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0 22:43:54
药剂学篇1

张教授十分重视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并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多年来,他参加了《药剂学》3种版本(朱金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年;顾学裘主编、张汝华副主编,统编教材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奚念来、顾学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的编写。他主持编著和与人合著的书还有《常用药物制剂》(辽宁人民㈣扳社,第1版,1975年;第2版,1979年), 《药物制剂注解》(顾学裘主编、张汝华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1981年), 《片剂的制造工艺和原理》(与郑俊民合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是我国第一部侧重于片剂理论著), 《工业药剂学》(张汝华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 《部级药物制剂新产品开发指南》(张汝华主编,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1998年出版)。

张教授是部级重点学科――药剂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对药剂学及其下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率先在国内开展粉体学新领域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粉体学是物理药剂学近年发展起来的重要领域,是固体制剂研究和生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固体制剂的原料、辅料及中间体的粉体学参数国体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是固体制剂从传统的经验生产向科学的量化生产转变的技术之上纪70年代末,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对粉体学在固体制剂中的应用极为重视,且广泛用于生产,而我国存此领域的研究还处空白。张教授为改变这种情况,积极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中。两年中,他埋头于资料室、图书馆,查阅近30年米就爱关的文献资料,记录卡片上千张。与此同时,他带领其团队大胆实践,克服多种困难,自己设计纽装了测定”力参数的仪器以及润湿角测定仪等。这些仪器成本低、性能好、精度高,可测定压片过程中多种参数,为进一步研究原料、辅料的压缩特性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全国统编教材《药剂学》中,第一次写进了“粉体学”一章。其研究成果对改善我国固体制剂的质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教授能急国家之所急,积极地进行科研立项。他承担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可压性淀粉”的研制。由于对粉体学已有研究,此项目方案设计科学,提前两年即完成了任务。此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并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受到国家医药管理局的表彰。“八五”期间,他组织承担的“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和“粉体工学及其在片剂中的应用研究”两个攻关项目均按期完成,通过了国家验收。他指导完成的另一个攻关项目“粉状纤维素”的研究,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表彰。在中西药物制剂研究中,他与人合作研制的“妇宁康”片获辽宁省科学进步奖;合作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益津降糖口服液”获国家新药证书;主持研究的“盐酸尼卡地平葡萄糖注射液”获国家新药证书、生产批件。在药物细粉末包衣技术研究中,他研究出具有肠溶性、缓释性和掩盖不良嗅味等特点的微型胶囊生产技术,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其“制备无味药物微囊的喷雾干燥工艺”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他又将上述专利技术应用于“红霉素肠溶散剂”、“阿奇霉素细粒剂”、“罗红霉素细粒剂”等多个部级新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均获国家新药证书、生产批件,并转化生产,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新药阿奇霉素细粒剂(微囊化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张教授一生为人正直、心胸坦荡,不为名利、不计得失,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勤奋工作、不懈追求。张教授一生工作出色、成绩卓著,发表学术论文134篇,申请专利10项,荣获国家优秀专利奖、辽宁省技术发明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沈阳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劳动模范,于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殊荣。

张汝华教授作为我国药物制剂学科的前辈、学术带头人,成为了我们后来者的光辉榜样!发表文章

药剂学篇2

转变教学方式. 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把药剂学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生角色互换. 选择适宜内容,让学生上台讲课,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备课、上课、总结和归纳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学会备课、制作课件,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 采用对比法授课.

“药剂学”中的许多剂型既有差异也有相同点,采用对比法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剂型的特点和要点. 如在讲气雾剂、粉雾剂和喷雾剂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讲授;在讲散剂、颗粒剂的特点、概念和质量评价等内容时,则可借助对比(和片剂对比)法,更便于记忆.

药剂学篇3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68-02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处方设计原理、生产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其课程内容涉及化学、物理、数学、医学基础学科、临床治疗学及高分子材料学等学科知识[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药剂学的内容更新更为频繁,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已远不能满足药剂学学科的教学任务,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结合药剂学课程实践经验,总结了几点心得。

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能埋怨学生激而不发,学习无兴趣。魏书生老师认为,兴趣象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存在着,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能否点燃学生兴趣。其实,同学们在就业的压力下,对于专业课的重要性还是存在着比较深刻的认识的。所欠缺的就是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方法,我们教师讲到某些内容的时候,可以举些大家日常生活比较关注的问题。例如:在讲到药用辅料时,可以联系到使用了这些添加物相关的食品,并给学生大致讲解这个食品里的食品添加剂,让学生可以自行分析和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研究本课程的积极性。或者讲到表面活性剂时,增加香皂、手工皂的制作方法、步骤。同时,介绍适合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网站,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自己学习。课后一周,有学生很兴奋的告诉我,自己成功的做了一个精油皂,甚至有学生和我交流可以添加哪种物质保湿效果更好。讲授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时,可以收集一些已吸潮的散剂和变色注射剂的样品和外观变色的片剂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变质制剂,从而引出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的探讨和稳定性的测定方法。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另外,我认为对于学习药剂学的学生来说,除了强调现代技术之外,古代的制药文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但是历史文化却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逐步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古代的还是近代的,与课本密切的还是不太密切的我都会利用自己的课堂来逐步积累,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对于药剂学的认识和热爱更加深刻。

2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翁

其实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感受、理解知识,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冲破目前还普遍存在地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的坐着,师生之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局面。通过给定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制作ppt,上讲台讲解,老师点评,让学生充当“老师”角色,老师充当“学生”角色[2]。如在上课前一周,将全部学生分组,把部分易懂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各组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文献,收集与该内容相关的资料,写出教案,制作课件。每组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述,由任课教师打分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指正。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人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活跃了学习气氛,既强化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药剂的制备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过程,涉及很多物料、机械设备和单元操作,故仅仅用文字、图表、图片等方式,难以使得学生对制备过程产生直观而深刻的印象,难以使学生了解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深涩难懂。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信息容量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药剂具体制备教学中显示了其强大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生产过程和实验室制备过程,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有效地帮助学生的理解,可以使这些设备和操作过程在课堂上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其工艺过程,直观的了解最新制备技术,对后期的实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裨益。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备集图片、文字、声音为一体的课件,全方位展示制药企业的车间设计、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使不易口头表述清楚的制粒、整粒、压片、包衣等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变的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第三篇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内容中一些原理比较抽象,采用图形、动画的形式将抽象的难点内容视觉化、立体化,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可以增加下载的新信息新闻、图片、研究成果等内容,使学生们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使学生认识到药物制剂的发展日新月异,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开阔学生们的眼界。

在重视信息化教学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粉体学基础、流变学基础等纯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难理解。因此,准备这些讲解内容时,可用课堂示教或例子来解释枯燥的理论。如在讲解粉体学中休止角时,可准备几种不同性质的粉粒,当堂示范测定方法,便于学生理解休止角的含义、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同时也可活跃课堂气氛。

4 进行归纳总结

药剂学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和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且较散乱,很多同学都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知识点的遗忘率较高,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在难点和易混淆的内容中,采用表格形式归类总结易混淆的地方并将所学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比较,将教材中分散的项目归类在一起,相同点区别点一目了然,学生记忆更深刻。比如药剂辅料是制剂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的教材都是按照剂型进行编排,而且很多辅料又有多种用途,学生普遍反映较难记忆,在进行处方设计时无所适从。在讲授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一些应用频率比较高的辅料列出来,再从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异同列表格表述,这样学生记忆更清晰,又能够区分开来。微囊的制备方法有一定的共性又各具特点,采用列表比较分类的方式讲解,学生加深了理解,又能精简内容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5 建立反馈机制

在大学教育中,除了教学时间外,授课老师一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较少。这正是大学教育的特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学生百思之后仍无法解决问题,将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适当加强师生课外交流是有必要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方法很多,传统的方法为面对面直接交流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如在课堂上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开放式提问、增加自学效果检查环节、观察讨论课上的发言以及与学生交谈他们对课堂的反映,对于通过直接法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往往可以现场感知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并可在现场解决存在的一部分问题[4]。但是现在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在课堂上发问,更别提反馈,对于这种现象,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如采取匿名调查问卷、电子邮件、QQ交流等形式,这样更能获得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并能针对学生个体解决教学问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奇英.药剂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93.

药剂学篇4

(二)“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对应的岗位分析以上调研表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制剂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主要就业岗位为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这就提示我们,未来“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应主要与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相对接。

(三)“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对应的职业标准分析以上调研表明,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是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其对应的职业标准分别为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因此,应参照以上两种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分析从“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所对应的岗位、职业标准来看,“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制剂和调剂两大部分,至少应涵盖表4所列的四大部分内容。其中,制剂生产操作、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为以往药剂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合理用药、处方调配在以前的教学中鲜有涉及,今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并重点学习。

二、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建议

(一)课程目标设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剂型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处方及处方调配、药房管理、合理用药等知识与技能,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制剂生产与药品零售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考取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资格证书(四级)打好基础;在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科学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为全面发展服务。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课程内容选取应与职业标准对接,符合学生实际。内容应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组织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工作任务。重视教、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突出实践教学,实训、实验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药剂学篇5

(二)课堂互动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一些内容。而工业药剂学的内容本就繁杂,若满堂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沉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不利于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由灌输式的教学改为启发、参与式的教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例如讲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剂型和工艺,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剂的处方、设计方法和制备过程等内容,课堂上再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教师和其他同学则通过旁听和提问的方式参与。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堂内容的考查以往每当课程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布置课后的思考题或习题等,这常常会导致同学之间抄袭现象的发生,教师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此,我们以实际生产中涉及的综合性问题设置作业,让学生开动脑筋,查阅资料,自己去解决,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种考查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的知识,效果良好。

二、实验教学篇

工业药剂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习理论知识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实践,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所以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既有验证又有巩固的作用。

(一)实验内容传统的工业药剂学实验内容通常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按照已有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依葫芦画瓢,不太需要思考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一些调整,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重视综合性实验,辅以设计性试验。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是实验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4]为避免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出现重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忽视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偏向,弥补验证性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我们在问题导入式实验教学法、示教系统演示性实验教学形式及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三个方面加以改革,以提高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夯实基础。综合性实验的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和相关课程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锻炼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较高层次的教学实验,能对实际科学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这类实验是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延伸,具有综合性、典型性、探索性和部分设计性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查找和阅读各种参考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行选择实验仪器,独立地操作、测量、观察和记录实验的现象和数据,研究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完成实验,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虽然设计性实验的周期较长,又容易出现失败的结果,但却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所必需的。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教师首先应选定合适的实验题目,根据实际的实验经费条件,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开设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性思维。

(二)实验教学形式在实验教学的形式方面,我们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每做一项实验之前,学生都须提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都必须做出相应的书面汇报。实验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定为平时的考核方式之一。这样做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内容的展示方面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态演示可直观地剖陈实验过程的基本原理。再次,由于实验室设备与药剂工业生产设备差别较大,进行实验室教学时还应结合相应的工业流程进行讲解。

药剂学篇6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 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 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药剂学篇7

1结合化学成分性质分析

处方剂型选择在方剂绪论中提到中药最常用的剂型———汤剂。“汤者,荡也。”汤剂往往起效快,作用突出,因此历代古方多以汤剂为主,命名亦是多出现“汤”字。例如桂枝汤、小青龙汤、完带汤等等。但是稍加留意的,有些古方的剂型为散剂,如银翘散、藿香正气散、四逆散等。为什么古代医圣特别选择散剂?带着该疑问启发学生思考:用汤剂合适还是散剂更合适?以银翘散为例,该方组成药味有: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这些药材气味芳香,从化学成分上分析则多含有挥发油。采用水煎的方式,一方面不利于挥发油的溶出,另一方面火候大了又容易导致挥发油的耗散。因此我们的先贤则采用最简易的办法,直接将芳香性药材打成粉末直接冲服,或者打粉后(有利于挥发性成分的释放)再用水速煎。基于此拓展开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处方中有多味富含挥发油的药材,这类处方开发成现代中成药,选择什么剂型最佳?是滴丸、软胶囊、丸剂或是片剂等等?

2结合方剂的功效和毒性分析

剂型的选择丸剂虽是一种常见的剂型,但往往也包含了很多考虑因素在里面。这包括:一般具有补益功效、服用时间相对较长的方药,例如六味地黄丸,做成丸剂既能保持疗效持久,又方便服用;或有毒性的舟车丸,做成丸剂可抑制药物的毒性效应;或需要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减缓药效强度的桂枝茯苓丸。目前,市面上由古方开发出来的中成药剂型多样,可以进一步根据处方的功效启发学生思考成药剂型选择的合理性。例如二陈汤是治疗湿痰症的代表方,做成中成药剂型一般不宜选择蜜丸或蜜糖浆,因为蜂蜜具有滋补作用不利于祛痰湿,可以考虑采用口服液、片剂、胶囊剂等。对于左归丸、人参养荣丸、右归丸、大补阴丸等之类的补益方,成药采用蜜丸一般效果可能优于浓缩丸,因为这些处方中既有植物药又有动物药,浓缩丸的生产工艺过程可能会使得部分有效成分流失。

3根据功效和毒性分析

处方煎煮方法的选择大家都明白解表剂一般需要“武火快煎”,例如吴鞠通特别强调煎煮银翘散时“香气大出则取服”,这也是避免有效成分过分损耗的原因。但是实际应用中,患者还面临一个困惑:需不需要翻煎?翻煎后的汤药疗效是否改变?学生则不清楚。这时候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根据挥发油易挥发、易氧化的特点,处方已经经过“武火快煎”,第一煎之后大部分挥发油已经消耗的差不多,再煎则“轻、清”之气无存而“味厚入中焦”,已无解表功效;因此,含有大量挥发油的药材处方,一般无翻煎的必要。同样,对于含辛散药味比较多的处方,例如理气剂的方,一般也不建议久煎、翻煎。但是对于味厚药味较多的处方,例如补益剂、治(内)燥剂、治(内)风剂中的方,一般可以考虑久煎、翻煎以提高药材利用率。对于含有毒药味的处方,合适的煎煮方法是降低毒性的关键措施。例如细辛有“用不过钱”的说法,并且现代药典规定细辛用量不宜超过3g。但是张仲景等医家均广泛应用细辛于临床,《伤寒论》中用细辛的方,每方用量均超过3g,怎么没有史书明确记载仲景方会引起中毒呢?这是由于细辛中含有黄樟醚,这是一种对热不稳定的有毒成分;在汤剂中煎煮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汤药中黄樟醚含量较低不足以引起毒性反应。按照《伤寒论》含细辛方的煎煮方式,一般煎煮时间会超过1小时,所以不显示毒性亦不奇怪了。细辛“不过钱”的说法这实际是指细辛药材打成粉末直接口服的剂量不宜“过钱”。同样,附片、川乌等的有毒成分对热敏感,久煎能够有效地降低汤药毒性成分的含量。

4根据处方药物成分分析

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目前,中、化学药联合用药已较为普遍。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然而若配伍不当,则可产生毒副反应。笔者查阅文献报道,常见的混合药用禁忌有:1)含有乌梅、山萸肉、陈皮、木瓜、山楂等有机酸成份的处方或中成药与磺胺类、大环类内酯类、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合用,因尿液酸化,可使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增加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引起结晶尿或尿血;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肝毒性,甚至引起听觉障碍;可使利福平和阿斯匹林的排泄减少,加重肾脏的毒副反应。2)有些中西成药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合用后药理作用相互加强产生毒副反应。强心苷有较强的生理效应,过量则会引起中毒。如六神丸、救心丹等含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等强心苷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毒毛花苷K等强心苷类药物同用。发汗解表类成药如防风通圣丸、通宣理肺丸等与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安乃近等合用,可导致发汗太过,产生虚脱。3)药效学发生拮抗作用而产生毒。如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等各种糖、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从而减弱胰岛素、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等降糖药的药效。类似相关的中药复方或成药在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需要授课老师指引学生去关注、积累经验,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发挥的专业优势。

药剂学篇8

另外,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利用表格、图形将重要知识要点整理、归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然后通过大作业的方式,分析具体的药物制剂,从药物性质、剂型理论、剂型设计、辅料优选以及制备工艺设计,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将药剂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专业实验的设置既包括验证性实验(溶液剂、软膏剂的配制),又有设计性(茶碱缓释片的设计)和综合性实验(阿司匹林的制备、制片及纯度分析),同时包含药厂车间的生产实践,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制药过程与产品链,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药剂学课程知识点较多,内容分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主次分明,抓住重点和难点。代表性的剂型及相关理论,要详细讲解,并放慢语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不具代表性的剂型,则简单介绍或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除此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注重教与学的交流教与学两者是对立统一体,其主要矛盾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一致,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一致[9]。在之前授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很认真地准备一节课,把每个概念、知识点都讲得准确、条理,仍会有一部分同学不认真听课。后来通过跟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在之前的教学中只考虑了“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因此,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地情况下,基于学生对学习、就业、深造等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得到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和指导。我们的做法是:在讲授新的剂型之前先由同学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相关问题,接着教师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然后再由同学们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课堂气氛也较活跃。

2、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药剂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基本概念、定义、剂型的设计原理等知识。对学生而言,各类剂型单靠文字描述较枯燥且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课堂上应辅以剂型实物、模型、幻灯片展示很有必要。如讲片剂时,准备一些形状、颜色各异的药片:普通片、异型片、包衣片、中药片、泡腾片、缓释片等,首先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结合幻灯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最后采用动画或教学短片的形式展示药物制剂的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构造。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产实践的认识能力,为后面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以及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对于本科生而言,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基础性的,较少接触学科较为前沿的知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将科研工作的新进展、科研思想和创新思维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也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科前沿,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专业实验、生产实践、各类科研课题的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典型药品或制药过程技术的问题为教学项目,要求学生以创新的思维理念,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产品链或生产技术的构思与设计,展示与答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综合能力与素质。

药剂学篇9

二、教学方法

(一)直观式教学法兽医药剂学的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和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可以将公式的推导过程以板书的形式一步一步加以展示,而示意图等则可通过挂图或多媒体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另外,在涉及到制剂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则可通过视频短片或模拟动画的形式直观呈现。而在涉及到不同剂型的讲授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知不同剂型的外观形态,达到“看得到,摸得着”的效果。

(二)讨论式教学法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学习思考有关内容,集中发表各自见解,提出问题,从而相互讨论启发,提高认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辅料和制备工艺同等重要,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制剂处方设计及制备工艺优化的兴趣。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学风;有助于学生发展多种智能,全面提高素质。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不同观点分列在黑板上,讲课结束前,教师要进行简短的总结与归纳。

(三)实践性教学法兽医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有理论知识不一定就能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和使用方便的兽药产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训练。课程试验是实践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结合实验条件开展验证性和创新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有固定的实验步骤,学生只需重复出来,观察实验结果即可。而创新性试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创新意识。教师给出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独立设计、独立创新、独立操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如,在进行“氟苯尼考注射剂的制备”这一试验时,我们提前两周公布了试验题目并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处方、设计实验步骤、调试所用仪器、做预备实验等。除了课程试验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兽药厂生产现场参观学习,使学生熟悉GM车间生产流程,让学生对制剂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有更深的认识。

(四)合作式教学法教师还可和“校外导师”合作,共同授课。为了全面提升动物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邀请部分知名兽药生产企业的研发经理或技术总监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将他们在产品生产研发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较快地贯穿到专业教学中,使学生熟悉兽药研发现状,了解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和创新意识。

(五)开放式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网络中来进行:可以通过建立课程网站、网络论坛和课程QQ群等方式,完成学生的课下答疑及交流讨论环节;教学内容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关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S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及我国兽药监察所最新批准的兽药新制剂产品,结合兽医药剂学前沿动向来讲授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启发式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先由问题引入,然后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最后再由教师对这些答案进行总结与点评。例如,在讲到泡腾片时,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动物在生病时往往出现食欲废绝的现象,此时应该用哪种剂型来治疗疾病呢?学生此时往往想到的是注射剂。但注射剂使用时需要注射给药,操作不便,且会造成动物疼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问片剂是否合适。而传统的片剂给药也并不方便,因此就引出了泡腾片这一较新的药物剂型。此时还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下泡腾片遇水后释放出大量气体(CO2)并迅速溶解的现象,并给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这样学生会对泡腾片的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药剂学篇10

综上所述,按传统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现代社会对人才在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素质要求,不能适应药学生产、科研应用等环节工作的实际需要。毕业生要经过较长的适应期才能完全融入岗位工作中。因此,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建立阶梯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对药剂学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分解和组合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认知见习、专项技能实验、药学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阶梯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岗位要求。

2.1认知见习在第二学期安排学生到制药企业见习两周。专业认知实践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早期了解未来职业、就业岗位及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对本专业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认识。药剂学的发展现已超越了制剂的局限性成为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技术科学。利用药厂实习基地资源开展认知见习,达到了设备共享、优化资源的目的,有效地节约物力人力。如通过灭菌车间参观,使学生对药物制剂的制成有了初步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制剂生产的感性认识。见习中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主人公意识得到增强,学生依据GMP相关内容结合参观体会,分组绘制出名为“明日之星”的药厂、车间设计图样,进行比较交流。

2.2专项技能实验药剂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称量操作、粉碎、过筛、混合、提取、过滤、蒸馏、蒸发与干燥及制剂等单元。我们将基本操作技能融入到专项实验中,合理分配实验学时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感,避免了实验课程设置中基本操作的简单重复训练。建立起专项技能实验包括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栓剂、软膏剂等的制备及质量评定和单冲压片机、片剂硬度计、溶出仪的使用等。通过专项技能实验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及基本仪器设备使用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理训练学生基础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普通制剂制备的基本要点,正确进行操作和熟悉制剂制备过程和器具使用。如痱子粉的制备,训练了学生称量、粉碎、过筛、混合的操作。处方中成分较多,引导学生注意混合顺序、观察共熔现象,强化等量递加法等混合方法的操作意识。

2.3药学综合实验实训在专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整合多学科知识,改革原有的以单一学科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的模式,尝试开设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实训,使学生充分体会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的思维。如牛黄解毒片的制备与鉴别,学生需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操作中加强制粒、压片、包衣及片剂质量检查等专项技能的同时,切实体会药剂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依据临床用药需要、天然药物的功效及药物化学结构特性确定合适的剂型,选择适宜辅料进行处方设计,并预测出制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实验中学生自觉应用到药剂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强化了对该学科的理解与掌握。有学生有感地指出“牛黄解毒片裸片颜色棕黄、中药气味也浓,经包衣后不但改善了外观、掩盖了不良气味,也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包衣的目的原来只是死记硬背,常与其它制备目的记混,现在理解起来更容易了,想记混都难啦!”也有学生进一步提出薄膜包衣的设想以降低片重、减小对药物崩解的影响,扩大适应群体,提高生物利用度。

在实验实训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文献检索[2],设计出薄膜衣处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并与糖包衣工艺进行比较。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满足于实验室见到的小型实验设备,要问“药厂车间里是怎么生产的呢?也用同样的仪器吗?”很多学生从网上下载下来不同方法、型号的包衣设备的图片,经过精心设计制成幻灯片在班上为同学讲解展示:有传统的荸荠型包衣锅,也有高效率可适应自动化生产的流化床包衣装置。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操作[3],不仅将本学科课程基础实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而且将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在师生之间进行实验总结、交流和报告,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秩序。

2.4顶岗实习在第5,6学期安排学生在医院药剂科和制药企业实习。学生直接参与到医院、企业制剂的生产、质量检测、调剂等工作之中,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巩固原有药剂学理论实践知识同时,加强了自身职业的使命感。

3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成效

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较全面、较系统、较扎实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地提高了药剂学实验教学效果,从真正意义上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这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从2002级药学专业学生开始试行,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该教学模式指导下,学生通过药剂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专业技能考核取得良好成绩,顺利完成药学综合实验实训,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明显提高。我们将在实验教学中及时发现新问题,不断探索尝试以完善教学模式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满足于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药剂学篇11

选择2013年~2014年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阶段。其中2014年药剂学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方法,2013年采用常规教学方法。随机抽取两阶段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入选标准:完成药剂学学习,缺课时间在4课时以下,既往没有接受过药剂学学习。对照阶段100名,男54名,女46名,年龄平均为21.01±0.55岁;实验阶段100名,男57名,女43名,年龄平均为21.64±0.86岁;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阶段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阶段使用积极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实际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阿司匹林时,可以将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了解两种药物的区别,并有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讲解不同剂型时,可以着重分析抗生素静脉滴注、抗生素肌肉注射与抗生素口服几种药物的特点,并比较其优势,如口服药物患者的依从性更高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利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效果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

2结果

案例教学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药剂学篇12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16-02

The expore of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ZHOU Ying1,2, DENG Zhongjia2,ZHOU Ping3,ZHOU Hui2*

(1.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 611137, China;3.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Liuzhi District in Guizhou, Guizhou Province, Liuzhi 550002, China; 4.The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of Liuzhi District in Guizhou, Guizhou Province, Liuzhi 550002,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pecialty of science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pending o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reforming practice,authors carry out the initiative research on increasing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of science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Science of preparation;Teaching reformation;Teaching effect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在中药产品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发等都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中药师考试必考的科目。虽然近年来中药药剂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有比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鉴于中药药剂学学科自身特点,笔者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学科自身特点,结合同行的改革经验,对如何提高《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互动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较为古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开课前老师应布置一些话题,让学生们自己查阅资料后自由发挥。例如将“各种剂型的成型过程有什么区别”等设置为讨论话题,让学生们回答,可以引导他们从药理、药效、药物成分等方面对这一话题进行充分了解。《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的必修课程,课堂上除重点讲述中药药剂的相关知识外,还应鼓励学生们通过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从而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2 融会贯通式启发教学

《中药药剂学》主要内容包括:①中药药剂的基本理论,即总论、各论[1-2];②《中药药剂学》重点研究的是剂型的工艺路线,主要是原料的准备、辅料的选择、成型的具体工艺及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课程中贯穿这一主线,若要让学生感觉到内容杂而不乱,就要教会学生及时总结与归纳。如固体制剂有哪些,液体制剂有哪些,气体制剂有哪些,固体制剂又包含哪些剂型,辅料选择方面有何共性,成型工艺方面有何特异性等等,依此类推。对应用广、理论深的剂型应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不仅掌握它们的概念、作用,还要明确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③学生在学习中药药剂学课程的过程中,应加强和中药生产企业、非处方药(OTC)、医院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充分了解药剂在生活中的运用或者来龙去脉,从而对药剂学有更深的客观和感性认识。另外,授课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多多补充中药生产与实践的相关知识,以实现中药药剂学课程不脱离实际,不仅教会学生药物制剂的工艺,也要教会他们制剂工艺的目的。

3 注重实验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材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能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因此一定要保证实验的课时数,且学生的期终成绩考核也必须把实验成绩计算在内(一般约占总成绩的30%),而实验成绩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主要由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的严谨态度进行综合评分。另外,在分值上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验中运用与创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药剂实验能力。

4 轻松式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查找一些有趣的与《中药药剂学》相关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掌握制剂的实践操作要点。如多媒体可以以生动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助流剂的原理时,比喻为“馍馍蘸糖吃”,形象而生动。在课常上笔者经常把做菜与做药(制剂)做比较,使学生感觉到上课即是在生活,生活中蕴藏着上课的内容,从而心情放松而很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另外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比如利用课余时间举办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5 注重与学生交流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不断有新技术和新理论出现,老师作为授课的主体,要多与学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中药药剂学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常会有混淆的情况,其中涉及中药制剂原料、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等,所以要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疑问,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全面,从而做到因材施教[3-4]。

6 引导式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受用终身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学的主干课程,更要求教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从盲目学习中解脱出来。如每一次教学别是实验课,可以将实验目的、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先让学生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开动大脑,完成实验,这个过程可能有苦但肯定也有乐,当学生们习惯这种上课方式,知道上课不是带着大脑来装,而是要带着大脑来无限转,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进来,课前预习自然就成了他们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老师形式的布置作业,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是很好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培养目标定位上的指向性,决定着整个中药制剂课程的环节,这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中药药剂学》教学的大目标定好,然后再分解成每堂课的小目标,在培养目标上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乔喜芹.中药药剂教学的体会[J].黑龙江医药,2006,19(6):480.

[2]沈力,张建忠.中医专业中药药剂教学现状与改革刍议[J].医学研究,2002,10(20):24-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