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食疗养生合集12篇

时间:2022-12-12 18:39:22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内经》可谓是如雷贯耳,但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黄帝内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导王旭东告诉记者,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直到现在,还在起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包含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

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索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l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只有13个药方

现在人们一生病,对药物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而且,往往越是名贵、药力强的药,越招人宠。于是,导致抗生素等泛滥,人的抗药性也被训练得越来越强。

药真的是咱们生病的救命稻草吗?《黄帝内经》对药还真不感冒,越是猛药越不招它待见。《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中医药专家解释说,《黄帝内经》把药划分为三六九等,“毒”越大,表明药越猛,而治病效果却越不济。只有“无毒”治病,也就是不用药,治疗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这本书不是主要教人怎么用药的,《黄帝内经》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未病先防和心理疗法

《黄帝内经》尽管只有13个药方,但这本“老黄历”在现代医学先进浪潮中却始终不褪色。陈四清告诉记者,因为它有着一套举世无双的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表明再温和的药,也不如平常吃饭,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的均衡饮食是治病的最佳良方。而这就是现代医疗追求的又一原则:医食同源。将这一原则落实到现代人养生当中,也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方法一药膳。

《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内存而邪不干。”《黄帝内经》根本就不是治病,而是治人。因为它讲究“天人理论”,把人放在地球乃至宇宙一起观察,将人体阴阳调和得与自然一致,也就是达到了现代所说的“健康”。而此时,外来细菌、病毒就没有了生存的环境。

谁都是生病了去看病,这也是现代医疗人们求医的惯用套路。而《黄帝内经》的原则之一:未病先防。也就是现代我国准备推行的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战略,主张“防病”大于“治病”,并在病变趋势中掌握主动权。

很多人都以为心理医生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是为压力过大的都市人治疗精神、心理上的疾病应运而生的。但是,可知数千年之前的《黄帝内经》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心理治疗法。并开始为古人们治疗心病。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之论》总结出一套“以情胜情法”。与“以毒攻毒”异曲同工,用正常的精神活动来调节不正常的精神活动。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2

医学心理是以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关系为基础。祖国医学的心理思想,对于人的神形关系、心理和生理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视的。《黄帝内经》提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这两段话从两方面表明了心身关系:一方面,先有身形,后有心理,心理是生理活动的结局;另一方面,心理对生理活动亦有一定的影响,即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也就是说,《黄帝内经》的心理和生理中心思想为:形与神俱。这就是说,形与神俱,乃成为人;若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

《黄帝内经》中从医学观点出发,对于形神两个方面和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作了更具体的分析。对于形,它着重地分析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和五官九窍。五脏是心、肝、脾、肺、肾,还包括心包络、膻中与命门;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五官九窍为耳、目、口、鼻、舌、前阴与后阴。关于神,它觉得包括神、魂、魄、意、志和思、虑、智等内容。而神的组成因素的各自含义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因此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依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形的某些组织与神的某些因素还具有一种相对应的特定关系。比如,五脏、五志、五精对五应:心-喜、神;肝-怒、魂;脾-思、意;肺-悲、魄;肾-恐、志。

然而,心理对生理也不是无所功效的。祖国医学中指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的主要因素。《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等。这些说法明确地表明出了身心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已被后来大量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所有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可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人类的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月经不调,还有某些皮肤病、癌症等,它们的发病、病程与治疗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陆游与粥

文/张湖德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才华横溢,文学造诣极高,是我国文学史上作诗最多的一位诗人。他一生坎坷不平,屡为权贵所嫉,仕途不得意;晚年闲居山阴时又生活拮据,常节衣缩食。尽管如此,他仍然享年八十五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封建时代,可谓是鲜见的高寿老翁了。陆游何以得高寿?

陆游对食粥糜最有兴趣。认为粥乃谷气所做,与肠胃相得,为饮食妙诀,利延年益寿。曾写过著名的《食粥》诗: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3

在《黄帝内经》的多个篇章中可见关于睡眠的阐述。其对于睡眠的描述,多称之为“卧”“目瞑”;对于其病变则多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嗜卧”“卧不安”“多卧”等。把《黄帝内经》中有关睡眠的散论集中起来,就发现其对睡眠有深入的认识并已经进行了理论阐述。对于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发生病变的病机,导致“卧不安”“目不瞑”等病变常见的脏腑、经络病变,以及对于“目不瞑”“不得卧”等病变的治则、治疗方剂、针刺治法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现就《黄帝内经》中的有关内容分论如下:

1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的生理机制与卫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认为卫气的正常运行规律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而目的开合由蹻脉所司,《灵枢·寒热病》论述:“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蹻脉盈虚又取决于卫气的运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指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正是卫气的这种运行规律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间运行于阴分,阴气盛,故产生睡眠;白昼行于阳分,阳气盛,故人体处于清醒状态。

在《营卫生会》篇中又对老人与壮年人的睡眠状态的不同进行了论述,也认为与卫气的运行有关,指出老年人夜间不能熟睡,壮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2睡眠异常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不得卧”或“目不瞑”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对于多种涉及到睡眠异常的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症状表现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在《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原因有三。

2.1他病影响,卫气受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其他疾病症状表现中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表现,诸如咳喘、胃不和、呕吐、腹满等,均可见不得安卧的表现。如《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由其他病症影响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病机,在《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病而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认为其他病症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使得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就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不能闭目安眠。

2.2邪客脏腑,气机失常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肝等脏腑感受邪气发生病变,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

如肝脏病变常见睡眠异常的症状表现,在《素问》中关于肝痹、肝雍等肝脏病变中均可出现睡眠异常的表现。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论述肝痹的症状表现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而《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中描述肝雍的症状为“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由此可见,《素问》中对于肝脏出现的疾病表现中均可出现睡卧不安的症状。这与肝的生理功能有关,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论述“人卧血归于肝”。肝脏受邪,影响其藏血功能,则血液运行受到影响,营卫亦不能进行正常循行,卫气运行异常就会发生“不得安卧”“不得卧”或“卧则惊”等症状表现。

脾胃发生病变亦可影响正常的睡眠。在《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中阐述伤寒病变传至阳明经时,表现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太阴之厥,则……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厥,逆也,太阴、阳明二经病变均可出现“不得卧”的表现,原因是二经受邪,则经气逆行,使得气机失常而影响睡眠。

邪气客于脏腑,脏腑发生病变,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的改变,其病机亦是由于影响到卫气的正常运行,卫气不能入阴,则夜寐不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另外,睡眠异常不仅仅表现为“卧不安”“不得卧”,亦可有“多卧”“嗜卧”的异常表现。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论述了在针刺治疗时应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秋天采用夏季的针刺方法,导致阴阳失和,就会“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记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而在现代医学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早期的症状表现可见嗜卧,发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疾病向愈;如果不得法,反而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得安卧的症状。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对于疾病的描述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至今对于临床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脏腑损伤,阴阳不和脏腑损伤,亦可影响到卫气的运行,导致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太素》作“及精有所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还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夜寐不安者均属于此。

3关于“不得卧”“目不瞑”等病变的治则及其方药、针刺治疗

无论脏腑病变还是邪气客于脏腑,脏腑损伤导致的睡眠异常,《黄帝内经》认为其机理是一致的,均为气机失常,从而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4

在《黄帝内经》的多个篇章中可见关于睡眠的阐述。其对于睡眠的描述,多称之为“卧”“目瞑”;对于其病变则多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嗜卧”“卧不安”“多卧”等。把《黄帝内经》中有关睡眠的散论集中起来,就发现其对睡眠有深入的认识并已经进行了理论阐述。对于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发生病变的病机,导致“卧不安”“目不瞑”等病变常见的脏腑、经络病变,以及对于“目不瞑”“不得卧”等病变的治则、治疗方剂、针刺治法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现就《黄帝内经》中的有关内容分论如下:

1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的生理机制与卫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认为卫气的正常运行规律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而目的开合由蹻脉所司,《灵枢·寒热病》论述:“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蹻脉盈虚又取决于卫气的运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指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正是卫气的这种运行规律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间运行于阴分,阴气盛,故产生睡眠;白昼行于阳分,阳气盛,故人体处于清醒状态。

在《营卫生会》篇中又对老人与壮年人的睡眠状态的不同进行了论述,也认为与卫气的运行有关,指出老年人夜间不能熟睡,壮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2睡眠异常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不得卧”或“目不瞑”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对于多种涉及到睡眠异常的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症状表现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在《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原因有三。

2.1他病影响,卫气受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其他疾病症状表现中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表现,诸如咳喘、胃不和、呕吐、腹满等,均可见不得安卧的表现。如《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由其他病症影响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病机,在《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病而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认为其他病症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使得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就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不能闭目安眠。

2.2邪客脏腑,气机失常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肝等脏腑感受邪气发生病变,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

如肝脏病变常见睡眠异常的症状表现,在《素问》中关于肝痹、肝雍等肝脏病变中均可出现睡眠异常的表现。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论述肝痹的症状表现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而《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中描述肝雍的症状为“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由此可见,《素问》中对于肝脏出现的疾病表现中均可出现睡卧不安的症状。这与肝的生理功能有关,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论述“人卧血归于肝”。肝脏受邪,影响其藏血功能,则血液运行受到影响,营卫亦不能进行正常循行,卫气运行异常就会发生“不得安卧”“不得卧”或“卧则惊”等症状表现。

脾胃发生病变亦可影响正常的睡眠。在《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中阐述伤寒病变传至阳明经时,表现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太阴之厥,则……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厥,逆也,太阴、阳明二经病变均可出现“不得卧”的表现,原因是二经受邪,则经气逆行,使得气机失常而影响睡眠。

邪气客于脏腑,脏腑发生病变,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的改变,其病机亦是由于影响到卫气的正常运行,卫气不能入阴,则夜寐不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另外,睡眠异常不仅仅表现为“卧不安”“不得卧”,亦可有“多卧”“嗜卧”的异常表现。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论述了在针刺治疗时应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秋天采用夏季的针刺方法,导致阴阳失和,就会“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记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而在现代医学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早期的症状表现可见嗜卧,发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疾病向愈;如果不得法,反而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得安卧的症状。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对于疾病的描述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至今对于临床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脏腑损伤,阴阳不和脏腑损伤,亦可影响到卫气的运行,导致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太素》作“及精有所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还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夜寐不安者均属于此。

3关于“不得卧”“目不瞑”等病变的治则及其方药、针刺治疗

无论脏腑病变还是邪气客于脏腑,脏腑损伤导致的睡眠异常,《黄帝内经》认为其机理是一致的,均为气机失常,从而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5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晕不适。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针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分钟接近150次,持续了近30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60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痛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如常。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叫120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从事药材生意的病人,广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为肩背疼痛近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照片,MR检查,均未见异常,局部打封闭,贴膏药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见改善。回广州后约出来吃晚饭,餐桌上见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狈的样子,连声说对不起,他夫人说感冒很长时间了,把他嘴上的烟拿掉,还暗示要我告诉他抽烟会加重咳嗽。其实自从见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疗取穴已了然于心。于是选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用泻法,患者痛得哇哇叫,不到2分钟拔针,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症状全消失了。我也点了一支烟,顺手给他一支,边聊边抽烟。这哪与抽烟相关啊。西医可是讲抽烟与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关性啊,记得在老家有的抽烟,活到九十多也未见咽喉炎,气管炎及肺癌的,有的从不占烟酒,50多岁也一身的病啊。其实他只是肺经外感风寒,是肺经的问题,针刺肺经鱼际穴,针到病除。病人觉得很神奇,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在《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记载了该病的治疗方法: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还有关于脾经病和肾经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以西医命名的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这里就不举例了,只是想说明一点,想学好中医,做一个名理的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中医,无论您走遍千山万水,访遍五岳九州的名师,您终究还得回来温习我们共同的的经典:《黄帝内经》。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2

  前阵子突然对易经,黄帝内经,难经和手诊等感兴趣,胡乱看了一通

  什么对人最重要,当然是身体健康了

  现总结一下看黄帝内经的感受,我认为一般人只要知道以下几点和一个图就够了,不要想成很神秘的。

  1。 五行和阴阳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2。均衡就是健康。阴阳平衡,冷要取暖热要降温,成年了就该结婚不好单身,晚上应该睡觉白天该运动等;营养要均衡,不能太足,也不能缺乏,以前是营养不良而得病的多,现在是营养过剩而得病的多;七情六欲,满就泄,压抑就出问题,过了也出问题,适可而止;体育锻炼有益身体,挖掘人体极限的所谓奥运比赛就过了,有损身体了;饱一顿饿一顿最伤身体,举例如,今天吃1斤肥肉,而胆汁还按昨天的2两肥肉的标准供应,肠胃就不适;明天你改吃1两肥肉,而胆汁按今天的1斤肥肉量供应,多的胆汁只好存储起来,经常如此,胆囊放不下,就压缩,最后可能就结石了;一个部位太强,会打破平衡,影响上下,如金肺太强,不但克制肾水,而且反压脾土了,人体器官相互关联,一个出问题,会上下影响,继续下去就连锁反应了,如最初得某个病的人,而往往最后要其命的是另外一个病。

  3。 五行相生相克,具体看下图

  注:心肝肾脾肺是五脏,胆胃膀胱大小肠三焦是六腑

  肝胆属木,春季旺,青色食品补肝胆,酸味食品也有益肝胆,注意防风,肝胆旺易发怒等,其他类似。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我们怎么来理解相生相克的理论调理身体呢?还是拿肝木来说,春天时候,肝火易旺,由于木克土,春节如果多吃酸的,会让肝火更旺,而伤脾胃,我们应该补弱势的,多吃甜的,黄色食品,补脾胃,让肝胆与脾胃平衡。其他由此类推。

  相生为母子,如土是金的母,金是母的子;当有实症热症,就得泻/清子,当有虚症时,那就补其母;举例,如果胃热,肺是脾胃之子,那就清肺,如果肝虚,肾是肝之母,那就补肾。还有要记住:心肝肺宜清不宜补,脾肾宜补不宜清。

  许多人,特别中老年人,一到冬天就开始药补,对一般人来说,一定要找中医确诊自己虚实在哪里,再决定补什么,用什么,不能瞎补,否则南辕北辙了。

  健康的年轻人还是不要随便补,最好作息正常,就餐规律就可以了。

  总之,均衡的营养,平常的心态,适量的运动,正常的作息能保持我们一个均衡的身体,远离失衡带来的病痛。

  最后建议一些年轻人,不要透支身体,让其经常无所适从,尊重之,否则,一旦发疯发狂就不听你指挥了,最终会提前归还的。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饮食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影响人的寿命,所以清闲时间随手拈来《黄帝内经》——祖国医学之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从中医角度讲述四季养生之精髓,与大家共享。

  春季养阳养肝是关键。多吃甜少吃酸。韭菜炒虾仁很补阳。补阳三将 葱 韭菜蒜。黄豆芽可延年益寿。结石缺钙不能吃菠菜。每天梳头一百下增加阳气。五谷杂粮养肝。不可空腹吃蒜。浓茶和西红柿预防口腔溃疡。枸杞滋补肝肾。花生芝麻糊抗衰老。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6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有言:“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提供不少启示。

五谷为养

《周礼》中“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而菽是指豆类。古代医家们认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五谷不足,五脏失养,百病丛生。据现代研究,五谷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其次是植物蛋白质。糖类是提供高效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糖类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摄入热量的50%~60%”。其次,“为养”的前提是“五谷”,非“一谷”“二谷”,这即现代所说的“粗细搭配”“食物多样”。比如大米蛋白质所含赖氨酸少,燕麦所含赖氨酸较多,而赖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大米与燕麦搭配,可起到蛋白质互补效应,使人体获得的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更全面。《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又指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燕麦、荞麦等杂粮、豆类都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此外,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比如最近研发上市的优糖米,它所含的抗性淀粉比普通粳稻米高出20倍以上,可以作为主食的选择之一。

五畜为益

《黄帝内经》“五畜”指牛、犬、猪、羊、鸡,是现代饮食中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能量供给不足,机体通过蛋白质分解提供能量,容易出现负氮平衡。所以膳食中应补充适量奶、蛋、鱼、瘦肉和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一般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蛋白质1~1.5克。儿童、孕妇、乳母、消瘦的重型患者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酌情增加。

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7

我曾采访过“东北道教第一丛林”:沈阳太清宫。这座道院,始建于康熙初年,址居沈阳怀远门外。受访的道长告诉我:“道人日常的伙食是‘混元粥’。‘混元’取自‘开天辟地,混元一气’之意,是‘心到神知,上供人吃’,即是撤下供品之菇耳蔬果,与杂粮同煮一锅而成。”其实,这就是清淡的果菜粥,它挥发着道膳的淡泊本色,绝对皈依老子的言淡之教。

在道家眼里,粥能养生。学者南怀瑾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此喻不乏为妙。道家何为药店?因自古道士就有兼为医生的传统,药店亦称养生堂,坐堂道医给煮药粥的人们开出食疗依据和养生食材,从而使粥成为保健品。因而,这大概是国人不反感道士的一种缘由。鲁迅说:中国人何以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而已集·小杂感》)我理解,汉后独尊儒家,道家虽然失落为思想界的“在野党”,但仍不改初衷,仍是持有包容和宽怀的态度,为和谐世俗服务,包括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举例说,唐后期,武宗讨厌僧侣尼姑,认为他们光喝粥不干活,要将其遣散还俗,寺庙全部拆除。(史称“会昌灭佛”)道士赵真不畏逆上,再三苦谏,这才改变诏命,使得上都、东都各留两处寺庙,全国节度重镇各留一处寺庙。可见,若无赵道士劝阻,唐代佛家绝迹矣!至于贫庶灾民,每当被逼得无路可走,也聚集到道家那里;道家也就慷慨地取出教幡,让他们打着去造反。之前的陈胜吴广,到黄巾赤眉、汉末张角等,都是这样。

所以,道家的济世精神就感化了许多学人方士去张扬道统学术,这就连带着兴起了如何益寿的“服食”学问。学问一兴,帝趋宦附,随势者涌,粉丝示众,渐就掀起社会风潮。风潮起自先秦,盛行汉晋隋唐,息落于宋。其间,“服食”之科玄,使道家分成两派,一派是神仙方士,主张吞服丹汞能长生升仙;一派是人间道医,倡导须服药饵才可延年却老。在这长达一千数百年的科玄博弈中,药粥最终成为科胜于玄的重要成果。粥由充饥果腹到养生食疗的转义过程,虽是一种饮食革命,却有改变中国的重要意义。

这场科玄博弈,庄子那里是启端。“服食”之由,倚在养生;“养生”之言,始出庄子。庄子曾用“庖丁解牛”的寓言来喻示人须养身全性(《庄子·养生主》);并宣传:人要“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可是,彭祖享年八百,是虚幻的传说。我忖度,大抵由此,庄子的养生说就留下一种神秘主义余绪,以致秦汉之际的道教创立,一些跻身上层社会的“神仙”方士,便打着庄子的旗号,借以得陇望蜀,把彭祖之寿和海市蜃楼连到一起,作为感知得据,向帝王们拍胸布道,说是世间定有仙人仙药,仙药可能是瓜大的枣,只要得到蓬莱神仙的俯瞰,就能封禅不死。于是就有了皇脶御艚南渡东航、寻仙人觅仙药的种种行为,结果如漏勺舀水。可是,神仙方士中的“化学术士”们却要发奋图强,要自炼灵丹妙药,以造寿于帝、授福于世。他们当然有理由,释解起来即是:第一,丹砂经热处理,可变水银;水银与硫黄交熔,又能变回丹砂。人也是自然实体,运用此理就能抵衰复健、死而复生。第二,吞服黄金可死,但使黄金熔为液态或粉状,配以可食矿物质,服次于期,就可浇灌身躯的“毕天不朽”。这些观点,在科学元素被神权世界严密包裹的时代,就使包括秦皇汉武在内的诸多帝王又信以为真,由此大兴炼丹祠灶。这场由帝王们掀起的“炼丹服食运动”,在当时是谁也不能也不敢劝阻,诚到深处梦亦真嘛,我们也不必嗤之荒诞。倒是五六位帝王和难以计数的追仙族因服食丹汞而死,换取了越是求仙越是短寿的教训,换来了“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的真理。

这就说到道医孙思邈了。上面引言,就是他说的(《千金翼方·养老食疗》)。他切断了这根命悬仙寿又骚乱人间的脐带,并发出“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千金翼方·养性禁忌》)的醒世呼声。这位药王,可谓奇杰。隋文帝曾以国之博士召,他竞不拜;唐太宗、高宗又先以谏议大夫召,他称疾,躲到太白山中,甘愿以米粥和草本度日,去探索“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的食疗秘经,这该有多大的拒惑意志!说他不图富贵,安守清贫,志为草民研医,当然也对;但他不趋帝统规范,不肯与炼丹派为伍,应该也是原因。颇有教益的是,他曾宣示于人:“故善摄生者,常须慎于忌讳,勤于服食(注:药饵),则百年之内,不惧天伤也。”(引文同上)他说到做到,以食疗养生作则自身,真就活到101岁,达到了现今丹麦科学家卡雷·克里滕森预测的,即2000年以后出生的发达国家儿童半数以上有望活到百岁的标准。这可是1300多年前的事实!正是孙思邈的人格力量和长命价值,还有他的道医本色和医术昭著,这些使古代贤达谁都难以企及的人生操守,使吞服丹汞的风潮息落了远年根茎。后人也就观照前闻后遇的实情,信奉了他的说教。这不是题外话,而是与粥有关。

孙思邈的食疗术业的重要成果是在理论上构建了粥的食疗取向,在医道上为粥与药性食材连缀了同食的可行规则。他所说的“勤于服食”,重点是食借药力、药借食功,这需用液体的方式。那个时代不像现在这样饮路宽泛,粥便最为易行。所以,后世人得以粥做底子,按流传配方,将五花八门的药性食材加进去,成为补身或治病的药粥。我以为,这种转义过程下载过来的依凭,或说接榫过来的攀缘,正是得获于疏于远稽的“孙思邈现象”。

可是,你在孙思邈的年代还看不清这一点。那时候,唐朝的天空仍在迷漫着炼丹的烟雾,还有,小麦制粉和面食技术作为前汉中叶的“张骞物”之一,已经兴盛于长安和中原,并随着西域胡食的强悍传播,致使国人的消化系统里,糕饼畜肉的粗犷掩盖了米粥的细腻。就连唐诗中除遇寒食,也绝少咏粥。没人写粥,粥就淌到社会的缝罅,默待有识者的汇拢。

对此,宋太宗赵匡义是要记上两笔的。一笔是他嗜读前代类书但嫌门类芜杂,乃命三进翰林院的文学家李昉组建个写作班子,将这些类书参详条次,重新编纂。六年后,即成《太平总类》。太宗览后,批了道手诏:“史馆新纂《太平总类》,包罗万象,总括群书,记历代之兴亡,自我朝之编纂用垂永世,可改为《太平御览》。”(《太平御览》序)要说的是,此书中“饮食部”有“糜粥”一节,为粥进御制典史之始,也是粥被“册封”成国食之始。另笔是太宗刻意食疗,认重养生,潜邸时曾搜集疗方千余个,继帝位后又征得万个。乃命三进翰林院的医官使王怀隐等人将其审编修补成书,于是又有了《太平圣惠方》问世。王怀隐也是道医,与孙思邈隔代相承。应该说,这两项文卷工程,太宗是主策者也是参与者,是他的作用才使宋以前的粥事包括孙思邈的食疗后延并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辑录。

宋太宗认道食疗,有他个人的志趣影响后世的作用。故此,他的继帝们也袭染了道家意识。直至徽宗,竞自称“道君太上皇帝”。宋帝们喜欢道家,汴梁的道院就建得多,道士增率亦剧。道教一励,淡食自兴。那时,丹汞风潮已息,胡食也汉化为坊间的寻常之物,这使国人的吃心理就发生转变,至少,唐脏中的一些浓腴成分化合成了宋腑里的青素。这种情势等于历史之手将一个米食民族的粥锅盖又给揭开了。这从宋代诗词家们笔下的粥香之气中,可看到粥的流泽又浮泛出来:

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费衮:《梁溪漫志》引坡帖)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坡:《豆粥》)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黄庭坚:《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火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张耒:《粥记》)

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陆游:《老学庵笔记》)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

致神仙。(陆游:《食粥》)

从这些诗文中,可看到他们对粥有种分外亲切的享飨之情。坡喝粥,竞喝得重复“尤不可说”来乐道他的无辞以藻;为了喝粥,也不顾自身形象,“蓬头曳履”而去,给我们留下了可爱的率性和急切。黄庭坚把粥与天上的养贤鼎并提,评价焉谓不高?张耒喝粥,想也喝得乐不思“楚”(他是楚州人),不然,怎会发出“最为饮食之妙诀”的感叹?陆游更甚,将喝粥当成天下第一乐事;他那首《食粥》,分明是扯在史柱上鼓动世人“喝粥可长年,赛过天上仙”的醒目横额。我一直忖度,他们因何对这种平淡之食抱有无以复加的赞崇?不就是一碗粥吗,何至于快美成这样?但也不该以现今的眼光去考量那个时代里人们的认知,从而觉得这都是“匪夷所思”。须想,就“服食”而论,那可是个神权仙术被养生食疗的新信仰取代的时代,当一个民族的血肉之躯里被排除了淤积的“入胃钻筋、绝阳蚀脑”的阴毒之物,终于探获到水谷为赖的良剂,由笔端敏锐的诗词道出这种庆幸和深挚的感喟,即使张饰了些,也是对久患不愈的症结有了疗效的喜悦进发。这一点,我们实在不能不理解。

至宋及后,粥的滥觞再无神遮仙阻。一方面,它涌动在甚多的诗律和文章里;更实在的,是通过卷帙之载播布到神稷的各个层面,蓄积在人们的饮食生活的细节中。大略统计,宋人东溪遁叟的《粥品》,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人曹延栋的《养生随笔》、黄去鹄的《粥谱》等,共辑粥品六百余种。这是粥法食疗的迭代归结,粥在其间逐渐统摄了药学家眼中几乎所有的谷粟、本草和水陆林山的干鲜之食为药饵,从而构造了一项米食民族的繁衍工程。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8

二、采取什么措施保护和完善人的生命呢?

在中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为此指明了方向,《周易》首先提出“避险保生”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首先推出“摄生”一词,继而庄子又进一步把保护和完善人的生命的措施定名为“养生”。简单说“养生”就是养护生命之意。

三、老子在《道德经》第50章第一句就说“出生入死”,两千多年来,众多学者纷杂解读,我认为赵本山说的最为简洁和精确,他说人一出生就是死亡的倒计时。这都明确了养生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即让其服务对象“入”和“倒计时”的时间愈长愈好,“入”和“倒计时”的路程愈远愈好。换句话说,就是让人们的生存期达到自然法则的极限。

四、生命路线图

人的生命是怎样运行的呢?人一出生就按着个体发育的方式进化演进的。这就有如牛顿看见的苹果,只能向一个方向行进,没有回头路。在这条路上,如果不出意外,即没有外部害命现象发生,也没有疾病出现,人是可以活到生命的极限的。但这种情况,现实中较少。一般说来,许多人在生命的旅途上,某一阶段或多或少会遇到危害生命的现象发生,如意外的灾祸和疾病的出现。在未出现这些情况之前,可称为保生阶段,即保护生命阶段。有了伤害和疾病就必须到医疗机构救治,这一阶段,可称为救生阶段,即救护生命的阶段。多数人治愈后,还要在人生的旅途上继续前行,这一阶段,可称为维生阶段,即维护生命阶段。保生、救生、维生合起来统称养生,即养护生命之意。上述观点,可称为“养生三段论”。

五、对药膳的解读,在这里,我不敢班门弄斧,但是“药食同源”的古训,会让我们相信“药食同功”。在五千年的中华辉煌史中,食治、食疗、食补、食养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把这四个称谓中的最后一字拿出来,重新组合,即成为“治疗补养”一词,这大概就是药膳的功能吧。我不相信这是巧合,而是先人们给我们传递下来的古代“科研”信息。

“民以食为天”,更使我们激动不已,因为我们据此知道了药膳在“养生”的大家族中,是任何兄弟姐妹所代替不了的!我们看到在养生三段论中,药膳根据人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在每一段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六、药膳是中国养生学中一株骄人的奇葩。而中国养生学,又是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

七、试论中国养生学的定义

中国养生学是在中国古代独特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探讨如何增进人体健康,对抗过早衰败,达到人的寿命的自然极限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正确揭示人类生命规律、宇宙自然规律、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找出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各种内外因素,为人类从事健康与长寿的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与方法。

八、我们说药膳属于养生学的范畴,而养生学属于文化的范畴,那么文化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我想应该这样概括: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精神升华的总和。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9

记录着清代咸丰帝出生的病案,妃嫔看病用药的处方,重达3548克棕衣包裹的茯苓,高约60厘米的10层八卦型药柜,煎药用的铜铫子,装药的银壶、银碗,甚至还有一个硕大的柏木锡里冰箱。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郓丽梅副研究馆员说,这些展品只不过是故宫有关医药、养生、美容、药材、药具及医疗档案等藏品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珍品有待整理、研究和发掘。

事实上,宫廷医疗也主要是针对常见病,使用的也是常用药,但其诊断疾病、处方配伍更为严格谨慎,药材、药具更为安全讲究。宫中有一个规矩,即帝后妃嫔看病用药用后药渣要毁掉,这一方面有“知识产权”保护,所谓方不外泄,更重要的是避免外界,尤其是权利觊觎者对皇室成员健康的揣测。

宫中治病强调疗效,要求御医有较高的医术,但若遇有疑难病症,还要请一些地方名医会诊。光绪六年,慈禧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其多年的脾胃病加重,大便溏泻不止。为了使慈禧的病情尽快好转,当时发了一道谕旨,要求外省讲求岐黄脉理精细者,着该府尹督抚等详细延访,如有真知其人医理可靠者,无论官绅士民即派员伴送来京。

官不大责任大 违规行医交部议处

宫廷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场景,皇帝或者后妃病了,太监便高叫一声“传太医”。清代的太医院是一个相当于“局级”的机构,御医在进宫之前均须有一定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经过三年、五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可录用。太医院内设9个医科: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咽喉科和正骨科。

御医官虽不大但责任重大,给皇帝看病,倘若疗效不佳,御医负有责任,轻者降职罚俸,重者发配边疆,甚至处死。御医年老多病需呈报太医院,核实后才准告退,病愈仍原缺补用,如果不经批准在外行医者,查出后交部议处。

御医干得好也有受奖的,征聘之医往往可授外官。乾隆时有一御医名刘裕铎,不仅参加了《医宗金鉴》这部医药学文献著作的编写,行医时且古方、时方并用,颇有学术水平,甚得皇帝的赏识。

每当皇帝出行时,随侍御医由太医院奉旨特派,携带药材随驾。现故宫还存有两个明黄布大药袋,上缝有一百多个小药袋,每个小药袋上书写药名,皇帝出巡时可携带。御医有时受诏出诊,为宫室及王公贵族大臣治病,有时也负责考场值班、军营出诊及为王公大臣治病,如《红楼梦》里的贾府眷属生病,亦请太医诊治,这些档案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丸散膏丹无一不备 银药具号称“试毒牌”

在故宫尚未开放的东北区,郓丽梅指着一片已改为花房的地方说,这里就是当年的“御药房”。“御药库”则专门收贮各地进贡的药材,负责制造皇宫所需各种药品。目前,故宫所存医药实物甚多,仅丸散膏丹就有百余种:“丸”如木香槟榔丸、沉香化滞丸、种子三达丸、牛黄丸等;“散”有金黄散、七厘散等;“膏”有益寿膏、舒筋活络膏、竹沥梨膏等;“丹”有紫雪丹、神效活络丹等。这些药有些已历经百年,仍完好如初。

皇帝一人用药有限,后妃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这里有很多是妇科药,如益母丸、白凤丸、千金保胎膏等。还有补益药,如朱砂安神丸、六味地黄丸;美容保健药,如茶膏、碎普洱茶膏、中国滋肌香蜜膏;外用药,如狗皮膏等,甚至还存有进口药美国头痛药膏等。

要想使中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药材要优质,药具也是重要一环,宫中使用银药具是一大特点。铫是熬药的器具,人参银药铫是专门用于熬人参的器具,其壶盖与壶双环处有链连接,可将壶背起,是皇帝出行时所用。银双环锅是宫中熬药的常用器具,而方银管子则是热药用的,帝后出行携带也较方便。银煎药记名牌号称“试毒牌”,用在煎药时记名,既可避免弄错,保证用药安全,也可在药内试一下,看是否有毒。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0

前一段时间,《养生堂》携手顶级专家来到老区,跟老区人民健康面对面,延安有什么特产这么适合泡茶?让北京中医院原院长李乾构这位部级名老中医都天天喝,而且据说古代的帝王都用它来延年益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国家人民生活很贫穷,有病没法医;解放前,咱们老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36岁,但是在我国古代,有一个皇帝叫乾隆皇帝,他活了80多岁,当皇帝当了61年,他为什么会这么长寿呢?因为特别注意养生,尤其注意饮食,他说养生之要饮食为重,所以他主张饮食清淡,有空还去打猎,打猎就得骑马,这就等于运动了。到了每个地方还要吃每个地方生产的正在熟的东西,不外乎是一些水果杂粮,他说正熟之食味好甘美,所以说乾隆皇帝的长寿跟他注意饮食有关系,懂得时令养生。

热燥和凉燥的区别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这是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夏天特别热秋天特别燥,如果夏天热到秋天燥这个过渡时间,燥太过了就会引起人体得病,所以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防燥。中医讲六淫之邪,其中一个就是燥邪,一般夏秋交替的时候有燥邪,春夏交替的时候也有燥邪,中医把燥邪引起人得病分为热燥和凉燥,但它们的病因是不一样的。夏天到秋天这个季节就是夏天是热秋天是燥,热和燥影响人体得病那就是热燥病;到了深秋凉快、冬天寒冷,那么秋天凉快还有燥,冷寒跟燥结合在一块引起人体得病中医叫作凉燥症。凉燥和热燥引起的病因是不一样的,另外它们在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口干鼻干嗓子发干舌头发燥,中医上讲是燥,加上口干口苦尿黄这是热燥,怕风怕冷这是凉燥。现在这个季节大多数人是热燥,因此在润燥的同时要清热,凉燥就在润燥的时候要温润,治法是不一样的,要是治法错了病情就会加重。李乾构讲了一个病例,他邻居受了风寒感冒咳嗽,那时候11月份是深秋了,咳嗽有痰,痰是稀的,他不去医院看病,就把他老伴儿夏天感冒咳嗽吃的急支糖浆拿来喝,喝了三天咳嗽不但不好还加重了,嗓子都说不出话来。李乾构告诉他冶的方法治错了,因为到了11月份天气已经凉了,凉燥就得温,喝急支糖浆是因为夏天热,肺热咳嗽吐黄痰,而他咳嗽是稀痰,属于凉燥,况且急支糖浆里面有剑星草、四季青这种清热去火的药,吃错了病就加重了,所以家里一般有存药的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对症下药。

热燥合并糖尿病的病例

中医讲秋天是跟人体的肺相对应的,也就是说肺容易得病,燥和热伤了人体以后首先表现就是咳嗽、干咳、痰少,时间长了觉得全身没有力气、口干舌燥,中医上叫作气阴两虚症,气虚和阴虚。热燥最容易引起气阴两虚症,糖尿病病人往往是气阴虚症的特别多。曾经一个50多岁的王姓企业家,整天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原来很胖180斤,半年之内掉了30斤,全身乏力、出汗、懒得动、口干舌燥,医院诊断糖尿病,要给他打胰岛素他不愿意打,于是找到李乾构给他开了点中成药,又补气又养阴,代泡茶让他喝。因为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饮食,李乾构告诫他一天吃饭不能超过五两,饿了多吃菜;糖尿病的第二个治疗主要是运动,李乾构告诉他一天最少得运动一个小时;糖尿病的治疗第三条就是用药,经过这么调理,半年后空腹血糖基本都能控制在6到7,所以热燥最容易伤人体的津液。

热燥过头就会伤脾胃

假如受了热燥的影响耽误了治疗,那么病情会继续发展,进一步就会伤脾胃,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曾经有个女企业家得了萎缩性胃炎,不想吃饭,吃完肚子就胀,大便还拉稀,全身乏力,口干又不想喝水,找到李乾构治病,又因为工作忙不爱吃汤药所以就吃丸药,最多见的就是温胃舒、养胃舒,温胃舒是治疗偏寒的,养胃舒是偏阴虚的。她的情况属于气阴两虚进一步发展到伤脾胃,所以给她吃养胃舒调理一段时间,病情也比较稳定,到了秋天特别要注意燥伤人,因为这个季节是热燥比较盛行的时候,热燥如果时间久了会造成气阴两虚,气虚阴虚、口干舌燥、眼干、嘴干、乏力,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时候伤害会更大,气阴两虚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可能会伤害到脾胃。

热燥的舌象

中医看病主要讲四诊,望闻问切,望主要是看舌头,热的舌头特别红,除了看舌头看舌质,另外可以看舌苔,一般的舌苔是黄的,寒是白的,热燥的舌苔水分特别少。一般人的舌苔有薄薄的黄苔,要是特别的厚的黄苔,就是湿和热;假如是舌头比较干,就是热和燥,厉害的伤阴、气阴亏虚;舌头中间有好多纹,感觉又特别疼,吃什么东西都杀得慌,这就是阴虚得特别厉害的症状,伤得特别厉害就出现舌头裂纹,如果是有热有湿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消化功能,所以总结起来就是红,然后黄,最后裂。

热燥和凉燥的区别治法

如果是热燥,中医有一个治病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李乾构解释道,对于燥首先要润它,治疗就得润燥,假如兼有热,就得用清热润燥,我们古代有一个方叫清燥救肺汤,就是治疗这种热燥的;假如兼有寒凉,就是凉燥,凉燥除了润之外还得有温,苏叶、山姜都是温的,我们古代有一个方叫杏苏饮,也是治疗这个凉燥的。所以得的病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一样,这个季节如果要解决燥的问题,润是肯定的,同时还要吃一些稍微凉一点的食物,例如木耳、银耳、山药、百合,这些都是偏凉的,夏天到秋天,热到燥之间,吃这些食品对身体有保健作用。

针对热燥,特别适合大家在这个季节食用的还有一个就是荞麦,乾隆皇帝也特别爱吃,古时候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净肠草,因为这个东西吃了之后大便痛快,肠道干净。苦荞茶在延安很常见,平常百姓家里把荞麦磨成面做成荞麦面,当地人俗称搅团,还有把它弄凉粉,就是陕北人说的隔坨。李乾构说他自己就经常吃,他喝的茶里面也是用荞麦泡的茶。另外他还补充道,荞麦有两种,一种是甜荞麦,一种是苦荞麦,我们平时吃的都是甜荞麦压成粉来做的,可以减肥降脂,要作为保健的话就用苦荞麦压成粉,有代泡茶和苦荞麦茶。延安老区的人民喜欢吃这种荞麦做的各种食品,起到了保健作用,因此几乎没有一个典型的热燥舌苔病例,也很少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这些富贵病。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1

某电视台曾播出过一期养生节目,主持人拿出荷叶和桑叶,请在场的观众选择一种,添加到调理女性围绝经期(旧称更年期)症状的膳食中。绝大部分选择了荷叶。一位女性观众说,自己围绝经期时常出汗心烦,应该是有内热,因此选择具有清热作用的荷叶。然而,中医专家给出的答案却是桑叶。专家解释,虽然女性围绝经期确实会感觉到内热,但这并不是“实热”,而是由于肝阳上亢引起的“虚热”,故而宜选择具有平肝明目功效的桑叶,而非清“实热”的荷叶。

与那位女观众类似,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当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就根据自己经验或者亲朋好友的介绍选择药膳进行调理,服用以后却不见好转,甚至还出现副作用。

中医药膳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证不是症状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症状、舌苔、脉象、体质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内在联系,得出证型的概括,这是治疗处方的重要依据。在药膳的选择方面,药物和食物都具有各自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因此要做到准确辨证,对证下药,特别是为疾病选择药膳之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误区二:相同药膳四季皆宜

有人认为只要是同一款药膳就可四季通用,但这是很不好的一种做法。《黄帝内经》中很早就提出“合乎四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合乎四时”就是说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饮食也要顺应四时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如春季阳气生发,万物萌生,人体阳气也随之生发,故可食用一些辛散之品,如葱、姜、蒜、芫荽等,以振奋身体的阳气;夏季阳气旺盛,天气炎热,宜食清热之品,如西瓜、苦瓜、绿豆等;三伏天暑湿较重,宜食健脾化湿之品,如冬瓜、薏苡仁等;秋季气候干燥,宜食甘润之品,如百合、枇杷、雪梨、蜂蜜等;冬季气候寒冷,宜食温热之品,如人参、黄芪、当归等。

“天人相应”除了要顺应四时之外,还要与所处的地域相结合。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环境各异,如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潮湿,人多易感湿热,故宜食清淡除湿之物;西北高原地区气候严寒干燥,人多易感染风寒,故宜食温阳散寒之品。

误区三:以药为主,不顾脾护胃

一部分人过分痴迷中医,觉得食物里加的中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实际上这是不可取的。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告诫大家:“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制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由此可知,中医历来反对乱施、滥施药物,可以食疗,就不用药物,因为多数药物都具有一定毒性。《黄帝内经》中也有“毒药攻邪”之理。因此中医食疗一般情况下都尽量选择食物,必要时才用少量药物起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果在日常饮食中,想要添加一些药材,也要注意选择作用缓和的药物,如枸杞子、山药、薏苡仁、、麦冬等。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这里的“脾”“胃”不是现代解剖学中的器官,而是具有收纳食物、运化精微物质、滋养脏腑肌肉筋骨的功能系统,其对人体的健康,疾病传变、转归和康复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膳食时,要注意的一点是补益脾胃。另外,平时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加重脾胃负担。

误区四:忽略“药”与“食”之间的禁忌

在选择膳食尤其是药膳时,一定要注意“所宜”和“所忌”。中医理论对此非常重视,认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这就告诉我们,饮食宜忌对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若患寒证,则适宜食用温热性食物,忌食寒凉、生冷的食物;若患热证,则适宜食用寒凉平性的食物,忌食温燥、伤阴的食物;如脾胃虚寒者,不要吃大量生的蔬菜、水果、冷饮、冷饭、冷菜等;如内热症者,膳食中应避免辣椒、花椒、韭菜、葱、姜、蒜等辛辣之物。

在搭配药膳时,应注意药材和食材的相互作用,如茶叶会与多种药物发生化学反应,故食用药膳最好与饮茶时间隔开。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195-02

为什么会谈到从《黄帝内经》看现代养生呢?现代化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丰富,但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的思想和生存要回到哪里去呢?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人类的健康生存要回到最自然、最朴实的根本上去。因此,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又被人们重新认识和重视。

一、养生的内涵

所谓的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实现体质的增强,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从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养生的“生”就是生命与生存的意思,而“养”则侧重于保养与调养。简单地理解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从传统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养生应该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的变化规律,达到科学调养实现生命活力的增强[1]。

二、《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这本书中关于养生是这样理解的:必须顺应自然,然后确保身心健康,不断完善心理道德,最终适应社会。其养生观念相对全面,因此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理论先进性[2],这也是《黄帝内经》被奉为养生鼻祖的原因。其更侧重于引导人们加强生活管理,颐养天年。其中养生并不复杂,也]有多少神秘之处,《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知识值得我们深思。

1.养生的最终目标是“五福六极”。其中的五福是我国传统观念的体现,在尚书洪范中就有这方面的论述。周武王灭殷商之后,向其叔叔寻求国家治理的妙方,他的叔叔说:“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福:一曰寿(百姓健康长寿),二曰富(百姓富起来),三曰康宁(健康安宁),四曰行好德(道德),五曰考终命终(自然老死),这五福当中有三福是关乎健康的。而所谓的六极具体内容为:一曰夭短折(“夭”就是夭折,“短”是短命,“折”是意外死亡),二曰疾(疾病),三曰忧(忧虑),四曰贫(贫穷),五曰恶(恶事),六曰弱(弱小)。而巧的是这六样也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足以看出,健康就是幸福的指标,而养生关注的重点也是这些指标。

2.生活习惯对长寿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首要地位,衡量养生效果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寿命。我们一般认为“七十古来稀”,而在古代关于寿命的要求更高,我们常说的百岁,在古代要在120岁以上,而人的上寿一般是120岁,中寿为100岁,下寿是80岁,因此80岁仅仅是最低的长寿标准。结合五运六气的理论,人应该活到120岁。关乎寿命的因素除了遗传外,还有气候、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而这些综合占比仅为40%,剩下的60%则是生活习惯。最佳的生活状态就是天人合一,人要与天的节奏相一致,少吃反季节蔬菜。

3.最为经典的中医养生主张。《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的养生主张认为,必须要保全性命,确保天人合一,这些中医养生主张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中报名全形论最为经典,其意思是说人来到世界上很不容易,因此在临死前不要留有疤痕,整个身体都是完整无缺的。这就是人的最高养生目标没有丝毫损毁[3]。另外,其强调天人合一,我们人的生命和生活节奏要与天地保持一致,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要避免长期熬夜,适当地调整作息时间,该休息时就休息,这样才能保证免疫力的提升,这也是养生的关键部分。除了这些还要讲究防治一体,养生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应该注重修身养性,将养生当作是乐趣,而不是既定的要求任务,这样才能确保养生有效。

三、《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

1.关注饮食。长寿的人一般都杜绝暴饮暴食。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经常过度饮食往往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身体负荷过重,最终出现消化不良,筋脉瘀滞,气血流化失常[4]。《黄帝内经》对于饮食方面有专门的描述,其认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其警告现代人必须少饮酒。在其中的《灵枢》部分其说酸味先入肝,苦味先走心,甘味先走脾,辛味先走肺,咸味先走肾。酸、甜、苦、辣味道不一样对于五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必须保持味道摄入的均衡,因此我们必须均衡营养,合理搭配,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药食同源可以根据脏腑盛衰和疾病的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食物以起到补充身体所缺乏东西的作用,采用药食和饮食并用的方法,把养生和治病相结合,并选择适当的食物和药物,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辩证施膳施治。

2.时刻保持好心情。心情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黄帝内经》对于情绪方面也做了特殊说明,其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的反复变化会伤及到肝脏。在素问部分,对于心情与养生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这告诉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好心情,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中往往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使得身体正常运作出现失衡。

3.对于肾脏要特别保护。我们的日常食物摄取更多的是五谷杂粮,而每个人也都有着七情六欲,因此适当的可以满足机体需要,但是过度则不利于养生。在《黄帝内经》中,其认为是人体生命正常活动的基础性物质,必须要重点保护,适当节制,这也是肾脏保护的关键一步。

4.保护元气。我们常说元气大伤,因此也必须做好元气的保护,这是人体自身免疫能力与抵抗能力提升的关键,也是养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中国古代就倡导锻炼筋骨,中医上更倡导肝主筋骨、肝主生机,所以说必须通过锻炼筋骨实现元气的保护,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四、《S帝内经》中的养生法顺应四季的变化规律

《黄帝内经》对于养生的变化具有四季特征:春天万物苏醒,人们更应该早睡早起,充分享受春日的美好,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多欣赏美景,保持心态的愉悦与平和,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融为一体。在夏季,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天地气交,物生以长,至夏茂盛,更应该生活规律,学会情绪的控制,不要抱怨,不要动怒,时刻保持心情的愉悦。在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季节,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必须早睡早起,加强日常锻炼。在冬天,气候寒冷,应该早睡晚起,做好驱寒保暖,作息随阳光起落,以免阳气外泄,适应调养藏气之理,逆之伤肾气。不同的季节对应不同的养生特点,需要根据季节适当调整。

五、结语

《国药精粹与保健养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养生必须关注实践,理论更多的是服务于实践。这在中医养生方面也十分适用,而《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知识都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的总结锻炼中得出的养生精华,而其中衍生出的中医理论也奠定了我国中医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则是这些知识与实践的精华展示。《黄帝内经》虽然是医学著作,但是注重养生,注重饮食搭配,注重情绪控制,倡导人们多修身养性,参加户外锻炼,时刻保持心情的愉悦。《黄帝内经》对于养生做了大量的描述,这些都是我们现代养生的重要参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49.

[2]金香兰.《黄帝内经》养生理论[A].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102,5(18):465-467.

[3]郭岚,王平.《黄帝内经》长寿理论与方法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6(26):1264-1266.

[4]陈选朝.从元气、谷气、清气析保健养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5(3):48.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Elective Course of "Ess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On the Modern Health Preservation from the "Yellow Emperor"

SUN Yan-fang1,SUN Yang2,XU Tao1,LV Hong-fei1,LIANG Zong-suo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