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5-30 13:01:48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1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更为科学合理

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教学目标,促进企业与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对接。依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学习作为其主攻方向。第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理论的适度化,尽量少开编程语言类的计算机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左右,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与技术,学校应当注意注重知识的先进性,结合时代的要求,开设新的实用功能较高的专业,取消一些实用价值低的陈旧的课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少而精为原则,注意其适度性。此外,编程类课程复杂难懂,教学效率较低,应当尽量少开。第三,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课程的实用性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当注意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的机会。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方面,计算机教学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在教学的环节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实作的机会。实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当认真选择实作教学的内容,较多地选取设计性的项目为实作内容,减少验证性项目的选择。第二,通过开设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以企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从业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我国当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加学校微机室开放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2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言,由于其教育对象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显得特别艰巨而繁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各条战线,甚至面向国际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然而学校的德育跟不上形势需要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近年来普通高校连年扩招,促使普通高中也不断地扩招,而大部分职校每年录取的新生,一般都是各地中考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因此各职校生源的质量逐年降低。新生的文化基础差,必然伴随着生源的思想道德品质差,这些新生入学后常常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表现为心理烦躁、波动、消沉或狂热,这也使他们的弱点暴露无遗,主要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差,正视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感,辨别是非能力差,经不起来自现代网络和影视等文化传媒中的不良信息以及社会上腐朽没落现象的诱惑等等。学生的这些缺陷已经成为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值得肯定的是,几年来,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配备足够的德育工作队伍,并形成了一定的管理体系,开设了《德育》《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交际礼仪》等与德育关系密切的课程,还开展了德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然而,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存在着严重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目标失衡。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有伴随着政治风潮变化而变化和脱离学校实际的倾向。有关规章制度没有具体化,可操作性差。德育的阶段性目标跟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意识认识水平不适应。如各年级完成哪些道德品质培养任务或应达到什么要求,往往没有具体的规定和阶段指标。由于德育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第二,德育内容不十分明确,相当部分学校没有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稳定规范的德育内容,只追求德育的近期目标,收不到长久的良好效果。第三,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是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而目前的现状是:(1)以管代导。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服帖帖。其实,这种高压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操守,反而容易形成双重人格现象,他们在校似是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为所欲为。(2)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这个主体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进行说教。(3)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主体式的定格体系,而是单纯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针对性教育,德育活动完成后简单评价,至于学生在活动中知、情、意、行各方面是否发生变化无人过问了。(4)德育工作者不适应时代要求。德育工作者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甚至有部分是其他课程教不了的或者是由一些富余的教师来担当,因此.德育工作者整体水平不很高。这些现状警示我们,改革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要充分认识德育功能

德育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德育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时所导致的变化和结果,称为德育功能。德育功能分为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内部功能。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如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外部功能。可见,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所以把德育功能简单化是方法论上的错误。

(二)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方向性原则。学校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完全照搬西方的那一套,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只会将我们引入歧途。(2)一贯性原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曝十寒终究不会取得好的绩效。(3)实事求是的原则。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克服形式主义,应结合社会及学生的实际,精选德育题材,研究德育方法,因材施教,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问题。(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一定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磨练意志,坚定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只搞空洞的说教,不要求学生付诸行动,只会毒害他们的心灵,养成言行不一的恶习。(三)要有明确的德育工作具体内容

1982年,我国把“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正式写入《宪法》。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思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再一次重申,把“五爱”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五爱”教育要求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第一,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整个德育系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立志献身祖国。第二,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首先,从爱父母教育出发,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在家能孝敬父母,那么到社会,就会尊敬和关心一切年长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也会讲道德,与人为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漠不关心,就很难指望他到社会能去关心别人,更谈不上爱家乡、爱集体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中华民族忧患意识非常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忧患意识总是与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正在逐步繁荣富强,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高,而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要有高素质的国民,就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就是要求当代学生要有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提高自身素质。再次,要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丽耕”、“凿壁取光”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最后,要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古人很重视道德修养,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把自我修养作为每天必修课。“君子慎其独也”,则是更高的修养要求。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往往较注意自己的道德形象,当一个人独处时,仍要严守高尚的道德标准,这就很不容易了。只有在不断的自省自律的实践中,道德修养方能得以提高。第三,狠抓养成教育。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具体措施就是强化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四,把“五自”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教育)和“四自”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加以探索与实践。第五,坚持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中心,着重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学习动力和学风、品德行为和劳动观念等问题。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使学生自觉维护和建设良好的集体风气。第六,抓好对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衡量全民素质水准的重要标志。学校抓好社会公德教育,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青少年学生道德面貌主流是好的,道德情感是健康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状况。比如,社会“公德心”淡薄。在公共场合下,青少年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损坏公物,上公交车不给老人让座等行为比比皆是。又比如,道德思维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许多学生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概念认知、判断和辨别存在困惑与矛盾,常把大款、大亨、大腕当作崇拜偶像,把金钱、别墅、宠物看成辉煌人生的象征,出现了道德观念取向上的偏差。再比如,不少学生集体观念淡薄,自私、懒惰、缺乏社会责任感已成为部分学生的通病。他们崇尚的是以我为中心,在学校不主动参加集体劳动、值周劳动和公益活动。这些不良现象,必须通过长期的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才能得以逐步解决。第七,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当代青少年学生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估、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念,其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起学生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创造与获取,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实践活动的方向。二是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当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三是养成作用,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会使学生的行为既出于内心又带情绪性,经常重复和强化,最终养成习惯。当代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在学生中认可程度较高。但值得警惕的是少数学生价值取向已开始显现出物欲化、功利化倾向,他们倾心于对金钱物质的不适当追求,埋头在过度膨胀的自我设计之中。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四)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和途径进行教育。要更新道德教育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灌输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它试图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忽视内因的作用,忽视学生的立体教育,而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所以道德教育变“灌输式”为“参与式”,道德实践是关键。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1)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各学科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寓于整个教学过程。(2)充分发挥图书馆、德育室、党团活动室、校史展览室德育功能。(3)通过办手抄小报和黑板报,创办各种宣传栏,教室内外悬挂名人名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创造一个绿化、美化整洁的校园,使学生在优美的学习环境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4)开展德育的系列活动,把德育内容落实到实处。如坚持升旗制度、军训制度,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文明礼仪活动月、尊师重教活动月等等。要注意德育活动的基本方法:一是在活动前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准确把握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和困惑点,使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要使活动既能淡化思想教育痕迹,又能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要设计出既保证有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又具有新颖生动、富有乐趣和感染力的活动方案。三是精心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刻把握活动走向,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保证活动按预定方案顺利开展。

(五)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3

人们在进行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决策或者收获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成果的同时,常常不由自主地提问,究竟什么力在驱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除了“外部驱动力”外,是否还有“内部驱动力”?这个“内部驱动力”其内涵是什么?这不仅是理论研究工作者,还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决策者、管理者、教师,都十分关注并希望深入研究和掌握的问题。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外部驱动力”已有专题论述,本文仅就“内部驱动力”的理论问题进行探索。

一、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的驱动力问题简述

我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外部驱动力”理论》一文中曾经对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问题进行过分析。我在该文中指出,所谓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驱动力,是指驱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力量,并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的驱动力分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人们发现,在对现代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它与外部“社会需求”和内部“生存、发展需求”有着千丝万缕的互相依赖、互相驱动、互相制约的唇齿关系。这个关系归纳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这个“外部驱动力”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功能相关,而“内部驱动力”则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在适应力相关,即“社会需求力”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的共同作用,驱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社会需求力分别来自经济发展需求、政治发展需求、科学与技术发展需求、文化教育发展需求及个人本身发展需求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所形成的合力。我将这个外部合力归结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的四个“外部驱动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发展驱动;科学与技术发展驱动;政府驱动: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驱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主要是指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和职业技术学校在满足社会需求中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适应能力的驱动力。“内部驱动力”包括四个: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与发展驱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创新驱动: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体现驱动: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自身发展驱动。

进一步了解与掌握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理论,其目的是给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一个宽阔的视野,建立一个科学分析、正确审视和科学指导的平台。当我们在审视和指导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时,特别是科学管理时,不仅从观念上、理论上有一个正确把握发展变化的东西,而且在解决实践问题时有一个宏观的策略和微观的引导。

二、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分析

(一)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的先天固有性和后天适应性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源自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时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自我保护功能。这种自我保护功能既采自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社会元素产生与存在的先天固有性。也就是它固有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来自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社会元素生存与发展的后天适应性,也就是它在适应社会发展中自我完善、自身发展的适应能力了四个内部驱动力——“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与发展驱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创新驱动,职业教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体现驱动。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个人本身发展驱动”中,每一个都包含着它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它在适应社会发展中自我完善、自身发展的适应能力。

(二)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解析

1.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与发展驱动

“生、灭”是每一个社会元素的客观现象。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现代高技术时代。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但没有灭亡,反而在适应社会发展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前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德国、日本将之称为“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这说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有强大的生存力和发展力,而且有强大的适应力。这种强大的生存力、发展力和强大的适应力,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其先天性源自于固有的优越的发展规律及其功能;其后天性源自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适应社会发展中长期对社会服务所历练出来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适应能力。

研究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与发展驱动力,其目的除了了解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客观规律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发展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外,最重要的是如何使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增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适应能力,从而加速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增强对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认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先天的生存与发展力,从而可放任不管,忽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适应能力的培养,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及其固有的优越的发展规律及其功能的发挥,靠的是政府和社会的呵护,靠的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内部各成员的努力和各因素竞争力的加强。竞争力的加强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除了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外,内部的法规制度建设、办学水平、各成员的能力的加强、教学装备建设水平的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和发展策略措施的到位等都是不可忽视的。

2.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创新驱动

不改革则无法发展,不创新就没法保持躯体的健康且富有活力。改革作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后天发展的适应力的加强是不可替代的。一个躯体,要使它健康,必须不断地新陈代谢。改革创新,就是不断去除失去生命力的细胞,补充和增加新的有活力的细胞。在服务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发展时,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应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改革并不是不断变化那么简单,改革以增强躯体活力、提高适应能力为第一目标。

我国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没有创建起自己的模式,因而目前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新造。

我国现代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最早为福建船务学堂。100多年来,主要是向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学习。因而我国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直贯穿着“学习”这条主线。每次发展都在“学习”中进行。而“学习”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照搬”,因而,所谓的改革大多都在“照搬”和“创新”争论之间渡过,它经历了学美国、学苏联、学西德双元制、学加拿大CBE等几个阶段。我国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实际上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学西德双元制、学加拿大CBE中,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创建自己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理念和发展策略成为改革与发展的焦点。目前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定位、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如何构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法规如何构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办学、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管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进行产学研结合等等问题,与其说是改革的问题,不如说是重建的问题、新造的问题。1980年代初在学习西德双元制和1990年代初学习加拿大CBE模式时,都曾经有过“照搬”的现象。虽然目前我国有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人文背景,但学习双元制和CBE模式的本质思想是非常必要的,而“照搬”别人的作法则不妥。因而我国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创建起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创建有自己特色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理念和发展策略,正确处理好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法规建设、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和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结合等等问题。

3.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体现驱动

在社会中,人是第一宝贵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实现,使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运作源源不断地得到驱动。在一个强大的、不可替代的人力、智力、管理力、创新力的保障体系下,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生存、发展、改革、创新。因而,也可把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看成是心脏,源源不断地驱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在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工作的一个目的是求得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实现,也就是说教职员工工作的动力之一是求得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实现。如果没有教职员工工作的动力:也就没有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运作动力。教职员工焕发出来的智力、管理力、创新力使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保持和提高它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没有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投身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将瘫痪;没有教职员工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实现,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失去心脏,无力驱动其发展,从而走向死亡。

充分利用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自身的社会价值、地位、作用的体现驱动力加速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我们政府、政府管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也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4.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自身发展驱动

企事业与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两个服务对象,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品”,企事业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品”的“采购者”之一。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也是影响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没有优秀产品的工厂不是一个好的工厂,没有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不是一个好的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

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有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二个方面四种。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专业与教材课程建设、教学装备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等一系列的问题都由此引伸而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最复杂在于如何达到“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平衡,如何把握这个“度”。在处理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关系时,常常要处理:①国家目标、地区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专业与班级目标、专业相对应人才的社会需求问的矛盾;②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量和有限时间分配间的矛盾;培养需求与教学装备建设间的矛盾;③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间的矛盾;④班级需求和个人需求、班级培养和个性发展间的矛盾;⑤社会需求要求和学校意愿间的矛盾;⑥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间的矛盾;⑦教材建设质量与速度滞后于社会人才时代需求的矛盾;⑧综合能力培养与动手能力培养间的矛盾等等问题。

科学地认识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生自身发展问题,正确地、因势利导地运用学生个人自身发展对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发展的影响来推动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内部适应力,促进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理论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理论既是基础理论也是应用工具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理论与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外部驱动力”理论之所以一体被称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因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问题都离不开它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出发,抓住了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问题就抓住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本质和矛盾所在,也就给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管理与发展问题的策略、方法、措施和路径。许多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应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理论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矛盾和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可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审视和指导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制定出适合时代和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环境的发展策略和措施。因而,研究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理论,与研究“外部驱动力”理论的目的一样,在于更好地掌握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主动地寻找矛盾和解决问题的症结。所以说。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理论,与“外部驱动力”理论一样既是基础理论也可作为应用工具。

2.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理论在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应充分认识到这四个内部推动力是内部适应力的统一体,各有所侧重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是内部适应力的统一体,各有所侧重而又相对独立的。例如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而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常作为重要的侧面进行研究;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不光是改革问题,很多是全面发展、正常运行、常规管理的问题。在目前改革创新时代,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作为重要任务被列到重要汉事日程中来,但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正常运行;常规管理仍然是大量的日常工作。设有这些日常的管理工作,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将是一盘散沙。谈何改革;另一方面,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常规管理改革也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增强动力的举措之一。又如,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职员工与学生,分别作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人的因素从不同侧面看待。一种是作为管理者、教育者、服务工作者;“制造产品者”的身份,一种是被教育者、“产品”的身份。如何应用他们的影响力推动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与发展,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许多学者、管理者、教育者、服务工作者为之探索而付出毕生的精力和不懈的努力。其目的最终还是为提高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适应力。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②在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应充分认识到目前矛盾和问题出现的症结之一在于高速发展的经济、科学技术与落后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出现的症结之一(另一个症结在于外部驱动力)在于高速发展的经济、科学技术与落后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和人们对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经济、科学技术、政府和人们的教育要求往往不同步。有时,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了,而所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层次、能力、素质跟不上前进的步伐;有时,在政府的推动下,高速扩张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超越了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当前人力需求的承受力,或者学校培养意愿与企业人才需求实际相脱节,造成学生失业或隐性失业,浪费资源;在鄙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环境下,虽有政府的推动,但部分政府部门、管理干部、人们群众对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措施并不认可,投资拨款、法规建设、管理措施无力;包括部分办学者在内的办惯了普通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的高中层领导和教师,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理念还未建立起来,审视和评价标准还停留在普通教育上: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还是普通教育的那一套;学校管理者创建特色学校、名牌专业的意念、路径、措施不对,削弱了自己的生存与竞争能力,使学校的整体适应力降低等。这都说明,只有加强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③在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应充分注意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

管理与发展问题千头万绪,但许多人就是理不出头绪。这在于他们不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思考问题。

在管理与发展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研究方法。内部—四个推动力理论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的几个主要方面。但我们在对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发展的研究中,不能忽视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这个基础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做到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④在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应充分注意到四个内部驱动力理论对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促进作用

研究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四个“内部推动力”理论主要目标在于改善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内部的管理水平,增强其自身的社会适应力,提高其生存与发展能力,因而在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应充分注意到四个内部驱动力理论对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促进作用。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4

19823981 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形态探索 丁金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7000字

19823982 市场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社会动力研究 姜尔林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3期 16600字

19823983 职业教育秩序:本质与价值分析 朱芝洲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9期 8100字

19823984 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黄浩岚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1期 10600字

19823985 论“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内涵 李义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8200字

19823986 论职业学校“职业”属性的建设 王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7000字

19823987 政府要切实尊重和保障职业教育权 王国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8400字

19823988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李延保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7期 10200字

19823989 广西地方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研究 蔡亮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1期 5300字

19823990 人口城镇化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杜睿云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8800字

1982399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分析 宋韬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8700字

19823992 广西建筑设备类高职院校“2+3”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王存娟 李友化 《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 10100字

19823993 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内涵特征与构建路径 林伟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3994 寻求高职教育新的服务域与发展域 熊惠平 《江苏高教》 2013年第4期 5800字

19823995 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论争及其启示 阎琨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4期 13200字

19823996 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基于2001~2012年职教硕士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孔祥光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9期 12100字

19823997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 徐国庆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9期 14200字

19823998 论职业教育宣传主题多样化 张宇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9期 6600字

19823999 论职业教育校企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 陈甜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1期 7900字

19824000 反思与重构: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建设探究 李名梁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1期 7900字

19824001 以生均标准为切入点完善高职经费投入机制 朱爱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5000字

19824002 试论职业教育“二元双制”校企合作模式 沈雕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6600字

19824003 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课程观探讨 黄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7000字

19824004 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魏国平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8800字

19824005 面向区域的职教数字化教学资源协同共建策略与运维机制 罗毅洁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0期 6800字

19824006 职业院校与跨国公司合作:现实与路径 孟凡华 荣国丞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6200字

19824007 “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原因 肖凤翔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8400字

19824008 县校合作: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李振祥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7期 10200字

19824009 服务外包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鲍泓 周华丽 沈洪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7期 12700字

19824010 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要义 祝新宇 李嘉骏 《中国教育学刊》 2013年第7期 7600字

19824011 论高等教育评估的民主化策略 张红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 6700字

19824011 我国校企合作研究的重点突破与展望 贾慧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7期 6800字

19824012 高职院校中澳合作办学现状与问题及对策 方春生 宋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7期 9800字

19824013 台湾技专院校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方案解析 周衍安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4期 7600字

19824014 校企深化合作 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创新 林强 等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3、14期 5000字

19824015 高职工作任务课程开发中“知识析出”理路的切问 路宝利 《江苏高教》 2013年第4期 7700字

19824016 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郭奇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8800字

19824017 新建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汪占熬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0期 6800字

19824018 依托小微企业培养高职教师工程能力的探索 王寿斌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0期 6800字

19824019 培育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张志增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9期 10100字

19824020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及问题思考 陈沛酉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1期 7900字

19824021 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分析 沈亚强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13100字

19824022 开展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关键机制与对策――基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的调查 王震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7000字

19824023 国外成人经验学习理论发展的比较研究 刘奉越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9期 8200字

19824024 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形成脉络 凌玲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3期 6000字

19824025 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方略 曾青云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3期 9900字

19824026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调查――以重庆为样本 匡亚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8400字

19824027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开发策略研究 杜君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6600字

19823979 开放大学网上教学策略研究 藏鸿雁 等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3期 9500字

19824028 构建“六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 有效推动学生就业 孙爱武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3、14期 7300字

19824029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房欲飞 《现代大学教育》 2013年第4期 10600字

19824030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刘晓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0期 6800字

19824031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职业文化建设 杨柳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7期 9500字

19824032 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王文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9期 5000字

19824033 庄泽宣在清华的职业指导探索及其借鉴意义 金兵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9期 10100字

19824034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 白玲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9期 6600字

19824035 钟道赞职业指导思想探微 牛金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7000字

19824036 试析俄罗斯高等教育“立交桥”的构建 姚加惠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7期 14500字

19824037 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的比较研究 臧志军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9期 10100字

19824038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制度与政策体系 匡瑛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9期 6600字

19824039 德国“自主学习和能力导向”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师慧丽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9期 8800字

19824040 美国先前学习成果与远程大学学分的转化路径探析 董衍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0期 6800字

19824041 提升全民终身技能的丹麦策略 张志欣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1期 8400字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5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研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与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研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6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研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与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研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7

作者简介:黄成夫(1964-)男,广西贵港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7-0018-03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原则应是“面向社会,突出应用,强化技能,长于实践”,以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不能老想着走“专升本”之路,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人才层次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能力的应用性;职业岗位的基层性。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知识、技能、能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及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有职业而无技术的职业者正在逐渐被淘汰,或者无法进入人才市场求职,通俗地讲,有一技之长的职业者将会取替乏技的劳动者,他们很受社会的欢迎。要提升办学的层次,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关键是要有职业与技术并重的理念。

二、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内涵诠释

职业最原始的解释为“分内应做之事”,时至今日,职业对个人而言,一般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职能的工作。职业从字义上理解,是为谋生而从事的社会工作。从这个角度上看,职业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获取从事某种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对社会来说,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对个人而言则是谋取职业的手段。职业教育的相对概念是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是人无论从事何种活动都需要的知识(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技能和技巧。技术教育是受教育者为提高技术水平而进行的教育。技术的相对概念是科学。科学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发现提供物化的可能,科学的目的是创造知识、整理知识与修改知识。技术问答做什么和怎么做,发明提供物化的现实,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正因为技术的这一特征,技术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技术一词来自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与Logos(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开始列入了“技术”条目。他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这句话表达了三个基本思想:首先技术是“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其次说明了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完成手段是“社会协作”、“各种工具”(硬件)和“规则”(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等;最后落脚点和科学一样都是“知识体系”。到19世纪,技术逐渐以科学知识作为基础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爱迪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试验室,使科学和技术结合为一体。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活动”。现代一般词典上解释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凭借的方法或能力”。技术已经是人类生产的四个环境因素之一(其余为宇宙、自然和社会环境)。几千年来,科学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演绎和进步,并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从事技术的专业人员从发明家或科学家中分离出来,并建立了自己的团队。英国将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三个层面的教育划分方法为:Technologist(工艺师)、Technician(技术员)、Craftsman(工匠)、Operative(操作工)。

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要解决生产现场问题。因此,必须摆脱封闭的教育模式。技术教育要面向社会需求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地方企业密切联系与合作,实现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模式,由于技术教育具有社区性、地域性、行业性,在办学模式、授课方式、招生对象等方面就要克服目前的单一性,实行脱产、半脱产、业余短训,白天、晚上、周末、假日全天候授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11月19日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文件中认为:技术和职业教育是保持现代文明的复杂结构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职业技术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要从学历导向转为能力导向、证书导向,实行资格框架,让行业在职业与技术教育中发挥作用。行业主导的积极性,关键还在于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有些艰苦或经济发展中受到冷遇的行业和职业,必须靠政府来支持和引导,否则这类专业就会萎缩,从而又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政府对学校的行政拨款,可以改为直接对学生资助,支持报考受到社会冷遇而经济发展急需专业的学生。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核心问题诠释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至今尚无较为统一和明确的认识。早在1917年黄炎培先生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之时,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第―,谋个性之发展;第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第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第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后来黄炎培先生又进一步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并把它确定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中国教育大辞典》中的表述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terti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属于第二级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一书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级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层次,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具有相应文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中级技术工人,学制2―3年;少数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教育形式为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两种……”。对于这一概念内涵的解释,王明达、陈勃生、石伟平等也曾作过不同的探讨。综合他们的观点,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内涵大体可以作如下定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工艺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其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它属于教育的范畴;其二;它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三,它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职业性。它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新型高等技术教育。②实践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其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其四,它与普通教育是相互沟通的。它与初级、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组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完整体系。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高职是技术教育是因为人类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时,离不开四种类型的人才:一类是学术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发现规律、创造理论、从事理论研究和咨询以及参谋的工作。如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工作者;一类是工程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规划、策划、设计工作。如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第三类人才是技术型人才,也叫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劳动,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的作用。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等;第四类人才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也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主要从事直接操作型工作,这类人才就是技术工人。

四、高职内涵发展的职业与技术并重的实施途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是职业与技术的并重,它强调的是职业要以技术为基础,技术要通过职业来体现。要实现职业与技术的并重,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实施:

(一)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实践课来培养。实践课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能搞一刀切,应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分析,找出其知识点、能力点,然后用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来实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注重适当的超前性,使高职始终走在生产和建设的前头,对实际工作发挥超前的指导作用。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效、实用,各高职院校和各培训中心要主动与企业及行业一起研究学习计划,了解生产对技术的需要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课程。学校可采取“教学工厂”高职教学思想。“教学工厂”这一教学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工厂企业去实习,工厂企业对每个学生作出考核评估。教学模式可实行“2+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一年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安排技能操作课或实习。课程设置,基础课占55%,实践技能课占45%,另外针对不同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及实习实训的比例有所不同。

(二)教材编写要突出能力培养。教材可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教学与评析、活动天地、思考与训练实现学生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教材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择业谋业与立业创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要体现“高”字和“职”字,所谓“高”字,就是使之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着重进行高智力含量的技术教育,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对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适应性。所谓“职”字,就是使之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建设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种种原因,知识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这三者关系的脱节深刻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必由之路是积极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结构而言,应具有理论教学和技术指导“双能力结构”成分。二是就教师个体而言,应具备理论教学和技术指导“双师一体化”结构(双师结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双师一体化”教师、外聘教师和实训教师三支队伍组成。“双师一体化”教师是学校的专任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成分;外聘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固定外聘(纳入专任教师范畴)、流动外聘(来校兼课教师)和校外实训指导教师三种类型;实训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在学校发展中,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培养造就出一支只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能力是素质和知识的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最大特色是:教育紧紧围绕着学生获得某种职业必需的能力而开展。高职院校应以职业为导向,科学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办学特色。在教育模式上,应建立“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模拟商业环境实践”的教学模式,并应加大专业技能培养和模拟商业环境实践的课时比例。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计划,企业参与教学。高职高专教育是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模拟实训、真题真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职业资格证考试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堂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分别用课程教学大纲与行业企业规范标准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基础理论教学由具有“双师”结构教师任教,专业技能课主要由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双堂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组织教学,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为主:“双向考核”是指学校教师考评与用人单位考核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就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与技术的并重是高等教育要培养有技术的职业者。高职教学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理论,轻职业。这种倾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结果是,学生理论学得有限,动手能力也一般,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辈。另一种倾向是重职业,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这种倾向十分强调与重视实训环节,而理论教学则比较浅显,把一些有助于学生增强日后创新能力的一些课程砍掉,这样使学生虽能应付目前的工作,但无后劲。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关于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IJ].职教通讯,2003(3).

[2]教育部.中国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8).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8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这场争论跨越整整一个多世纪,历时一百多年。今天,基于职业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对“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职业教育名称问题再次成为职教界关注的学术话语。

一、“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

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耦合的产物。在我国,“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之前,曾有过多种多样的名称。例如实学、农工商学、艺学、专门学校等,但后来较集中地称“实业教育”。从制度层面上看,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将实业教育制度作为其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一般认为实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正式开端。

然而,就在《癸卯学制》颁布的当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就把实业教育称为职业教育。姚文栋在《添聘普通教习文》中写道:“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就目前文献资料看,这是“职业教育”这一名词的最早出现。之后相继有许多学者使用“职业教育”这一称呼,为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名称之争埋下了伏笔。

实业教育制度创立者所抱的是“教育救国”的梦想,但实业教育制度的实施并没有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事实上,在当时混乱的政局和低下的生产力状况下,任何先进的教育也无法创造奇迹。但是,沉浸在“教育救国”迷梦中的近代先驱们,却寄希望一种更加完美的教育制度来改变“民生凋敝”的现实。他们把矛头纷纷指向实业教育所谓的“弊端”。1915年,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考察了美国教育,受到很大启发,回国后积极宣传提倡“美式”职业教育。1917年5月,黄炎培等48名教育界和实业界人士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为“职业教育”。从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界多数人接受的通用名称,并一直沿用到1949年。

在当时这场名称的更迭中,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两者无区别。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人之一蒋维乔认为“我国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必再采美国的分科制。”另一种意见认为,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黄炎培等即持这种观点。在当时强调两者之异的是主流观点,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以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多数人的共识,而要一事物取代另一事物,必定要强调它们的不同之处。然而,用现在的眼光看,我们却不得不倾向于第一种意见,即当时的少数派的意见。因为既然今天把实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正式开端,就意味着它们两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种教育类型。

这场争论留给今天的疑问是:既然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实质的区别,为什么会出现名称上的更迭?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蕴涵在当时的教育和文化思潮里面。我国的近代教育,先是学习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后又学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继而又学习美国。实业教育制度就是取之日本,而日本则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却是取之美国。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实际上是德日模式与美国模式之争。因此,发生在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名称之争的实质是对不同外来文化的取舍,是学习对象国之争。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

实业教育没有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令人无奈的是,在批判实业教育基础上建立起的“职业教育”以同样的结局而告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波澜壮阔的思潮,历经曲折,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如前所述,职业教育的称谓却一直保持到了1949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名称之争。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朱德、李立三、马寅初、黄炎培等领导人建议将发展职业教育写入《共同纲领》,但当时却以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苏联没有这类教育等理由遭到否决。一届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只在正规教育之外写入“注重技术教育”的内容。之后,开始称技术教育,没有再沿用职业教育的名称。直到1958年,在刘少奇“两条腿走路”的思想指导下,开始创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手工业中学,把城市的这些技术中学称为职业中学。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类教育被强加上资产阶级双轨制的帽子,遭到批判。职业教育的称谓销声匿迹。

由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争论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政治完全取代了学术。因此,这场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实质是意识形态之争。

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复兴”,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出现了第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并形成了有名的赞同“职业教育”的北派和赞同“职业技术教育”的南派之分。两个名称都曾进入到官方文本,并进行了长期的较量。例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出国家兴办“职业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普通高等教育以外所有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统称职业技术教育。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采用“职业技术教育”名称。而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却采用“职业教育”名称,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官方地位。

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这场争论作了法律上的裁决,但却无法终止南北双方心理的对峙和对这场争论的刻骨铭心。当年“北派”的代表高奇教授是这样回顾那场争论的:

“‘体系研究’的课题是华东师大的黄克孝等同志搞的,他们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职业教育……另一个是技术教育……我看了觉得不妥;中央教科所的同志也不赞同。我们认为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相对应的这个教育类型就是职业教育……至于技术教育,它完全是另一码事……这场官司打得很凶,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政协会上发言,要求为职业教育正名。后来一直打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那里,孙老也坚持叫职业教育。职教法出台时。就变成‘职业教育’了。”

黄炎培先生之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理事长黄大能先生对职业教育“正名”之事也非常认真。他在文章中写到:

“那么,这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可以直率地讲,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其一,对于职业两字的错误认识,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在计划经济中,社会不存在失业问题。所以前苏联也没有职业教育这个名称。解放初期,在讨论《共同纲领》时,就有了这方面的争论。最后,《共同纲领》中也就没有职业教育这个名称,似乎我们的国家将来不存在失业和就业问题,所以只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而不需要职业教育。其二,当时有一个固执成见和狭隘推测,认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几十年来‘霸占’了职业教育这一领域,要冲破这种‘霸占’,个别教育界领导认为,若把职业教育改成职业技术教育,就能冲破这一垄断。所以不惜置职业道德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于不顾,硬塞进‘技术’两字,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其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把‘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并列存在。于是有些人不顾逻辑上的不合理,把两个截然不同内涵的教育名称,合并成‘职业技术教育’。上述原因造成今天仍有不少单位和不少书刊的名称仍沿用‘职业技术教育’这一错误名称。即使国家已立了‘职业教育法’,统一了称谓,一时仍转变不过来。这看来似乎只是一个名称问题。是一个小问题,实质上对职业教育含义是一个歪曲。无法正确下职业教育的定义,所以不解决这个问题,无法认为在我国已普遍统一了认识……我不能不再度提出统一正名问题……”

而对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名称的学者来说,对将“职业技术教育”“正名”为“职业教育”这一结果,也长久不能释怀。如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首任司长盂广平先生生前曾提到:

“我国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型人才比例太小。问题由来已久,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技术教育的发展自然也不顺利。在‘职业技术教育’改称‘职业教育’之后带来更多的不顺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严雪怡先生也认为将“职业技术教育”改名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就在几年前,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先生还惋惜道:

“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影响最大并引起此后许多歧义的名称变动是1994年把“职业技术教育”改称为“职业教育”。当时我还没有退休,曾经为不改名而据理力争,可是没有成功。”

与前两次名称之争相比,这场名称之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纯粹”的名称之争,因为这次名称之争并没有带来职业教育制度或学校形式的任何变化。“职业技术教育”一词最先从何而来尚有待考证,但一般认为一是来源于苏联,另一是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称谓(Technical and Voeatioilal EdHeation)的中文译名。Technical and Voeational Education直译成中文,应该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为照顾中文习惯,才译成了“职业技术教育”。

这场争论虽然以法律这样庄严的形式而中止,但却并没有中止得像法律条文一样干净,而是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如虽然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了“职业教育”这一术语的官方地位,但在学术界多是采用“职业技术教育”,如中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高研究机构叫“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最高的学术团体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各类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不叫“职业学校(院)”而叫“职业技术学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的文件中把“各类职业学校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逐步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院’”。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名称出现的频率和“职业教育”不差上下,而且在同一文本中两者经常交替出现。面对如此众多的“遗迹”,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异议就一直从未中断过,而且一直在暗暗凝聚力量。在杨金土先生的倡议下,《职教通讯》杂志2007年第6期组织职教界学者对职业教育概念和名称问题又开始进行新的讨论,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结语:历史的启示

人们之所以研究历史,是因为它能使我们更聪明地解决实际问题。中国职业教育史上为什么会存在如此频繁而又如此难以结束的名称之争?这些争论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我们该如何解决争论遗留下的问题?职业教育名称之争如何才能真正地结束呢?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和回答正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回顾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意义。

1、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应用的混乱,同时也是概念的混乱。因此,在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本质问题认识的模糊。相反,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概念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首先是一个语言学问题,是一个如何将VOCational edHoarion这样一个外来名称本土化或者中国化的问题,即如何按照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使“职业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它的词语意义相和谐、相统一。

2、职业教育的名称虽然频繁更迭,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历史事实”从诞生之日起却从未因此而中断过。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名称问题影响到对历史的书写与判断。例如,如果单从“职业学校”数目的增减去看“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就会得出“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的结论。而从“大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文革时期普遍实行“开门办学”,则会得出“文革时期的整个教育出现了泛职业化”的结论。如何看待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需要我们具有“不为名称所蔽”的足够清醒的理智。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9

作者简介:李艳霞(1987-),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夏建国(1963-),男,上海电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夏建国,项目编号:10JDGC008;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成果,项目主持人:夏建国,项目编号:06XKJ05;上海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成果,项目主持人:石伟平,项目编号:79003099。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49-04

一、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辨析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专门列有“技术教育”的条目,其解释是: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技术教育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学习类型和教育水平”。[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一种或一群职业、行业或者工作岗位培养低层次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学制一般在中学后期,包括普通教育,为形成所选职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以及相关的理论课程。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的比例可能有很大不同但是重点都是在于实践训练。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三个主要阶段可能还是比较显著的,可见教育分类的第10、11和12层次。

(二)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界定

英国的技术教育是从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中分化出来的。英国的中等教育实施机构分为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种类型。其中文法中学作为继承传统学术性中学,主要为升学做准备;技术中学则主要进行技术教育;现代中学给学生以实用性的知识和一般性的技能训练,为学生走向生活做好准备。[2]英国教育分为学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三种类型,即有三种发展道路:如果希望从事理论研究方向,可以走学术线路,最后进入学术型大学;如果希望工作,则可以走职业资格这条路线,主要学习工作技能和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具备工作能力;还有一条路线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没有确定是否准备上学术型大学还是去工作,则可以走中间路线,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决定。三条路线并不是孤立的,他们能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比较好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一个人可以从一条路线跳到另一条路线上去,人才培养非常灵活。而且同一层次社会上所处的地位相同,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三条路线的主要区别是学习的内容不同,第一条主要是理论;第二条是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兼顾;第三条主要是工作场所下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理论知识较少。[3]

德国的职业教育通常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学校教育;二是非学校教育。前者从事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专科高中、职业高中、高级专科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以及各种形式的培职一体化的学校。非学校职业教育一般指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专业团体及社区职业教育。这两种职业教育体系互为共存、互为兼容和互为补充。[4]作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是20世纪60年代由原有的中等专科学校和工程师学校升格改办而成,并且其在德国的地位是与其他综合大学“等值”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在性质上区别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与我国倡导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似。[5]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德国技术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其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发展的。我国技术本科教育产生发展的背景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此外,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主要在于其提供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学生的可选择性。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仅具有纵向分明的层次之分,而且也具有横向多样的类型划分,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体系内部自由地进行纵横向的选择,即不仅可以通过更高层次的进修来获得更高的文凭而且也可以进入体系内部的其他类型的教育,为成为另一种人才类型而学习。例如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如再进行技术教育的进修后就不再是单纯的高层次的技能人才而会成为技术型人才。

台湾地区的技术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中等教育阶段实施的称为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后阶段实施的称为技术教育。[6]台湾的技职教育可划分为五个层次:一是技艺训练,短期培训,用以培养基层操作人员,大都由各单位自行培养。二是技能教育,培养技术工的中等职业准备教育,特点是以实际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三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员、技术助理师、领班等人员。四是科技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工业技术师。五是高级科技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工程技术师。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已自成一贯体系,分为三种水平:高级职业学校(包括普通高级中学的职业课程)、专科学校(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技术学院(二年制和四年制,硕士班和博士班)。

二、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

(一)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不同特征

纵观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探索及其发展,可见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而且关于两种教育的分类也已在国际上达成了共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同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实施以及实施机构等的不同上。在区分两种教育类型并承认其各自系统体系的前提下,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联系也是必然的。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最为关键的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别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掌握经验技术为主,要求经过长时期实习养成某一职业所需的熟练技能经验和有关知识。这方面人才有工农业技术工人和汽车驾驶、烹饪等人才,还包括要求熟练操作的其他各种工作岗位。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要求掌握某一专业一定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方面人才包括工农业担任技术管理工作的技术员,以及具有第三产业方面知识、能力要求相仿的人才。[7]

不同人才类型的智能要求对课程的设置要求也是不同的,而且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核心的环节,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为培养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人才,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课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重上。在普通文化基础课方面技术教育的课时数要远远高于职业教育的课时数并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技术基础课方面,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相比明显课时少、深度浅、广度较窄等而且课程要求也具有明显的不同;在专业课方面,技术教育的内容要比职业教育宽广得多。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区别上,其他的一切教学系统的差别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及课程的设置来区分的。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联系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问题,技术一直是科学的附庸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对于通过技术的科学化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发展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也还不是很高涨。技术教育不是被置于科学的阴影下就是置于职业教育的狭小的范畴内,所以当下通过论证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承认技术教育独立性的前提下,探索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协调发展和贯通则是更为主要的。

现代的技术教育最初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延伸、发展而形成的,培养目标为技术员。早期的技术员大都是对技术工人进一步培训而形成,至今德国仍保持这一培养模式。德国培养技术员的技术员学校不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而采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技术工人)学习两年的学制。[8]这启示我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立交桥的建立,虽然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类不同教育类型,但是在保存其自身特色下,实现二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德国这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非常值得我国学习的。目前我国的大职业教育体系的弊端是在中等教育层次盲目地合并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的学校,虽然中等专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学习年限接近,但是特性却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合并把不同特性的学制凑合在一起,这样就会削弱对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学制的有效领导,模糊各种学制的特色,甚至形成一定的混乱。再者,实施技术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的招生往往是面向普通教育的,对于职业学校的招生名额是非常少的。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还不能提升的现实下,技术教育的招生理应向职业学校毕业生倾斜。同时,我国目前技术教育层次的提升已高于职业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技术教育可以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而且高层次技术教育招收职校毕业生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是高技能人才的定位而应是技术教育的技术员培养目标或者更高层次的人才。

正因为技术教育起源于职业教育,在初始时这两类教育的具体管理机构往往是同一的,在技术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后才区分开来。例如英国培养技术工人归伦敦城市行业协会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创办培养技术员的学制后仍归该协会管理,直至1973年成立技术教育委员会后,才将这两类教育分开管理。[9]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置于不同的管理体系下有利于自身的特色的发挥,但是由于这两类教育共同为解决制造工艺中的技术问题而培养人才,因此在教育分类的视角下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联系也是必然的。

二、我国亟需回归教育本源,大力发展技术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基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工作职责都处于生产和服务流程的下游(即“第一线”),但是仍然具有明确的不同分工,各自需要具备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简单地说,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优势在于相关技术知识的系统掌握及其应用,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优势在于相关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课程体系。虽然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致使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趋向复合型,两种人才类型的界限趋向模糊,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的现实条件下,这两种人才的分工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不宜于把技术教育的内涵归于职业教育的内涵中,这样势必会使得技术教育的独立性发展受到巨大的阻力,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会有所局限。虽然已有很多学者撰写了很多文章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独立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学术界也逐步达成共识,已承认两类教育的独立性。但是目前在很多学术会议以及国家政策文本及领导人发言中依然存在只有职业教育而没有技术教育的现象,而且在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场合这种有职无技的称谓更易误导人们的学术观念。因此我国亟需回归教育本源,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也应大力发展技术教育。

(一)在技术教育的招生上应趋向于多元化

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少数面向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更多是招收低层次技术教育的毕业生。例如美国有招收两年制专科毕业生再学两年培养成技术师的学制(称2+2学制);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招收专科毕业生学习两年;台湾地区的工业技术学院只招专科和职业高中毕业生,不招普通高中毕业生;西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高层次的技术教育以低层次毕业生为入学对象。而且,高等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以低层次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为基础,相互衔接,从而避免了重复学习。[10]我国的现实却是很多高层次的技术本(专)科院校虽然招收低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但是在对这些生源进行培养时,却和普通高(初)中生源施以相同的人才培养计划,而不对其进行适合其自身特色的课程及培养计划。由于生源的巨大差异性再加上人才培养计划通常是按照普通生源量身订做的,致使从低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学习质量很差,严重影响了以后的招生,目前的状况就是很多院校(专业)对低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停止招生。通过国际上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贯通发展来看,单一化的普通生源很难发挥出技术教育本身的特色,因此我们国家的技术教育的高层次理应在招生时进行这方面的考虑,在招收普通生源的前提下适度地招收职校生。生源的入口问题解决好之后,最重要的是技术本(专)科院校还应对这些生源施以与职校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

(二)中等层次的技术教育不能简单地归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之中

国内意见的主要分歧点在于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属于同一类教育还是应分为两大类?一种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总称,技术教育是它的一个分支,因此,总称中不必再加技术两字。据此主张,有些同志认为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统一为职业学校,不必再分类。但是在理论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实下,当今的技术教育已不是过去培养技术工人的技术教育。而且当前存在于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三校合一”的做法虽然有利于盘活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打造“大职教”的典范;同时,“三校合一”的做法很多也是为了应对职教面临的“三难”,即招生难、教学难、就业难的困境。但是这种“三校合一”的做法却是违背了世界技术教育发展的潮流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两类不同的教育类型,都各自有自己的系统层次体系的,因此不能仅仅为了办学的方便或者为了统和资源的优势,而不顾两类教育的特色来合并两类学校。特别是合并后的学校一般都命名为某某职业学校,这无疑在中等教育的层次上又抹杀了技术教育的特色。这种有职无技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技术教育的发展。人才分类理论已明确了技术型人才是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因此对其的培养理应有一种独立的院校来进行培养。因此中等层次的技术教育的办学不能为了图一时之便而简单地归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之中。

(三)社会强烈呼唤对技术教育的回归

随着经验技术向理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性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生产建设的一线,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对生产一线人才的需求的层次也趋向高移,与国外生产行业相比,除了高新技术的应用外生产一线的传统技术的改造也迫在眉睫,而这些艰巨的任务都需要拥有高新技术的人才来完成,因此经济、科技的发展催生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高新技术在生产一线的简单应用可以通过短期的人才培训达到这种需求,但是传统技术的改造主要是依靠的理论技术的发展,所以针对传统技术的改造对人才的需求必须经过专门的高层次的技术教育的培养才能满足。技术本科教育作为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在国外早已有之,在我国的教育形态中却还属于新生事物。在技术发展史上,虽然技术先于工程发展,但是技术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工程教育,再加之我国普遍存有技术是“雕虫小技”的文化思维,致使发展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还受到一些人的怀疑。[11]但是技术本科教育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和社会生产第一线对人才需求的结果,技术教育发展的层次高移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上海职教论坛秘书处.对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上海职教论坛十年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5.

[2][4]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3,86.

[3]刘越琪,等.英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们的启示[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张翠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夏建国.理想与现实:技术本科教育发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04.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10

19823914 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 管平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6期 10200字

19823915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互动机理 肖凤翔 蓝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8期 8200字

19823916 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关系——中外职业教育目的观述评 查吉德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10500字

19823917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王冬琳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10600字

19823918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 宋延军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7期 10600字

19823919 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困境与对策研究 许锋华 王祖山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6期 10100字

19823920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李洪平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7期 6000字

19823921 重庆市城乡中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四维”对策 张晓冬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8期 7900字

19823922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选择的悖论及消解 林克松 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8期 11500字

19823923 河南省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余茜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13400字

19823924 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陈跃泉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9400字

19823925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张宝忠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6期 10200字

19823926 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诸种背景要素支撑功能比较研究 李梦卿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6期 10100字

19823927 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创新 杨近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6期 6300字

19823928 香港与内地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法规比较 杨春芳 孟霞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6期 8200字

19823929 发展价值观下的中高职衔接 管德明 王海岳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8期 7900字

19823930 “三元论”语境下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论析 刘忠勋 温景文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8800字

19823931 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孙粤文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8700字

19823932 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冲突及其治理 姚树伟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8800字

19823933 “反思实践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张斌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7期 6800字

19823934 中高职贯通培养实践及招生制度改革 傅建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7期 6800字

19823935 民族高职院校要强化办学特色定位 石玉昌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5期 6300字

19823936 政府与高校关系域中的权力分配模式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创新社会管理的视角 朱毓高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 10100字

19823937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多学科视野观照 张翠玲 《高教探索》 2013年第3期 5500字

19823938 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良性互动的立法保障 方芳 汪莉 张军凤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7期 7900字

19823939 关于企业与高职专业建设相融合的探讨 李显戈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9900字

19823940 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 郭莲纯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6100字

19823941 课程工作化与工作课程化的双向整合——兼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本质 张健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6期 8200字

19823942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政策诉求 齐守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8期 7900字

19823943 国家资格框架——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依据 刘育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8期 6600字

19823944 定位、融合与协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郑建萍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10600字

19823945 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 徐国庆 《江苏高教》 2013年第3期 5800字

19823946 基于课程一体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蒙瑞萍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7期 7900字

19823947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构建与实践动向 张伟萍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6期 10200字

19823948 职教师资本科学生的专业信念调查报告——以浙师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例 王莹儿 张力跃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6期 9800字

19823949 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设计策略探析 张秀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8期 9800字

19823950 高职院校引领式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平台构建 朱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7期 5200字

19823951 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李志河 等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1期 13200字

19823952 大学教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反思 李志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6期 8500字

19823953 高职教育师资能力标准构建研究 范建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8800字

1982395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马建富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1期 8600字

19823955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总体状况调查研究 邹显林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6期 8200字

19823956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市场机制论略 余小波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8期 8000字

19823957 城镇化视阈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转型 卢雯璨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2期 7800字

19823958 论成人教育的财力资源投入 黄静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2期 6000字

19823959 成人教育学的争论及意义 何光全 《开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16500字

19823960 农村职业培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耶蒙 祁占勇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6期 5100字

19823961 国家开放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特征与内容框架研究 姚文建 李彦忠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6期 9500字

19823962 广州市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石发良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7期 10300字

19823963 我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历史、现状与展望 赵志群 陈俊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8期 9800字

19823964 新中国初期半工半读教育的形成及其实现形式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10500字

19823965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张娜 等 《教育学报》 2013年第3期 18600字

19823966 香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启示 陈和祥 王亮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10100字

19823967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思辨 张阳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6700字

19823968 博雅取向: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范式释读 路宝利 陈玉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8期 12100字

19823969 新加坡工艺理工教育模式的研究 章立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8期 5100字

19823970 欧盟“全民伊拉斯谟”项目述评 陈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6期 10500字

19823971 中马旅游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邢慧斌 王蕾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7期 8600字

19823972 以亚岗昆学院为例谈加拿大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李文婧 《职业技术教育》 20113年第17期 6200字

19823973 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芬兰的视角 刘其晴 周谊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5期 7800字

19823974 中德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的比较研究 王直节 许正中 《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12300字

19823975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路径——从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 孟倩 许晓东 林静 《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11700字

19823976 祖玛时期南非职业与技能教育改革——管理、结构及规模 王琳璞 徐辉 《外国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8300字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11

一、立论

51b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双重教育属性,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系列,同时又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总是着眼于职业的载体——行业人才素质的构成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是基于“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的校企合作关系。

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机构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专业建设较系统的、富含职业教育技术的资料样本尚不多见。

我国高职院校和跨国公司企业员工培训机构在组织制度、行为方式、能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联合办学首项技术要略就是以特定企业专业岗位人才素质要求为背景,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为平台,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适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机电产业生产技术标准与多数跨国公司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存在着差异,这种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是需要在联合办学的工作基面上攻关解决的难题。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签约联合办学,日立电梯广州制造基地挂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技术学院”。我们持有“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技术发展理念,面对已经开始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工作现实,不可回避这种联合办学机制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亟须在工作实践中探索研究。

日立公司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世界500强企业。日立企业历史悠久,生产管理机制和生产技术标准自成体系。

据调研资料:日立公司在华企业与国内其他职业院校的联合办学均未达到“挂牌日立梯技术学院,实行2年学院专业取向性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技术层次。联合办学的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特定企业岗位人才素质”为基面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具有“普适性”价值的“联合办学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既符合“创制办学特色”的职业教育技术方针指向,又应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在技术进步与创新”理念导引下的发展趋势。我们确信:这个工作项目的过程将会是充满创新机会、历练团队的过程。勤奋踏实地工作和钻研,则丰硕成果可期。

二、课题工作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互相渗透而成的一门学科,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因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课程内容是一种综合结构,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现代机电主流技术的运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形成具有地区机电企业专业人才特色的高职高专综合课程,有着极其现实的职业教育技术进步与创新意义。

电梯是集机电一体化各侧向高级技术工艺(如新材料应用技术、先进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大功率电子技术、传感与信号处理技术、维修与调校工艺)为一体的现代化机电设备,其职业技术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必然富含高专业技术含量的、极具教学技术创新意义的项目设计类研究子课题。

以联合办学双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取职业知识与技能要素——嵌合性研究为起点,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通识性机电工艺知识与企业岗位专门技能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

日立电梯产品集拥多项先进工业技术,如能量再生技术、永磁同步技术、无机房技术、扶梯一体化设计等,将这些高端的制造技术工艺理论编撰到相关专业教材或项目化实训指导书之中,则特色专业将从联合办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创制。

解决“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难题,课题成果可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优质标树。

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工作过程资料将能够展现出实证性强、系统性佳、普适性优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价值。

形成系列教学标准文件——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电梯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标准、联合办学课程体系主干课程标准、课题项目总结报告书与自评报告书等。

三、技术要略

1.地域工业技术经济发展的现实性认识和前瞻性意识

兼具完善性和创新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重构着眼于广东“十二五”规划关于机电行业职业人才素质特征及需求情况描述;着眼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机电行业规模与技术工艺整合、进步的水平预期;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教学实施项目体系的结构。

人才服务区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类别划分:产品制造、设备应用维护或改造、市场营销服务。服务区调整的灵活性设计并体现在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的各类型专业实践(教、学)项目之中。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灵活性体现在:学生在接受高职专业教育过程中可自主选择并趋近有利于尚扬天赋、激励专业进取的面向行业技术工艺岗位的四个就业和发展取向——通用机械或金属加工机床设备传动结构改进和工艺维护工程实施、机电设备的微机控制技术运用、机电设备功率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运用、机电产品技术文档设计与编撰或行业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相应地,专业技能课程板块是机械工程工艺、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先进加工技术与技能、微机控制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

2.企业文化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规定采取实行“2+1”的模式,即“2年学院专业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2年学院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包括丰富的企业文化元素(课程)和以现代电梯设备技术工艺为衬托的通识型机电基础课程。1年企业岗位培养是在日立企业培训机构管理下的、以电梯设备制造过程工艺和产品技术服务过程技能为核心元素的培训系统工程实施。日立企业借此造就成批的“忠于职业、技能适用于产品体系”的企业骨干员工。

联合办学是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企业文化课程或专用技术工艺课程就要和谐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企业文化课程要素有些是要形成单列课程;如企业经营历史与发展概况、企业技术工艺体系特征、企业生产管理机制学说、企业员工职业环境和生活节律情况、企业福利制度、特殊工种操作技能等。

3.企业专有先进技术或工艺的基础理论平台构建

有些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课程要素应该细致地研究如何有取舍地融入高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中,如电梯设备装配与调试、数控加工专用程序、电路测试等。

现代机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技能的培训内容是;

(1)通识通用类课程内容——适用性好、结构精化、带有标准索引。

(2)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企业专门技术课程要素。

(3)系统工艺意识的形成方法。

机电设备工程是综合的支向技术工艺实施过程体系。实施工程的过程包括制作、调试、检测、记录、评价、改进等阶段。我们理解“岗位高端人才”必须具备机电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因而在项目任务型技能训练课程中设计有指标有比例的电气技术工艺、传动技术工艺、编程技术工艺、调测技术工艺、专业文档编整工艺的交互训导。

4.逆向工程工艺基础

专业软实力的培养方法研究是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研究的重项,专业智能水平是职业适应状况的决定性要素。

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等,在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综合性课程中加入“工艺培养”项目。开设“机电设备控制系统高级工艺实训”课程,以培养技术工艺素质人才为目标,实施工艺能力培养。机电设备传动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测绘、规范技术文档编撰、技术文献或技师项目论文品阅评价等项目化的训导和实践科目活动为课程主要内容,课程项目实施采用逆向工程方式。先修课程理论引领理解实践任务的技术工艺内涵,实践活动充实原理理解并且在专业思维空间树立柔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工艺意识。经过此课程的项目化工作训练,学生应胜任一般机电行业企业电气技术工程岗位工作——达到电气工艺师(或电工技师)业务水平。

5.校企合作课程设计

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基于工学结合实践课目工作过程的机电支向技能课程的交互训导模式。这种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有三维研究:

(1)横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机械传动构件课目、电气控制课目、微机编程解析课目、大功率驱动器课目、专业文档编整课目、特种工种操作技能培训与考证)的内容分布。

(2)纵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序、工步、工时的分配。

(3)立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作评价(工艺水平、适用性)指标、改进要略、安全措施、客观动态适应等方面的机制“软件库资料”的形成。

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改造现行教学理论与实践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进行的时空结构,将实验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与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境氛围教学平台,为进行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提供支撑条件。

参考文献:

[1]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标准(人才培养计划书)[R].2011.12.

[2]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书.

[3]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培训部《校企合作课程设置(企业培训计划书)》[R].2011.9.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16-04

在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中,生产技术的传授占很大比例,而较为轻视人文素质的培育。重实用知识技能、轻人格提升的现状已成为有碍于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培养具备创造力、责任感、合作互助精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文情怀、良好的职业操守的人已成为时代向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兼备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人。因此,通过对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人文性透析与反思,探究当前职业教育内部人文精神的发展现状和改善策略,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格本位发展理念的回归,而且对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人文性的阐释

(一)技术内涵的界定

“技术”一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对于“技术”的含义,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的学者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不同,另一方面是源于技术自身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在汉语中,“技”一方面是指某种艺术,另一方面指才能、本领。“术”的意思更为广泛,凡是用于达到目的的方法、手段、策略、权术均可称之为 “术”。

英汉双解现代科学词典对技术的定义为:“技术,一门艺术或手工艺操作中运用的方法或方式。”技术哲学家米切姆认为技术由四个要素组成:一是作为客体(object)的技术,包括装置、工具机器、人工制品等要素;二是作为知识(knowledge)的技术,包括技艺、规则、技术理论等要素;三是作为活动(activity)的技术,包括制作、发明、设计、操作和维修等要素;四是作为意志(volition)的技术,包括决心、动力、目的、意图等要素。其中,各要素划分不是静态的,它们在互动渗透中具备了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刘易斯・芒福德基于人性论的角度,把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民主的综合的技术,另一类是集权单一的技术。前者是一种与生活需求和愿望一致的技术;后者是以复杂、高度权利化的机器为中心的,是为了经济扩张和权利服务的技术。 拉普认为:“技术是一种历史现象,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概括出技术的概念。”的确,一种技术的产生受到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技术的使用必须有它适合的范围,这种使用范围依据人的认识能力而定。

(二)技术异化的表征

技术是人工化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从价值的角度来看,异化是指特定主体的价值负向实现的过程。由于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人的技术化生存出现异样:技术统治人而非属于人。随着技术的增多,人被技术边缘化的程度越严重。“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体有让渡、差异、分离、错乱之义。一般认为,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自身的活动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客体),而这个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异化作为哲学范畴始于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用“异化”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赋予其哲学内涵: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通过主体本身想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技术的异化”这一概念包含着人对技术价值的哲学反思。技术的滥用是导致技术异化的直接原因,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是其最为本质的原因。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技术在时间、空间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组合变得更加自由与便捷,大大提高了现代技术被滥用的潜在危险。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如今只有对人的技术化生存异态进行深刻的人文反思,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非人化”的趋势,最终复归人的本位。

(三)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

1.人与技术关系的逻辑演进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指广泛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一种信念、一种价值取向和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由于世间万物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因此,人对技术的认知关系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工具技术时代,人们对人与技术的关系认识感性因素占主导地位;机器技术时代,人们开始理性地认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强调技术重要性的同时,开始出现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批判性认知;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待技术的态度多为批判性的反思。

2.技术理性的认知偏差

技术理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肖锋教授认为,技术理性的中文与外文含义是有所差异的:技术理性的英文是rationality,在汉语中,我们通常理解为reason。这两个词语所使用的语境是不同的。换言之,技术理性问题就是技术合理性的问题。美国哲学家西格尔曾指出:“一项活动如果是合理的,其理由并不仅仅在于行动者对自己的活动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的工具效益坚信不疑,还应有另外两个理由,即:信念本身必须是合理的;事先假定这项活动将会导致的结果本身也是合理的。”从技术本质上看,技术活动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即技术理性是价值与工具两种属性的统一。韦伯指出:价值合理性只注意对目的本身合理性进行反思;工具的合理性则仅考虑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的有效性,并不关心目的本身是否合理。技术应当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

3.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技术,技术化的生存应该是现代人生存方式的正常样态。然而,在技术所创造的现代社会繁华下,人们被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物的世界遮蔽了视野。人文精神缺失是技术理性的危机之源。

对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对技术的人文性反思,让人文主义的精神维度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它所特有的作用,促使企业所需的个性化人才与职业院校所培养的集体化人才进行有效衔接。

二、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思考

当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文教育过程中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并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加以改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使职业院校学生提高价值判断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技能与人性教育失衡

我们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缺少技术的教育算不上是职业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并能处理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自动化的生产形式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形式,单纯依赖熟练动作技能的岗位变少,生产方式也趋于“个性化”和“柔性化”。这要求生产人员不仅要具备本岗位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有关的知识,无疑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黄炎培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黄炎培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反对把职业教育看成知识技能传播的手段,他指出:“仅教育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他认为,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技术不是根本目的,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

目前,在我国有不少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甚至有的学校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或仅仅只是在思想修养课中附带职业道德内容的教育。很多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没有很好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只是注意到职业道德认知和判断的教育,由此造成职业教育道德课程缺乏特色和针对性,难以发挥职业道德的成效。职业道德教育只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职业道德实践精神相对缺乏。

(三)人文课程数量较少

人文课程应以人文学科为根据而设定。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界定:“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学科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主要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艺术诸类学科。近年来,尽管职业教育的人文课程设置取得一些进步,但与专业技术类课程相比,仍处于课时得不到保证的境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文课程科目少。职业院校人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师资短缺、资源匮乏等问题。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的人文科目多为选修课,且课程数量少,有的院校选修课仅有三四门,如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等,而与专业技术紧密相关的人文选修课程则寥寥无几。同时,人文选修课质量欠佳,有的院校根据现有的教师设课,人文选修课基本上由公共课教师担任,满足不了学生的个体化需求。有些职业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甚至与专业课程相互重叠,课程安排零零散散,完全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是人文课程的课时少。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职业院校偏重专业技术课程而忽视人文课程,突出的表现就是与专业技术课程相比,人文课程的课时较少,使得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失衡是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将对职业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功能提出挑战。我们应通过对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构建技术与人的关系,完善职业院校的人文价值体系。

(一)回归人格本位,革新培养理念

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活动。要弥补职业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强调,过去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解决劳动力市场紧缺问题,但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才持续发展的“成长路线图”。“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格本位”的回归是对“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扬长补足:把做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加强对个体职业技能的迁移性训练。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回归,是职业教育回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二)拓展职业道德教学,完善教学内容改革

1.注重受教育者自身的普通伦理道德教学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成人”,即成就人的德性。无论是运用技术制造产品,还是运用技术使用产品,普通的伦理道德是对技术拥有者最基本的约束和导向。不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术人员,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阐明社会法律基础,要求学生恪守职业道德操守,履行个体社会责任。在技术实践中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与人、环境生态相一致的原则。此外,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加强校风建设、学术氛围营造等来提升校园精神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凸显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伦理教学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技术伦理问题。技术活动的伦理诉求是技术的一个内在规定。

首先,技术是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技术的好坏都是人意想出来的。人类的创造必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其结果必须由自然来检验。技术是人类的创造物之一,技术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的技术。任何违背自然,不能与自然和谐的技术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技术是一种实践,是人类用现有的事物创造出地球上从未出现的事物的过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就是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但同时必须接受伦理的评价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对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不仅应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技术的本质及实现的过程、手段、方法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其所具有的伦理规范,从而树立正确的技术观。

(三)融合人文与专业精神,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1.强化课程综合性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通过对各个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分析,树立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观。社会职业岗位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与目标。如因高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之前没有的新的CAD/CAM维修技术员、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员岗位等;此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组合,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新型职业,如数控一体化类职业、机电一体化职业等。新的岗位具有综合性,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要具备综合性,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统筹课程设置选择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职业教育课程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学生具备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在我国,因长期受到实用主义影响,专业课程教学相对来说较受重视,其中专业课程的学习占很大比例。为了均衡职业教育人文性的发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又适当融合普通教育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体系,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和学制选择权,积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并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技术的本质还是时代的要求来分析,职业院校教育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了更好地培养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职业院校必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要求,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高永照.英汉现代科学词典[M].学苑出版社,1992.

[3]乔瑞金,牟焕森.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