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扶贫工作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5-15 18:28:26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1

随着访村活动的开展,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每一个家庭的情况。因为大多数村民会趁着天气凉爽的时候干活,所以为了不耽误村民的时间,我们志愿者尽可能早的到要走访的村里或者在中午大多数人都在家休息的时候。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毫无怨言的想要去了解每一个家庭,我们想知道他们的生活情况,想知道他们每一个小小的愿望。每到一户人家,他们都很热情,也很乐意回答我们的问题。所以尽管再大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也阻挡不了我们要走访的决心,这就是志愿者的工作态度。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2

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宣传展示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以及经验做法,展现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风采和作用,进一步营造支持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环境,引导更多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活动的重点是宣传志愿者的典型事迹,展现他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动人风采;宣传志愿者组织的做法和经验,展现志愿者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展现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宣传其他单位和组织在招募使用志愿者的典型做法和志愿者服务与其他服务相互融合的经验,展现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中的强大生命力。

二、主要举措

(一)以单位推荐的形式组织各级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类组织及其他单位和组织深入挖掘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优秀个人、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等。

(二)以“扶贫日”(10月17日)为契机,集中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三)积极利用好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两工协作”机制,发挥好工作在扶贫一线的社工人员及组织的作用,挖掘脱贫攻坚志愿服务中的典型事迹、经验做法,并结合扶贫社工项目积极宣传和展示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风采和成效。

三、实施步骤

(一)7月31日前,各市(县)民政局制定完善本地区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活动总体方案,明确活动目标、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

(二)8月-9月,各地根据活动方案,深入挖掘本地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优秀典型,主要包括参与脱贫攻坚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或其他单位和组织、志愿服务项目以及民政部门四部分,重点收集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的典型事迹、志愿服务组织及其他单位和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民政部门推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研究思考和经验做法,要求每一部分至少有一个优秀案例,并形成书面材料,与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总结一起由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民政部门报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

(三)以“扶贫日”(10月17日)为契机,在前期收集志愿服务优秀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等,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四)10月25日前各市(县)对本地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活动进行总结,并报送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地要高度重视本次宣传展示活动,将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领域,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好宣传展示活动。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3

河南省太康县农牧局十分重视扶贫工作,派出4名副科级干部分别到转楼乡褚庄村,高朗乡孙庄村、滑庄村任第一书记和五里口乡郭楼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积极投身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立足自身优势,充分调研论证,找出了一条帮扶脱贫的“畜牧模式”,受到所包贫困村户和帮扶责任人的称赞,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扬。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为推进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实现整体脱贫,太康县农牧局党委成立了以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永兴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太康县畜牧产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主抓扶贫工作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任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畜牧产业扶贫的日常工作。针对该县扶贫工作实际,结合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制定了《太康县“十三五”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对畜牧产业扶贫的指导思想、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达到的预期目标以及畜牧产业扶贫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解读。畜牧产业扶贫办公室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制定贫困村户脱贫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为充分发挥畜牧产业的扶贫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全县扶贫攻坚战,太康县农牧局组织全县畜牧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部分保险公司法人、畜牧产业扶贫专家召开畜牧产业扶贫专题座谈会,总结畜牧产业扶贫基地、保险公司在畜牧产业扶贫方面的典型做法、脱贫的成效、带动帮扶贫困户数量、增产增收情况以及扶贫基地在帮扶贫困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探索畜牧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积极组织全县热心于畜牧产业扶贫,志愿从事畜牧产业扶贫宣传、畜牧产业扶贫服务和其他与畜牧产业扶贫相关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的企业法人或畜牧业管理者、服务者成立畜牧产业扶贫志愿服务队,抱团扶贫,相互支持配合。志愿服务队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全心全意为贫困户服务,为参与畜牧产业扶贫的企业服务,提高畜牧产业扶贫服务水平,提升贫困户的增产创收能力,营造良好的畜牧产业扶贫环境。志愿服务队深入贫困村开展畜牧信息、技术、资金服务等扶贫服务活动,为助推太康县精准扶贫工作作出应有贡献。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共募捐扶贫资金15万余元,为5个贫困村购买了1.5万只鹅苗,为两个贫困村村委送去了价值2万元的办公桌椅。

选定养鹅扶贫产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助力精准扶贫。根据绝大多数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在征求畜牧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调研,最终由领导班子和技术专家组讨论,通过养鹅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鹅是草食类家禽,具有耗粮低、投入少、产出多、易饲养、效益高和适合农户饲养等特点。买一只苗鹅需5~10元,饲养65~70天即可出售,每只共需成本15~16元。按每斤10元的售价计算,每只鹅可卖60元左右,获利30元。如果是产蛋鹅,每年每只平均产蛋70枚,每枚蛋按照5元计算,除去成本每只鹅每年盈利300元左右。农牧局通过募捐为每一个贫困人口发放10只鹅苗,可实现脱贫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科技先行”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抓手作用。该局成立畜牧技术专家组定期到全县22个乡镇进行针对贫困村户的养殖技术培训,抽调业务骨干编制畜牧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目前《家庭养鹅技术实用手册》已编制完成,1000册已免费发放到养鹅贫困户手中。太康县畜牧产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乡村防疫人员专门负责贫困村的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定期为贫困村的畜禽进行免费防疫和疫病治疗服务。根据农牧局制订的精准扶贫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采取畜牧产业志愿服务队到村集中培训、畜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一对一”“面对面”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主要把时间集中用在生产实践当中,真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有意愿新建养殖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由畜牧部门无偿提供规划、设计及其他技术指导,协助办理动物防疫条件许可证。截至目前,已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11期,共计3716人次,指导贫困村新建年出栏500头肉牛育肥场1座,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涉牧资金向扶贫倾斜,畜牧龙头企业带动扶贫。积极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试点项目补助资金、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资金等涉牧资金向扶贫倾斜。安排资金250万元,用于支持列入县乡扶贫产业基地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圈舍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或贫困村新建养殖(小区)奖补。奖补方式根据养殖场扩建(新建设)的生产规模,支持其引进优良种猪。按照河南省畜牧局、省财政局下拨该县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试点项目补助资金190万元项目资金使用有关要求,由县农业银行提供贷款总额为950万元的畜牧业发展贷款,为贫困户畜禽养殖贷款和中小养殖场户贷款提供担保。同时对涉牧扶持政策进行整理,并在网站、电视台,方便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申报。依托太康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河南省豫康农牧有限公司、太康县永启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大型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带领贫困户发展养殖和安排劳动力就业实现脱贫目标。太康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在太康县积极复制推广内乡县“两个全覆盖”扶贫模式,优先在贫困村O计建场,优先安排贫困村劳动力和贫困户大学生就业,就业后每月收入3000~5000元,带动其稳步脱贫;同时为落户项目村硬化道路,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出行;在养殖场区周边铺设农田管网,无偿提供液态肥资源,实现沼液就近还田,降低施肥成本,帮助养殖场周边农户增产增收。龙头企业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发展模式,由合作社或农户代养,企业统一收购,减少农户养殖风险,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太康县规模以上企业安排就业2452人,帮助1938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4

脱贫攻坚帮扶心得感想【1】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必须找准路子,实施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激发贫困群众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合全社会之力。脱贫攻坚需要形成合力,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要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把所有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集、聚合,对照标准,彻底整改,高标准完成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加强党的领导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脱贫攻坚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啃硬骨头和攻城拔寨的收官冲刺阶段,只能成功,没有退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凝聚共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强大力量。

脱贫攻坚帮扶心得感想【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不仅要求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更要坚持长远、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小康路上,不能有一个掉队者。摘穷帽、拔穷根、断穷源,这既是民生夙愿,也是群众祈盼,只有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日子才能红火起来,百姓掌上也才能响起来。

各级干部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定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抓好各项扶贫工作落实,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一要完善方案措施,统筹协调推进。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和要求,熟练掌握并用好用活帮扶政策,真正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二要强化精准帮扶,做到四个精准。要强化精准理念,把精准扶贫的理念贯穿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强化精准发力。深入分析研究贫困对象的现实状况、致贫原因、脱贫出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攻坚突破;要强化精准施策,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致贫原因等差异,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帮扶策略,对不同贫困户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要强化精准管理。

三要突出帮扶重点,增强帮扶效果。主抓有利于当地的扶贫产业;加快推进贫困村屯道路、水利、电力、信息网络、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用好用活上级移民搬迁扶贫政策,把移民搬迁与城镇化、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金融服务精准帮扶;

四要讲究方式方法,力争事半功倍。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着力选准配强村级班子,下功夫选拔一批有文化、能力强,视野比较开阔,有带领群众致富觉悟和信心的年轻人充实村级班子;要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定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群众多沟通、多商量,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要注重示范引领,培养典型、推广典型,特别在产业扶贫中要善于总结经验。

五要尽快形成“五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把上级的扶贫政策宣传好,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业扶贫要以市场为导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

脱贫攻坚帮扶心得感想【3】

坚持脱贫达标目标不动摇,在提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弱项。

一是更加注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当前,“扶志扶智”工作还很滞后,扶智还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训层面,产业发展也较为薄弱,必须抓紧补齐短板,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是更加注重信息化。尽管全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脱贫攻坚信息化建设,但现在反而滞后了,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迎头赶上,确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是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当前,群众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从思想层面看,有的干部嫌弃群众、看不起群众,工作不尽心。从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规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导致工作无所适从,没办法跟群众交心,难以赢得群众信赖,有的干部处事不公,甚至违法乱纪,导致越级访、重复访、缠闹访不断。

四是更加注重工作创新。近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先后探索推行了“支部+X+贫困户”、村级帮扶机制、能人兴村战略、企业“爱心”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但从工作层面来看,我们抓落实的效果还不够好、质量还不够高,还没有抓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样板和典型,缺乏深度总结和提炼,宣传的力度和效果欠佳,甚至有些工作虽为我们首创,但却“花开别家”。

脱贫攻坚帮扶心得感想【4】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最后7000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个“硬骨头”,当务之急,正是先要除掉“头脑贫困”这个障碍。特别是,“等靠要”的观望心态、依赖心理和功利思想,当前还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人穷志短、不思进取。有的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他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一位乡镇干部曾说,每当发一些救灾、救助物品,就会有一些群众相互“攀比”,出现争穷比穷、“躺着当低保户”的现象。

比如观念落后、被动依赖。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戴上“贫困县”帽子,意味着可以多出来几亿元甚至更高的财政转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贫”,只等“救助”,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帽?

又如思路闭塞、方法单一。一些干部缺乏深入调研内容'>调研,找不到病因,开不出方子。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只会用老办法,或者不顾实际抄别人的经验。芦笋价高,就要求大家都种芦笋,一哄而上“烂市”了,再改种山药,结果种什么赔什么,农民挣不到钱,不仅无法脱贫,还失了信心。

贫穷不可怕,怕的正是这种思想和思路的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解决好了精神面貌,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可能化短处为长处,变劣势为优势,让“至贫”能致富。反之,如果扶贫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就算花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也不能持久,甚至还会陷入“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恶性循环。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脱贫攻坚帮扶心得感想【5】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然而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5

在__区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机关工委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深入基层,广泛征求广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创新机关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新平台,在总结过去开展的支部“1+1”对口帮扶区内贫困青少年活动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党员义工活动的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过去支部“1+1”帮扶活动情况

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__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从20__年开始,机关工委在各支部组织开展了“1+1”志愿帮扶区内贫困青少年活动,每一个支部固定对口帮扶1—2名区内贫困青少年,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眼界、送信心”的“四送”活动,区内共有34名贫困青少年得到此项关怀。机关各支部利用节假日、孩子生日和周末之际,采取上门慰问、送书、送温暖、邀请贫困青少年参加__区工业旅游等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每一年,各支部赠送的物资等共达7万元左右,得到了贫困青少年家庭和所在街道、社区的充分肯定。

二、党员义工活动的提出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__的目标,坚持把开展党员义工服务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机关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2、具体措施

1、发展党员义工队伍。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义工队伍。机关各支部要大力宣传开展党员义工服务的意义,宣传党员义工服务的内容和做法,营造“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是党员当义工”的氛围。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引导广大党员人人主动当义工,积极做义工。

2、各支部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的培养、教育和引导,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争做义工,为和谐__的建设贡献一份爱心。

3、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义工队伍的管理,建立“党组织指导推动、党员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机关工委将根据各支部党员义工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加强指导,总结交流,促进党员义工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4、积极开展义工服务。全体党员要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机关每一位党员,全年参与义工活动不少于20小时。要围绕__区确定的“贫困青少年和孤老残弱全覆盖帮扶,文明宣传”三大项目,每两个党员固定对口帮扶一名区内贫困青少年,并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眼界、送信心”的“四送”活动;关爱孤老残弱,积极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大型宣传等活动。科技、卫生、教育、计生、城管等部门还可结合行业特点,积极打造科技服务、医疗保健、教育咨询、计划生育、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环保护绿等专业特色服务队。

5、加大考核激励。要将党员参加义工服务活动的情况作为党员和党组织评优选先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考核内容,机关各支部及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员义工活动的情况将纳入每年优秀志愿者组织及优秀志愿者个人的评比、表彰。总结党员义工服务活动经验,弘扬党员义工志愿者精神,大力宣传党员义工的先进事迹,扩大宣传的辐射面,增强宣传的影响力,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带领广大党员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各支部在党员义工活动中负责与社区的沟通联系及活动的组织工作。

三、开展义工活动的效果

机关每一位党员,全年参与义工活动不少于20小时。且围绕__区确定的“贫困青少年和孤老残弱全覆盖帮扶,文明宣传”三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

1、每两个党员固定对口帮扶一名区内贫困青少年,并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眼界、送信心”的“四送”活动。这样,区内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6

近年来,福安市文化馆响应省文化厅、省艺术馆提出的开展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主题的“艺术扶贫工程”活动的倡议以来。积极开展以面向农村艺术扶贫工作,认真解读“艺术扶贫” 这一文化品牌的内晗,深入探索特色文化,创新艺术扶贫。坚持三部曲,即:第一阶段,资源整合、设施共享,从“小文化”向社会“大文化”延深。第二阶段,成立农村艺术扶贫志愿者协会,艺术扶贫实现“社会化”。第三阶段,艺术扶贫与畲族文化有机对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在不断创新艺术扶贫、构建和谐文化活动中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一、资源共享,艺术扶贫进校园

福安市总人口65万,其中少年儿童占15万人,除了城区几所重点小学外,大部分少年儿童都生活在乡镇和偏远农村。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有艺术素质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从小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福安文化馆在开展艺术扶贫活动中,突出自主性,发挥专业人员和场地设施的优势,资源共享,开创具有专业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授课形式,选择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市老区中学,是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当市区儿童每节课耗费几十元、上百元去学钢琴、舞蹈时,该校却有不少贫困学生连基本的音乐知识都没有人教。福安市文化馆就以该校为试点,开展第一阶段的“艺术扶贫”。在该校开设了戏曲、舞蹈、美术、音乐、文学、摄影等课程。文化馆10各专业干部分别下到各年段,按照学校课程设置进行授课,每人每周平均二个课时,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给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个别授课,通过兴趣小组发现人才,组织校舞导队,极大提高了学校的艺术氛围。为了让学生享受到正规艺术教育,把学生带回文化馆,提供排练厅,赠送练功服、舞蹈鞋及乐器等。“六一”儿童节该校组织建校以来的首场文艺晚会,该校校长说:“这是我校建校以来最成功的晚会,感谢文化馆开展的艺术扶贫工作,加强了我校的艺术教育氛围,提升了我们学生的艺术素质”。通过多年艺术扶贫,摸索出一套组织好课堂45分钟艺术扶贫的适用教学方法,撰写了《美术横向教学尝试》教学论文。极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缩短了教学课程。2010年国庆,老区中学的孩子们带着他们自己的节目《白扇诗》,首次登上了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汇演的舞台,并受到好评。

一花带来百花香,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同时,福安文化馆对全市农村中,小学(包括幼儿园)进行全面幅射,建立了2个艺术扶贫重点基地和4个未成年人文化创作基地,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起来,一时间,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此起彼伏,蓬勃展开。使全市更多的农村贫困儿童受到文化艺术的薰陶,给孩子们带来了鲜活的改变。

二、成立志愿者协会,艺术扶贫“社会化”

文化馆作为弘扬群众文化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一方面受人员和经费限制,另一方面受体制约束,单凭我们文化馆几个人的力量,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艺术扶贫应该冲破“小文化”的束缚,本着“大文化”的理念拓宽发展思路,以文化馆、艺术学校为龙头,实现艺术扶贫社会化。

在开展艺术扶贫工作中,不少文艺界人士和其他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艺术扶贫队伍中来成为艺术扶贫的自愿者,为此我们成立了“农村艺术扶贫志愿者协会”,以各个文艺协会的专业人才为主,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深入浅出扎实推进艺术扶贫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农村艺术扶贫志愿者协会”利用各协会的艺术力量进行艺术扶贫,与范坑乡、溪尾镇、松罗乡、赛岐镇等乡镇联合举办纪念总理“绿色油库”题词五十周年文学笔会、“海上田园”文学采风等多项活动。市音乐协会、舞蹈协会利用双休日,承担老区中学、福安四中等学校的音乐舞蹈兴趣小组教学工作;舞蹈协会到坂中中心小学、市聋哑学校义务承担这两所学校的舞蹈教学工作;美协协助穆阳中心小学编辑《穆阳中心小学书法美术作品集》;书法协会培养的学生上街为市民义务写春联。福安市的省作协会员到上白石镇福安八中等学校开设散文、小说、诗歌、散文诗等专题讲座。

“农村艺术扶贫志愿者”的行动,在社会各界也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市教育局主动邀请我们下乡选点,共同探讨艺术扶贫教学机制。一些还未列入艺术扶贫的农村学校强烈要求艺术扶贫志愿者尽早到他们学校,圆孩子们的艺术培训之梦。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也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要求到农村学校讲授文学课程。不少文艺工作者都无条件接受我馆的教学安排,从不推辞。

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援助使艺术扶贫工作得到了升华。正是由于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艺术扶贫切切实实成为当地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文化馆的各项工作也因此得到市政府与及社会重视,影响力越来越大。福安市文化馆也因此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继承民族特色文化艺术扶贫“边缘化”

福安市是全国畲族人口最聚集的县级市,畲族人口6.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1.3%。畲文化是我市群众文化的瑰宝,优秀的畲族文化搏动着畲族的原始生命,洋溢着原生态气息的田野风情,是福安文化的一大特色。但在福安西部畲族乡农村学校进行艺术扶贫时发现,畲族文化日益汉化,新一代畲族少年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几乎为零,不懂讲畲语,不会唱畲歌,不会跳畲舞,不穿本民族服装。因此,我们把艺术扶贫与拯救畲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地结合起来,在继承优秀畲族文化的同时,将它发扬光大。

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畲语、畲歌、畲舞等畲族传统文化都是口头流传世代相承的,要使其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恢弘,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我们找来有畲族歌舞专长的畲族文化工作者加入到“农村艺术扶贫志愿者”的行列,以畲族学生最多康厝中心小学为扶贫点,创建了“畲族文化传习所”,开展畲语进课堂、班班有畲歌活动,成立了师生畲歌小合唱团、畲族武术兴趣小组,让畲文化学科的有机整合。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7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一项兴起不久、发展迅速的公益事业,其社会价值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大学生志愿者“扶贫支教”活动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尤其在团中央、教育部自1999年起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大学生志愿者“扶贫支教”活动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学生志愿者“扶贫支教”活动的精髓在于给予受助对象精神上的启发,从而使他们改善自身的环境,并将此精神传递给其他更需要改变的人。这一活动领域的逐渐拓展、途径的不断增多、队伍的日益壮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扶贫支教”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完善

“扶贫支教”活动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当然,并不是说大学生一定要到农村去扶贫支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扶贫支教”活动,从而来了解国情、民情。这对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扶贫支教”有利于提升交往能力与实践能力。由于“扶贫支教”活动涉及到较为庞大的人数以及复杂繁琐的各项工作、频繁的人员联络。由此,大学生需要学会提高与人沟通交流,并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等能力。

(二)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当代青年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抓手,是积淀校园文化底蕴、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学校以“扶贫支教”活动为载体,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提高道德意识,从而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把“扶贫支教”活动作为连接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纽带:一方面,使校园文化起到了辐射作用,把校园文化的奉献精神投入到社会,引导社会公众向着积极健康、爱心感恩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使校园文化打破封闭的模式,真正做到与社会接轨,吸纳社会上的新模式、新思想,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有利于支持薄弱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扶贫支教”活动致力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青少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明白只有知识才能让他们真正地摆脱贫穷。同时这种爱和温暖的传递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改善人情淡漠的社会现象,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扶贫支教”活动存在的问题

“扶贫支教”活动普遍存在着一种可持续性差的现象,导致“帮扶”效果不明显,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志愿者积极性下降,社会关注程度降低等。

(一)从“扶贫支教”活动自身特点的角度分析

“扶贫支教”活动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活动,并且支教地区的环境极其艰苦,大多数是偏僻贫穷的山区。从表1中可知,有3.1%的人认为支教地方环境太差,不愿意参加。虽然3.1%的比例很小,但是环境状况确实是阻碍活动进行的一个因素。不过,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使活动得以持续,如捐衣、捐物、与孩子们进行信件交流等。

(二)从大学生志愿者的角度分析

1.责任心不足。参与“扶贫支教”活动时往往出自一时的冲动,在没有充分了解活动具体过程的情况下就报名参加。当看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时,就屈服于眼前的困难,表现出浮躁的情绪,甚至退出组织而半途而废。例如,许多班级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在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活动,定时地为孩子们补课,但由于志愿者需要频繁地进行工作的交接,没有做到一种坚持,这种现象就体现了大学生的责任心不足,所以导致活动没有持续性,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能力有限。大学生很想通过“扶贫支教”这个活动来证明自己,锻炼自己,却因为存在学习时间上的冲突而中断,也有许多大学生愿意为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举行募捐活动,但是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毕竟有限。还有许多大学生选择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扶贫,却因为实践少,在工作的时候出现了不善于与人沟通、难以融入集体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难以完成委派的工作。这些在工作中造成的挫败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志愿者们才能的发挥、以及继续工作的热情。

(三)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因为学校的志愿者活动繁多,学校没有对全部的志愿者进行过系统的管理和专业的培训,因此包括“扶贫支教”活动在内的各类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往往质量不高。学校没有设置相对完善的奖励制度,学校对学生服务社会的认可往往是通过非学业因素加分来体现的,而且志愿者活动的加分所占比例也很小。这让许多学生难以在“扶贫支教”活动中实现自我认可与他人认可,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在经济发达国家,志愿者活动取得了社会公众高度的认可。但是,在我国,由于志愿者活动开展较晚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全民性活动的本能抵触,使得公益活动难以深入人心,难以激发起互助意识。对于类似于“扶贫支教”活动,则特别需要社会人士的大量财力、物力和智力的支持,更加需要社会的关注与认可。由此寄希望于将志愿者工作作为自己就业资本的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会退出志愿者的队伍。

三、大学生志愿者“扶贫支教”活动开展的对策

要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扶贫支教”活动在实践中取得应有的成效,就必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思考、总结,从而促进个人、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提高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方式

广泛的宣传实际上增强了信息的快速流通,增强了大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他们的关注。但是从实际出发,宣传工作的开展又会涉及到经费、人力等问题,因此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则显得非常关键。表1显示,有42.6%的受调查者表示面对面的宣传更能引起他们的特别注意,因为面对面宣传能最大化地获取信息。也只有在接受大量信息的情况下,同学们才能更了解活动的具体事宜,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除了海报、喷绘等物化的宣传方式以外,也有10.5%的同学赞成网站宣传。对组织者而言,建立网站可能存在着技术上的难度,而且很多同学并不会特意地去关注这些网站,所以开设网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宣传方式,但目前这种宣传方式还未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建立并完善各项激励制度

表2中的调查数据显示,13.8%的同学表示他们参加“扶贫支教”活动不需要任何奖励,10.6%的同学表示他们参加“扶贫支教”活动需要物质奖励,其他同学希望他们的能力被认可,认可的方式包括得到个人或团体荣誉、参与服务队管理、获得晋升职务的机会以及表扬鼓励等等,因此学校可以建立类似于学生会干部的奖惩制度,给志愿者更高比例的非学业因素加分。学校可以针对志愿者的要求,为“扶贫支教”活动组织配备相应的老师,随时对活动进行指导,并提出一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建立法律保障体系

从表3中可以看出,40.5%的同学没有思考过目前大学生志愿者的保障机制问题,这说明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对自身的保障问题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也成为活动中的一个严重隐患。图表显示只有32.1%的调查者比较满意当前的保障制度,可见当前的保障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缺陷。例如,在“扶贫支教”活动过程中,有些志愿者需要去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人身安全保障,经费保障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无论志愿者还是有关部门或单位都应该重视志愿者的保障问题,尤其是学校及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切实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

(四)创新“扶贫支教”的管理模式

表4中,52.9%的调查者认为组织涣散是导致大学生不积极参加“扶贫支教”活动的原因。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曾颁布《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志愿者注册制度开始在全国普遍实施。学校也可以采取相类似的程序,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进行注册,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此同时,也可以建立志愿者档案,增强其身份意识;制定志愿者管理条例,规范志愿者的组织性、纪律性;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根据“扶贫支教”活动的特点,还可以进行阵地化管理。可以把“扶贫支教”活动按受助对象的相似点分成多个阵地,委派老师或志愿者进行管理,并在阵地之间进行交流借鉴。当然,无论怎样的管理模式,都离不开激励机制的辅助。

四、结束语

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充满机遇、大有作为的时代,艰巨而光荣的事业正召唤着青年一代为之拼搏、为之奉献。而现在“扶贫支教”活动在各大高校的广泛开展正是青年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个契机。从“嘉兴学院爱心群体”再到全国的青年志愿者们,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的朝气蓬勃和无私奉献,更看到了一种责任的担当和使命的传承。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高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扶贫支教”活动会逐渐向着科学的、完善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红霞.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实践与反思[J].社会工作,2007年第5期下半月.

[2]王泓.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6卷第2期.

[3]张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第5期.

[4]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5]潘红霞,应广兴.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持续发展问题的初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第13卷第1期.

[6]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报,2006年4月第4卷第2期.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创新完善社会扶贫体制机制,提高企业精准扶贫工作质量,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指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组织开展园区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做到义利兼顾,奉献社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对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加快产城融合,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目标任务

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加快贫困户脱贫进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总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在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总体部署下,把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行动纳入到脱贫攻坚整体规划中,与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二)广泛动员。以村企共建为平台,积极动员全区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行动,促进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三)精准施策。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按照区扶贫办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开展结对帮扶,进行精准施策。

(四)坚持两个健康主题。牢牢把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主题,坚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危济困、共同富裕”的精神,组织民营企业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就近帮扶、重点帮扶,通过培训、就业、捐赠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使企业和贫困对象共同获益,实现双赢。

四、帮扶方法

(一)组织动员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全面做好全区153户贫困户425人的帮扶工作,重点抓好“双包村”定点帮扶工作。

(二)采取“多企帮一村” 、“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针对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引导帮扶企业“有什么帮什么”、“能帮什么帮什么”。

(三)企业根据贫困户名单以及扶贫项目,自愿认领结对帮扶,并与帮扶对象签订帮扶协议,做到一企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

五、帮扶途径

(一)开展产业扶贫。民营企业发挥在产业、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根据园区土地、劳动力和特色产业等资源禀赋,通过“企业+村居”“企业+合作社”等模式,帮助村居发展特色产业,提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鼓励大型企业设立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用于园区从事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等。

(二)开展就业扶贫。充分利用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重点解决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实现其稳定增收。大力支持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实现贫困户靠技能脱贫。

(三)开展公益扶贫。鼓励企业采取直接捐赠、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开展扶贫公益信托或通过各志愿者协会等形式开展扶贫。以援建村居道桥、设施、文化场所,光伏扶贫等方式,帮助村居改善面貌。高校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对贫困户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扶贫活动。

(四)开展人才扶贫。积极引导企业高端人才投入扶贫主战场,争取引博进村进户,发挥智力优势,提高扶贫效率和效益。

六、工作安排 

深入宣传,发动企业积极参与。深入村居调查研究,摸清人口结构、资源禀赋等基本情况,掌握村居发展脱贫需求,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提供精准信息。把帮扶能力强、有帮扶意愿的民营企业动员起来参与结对帮扶。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各种媒体发布“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提质增效行动公告,深入宣传行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发动民营企业积极投身行动。

做好村企结对,精准对接。各责任单位负责推荐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提质增效行动,并配合企业做好对贫困村的实地调研。扶贫部门负责提供贫困村、贫困户及其脱贫需求信息,组织民营企业按照结对原则选择帮扶贫困村,实现精准对接。

举办启动仪式,营造氛围。举办“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提质增效行动启动仪式,组织民营企业与村居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给扶贫龙头企业授牌,向社会公告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名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民营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

 

建立工作台账,跟踪问效。各责任单位要加强与区职能部门、参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工作台账,对照帮扶规划,督导工作落实和项目落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交流会、现场观摩会、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将各地、各民营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向全省宣传推广。

   年度考评,总结表彰。在区扶贫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与定点扶贫单位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工作同步,每年对民营企业帮扶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报送区扶贫办公室,作为落实奖励措施的重要依据。

七、组织保障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9

IT教育作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教育方式、发展和培养IT人才、增强创造性思维、塑造新兴人才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山区贫困小学由于师资短缺,没有必需的教学配备和专业教师,也没有开设IT类的课程,加之信息的闭塞和贫困,导致孩子们从小就与IT教育无缘,不知道电脑,更不知道互联网。但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对多媒体以及互联网充满了渴望。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西方国家为了解决贫困问题,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参与扶贫。例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声势浩大的反贫困运动,当时的约翰逊政府就大力提倡“最大化参与”和“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扶贫活动,通过宣传动员、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以及大量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参与扶贫。例如,马来西亚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提高扶贫开发的效果;印度政府在扶贫开发中,也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广泛参与的扶贫开发方式。”“扬帆扶贫计划”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其倡议也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各地IT专业人员的支持。“扬帆扶贫计划”的开展,必将提高山区农村孩子们的IT水平和学习积极性,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一、六安市金寨县中小学IT教育现状

(一)IT类师资力量缺乏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发展IT教育,离不开夯实的IT教育基础,必须要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硬件做保证。然而现在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计算机专业出身的IT教师更是少得可怜,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村小学几乎为零。六安市金寨县几所中小学中,只有城区的几所小学和稍微大点的几所中学有配备专业的IT教师和电脑设备,其它学校都是有这方面技能的老师代替上课或者没有。比如六安市金寨县暖流中学850余名学生,15个班级,全校多媒体专职教师却仅有2人,并且是由非计算机专业的师范毕业生担任,其余则是由电脑专长和技能的老师兼任。这所小学在六安市金寨县是属于中上等水平的农村中学,IT师资都是如此,其它山区中小学就更不用说了,贫困的师资扼杀了很多山区孩子们的学习机会。专职IT教师水平不高,专业素养欠缺,无法正确的激发学生的IT兴趣,也在很大层面上抑制了农村学生的IT才能发展和天分的发挥,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培养和解决贫困山区孩子IT学习刻不容缓。

(二)IT师资失衡

在中国教育体制的背景下,由于各种应试的压力,学校和老师主抓语文、数学等课程,对于计算机科目的教育只能望而兴叹。稍微好点的学校会专门配备师范生担任专职多媒体教师,差的学校都是兼任或者专长任教,贫困山区学校多是没有计算机课。据调查,一般情况下,办学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会有一到两名IT教师。普通山区学校只安排一名甚至没有。农村中心校的艺术教师一般是专职,其余小学都是教师兼任。部分学校甚至连电脑设备都没有,更别说专业教师。在农村,IT教育师资与暖流中学这类学校大致情况都相似。一个教师同时代课许多门,上课效率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启蒙学习阶段,部分学校为了追求教学质量,甚至将本来仅有的多媒体课挪作其它课程,将孩子们仅有的多媒体课也霸占了。

(三)基础条件差

六安市金寨县位于六安市西南,皖鄂豫三省结合部。是个集合老区、库区、山区于一体的国家重点贫困县,全县26个乡镇、1个办事处、总人口约66万人。由于地区经济贫困,很多地方都是吃财政饭,县级政府对本地教育的投入仅能做到“保运转”,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扶贫资金中,只有不到60%的资金投入到了重点贫困村,44.5%覆盖了富裕户,20.2%的覆盖了中等户,仅有35.3%覆盖到贫困户。农村教育资金的流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及经济基础的薄弱,导致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地方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聘用不合格的教师,减少教育基础设施的购买,教学质量堪忧。中小学除了课桌椅以外几乎一无所有,没有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们能接触到IT教育的可能几乎为零。

二、IT扶贫计划活动具有的现实意义

(一)相对降低农村IT师资的压力

IT扶贫项目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最大的优化IT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解决贫困农村IT师资力量薄弱重要手段和方式。开展IT扶贫后,大量有计算机专长的学者、老师和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IT扶贫行动,最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IT教学压力,使农村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参加IT扶贫的老师们都是免费、义务的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也减轻了农村学校聘用IT教师的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将城市多余教师资源更加合理化的应用。

(二)农村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得到拓展

IT扶贫计划的开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注入一股信息时代的强大动力,使没有IT教师、没有设置多媒体课的学校的学生有了更多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机会,这样学生有机会广泛地接触IT行业,积极投入到IT学习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三)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在扶贫项目中,虽然很多IT志愿工作者,他们的教学经验有不足,有的甚至没有教学经验,但是他们对IT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教学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方式。在扶贫期间,志愿者能把先进的理念、技巧带进农村中小学,从而改变农村以往陈旧、不合理的IT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对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而IT志愿者在深入IT扶贫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使农村IT教育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IT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志愿者越来越多,团队越来越强大,使IT扶贫工作得到提升,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省内外不少学者、在校大学生和其他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到IT扶贫队伍中来,志愿者和学生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校园。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使IT扶贫切切实实成为教育的一大亮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农村IT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IT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

IT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直进行的不错,受到老师和学生及家长的好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IT扶贫任务不认真的志愿者,他们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缺少大局意识,把IT扶贫当成了一场“走秀”。使扶贫工作不但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扰乱了受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经验不足

尽管我们的IT志愿者有专业的知识,对IT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师范类毕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因为教学经验不足,方法不佳,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表现的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调动起来。

(三)时间冲突

参加IT扶贫工作的志愿者,一般整体素质都比较强,平时的工作也比较繁重,他们在工作之余可能已经剩下不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时间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将会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应对IT扶贫工作的策略

(一)需要长期的坚持

IT扶贫工作从表面上看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实则不然,对于每一位志愿者来说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进行的志愿活动,但扶贫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更是如此。想要改变农村的教育是一项漫长而持久的工作,绝对不是上几节课写一份报告如此简单。扶贫教育工作就像马拉松式的接力赛,需要更多有爱心有激情的志愿者参与到当中来,如此这样才会生生不息。

(二)动员更多志愿者的参与

扶贫工作光靠一个一些一群志愿者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地大物博,贫困学校分布于全国各地,2000年生活在贫困县的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54.3%;有大约一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非贫困县。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出一支数量足够且质量合格的强大IT扶贫团队,为贫困山区的农村中小学输送更多的教师资源,引导全社会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志愿者投入到IT扶贫项目中。

(三)解决师资问题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IT扶贫工作的本质,学生扶贫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师资才是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简单的学生扶贫治标不治本,在城市的IT教育资源充足,师资力量雄厚,而农村因为条件有限,教师工资待遇差等原因,教育行业也一直不景气。尽管国家也制定了扶持农村的相关的教育政策,但是短期扶持难以解决农村长期遗留下的教育问题,因此,扶贫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我们的农村教师,只有解决了根本的问题才能彻底的解决农村多年遗留下来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庆安.美国20世纪60年代反贫困运动及影响.历史学问题,2010(6):58.

[2]郭新力.政府扶贫开发的国家比较.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3):58.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10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思路,将助力脱贫攻坚与团的各领域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瞄准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体现共青团工作特色、纳入党政扶贫开发工作盘子的原则,创新工作载体,完善支持机制,组织动员全州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目标任务

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全州2018年1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实施助力生产脱贫、教育脱贫、人才脱贫和开展公益扶贫、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等具体行动,通过2016-2018年三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贫困地区青少年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贫困乡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比例大幅增加;共青团组织挂钩的贫困村以及团干部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地区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共青团组织及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青团自身建设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得到切实加强。

三、工作内容

按照《大理州贫困乡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助力生产脱贫

1.强化团属资源支持。整合并深入实施“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等团属扶贫项目,三年累计投入扶贫信贷资金不少于2亿元,并重点向300个贫困村倾斜。依托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创业帮扶项目,至2018年,累计直接投入资金不少于500万元,采取项目补助、产业覆盖、技能培训、资金互助等形式,2016年起,每年扶持不少于300名农村青年、“直过民族”青年创业发展。充分激发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鼓励青联委员到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推动青年种养殖大户与贫困群众开展合作种植、合作养殖,动员青年企业家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吸纳贫困青年就地就业。

2.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就业、见习信息机制,依托青联委员联系点、“青年创业州长奖”获奖企业、“青年文明号”等组织机构,募集一批岗位定向优先解决贫困村青年就业。探索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至2018年,累计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50个,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00个,帮助不少于1000名农村青年提升素质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实用技能创业培训,开设“青年脱贫致富分享课堂”,重点提高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对象、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能人等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县级“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2016年完成大理、祥云、宾川、永平、洱源、剑川等县市的“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建设,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金融知识培训、政策咨询和服务支持。

3.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完善创业“资金+导师+政策”链条,着眼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从资金、技术、电商培育等方面入手,加强导师和骨干队伍培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青年开设网店。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技术指导和小额信贷支持,帮助解决青年电商创业的资金问题。2017年,组织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促进青年电商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电商与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对接,促进青年电商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二)助力教育脱贫

1.开展贫困青少年助学行动。建立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其希望工程共同体(县市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公益体系,2016年启动并完成全州贫困青少年群体现状调查试点工作,全面推广运用“大理州贫困青少年救助管理系统”,对贫困青少年群体建档立卡、精准对接。深化希望工程、希望之星、“圆梦行动”等品牌工作,三年累计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资助不少于1000名贫困学生,对“贫困读书郎”这一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助学帮扶。

2.着力发展校外教育。2016年起,联合农业、人社等政府职能部门,与职业技工学校、专业培训机构、企业合作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到2018年底将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和农村贫困青年劳动力培训一遍,确保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至少1门致富技能。

3.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分类帮扶。2016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建立完善全州青少年“大维权”工作体系,将社会闲散青年纳入就业培训工作计划,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的社会闲散青年参加职业培训;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建立“帮教档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和方法开展帮教活动;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机制,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帮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返乡、复学、就业;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寄养、生活照料等安置工作,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及时给予临时性生活救助;实施“春暖人间――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开展贫困留守儿童调查,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救助;帮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就医方面的困难,最大限度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能上学,能就医,能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三)助力人才脱贫

1.组建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分级组建以团干部、团员、青年技术能手为骨干的“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宣讲团”,覆盖全州11个贫困县33个建档立卡的贫困乡镇和300个贫困村,其中,2016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6个乡镇、172个村;2017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3个乡镇、101个村;2018年覆盖出列计划的3个县、4个乡镇、27个村,从政策宣讲、脱贫宣传、项目对接、智力支持等方面强化对口脱贫工作,在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和项目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脱贫贡献力量。

2.培育贫困地区本土青年领头人。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优先选拔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青年典型参与各级党政、共青团系统组织的评选活动,用青年身边的优秀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加强对乡镇直属团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村团(总)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工作指导和创业帮扶,优先推荐申请小额贷款或扶贫贴息、优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外出研修、优先给予项目和政策扶持、优先推优入党,引导其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3.实施基层志愿扶贫项目。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服务岗位,至2018年累计招募不少于15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青年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的项目和载体,发挥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作用,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贫困地区参与调查访问、政策宣传、科技服务等工作。

(四)加强公益扶贫

1.发挥“希望工程”品牌优势。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扩大资金募集规模,在继续向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持续做好 “圆梦行动”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大力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探索开展希望厨房、希望书屋、希望卫生室、希望音乐教室、希望体育场等希望工程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的寄宿条件,促进农村基层基础教育条件不断改善。

2.创新公益扶贫手段。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众筹、众扶、众帮的扶贫模式,引导公益扶贫重心下移。利用“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广泛开展微捐赠、微公益活动,建立“人人可公益”的扶贫渠道。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争取项目、资金多方位进入扶贫领域,并把募集的资金、项目精准对接到村到户到人,让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切实落到贫困群众的身上。

3.加强医疗公益扶贫。2016年起,将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微笑列车”唇腭裂患者矫治项目等免费医疗资源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发动医疗爱心企业和爱心医院积极参与精准医疗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家庭患者减轻医疗费用。动员有专业技能的医疗卫生系统青年志愿者对重大疾病、特殊疾病、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定期医疗关怀。

(五)着力强基固本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11

中央同时也对慈善和社会组织提出了要求:“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中央的命令是慈善机构和慈善人员的行动纲领,必须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下,慈善机构和慈善人员应当更加主动,更加努力,更加富有特色,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攻坚战上来,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一、迅速把慈善工作统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

十八届五中全会专门研究的就是“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慈善机构和慈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的建议和的说明,学深学透,全面理解,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这实际上就是考验政治纪律的关键时刻。慈善工作作为社会“扶贫济困”的一项专门社会组织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脱贫攻坚战也是应有之义,是慈善组织的责任和担当,义不容辞。要消除慈善救助的旧模式,扶贫也是慈善。把握好两点: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募集慈善资金的力度,尤其主要对高收入阶层施加影响和发动力度,要把“做好慈善就是积累道德”的意识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宣传好,使慈善得到全社会认可。二要充分发挥20多年的经验优势,把慈善工作做到家。按照李本公会长发表的《全国慈善会业绩的历史记录――2014年〈中华慈善年鉴解读〉》所讲,2014年全面接受的慈善款物达330.551亿元,同比增幅为9.5%,支出302.35亿元,同比增幅为8.5%,我们设想今后五年均按10%增幅,按每年捐赠款物的60%投入到扶贫攻坚战中,留下40%用来救急。今后五年通过慈善精准扶贫解决500万以上的脱贫人口绝对没问题,所以这个力量不可低估,这是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要努力做到精准扶贫

慈善资金是用于扶危济困的专项资金,把这部分资金结合扶危济困项目融入到扶贫项目实施,按照的要求,把扶贫的项目、地区、村镇、户人,分门别类地核准好、落实好,对准对子,一一精准落实,比如:对贫困大学生实行精准救助,直到帮扶这个学生、这个家庭完全脱贫。又比如,扶持大病重症病人,要对其实行精准帮扶,结成对子,直到病愈,家庭脱贫。要发挥好冠名基金的作用,组织冠名者定向定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对一,双方协手,面对面,一扶到底,完不成精准脱贫不收兵。各级慈善机构要主动与地方扶贫统一指挥机关联系,分享信息,找准自己的位置,核实好自己的目标、任务,然后有的放矢地落实到村、户、人。精准必须要实、不放空炮,不作秀,节点、目标、任务、效果一定要实,确保2020年前打好扶贫攻坚战,不让一户一人落下,用事实说话,用效果证明共产党人说话算数,共产党人能做出常人做不了的事来,共产党人能担当,能实干,能办成事,能办大事。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群众能够逐步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社会,这彰显一个负责任的政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12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思想深刻,寓意深远,从政治品格、思想境界、学识修养、实干精神等方面,对李保国同志给予高度评价,也是对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李保国同志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我们经受了一次思想和精神的洗礼。在李保国同志的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忠于使命、心系人民的担当精神。他为早日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竭尽全力,勇于担当,彰显了人格的魅力和信仰的力量,体现了崇高的政治品质。在李保国同志的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他刻苦钻研技术,创新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诠释了献身科学、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家国情怀。在李保国同志的身上,体现了人民教师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他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生动写照。

我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就是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发表的“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建设。以李保国老师的先进事迹为生动教材,强化教师的职业操守,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师德实践,实施“烛光计划”,组织教师志愿服务队和共产党员服务小分队,支持边远地区教育发展改革。

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大地做学问,增强创新精神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学习和弘扬李保国老师的创新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落实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引导广大教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脚踏实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的能力。

三是坚持立德树人,精心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和弘扬李保国老师的担当精神,强化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每一门课程、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聚精会神育人才,安安静静搞学问,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范文二】

要以李保国老师为榜样,立足贵州育英才,勇于创新重实践,为促进贵州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是学习“育人楷模”李保国,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必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应当以“育人楷模”李保国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夯实学识根基,保有仁爱之心,既做经师,更做人师,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努力为贵州基础教育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教得好的高素质教师。

二是学习“科技专家”李保国,勇做教育扶贫的先行者。贵州欠发达、欠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勉励贵州,要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已经成为贵州“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扶贫必先扶智。作为来自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要以“科技专家”李保国为标杆,按照全省精准扶贫“教育培训到村到户”的统一部署,积极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科技创新实践,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黔中大地上,融入百姓脱贫致富的笑容里,为贵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学习“优秀党员”李保国,争当服务群众的孺子牛。作为一名来自高校教学科研一线的党员教师,要继承和发扬李保国老师以百姓为本的民本思想,“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的百姓情怀,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惑,在高校教师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奋发作为、无私奉献,以优异成绩践行“人民教师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范文三】

作为李保国同志生前所在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学习李保国同志有着先天的优势和资源。我们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契机,在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中走在前、做表率,切实把李保国精神作为“传家宝”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引导广大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李保国精神,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校党委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精神上来。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以李保国同志为镜子,找差距、明目标、定措施,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争做李保国式的好党员、好老师、好学生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