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自我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0-20 13:01:20

父母自我总结

父母自我总结篇1

2、学生写观后感

活动目的:

借三、八节来临之际,针对学生感恩意识匮乏的问题,联系学生目前处于青春叛逆期,与父母难沟通、存在隔阂的现实,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活动总结

在播放视频期间,很多学生都忍不住流下眼泪,每个学生都在认真的看,我想他们也在认真的反思,反思视频中所说的一个个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吵架、甚至对父母说出伤感情的叛逆话语的人物中是否有他们的影子,这泪水也许是懊悔的泪水,也许是突然间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的泪水。

学生的观后感写得真切感人,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引导和教育才能洗去自己心灵上的污秽,而这次活动就如他们心灵的一次洗礼,对于父母亲情的珍视、对于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了,并且知道了以后该如何去做。

学生观后感片段:

刘志艳:作为青少年的我,常常和父母吵架,总是想:父母怎么这样唠叨?直到今天下午看了“感恩父母”这个演讲,我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而懊悔,我多想父母此时此刻就坐在我的身边,我一定会拥抱他们,大声的说出: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珍惜父母对我的爱,谨记父母对我的希望,奋发向前!

赵程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句诗包含了多少母爱啊!从姗姗学步到走入初中的殿堂,我们有谁向自己的母亲说过一句:“妈妈,我爱您!”?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说过,我也是其中之一。

反思过去,我曾因父母有时顾不上自己而生父母的气,曾因为父母责怪自己不理想的成绩而气愤,我一直都以为父母对我们的关怀和操劳都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们的义务。但我却从没想过父母的感受,没想过自己都是初中生了为什么还有这样依赖父母,更没有想过当我对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时,他们会是怎样的感受?而那些我自己认为的父母的种种不是,其实都是父母对我的爱。

现在,我只能用成绩来回报父母,用爱来体谅父母,用自己的努力来满足他们的愿望,让自己做一个让父母省心的女儿。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2016年感恩节活动总结

“我与家乡共发展”之感恩故土活动个人总结

政治理论学习总结:感恩中国网页

小学教师节感恩活动总结

学校感恩节活动工作总结

励志感恩教育讲座活动总结

“心存感恩 放飞祝福”团日活动总结

“感念恩情 感动你我”感恩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感恩团日活动总结

营销实战总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特训营课后总结:让感恩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

父母自我总结篇2

自我和谐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的协调。如果个体体验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的差距过大,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与纷扰,是一种不和谐状态。个体为维护其自我概念,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这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和谐与否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①。

家庭是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已有研究证明了父母所提供的经验对儿童发展会产生短期以及长期的影响。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实现的。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育观念、教养行为以及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它主要受父母的文化背景、父母的人格特征以及亲子关系的特点的影响。

本研究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进行探讨,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培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家庭教养方式提供一些合理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本研究随机选取山东某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四个平行教学班,共510人,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被试498人,人数分布分别是大一132人、大二138人、大三130人、大四98人;男生254人、女生 244人。文科学生258、理科学生240人。平均年龄20.05岁。

(二)测量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②,该量表共有66个题目,包括11个维度,其中父亲教养方式有6个维度,它们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5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该量表为4点量表,1,2,3,4分别代表“从不”“偶尔”“经常”“总是”。本量表修订时选用的被试平均年龄为19.5岁,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从0.46-0.88、分半信度0.50-0.91、重测信度0.50-0.91。

2.自我和谐量表(SCCS)

采用王登峰根据Rogers有关自我概念的阐述编制而成的自我和谐量表④。量表有35个题目组成,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量表采用5级评分,分量表的得分为其所包含题目的得分之和,量表总分是将“自我灵活性”分量表反向记分,再与另外两个因素得分相加得到。分数越高说明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三)施测方法与程序

本研究主试由作者本人担任,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先由主试向被试讲清楚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保证为他们严守秘密,打消被试的顾虑,以鼓励他们真实作答。

(四) 数据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输入、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结果分析

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城乡大学生在自我和谐的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因子上差异显著,城市学生的自我灵活性得分高于农村学生;自我刻板性得分低于农村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上城乡学生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性别学生的比较发现,男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在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因子上二者没有明显差异。

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在自我和谐量表的各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比较也没有明显的差异。

(二)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除父亲过分干涉和父亲过度保护外,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因子与自我和谐总分均呈显著相关,其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因子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自我经验的不和谐负相关显著;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母亲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与自我灵活性正相关显著。父母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与自我刻板性呈显著正相关。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自我和谐总分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别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是:母亲情感温暖与父亲惩罚严厉依次进入了回归方程,它们能联合解释自我和谐变异量的7.7%,其中母亲情感温暖的解释量为6.4%,父亲惩罚严厉的解释量为1.3%。也就是母亲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子女自我和谐的影响较大。

三、讨论

(一)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城市大学生在自我灵活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自我刻板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学生。大城市的学生相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更为民主,他们对于自我的信息获得途径更多,处理事情更加灵活。而本研究中的农村学生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环境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接触外界的机会少,造成他们的刻板性较高。

关于不同性别学生在自我和谐各因子上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男生在自我灵活性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其他因子和总分没有明显差异③。大学生自我和谐不存在性别差异④。本研究中,女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他因子上二者没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独生与非独生学生在自我和谐的所有维度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这和王玮等研究结论一致④。这可能由于随年龄的增长,学校、同伴、大众传媒等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独生子女的意识明显下降,导致二者在自我和谐各因子上没有明显差异。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的多数因子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父母情感温暖与自我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负相关;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保护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情感温暖、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与自我刻板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自我和谐总分呈负相关,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这与邹琴、李文虎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以自我和谐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母亲情感温暖与父亲惩罚严厉对自我和谐水平有显著的预测力。其中,母亲情感温暖对自我和谐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亲惩罚严厉对自我和谐水平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母亲情感温暖表现为尊重、理解、信任子女,注重与孩子的交流,经常给他们鼓励和赏识,有利于子女自我评价的提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而父亲惩罚严厉表现为对孩子的强制性约束和控制,使孩子产生挫败感、缺乏信心、紧张害怕,这些不良情感压抑在内心,对他们人格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自我和谐水平降低。

注释:

①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1) 19.

父母自我总结篇3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上海某高校随机抽取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260人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90.8%。被试的具体构成如下:(1)性别:男生113人,女生123人;(2)专业:文科119人,理科116人,缺失1人;(3)年级:大一137人,大二40人,大三59人;(4)家庭来源:农村94人,城市141人,缺失1人。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三个分问卷,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进行测量。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是由德国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Schwarzer等人编制,包括10个项目。中文版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主要测验个体在遭遇困难或挫折时的自信心情况。教养方式量表(EMBU)最早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arloPerris等人编制,1993年岳冬梅等人对其进行翻译修订。本研究根据需要删除部分不适当条目,修订后的父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各有60题,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分保护五个维度,母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四个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MentalHealth Scale, CCSMHS)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人编制,共有104个问题。包括12个维度,分别是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会退缩、社会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心理健康总均分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

(三)调查过程和统计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研究者本人支持,统一指导语。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for windows对所有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4.59分,标准差为1.12,由于本研究采取的是7级量表计分法,中间值为3.5,可见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表明大学生个体内部对于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种行为具有较高的信念。经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专业和生源地的大学生群体在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结果如表1。结果显示,男生自我效能感的均分略高于女生,文科生略高于男生,但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二)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得分较高,表明父母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较多;相反其他因子得分较高,表明父母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较多。根据大学生的性别不同,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父母在“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以及父亲在“过度保护”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情感温暖”因子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而“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因子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说明父母在教育女孩时会给予较多的情感温暖,而教育男孩时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较多。这与我国一贯的“穷养儿富养女”家庭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中国父母通常会对女孩较为关心和呵护,对男孩较为严厉和苛刻。

本研究还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因子在子女的文理科专业上存在差异。文科学生在“情感温暖”因子上得分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学生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因子得分上高于文科学生,说明文科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情感温暖更多,而理科学生在父母教育中感受到的严厉和拒绝否认更多。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父母亲教养方式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地域差异。

根据父母教育程度的不同,采用单因素方差法进行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和“研究生或更高学历”的父母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而教育程度为“中学”的父母在以上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低。说明父母所受教育程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他们对子女较为苛刻、拒绝否认,而中等教育程度的父母相对宽容大度一些。

(三)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诸因子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2.65分,低于均分3.5分,可见总体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其中焦虑,强迫症,社交退缩,依赖和抑郁五个维度得分较高,尤其是强迫症和依赖,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交往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心理隐患。

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进行两变量相关分析,发现除了强迫因子外,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见,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同时,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均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程度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相反,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保护和拒绝否认则会导致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四)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总均分作为因变量,自我效能感、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标准0.05,排除标准0.10,结果见表2。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回归效应显著,可以解释心理健康总分变异的33.7%。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自我效能感、母亲“拒绝否认”和父亲“过度保护”之间有线性关系。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大学生普遍在焦虑、强迫症、社交退缩、依赖和抑郁这五个维度上得分相对较高,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学业压力和人际压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出焦虑、强迫症、社交退缩等心理问题。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佳,这说明90后大学生所接受的素质教育在健康人格培养方面已有一定成效。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很多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过去完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所致,然而随着“男孩危机”“阴盛阳衰”现象越来越普及,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已经逐渐在提高。但是农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比城市学生低,这是由于我国一贯的城乡经济差异和教育理念差异所致。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自我效能感与自卑、社交退缩和抑郁的相关系数较高,因此可见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害怕人际交往,甚至有抑郁倾向。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反应、焦虑状态和抑郁程度等情感过程。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面临挑战时会采取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防御行为被动地应对环境;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将挑战视为自我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父母自我总结篇4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产生了隔阂、矛盾和冲突。结合多年来班主任经验、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在思想政治课关于“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方面开展了各项活动,理论与实际、理论与心声(说)、理论与体验(洗脚)、理论与总结(听后感)相结合,使感恩父母的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开展几年,总结几年的经验,学生与父母关系融洽了、理解了、沟通、“代沟”减小了,真让人感动。

1理论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十月怀胎的生命孕育,到出生后的怀抱哺育,从蹒跚学步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我们的生命成长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父母都倾注了无限深情和关爱,付出了无数心血!因此,我们要孝敬父母。

1.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首先,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游子吟》、《鲁冰花》、《摇篮曲》、《两地书、母子情》、《感恩的心》等这些歌颂父母对子女之爱的诗歌、歌曲饱含深情,催人泪下,充满感激,我们由衷地高呼:谢谢父母!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乌鸦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忘怀,一个学生这样记述:“在一个闷热的夜晚,狂风暴雨的突然来袭,一个女孩经不住这样恶劣天气的考验,被病魔缠身,十分难受。就在这时,妈妈温暖的大手握紧了她,抱起她,顶着暴风骤雨,伴着雷鸣闪电跑向医院。雨淋在妈妈身上,但那个小女孩却没有淋到一滴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她康复了,出院了,回家了……”

再次,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尊老、敬老,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最后,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一般都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不愿因自己的过失、错误累及父母、家庭,能自觉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反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往往也不能处理好与亲友、师长、同事、组织的关系。

1.2怎样孝敬父母?

通过孝敬父母原因的教育,我们会深深感受到孝敬父母有多重要,针对这一结论,大家一致赞同,但如何孝敬父母成为我们行动准则。

首先,孝敬父母,就要从语言上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其次,孝敬父母,就要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最后,孝敬父母,就要赡养父母,我们长大后,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1背景:进入期末复习,学生积极性减退,纪律下降,学习懒散,回家不听父母话,逃课,请“病假”等现象严重。

时间:2012年6月21日

内容:纪律、学习成绩、期终考试、父母子女关系等调整。

年级:初二

学习状况:中差生,中小学毕业语、数入口100分以下20人。

人数:28人

形式:家长会集中与分散;集体与个人。

操作方法:

班主任提出目标(家长会)——家长与学生交流、沟通(必须结合实际,交流原则:平等式、朋友式)——制定计划(书面):1、各科达到的分数;2、纪律要求;3、父母与子女情感交流。——三周后,顺利期末考试——反馈:21人超过预期学习目标,占78%;7人未达到目标,占12%。

总结:通过本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关系达到和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过后一位家长深情地说:“她的孩子勤快多了,会擦地板、洗碗,交流的语言多了,误区少了,作业虽有错,但能自主完成。返校时还会与父母道别,抽背书也乐意了……”,“老师,你用什么魔力使她变乖的。”实际上,这里的魔力就是情感的力量,这次活动能顺利开展并达到好效果,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懂“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的理论基础上。

这次活动,使学生能有感而发,思考的基础上,当着老师的面对家庭说心理话,说出自己的心声,达到了情感与行动的统一,有的学生声泪俱下,场面感人,值得再次使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3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情感体验(洗脚)活动

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为了培养学生亲情、感恩的心,我布置了一次“洗脚”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与父母之间的默契、情感的升华达到一定境界。活动记载:2012年9月8日晚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晚上,因为,我要给我的妈妈洗脚。当时,妈妈坐在凳子上,我说我要给她洗脚时,我有点儿紧张,妈妈也似乎有点惊讶。她问我为什么给她洗脚,我向她说明,小时候你经常给我洗脚,到现在也该我为你洗脚了。于是,我用洗脚盆接了一些冷水,放在妈妈面前,又用水勺子从锅里取下适量的提前弄好的热水倒进洗脚盆里。我让妈妈把脚提起来,然后,慢慢地把鞋脱下,又把袜子也脱下了,说真的,看到这双已经很旧的,甚至有几个破洞的袜子,我真的有些难过,我难过自己的妈妈没有我的同学的父母穿的好。于是我开始洗妈妈的脚,边洗还边问:“妈妈,水烫不烫、舒不舒服?”似乎我就是大人,妈妈就是小孩一样,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洗着洗着,我再次坚定我的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回报我的父母,让她们吃饱穿暖!”不久,我洗完了,我又用一张脚帕擦干了妈妈脚上的水。这一次,我真的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

——选自一个初二学生的情感体验

“树欲静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在心灵上有了更多的交流,孝敬父母要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有爱你就说出来

感恩教育,需要我们付诸行动,现代学生对爱父母的话可以心里说,在信里写,但我是采用课堂,由全班学生作见证,大声说出你对父母的爱,想说你就说出来。活动开始,同学们纷纷举手,下面是一些他们说的摘录:

王珂:“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脸色通红)

陈新宇:“老爸,不要经常穿凉鞋,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老妈,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对脚、对身体都不好。”(小大人模样)

廖国俊:“对不起,爸爸妈妈!”(酸楚地)

唐晓苗:“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我爱你们!”(真诚地)

郑晓火焱:“妈妈,您辛苦了!”(深情地)

陶沿金:“爸爸、妈妈,我长大后,我会报答你们!”(有力地)

…………

父母自我总结篇5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根据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入组标准,从2308名来自四所小学、二所普通中学的儿童10--15岁)中抽取学习不良儿童211名,一般儿童218名。并按年级编为5个组,会计实测被试为429名。2.2研究工具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参阅国内外同类研究,选用、修订那些已被证明为有效\可靠的研究工具,将其汇总成本研究使用的问卷。测量内容包括:被试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和被试的社会性发展状况。通过考察研究中施测得到的所有同质性信度CronbachAlpha值,选择同质性信度在0.6以上的维度作为本研究将要探讨的内容。2.3研究步骤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深入中小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

修改测量工具,汇总成本研究的测量问卷。以学校为单位,班级为单元.集体施测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SPSS/PC+3.l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3.1.1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

家庭心理环境是家庭资源的一个子系统。。本研究选择的家庭心理环境包括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状况。

一般儿童比学习不良儿童具有更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且两者分别在P<.#5和P<.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字习不良儿童更多地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中。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更多的是指责批评.往往是母亲护着孩子.而父亲则严格要求。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1.2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

从学校教育实践中观察到,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父母教养方式上有很大差异(P<.001)。虽然现在的学习不良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照应对其宠爱有加,但由于孩子本身学习不良,父母觉得“望子成龙”有可能成为泡影,因而对孩子的情感投资相对减少,而多代之以惩罚、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孩子的学习不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2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2.1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

从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知道,家庭心理环境会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

a)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影响学习不良儿童亲子关系中的亲子依恋程度,且均在P<.05和P<.01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作用。b)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对学习不良儿童条子关系中的父母监控维度有较大影响(P<.O5和P<.01)。父母教育态度一致和期望较高,必然增加对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即监控程度提高.C)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对师生关系有一定影响(P<.05和P<.o1)。父母教育态度一致、父母期望高、父母关系好,当然会使学习不良儿童与老师的关系有所改善,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的重要依据。3.2.2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作为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因,是在家庭背景下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才对其社会性发展发挥作用的。父母教育态度与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父母对学习不良儿童教育态度一致性的程度,影响其对自己生理特征\道德伦理价值观\自我能力\自我形象和作为家庭成员的胜利感\与人交往的价值感\自我信任感等的理解,其结果是接纳或拒绝自己。b)父母夫系与学习不良儿重自我概念的发展有一定联系(P<,O5或P<.OI)。C)从总体上考察,父母期望的高低,对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某些影响,主要反映在自我概念的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等维度上。3.2.3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行为

父母期望与学习不良儿童行为问题有一定关系,且几乎都在P<.O5或P<.01水平显著相关,即父母对其期望的高底.将会影啊学习不良儿童违纪、不成熟、焦虑感和攻击性等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3.3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3.1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往

在亲子关系上,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亲子关系由直接的影响且几乎都在P<.O5或P<.01上达到显著水平。师生关系与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并在P<.01水平上相关显著。总之,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3.3.2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

父母自我总结篇6

小时候,我喜欢追寻着妈妈的脚印,做妈妈的“尾巴”或“影子”。跟随妈妈赶集、晾晒粮食、下地播种、收割庄稼等等。总之是妈妈走到哪,自己就跟到哪,在妈妈怀里撒娇的习惯也一直没有改变。如今,在逗妈妈玩的时候,虽然不是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但是也喜欢把妈妈的腿当枕头,靠在妈妈腿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有些故事,妈妈爸爸讲了是不下一百遍了,但自己也是百听不厌,乐此不疲;有时还会主动提起,逗妈妈讲来听。因为当妈妈爸爸讲起这些故事的时候,我能理解也能体会到父母对旧梦的追逝和怀念。父母对往事的回忆,每每到伤心处或是高兴处,总是情绪亢奋,肢体语言往往是要大过纯语言的表达。我在他们身边就静静的听着听着,有时也会插一下话语。但听的时候是多些的……

在父母的故事里,绝大部分都是孩子成长史和与左邻右舍的关系史。很少提到他们的婚姻史的。很清楚记得,我问妈妈她们结婚时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很多很多人闹新房呀这些。妈妈犹豫了下,娓娓动听讲述了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婚姻。那年那月,阶级成分是破坏了很多人的幸福。父母结婚以前,爷爷被划成富农分子,父亲的兄弟姐妹都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家里真是一穷二白的了。母亲家一直都是贫农成分,兄弟姐妹也多,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经媒婆之言就结婚了。父母结婚时,家装少得可怜,可不象现在男的要有车、有房、有事业、有钱;女的要陪嫁车、房等等。那时母亲就从娘家带了一个三层的木制碗柜和一个长宽高各一米的木柜子当嫁妆和父亲结婚的。我们家经过几次搬家,这几样东西都不在了,甚是可惜和怀念。用父亲的话来说是搬一次家,抛一次家,搬到后来,东西都全换完了。旧的能留住回忆的一件没有了。要是现在能找回母亲的陪嫁物品,我是要好好珍藏的了,可惜这只是一个梦了。

父母结婚时,受到时代环境的限制,是没有留下丁点可以给我们看的相片这类的东西的,那时如果你去照相,那就是走资产阶级路线了,是要被批斗或游街示众的。可喜的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改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人的观念也更开放活跃。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也在影响着不同的人群。可以这样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效不亚于“五四”运动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母亲父亲也是受影响的一族。

妈妈是爱美的,也是爱照相的。听母亲讲述父母结婚的故事后,从妈妈的言语中,我是听到了妈妈的遗憾和无奈。我就问母亲:“妈妈,现在我带你去拍几张相,弥补你以前没得到的,也给儿女留下些珍贵的相片”。

母亲嘴角一笑,说:“拍什么呀,不拍了,都老了”。

我一看母亲的样子,就知道母亲想拍的。结婚拍照,是母亲心中的一个梦想。只是母亲勤俭持家,不说也不会说的了。我是暗下决心,要圆母亲一个梦。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目标就有行动。2013年年初,我提议给父母补拍一套婚纱,以纪念父母结婚50周年。但父亲思想古怪,被父亲教育我成由勤俭败由奢,无奈之下,只好带母亲一个人拍了一套很简单的艺术相,父亲没有参与很是遗憾。在母亲心里,是很想要父亲来一起拍的。

今年初,我给父母做电子相册。看到母亲艺术相只有母一人时,很是伤感。没父亲参与的相片是残缺的,甚是遗憾。我就给父亲说:“爸,你和我妈生日快要到了,今年你们的生日礼物就去拍套婚纱吧,结婚半个世纪了,也该拍了”。我本以为父亲又会反对。没想到,父亲很爽快就答应了,父亲说:“可以嘛,要拍就去拍,但价格不能太贵”。我为父亲的爽快感到吃惊。

我还以为我耳朵听错了,父亲居然同意了。我在兴奋之余也连向妈妈说父亲思想开放了,母亲自然是乐呵呵的。看着老太太那个高兴劲呀,我知道母亲圆梦了。

我替父母选了天使嫁衣婚纱摄影从化分店。经过认真比较,选了一套3899元的套餐,但又担心父母知道价格过高,就与工作人员合伙蒙了父母一次。特意叮嘱工作人员,向父母介绍时只能说是200块的套餐,不能讲实价。很感谢天使嫁衣工作人员的配合和理解。

当带父母走进婚纱拍摄店的时候,父亲对婚纱拍摄了解的熟悉程度使我倍感惊呀。还给我讲解拍婚纱要注意的细节和变化。汉服、唐服、旗袍等等服装父亲都有所了解。我很惊讶这些拍摄的专业术语是从一个近80岁的老人口中说出的。从父亲的话语和在化妆过程中对待工作人员的态度,我完全打消了以前顾虑父亲不好好配合,或与工作人员沟通不好骂工作人员。

在拍摄过程中,父亲对拍摄的各个动作是一次到位,很少做第二次动作的,我再次为父亲这娴熟的动作感到惊呀,一点也不像80岁老人表现出来的动作,不知道的还以为父亲特意练过。母亲由于手和头都是重病缠身,父亲很迁就母亲。扶母亲,教母亲做每个动作都很有耐心。从父母的凝望中,我看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意;更看到了相濡以沫的爱情;拍摄现场各位年轻新娘更是纷纷用他们的手机留下了父母的幸福,我是看到父亲严肃几十年的脸上挂满了难得的微笑……

拍摄完换衣服时,和父母聊天。父亲的话深深震撼了我,父亲对我说:“拍完了,把好看的发给二哥二姐去,二姐眼睛不好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失明”。母亲更是几次三番说:“没化妆的就不要发了,要发化妆的”。

我突然明白了父亲的心。父亲肯来拍照是心中牵挂着老家的儿孙,圆母亲一个梦想。父亲一直担心着自己女儿眼睛不好,要把自己美好的形象留在孩子的心里!同时也为他们千秋之后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回亿的东西……

父亲啊,你对儿女的爱是伟大的,也是深厚的,儿女穷其一生,也不能报答你对儿女的爱……

父爱如山脊,承载着儿女成长的轨迹,为儿女劈风斩浪,开拓成长的路。母爱如柔水,轻抚儿女成长的脸颊,吻干儿女受伤的泪珠……

父母自我总结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

  一株幼苗因为对一缕阳光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我甘甜的果实;阳光因为对天空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我的温暖;一只小鸟因为对天空和大地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我翱翔的翅膀。我们要感恩父母,就像小草要感恩温暖的阳光和沉默不语的大地。是他们用纯洁的爱,为我们搭建遮风蔽雨的地方,给我们铺设了一条洋溢着欢笑、温暖的成长之道路。

  记得在南京7.31*中,飞机上的乘客几乎全部丧生,然而,有一个叫丹妮的女孩却奇迹般地活着!原先,在飞机失事的时候,丹妮的父母把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用自我的身躯挡住乱石异物和扑面而来的烈焰,是父母的死换来了小丹妮的生命!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自我几个月大的孩子的安全,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她把孩子搂在怀里,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这真能够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

  儿女有了快乐,父母也就快乐;儿女悲哀,父母也就悲哀。能够说,世界上最挂念我们的是父母,最疼爱我们的也是父母。父母为了我们能够抛弃一切,甚至是生命。可有些人连自我父母的喜爱都不明白,甚至连父母的生日都不明白。当你每次过着快乐的生日的时候,你肯定不会想到撕心裂肺的分娩和父母悉心的养育。如果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为他们带上一句话,哪怕是一句祝福的话,他们也必须会感动的热泪满眶!

  孝,其为人之本,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拥有一个合格健全人格的人。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不要总认为父母所作一切理所当然,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可爱的世界已经足够伟大了!还要把我们养大成人,并且不求任何回报,默默的付出这还不足以让你感谢吗?感恩父母吧!感恩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

  在此,我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永远健康、快乐!

  谢谢大家!

       感恩父母的最新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浓情五月,感恩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昨天是母亲节,是我们心中最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个节日,是对母亲的赞美和颂扬,是提醒我们时刻记住:感恩我们的母亲。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体验,我们感激;母亲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感激;母亲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开导,使我们获取知识和力量,我们感激;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困难和曲折,是母亲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我们更应感激。感恩是一个人爱心、良心、善心、责任心以及忠心的综合表现。“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或许有时会对一个生疏人的一点关怀念念不忘,却对母亲的大爱熟视无睹,嫌她唠叨,或因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然而,母亲却年终工作总结永远在一旁默默地支持我们,耐心的开导教育我们,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母亲的唠叨,诚恳面对母亲的严厉,感悟母亲阳光般的心灵世界……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孝顺母亲开始,学会感恩吧!让我们记住天下母亲共同的生日,为母亲洗一次脚,为她捶一捶辛劳的脊背,给母亲一个暖暖的拥抱,一句温馨的祝福,一脸感恩的笑脸吧!

  在此,我想引用一首诗来结尾:孩儿的成长,是母亲再生的希政务工作总结望;孩儿的失败,是母亲酸楚的泪水;孩儿的成功,是母亲幸福的微笑。

  同学们,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明天的收获,就让你我壮志而不言愁吧!

       感恩父母的最新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

  你知道父母的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辛辛苦苦都是为了我们呀!

  爸爸为了将来供我上大学,背井离乡,去新加坡打工了。

  妈妈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给我开通了博客,一到星期天,妈妈就耐心的陪着我写文章,修改文章,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然后再帮我把写好的文章发到博客上。妈妈说“孩子,你写的文章棒极了,但是,要想写出更好的文章还要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是,每天睡觉前,劳累了一整天的妈妈还要陪着我读一些课外书。在学习的路上,因为有了妈妈的鼓励和陪伴,我很自信:“等着瞧吧,早晚有一天,我会考第一!长大了,我还要去北京念清华大学。”每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妈妈总会笑着说:“我相信,你能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加油吧,孩子。”

  尽管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有时候,我并不能理解爸爸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老奶奶把玉米晾晒在我家门前。小伙伴路过,就把玉米当做沙子,堆着玩,我看见了也跟着玩,还把玉米捧上平房向下扔,看谁扔得远。结果,草丛里,泥地里,草垛旁,路边,到处都是玉米粒。妈妈知道了,赶紧领着我和小伙伴们去老奶奶家道歉,然后一起帮着老奶奶拾玉米粒。那天晚上,妈妈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顿。

  扔玉米粒又不是我出的主意,我感到委屈。

  妈妈就让我背《锄禾》这首诗,然后,又对我说了许多话,那天,妈妈对我说的话最多。

  “孩子,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哪能糟蹋粮食呢,特别是老奶奶,年岁大了,种点粮食更不容易。你也看见了,老奶奶行走不灵便,蹲下去都费事,你把玉米扔的到处都是,你瞧她拾得多辛苦呀!就算是扔玉米不是你出的主意,知道是坏事,就不该参与!再说了,老奶奶是咱家邻居,有点好吃的总能想到你,你看见有人扔老奶奶的玉米,咋就不能制止一下呢?或者跑着去告诉老奶奶一声也好。”

  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我能理解妈妈的心,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她是想把我培养成一个人人夸奖的好孩子。

父母自我总结篇8

一、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了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和竞争认识,高质量完成了运动会的活动目标。

活动中五颜六色的彩旗、欢快的音乐等本身就是给幼儿带来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让幼儿感到原来运动如此快乐。活动中以年级为单位同时进行,趣味竞赛项目让幼儿从小就有了竞争认识,幼儿在同父母合作的过程也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和合作能力。整个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了家园联系,促进父母对我园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本次活动面向全体父母开放,父母既观看幼儿的轻器械韵律操表演和孩子们的才艺展示,了解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又亲自参与了亲子游戏。活动中父母参与主动、配合默契, 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活动中及活动后的反响来看,父母对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都感到非常满意。

三、向社会展示了我园趣味亲子活动特色及成果,展现了我园教师的优良风采及素质。

我们提前一周将这次活动对父母进行了通知。活动前在园内挂横幅、彩旗等,为运动会的开展营造了一个优良的氛围。活动当天, 进行了全程录像。还邀请了六道河学区中心校领导、其它三个幼儿园的园长和一百六十多名父母参与观看,较好地向社会展示了我园特色活动成果和我园教师的风采。

四、活动组织紧凑,策划成功。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在 园长总指挥下,特邀明德小学贾长亮校长及所有上午没课教师来协助,一起布置操场。这些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活动环节设计紧凑,场地安排合理,虽然场地较小,幼儿、父母、教师等三百多名,但在园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得到了领导和父母们的一致好评。

五、时间上把握得当,差不多刚好三个小时。

这次亲子趣味运动会圆满结束了,此次活动不仅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还能让幼儿和父母在运动会上体验到了快乐,而这是我们幼儿园教师的最好回报。同时,又发现了一些不足,也是在下次举行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相信,以后的运动会会举办的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出色。

幼儿园首届亲子趣味运动会活动总结

筹划了近一个月的会同县机关幼儿园首届亲子运动会终于成功拉下帷幕,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运动会上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热闹的气氛仍然记忆犹新。本次运动会以“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为主题,在运动会中,幼儿收获了快乐与成功,父母们收获了童贞,老师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现将本次运动会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策划成功

我园领导十会重视本次运动会,为了保证运动会的顺利进行,我们园全体行政人员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杨园长担任总指挥,由甄银华、向天飞负责策划,梁成香则负责道具及安全保障。其他成员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活动时间及场地安排合理,运动会活动环节设计紧凑,每个活动环节都开展的十分顺利,得到了父母们的一致好评。

二、让幼儿真正体会到了运动的快乐

本次活动是以孩子和父母为主体,主要体现“亲子同乐、运动快乐”这个主题,所以我们各班在体育游戏设计上,都符合各班年龄层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非常有趣味性。活动当天,幼儿与父母们都玩的很开心,让幼儿感觉到原来运动是如此的快乐。

三、增强了家园联系

本次活动面向社会开放,父母们既参与了孩子们的热身操表演,了解了自已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又亲自参与了亲子游戏。父母接力赛将运动会推向高潮,父母们都主动参与,孩子们在一旁为爸爸妈妈加油,气氛十分热烈。从活动中和活动后的反响来看,父母们对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都是十分满意的。

父母自我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13-02

一、文献回顾

孤独感是用来描述个体的直观状态,是一种情绪体验。Weiss(1974)提出,孤独的大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空虚、愤怒等负面情感,最早孤独感被定义为:与人类的亲密接触的需要和获得密切的人际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Sullivan,1953)。也有学者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提出,当个人希望建立的社会交往关系模式与实际的社会交往关系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时,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Perlman,198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杨俊生,肖海燕,2008)。普遍被国内外学者认同的界定是,父母教养方式是由父母的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组成的,是一个综合体(Darling &Steinberg)。王桂祥(2004)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互动性质,其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曾琪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行为倾向,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亲子关系中和教育行为中(王丽芬,2002)。

国外心理学家对自我和谐的研究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历史,自我和谐最初是由Prescott(1946)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各种观念和态度构成内心,各成分之间如果没有冲突就会达到一致性(薛本洁,张静,2010)。Rogers将自我和谐这一概念完善为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性和自我与经验的协调一致,也就是内部自我与外部经验之间的和谐。如果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不被个体接纳,个体就会体验到一种复杂焦虑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各种心理防御反应,产生心理障碍(段天宇,罗扬眉,2010)。

二、研究方法

1.工具

孤独感的测量,主要使用UCLA 孤独量表,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4一直有此感:3 有时有此感;2很少有此感觉;l从未有此感觉。其中有9个条目反向记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第三版的a系数大学生为0.94,重测相关系数为0.6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使用岳冬梅等人翻译并修订的EMBU量表。父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这六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五个因子。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46-0.88,分半信度系数为0.50-0.91之间。

自我和谐量表(SCCS)使用王登峰(1994)编制的版本,包含: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分量表。共3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总分越高,说明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各分量表的同构型信度在0.64―0.85之间。

2.被试

随机选取全日制本科生共140名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40份,问卷有效率为97.08%。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2.6%;女生占总人数的47.4%。独生子女人占总人数的37.6%;非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62.4%。年龄在18-20岁的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0.4%;20-23岁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49.6%。

3.程序

问卷由主试回收后交于研究者,在施测过程中主试有任何关于问卷的疑问都可以与研究者取得联系,并能得到及时反馈。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相关性分析

母亲和父亲过度干涉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p

2.自我和谐与孤独感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3-2可以看出,自我和谐量表中的自我灵活性与孤独感有显著负相关(p

3.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选择父母教养方式总分和自我和谐总分为自变量,孤独感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根据表3-3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总分和自我和谐总分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贡献效果显著,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量的12.9%,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四、讨论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母亲和父亲对子女的过度干涉与孤独感得分情况有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在家庭生活中,母亲过于干涉和保护子女可能使家庭教养方式向专制型发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对孩子的鼓励较少,更倾向于使用批评来达到约束孩子的目的。孩子成长在这种较为专制的环境下,自身的想法得不到释放,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甚至丧失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进入大学时由于不能很好地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独立生活及与周围的同伴建立亲密关系。相比于母亲的过度保护和干涉,来自父亲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与同伴交往时也会因为认知方式等的缺陷而得不到老师的和同伴的认同,容易形成胆小的人格特征,使其人际关系敏感脆弱,因此会更多地体验到孤独感。

在自我和谐的研究中,自我和谐中的自我灵活性这一分量表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量表总分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自我灵活性这一分量表本身与敌对和恐怖有显著相关,可以预示自我概念的刻板与僵化。自我和谐量表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孤独感越高。自我和谐程度低的个体由于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和从他人那里得到关注而更容易体验到深刻的孤独感(张平等,2010)。

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程度均与孤独感有显著相关。这两个因素一个是属于成长的外在环境,一个是属于自身的内在因素。孤独感的产生是由内外两个因素共同造成的。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家庭氛围能够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状况和人格特质的形成,尤其是对以后与配偶、朋友等建立亲密关系会有很大的作用。自我不和谐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由此看来,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是孤独感形成的两个因素,二者从不同的方面共同对孤独感起作用。以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为自变量,孤独感作为因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能够对孤独感产生预测。

对此,父母调整教养方式,减少过度的干涉和保护,个体自身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寻找内部认知和外部经验的平衡点。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较高的自我和谐程度能够减少孤独感,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五、结论

第一,父亲过度干涉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p

第二,自我和谐中自我灵活性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p

第三,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能够预测孤独感。

参考文献:

[1]Chelune,G.J. Reactions to male and female disclosure at two level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6,34,1000-1003.

[2]Russell,D.,Peplau,I.A.,Cutrona,C.E.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evid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0,39,472-480.

[3]王桂祥.中学生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父母自我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6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effect of parenting style, children's autonomy and their academic record, aimed at improving parenting style, cultivating children's autonomy, and promoting their academic record. The researcher adopting questionnaires, sample of 355 sixth grade students, and responded to PBI and to the primary Students autonomy Measure, their scores on the final exam was their academic record.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s: Children's academic and Mother encourage- independent factors exist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boys scor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cores of girls. Factors of father, mother care, children's autonomy and their academic recor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Autonomy and child care for mothers, fathers caring mother and father encouraged encourage self autonomy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Children from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have an mediator role.

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 autonomy; academic record

1 问题提出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最经典的引述即是Darling & Steinberg的定义,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子女教育和抚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及倾向,包括家长对孩子的一系列态度,与孩子沟通的态度,一起学习与生活,创造情感联接,与父母行为表达的方式。Simmonds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研究,他把父母教养方式方式划分为“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发现被父母接受儿童行为表现个符合社会要求;支配父母的儿童比被父母支配的儿童更有独立性、自信心和攻击性。之后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划分相关学者基本以这个为基础。

自主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性,既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它的概念可表达为:个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选择目标和愿望的能力,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Hill & Holmbeek借鉴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主性应该包括三方面:行为自主、认知自主、情感自主。研究发现,儿童所在的家庭经济地位、儿童气质和儿童生活的文化背景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自主性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了解儿童父母教养方式、自主性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帮助父母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对儿童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原因有更全面的理解,从而增强儿童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助于指导父母对儿童的学业成绩问题而采取的恰当教育行为和方式改善,促进父母和孩子的良好沟通。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第五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330份问卷,共回收324份,剔除无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93.2%。其中男生185名,女生117名。

2.2 研究工具

2.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

采用的Parker、Tupling与Brown等人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经中南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修订的三因素模型的中文版。该量表分为母亲版(PBI-M)分量表和父亲版(PBI-F)分量表,各分量表有23个条目,分为关爱因子、鼓励自主因子和控制因子。采用李可特的4点计分法,“0”是代表“非常不符合”,“1”是代表“比较不符合”,“2”是代表“比较符合”,“3”是代表“非常符合”。

2.2.2 儿童自主性量表

本研究是采用徐颖编制的《小学生自主性问卷》,该问卷有一共有28道题,分为四个因素:自我依靠、自我决断、自我控制和自信。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方法,“总是”记为5分,“常常”记为4分,“有时”记为3分,“很少”记为2分,“从不”记为1分。得分的高低与儿童自主性水平成正比。

2.2.3 学生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的评定以该校六年级年级主任提供的期末调研成绩表为标准,该成绩表有三门学科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以三门成绩的总分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

3 研究结果

3.1 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父母教养方式和自主性上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通过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儿童自主性量表以及学校提供的调研考试成绩表的统计结果根据不同的性别进行差异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2可以看出,被试学生在母亲鼓励自主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母亲鼓励自主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 = -2.375、P

由表3可以看出,被试学生的自主性因子中的自我依靠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自我依靠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 = -3.960、P

3.2 学生学习成绩,父母教养方式和自主性的相关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被试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中母亲关爱因子与语文成绩、英语成绩和总成绩相关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关爱因子与成绩中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和总成绩相关显著。

由表5可以看出,小学生自主性因子中自我依靠因子与成绩中的语文、英语和总成绩相关显著,自主性、自我决断、自我控制和自信四个变量与成绩的四个因子都表现出相关显著。

由表6可以看出,被试学生的父母关爱因子与自主性的四个因子显著相关;父母鼓励自主因子与自主性中的自我依靠、自我决断和自我控制三个因子显著相关;自主性和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关爱、父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和父亲鼓励自主四个因子显著相关。

3.3 自主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成绩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3.3.1 自主性在母亲关爱因子和学习成绩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7可以得出系数c’不显著,其他三个系数显著,根据中介效应检验过程判断为完全中介效应,所以自主性在自变量母亲关爱和因变量学习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则说明母亲关爱因子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完全是通过母亲关爱因子对自主性的影响来间接影响成绩的。

3.3.2 自主性在父亲关爱因子和学习成绩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8可以看出系数c’不显著,其他三个系数显著,所以自主性在父亲关爱因子和学习成绩中为完全中介效应,父亲关爱因子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通过父亲关爱对自主性的影响来间接影响成绩的。

4 讨论

4.1 儿童学习成绩、父母教养方式与自主性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女生英语成绩显著高于男生,这一结果符合前人的相关研究的。赵建芬,吴超群(2013)等学者研究认为家长、老师、同学的思想影响,教材、学校教育、社会媒介等因素的渲染,尤其是不同性别在语言科目中的优势、劣势等传统思想对学生形成自己的性别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暗示作用。女生感受到母亲鼓励自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感受母亲鼓励自主得分。吴秀凤(2014)研究认为这与家长对待男女生的社会期望不同而有所不同。父母对男生的管教多严厉,以限制、干涉、惩罚和否定的态度等对待男生使男生更少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鼓励性的教养方式。而父母一般对女生的教养方式较温柔、宽容、鼓励和放心。使得女生更能感受来自父母的鼓励性的教养方式。 被试儿童的自主性因子中的自我依靠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自我依靠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结果和与 Beyer(1999)等学者研究的结果女孩的自主水平高于男孩的结论基本一致。王金枝(2011)等学者认为原因是青少年阶段,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定势还没有形成,男女中学生并没有表现出男性要独立,女性要顺从、依赖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本研究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认识水平也在提高,独立能力和独立情感在增强,女生的思维较男生成熟的早,这可能使得女生更早地形成自我依靠的品质。

4.2 儿童学习成绩、父母教养方式与自主性的关系

本研究儿童数学成绩只和父亲关爱显著相关,和母亲关爱不相关,符合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大于母亲这一结论。小学生自主性因子中除了自我依靠因子与数学成绩相关不显著,其自主性、自我决断、自我控制和自信四个变量与成绩的四个因子都表现出相关显著。且相关系数大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国外研究表明,若父母能够更多地鼓励孩子自主,其孩子会在学习上便显出提高,而且抑郁等负面情绪和侵犯等负面行为会有所降低。孩子的自我依靠发展成熟时,在学习上表现为自己独立完成功课,需要依赖他人的督促和帮助,这种内在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大于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学习。 被试学生的自主性和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关爱、父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和父亲鼓励自主四个因子显著相关。以往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支持对于孩子发展非常重要,能够促进孩子自主性发展,和本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来看,自主性在父母关爱因子和学习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关爱对学习成绩不产生直接影响,父母关爱因子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完全是通过父母关爱因子对自主性的影响来间接影响成绩的。一方面,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满足个体的自主性需要,促进其积极发展。李彩娜等(2010)学者研究表明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更能够对青少年自我探索的行为保持开放的态度,也更可能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鼓励,这些都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主性。于凤杰等(2013)等学者认为自主感作为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当它得到满足的时候,个体将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会阻碍自主的形成,增大消极发展的可能性。王萍(2012) 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对家庭亲密度的不满意度与自主性发展呈显著负相关。自主性的获得是健康个体独立的过程,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认可度和自我支配的能力。本研究中父母的关爱使得孩子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处于安全状态会使得他们对世界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探索,遇到问题也能够在鼓励下尝试解决,慢慢地提升自己的自主性。也能在父母的关爱下更好地和父母进行社会交互式的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父母那里学习认知策略和各种技能,使得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自信。可见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外界教育环境和个体内在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帆,方晓义,胡伟等.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6):585-593.

[2] 蒋奖,许燕,蒋菁等.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的信效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1):193-196.

[3] 方晓义.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1):22-27.

[4] 方晓义,胡伟,王帆.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29(6):604-615.

[5] 赵建芬,吴超群.中小学语言科目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现状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15(5):112-117.

父母自我总结篇11

二、教学要点

1.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2.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三、教材分析

《母亲培育我成长》一课是属于六年制小学思品第五册教材第二单元中"热爱人民"这一教育范畴里的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中年级教学要点第八条关于"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接受他们的正确教导"的要求。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八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本课的教育内容是在低年级的要爱爸爸、妈妈,心里想着他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点滴的进步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从而激发孩子们要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的道德情感。

本课教材选取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年)少年时期在母亲培育下成长的故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不只是给课文开个头,而是对全课文的高度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有说服力地做出:"是母亲培育我成长起来"的结论。第二自然段叙述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促进思维的发展,使他的求知欲望更强。第三、四自然段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耐心地给爱迪生上课;讲历史故事;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共同讨论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引导他做实验以及在爱迪生做实验遇到危险时,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是热心帮助支持着自己的儿子继续做实验。

教学这篇课文要紧紧抓住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对待爱迪生提出的问题,如何让他拓宽知识面,让他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教给他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伟大的母爱培养出了爱迪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要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必须把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的意思,渗透到本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尤其是二、三、四自然段。

本课的教材内容分插图、故事、练习三部分。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

1.母亲在耐心地解答爱迪生提出的问题。表现出爱迪生善于思考,母亲善于启发爱迪生的积极思维。

2.春天,母子俩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母亲边给爱迪生讲课,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爱迪生的母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给孩子知识,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3.母亲帮助指导爱迪生做物理化学实验。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与母亲的亲手指导分不开的。本课的三幅插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爱迪生的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为学生的明理,提高认识作了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增加了学生的信任感和可行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慈爱,母亲的良苦用心及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着重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使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母亲采取灵活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给孩子知识,引导孩子做实验,使之对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几件事。意在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培育。从中教育学生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点,可设计如下思考题:

1.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他成长的?(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爱迪生是在母亲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2.爱迪生小的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

3.试想: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耐心解答,结果会怎样?(2、3这两道对比题的设计,目的是强化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耐心而且正确的引导。)

4.爱迪生在实验中遇到哪些危险,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进一步明确: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是在教爱迪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

5.爱迪生深知他能够成长起来,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那么爱迪生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指导行为,突出重点。)

课后练习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目的,掌握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行为愿望,深化教育效果。

练习题1:爱迪生为什么说一辈子忘不了母亲的恩情?(这一问主要是突出教学要点,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

练习题2: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培育你成长的?(这是属于联系实际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深化明理,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练习题3:说一说你学了这课受到哪些教育?(这一问题是总结性的提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这是对本课教育主题的升华。至于关心父母、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则不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可采用出示爱迪生的肖像图,由教师简介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的事迹,进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你们的父母亲。从而揭示出课题。2.解题:课题中的"母亲"是指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她对少年时的爱迪生培育作用巨大,甚至影响到爱迪生的一生。

(二)感知教材,启发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情感教学,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配上适当的音乐,在协调的气氛中以真挚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做到以情激情,并适时出示幻灯图片。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辛勤,母爱的伟大,从中唤起孩子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为导行做铺垫。

2.提出问题,启发明理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点提出如下问题:a.爱迪生小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提问的?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作耐心的解释,结果会怎样?(会挫伤爱迪生的学习兴趣,后来很可能成不了发明家。)b.爱迪生在实验室中遇到了哪些危险,妈妈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得不够具体教师可及时小结:爱迪生在做实验时出现了许多危险,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且还把小阁楼让给儿子做实验,这使爱迪生产生了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为他以后的成才奠定了基矗)c.为什么说爱迪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教学时将设计的思考题可用幻灯或其它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可围绕问题分组讨论。(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议,统一认识,明白道理。同时教师可抓住课文中"母亲耐心的解答","和爱迪生一起做实验","给爱迪生买书","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迪生的成长确实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明理后,教师及时小结: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爱迪生的母亲不愧是一位好母亲。她不只是教给爱迪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爱迪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果没有母亲的培育,爱迪生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所以说,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正如爱迪生所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

(三)扩展引申,深化明理

1.可先由教师点拨谈话。师:其实不仅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培育,同时也离不开父亲的培育。

2.有条件的地方可录一些父母教育、关心培育子女的片断给学生看。

3.列举一些现代和古代名人由父母培育起来的故事。(如《的两位母亲》、《茅盾和他的母亲》等。)拓宽教育面。

4.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或养父母是怎样关心、培养你成长的。请同学们把父母关心你,使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意在使同学们知道父母不仅培育我们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而且在衣、食、注行等方面也给了我们更好的照顾。同时父母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我们。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可以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通过学习课文及同学们生动讲述的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小故事,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父母说点什么?

2.当你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a.当你做错事,父母批评你时,你该怎么办?

b.你没有做错事,但却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这时你该怎么办?

c.父母在指导你学习时,你该怎么办?

d.对于你父母不让你做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以上的一组练习题,意在指导学生行为,使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热爱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可结合《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

3.辨析

父母自我总结篇12

二、教学要点

1.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2.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三、教材分析

《母亲培育我成长》一课是属于六年制小学思品第五册教材第二单元中"热爱人民"这一教育范畴里的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中年级教学要点第八条关于"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接受他们的正确教导"的要求。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八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本课的教育内容是在低年级的要爱爸爸、妈妈,心里想着他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点滴的进步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从而激发孩子们要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的道德情感。

本课教材选取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年)少年时期在母亲培育下成长的故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不只是给课文开个头,而是对全课文的高度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有说服力地做出:"是母亲培育我成长起来"的结论。第二自然段叙述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促进思维的发展,使他的求知欲望更强。第三、四自然段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耐心地给爱迪生上课;讲历史故事;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共同讨论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引导他做实验以及在爱迪生做实验遇到危险时,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是热心帮助支持着自己的儿子继续做实验。

教学这篇课文要紧紧抓住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对待爱迪生提出的问题,如何让他拓宽知识面,让他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教给他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伟大的母爱培养出了爱迪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要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必须把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的意思,渗透到本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尤其是二、三、四自然段。

本课的教材内容分插图、故事、练习三部分。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

1.母亲在耐心地解答爱迪生提出的问题。表现出爱迪生善于思考,母亲善于启发爱迪生的积极思维。

2.春天,母子俩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母亲边给爱迪生讲课,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爱迪生的母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给孩子知识,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3.母亲帮助指导爱迪生做物理化学实验。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与母亲的亲手指导分不开的。本课的三幅插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爱迪生的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为学生的明理,提高认识作了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增加了学生的信任感和可行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慈爱,母亲的良苦用心及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着重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使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母亲采取灵活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给孩子知识,引导孩子做实验,使之对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几件事。意在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培育。从中教育学生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点,可设计如下思考题:

1.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他成长的?(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爱迪生是在母亲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2.爱迪生小的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

3.试想: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耐心解答,结果会怎样?(2、3这两道对比题的设计,目的是强化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耐心而且正确的引导。)

4.爱迪生在实验中遇到哪些危险,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进一步明确: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是在教爱迪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

5.爱迪生深知他能够成长起来,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那么爱迪生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指导行为,突出重点。)

课后练习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目的,掌握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行为愿望,深化教育效果。

练习题1:爱迪生为什么说一辈子忘不了母亲的恩情?(这一问主要是突出教学要点,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

练习题2: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培育你成长的?(这是属于联系实际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深化明理,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练习题3:说一说你学了这课受到哪些教育?(这一问题是总结性的提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这是对本课教育主题的升华。至于关心父母、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则不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可采用出示爱迪生的肖像图,由教师简介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的事迹,进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你们的父母亲。从而揭示出课题。2.解题:课题中的"母亲"是指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她对少年时的爱迪生培育作用巨大,甚至影响到爱迪生的一生。

(二)感知教材,启发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情感教学,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配上适当的音乐,在协调的气氛中以真挚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做到以情激情,并适时出示幻灯图片。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辛勤,母爱的伟大,从中唤起孩子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为导行做铺垫。

2.提出问题,启发明理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点提出如下问题:a.爱迪生小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提问的?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作耐心的解释,结果会怎样?(会挫伤爱迪生的学习兴趣,后来很可能成不了发明家。)b.爱迪生在实验室中遇到了哪些危险,妈妈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得不够具体教师可及时小结:爱迪生在做实验时出现了许多危险,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且还把小阁楼让给儿子做实验,这使爱迪生产生了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为他以后的成才奠定了基矗)c.为什么说爱迪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教学时将设计的思考题可用幻灯或其它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可围绕问题分组讨论。(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议,统一认识,明白道理。同时教师可抓住课文中"母亲耐心的解答","和爱迪生一起做实验","给爱迪生买书","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迪生的成长确实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明理后,教师及时小结: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爱迪生的母亲不愧是一位好母亲。她不只是教给爱迪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爱迪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果没有母亲的培育,爱迪生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所以说,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正如爱迪生所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

(三)扩展引申,深化明理

1.可先由教师点拨谈话。师:其实不仅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培育,同时也离不开父亲的培育。

2.有条件的地方可录一些父母教育、关心培育子女的片断给学生看。

3.列举一些现代和古代名人由父母培育起来的故事。(如《周恩来的两位母亲》、《茅盾和他的母亲》等。)拓宽教育面。

4.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或养父母是怎样关心、培养你成长的。请同学们把父母关心你,使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意在使同学们知道父母不仅培育我们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而且在衣、食、注行等方面也给了我们更好的照顾。同时父母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我们。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可以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通过学习课文及同学们生动讲述的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小故事,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父母说点什么?

2.当你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a.当你做错事,父母批评你时,你该怎么办?

b.你没有做错事,但却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这时你该怎么办?

c.父母在指导你学习时,你该怎么办?

d.对于你父母不让你做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以上的一组练习题,意在指导学生行为,使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热爱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可结合《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

3.辨析

(1)李红是一名大学生,他父母都是没文化的个体劳动者。有人说"李红成为一名大学生,与他父母无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