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工作措施合集12篇

时间:2022-10-03 22:40:21

计生工作措施

计生工作措施篇1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2.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

4.坚持科学统筹,注重实效的原则;

5.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6.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1.总体目标: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在体制机制、责任体系、安全素质、安全投入、打非治违、隐患整治、风险管控、应急救援等方面取得成效,20__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072以内,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工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2016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068以内,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比20__年下降10%;工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 5以下,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事故。

2.20__年工作目标:围绕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事故控制指标和各级工作任务指标,不断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坚持常规工作抓创新、基础工作上台阶、创新工作求突破的工作原则,以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以重点行业领域为重点,实施“安全年”行动计划,落实网格化监管,建立边界清晰的网格化监管体系,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直接监管责任和街道属地监管责任落实,积极推进安全年、培训年、演练年各项工作进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着力减少责任亡人和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下降”,力争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多。全区共有241家危化品企业,涵盖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领域。

(二)消防火灾隐患多。我区商贸服务业发达,人员密集,旧式砖木结构房屋多,大型地下商场生产经营单位多(如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台东利群商厦、妇女儿童用品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多(如当代商城、电子信息城、大连路农贸市场、润丰日用百货市场、利津路小商品批发市场等),高层楼宇多(目前全区7层以上高层建筑5000余座),消防火灾事故多发。

(三)建筑拆迁施工项目多。我区旧城改造任务重,拆迁项目多,列入拆迁计划的居民户数3.8万余户,占市内三区的三分之二。在建施工工地130余处,危旧房屋加固、扩建、改建、市政工程亮化美化施工项目多,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监管的任务重,各种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

(四)九小场所多。全区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等九小场所9700余家,这些场所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五)餐饮场所燃气安全隐患多。我区餐饮场所量多面广,大多数规模小,安全生产条件比较差,且多位于人员密集场所,一些小餐馆、火锅店、路边店、夜市摊点多用煤气罐,安全隐患普遍存在,监管难度大。

(六)全区地下管线多。我区地下输油油管道全长8.429公里;地下供热、供气、供水、雨污管线3679公里,违章占压情况比较严重,今年在省住建厅挂牌督办的__市__6处燃气安全隐患中,我区就占57处,治理难度大。

(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大部分企业重产出、轻投入,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及时、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1.安全监管“全覆盖”。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监管体系,划清、划细、划优网格化边界,在街道现有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基础上,着力提高网格化监管平台运行效能,进一步发挥社区和企业网格的监管作用。一是网格化监管终端全覆盖。开通社区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为全区173个社区提供管用、实在、可行的安全生产监管终端,形成网格边界清晰、责任明确、目标内容和资源配置更加到位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摸清辖区内企业底数和安全隐患情况,实现企业信息的动态管理和风险的实时监控。二是实现社区巡查点线连。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在全市每个社区设立2-3名安全生产巡查员的要求,配置相应人员,立足社区,辐射辖区所有企业,并配备必要的巡查装备,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三是企业分级管理全覆盖。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到岗、到人,实现监管责任分级明确,责任指标分解明晰,将所有网格监管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具体责任人。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基本职责情况报告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牢牢拴在企业主要负责人身上。四是监管信息全时通。提高网格化终端在企业利用率,实现区、街道、社区、企业网格化监管的脉络直通,形成执法检查、隐患督办、信息动态等工作的闭环运行。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完成时限: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基本职责情况报告7月30日前完成。

2.隐患整治“零容忍”。 实行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重要时段检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查找和

整治一批安全隐患。一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按照“管行业(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对__个重点行业领域所有企业实施检查,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附重点行业领域检查督查责任分工表)。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逐一列出清单,附检查影像资料,录入网格化监管平台。进一步强化“隐患就是事故”意识,对隐患实施“零容忍”整治。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下达限期责令整改指令书,明确隐患名称、治理目标及整改建议、时限等内容,由被检查企业或单位负责人签收,并抄送企业所属街道。

二是强化重点企业和重大危险源监管。相关街道及部门要进一步开展台东利群、四方利群、当代商城、妇女儿童用品批发市场、即墨路批发市场等重点企业和中石化孟庄路油库及液氨使用单位等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工作,健全数据档案,落实监管措施,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予以关停。

三是严格执行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区安委会对需多部门联合整治的隐患,分解责任、明确期限、跟踪督办。对省市各级挂牌督办的隐患,各行业部门和相关街道要按照整改要求、整改时限完成整改,涉及中央和省属及市属企业的,挂牌督办通知书一律抄送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备案。凡是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关闭。凡是隐患整改后申请恢复生产经营,未经依法验收合格的,坚决不予恢复生产;对关闭、停产停业的企业,在媒体上予以公开曝光。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3.安全检查“严执法”。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全区安全生产全员执法机制,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分级量化执法检查数量和频次,优化执法流程。

一是坚持安全月、安全周集中执法机制。在每个季度“安全月、安全周”期间,全区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人员深入一线集中检查,确保区领导每季带队督查检查不少于1次,行业部门领导、街道领导每月带队检查不少于1次。二是强化执法数量和频次。各行业部门和街道要将责任分解到科室、人员,区80%、街道90%的执法人员深入一线进行日常检查,确保重点监管企业全年检查不少于四次,一般企业至少检查两次,实现检查覆盖率达100%。三是推进联合执法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互通情况,沟通信息,研究解决联合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齐抓共管,形成执法合力。四是实行隐患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隐患整改、上级交办、部门移交等方面的监察执法的立案、查处、按期结案率均达100%。实行隐患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凡是拒不签收隐患整改指令或拒不整改隐患的,或因隐患整改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律依法严厉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责任,予以经济处罚,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凡是重大隐患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整改的或停产整顿期间明停暗开的,无特殊原因一律依法从重处罚或关闭取缔,并严厉追究责任。对应实施关闭而未关闭的,甚至放纵、包庇存在隐患的公务人员,提请纪检监察部门严厉查处。严肃查处事故,对事故发生单位按照事故级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以及工作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公务人员,依法予以追究责任。凡一年内发生两次人员死亡一般事故或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纳入“黑名单”监管并予以公开曝光。凡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一经查实,依法实行上限重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责任单位:区安监局,区监察局,公安__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安监局,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4.工作落实“重实效”。一是健全全民参与的“打非治违”防控体系。发挥“12350”有奖举报机制作用,对群众举报的案件一律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分别利用__日报特色__专刊、问安__网等各类载体,广泛宣传报道安全生产工作,发动社会查隐患。二是不断提升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重大举措;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安康杯”等活动,不断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分层次、分行业向广大群众宣传政策、传播知识,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三是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依法实行项目准入安全评价制度,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过程控制制度和“零隐患”准入制度。四是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一支由政府部门、街道、相关专家参与的标准化创建队伍,落实帮包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查找存在问题,分析内在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力争20__年全区所有加油站和小微型企业全部通过三级标准化评审。五是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年内各社区、园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全面开展安全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的,严格落实分级和属地管理责任,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应对措施。六是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街道属

地监管要求,积极推进安全年、培训年、演练年等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实现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责任单位:区安监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开发建设局、区商务局、区城市管理局、区服务业发展局、区文新局、环保__分局,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 20__年12月底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解决安全生产体制机制、班子队伍建设、宣传教育培训、目标管理考核等重大问题。区政府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政府常务会议或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和决策重大安全生产问题。街道办事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工委班子成员会议,研究解决街道行政区域内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管行业(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直接监督管理职责,建立行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定期预警分析行业风险,加强对行业领域和职责范围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引领行业安全发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本级政府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与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责任单位: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编委办,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安监局,各行业主管部门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2.加强法制建设。以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大力开展新修订的《__市安全生产条例》宣贯活动。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燃气管网、供水供热管线等地下管网保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等涉及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立法调研,学深学透法规规章并用以指导工作实践,为全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法制保障。

责任单位:区安监局,各行业主管部门,区政府法制办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3.加强安全培训。年内培训机关工作人员3000余人,培训__个行业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3000余人,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2000人次,确保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凡发生人员死亡及重大财产损失事故的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强化培训。

责任单位:区安监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4.加强监管能力。进一步明确、落实街道安全监管机构、工作职责,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安监人员,保障必要的办公场所、执法装备和经费,保持基层安监队伍稳定。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5.加强应急演练。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各行业部门要不断修订完善危险化学品、高层楼宇、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事故救援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强化应急演练。将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热电、建材、轻工、冶金、纺织、烟草、涉氨制冷等行业企业和危化品长输管道、高层楼宇、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存在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应急演练纳入重点监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置能力,锻炼救援队伍,提高救援水平,按职责分工对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情况进行逐一排查,确保重点企业应急演练排查销号完成率100%。三是完善信息机制。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和事故调查应对媒体机制,及时妥善应对各类媒体及安全生产网络舆情。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安监局,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区开发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商务局,区文新局、区文化执法局、区卫生局,区旅游局、__消防大队、四方消防大队、公安__分局等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6.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等方式,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督导企业做到基础管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确保安全生产。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推动全年安全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行业主管部门

完成时限:20__年12月底

计生工作措施篇2

国家和社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社会人口的数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有效的实施计划生育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从而降低社会人员对资源的分配压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分配效率,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人口形势分布不均,新增人口居多,老龄化较为严重,使得社会压力普遍增大,实施计划生育,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减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为社会经济的进步作出必要的贡献。

一、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要将计划生育政策切实应用到执法人员的工作当中,首先要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其意义有其明确的认识,相关人员对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和态度要有准确的认知和把握,这样,才能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工作做好,才能将计划生育的宣传进行的井井有条并有一定的执行力度。但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面临的是及其不理想的宣传和实施计划。领导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工作不够重视,下属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其的认知程度较低,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的时期内不能有效的实施并进行一定的宣传。2.宣传教育人员的素质不高。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时间较早。在当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户,社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不高,专业水平和技能也有限,使得社会工作执行的效率大大降低,直接影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对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领导而言,也不能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高度重视,对下属人员的要求不高,其相应的工作培训和任务分配等做的不够到位,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3.宣传教育工作内容没有针对性。在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实施过程中,上一级的领导对工作任务的分配和专业培训直接影响到下属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完成该项工作的效率。他们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宣传和执行,并没有从其内部发掘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对其实质性的内容认识较为浅薄,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将个人独特的思想和见识表达出来,使其工作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创新,只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工作,这样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比具备相应的针对性,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有效实施。

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1.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让计划生育政策入脑入心。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定有其执行的原因和相应的意义所在。面对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过大的社会现实,社会经济的压力日趋加重,如果不执行相应的方针政策,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将逐日递增,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直接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人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就容易激发,导致社会混乱,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恶循环的不良态势。此外,社会人口形势的分布不均匀还体现在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相对较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扩大,对于中青年人而言,面临的社会和家庭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儿女要抚养的现状,其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且是客观存在又必须面对的。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社会的就业压力也产生着巨大的压力和影响,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和工作岗位很有限,不能顾及到所有的待就业人员,如果社会无业人员的数量较多,只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相当大的负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也不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圆满实现。面对种种的人口压力,国家和社会已经高度重视计划生育的宣传与实施工作。人口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人口问题带给社会的各种压力也并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以及全体公民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意识,在较长的时期内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压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于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国家相关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将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工作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以不同形式的方法将计划生育有效的宣传出去,并不断注入计划生育实施的新的活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深入人心,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效。2.提高宣传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有效实施计划生育,首先要从其宣传工作做起,有效的宣传工作能使其整个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者对这项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宣传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在平时的工作培训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宣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创新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在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要将其工作内容有效的利用起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创新和贴心的服务。在宣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媒体、报纸等进行社会宣传,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宣传方式,都要对社会妇女的关爱有着高度的重视,通过健康的教育方式,进行健康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首先要从宣传工作做起,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是一个相当长的工作任务,需要全体民众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并通过具有时代意义的方式进行宣传,以期达到实施的最终目的。

计生工作措施篇3

二、疟疾流行特点与流行区分类

我市属疟疾的非恒定性和低流行区域,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经过多年综合防治,我市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达到了卫生部确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近年来,全市疟疾疫情时有波动,但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连续多年控制在0.5/万以下。卫生部根据年疟疾疫情报告,确定疟疾流行区以县为单位分四类:一类县(区)为3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于万分之一;二类县(区)为3年内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年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三类县(区)为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四类县(区)为非疟疾流行区。对照上述标准,我市9个市(县)、区中,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新区为二类县(区);滨湖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为三类县(区);无一类县(区)和四类县(区)。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年,全市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年,全市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并继续开展巩固监测工作;到2018年,全市通过省消除疟疾考核认证;到年,巩固消除疟疾达标成果,确保疫情不反复。

(二)阶段目标

1.到年, 4个三类县(区)和3个二类县(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目标,年底前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2.到年,江阴市、宜兴市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目标,年底前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3.到年底,所有市(县)、区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并继续开展巩固监测工作;到年,全市通过省消除疟疾考核认证;到年,巩固消除疟疾达标成果,确保疫情不反复。

(三)工作指标

1.技能培训

(1)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从事疟疾防治相关业务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及消除疟疾工作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从事内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临床专业的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生以及二类县的村卫生室医生,接受疟疾防治知识和诊断、治疗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3)市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相关检验人员,接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4)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

(1)到年,市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全部能够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年达到90%以上;年达到100%。

(4)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接受实验室检测的比例:年达到100%;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得到基因检测的比例:年达到75%;年达到100%。

(5)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年达到100%。

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到年,疟疾病例诊断后12小时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

4.疫点处置

到年,疟疾疫点处置率达到100%。

5.媒介防制

在疟疾传播季节,二类县(区)居民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设施的比例:年,达到80%;年,达到90%。

6.健康教育

(1)到年,二类县(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边境口岸和卫生检疫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2)在出入境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场所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年达到90%;年达到100%。

7.到年底,以市(县)、区为单位,全部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认证。所有通过认证的市(县)、区,县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继续保持完备的疟原虫血检设施和能力,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能及时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检,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疟疾病例均进行实验室基因鉴定。

四、防治策略和措施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地区疟疾流行特点、防控工作和能力状况,采取适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其中,二类县(区)实施以清除疟疾传染源、阻断疟疾在当地传播为重点的综合措施;三类县(区)实施以加强疫情监测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传播为重点的综合措施。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1.及时发现疟疾病例。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开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由市培训到市(县)、区,市(县)、区培训到社区和乡村,按期达到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指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具备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能力,配备发热病人血片镜检所需器材,及时对“三热”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按期达到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工作指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并采制滤纸血;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基因检测,按期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工作指标。

2.规范治疗疟疾病例。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其中对境外输入的疑似恶性疟病例可直接采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例要进行全程督导服药。为提高临床治疗及时率,市和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规定储备一定数量的抗疟药品,并加强对药品保存和使用的管理。年底前,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储备用于治疗间日疟的氯/伯喹至少30人份,用于治疗非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复方青蒿素类口服药至少10人份,用于抢救治疗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青蒿素类注射剂至少10人份(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各5人份);每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储备氯/伯喹至少10人份,复方青蒿素类口服药至少5人份,蒿甲醚、青蒿琥酯各1人份。年后的药品储备数量根据各地消除疟疾工作进程进行调配。

3.依法加强疟疾疫情报告与病例核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在1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核实,并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所有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要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复核;所有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滤纸血,要送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进行基因检测。

5.有效落实休止期根治和人群服药。各地要在每年疟疾传播休止期,组织对上年度发现的所有间日疟病例进行休止期根治。

(二)加强媒介防制

2.抓好个人防护。提高居民防蚊意识,提倡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触。

(三)加强健康教育

1.强化公众疟防宣传教育。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结合“全国疟疾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发和制作健康教育材料,为开展公众宣教提供技术支持。

2.强化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在出入境口岸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栏或电子屏幕等设施,在出入境旅客通道摆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旅游部门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组织对领队、导游人员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向旅客和游客宣传疟疾防治知识。

3.强化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教育部门要对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进行部署和安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工作指导。中小学校要结合健康教育课或主题班会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通过发放规范性宣传教育制品等方式,向学生家庭宣传相关防治知识。

4.强化社区宣传教育。二类县要在各医院候诊大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三类县应在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

(四)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

1.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卫生、教育、公安、商务、旅游、检验检疫等部门参加的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旅游部门按照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定期或不定期向旅游者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

2.开展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防护。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对出境人员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供咨询服务。旅游、商务等部门要督促旅行社、劳务派出机构等有关单位为出境人员提供抗疟药品和防蚊设施,并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对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培训。

3.做好入境人员疟疾筛查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在入境口岸对自境外疟疾高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疟疾病例信息。各级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返回居住地的境外输入疟疾病例以及居住地周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同批集中入境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和健康宣教。旅游、商务等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入境人员疟疾防治相关工作。

4.加大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力度。在疟疾流行区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蚊帐等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并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疟疾防控工作。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病例发现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向感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信息,协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沟通等工作。

(五)加强疟疾监测检测网络建设

1.健全全市疟疾实验室网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规范开展发热病人的疟原虫血片镜检。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进行复查,并抽查至少5%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确诊的疟疾病例血片进行复核,并抽查1%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各级实验室要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与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网络正常运行。

2.开展主动病例侦查。二类县(区)每个镇(街道)在疟疾传播季节至少开展5次主动病例侦查,对近2周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检或RDT检测。

3.做好消除疟疾地区的监测工作。对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的地区,继续开展相关医务人员疟疾诊治技术培训,重点加强临床疑似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并加强对来自疟疾流行区人员的疫情监测,防止出现继发病例。

五、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市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血地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市消除疟疾工作,建立由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血地防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军队系统消除疟疾工作按照军队管理体系组织,与当地政府消除疟疾工作计划同步实施。武警、公安现役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

(二)依照法律法规,科学消除疟疾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三)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消除疟疾工作相关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疟疾防治专项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旅游、商务等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出入境防病管理,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文广新部门负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科技部门负责将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列入科技计划。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协调抗疟药品、试剂的生产供应。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爱卫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蚊虫等病媒生物防制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

(四)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市和市(县)、区两级分别建立消除疟疾专家技术指导组,健全寄生虫防治与病媒生物防治专业队伍,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消除疟疾技术方案,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市卫生局要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负责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的专门科室并配备得力人员,负责消除疟疾行动的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承担消除疟疾工作任务的科室,并配备专职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消除疟疾工作。各级卫生部门逐级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业务水平。

(五)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经费物资

计生工作措施篇4

完善市乡两级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建立部门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制定出台有利于解决人口计生工作突出问题的政策措施。

加强和改进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校、人口学校、中小学人口理论和青春期健康教育阵地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社会宣传,开展和创新生育文明建设活动,建立以“党政为主导,群众为主体,创新为动力,品牌为载体”的计生宣教新格局。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稳定和加强乡、村计生队伍建设,加大管理和培训力度,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改革人口计生责任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加大打假挤水力度,大力提高人口信息真实性和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人口计生村(居)民自治活动。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与公安、卫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人口信息共享。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计生统计业务建设,开展打假挤水整治行动,提高计划生育统计质量。

加大财政投入,按省委《决定》和鄂财教发[XX年]125号文件要求落实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公益性服务和以钱养事的要求,确保计生工作运转和免费技术服务落实。

(二)严格依法管理,促进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全面贯彻《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认真落实《麻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加强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开展政策外生育清理整顿活动,加大对党员干部、名人、富人、狠人违法生育查处力度,依法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实行公示制度,整治在社会抚养费征收中降低标准、随意减免等违纪违规问题。加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力度,依法申请强制执行一批典型案件,并将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强化双向服务管理职责,加强部门配合,扩大区域协作范围,提高流动人口信息平台有效反馈率、办(验)证入库率、有效联系率,推动流动人口管理“一盘棋”格局形式。

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和使用的管理。严格实行票据管理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大调控力度,实行以奖代补。

(三)实行综合治理,逐步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加强协作,进一步完善对b超、终止妊娠手术、药品的管理制度,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两非”线索。

继续加强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应急分队”作用,加大对“两非”及遗弃女婴案件的查处力度。

加强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乡镇的调研、指导、督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爱女孩优惠政策》。

继续募集关爱女孩资金,扩大计生困难女孩家庭的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进一步完善、落实中考、高考加分奖励政策,营造全社会有利于女孩成长的舆论氛围。

(四)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机制建设。

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重点落实对人口计生工作人、财、物的投入和管理。

继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奖扶”、“特扶”制度,全面兑现独生子女保健、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做好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落实黄冈市委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对“双女户”结扎和放弃二孩生育对象实行奖励。加强部门配合和协调、积极做好各项惠民政策和人口计生政策的有效衔接,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实惠。

继续完善和改革人口计生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强化工作责任,改革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责任指标,采取明查与暗访,考核与评估,自报和复核相结合的办法。

继续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钱养事机制。将计划生育服务站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行“五定、五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作用,由市级统一购买公共服务及实行“以钱养事”,确保经费到位。

(五)开展生育关怀,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十二五”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规划工作,按期完成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年”活动,通过开展“科技大练兵”,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

计生工作措施篇5

统计学的基础为概率论,并充分利用数学模型,对现实世界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总结并推断,对现实世界进行预测,其是一种行为科学。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的卫生统计,是统计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卫生医疗工作中已经发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和应用,进而提高医疗单位现代化管理的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医疗管理工作中,卫生统计所得到的准确的数据能为其管理提供客观的重要现实依据,数据的质量准确度对医疗单位以及卫生事业部门的公信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严重的影响着决策以及政策执行的效果。总之,卫生统计只要在提供优质的数据的前提下,才能支持和保障医疗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才能充分体现卫生统计工作的所具备的重要价值。

一、我国目前卫生统计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卫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信息统计是医院在工作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基础,是医院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重要或者关键依据,能及时准确的反馈医院的运行状况以及常见的问题,管理者或者决策者根据数据,制定有效的合理的后期工作计划,进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合理的调置医院的资源,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晚上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但是在实际时间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医疗单位或者医院使用的相关报表比较多,其中主要包括季度、年度报表等,由于报表上报的时间不一,因此出现了加大的时限差,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严重的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量,另外,在日常工作中,部分人员忽略了卫生统计的重要性,报表中出现了很多错误数据,甚至数据遗漏等情况,同样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人流量不断升高,疾病的类型也不断丰富,临床分科细化,导致门诊或者病房登记的人数急剧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也日趋繁琐化,容易在工作中造成一定的偏差。

(4) 医务人员对于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忽视了数据原始性的重要作用,仅仅对数据进行估计,为经过深入的实际调查证实,导致所得的数据失真。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临床急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加,也会导致出现数据登记不及时或者遗漏。

二、规范和强化卫生统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并完善卫生统计工作

医院的义务人员要积极的学习我国相关的统计法的规章制度,遵照《新统计法》规范临床工作。建立相关的明确化职责机制以及协调方法,其制度的要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及现代化管理方向相符合,设立合理的专门科室,主要负责对信息的采集以及处理,配置相关的专业人员。让整个信息采集及处理分析等各环节进行良好的处理,使整个流程都处于一条工作线上。同时,医院可以加强奖惩制度,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另外,还要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对工作人员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并给与适当合理的建议。

2.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卫生统计工作中,除了对数据进行专门处理的相关人员之外,还包括全部的医务人员,由此,医院或者医疗机构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的卫生统计学知识培训,让其认识到卫生统计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的方法,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其管理、协调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工作人员能熟练的掌握相关的卫生统计学方法,能对数据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同时,医院还可以不定期的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扩展知识面,进行定期的讲座,让其了解更多的经验,加强自身对统计分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此外,医院还可以经整个流程当做工作者学习提高的一个过程,让其在信息交流之间,了解到数据和科室之间的具体联系,积极的思考自主的解决疑难问题,不断的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加强对数据的应用

计生工作措施篇6

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基础,该项工作收集的数据真实性及质量,影响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进展。现阶段,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一、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领导人员不重视性。基层领导由于思想认识不足,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进展,导致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效率较低下,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进展。此外,受基层党委及上级管理部门影响,导致内部部门信息沟通不足,不能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最终影响了数据统计工作的进展。

第二,统计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统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基层计生专干主要由年龄较大的育龄妇女担任。虽然这些人员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但是这些人员知识水平较差,而且年龄较大,难以适应计划生育工作需求;年龄计生专干虽然可以熟练信息平台进行计生工作,但不能正常开展日常工作,人员结构设置不均衡,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进展。

第三,人员流动性较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较丰富,来往流动性人口较多,导致基层计生人员很难掌握精确的人口数据,经常出现数据统计重复或遗漏问题。此外,由于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为了满足上级部门与领导者要求,出现了存在私自更改数据等操作,影响了人口与计生统计数据真实性。

第四,考核机制不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统计数据时,主要依靠社区统计人员进行数据收集和输入,在此N环境下,工作人员责任心与工作态度对数据准确性具有很大影响,容易出现统计错误问题。此外,由于年度目标管理中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无法对统计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影响了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进展。

二、促进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进展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战略性地位

计划生育是我国发展中制定的基本国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深入贯彻并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将其列入到我国重大事项中。同时各级领导人员还要及时转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并了解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意义,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质量。此外,还要各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提高数据真实性,促进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进展。

(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队伍

第一,提高基层与计划生育统计人员的水平。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较重要的工作,必须由业务水平较强的人员进行操作。所以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统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专业技术,选取能力较强的年龄人员担任计生专干,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质量。第二,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福利待遇,维持统计队伍稳定发展。为了保证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进展,可以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在街道、乡镇及村设置计生统计岗位,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同时提高福利待遇,维持队伍稳定,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展。第三,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养。进行人员培训时,可以从两方面进展,一方面,加强年龄专干人员工作业务能力培养,提高人员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对老年专干人员的计算机使用水平进行培训,老年专干人员经验丰富,了解统计工作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可以结合统计工作变化,加强培训,提高老年专干人员的信息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展的基础,所以必须构建统计管理制度,科学设置人口与计生统计工作相关表格和数据,构建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奖惩制度,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及时对工作不认真、上报并及时、报表出错的人员进行处罚,并将考核列入到年度考核中,促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提高统计质量。

(四)构建统计人员考核机制

为了提高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人员水平,必须结合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状况,制定合适的考核机制,及时了解统计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满足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需求。例如,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一票否决”制,取消弄虚作假人员资格,营造良好的数据统计环境。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可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及时、准确的反映人口和计划生育状况,进而制定出符合我国发展的国策。

计生工作措施篇7

一、认真学习,提高对贯彻落实《通知》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中组部、国家人口计生委等11部委的《通知》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的重要措施,对进一步完善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机制,切实维护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严肃性,更好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要把学习贯彻《通知》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切实抓好。要在把握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通过举办研讨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通知》的活动深入开展,切实强化各级各部门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责任意识、协调意识、统筹意识,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坚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地要以学习贯彻《通知》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中央《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湖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等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宣传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各级要每年集中组织策划一批计划生育公益宣传活动,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少生快富”等各种先进典型,公开曝光违法生育的典型案例,积极营造实行计划生育光荣、违法生育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建立计划生育新闻宣传审核制度,对涉及社会公众人物生育情况的宣传报道要事先向人口计生部门核实其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新闻媒体要严把质量关,客观、真实地宣传和报道人口和计划生育新闻事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完善制度,建立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协调机制

自觉遵纪守法是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人物重要的社会责任。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人物应带头模范地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建立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的部门审查和通报制度。各有关部门在提拔任用干部,推荐各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候选人、工商联执委,评选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时,要审查其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要建立公民生育情况公开和通报制度。批准党员、干部再生育以及发现党员、干部违法生育的,应及时向同级组织、监察、人事部门通报,组织人事监察部门应做好登记、备案工作;发现社会公众人物违法生育的应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通报;发现城镇居民违法生育的,应及时向同级中国人民银行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应将城镇居民违法生育情况纳入征信系统,进行信用评级,对其经营、贷款等行为加以制约。

人口计生部门要建立公民再生育审批结果公开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市级人口计生部门对再生育申请作出决定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将批准再生育的夫妻姓名、生育子女情况、法规政策依据、批准机关、举报电话在本级政府网站公开,同时要在申请人户口或工作单位所在地乡(镇、街道办)、村(居)民委员会政务(村、居)公开栏和申请人所在单位公示7—10天,以接受全社会监督。各地要完善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受理计划生育违纪违法案件的投诉举报,并在规定期限内调查取证,及时反馈查办结果。

四、严格执法,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

各地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清理违纪违法生育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对二胎审批、二胎及多胎生育的情况以及违法生育者的党纪、政纪处分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查。突出工作重点,要狠抓党员、干部、名人、富人违纪违法生育的查处。运用新闻媒体集中曝光一批违法生育的典型案件,公开揭露一批造成恶劣影响违法生育的党员领导干部、名人及民营业主。督促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县(市、区)加大对“两非”案件的查处力度。

计生工作措施篇8

企业是社会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及企业工作人员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直接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否。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探索新的管理途径和服务模式,优化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及管理手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才能实现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与服务并重,全面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结合企业现状落实科学发展观念

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中明确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下,社会各个单元,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完成自身生产和经济发展任务的同时,应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现阶段企业经济机制的变化、竞争机制的运作,使企业工作人员队伍发生较大变化,给计划生育工作的跟踪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社会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导致试婚、非法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屡见不鲜,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内容。传统的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模式注重对已婚群体生育行为的计划管理,忽略了对再婚和未婚生育行为的管理,影响了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党政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有所减弱,管理政策的不断更新,新旧政策和管理观念的摩擦,导致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难度日趋增大。

新形势下强化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应结合企业计生工作现状,分析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积极探讨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协调、可持续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观念,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企业工作人员生育水平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企业计划生育工作部门应致力于合理改善企业人口结构,以提高出生人口整体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增强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统筹发展的先进意识,将企业人口发展纳入整个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国策中进行考虑。

二、转变观念做到计划生育工作服务与管理并重

新形势下企业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紧密结合,由以社会生育计划管理为主要方向转变以社会制约和利益导向结合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综合服务。目前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进行依法管理,使计划生育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但在企业的体制改革中,往往存在计划生育部门从机构设置到人员分布日趋减少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工作人员认为目前国家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政策较为宽松,可以满足任何生育愿望。针对企业计划生育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复杂局面,企业党政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转变观念,纠正企业人员的错误认识,调整工作内容,实现企业人口发展的科学有序。

企业人口及计划生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转变观念,是新时期对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也是企业党政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履行的责任。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强化管理,应从领导做起,以党政领导班子为首自觉加强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人口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重新认识计划生育共组的重要性,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企业党政领导应实时关注本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态势,注重培养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思想好、业务精、素质强的企业计划生育队伍。同时健全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监督机制,有效协调企业各部门职能,将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建立新机制在新形势下抓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

新形势下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机制需要兼顾国家整体利益和计划生育家庭现实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亲民惠民的基础上,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服务工作。准确把握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正确的舆论导向,从企业职工的现实利益出发,加强企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新时期的生育观念,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引导职工群众按照党和国家的人口政策及法律规范规范生育愿望和行为,以促进企业全体人员计划生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积极帮助企业人员解决计划生育思想认识和现实利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人员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规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发展对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始终能走在社会前列的现实需要,如何推动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应着力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认清形势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将加艰巨。近年来,许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如:底数难摸清、孕情难掌握、工作难落实的问题更加突出,技术服务的质量与职工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更应认清抓好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宽的眼界,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努力使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成为造福职工的“幸福工程”、促进单位和谐的“稳心工程”。

2. 把握特点规律,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计划生育特点规律蕴含于计生工作者实际工作环节和过程之中,当前要着力实现“四个转变”:工作任务从强调人口过快增长,转变到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为主上;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抓计划生育,转变到以法行政、利益激励、信息引导、优质服务等多综合措施并用上;工作标准从着重考核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情况,转变到把为职工服务、提高职工满意度为标准上;工作对象从已婚育龄职工转变到包括男性职工、子女、大龄青年、合同制人员、流动人口等在内的不同人群上。

3. 围绕重点难点,进一步加强问题研究:随着人口计划生育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单位流动人口和临时工不断增加、孕情掌握难度大、计生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大龄职工婚恋难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创新性地抓计划生育工作,就必须以难点重点问题为抓手,以新的思路研究对策,靠法规制度解决问题,把难题转化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起点和发展的突破口。因此,要围绕育龄职工生育意愿呈现出的新变化,不断改进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围绕婚育管理遇到的新情况,积极探索科学管理的新办法新途径;围绕着职工对服务保障的新需求,把服务领域向大龄职工婚恋、心理咨询疏导、子女教育培养等领域拓展,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益。

4. 紧贴单位实际,进一步抓好典型引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政策,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单位重点工作、作为硬性任务来完成。要善于从工作的实际中发现典型、紧贴形势任务树立典型、围绕工作需要宣传典型、组织职工学习典型,如:“文明职工”、“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单位等,结合我们组织的其他大型活动,不失时机地开展“学先进、做模范”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五、总结:创新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应健全企业人口计生工作的保障制度,解决执行计划生育工作家庭的后顾之忧,不断强化企业基层单位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计划生育工作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计划生育工作格局。在强化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口观念,增强企业整体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紧紧把握稳定我国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和目标,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确保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促进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参考文献:

[1]那孜拉,王菊红. 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体会[J].北方药学, 2012,(09) .

计生工作措施篇9

二是深入调研、科学决策。为抓实全县“营改计划”工作,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县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同时实行班子成员和股室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及股室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县“营改计划”工作“十六字”总体思路:高度重视、审慎行事、稳步推进、规范操作。工作目标:不搞“一刀切”,在全县形成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三种供餐模式。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营改计划”工作涉及全县20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7 403名学生。4月份以来,省、市多次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学校食堂的改造和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过渡到以食堂供餐为主的供餐模式。目前,全县共有26所学校11 371名学生平稳进入食堂供餐;15所学校317名学生进入家庭托餐。到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县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将达40所,学生20 640人,家庭托餐学校15所,其余154所学校36 400人继续由企业供餐。

四是精心组织、强化管理。从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全县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各成员单位和乡(镇)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方联动,多次到学校指导检查。特别是具体负责实施此项工作的教育部门更是多次研究,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做到了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三个安全”。

完善监督机制。全县建立完善了“营改计划”工作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即学校成立了家长、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参加的监督小组。外部监督,即成立了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成员单位参与的监督小组。各学校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运行结果和资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通过内部和外部双重监管,在全县营造了一个安全、透明、公正的供餐氛围,确保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安全平稳运行。

确保食品安全。全县各学校牢固树立了食品安全无小事的思想,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从采购、储存、制作、分发、陪餐、留样、消毒等整个流程都建立了规范的制度。县教育部门联合食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开展了经常性的专项检查,督促落实整改,确保了学生的就餐安全。

计生工作措施篇10

1、《宪法》明确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规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自觉遵纪守法是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人物重要的社会责任。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人物应带头模范地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出现干部职工违法生育的,当年不得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原来是精神文明单位的,取消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4、党员、干部、社会公众人物应积极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调查。对有举报并有一定证据证明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社会公众人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调查;当事人拒不承认的,可以要求当事人进行技术鉴定,当事人应当配合。拒不配合者视为违法生育,按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党纪和政纪处理。

二、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

5、积极宣传中发〔2006〕22号文件,广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重点宣传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7、新闻媒体要客观、真实地宣传和报道人口和计划生育新闻事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涉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变动的宣传,一定要全面准确、禁止炒作,需与人口计生部门联系之后再酌情决定;对涉及社会公众人物生育情况的宣传报道要事先向人口计生部门核实其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对涉及计划生育内容的批评性报道,要特别慎重,须事先征得分管人口计生工作领导的同意,发稿前须与人口计生部门联系,从大局出发,审定核实,妥善处理。

三、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违法生育行为

8、认真组织开展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和落后乡村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各地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和落后乡村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对二孩审批、二孩及以上生育的情况,以及违法生育者的党纪政纪处分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情况进行检查或审查。对违法生育人员和尚未处理到位的违法生育人员,依法依纪予以处理。对典型案例,要集体研究,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坚决杜绝恶性案件的发生。

9、凡违法生育的,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征收男女双方的社会抚养费。违法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分别按男方和女方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各三倍征收社会抚养费。个人实际收入高于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倍以上的,按其实际收入的三倍计征社会抚养费;违法生育第三个子女及以上子女的,每多生育一个子女,分别按男方和女方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六倍征收社会抚养费。个人实际收入高于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倍以上的,按其实际收入的六倍计征社会抚养费。

10、依法调查取证、核实违法生育情况,核实当事人的实际收入。对难以确定收入的,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估其实际收入。征收户口不在本地的违法生育人员的社会抚养费时,必须通过正式途径协商其户口所在地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调查、核实其实际收入,然后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对社会公众人物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要向上一级人口计生部门备案。

四、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制度

11、建立相关部门计划生育工作联系制度。组织、宣传、文明办、监察、公安、文化、人事、民政、工商、广电、体育、文联、青联、工商联等有关部门与人口计生部门之间,原则上每季度通报一次情况,特殊、重要情况随时通报。公安机关办理二胎及以上婴儿入户,应向同级人口计生部门通报。认真落实《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与省执纪执法部门工作联系制度》,市人口计生委每季度向市委组织部通报领导干部个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情况和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依据;组织、人事部门提拔、任用干部有举报违法生育问题以及生育情况不清的,应向同级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征询该干部执行生育政策情况。

12、建立计划生育情况审查制度。党委有关部门推荐各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青联推荐青联委员候选人,工商联推荐工商联执委,工会、人事等部门评选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要就有关人选执行计划生育情况征求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意见,由具有管理权限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情况进行审核把关。上述人员中有生育或收养第二个及以上子女情况的,须有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核意见;属于违法违纪生育或收养的,应有纪检监察机关的处理结论。审核、处理结论向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并归入本人档案。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申报精神文明单位的,须有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做到凡未进行审核的不上会、不上报、不考察、不审批。凡报送上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干部任免、选举和各类评先的材料,须包括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本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情况和所负责区域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

计生工作措施篇1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规模也逐年增加,建筑业安全生产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也没有对安全投入做明确的规定;在工程投标报价中,对安全措施费用的规定过于笼统,无法真正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水平的控制管理。

二、工程量清单中的措施项目费计取

(一)措施项目的确定。措施项目费是指工程量清单中,除工程量清单项目费用以外,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按照国家现行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要求,必须配套完成的工程内容所需的费用。措施项目费作为一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费用,其组成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措施项目名目繁多,措施项目清单就是“菜单”式的,即由业主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给出的措施项目一览表中给出的措施项目提供措施项目清单,而承包商根据该清单报价,如出现未列项目可做补充。

(二)措施项目费对安全水平体现不足。措施项目不构成工程的保障性项目,虽然和工程直接费没有关系,但是很多和安全有关的措施在措施项目中都有体现,根据清单规范所列出的措施项目清单可见,很多措施项目本身就是安全保护措施。同时,因为通用项目涉及到每个工程项目,所以在2005年建设部出台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同时各省市均出台了相关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专项规定,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作为不竞争的强制性费用计入措施费。可见,措施费的发展力图将施工项目中未提到的安全措施囊括进来,并不断加大力度,但这种计价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措施费中未区分项目本身的安全隐患和实施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安全影响,笼统归纳使得无法具体分析出安全措施到底用在何处、作为何用,自然也就无法计费。

2、未区分建成建筑产品的施工措施和人员施工时的安全保护措施。

3、安全文明措施费的组成与临时设施、脚手架等措施项目费所包含的内容存在交叉,如安全网、安全竹笆、电气防护费与脚手架措施项目费内容未做区分。首先,由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与临时设施费和一般施工措施费相比具有不可竞争的本质区别,安全文明措施费使用范围的不明确将直接影响该费用的计取、使用和监管。其次,安全文明措施费的计取方式不尽科学。由于工程类型以及工程所要达到的安全文明水平存在差异,概预算中的安全文明措施费与实际投入也存在差异,这样的做法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实际所需投入,也容易在结算时产生纠纷。另外,安全文明措施费是静态管理,但建设工程工期较长的特点决定了对安全文明措施费应是动态管理。

三、如何在措施项目费中体现建筑安全水平

(一)措施项目的分类。根据《计价规范》措施项目一览表中所列的项目,有些措施项目与施工组织有关,有些与施工技术项目有关。因此,基于措施项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先将措施项目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为组织措施费;另一类为技术措施费。(表1)组织措施费可以理解为,贯穿于工程施工始末,而且不固定属于某一分部分项工程,可以说它几乎服务于整个工程项目。所以,这部分计费的特点偏重于招标人对组织措施费的具体计取形式以及招标人对组织措施费的结算方式。技术措施费和分部、分项工程是密不可分的,是保障分部、分项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性技术措施。

(二)措施项目安全水平的计取。鉴于目前措施费中对安全管理的笼统划分,我们可以在现有模式下建立独立的安全措施项目作为措施项目的组成部分。安全措施项目属于组织措施费中的一种,可以将它定义为为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顺利进行的安全保障性措施项目。它的特点与组织措施费相同,贯穿于整个工期,不固定属于某一分部、分项工程,服务于整个工程项目,同时它作用于整个建设生产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安全措施项目分为安全文明项目、安全生产项目和安全生活项目。(1)安全文明项目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共等项目;(2)安全生产项目主要指保障安全施工,但不属于具体施工措施的项目;(3)安全生活项目主要指保障生产工人在施工生产之外健康、卫生生活的项目。

(三)安全措施项目费的计费方法研究。措施项目费的计费与分部、分项工程不同,前者是非闭口的,即承包商报价时可依据实际工程特点对措施项目进行增减。这表明,措施项目的估算比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更复杂。按照项目的不同特点和性质,有些项目是通过实体反应的,对于这类措施项目,可以通过消耗量定额以及现行工程量计算方法按实计算;而有些项目因为与外界环境有关,且不好量化,那么如果有其他部门以另外的方法给出了测定方式则按该部门给出的方式计费,如果不能则通过类似方式替换的方法进行估价,如在噪音环境中为减少噪音,将施工方法改为铆接,则按照铆接的施工方式计费。表2为针对不同的安全措施费用给出不同的计费方式。(表2)

计生工作措施篇12

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计算和收取

(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具体收取标准,按照《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建造价发〔〕453号)和《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价管理办法》(建发〔〕107号文件)规定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标准计算和支取。

(二)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持填制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评价及费率测定表》(一式四份)、中标通知书、投标报价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申请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总费率和基本费率测定。

(三)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定的总费率,到经财政部门批准开设的专用存款帐户缴纳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凭存款凭证到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部门开具“省非经营性结算统一收据”,并将缴费收据复印件交给施工单位,作为施工单位向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部门领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凭证。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缴费收据等有关安全施工措施资料。

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支付

(一)按照《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建发〔〕151号)文件精神,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和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部门应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分阶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文明施工评价,作出定量评价结论。评价结果作为施工单位领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依据。

(二)施工企业应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专项使用,申请支付各阶段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时,先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各阶段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自检,并填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申请表》,经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同意后报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部门。

(三)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部门收到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申请后两个工作日内,组织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组成的“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小组”对施工工地现阶段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采用定量预付、竣工结算的方式划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按基本费、现场评价费两部分计取。

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申请表》、安全文明施工费缴费凭据和造价部门核定基本费率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评价及费率测定表》,向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预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经过现场评价符合开工条件的,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基本费用的50%预付。那一世

2.经现场施工准备、二层完工、主体完工(高层建筑每十层)、装饰装修等阶段安全评价,工程竣工后,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申请表》、安全文明施工费缴费凭据和和造价部门核定现场评价费率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评价及费率测定表》,平均分数达到安全文明施工合格标准的,100%计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基本费;平均分数达到安全文明施工优良标准的,按规定计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基本费和现场评价费。

3.工程竣工并按规定办理工程备案手续后,剩余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全额退还给建设单位。

(四)凡经分阶段评价未达到安全文明施工合格标准的(指经限期整改后仍未达到安全文明施工合格标准)、未经现场评价的工程,一律不得计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预付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基本费用,工程竣工结算时由建设方在工程款中扣除。

(五)施工期间承包人发生四级(含四级)以上质量安全事故的,不计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中的安全施工费。工地地面应做硬化处理而未做的,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中的文明施工费按应计费率的60%计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