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思大讨论体会合集12篇

时间:2022-03-05 09:56:33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1

当事故发生后,我们总是在反思,总是在思索下次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执行的压力,将压力有效地传递下去。

作为煤矿的一把手,我应该深刻反思,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认识到本矿本质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安全责任方面的不足之处。身边的事故告诫我们,坚决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是我们每个干部、职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安全工作作为我矿生产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履行职责,把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确保我矿安全生产的平稳发展与健康发展。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我们煤矿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报、预知、预警、预防".

二是要提高我们每名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打击不安全的行为。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解决"不得病"的问题。

四是一定要抓好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的落实。本质安全讲究内在的本质安全,首要的是人的本质安全,这就要求对员工要一手抓教育,实行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一手抓制度约束,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目的是解决保护自我的问题;本质质量就是要干标准活,高标准干活,规范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别人。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过程、人的行为都要依照标准去规范。要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哪些还没有标准,先把标准明确了,再按照标准去做,就是规范。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凡事有标准,凡事按标准去做,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习惯纠正的过程。

五是要重点工程重点抓。区队、班组、现场都有不同的重点,自己分管范围的重点自己最有数,这就要求对各自的管理重点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保证重点工程管控到位。目前我们矿井季节性的一通三防、顶板管理同样也都是安全管理重点,都要牢牢掌控。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8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活动。讨论式教学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它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讨论环节,然而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学活动仍然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通过一下的几个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讨论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开展讨论活动时,并不是所以学生都在讨论老师设置的问题,有时候有部分学生甚至是在讲小话,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就必须创建符合学生认知程度的情境,多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有感而发,自然讨论的气氛就活跃了。

二、设定难度适中、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的讨论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在进行讨论时总有些基本较差的学生不能参与到讨论活动中了,一些中差生在讨论中被明显地边缘化了,这样会进一步加大两极分化的程度。这主要是讨论内容的设置没有顾及到中差生的能力水平。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解读,学会布置讨论任务。设计的任务应该可检测、有效、难度适中,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创设恰当的讨论任务是一个讨论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它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它反应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在讨论活动中要组织好组内互帮互助活动,让优等生带领后进生学习,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在有的课堂上我们发现有些讨论活动流于形式。有些老师一提出问题就立即要求学生讨论。由于没有安排独立思考的时间,一些学生还没有形式自己的观点,无法参与到讨论中去,即使在讨论也缺乏深度。因此在开展讨论活动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讨论不能太多、太滥,一定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不要安排讨论,让学生先自我提炼自己的思维,为后面的讨论活动做好发言的准备。

四、创建平等、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先创设平等、自由的气氛,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尽量将讨论、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切忌教师讲述问题的答案,越俎代庖。讨论开始时,教师通过暗示、设问、悬念等方式,诱使学生活跃思维,扩展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分析和交流;当学生思维停滞不前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疏通,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换角度思考和发散思考;当学生讨论分散杂乱时,教师要启迪理顺,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中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当讨论接近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延伸拓展,举一反三,实现讨论与思维质的飞跃。

五、在讨论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开始的,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方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巴尔扎克说过:“大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的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从质疑开始。

在讨论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好奇、质疑,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不绝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拗过劲”的东西印象才会深刻,即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表达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的成果,以学生“面对面”的形式表达,一定要立意在讲给自己的同学听,学会全面、准确、简约地表达意见,建立生生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师要参与到质疑中,启发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刮起“头脑风暴”,将思维引向深入。

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讨论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整个过程往往变成了学生与老师两个人的对话,其他同学游离在对话之外,思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讨论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同时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倾听别人的分析和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使他们的观点交锋和思维的碰撞,从中吸取有效信息,并综合意见概括出更完善、简便与科学的决策方案或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得了基本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分析、发现、推理、判断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

七、让学生即时对讨论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有效提高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发言的积极性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由此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获得的结果,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改进的愿望与信心,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评价与反思可以从一下内容进行:如整个活动过程你投入吗?在讨论时,你纠正过其他同学发生的错误吗?你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吗?你认真听取小组其他成员的陈述吗?你毫无判断地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吗?在讨论过程中,你留出过思考时间(暂停)吗?你的小组成员提出的最有趣的见解是什么?本次活动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总之在开展讨论活动时,应注意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通过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学活动,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梁永平.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本质教育目标的反思与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3

北京市各大学,在与反动思想进行斗争中,取得了如下一些经验:

一、在与反动思想进行斗争当中,一定要帮助广大学生明确地认识清楚什么是反动思想,什么是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要做到这点除了必须向广大学生讲清楚反动思想的本质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在运动中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不是反动思想也错误地当做反动思想来斗争,才能使反动思想受到严重的打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斗争中发劲群众,教育群众。有些地方把不安心工作等小资产阶级思想也当做反动思想来斗争,这是错误的。这样,就反而会在群众中模糊了大家对反动思想的愤恨。北京师范大学在第一次斗争该校数学系学生唐佩尧的反动思想的时候,把他的反对人民政府,反对共产党,青年团,反对苏联,崇拜美国等反动思想都归结为小资产阶级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落后思想,这也是错误的。这样,就使唐佩尧的反劲思想没有受到正确的批判,群众也没有在斗争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当《中国青年报》推出了唐佩尧思想言论的反动性以后,该校数学系全体同学,在进一步地酝酿、学习与讨论中,才大大提高了思想认识。

二、对反动思想的斗争,要结合中心运劲来进行。就是说要首先批判对当前中心工作起阻碍作用的反动思想,因为中心工作是当前全体人民所集中注意的,直接影响全体人民生活与思想的重大事件。我们结合中心工作与反动思想进行斗争,就能广泛地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同时也就有力地推动了中心工作。清华大学结合运动,进行了反对封建思想的学习运动。北京大学和师范大学对于在各种运动大一贯散布反动言论的思想反动分子进行了斗争,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群众的效果。天津有些中学校为了斗争封建思想。骨在反贪污、反浪费、反运动即将开始的时候,展开讨论“男女授受不亲”的问题。像这样地脱离中心工作去进行思想斗争,就必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在斗争中选择反动思想的典型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只是一般地反对反动思想而不结合具体的典型人物的反动思想进行讨论,就会使讨论流于空泛、不深入。但选择典型,一定要选最突出、最严重的反动思想。如果某一个学校并没有阻碍当前运动发展的最突出最严重的反动思想,就不应该在学校内部硬找典型。讨论其他学校的典型,其他地方的典型,报上发表的典型,同样可以教育群众。北京某些学校中,曾有人担心选择最突出、最严重的反动思想作为斗争的典型,因为大家一望而知其思想的反动性,恐怕不容易发动群众积极参加讨论,他们主张找不好不坏的,代表“一般性”的反动思想作为典型。北京各校的经验,都证明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愈是突出的反劲思想,愈能发动广大群众群起而攻之,而通过这样的斗争,更能启发教育其他一般存在着反动思想,或在个别问题上受了反动思想影响的人进行自我检讨,反省、扔掉思想包袱,改造自己。如果我们选择一般的有一点反动思想的人作斗争的典型,就会反面使思想最反动的人逃避了斗争。清华大学在反封建思想的学习运动中,先以要想“忠孝两全”但最后仍然检举了恶霸地主父亲的郑逢时思想的典型,展开讨论。发动面并不大,而那些问题比较严重的人,根本未动。后来又公布了替地主分散财物的卫葆衡和要为地主父亲报仇的谢国璋的严重破坏的材料和信件,全校的学习讨论就十分热烈地展开了。思想上反对的,和在中有包庇地主行为的人,纷纷坦白、检讨,使运动更加普及和深入。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20-02

长期教学活动经验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中,只有在“内容选择”、“案例选编”、“课堂讨论”、“总结提升”、“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分别做到“得当”、“精当”、“适当”、“恰当”、“妥当”,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优势,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预期效果。

一、内容选择要“得当”

所谓“得当”,就是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讲授。在概论课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有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本部分内容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分析了当今中国现实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解惑了当今中国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而案例教学就要选择与本章内容具有切合性、针对性的现实案例,以当今中国典型的人与事为构件,面对现实、针对问题直接呈现,体现出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部分内容中理论丰富,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具有时代特征、内容鲜活、现实针对性的典型案例,能够把枯燥的理论转换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这也体现了从具体到一般,从具象到抽象,从案例到理论的自然衔接。

再次,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恰当的教学案例,通过具体的比如“奥博”、“高铁”这些简洁且同学们熟知的案例,将深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和当今中国的现实紧密结合,让学生轻松感受到本章理论的亲切性,缩小理论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理论也会不断发展。案例作为实践对理论的反映,在灵活的讨论教学中,师生往往能碰撞出理论之外的思想火花,而本部分内容具有开放探索的魅力,恰好成为本课选择案例教学的理由。

因此选择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案例教学符合“得当”的要求。

二、案例选编要“精当”

所谓“精当”,意为精确恰当,就是指根据具体章节的教学要求、内容构成、逻辑结构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取舍,使呈现出的案例精确地指向教学内容,而不是冗长散乱甚至与教学内容毫无联系的一段段新闻或故事。选择教学所使用的案例是案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合适与否决定了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

以概论课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例,本章节的主旨是展示中国发展的伟大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创的本质,针对这一教学目的,所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宏观。案例应选择时间跨度大、空间广度阔的宏观题材,以适应本章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纵贯历程和横盖全国的特点。案例题材应是主导全局、影响广泛的事件人物题材。案例选择应当能够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侧面。

二是客观。要避免理论性和说服性的文字,首先应注意案例与案例点评的区别,案例应注重真实和生动;案例点评应注重议论与思考。可以选择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的看法的罗列,也可以选择对于中国特色道路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影响的罗列。

三是近观。案例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热点,要近距离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当代中国历史性的巨变、社会各领域的改变以及正进行的瞬变,并包含对未来图景的前瞻。

四是旁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选择国外或海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等人物和理论的述评,包括对当今中国领导人的述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运动与现象的品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实际尤其是变化的点评。要注意的是,仅对这些观点进行罗列,不涉及对这些观点的评价。

三、课堂讨论要“适当”

所谓适当,就是要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尺度,讨论的广度要合适,不可过分。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案例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学生们各式各样的观点在这个阶段中迸发出来,而教师的作用是保证学生讨论的内容符合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案例讨论中,首先请在案例准备环节中做主要发言人的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集中意见,让个别学生做主题发言,对所讨论问题进行深入认识,并要提前预见有些学生会提出当前中国道路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捕捉学生的亮点,消解学生的误点,形成精彩的课堂。对于在讨论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某些问题老师可不给结论,让学生在探索争论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可以适时将学生的关注点引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

对于概论课第一章第一节的案例讨论而言,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讨案例中复杂的、深层次的、有争议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如何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本章节讨论的重点在“中国奇迹”的气势与思考上。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能对案例有不同的见解,要允许学生中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但是授课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的整体方向,不能使讨论内容走向偏激。

四、总结提升要“恰当”

所谓“恰当”,就是指总结提升要合适,要做到恰到好处。优秀的总结提升能够结合前一环节的课堂讨论,通过对案例的深入理解将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逐渐引出。

以概论课第一章的案例教学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会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的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来看待问题。中国奇迹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故而如何认识和看待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首先,应全面地看。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好不好、有没有优势,应该看全局、看整体、看本质,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只盯着一些枝节,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关键要看它是不是总体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不是有利于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不是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应具体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组成的,大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法律,小到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规章。制度优势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通过各个具体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当然,在某些具体方面、具体环节上还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对此也应该具体分析,而不能因此一概否定整个制度的优势。

最后,应发展地看。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几百年的历史来讲,时间还很短。同时,中国社会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发展的、前进的,需要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方面的制度将越来越完善,优越性也将愈加显现出来。

通过这样的总结提升,可以将案例和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要“妥当”

所谓“妥当”,意为稳妥贴切,要针对案例教学进行具体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案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教学反思是对本节课所讲授内容、学生们存在的疑惑以及案例教学效果的反思,而不是对课程整体的反思。如果教学反思不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而将未曾讲授的内容也一并涵盖进来,那么就无法达成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必须要“妥当”地进行教学反思。

概论课第一章的案例教学总体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这次案例教学的教学反思中,主要总结了四点经验和不足:

一是本次案例教学比较成功关键在于选择了恰当的案例,而缺憾便是“中国奇迹”的选材,有待拓宽至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增加新的题材,更全面地展现“中国奇迹”的魅力。

二是本次案例教学比较成功前提是课前准备。在案例教学前,教师把有关本次上课内容的电子文档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了解“中国奇迹”,强调所有同学都要参与课堂分组讨论,并明确具体的发言同学,形成课前准备动力,为案例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达到本案例教学预接受的目的。

三是本次案例教学比较成功根本在讨论深入。在案例准备环节,学生发言,谈自己的认识,然后分组讨论,集中意见,让个别学生做主题发言,在深入讨论中提出当前中国道路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最后由老师进行解惑。

四是本次案例教学比较成功靠精辟剖析提升。通过本章所选案例,学生可以较全面地、具体地、发展地认识、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实践,清晰地认识和看待“中国奇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学生自觉的剖析和教师画龙点睛的精辟提升,进一步凸显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5

数学年年考,年年各不同。是这样吗?确实是这样,因为每年的数学考题确实都不同,令众多押题者大失水准。难道是中考题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吗?事实也不是这样,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老师平时教得轻松,但所教班级成绩却一路领先。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仔细分析、比较每年的中考题而找到答案,虽然每年的中考考题不同,但每份中考试卷所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相同。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大同小异。只要我们老师抓住了,而且考前复习也强化训练了,学生考不好才怪呢!

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还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思维素质的关键。而对于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结合教学目标,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总体策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贯彻实施。在教学时,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分类讨论思想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分类讨论是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类。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条理性。引起分类讨论的主要原因有:①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②由数学定理、性质、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分类讨论;③由数学式子的变形所需要的限制条件引起的分类讨论;④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而不能一概而论引起的分类讨论;⑤由图形的位置和大小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分类讨论;⑥对于含有参数的问题要对参数的允许值进行全面的分类讨论。

渗透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观察事物、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也非讲几节“专题课”所能奏效的,它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需要经历渗透、反复、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做一个“渗透”的有心人,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体现数学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我们仔细分析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对于分类的渗透是一直坚持而明显的。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方面,数学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每一道题,都体现着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常用数学方法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引起重视,大胆实践,持之以恒,寓数学思想方法于平时的教学中,并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一定会日趋成熟,一定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高度,也会使数学教学脱离“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如在《圆》中按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将两圆的位置分成了五类。

二、在探究新知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在其基础上进行讨论

比如在《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一章中,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了角的分类、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分类、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分类。我认为渗透分类讨论思想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比如在讲解“同类项”这个概念时,可以用如下导入题: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类。在分类时鼓励学生按多种类别进行分类,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尝试按性别、年龄、身高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后,就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了。学生尝试按性别、年龄、身高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后,一方面,可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分类的思想方法。

三、在解决问题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要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更要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已知x=3,y=2,试求x+y的值。

解:因为x=3,y=2

所以x=3或-3,y=2或-2

因此,对于x、y的取值,应分四种情况讨论。当x=3,y=2时或x=3,y= -2时或x= -3,y=2时或x= -3,y=-2时,分别求出x+y的值为5;1;-1;-5。

这些题目都能很好地体现分类思想,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通过这类题的解答,渗透着分类讨论的思想。通过分类讨论的,既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又能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在功用上这种思想方法主要可以避免漏解、错解,而在学生的思维品质上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严谨性与逻辑性。

四、在总结延伸时,有意识地挖掘数学分类讨论思想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6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7-02

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源自20世纪80年西方发达国家,他是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方式。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提倡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过去教学经验进行回忆、总结、思考和评价,并通过积极的、有意识的反思来梳理总结教学效果,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反思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中,由于教师在专业水平上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导致教师具有绝对的学术权威,再加上“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育思想在学生与教师的脑海里都根深蒂固,尤其是英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素质差距,限制了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和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看重的是在年终考试考核中,学生在成绩方面的表现,在平时,教师缺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常性、理论化的总结环节,很少有教师主动对学生的日常评价进行搜集,很少提出针对性提升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想法,而反思性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要求教师在原来教师教、学生学的基础上,讲求主观能动性的介入与反思,引入了学生的反馈,更好地激发出教师的发展潜能。

(一)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立足书本教学的同时,又要跳出书本,在教学中更多的融入教学大纲中没有涉及的人文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关联性知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反思性教学讲求的是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在每次课后,教师都要对上课内容和学生反馈进行有效总结,分析教学得失,并提出改进的具体举措,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针对性改良;(三)反思性教学讲求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在互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是表象的,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话题方面的讨论,还是对客观事物观点上的争辩,这些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外在的交流。反思性教学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内在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细微变化,以学生反馈来自我评价授课的效果,同时通过让学生写上课体会、对教师上课方式方法提意见、建议等形式,来获取深层次的教学反馈信息,为下一步的总结与改进打好实践基础。

二、反思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每一节课的结束都是一次教学过程的完结,由于教材变化的细微性,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案习惯于处于一种“换汤不换药”的状态。而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彻底告别了“备一次课教好几年”的“吃老本”做法。每一次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个循环中,教师始终是主角,始终处于主动状态,这无形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教师要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不仅是课堂内容的丰富,讲解的不仅是课本上的重点,同时要围绕知识点开展“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与联系,在为学生解答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多地涉及相关联的背景与内容,为学生呈现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在反思性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开展针对性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答疑释惑、在讨论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丰富思维经络。在这种讨论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所谓组织者,就是教师是讨论话题的设计者与讨论氛围的营造着,发动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参与者要求教师率先参与讨论。率先抛出观点引导学生参与。不过,在讨论准备阶段,教师要事先尽更可能多地掌握与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为讨论提供知识支撑。

(二)教师要更懂得察言观色。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应成为教学的有心人,除了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外,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授课内容的兴趣程度、对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通过学生的反馈与反应来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点。

(三)教师要成为因材施教的专家。每一个学生群体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喂饱”拔尖的学生、如何照顾落后的学生、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都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效的优劣。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提炼出个性化的提升与帮扶方案,力争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教师有意识的优化而受益,只有这样,反思性教学才具有广泛性的实践与推广意义。

三、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反思性教学的亮点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交织作用,目前,反思性教学更多的是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很好的运用。之所以没有被大范围的采用,主观方面:(一)教师思想上普遍存在上进惰性。反思性教学繁琐的程序,额外增加的总结、改进等教学任务使很多教师弃之不用;(二)学生配合度不到位。对反思性教学认识的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的不配合,尤其是学生参与的总结和互动环节,学生往往应付了之,影响了反思效果。客观上,学校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目前,反思性教学并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鼓励推广反思性教学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还处于自发状态,难以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没有组建反思性教学研究小组,单靠个体教师的自我总结,探索成果难以快速形成和推广。

四、我的反思性教学实践

英语教学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处于一种教师应付、学生痛苦的状态。社会上对学英语是否有用的争论、学英语主要是应付考试的观点甚嚣尘上。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影响,因此反思性教学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心境更显得重要与迫切。

课前,在备课阶段,我会提前全面了解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并把知识点逐一分列,针对每个知识点开始相关性联想,开始搜集与知识点有关的材料,力求使知识点丰满、丰富、具有可读性,以便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引入相关内容,以内容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记忆事半功倍。另外,每节课课后,我都会布置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为开展针对性讨论做准备。

课中,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是检验教学成效最直接的场所。每一课,在学生进行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及时抛出关键性问题,就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把课本的知识点与难点融在讨论中,通过讨论来解疑答惑,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会怎么样”的原理。在讨论过程中,我还会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反应,并针对学生反映的每个问题,做好课堂笔记。尤其是,问题的提问方式、提出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学生解决问题的踊跃程度、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等都是需要关注与总结的关键点。在即将下课时,我都会让学生用简短的语句写下当天上课的感受,希望老师改进的做法等等,为接下来的反思和总结提供依据。

课后,我都会及时对课堂上的观察笔记进行反思和总结,结合自身搜集的材料,就这种开放型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这样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课堂讨论是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等方面进行详细归结,在每个问题的后面写上教学感受、学生体会和改进思路,并制定下节课的教学计划。

五、反思性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性教学毕竟起源于西方,由于价值观、教育观和社会观的差异,在初始阶段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难免有冲突之处,应该视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可贸然激进,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效果大打折扣。

反思性教学会无形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应该视自身情况适当采用,保证反思性教学的质量,不可为反思而反思。

反思性教学也不是没有缺陷,要取其之长,避其之短。反思性教学讲究的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要把好度的问题,做到恰到好处,既不损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结语

把反思性教学运用于教学实践,就是要着眼于科研与教学,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为科研提供了最肥沃的实验土壤,反过来,科研又能促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反思性教学使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受益、学生喜爱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7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005 ― 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围绕实践标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主体性、实践唯物主义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极大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学术研究层面回顾这些讨论可以依循两条线索:一是理论研究的线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角度继续深入探讨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二是理论研究史的线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本身进行梳理和反思。从两条线索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看:理论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研究对象的解读和阐释,而作为解读主体的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要素将直接影响到解读方式和解读成果。因此,对研究史本身进行反思将有助于增强理论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作为案例,通过梳理和反思这场讨论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

一、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背景及主要问题

这场讨论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78年国内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实践标准的讨论在当时对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同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了条件。虽然这场讨论的锋芒所向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直接针对的是“两个凡是”,其政治意义要远大于学术意义,但它在解决思想政治路线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为后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做了铺垫。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与功能、尤其是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于摆脱苏联教科书模式、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探索过程,都推动了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兴起和展开。1988年初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高校哲学专业博士点哲学体系改革讨论会则为这场实践唯物主义讨论正式拉开了帷幕,同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会,进一步有力推进了国内的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使之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哲学研究的热点,并延续至今。〔1〕

这场讨论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有很多,比如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内涵,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以及它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等等问题,贯穿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或者说,如何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相应地也就涉及到如何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代表性的意见:

一是不赞同用实践唯物主义来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这种意见的持有者或者主张辩证唯物主义、或者主张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二者都坚持物质本体论。他们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基本上是等同于历史观的,但不能以历史观来包括世界观并进而取消世界观。

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其中,主张实践本体论的论者则进一步认为,存在只是实践的存在,本体只是实践的本体,实践本体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人类对本体问题认识的新的历史阶段。

三是主张实践哲学超越论。这种观点认为本体论在今天是一个过时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用一种本体论代替另一种本体论,而是通过实践哲学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哲学的本体论,超越了唯物与唯心的二极对立,是本体论哲学的终结。〔2〕

以上三种见解趋向反映了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建构的基本格局。总的来说,这场讨论使得通过实践唯物主义框架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向逐渐被国内学术界所认同,上述不同见解之间的分歧归根结底在于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性特点的关系的不同理解,而且这种争论至今并未完全停止。

二、国内研究史视域下的这场争论

从以上关于这场讨论的背景和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或者说根本特点,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中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至今仍然有争议。把这场争论里的核心问题放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史中来进行观照,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场争论何以发生及其意义。

在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之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以下几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

其一,主张“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这种传统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双重超越,是对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然后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上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即物质,坚持物质本体论。这也是苏联教科书体系的观点,曾经在国内教科书体系中也占有很长一段时期的“权威”地位。

其二,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这种理解方式并不是国内学者首创,可以追溯到第二国际时期,当时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用“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唯物主义历史观”)来指称马克思的全部哲学理论,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种哲学,而主要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反思前苏联理解模式的过程中也倾向于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一种社会历史理论。但与第二国际时期的研究者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强调的是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否认脱离人的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根本性特点。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坚持认为唯物史观的分析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流派的主要特点,“实践”概念本身也从属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其三,主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二者不可缺其一。在这种观点看来,“实践唯物主义”主要是历史观,如果以历史观来囊括整个世界观而取消世界观,则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因此不可取。〔3〕

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苏联教科书体系自身的问题逐渐暴露,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也逐渐传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且,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状况的巨大变化,“实践”概念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中的核心概念和议题,这就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提出了理论上的进一步要求,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总的来说,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或者说根本性特点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如此集中的、大规模地对该问题的讨论确实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所引发的。这场讨论是国内哲学体系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探讨,对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关系的辨析,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马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推动了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的探索,对于我们今天国内马哲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认识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个简单梳理可以看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的不同提法的出现以及更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入发展的体现。但若换一个角度,今天强调“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从其他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之于其他哲学的特点和意义。今天的研究不应该仅仅纠缠在原则层面上论述到底哪个概念(或者说称谓)更能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而是应该在文本研究、现实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具体概念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些深入细致的分析中,再来甄别、比较几种不同的提法,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根本特点。

三、进一步反思:实践概念的凸显与现实背景

以上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梳理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史,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何特点,这个研究特点与研究方式、研究成果有何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传入中国伊始就不是作为单纯的学术体系被介绍进来的,它肩负着诠释中国现实和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任务,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诠释立场、框架及方式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具备方法论层面的自觉。这种自觉和反思一方面需要通过理论研究的具体深入来予以保证,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对中国现实状况的体认来实现。换言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现实的指导性,是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解读并且立足于中国现实为基础和前提的。

正如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不断追问和探讨,根本上是在寻找一个更好的阐释框架和途径,以此来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面貌及其特性。因此,对这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争论的理解和评价,需要将理论史本身与理论史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回顾与反思这场争论及其引发的问题,除了在学术意义上承认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反思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实践”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下被凸现出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个“实践”概念的发展过程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关系?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实践概念、实践问题的凸显本身就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社会进程相一致。在这共同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是内在统一的。我们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去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用什么样的原则和方式去追求我们的社会发展目标。

从历史的维度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现实状况下,“实践”概念被中国学术界赋予或者说强调了不同的意义和特点。20世纪80年代所强调的“实践”主要是一种“大写”的实践,“宏大叙事”的实践,而且实践的主体主要是民族和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被塑造成一面旗帜高高飘扬,而学术界对于“实践”概念在思想史上的具体涵义、马克思的实践观以及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哲学史上其他的实践观的区别等具体问题则研究得很少。从90年代开始,“实践”概念则发生转向,从大写的实践开始转向具体的实践,从强调集体、民族的实践开始转向关注个人的生活实践。这一转向不仅是因为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更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矛盾相契合的。〔4〕

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向生活世界的拓展也正是时代需求的体现。这一拓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搭建起对话、交流的平台。但同时,这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观照世界的方式是在19世纪的知识背景和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其问题域和论述方式有其固有特点,不能为了追求与现当代哲学的契合而丧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当展应该是文本研究、现实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的齐头并进,并且是在研究者保持自身方法论自觉的前提下实现的。

从以上简要的梳理和反思可以看到,尽管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距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当时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新特点的出现,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遇中,过去的庸俗化、片面化理解使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存有偏见。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来说,这就既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学术基础,又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问题、现实需求,在这两方面的“合力”中切实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将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于中国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和促进当下的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这也应该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根本目标和实践旨归。

〔参 考 文 献〕

〔1〕郭建宁.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5-251-271-277.

〔2〕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会专辑〔J〕. 哲学动态,1988,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8

论文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分析;总结;理性

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源自20世纪80年西方发达国家,他是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方式。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提倡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过去教学经验进行回忆、总结、思考和评价,并通过积极的、有意识的反思来梳理总结教学效果,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反思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中,由于教师在专业水平上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导致教师具有绝对的学术权威,再加上“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育思想在学生与教师的脑海里都根深蒂固,尤其是英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素质差距,限制了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和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看重的是在年终考试考核中,学生在成绩方面的表现,在平时,教师缺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常性、理论化的总结环节,很少有教师主动对学生的日常评价进行搜集,很少提出针对性提升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想法,而反思性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要求教师在原来教师教、学生学的基础上,讲求主观能动性的介入与反思,引入了学生的反馈,更好地激发出教师的发展潜能。

(一)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立足书本教学的同时,又要跳出书本,在教学中更多的融入教学大纲中没有涉及的人文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关联性知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反思性教学讲求的是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在每次课后,教师都要对上课内容和学生反馈进行有效总结,分析教学得失,并提出改进的具体举措,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针对性改良;(三)反思性教学讲求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在互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是表象的,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话题方面的讨论,还是对客观事物观点上的争辩,这些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外在的交流。反思性教学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内在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细微变化,以学生反馈来自我评价授课的效果,同时通过让学生写上课体会、对教师上课方式方法提意见、建议等形式,来获取深层次的教学反馈信息,为下一步的总结与改进打好实践基础。

二、反思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每一节课的结束都是一次教学过程的完结,由于教材变化的细微性,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案习惯于处于一种“换汤不换药”的状态。而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彻底告别了“备一次课教好几年”的“吃老本”做法。每一次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个循环中,教师始终是主角,始终处于主动状态,这无形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教师要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不仅是课堂内容的丰富,讲解的不仅是课本上的重点,同时要围绕知识点开展“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与联系,在为学生解答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多地涉及相关联的背景与内容,为学生呈现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在反思性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开展针对性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答疑释惑、在讨论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丰富思维经络。在这种讨论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所谓组织者,就是教师是讨论话题的设计者与讨论氛围的营造着,发动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参与者要求教师率先参与讨论。率先抛出观点引导学生参与。不过,在讨论准备阶段,教师要事先尽更可能多地掌握与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为讨论提供知识支撑。

(二)教师要更懂得察言观色。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应成为教学的有心人,除了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外,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授课内容的兴趣程度、对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通过学生的反馈与反应来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点。

(三)教师要成为因材施教的专家。每一个学生群体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喂饱”拔尖的学生、如何照顾落后的学生、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都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效的优劣。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提炼出个性化的提升与帮扶方案,力争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教师有意识的优化而受益,只有这样,反思性教学才具有广泛性的实践与推广意义。 转贴于

三、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反思性教学的亮点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交织作用,目前,反思性教学更多的是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很好的运用。之所以没有被大范围的采用,主观方面:(一)教师思想上普遍存在上进惰性。反思性教学繁琐的程序,额外增加的总结、改进等教学任务使很多教师弃之不用;(二)学生配合度不到位。对反思性教学认识的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的不配合,尤其是学生参与的总结和互动环节,学生往往应付了之,影响了反思效果。客观上,学校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目前,反思性教学并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鼓励推广反思性教学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还处于自发状态,难以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没有组建反思性教学研究小组,单靠个体教师的自我总结,探索成果难以快速形成和推广。

四、我的反思性教学实践

英语教学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处于一种教师应付、学生痛苦的状态。社会上对学英语是否有用的争论、学英语主要是应付考试的观点甚嚣尘上。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影响,因此反思性教学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心境更显得重要与迫切。

课前,在备课阶段,我会提前全面了解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并把知识点逐一分列,针对每个知识点开始相关性联想,开始搜集与知识点有关的材料,力求使知识点丰满、丰富、具有可读性,以便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引入相关内容,以内容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记忆事半功倍。另外,每节课课后,我都会布置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为开展针对性讨论做准备。

课中,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是检验教学成效最直接的场所。每一课,在学生进行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及时抛出关键性问题,就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把课本的知识点与难点融在讨论中,通过讨论来解疑答惑,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会怎么样”的原理。在讨论过程中,我还会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反应,并针对学生反映的每个问题,做好课堂笔记。尤其是,问题的提问方式、提出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学生解决问题的踊跃程度、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等都是需要关注与总结的关键点。在即将下课时,我都会让学生用简短的语句写下当天上课的感受,希望老师改进的做法等等,为接下来的反思和总结提供依据。

课后,我都会及时对课堂上的观察笔记进行反思和总结,结合自身搜集的材料,就这种开放型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这样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课堂讨论是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等方面进行详细归结,在每个问题的后面写上教学感受、学生体会和改进思路,并制定下节课的教学计划。

五、反思性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性教学毕竟起源于西方,由于价值观、教育观和社会观的差异,在初始阶段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难免有冲突之处,应该视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可贸然激进,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效果大打折扣。

反思性教学会无形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应该视自身情况适当采用,保证反思性教学的质量,不可为反思而反思。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9

2注重实效,讲究方法

2.1抓住重点,引向深入

有时为了将讨论引向深入,组织者可以有意识地充当“反方”。“反方”和“正方”通过各自的论点、论据,推动着辩论不断展开。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讨论往往会在争论、辩论中走向深入。在讨论中,要提倡畅所欲言,鼓励讲真话,讲心理话,积极探讨问题。允许提出不同的学术观点。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观点,要通过讨论予以纠正。要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坚持以理服人,不要轻易上纲上线。

2.2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泛议论

在学习讨论中,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和完整的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有三个方面:(1)社会生活实际。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2)本单位和本部门业务工作的实际。(3)个人思想问题和其他问题的实际。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学习也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往往能解决人们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或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推动和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能够将一些个人思想上的消极、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有利的因素。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10

引言:习题讲评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课堂是习题讲评的主要阵地,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习题讲评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适当的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可以是引导者,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习题讲评方法。根据研究表明,在习题讲评过程中,巧妙运用讨论法是提高习题讲评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讨论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讨论法在化学习题讲评中的意义探究

1、讨论法有助于学生在习题讲评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习题讲评中,运用讨论法解题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互动性、研讨性等鲜明的特征。运用讨论法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在讨论中掌握习题解答技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习题讲评的主讲者,老师起辅助指导作用。这样的习题讲评方法变的活跃,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自主性。在讨论中,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和技巧,就可以实现对某一问题的全面了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在习题讲评中掌握技能和知识。

2、 运用讨论法拓宽学生解题思维

3、 化学习题的讲评课堂不是老师一味的讲解,而是老师和学生互动、互相交流的课堂。运用讨论法,有助于开拓学生考虑各种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对习题中所提出的某一现象进行一场具有实际意义的讨论,那么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对还是错,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相互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转换,同时还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探索知识,验证知识。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来看,高中学生最头痛的一类题目是计算题。这类题目在学生考试当中得分也比较难。在习题讲评时,运用讨论法,让学生懂得如何用符合化学规律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解答问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有关分子式计算时:

4、 例 12.0 g含两种化合物(由常见元素组成)的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盐酸,释放出2.94 L气体(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相同温度下空气密度的1.52倍.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53.2%,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稀碱溶液.通过计算分别写出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5、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不溶性物质的摩尔质量约为30或30的整数倍,则可以推出只有60合理(结合其他性质可推出是二氧化硅);又因为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然后把体积2.94 L,折算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0.13 mol,即二氧化碳的质量约为5.78 g;再由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折算成盐的质量,最后进行讨论.(1)若该盐为碳酸钙、碳酸氢钾,则假设与题意矛盾(两种化合物中的任何一种的质量已经超过12 g了).(2)同理,碳酸钠或碳酸钾也不可能.(3)但下列这些组合应该可以:二氧化硅与碳酸氢钠、二氧化硅与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二氧化硅与碳酸氢铵等.

6、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已知信息,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一定的预测和推断,然后一起交流和讨论。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讨论氛围中,习题讲评不再乏味枯燥,激烈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到拓展,思考问题的方法变得灵活多样。

运用讨论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习题讲评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化学习题讲评中更好的应用讨论法,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一下。

二、如何在习题讲评中高效应用讨论法

在化学习题讲评中,要想高效应用讨论法,首先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分组。分组后,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但是关键在于要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发言。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把程度层次不齐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让小组的整体水平一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让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讲解,使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学生之间平等共勉,共同进步。其次,老师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 ,把小组的解题方法展示给大家,最后再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讨论和评价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出最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方法。比如:让学生应用类比讨论法,讨论和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的异同。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收集资料,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通过实验,再加上理论材料,学生通过讨论,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在习题当中也会很快做出解答,效率也会的到提高。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总结,同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讨论学习的成功,合作学习的喜悦。如在刚才提出的各种反应的异同问题上,老师要对讨论的比较全面的小组给予表扬。积极鼓励后进生发表自己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领略和体会到讨论法的巧妙之处,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团队精神,也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应用讨论法,是化学习题讲评课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激情。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习题讲评中讨论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的分组讨论,有效的运用类比讨论法,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讨论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不仅让化学习题讲评课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自己成功,还会使习题讲评课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陈建.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3).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11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课堂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都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课堂讨论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理想和现实还是有一定距离,因此我将针对课堂讨论进行一些阐述。

一、理想中的“你”——互动生成,层层递进

数学课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讨论教学的广泛展开,不仅是因为它是课标理念的体现,也是因为如果将它运用得当,课堂就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舞台,成为了学生积极思维、闪现智慧灵感的场所,课堂也将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由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索的时间,还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的机会,而课堂讨论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课堂讨论,增添趣味

数学往往是枯燥的,那么为了防止这样的特点被课堂的严肃氛围所掩盖,教师除了利用有趣的情景、激发兴趣外,教师围绕目标达成,精心设计讨论活动的主题,围绕主题布置互动交流与探究任务,将引领学生带着思考与好奇心开展聚焦问题的讨论与对话,不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产生新的不同认识。一位教师在执教《年、月、日》为了引导学生认识2月的特殊性时,营造了这样的情境:“我有一个好朋友生日快到了,去年我送了她一个洋娃娃,今年我打算送她一个音乐盒,我想翻看日历查阅一下那天是否是周末,但是我发现今年的日历没有那天,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去年的日历有这一天,今年她的生日却消失了呢?”接下来引导孩子进行一小段课堂讨论初步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此一来,激发了孩子求知欲,让他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提起兴趣。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而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这样的课堂讨论既减轻了学习的紧张感,又增添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2.课堂讨论,提高效率

课堂讨论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方法。而课堂讨论往往是学生学与思、学与论的有机结合,它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恰当地运用课堂讨论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还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课时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共同讨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反从前直接对孩子进行周长公式的灌输,而是通过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的形式,重在让学生自主选择、优化算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讨论,发展思维

当下数学课堂中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讨论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方法。课堂讨论也是学生学与思、学与论的有机结合,它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把他们的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一年级进行《9加几》的教学中,如果直接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那么方法会有很多,虽然这也符合算法多样的要求,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尽量帮助学生进行算法优化,因此我就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觉得简单的方法,并在小组中说一说原因以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再进行课堂讨论,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演示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们都乐于接受,在经历有趣的操作之后,还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他们刚刚讨论中的思维过程,这样才会使学生课堂讨论中维持学习兴趣,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现实中的“你”——重形轻质,流于形式

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采用,它的种种好处,似乎在教师们的心中已形成共识,但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课堂讨论只是一种形式主义,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

1.敷衍敷衍:不会说

讨论主题学生在讨论中几乎不提及而是在敷衍老师,说说笑笑,哄哄闹闹,看起来热热烈烈,实际上毫无收获,这样的课堂讨论过程欠妥,收效也不高。另一方面课堂讨论一般又分为四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两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对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相对减弱。而同桌讨论一方面冷场的多,充分讨论的少,另一方面也很难就重要问题迸行讨论,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

2.无聊无趣:不想说

学生参与度不高,常常处于被动参与课堂讨论状态,常出现老师提出讨论话题无人回应或只有个别学生做出回应的情况,学生不愿参与或“被迫参与”,对老师提出的讨论问题不感兴趣,不愿参与到讨论中去,致使课堂讨论不能顺利进,有的虽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但对于讨论问题不假思索,草率应对,人云亦云。

3.唠唠叨叨:说不完

学生表现失控,教师无力回天。课堂讨论,往往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讨论的主体,教师主要对讨论加以引导、控制。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学生表现失控,教师掌控不了大局的情形。教师的“掌控不了”主要表现在:对课堂纪律控制不住,课堂混乱,学生异常兴奋,对讨论主题控制不住,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话题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脱离教师讨论初衷。

其实之所以这样的课堂讨论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设置问题时考虑不周全,主要原因归纳为:

其一,分组不合理,小组讨论的组织率低。小组讨论时,因为教师的暂时“不参与”导致小组中暂时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千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参与率低,中等生和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得出问题的结论。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只顾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大部分中等生和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使得讨论的效果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二,问题难易程度设置不合理。有的教师在设置讨论问题时,不了解学生的起点状态,设置的问题过难或过易,讨论问题拘泥于课本,脱离学生生活,不切实际。一些教师在设置讨论问题时直接选择课本上的内容作为讨论主题,远离学生生活。

其三,教师缺少引导,学生不会正确使用课堂讨论方法。课堂讨论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离开任何一方,讨论都不能高效顺利完成。然而,在目前的数学课堂讨论中,“讨论”常常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而目前课堂讨论形式单一,忽略其他的分组形式而习惯性地采用同桌2人讨论或邻桌4人讨论的方式。

三、平衡理想与现实,生成有效课堂讨论

基于以上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想使课堂讨论真正具有教学价值,必须对课堂讨论进行改革和创新。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讨论话题要有选择——针对性

从教师层面上来说,要言简意赅让学生明白讨论中心,从而开展恰当的讨论,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认识周长》情境为例:“一只瓢虫在树叶的A点,想喝到树叶B点处一点露水,它要爬多远?”从动物生活中引出求物体某个面周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便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认真学习当天内容。反之比较简单的、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的问题不必讨论,通过看书就能够懂的也不需要安排讨论,如果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毫无价值,则会出现学生讨论时漫不经心、无聊闲扯甚至嬉戏的情况,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教师的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质量的好坏,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才可能引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达到期望的讨论效果。

2.讨论组织精心预设——层次性

小组讨论时,易出现讨论脱离主心骨的局面。有优等生的小组中,这部分孩子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意识,导致讨论参与率低,造成中等生和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得出问题的结论。因此在组织讨论之前就要明确分组,科学对孩子进行分组,把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通常由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中下等生组成一组,做到组内质异,组间质同,也体现了公平性。在数学课堂中展开讨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只有使各类学生都积极这参与讨论,这样的教与学才是其乐无穷的。

3.小组讨论注重指导——方法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讨论经常会出现一些低效的现象,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讨论,不知道讨论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讨论方法的指导,根据讨论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当选用不同的方法,提髙讨论的有效性。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最后是教孩子学会倾听,倾听是会学习的体现,在别人说话时,不自高自大,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发言,而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发言,并学会用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才能进步得越来越快。

4.讨论反馈提升实效——实效性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制定规则,特别是多人参与的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之前,必须协同学生制定讨论规则或须知,这样才能做到课堂讨论能放得下去,也能收的回来的效果,而讨论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反馈和反思,反馈是通过各种形式把讨论结果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师就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讨论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但在判断 “正方体是长方体”时却发生错误,这时候教师便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他们的特征,明确:正方体不仅具备长方体的特征,还有自己的特征,而长方体不具备正方体的所有特征,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是由于讨论效果的及时反馈,才促进了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反思就是信息的反馈和内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例如:在教《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探索、比较、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时。引导学生反思,问他们:“今天我们在学习中,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呢?这些方法又是怎样运用的呢?在其他情况之下,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吗?”学生听完提问之后,就陷人了反思。很快有学生举手回答,让学生通过这些认识到这些方法还能够迁移到认识别的图形特征的过程,体会这种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而且讨论也能落到实处。

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是学生互相学习主动探索的途径,是有效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讨论的内涵,不能只顾讨论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在讨论前、中、后期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才能发挥课堂讨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平衡理想与现实。

【参考文献】

[1] 朱延东. 对小学数学课堂讨论有效性的思考[A].新课程研究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篇1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每一个老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都会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与失,通过写教后感、教学案例、教学心得来提高教学反思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反思谈几点体会。

一、反思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效果关系到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思维由浅入深,进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良好的课堂 导入,优如一座沟通的桥梁,衔接旧知识和新知识,还可以以旧知识的巩固带动新知识的理解。当然在导入时,应先了解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知识水平,设置更高一级的知识水平,才能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要求,此外有效的导入还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二、反思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大环节的策化上,让过程的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课堂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转的格局,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着,鼓励主动探索,大胆质颖。

在组织教材上,应根据教学目的,仔细斟酌教学密度、广度、深度和速度的安排,不能随意性很大,时而过难时过快,挫伤学生学习信心。时而过浅过慢,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时间设置上,应研究一堂课的复习提问、新授知识、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的时间,应当堂完成本节课教学计划,不能留尾巴。

三、反思师生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让学生享受成功,体会失败,释放喜怒哀乐,把学生视为生动而丰满的情绪流动过程。教中反思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发展上,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作为平等关系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教师在讲课中偶发灵感,学生思维中闪现智慧,教学生出现新问题、新见解、新教法,都给教学带来生机。如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给出方程编写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并让学生交流评议,这样有能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题的背景通过借鉴书本完成。

四、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但由于人数较多,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今后还可适当增加。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反思教学讨论

课堂上之所以要开展讨论,是因为教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疑惑,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合作,通过讨论,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了疑惑,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分析,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彼此的成果。课堂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是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的过程。不能把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时简单的问题根本不需讨论的问题为了形势而讨论,师生共议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讨论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如不能体现数学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讨论能激发思维,活跃气氛,更主要是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五、反思个体,优化学科素质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课后思”:一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记,这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周后思”、“单元思”,就是一周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期中质量分析,这是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整合思考,也可一学期、一个学年教学的反思,教后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日月积累,进行反思,记录自己平时的所做、所思,是最有实用价值、最有效的自我教育。

六、解题的反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