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07 15:24:39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篇1

 

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的第九题就题型来看好像是很常见,但是加了一个轻质丝绸带,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错误率很高,得分率较低,学生无法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分析且融会贯通。

题目如下: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通过调查,这道题出错的同学有不少选择了D选项,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分析轻绸带,还是按没有绸带的方法分析,斜面夹角较小时,两物体相对静止;夹角较大时,两物体都向下滑动。也有部分同学选了A选项,但是理由说不清。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

一、定性分析

先取M、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它们均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见右边受力分析图。再取绸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轻质绸带分别受到两物体给它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轻绸带不计质量,又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绸带只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因而无论绸带怎么运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相等。也有的学生借助于已学的轻绳模型教育学论文,即如果轻绳两端悬挂物体跨过定滑轮放在斜面两端,由于不计绳的质量、不考虑滑轮与绳的摩擦,无论物体怎样运动,两物体给绳的拉力都相等。以此类推,用轻质绸带替代轻绳,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M、m相当于两边悬挂的物体,绸带受到的摩擦力等同于物体给绳的拉力,由此可推出两物体给绸带的摩擦力应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再分析每个物体做什么运动。根据题中条件是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来判断,我们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的情况下

当M、m同时轻放在斜面上时,由于物体受到的下滑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相对绸带静止。这还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物块M、m、绸带和斜面整体相对静止。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由题意可知:M>m,两个静摩擦力大小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种情况是物块M、m和绸带相对静止一起整体相对斜面运动。由已知条件知M>m,两个斜面夹角相等,因而整体随物体M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与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有可能相等,所以第二种情况是成立的。

2在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下滑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大,两物体有可能相对绸带运动,这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两个物体都相对绸带滑动;第二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第三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 。第一种情况两物体都相对滑动,则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显然两个力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不可能。第二种情况,M相对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而m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由于M>m,所以m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等于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第三情况物体M 与绸带一起运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最大静摩擦力为,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物体M 受到静摩擦力与物体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可能相等,所以这种情况是成立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角多大,物体M总是相对绸带静止,并一起沿斜面下滑。物体m在条件下,相对绸带静止,沿斜面向上滑动,在条件下,相对绸带滑动,沿斜面向下滑动,所以选项A、C是正确的。

二、定量计算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道无论角为多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总是相等的,具体是多大呢?它随斜面夹角如何改变呢?

1当的情况下

由于M、m和绸带一起运动,两物体受到的都是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有,以M为研究对象:。两式联立得:教育学论文,。可见随着角的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静摩擦力也在不断增大。

2当的情况下

物体m相对绸带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给绸带的摩擦力大小为,由前面分析推出,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也为。由牛顿第二定律:

,,

可见:在的情况下,如果角增大,两物体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相等,但数值不断减小。

通过分析可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绸带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判断出绸带受到的两个摩擦力总是相等,再依据这个结论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江苏教育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18-03

一、“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论

执中性特征是“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个性特征之一。苏派语文教学核心人物,观点多执中,几乎不偏激。鲜见锐利,却不乏睿智。屠锦红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审理》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上海学派”学术主张纷呈,“湖南学派”提高了理论层次,“北京学派”显示出鲜活的时代气息,“江苏学派”严谨求实……[1]虽则其他学派未必会因其活跃而引发偏激,但相比较而言,“江苏学派”因其严谨求实而更添一份执中沉稳。以顾黄初先生为例,他既注意借鉴杜威、布鲁纳、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等外国教育家的理论,更着力挖掘本民族传统的精华;既注意研究孔子、荀子、朱熹等古代教育家的思想,更积极梳理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胡适、梁启超、朱自清、王森然,特别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教育理论;既努力构建语文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又认真分析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代娜等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他的语文教学理论丰富,在一个难免有些喧哗与骚动的年代里,他立论执中辩证,不标新立异,不吸引眼球,却并不影响先生的理论具有常青树一般的生命力。再以“苏派语文教学”继任者为例,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祝禧老师的“文化语文”、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语文”、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等等,皆思虑平实,不特异,不偏激,不为引人注目而故作惊人之语,然在实践中都自成体系,各有所获。

清简性特征也是“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个性特征之一。清简,是“祛魅归真”。“祛魅”,就是将语文教学中的花里胡哨、故作姿态的成分剔除;归真,是回归到教学的本真,尊重教与学的规律,探求作为家常便饭的可以复制的“常态课”。“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苏派语文教学”显然更重于前者。江苏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凡是复杂的课都不是好课,好课都是简单的。课堂的“清简”,就是“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教学效果实实在在”。苏派语文名师薛法根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特级教师王栋生所倡导的“反作文”就是回到作文的本真,尊重写作的规律去自由写作,率性写作,真诚写作。特级教师孙金华说过一个标准,“清简”理念凸显其中,值得借鉴:(1)目标简明;(2)结构简单;(3)方法朴实;(4)教师省力;(5)学生卖力。“清简”之风,无疑已经成为“苏派语文教学”核心人物的共性追求。

二、“苏派语文教学”的认识论

从认识论的视域考量,“苏派语文教学”具有模糊性。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语文教学的过程变化、学生认知的过程变化,都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不可避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者、特级教师洪宗礼说过,“知、情、行、意结合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体现了语文作为模糊科学必须多要素相互渗透的特点。”这从侧面支持了语文教学认识论上宜有模糊眼光。由此,探究“苏派语文教学”本质特征的眼光,亦宜以大体、模糊为基础,不宜苛求细分、精确甚至量化、格式化。“风格”“个性”的内涵,本身也偏于抽象,加之语文学科的情感性、艺术性等难于具体描述的特征,使得“苏派语文教学”的风格,令人易于感觉到它的存在,却难于描述它的细微。“草色遥看近却无”,倒是很适合用来描述这种有趣的为难情状。

笔者认为也不宜囿于自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苏教育人要跳出江苏看“苏派”。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江苏人自己看“苏派语文教学”的风格,何不跳脱自我,看看全国诸多语文教学流派,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看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偏重于地域的角度,把全国诸多语文教学流派作一个不甚严密的概括,影响力比较大的有:(1)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为代表,特点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塑造心灵的作用。影响区域主要在上海、辽宁等地,代表作是于漪的《语文教苑耕耘录》。(2)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影响区域主要在上海、安徽、四川诸省,代表作是钱梦龙的《导读的艺术》。(3)思维派。以宁鸿彬为代表,特点是用创造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影响区域主要是北京、河南等省市,代表作是宁鸿彬的《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育》《宁鸿彬文选》。(4)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特点是将控制论、管理学运用于语文教育,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影响区域是辽宁、江西、广西多省,代表作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5)语感派。以洪镇涛为代表。特点是重视语感训练,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学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影响区域是湖北,代表作是洪镇涛的《教改弄潮》,等等。[2]江苏教育人,能否在跳出江苏看“苏派”的眼光里,观照别人,看清自我?

笔者认为还不宜过于简单线性。看“苏派语文教学”,还要有历史、文化的眼界。文化是一种长期积累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东西,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一定是辅的,不是决定性的。不过,在各种其他因素相当的条件下,辅助因素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近代的中国,救亡图存、自强独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教育。今日之“苏派语文教学”,当代历史对它的影响要甚于近代史。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确立科教强省的战略,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积极鼓励教育创新,大力提倡教学改革实验,“苏派语文教学”也时时处于各种重大的时代风潮影响下,接受时代气息的不断烘托与推进,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积淀,不难发现它有大量与现时代主旋律共振的关键音符。认识“苏派语文教学”,也不能疏忽作为地域文化宏大背景的江南文化对江苏的涵养。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江南,包括了今日江苏长江两岸的大部。从南唐到南宋,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包含了六朝南京的绮丽和悲情,唐代扬州的繁荣与奢华,更有着西湖的美丽与温柔。延至明清,江南地理核心区经济文化,日益显出了特有的秀丽、精致、细腻、悲意、清润、内敛、深远、朦胧……江南区域文化生态,以其精致、内敛等范式,日日影响着包括江苏在内的一方水土,包括这方水土上的教育气质。在语文教坛流派纷起的新时期,“苏派语文教学”的自觉、自立应运而生,反映的其实也正是后江南时期,以江浙沪为主体的江南区域改革开放、争先进位的区域新文化气质对江苏教育人的真实熏染。“苏派语文教学”的勤勉、开放、精致、灵巧等气质,与区域文化气质有高度的关联。

三、“苏派语文教学”的方法论

一要远离功利应试。考试的确非常重要,但它只是用来衡量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而已。现在这种逻辑已被颠倒,教育手段成了目标,而教育目标则异化成了手段。这种本末倒置成了当下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设定的标准答案就够了,而调查、研究、思辨、反思、质疑、批判等全部都被省略了,而这些恰恰就是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东西。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培养目标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还应当延伸到人的整体素养。语文既是说话和写作的工具,也连通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苏派语文教学”在强调“终身教育”的今天,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要主动融通创新。教学主张的稳定性,是教学流派自成一“派”的重要原因。但稳定性并不意味着静止和封闭,而是要在开放状态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在高举“苏派语文教学”独特旗帜的同时,对于不同流派、不同实践风格、不同层次的观念和做法,“苏派”要主动融通,创造融通多元、主动创新的语文教学生态。“苏派语文教学”原有的“执中”“清简”“精致”“灵巧”一面,细想起来,与“创新”还是有所区别的。只有思想上的重大转变,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不是修修补补,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在创新的路上,以执中见长的“苏派语文教学”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要强化整体构建。当代几大语文教学流派中,于漪的“文道统一”、张孝纯的“大语文”、魏书生的“教学民主化”,注重于教学改革的整体构建,更近于传统文化中的“道”的构建。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模式、颜振遥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洪镇涛的语感教学,注重于教学方法的局部深究,更近于传统文化中的“器”的打造。相对于已有的清简、精致等特点,“苏派语文教学”未来更需要的是整体性的“道”的构建。这种整体性构建,江苏教育人有过尝试,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幸好的是,在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整体设计上,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先生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整体性建构的基础工作。

四要注重实证研究。经历实证,方为真理。“苏派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理论探讨、呼唤,不能从理论到理论。江苏有一大批历史名校,有改革实验研究的优良传统,要以历史名校和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进行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的好处在于,既防止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清议风气,又规避了先贴流派标签再找实践根据的先验式研究方式。“苏派语文教学”必须生长在充满科学精神和真实教学过程的土壤中。

五要关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导致学生预期、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变化,从内部促进教学过程发生变更。世界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如Udacity平台、Coursera平台和edX平台等,它们正在改变着已有的教育模式。从短信到微博再到在线教育平台,技术中间往往也隐藏着新的机遇,等着“苏派语文教学”去发现。“苏派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僵化的几个研究结论,应该是沿途充满变化的行走的风景。

江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濒江河则有码头,临海洋则能出海,惯开风气之先。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能否成为“苏派语文教学”的新气质?希望还在于行动。

参考文献:

[1]屠锦红.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审理[J].教育学术月刊,2011(5).

江苏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D5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005-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教育的科学化,应该是教育理念突出一贯性,教育对象突出层次性,教育内容突出针对性,教育目标突出坚定性,教育过程突出恒久性,教育结果突出长效性。江苏担负着在全国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方面有所创新。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江苏廉政教育工作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初步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且积累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

一、近年来江苏廉政教育机制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印发《构建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来,按照“江苏经济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廉政建设也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江苏积极探索构建“教育在先、约束在先、监督在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定出台了《江苏惩防体系实施意见(试行)》,率先在全国着力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框架。目前,《关于构建反腐倡廉教育机制的工作意见》、《关于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意见》、《关于构建预防腐败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构建纠风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构建惩治腐败工作机制的意见》、《江苏省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构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及其江苏省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构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等5+1文件,已经于2010年底以中共江苏省委文件形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江苏构建惩预防体系基本框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工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践廉要先思廉,思廉要先学廉。江苏各级党委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廉政教育的首要任务,切实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导向正确。导向正确是廉政教育的“生命线”,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前提。江苏省纪委在布置廉政教育工作中反复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真抓实干的作风,深入研究,大胆探索,推动反腐倡廉教育取得新成效。省纪委还提出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涌现的先进典型要浓墨重彩地加以褒扬,着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向先进人物看齐的良好氛围。二是内容务实。江苏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力求使内容合时、可比、针对性适度。三是形式活泼。江苏在新时期开展廉政教育,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力戒抽象说教,力求鲜活多样,致力于创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为广大党员干部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四是学风端正。江苏各级党委始终要求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寓学习于推动科学发展和解决问题之中,努力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能力,转化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本领,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体现思想教育效果,在思想教育中推动科学发展。

2.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着力创新廉政教育内容,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江苏省纪委每年都确定一个主题,在全省深入广泛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科技的应用给江苏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面貌。省纪委明确提出,提高教育的科技含量,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必然趋势,要充分认识现代科技发展对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带来的影响,要丰富科技手段,拓展风险防控教育,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全面提升反腐倡廉教育科学化水平。此外,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党员干部自学,召开座谈会讨论交流学以及重点辅导、观看电教片、知识竞赛等多种教育形式,增强了学习教育效果。

3.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坚持按需施教,着力拓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廉政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江苏教育论文篇4

附件: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6年10月28日

附件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

一、征文主题

高举“苏派”旗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年龄不限。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人物奖等奖项。

四、征文要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篇幅在3000字以上6000字以下。

3.A4纸打印。

五、报名方式

1.本次征文竞赛可个人报名,也可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集体组织报名。

2.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先进集体奖的评选,请将相关文件寄送至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江苏教育》编辑部)。

3.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由相关部门组织初赛。

4.集体组织报名参赛的地区与学校,可优先参加“先进集体奖”和“优秀团队奖”的评选。

5.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20日。

6.征文请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江苏教育》编辑部),邮编:210036。并请在信封上注明“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字样。

7.联系人:尚川(025-86275614)。

六、注意事项

1.本次征文竞赛拟采用微信扫码的方式报名,具体报名方式请关注《江苏教育》官方微信号jiangsujiaoyu以及时获取相关资讯;也可届时关注江苏教育新闻网(http://)。

2.完成微信扫码报名后按要求逐项填写《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分别刊登在《江苏教育》2017年1月与4月杂志上),并加盖单位公章。请确保信息表内的信息与微信报名提交的信息一致。

3.o参赛表或复印、自制参赛表的论文均视为无效论文,不予评奖。

4.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参加评选;在评选结果揭晓前,不得将参赛论文向其他报刊投稿或参加其他征文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

江苏教育论文篇5

不久,陈东瑜凭借优秀的表现被保送到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南京十中,即现在的南京金陵中学。刚上初一的他就被评选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和团支部书记,后来学校建立了初中团总支,他兼任书记和初中民兵连连长。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初三时就出席了南京市第五次团代会,成为学校的骄傲。每到周末,陈东瑜总是认真地复习一个星期以来的功课和预习下周的课文,同时还不忘抽时间和同学谈心,交流思想和学习著作,写读书笔记。到初中毕业时,他已经把《选集》四卷通读了一遍。

南京十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定期参加校办工厂学工劳动或去伙房帮厨。每年到了收割麦子或稻子的农忙季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下乡支农,与村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次下乡陈东瑜都积极主动地协助老师做好组织工作,圆满完成支农任务。另外,学校组织学生轮流去农场劳动。在那里,从生活管理到下地劳动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和承担。劳动之余,同学们还组织到农场附近的农民家里扫盲,教大伯大妈认字。陈东瑜利用阴雨天为同学们上团课或组织学习著作,并团结了一大批同学共同进步。

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因此,他在生活上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乱花一分钱。胜利电影院离学校很近,但除了学校组织的学生专场之外,他从不去那里。南京的夏天是有名的大火炉,但他连3分钱一支的冰棒也舍不得买。衣服破了,他自己缝补,一双袜子总是补来补去,最后补成了密密麻麻的厚袜底,还舍不得丢。父亲每月给他的有限生活费,除了供给吃住,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其余的他都会省下来购买学习用品、学习资料。他总是想方设法节省每一分钱,来减轻父亲的负担。每年寒暑假回农村老家,他都会主动参加生产队劳动,样样农活抢着干,受到乡亲们的一致赞扬。

崇尚体育是南京十中的优良传统。在这种优良传统的影响下,他更加自觉地遵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次校运动会他既是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加者,他曾获得少年男子组百米比赛第3名、200米比赛第2名和少年男子乒乓球单打第3名。在党、团组织的亲切关怀和精心培养下,1959年,上高一的陈东瑜担任了校团委副书记,出席了南京市普通中学优秀学生代表会议和南京市第六次团代会。就在高一的寒假,也是他刚满18岁的时候,他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61年6月10日是他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经过中共南京市委批准,他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随后在高中二年级,他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19岁。高中毕业后,陈东瑜考入了南京大学。不久便被选为南大学生会副主席、主席。

1965年,在大学生下部队期间,陈东瑜光荣地出席了6408部队(十二军)全军英模代表会议,并受到6408部队的通令嘉奖。如此多的荣誉,使陈东瑜在大学毕业后毫不费力地进入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省高等教育局(教委)、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信念执着,唯真是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严谨求实;光明正大,以诚为本。这是陈东瑜的人生信念和做事原则。他用30余年的时间,坚持在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第一线,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刻苦钻研,先后承担并主持了多项省部级重大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卓著。多项科研成果(合)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宏观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大奖。他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2000年)、《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和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丛书:《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主编)、《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合编)、《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化社会》(主编之一)、《数字课堂与学习型社区》(主编)及江苏“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主编),发表《苏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91―2000年)、《江苏成人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1998―2010年)、《面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环境研究》、《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宏观环境研究》、《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等研究成果,同时还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等三项专题研究报告。

陈东瑜受江苏省教委指派,参与了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以及由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省政府研究室主持的江苏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研究报告和专著(合)。

陈东瑜退休后依然志在千里,坚持在教育园地里耕耘。在“十五”至“十一五”的10年间,他一直担任着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总课题组副组长、江苏课题组组长的工作。他在职期间的所有课题研究工作都是在他承担并圆满完成行政管理工作和全省课题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白天忙于管理工作,晚上才能集中精力忙于课题研究,双休日、节假日也不例外。他放弃了全部公休假和探亲假,甚至爱人因交通事故住院期间,他仍然一边看护一边做研究工作。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88―2000年)初稿就是在医院的病床边“爬格子”完成的。

在研究工作中,他特别注重经济社会等影响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并对其作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注重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些重要数据都是在他反复查证的基础上,通过亲自演算得出的。经陈东瑜亲手查证和反复演算整理出来的江苏高教1952―1987年发展的系列统计资料,已作为专著《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2000年)的附录正式出版,为江苏高教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时间跨度达25年(1996―2020年),在没有人手、没有资金、没有相关资料,且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陈东瑜仍然坚定地迎难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独立地完成了《研究报告》,而且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该报告经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后,一字未改就获得通过,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专著《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收录出版。如今19年过去了,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今天看来,该报告仍然具有指导、参考价值。

在专著《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撰写工作中,作为该书作者之一,陈东瑜独立撰写了“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与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总体效益”等五大块文稿。本书由当时的省委书记陈焕友作序,作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纪念。本书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陈东瑜还参加了江苏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独立完成了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8)的江苏科研史―改革开放时期的江苏科研工作。陈东瑜先后应邀参加了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国际论坛(作为唯一免收费用的特邀代表)、科教兴国专题研讨会、中国发展与领导决策高层论坛、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成人教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苏南现代化研究研讨会、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对中国发展影响研讨会以及第二届中关村电脑节(任专家组成员)等国际和全国性、全省性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技交流活动,并作学术发言,讲稿(论文)被相关书刊收录出版。

“办公、教育、家庭一体化”多媒体网络应用的开放式研究与实验(简称OEH开放实验)兴起于1995年的江苏大地上,是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科院)和江苏省教委(教育厅)领导的支持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OEH开放实验在江苏这块热土上历经了十年(1995―2005)的茁壮成长,在开创了江苏中小学校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取得了国内领先世界前沿的丰硕成果的同时,还为学校培训了大批主持信息化工作的骨干教师,在江苏全省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信息化领跑者队伍。为确保OEH开放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江苏省教委(教育厅)在10年内先后发出过18个红头文件。陈东瑜就是这18个文件的唯一拟稿人。此外,课题组每年都要召开1~2次全省性百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研讨会,通常还要邀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江苏省教委(教育厅)有关领导到会作指示。每逢召开这样的大型会议,从会议组织、会议主持、作会议主旨报告,到作会议总结以及会后撰写会议纪要等一系列工作也都由陈东瑜一人承担。自1996年至2001年,陈东瑜代表江苏省教委主持了3次全省教师多媒体优秀课件评选工作(包括小学、中学、职校)、3次全省中学生多媒体软件创新奖评选工作以及2001年5月首次举行的全省中学生网站创新奖评选与小型网站策划能力测试活动。他在工作中坚持公正,组织有序,做到全省参评学校师生和领导都满意。开展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对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2000年4月和12月,陈东瑜主持了两次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又称为“凤凰台会议”),并在第二次凤凰台会议上作了“坚持发展数字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报告。2001年11月,陈东瑜主持了江苏省新世纪第一年召开的,并对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江苏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导向作用的前沿性学术会议―21世纪e时代OEH论坛・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学习社区研讨会,同时他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社区与学习化社会”的主题报告。

1998年,陈东瑜主编出版的《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丛书,也是江苏省150所OEH实验学校共同开创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集中体现。陈东瑜执笔的研究报告《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科学地总结了OEH开放实验在“八五”期间的发展历程,实验成果和主要经验,对全国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中央教科所(中国教科院)组织有关省、市组成考察团并指定陈东瑜担任领队,赴美国考察教育信息化。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长期的终身教育研究中,1999年,陈东瑜创造性地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研究的一百个问题。这个终身教育“百问”引起了课题组的关注和思考。1995年开始的OEH开放实验的着眼点始终局限在中小学,这显然是不全面的。2000年,OEH课题组在南京召开了两次全省大型研讨会,正式宣布OEH研究引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反映了OEH理念的升华。21世纪e时代的OEH理念,“O”已经不再仅仅指“办公”,而泛指社会资源,“E”指大教育,“H”指“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数字生态资源的互动整合。21世纪的OEH已经代表着一种终身学习、工作、生活主动、协调、和谐发展的理念。依据这一理念,陈东瑜于2001年5月发表了论文《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立即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经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别提名推荐,世界杰出华人专家评审委员会三审论定:“该学术论文独立成文,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科学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很高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经严格审核评议,此文被评为特等奖并以重点学术论文入编《世界大百科全书藏典》,全球发行。陈东瑜在众多入编作者中,经严格审核筛选,被授予最具权威的世界学术华人荣誉称号。

令人敬佩的是,陈东瑜一贯保持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OEH开放实验所需经费全靠OEH实验学校自筹。作为OEH课题组副组长(江苏OEH开放实验室常务主任),他一人经手的资金达1200余万元,经审计,没有分文差错。公司老板私下送他4万元现金,他当即上交组织。老板送他高档电脑,他当即拒收并坚决退回。值得一提的是陈东瑜还一贯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一次课题组在苏州召开全省研讨会,陈东瑜会议前夕乘火车抵达苏州时,已是晚上快8点了。按理说,陈东瑜完全可以先去饭店吃饭,然后打的到驻地,但他没有这么做。他匆匆去超市买了个面包,然后就去挤公交车。到达驻地后,他又谢绝了吃晚饭的邀请,他自己倒了杯白开水,一边啃面包,一边开始研究第二天会议的准备工作。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陈东瑜总是千方百计节约开支,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课题组负责人的廉洁自律和艰苦奋斗作风,确保了OEH开放实验的圆满成功。

在进行全省课题管理工作期间,陈东瑜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和心血。从江苏“九五”课题指南的草拟,到组织全省课题申报、立项评审、过程管理及课题结题鉴定等一系列工作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而且涉及全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领域,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含部委属高校)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省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其工作的繁杂和艰辛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他利用双休日连续工作,拟就了《江苏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初稿。经江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江苏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累累硕果,也从侧面验证了陈东瑜草拟的“课题指南”是符合江苏实际的。陈东瑜草拟的《江苏省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此文件反响较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科研动态》1998年第1期在头版位置作了全文刊登并发了编者按语,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为探索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鉴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陈东瑜作了长期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工作,并以规划办名义前后作了四次总结,为最终规范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鉴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陈东瑜将全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全部建成数据库,这在江苏教育科研管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作了有益的探索。他草拟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办法,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并得到全国规划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除了认真完成本职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陈东瑜还认真完成教育行政领导交办的工作,从不打折扣。1999年的大年三十,陈东瑜接到省教委副主任布置的“家庭作业”:为省教委草拟一份关于开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文稿,要求年初八上班交稿。陈东瑜二话没说就投入工作,并准时交稿。春节后没几天,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意见》的红头文件就颁发全省,受到一致好评。17年过去了,该文件至今仍然被一致公认为是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指导性文件,并收录于专著《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首页(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江苏教育论文篇6

一、引言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为公司会根据学历年数来安排员工的职位和薪水。从宏观的角度则表现为教育提高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则从两个管道影响经济的增长,其一是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提高了国内的技术水平研究和对国外技术的采用,这样间接地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其二是作为独立投入要素的人力资本,它的提高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广大学者对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大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当然,对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关系的实证研究也有不少,不过,现有的研究视角着重讨论经济增长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而对高等教育本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利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21世纪以来江苏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江苏省下一步的相关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模型分析

(一)模型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在对1899-1922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作用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个重要的函数,也就是经济学界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

Y=AKαLβ

其中,A是技术水平常数,K作为资本投入量,L作为劳动投入量,Y是产出量,α是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且α>0,β>0,α+β=1。

因为劳动力L可以表示为初始劳动力L0和教育投入E的乘积,所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就可以变化为:

Y=AtKtα(L0tEt)β(t为时间变量)

经过变化得到如下方程:

Y=A+αK+βL0+βE

在公式中,Y是代表一定时期内GDP的年均增长率,而A、K、L0则分别代表的是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E是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单独考察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公式变为:

Ce=βE/Y(Ce是教育对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的贡献额)

考虑到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一般是以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来替代,这样模型可以变化为:

Ce=βRe/Y(Re是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

这个公式就是现在用于计算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常用模型,已经广泛地被国际教育经济学界所采用。由此,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模型就可以表示成:

Ch=EhCe=EhβRe/Y

其中,Eh是高等教育在Re中的份额。

(二)变量与数据

在计算Re时,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口径,以6岁以上人口的教育文化程度相关情况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情况与教育文化程度的提高状况。

β表示劳动力弹性系数,α表示资本弹性系数,对α和β的估算主要有经验值法、回归法和会计法,因为劳动、资本以及其他相关要素都是相应变化的,没有办法在只有一种要素改变但是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计算出产值相对变化的数值,所以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只能获得α和β的近似值。根据国内很多学者的使用情况,本文将β值定为0.73,Y用剔除通货膨胀的GDP年均增长率表示。

由以上分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1》、《江苏统计年鉴2009》有关数据,计算本世纪以来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为很难获得20世纪90年代江苏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准确数据,在保证统计口径一致的前提下,本研究以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和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本世纪以来江苏省高教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最新的计算和分析。

三、实证研究

(一)21世纪江苏高教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

1.计算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6岁及以上人口文化程度的分布状况。根据《江苏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到2000年江苏省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下同)文化程度人口占4.14%,高中(包含中专,下同)文化程度人口占13.8%,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38.37%,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4.7%,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8.99%。同样的方法得出,2008年江苏省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97%,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58%,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77%,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57%,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7.11%。

2.计算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6岁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根据公式,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可以表示为: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6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的计算公式为: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初中+高中+大学)×3

人均受高中教育年限可以表示为:人均受高中教育年限=(高中+大学)×3

同样,人均受大学教育年限为:人均受大学教育年限=大学×4

根据上述方法,可分别计算出2000年江苏省6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小学5.46、初中1.69、高中0.54、大学0.17,2008年江苏省6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小学5.57、初中1.99、高中0.77、大学0.36。

3.计算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李洪天根据教育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在考察丹尼森的劳动简化率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并采取抽样调查计算出我国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分别是1、1.2、1.4和2。本研究采用其得出的数据,计算出2000和2008年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分别为8.58和9.76。

这样,计算出2000-2008年间江苏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

Re=[(9.76÷8.58)1/8-1]×100%=1.62%

同样算出江苏省2000-2008年间人均受高等教育年数的年均增长率是:

Rh=[(0.36÷0.17)1/8-1]×100%=9.83%

排除高等教育,2000-2008年间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

{[(9.76-2×0.36)÷(8.58-2×0.17)]1/8-1}×100%=1.16%

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是:

1.62%-1.16%=0.46%

计算得出近8年间江苏省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Eh=0.46÷1.62×100%=28.40%

4.计算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9》计算可得表1。

根据表1计算出2000年~2008年江苏省GDP年均增长率Y为:

Y=■=13.84%

5.计算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教育及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根据公式和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2000-2008年江苏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Ce=βRe/Y=0.73×1.62÷13.84×100%=8.54%

同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Ch=CeEh=8.54%×28.40%=2.43%

(二)关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结果的对比

1.江苏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相同口径下,使用同样方法,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数据,可以计算出全国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Re为1.25%,江苏省为1.62%;人均受高等教育年数年均增长率Rh全国为7.33%,江苏省为9.83%;高等教育占Re的百分比Eh全国为22.91%,江苏省为28.4%;GDP年均增长率Y全国为10.19%,江苏省为13.84%;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e全国为8.95%,江苏省为8.54%;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h全国为2.05%,江苏省为2.43%。

从数据分析,21世纪以来江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不过高等教育对GDP的贡献却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而根据杨亚军、李洪天的相关研究表明,20世纪末江苏省教育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就把教育的重点着眼在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上面是十分正确的。

2.江苏省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待提高。江苏省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和全国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江苏省的教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表2的数据做出了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江苏省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上升较快,高于全国水平,但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

四、结论与建议

(一)教育或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相对指标

从上面的公式Ce=βRe/Y可以分析出,教育或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个相对指标,这个指标与教育综合指数的增长速度成正比,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它的大小由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的速度之间的关系来决定,这个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此不能只根据一个地区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值来评价这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和高教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所占的份额有关系,两者成正比。按照国家的相关教育法规政策,在教育综合指数中,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增长是有上限的,因此,对于江苏省这样一个已经实现了“普九”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所占比率就会较大。

(二)本世纪以来江苏省人口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从前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本世纪以来江苏省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和受小学教育的人口百分比不断下降,2000年为8.99%,而2008年底则仅为7.11%,而受过初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比率不断上升,2000年为13.8%和4.14%,到2008年已上升至16.58%和8.97%,可见,21世纪以来江苏省人均受教育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建设人才、引进人才方面,江苏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这说明江苏省对高等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是非常重视的;另一方面是基础教育方面,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的基础教育在原来的规模基础上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同时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显著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也迅速扩张。

(三)江苏省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当前,江苏省的现代化建设正处于非常重要和迫切的战略机遇期,无论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增强竞争实力还是促进自主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人力资源支撑,因此要求广大政府部门要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建立要求,着力调整政府财政的支出结构,大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投入增长机制,力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推动教育事业向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要力争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动江苏的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协调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口号方针,努力使江苏省由一个人口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源强省。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

2.毛洪涛,马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财经科学,2004(1).

3.李洪天.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

4.杨亚军,李洪天.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及分析[J].教育研究,2006(7).

江苏教育论文篇7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1696

国内刊号:32-1082/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江苏教育论文篇8

“江苏”作为行政区,本文指1840年~1937年的江苏,包括上海市。实业教育是指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为农业、工业、商业、矿冶、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应用人才的学校或教育。实业教育本义为工业教育,源自英语中的industrial education,经日本转译为实业教育。1917年黄炎培等创办中华教育职业社,改称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向教育对象传授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教育是实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实业教育则是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学者们基本认同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江苏实业教育在全国兴起最早。兴起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江苏早期实业教育思想的提出

古梅认为,“中国现在的教育不是土产,不是国货,而是欧美日本各国的舶来品,这是大家都承认的。”洋务运动的新式教育,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如果认为它完全是舶来品,那也是不对的。正如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思想史本身都是有生命传统的,它的成长并不完全仰赖外在的刺激,因此单纯用外缘来解释思想史是行不通的。所以当我们讲洋务教育的起源时,除了关注欧美的影响,还应该注意我们自己的思想传统。它的产生受到我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明末江苏无锡的东都林党人就提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初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同光时期的学者影响很大,他们秉承“经世致用”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师夷长技”,提倡西学,成为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成为新式教育的先驱。这些人都与江苏早期实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冯桂芬(1840~1891),江苏吴县人,自1860年起居住在上海,任敬业书院山长及李鸿章的幕僚。他提倡改革科举,设立学堂,采行西学等,这些主张奠定了江苏新式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1861年他写成《校邠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甚至有学者把它作为江苏新旧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界标,把1861年作为近代教育的起点。1863年他向李鸿章积极建议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并得到采纳。和他同时代的郭嵩焘(1818~1891),同治初年官苏松粮道与冯桂芬一起辅佐李鸿章,促成上海广方言馆的设成。王韬(1828~1894),苏州府人,长期居住在上海、香港,办理报馆、书局,提倡西学,曾出任格致书院的监院与院长。薛福成(1838~1894),无锡人,副贡出身,曾入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提倡西学尤其是工商实业教育,不遗余力,他说:西方“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非仅为士者有学,即为兵为工为农为商,亦莫不有学”。郑观应(1842~1924),广东香山人,在上海经商,任洋行经理,著有《盛世危言》,其中论学务有较完整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论泰西之学,派别条分,商政、兵法、造船、制器,以及农、渔、牧、矿诸务,实无一不精”。因此,他建议在文武岁科外,另立一科,专考西学“先令各直省建设西学书院,遴选精通泰西之天文、地理、农政、船政、算化、格致、医学之类人文智士,及各国舆图、语言、文字、政事、律例者数人,为之教习,或即以出洋官学生之学成返国者当之”。这表明江苏实业教育思想形成了。

二 自强求变的客观需要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只用25艘军舰和1000多士兵就轻易地打败了清帝国。1851年,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在1856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因此他们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不应该“制于人而不思制人之法与御寇之方”。中国人要“自强”、“自立”,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要求“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江苏是洋务运动最早开展的地区。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将马格里主持的苏州炮局迁至南京,改名金陵制造局。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等。这些新式工矿企业兴办后,随后就遇到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技术人才极度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洋务派开始的做法是从国外聘请洋匠洋技师。但这种做法引出了一系列问题:(1)“洋匠洋技师费用太高,有的月俸高达六七百金,甚至超过道台”。(2)洋匠洋技师依仗专擅某门技术,飞扬跋扈,不负责任。如轮船招商局船主、大副、二副、大车、二车都是洋人,他们行船漫不经心,屡出事故。他们还垄断技术,不肯传授给中国人,如此等等,使洋务派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

于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实用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洋务学堂在各地逐渐开办起来,近代中国的实业教育由此萌发。

三 开明督抚倡导

洋务运动时期曾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和李鸿章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尤其致力于教育。1867年,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前视察江南制造局时,容闳劝他在厂旁立一兵工学校,“授以机器工程上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不必需要外国机械及外国工程师”,曾听后“极赞许,不久遂得实行”。李鸿章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之前,就已经于1863年3月11日奏请设立外国语言文字馆,形式仿照京师同文馆之例,称“上海广方言馆”。1867年,李鸿章在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器学堂,培养机器制造人才,这是江苏最早建立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后陆续创办的还有江南制造局附属操炮学堂(1874)等。李鸿章是江苏新式教育的首倡者,1862~1867年,李鸿章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虽时间不长,但他在离开江苏后却仍然控制着由他创办的近代教育和企业。1875年,刘坤一第一次署理两江,给丁汝昌的信中说,“当今所亟宜绸缪者,惟在洋务……办理洋务者,必须得人”。主张设立西学馆传播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培养洋务人才。1881年2月,刘坤一命令上海制造总局查明广方言馆办理情形,主要包括在校学生名额、考试成绩、毕业去向、办学经费、教师聘用情况等,他指出,“现在筹办海防,需才甚殷”,要求广方言馆妥善安置毕业生,使新式人才能够完全为清廷所用。

晚清江苏实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和开展主要得力于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的倡导和推动。李鸿章是江苏实业教育的发动者,张之洞则在后期推动了江苏实业教育的发展。刘坤一较二者在江苏待的时间最长,甲午战争后,他及时提出了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的变革主张,成为少数积极倡办新式教育的封疆大吏之一。这也是晚清江苏实业教育能够走在其他省份前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全国兴学育才示范的重要原因。

四 政府、教会、士绅的推动

近代江苏的实业教育事业是政府、教会、士绅倡导推动的结果。教会是最先将西方教育制度引入中国的团体,但带有强烈的传教动机;士绅是继后提出实业教育的社会中坚阶层,有积极的表现;政府对实业教育的认识较迟,但后期贡献较大。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中央对实业教育缺乏认识,对是否要兴“西学”争论不休,没有全国性的统一对策,推动实业教育兴起的力量在于地方督抚。维新变法时期,以光绪为首的清政府中央开始认识到实业教育的重要,积极推动实业教育的发展。“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的变法上谕有120项左右,其中有关文化教育的上谕据粗略估计有近40项。其中有关实业教育的内容有:6月20日上谕:“御史曾宗彦奏,农工二务亟宜振兴一折,另片奏,南北洋宜设立矿务学堂等语,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并议奏”。7月4日上谕;8月10日上谕;8月21日光绪帝又依照康有为条陈,命“各省府州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由绅富之有田业者试办”,并要求“工学、商学各事宜,亦着要体认真办理”。9月11日,光绪帝准刑部主事肖文昭条陈,谕于已开通商口岸及出产丝茶省份,迅速设立茶务学堂及蚕桑公院。这样,设立铁路、矿务、农务、工学、商学、茶务、蚕桑等专门学堂和实业学堂便有了政策依据,于是,各种实业学堂在各地迅速开办起来。

鸦片战争后,根据《五口通商章程》和《天津条约》,基督教取得了在华的传教权。为通过教育达到传教的目的,教会在中国纷纷设立学校。于1843~1920年从教会学校的分布地区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教会学校721所,江苏设有112所,位于第一,其中医科学校就有5所。1843年,天主教在上海建立Catholic Seminary;1850年,北长老会在上海设立清心实业学校;1861年,北长老会在上海设立清心实业女中学校。毫无疑问,这些学校为江苏的新教育的创立提供了范式,为江苏的新教育,尤其是实业教育的创立提供了思路。更值得提出的是,据1925年的中国名人录统计,有12%出身教会学校,至1931年,中国名人录教会学校出身者又增加到16%,可见,教会学校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甚大。

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开始重视发挥士绅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甲午战争后,在“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想的激励下,各省先进的士绅兴办企业,捐资兴学。江苏因经济、文教条件较他省优越,士绅捐资兴学风气也盛于他省。重视实业的士绅也更倡导实业教育。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中称:“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为此他请光绪“各省专派一人,主持其事,设立学堂,讲求土宜物性”。戊戌变法失败,但由于刘坤一对新式教育的支持,促使江苏其他地方官员和进步士绅积极融入兴办新式学堂的潮流中,形成了上下阶层兴学的合力。1898年,高邮知州章邦直创办致用学堂;无锡举人杨模创办埃实学堂;俞复、吴眺、丁宝书等在江苏无锡创办三等公学堂;江苏学政瞿鸿机奏请将江阴南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江苏新式教育蒸蒸日上。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教会、士绅三者的合力推动着江苏实业教育萌芽,成长。在近代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三者所发挥的作用,在教育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注 释

①古梅.为什么现在的教育不适合中国的社会经济背景[J].中华教育界,1917(9)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③苏云峰著.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④薛福成著.出使四国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⑤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⑥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⑦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

江苏教育论文篇9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发展前景,于2015年10月正式下发《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突出率先指向、问题导向和改革取向,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的目标。深入研究和总结目前有关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探究现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对缓解江苏资源环境压力,提升经济竞争力以及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江苏在全国各省中人口、产业和城市高度密集,人均环境容量较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高,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独特的省情和发展阶段使得环境保护的压力和紧迫感在江苏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2004年12月,省政府编制出台了《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标志着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2011年4月,省委第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生态更文明”是“两个率先”的重要体现,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纳入推进“两个率先”的“工程”之列。2013年7月,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省委、省政府编制印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2015年10月,出台《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率先指向、问题导向和改革取向,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

特殊省情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引起国内特别是省内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李宗尧(2010)的《从环保政策变迁看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一文,详细梳理了江苏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防治环境污染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环保政策经历的三大阶段的变迁。同年,高珊、黄贤金在《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一文中,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提出完善生态设施、健全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及增强生态意识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黄娟、吴云波等(2011)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研究》和《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两文中,着重分析江苏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总体设计、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任务,以及如何构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周永艳、包晓男(2012)在《生态文明理论和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文中,结合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给出了江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二、江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保障,十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建议及实施意见,但对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考核和奖惩机制尚不健全。环境保护方面仅《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为数不多的几部条例,而其他领域的制度细则尚有待完善。当前,江苏省环境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度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绿色科技推动生态建设的支撑力度不足。目前,江苏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突出,环境倒“U”型曲线出现拐点,现实条件下对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在唯GDP的传统发展观念的引导下,我国科技研发的应用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目标导向,科技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大大弱化。此前,江苏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将“科教兴省”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同时重点开展江苏环境科技协作和资源信息共享两大平台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3]。但目前而言,在绿色科技的研发能力方面,省内科研力量尚属薄弱,关键技术遭遇瓶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科技支撑生态建设的力度。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于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及重难点的把握等宏观层面,缺乏对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

3.环境道德建设缺乏,公民生态伦理意识淡薄。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国环保事业的实践证明,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还要靠道德的手段。当前,江苏省生态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创新等具体操作层面,但对于全民道德观念的重塑关注甚少,并未意识到道德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公民的生态伦理意识相对淡薄。大力加强省内全体公民生态文明观念的培育,推动形成与省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深化公民环境参与程度,是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江苏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特别是多年来被快速经济增长所遮蔽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尚待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较大压力。结合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健全完善相关环境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省人大把环保法律法规列入地方立法规范,此后多次出台水污染防治条例、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总体而言,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理方面法治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环保法规“软约束”、环保领域“软执法”、环保目标“软要求”等现象。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来看,主体参与模式尚处于政府主导发起型参与阶段,主导发起者以政府为主,因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5]。在此背景下,要加大政府环境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力度,不断健全完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加快环境立法工作,强化环保执法主体的地位和责任,加大执法的威慑力,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2.大力发展绿色科技,打造生态文明复合资本。这里所说的科技不是部分学者认为的唯科技论,而是指用绿色科技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郇庆治、高兴武、仲亚东在《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中说道:“当代科技的绿色潜能就像市场经济(交换)一样不能做一种过分简单化的判断。一方面,我们确信,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离不开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科技体系来支撑,至少,人类当代文明水平的适度维持离不开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这就需要尽可能采取越来越科学合理的经济技术方式。”[6]当前,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打造生态文明复合资本,使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此同时拓展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研究并指导江苏的生态文明发展。

3.强化环境道德教育,培育公民生态伦理意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2002年版)对环境教育的定义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防治环境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在人和环境的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观点与态度,以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来保护环境。”[7]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目前,江苏建设生态文明主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对公民环境道德的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把生态教育渗透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方方面面。通过构建完善的宣传教育网络,着力培育先进的生态理念,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

四、结语

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江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江苏承受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当前省内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只有深入分析并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足,着力于完善环保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全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才能更好地为实现“美丽江苏”,实现“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5.

[2]本书编写组.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课题组.生态文明与环保新道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7.

[4]杭春燕,李莉.江苏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N].中国环境报,2015-10-22(001).

江苏教育论文篇10

【作者简介】 王继聚,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高级教师。致力于“让学课堂”和“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获得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连云港市教学基本技能大赛一等奖(两次),是市百名教学能手,入选市“333”、区“3111”工程,获得市十一五教科研优秀成果奖。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批准号:A1201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是教育大省,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名家辈出。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江苏的名师更是响应时代的召唤,勇立潮头,不断探索,一个个体现鲜明特色的教学主张扑面而来,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形成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苏派教学。

苏派教学中涌现出了苏派名师。所谓苏派名师,指的是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育专家及扎根一线的江苏籍的特级教师、名校长、名教师等。这些苏派名师走出了江苏,走向了全国,传播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部级核心刊物纷纷报道他们的教改经验,刊登他们撰写的各类文章。如果在互联网上检索江苏名师的此类文章,将会形成一个可观的数据库。《人民教育》杂志是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全国性、综合性的教育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在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我们试以2014年《人民教育》杂志的栏目内容作为样本,搜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可供研究的数据,多维度地分析苏派名师在全国的影响力。我们还要从中分析苏派名师这一团队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可行性建议,以期把苏派名师这一名片擦得更明更亮。

《人民教育》杂志为半月刊,全年24期,设置了“思想者”“领导力”“专业”“样本”“人物”等13个栏目左右,中间还特别推出一部分专辑,如推出江苏邱学华的“尝试教育”专辑、“走向现代高中学科建设”专辑等。下面将对整理出来的数据做较为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一、基于数据,对苏派名师发表文章的统计及分析

(一)江苏省教师发表文章的数据及分析

我们的数据来源主要集中于《人民教育》的13个主要栏目。经统计,每个栏目都不时见到江苏教师的身影,他们在上面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其中名师占了很大的比例,显示了江苏教育大省的超强实力(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江苏教师整个群体及名师团队所发表的文章总数,数值比例一目了然。如果放眼全国,按照简均数来计算,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则能得到如下教师发表文章的数据(见表2):

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可以解读出如下信息:

1.江苏教师整体实力超强。他们在2014年《人民教育》主要栏目发表文章总数达114篇,占文章总量的18.44%。在13个主要栏目中,发表文章数量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值,其中在“专栏”“专辑”“主题活动”等栏目发表文章数超全国平均值达7、8倍之多,所超比值令人吃惊。按照文章发表量来计算,江苏省无可争辩的排名第一,清晰展示了江苏教师强大的整体实力。

2.在体现专业思想的栏目中占据了绝对位置。在2014年《人民教育》杂志设置的栏目中,“领导力”“专业”“样本”“人物”“专栏”“专辑”、“主题活动”等最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具有很高的的地位。从数据显示来看,江苏教师发表文章数量均超全国平均水平5倍以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从“专辑”这一项最能看出,《人民教育》杂志2014年共推出了四期专辑,分别是“‘江苏教育家成长档案’专辑”、“‘尝试教育’专辑”、“‘走向现代高中’学科建设专辑”、“‘学本课堂’专辑”。从名称就能看出,前两项专辑可谓专门为江苏的教育家量身打造,“‘江苏教育家成长档案’专辑”介绍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经验,“‘尝试教育’专辑”是对江苏教育名家邱学华的致敬。“‘走向现代高中’学科建设专辑”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中国高中六校联盟”秘书长唐江澎领衔推出。四项专辑有三项为江苏独占,教育大省的地位可见一斑。

3.苏派名师的引领作用非常显著。我们非常关注苏派名师在2014年《人民教育》发表的文章有多少,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江苏教师所发表的114篇文章中,其中苏派名师的文章达到了75篇,占总量的81.23%,数据非常可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已对苏派名师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所谓苏派名师必须是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特优教师,所以说,这个比例很有说服力,苏派名师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下面我们将对准苏派名师这一团队,以详细的数据进行剖析。

(二)苏派名师论文篇幅及部门分布等数据及分析

我们继续聚焦苏派名师所发表的文章,从论文篇幅、单人数量、部门分布等情况再做细致入微的统计,则得到了如下数据(见表3、表4和表5):

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名师撰写的文章篇幅不一,有的短小精悍,千字左右;有的论述翔实,达到5000字以上。2000―3000字的文章最为常见,达到了30.67%;5000字以上的文章共有13篇,占17.33%,其中有几篇甚至达8000字以上,多为科研部门人员的文章,这在《人民教育》这本含金量极高且版面紧张的杂志上属于极少数。

从表4可以看出,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特级教师华应龙、吴非、管建刚、唐江澎、柳袁照、姚虎雄等发表了不少文章,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名师效应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为苏派教学思想的逐步形成和团队的持久建设贡献极大,他站位高,眼界阔,着力打造苏派教学这一教育品牌,在《人民教育》杂志上振臂高呼,不断发声,引领苏派名师走向全国。特级教师吴非和华应龙分别在《人民教育》杂志开辟专栏,介绍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增大了苏派教学的名师效应。新生代名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青睐,在《人民教育》杂志上是一个非常火的人物,该杂志多次介绍了管建刚的教学思想和他撰写的专著,在作文教学领域掀起了阵阵旋风。唐江澎和柳袁照两位既是特级教师,又是高中学校的校长,他们扎根一线,带领教师在课改领域摸爬滚打,《人民教育》连续刊登了他们两人撰写的多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课改经验。其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还和北京、黑龙江、海南等地区五所高中协商成立了“中国高中六校联盟”,并领衔担任秘书长,有力地传播了江苏的课改经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再从表5中可以读出,名师发表的75篇文章主要来源于基层一线,属于高中和小学的占大多数,合在一起达到了69.34%,比值远超“管理”、“高校”、“幼儿园”等部门。从中可见高中段和小学段的名师能够扎根基层,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成果层出不穷,在全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和我们平时所听所见的实际情况非常匹配。幼儿园文章相对较少,原因有三:一是幼儿园名师较少,影响力不大;二是幼儿园名师重实践,动笔少;三是《人民教育》本来安排幼儿教育的版面就不多。

二、基于数据,对苏派名师团队发展的分析及建议

信息社会日新月异,基于云计算服务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也改变了教育教学行为。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得了2014年《人民教育》上的有关苏派名师的丰富信息,见证了苏派教育的超强的团队实力和名师效应,体会到大数据分析的准确、高效和便捷的特点,受益于大数据的反馈功能。大数据还有预测的功能,我们基于以上的统计数据,既有身为江苏教师的深深自豪感,又对数据暴露的问题产生一些隐忧。为做大和锻造苏派名师这块品牌,我们根据统计数据对苏派名师的团队建设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专家的引领不可或缺

从以上数据来看,江苏为什么能称得上教育强省,关键是有一批领军人物,支撑住了苏派名师这一大厦。这批教育专家能够及时捕捉前沿信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这是基层一线教师所远远不能替代的。

毋庸置疑,如果没有成尚荣、杨九俊、彭钢、王一军等这些专家的引领和助推,苏派名师将行之不远。特别是像成尚荣这样的老前辈,一直在为苏派名师鼓与呼,为苏派名师这一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现已七十多岁,还努力奋战在教育科研领域,笔耕不辍,推陈出新,本身就是一面旗帜,引领苏派名师不断前行。江苏教育界不时冒出这样的疑问:“缺少成尚荣的苏派名师团队将如何走下去?”希望这样的疑问越来越少,答案就是像成尚荣这样的专家越来越多。

教育专家们要和一线名师经常互动,中间不应存在距离,要及时为一线教学把脉诊断,真正起到引领和服务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江苏教科研专家做得不错,一线教师受益匪浅。苏派领军人物不可或缺!未雨绸缪,领军人物千万不可出现断层!

2.课改与创新是苏派名师团队建设的第一保障

从2014年《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来看,课改与创新是文章的主题词。这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当前如火如荼的课改为名师们提供了展示身手的广阔舞台,如果安心守旧,不思进取,将会难有作为。

我们可以从清华附小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身上得到一些启发。窦老师伴随课改成长起来,可谓功成名就,可她还一直积极投身于课改一线。《人民教育》杂志上第17和19期专门介绍了她的儿童阅读教学研究成果,理念新,重实践,接地气,打开了儿童阅读世界的另一扇窗,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国家督学成尚荣的高度赞赏。应该说,窦老师身兼数职,公务缠身,但她不忘课改,不忘教学,不断实践、反思与创新,为我们江苏名师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

3.名师的生存土壤是教学一线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苏派名师要想走得高走得远,千万不能脱离教学一线。离开课堂再谈教学,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原来比较有名的特级教师现在沉寂下来,未能及时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声,应该就是离开教学一线的缘故。

华应龙、管建刚、姚虎雄、唐江澎等这些江苏名师一直能够站立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有实践,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思想。美国学者波斯纳所提的“经验+反思=成长”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教师成名成家之后怎么办?这是苏派名师处于高原期的迷惑。希望苏派名师牢记理想,胸怀高远,能够扎根基层,耐得住寂寞,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推动苏派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继续做大做强苏派教育这一品牌。

4.以协作互助精神推动团队建设

苏派名师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一种团队互助精神。首先江苏有这种培育名师的良性运行机制。如“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让名、特、优教师广为受益,证明了“人民教育家”不但具有自然生长属性,而且还需要外力助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是江苏的独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系统工程。

江苏教育论文篇11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8418

国内刊号:32-1048/G4

邮发代号:28-26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江苏教育论文篇12

二、会计教育学校与学生

中国长期大一统的封建教育以儒学的“四书五经”为正统,视经商和理财为末流,“会计”不得登大雅之堂,会计教育是与数学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江苏会计教育没有不同。江苏近代教育是以1861年苏州人冯桂芬写成《校庐抗议》一书为标志,他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社会变革思想,成为洋务派先声,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导(刘正伟,2001)。1896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成立江南储才学堂(1901年清政府下兴学诏将所有书院改设学堂,1902年改为江南高等学堂),招收学生120人,分交涉、农政、工艺、商务四门,其中商务分为各国好尚、中国土货、钱币轻重、各国货物衰旺等目,此时才开始涉及商业教育。1898年刘坤一继任两江总督,为振兴实业而创办南洋高等商业学堂,这是当时最早的商业学校。1909年新任两江总督端方奏准把南洋高等商业学堂和中等商业学堂合并为江南高、中等商业学堂,附设银行、税关各专修科(潘懋元等,1993),包括大清银行学堂在内仅有的两所经济专科学堂,为当时试行改良中国会计培养了24名精通西式簿记的会计专门人才,人虽少,但他们与从日本、美国留学归来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一起,后来大都成为推动中国会计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会计学教授(郭道扬,1997)。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把大学分设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商科之中又分设银行学、保险学、外国贸易学、领事学、关税仓库学和交通学六门,六门中簿记与会计学课程的开设有了明显的增加。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始设商业专修科,杨杏佛出任首任商科主任,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初设5科24系,后调整为6科31系,商科下设普通商业、会计、工商管理、银行理财等7个系,同年由南京迁至上海,成立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为上海财经大学前身),马寅初兼任教务主任,郭秉文任校长;1924年,潘序伦完成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商学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商业经济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归国,接任上海商科大学的教务主任,还兼任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大学是全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设8个学院34个系,其中商学院设有银行、会计、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4个科,1935年经过调整取消商学院;民国时期至1948年(民国37年),开设会计科或课程的学校还有江苏省立江苏学院、私立江南大学、私立建国法商学院、私立重辉商业专科学校、私立东吴大学等。特别在当时共产党领导的苏皖边区创建的位于淮安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还专门设有会计专业。

1927年,潘序伦在上海设立“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并在事务所内设立会计补习学校,次年,将事务所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扩大会计补习夜校,改名为“立信会计补习学校”,1937年夏天,正式创立经当时民国教育部批准立案的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解放后,经过1952年前后和1956年前后的两次院系调整,江苏的高校主要留下的是理工科专业,又经过1961-1963年的全面整顿后,江苏高校由1960年的80所下降到29所,文科专业设置偏少、财经、政治等专业由于调整到其他省市而出现空白。十年后经过拨乱反正和教育的恢复,到1988年,江苏全省范围73所高等学校设置会计专业(包括财会管理专业)的学校有37所,占江苏高校总数的50.7%,包括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工学院、南京航空学院、江苏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镇江船舶学院、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电力专科学校、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苏州大学、淮海大学(淮海工学院)、江苏化工学院、扬州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盐城工业专科学校、江苏会计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南京审计学院、金陵职业大学、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江南大学、苏州职业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常熟职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彭城职业大学、盐城职业大学、淮阴工业专科学校、连云港职业大学等(江苏省志《教育志》,2000)。江苏会计专业培养学校数与全国其它地区比较,普通专科、普通本科排名第一,成人专科、成人本科、硕士和会计硕士专业排名第二, 最高层次的博士排名第九,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逐渐扩大,超过大多数区域的规模扩张速度(见表1)。与此相对应的学生规模普通本科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列第一,普通本科的招生数与普通专科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以及成人本科的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列全国第二。

截止2011年,江苏各高校各层次开办会计专业的学校和学生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见表2)。其中全省163所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成人高校)有138所开设会计专业,占江苏高校总数的84.7%,与1988年相比,22年内该比例上升67%,本、专科会计专业在校生达到111892人,当年招生数达到33329人,在校生规模100人以上的有113所,500人以上的78所,1000人以上30所,1500人以上19所,2000人以上11所,在校生规模前二十名分别是:南京审计学院 (6428人)、南京财经大学(5170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4318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4087人)、江苏大学(3373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3066人)、无锡太湖学院(2999人)、苏州职业大学(2906人)、南京农业大学(2657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553人)、常州大学(2150人)、徐州工程学院(1855人)、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1821人)、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1648人)、金陵科技学院(1564人)、中国矿业大学(1548人)、扬州大学(1534人)、苏州大学(1528人)、江苏科技大学(1512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1454人),这二十所高校的在校生数占江苏125所高校全部在学生数的48.4%。

总体上,从培养学校数和学生规模上,江苏的普通本科教育基本领跑全国,普通专科、成人专科和成人本科以及硕士教育也进入第一梯队,但会计专业硕士和博士教育水平较低。

三、会计教育师资力量

古代会计教育没有专职教师,一般作为数学的应用而列入私塾和政府高等学府进行教学,职业会计教育采用师傅带徒弟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将会计作为一门技术和专业在学校进行教育是近代的事情。近代最早创办的商业专科学校为江南高等商业学堂和大清银行学堂,当时教师有些是早期留洋(主要是日本、美国等)归来的,有些直接聘用外国教习。民国时期,留学教育更加发展,也造就了许多大师。当时全国担任经济学、会计学课程的教授、副教授以留美归国的留学生最多,其次是欧洲和日本,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内大学和研究院培育出来的人才(郭道扬,1988),江苏的情况类似,根据南京大学校史资料,南京大学在国立东南大学时期(1914-1927),商科的师资力量很强(见表3)。

中国会计博物馆列出了十八位中国会计名人(见表4),其中潘序伦、杨汝梅(予戒)、谢霖、杨端六、徐永祚、雍家源、葛家澍、李宝震、杨纪琬、娄尔行、顾准等11位与江苏(上海在1928年前行政区划属江苏)有关系,要么出生在江苏,要么工作在江苏,要么兼而有之,他们与其它会计教育家一起共同支撑了中国近代以来现代会计教育的大厦,也从另一个角度映证了江苏会计教育师资力量之强。

当代会计教育师资从教育行政部门统计进行研究是一个视角,从专业协会视角研究是一个更有意义的视角。根据中国会计学会网站公布的资料,截止2013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现有会员3338人,资深会员为149人、高级会员为1918人、个人会员(初、中级会员)为1271人,其中:高校资深会员和高级会员分别为75人和851人(为有详细单位信息的1472名高级会员中数字),可以从资深会员和高级会员在全国各区域的分布情况来了解高校会计师资的情况(见表5)。江苏目前高校高级及以上会员数排在北京(145人)、辽宁(73人)、上海(67人)和广东(67人)之后,列第五(60人),不属最强。总体上,江苏会计师资力量经过了民国最强解放后30年弱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目前次强的过程。

四、会计教育课程与教学

古代会计课程作为算学的应用部分而没有独立分科,实际应用教育是通过老会计带徒弟方式进行,学习内容包括算盘使用、文字识读、毛笔书写、钱币鉴别和清点、钱账与物账核对、账簿开设与记录等。正规的学校会计教育是在近代主要通过学堂和学校聘请外国教习和出国留学生学成回国兴办会计教育而开始的。特别是当时国立东南大学商科及由此衍生的上海商科大学,管理人员如杨杏佛、马寅初、潘序伦等都是留美博士,他们充分借鉴了美国高校的商学课程体系。以潘序伦为例,潘序伦将各大学商学院的专业课程体系总结为:簿记学(初级会计)、高级会计学、审计、决算表之分析解释、设计会计、公司会计、制造业会计、银行会计、各业会计(包括电业、矿业、棉纺织等)、政府会计(包括交通、铁道等)、诉讼;与会计有密切关系的学科还有:基本学科(包括国文、数学、英文)、经济学科(包括经济学、财政法、银行货币学)、商事学科(包括商业组织、工商管理、市场销售、运输保险等)、民商法规(包括民法、商业登记法、公司法、商标法、票据法、保险法、破产法、所得税、遗产税条例)、技术学科(包括投资数学、统计方法及制图、珠算、书法)(潘序伦,2008),基本借鉴了美国体系。

1949年至解放后30多年,我国采用原苏联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会计核算原理、部门会计学、部门经济活动分析(即“老三门”)和部门财务管理课程,实践证明这种细分部门的课程体系及会计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1978年改革开放后,首先从财经和文科院校开始讨论课程体系改革问题,打破部门会计藩篱,形成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五门核心课程为基干的包括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比较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等在内的新的会计学科体系(娄而行、石成岳,1984)。从1992年起国家全面进行会计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和课程内容变化较大,但课程体系变化不大。进入新世纪后,教育界引进项目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念等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从2003年到2010年期间,教育部共评选出部级精品课程3910门,其中本科类2535门,高职高专类1023门,网络教育类209门,军队院校143门,共有746所高校的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和高职高专合计共3558门(其中包括统计中未区分的2006年军队院校16门),这其中会计专业课程本科25门,高职高专类22门,共47门,北京和浙江各六门并列第一,湖北和上海次之,江苏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一门《会计学原理与技能》垫底。

2007年国家公布的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学校分别为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五所大学,没有江苏高校。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名单中,江苏会计专业建设点只有三个(分别是金陵科技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在全国中等偏上。

总体上,民国初期以江苏(包括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开创了系统会计教育的先河,使会计学成为独立的社会科学,改变了会计教育模式和政府对会计教育的理念,其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的培养为各大学、企业、政府机构提供了大量专门人才,为当代会计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江苏的会计课程和教学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五、结论

通过对江苏区域会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近代江苏学校会计教育水平要高于现代学校会计教育。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会计教育尽管源起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但是江苏却后来居上发展最快,成为整个中国会计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乃至华东是旧中国会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而其次是北京、天津及中南地区。”(郭道扬,1997),主要表现在最强的师资队伍集中在此地、由于实业和经济发达形成理论与实际结合最紧密、学生规模大和质量最高等方面。

(2)强烈的社会需求是江苏会计教育发展的动力。洋务运动和清末维新运动的失败促使国人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研究救亡图存的真理,因此国内教育和留学教育主要集中在文、法科目,后来是商科,对包括会计在内的文科教育的需求很大,潘序伦在会计事务所从业的基础上于1928年附带创办了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由于旧企业会计人员和新学员,特别是女性学员的巨大需求,仅1928年至1937年就培训学员累计4783人,平均每年四、五百人,从 1938年到1952年共有学员83013人,平均每年5500多人(李海波,1998),而同期国立大学受名额限制招生则少得多,据江苏教育厅民国23年(1924年)统计,江苏全省专科以上学生共5493人,民国27年(1938年)中央大学当年招生673人,抗战八年共招生约4000人,金陵大学才招生1000多人(江苏《教育志》资料),这就充分说明社会对会计教育需求之强烈,其背后的原因则是相对发展的经济。

(3)江苏会计教育以师为先非常明显。历史上,江苏教育具有以师为先的特征(陈乃林、周新国,2007),即高素质教师参与教学,江苏会计教育以师为先的特征更加明显,如谢霖、潘序伦等留学归国高级科技人才不仅参与会计教学,而且还积极身体力行针对社会需要创办学校和会计事务所,这些学校聘请的大都是兼具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高水平教师,这些师资不仅精通国际会计,具有国际视野,而且熟悉国内行业、企业,这就保证了会计教育的高起点和高水平。

(4)会计教育具有义利兼顾特点。江苏会计教育义利兼顾的特点也很明显,中国传统教育重义轻利,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此义,江苏作为“东南财赋地”经济相对发达,人们对经济利益较为重视,由此产生义利兼顾的教育价值取向,从“苏湖学派”的胡瑗、改良派的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等,到甲午战争后的南通张謇、常州盛宣怀以及后来的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等,都是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领域的义利兼顾的典型代表,会计教育领域的谢霖、潘序伦等一边开办和经营会计事务所,另一边在感觉会计人员多又素质低时,出于经济考虑开始办补习班、补习学校和出版图书用品,这一方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事务所收入和经济效益,真正做到了义利兼顾。当代江苏会计教育规模已经领跑全国,同样也是这个特点的表现,尤其在“利”的方面更明显,因为办会计专业是相对成本较低的选择。

(5)当代会计教育受政府的强烈影响。解放后我国中央政府有过两次院系和专业调整,地方也有过多次微调,江苏曾将财经、政法专业都调到外省市,从而使江苏的财经教育出现空白,这是解放后政府干预教育的明显例子,目前,包括开设学校、开办专业、招生规模、经费政策支持、教学评估和师资任用等重要方面,地方和中央政府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会计教育。1989年江苏省提出“科技兴省”战略,1992年提出“科技兴省,教育为本”的方针,1994年进一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8年的高校扩招, 使会计教育规模急剧扩大。1997年江苏全省范围45所高校的会计在校生只有10709人, 而2011年则为138所高校,有在校生111892人(包括本、专科和研究生), 14年扩大近10倍,速度发展惊人,这一方面说明社会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导向的结果。

通过采用纵向和横向比较法对江苏区域的学校、学生、师资、课程和教学等会计教育内容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初步考察,发现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不同于国家整体与其他区域的特征,并得出了初步结论,可使政府和学校以及社会了解本地域会计教育的水平,并更有效地开展会计专业教育和进行教育改革,另外,这种结合区域和专业跨历史的研究方法也给专业教育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有关统计资料格式和数据的前后口径不一致与不完整(如中国会计年鉴),给研究带来很多困难,大大增加了工作量,笔者希望历史研究更细些,政府等有关部门的统计信息能够更加科学和公开,使用更加便利。对于目前江苏各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水平以及教育质量和会计教育未来趋势等问题,可作为后续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SJB880092)、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2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娄尔行、石成岳:《努力发展我国会计教育事业》,《会计研究》1984年第5期。

[2]郭道扬:《中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历史起点与初步演进》,《财会月刊》1997年第10期。

[3]常国良、于珍:《中国会计教育的近代缘起与演进》,《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郭华平、曾劲:《论中华民国初期的会计教育》,《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5]刘正伟:《江苏教育近代化》,《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2期。

[6]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7]李海波:《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志》,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8]陈乃林、周新国:《江苏教育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