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8-07 21:13:11

高中计算机总结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1

高中信息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范文1__-__学年度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年,本人能够做到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我一个人单独承担起来了高一整个年段8个班的信息教学任务,加上选修课的任务,一周课时量达到了17节。并且兼顾学校电脑室3的管理员职务,负责好电脑房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设备的正常使用及其良好的卫生。

每一节课我都能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搜集制作各知识点优秀案例展示给学生。

2、上课

要做到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去电脑房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笔记

根据每节课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最合理的笔记内容,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当堂课的重难点知识。

二、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网站,帮助其它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主要成绩:

本期中,无论是在教育工作,还是在教学工作中,我从不弄虚作假,认真努力的去做每一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高中信息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范文2本学期我担任四个班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学工作,尽管开始一周12节课,但通用和信息的交替教学还是让人觉得疲惫,好在期中考试后,为了更好的迎接会考,调整战略,一位老师专教信息另一位专教通用。一个学年的工作眨眼就结束了,收获不少,下面我对本学年的工作作一总结,为新学年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人民教师。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担任高二4个班级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我坚持经常看电脑报、信息技术奥赛书籍等,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学期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并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们是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我服从党和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完成了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各项任务。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年里没有缺席过一次,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新学期中,我将更加勤恳,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主要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圆满的完成高二技术科目的教学任务,获得了三亚市第三名的好成绩。指导学生参加的“第十三届海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校讯通”专项制作”活动,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一个省级一等奖,四个省级二等奖,四个省级三等奖,三个省级优秀奖。为学校争取了海南省“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信息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范文3本学期我担任高_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高中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储办公软件的操作。

一、不断提高个人素养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开展教学工作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单纯地依靠老师的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学生使用的是广教版的教材,教材教案能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请保留此标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设计适合于学生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教育的示范与引导,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学习知识比较快、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些自主学习,达到提高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因为在老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的多。在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屏幕上观看,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包括演示操作尽量让学生来做,同时许多操作都采用让学生先练习,再归纳,后总结的步骤来。

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要比听、看有效得多。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演示,只能使学生把一个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其思维体系中一个模糊的认识,而能不能将这个认识清晰化,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所以,在课堂上我加大上机时间在教学时间中的比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创造。

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为我国各产业的长足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如何使将来有更多的有志者为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作贡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把我国信息技术业的现状讲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我国信息技术业在世界上的位置,不断激发起他们好好学习、为国效力的决心和毅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实际做起,注重落实,注意细节,使学生能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一学期来,我坚持不懈地努力,认认真真的工作,学生的操作水平也有了解一定的提升。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更有生色!

高中信息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范文4怀着对教育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一个学年已过去,新的学期即将来临,在这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一个学年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对本学年的工作作一总结,为新学年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如学校的党员冬训活动。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新学期即将来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人民教师。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独自一人担任高一8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一周课时高达17节,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电脑报、信息技术奥赛书籍等,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20__年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学期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本文来自请注明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这学年我还一个人承担了高一信息技术选修课程《asp网页制作》和《数据库管理》课题。我查阅了很多的书籍和资料。

三、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们是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我服从党和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主要完成了学校电脑室3的维护任务。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年里没有缺席过一次,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新学期中,我将更加勤恳,为学校作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主要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成功的完成高一信息技术这门科目的会考本文来自请注明任务。相信会考成绩会是100%的优秀。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信息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忙碌的工作,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我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更关键的是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及方向。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该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优良方针;在教学工作中,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学期初,本人有幸至黄山参加省级研修班,听取、学习了专家、优秀同仁的报告、讲座及同课异构,我认真领悟、借鉴、创新,不断将丰富的知识及经验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自己不断地学习与进步,我还参加了今年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知识也丰富了不少,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知识不熟练,稍有欠缺,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警示。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站稳脚跟,实现自身价值,但总是想法多于实践,以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我将铭记这次教训。

另外,我还利用有限的时间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汲取百家之长,结合自身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到了省评审组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明白存在的问题,既然是教学博客,不仅要与同行同事们交流,还要与学生互动,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的学习。经验来源于学生,还要运用到学生中去,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方法。

1、探索适合本地的讲练教学法

皖北地区学生普遍起点低,基础差,高一学生仍然停留在“画图”、“翻纸牌”阶段,甚至部分农村学生没有或很少接触计算机。试想,连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都不具备,那么非零起点(粤教版)教材上所涉及的“活动”等就无异于“空中楼阁”。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教学方法。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讲多练”,“边讲边练”。“边讲边练”可以完全满足“多讲多练”的全部要求,并且和“45分钟”不发生冲突——教师理论上可以“讲”组45分钟,学生也可以“练”够45分钟!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2

1.1总线的结构

总线结构主要是指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央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个节点在接受信息的同时都需要进行地址的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合,只有相互符合的网络地址入网用户才能够连接到此网址信息。

1.2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中,网络拓扑的星型结构是一种相当于电话的结构性质,它是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中最传统最古老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个计算机网络中以中央节点为中心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连接,这种杜老的连接方式又被称为集中式的网络连接方式。

1.3环形的网络拓扑结构

环形结构的网络连接方式在LAN中最常使用,这种连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入网端用户在通信连接过程中对中心网络系统的依赖性作用。

1.4混合型的网络拓扑结构

此结构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拓扑结构相互连接混合的一种网络拓扑型结构。它主要运用于大型的局域性网络中,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具备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和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两种优势。解决了很多局域网中的各种局限性问题。

2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安全、可靠性

在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使得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逐步嵌入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小至个人的生活领域,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发展稳定性,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由此可见提高、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性是计算机相关研究技术人员为之研究、奋斗的必要性问题。

3详细分析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3.1计算机入网用户对互联网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影响

计算机入网用户在使用计互联网运行过程中网络的安全可靠程度,要看使用者平时对计算机网络运行的频繁性维护以及对各种网址的慎重点击浏览,如果计算机入网用户终端的交互能力越高,那么计算机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也相应越高。

3.2传递交换设备功能对计算机网

络安全可靠性带来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的日常建设、运行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的多次试验研究表明,由网络布线导致的网络故障时极其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故障问题,对此消耗的经济投入也是最高的。正是这样我们采用了标准的通信线路和合理的布线系统,为了提高计算计算的网络可靠性和日后计算机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有冗余以及容错的相应能力,从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在对网络布线过程中多采用双向布线的布线方法,这样成双线布置法能够有效切换计算机网络在出现故障问题时的安全切换。

3.3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管理对网络

安全可靠性造成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是由来自不同生产厂商的不同网络产品和设备所构成的,规模大且结构分布复杂,如果要保证信息传输完整性、降低故障发生率、降低信息丢失率、减少误码及差错,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就应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进行实时采集网络运行参数并统计网络信息,监视网络运行状态,及时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但是,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也出现了很多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各种病毒对现有的网络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笔者就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意义

1.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表现

1.1.1 容错性

这里所谓的容错性,是说当有病毒或者黑客试图破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出现故障时,计算机系统自行解决故障时所需的时间。该性能恰好反映了网络系统接军问题的能力的强度,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与计算机网络解决故障问题的时间成反比。

1.1.2 可维护性

计算机网络的可维护性包括两方面,一种是事后维护,另一种是事前维护。事后维护,也就是在计算机网络产生故障后的维护;事前维护,就是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感应到故障将要发生的时候,适时地进行系统的更新或者防御,将故障遏制在萌芽中,以进一步减少故障的发生几率,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该项性能可以体现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1.2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也就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式。计算机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对计算机网络造成了坏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说,我们需要不断在各个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电脑病毒,抵制电脑黑客,为人们的网上学习和生活营造更好的环境。

2 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2.1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进入21世纪,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计算机网络的客户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服务越来越齐全,管理起来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作支撑。但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技术显然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不断解决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促进计算机管理技术的革新,可以有效的进行计算机网络管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

2.2 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

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拥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是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途径,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终端用户服务,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不断促进终端设备的完善。

2.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总线性结构、环形结构以及混合型结构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每个结构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星型结构的节点在网络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但是它们是互相联系的。非中心节点出现故障时对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影响,到那时中心节点出现问题时,将会影响到整个网络出现问题。总线型结构的可靠性比较高,一个节点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节点。环形结构的可靠性也比较差,当任一节点出现问题时也会造成其他节点的不稳定,甚至瘫痪。这也就是说,在选择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时候应该选择可靠性较高的一种,总线型结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的。

3 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的具体措施

3.1 增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冗余能力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冗余能力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所以,为了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采取措施增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冗余能力。总的来说,双网络结构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冗余能力,双网络结构就是指增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备用系统,在常用的网络系统上,依靠备用的网络系统,促进各个节点之间的交错连接。将每个节点的独立性提高上来,出现节点故障时,也就不会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这样也就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大大提高了很多。

3.2 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包括三层结构,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网上数据传输的层次。所以,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时的稳定性能,要尽可能的减少节点数量,提高数据传输的性能,间接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能。汇聚层是对网络数据进行管理的节层,它可以集数据的收集、传输、管理于一个整体。该节层对数据的管理的性能也直接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可以将系统的汇聚线路进行整合、捆绑,减少数据管理的中间过程,避免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数据的混乱。接入层,就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接口,属于终端接口。该节层的使用效率是与数据传输的数量密切相关的,工作量越大,该层的性能就会越低。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就要适当减少该层承受的工作量,减少网卡的承载数据量,优化数据接收模式等。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部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一些黑客和病毒也越来越猖狂,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网络环境。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提高系统的冗余性,选择可靠性较高的总线型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等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乔军利.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J].西铁科技,2010(01).

[2]张平珍.浅谈御防“黑客”攻击和网络安全[J].京铁科技通讯(太原刊),2009(04).

[3]朱志奇.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华北电力技术,2010(02).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今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各组织为提高战略竞争力,频繁地投资引进新信息科技,高职院校用于信息化的投资很大,但回报与期望却总有落差。如何帮助职院学生提升计算机相关技能和系统的使用,对于高职院校提高技术水平非常重要。实证研究表明,计算机自我效能(CSE)是预测个人对信息技术和使用态度的重要指标。计算机自我效能感(CSE)是个体对自己使用计算机能力的一种判断。计算机焦虑可能是影响计算机自我效能最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是分析计算机自我效能感(CSE)与计算机焦虑在高职学生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影响。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计算机焦虑关系研究,对开展计算机教育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研究方法

1.1被试

根据方便取样的原则,在河南某高职学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

1.2研究工具

(1)采用的Marakas、 Johnson and Clay (2007)《计算机自我效能问卷》。

(2)采用Rose and Weil编制的《计算机焦虑问卷》。

1.3 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集体施测,由本人亲自施测,宣读指导语,时间大约为15分钟,当场统一收回问卷。

1.4数据统计工具

本研究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的总体状况

为了了解高职生计算机自我效能的总体状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对CSE六个维度进行总体情况分析(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得出,计算机自我效能的六个维度中,WindowsCSE最强,就是说高职学生在操作Windows桌面时,CSE自我效能感较强,第二是数据库CSE,第三是基础操作CSE,第四是网络CSE,第五是文字处理CSE,最后是表格的CSE,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在表格、文字处理两方面的CSE自我效能较弱。

2.2 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在性别上的差异

本研究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不同性别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的差异。在一般操作CSE、数据库CSE、windowsCSE、网络CSE、表格CSE、文字处理CSE六个维度中均不显著。

2.3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在年级上的差异

本研究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级间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差异。由于大三数据较少,故由大二合并,分析结果,不同年级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差异显著。

在一般操作CSE维度中,大一(M=21.5522,SD=5.91917),大二(M=23.2625,SD=5.81636),不同年级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一般操作CSE上差异显著(F=5.647,P=0.004),大二显著高于大一。在WindowsCSE维度,大一(M=27.9739,SD=6.49624),大二(M=30.000,SD=6.37672),不同年级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WindowsCSE上差异显著(F=6.152,P=0.002),大二显著高于大一。在文字处理CSE维度中,大一(M=14.2444,SD=5.02126),大二,(M=16.2236,SD=4.58391),不同年级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文字处理CSE上差异显著(F=10.071,P=0.000),大二显著高于大一。

多重比较发现,在一般操作CSE、WindowsCSE、文字处理CSE三个维度上,不同年级差异显著。在数据库CSE、网络CSE、表格CSE维度上差异并不显著。

2.4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在专业上的差异

本研究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差异。由于大三数据较少,故与大二合并,分析结果,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自我效能部分差异显著。

在一般操作CSE维度中,文史(M=21.2269,SD=6.24064),理工(M=22.6667,SD=5.51032),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一般操作CSE上存在显著差异(T=-3.237,P=0.001)。在WindowsCSE维度上,文史(M=27.2073,SD=6.62449),理工(M=29.7143,SD=6.15064),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WindowsCSE上差异显著(T=-5.184,P=0.000),理工显著高于文史。在文字处理CSE维度中,文史(M=13.8796,SD=4.65851),理工(M=15.5481,SD=5.17782),不同年级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文字处理CSE上差异显著(T=-4.486,P=0.000),理工显著高于文史。多重比较发现,在一般操作CSE、WindowsCSE、文字处理CSE三个维度上,文理科差异显著。在数据库CSE、网络CSE、表格CSE维度上差异并不显著。

2.5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在居住地上的差异

本研究运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差异。分析结果,居住地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差异显著。

在数据库CSE维度中,城市(M=24.9692,SD=5.28115),县镇(M=24.0068,SD=6.23191),农村(M=21.6778,SD=5.53058),居住地不同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数据库CSE上存在显著差异(F=11.289,P=0.000),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县镇显著高于农村。在网络CSE维度上,城市(M=18.7863,SD=3.38778)县镇(M=18.3020,SD=4.07813),农村(M=17.1459,SD=3.88383),居住地不同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网络CSE上差异显著(F=11.429,P=0.000),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县镇显著高于农村。在表格CSE维度上,城市(M=14.7405,SD=3.14664),县镇(M=13.9329,SD=3.72295),农村(M=13.3690,SD=3.11888),居住地不同的计算机自我效能在网络CSE上差异显著(F=9.139,P=0.000),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县镇显著高于农村。多重比较发现,在数据库CSE、网络CSE、表格CSE三个维度上,居住地差异显著。在一般操作CSE、WindowsCSE、文字处理CSE维度上差异并不显著。

3高职学生计算机焦虑研究

3.1高职学生计算机焦虑现状、总体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计算机焦虑各维度上平均分值都较高水平,即是大部分高职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计算机焦虑。

3.2 高职学生计算机焦虑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采用了独立的样本T检验,比较性别对计算机焦虑的差异。结果表明,计算机焦虑总分及高度焦虑和低度焦虑两个维度上,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3.3 高职学生计算机焦虑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采用了独立的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对计算机焦虑的差异。结果表明,计算机焦虑总分及高度焦虑和低度焦虑两个维度上,高度焦虑无显著,低度焦虑显著,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学生。

3.4 高职学生计算机焦虑在文理科差异

本研究采用了独立的样本T检验,比较文理科对计算机焦虑的差异。结果表明,计算机焦虑总分及高度焦虑和低度焦虑两个维度上,均无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3.5高职学生计算机焦虑在居住地上的差异

为比较居住地上的计算机焦虑差异,本研究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分析表明,计算机焦虑总分及高度焦虑和低度焦虑两个维度上,均无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4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与计算机焦虑的关系

4.1计算机自我效能与计算机焦虑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将被试在计算机自我效能问卷的得分与在计算机焦虑问卷上的得分及其高级焦虑、低级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做了相关分析,结果呈现如表3。

表中列出了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与计算机焦虑的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机自我效能问卷得分与在计算机焦虑问卷的高度焦虑、低度焦虑两个维度呈负相关。

4.2计算机自我效能与计算机焦虑回归分析

为了解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对计算机焦虑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在相关分析基础上做了计算机自我效能对计算机焦虑的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首先将各人口学变量转化成虚拟变量,然后与计算机自我效能一起放入回归方程。从下表可以看出,只有计算机自我效能进入了回归方程,计算机自我效能能负向预测计算机焦虑状况。

5结论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职学生计算机焦虑在人口学统计变量,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年级方面高度焦虑无显著,低度焦虑大一学生显著大于大二学生,文理科方面差异不存在显著差异、居住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计算机焦虑在人口学统计变量中,部分假设成立。

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高职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与计算机焦虑及其高度焦虑和低度焦虑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计算机自我效能能负向预测计算机焦虑状况,符合假设。

参考文献

[1]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务实―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科学出版社,2003.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5

一、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现状及原因

在职业中专,由于学生文化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对冗长复杂的课本知识不理解,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比较薄弱。而且教材内容也只有Windows、Excel、Word等传统的应用性内容而没有增加有创新性、有特色的内容。让学生感觉多的只有枯燥乏味,而丝毫没有学习的愉,也产生不了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师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多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教师枯燥、无趣的讲解,让学生疲惫,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就无法学好了,到了上机实践,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这些原因造成了现在的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实践能力低等问题。

二、小议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效率的方法

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讲解必不可少,而且要凭借这些知识将学生的基础打牢。填鸭式教育不仅不能事半功倍,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职业中专的教师要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穿插更贴近实际的、更新型的知识,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是必要途径。可以打破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课程只讲基础知识的定式,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在操作中学习。这样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大脑,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增强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上机操作的理解、认识和记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让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简单。

职业中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要围绕学生就业为主题,意在提高职业中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职业中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种基础课程,教师不仅应该启发学生学好它,而且在学习它的同时也是对其他计算机应用课程基础的夯实、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知识的整合。同时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小型的计算机应用比赛,优胜者可获得奖励,在这种奖励机制和学生虚荣心的作用下,学生会用心参与设计、操作。这样的活动不仅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操作,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三、总结经验必不可少的步骤

任何一种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都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职业中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也不例外。首先教师要通过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使教学情况更符合学生实际,也有利于教师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总结经验是查漏补缺,扫除自己知识的盲区和弱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于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效果提升的途径还有许多值得钻研和探讨的地方,职业中专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出新方法,同时希望本文能够对提高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效果起到一点作用。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6

一、引言

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计算机专业和少数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发展到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相关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会操作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然而与数学、英语等其它基础课不同,计算机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其软硬件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加上学生自身水平差异;因此,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跟上科学发展的形势,并使学生真正能够熟练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从多个方面努力完善和提高。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2007论坛”在新疆闭幕,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会长谭浩强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总结分析了过去20多年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了新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单独了《全国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2007》,对高职教育的规模,发展趋势,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指导原则都作了明确的说明。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指明了方向,读之使人眼前一亮。

目前,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发展高职,培养大量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是促进社会就业的有效措施。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同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也作为这些专业学生入学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是每一个在校生必学的课程之一。

高职高专教育和普通本专科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而普通本科教育以知识为本位。

2.高职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3.教学方式要以实践为中心。

4.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应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上,人才培养目标瞄准职业岗位,在实践教学中要告诉学生所学内容通常应用于哪一方面。努力做到让学生所学有一定的“应用”目标。其次,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校分为理论和上机实践两个环节,比如,学到word中表格处理时,让学生绘制和自己密切相关的课程表,鼓励学生力争做得快、准,而且美观。讲到Excel 电子表格时,让学生上机输入本班成绩表,并求出表中每位同学的总成绩、平均成绩,按总成绩升序排列,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及格和不及格筛选,并按一定的分数段进行分类汇总等。通过这一操作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所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健全教学考核手段

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具体情况,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课程体系

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配置,了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安全,能够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环境下常用应用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等完成对文本、表格、数据的处理。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

在一些专业中,计算机教学将会更加贴近专业,如公路桥梁、建筑、汽车设计与工艺焊接设计等。所以,计算机课程应该根据专业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教学侧重点,有些工程性强的专业涉及到的科学计算比较多,设计类专业可能会注重多媒体处理,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包括针对该专业特点的内容。

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就业的前景需求,如果计划内的计算机教学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有选修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又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如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网页设计等。总之,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课堂教学。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实践。

3.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基础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标。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包括这两部分,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分配每种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这样在理论达到一定深度的同时,通过上机操作来激励学生创新,把理论和实践真正有机结合。

五、结束语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而我国的计算机机普及更存在着地域、学校的差别。作为老师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同时关注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开创出我们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坚持正确方向,深入研究规律,大力推动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J].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2007,09.

[2]宋清龙.计算机应用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

[3]李富芸.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思考与建议[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7

职业学校的一大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承的,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实践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上机操作实践,可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解除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技能训练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综合水平,下面就本人通过在职业学校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与大家一起探讨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实践课的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践计划是实践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践题目、时间地点、组织形式、课时分配、实践进度、实践次数等。以便任课教师和实验室(计算中心)能够很好的沟通配合,及早安排上机实践有关事宜。每一次上机实践要有实践提纲。实践提纲要指明实践目的和要求,布置实践内容和步骤,对于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实践后的思考题也要给予提示或指导。实践提纲必须和实践计划一起编制,要和实践计划协调一致。实践提纲是实践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学生必须在实践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实践,完成各项实践课业。教师也要按实践提纲的要求和布置来检查、评定学生上机实践成效。学生还要根据实践提纲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书写实践报告。

总之,教师要认真编写上机实践提纲。教师对每次上机实践课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二、计算机实践课的准备

计算机实践课的准备工作相对于其它实践课来说显得更加繁杂、细致和重要。一般来说,在计算机实践课之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硬件环境的准备

学生上机实践所用的各台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要功能完好、运行正常;学生实践所用磁盘及其它附件要配备齐全、合理分配;有关实践的环境设备,如辅助教学设备(投影仪等)、调控设备(空调器等)及桌椅灯具也要满足上机实践课的需要。

2、软件环境的准备

结合教学和实践的需要,要选择好所需要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系统软件、语言系统软件预先装备到实践所用各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用。辅助教学软件、各种检测软件及实践所用例题、习题程序根据需要选择装入。

3、安全环境的准备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要放在首位,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要加强,实验室内安全设备(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等)要齐全完好。计算机内外设备检测系统软件要常备,尤其是计算机病毒检测和清除要经常进行(或定期进行),同时要备有功能强、效率高、版本新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清除软件。

4、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准备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实践秩序,实验室实践守则,要严令学生遵守。

学生上机实践要组织好,最好有学生干部协助教师进行组织。实践学生众多时最好分设实践小组,以便管理和辅导。尤其是计算机少学生多时则要考虑分组分批安排实践。

三、计算机实践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践课是计算机理论课教学的继续,也是理论教学成效的初步体现。与其它实践课一样,上好计算机实践课必须注意唱好“三步曲”,即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在入门指导中,教师要重申本次实践课的目的要求,指明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对实践中的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提示或说明,对学生初次使用的软件或命令,教师要进行演示讲解。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应把握整个实践进程,注意观察和检查各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错误,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在结束指导时,应对本次实践课进行归纳小结,布置实践作业,明确撰写实践报告的有关要求。

由于计算机实践课的特点,要上好计算机实践课,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课开始,辅导老师要重申本次实践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实践中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或说明。实践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亲自进行演示讲解。

2、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电化教育手段,协助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检测、评定和辅导。比如Windows系统学习软件,中文输入和指法练习软件等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学生易于操作,教学效果不错。教师也可根据实践要求和学生上机情况,自己编写辅助教学程序在实践课中使用。

3、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操作要规范标准,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练好基本功。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自操作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同步进行,课时比例搭配要合理,这也是提高实践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校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将每堂课都安排在微机房,有些课程也无需每堂课都到微机房去上,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在教室讲授或演示,然后安排一定的课时给学生进行实践。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课程特点与微机房的接纳安排能力统筹安排,按照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象Windows、WORD、EXCEL等,此比例定在1:1为宜,而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程序设计课,该比例可定在2:1。

四、计算机实践课的总结

通过上机实践,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计算机知识、技术和程序都有了真切的体会、深刻的认识,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践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学生要写好实践报告就很重要。计算机实践报告,直接体现学生实践操作情况。学生写实践报告,就是对实践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完成实践课业,写好实践报告都是计算机实践课的整体要求。实践报告中的“上机题目”、“上机目的”和“上机要求”各项,基本与相对应的实践提纲相同。报告中的“上机步骤”,是学生实践操作的真实体现会要求学生如实地写。即使是错误的操作或运行失败,也不应回避或遗漏。要详而不繁,简而不缺。要多用专业术语简明扼要地描述把实践中的重要体会、深刻认识都要写进去。这样才能真实地体现出学生的实践状况和水平,总结出宝贵经验和教训。学生的要求、希望和建议,都可写入“上机总结”内,以便与教师相沟通。

总之,计算机实践课,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只要我们把握住其特点和规律,努力抓好每一环节,计算机实践课就能够获得成功,搞好整个计算机课的教学,也就有了可靠保证。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8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听客”,知识点的记录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是要转变思想,转换观念,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其实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可以以演示+操作+讲解+练习+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与教师一起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结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在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在讨论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自我完善。学生也在这种参与教学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乐趣,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时,就引导学生和笔者一起参与了课堂的教学。我们知道对于《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它包含了很多计算机概念,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伊始,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以短片的形式播放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营造了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接着趁同学们兴致高昂,笔者又结合短片与教学的内容提出来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思考:①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想象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网络的世界什么?②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④你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有多少?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播放的短片,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了问题的答案,他们一定会对这些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这种教学模式下,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的局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有用之才。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积极与同行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对我们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之间互相交换教学心得与经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出现。我们知道,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了,我们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但是这个问题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与其他的同行进行交流,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9

测试技术涉及到众多学科专业领域,如传感器、数据采集、信息处理、标准总线、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通信等等。测试技术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测试技术的发展,测试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测试仪器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5代:模拟仪器、分立元件式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已引起测试领域一场新的革命。1986年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提出“虚拟仪器”即“软件就是仪器”的概念。虚拟仪器是卡式仪器的进一步发展,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仪器领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仪器类型,它以标准总线作为测试仪器和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配置测量模块,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强大的测量功能。在虚拟仪器系统中,用灵活、强大的计算机软件代替传统仪器的某些硬件,用人的智力资源代替物质资源,特别是系统中应用计算机直接参与测试信号的产生和测量特征的解析,使仪器中的一些硬件、甚至整件仪器从系统中“消失”,而由计算机的硬软件资源来完成它们的功能。另外,通过软件可产生许多物理设备难以产生的激励信号以检测并处理许多以前难以捕捉的信号。虚拟仪器是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测试仪器与测试系统观念的一次巨大变革。

测试技术和设备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先进的电子测试设备在众多行业的科研、生产和设备维护使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电子产品、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工业自动化、通信、能源等诸多领域,只要稍微复杂一点的涉及到弱电的系统(或装置)都要考虑测试问题。测试系统是设备或装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武器系统的维护维修离不开测试设备。一个系统(或装置)测试功能的完备与否已成为衡量其设计是否合理和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测试仪器和系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起着把关和指导者的作用,它们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轻工和国防科研等行业。测试仪器和系统从生产现场各个环节获得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综合,通过各种手段或控制装置使生产环节得到优化,进而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在武器系统科研试验现场,测试仪器和系统可获得试验中各个阶段和最终试验数据,用于及时发现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给出试验结论,并为后续相关试验提供依据。因此,测试仪器与系统对于提高科研和试验效率,加快武器试验进程和保证试验安全至关重要。以雷达、综合电子战为代表的军事电子领域,以预警机、战斗机、卫星通信、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航空、航天领域及以导弹武器系统为代表的兵器领域等都离不开测试设备,它是这些装备和系统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及维修所必备的。

1系统类型

现代的测试系统主要是计算机化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深层次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构成测试系统的可选择性不断加大,按照测试功能要求,可构成多种类型的计算机测试系统。在计算机测试系统分类问题上并没有严格的统一规范,以硬件组合形式划分,测试系统可分为基于标准总线的测试系统、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混合型计算机测试系统和网络化测试系统等4种类型。

(1)基于标准总线的测试系统

基于标准总线的测试系统种类非常多,如ISA总线、PCI总线、STD总线、GPIB总线、CPCI总线、VXI总线和PXI总线等。这类系统采用各种标准总线,在PC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槽或者扩展机箱插槽上、工控机底板插槽上、VXI和PXI机箱背板总线上,插入各种A/D,I/O等功能和仪器模块,构成测试系统。

目前各类标准总线功能模块和模块化仪器品种齐全且商品化程度高,因此系统集成容易。此类系统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可靠性高、可重构等特点。

(2)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

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是将具有一定功能的模块相互连接而成。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又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专业生产厂商设计生产的大型、高精度的专用测试系统;另一类是专业生产厂商生产的小型智能测试仪器和系统。

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系统的全部硬软件规模完全根据系统的要求配置,系统的硬软件应用/配置比高。因此,系统具有最好的性能/价格比,在大批量定型产品中采用这种类型比较合适。根据所采用微处理器的不同,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又可分为标准总线计算机系统和单片机系统。

(3)混合型计算机测试系统

这是一种随着8位、16位、32位单片机出现而在计算机测试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结构形式。它由标准总线系统与由单片机构成的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组成,并通过各种总线(串行或并行)将2部分连接起来。标准总线系统的计算机一般称为主机,主机承担测试系统的人机对话、计算、存储和处理、图形显示等任务。专用机部分是为完成系统的特定功能要求而配置的,如各种数据的现场采集,通常称为子系统。

(4)网络化测试系统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线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的测试设备集成在一起,加上服务器、客户端以及数据库,组成测试局域网系统,通过网络化的虚拟仪器软件,共同实现复杂、相互组合的多种测试功能。网络型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灵活性较大,可用多种方式及时地索取现场数据。

2发展现状

测试系统采用标准总线硬软规范使得测试系统向开放性、集成化发展,推动了测试系统标准化、模块化、虚拟化等进程。目前测试系统可选用的、主流的标准总线包括ISA总线、PCI总线、VXI总线、CP2CI总线和PXI总线及工业现场总线等,其中VXI总线和PXI总线最具有代表性。

VXI总线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VME总线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仪器系统总线。VXI总线由于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易于扩展、重构和系统集成。它依靠有效的标准化,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实现仪器模块间的互换性和互操作性,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测量模块能容易地组建一个高性能的测试系统。其开放的体系结构和即插即用方式符合信息产品的要求。缩短了测试系统的研制周期,降低了成本,减小了风险。因此,VXI总线一经问世便受到了测试界的认可并迅速得到推广。

VXI总线系统已在美国国防、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得到较广泛应用。美国国防部对其三军武器维护维修的自动测试系统要求广泛采用现成的基于标准总线的COTS或商用硬件和软件产品。为了实现武器维护维修自动测试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陆海空军分别采用了综合测试设备(AFTE)、联合自动保障系统(CASS)、新型通用测试站(CTS)。美国许多生产自动测试系统的公司正在把标准的ATLAS语言转换为面向目标的Ada语言,将Ada为基础的测试环境(ABETIEEE-1266)转换为更广泛的测试环境(ABBET)。ABBET是一种易于修改和扩充的模块化开放式结构,而VXI总线和其VISA为能够满足这种环境的规范。为此,美国三军广泛使用VXI总线测量系统完成武器系统的维护维修,达到了降低费用、减少测试设备体积和提高测试效率等要求。

美军F-22战斗机从生产制造测试到现场维护维修测试过程都采用了商用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此系统采用了VXI总线产品硬件、ABET软件、UNIX/POSIX/WINDOWS操作系统、局域网LAN、PC/工作站、专家诊断系统、可编程仪器标准指令(SCPI)等等。该系统具有体积小、价格低、测试速度高及性能高等特点。另外,VXI总线测试还广泛用机测试、导弹测试、风洞数据采集、喷气发动机测试、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和波音757,767和777客机测试设备等等。

VXI总线测试系统不仅涉及到电子测量领域,而且已延伸到微波、毫米波和通信领域。在数字域、频率域和时间域的测试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譬如通信卫星、雷达和电子对抗测试中的任意波形发生器、频谱仪、逻辑分析仪、网络分析仪、微波/射频模块等。VXI总线不仅在军事上获得了应用,而且还在通信、铁路、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全世界有近400家公司在VXI总线联合会申请了制造VXI总线产品的识别代码,其中大约70%为美国公司,25%为欧洲公司,亚洲仅占5%。在大约1300多种VXI产品中,80%以上是美国产品,其门类几乎覆盖了数据采集和测量的各个领域。在市场方面,2002年以前,美国VXI市场的总销售额虽然仍以每年30%~40%的增长。近两年来,由于PXI和CPCI等产品的掘起,VXI产品销售增势已趋缓。

1997年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了一种全新的开放性、模块化仪器总线规范———PXI总线标准。PXI的核心技术是CompactPCI工业计算机体系结构、MicrosoftWindows软件及VXI总线的定时和触发功能。PXI总线其实是PCI在仪器领域的扩展,它将CompactPCI规范定义的PCI总线技术发展成适合于测量与数据采集场合应用的机械、电气和软件规范,从而形成了新的虚拟仪器体系结构。制订PXI总线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将台式PC的性能价格比优势与PCI总线面向仪器领域的必要扩展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主流的虚拟仪器测试平台。

PXI总线的基础一是当今计算机技术,二是借鉴和吸取了VXI总线特点。VXI基于VME总线,而PXI基于PCI总线。由于标准PCI总线带宽是132MB/s,标准VME总线只有40MB/s,因此PXI总线性能优于VXI总线。由于PXI插卡尺寸小,所以它能够为便携式、台式与固定架式装置提供一个通用平台。开放的PXI总线规范可组成模块化的测试系统,它可以容易地整合多个厂家的测试产品。

PXI总线规范也能把不同平台的仪器集成到PXI测试系统中。如为了兼顾已有的VXI总线系统和保护用户投资,已开发了跨接VXI总线系统和PXI总线系统的转接卡。

近几年,PXI总线产品种类和数量增长迅速。PXI总线系统联盟(PXISA)就有60多家公司参与,这些公司生产或集成基于PXI总线的测试模块和测试系统。现在已有数百种不同的3U或6UPXI模块供用户选用。随着其应用范围和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也将迅速增大。

目前,测试系统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标准总线的硬件平台

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标准总线体系结构,易于扩展、重构和系统集成。于是,不同厂商生产的测量模块能容易地组建一个高性能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集成强调基于COTS,不仅可降低系统成本和研制周期,而且可使系统容易升级换代。

(2)分布式、网络化结构

在工业生产和科研试验现场,由于被测系统(或装置)一般均采用分散布置或安装,因此,测试系统应可采用分布式或网络结构,以解决被测信号因长距离传输所造成的测试精度下降问题。同时,测试系统其内部电缆将明显减少,解决了过去复杂的连接问题。网络化测试系统具有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分布测量和处理、功能多样化和操作便捷等特点。

(3)同步授时

测试系统要保证与测试对象的时间同步,此外其本身也应有时间基准要求。因此,测试系统必须要有统一的时间基准即时统,时统一般采用IRIG-B码。GPS授时为首选的一种时间基准。GPS授时型接收机不受时间、地点和气候的限制,可提供高精度、连续的实时授时信息。在测试系统中,应采用具有自主授时、内外同步功能的GPS模块以实现与测试对象同步。

(4)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技术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测试系统的功能。虚拟仪器的测量功能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用户需要来定义或扩展,而不是“静态的”即固定的、不可变更的。除示波器、任意波形发生器、数字表、频谱分析仪等通用测量与分析仪器外,对不同的参量测量类型和需求,通过虚拟仪器平台,依各自测量参数的测量原理,利用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通过编制软件程序,就能实现用户定制的各种测试仪器。因此,虚拟仪器在构建和改变仪器的功能和技术性能方面具有灵活性与经济性,且可缩小测试设备的体积、减少其重量。

3基本功能特点

传统的测试系统主要由“测试电路”组成,所具备的功能较少,也比较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测试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和革命性变革。测试系统采用计算机代替常规电子线路作为主体和核心,从而产生了计算机测试系统。将计算机引入测试系统中,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测试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能简化电路、增加或增强功能、降低成本、易于升级换代。计算机测试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特点。

计算机测试系统应用专业领域很广,不同的应用领域使用的测试系统或仪器在名称、型号、指标等方面有所区别,组成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应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1)自动校零

可在每次采样前对传感器的输出值自动校零,从而降低因测试系统漂移变化造成的误差,提高测试精度。

(2)自动修正误差

许多传感器的特性是非线性的,且受环境参数变化的影响比较严重,从而给仪器带来误差。可用软件进行在线或离线修正;也可把系统误差存贮起来,便于以后从测试结果中扣除,提高测试精度。

(3)量程自动切换

可根据被测量值的大小自动改变测量范围,从而提高分辨率。

(4)多参数实时测量

可同时对多种不同参数进行快速测量,对一些参数还可多次重复测量或者连续测量,多次重复测量有利于误差的统计,以更真实地反映参数变化规律。

(5)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和评估

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各种数学运算、误差修正、量纲换算,以及时域和频域分析等工作。对参数测量的结果具有分析和评估能力。

(6)虚拟仪器功能

通过软件编程设计实现仪器的测试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测试功能的软件模块的组合来实现多种测试功能。

(7)模拟仿真

通过软件可实现对被测试信号的模拟,以用于系统调试和自检,也可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回放,用于模拟或仿真被测设备的输出。

(8)资源共享

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口和串并口,可完成测试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远距离测量控制和资源共享,便于分布式测量、集中控制等。

(9)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

可对测试系统自身进行实时监测,判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并能自动记录和显示;一旦发现故障则立即进行报警,显示故障部位或可能的故障原因,可利用专家系统对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提示。对于采用硬件热备份的系统,还可进行热切换,保证测试工作不中断。

4设计原则

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研制过程一般应从分析测试任务需求开始;然后进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和现场调试;直到测试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为止。

测试任务需求分析阶段非常重要,此阶段主要分析系统的技术指标和功能,确定系统的输入通道类型和数量(模拟、数字和开关)、量程范围、采样频率和精度、传感器类型、测试结果评定标准、输出结果形式等。

对于计算机测试系统硬件设计,首先应综合测试任务需求规模、测试功能指标和测试环境等要素,确定系统结构的基础即选何种标准总线。由于测试任务需求的各异,对于相同硬件构架,通过软件编程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测试系统。测试软件一般包括系统配置和标定、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交换和结果输出、被测信号模拟仿真等5部分。

计算机测试系统设计时,一般应遵循和参照以下原则:

(1)高性能原则

测试系统可容纳接口种类要多;通道容量要大;采样频率要高;采集精度要高;仿真模拟/信号发生器要具备;数据存贮器容量要大;实时采集与处理能力要强;综合分析和评估要强;具备远程诊断能力。

(2)软件设计原则

软件设计应遵循标准化、模块化和可移植性强、代码效率高等原则。

(3)小型化与自动化原则

系统硬件结构要小型化和标准化,以便于运输和安装;自检功能要完备;智能化水平要高,便于操作。

(4)电磁兼容性原则

依据有关国军标,确保系统自身的电磁兼容性;系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能可靠地正常地运行;不对其它设备有影响或造成干扰。

(5)可重构原则

能对测试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以适应不同测试对象的需求,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5结束语

计算机测试系统在众多行业的科研、生产和设备使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测试系统将进一步向着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重构性强、虚拟化和网络化等方向发展,其在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将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明光,马海潮.计算机测试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李行善等.自动测试系统集成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160-02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Principle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LI Ling-hua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116600,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principle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such as the strong theorization, the abstractness and the great difficulty to learn.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measures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course are stat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to closely combine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course teaching is explored. The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experiment course a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 of the setting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the setting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 the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method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it is summarized combined with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principle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Key words: principle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practice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进行年来,计算机技术无论在软件还是在硬件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这些应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实际情况,那就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偏向于计算机硬件,其理论性强,抽象,学习难度大。而我校的教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软件相关知识的学习,而轻视硬件相关知识的学习的心理及现状。如何通过课程实验教学的合理组织与安排,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的目的,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课程理论教学的实践,从实验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介绍,并结合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提供思路和借鉴。

2 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育目标定位于使学生掌握单CPU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与内部运行机制,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硬件的功能部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学习理解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如何被执行的过程和原理提供理论基础。具体教学要求如下:

1)理解各大部件互连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2)理解单CPU计算机的完整硬件组成、基本运行原理、内部运行机制。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4)在知识、能力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课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按照冯・诺依曼结构划分,包括:

1)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运算方法,包括: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2)计算机中的运算器部件,包括:算术逻辑单元、定点运算器结构、浮点运算器结构;

3)存储系统,包括: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其他形式的高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系统、辅助存储器;

4)总线,包括:总线信息传输、总线的工作方式、总线仲裁、总线标准;

5)指令系统,包括: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类型;

6)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的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

7)输入/输出系统,包括:设备、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信息传送控制方式。

3 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实验教学内容按照理论教学进程安排,以单元实验为主,每一章节的理论教学内容都对应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并再最后安排一次贯穿课程全部内容的综合性实验内容。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实验项目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由三大类构成,即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构成比例为4:3:1。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合理地安排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既帮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了充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验教学方法

不同实验性质的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1)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过程包括:学生课前预习,实验课前检查实验内容及要求的讲解实验原理的讲解及实验芯片的介绍操作步骤讲解及示范学生动手实验,教师个别辅导答疑实验验收,评定验收成绩。

2)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包括:学生课前预习,实验课前检查实验内容及要求的讲解课程理论教学相关原理的回顾实验方法的讲解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设计学生设计成果检查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实验总结实验验收,评定验收成绩。

3)综合性实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综合性实验是将前面几个实验中的单元电路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台简单的模型计算机。使用的单元电路主要包括运算器、存储器,以及微程序控制器。实验模型机是用微程序控制器实现数据通路的控制,通过执行由机器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体现模型机的功能。其教学过程包括:学生课前预习,实验课前检查实验内容及要求的讲解课程理论教学相关原理的回顾模型机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步骤的讲解操作示范学生动手实验,教师个别辅导答疑实验验收,评定验收成绩。

最后,通过验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综合给出课程实验成绩。

5 结束语

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主动上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具体又直观的展示,使理论教学内容得到了形象化和具体化,有利于理论内容的消化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晓燕, 袁春风, 张泽生.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初探[J]. 计算机教育, 2013(21):74-78.

[2] 杨泽雪, 闵莉, 王建伟.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 计算机教育, 2015(4):107-110.

[3] 杨欣宇, 李诚, 宋广军, 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3(18):45-47.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11

近年来,我们总公司审计部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审计工作机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突出工作重点,抓好重点项目审计;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经济责任、各类工程与合同、财务预决算等关键环节的审计;通过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质提速,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职能作用。20__年以来,我们通过审计直接和间接为企业节约资金1698万元,其中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项目资金占70以上,为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__年先后荣获“威海市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全省20__年度做出突出贡献和创造新经验内审机构”等荣誉称号。

一、加大投入,优化配置,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顺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信息化和财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将信息化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员配备和软硬件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

一是建立复合型的审计队伍。公司不断优化审计队伍结构,为我们审计部组建了一支既精通计算机专业技术,又通晓审计业务,能够胜任硬件维护、软件开发、程序设计的复合型人员队伍。目前,审计部拥有工程审计骨干2名,高级财审人员2名,计算机骨干3名,为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配置先进实用的硬件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司为审计部每人配备了一台微机,并购置了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全自动测距仪、扫描仪等设备。为方便内审人员实施现场审计,还专门为审计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内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提供了硬件支撑。[本文来源于文秘站 -有文章需求,请到文秘站 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

三是努力提升整体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我们采取“全员培训,重点培养”的方式,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首先抓好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全员培训。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实务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为内审人员讲解计算机知识和解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切实增强内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目前审计部所有内审人员都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考试,取得了A级证书。其次是对计算机骨干实行重点培养。我们开展每个审计项目都至少配备1名高级财审人员和1名计算机骨干,实行优势互补,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需求进行技术攻关,为开发审计软件、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奠定基础。(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百度直接输入“文秘站 ”第一个网站便是[注:中间加的符号请勿复制])

二、整合资源,探索创新,在计算机审计和审计信息管理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近年来,我们荣成市电业总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先后建设了办公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95598服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GPS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为审计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各管理信息化系统相对孤立,数据存储分散的实际,大胆探索,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建成了对公司所有经营业务实现管理、控制、查询、监督功能为一体的共享平台,实现了各类信息传输、存储、处理的自动化,从而形成了公司内部审计信息的快速通道,先后建立了“新产品信息库”、“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库”、“工程造价与质量信息数据库”、“人才资源信息库”、“会计凭证及帐表库”等信息库。同时,我们初步建设了对重点领域、部门和财务信息及电子数据的密切跟踪系统,实现了审计方式从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中与事前审计相结合转变,从单一

的现场审计向现场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的转变,从单一的静态审计向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的转变,在加强干部管理、促进廉政建设,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一)信息化手段加速了日常的办公自动化进程。我们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将信息化与审计工作规范化结合在一起考虑,先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审计工作计划与总结、审计业务文书、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档案等电子化,做到公文处理无纸化,全面提升了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并经常利用公司的网站宣传财经审计法规,做到警钟常鸣。平常工作中,我们注重积累审计资料,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报表统计、审计常用法规检索、工程预(结)算审计、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经济责任审计等数据库,为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项目的查阅、审计成果统计和审计情况分析等一整套审计资料,为审计业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支持。

(二)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促进了“超前预防”和“事中监督”。

自1997年公司成立审计部以来,我们对总公司的经济合同审计进行全程的审计监督,在审计工程中逐步完善了经济合同审计程序,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我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形成了经济合同审计的网络化。例如总公司下属的物资公司的物资比价采购、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环节,审计部通过局域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真正做到了“事中监督”和“超前预防”。具体做法是:物资公司在需要采购招标时,首先将电业总公司物资采购选厂审批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审计人员邮箱里,审计人员经过审核后确定此项工程物资可以进行招投标,通知物资公司按照招投标的要求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发出招标邀请函,上述等项工作准备好以后,审计人员根据情况从总公司人才信息库中随机抽取招标小组成员,分别成立技术组、综合组、商务组、监督组,并组织协调该项工程物资的开标、评标会议,评标结果由审计人员当众宣布。会议在电子会议室举行,全过程由审计人员通过摄像机拍摄下来,并以电子文档保存,真正做到了审计过程、审计成果的公开化、透明化、信息化、网络化。通过健全完善经济合同审计程序,运用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堵塞了公司在物资采购、工程物资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等环节的漏洞,每年可为总公司节约资金 多万元,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三)信息化手段在会计电算化审计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公司审计人员不断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逐步完善运用了一系列的系统分析技术、系统测试技术、数据测试技术、管理自动化运用、网络技术等审计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作用。针对下属单位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等通过局域网发给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运用审计软件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的会计凭证及帐表库,然后审查分析会计报表及其各个项目,从中发现问题和疑点,再有针对性地核对总帐和明细帐,最后审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对需要从对方取证、签证的审计工作底稿通常采用手工的方法来进行,以降低审计风险,而其他工作底稿则全部从信息库中下载标准格式的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及项目建议书在微机中编辑完成后,通过局域网转发给相关领导进行批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克服了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在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控制度评审、财务决算审计、资产经营审计、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以及电网建设审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累计完成审计项目600多个,提出审计建议 多条,为总公司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高中计算机总结篇12

不设空气幕的空调建筑大门在5Pa正压作用下每平方米面积外泄的冷量相当于三百多平方米建筑所耗冷量。因此人员出入频繁的大门口要设计安装空气幕。但相当多的空调建筑空气幕实际未能起到应有作用。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目前使用的空气幕设计计算方法不当造成的,其中空气幕作用压差计算不当是最主要的问题。空气幕是一种平面射流。平面射流在两侧压力不平衡时产生弯曲,偏向压力较小一侧。对空气幕而言,弯曲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失去封闭作用。因而空气幕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弯能力,以抵抗相应的作用压差。因此,空气幕作用压差是空气幕设计后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参数,其确定是空气幕计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国内对于空气幕总作用压差空竟由几部分组成,只计算某一部分会有多大误差,没有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把握。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几种计算方法,均是计算单一热压或单一风压作用下的空气幕的,虽然人们已认识到这是不合理的,但是目前还未有成熟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方法[1],从而造成空气幕计算结果偏小的后果。为此,有必要对空调建筑的空气幕作用压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正确确定空气幕作用压差。

建筑内外空气总作用压差的形成建立在建筑物空气质量平衡的基础上。人们早已认识到它与热压Δph及风压Δpw有关。但这并非全部。对建筑物空气流动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可知还有两项对总作用压差有重大影响的部分目前未引起足够注意。首先是建筑物特别是空调建筑内机械送风和排风量不平衡导致的室内外空气压差,称为机械压Δpm,如空调建筑保持的正压。其次是建筑物自然渗透发生变化引起的室内外空气压差变化,称为平衡压Δpe。实际建筑物内外交外压差即部作用压差Δpz是这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用其代数和表示,即

Δpz=Δpw+Δph+Δpm-Δpe时(1)

1风压Δpm

室外空气以一定速度流动,碰到建筑物后速度降低转化为静压而形成风压Δpw,可用下式表示:

(2)

式中Cw----建筑风压系数,或称空气动力系数,用以表达动压转化为静压的程度;

ρw----室外空气密度,kg/m3.

vw----室外风速,m/s.

Cw是建筑物在风场中相对于风向的形状和方位的函数,在有关的手册和专著中可查到。表1给出了长方形建筑的风压系

数,可以大致上了解风压系数的分布情况。室外风速vw一般采用国家建筑气象参数标准中给出的季节最大频率和风向的数据,这种数据是在地面以上10m高度获得的。实际上由于地形、高度和树木及其他建筑遮挡的原因,一般建筑表面附近的风速往往低于气象参数标准给出的室外风速,而10m以上的风速则高于此数:

长方形建筑的风压系数Cw表1

建筑方位垂直偏斜

迎风面0.950.70

侧面-0.4-

背风面-0.15-0.50

(3)

其中k=0.11~0.14。非高层建筑可不考虑此问题。

现有以自然通风计算法为基础的空气幕计算方法认为只要不是迎风面,为避免复杂计算,可忽略风压,仅计算热压引起的空气流动[2]。这种方法对以增大通风量业排除余热为目标的工业建筑通风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能加大计算的安全系数。但对以减小通过大门风量为目标的空调建筑空气幕设计,是不合适的,因为不能充分考虑可能的最大压力,会造成计算结果偏小,使得空过空气幕的风量增加从而加大冷热量的消耗。由表1,可知即使不是迎风面,风压系数仍有相当数值。另外,对于空调建筑物,由于夏季冷气的流动方向是由内而外,背风面负压加剧这种流动。因而空气幕计算中不论迎风在还是背风面,风压都不应忽略。

2热压Δph

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产生密度差,使同一高度上承受的气柱压力不同,导致空气从冷侧向热侧流动的压力称为热压。热压用以下公式表式:

(4)

(5)

式中Ch----热压系数;Ch是建筑物内部纵向隔断状况的函数。对高大厂房之类无内部纵向隔断的场合等于1.0;

各层楼之间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均有门隔断的现代建筑,Ch是等于0.65[3]。

其余根据内部纵向隔断程度在此区间取值;

ρc,ρh-----分别是冷、热侧空气密度,kg/m3;

H,h-----分别是大门高度,建筑物最高排风点高度,m;

HZ-----空气幕作用下中和面高度,由地面起算,m;

q,μ-----分别是空气幕效率和空气幕作用下大门的流量系数;

Fm-----大门面积,m2;

Fp-----与大门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的空气流动总净面积,m2;

Fm-----与大门处空气流动方向相同的空气流动总净面积,m2;

由于现代空调建筑都采用铝合金门窗,气密性高,其缝隙的μF值在10-5,大大小于一般工业厂房的10-3水平,所以二楼以上的一般房间几乎没有渗透,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大门、屋顶排风口等处。

中和面主度HZ主要与建筑高度、进排风面积比等因素有关。对一般建筑物为建筑高度的0.4~0.7倍。而建筑气密性好的建筑,在设有带空气幕的开敞大门时,可能超出此范围。

3机械压Δpm

为防止未经处理的空气无组织流入室内,空调建筑往往通过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方式保持室内正压。这种由送风和排风量的不平衡造成的室内外交困压差称为机械压。机械压与风压、热压叠加使室内外压差增大。根据我国暖通空调设计规范规定,空调房间的正压不应大于50Pa。一般空调房间按5Pa正压设计,实际上,由于设计和设备情况的不同,空调房间的正压从0到50Pa甚至更大,有一个很大的分布范围。

机械的大小于送排风量之差及护结构上的开孔或缝隙面积有关,可按下式计算:

(6)

式中Cm-----机械压系数,当排风量大于进风量,Cm=1;否则Cm=-1;

ρ-----进排风平均空气密度,kg/m3;

Lj、Lp-----分别是进风量,排风量,m3/s;

∑Fi-----进排风总净面积,m2,含设有空气幕的敞开大门在内。有效大门面积按下式计算:

(7)

q-----空气幕效率系数。

在没有确切的排风量数据时,上式中的Lj、Lp也可以用建筑物总的送风机和排风机容量代替。但因送排风管道阻力可能不同,会产生一定误差。

4平衡压Δpe

当风压、热压、机械压共同作用建立起室内外空气压差后,空气在此压差作用下将从围护结构上的孔洞和缝隙向压力较小一侧渗透,使得压差逐渐下降,直至进出建筑物的空气量平衡,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总作用压差为止。这种建筑物为保持空气渗入和渗出量平衡而产生的压差变化,称不平衡压。平衡压与风压、热压、机械压的大小和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有关,可在后三项之和的0~30%之间[4],必须通过整个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平衡计算才可算出:

(8)

式中I表示迎风面,o表示背风面,风压与计算点方位有关,热压与计算点的高度有关,可用计算机采用叠代法计算。不便要用上述方法计算时,也可采用以下结果偏大的公式近似计算[5]:

(9)

式中-----分别是迎风面、背风面的风压,用式(1)计算;

F′,F′′-----分别是空气幕作用下迎风面、背风面的总开口(缝隙)净面积,策m2。

其中设空气幕的大门面积按式(7)计算。

5各压差成分对总作用压差的影响及比例

如上所述,建筑物内外空气总作用压差Δp是风压、热压、机械压和平衡压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否忽略某些因素,只计算其中的1~2项呢?以下通过一个例子来考察。

【例】某空调建筑总高27m,内设直接采光的中庭,中庭顶部设有排风口,面积总计0.4m2,大门们地迎风面,宽B=4.4m,高H=2.5m。单层铝合金窗,窗缝总长L=2000m;其他门处于背风面,是经常关闭的,门缝总长L=30m;室内温度tn=26℃,ρ=1.181kg/m3,室外夏季空调计算温度tw=35℃,ρ=1.146kg/m3;室外平均风速1.6m/s;室内新风量为9.8m3/s,机械排风量为8m3/s。计算空气幕总作用压差并比较热压、风压、机械压、平衡压各部分相对大小。

【解】根据Δpz=Δpw+Δph+Δpm-Δpe由式(2)~(9),分别计算出风压、热压、机械压、平衡压的数值,列于表2。计算细节说明如下:

计算例表2

压差组成热压Δph风压Δpw设备压Δpm平衡压Δpe总压差Δpz

计算值(Pa)-0.751.39-1.700.54-1.59

比例0.470.871.070.341

(1)设计算对象近似矩形建筑,查得迎风面风压系数Cw=0.95,背风面风压系数Cw=-0.15,不考虑风速沿高度的变化。

(2)车间建筑设计对称,除大门以外,迎见面和背风面的其他空气流动面积(缝隙面积)分布均匀,可认为相等。

(3)由[9]表3.23推得铝合金窗窗缝μF≈3.2×10-5,由[5]表4-4门缝μF=0.01

(4)取空气幕效率q=0.8,据[4]空气幕射流角30°,,可用侧送空气幕的大门流量系数值。查[5]表4-3得μ=0.425,则包含空气幕的大门的迎风面空气流动面积F′和北风面空气流动面积F′′分别为:

F′=4.4×2.5×(1-0.8)×0.245+2000×3.20×10-5/3=0.56m2

F′′=30×0.01+2000×3.20×10-5×2/3+0.4×0.64=0.3+0.043+0.256=0.599

(5)考虑到空调送排风系统管道的复杂,计算热压时不计机械送排风开口的影响。

分析表2数据可看出:

(1)由于总作用压差是代数和,因而有可能出某项压差绝对值大于总压差的现象。

(2)夏季空调建筑热压所占比例很小。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空调内外温差较小,如果按冬季空调,室内20℃,室外-10℃时,经试算热压将达2.93Pa,其绝对值大于总压差。其次现代空调建筑门窗气密性大大提高,使得中和面高度降低,热压减少。若按一般双层钢窗流量系数μF=0.0014计,经试算热压可达6.91Pa,其绝对值亦大于总压差。由此可知,对夏季密闭良好的空调建筑,仅计算单一热压来确定空调建筑空气幕时,计算结果将偏小。本例中小50%以上,其他情况下偏小程度与风速、温差、排风比和密闭程度有关。

(3)设备压所占比例相当大。本例中空调建筑为保持正压而设置的风机设备造成的压力绝对值比总作用压差还大,若忽略不计将造成重大误差。

(4)风压所占比例较高。娄室外风速较高时,风压绝对值有大于总作用压差的可能。但由于平衡压也随风速增大且与风压方向相反,部分抵消了风压的作用,故若用单一风压计算空气幕将有偏大和偏小两种可能,其偏离程度与风速、温差、排风比和密闭程度有关。

6结论

1.目前国内使用的空气幕设计方法未全面考虑空调建筑空气幕所实际随的压力,采用单一热压或风压做计算压差,计算结果严重偏小,不宜用于空调建筑物空气幕计算。

2.空调建筑空气幕总作用压差应综合考虑热压、风压、机械压及平衡压,按式(1)~(9)计算。

参考文献

1秦红,空气幕现有设计计算方法应用与扩展分析,2002年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1989ASHRAEHandbook-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Fundamental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