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5-16 03:05:29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1

(二)减少电能的传输损耗设计。由于我国区域的特征,各个地区各不相同,大小不一。电能通过遍布各地的网络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电阻在导线上会带来一定的损失,这损失量每年都是很大的,让电能在输送的过程中就白白的浪费,从而使电能的利用率大大的降低了。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那就在电能的利用率放在首位,降低输送中的消耗率,这就要从减小导线的电阻这下功夫。下面介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方法一是根据对供电网络线路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布局,本着一些能够把握的原则,对线路进行相应的规划,尽可能的做到简单的直线分布,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损耗的浪费;方法二是要在变压器这个器件上做足功夫,让它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损耗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损耗的问题;

二、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功能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电气自动化的技能设计尤为重要。我们希望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驾护航,新技术和新思路是必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运行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相应的优化。

(一)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无功功率是相关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现实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的效率,它占有供配电设备的容量,容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数量也不是小的,而是非常的庞大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这种占有必然会增大了线路的损耗,损耗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电网的电压的呈现出来下降的趋势,电压一出现下降的趋势,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影响到电能的质量,电能的质量受到影响后,电网的正常运行是很难保证的。因此,为了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系列的措施,对无功补偿设备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的成效,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具体按照下列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在使用电容器补偿时,也要考虑相应的具体参数,不能泛泛的去考虑参数,并且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进行相应的确定;也可以有另外的一种选择,就是选择无功功率作为投切参数物理量,这样它会带来很多的好处,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投切振荡,而且还可以使无功倒送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要考虑无功补偿装置,要选择好安装的方式是非常关键的,最好就地安装,在就地安装的基础上实行就地补偿,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良好的连锁反应,它既减少了无功传输,又减少了损耗,从而实现了节能效能的目的。

(二)选择电压等级。电压等级是一个关键的指标,所以在日常的操作当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指标,它是否合理配置关系到了系统的正常运转,它也起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选择高压和低压配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处理好高压和低压配电的电压等级的关系就显得更是重要了,另一方面,如何确定供电电压,这也是该领域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个问题,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它不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我们要根据处于的实际环境重要的考虑,这里讲的考虑是指要考虑全面的因素,要把设施的整体情况一并考虑进去,根据设施的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配套匹配。

(三)照明节能。在电气自动化的使用过程中,节能设计一直贯穿始终,照明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在实际运用中是可实现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照明节能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方法是把高效光源作为利用对象,来改造传统的白炽灯,虽然它有简单便宜的优势,但是它的发光的效率低下是难以改变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把自然光充分的利用起来,这就需要对构筑物进行相应的改造,把门窗进行扩大,或者是对建筑物朝向进行改造。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实现电器自动化。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2

在哲学界,萧焜焘先生(1922-1999)以研究黑格尔哲学、自然辩证法著称,人们很少提到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事实上,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萧焜焘技术哲学的研究进路十分独特,其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也极其深邃而广阔,学界应关注之。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著作的文本结构中找到“客观证据”。这就是,在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自然哲学》和《科学认识史论》中,“技术哲学”研究都处于极关键的“位置”。在《自然哲学》中,“技术论”作为整本书的四篇之一,是他整个《自然哲学》的终点。在他看来,“技术运动”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最高篇章。同样,在《科学认识史论》中,“工程技术与现代哲学唯物论”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由他亲笔撰写。他正是在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中看到了科学与哲学复归于“辨证综合”的现实途径。

其次,还可以从他的一系列言论中找到根据。关于“技术”地位的言论。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生产、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中,技术竞成了它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技术的这种从自然到社会、从理论到行动的两栖特点,奠定了它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当今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工程技术活动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技术”与“科学”、“哲学”并列,并被视为居于“主导地位”、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如此高度地评价“技术”,这在哲学界尚不多见。

萧焜焘明确地反对轻视技术的思想传统。在中国历史传统里,在大学问家眼里,技术常常被看做无关乎天命人性,不足挂齿,不能登大雅之堂。对这种贬抑技术的思想传统,萧煜焘指出,这是很不正常的。

技术的这种“核心力量”、“主导地位”、“决定性的作用”,必然折射出技术哲学研究的突出价值。萧煜焘明确地讲:从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整个社会结构中,都可以见到“技术”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于此,“技术”这一概念已进入哲学的广泛背景之中。我们必须从哲学的意义上,探讨技术的本质及其自身的发展。萧焜焘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地位的言论也有两方面。

其一,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在“自然哲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在自然哲学研究中,萧煜焘没有使用“技术哲学”概念,而是使用“技术论”,并把它与“宇宙论”、“生命论”相并列。他认为,物质是宇宙自然的基石,“宇宙”、“生命”、“技术”是物质实体充分展开的三个环节。从物质论出发,自然哲学分三个环节展开:即“宇宙论一生命论一技术论”。宇宙论主要研究宇宙物质的演化过程;生命论主要研究宇宙的花朵——生命的演化过程;技术论主要研究宇宙的灵魂——人在宇宙自然基础上的物质创建过程。在萧焜焘看来,在这三个环节中,技术论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整个宇宙自然辨证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具有突出的地位。他说:“技术论是我们的自然哲学的终点。”

其二,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论中的基础地位的认识。萧煽焘提出,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是革命实践,以工程技术作为进路,就更能窥探出实践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在《科学认识史论》的结束语中,他说:“现在所面临的格局是科学整体化、哲学现实化、哲学科学一体化。‘一体化’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就是哲学层次的‘工程技术论’,表现在哲学领域就是‘现代哲学唯物论’”。这里的“工程技术论”是他对“技术哲学”的又一种称谓。萧煜焘认为,哲学层次的“工程技术论”将为马克思实践唯物论提供一个“更加硕壮、更加精力充沛的躯体”。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独特范式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分散在他的一系列论著中,如《自然哲学》、《科学认识史论》中的“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综合理论”,“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关于一个哲学唯物论体系的构思”等篇章。在《自然哲学》“技术篇”中,有三章自成系统的技术哲学内容,但萧焜焘没有专门论述“技术”的著作或论文,这在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技术哲学思想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展开。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些特色。

第一,从属于自然哲学。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从属于他的自然哲学研究,是其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没有技术运动,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不能完成。与之相应,没有技术哲学研究部分,自然哲学就不能完整。

萧焜焘这种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研究,极具独特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人们通常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看做是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并置的三个哲学分支,进行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毋庸置疑,进行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是必要的,目前大多数技术哲学研究学者也正在这样做。但不可否认,这种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许真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的本质不在技术本身,我们主流所热衷的对技术自身的独立研究,很可能恰恰会遗漏或忽视一些技术的重要方面。由此,萧焜焘所倡导的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研究就值得关注。他使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的技术哲学”。

第二,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萧焜焘技术哲学研究的建构原则。萧焜焘关于技术的形成、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中,都贯穿着主观与客观、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范畴。譬如,他讲“生产劳动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决定作用”,“作为劳动方式的技术”、“物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显现”、“革命实践是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等。

萧焜焘关于“工程技术”的定义突出地体现了其运思的实践观点。他把工程技术定义为:“是实现人的意志目的的合乎规律的手段与行为”。这种定义,与我们学界通常强调,技术是“方法”、“技能”、“知识”、“手段”等观点,的确不同。它更强调技术的“行动的意义”。

萧焜焘明确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实践的要义就在于行动。因此,‘技术’作为变换物质、协调关系、促进思维的一种能动力量,是可以与‘实践’范畴相通的。实践是技术的哲学灵魂,技术是实践的现实表现。”

第三,服务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萧焜焘主要是站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技术哲学的研究功能。比较而言,他不强调技术哲学研究自身的学术价值,而是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对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工程技术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客观基础。原因是:工程技术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大成,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工程技术立足于自然,通过实践,面向人生,将宇宙人生凝为一体,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的哲学宇宙论的最高原则。在萧焜焘那里,深入开展工程技术的哲学研究,正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使其青春永驻,大放异彩。

第四,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受到了马克斯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自己明确地说,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思路正是沿着马克思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比较而言,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受到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更突出。譬如,上述三点都可在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具体来说,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也暗含着一个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萌芽;恩格斯也特别注意对“劳动”、“工业”的研究,也特别强调“工业”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注意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与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联系,研究萧馄焘的技术哲学思想,也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恩格斯的不被人们注意的技术哲学思想。

三、自然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他提出的“哲学唯物论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也没能面世。但这些缺憾不足以构成把握他的技术哲学思想的障碍。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的技术现象。

技术现象古已有之,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大都轻视技术现象,把它看做是“细枝末节”,不足为道。萧馄焘一反这种哲学传统,把技术现象置放在整个宇宙自然运动中来考察,视它为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在他看来,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表现为“宇宙的客体性”、“生命的主体性”、“技术的主客统一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一个客观的必经阶段。“技术”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生命是宇宙自然辩证发展的跃进,生命的基质——自调节、自复制实体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界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生命现象高度发展,产生了人类及人类精神,产生了主体及主体意识。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主体性”,不是简单的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派生物,而具有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高度发挥便产生了“技术”。由此,萧焜焘指出,技术是生命的精灵,是生命的自适应、自调节的生理机能的“社会形态”。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生产劳动的结晶,是生产劳动的能动性、目的性内在本质的“物化形态”。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行为从本能到自觉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与灵魂。生产劳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一定的计划性,必要的专业性,以及为了达到目的、服从计划、配合专业的相应的工具手段。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启迪,产生了改进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技术。所以,生产劳动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永恒的不可废弃的基础。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主观目的性转化为客观现实性的中介。技术既有其客观的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实践的根据。这说明技术绝不是单纯主观性现象,也不是单纯客观性现象。主观目的性是技术产生的主体性根据,但主观目的实现可能性不等于客观现实性。技术正是使人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环节。由此,(1)技术具有中介性。技术是主观目的性中否定其主观抽象性的因素,即主观中的客观性,抽象中的具体性,潜在中的现实性。(2)技术具有二重性。技术是自然规律性与社会规律性结合的产物;技术是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结合的产物;技术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3)技术具有过程性。技术过程就是主观目的性向客观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主观目的性在自我保持中超越其主观抽象性,否定其自身而客观化的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是人类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一种现实力量。一方面,技术从属于人,是人的合理的意志的外化与物化。世界上如果没有人,就绝不会有技术。人通过技术改造世界,以符合自己的生存目的。另一方面,技术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劳动创造人,技术改造人。技术是构成与推动人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力量。

第二,作为社会精神运动起点的技术现象。

由上所述,萧焜焘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视角,深入揭示了技术的生理基础,技术的社会实践根据,技术的性质,以及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这种视角及其研究成果能较好地揭示技术的“客观性”、“物质性”的一面。但比较而言,萧煜焘认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它更多地应该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技术,它与社会生产经济系统、政法伦理系统、文化意识系统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萧焜焘的关于“技术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我们只能叙述要点如下:

在萧焜焘看来,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它们的结合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作为核心与地理环境、社会人口构成“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性的物质”,它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意识形态的客观出发点。

技术作为生产经济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它从属于生产,进而指导生产,最终变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核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的技术,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技术作为政法伦理系统的内在因素。政法与伦理是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政法是硬性的压制手段,伦理为软性的舆论手段。技术与政法伦理内在相关,政法伦理可以越过经济障碍,促进技术;也可以不顾经济利益,遏制技术。

技术作为文化意识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物化为工具、产品,它类似于所谓“硬件”;技术作为人类经验与智慧的凝聚,它类似于“软件”。软件型的技术属于文化意识系统。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以及进步水平。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体现,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实质。

第三,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思想。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184-02

中央空调是现代商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建筑内不可或缺的必要设备。其强大的温度调节功能可以在一年四季给人们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舒适环境。然而,中央空调的能耗和控制问题同样给人们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温室效应的影响使得天气状况日趋极端,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是中央空调大展身手、帮助人们抵御恶劣天气的时候,但也是电力消耗剧增,电气故障爆发的时候。由于中央空调的系统较为复杂,传统的控制系统达不到安全、节能、环保的控制目的,而自动化技术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很好的效果。目前在中央空调中应用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PLC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本文主要讨论中央空调PLC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

1 中央空调的PLC控制系统

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到直接数字控制器系统(DOC),直至现在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LC),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其复杂的结构、高功率消耗和高故障率的缺陷逐渐被人们淘汰,而直接数字控制器则由于不能可靠的抵抗干扰和结构的局限性,被先进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取代。PLC控制系统可靠性高,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已经在诸多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台主机通过管道连接多个末端的形式来实现对多个房间室内温度的调控,其主要结构组成包括冷冻主机、冷却水和冷冻水循环系统以及风机、风机盘管、冷却塔等。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中央空调的能量自动调节,是实现节能环保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重要内容。变频调速是目前中央空调实现节能目的的最有效控制方法。

中央空调的变频调速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泵机组、温度传感器、PLC、变频器和主接触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以实现对于冷却水和冷冻水流量的控制。变频器可以实现电动机转速在较宽的调速范围内进行无级调节,从而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节流阀开口可以开至最大,以减少节流损耗。同时,冷冻水泵电动机的负载敏感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冷冻水的流量和流速,以使冷冻水有充分的时间通过风机盘管组件进行热交换,大大降低电动机功率损耗。

利用PLC和变频器对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的泵组进行切换和调速,可以减少系统的功率损耗,实现节能的目的,同时也改善了系统的启动和运行特性。变频器的软启动功能克服了水锤效应的不良影响,提高了电动机、接触器、管道等元件的使用寿命。

2中央空调的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融合了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包括模糊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等。对于现代空调日益复杂的系统,传统控制技术难以实现精确、可靠且有效的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1)模糊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是模糊数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很强理论性的控制技术。模糊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是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规则和模糊语言变量,计算机控制技术是其系统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核心为智能模糊语言控制器。这种控制系统具有智能性和自学习性,并且并不需要建立精确的系统数学模型,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和过程。目前模糊控制已经在中央空调的定风量空调系统和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对空调回风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调节,可以受到不错的节能效果。利用温度传感器将测得的回风温度信号输入到模糊语言控制器中,并与给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自动调节回水调节阀的开度,以实现控制冷冻水流量的目的,从而使室内温度稳定在设定值。对于这个自动控制系统,新风温度的变化是系统的一个干扰量,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确性,可以将新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作为一个反馈信号加入到系统中。采用模糊控制的回风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与回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相类似;

2)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属于智能控制的另一个分支。其原理是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以大量简单的处理单于相互连接,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神经网络的结构可分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在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中,采用神经网络代替原来的控制器或辨识器,就构成了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这种控制方式对于复杂的、不确定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整个控制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稳定性和动静态性能。并且对于变化的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基于这些优秀的性能,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中也得到较多的应用。

3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也逐渐提高。而中央空调所消耗的能量占现代建筑能耗的绝大部分,使得人们对于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环保性和节能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技术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性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鉴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复杂性和各种自动化技术本身的不足,将多种自动控制技术结合,充分发挥PLC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是未来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4

一、 引言

网络组织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满足其生存要求,而产生的新型组织形式。网络组织的形成是个自组织和自适应的动态过程,它随着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着自己的结构。技术创新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形式,是企业和其它各不同层次的相关企业或组织,基于共同的技术创新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网络像其他生命体一样存在着生成、成熟到衰退的生命周期。不同的学者从资源依赖、动态能力、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因,由于组织在生命周期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部特征,要理解结构如何随着时间进程而变化,只有从个体行为者的属性及其在现实社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动机、认知和行为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本文将结合上述理论从技术创新网络的成员属性、关系和网络演化特征出发,讨论不同的演化阶段的演化动力问题。

二、 网络组织演化动力的相关理论

网络组织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模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让位于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技术创新网络出现目的是为了解决现代创新环境下,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资源稀缺性以及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强化核心技术,实现创新目标。同时,还能从整体上提升网络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最终使得所有网络成员共同获益。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宏观上表现为网络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网络结构,这里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国家政策、用户需求等。微观上表现为网络组织内部网络联结关系的演化,无论是对网络关系的复制也好、重构也好,都是网络联结关系的演化导致的网络组织结构的演化。创新网络演化的过程伴随着知识扩散过程,组织成员由于联结关系的建立,获取嵌入在网络组织内的知识和信息,积累自身的资源与能力,促使组织不断选择、创建新的联结关系,淘汰旧的联结关系。

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动力的相关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网络组织变化内在的最根本动力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技术创新网络作为特殊的网络组织形式同样遵循着交易费用原理。从不同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交易费用理论的前提假设是“经济人”,组织将节约交易费用作为目标,认为网络组织的出现与演化的动机是节约交易费用,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源依赖理论阐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传统的资源观关注的资源是企业内部资源。而90年代后出现的动态能力理论,将资源扩展到企业外部资源即网络组织资源。资源依赖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最大化资源,从而使其保持竞争优势。网络组织的出现与演化的动机是企业跨越边界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创造。社会网络理论最早起源于对个体行为的分析,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间合作的逐步加深,组织网络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后,社会网络理论逐步向企业层面拓展,学者们将嵌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理论引入到网络组织的研究中。认为组织具有社会性,网络组织为其中的节点企业提供了社会资本,网络结构与网络关系会影响网络组织的竞争能力。同时网络中的企业为了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将不断地拓宽合作范围,改变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所以认为网络组织出现与演化的动力在于社会资本的增加。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演化是自适应的过程,网络组织演化的动机是在网络中存在不平衡、存在涨落,组织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演化。

上述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网络组织演化的动机,但是各种理论都存在局限性。交易费用理论对网络组织的研究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交易费用理论试图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来解释网络组织的出现与发展,但是网络组织是在外部环境变化后,企业处于生存的需要而采取的措施,降低交易费用是网络化产生的结果。交易费用理论将其解释成网络组织出现的原因,显然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第二,忽视了交易中的社会因素。企业间结成网络不仅仅在于交易费用的减少,更重要的是企业间信任、学习等促进了交易各方竞争能力的提升。资源依赖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资源依赖理论的前提假设是资源最大化,忽略了文化、制度等因素对组织的制约,以及在网络组织中由于合作产生的信用对网络租金产生的影响。社会网络理论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关系、结构两个层面分析社会资本对网络绩效的影响。而对于关系与结构的关系研究等方面还不够深入,也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对关系及结构的影响。复杂系统理论的引入给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演化的过程分析,缺乏对演化动机更深层次的挖掘。由此可以发现,对于网络组织演化动机从单一的角度、单一的理论的分析不够全面也不够系统。由于网络组织像所有生命体一样存在生命周期,而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网络组织的特征及网络组织生存的条件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不同阶段的演化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 技术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特征

Koka提出在环境不确定性及其对资源供给能力变化的情况下,网络组织会经历扩张、扰动、巩固和萎缩等阶段。韦福祥认为,网络组织会经历稳定期、边际变化期以及创新期等阶段。Hakansson和Snahota提出网络组织的形成需经历资源搜寻、资源协调和资源整合等阶段。网络组织的演化经历了萌芽期、原型期、组建期和创新期等阶段,并呈现出循环演进、螺旋上升的特点。李金玉把战略网络的演化分为3个阶段:创生阶段:即有序组织的创生与核心节点的形成阶段;扩张阶段:网络结构复杂化的过程;自维持或消亡阶段:自维持指网络结构不发生变化,消亡指组织层次发生了变化,或网络的核心节点发生改变,已有的战略网络不复存在或形成新的战略网络。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组织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各阶段网络组织所呈现的不同的特征。

本文将技术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创生阶段,扩张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1. 创生阶段。创生阶段是技术创新网络组建阶段,当企业面临资源的稀缺、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问题时,企业为获得资源、控制环境的不确定性、降低产品研发风险必须与环境进行交换,技术创新网络应运而生。技术创新网络的发起者可以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或政府机构,作为发起者在组建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资源特性选择具有互补性资源的合作伙伴,同时中小型企业处于生存的需要也在寻求具有发展潜力的网络组织。在创生阶段技术创新网络结构表现为网络雏型初现,节点进入数量多,基本没有退出现象,节点异质性明显。网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构建网络组织。

2. 扩张阶段。扩张阶段是技术创新网络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技术创新网络组织成员在网络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不断地复制与重构网络关系,向核心的网络位置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方向演化。节点不断增加合作次数或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具有资源和动态能力的网络成员逐步发展成核心节点,网络的管理模式由个体管理向群体管理转变、由单纯的分包业务向共同开发转变、由自发聚集向自觉协作的转变。这时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合作带来的多赢使得节点绩效提升,在扩张阶段技术创新网络结构表现为网络规模的迅速增加,节点进入数量多,存在个别企业的退出现象,同质性节点出现。网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的社会资本更好地实现知识扩散和知识学习。

3. 稳定阶段。在这个时期,网络结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相对稳定(并非静止)的状态。企业通过网络组织可以获取和利用知识,通过对知识的创造、存储和应用获得竞争优势。组织间通过合作实现了组织间学习,节点的特性在缓慢地发生渐进性变化,学习能力强的节点逐步向网络中心位置靠拢,学习能力弱的节点在网络中的优势位置丧失。伴随着合作的增强,技术创新网络中制度规则逐步形成,成员间的信任逐步加强。在这一阶段稳定是其主要特性,网络规模变化不大,节点进入数量与退出数量较少。网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网络组织及成员间战略协同与关系优化,提升网络竞争力。

4. 衰退阶段。在网络组织中,企业间关系不仅塑造了个别企业的行为,而且个别企业反过来又对网络的集体行动产生影响,网络组织中的个别企业行为不能逃脱它过去发展中对自己所形成的网络约束,因而网络既是企业实施战略规划及其调整的工具,同时又使它深陷其中的牢笼。网络的锁定效应逐步显现。由于组织惯性的生成,导致了网络组织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网络组织绩效下滑,组织中的个体出现退出网络组织寻求其他网络的情况。同时由于组织间的学习也带来了节点生态位的重叠,使得网络成员间竞争加剧。这一时期技术创新网络表现为:节点退出数量增加,网络绩效下滑。网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组织创新,摆脱组织惯性及节点同质性带来的影响。

5. 技术创新网络各阶段的演化动力。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一方面受到有意识的战略意图的支配,另一方面受到无意识的市场选择的支配。战略意图体现了网络组织中的节点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特征,为了更好地生存扩大生存空间而进行了战略设计,具有主体能动性;市场选择则是一种超越主体理性认知的系统力量,体现了演化的无主体性、无意识、结构功能和无知等特征。所以技术创新网络是网络中的个体行动者不断变化的意愿与努力的一种响应,个体感知驱动了个体行为,行为又改变了网络结构,表现为网络的演化。结合网络组织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可以看出不同网络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演化的动力在不同阶段也将呈现不同特征,如图1所示。

(1)创生阶段。组织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在组织和外部的环境与组织之间产生了一种依赖性,技术创新网络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必要的理性的选择。网络节点通过网络组织来获取网络资源,这种网络资源可以为节点带来竞争优势。Gomes-Casseres指出处于网络中的节点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竞争优势:其一是基于网络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与地位;其二是节点自身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节点自身能力的大小及其网络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18]。在网络创生阶段互补性资源是网络构建的核心问题,节点间通过寻求资源互补的协作伙伴,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因此在这一阶段网络演化的动力是互补资源。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5

引言

绿色建筑无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然而,我国传统的以建筑设计为主导的建筑教学中,都会偏重建筑的艺术性,忽视技术性,重主观分析,轻客观量化[1、2]。这就造成建筑师对技术的漠视和生疏,设计实践中建筑设计构思与绿色技术策略脱节;即使那些做了些绿色设计的方案,也很少能够进行量化分析。众所周知,缺乏数据支持的绿色设计很难做到真正的节能。此外,一些建筑师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但对数值分析结果知之甚少,无法将分析与设计相关联[3]。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这些绿色建筑设计就会陷入对形式的操弄和概念把玩中,走向“伪绿色”和“反生态”[4]。作为培养未来建筑师摇篮,大学建筑教育在灌输技术理论知识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面责无旁贷。尽管我国高校建筑学系近些年来一直倡导绿色和可持续建筑教育,但我国大部分建筑学专业采用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5],即将建筑技术理论和建筑设计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条线,建筑技术课程在内容上偏重技术理论知识,枯燥深奥,与建筑实践联系较少,而在师资配备上往往选择纯技术背景的教师,由于不具备建筑设计背景,这些教师很少能将技术理论与建筑设计结合讲解,就更别提让学生将所学的技术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6、7]。笔者自2010年起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学三年级本科的建筑技术课程。为改变当前现状,笔者尝试从建筑技术理论教学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并在设计中强调计算机能耗模拟技术等一系列量化分析手段。笔者的教改无疑让建筑学学生更为重视技术理论和绿色建筑理念,然而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即学生往往过分重视理论和量化分析,忘记了建筑设计这一根本。论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希望抛砖引玉,来引导和促进我国建筑技术课程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1教学调整

笔者所教授的建筑技术课程有两门—‘建筑技术II-建筑声、光、热’和‘建筑技术III-建筑设备’,这两门都为技术核心课。前者为建筑学传统的‘建筑物理’,主要学习建筑热工、光学、声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节能知识。后者为‘建筑设备’课程,主要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两门课的主要特点是技术理论性强,学科跨度大,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为了使这两门课程能够更能适合当代绿色和可持续建筑发展,笔者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以下调整和修改:(1)大量介绍绿色建筑优秀设计案例。除基础技术理论教学外,笔者介绍了大量的优秀绿色建筑设计。比如以伦佐•皮亚诺所设计的Tjibaou文化中心,来讲解如何利用当地气候特点来进行被动节能设计。在讲解建筑如何适应干热和湿热这两种不同气候特点时,以不同地域的当地民居为着眼点,从整体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设计案例来分析如何通过设计来应对不同的环境。(2)强调主动和被动节能设计的有机结合。被动节能设计强调的是建筑对气候和自然环境的适应,特别是在减少甚至是不依赖主动节能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来创造较为舒适的建筑物理环境,这对于建筑学学生尤为重要。但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不可能忽视建筑设备在建筑设计中所占的地位。笔者以ReynerBanham的《ArchitectureoftheWell-temperedEnvironment》一书为基点[8],讲解现代建筑技术如何影响和改变现代建筑设计和理念,帮助学生重视被动节能设计的同时,也要兼顾主动建筑节能设计。(3)注重大建筑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reenBuildingCouncil)建立并推行的LEED评估体系(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对城市生态和基地的自然保护非常重视,特别是建筑节水和水循环利用方面,但相关知识在我国建筑学教育中却相对薄弱,仅在建筑设备教材中介绍了一些设备节水和中水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如何通过利用规划和设计来综合考虑雨水收集、废水利用等则是完全没有涉及。为了增强这方面的知识,笔者引入了与建筑与景观设计最为密切的LID技术。LowImpactDevelopment(英文简称:L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技术如湿地、滞留塘、草沟等不同的是LID技术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9]。LID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城市自然排水体系、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绿色街道、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雨水再生系统等都一一被介绍到,与LID技术相关的各种网站也都提供给学生[10]。(4)强化量化分析的意识和手段。我国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面临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量化分析,而真正的绿色设计往往需要客观数据的支持,只有通过对其绿色设计的定量评价,才具有可信性与科学性。为加强量化分析手段,笔者将Autodesk公司的Ecotect这一能耗模拟软件引入到建筑技术课程中。Ecotect具有较全面的整体环境分析手段,可以对建筑物的朝向、立面、空间划分等进行能耗比较分析。根据以往经验,笔者在教授过程中会一再强调计算机模拟软件的优劣性,以及如何解读模拟结果。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测量、邀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参与各种绿色设计竞赛等一系列方式来加深和拓宽学生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识。

2绿色设计

为了让建筑技术理论更好地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笔者取消了与设计课脱节的作业和理论知识考试,而是布置了一个既有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设计。选择既有建筑可以让学生掌握建筑技术的实践知识,而专项设计不仅可以节省设计时间,还能使设计课题更具有针对性。既有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设计分成两部分。首先是实地考察该建筑的现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中型公共建筑,实地测量和评估该建筑的声、光、热物理环境现状,此外还要求学生去调查建筑的用水量、照明和设备用电量等能耗信息。在此基础上,就是针对改建筑进行绿色节能改造设计。设计要求是可以不考虑改造室内平面布局和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特点,进行可持续再利用改造,如增加遮阳、绿色屋面(屋顶花园)、垂直绿化、被动和主动太阳能利用、雨水回收及再利用、固体垃圾分类处理等。为配合课程需要,设计还要求学生研究一些基础的节能设计手段,如改变既有建筑的窗墙比、增加遮阳、利用自然通风等,或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手法,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等手段,定量研究不同的绿化节能设计,并进行方案优化比较,但也说明如果某些绿色节能设计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可采用概念设计,但需要有设计详图和一定的文字进行补充说明。笔者希望以建筑技术理论为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改变建筑系学生重艺术而轻技术,重形态分析而轻客观量化的问题。然而两年的教改实验结果却令人失望,学生的绿色设计走向令一个极端。尽管也有一些优秀的绿色设计出现(图1),但大部分学生在绿色节能改造设计中过分看重技术和客观量化分析,反而忽略建筑设计这一根本,图2为一个典型的学生作业。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上,在节能设计上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利用技术手段而不是设计手法,如采用先进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来减少建筑的能耗。尽管笔者在今年增加了强制性被动节能设计要求,但很多学生往往采用一些如增加遮阳设计,减少窗墙比等简单的设计措施,真正好的绿色设计却很少见。此外,就是深入设计问题,如在课程中介绍了LID技术后,很多学生都想到收集雨水,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池,但却没有人能做进一步的考虑,包括如何处理收集来的雨水以及与周围环境相配合等。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39-01

引言: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发展,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本文基于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进行探究,对推进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究空间。

一、 无功补偿技术概述

(一) 无功补偿技术设计原理

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是通过将电网传输中把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等部分转化成为多种有效资源[1],提高机械生产的工作效率。电气自动化将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应用于机械生产中,实现机械生产技术水平的智能化提升,无功补偿技术与电气自动化的同步应用能够实现双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提升现代机械生产的技术应用完整性,为我国机械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 无功补偿技术的分类

无功补偿技术是应用无线网络技术传输技术实现机械生产有效功率增加,按照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方式不同将无功补偿技术分为变电站补偿、配电线路补偿、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五种形式[2]。

二、 现阶段我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发展现状

电气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机械生产技术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机械生产的工作效率,实现机械智能化应用水平最大限度科技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电气自动化中开展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机械生产质量水平得到保障,电力资源传输速率明显提高,如,表1[3]为我国电气自动化应用调查表。从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我国电气自动化应用中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后生产效率、生产合格率、有用功应用率、自动调节程度率,滤波应用技术都得到明显提升,但自动调节程度率,滤波应用技术的提升比重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滤波应用饱和程度、补偿电压合理应用程度、信号节点传输强度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探究依旧任重道远。

三、 现阶段我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存在问题

(一) 电气自动化调节中无功补偿作用较低

无功补偿主要应用无功过滤波与电气自动化产生的自动化无用功实现抵消,使两者之间的有用功应用比重增强,机械生产水平效率得以提高,但当前电气自动化生产中对无功补偿的应用效率较低。一部分原因,许多电气自动化应用生产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并没有结合不同电气补偿的实际情况,直接将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生产中应用理论直接套用到机械生产中,导致电气自动化生产中无功补偿技术的有用功比重与无用功比重失衡,电气自动化调节中无用功补偿作用应用程度较低;另一部分原因是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程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导致无功补偿的应用程度较低。例如:无功补偿技术设备不完善,电气自动化传输中传输强度不稳定,有用功与无用功划分比重不一致、电气自动化中信号传输线路老化等现象都会对电气自动化调节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作用造成影响。

(二) 自动化补偿中电波应用程度稳定性差

电气自动化生产主要依靠网络信息程序实现,供电系统和配电设备的调节受到网络程序无线电波传输速率的影响,网络信号传输强度降低时,电气自动化中电流传输强度也会降低,电阻变大,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的滤波传输稳定性较低,对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作用产生影响。

四、 实现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合理化发展

(一) 平衡电气自动化应用的电流应用程度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合理应用需要对电气自动化应用的电流程度进行调节。为了提高无功补偿技术电气自动化生产中的作用,在电气自动化中安装电流智能调节装置,这一装置能够实现电气自动化电流应用实现最大化平衡,提高无功补偿技术中有用功的应用比率,实现现代电气技术应用水平合理化发展。

(二) 稳定电气自动化应用中滤波传输

电气自动化生产中滤波传输速率对无功补偿的应用程度产生影响。稳定电气自动化应用中滤波传输,实现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管理中的滤波控制稳定性受到电抗器和联晶管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加强电抗器在电气自动化管理中应用电压、电阻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实现联晶管中电流传输强度,提高电气自动化应用中无线电波传输的稳定性,增强滤波传输的稳定性,实现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合理应用。

(三) 补偿低电压,控制电阻

无功补偿技术是应用多种电力调节技术对电流传输中的资源实现有用功转化,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探究,可以对电气自动化生产中的机械生产电压中的低电压进行智能调节,例如:在电气自动化装置中安装智能调节电阻,当电气自动化生产中电压较低时,智能调节电阻的强度降低,电流传输速度加快,电流传输强度提高,保持电阻稳定的情况下,生产环境中的电压提高,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使用状况得到改善。

(四) 扩大电气自动化容量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程序应用中的作用,也体现在能够对电气自动化程序容量的自动化调节,技术人员可以将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空间与不同种类的电气自动化程度结合在一起。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对电力传输中低电荷、负电荷进行输电变电转化,电气自动化程序应用中有用功的使用频率增大,电气自动化程序的应用程度增强。这种综合智能化的工艺应用措施不仅能够优化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程序应用中的作用,同样也可以延长电气自动化程序的使用寿命,促进电气化生产技术效能的充分发挥。

(五) 促进自动化程序应用中信号传输节点调节

为了提高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效果,技术人员可以应用网络智能化管理实现生产程序节点调节。一方面,技术人员可以对电气自动化电力信号传输程序进行定期更新调节,增强无功补偿技术在现代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程度;另一方面,对电气自动化管理中的耗能节点实现有用功转化,最大程度上转化电气自动化程序应用中信号传输节点有用功比例,。

结论: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探究,是现代电力产业发展与机械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我国电气自动化管理环境中电气资源应用发展现状进行探究,提出深化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措施,为我国电气自动化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5-0048-03

1 前言

武术有着多种运动形式:套路、散手、太极推手和各种功法,不同运动形式的武术所体现的技击实效性也不尽相同。武术套路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确实产生了大量的不具备技击实效性,或技击实效性不明显的“非技击实效性”的技术动作。本文试图对武术套路中不体现技击实效性的技术动作进行研究,概括其运动技术特征,揭示出武术套路中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2 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与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的比较分析

所谓技击实效性的技术动作,我们也无法仅仅用技术动作在实战过程中的有效程度来衡量,即便是非常合理的有效性技击技术动作,在实战过程中也不可能是次次有效,它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对抗双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综合运动素质、身体条件以及比赛规则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对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的判定采用综合的技术评定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更为准确。散打原本就是武术的一个部分,现代散打运动竞技也开展了20多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运动技术日趋成熟。我们认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以作为判定技击有效性技术动作的重要参考。散打运动中的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与,武术套路中的非技击实效性技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目的性明确,它是以击中对手和有力击中对手或者使对手失去平衡而摔倒为目的;而武术套路中的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往往呈现出的是技击意向或者称技击的“逼真性”。在武术套路中的动作造型、亮相类动作是受到中国古代戏曲、舞蹈影响而产生的;象形拳术中的“取像”类动作则是模拟动物形象而获得的。这类动作虽然没有攻防技击的因素,但在武术套路中出现依然要求体现出技击意向。我们认为技击意向不仅仅是攻击与防守的意向,而有着更为宽泛的内涵,它包括了由技击可能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诸如机智、勇猛、临危不惧、伺机待动。在进行武术套路演练时强调内在精神的振奋与专注。太极拳要求:“内宜鼓荡”;长拳则强调“必须具有武术的战斗意识,把自己摆进到一种充满战斗的场合里”。这种内在的精神、意识将通过演练者的神态直接流露于表,使这些不具有技击因素的武术动作仍然表现出技击意向。在武术套路中多数动作还是由踢、打、摔、拿等含有技击因素的动作所组成,它们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动作结构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使得技术动作的技击实效性大大降低,但由于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的作用使得这些动作的技击逼真性反而得到增强。这是因为尽管这些动作在结构形态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它们与技击实效性动作之间仍然存在着结构与形态上的相似性。观赏者在对这些动作观赏时获得信息通过刺激视网膜到达大脑皮层时,就要受到大脑组织活动的组织,这种组织活动使视觉式样中的各种因素,按照韦太默组织原则组织和排列起来,使视觉刺激转变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某些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决定了整体动作的形态、运动方向,其余的那些成分则只起到一些次要作用。所以武术套路中这些非技击实效性动作和技击实效性动作在观赏者心理上被体验为不仅形态相同或者相近而且性质相同:只有对各类经验进行仔细比较才能区分它们。武术套路的演练技巧能强化这种技击含义的表现,甚至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在观赏者看来一定程度上比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更具有技击的实效性。犹如影视剧中出现的武术对练逼真得可以以假乱真,比真实的格斗更为精彩。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目的”不是由演练者个体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运动技术特点呈现出来的。

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可以用力量、速度、距离、幅度等物理量和时机、变化等技战术标准来衡量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的合理程度。武术套路中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同样有“速度”、“力量”的要求,但是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的“速度”有两层含义一是运动的绝对“速度”单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如击拳的“末节速度”;二是指完成动作的“速度”,是用完成一个动作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衡量的,从有攻击意向开始到完成动作为止所用时间越短则完成动作的“速度”则越快。而武术套路中的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对“速度”的要求不是绝对的物理速度,讲究的是快慢相兼、动静相生。大家知道,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速度的感知是需要以背景为参照的,当我们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不看窗外,我们只能通过车身的振动来判断列车在行驶而不会有直接的速度知觉感受。武术套路动作中的慢在表现速度方面正是起到一个参照背景的作用。而这种由慢、由节奏变化而产生、衬托出的快速,实际上是一种速度感。实效性技击动作讲究力量,力量主要是指击中对手时产生的对对手的冲击力量,在实战过程中产生的力量与运动员技术动作、体重、末节速度以及击打时机有关系,与对手的站位和反应也有关系,如果对手有反应并有避让动作那么力量就会小得多,如果对手没有反应而正在迎拳作相对运动加上距离适中,击中的力量就会非常大。实效性技击动作提高击打力量一般要求,运动路线准确,动作放松,用力部位用力顺序正确向目标快速击打;当然也包括判断最佳击打时机与距离。武术套路中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也要求力量,人们习惯称之为劲力。在套路演练中要求劲力充沛、劲力顺达,为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求动作放松,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来增加绝对的力量;另一方面武术套路有许多增加劲力的演练技巧与方法:例如在快速运动中的急停、一个转头、一个抖腕或一记跺脚都能增加整个动作的力度,一种力量感。

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呈现出迅速、有力、简洁的特点,如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供改变的运动节奏、动作路线和运动幅度的余地较小,不同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会呈现微弱的技术特点差异,但总体上趋于相对标准的技术动作。在《武术散打规则》中一般性击中对手得1分,而有几类动作击中对手可以得3分后来改为4分;一是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迅速站立者,得4分。二是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三是采用腾空动作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者,得4分。在一局比赛中出现2次得4分者本局获胜。这种规则的制定给得4分动作技术极大的激励,也反映出规则制定者希望通过规则制定引导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

多采用武术套路中的技击实效技术动作。即便如此,在散打比赛中偶尔能见到4分动作,有的运用起来也十分勉强。这是因为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必须服务于击中和有力击中对手这一目的,过于复杂或者花哨的技术动作不仅难以击中对手,反而容易被对手抓住反击机会。反观武术套路中的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则呈现出丰富多样性,无论是动作路线、动作幅度还是运动节奏都有较大的可改变余地,甚至可以“留其神而变其形”。但这并非可以随意改变,改变必须遵循武术运动的内在规定性。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武术套路中的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通过合理运用武术套路的演练技法能提高动作的力量感和速度感等等,从而能够充分体现技术动作的技击意向;技术动作可以提供给演练者改动的余地较大,从而使武术技术动作的技术风格也呈现出丰富多样性。

3 武术套路承载着民族文化精神和意识

武术套路这种运动形式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或少有的,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意识。武术套路中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意识不是外在的或人为牵强赋予的,而是渗透到了武术动作形态和演练的技巧方法之中,即使它漂洋过海人们也会一眼便可以认出这是中国功夫。

3.1 武术套路动作形态中呈现的文化内涵

在观赏武术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设想,一连串气韵生动、动静相生的武术动作过后,接着双手撑地脚尖绷起做一个“托马斯全旋”或者来一个芭蕾式的动作造型亮相,定会令人失笑。这一笑意味深长,这里不是武术动作与托马斯全旋在技术上不能衔接,而是代表不同文化的身体形态表征的脱节。武术与中国舞蹈、中国戏剧长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都是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发展的,因此在动作形态上存在共性,都呈现出“拧”、“倾”、“曲”、“圆”的内聚性形态特征。体操、芭蕾则呈现出的是“开”、“绷”、“立”、“直”的外拓性形态。动作往往是尽量展开胯骨,绷直双腿与脚尖,努力提高胸部位置,进而造成人体被强化了的直立感。这种动作形态上的区别,表面上是技术性的区别,其实是东西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情趣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代表西方体育文化的体操与武术套路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具体把握武术套路动作的文化特征。体操和武术是两种不同源流、不同形态结构的运动项目。体操折射着希腊文明精神的光泽,武术则交织着阴阳二气组合的生命律动;体操崇尚人体形象的真与美,武术则外取神态、内表心灵,在姿态的意趣里显示人格和风尚;体操追求音色、形体的统一的形式美,武术则超像虚灵的诗情画意;体操以个体的形态为典范,武术则以深远的全幅天地为境界;体操在一个有限的立体空间里,以动作的开阔奔放、和谐平衡为美的准则,武术则在天人合一、物我浑融的环境中,以动作的点线飞动、别致有韵为美的标准;体操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武术则充满着含蓄的象征气息。虽然这样的比较不免抽象,但武术动作形态中的文化意味是确存无疑的。

3.2 武术套路技法中呈现的文化内涵

武术套路的演练技巧与方法极为丰富,细加品味便能感受到其中的民族文化气息。由中国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农业意识,对土地和庄家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武术套路技法中也有所体现,人们常常把人体比作植物,“脚为根节,腰为中节,手为捎节”,用力时要求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对庄稼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根部,武术套路的演练时对下肢步伐也有特别的要求,“下盘扎实”、“步要稳固”、“不看一伸手,先看一步走”、“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等等。另外在武术套路运动别讲究运动过程中的呼吸,有“提、托、聚、沉”等呼吸方法,总体上讲究的是“气宜沉”。我们在教学与训练中也发现,气沉不仅能暗示步型功架的降低,而且能造成动作形态向下的趋势,在心理上诱发出对大地的眷恋感和回归感。这与西方所谓海洋文化的“蓝色”文明影响下产生的芭蕾“始终有一种挣脱大地吸引力的趋向”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在武术套路的演练技法中还有一种特别的方法称为“以形喻势”。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现象或动物形象来要求规范运动技术,长拳有:“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以十二形喻十二势。这是观物取像,师自然造化观念的体现。武术套路体系中还有一类拳术称象形拳有:猴拳、蛇拳、螳螂拳、鹰爪拳等等。一般认为这是人们学习动物技击之长处,有仿生学含义。笔者不以为然,人与动物之间存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绝对差异,如果不能改变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而非要学习动物的技击之长处,犹如学习动物四条腿跑步,只能是事与愿违。象形拳的产生与“图腾崇拜”渊源深厚,而且是民族意识在身体运动方式的积淀和显现。所以,它既追求着外在形象的生动、灵活,以表现崇拜物之神采;又追求着内心在精神上的充沛,专注,以体现出崇拜的圣洁。“表现生命,表现自然实际上是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是求得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武术套路中的象形拳正是人们对自然美的模仿,因为禽飞兽舞体现了生命,寄托了人的美好期望。说到底还是人对自身生命力的讴歌。

武术套路演练论力,论气,论势,论进退,论动静,论虚实,论刚柔……。这与中国舞蹈、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中国文学、中国兵法、中国医学、中国哲学都存在着内在深层次的紧密联系。我们对武术的认识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就事论事,必须把它放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我们才能触摸到其中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

4 武术套路承载民族文化精神的途径

武术套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拳种丰富多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说到底武术套路是人的一种身体活动方式。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不只是身体的自然运动状态而是能折射出内在精神的富有表现性和表现力的身体活动方式。技击实效性动作应当是一种发挥身体潜能的运动状态,它的技术特征趋向于简洁和标准化。而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在动作造型、运动幅度和运动节奏方面都有着可以改变的更大自由度。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抽象为一种纯粹的运动形式在动作中积淀下来成为可能。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武术动作形态的途径有很多,我们主要概括以下二个方面:

4.1 武术套路演练者的主体能动作用

武术套路是主体人的身体活动,演练者的观念、意识、偏爱和个性也影响着武术套路演练方法,微调着套路的运动速度、节奏、幅度等内在结构。一套完整的武术套路,它有特定的动作、组合、跑动路线、运动节奏和动作幅度,具有特定的运动风格。由不同的人来进行演练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谓“见拳如见人”的说法不无道理。犹如歌唱家面对同一首歌曲受到特定歌词、特定旋律的限制,由于不同歌唱家对歌曲的理解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演唱效果一样。人们把歌唱家的演唱称着“二度创造”。对武术套路的演练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二度创

作”。我们从武术套路逐步演化的过程中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这一现象。杨露禅从陈长兴学了陈式“老架”太极拳后,经过杨家三代人的不断“创作”形成了现在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也是在传统武术套路基础上发展而来,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人们对武术套路的演练和传承不是机械的,而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事实上,武术套路中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虽然技击实效性能大为降低或者不具备技击的实效性,但所有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都必须具备技击意向或技击的逼真性。因而决定了武术套路动作的形式因素的基调,即攻与守、进与退、快与慢、动与静、重与轻、刚与柔、实与虚、阳与阴,这种基调普遍存在一切事物之中,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演练者在处理这一对对因素之间对立而统一的关系时,呈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这是因为人不仅是武术套路的演练者和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意识、审美情趣等观念在武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步抽象为一种纯粹的形式:人体姿态和运动方式寄存于武术套路之中,使武术套路逐步获得文化符号的意义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体文化的一般特征。

4.2 富有哲理的动作理论、技法和名称对武术动作结构影响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8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所以,不论是什么领域内、什么行业都应该向着低碳、环保和绿色的方向发展。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非常大,如果不能够应用一些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就可能面临被取缔的危险。所以,在节能减排的理念下,电厂如何采用自动化节能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电厂自动化节能技术的相关论述

(一)应用自动化产品节能减排

近年来,为了现实节能减排目标,自动化产品被逐渐的应用到一些电厂中。例如,软件启动和微电脑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等,这些自动化产品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厂在控制方面的精度。严格地控制电厂的运行负载和运行功率能源耗费就会下降,所以,通过自动化产品,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厂完成节能减排的生产目标。

(二)应用管理自动化技术提效

除了通过自动化产品来完成相应的节能减排,还应该通过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的效率。例如应用管理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技术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上来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投入,从而将成本降下来,以确保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二、电厂节能减排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分析

(一)变频技术的应用

为了实现电厂节能减排的目的,应用变频技术意义非常重大,在电厂工作中,油、燃气和煤炭为三种常用的燃料,这些传统的材料将我国能源的消耗进一步推高,对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将电厂燃料的应用量降低,可以将变频技术应用到发电生产工作中,通过变频调节器对燃料的用量进行主动的调节和控制。在电厂具体运行需求的基础上,对燃料的具体投入量进行控制,特别是要严格的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可以按照锅炉的状态,适当地调节变频器的风量,从而保证按照锅炉的运行需求合理选择燃料,这样可以将锅炉燃烧中的浪费问题有效地解决和规避,使变频调节在锅炉燃烧的过程中可以切实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功效,可以说,该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优越的节能优势。

(二)DCS系统

DCS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很强的自动化功能,在电厂自动化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厂运行中应用DCS系统,是比较科学的自动化技术措施。

某火电厂应用DCS系统对设备的具体运行与应用情况在整体上进行了监控,从而对火电厂的运行情况实现了全面的科学掌控。DCS系统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下有着较强的自动化功能,对于火电厂的运行情况能够实时监督控制,对信息能够进行综合管理,还可将火电厂运行中的浪费降到最低。

DCS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将稳定、有效地运行方案提供出来,从而有效提升节能减排的效率。DCS系统可对电厂运行过程中的排放量及消耗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了更加有效的使用能源。

(三)现场总线法

在电厂中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其节能优势非常之高。近年来,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内部的应用量逐渐增加,本文对某电厂现场总线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现场总线在该电厂的主机组内已经被布置完毕,并且已经投入运行,对比传统的技术方案,有这样的优势存在于现场总线技术中:首先,能够进一步降低设备的应用量,充分彰显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使硬件的数量大大减少,将PC当作控制站,从而将控制室的占地面积有效地降低。其次,安装现场总线的方式比较简单,可以将多个设备接到同一条线上,从而将安装费用有效地降低。

(四)碳素焙烧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电厂运行中,将碳素焙烧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进去,对生产的很多方面都会带来正面影响,例如会影响成品的应用年限、影响能耗、影响环保生产。大家知道传统碳素焙烧的工艺比较复杂,会在很多方面影响到四环境。所以,面对此种情况,有关控制碳素焙烧的自动化技术已经被研究出来,在电厂的运行中,将该技术应用进去,不但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会逐渐被降低。

(五)自动化与信息管理相结合

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初期,通常都是简单的分析和整理了控制系统方面的单输入和输出情况,然后再完成人工绘图。尽管这种方法也有着一定的效率,但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经常会有一些误差出现,并且会渐渐地降低工作效率。在很多电厂中,因为不够重视对信息的管理,造成管理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技术存在严重的分歧。

为了将这样的局面改善,对于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就需要认真地进行管控,进而将系统统计数据的精确性提升,进一步提升自动控制的科学性,令操作更加方便和简单。

三、节能减排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在节能减排的理念下,电厂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并且逐渐地向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电厂中应用自动化节能技术其发展方向为:

(一)以环保和清洁为发展方向

电厂自动化技术要以环保和清洁为发展方向,这样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落实和应用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对电厂的自动化运行进行优化,保证电厂能够在清洁的环境下运行,从而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环保和清洁的发展也规范了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突显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二)节能减排在电厂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大量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厂生产中的应用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小型系统内应用得更为普遍。在节能减排理念下,应该以全局为中心发展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将自动化技术的降耗和节能效果从整体上体现出来,在电厂中不断将节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宽,从而将节能降耗的范围扩大。所以说,在电厂节能降耗中,自动化技术有着很多好的发展潜力和能力。

(三)加大应用力度

将更加有效地安全技术应用到自动化技术的节能减排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控制电厂自动化技术,将安全节能效率提升,从而防止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带来影响,对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理念和思想进行强化与完善。从而对电厂自动化技术的相关要求给予满足,将自动化技术的节能发展步伐加快。对节能减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维护。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厂中的自动化技术同节能减排理念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将自动化技术充分的引入到电厂中,然后,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大力度控制电厂的节能减排效果,从而将电厂节能降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对电厂节能发展的相关要求给予满足。节能减排的理念在电厂的节能降耗中可以被有效地渗透出来,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厂中,可以将节能减排的具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此外,对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要有效地进行了解和认识,并且将节能减排的价值效益充分地彰显出来。那么,本文上述内容的分析与论述,期望能为有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从而将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杨永明.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3):563- 565.

[2] 方剑.节能减排理念下的电厂自动化技术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693- 695.

[3] 姚生魁,胡英军.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789- 791.

[4] 任继德.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17):563- 565.

[5] 孙伟鹏,江永.基于电厂节能创新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应用实践[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9

电气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生除了接受课堂教学外,还需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解决各种电能变换技术与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可通过强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进行高级技能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核来实现,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能力,在重视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前提下,还应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此,要大胆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实践环节锻炼,抓好毕业设计。

一、大胆改革课程体系结构

由于科技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减少,而对其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会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方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新的强电专业的人才必须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进行适当调整,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删除一些陈旧落后的技术课程,加入一些最新技术和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按照本三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应主要包括两个专业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自动化。专业特点: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电气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结合。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人文精神、科技素养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科基础课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模电、数电、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主要课程有:电力拖动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检测技术、高低压电器等。总学分数为176.5。其中通识教育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106.5学分,专业选修课13学分,学科选修课1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文化素质和公告选修课10学分。

上述的课程体系适用于研究型重点院校,对我们本三教学应用型院校来讲需要作以下修改和调整:

(1)学科基础课主要课程设置基本类同,删去理论较深、适用于研究型院校的“工程电磁场”课程。

(2)“电机学”理论较深,课时过多(5学分,含1学分实验),适用于“电机与电器”专业方向。教材修改为“电机与拖动”,学分降为3.5学分,含0.5学分实验。

(3)原课程体系的专业选修课适用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不适用我们拟订的专业方向,须作较大的修改。拟设置市场经济热门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电器控制技术、PLC原理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微机测控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电气工程基础(学位课)、变频器原理与应用、开关电源、计算机网络等。

二、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本三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从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着手。不仅在理论教学中致力于理论的应用,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先进性及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实践环节,突出系统性、工程性、实践性教育。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遵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动手能力,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施因材施教,重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必须用创新的思路抓好以下五个实践环节:

(一)实验环节。

1.大胆淘汰技术陈旧的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器件、新方法、拟定实验项目。项目的内容要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能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

2.改革实验方法,强化实验管理,量化实验评分标准,将实验成绩定量纳入期末成绩综合记分。

(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环节。

1.组织高年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学校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学生自拟题目、课外设计,搭制线路,到实验基地调试。教师给予答疑指导,没有实验指导书,只有实验工具书。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不断提高独立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帮互学的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自我创业:独立学院可能目前不能培养出院士、科学家,但可以培养出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本三学校很多学生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人脉资源,学生的智商、情商也较高,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学校提供有关创业方面的课程、锻炼平台,来拓展他们的创业素质,挖掘创业潜能,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三)生产实习环节。

目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各种原因,学校组织的集中式生产实习均以参观、授课为主,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参加实习,使实习流于形式,既花钱费劲,又收效不大。

改革设想:利用一周时间进行生产实习,参观3―4个企业。参观了解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管理、质量保证、加工设备等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其余二周时间与毕业设计时间合并,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节省生产实习的经费开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校内职业技能实训环节。

目前是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选任和用人的决定权。专业技术人员必需接受企业化和社会化的双重管理,其中职业准入制度是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方式。职业注册资格制度是现代化专业人员准入管理的国际通行做法,是人类社会文明步入质量认证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顺利进入人才竞争市场,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是毕业生获得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第一张准入证。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级维修电工)是毕业生获得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第二张准入证。在此基础上学生走向社会,经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可向注册工程师等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岗位的资格认证努力。

三、抓好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学习阶段,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独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与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规定和组织、学生素质和态度、教师水平与指导情况以及毕业设计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环节。

(一)抓好毕业设计选题、审题关。

毕业设计课题应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有较强的工程背景,能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课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工作量要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毕业设计时间内,经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

(二)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抓好毕业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鼓励学生在即将就业的单位(校外),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由学校、校外单位共同指导,抓好毕业设计。

(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对于有创业意向和愿望的学生,鼓励他们立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期间,利用学校仪器、设备,尽快研制出产品的原理样机。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中的最后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和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的作用,要在学校组织实施、教师指导、提高学生本身的学习动力,尽快为学生解决上机机时、提供现场毕业设计机会和解决与毕业设计、找工作的冲突以及在考研等问题上及时作出应有的努力。

四、结论

在电气工程领域,需要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能较系统地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宽广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强的适应性,既可以从事电力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以在自动化及信息技术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系统运行等其他方面的工作。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我们将结合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学科发展的要求,不断修改完善教学改革方案,并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科技成果物化;价值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12-02

创新的效率与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创新投入情况,另一方面,也受到诸多环节的影响和制约。一项成功的创新,不仅要求创新主体能够识别新技术路径,还要求其拥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扩张能力以及品牌塑造、售后服务能力等等。结合创新投入产出的阶段性特征,影响创新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创新的组织模式设计、科技成果物化能力以及物化产出价值化效率三个环节。

1 创新组织模式设计

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强、所需创新资源急剧增加、创新风险也在同步放大。因此,能够充分协调创新利益相关者并选择合适的创新组织模式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于企业创新组织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涉及到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及演化理论等。所谓创新组织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获得创新成果,在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与制度安排。根据马家喜等(2008)的研究,创新组织模式可以划分为正式模式与非正式模式两类,前者又细分为自主创新、企业并购与技术联盟三种类型,而技术联盟模式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股权型与非股权型两类,进而可以再次的细分。非正式模式大概包含了技术咨询、技术成果会议披露、技术人员流动、技术成果刊物发表等类型。该研究整合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思路和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创新的组织模式归纳为自主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外部获取模式三种类型。其中,自主创新与外部获取模式是两种极端情况,前者指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全部来自于内部开发,避免了技术外溢与产权争端等问题,但存在一定的资源能力限制以及创新风险等问题;后者则强调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完全来自于企业外部,例如购买专利、许可协议以及研发外包等,这种方式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约了创新资源,但单纯采用这种类型容易使企业产生技术依赖以及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缺失等问题。这两种类型的创新组织模式由于存在诸多限制,仅应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完全的自主创新模式可能涉及到技术机密,完全的外部获取则可能适用于中小企业或者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的一般性技术知识需求。在当前的技术、经济背景下,更加被广泛采用的创新组织模式则应该是合作创新模式。创新主体通过与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风险共担,提高创新效率与效果。合作创新模式根据合作紧密程度与形式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实体型(并购、合资、控股等)与契约型(技术联盟、政产学研合作等),参见表1。

表1 创新组织模式类型分析

创新组织模式类型内涵阐述特点

自主创新模式创新活动完全依靠自身创新资源,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创新成果独占,交易成本低;但风险自担,对企业自身资源能力要求较高。

合作创

新模式实体型

(紧密型)创新合作主体共同成立实体研发组织,如通过并购、合资、控股等形式。资源整合、联系紧密,交易成本较低;但该组织模式成立有一定困难,搜寻成本较高。

契约型

(松散型)创新合作主体通过契约形式结成创新利益共同体,甚至可以依靠信任与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虚拟组织),如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等形式。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联系较为紧密,交易成本较低,组织成立较容易;但需注意创新成果的分配问题。

外部获取模式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完全来自于企业外部,自身不参与创新活动,如购买专利、许可协议、信息咨询以及研发外包等。节约企业创新资源、快速获得创新成果;但单纯依靠此模式容易使企业产生技术引进依赖,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

不同的创新组织模式,拥有不同的内在特征、不同的适用条件以及不同的创新产出效果。企业创新时选择何种组织模式,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战略、技术属性以及内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多要素。总之,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创新组织模式,可以促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但是创新过程中,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无论选择何种创新组织模式,其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是决定创新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技术整合与消化吸收能力,才能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创新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水平与竞争优势。

2 科技成果物化能力

适宜的创新组织模式,可以将创新资源投入快速转化成科技产出,如专利、科技论文、新生产工艺与技术诀窍等等,但科技成果并不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产出。获得一项专利仅完成研发任务的5%,完成中试也仅仅完成整个研发任务的10%,其余的90%是需要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因此,如何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有形产品,并迅速的推向市场,实现创新的最终价值,是进行创新评价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

科技成果物化是科技成果通过应用研究、中试、小批试制、批量生产等环节,最终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是创新主体获得创新收益、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物化强调科技成果的产品化,而传统研究中更多的使用“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术语,并且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指标中既包含了产品化指标,又包含了价值化指标,本文中的科技成果物化则专指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即产品开发与制造。一般研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很低,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赵捷等(2010)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在于法律、制度环节,国家诸多科技政策在鼓励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力度不够,包括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限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税收政策等,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陈宝明(2010)从创新投入主体角度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关键是政府科技投入产生的成果转化问题,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和定位,改善政府科技计划组织方式等。另外,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素质,自身技术积累程度,以及用于技术消化、吸收、改造资金的投入数量等因素,也都会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关于科技成果物化过程中,产业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对于科技成果物化的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生产制造环节是价值链条中缺乏技术含量和利润创造能力的环节。通过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历程的考查不难发现,跨国公司更多的关注研发环节与品牌塑造、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将生产制造环节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剥离部分价值链环节的思想一方面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提升自身创新与创利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后进国家的技术学习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机会。即使在我国国内,也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迁移现象,一些生产制造环节逐渐离开东部沿海区域,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其实,生产制造环节并非完全的低附加值,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品能够被全世界消费者认可,足以说明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以及其生产制造技术的竞争优势。专注于生产制造环节的创新同样可以创造高利润,更重要的是,生产制造环节的产业配套能力,更是促进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要载体,是创新成果快速走向市场的必要条件。国内元器件加工能力以及设备制造技术落后等因素经常阻碍我国企业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而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推动整个配套产业的发展。对于技术后进国家,从高端制造反求原始创新也是一条路径。拥有足够优质的制造性资产,是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White和Liu把新创技术转化为顾客接受的创新产品的资产定义为制造互补资产。企业缺乏与创新相关的制造互补资产时,可能丧失创新市场先动性并流失创新利润。而充分拥有制造互补资产的企业,不但可以快速将创新产品推入市场,获得高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在创新产品进入成熟期后,通过学习曲线的经验积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创新利润。Kodama就指出日本和韩国企业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于使企业制造技术更加先进这一过程中做出的重要努力。2010年开始,英特尔公司开始涉足代工领域,为其他企业开放制造平台。近期,英特尔与苹果公司又有合作意向,欲为其生产移动设备处理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对于创新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生产制造环节需要辩证的审视,尤其高技术领域的高端制造环节,同样可以创造垄断利润。因此,科技成果物化环节效率的高低,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效果如何,与产业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密切相关。

3 物化产出价值化效率

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和价值化。传统研发体制下,很多创新主体重视研发环节,投入大量创新资源,产出丰富的科技成果,并把申请专利和申报奖项作为了创新的最终目的,使创新止步于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重研发、轻市场,更没有把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变为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研发活动占用了创新主体的大量资金,尤其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不能快速将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价值化,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时间一久企业必然被创新拖垮。因此,快速将创新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实现价值,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实现价值的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通过技术市场直接进行价值化,即转让专利或通过授权、许可等方式,将创新的科技产出形成资金流,用以创新的再投入;第二,将科技产出物化,即将专利等科技产出经过生产制造环节形成实物产品,再通过商品市场进行价值化。前者的效率高低,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技术本身的领域、层次、市场预期、技术交易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后者则涉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即前节所论述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以及将产品的价值化过程,即如何将生产制造出来的实物产品推向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形成资金流的回流。商品价值化的效果如何,其影响因素可能涉及营销手段、品牌塑造、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受到产品新颖程度、技术含量、市场竞争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总之,一项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是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循环往复过程。创新活动不仅包含技术环节,更是一种经济行为。只有将各个环节充分协调、整合,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高效与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家喜,仲伟俊,梅姝娥.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选择范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52-59.

[2]赵捷,邸晓燕,张杰军.关于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10-14.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11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56

1 引言

在现代经济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为了减少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消耗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国家正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力求资源节约、能源节约、人力节约、财力节约和环境保护,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因此通过提高电厂电气化水平,实现厂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节能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

2 火灾监控,安全生产

根据我国国家消防局以及各省市的消防管理部门对电厂火灾数据的统计分析,近10年来我国电气火灾比例占总火灾事故的35%以上,高居火灾事故起因首位,且这一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电线短路、超负荷及设备故障等起火原因所占比重尤为突出。这些统计结果无不为电厂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因此需要电厂提出科学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率。

建立电气火灾监控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的电厂早期火灾预警系统。目前的电气火灾监控预警系统主要以简单易行的有线传输方式为主,其采用CAN总线和RS485总线等标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方便快捷且误码率低。同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近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些复杂的电厂应用环境,考虑到传输线缆的复杂度及实现方式问题,新型的以无限传感器为基础的无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其不但克服了电厂监控系统在布线中遇到的空间受限问题,同时无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能够在全厂范围内方便快捷的构建移动通信网络,能够将全厂范围内的实时监控情况上传至厂区监控中心,极大地提高了电厂对电气火灾的监控效率。

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对加强电气火灾的控制、保障电厂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节能环保,绿色生产

通过电气自动化手段提高电厂变压器负荷率是电厂节能降耗的一种有效手段。众所周知,电力变压器是电厂和变电所的主要设备之一。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变压器的能源损耗量在电力系统总发电量中就占有10%左右。但对于一般电厂而言,变压器的分布及配备都比较分散,且工作运行状态都相对固定和独立,因此可以通过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利用变频调节的方法智能控制变压器风量和流量,免去低效的闸阀控制,从而有效降低变压器整体损耗,达到节能目的。

与此同时,通过电厂自动化装置提高电厂电能转化率,达到高效生产,绿色节能的目的。电厂电网设备的功率因素是用来衡量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的一项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功率因素?=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显然,无功功率如果被设备占用过多,必将造成电网效率低下,同时大量无功功率在电网中来回传输,使得线损增大浪费严重。因此为了减少电网的无功传送,用户可在用电端通过无功补偿装置给设备匹配无功功率。比如深圳奥特电气公司的ATBX就地补偿箱就是一种有效的智能就地补偿装置。

4 组网优化,自动化生产

电厂可以通过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效设备管理系统,实现电厂设备信息的自动化、网络化和实时化,从而进一步实现电厂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最优化,达到节约能源自动化生产的目的。例如无论发电厂在启动、运转或是停役检修过程中,都有大量的电动机机械设备运行以保障电厂的主要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如输煤、碎煤和水处理等。而这些机械设备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和照明等都是电厂的能耗之一。通过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厂设备运行状态及电能使用情况的及时、准确掌控。同时,能够进一步实现电厂能效的优化与节能改造、综合分析能量利用与损失情况、设备运行效率统计、能源利用率分析等等,科学优化电厂生产流程和能源利用,实现绿色节能的自动化生产。

5 结论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具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等诸多优势,通过在电厂生产中加强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电厂的运营成本,同时能够保障电厂的安全绿色生产。

参考文献:

[1]常华,林占宏,尹享军.浅论工厂电气技术改造与节能降耗[J]. 电子世界,2014.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篇12

摘 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文章从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发展历史与作用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提出了加强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26-03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直接反映。我国研究生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但直到1949年,仅毕业了200多名研究生。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发展状态,1950年到1965年的16年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研究生教育中断长达12年。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1978年至1999年的22年间,累计招收研究生77.3万余人。1999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常规发展时期。仅2013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就达到了60.8万人,接近1978年至1999年22年招生总数的80%。

这种研究生教育的超常规发展,虽说也达到了某些初衷,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是,数量上的急剧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容乐观[1-3]。加之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本来基础就比较薄弱,条件也相对欠缺,这就加剧了这些问题和矛盾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这里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制冷技术与节能的建设与思考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发展历史与作用

(一)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发展历史

我国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制冷及低温工程的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就戛然而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才又重新恢复研究生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的研究生培养也同步开始,并于1981年获得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4]。

在学校制冷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初期,制冷技术与节能主要针对当时我国制冷技术开始起步,仅在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略微提高,确定以制冷新理论、混合工质节能研究以及当时刚刚开始应用的旋转式压缩机和涡旋式压缩机的理论与性能为主要教授内容。1987年联合国关于臭氧破坏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获得通过,制冷技术与节能的内容逐渐淘汰混合工质的内容,而代之以CFCs物质的淘汰,尤其是电冰箱用R12的制冷剂替代技术与节能技术。同时由于制冷剂环保性能和多能源驱动的优势,吸收式制冷技术蓬勃兴起并逐渐压缩已经日渐成熟的旋转压缩机技术和涡旋压缩机技术的内容。进入21世纪后,全球变暖的趋势使得具有较高全球温室气体潜能值(GWP)的制冷剂受到挤压,新型更环保的制冷剂研究日渐兴起,空调器与电冰箱的能耗标准越来越高,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都对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冲击。

(二)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作用

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针对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中的普冷技术,与早期针对低温技术的低温传热学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两门专业必修课程。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是建立在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与装置等课程的基础上,也就是学生们在掌握了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获得人工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循环特性的知识,具有制冷循环分析和计算能力,获得有关制冷设备方面的知识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学习,需要进一步掌握制冷循环新理论、制冷剂替代新进展、冰箱空调的新要求及其节能措施以及二氧化碳制冷技术、最新蓄冷技术、高效吸收式制冷技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技术等,既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要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应用能力,这对于培养既具有宽广知识面、适应能力强,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水平、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多

在学校开始招收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初期,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数量均只有几个人。由于人数少,课程教学一直都是采用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及讨论等方法,互动性比较强,学生参与度也比较高。后来随着1999年后全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超常规发展时期,加上除了与原来相同的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外,近年来又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使得学校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每年都在30人左右,已经是一个班的规模,从而对原有教学方式带来冲击。

(二)研究生来源不同,知识背景差异大

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本专业的研究生来源除主要为本校毕业的学生以及其他相类似的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外,也开始有一定数量的二本甚至是三本院校的毕业生考入。虽然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低温方向,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将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除了应届本科毕业生外,也有一些参加工作数年后再来读研究生的。由于研究生的来源不同,学科背景也有一定差距,对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也为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学科发展迅速,缺乏适合教材

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主要面向制冷空调技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制冷空调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入1990年代以后,整个制冷空调迎来了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现在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大国之列,多项产品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都表明,制冷空调行业已经成为我国装备工业的有生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全球的制冷空调技术在近三十年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如制冷剂替代从最初的CFCs淘汰,到HCFCs的淘汰,再到目前HFCs的限制使用,自然制冷剂的重新兴起;国际社会也从最初的只重视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淘汰,到臭氧层与温室气体效应并重,形势发展错综复杂,各方利益博弈激烈,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制冷换热器、制冷系统、制冷压缩机也都取得巨大进步,难以有一本教材能够跟上,即使是一些专著,也是在出版两三年就已经落后。近些年,制冷剂的替展日新月异,自然工质与新出现的HFOs类工质及各种混合物,由于其0ODP、低GWP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研究力度也大大加强,涌现了很多新技术和新的研究方向。这就需要结合现在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改革。

三、加强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精选教学内容

在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初期,我国的制冷技术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内容仅限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制冷界与国际制冷界实现完全接轨,并且在亚洲国家中首次成功承办国际制冷大会。现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产品生产国,部分产品已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空调器和电冰箱的产量已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近80%和近70%。同时制冷空调的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新的制冷理论与方法、制冷剂的替代与应用、压缩机的新结构新理论与高效化、换热器的新结构与强化传热理论与方法、制冷系统的优化匹配与仿真、吸收式与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研究等等,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许多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全面讲述制冷空调的所有知识是不现实的,或者只能对每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进展介绍。因此合理选择制冷技术与节能的教学内容对于研究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制冷空调技术与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生就业去向,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制冷空调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空调器、电冰箱在制冷空调行业中占据2/3的份额,且其能效标准还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在兼顾研究生来源不同、知识背景有差异而概述制冷技术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确定制冷技术与节能的核心内容为制冷剂替代与应用技术、空调器节能技术与电冰箱节能技术,同时兼顾新的制冷理论与方法、工商制冷中的最新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使学生不但了解制冷空调的未来发展,更重要的是掌握当前制冷空调技术主流发展的状况,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紧盯学科发展前沿

制冷空调技术和制冷空调行业在近三十年来,接连遇到了与人类生存直接相关的大问题。首先是臭氧层破坏问题。研究表明,过去制冷空调中常用的CFCs和HCFCs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1987年通过的关于破坏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明确提出了在制冷空调设备中淘汰和禁止使用CFCs和HCFCs制冷剂,并在2007年全球实现淘汰CFCs物质的同时,又达成了比原计划提前10年淘汰HCFCs的目标。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也使得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得以通过。在《京都议定书》中,曾经作为CFCs和HCFCs物质替代物的HFCs类物质,由于其较高的全球温室气体潜能值(GWP)而被列为限制使用的物质名单中。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从2009年开始相继在《蒙特利尔议定书》工作组会议上提出议案,要求将HFCs类物质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管制范围予以限制和淘汰。一些国际标准也相继进行修订,将可燃制冷剂纳入制冷空调允许使用的范围。这些都将对整个制冷空调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并对制冷空调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制冷技术与节能的课程教学时紧盯当前学科的最新发展,随时将最新的发展动态、最新的技术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并且紧跟空调器和电冰箱能耗标准,及时介绍空调器、电冰箱节能技术的进展、方法、措施以及未来的走向,使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实际同步,并略有超前。同时注意结合教师的研究项目及其研究结果讲解相关内容,努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生动性和灵活性,以使研究生们能够尽早了解、适应实验室的研究,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三)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

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不仅针对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部分工程热物理和流体机械的研究生也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程,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一项应用技术的知识,更是一种研究方法。因此,这门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先导,在让学生了解、掌握制冷的基本理论、节能的基本方法和措施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解决制冷空调技术研究中出现的现象,遇到的问题。从传热强化的基本原理到制冷换热器的强化传热、从压缩机的基本原理到压缩机的高效化,从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到制冷系统的优化匹配,从部件到系统深入分析制冷空调的节能方法与措施。同时引用自己和同行工作中的研究经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应用方法,深入了解其具体应用并能够加以拓展。

(四)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1.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授课时为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用最短时间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需要、学生的接受程度,把教学内容分为精讲内容和简单介绍内容。只讲基本的、关键的内容和前沿知识以及在科研实践中典型的应用实例;同时,适当地留下一些问题,给学生一个讨论和思考的时间,以便于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从原理系统到组成设备再到实际系统和装置的过渡问题,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系统、设备、装置及其工作过程,我们设计了完整的电子课件,借助于动画和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将过去因没有实物对象或由于实物过于复杂而难学的抽象工作原理、复杂的设备结构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对多媒体教案和课堂应用进行研讨完善,努力将生动讲述、形象投影、直观演示、启发思考、活跃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2.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准确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了解、掌握程度,帮助教师准确地掌握课程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本课程成绩的考核目前主要从课堂表现和课程论文两方面来进行考核。并在课程开设之初即告知学生,使其对各个部分都引起足够重视。课堂表现主要是从到课率、问题回答与分析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课程论文则是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综述性论文。从目前的效果看,本课程的课程论文为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的撰写阶段的论文查阅、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的制定和研究方法的确定奠定了扎实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关于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建设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在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和经验,在教学中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为目的,做到精选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应用并重;教学内容要反映制冷空调技术的最新进展;教学方式要灵活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上述教学理念已在并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以提高制冷技术与节能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

尽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还存在着一些可以通过努力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面,其一是适当增加一些的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制冷空调方面的实验技能;其二是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课堂专题讨论内容,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术需求,力争通过课程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康宇.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现实困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