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2-09-21 06:01:31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篇1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周边地区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这个生产目标,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可以使企业处于正常运营的状态,可以使石油化工企业为当前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加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实现这个管理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正确的使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的使用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性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要想提升压力设备的安全性,必须要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相关部件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压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当前我国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的生产上,我国的政府部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生产规定,由于缺少法律条文的限制,各种不合格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不断的出现,给压力设备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当前的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其中的说明与实际的性能存在严重不符的现象,而且部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也不能符合相关的标准,这些不合格的部件如果进入到了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环节,非常有可能会引发爆炸等各种事故,给石油化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还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选择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的时候,要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并且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对生产厂家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厂家的技术含量可以制作出合格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另外要对购进的部件进行充分的检测,保证其性能可以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加强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的管理,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2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操作进行严格管理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那么很有可能会因为操作上的原因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来进行,提升设备使用的合理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制作成相关的档案,这样可以在设备维护的时候进行参考,提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维护的合理性。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操作一定要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足够的操作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操作人员在培训完成以后,必须要通过相关的考试项目,而且要有国家部门颁发的操作许可,在满足这些要求的时候,才能进行操作岗位,在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在一个认真的状态中,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操作。企业为了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可以提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这样如果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发生了爆炸事件,可以减少企业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可以按照应急预案中的方案来处理爆炸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过程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的各项数值一定要保证在标准的范围内,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其中的数值进行严格的监控,如果发生的超出规定的情况,必须要马上停止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运行,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治爆炸事故的发生,在升压的过程中,要稳步的进行升压操作,不能过快的升压,以免发生不可控的情况。为了确定其中压力的精准性,要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的各种压力仪表进行及时的监测工作,如果发现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停止运行的状态中,压力表存在不归零的情况,对及时的更换压力表;在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要把其中的气体排空,以免气体中的水分造成管道的堵塞,增加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爆炸的风险。

3加强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维护管理

任何设备都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设备的长时间运行,对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也是一样,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中的各个构件很容易老化,而且由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长期的受到很大的压力,焊缝的位置非常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增加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爆炸的隐患。为了减少这种隐患的存在,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如果发生异常情况,比如有异响的发生或者压力值处理,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并且采用合理的措施排除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存在的故障,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另外,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维护周期,如果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年限很长,可以适当的缩短维护的周期,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细致的检查,把老化和腐蚀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包括设备中的各种仪表,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完善当前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充分的发挥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运行的合理性,就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据,来开展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对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管理规则,我国的政府部门做出了许多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石油化工行业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把这些规定列入到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中,以此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特别是在验收的环节,更是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提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合格程度;对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我国的科研部门已经给出了合理的数据范围,在实际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对其进行管理,而且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这些基础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运行的合理性;石油化工企业要做好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防腐蚀检测工作,积极的引入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保证可以准确的确定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各种部件的腐蚀程度,根据监测的结果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的构件进行及时的更换;每一次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都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记录,记录的问题一定要完整,根据记录可以看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总体运行方向和故障的易发点,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的防范措施,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

5结语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关系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运行的合理性,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周彬.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9(17):148-149.

[2]朱正宏.关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形成裂纹的问题分析[J].辽宁化工,2019,48(07):667-668+675.

[3]谢觐安,张城松.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中裂纹问题的探析[J].智能城市,2018,4(21):100-101.

[4]杨立军,林琦.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探索[J].化工管理,2018(29):184.

压力管理篇2

国际劳工组织1993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1980年,美国因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经济索赔占全部职业病索赔的5%,199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15%。1990年,澳大利亚因工作压力造成的经济赔偿占政府职员全部补偿费的35%,在三年中增长90%。日本人的工作压力相当严重,调查显示,40%的日本人担心会死在工作岗位上。

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释放工作压力,甚至变压力为动力呢?

首先要“知己知彼”。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与人们自身相关的压力源和与环境相关的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缺乏控制感。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工作中缺乏控制感是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工作的自主性越高,员工对工作决策的参与度越高,则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越高。

――工作过度负荷。研究发现,心理的不健康大多数来自于工作中的困难或者缺乏完成工作的时间。经理人若长时间工作,工作时有许多电话、来访者或会议,他往往会摄入更多的烟酒,较易患冠状动脉心脏疾病。

――角色冲突或角色模糊。有学者在比较了23种职业之后发现,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焦虑、苦闷、易怒及身体的疼痛抱怨显著相关。当一个人对自己充当的角色把握不准或缺乏真正理解时,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困惑和犹疑;或者是周围很多人对某一个体的工作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期望和要求,以致造成进退两难的尴尬境遇,引发了角色模糊。当个体在工作中面临多重角色期待或要求时,便容易产生角色冲突。

其他工作压力源还包括工作单调重复、缺乏支持、时限等等。 特质压力源性格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对压力的感觉、认知和反应有很大不同,因而同样的压力源对不同性格的人形成的压力结果也有很大区别。

对事件的认知方式。人们在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依据的往往是态度、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往经历和文化教育水平。其中态度是人们进行反应的心理准备。有调查显示,持积极态度的人会把适度的压力看做自己工作、学习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动力,即使压力过大,也会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并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压力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压力甚至会使人体会到人生的意义。相反,持消极态度的人则可能在压力面前一蹶不振,身心健康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坚毅性。研究结果表明,坚毅性是可以用来区分哪些人可以承受工作压力,哪些人不可以承受压力的一个标准。

它有三个要素:

一是“忠诚”或“坚持”。指深信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真实、重要及有价值的一种能力,是促使自己献身于某些事情或工作的倾向。

二是内控性。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事件变化的信念,相信一切事情是在影响与掌握之中的。

三是挑战。相信生活的正常模式是变化,而且变化是激发个人成长的。目前的研究对于“内控”的支持较多,而“挑战”获得的支持很少。

环境压力源

环境层面影响工作压力产生的因素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存在于个体与上司或同事、家人、朋友或他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支持可以影响个体对压力事件的知觉,还可以中和工作压力,在工作压力出现的时候就能产生这种作用,所以社会支持对健康有直接的良性影响。有研究显示,具有良好社会支持关系的人在面临重大压力时比社会支持关系差的人更少产生抑郁。

那么如何应对压力,管理压力呢?心理专家们提供了诸多压力管理的方法供人们参考。 减“压”五药方

首先,压力和紧张产生的起点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个体对环境中压力源的感知是有很大差异的,对某些人影响很大的某件事情,有可能对另一些人产生很小的影响甚至根本就不起作用。所以,管理压力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A型性格的人们表现为有事业心,注重时间和工作效率,但急躁好胜,自制力差,固执己见,常产生压力;

B型性格的人则表现为与A型相反的特征,给人的感觉是悠闲自得,随遇而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事业心。两种类型相比,前者压力感受更强,更易患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因此,应注意调整工作、生活节奏,加强行为保健。

其次,除了要了解自己外,还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人们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中哪些方面容易使自己产生压力。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变则尽早改变。这是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之一。

第三,如果不能改变引起自己压力的事情,那么有专家建议,不妨改变一下自己对这些事情的认知。即换个角度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改变思维方式的另一方面是要改变一些不良认知方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理论,个体的不合理思维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压力的深层原因。不合理信念的特点首先是绝对化。即个人内心常出现“必须”、“应该”、“绝对”等词汇连在一起,如“这件事关系到我的前途,我必须成功”等等,以偏概全。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导致个体自责、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其次是灾难性想象。即个体想象某事件的结果非常可怕,具有灾难性影响。进而导致焦虑、自责、抑郁而不能自拔。如“我要是不能完成销售额,就肯定会被开除”等等。因此,我们要通过改变认知方式去处理这些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压力。

压力管理篇3

一、引言

目前,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压力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企业中原有的压力来源在持续增强,而新的压力源又在不断生成。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被赋予了更多更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而管理者作为推进组织活动高效运转的中坚力量,对企业发展的成败负有直接的责任,于是在高节奏、高负荷的社会、组织环境中,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问题日益严峻,据有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工作压力下会产生一系列的身心及行为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得不到有效缓解,管理人员很容易产生工作投入程度下降、工作成就感的降低、身心疲惫等各种症状。

要想克服由于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就必须找到困扰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源。因此本文就对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源进行调查研究并从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卷设计及样本选择

1.问卷设计

工作压力源量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Ivancevich和Matteson(1980)编制的压力诊断性量表(Stress Diagnostic Survey),Cooper,Sloan和Williams1988年设计的OSI(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工作压力测量指标体系,以及Oi-ling Siu等人(1999)在有关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管理者工作压力的比较研究中所使用的压力测量量表。该部分最终的量表将27个问题分为6个维度。每一个题目后面,均附有Likert五点尺度,均为正向题,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至5分,得分越高,表示员工对压力源的感知越大。

2.样本选择

本次研究调查的对象是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管理人员。论文调查总共回收问卷183份,有效问卷150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工作压力量表

初次编制的工作压力源问卷有41道题目,首先对问卷的题目进行筛选,测试结果依据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三种方法对问卷进行筛选。筛选后,正式问卷共27道题目,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达0.806,表示相关情况良好,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 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达到显著,可以作为因子分析抽取因子之用。在用SPSS进行因素分析时,以特征值=1来抽取因子,一共提取六个因子,与预想结果基本符合,解释了59.463%的变异,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6。

根据理论构思以及因素分析项目的实际归类情况,这六个压力因素可以分别命名为:人际关系压力、角色压力、工作任务本身压力、组织结构和氛围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压力、职业发展压力。

2.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现状

(1)工作压力源总体现状分析。管理者总的工作压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工作任务本身压力、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氛围、角色压力、工作-家庭冲突、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对来自工作任务本身的压力感受最大,可能与他们的工作特点有关,为了更好的管理下级,完成上级的任务,管理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工作负荷都比较大。同时,进入管理层以后,管理人员非常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对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人员的体验最低,这是因为作为管理人员,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可能要得心应手一些。

(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工作压力源的差异分析。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分析不同分类的管理人员在工作压力源的差异体验,根据管理人员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工作压力源的差异分析,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在部分变量上存在差异。

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家庭冲突维度在年龄和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大,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管理人员对这两个压力源的体验也就越高;同时,工作时间越久,对这两个压力源的体验也就越高。这是因为年龄越大,工作时间越长,管理人员对组织中的薪酬和福利的要求就越高,这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是分不开的,孩子的教育经费和需要时间和财力来照顾家中的老人都会使得这两个压力源体验增加。

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压力在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已婚的管理人员对这两个压力源的感受要大于未婚的管理人员。这是因为,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已婚的管理人员需要照顾家庭和孩子,相应的和他人交往的时间和机会就会相应的减少,致使和他人的非正式沟通减少,所以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就会大一些。同时由于要照顾家庭,和家人相处,自然工作-家庭冲突就大一些。而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在性别和学历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降低和消除企业中的工作压力源

1.合理分权授权,加强员工参与管理

造成管理者工作任务本身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权力集中于组织结构上层。权力集中于组织结构的上层,会无形中加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和沉重的职责,同时也会使一般员工对工作缺乏足够的控制感,工作缺乏主动性。合理分权授权,加强参与管理,是有效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本身压力维度,同时可以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控制感的有效措施。

2.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角色

(1)明确工作职责。工作职责明确,有助于化解工作中管理人员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等方面的角色压力。企业有关部门在明确工作职责时需注意要尽可能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权限明确、责任明确。

(2)规范工作角色。角色规范化是消除角色压力最为有效的手段。组织对不同管理层面和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的权力和义务都应有较明确的规范,这是现代组织体系中维护管理角色正常行为和避免角色冲突的基础。当组织体系中管理者的角色权力和义务有清楚划分时,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就会减少到最低程度。

3.改善薪酬福利待遇和文化氛围

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结果来看,组织结构和氛围压力给管理人员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感。这个压力源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对薪酬、福利待遇、组织对工作情况的反馈不足和以及在工作中缺乏上级的认可、支持和鼓励。因而,首先在福利和薪酬的设计上应着重考虑中年管理人员和工作时间较长的管理人员由于生活中各方面的需要对福利和薪酬的需要。其次,制定有效的工作反馈机制,及时反馈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对工作绩效的评价。最后,要改善组织氛围,强调上级对下级提供工作和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并逐渐形成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4.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压力主要来自工作中晋级升职困难、工作与进一步学习、培训冲突、工作中培训机会不多、工作晋升和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方面。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降低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压力的重要措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应将个人需要和组织需要统一起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着手:(1)做好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2)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

5.制定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对企业而言,工作-家庭平衡计划是组织发展的帮助管理人员认识和正确看待家庭生活同工作间的关系,调和职业和家庭的矛盾,缓解由于工作和生活关系失衡而给组织成员造成压力的计划和活动。工作-家庭平衡计划不仅有助于管理人员缓解工作和家庭冲突带来的压力和危害,也有助于提高组织个体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倦怠感。

企业的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必须考虑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周期,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企业必须了解管理人员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生活各阶段的需要、工作情景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然后给予适当的帮助。

6.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降低管理人员的消极压力反应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减少人际矛盾,避免人际关系紧张;二是在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时可以及时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企业应致力于营造互相尊重、彼此信赖、公正平等的和谐人际关系。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参考文献:

[1]李中海 廖建桥:现代企业中的工作压力管理.工业工程,2001,4(l):11~15

[2]孟晓斌:管理者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4

压力管理篇4

关键词:

压力管道;风险管理;分析

正文:

1压力管道概述

压力管道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运输设备,主要可以用来输送各种气体或者是液体。随着我国对天然气和石油运输方式的不断研发,压力管道在我国也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期。尤其是各种液体介质在运输过程中几乎都会使用到压力管道,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压力管道,不断向着整体化,复杂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压力管道的广泛使用虽然给人们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引起了更多的事故和管道风险。

2压力管道风险识别

压力管道风险识别主要是对压力管道在制造,运输,安装以及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很好的识别,从而便可以为风险分析和预估环节提供非常有效的参考数据,所以风险识别工作对于整个风险管理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风险识别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压力管道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现如今经常被采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专家判断法,经验识别法以及失效模式分析法等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合理的识别方法,从而对风险源进行更好的判定。

3压力管道风险分析及预估

在对压力管道风险进行分析和预估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明确风险的三大要素,也就是风险源,爆发以及结果。与果果成了,其实也就是对风险源的类型,爆发后所带来的危害进行一定的预测和评估,从而为决策工作和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风险分析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明确风险的范围,找出风险源所在,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预估以及分析风险源和其有可能带来的后果。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压力管道风险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失效树分析法,失效模式以及事件树分析法。其中失效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归纳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压力管道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很好的对管道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分析,针对不同的系统进行不同的归纳,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压力管道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当中容易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规避,进一步有效提升了压力管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失效树分析法与失效法有所不同,其属于一种演绎推理系统,这种模式可以为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估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推理,同时还可以为事件树当中的一些失效环节提供更加科学和详细的理论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对压力管道风险预估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帮助设计人员及时发现管道当中所存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所以这种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实际风险管理工作当中;事件树分析法是压力管道安全系统当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反洗模式,其对压力管道系统中潜在的各类安全风险可以进行逻辑分析,并通过树形图案进行很好的呈现,事件树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安全事故原因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判定,进一步更好地促进了压力管道风险决策活动的科学高效展开,事件树在压力管道风险分析与预估工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压力管道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而且还为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进行准备了条件。

4压力管道风险决策

在对压力管道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风险决策工作一定要充分结合风险预估工作,同时还应该严格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要求,在对风险分析和预估相关数据作为参考的前提之下,同时还应该结合压力管道相关安全事故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另外还应该充分结合处理事故所需要的经济成本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对风险进行处理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安全事故处理方案进行提前制定,同时还应该对风险的排除顺序进行有效地明确,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压力管道发生安全事故时所产生的具体数值进行科学的量化,从而可以更好的对事故进行科学量化的处理,进一步更好的提升压力管道风险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推动风险处理工作顺利推进。

5压力管道风险控制

压力管道风险控制环节再挣个风险管理体系当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压力管道风险控制工作由于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得控制工作很难满足实际的需求。另外,部分企业在风险控制过程当中过于注重成本和经济效益的考量,而忽视了压力管道的生产工艺和环境的变化,从而给压力管道风险控制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还降低了控制水平和控制质量。为了对压力管道风险实现更好的控制,除了对相关风险进行科学分析与预估之外,还可以定期对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和建设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从而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增强了他们应对一些突发事故的处理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还应该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并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更好地降低压力管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总而言之,只有对压力管道制造,运输,安装以及使用环节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了有效的把控,才能更好的发挥压力管道的相关作用,进一步更好的确保了企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杨燕鹏.基于风险评价的压力管道分级监管策略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2]刘艳鹏,孔林,许鹏伟.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期间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措施[J].石化技术,2015,08:203-204.

压力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加剧的竞争环境,无时无刻不让我们感觉到压力的加大。虽然说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长期的压力也会使工作积极性减少,并影响身心健康。所以管理者或是员工自身都要正确积极的应对所遭受的压力问题。

一、压力管理概述

压力在每个人身上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的负面效应,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管理者们发明了压力管理。在压力管理中我们不仅要明确压力的定义、探究组织中压力的来源,还要认识到压力的影响以及掌握缓解压力的能力与方法。

而在整个压力管理环境体系下,个人认为最值得掌握与探究的是压力源,它可以让我们从本质上了解个体所承受的压力,从而减少消极影响,达到管理的目的。

二、识别压力源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也可以说导致压力反应的情景、刺激、活动等都能够叫做压力源。压力源有多种的形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种:

1.情景压力源

情境压力源也可以叫做环境压力源,主要产生于个体生活的环境或周围的环境。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的不确定性会给人们造成较大的压力,迅速的市场经济变化也会带给人们压力,这些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另一方面也是最常见的情景压力源就是人们不适宜的工作条件,比如组织文化、以及领导者的风格等。

2.个体压力源

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经历都不同,组织成员对待工作压力的态度以及处理压力的方式也由不同的因素造成。

①时间管理。由时间管理造成的压力通常表现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太多的事情,很多人对时间的意识强弱程度也不同,而使他们在时间上形成压力源。

②个性差异。个性差异包括自我评价、对含糊问题的包容性、性格的内外向等许多方面,他们会导致员工以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压力,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对抗压力。

③以往的经历。在这里主要是指组织成员在过去的工作或环境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不同成都的压力,这些压力所造成的成功或失败的阴影会影响到他们处理目前所遇到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从而形成压力。

3.遭遇性压力源

遭遇性压力源一般是指由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压力,也就是人际遭遇。这里主要讲角色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遭遇性压力源。在一个缺乏沟通的组织环境中,组织成员由于对工作目标、上级对自己如何评价以及工作预期等问题存在不确定性而感到茫然,这就是角色冲突。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担任的角色不能相容,从而对组织的满意度和生产力有显著地负面影响。因此往往被看为是造成职业倦怠的最主要原因。

4.预期性压力源

预期性压力源顾名思义就是说人们对于潜在的、有可能发生的威胁性事件的预感和恐惧所造成的压力。在那些经历快速变化、裁员或重组的组织中,预期性压力源是非常普遍的。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压力源并不是要一定有非常严重或令人非常不愉快才会产生出压力,它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个体支配的经常会发生的情况,需要引起组织管理者的注意。

三、控制与消除压力源

消除压力源是一种永久性的减压战略,因此它是迄今为止用的最广泛也是最值得用的策略。尽管个体不可能而且没必要消除他们所遇到的所有压力源,但他们还是可以有效的消除那些有害的压力源,也就是说创造环境而不仅仅是对环境进行反映。

1.从组织方面来说,组织在压力管理中担负着消除或控制压力的消极影响的重任。它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组织沟通机制,改善组织环境并鼓励员工以消除其紧张情绪,提升工作效率。

2.从个体方面来讲,通过了解自己感知和经历的事情,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压力。

①有效合理的时间管理。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事情,组织也会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处理好这些就必须要学会管理时间。要知道结果而非方法是时间管理策略的重点。

②通过合作提升社交能力。有效消除遭遇性压力元的重要方法就是在一个稳定的团队里成为能过与他人紧密合作联系并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的团队成员。当人们感到自己被他人所接纳时,压力就会得到释放。

③进行目标设定。通过制定明确的努力方向,消除对不明情况的担忧或预期性压力,同时也可以改变一些我们相对容易改变的事来控制令人担忧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压力管理针对不同的组织和个体可以有不同的管理方案,不同种类的压力源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出合理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员工和企业组织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康青.管理沟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压力管理篇6

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产生了各种适应或紧张症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有关压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领 域。

在企业管理中,工作压力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度、持续的工作压力不但是造成员工健康和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还会导致一些组织问题,如员工不满、消极怠工、高离职率、缺勤和低生产率等。对压力进行管理,尤其是对工作压力源的分析与探讨极为必要。

一、压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压力

“压力”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压力。它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对压力的认识最初源自物理学,是指物体受到试图扭曲它的外力的作用,在其内部产生相应的力。以后对压力的认识扩展到医学领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革命的发展,压力的研究在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下,从医学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引起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许多学科专家的关注。关于压力的定义也有很多种,综合各界学者对压力的定义,对压力含义的界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刺激说、反应说和刺激—反应说三大类。

第一,刺激说。刺激说认为压力就是作用于个人的力量或刺激,从而导致人的紧张的反应。这种定义借助物理科学中压力的定义,认为压力是某些可能会导致分裂性结果的特质或事件。把压力看成是人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的紧张、恐惧等,强调的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认为人们所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当压力超过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将会造成永久的破坏。这是早期对压力分析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有Weiss等。刺激说的观点主要集中注意于压力刺激的实质,关心压力的来源是什么。主要强调了压力的外部因素,而较少考虑到个人对压力程度的感知和评价,也没有注意到对压力反应的处理策略。

第二,反应说。反应说把压力看做是个体对某些刺激物的反应,是由于环境刺激物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的反应。这一理论强调压力是个体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而不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一种压力。把压力看成是人的主观感受,着眼于人们对待压力的体验和认知,并且认为压力是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式,它强调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

第三,刺激—反应说。刺激—反应说认为压力是个体与压力源之间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感受到的压力来源于个体对情境的察觉和评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压力的感受不同。根据刺激—反应说,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不仅包括环境刺激造成的紧张也包括人们对环境刺激的主观反应,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个体特征差异及对待压力策略的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它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了个人特征与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工作压力

在企业压力管理中,我们以研究工作压力为主。在本文中,压力即指工作压力。工作压力(WorkStress)概念是从压力定义衍生而来,简单来说是指当压力发生在工作场所时就称之为工作压力。我国学者徐长江(1999)把工作压力定义为: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工作压力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工作压力包括个体在工作情境中体验到的压力和来自工作场所之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而狭义的工作压力仅为工作情境中的压 力。

2.有关压力研究的理论

压力管理研究在西方已经近100年,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有关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

(1)压力主体特征理论

压力主体特征学说认为压力的产生与个人的某些主体特征,特别是主体的需求与能力有关,当个体有较高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但又感到自我能力有所不及时,就会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感到压力。这一学说思想强调了个人主观因素,特别是需求与能力对于压力形成于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解释了不同个体在同样压力环境中的个别差异原 因。

(2)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或称为P-E模式,该理论认为环境变量和个人相关特征决定压力是否会产生。French和Caplan(1972)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工作压力领域中运用最多、得到最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French等人认为引起压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misfit)。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fit)时,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3)工作需求—控制理论

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需求—控制模式(简称JD-C模式)也是研究工作压力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模式。Karasek以大量有关职务再设计和员工压力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了JD-C模式,从工作特征出发,对工作压力做出解释和预测。所以它还被称为工作压力模式。Karasek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本身所包含的两个关键特征,即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的共同影响。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

①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压力。

②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均处于高水平时,工作动机增强,因此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模式中又加入了一个社会维度:社会支持,使这一模式成为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

(4)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式。该理论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S.Lazarus。Lazarus认为在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认知评价过程。个体首先要评价外界事件是否具有挑战性或威胁,然后对自己所能获得的应对资源如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价,当个体认为后者不足以应对外界的威胁性事件时,工作压力便产生了。

Lazarus认为传统的工作压力研究将环境条件和个体特点看做是分离的和不变的,没有正确地描述工作压力的问题。个体—环境匹配理论虽然比传统理论的思维推进了一步,通过对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但这一理论的问题是它仍然把个体和环境都看做是静止的、不变的。Lazarus(1995)认为,压力不是个人特点的产物,也不是环境的产物,压力的产生是某一种环境与某一种人所做的对环境所可能产生的威胁的评价结合的结果。在交互理论中,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随着时间和面临的任务而产生变化。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 视。

二、压力源及其理论研究

1.压力源概念

压力源即压力的来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性刺激。是指导致压力的刺激、事件或环境,可以是外界物质环境、个体的内在环境及心理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生活压力源和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包括导致工作压力反应的情绪、刺激、活动等。是员工在工作活动中所承受的对其身心活动造成一定影响的外在刺激因素,是个体对工作压力感知的一种主观评价。它是改变个体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构成压力源的因素很多,各个因素之间会相互影响,构成复杂的系统,当个体长期处于这些压力源系统中,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对组织也同样会带来消极影响。在压力管理过程中,了解压力源是基础。所以工作压力源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

2.压力源研究的理论回顾

Weiss(1976)认为工作组织中的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职业发展;组织结构与组织风格;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Whettent和Cameron把压力源归纳为时间压力、互动压力、情景压力和期望压力四个方面。

Cooper,C.L.和Marshall(1978)对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认为,工作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工作中的关系、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组织倾 向。

Ivancevich和Matteson(1980)借鉴了以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工作压力源可分为组织内部压力源和组织外部压力源两部分,强调了个体差异和个人对压力感知的影响作用。他们把压力源分为五个基本类型:生理条件、个人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和组织外因素。其中,个人层面涉及角色和职业发展,组织层面包括组织倾向、组织结构、工作设计和任务特征。

Hendrix,W.H.(1995)等人的研究中,将引起压力的因素分为3类:组织内部的因素、组织外因素和个人特 征。

Summers,T.P(1995)等人将引发工作压力的原因分为四类:个体因素特点、组织结构特点、组织过程特点、角色特点。

罗宾斯((1997)确认了三种类型的潜在的压力源:环境、组织和个人压力因素,并认为这三种因素是否会导致现实压力感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差异(如工作经验、个人认知等)。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和技术的不确定性;组织因素包括任务要求、角色要求、人际关系要求、组织结构、组织领导作风和组织生命周期;个人因素则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和个性特点。

近几年,我国对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比较多,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类是通过调查,对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的工作者的压力源进行识别;另一类是以压力源中的某一变量为研究对象,剖析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包含了各个行业、岗位的工作者,有医生、教师、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知识型员工、经理人员等,基本上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类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分析,也有的学者只做了定性分 析。

张继红(2005)通过对航天科技人员工作压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航天科技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组织、人际关系”、“工作回报”和“工作时间”五个方面。

舒晓兵(2006)对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赵春燕(2007)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三类研发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种研究一般就工作压力源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工作压力源中的变量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及影响程度。马可一(2000)在工作情景中认知资源与职业关系的研究中,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分为任务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环境压力四个部分。

汤毅晖(2004)对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

曹静(2005)研究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将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引入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的研究。

弋敏(2007)对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实证研究,知识型员工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分别为工作任务、工作背景和氛围、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及组织结构和文化。

三、压力源的测量

工作压力的准确测量是研究工作压力管理的基础,国内目前尚未研制出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大多直接借鉴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比较有影响的、广泛使用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主要有:

1.职业压力指标量表(OSI)

职业压力指标量表是CooperSloan和Williams于1988年设计的测量工作压力的一个指标体系。它从压力源、个性特征、控制源、应对策略、工作满意度、生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七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衡量工作压力状况。

2.McLean’s工作压力问卷

McLean’s工作压力量表中的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McLean教授编制的。该问卷由应对能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源三个量表组成。

3.工作内容问卷

著名的工作压力JD-C模式的提出者Karasek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工作内容问卷。该问卷原用于工作压力与高血压、心脏病的关系研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职业人群的工作压力水平。

4.工作控制问卷

工作控制问卷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Hurrell和McLaney于1988年研制的,该问卷主要从工作压力源的角度来衡量个体面临的压力,调查内容与个体对工作情境中的人、事、物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5.职业压力问卷调整版(OSI-R)

职业压力调查量表最早是由Osipow于1981年设计的工作压力测量问卷,经过20年的使用和反复修订完善,于1998年重新推出了该量表的调整版本。OSI-R量表由职业角色问卷、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和个体能力问卷三个量表构成,共有140个测试项目。

6.工作压力量表

Paker和Decotiis(1983)编制的工作压力量表,已在许多研究中得到使用,并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 度。

目前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试工具,研究者大多是借鉴和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但还有部分学者在对我国不同行业职员工作压力的研究中,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在传统测试工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设计出了新的压力测量工具。

四、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各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压力的形成,如何将上述工作压力理论加以综合考虑,以期能完整解释实际的工作压力现象,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实生活中极少有纯粹的单一性压力源,多数压力源都包含两种以上的因素,几种压力源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今后对压力源的研究,一般都应该把几种压力源作为整体加以考虑。

不同的压力源测量工具,对企业的压力管理提供了指导。早期的压力研究较多采用横切面法,最近的压力研究中注意更多运用纵向研究设计。

压力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几乎都是以国外特别是西方企业文化为背景的,这些理论和模型在我国企业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舒晓兵.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J].统计研究,2005,(9):29-35.

[2]石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1,(10):433-435.

[3]徐长江.工作压力系统研究:机制、应付与管理[J].浙江师大学报,1999,(5):29-35.

[4]马剑虹,梁颖.管理者工作压力高阶因素结构分析[J].应用心理学,1997,(2):21-26.

[5][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78.

压力管理篇7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and Stress Management

CHEN Saishan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re subject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realistic conflict, interpersonal emotions, careers, and many other pressure problems,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ors should create a friendly campus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lesson plans, establish a complete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system, to encourage teachers' humane care, train students' stress management skills perspective for effective stress manage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tress management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大批有志青年怀揣梦想走进大学校门。随即而来的生活、学习、就业问题,使多数大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研究发现,大学环境里的压力使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①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压力来源,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压力管理方式,从而更自如地走向社会,走进单位,成为当今教育者反思总结的重中之重。

1 压力概述

1.1 压力定义

心理学家R.Lazarus将心理压力定义为当事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当事人认为自身负担过重或超过本身负荷并危及到自身的幸福满足时的一种状态。”②一般可以把压力分为三个方面内容:(1)压力产生于那些让人紧张的事件或环境;(2)压力是指一种主观反应或心态,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反应过程;(3)压力可能是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③也就是说,压力是一种伴随着对压力情景产生身心反应的主观感受。④

1.2 压力特点

(1)明显的情景性和高度的个体化。(2)间接性。压力对我们的影响是非直接的,通过一些中间变量起作用。如认知评价、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等。⑤(3)可适性。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提高人的效率。但一旦压力过大,超过人的承受能力,便会危机人的身心健康。

1.3 大学生压力来源及种类

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也是承受压力比较大的群体。大学生压力按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大学环境适应、理想现实冲突、人际情感协调、升学就业困境等。

(1)大学环境适应。初进大学的学生,面对全新的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而在入学新生中,又有一些人是第一次离家进行住校生活,如何合理使用每月生活费,如何独立生活都困扰着这批学生。(2)理想现实冲突。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相当数量的学生会因未能考进本科院校,在入学初期选择被动适应。他们有的一心进行课业学习,延续高中的学习模式,有的完全失去学习动力,试图在校外寻找寄托,脱离学校生活。这些都对学生全方面发展和校园管理造成不利影响。(3)人际情感协调。无论是入学前还是入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听过“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其实不只是男女生谈恋爱压力,还有和同班同寝室相处压力都会困扰着学生,这方面压力也往往是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最热点最集中的问题。(4)升学就业困境。进入大学校门,自主学习取代了填鸭式教育,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但在入学第一学期,由于专业基础课繁重,加上自主学习经验不足,不能有效协调社团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会出现较大规模挂科现象。一个个红灯挂起,为之后的大学生活蒙上了阴影。而在高职院校中,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会面临专转本的选择,每年专转本考试前一两个月,都会有大量学生产生焦虑状态。与此同时,未参加专转本考试的学生也在为毕业后的工作愁眉不展。不少高职院校对应职业具有高风险性、高压力的工作性质,还应报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校择业期间产生诸多的焦虑。

2 压力管理

2.1 压力管理概述

压力管理是将人的压力程度调到最佳点,以达到最优的绩效,同时避免受到与过度压力有关的心理与身体伤害的过程。⑥高职院校的压力管理策略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多角度进行有效实施。

2.2 压力管理策略

2.2.1 营造友好的校园环境

优美的校园景观,可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精神发展,舒缓心理压力,陶冶情操,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归属感,降低自卑心理。⑦高职院校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适宜的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随着教学规模扩大,有不少学校在城市郊区建了新校区,不让后山成为土坡,不让清水池变臭水沟。

另外,对学生日常管理,表彰为主,惩罚为次。为了提高学风,很多高职学校会选择对逃课、夜不归宿的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公开批评,往往每周公告栏上布满了各种警告处分。这样都会使校园里堆积负能量,对处分惩罚脱敏,反而不利于学生积极学风的养成。提倡学校表彰优良学风事迹,鼓励学生积极上进,在校园里传递正能量,打造友好积极的软环境,促进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拥有健康情绪生活。⑧

2.2.2 制定自主课程计划

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上,更偏向后者,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应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外,应当是更多的专业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把被迫繁重的课业,转换成自主轻松的兴趣,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心理负重感,缓解升学就业带来的无力感。

当然,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压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每一位教育者的共识。在这里,我们倡导配以“挫折应对”、“压力管理”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月等等,也可以开设诸如心理学与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压力与调节等课程。有研究显示,这些活动能使大学生面对就业形势时,保持心理健康,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变化发展的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将来的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⑨⑩

2.2.3 建立完备心理危机预防系统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增加,原本依赖在危机发生时才加入的心理危机系统受到了巨大挑战,建立一个囊括咨询中心、心理档案、心理月报排查、危机预警和干预的全方位危机预防系统十分必要。豘

现如今,几乎每所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或心理咨询中心,但走进中心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一方面,应完备中心设施,建立心理咨询教师队伍,配备完善的压力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辅导室等。另一方面,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鼓励学生走进心理中心,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心理困扰。

另外,健全的心理健康排查体系也十分重要。在新生入学后,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比如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生活经历重大创伤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由班级心理委员报告班级每月心理健康情况,搜集最近时期困扰学生产生压力的重点事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力对学生的侵害,减少校园悲剧的发生。

2.2.4 鼓励教师人文关怀

人们常说:“大学校园是半个社会。”比起中学,大学里会接触更多不同的人,很多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竞争也变得残酷,但不及大社会那么无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一切学生,定期走访课堂、宿舍,参与学生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能健康积极地生活学习;关心有苦难的学生,对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抚恤,减少学费问题给学生带去的压力;关爱有困扰的学生,对心理上存在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特别的关爱,定期进行心灵交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关怀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能够让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唤醒,个性得到尊重,人格得到完善,困难得到解决,心灵得到寄托和安宁,自由得到保护,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幸福,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豙

2.2.5 培养学生压力管理技巧

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面对压力时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所以要求学生要认清压力事件性质,确认自身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找到合理的压力解决途径,善于利用身边有效资源,解决压力问题。在对自己有正确定位后,积极寻求人生目标,不要将升学和就业抛在脑后,要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理想。

另外,文化知识学习之余,也要培养自己的课余爱好,参与社团活动。这样一方面,劳逸结合,有利于压力的缓解;另一方面,也更利于自我的全面发展。

综上,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大学环境适应、理想现实冲突、人际情感协调、升学就业困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困扰,高职院校教育者应营造友好校园环境,制定自主课程计划,建立完备心理危机预防系统,鼓励教师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压力管理技巧等角度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实践能力过硬、心理素质健康的新世纪创新人才。

注释

① 钱铭怡,马悦.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12):848-852.

② C.Eugene Walker,著[M].放松:14种让身心自动恢复到最佳状态的方法.苑龙,高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10-14.

③ 孙健敏.压力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46-60.

④⑤邰蕾蕾.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压力分析与压力管理浅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6):82-83.

⑥ 时建朴,王瑾.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发展的调查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1):103-108.

⑦ 伍鹏.浅谈校园景观建筑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12.6:273-275.

⑧ 闫咏梅.维护校园软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3:23-25.

⑨ 王悦,金怡,陈玲玲.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及SAP实效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1234-1238.

压力管理篇8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必然对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这类设备也被成为“危险性设备”。随着工艺生产的不断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地攀升,其危害程度也被不断放大。因此,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科学、合理地安全管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监督检验措施是防止危害发生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质量保证手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质量保证手册,但在施工工程中质量保证手册和安装质量保证体系并未得到具体执行。而按照《细则》的要求,企业制定的质量保证手册就是企业内部的法规。对质量保证手册的执行就是实现质量管理工作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所以,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应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质量保证手册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内容来开展相关施工活动。不仅要求责任人员实际到岗,还要要求其对工程进行确认并签字,使工程质量具有追溯性。

2、一、二级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任命的一、二级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的资格仍存在问题,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职、责、权还不太明确。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存在着严重的缺岗、漏签现象。而施工单位如果缺乏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或者有关责任人员缺岗,现场检验人员有权要求停止施工。

3、施工工艺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部分施工单位缺乏科学、健全、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工作浮于形式。编制的施工工艺文件针对性不强且内容不全。施工工程大多凭经验或业主要求,施工工艺文件未存在明确指导作用。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在按照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各个检查程序,加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施工的事前控制,使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装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施工质量。

4、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施工单位的合格证管理存在漏洞,一份合格证或材质证书经常出现在许多施工现场和施工材料上。施工单位还存在着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存放混乱的现象,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也有可能造成材料混用、错用和不合格材料使用现象的发生。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应当规范施工单位的材料存放行为,使施工单位能够对材料的入库、验收、保管、发放、回收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并将不同施工材料分规格、分状态隔离存放,重要材料建库存放,且做好库房环境记录,实现施工材料的可追溯性管理。

5、焊工持证上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部分施工单位认为焊工只要有证就能焊,而对焊接位置、方法和材料特点不予考虑,这造成了很大的质量隐患。而《细则》不仅要求焊工必须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证,而且要求其应符合项次要求。这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施焊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应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施焊人员的资格做到严格监督检查。

6、质量记录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施工单位的质量记录内容存在缺失,无法实际反映施工质量情况,这使得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无法得到明确,成为了大部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施工单位的通病。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原材料使用情况的追溯与归档,焊口和焊工的追溯与归档,这将影响到日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定期检验和责任追究。

7、无损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存在着底片质量差、检测不按探伤方法规定和比例进行、出现返修现象不进行扩探等现象。评片人员缺乏责任心,错评、漏评、误评现象频出,而出具的检测报告也不十分规范,难以反映无损检测真实质量。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无损检测人员和理化人员应通过培训取得有关证书,而且检验检测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应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这样才能够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8、现场施工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因存在工艺文件、体系文件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以指导施工作业的问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质量失控现场屡见不鲜。因此,施工单位应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装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控不合格工序的发生。而且,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要加大工程检查监督力度,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以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施工质量。

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的建议

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的延寿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的延寿就是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延长器使用寿命。这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也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的延寿应以“合于使用”为原则,应通过安全性评估,尽量挖掘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的剩余潜力。而且设备的延寿应通过健全的管理进行合理操作,以减少人为破坏,降低意外损耗,并且通过表面防护,延缓腐蚀环境中设备的腐蚀进程。

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的预防

压力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042-02

0引言

2010年我局全年用电量达12.7亿kWh,平均供电负荷达14.5万kW。至2010年底,共有35kV及以上的变电站8座,主变压器台数为 12 台,总容量 422.950MVA。针对我市目前的无功补偿状况,电网对电压的调控能力较差等问题,根据前几年的负荷情况,我们对农网的无功需求做出了预测,并在规划和设计中逐步完善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实现电网无功补偿及电网的最优配置,同时,切实加强调度运行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达到节能降损和提高电压质量的目的。

1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1专业管理的理念

为加强对电压无功的管理,使电力系统各级电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向用户提供合格电能质量的电力,树立电力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保证高质高效的运行电网,优质的电网是必备的硬件条件,管理制度是可靠的保证,而人员是实施的基础,所以我局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精细管理、优化系统、做到更优秀、更精简、更高效 。

1.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电压无功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范围涉及规划、计量、用电、修试及生产运行的全过程,我局将生产技术部、营销工作部、农电工作部、电网办、电建公司及其下属的生产班组纳入电压无功管理领导小组管理范围,准备实现以下目标要求:

1)供电区域内农网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 98.8%以上,居民端电压合格率达到 96.8%及以上;

2)实现农网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主变二次侧功率因数不低于 0.95,315kVA 及以上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功率因数不低于 0.92 的目标。

3)实现农网10kV高压综合线损率达到 4.7%及以下,低压线损率达到 8.8%及以下的目标;

4)实现农网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无功补偿容量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 100%以上安装无功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5)实现低压线路三相不平衡度小于 10%的目标;

6)电压正弦波畸变率:110kV 小于等于 1.5%,35kV小于等于 3%,10kV 小于等于 4%,0.38kV 小于等于 5%;

7)基本实现农网各类电压监测点实时数据监测、35kV 及以上变电所无功管理数据实时监测的目标;

8)实现全面开展无功优化计算的目标;

9)实现农网每10台配电变压器配置不少于两个居民端电压监测点的目标。实现电压监测仪器装设率 100%、可用率 99%的目标;

10)实现农网电压无功补偿设备可投运率达到 98%及以上的目标;

11)实现电压合格率数据统计管理计算机网络化;

12)研究制订农网无功补偿装置配置运行维护标准,规范农网无功补偿装置的管理。在供电半径超长的 10kV 线路,开展 10kV 线路。

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如下表所示:

2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无功电压管理工作流程分析

无功电压管理工作流程分为两块,一块是对有计划工作完成的规定,一块是对临时发生事件的规定。对于有计划的工作,部门、班组按冷水江电力局无功电压管理考核办法的职责及考核内容,结合每月的绩效合约按时完成;对于运行中出现电压偏差、监测表计缺陷、用户投诉等情况实时上报无功电压管理专责,由生技部进行分析后,拿出整改方案经生产局长落实部门、班组予以解决。

整个流程的关键在于生产技术部无功电压管理专责,负责检查督促各部门、班组无功电压管理职责完成情况,分析汇总,并进行工作总结,上报无功电压管理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将无功电压管理各项工作进行分配,指定人员落实。

1)与调度班、维操队、配变班、修试班联系,维操队操作人员每四天巡视各变电站一次,对各电压监测仪抄表、检查,对各无功电压设备巡视检查,监控人员随时监视各变电站电压情况,电压如有异常情况,经过观察确定,通知调度,及时采取措施,利用电容器投退或主变调档,保证我局A类电压在合格范围,如无功设备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修试班消除缺陷,保证无功设备的可用率。配变班定期巡视配网无功设备,保证配网无功设备的可用率、投入率,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帐,对所辖范围内公用配电变压器运行参数进行收集、整理,上报生技股为配网改造提供可靠依据;对低压网电压、三相负荷进行轮测,合理调整配变档位,保证城区居民用户端电压在合格范围;

2)与农电工作部无功电压管理员联系,及时反馈各农网用户的电压及三相负荷情况,合理调整配变档位,保证农村客户端电压在合格范围,及时反映电压监测情况,保证各电压监测仪的正常运行,督促各供电所在夏季高温负荷季节对各变压器进行抽测,掌握农网各点的电压情况;

3)与营销部无功电压管理员联系,及时了解各城区用户的电压质量情况,配合配变班,管理好城区配网无功设备的运用和无功设备的可用率,同时在夏季高温季节,对各公变进行抽测,掌握城区各点的电压情况。对专变用户,监督用户严格遵守供用电合同,按照无功就地补偿的原则,从设计到安装使用严格执行;

4)与电网办的联系,为规划电网无功电压提供运行参数。

整个流程的过程控制在于无功电压领导小组,它是整个流程的起始与终结,拥有专业管理工作的决策和考核权,对整个流程起监督作用。

3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3.1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明晰职责,我局建立、健全了无功电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三级管理网络,成立了冷水江电力局无功电压管理领导小组,每年按人员进行调整。明确生产技术部为无功电压管理的归口部门。生产技术部、农电工作部、电力营销部、电网办、电建公司,分别设置兼职无功电压员,负责各管辖范围内班组的无功电压管理工作,在各班组指定专业负责人,落实专业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指标。从而构成了我局无功电压管理网络中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行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执行有力的管理体系。

3.2 职能与职责

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与职责。无功电压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的无功电压管理工作执行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无功电压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办法,对上级下达的无功电压管理要求及时进行传达,对无功电压工作例会提出的问题进行决策,做好本县电网及无功电压发展规划,并督促实施。生产技术部作为无功电压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局无功电压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分步实施,召集每月的无功电压分析例会,负责管理层各部门的协调,制定和落实执行层的考核制度,严格无功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编制无功电压措施计划,并考核到位。电力营销部负责用户无功电压方面的监督管理及严格力调电费的执行等工作。开展用电检查,加强用户的无功管理,编制用电营业方面的无功电压措施计划,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营业普查和无功电压分析等。农电工作部主要负责各乡(镇)供电所的无功电压管理及考核,编制农电管理方面的无功电压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等。电建公司负责无功设备基建安装,并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电网办负责冷水江配电网络电压无功规划工作。

压力管理篇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60-01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校园和谐、稳定发展的促进者,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这支队伍的身心状态及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性。如何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分析其职业压力现状,全面认识其负面影响,有效管理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压力,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一 高校辅导员压力的现状

1.职业精神缺失

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他们在工作中对本职工作的热情会逐渐降低,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也逐渐减少;对工作的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对工作有诸多抱怨,讨厌甚至排斥工作,敬业精神不够,责任心不强,对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出现职业倦怠。

2.生理健康受损

辅导员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其压力如果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缓解,则会出现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食欲下降、体重骤减、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3.心理状态失衡

工作压力大会使辅导员感到工作没有意义、价值感丧失,认为工作只是机械地重复琐碎的事务;对工作敷衍了事,面对困难没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容易退缩,不愿钻研;工作能力、应对能力、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容易出现职业退缩行为,如迟到、早退、工作懈怠等。

二 高校辅导员压力管理策略

1.环境压力管理策略

提高高校辅导员社会地位,提供社会舆论支持。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辅导员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同,减轻他们的压力;正面、积极的社会舆论能降低辅导员因客观环境而带来的压力感。

2.组织压力管理策略

第一,增加人员编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高校要完善辅导员引进制度,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标准,既重学历又重能力,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且抗压能力强的优秀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减少因人员和职位不匹配而带来的工作压力。

第二,明确角色要求,规范管理制度,减少辅导员角色冲突。学校应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一是引导辅导员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二是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管理体制,明确学生处、院(系)对辅导员的管理责任和权限;三是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从而在规章制度上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第三,提供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健全辅导员激励与保障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与保障机制,为辅导员营造和谐、宽松的整体环境,为职业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将有效降低辅导员的整体压力,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事业心。

3.个体压力管理策略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有助于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地评估自己,在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后,就比较容易知道自己会在何时何地为何体验到何种压力,才能在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及时找到应对的办法。

第二,要正确认识压力,改变不良认知方式,提高心理素质。首先对压力有正确的认识和接受态度。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工作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把工作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第三,有效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辅导员工作繁多、琐碎,可以将每天的工作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安排时间最先处理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最后做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压力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和高校都要重视和关心辅导员队伍,合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社会、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各方面协调发挥作用,进行心理压力管理与调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使每一个辅导员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谭彩云.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压力管理篇11

【关键词】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定期检验

近年来,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一旦操作不当,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不可估量。除了要求操作中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外,还必须贯彻落实容器安全管理条例并对容器进行定期检验。

1压力容器安全问题及其定期检验的必要性

1.1压力容器安全问题

压力容器是随着压力的变化而来回波动,期间的频率比较频繁。在运行中,破坏了机器的抗疲劳能力,减慢了容器的使用寿命。一旦运行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就给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麻烦。物料超装,受热膨胀超压,压力容器超载严重。操作人员的监控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是其中的一项诱因。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确保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容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中不允许容器继续运行时,对液位、相邻管道安全都有着重大关联。

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还属于不发达国家,压力容器作为大宗消费品,还不能普及,许多陈旧的设备仍然在超期使用。由于压力容器的成本较高,企业对一些尚能工作的老旧设备仍然在使用,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等于慢性自杀。安全生产的隐患在短时期内不能消除,事故就会频发发生,社会的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作为压力容器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如果不能在思想上重视它,就会酿成大错。

2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2.1平稳操作制

压力容器要想平稳操作,必须具有安全的操作规程。容器操作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必须熟懂操作工艺法:开关机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记录日常检查检修内容,日常维护和保养,容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等。其中对操作工艺指标的要求最重要,包括对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的最值及其运行波动的详细了解。

2.2技术档案管理制

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归总制,执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将真正意义上的容器压力安全技术管理由形式主义付诸实践。对技术管理的下述内容:《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年检定期检验报告单记录仪、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及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进行详细明确到汇总归档。

2.3合理监管控制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容器运行期间,及时监督运行状况,一旦发现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检修。操作人员主要在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和安全装置等方面做好监控。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提前做好准备,向下班者主动询问并详细了解上班压力容器运行的情况。不得擅离职守,遇到当班发生的事故,及时处理完再交接班。对外部调入的压力容器,首先确保其是否具备使用价值,而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在进行检验时,对外部质量和技术档案进行严格审查,排除安全隐患,才能正常使用。

2.4从思想上重视

压力容器使用部门,要从思想上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开路,将定期检修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2.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制度

无论是早年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还是近年贯彻实施的容器使用者,都是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由技术监察部门联合实施该项制度,为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压力容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都必须遵从国家的条文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容器使用安全所规定的条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代表行使监察权利,对新产品经过试制和鉴定后,方可批量生产。

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要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修,才能保证压力容器设备及其附件正常运行。在检修时做好记录,如设备是否齐全、有无磨损、备件是否正确、清洁是否到位。企业管理者应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安全意识,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实施力度,配合好监管部门的例行检查。

3.1压力容器自身

依据检验周期决定检验时间,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级检验。在检验时,对相关安全装置所配备的安全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定期通排,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及时消除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对不能消除的缺陷及时报备相关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及时查找原因,需要焊接或者挖补修理时,交由特殊焊接操作工解决。

3.2安全装置

安全阀的购置,必须有检验部门的公章,不得私自购买。除了至少每年一次的定期校验外,还要及时调整、加铅封固,并由专业检验人员记录。压力表失灵、无铅封、刻度不清或者表盘破裂不归零,都需要及时更换,至少每半年检验一次。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应变,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提交检验机构定期检验。

3.3新增设备安装验收检验

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设计图为蓝本,按设计工艺安装。施工现场记录设备是否齐全。依据图纸要求,连接系统。规范设计并安装设备,期间要考虑框架的承重能力,基础的水平测量及塔器设备的垂直、倾斜度。户外设备要做好防腐、保温,安装时不要有破损处。验收时对每台压力设备的系统压力都要进行试验并详细记录下来。

3.4压力容器日常维修保养

在日常维护中,坚持预防为主,检修结合的双向原则。不得超范围使用容器,而是要依据工艺参数安全使用。经常性的修理维护,结合巡回检查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容器投入使用前期,使用单位需持相关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只有持有上岗证书的专业合格人才才有资格使用。每日对容器及其配备的附件进行维护、保养、检修,将火灾和爆炸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压力容器运行中,检查有无渗漏液体,外缘有无磨损和腐蚀地方。记录每日的保养情况,方便检修时期作为参考。

4结语

多年来的事故经验告诉我们,压力容器的安全规范管理和定期检验对使用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项工作,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为了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和失误造成的人生财产损失,要求容器使用单位不但要重视起来,还要高度重视起来。保障设备安全平稳运行,严守规章制度,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定期检验在其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值得压力容器操作者不断地付诸实践。

作者:王俊雷 单位: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潍坊分院

压力管理篇12

白领群体精疲力竭

工作压力大小体现着工作带给员工的紧张感大小。一般来讲,过度或长期的紧张感会引起员工的心理疲劳,它是一种包含身体、情绪、人际等多方面的综合反应。本次调研采用专门的心理学测评工具“枯竭量表”,对白领的心理疲劳程度进行评估,疲劳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见图2)。从管理学上看,当一位职员的心理疲劳程度达到等级3的时候,说明他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疲劳症状,需要对工作压力问题予以注意。

当然,员工的心理疲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员工自身的压力调节能力。从调研结果看,40.72%的员工目前正处于等级3的水平,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员工目前虽然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疲劳症状,但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及时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通过培训使他们调整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那么,就能及时地防止这部分员工向严重心理疲劳方向发展。

而对处在等级4和等级5的员工,除了团体形式的培训之外,最好通过更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来帮助他们摆脱心理疲劳的困境。

白领压力四大表现类别

压力对于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生理、人际关系、工作效率以及情绪四个方面。(见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在白领群体中,心理疲劳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的缺乏精力,人际上的沟通减少,工作效率上的容易忘事,以及情绪上的忧虑发愁。

压力主要来源:时间紧迫和职业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在太短的时间有太多事情要做”和“不得不迫使自己跟上新科技或本领域的发展”并列位于首位,成为白领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工作负荷成为白领压力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说明残酷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时间效率要求甚高,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企业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职业发展、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危机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白领造成巨大的压力。

减压,不只是员工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