不是很WEB吗?

这样看来,文章的“WEB已死”,除了表明网站在互联网领域的比重在下降这一简单事实外,背后的技术逻辑多少有些模糊。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WEB已死”不等于WEB不存在,它只是比喻WEB不再是第一位的,从统计图上看,它仍在大量存在。如果WEB真到的“不存在”的程度,估计连它的对头――手机也不存在了。因为那时人类将进入以视网膜为显示器的人体碳计算和通信相融合的时代。

“WEB已死”的真实含义,实际在暗示,由技术导致的开放,最终会被商业力量拉回封闭:“在长途跋涉之后,我们可能又回到了原点”。《连线》的文章比较开放的谷歌与封闭的苹果说:“事实上,通过iTunes,乔布斯以谷歌所拒绝的方式与传统媒体紧密合作。在谷歌的开放和分发模式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任何站点广告,而谷歌则可从中获利,它的利润来自于大众。而对于苹果,只要有人购买电影或歌曲,它就可以获利,它的利润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在暗示:新兴而开放的技术与传统而封闭的商业相遇,后者将是胜者。而WEB的统治地位被手机的统治地位替代,就是这种转折的转折点。

因此,这成为对互联网的技术趋势与商业趋势的一个根本性判断。

我个人认为,《连线》的技术判断存在逻辑与事实上矛盾,WEB已死的技术判断,并不能必然地导出他们想得出的那个商业判断。封闭的商业将占胜开放的技术的判断是不成立的。为此,我们要还原事实真相。

2、互联网中WEB与P2P两种计算模式的客观存在:

技术上的事实与真相

知名技术博客Boingboing指出《连线》文章中作为论据的重要数据图犯了低级错误。Boing Boing认为WEB不仅没有“已死”,而且越活越好。他指出,如果将过去20年间互联网上包括Web网页在内的所有互联网应用都有不可思议的大幅增长。据统计1995年至2006年间,Web总流量从10TB/月,增长到了100万TB/月。

这个指控在定量分析上也许有道理,但作为定性分析也许不是那么致命。因为互联网技术中确实存在着WEB与P2P两种计算模式的分别。如果P2P占上风的判断在性质上成立,仅靠Boing Boing提供的WEB增长数据,并不能绝对说明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技术问题本身作一个性质上判断。

WEB与P2P两种计算模式同属于互联网。以WEB方式联接互联网,或以P2P方式联接互联网,并不会改变互联网本身,也就是说,不能认为以WEB方式联接就是互联网,而以P2P方式联接就不是互联网。联接互联网有多种方式,如Http、P2P、Ftp、Email等。从表面看,WEB使用的是Http,P2P可以不走Http,不用浏览器。例如,SKYPE联的也是互联网,但可以不经Http浏览器方式,而采取客户端模式。

从WEB与P2P发展的源头上来说,实质性的差异在于, WEB采用的是传统电信网络的主从模式(Client/Server ,C/S模式);而P2P采用的是分布式计算模式。主从模式由一个集中控制的服务器作为网络的中心,将分布在网络节点上的客户端,放射状地分别联接起来。客户端只能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客户端之间不具有交互的功能。而P2P模式,客户端具有交互的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以拓扑状联接,而网络可以是无中心或去中心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一开始说,WEB更多代表集中,P2P更多代表分散。

打个不精确的比方,WEB有点象孔子说的“爱有等差”(仁爱),爱以家为中心,一圈一圈扩散,亲疏有别,就好象节点以服务器为中心联接一样;P2P有点象墨子说的“爱无等差”(兼爱),整个网络是无中心的,每个节点彼此之间是等距离的,儿子(节点)与老子(喻服务器)的关系,并不比与朋友(喻其它节点)更近,大家都是对等的。

如果按WEB这个最基础的原始含义来理解“WEB已死”,就成了互联网中主从结构“已死”。《连线》文章第一个技术上的逻辑矛盾在这里暴露出来。它首先把云计算给否定了。云计算模式高度依赖服务器,服务器的集中计算功能甚至被一些大企业当作云计算的主要特征(虽然这是片面的,因为云计算实际是集中计算与分散计算的结合)。而且文章如此称道的苹果,其模式的运转,也离不开服务器。

P2P在其原初形态中,具有私有的特征。例如通过P2P私有协议,点对点之间建立起类似互为FTP服务的关系,直接在客户端与客户端之间分享文件。好象两个人之间的窃窃私语。这种关系有点象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牛仔对牛仔的关系。《连线》文章如果是想拿这种关系,与他所谓“开放而自由”的WEB进行对比,就会犯第二个错误:把技术事实判断反了。事实上,P2P与WEB,都是“开放而自由”的(如果不说P2P比WEB更“开放而自由”的话),互联网底层技术中,不存在不“开放而自由”的东西。互联网的本性就是“开放而自由”。如果《连线》文章非要证明封闭的商业必胜,不如说《WEB已死,互联网也死,PC永生》更为精确。因为文章称赞的苹果模式的封闭性,都是由PC封闭模式演化而来。只不过从过去的操作系统封闭,经中间件构件(WIDGET)作用,转变为应用程序的封闭。但是,app应用程序的封闭,与P2P的私有之间,只有形似而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神似。

不仅如此,除了“原教旨”的P2P外,P2P现在的发展非常复杂,特别是在“受控P2P技术”中,在P2P与服务器的关系上,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形成集中式P2P 网络(近于腾讯QQ)、完全分布式结构化P2P 网络、完全分布式非结构化P2P 网络、混合式P2P 网络四种。这些技术演进,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WEB服务器集中计算的一面“捡”回来。例如在集中式P2P 网络中,P2P也象WEB那样,由服务器提供资源共享服务;与WEB不同仅在于,除了主从结构外,客户端之间可以对等分享。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集中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相结合云计算。目前,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演进中,新的P2P结构,要通过类似社会资本机制的服务器服务,解决“原教旨”的P2P信任成本高(这与自由资本主义的情况差不多)等一系列痼疾。

由此看来,《连线》文章的技术判断,在证明WEB已死上,存在一大堆问题。论点与论据之间相互矛盾。其实,“WEB已死”这个判断,在说明桌面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上,是有一定意义的,但不是现在这样一个证法。将《连线》文章的思路顺着理,在我看来,实际情况是,WEB已死,应理解为过于依赖服务器的WAP已死更为确切,与WAP相反的终端计算成为移动互联网新趋势是不错的。终端计算分岔为开放与封闭两条技术路径,开放源代码与Java代表开放的路径,代表是谷歌;苹果的构件化及微软的“云+端”代表的是封闭(或半封闭)的路径。文章要想攻击谷歌,技术上应攻在开源和JAVA这个要害上,商业模式要(以微软意义上的“端”的立场)攻在云这个要害上,而不是WEB,因为谷歌也正想绕过WEB攻击微软呢。这样说,就把这堆技术乱麻理开了。

3、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真问题

从正面的意义看“WEB已死”,可以有两个角度。

第一是技术的角度,就是终端计算将成为“WEB已死”之后的技术趋势。在这一点上赞同“WEB已死”判断,前提是抛开文章中终端计算一定是封闭计算这个私货。终端计算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直接意义,是可以绕过操作系统、浏览器、WEB门户等传统互联网的必经之路发展增值应用。这是无论开放还是封闭,都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受制于手机终端上平台不统一,亟待通过提高计算的智能化程度来解决。至于得出封闭型终端计算代表方向的判断,对美国成立不成立不好说,对中国肯定不成立。这里不展开论述。

互连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29-01

1  电能计量装置发生计量偏差的原因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质量和配置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到电量的贸易结算,对于用户和供电公司的经济利益将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中,必须要杜绝由于安装问题而产生的电能计量偏差问题。总的说来,影响电能计量装置使之产生计量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能表的基本误差

由于电能表内部目前普遍都是采用电流计量原理,而电流计量的敏感元件由于制造工艺及制造精度的限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此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本身的误差是造成电能计量发生偏差的重要因素。能够引起电能表对电能计量发生误差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电能表精度选用不当,如采用宽负荷电能表计量长期低负荷运行的电流互感器,则会导致电能计量发生误差。

(2)电能表接线不当,如采用三相三线电能表去测量三相四线电能,也会发生计量误差。

1.2 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在实际的电网测量中,电压和电流不可能一直是恒定不变的,必然会发生压变和流变,而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在电磁感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磁滞效应,由此导致铁损、铜损等,使得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实现电气隔离和电压、电流的放大缩小的同时产生误差,这就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之所以称作是合成误差,是因为其误差由多种因素叠加而成,如互感器的比差、角差等等。

1.3 二次回路的压降误差

电能的计量,主要依赖于二次回路连接线的测定,当电压供给不稳定的时候,一次回路高压侧会发生电压波动和电流脉动的现象,甚至会发生尖峰电压扰动击穿保护电路或者保护元件的现象,因此一旦一次电路发生扰动,二次回路就会发生压降波动,压降波动作用到电流互感器以及相关的电能计量元件上,体现出来的就是由于二次压降所引发的电能计量偏差。

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的技术问题探讨

(1)安装技术分析。

①安装条件。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首先要确定安装的周围环境清洁,没有灰尘,环境中没有明显的热源,若有,则电能计量装置应距离热源至少1m,这是出于对电能计量装置安全防护需求而考虑的;同时环境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空气不能过于潮湿;其次,电能表的安装应该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尤其是居民用电电能表,一般不应低于1.8m,且电能表安装必须垂直安装;最后,为了实现后期的维护维修、周期检定,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接线应该设置接线盒,以方便后期带负荷操作。

②接线方式。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电能表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如互感器需要区分正负极性的端子,接线一定要注意区分极性;第二,对于地线的联接,不仅要确保所有的地线都接地,同时还应该让电气装置的外壳也要接地,防止因为雷电等灾害损坏电能计量装置;第三,对于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接线,如果采用两只电流互感器,则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必须采用4线连接,如果采用三只电流互感器,则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必须采用6线连接,不得采用简化的单线连接或者双线连接。

③安装的技术步骤。

在实际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中,可以按照如下的技术步骤实施。

Step1:首先合理计量装置配置准确度级别,根据用户使用电能量级大小和准确度级别需求,从I类至V类中合理选定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级别。Step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根据电能计量的电流大小,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确保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Step3:安装时要先认准相线和中性线,并注意互感器的极性,三相电能表要注意按正相序接入;Step4:按照电能表、一次绕组接线、二次绕组接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顺序,依次对上述各电气单元接线,接线时要注意区分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或者注意区分正负极性;接线结束用电笔和万能表检测一次,确保没有发生错误接线的现象;Step5:接线结束检查电能表等装置的电气螺丝是否拧紧,按照电气施工图从头到尾彻查一遍,最后完成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确保流变二次回路不能开路、压变二次回路不能短路。Step6:最后需要对电能表、接线盒和计量箱(柜)加装封印,以确保计量装置的安全和防止随意被人打开及拆卸。

(2)安装完送电前的检查注意事项。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结束,在送电之前以免发生短路或者其他不该发生的事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①检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能表的安装是否牢固,螺丝是否拧紧,安全距离是否留足等;②检查所有需要区分极性的接线装置,注意区分一次绕组、二次绕组接线的正负极性之分,以及电能表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区分;③检查地线连接是否完备,很多设备不仅有地线需要连接,有些设备还要求其外壳也要接地,因此送电前一定要注意检查;④将相关电能计量装置的起始码和资料信息抄录下来,以供后期对电能计量误差的核算、追补电量和检测;⑤检查电能表的安装是否紧固,避免由于松动而发生电能计量偏差;同时还要检查电能表的接线盒内螺丝是否全部旋紧,确保其线头不外露。

(3)安装完送电后的检查注意事项。

①送电后,用电笔检测地线端子以及相关装置的外壳,看是否存在电压,若存在电压,则应立即断电,并详细检查原因;②送电后检查电压值、电流值以及相序是否正确,检查电能表运行是否正常,轮显内容是否正确,检查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相应保护端子是否带电等;③结合电力施工图纸,重点检查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保护元件的带电工作状态,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稳定可靠。

3 结语

本论文就详细探讨了电能计量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若干具体的安装技术对策,相信对于电能计量安装的技术人员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当然,本论文对于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技术方面的探讨也只是一次粗浅的尝试,更多的技术问题还有待于广大电力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进而提高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互连技术论文篇8

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两种信息交流与处理工具。不管是在生活娱乐中的文件互传,还是在办公事务中的同步处理,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如何方便的连接,如何获得最快的传输速度,是使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各方制造商也在努力为他们的互联提供各种方法,其中以USB线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三种最为常见:

一、USB数据线

USB数据线是基于目前主流的电脑传输接口(USB接口)的数据传输线路。

关于USB,其英文全称为Universal Serial Bus,中文就是“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个使计算机周边设备连接标准化、单一化的接口。USB的规格是由Intel、NEC、Compaq、DEC、IBM、Microsoft、NorthernTelecom联系制定的。故而对任何电脑和手机都适用。凡需与电脑连接的手机,厂家均配给一根USB数据线已成销售惯例。

传输速度方面随着技术的升级不断突飞猛进,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 USB3.0是5 Gbps。

这种连接电脑的与数码设备的USB线,连接电脑一端一般为标准的A型口,而另一端则根据手机端的接口而变化。常见的有:MiniA型、MiniB型5Pin、MiniB型4Pin、MiniB型4Pin Flat等,下图即为部分型号的接口。

优点:

1.连接方便,驱动安装简单甚至无需安装。2.传输速度快,虽然实际应用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远达不到理论速度,但就目前常见的usb2.0,最慢也到2Mbps~5 Mbps,目前为3种方式中最快。3.稳定、安全,是手机的维护和升级的首选。4.价格便宜。

缺点:

1.携带不便。虽然不是多大的设备,但要保证随身携带一根,仍不现实。2.通用性有一定限制。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手机端接口不一,造成设备的浪费。3.传输距离受制于线的长度,空间上不便随意移动。4.受电压影响,如果电脑端电压不稳会导致手机内存卡无法读取或损坏。

总结:适合于所有的手机和电脑,是进行手机的维护和升级的必选方式。但需注意电脑端电压的稳定性。

二、WiFi连接

Wi-Fi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通常用于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常见版本有802.11b、802.11g、802.11n。理论传输速度可至数百M。

优点:

1.传输速度较快,虽然实际应用中只有0.5Mbps~1 Mbps的带宽,但这个速度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目前大多数手机与电脑的文件传输需求。2.开放性好,传输距离远。虽然实际应用达不到理论通信距离300米,但比起USB线连接和蓝牙连接的范围要大好多。且自由方便,能在WiFi覆盖范围内任何一点使用,摆脱了数据线的束缚。3.技术较为稳定。

缺点:

1.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需要了解一点无线连接设置技术。如需方便使用,可能还需安装辅助软件。2.通用性有一定限制,并不是所有手机和电脑都支持Wifi ,但这是目前手机无线连接的主要发展趋势。3.需要额外投资,无线路由器(约100元),外加一点设置技术。4.使用区域受限,目前Wifi 覆盖区域有限,只有在较发达地区才可充分应用这一技术。

总结:适合于能方便找到Wifi 覆盖区或者家里有无线网络的用户使用。强烈推荐拥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用户尝试,其获得的应用感受远非另外两种方法可比。

三、蓝牙连接

蓝牙,也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目前蓝牙共有六个版本 V1.1/1.2/2.0/2.1/3.0/4.0 其中常见的1.1和2.0两个版本的理论速度在各为748kb/s~810kb/s和1.8M/s~2.1M/s。

优点:

1.同是无线传输,与Wifi 相比,蓝牙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受热点覆盖区域的限制,只要你的手机和笔记本均有蓝牙功能,那么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手机和电脑互联。2.使用方便,在电脑端,就算是外置式蓝牙适配器,一般都是免驱动的,插入USB接口,即插即用。而在手机端,则更加方便。部分智能机可通过添加辅助软件获得额外的功能。3.在手机端的普及较好,大部分品牌手机都蓝牙功能。在电脑端,一般中高端笔记本电脑均内置蓝牙功能。对于那些未配备蓝牙的笔记本或台式电脑,只需投入10元左右,即可获得一个入门级的蓝牙适配器。

缺点:

互连技术论文篇9

连通主义:学习就是连通即网络形成与优化

连通主义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创建的关于数字化学习的新理论,其核心思想如下:学习和知识需要多种方法来呈现整体……并允许选择最佳方法。学习是一个连通专门化结点或信息来源的网络形成过程。知识驻留于网络。知识可以驻留于非人类的器具,并且技术能够促进学习。探寻知识的能力比知道什么更重要。学习和知晓是恒定、持续的过程,并非最终状态或产品。在领域、想法与概念之间看到连通、识别模式和生成意义的能力,是当今个体的核心技能。保持知识的时代性(准确的、最新的知识)是所有连通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决策过程就是学习……连通主义提出了锚定、过滤、彼此连通、人性化、创造和得出意义、评价和鉴定、验证过程、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模式识别、知识定位、接受不确定性、情境化等学习技能。连通主义抓住了网络时代知识和学习的混沌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揭示了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发生的机制,学习者应如何有效地学习,获得最新的知识。[1]连通主义提出的学习技能扩展了网络时代学习者信息素养的构成,丰富了其内涵,对于培养广大师生网络时代所需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e-Learning专家杰・克罗斯(Jay Cross)进一步指出,“学习就是优化自己的内外网络。”毛向辉在《学习的互联法则》中提出,“每个学习者在一生中都要管理好自己的四类与学习相关的网络:神经网络、知识网络、社会网络,还有已经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他把这四类网络统称为“学习网络”。 [2]

新建构主义: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涵创新

针对网络时代人类学习面临的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王竹立在与连通主义的比较与融合中逐步建立了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涵创新”的理念和“为创新而学习、对学习创新、在学习中创新”的座右铭,主张将学习、应用、创新合三为一,将创新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针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新建构主义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强调学习应该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认为学习包含“顿悟”过程,个人隐性知识可通过内读法和深谈法进行挖掘。新建构主义提出了一整套网络时代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包括“搜索、选择、写作、交流、创新”五个环节,并且提出了“包容性思考”的概念和具体做法,作为将碎片化的知识组合成全新知识体系的基本思维方法。新建构主义修正了经典建构主义关于“知识不能通过教师讲授而传递的”观点,指出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3]

学习是连通与建构的双向互动

笔者总体上认同王竹立对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所做的比较,“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都属于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关注的是学习的外部过程,新建构主义关注的是学习的内部过程,两者可以互为补充。新建构主义是在经典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网络时代的深加工理论。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更适合指导网络时代的非正式学习。新建构主义与关联主义的融合是未来网络时代学习理论发展的方向。”[4]学习不是内外孤立和割裂的过程,而是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既需要连通,也需要建构,是连通与建构的双向互动。

搜索就是学习

焦建利在《搜索就是学习》一文中这样写道,“搜索,成了信息时代全新的学习方式。搜索,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每一次搜索技术的进步,其实都可以说是学习技术的发展。”作者提出了两个响亮的口号,“会搜索才叫会学习”和“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 [5]

“搜索就是学习”揭示了搜索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即搜索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打破了人们的认识局限,丰富和深化了搜索的内涵。但是,搜索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力,还需要其他学习环节的配合。例如,质疑、检验、比较、选择、交流等,需要学习者调动其他诸多要素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批判性思维。钟志贤在学术随笔《“泥马”现象》中给盲目乐观、简单化的搜索式学习敲响了警钟。“泥马”现象给网络学习者的警示是――互联网搜索虽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身处“信息海洋”的网络学习者必须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培养质疑的习惯,坚持求真务实的学风,善于舞动批判性思维这一利器,破除“快餐式”、“蜻蜓点水式”、“不求甚解式”的单纯搜索的学习陋习。钟志贤指出,“信息素养的核心就是以各种信息工具和资源为基础,运用批判性思维实现培养问题求解、决策和创新的能力。”[6]笔者认为,搜索之于学习有两层含义:第一,搜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术。在网络时代,不精通这一学习技术,不善于将它转化为学习力,很难称得上是一个高效、高明的网络学习者。第二,搜索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在网络时代,说它不可或缺,一点也不为过。但要切记,搜索并非学习的全部,在复杂或高级学习中,学习者只有将搜索与其他学习环节和要素紧密配合,方可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桑新民认为,“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7]他揭示了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习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学习是科学,要成为科学的学习者,就必须求真――探索并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学习是技术,要掌握高超的学习技能,就必须向善――在刻苦的修炼中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是艺术,要在艰苦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就必须审美――体验出神入化的学习意境;学习更是哲学――领悟真善美统一的学习智慧,创造学习型社会,享受学习化人生。”桑新民指出,“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在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交流与协助中学习、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这些学习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8]桑新民进一步指出,“人类的学习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团队学习是个体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整合与升华”。[9]除了学习本质论,桑新民还提出并且阐述了学习主体论、学习方式论、学习文化论、学习技术论(学习技能整体结构模型)、整体生成学习论和绿色学习论。

“我们―所有人―学习(WE-ALL-LEARN)”

柯蒂斯・J・邦克在其新著《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中从新的学习技术和方式中捕捉到了开放教育世界多元化、全球化的本质,提出了“我们―所有人―学习(WE- ALL-LEARN)”这一框架,并探索了构成此框架的10项关键趋势:电子图书世界中的网络搜索、数字化学习和混合学习、开放源代码和自由软件的可用性、起杠杆作用的资源和开放式课件、学习对象库和门户网站、开放信息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电子协作与交互、另类现实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网络。基于这“10把金钥匙”,他又推出了三大宏观汇聚趋势:管道、页面、一种参与式学习文化。从而得出结论:当今网络技术正以这“10把金钥匙”将教育带向更为开放、共享、协作、扁平化和参与式的学习时代。邦克在新著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技术变革的开放性教育世界里,任何人(Whoever)无论何时(Whenever)何地(Wherever)都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Whatever)。[10]这是泛在学习的4W目标。

学习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1.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

《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阐述了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紧接着,《大学》从心理层面阐述了学习的六个阶段及其关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笔者将其简化为“知止―有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分别对应于高效学习的“六重境界”。在这个充斥着功利、喧嚣和躁动因素的时代,通向这六重境界的不是“宽门”,而是“窄门”!如此,就不难理解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之意味深长。

2.学习是快乐之源,学习是幸福因子

为学先立志。一旦确立了“止于至善”的终极学习目标,并且通过不断修炼逐步达到《大学》的“六重境界”,你会发现,学习已成为人生旅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多一分学习,生命则多一分充实,多一分快乐,多一分精彩!你会时刻感悟到,学习之旅可随时扬帆前行,学习之旅没有终点。此时,“放飞学习者”不再是一句口号!

3. 向“大师”学习,与“大师”对话

向“大师”(大家)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途径之一。“举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一个‘通’字。他们并不局限于一个窄小的研究主题,而是扩展开来,在几个相关研究领域中驰骋,并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工作,产生后人绕不过去的学术成果。”[11]“大师”是知识的集散地,是知识网络的大节点(Big Node),其作用如同物理网络中的核心服务器、集线器 (Hub)、交换机(Switch)或路由器(Routine)。“大师”是新知的“源头活水”,是专业领域的方法论高手,是智慧的源泉,堪称人生导师。基于个人成长经验及学习感悟,笔者倡导并且践行“成长之路,起于大师”的学习与成长路径――熟悉大师其人(包括兴趣、爱好、性格、职业生涯、人生阅历等),透视大师思想渊源,品读大师其作(代表作),结交大师及其高足,学大师治学之道、做事方法论、学术智慧和人品德行。桑新民曾倡导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开展“五个十”研究,包括十位专家学者、十本经典著作、十个研究机构、十篇学术论文、十个专业网站,其实质就是倡导“向大师学习、与大师对话”的学习理念。

4.网络学习者解决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惰性化的“四大法宝”

笔者认为,与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相比,知识惰性化是网络时代学习者所面临的更为严峻的挑战。惰性知识虽然已经习得并且存储在大脑的长时记忆中,但它们不是孤立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之外(缺乏与其他知识的关联),就是孤立于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之中,因而无法被检索和提取到学习者的工作记忆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就好像失去了“活力”一样。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加剧了知识惰性化,使更多的知识失去“活力”,退化成惰性知识。而与大师连通和对话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洞察力,是网络时代学习者解决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惰性化问题的“四大法宝”。

5.“四个融合、四个结合”的学习理念

基于六年多的博客研究与实践,笔者提出了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网络化学习(简称“博客学习”)新方式,总结了博客学习的作用、优势、缺陷和常见误区,提出了“开放、分享、主动、互动、合作、发展、双赢”和“四个融合、四个结合”的博客学习新理念。“四个融合”即融合自我导向学习与社会性学习、融合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融合碎片化学习与知识管理、融合学习和写作;“四个结合”即学习者个体内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博观与约取(分散与聚合)相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12]

6.学习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笔者认同桑新民关于“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的观点,认为只有达到了“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的层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笔者认为,是学习将学习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地联系起来。学习者在“过去现在(当下)未来”的时空隧道中来回穿梭,最终完成某个学习时段自我意识的提升和自我超越。而已完成学习时段的学习结果将作为后续学习时段的起点或基础,如此反复循环,向前发展。信息时代的学习由于有了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使学习者能够以现在(当下)为出发点,通过多媒体技术、云存储技术和再现技术瞬间回溯到过去,快速唤醒、激活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再在第一时间从过去返回现在(当下),尝试解决当下的学习问题(例如认知冲突、同化顺应、知识建构、概念重组、建模、问题求解等)。而在学习的目标导向、意义建构和寻找下一个最近发展区时,学习者必须跳出过去经验的局限和当下的迷局,运用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技术(如联想、想象、直觉、灵感、顿悟等)和信息技术(包括虚拟技术、趋势分析与预测技术等)穿越“现在未来”的时空隧道。真正有效的学习是既着眼于当下问题的解决,又适时、适当地“瞻前顾后”。我国早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澳大利亚未来学会前主席彼得・埃利雅德说过:“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英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有个著名的论断,“全部的生活都是解决问题。”美国当代教育技术学学者戴维・乔纳森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解决问题”――他主张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倡导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目前,方兴未艾的网络化学习正借助于日新月异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帮助学习者架起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心理、思维和信息层面)。

人类进入21世纪,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习方式、学习时空、学习内容的革命方兴未艾,人们的学习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学历是21世纪人们的第一本护照、专业技能是第二本护照,那么“带得走的学习能力”便是第三本护照,而创造力和适应力则是第四本护照。每个人都必须厘清自己的学习理念,掌握必要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技术,在“信息的海洋”中学会学习。应“辩证地看待各种学习理论,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学习理论,每种学习理论都有自己的使用情境……因此,我们必须依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具体的学习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这才符合当代教育的内在诉求和外在取向。”[13]

参考文献

[1][13]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毛向辉.学习的互联法则[J].中国远程教育, 2003,(22).

[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

[4]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

[5]焦建利.搜索就是学习[J]. 远程教育杂志,2009,(3).

[6]钟志贤.“泥马”现象[J].远程教育杂志,2009,(3).

[7][9]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8]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互连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P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4-0000-01

The Network Storage Study on Storage Area Network Technology

Tan Jia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01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storage area network storage area networks,and various types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discusses the technology-based storage area network topology and network storage structure of the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of this storage structure.

Keywords:Storage area network;Network storage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工作、生活当中所需要存储的数据就其规模而言已经可以称之为海量数据,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对于这些海量数据的快速、有效以及安全的存储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并为理论界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存储域网络技术特点

存储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是通过专用高速网将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相互连接的专用存储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存储技术。可采用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简称FC)、IP/Ethernet、InfiniBand互连技术分别组建FC-SAN、iSCSI-SAN和InfiniBand-SAN。

(一)FC-SAN

基于FC的SAN应用方案是当前使用最多,产品最为成熟的SAN技术。FC-SAN主要由磁盘阵列、FC-Switch交换机和主机光纤接口卡等组成。FC-SAN存储系统主要具有技术特点是通过高速光纤通道与使用可伸缩的FC-Switch网络拓扑结构为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提供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由高速交换机处理设备访问的网络拥塞,使得增加连接设备的数量不会对各个设备的访问速度产生影响。

虽然FC-SAN的性能很优越,而且其可扩展性也很好,但是由于受到现有的光纤传输方式价格昂贵的约束,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因此,IT界又进一步研制、开发了基于普通IP协议和以太网的SAN存储技术,即IP存储(IPS)。这种技术是将SCSI协议映射到TCP/IP协议上,使得SCSI的命令、数据和状态可以在传统的IP网上传输。

(二)IP-SAN

由于IP-SAN存储技术采用潜在不可靠的IP网络传输数据,加之网络环境不安全,iSCSI存储要求采用多种安全措施以提高IP-SAN存储技术的可靠性以及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通常采用的安全方法主要包括KRBs、SPKM、SPR(远程安全密码)以及CHAP(握手认证协议)等。

(三)InfiniBand-SAN

InfinBand是一种新型的I/O体系结构,这种技术将I/O系统与复杂的CPU/Mem分开,采用基于通道的高速串行链路和可扩展的光纤交换网络替代共享总线结构,提供了高带宽、低延迟、可扩展的I/O互连,克服了传统的共享I/O总线结构的种种弊端。InfinBand技术不仅可用于服务器内部、服务器之间以及集群系统的互连,还可用于存储系统的互连,组建基于InfinBand的SAN。

InfinBand-SAN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可伸缩的Switched Fabric互连结构;由硬件实现的传输层互连高效、可靠;支持多个虚拟信道(Virtual Lanes);硬件实现自动的路径变换(Path Migration);总带宽可随IB-Switch规模成倍增长;支持SCSI远程DMA协议(SRP),实现高速、低延迟的远程DMA传输,一次传输量多达4K Blocks;具有较高的容错性、抗毁性以及较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RAS),同时支持热插拔。

三、存储域网络技术存储

(一)存储域网络存储的拓扑结构

基于存储域网络的网络存储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总线适配器、网桥、路由器、光纤、集线器以及交换机等,各部件遵循连接协议进行通信。

主机是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与存储设备相连接,FC、SCSI和ESCON的设备通过网桥相连,而SCSI总线和FC端口之间的数据转换则是通过路由器完成的。集线器在存储域网络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传统网络中所起的作用是类似的,服务器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FC集线器对存储网络进行访问。需要注意的是,集线器端口较少,一般是7-12个,共享100Mbps的带宽,但在同一时刻内只允许两个节点可以相互通讯,因此集线器非常适合较小的应用场合。FC交换机是存储域网络拓扑结构逻辑上的中心。交换机可以和集线器配合使用,组成网络互连结构,并且能够满足各个端口之间以满足带宽相互访问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系统的性价比。

(二)存储域网络存储的技术特点

1.提升了主机系统的存储带宽。

存储域网络的环路带宽能够达到200MB/s,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主机系统的存储带宽。而且由于大量的数据存在于高速的存储域网络存储缓存当中,减轻了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带宽压力。

2.通过存储域网络实现对大数据量的访问操作。

在存储域网络存储系统当中,只有少量的控制信息需要通过TCP/IP网络进行传输,而大量的数据是通过存储域网络进行访问的,因此极大地节省了TCP/IP网络带宽资源。

3.硬件设备采用冗余结构。

存储域网络架构支持Active/Active和Active/standby,所有硬件设备都可以采用冗余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存储速度与安全性,并且提高了数据访问速度。

四、结论

当代社会对于存储系统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性能、动态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和开放性等众多方面的需求,对现有的存储技术提出了挑战,存储器件和设备这一级无论做得多好,都难以满足网络和企业存储的多种需求,这就需要在存储系统结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互连技术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35―03

一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浪潮逐步向前推进,教育的观念、思想、模式都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教育领域的各界人士都将眼光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1]的教学模式,研究如何依靠技术的力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而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有关技术研究及关注却甚少,忽视了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良好环境的创建。

21世纪的教育必须依靠“信息化高速公路”才能驰骋得又快又远又好。我们可以透过教育信息化的视野,依靠技术的力量,寻找出一种既可提高教师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教学模式,即“连接式教学模式”。就如利用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改善评价方式一样,21世纪呼吁利用技术提高教师的能力,使得“孤立教学逐渐转变为连接式教学”[5]。在这样的连接式教学中,教师是一个整体的团队,而不再是独立的教学者或教室管理者。

在引进“连接式教学”概念之前,先讲述一下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向及策略,正因为教育信息化不断的发展,才使得连接式教学的实现成为可能。

二 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简述

最近十年,国家以重大项目和工程牵头,从示范试点抓起,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使得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在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教育的信息化[2]:

1 E-learning

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必须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核心。E-learning即实施国家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与共享工程,以互联网、卫星网、数字网和光盘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度共享。

2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免费师范生培养支持服务平台;

(2)建设教师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

3 E-teaching(实施教室数字化建设促进工程)

(1)建设互动教室;

(2)研发新媒体支持下的互动学习环境;

(3)建设“家―校―户外”[2]一体化学习支撑环境。

4 E-research

(1)研发重点学科科研支持系统;

(2)建设开放性虚拟科研实验支撑系统。

5 E-service

构建遍及城乡的终身学习平台,逐步满足全国学习者随时、随地、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

三 连接式教学的简介

“连接式教学”一词是笔者通过研究美国2010教育新计划报告的文献中提到的“connected teaching” [5]翻译而来。连接式教学是指将现代技术运用于课堂及课外教学中,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学习资源、专业知识、模范教学及其他专业学者始终联系在一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的合作式、协调且连续的教学模式[5]。在连接式教学中,连接取代了孤立,教学是一种团队活动,可利用网上学习社区等作为团队活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有教师、学生、学生的同伴、在校其他教育研究者、校图书馆人员、校外的一些教育工作者、世界上其他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学生人员以及希望参加到孩子教育中的家长们等各类人员参与。

四 连接式教学中的“连接”

连接式教学强调教学是一个整体,教师是一个团队,与各方面建立连接。连接式教学模式中的各种“连接”如图1:

1 与学生建立连接

连接式教学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多种机会。现在有很多科学、历史和其他一些学科都建立了虚拟模型,包括虚拟社区、扩大化的真实环境,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究复杂的虚拟情境。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理想和兴趣,了解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由此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符合个人发展的学习计划。

多媒体教学中的各种数字化工具以及在线社区可为学生提供社会性的且富有情感性的与教师、社区成员和世界的连接。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积极参与讨论。

2 与资源、专业知识建立连接

目前,许多以技术为支撑的可用学习资源可促使学习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在线学习社区平台建立与资源、专业知识的连接,并且学生也可方便利用这些资源。

在线学习社区打破了传统教师孤立的状况,可促使教师与他们的同伴及不同阶层的专家合作交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学习社区还可以允许同一个学校的教师之间、学校和家庭之间以及学校、博物馆、社团和其他社会环境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教学如今不用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比如,通过学习社区,教师可将处在任何位置的外国人员带到学习社区中来。当某外国教师授课、演示科学实验或是表演音乐技术时,可让学生观看并与之互动。另外,学习者可以浏览或下载免费资源网站提供的学习资源。

3 与模范教学实践建立连接

教师可在技术力量的支撑下观摩并学习优秀模范教师的教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例如,可以利用目前的视频共享技术捕获优秀的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观看并分析他们的教学,来激发自己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也可以利用教师电视频道资源,使教师更好地仿效和理解优秀的教学。

4 与其他专业领域专家建立连接

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都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公开,彼此之间互相借鉴,这样教师们的整体教学实践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将有很大提高。社区网络技术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共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工作成果,并进行交流且共享资源。

团体教学实践交流平台使得新教师的职前培训方便快速,并为广大的非正式教育的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PBS教师在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一个在线系统,构建了一个专业学习社区,教师可以在其中互相合作与交流。PBS教师在线系统致力于建设交互性的在线课程,教师可以自己创设教学实践讨论社区。

5 为教师提供职前职后培训,开展专业学习

当今,对教师职前的培养内容与职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虽然职前培养了教师应该如何使用技术,但是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将技术融入到教学中。

为连接式教学培养合格教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亲身体验。所有教师培训机构都应提供技术支持,让他们体验通过技术提高学习,进行评价以及教学的感受。教师培训另一个重要的要点就是开展专业学习。专业教育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先进技术,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具备社会意识的专业知识。教师不仅可在参加工作研讨会或其他活动的同时研究专业知识,还可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专业知识。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为其自身专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五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助推连接式教学的实现

连接式教学模式中最大的特点是依靠技术来改善教学,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样必须依靠技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必将为连接式教学的实现创造硬件和软件支持,营造有力的模式运行环境。教育信息化目前的几种建设策略,正以一股不可阻挡之势推进连接式教学的实现与发展。

1 E-learning工程助推教师、学生与资源的“连接”

E-learning工程主要是建设全国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借助该平台将教学延续到“课下”,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因为有教师及同伴的参与和指导,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时不会感受到孤独和无助。在这种大家都参与的且具有优质学习资源的平台中,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共享平台上的资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2 E-teaching工程助推教师与学生、社会环境的“连接”

E-teaching工程涵盖建设互动教室、研发新媒体支持下的互动学习环境、建设“家-校-户外”一体化学习支撑环境三方面均可大力推进教师与学生、社会环境之间的连接。在互动教室,教师可利用先进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如学生特点分析工具、电子白板和学生智能评价工具等。另外,通过“家―校―户外”SOF一体化学习支撑环境,可以轻松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各界之间的连接。

3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助推教师与培训的“连接”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中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支持服务子平台和教师技能培训与服务子平台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教师可通过这两个服务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断提升自己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使自己符合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能力需求。

4 E-research助推教师与科研、其他领域专家的“连接”

在连接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对于科研能力的提升,E-research工程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国家大量投入资金,建设重点学科科研支持系统和虚拟科研实验环境,目的就是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全国整体的科研水平。教师还可通过这些系统及平台与其他领域专家之间建立起连接,拓宽视野,从而使自己专业研究水平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5 E-service助推教师与模范教学实践等服务的“连接”

E-service工程主要是建设可让人们随时、随地、个性化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自主学习,教师也可通过观看平台上共享的模范教学实践视频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 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快步发展,利用现有技术,可以架起教师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资源、模范教学和其他专业学者之间的多条桥梁,使得之前孤立的、不连贯的教学变为连接式、合作式、协调且连续的教学。在这样的连接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及科研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提高,并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需求式学习机会。同时,连接式教学的形成,可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及缩小城镇教育差距提供巨大的支持,因此,对于连接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1-241.

[2]杨宗凯,刘清堂,张屹,曹青林.关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Z].2010.

[3]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新视野[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8,(2).

[4] 柳卫民.试析E-learning&E-teaching的运作[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5]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 (Draft)”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Z], 2010.

Realization of Connecting Teaching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ZHANG YiCHEN Hui HUANG BoZHANG Qian-n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Center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fast progr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ace, utilization of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set the bridge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twee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resources, exemplary teach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scholars. The bridge can make incoherent isolated teaching into connective, cooperative, coordinative and continuous teaching, named "connecting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ode named “connecting teaching”, and analys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necting teaching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互连技术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7-4728-02

Discussion andResearch of Continuity Mode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English

XIAN Min, ZHOU Li-fen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Qujing 655001, China)

Abstract: Computer professional Englis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in compute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absorb advanced knowledge in the computer field .Computer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s which has their specificity, combines computer technology, specialty English and public Englis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education can not adapt to a new era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combinated with the practice, discusses and researches the continuity mode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English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Key words: computer professional English; continuity; teaching mode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中。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技术已经对世界经济,文化,军事,教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计算机科学发源于欧美国家,近几年,我们国家的计算机科学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最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仍然来自于欧美国家。做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由于计算机技术具有更新较快等特点,一般是一年半就要更新,硬件平均三年半就要提升一档,这样的发展速度也就决定了要及时从国外接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知识[1]。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如果将国外的最新的技术翻译为中文,首先是时间较缓慢,另外由于翻译以及计算机知识的固有特点,引进后的技术和文档会影响技术的理解与应用。于是,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计算机专业英语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在大三年级,大一大二主要学习公共英语,而且该课程是一门跨学科课程,它将计算机专业与英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又区别于某一具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或者一般的英语语言课。正是由于该课程的特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有探讨与研究的趋势和必要。保留传统的模式的优点,借鉴新模式,联系实际,让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成为提高学生英语和专业课程的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1 传统教学模式与连贯性教学模式的区别

计算机专业英语包括英语科技文献的特点与常见表达方式,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述,计算机主干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概论。一般的大学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通过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对知识进行评价这三个教学过程完成基本教学。并且一般的高校在大三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通常只有一学期,这样对整体提高学生对科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能力有限。因此在魏元春,陈伟等人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连贯性教学模式研究》中[2]提及到连贯性模式。受此启发,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对连贯性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不仅有时间短,因为一般都在大三一学期进行,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取课文教学模式。专业英语教材一般课后都有计算机专业词汇,很多老师都花上不少的时间进行单词讲解,然后才回到课文进行课文讲解,包括课文翻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感到课堂枯燥,老师为如何让这门课程上得更生动和精彩感到困惑。学生因为有大一大二的英语基础了,如果再简单地对专业英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则不合适。

1.2 连贯性教学模式

连贯性教学模式是指专业英语的教学需要贯穿在每个学生的整个大学过程中。连贯性教学模式旨在将专业英语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专业知识中。在此教学模式中,不是简单的大三的一门专业课程,而是许多课程,教学方式的整体融合。

1.2.1 连贯性教学模式过程

在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四个过程是相互连贯相互辅存,一环扣一环。在大一阶段,着重打好公共英语的基础,但是一般公共英语的老师不会在课堂中引入专业英语词汇。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程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引入一些简单的专业英语词汇。例如在大一的《计算机导论课程》中,会涉及到软盘硬盘等词汇,专业基础课老师可以在此时引入floppy disk ,hard disk 简单英语词汇。同时对一词多义的单词进行强调,比如“block”单词,即有“块”的意思,也有“分程序”的意思。另外对专业英语中经常涉及到的缩写词进行引入。比如“CPU”,“AI”等词汇。大二学生在上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专业英语课程,在这门课程中除了系统的介绍计算机专业词汇,语法,特别是要强调科技英语。比如:Table and Graph, Document Conventions, Description and Listing ,Academic papers等,通过引入这些科技英语,让学生知道科技英语的写作与翻译,在此阶段,强调中英科技英语的互译。大三学生即有了专业英语的基础也有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增设双语课程,原滋原味地吸收英文计算机课程与相关文档,对其能力的提高有个质的飞跃。大四实践阶段,有了前面三年的积累,在这阶段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一些国外会议,国外文章,从毕业实践到毕业答辩尽可能地用全英语进行。

1.2.2 连贯性教学过程实践方法

通过前面的分析,以及传统模式和连贯性教学模式的互相比较,取双方之优点,在具体的连贯性教学过程实践中,把握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实用性,针对性,连贯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质的飞跃。

1) 科技英语

加强科技英语的认识,在连贯模式中,不能忽视科技英语的重要作用,科技英语起到为学生打开世界之窗的作用,学生理解科技英语的知识点和写作,才能看懂国外文章书籍,理解知识。

2) 加强学生中英互译的能力

由于学生有公共英语的基础,对普通的中英互译不感到困难,但是对于计算机英语本身固有的特性,它不仅是计算机词汇与公共英语的融合,更多的是科技英语的渗透。由于其特殊性,所以要特别加强学生中英互译的能力。

3) 教师能力的提高

连贯性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深厚的英语功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把专业英语渗透给学生。学校应多提供机会给教师进修英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应当让教师参加更多的计算机国际会议,了解最前沿知识。

4) 教学方法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合理有效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教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改善刻板的教学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不能简单地通过词汇介绍,导读翻译,总结内容,布置作业等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因材施教,课堂上讲解中等难度的文章,针对学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布置一些较高难度的文章进行阅读理解[4]。适当地引入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查阅国外最新成果的文章[5]。

5) 学生思维能力的转变

通过在课堂上引入中外科技论文进行对比,让学生比较中外科技论文写作的区别与特点。英文科技论文一般是在文章中先给出推论或者结论,再一步步介绍原因。学生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后,无论是对写科技论文还是阅读外文文献都有帮助。

6) 开设双语课程

在适当的年级开设双语课程,双语课程是以中英文同时为讲授语言,但是教材选用影印版国外文献或原版文献。通过双语课程,让学生不仅学到国外先进的知识,因为这部分知识不需要翻译,直接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学会西方思维,进一步加深对科技文章的理解,最后学会自主式学习[6]。

2 结论

保持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借鉴连贯性模式的新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计算机专业英语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连贯性模式贯穿于大学四年,连续性很强,需要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以促进该模式更好地被执行。该模式的实践需要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配合。本文分析了连贯性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应过程中应当把握的教学重点,并对教学实践中的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该连贯性模式不仅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也为有能力进一步深造的同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崔玉宝.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与教[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3,13(4):60-62.

[2] 魏元春,陈伟.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连贯性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9(20):3-3,6.

[3] 姚越.浅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J].福建电脑,2009(5):2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