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合集12篇

时间:2022-07-11 17:00:23

六年级信息技术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1

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背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最新应用融于一体,使之既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又吸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益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操作性、应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又因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内容非常灵活,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

二、教 材 分 析

(一)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情况,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拟定本期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五年级: word表格的制作

word表格的修饰

word表格行和列的运用

利用word完成课程表的制作

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

用word制作日历表

在word表格中修饰边框和底纹

word表格中数据的处理

二、教 材 分 析

(一)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情况,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拟定本期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六年级

学习用PowerPoint做贺卡

学习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

学习在PowerPoint中录制声音、添加声音

学习封面设计

学习在PowerPoint表格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于计算机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可以适当融汇于课堂中,以便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此外他们现在处于小学高级阶段,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方面需要谨慎,加强师生关系的调控,严格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因此他们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改进教学方法与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 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五年级教学进度

周 次教 学 内 容 第二周(9.5——9.9)学习用word做表格

第三周(9.12——9.16)Word表格文字的修饰 第五周(9.26——9.30)综合练习。(机动)

第六周(10.3——10.7)“十·一”国庆节

第七周(10.10—10.14)Word表格的调整 第九周(10.24—10.28)综合练习。(机动)

第十周(10.31——11.4)学习在word中插入图片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2

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信息技术值得在教学当中广泛的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

小学阶段的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去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实现综合发展,语文教学是众多学科当中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1],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运用科技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教师在课前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疑:为什么作者说他有两个母亲?他的这两个母亲都是谁?然后再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优秀片段,例如“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话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情感,感受祖国母亲的伟大,能够懂得感恩自己的母亲。例如在学习《中华少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播放名人的朗诵范本,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认识字词的读音,还能够通过聆听朗诵,感受这篇文章的情感,懂得要热爱祖国的道理,自己应该怎么做。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积极的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学生能否愉快良好的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想象与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山雨》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教师可以在教授这篇课文之前运用信息技术放映一些山中下雨的图片,或者是可以播放一些山中下雨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融入到这一情境中去,在学习《山雨》这篇课文的时候也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语句,通过“沙啦啦,沙啦啦”这一象声词就能够想象到山雨的具体特点以及它曼妙的声音。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運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最伟大的产物之一,信息技术所运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在教育教学当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2]。小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不但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还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让自己成为一个感性的人,但是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自制力较差,课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耍,并没有分配出阅读的时间,更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而小学六年级更是意味着要进行初中繁重的学习生活,学生就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进行写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分配出一些时间来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去引导学生们去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阅读积累书中的优秀片段,经典语句[2]。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感受母爱的伟大、童年的快乐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学生可以将从这本书中积累的优秀片段进行合理的改变,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地爱,表达自己对童年流逝的惋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趣味性较低,大多枯燥乏味,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语文,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去放映宇宙当中各大星球的运行情况,并告诉学生这些星球当中哪个星球是地球,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特点,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可以对课文中这段话进行朗读“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朗读与放映视频当中的地球的位置进行对应,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3

各考点在接受考生报名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本校已设考点的在校学生不能跨校参加考试,各考点只接受本校考生报名。

2、考试日若考生在外地实习,由该校教务处通过省自考办与考生实习地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联系,以确定此类考生的借考地点并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查。实习考生在实习地参加考试。

3、考生只准报考一个语种级别,不得同时报考六级和四级。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4

点击进入>>>上海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18年6月英语四级报名入口

2018年6月英语六级报名入口【教育部公共入口】:cet.etest.net.cn/

各考点在接受考生报名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本校已设考点的在校学生不能跨校参加考试,各考点只接受本校考生报名。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5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省西部,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有“江南煤都”、“四省立交桥”、“凉都”之美誉。六盘水市现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4个县级行政区,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4.5万。2006年,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达253.51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8%;财政总收入完成37.17亿元,增长3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85亿元,增长27.4%。

近年来,在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在整合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推进应用和服务公众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按照《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2004-2006)总体规划》,2004年5月,六盘水市启动了市级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网络平台、中心机房、数据中心、四大班子局域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内外网门户、公文交换、公文库、法规库、四大班子OA等应用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850万元。市级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2004年“十件实事”之一,自2004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集成工作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行。2006年1月17日,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通过了贵州省信息产业厅主持的验收。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构建了全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建设连接市级各党政机关及四个县(区)的高速宽带网络平台,实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属党政机关和四个县(区)的联网;建设了四大班子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市级电子政务中心机房,机房总面积250平方米,包括空调、配电、装修、综合布线、消防、监控等子系统;完成数据中心的集成,安装集成了数据中心网络平台、数据库服务器、OA服务器、公文库服务器、内外网门户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等16台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操作系统、天融信千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建设了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系统,开通了“中国凉都・六盘水”主网站和六盘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乡企局等部门子网站;建设了全市公务员邮件系统;在内网应用方面,建立了基于XML和消息中间件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基于门户的应用集成平台两大平台,开发集成了办公系统(OA)、公文交换、公文库、信息报送、中经专网信息、新华社专网信息等应用系统。

2005年底,六盘水市启动了市级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150万元,建设项目有市委、常委楼网络及会议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扩建、电子政务培训中心机房工程、电子印章系统。目前,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网已完全覆盖市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四个县区党委政府,接入部门达210多个,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的计算机终端近千台,其中通过光纤连接方式有89个部门,VPN方式接入有121个部门,为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应用推广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⒈应用推广情况

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在应用。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电子政务应用工作,2005年6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两办”)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应用的通知》。从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电子政务的应用推进力度,连续两年把电子政务应用列入市直机关业务目标年度考核。目前,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⑴“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群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了“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主站,以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子网站,同时还建设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50个部门的子网站。“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开通一年多来,共各类信息4万余条,平均每日访问3000余人次,已成为六盘水影响力较大的网站,较好地发挥了政务门户网站的宣传、服务、沟通的功能。近期,按照六盘水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安排,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正在对“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进行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增大了信息量,突出了服务功能,并增加了英文版和中文繁体版。

⑵开通六盘水市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门户网站

六盘水市办公业务资源网是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的专网平台,是实现内部信息交换、协同办公、资源共享的平台。该平台采用先进的门户技术集成了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各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和授权,用户可按角色访问相应的资源。目前专网门户网站集成了OA、公文交换、公文库、新华社专供信息、中经信息、中经视频、中经刊物、地区发展报告、市直机关内部刊物等应用,每日更新的信息有500余条,数据总量达30G。

⑶推进市委、市政府信息报送系统应用

利用市电子政务平台,今年分别在市委市政府两大系统推进信息报送系统的使用。目前,全市党政机关、驻外办、企事业有近200个部门通过信息报送系统向市两办报送信息,市两办平均日收到信息近百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报送速度,增强党委、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

⑷公文库建设

在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中,规划建设了全市电子政务机关共建共享的公文库,将各部门非的历史文件录入到公文库,方便广大公务员使用。2006年,六盘水市将公文库建设列入44个党政部门的目标考核,加快了公文库建设步伐,目前公文库内已有电子公文16000余份。

⑸公文无纸化传输应用

自2006年12月起,六盘水市开始推进在电子政务网络上的公文无纸化传输工作。从2007年1月1日到9月21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个县区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门共发送公文719件30959份,全市共有195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接收电子公文。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⑹推进公务邮件系统应用

目前已为市直机关公务员个人注册邮箱2200余个,单位注册邮箱60个,极大地方便了公务员信息沟通和与公众的互动。

⑺推进OA系统应用

目前OA系统已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财政局、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部署使用,公文已逐步在网上办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⒉取得的成效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搭建了全市电子政务应用的统一平台,随着应用的推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⑴社会效益

①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促进六盘水与外界的交流,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对外展示凉都六盘水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六盘水的整体竞争能力。

②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改进行政措施,加强政府的监管,便于公众享受政府提供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

③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促进企业和市民上网,推动社会信息化。

④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提高公务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从而提高公务员素质,打造一支“数字化”的公务员队伍。

⑵经济效益

在设计理念上,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按统一网络、统一应用平台、数据大集中的思路规划建设;在建设模式上,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积极性,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操作,降低了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①降低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本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网覆盖了市级党政机关以及四个区(县),接入单位近百个,骨干带宽1G,接入带宽100M,并提供200M的互联网出口,若由政府投资建设同等规模的网络,则需投入1000多万元一次性建设资金,每年运行维护和设备折旧需200万元。由于采用市场运作方式,政府每年只需付给运营商25万元运维费,大大降低了政府投入,减轻了财政负担。

――由于采用统一网络、数据集中的模式,各部门可利用市级电子政务平台的资源,采用MPLS VPN技术组建专业网。经初步测算,六盘水市四大班子及各部门可减少一次性的网络、机房、服务器、安全设施投入近2400万元(以30个部门、每个部门80万元计算)。

②降低电子政务的运行管理成本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网为近百个部门提供了200M的互联网出口,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市财政节约上网费100万元。

――由于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承担了电子政务网和数据中心各系统的运行维护,各部门可不必再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而只需关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具体的应用,经测算每年可为财政节约人员经费250万元(按100个部门、每个部门1人、每年人头费2.5万元计算)。

――各部门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的机房资源,采用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等方式建设本部门的网站,若每个部门的网站一次性建设费按5万元计,可节约投资250万元(按50家计算)。

“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近年来在各项评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活动中,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提名奖。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中,2005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政府门户网站排名较上年上升104位,全国列第83名、西南地区列第7名、贵州省列第1名;2006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政府门户网站排名较上年上升29位,全国列第54名、西南地区列第5名、贵州省列第1名。在2005年度贵州省政府系统互联网站评比活动中,“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获得一等奖。2007年6月,在由中国信息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和中国电子政务资讯网联合举办的“优秀电子政务应用平台评选”中,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获得2007电子政务优秀应用平台奖。

2006年1月,贵州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同意六盘水市为省级信息化试点城市。

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主要做法

⒈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只有领导带头、齐抓共管,才能集中力量推进此项工作。为了加强全市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六盘水市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四大班子秘书长和市长助理任副组长;与此同时,各部门均成立了由部门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电子政务工作小组,推进部门内部电子政务应用工作。

⒉理顺体制,建立机构

2003年9月,六盘水市将原市政府办公室下属的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与归口市计委管理的市信息中心合并,组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作为全市电子政务的管理和服务支持部门,明确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采用党政合一,只建一套网络、成立一个管理机构的体制构架。新组建的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副县级事业单位,其宗旨是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作的地方性政策、规定、管理办法、技术规范及标准,并组织实施;会同六盘水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对全市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管理,负责信息化项目的审批;负责全市政务信息化推进工作和相关技术服务工作等。信息管理中心设4科(室)1部,即办公室、综合科、网络科、数据程序科和信息技术服务部,编制20人。信息管理中心的设立,使六盘水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中心成立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六盘水的模式是西部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有益尝试。

⒊规划先行,稳步推进

为了科学、有序地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按照国家和贵州省的有关要求,遵循“统一规划、需求主导、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2004年,六盘水市编制了《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2004-2006)总体规划》,《规划》提出了全市电子政务建设“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个体系、四类应用”的总体框架,明确了业务应用、信息资源、安全保密体系建设任务,并规划了一、二、三期工程,从而使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走上了规划引导、有序推进的道路。

⒋强化管理,规范建设

为了规范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管理文件和办法。2003年8月,六盘水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05年9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六盘水市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建设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为了进一步促进市直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应用,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电子政务应用工作纳入市直机关业务目标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应用等三方面,这是六盘水市探索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的又一个新尝试。

⒌加强培训,促进应用

为了确保应用的推进,六盘水市加大了应用培训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六盘水市先后举办OA操作培训2000人次,网站操作培训600人次,邮件系统培训800人次,公文交换系统培训800人次,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培训200人次,信息报送系统培训600人次,公文库培训400人次。从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始组织市直党政领导干部电子政务及信息化知识培训,到目前已培训了17期,总计510人接受培训。

⒍优化服务,确保应用

良好的服务是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的重要条件。随着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的快速推进,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量也在快速增加。为了解决中心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市编办批准市委市政府管理中心设立信息技术服务部,专门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同时,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面向社会聘用了两名技术人才,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四、几点体会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管理、技术、服务、应用等方面全面推进,才能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⒈提高认识是先决条件

建设电子政务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实践证明,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十分明确,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将信息化建设摆到了重要的位置。

⒉加强领导是关键

建设电子政务,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至关重要。建设电子政务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只有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才能集中力量推进这项工作。六盘水市成立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从而使上下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⒊理顺管理体制是保障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电子政务建设条块分割、党政分离的格局,这是造成目前重复建设、信息不能共享、电子政务项目投资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六盘水市采用党政合一、只建一套网络、成立一个管理运维机构的做法是区域电子政务建设领域一个有益的尝试。

⒋抓好规划是龙头

六盘水市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首先做好总体规划工作,重点解决好网络框架、技术标准、应用和安全体系、信息资源规划等重大问题,以规划指导实施,最大限度地做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避免出现新的重复建设现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期限不宜过长,不要超过5年,以2-3年为最宜。

⒌引入监理机制,加强项目管理

为了确保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顺利完成,六盘水市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引入了信息化工程的监理机制。在电子政务一期工程9个标段中,监理是第一个招标的项目,目的是确保对一期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的介入使得一期工程在工程质量、投资、工期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没有出现重大的偏差和事故,投资得到了有效控制。

⒍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电子政务建设

在电子政务骨干网的建设中,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运营商的优势和积极性,提出了由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出资建设电子政务网的建设思路。经过竞争性谈判,贵州移动公司以每年25万元的价格中标。六盘水市电子政务骨干网覆盖了市级党政机关以及四个县(区)政府,接入单位近百个,骨干带宽1G,接入带宽100M,并提供200M互联网出口。同样规模的网络若由政府投资建设,则需1000多万元的一次性投资,每年的运行维护费上百万元。六盘水市电子政务骨干网络建设的成功操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五、进一步的工作安排

目前,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仅仅是开了一个头,更多更艰苦的工作还在后头。围绕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进一步开创全市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六盘水市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下一步需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⒈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的指导原则,充分发挥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部门、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规范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行为,提高财政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⒉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应用

要调动各方资源、各种力量,大力抓好电子政务各项应用,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六盘水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不断深入。

⒊做好培训工作

进一步做好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骨干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工作效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知识的迫切需要。

⒋大力推进部门和行业信息化建设

依据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旅游、国土资源、交通、劳动保障、水利、城市建设、林业、环保、审计、统计等部门的应用,建设一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

⒌做好区县电子政务的指导工作

加强对区县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⒍重视安全建设管理

抓好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管理,从管理和技术入手,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为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⒎重视人才培养

加强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中心职工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的队伍,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6

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以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和《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方针,在我校"让每一名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现状分析

1、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2个,多媒体移动电教车9部,信息技术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学校现已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各教室没有固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

3、学校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管理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三、组织建设

成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具体人员工作职责,保证信息化工作的常态化。

1、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李忠益(校长)

成员:刘淑萍(副校长)、麻立刚(副校长)、丁正(副校长)、张凯(总务处副主任)

2、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麻立刚(副校长)

成员:高莉(教务处主任)、吴蔚(德育处主任)、张凯(总务处副主任)、林传敏(信息中心负责人)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等。

2、建立健全《学校门户网站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制度》、《办公室信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使用保管制度》、《资源制作及存储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

3、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和《校园网络安全制度》。

五、建设内容

1、2014-2015年学校教育资源开发计划

①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充分发挥网络传输信息及时快速的功能,以校园网为平台,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在教师中推行电子教案。引导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探索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鼓励教师开展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业评价的探索。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学校将组织教师采用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便捷、实效。

②班级管理的数字化。

以校讯通、班级博客为基础,指导学生家长学习应用学校信息系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班集体建设,让学生家长能够及时参与学校及学生的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协同管理和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

③学校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的学校的校务、教务、德育、总务等各类管理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其中包括教职员工、工作学习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业管理信息、评价信息等。

④网站建设的多元化。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使校园网站充分发挥体现展示学校形象、集成教育资源、彰显师生发展、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功能。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完善学科教学主页,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2、2014-2015年校级教育技术培训计划

①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学校全体人员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②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请专家作讲座,为教师讲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挖掘校本培训资源,针对使用中的具体问题,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应用软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训。

3、完善学校信息化设施条件,为共享区级优质资源创造条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7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有效指导和不断规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水平和实施质量,苏教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也经过了多次改版,新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安排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尝试操作,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完成任务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虽然新版信息技术教材考虑到不同地区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和学生个体差异,但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受师资、财力因素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条件受地方经济水平发展的限制,信息技术教材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学校的要求。即使市局教研室就新教材针对吴江市实际情况根据苏州大市的要求重新划分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甚至规定了“自编教材”,北厍小学的设备及学生素养还是不能完全适应新教材。因此,笔者就信息技术教材的校本化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2 研究的目标

1)主体性。以本校情况及学生实际需求为主体,根据上级教学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及现行教材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实施教学。

2)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这是教育规律和学生内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全面性。人的发展应是主动的、全面的,教育应当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最快最充分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应与其他学科密切整合服务于这一全面的发展。

5)实用性。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校本化,体现这一课程面对具体学生的实用性。

3 探索与研究

3.1 设施情况及分配

北厍小学现有158台学生机,分为3个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其中多媒体网络活动室2)机器配置得比较早,在使用Office软件时比较慢,上网速度也不流畅,因此主要用于三年级的指法练习、画图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及五年级的LOGO语言上机实践。四、五、六年级Office部分及网络部分教学主要在多媒体网络活动室1)3)中完成。由于多媒体网络活动室1)装有即时还原卡,因此对于需要学生保存作品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活动室3)。

3.2 学生情况调查

信息技术课从三年级开始开设。1)总体上年级越低,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越高。2)超过1/3的学生会在课余使用计算机,且年级越高比例越大,但主动用于学习的仅占少数。3)对于所学内容,有80%的学生感兴趣,课上认真学习;有5%由于智力及其他条件限制,课上不知道学什么,往往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做;10%的学生感觉所学内容较为简单,即使教师不讲解也能自行完成;5%的学生虽然能较快掌握教学内容,但不认真操作,热衷于娱乐游戏。4)基本机能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文字录入,以六年级英文录入为例,差的只有三四十个每分钟,快的二百五六十个每分钟;1/4左右的学生能超过100个/分钟,1/2左右的学生能达到75个/分钟,但有1/8左右的学生低于50个/分钟。

3.3 教学模块安排

三年级,基础知识、指法、画图程序、上网浏览;四年级,Word、网络应用(搜索下载、电子邮件、论坛);五年级,PowerPoint、logo语言;六年级,FrontPage、博客。机器人部分由于条件限制暂不开设。

4 教学内容选择

4.1 教学内容紧跟时事

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当今社会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在教学内容中创设综合性、时事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了解到一些当今社会、自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时事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较适合于高段年级的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当然相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也可以实施于不同的年级,只是教学的任务设置不同。例如,中年级段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世博会的吉祥物,而高年级段则可以查找并了解世博会吉祥物的名称、含义,做成演示文稿或者网页等,通过论坛、博客等交流。

4.2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以致用是信息技术课学习的至高点,在教学中设计的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要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使用。任务的设计要有意义和深度,要利于探究,能够创新。因此,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应用于实际。

4.3 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在信息时代,缺乏收集、整理、选择信息能力的人是不成功的。网络上的信息瞬息万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学会鉴别信息,学会研究信息,学会贮存信息,学会提取信息研究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联系点,用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实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8

⒈继续做好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工作。

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培训的课时和质量,鼓励动员年龄范围内的在职教师认真、积极的参加培训活动,制订相应的制度及管理办法,并组织相关的比赛等活动形式,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发掘我校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鼓励、要求中青年教师独立运用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软件,做到电教设备使用的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教学的需求。详细培训安排见全员培训工作计划。

⒉建立一支信息技术比赛参赛队伍。

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认真扎实的组织开展好学生电脑作品操作比赛活动,力求通过这些活动,从学校各年级发掘一批在计算机方面学有所长的学生。

⒊狠抓机器人参赛队伍。

⒋加大投入,逐步更新设备。

在维护、利用好原有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环境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的软硬件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专用教室的建设,以满足学校现代技术教育教学和实验工作的需要。

二、工作安排:

、全员培训工作安排:

本培训内容共分个部分:

⒈制作月

集中培训时间一次,作业训练时间不少于小时,训练时要求自己在电脑中制作幻灯片课件一个上交。测试达标要求:根据范例抽作一电子文档。

⒉培训月

集中培训时间一次,作业训练时间不少于小时,能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查询、统计、打印等操作。

⒊局域网培训月

集中培训时间一次,作业训练时间不少于小时,能在学校局域网中进行共享、查找、复制、粘贴等操作。

⒋互联网培训月

集中培训二次,作业训练时间不少于小时,能上网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传送文件、用联系、在论坛上发贴等操作。

、信息技术比赛参赛队伍建设安排:

⒈月上旬从四、五、六年级挑选名学生组建队伍,其中四年级名、五年级名、六年级名。

⒉从月下旬开始,周六训练。

⒊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比赛,促进队伍训练。

、机器人参赛队伍建设

⒈组建队伍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9

军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按照军队的有关法规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第二章安全监督

第四条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行使下列职责:

(一)监督、检查、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二)组织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审验;

(三)查处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

(四)组织处置重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和事件;

(五)负责计算机病毒和其他有害数据防治管理工作;

(六)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和安全专用产品实施管理;

(七)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培训管理工作;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对重点安全保护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每年不应少于一次。

第六条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采取24小时内暂时停机、暂停联网、备份数据等紧急措施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第七条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与所在地安全服务机构、互联网运营单位和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联防机制,依法及时查处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第三章安全保护责任

第八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其所有、使用和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承担相关的安全保护责任。

提供接入服务和信息服务以及主机托管、虚拟主机、网站和网页信息维护等其他服务的单位应当和用户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责任。提供服务的单位应当承担与其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安全保护义务。

第九条网吧、社区、学校、图书馆、宾馆等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和互联网运营单位应当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安装已取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的安全管理系统。

第十条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和个人为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可以与安全服务机构明确服务项目和要求,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

第四章安全专用产品

第十一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生产单位在其产品进入本省市场销售前,应当取得公安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并报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本省安全专用产品生产单位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持下列资料到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一)单位简况;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安全专用产品类型、功能等情况;

(四)主要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第十三条销售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的单位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申请备案,填写《广东省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销售备案表》,并提交如下资料:

(一)单位简况;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四)主要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和销售人员有效证件复印件。

第十四条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只限于单位购买使用。购买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的单位应当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不得出租、出借、转让、赠送,不得擅自用于检测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

用户购买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应当持单位的证明文件到所在地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公安机关应当在15日内予以办理,发给《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购买备案表》;不予办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用户应当凭《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购买备案表》购买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投入使用后,应当在10日内将本单位的《用户IP地址配置备案表》报送所在地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销售单位应当查验用户的《购买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备案表》后方可销售。

销售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的单位,应当负责产品的使用授权和维护、更新。

第五章安全服务机构

第十六条安全服务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分一、二、三、四级。各等级所对应的承担工程的资格如下:

(一)一级:可承担所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建设、检测;

(二)二级:可独立承担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安全保护等级且安全投资总额为300万元以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建设、检测,合作承担第五级安全保护等级或安全投资总额为300万元以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建设、检测;

(三)三级:可独立承担第一级、第二级安全保护等级且安全投资总额为150万元以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建设、检测,合作承担第三级、第四级安全保护等级且安全投资总额为300万元以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建设、检测;

(四)四级:可独立承担第一级、第二级安全保护等级且安全投资总额为50万元以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建设,合作承担第一级、第二级安全保护等级且安全投资总额为150万元以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建设。

第十七条各安全服务资质等级条件如下:

一级资质:

(一)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

(二)注册资本1200万元以上,近3年的财务状况良好;

(三)近3年完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项目总值3000万元以上,并承担过至少1项450万元以上或至少4项150万元以上的项目;所完成的安全服务项目中应具有自主开发的安全产品;服务费用(含系统设计费、软件开发费、系统集成费和技术服务费)应占工程项目总值的30%以上(即不低于900万元);工程按合同要求质量合格,已通过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

(四)具有计算机安全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少于40人;

(五)安全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5年以上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领域企业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已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工作不少于5年;

(六)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有先进、完整的软件及系统开发环境和设备,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七)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实行工程标准化管理和量化控制,并能不断改进;

(八)具有系统的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计划,并能有效地组织实施。

(九)竣工项目均通过验收;

(十)无触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级资质:

(一)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

(二)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近3年的财务状况良好;

(三)近3年完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项目总值1500万元以上,并承担过至少1项225万元以上或至少3项120万元以上的项目;所完成的安全服务项目中应具有自主开发的安全产品;服务费用(含系统设计费、软件开发费、系统集成费和技术服务费)应占工程项目总值的30%以上(即不低于450万元);工程按合同要求质量合格,已通过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

(四)具有计算机安全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少于30人;

(五)安全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4年以上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领域企业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已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工作不少于4年;

(六)具有先进、完整的软件及系统开发环境和设备,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七)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实行工程标准化管理和量化控制;

(八)具有系统的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计划,并能有效地组织实施;

(九)竣工项目均通过验收;

(十)无触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级资质:

(一)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

(二)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近3年的财务状况良好;

(三)近3年完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项目总值600万元以上;服务费用(含系统设计费、软件开发费、系统集成费和技术服务费)应占工程项目总值的30%以上(即不低于180万元);工程按合同要求质量合格,已通过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

(四)具有计算机安全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少于15人;

(五)安全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3年以上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领域企业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已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工作不少于3年;

(六)具有与所承担项目相适应的软件及系统开发环境和设备,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

(七)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实行工程标准化管理;

(八)具有系统的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计划,并能有效地组织实施;

(九)竣工项目均通过验收;

(十)无触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四级资质:

(一)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

(二)注册资本30万元以上,近3年的财务状况良好;

(三)具有计算机安全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

(四)安全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2年以上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领域企业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已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工作不少于2年;

(五)具有与所承担项目相适应的软件及系统开发环境和设备,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

(六)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

(七)具有系统的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计划,并能有效地组织实施;

(八)竣工项目均通过验收;

(九)无触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十八条申请安全服务资质,应当持下列资料向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提出申请:

(一)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计算机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四)技术装备情况及组织管理制度报告。

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报送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核准;初审不合格的,退回申请并说明理由。

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当自接到初审材料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资质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或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以及申请一级安全服务资质的机构,直接向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提出申请,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准意见。

第十九条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检测的安全服务机构应当具有三级以上安全服务资质。

承担重点安全保护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机房使用前安全检测的安全服务机构由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实行总量控制,择优授权,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三级以上安全服务资质;

(二)中国公民或者组织持有的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

(三)具有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和良好信誉;

(四)具有自主开发的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产品。

辖区内无符合条件的安全服务机构的,由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委托省内符合条件的安全服务机构承担。

第二十条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一条资质证书实行年审制度。年审时间为每年2月至3月,新领(换)资质证书未满半年的不需年审。

第二十二条安全服务机构在年审前应当对本单位上一年度的下列情况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书面材料: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省有关规定的情况;

(二)安全服务业绩;

(三)用户投诉及处理情况;

(四)参加国内和国际标准认证的情况;

(五)符合资质证书颁发条件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安全服务机构参加年审,应当持下列材料向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提出申请: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年审申请书》;

(二)资质证书副本;

(三)自查书面材料;

(四)其他材料。

第二十四条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自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进行初审,材料齐全,情况属实的,报送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审查。初审不合格的,退回申请并说明理由。

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当自接到初审材料之日起10日内作出年审结论。

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或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以及申请一级安全服务资质的机构,直接向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提出申请,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当在20日内作出年审结论。

年审结论分为合格、降级、取消3种。

具备下列情形的,年审结论为合格: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省有关规定;

(二)上年度安全服务项目总值不低于本级资质条件规定的年均安全服务项目总值的四分之三(四级资质不低于50万元);

(三)用户投诉基本能合理解决;

(四)符合原等级资质证书颁发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审结论为降级:

(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省有关规定,情节轻微;

(二)上年度安全服务项目总值低于本级资质条件规定的年均安全服务项目总值的四分之三;

(三)10%以上的安全服务项目有用户投诉且未能合理解决;

(四)不符合原等级资质证书颁发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审结论为取消:

(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省有关规定,情节严重;

(二)年度安全服务项目总值低于50万元;

(三)20%以上的安全服务项目有用户投诉且未能合理解决;

(四)情况发生变更,达不到资质证书颁发条件。

年审合格的,在资质证书副本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年审申请书》上注明,加盖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专用章。

年审结论为降级的,原资质证书作废,换发资质证书。

年审结论为取消的,资质证书作废,安全服务机构应当自接到年审结论之日起10日内交回资质证书。

未按时参加年审的,年审结论视为取消。

年审结论为取消的,两年内不得申请安全服务资质。

因特殊原因未年审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经批准,方可补办相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4年,安全服务机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提交换证申请材料。换证程序与资质证书申请程序相同。期满不换证的,资质证书作废。

因特殊原因未按时换证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经批准,方可补办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资质证书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在30日内到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七条安全服务机构在取得资质证书一年后,达到较高一级资质条件的,可申请晋升等级,办理程序与初次申请相同。

第二十八条安全服务机构情况发生变更,不符合原资质等级条件的,应当予以降级。

第六章安全审验

第二十九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机房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同步落实安全保护制度和措施。

第三十条重点安全保护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机房安全设计方案应当报单位所在地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重点安全保护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机房建成后,应当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安全服务机构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安全检测应当接受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一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方案备案,应当填写《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方案备案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方案;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说明;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第三十二条计算机机房安全设计方案备案,应当填写《广东省计算机机房安全设计方案备案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承建单位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复印件;

(二)计算机机房的用途和安全要求;

(三)计算机机房的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

(四)其他应当提交的资料。

第三十三条安全服务机构对重点安全保护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机房进行使用前安全检测,应当预先报告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安全检测结论由重点安全保护单位报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第三十四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机房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安全检测:

(一)变更关键部件;

(二)安全检测时间满一年;

(三)发生案件或安全事故;

(四)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认为应当进行安全检测;

(五)其他应当进行安全检测的情形。

第三十五条安全服务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如实出具检测报告;

(二)接受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对检测过程的监督检查;

(三)保守用户秘密,不得保留安全检测相关资料,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泄露用户信息。

第七章安全培训

第三十六条省公安厅、人事厅联合成立的省计算机安全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全省计算机安全培训考试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下设省计算机安全培训考试办公室,具体负责计算机安全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下列人员应当参加计算机安全培训,取得省计算机安全培训考试办公室颁发的计算机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责任人、信息审查员;

(二)重点安全保护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和管理人员;

(三)安全专用产品生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四)安全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安全服务管理人员;

(五)其他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人员。

第三十八条计算机安全培训和考试由省计算机安全培训考试办公室授权的安全培训考试点负责组织。安全培训考试点实行统筹规划,总量控制。

第三十九条计算机安全培训和考试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实行学大纲,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

考试合格的,由省计算机安全培训考试办公室在20日内发给计算机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10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蔡建东(1974—),男,河南汝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E-mail:。

一、研究背景

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学前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更是将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信息化视为“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1]在学前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双重浪潮推动下,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开始起步。

然而,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早期接触和使用信息技术对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利还是弊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少学前教师对学前儿童数字化学习抱有顾虑,担心信息技术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认知发展、社会性、情感发展等具有负面影响。[2][3]学前教师作为学前儿童学习的主导因素,他们的这些担心,或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机构的应用效果,并从根本上影响我国“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指导思想的落实。

所以,在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起步之始,深入研究学前教师以及即将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准教师对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问题,并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纠偏”措施,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一)样本

本文以河南省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其中专科层次人数336人,本科层次人数265人。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研究对象施测。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13份,有效问卷数601份,问卷有效率为98%。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工作。

(二)量表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来自台湾陈儒晰、邱方晞《幼儿数字学习态度量表》,经过修订,该量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背景因素

个人背景因素包括被试的年龄、年级、在读学历、家庭经济状况、生源状况、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状况、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者培训的状况等。

2. 态度类

基于对陈儒晰、邱方晞《幼儿数字学习态度量表》的修订,态度类共有31题,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信息技术教学价值、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4]每个维度3~6题,每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记分。

先用前三百个样本作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主轴法抽取因素,再以最大变异法转轴,结合碎石图和转轴后的因子成分矩阵,萃取为六个成分矩阵,即信息技术教学价值、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六个维度。删去负荷量小于0.4的题目,量表变为26题,六个维度的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6.117%。

3. 问卷效度、信度分析

取样本编号自301到601的被试用LISREL8.7作验证性因子分析,6因子方程的整体拟合指标见表1。根据温忠麟和马什赫伯特的做法,本研究选取了χ2/df、CFI、NNFI和RMSEA等几个拟合指数。其中χ2/df大于10表示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2则表示模型拟合得很好;CFI和NNFI的变化区间在0到1之间,越接近于1,拟合度越好,一般认为其临界值为0.9,大于0.9表示拟合得很好;RMSEA的变化区间也在0到1之间,但越接近于0越好,临界值为0.08,小于0.05表示拟合得非常好。[5]本研究中χ2=596.160,df=284,χ2/df=2.099,CFI=0.96,NNFI=0.96,RMSEA=0.061小于临界值,表示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即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

表1 拟合指数

在SPSS中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考察其信度,经分析6个维度的?琢系数分别为:0.673、0.804、0.856、0.735、0.839、0.886,总量表的?琢系数为0.898。由此可见,量表题目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在测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上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研究结果

(一)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整体状况

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六个维度的基本统计描述值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园所行政部分的态度均值最高,为4.163,而个人信息素养的态度得分最低,仅为3.126。为了进一步确认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六个维度的均值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均值差异非常显著(F=181.38,p

表2 各维度统计描述量

(二)不同组别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上的差异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来考察个人基本状况对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差异。

1.不同年龄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年龄分为20岁以下(包含20岁)及20~25岁两组,见表3,为不同年龄区间的t检验结果。不同年龄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维度差异均达到显著,在其他维度上两者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年龄因素t检验

注:*表示P

2.不同年级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本科、专科层次的学生依照不同年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其中专科和本科层次一年级为低年级组,本科层次二三年级、专科层次二年级为中年级组,本科层次四年级、专科层次三年级为高年级组,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来考察不同年级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4。不同年级组别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四个维度均差异显著,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高年级组的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低年级;低年级组的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组,高年级组的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低年级组的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高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低年级;高年级的未来就业影响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

表5 在读学历t检验

3.不同在读学历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在读学历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学历学前准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情形,见表5。不同学历层次在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和未来就业影响上均有显著差异,且大专组得分相对高于本科组,表明大专学历的学前准教师对于园所行政部门实际做法以及对未来薪资的影响持正向的看法,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

4.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家庭经济状况分为贫困、普通和小康等三组,运用单因子变数分析考察不同家庭状况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6,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和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贫困组和普通组相比小康组更为认同信息技术的价值,在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贫困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康组。

5.不同生源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按照生源状况,本研究将样本分为普通高中组、初中组和幼师组,因为考虑到初中组来源的学生只有两位,所以在此仅考虑高中组和幼师组两者的比较。其中高中组学前准教师486人,幼师组学前准教师113人。经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生源组别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见表7,六个维度上两组的平均数均无显著差异。

表7 生源状况t检验

6.拥有不同信息技术设备数量的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拥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分为无、一种、两种、三种、三种以上等五组,运用单因子变异分析考察不同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8。在个人信息素养和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维度会因拥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不同而差异显著,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在个人信息素养维度,拥有三种信息技术设备组的信息素养高于无信息技术设备组,拥有三种以上信息技术设备组的信息素养高于拥有一种信息技术设备组;在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维度,拥有一种信息技术设备组得分显著高于拥有两种和三种以上信息技术设备组。

7.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状况对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影响

就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状况方面,本研究将样本分为从不、偶尔、经常等三组,运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考察不同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9。在个人信息素养维度会因信息化教学实践的不同参与程度而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比较检验结果可知,经常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偶尔组,偶尔组和经常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这说明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频率会影响学前准教师在个人信息素养上的态度,参与频率越高,对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越有利。

8.参加讲座或培训状况对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影响

就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者培训的状况方面,本研究将样本分为从不、偶尔、经常等三组,运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考察不同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10。对信息技术讲座或者培训参加程度的不同,会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维度有显著差异,在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比较检验可知,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维度,偶尔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组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在个人信息素养维度,偶尔组和经常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经常组得分显著高于偶尔组;在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维度,偶尔组和经常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在未来就业影响维度,经常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

(三)不同维度之间的相关

本文选择皮尔逊积距相关来作六个维度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分析,见表11。可知六个维度两两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与其他维度之间均表现出强的正相关关系,个人信息素养与其他维度之间也呈正相关,但相对微弱。

四、结果讨论

学前教师既可能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者,也可能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阻碍者,学前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从统计结果看,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六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较高(均超过3分),这是令人鼓舞的现象。表明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上总体上持正向与积极态度。然而,研究也表明,学前专业学生的个人背景因素对他们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引导学前专业学生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正向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六个维度的态度中,“园所行政部门与人员态度”平均得分最高(4.163),这与之前众多相关研究结论相同,[6][7][8][9][10][11]说明被试认为园所行政部门与人员的重视与否是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次高(4.017),表明被试认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与培训对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对重要的作用。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被试将学前教育信息化推动期望重点放在了外在因素:园所行政推动与高校专业培养,而内在因素方面,“个人信息素养”维度在六个维度中平均得分最低,说明被试自我信息技术水平信心不足,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相对缺乏。

依据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t检验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不同个人背景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六个维度基本上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除生源状况外)。对于学前准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价值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分别为:年龄、年级、家庭状况、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对于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素养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分别为:在读学历、拥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自我信息素养评价、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状况、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对于园所行政部门态度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为年级。对于学前准教师对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看法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为:在读学历、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自我信息素养评价、每周上网时数、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对于学前准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为:年龄、年级、家庭状况。对于学前准教师未来就业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分别为:年龄、年级、在读学历、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

不同年龄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和未来就业影响等层面差异均达到显著,而且年龄大的学生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年龄小的学生。这说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她们对这三个维度的认识逐渐增强。

对于不同年级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四个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而且在四个维度上几乎高年级组得分均高于中、低年级组,这与年龄变量上的结果总体上一致。即,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高年级的学前准教师更认同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和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对未来就业的正向影响, 也更注重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对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作用。然而,在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上,也表现出低年级得分高于中年级组的现象,可能的解释是低年级组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初学者,对信息技术这种新鲜事物的热情与期望较高,而在经过1~2年的专业学习后,受现实设备落差、信息焦虑、专业倦怠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热情与期望有所下降所致。[12]而在年龄变量上没有体现出这种倒挂现象,与量表年龄划分略粗有关。

在读学历方面,专科生与本科生在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专科生的得分均高于本科生。这说明,专科生在个人信息素养方面比本科生更有自信,在园所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学前教育信息化方面比本科生有着更高的期待。有研究显示,本科学前专业的学生自认为与专科学生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理论素养,并倾向于从事学前教育科研。[13]从这个角度看,专科生在这两个维度显著高于本科生,可能是专科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强的应用与实践取向。

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被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康组、普通组、贫困组的平均得分依次增高,这与研究者之前的假设相反。但也有研究显示,家庭经济背景越好的青少年学生媒介参与行为越频繁。[14]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小康组学生因接触信息技术更为频繁,对信息技术的存在司空见惯,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也就无更多关注,反之,贫困组和普通组的学生,因更为渴望信息技术,所以对于其在教学中的价值更为肯定和希冀。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落实态度方面,贫困组因其自身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相对不足,信息技术训练相对匮乏,更为寄希望于学前专业的信息化落实。

不同生源状况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六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并不会因高中或者幼师毕业背景而有所差异。

在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方面,信息技术设备数量拥有量多的学前准教师的个人信息素养高于拥有量低的,表明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的接触程度会直接影响学前准教师的个人信息素养,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与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呈正相关。被试在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方面也差异显著,且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与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得分呈负相关,说明拥有信息技术设备少的学前准教师,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更多寄希望于园所行政人员教育信息化落实方面。

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素养方面会因参与信息化实践的程度以及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多少而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经常组和偶尔组的得分在此维度都大于从不组。一般而言,学前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最主要渠道是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然而研究表明,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培训也是学前学生正式和非正式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学前专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环节适当增加学前专业学生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机会,并多组织信息技术讲座与培训。另一个方面,这一研究也反映出对学前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不应仅停留在信息技能方面,而应重点考虑如何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智能方面。[15]

另外,参加信息技术讲座与培训的多少在学前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维度的态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参加讲座与培训的机会越多,这些维度的平均得分也越高。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讲座与培训对于促进被试的众多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正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应当引起园所与学前教育院系的重视,把以在职为主的学前教师教育信息化讲座与培训工作适当提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习阶段开展。

从六个维度的相关性来看,个人信息素养和其他五个维度的相关性相对较低,说明学前专业学生个人信息素养的自我陈述态度只在一般程度上影响其他五个方面的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和除个人信息素养外的其他四个维度相关性极高,说明对学前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期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他们提供教育信息化必要的设备、课程与培训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期待园所行政部门在学前教育信息化上有所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和除个人信息素养之外的其他四个维度的态度相关性较高,说明对学前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如何看待信息化教学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四个维度的态度。其中信息化教学价值和园所行政部门态度相关性最高,说明学前专业学生越认可信息化教学的价值,他们同时对园所行政部门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与期望就越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2012-03-13)[2013-03-01]. http:///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

[2] 方郁琳. 幼儿与电脑:优势?劣势?[J].空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7):93~116.

[3] 方颢璇. 幼儿用电脑好不好?[J].幼儿咨询,2003,154:2~10.

[4] 陈儒晰,邱方晞.幼儿教保人员的幼儿数字学习态度之研究:以幼儿保育系学生为例[C].南台湾幼儿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美和技术学院幼儿保育系,2007.

[5]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2):186~194.

[6] Barker,P.. Using Intranets to Sup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1999,(1):3~10.

[7] Cassady, J. C.. Student and Instructor Perceptions of the Efficacy of Computer-Aided Lectures in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Cours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8,(2):175~189.

[8] Dewhurst,D. G., Macleod, H. A., Norris, T. A. M.. Independent Student Learning Aided by Computers: An Acceptable Alternative to Lectures? [J]Computers & Education, 2000,(3):223~241.

[9] Novak, J. D.. Meaningful Learning: The Essential Factor for Con Conceptual Change in Limited or Inappropriate Propositional Hierarchies Leading to Empowerment of Learners [J]. Science Education,2002,(4):548~571.

[10] Sloane, A.. Learning with the Web: Experience of Using the World Wide Web in A Learn Environment [J]. Computers & Education, 1997,(4): 207~212.

[11] Ward, M., Newlands, D..Use of the Web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J]. Computers & Education, 1998,(2): 171~184.

[12] 陈儒晰,邱方晞.台湾地区幼儿信息教学应用现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8):13~15.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11

科学角度:“新生物学革命”

《思想者》:最近,拜读了你们课题组的最新成果——《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其中许多科学猜想和论断都引起读者的关注。比如,为什么说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新生物学革命”?这个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何传启:关于21世纪的新科技革命,国内外已有不少预测。许多人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不论是美洲、欧洲还是东亚国家,都把生命科学作为重点,投资强度超过其他学科。

我们提出“新生物学革命”正是基于这种科学背景,但增加了三个因素。首先,基于心理学的科技需求分析。如果把人类抽象为一个“人”,可以用“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它的科技需求。

比如,在农业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生存压力,民以食为天,它的需求属于基本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农学、天文学和实用技术等。在工业时代,人类面临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它的需求属于基本和中级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与物质生产相关的科技,包括现代科技的各门学科。

《思想者》: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两个时代,人类的主要科技需求大体是一致的,都是与人类生存和物质生活相关的,似乎就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何传启:是的。在知识时代,人类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面临的压力主要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它的需求属于高级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与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相关的科技。精神需求还包括健康长寿和遨游太空等。论文联盟

《思想者》:的确有所变化了,但这说明什么?

何传启:我们都知道,工业时代的技术特点分为三个阶段——机械时代(18世纪开始)、电气时代(19世纪开始)、电子时代(20世纪40年代开始);知识时代的技术特点也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再生时代(预计21世纪20年代开始)、宇航时代(预计21世纪下半叶)。

从这些时代科技特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如果说,18~20世纪的科技重点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那么21世纪的科技重点则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全面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思想者》:那么,提出“新生物学革命”的后两个相关因素是什么?

何传启:一个是,基于人类学的科技需求分析,这与心理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另一个是,基于科技革命标准的科技需求分析。一般而言,现代化的科技需求是全方位的,但只有部分需求可以引发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的引发与人类文明的世界前沿有关,与科技革命的判断标准有关。

我们认为,在世界科技史层次上,科技革命大致有三个判断标准:显著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显著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社会影响人口覆盖率一般超过50%;其中,科学革命需要满足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技术革命需要满足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

《思想者》:您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何传启:例如,16世纪和20世纪的两次科学革命,改变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工业时代的技术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信息革命是跨两个世纪(20/21世纪)的革命。

所以,我们认为,在21世纪,能够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科技需求,大致有三个方面:信息需求(信息革命的后半部分)、生命需求和宇航需求(包括新能源)。知识时代的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信息(已经发生)、生命和空间科技三个方面。

《思想者》:既然有信息需求、生命需求和宇航需求三个方面的选择,为什么把第六次科技革命说成是“新生物学革命”呢?

何传启: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已经有几次学科内部的革命,如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等。16世纪以来,生物学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从整体、器官(系统)、细胞到分子。但似乎这条路已经快走到尽头;因为人们将会发现,即使把生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都搞清楚了,也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现象。在原有研究路径基础上,我们需要开辟新的道路,从分子、细胞、器官到生物体,研究大量分子如何协同、耦合、整合形成细胞?细胞如何协同、耦合、整合形成组织和器官?器官如何协调、耦合、整合形成生物体?这是生物学的一种范式转变,生命合成、人体再生和再生工程等,都属于新生物学的概念。

《思想者》:所以,按您的预测,“新生物学革命”将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融合。“新生物学革命”属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科学革命部分的主要内容。

技术角度:“创生和再生革命”

《思想者》: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一书中,按照您的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将可能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创生和再生”是生命科学的领域吧?

何传启:属于生命科学的扩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可能会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这是我们的预测。今天,大家会发现,我们正在获得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已经认识了成千上万的生物体内的分子和细胞,以及各种组织和器官。如果把这些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组装起来,能不能“制造一个生命”?生物体与机器(技术)的组合,能否创造新的生命形式和新的物种?

《思想者》:克隆绵羊、转基因水稻……您说的也包括这些方面的研究吗?

何传启:它们只是其中的一角。

《思想者》:“创生和再生革命”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何传启:包括仿生、创生、再生的“三生”技术革命。主要涉及生命和再生工程、信息和仿生工程、纳米和仿生工程等。再生工程包括细胞、组织、器官、躯体、人体和物种的仿生、创生和再生等。

转贴于论文联盟

文明角度:“再生和永生革命”

《思想者》:您的课题成果显示,从文明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可能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一些读者有疑问,对人类而言“永生革命”这可能吗?听说也有院士认为,人类的“永生革命”不符合自然规律,若人类没有生死循环,地球将无法承载。

何传启:我们说的是某种意义上的“永生”,即:由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仿生工程和机器人的结合,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人体再生和互联网的结合,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网络人、仿生人、再生人。肉体不可永生,但人体可以再生。地球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人类最终可能会走向太空,宇宙可能是人类高级文明的更大舞台。

《思想者》:您认为,从产业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会带动未来哪些产业的发展?

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发第五次产业革命,它的影响将超越前几次革命。这里列举几个方面: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和体外生殖等将成为新兴产业;人造组织和器官如人造心脏、肺、胃、皮肤、骨头、血、血管和肢体等将实现产业化;材料科学和仿生材料,如果纳米技术继续发展,超微机器人组成的材料将会诞生,这种材料具有“智慧”,可以自我复制、自我组装。还有绿色产业,比如,绿色超级制造、绿色超级运输以及绿色新能源,等等。

当然,空间科技、海洋科技、国防科技、人工智能以及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科技伦理等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思想者》:按您的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何时到来?

何传启:大约在2020~2050年。

《思想者》:为什么是10年后?

何传启:准确预测科技革命的内容和时间,都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对科技革命进行“科学猜测”。

首先,生物学的学科积累。从分子生物学诞生(约1953年)到现在已有近60年了,到2020年约有70年。从电子发现(约1898年)到电子革命开始(1946年发明电子计算机)用了不到50年时间,到信息革命开始(约1970年)用了约70年。预计2020年前后新生物学的突破将可能出现。

其次,电子和信息革命即将结束,它的持续时间大致是1946~2020年。

其三,根据经济周期理论,2020年可能是经济长波周期的一个新拐点。

《思想者》:作为课题负责人,您认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对中国有着怎样的战略机遇?

何传启:目前,第五次科技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尚未结束,第六次科技革命(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尚未发生,第七次科技革命(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将发生在2050年以后。也就是说,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来临,这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超前布局,就可以抢占制高点,有可能成为“第一只领头羊”。相反,如果无所作为,那当然就会坐失良机。

《思想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毫无准备或行为不力,就有可能延缓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何传启:是的。因为从知识产权的论文联盟角度看,科学技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没有核心知识产权,就没有核心技术,也就没有核心利益。1940年代开始的电子革命,我们的响应落后了10年;1970年代开始的信息革命,我们又晚了10年;而在电子和信息革命中,我们主要是跟踪模仿,成效不尽如人意。

六年级信息技术篇12

一、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介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之一,体现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进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有突出地。2008年12月全国50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作为试点推出了新的四级考试形式——机考CBT(Computer-based Test)。2009年6月,全国将有180所高校分1000个考点进一步开展四级机考。“机考”规模的逐步扩大说明了新的考试改革将成为趋势。

二、最新考试改革的内容及重心

教学要求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包括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英文报刊文章、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等的听说为主的技能反映在考试内容改革上。理念指导教学,考试检验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最新改革——“机考”体现了以基于计算机、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英语应用能力为发展目标的指导思想。在传统四、六级考试中,学生面对的是纸质的试卷,而“机考”学生将直接使用电脑答题,以电脑为考试介质彰显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新的考试内容检测的是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2004年的第一轮四、六级考试改革前的听力比重较少只有20%(短对话+短文理解或听写,侧重在阅读理解40%,其他的语言知识的考察占25%,10%的词汇与结构+10%的完型填空或改错+5%的短文问答或翻译),15%的写作已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试卷分值分布可以看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注重词汇与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对运用能力方面特别是听说能力要求偏低;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修订版实施后,词汇与结构知识题被取消,听力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占35%(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听写),这反映了英语作为语言的的首要功能——交际的目的(在中国的环境学会英语首先表现为听懂该语言);到了2007年后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语言环境与交际环境网络化,听力特别是基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听力得到空前的重视,听力的分值占70%,其中45%(视频理解25%+听力填空10%+会话跟读10%)+5%(以视频和阅读材料为基础的语法句型题)+5%(以视频和阅读材料为基础的翻译填空题)+15%(以视频和阅读材料为基础的作文)。展示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的作文题目来源与视频材料,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得听懂要求,才能根据要求写下作文,才有机会表达思想。

自1987年9月开始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年1月开始第一次六级考试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规模日益扩大,从1987年全国第一次实施四级考试时的10多万人,发展到2004年全年四、六级考试考生1100多万人的规模,成为世界上单科规模最大的考试。2004年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前的英语教学重视单词的理解(同义词、近义词的比较,词组的记忆,阅读理解等),“听”、“说”和“写”等实际应用能力是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2004改革后考核的是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但相对于如今现代社会中的信息技术发展,英语教学显然仍有些跟不上步伐。学生发展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要体现英语的实时性,听懂实时性强的讲座、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将成为教学目标。新的考试改革还体现了英语的实用性。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对英美等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反之训练学生能对熟悉的话题(如自己的专业,社会热点问题等)作简短发言更能吸引学生。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日益增多,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或多或少需要在工作中使用英语,能与学生自己的人生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英语教学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英语无用论 ”等质疑的声音才会消失。

三、最新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1.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的影响。配合新的四、六级考试改革,教育部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2007年7月10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特别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双基”,即:基于计算机、基于课堂;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建构”知识的条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注重如何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基于计算机的电子演示文稿、CD-ROM、电子化文档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辅助教学构件可以让学生在非限定时间、地点等情况下多次重复使用,学生面对网络呈现出来的各类信息进行合理过滤、归纳吸收的过程正是认知体验知识的过程。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知识传播的渠道很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信息的惟一给予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2.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对师生的影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文章前面提到的大学英语的“机考”与“机考”的考题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必备的知识。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确认、评估、查询、利用等信息技能、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及运用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等。明确和了解信息需求,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在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信息社会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网络资源很多,如何有目的的选择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信息,教师的信息素养很重要。熟练的信息搜索技能使英语教师在茫茫信息海洋中找到方向。由于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文化的教学,网络信息要注意有几方面的特点: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适用性、客观性和新旧性。

信息技术指对信息的获取、编辑、呈现等技能。从简单的拷贝、粘贴方法到专门的文件下载工具,信息获取的方法很多。如:使用Bit Torrent(BT)、Flash Get 等工具获取网络上的英语教学软件,使用EZ Save Flash等获取FLASH动画,使用Total Recorder等下载实时英语广播节目等。使用Adobe Photoshop 、ACD See、Flash 等呈现图形图像;使用Real, Media Player, Authorware 等呈现视频音频等资料;使用Weblog, MS Word, MS Excel等呈现文本文字; 使用互联网平台如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栏)等进行师生、生生沟通等。这些信息技术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运用于信息处理与信息问题解决中。

机考是“一人一机一套题” 题库很大(有100×100(一万套的题库)的组合几率),涉及面很广如航空医学、法律、公共建筑设施、甚至是关于磁悬浮列车运行原理的有点“偏物理”的内容等。题库涉及主题内容很广,因此,需要师生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中不断扩充知识面,对各学科的内容都懂一点,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这也正符合学生的个体发展的趋势。

3.社会环境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考试内容将包括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英文报刊文章、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等实用性、实时性强的英文知识,这反映了英语的社会语言学视角。社会语言学理论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说明: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因素如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地域特点等因素在中国非英语专业教学中开始展现其重要性。语言在社会中的应用折射出一定社会文化,英语放到一定的社会背景中才成为活语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才能最大程度的得以提高。

4.英语语境视频化的影响。1923年人类学家Malinowski第一次较系统的提出语境框架,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英语语境信息是中国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网络带来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有助于语言理解的情景与文化语境,使学生不用置身于英语国家也一样能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以及政治、宗教、名胜等多种背景知识。新四、六级改革中基于视频的听说读写译必然使网络英语视频内容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特色网站如人人在线听力网(rrting.com))的视频资料经典。空中英语姊妹篇Let’s Talk in English主要以工作、学习、娱乐、购物、居家、交际礼仪等内容为题材,充满浓厚的生活情景,以对话形式展示最地道的英语口语,突出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体育英语、计算机科学专业术语、热门电视剧、电影等活生生的视频资料展示英语的情景、文化语境;“普特英语听力网”((putclub.com) 中经常更新的视频资料包括商业新闻、万花筒、探索发现、文化、60Second、 Science、world-lover听力训练版、访谈录标准等主题听力训练、动画与美剧欣赏的AV online等板块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英语语言的“行为功能”得到体现,鲜活的英语语料,创造了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多媒体系统与视频教学资源将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补充强化英语语言环境。

5.对教学评价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后的四级考试时间将不再像往年的集中“扎推”考试一样,而是逐渐像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灵活安排,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进行考试。学生的个性化与自主学习将是发展的方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核定不再由一次的考试形式一锤定音,大学英语阶段的教学评价标准体系从终结性的评价体系向形成性与终结性共存的评价体系转变。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旨在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改进学生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终结性评价是指一个学期结束后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来说是总结性的评价通常情况下它是对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工作进行较全面的考核。形成性与终结性共存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客观,评价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及包括学习动机、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等的非智力因素,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要考核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何完成自我监控,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如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形成性评价不能简单用模糊语言加以描述,而应该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多级多因素的综合评判方法,才能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最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反映了时展的要求,目的是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落到实处。但是,教学改革给教师与学生带来的很大的挑战。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模式的改变使得大学英语教师不仅是英语教师,还应该是有一定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全才教师。考试改革后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因此,学生与教师同样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对所需教学内容相关资讯进行高效快速的定位,教师的课程准备阶段需要更长时间的投入,单纯靠一本教材+教师参考书的时代不复存在,反之教师应该是信息更丰富、知识面更广、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更强的全面发展的教师。今后,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回归语言的本位,英语首先是一门社会语言以服务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这将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教高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242-

&infoid=33580,2007.3。

[2]吴启迪:《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1197&infoid=13093,2005.6。

[3]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外语电化教学》,200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