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手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06-08 19:16:22

我的小手教案

我的小手教案篇1

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用团、压、捏、等方法表现物体水果和狐狸的主要特征。

2.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塑造的能力。

3、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泥工的兴趣。。

活动准备:橡皮泥、示范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通过作品展览,激发幼儿塑造物体的兴趣。

       示范讲解秋天的水果和狐狸的塑造过程。

      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苹果,香蕉、梨子、葡萄、、、、、)

教师出示挂图和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复习讲解交待要求,幼儿交流如何分布做,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在操作制作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重点是:水果的外形特征。难点是:要求幼儿搓的光滑。

二、塑造狐狸

以游戏的口吻,出示各种小动物,今天狐狸过生日,我们要去参加,现在我们每人捏一个带去帮他庆祝生日。那就用泥来捏,教师分布讲解外形特征后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幼儿克服伸拉泥做狐狸头部的困难。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我的小手教案篇2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课改的清风再次扑面而来,我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采用“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为物理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课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小组共同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为一线物理教师,我切实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提高。下面我就以我的一节课来谈一谈“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学案的制作是基础

导学案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导学问题、学习小结、课堂达标检测、课后巩固练习、学习反思等几个环节组成。《自由落体运动》由我主备,在集体备课一周前准备好导学案,在备课过程中各位老师集思广益,通过对课程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最后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导学案对于学生来说,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能够借助导学案带着问题、困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因此,在学案中导学问题的设置很重要。

二、导学案中导学问题的编写是关键

1.“低起点,小台阶”。问题要有张力,要有拓展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还要有学生的思考在里面。设计要有层次,使学生努努力就能跨上去,这样就更容易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闯关设计,问题有梯度”。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学法指导中要有精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重视答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后不总结方法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导学问题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三、恰当处理练习,有效巩固当堂所学

导学案中有当堂检测,练习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还增加了少量的选做题。当堂检测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重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中课堂练习的设置既是为了检测学生对于学习重点“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的掌握情况,也是为了突破高考重点。

四、导学案要“批改”

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学生完成导学案后由课代表收齐上交,教师批阅,了解学情并确定课堂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案完成情况进行做题方法技巧的指导,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要及时补充。将学生在学案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确定为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题,使学生在自主基础上,合作解决难题。

五、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放手”

导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练习。在这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在上课前批改学案,了解学生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第二,用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

六、加强小组建设,合作探究解决课堂重点和难点

组建班级学习小组,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建立小组考评的原则和制度是实施“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前提。

课案中完成不好的题是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和初速度不为零的下落运动的处理,所以课堂的重点就在此部分,任务分别分配给八个小组,每两个小组分析一个问题,两个小组之间形成对台赛,由小组合作完成。接下来,首先是小组内部交流意见,意见成熟的小组可以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再给学生讲解,给讲解得最好的小组加分。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完成情况很好。为了加深对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的理解,我还播放了将近两分钟的视频,观看牛顿管的实验,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兴趣。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课堂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案导学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还要时常要告诫自己,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学、会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中学课程标准》

[2]《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3]赵希强主编.《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与实践》

我的小手教案篇3

“细”就是细致,它体现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实验前仪器的准备要细,不管是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还是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都要细致,不可有遗漏、大意的现象发生,否则将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获得。例如,在教学《灯泡亮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亲自看到灯泡亮了,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我在准备实验仪器时,亲自检查灯泡是否能用,电池是否有电,电池盒、开关连接、包皮细电线是否通电等,把各组的器材逐一检查,对于不导电的材料加以维修或替换。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小组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其次,在制订实验方案时也要细致,才能保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此外,学生动手实验也要细,要严格按照最优的实验方案去做。例如,在做《做个电磁铁》的实验时,所用的包皮细电线一定要沿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否则,很难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二、操作实验要“导”

“导”就是指导。实验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在小组内制定好实验方案后,与全班学生交流实验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当学生按照最终方案动手实验时,教师需要参与到小组中相机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纠正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当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总结实验结论时,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反复思考,得出实验结论。例如,在教学《凸透镜的成像》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制订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交流方案,最后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通过比较、补充,选择最佳实验方案,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不到蜡烛的倒像时,我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查看凸透镜、蜡烛的火焰和纸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还有火焰、镜面和纸屏的中心高度是否大致相同。当学生操作不规范时给予适当指导。此时,学生若还是看不到蜡烛的倒像,我就引导学生换个凸度较大的凸透镜。最终学生顺利在纸屏上发现蜡烛清晰的倒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实验边总结成像规律,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我的小手教案篇4

学案设计作为课堂引领的“抓手”,模式切忌过于单一,要根据教学需要,有效整合知识网络和自我检测,细化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模块,并添加必要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按照学案索引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到相关学习任务,并能通过自我检测来检查自己任务掌握的情况。对于那些难度较小,可以在教材中找到适合的答案的问题,决不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对于那些虽难度偏高,只要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便可解决的问题,教师只能点拨,不可代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以下是经过多次完善后的《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部分学案内容如下: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自主学习:

1.在地方:废除 ,设立直属中央的 ,分管 政、 和 政。

2.在中央:废除 ,撤销 ,由 、 、 、 、 、 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 负责。全国的 大权,都集中到了 手里。

3.建立: 机构—— 。

4.科举制:利用“ ”,束腹人民的思想,加强君主的统治。

合作探究: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有什么特点?

改编后的导学案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明朝君权的加强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究其特点,每个人能有话可说。学生为了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自主学习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严谨,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交流的勇气,使师生在分享观点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以提升。

二、在导学案运用上要科学合理,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课本标识的“抓手”

导学案是课堂主导的“抓手”,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导学案,无法将课本和学案科学的结合;有些学生对照课本机械地完成学案问题,忽视对课本的标识,一节课下来,导学案写的好好的,而课本没做任何标记。为更好地处理好导学案与课本的相互关系,教师要严格课堂规范。首先师生快速浏览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完成学习目标,并在课本中找到相关答案(答案不是填写在学案上,而是标志在课本上),当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明确标识后,再试着去把答案默写在学案上,这样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顺利通过“自我检测”打下基础。

如《郑和下西洋》部分学案

自主学习

1.背景: 前期,我国是 的国家。

2.目的:为了加强同 的联系。

3.时间: 年,明 派 率27000多人第 次下西洋, 年—— 年, 先后 次下西洋,到过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4.航线: 港—— 峡—— 洋——

(最远)

5.影响:促进了 和 各国的 ,加强了我国和 各国的 。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大约 。

自我检测

1.研读《某航海家远航示意图》说说这是哪位航海家远航的路线?

2.这一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大约多少时间?

3.这一远航反映了明朝哪位皇帝的外交思想?远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这一远航有何历史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在自我检测阶段就会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地位,而且游刃有余,同时学生还会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课堂上更能充分发现自己,展现自己,推销自己。

三、在复习课导学案设计上实施让学生参与性原则,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的“抓手”

历史课堂在每一单元结束后都有一节复习课,导学案是落实复习内容的“抓手”,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鼓励人人参与设计单元复习导学案,教师要博彩众家之长,筛选经典之作。学生设计的复习带学案常常使我耳目一新,甚至为之震撼。

如《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一课,学生利用书中的一段材料设计了这样的材料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材料中提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请问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时间、及内容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请问这个“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僵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同样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最终解体,中国却走出自己的道路,这给我们哪些启示?

这是一道中外结合的历史问题,学生能结合现有知识,融会贯通,实在难能可贵。类似这样的意外收获,只要我们教师肯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就能涌现出更多精品,师生都能收获惊喜。

我的小手教案篇5

从传统的实验教学到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每个一线物理教师都感触颇多,从台前到幕后,从导演到助理,从教师的课堂到学生的课堂,科学探究实验不仅是一种物理教学方法,更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有益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注重科学探究,将是教育成功的开始。

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禁锢了多少少年的手脚,僵化了多少青年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探究教学势在必行。探究实验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教学手段。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究实验教学实践,反复反思和自我总结,感触如下。

一、科学探究实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既然是探究,就应该让学生去动手,去思考,去发现,教师千万不能去统一指挥学生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这个问题也要由学生自己提出;第二步,猜想和假设,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猜想,无论正确与否教师不要轻下结论,而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第三步,设计实验方案,要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共同设计本组的实验方案;第四步,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互助,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鼓起他们的信心,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探究过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让他们亲自经历;第五步,合作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寻找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小组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互相借鉴,小组内反思总结,寻找问题。无论在哪个环节,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配角。一开始,学生可能有点无所适从,但久而久之,他们自我思考的能力,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意识,动手操作的熟练程度都会有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恐惧心理会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探索精神。

二、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点拨

虽然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但是关键时刻,还需要教师的修正和启发。比方说在设计实验方案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公布各自的方案,供大家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经过不断修正,得出最优方案,避免在进行实验环节出现失误,同时教师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大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操作探究,实验完成后再与其他组比较,发现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突出表现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充分肯定,又要回到课本要研究的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结论,落实到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助理的角色,时时刻刻注意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帮助。教师的帮助和点拨很必要,但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三、探究实验的准备工作很关键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探究实验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教师在实验器材准备之前就要构思实验的主要环节,哪些环节将用到哪些器材。比如在做探究海波熔化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首先要想到加热和测温两个重要的环节,要加热就要用到加热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要测温当然要用到温度计,而用什么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又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加热和测温器材选择好后,又要想到研究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当然还要用到停表;然后更关键的一步还要想到,海波如何加热,为防止直接加热海波,受热不均匀,发生烧焦,需要一个特殊的设计,将盛有一定量海波的试管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加热;好像一切都解决好了,但不要忘了石棉网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可见,实验器材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实验方案设计的前奏。教师不能光想到器材的准备,课堂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哪些问题,板书哪些重要环节和提示,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切不可临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而对于学生如何合理分组,安排实验位置,实验中发生突发事故如何处理,实验前后的注意事项,教师都要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既放开手脚,又有条不紊,顺利完成探究过程。

四、实验方案的制定决定着探究的成功与失败

我的小手教案篇6

0 引言

 

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它已经贯穿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数少、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对要求掌握的技能眼高手低、对要求掌握的知识背多思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切实的物质基础[1]。我们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精选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的

 

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课时为40学时,理论与实践各占20学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2]。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于,最优化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把教学方法当作一个多种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科学地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二,在教学功能上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替代“教给学生知识”,不仅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让学生获得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第三,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课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改变课堂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建立课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外以教材与参考材料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同时,组织教师进行调研与研讨,探索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实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技能竞赛与课外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

 

2.1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常常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讨论,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3]。我们采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提出任务,明确目标,逐渐展开,通过对案例的具体操作学会各个知识点。每一个案例都是精心设计,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在案例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每个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理解。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分四个步骤。步骤一展示案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屏幕上,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步骤二案例讨论,将学生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主要是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质疑,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此时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帮助者、促进者。步骤三小组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 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做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然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步骤四是总结,分两个方面总结:一是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教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二是教师对整个课堂讨论进行评价分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分析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整个案例的解决方案进行操作演示,以使学生对案例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3 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法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4]。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电子教案、习题库、图片库、视频库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例如很多学校正在使用的世界大学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后的自学与复习,不断积累知识。

 

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用观察和引导学生的讨论,是学生的引导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互助学习,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4 自学辅导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少,我校只有40学时,这使课堂教学内容受到限制。为了扩充、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了自学辅导法,针对每章内容布置多个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资料,完成任务,并交给教师进行批改,不定期举行几个学术交流会,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5 竞赛式教学法

 

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好办法[5]。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竞争意识强烈,我们采用的竞赛式教学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比赛主题、内容、形式、时间及评分标准等,并将比赛规则课前通告各小组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讨论,上课时直接进入比赛环节;第二种是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第三种形式是学校每学期都举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分个人比赛与团体比赛,如自主制作个人简历、制作课程表,制作成绩统计表、制作企业宣传册等等。比赛的成绩需通过专家和网上投票相结合而定,比赛的结果在海报和学生设计的网站上公布。

 

实践证明,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学是一种深化和检验。同时,比赛加强了学生和企业的沟通,能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将竞赛机制引入课程教学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3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6]。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未完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育教学探索性、创造性的发展。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我们主要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传统黑板教学为辅相,对于重要的内容用黑板书写的形式加以突出。备课、上课与课程辅导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备课时,以教材为蓝本,以案例为主线,以网络资源为补充。课后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学习,教师在网络上批改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我们近5年的课程考核结果中,85%的学生熟练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理论,80%的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在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通过率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了76.49%。

 

根据我院督导室提供的5年测评数据,在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三评活动中,2015年的40个班近2400余名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分数均在95分以上,学生满意率在95%以上。

 

现在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熟练操作计算机是学生必备的技能,通过对实习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对2012届、2013届、2014届、2015届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单位满意率为95%、96%、96%、98%。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5 结束语

 

我的小手教案篇7

PhotoShop是一款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是学习平面设计的必修课。PhotoShop这款软件功能强大、命令繁多、界面友好,所以学习时上手容易,但要学好、学精却很难。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采用演绎法或是演示法教学。我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再讲解实例,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并巡回指导,最后总结知识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较清晰的思路,是目前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但是在职业教育学校里大部分学生没有电脑,不能实现提前预习,对本部分内容非常陌生。在这时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讲授实例的操作过程,学生并不能对先讲授的理论知识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实例的制作上。由于没有理论知识作指导,所以学生虽然将实例效果做出来,但是却不能与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记了操作步骤没有真正地理解掌握。再出现类似的例子时,学生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看似掌握了教学内容,实际上却没有达到教学要求,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了。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在进行平面设计时的创新。案例教学法不仅具有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而且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和不足。如果使用案例教学法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简述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对具体案例事实的观察分析为前提,深入剖析它的内涵,以期得出一般性结论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以实例为基础,对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制作、总结,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将在制作实例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上,最后,教师总结将所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知识点,而且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促使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是现代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导学习和课堂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是被动,是“少爷型”的“衣来伸手,饭开张口”的学习模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依赖性、懒惰性,渐渐地使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法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制作实例,分析实例,找出实例中所用到的知识,讨论用哪些方法可以实现操作效果,哪种方法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等。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到自己手里。

(2)手脑结合。

陶行知曾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因为PhotoShop这门课的特点,所以手脑结合是PhotoShop的学习过程中尤其重要的部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过分重视操作,忽略动脑,所以才会导致PhotoShop这门课学不精。在传统教学中,多数学生只把当前的实例学会制作就结束了,然后去学习下一个知识,根本不去考虑在这个实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点,为什么要如此操作。这样做当然不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PhotoShop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手脑结合。既不能轻视动脑,也不能轻视动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如果仅是动手操作,那只是在做机械的动作,并没有理解操作的意义,也就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如果仅看别人操作,将操作步骤记在心里,就觉得我已经学会了,这也是不对的。因为只是在脑子想了,记忆并不深刻,很快就会忘记了。而且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变化的因素,会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只有真正动手去做,才能真正的理解。手脑结合过程就是将脑中理论与动手能力结合,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把动手能力与思考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才能将PhotoShop这门课学习得透彻。

(3)没有标准答案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在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时,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以客观题居多,每一道题都有其固定的答案。渐渐地学生被这种固有的思想框住了,缺少了创新的意识,总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等待老师给他们正确的答案,放弃了使用其它方法进行尝试。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这种可怕的习惯:觉得一切问题都有他的标准答案抑或是正确答案。但是什么是正确答案,什么是标准答案,那就是没有答案。在PhotoShop课程中,制作出一种效果可以有很多种制作方法,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说是标准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就可以了。而且,这个答案的产生是由课堂上每一个小组讨论得出,不同的方案都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在讨论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学生的掌握情况,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学生的操作习惯等,每个小组的制作方案都可能是不相同的。但是我们又能说谁的是正确的,谁的是错误的呢?所以,在PhotoShop教学中,没有标准答案。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案例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问题。如要以哪里为突破口,抓住哪些关键点,应用到哪些命令和工具,设计者的构思是什么样,颜色搭配是什么样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等等。学生分析完这些就对实例有了概括的了解。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和其他学生或是教师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制作实例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已掌握的知识举一反三,学生将知识点灵活应用。在互动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不要一味相信教师所说,而是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自己的经验去质疑,去操作,用事实说话,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观点,尽信师则不如无师。这样就摆脱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错误状态。然后通过讨论得出较好的解决办法。再通过案例评价总结案例,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从操作中得出系统化的、概括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学习。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阶段

1.教学准备

(1)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教师在上课前只有对本班学生的情况有了清楚的了解,传授知识就有本可依,管理课堂秩序就会得心应手。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45分钟的教学质量。上课前可以了解本班学生的学生特点,宜动还是宜静;学习氛围是什么样的,热爱学习还是不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的基础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对电脑知识有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什么样的,掌握得精还是掌握不牢等。做到心中有数,为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2)备好课

全面了解本次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只有自己对PhotoShop的知识非常熟悉,才能为学生讲解,应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才能对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各种问题或错误一一解答,才可以掌握课堂,为学生所信任。那么在备课时就要将教学过程、教学节奏、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等都设计到教学中去,使整个教学环节了然于胸。

(3)培养自己管理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辅助引导作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所处的主导作用转变成为辅助引导作用,但是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却没有丝毫的减少,相反这时更要考验教师的管理能力。如何能将学生都调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去,最后达到教学要求?如果学生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该如何处理?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思想,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进行的程度,了解学生纪律情况,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并随时做好调整的准备。

2.案例准备

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案例的选取非常关键。案例选取的恰当,则教学效果显著。案例要选取有针对性的、典型的、难度适当,具有实际应用性的一个或二个,或是一系列相关的例子。例子要涵盖本次课的全部教学要点,并且在选取扩展例子的时候还要将难度有所提高知识点有所扩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进行选取。选取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要点及难易程度进行把关。

3.如何引入案例

前面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这个时候就是提起学生对PhotoShop的兴趣,让学生满怀热情的进行下面的环节。此时,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幅精美绝伦的经过PhotoShop处理过的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是含有哲理,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趣的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合成图片,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为学生分析这些图片的设计思想。接着可以选用这个例子,也可以选用其它的例子作为进行教学。

4.案例讨论

将案例发给每一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与思考。当脑中有了雏形就可以和小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操作、总结,最后得出本小组的最后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积极做好引导、控制课堂秩序,把握课堂节奏,使讨论的结果,分析的过程,操作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质量。

5.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关键的过程,是将操作上升为理论的过程,是将理论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科学化的过程。是对操作的总结,然后可以更好的指导操作。首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方案向所有同学展示。讲述本方案的设计思想,用到哪些工具及命令,分别用这些命令实现了哪些效果,及特点。演示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然后,每个小组分析其他小组的制作方法,讨论总结。仍然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别评价其他小组的创作方法。在此过程不仅可以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制作方法和其他小组的制作方法,而且可以通过对其他小组制作方法的评价找出自己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分析每个小组制作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对优点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对缺点应给予改进的意见,并对协作氛围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同时也对评价其他小组制作方法的意见给予点评,多鼓励学生,多给意见,少批评,甚至无批评,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模仿”是途径但不是目标

孩子通过模仿人们的走路说话,从而也学会了走路说话。对刚接触到PhotoShop这门课的学生来说,模仿是他们走进PhotoShop大门的第一步。通过模仿,学生学会了知识,学会了操作方法,学会了操作技巧,将别人的成功经验模仿过来,成为自己起步的平台。此时,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是如果仅仅靠模仿是不可能将PhotoShop学习到融会贯通,使用起来随心所欲的。书法家一般是通过模仿前人的笔迹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他们不会一味地模仿,否则,没有自己的风格,就成为模仿别人的机器。所以,他们会将前人之长吸收过来,坚持自己的风格。如果在PhotoShop课中只是一味地模仿,是很难进行创作的。特别是在我们制作一个实例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有部分效果是和我们学过的实例中的一个局部效果十分相似。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将学过的知识巧妙地应用起来。但是,这就不是仅仅模仿才可以做到的,而是要求学生真正地理解案例的创作意图,掌握多种命令的使用方法。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的时候,可以不让学生去模仿实例进行掌握,而是自己去摸索。这样让学生动脑思考,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即使学生没有做出来,但是这个时候给学生进行讲解的话,学生也会印象深刻。不仅如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遇到多种情况,克服这些困难最终制作出来实例,才是真正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一个人的能力。在学习PhotoShop软件的时候,模仿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应用它将前人的成功制作经验纳为己有,我们可以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但是这不是我们所要的目标,只是我们学习PhotoShop的途径。

2.课堂气氛与时间的安排

教师在引导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时候,要尤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把握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时间。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做到随时可以掌控大局。在课堂上气氛调节不好会使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过于活跃会使课堂秩序混乱,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太过于安静,又不能达到讨论案例时所达到的效果,结果又会和传统教学无异。这时就考验教师掌握大局的能力,观察学生的状态,适当地给予警告或是鼓励、表扬,让课堂秩序向预想进行。时间上也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引入实例、实例讨论、实例评价等环节的时间划分时应考虑周全。实例的讨论不可以太久,会导致实例评价的时间不足,从而降低教学效果;但也不能太少,否则会导致讨论不够充分,讨论内容不够深入,很难进行案例评价,仍然会降低教学效果。所以时间分配一定要符合本门课的特点,符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时间分配得好可以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相反,处理不好,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3.明晰教学要求

在职业教育下,学生毕业后就会走上社会,开始参加工作。所以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有一技之长。在这样的目标下,学生对PhotoShop的掌握就要以实际操作为中心,实例要以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工作方面的实例为主。在学习基础实例后的拓展课上,可以多做一些像海报设计、包装盒的设计、光盘设计、婚纱照片的处理,缺陷照片的处理等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实例,争取让学生毕业后可以学有所用。

四、结语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应用在PhotoShop课堂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学有所用,灵活掌握PhotoShop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使PhotoShop课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

参考文献:

我的小手教案篇8

教师要不要备课?可以这么说,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课程改革,课总是要备的,教学管理者们对老师提出严格的备课要求也是必要的。事实上,也没有几个老师糊涂到会说上课无需备课。一位教师在成功执教了一堂课之后,当别人问及他上课的奥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用我的一生来准备我的教学,而就这一堂课而言,我只花了几十分钟。寥寥数语,道出了上课成功的真谛。教师不备课就上课等于上战场没备好枪炮,开车没准备驾照……不备课怎么能进课堂嘛!

但是,备课≠写教案!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备课观偏狭,热衷于搞教案本检查,甚至把写教案当成考察教师备课的唯一“量标”,很少全面关注备课的其它方面。更有甚者,要求教师必须“手写教案”——在信息化时代,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政府部门及无数的单位已要求无纸化办公的今天,竟倒行逆施提出这样的“统一要求”……教案“必须手写”,电子的也不成,打印的也不成。

深层次的问题还不在这儿。那些视教案本为圭臬者,往往是把课本奉为教学的“圣经”了,这是有悖新课程理念的。据新课程理念,“教材无非是例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教师要有用教材的理念,不可只是教教材。同理,我们强调认真备课,但岂可只是备课本?

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怎样备课?还要不要手写教案,电子教案及网络备课等新鲜事物要不要欢迎等等,这实在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的迫切问题!我的观点是:

1.要改变和创新备课检查方式,探索建立科学而全面的“备课”评价机制。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课堂教学作准备,它是上课前教师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到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在课本上批批点点是备课,到互联网查找资料是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是备课,设计习题是备课,与别人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等也是备课。当然,写教案也是备课,但它只是备课的一种重要形式。

查教案莫若查备课。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更新理念,探索并建立科学而全面的“备课”评价机制,改变和创新备课检查方式。如深入教师中间参与集体备课、说课等教研活动,了解教师的备课思路和“隐性”想法;如组织多媒体课件比赛、优质教案评比等大奖赛,激发教师备课的创造性和进步欲望,等等。

不要一味地醉心于数页数、看环节、看是否整洁的老套的检查方式,那样无益于教师的教学,甚至会助长抄教案的不良风气。“100元求代抄一本小学语文教案,字不用好,正楷就行……”这是《武汉晚报》报道过的,武汉年轻女教师王欢(化名)发帖求助网友帮忙抄教案的一则报道。其实,在现实中“抄教案”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老师们抄写教案的动机虽令人汗颜,但他们应付那些形式主义要求及检查的作法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2.要跟上时代步伐,解禁“打印教案”或“电子教案”,让备课插上科技翅膀。

欲知天下事,点击Internet。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备课”“网络备课”这些新生事物也就应运而生,许多教师聪慧灵巧地接受和应用着这些新生事物,甚至尝试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备课系统,这是广大教师从“纸上谈兵”到“运筹帷幄”的一次飞跃!我们为何不去关注和呵护它的茁壮成长,引导和促进它的健康发展呢?

电子备课比起传统的“手写教案”来,优势多多。第一,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查找有利于教学的优质材料,补充或借鉴他人优秀的案例资源,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到教学设计中,使所备的课优中更优,使所上的课强中更强。第二,电子教案编写速度快,且能反复修改,可以大大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我们为什么非要坚持手写呢?你可知要手写一份完整而翔实的、不与教学“两张皮”的实用的语文教案需要多少时间吗?语文老师每天有这个“手写”的充足时间吗?有这个“必须手写”的必要吗?我想,都没有!某科研部门的一个调查数据显示,在整个备课过程中,语文教师有80%的精力用于抄写或补写教案,而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分析学情等。试想,我们若能把这80%的精力解放出一点来,把每天抄写教案的个把小时省下一点来,将会干多少更有意义的事呀!第三,电子教案可以方便地变成打印教案,既美观又便于使用和保存,便于出版发行,便于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域的教育资源共享!电子备课,我们何乐而不为?

当然,我们也不能反对手写教案。一些老教师坚持要手写,尽可以手写。

实事求是地说,教案问题,特别是手写教案还是打印教案的问题,思考的关键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实质,在于能否把握教案设计的精髓:是自己上课真正需要的,还是只管“克隆”应付检查的?是倾注了自己心血的、个性化的,还是不加思考“拼盘”的?是为了学生学习设计的,还是为了“教”而以传授为目的的?如果是实用的、自己的、为学生的,不管是手写的还是打印的都应该认可;如果不是自己的、实用的、为学生的,即使手写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是不值得提倡的。

3.要更新备课理念,“为学习设计教学”,把学习还给学生。

“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来的,这也是有效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

与旧的备课模式不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应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变化发生根本转变: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这将是一个“从牵牛上树到驱牛向草”的重大转变。

但备课或教学设计时常常有人莫视或不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这些变化。教师中间就有种说法:“越教越熟,不用备课……”“越教越熟”是否就是进步呢?恰恰相反,这正是教师理念陈旧的典型表现。教师年复一年反复研究同一本教材的内容,以至看起来能够倒背如流,似乎“越教越熟,不用备课”了。但实质却是“井底之蛙眼中的那片天空”:只见教本不见学生,只重教不重学,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我的小手教案篇9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学案的提出正符合这一要求。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导学案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学生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本人担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作为小学阶段的最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还很小,虽然不能放手进行导学案教学尝试,但我想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做些尝试。于是,我选择了在课堂中灵活渗透导学案中的一些好方法,尝试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自学。比如认识图形章节和统计章节,我都放手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先预习和自学,再把问题和自学情况带到课堂上来进行解决。几次下来,有些收获,也有些思考。

由于学生年龄很小,甚至有些想法都表达不清楚。如果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自学可以省去课堂中很多麻烦,让课堂变得顺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训练,自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有时在某些程度上成了家长直接把知识传授给了孩子,教师省了事,可时间一长,我发现学生学的知识参差不齐,教师也无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导学后的课堂跟平常的课堂应该有所不同。创设情景就变成了检查自学情况的方法,有些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

我的小手教案篇10

如何让物理“教学案”在学生学习行为中得到更好落实?如何实现物理生本高效课堂,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的困惑也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备课组就如何进行物理教学案使用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落实进行了半年的小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1 精心编制教学案

开学初我们召开了备课组教师会议,认真学习反复研究了东庐等学校的讲学稿编写使用经验,印发了《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学案导学”》等经验文章,结合我校实际,明确了方便我校教学案使用的设计思路: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教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②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③“教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从具体的内容入手,使教学内容问题化.从问题出发设计学案,明确教学起点,实现真正有效的自学.明确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可思考性,而不应当是简单的填空和简答.④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空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课堂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我们制定了方便我校教学案使用的基本编写模式:第一:集体备课,通研教材.确定备课任务后,分析哪些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学生无法自主学习,必须要在课堂上点拨,并预测学生自学不能掌握的内容,学生可能学到什么程度,确定教师要讲些什么.讨论应该设计哪些典型例题,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如何形成达标等等问题.通过研讨,达成共识,为下一步编写学案做准备.第二:分工合作,编写初稿.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提前一周的时间,把每一课时的备课任务分配给备课组的每一位学案设计人,充分发挥个体潜能,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教参,和同事研讨,搏采众家之长,集于一身,然后根据学案的编写模式,完成初稿.第三:集体审核,确定学案.设计人编写出学案后,在备课组内再通过集体研讨,修改、审核,达成共识,无异议之后,确定学案,交备课组长进行印刷.

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案为物理“教学案”使用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落实提供了重要保证.

2 加强学生学案的课前自学行为的落实

我的小手教案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20-03

总理在考察我国职业教育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做中学,做中教”已经成为反映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本质特征的经典概念,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目前中国中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变“单调乏味”的讲授型课堂为“生趣盎然”的学习型课堂,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理念,让学生真正抬起头来听课已经成为我们每个职业教育者认真探索和努力实践的课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把“学案导学”应用在了我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成为了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探究者和收获者!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学得快乐而有成就,教师教得轻松而倍感欣慰!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相对教案的一个概念,教案与学案具有不同的含义。

教师常用的是教案,“教案”是指教师在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的教学设计,其着眼点在于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学案”,通俗一点讲,就是专门给学生看和使用的教案,是指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和侧重点都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自主完成一系列的问题探索、强化训练等学习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弊端日益突出的今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随着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1、教育理论依据。学案导学有着广泛的教育理论基础,两千年前的孔子在其《论语・子罕》中提出“循循善诱”的观点,可以认为是学案导学的最早理论根源。而现代建构主义也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案导学正是符合了教育的科学规律而充满了生命力,它让学生清楚知道教师的授课目标,意图,思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变传统教学中的“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通过学案的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继而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而学生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通过学案的“导读、导思、导做”和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2、中职计算机教学学情分析和“学案导学”的现实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中提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案导学”有着适合的发展土壤和现实意义,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90后的学生们几乎都有使用电脑的经历,他们有着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但是缺乏知识的系统性,他们个性鲜明而张扬,厌烦教师枯燥的讲授,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试一试!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案导学正是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 “做中学,做中教”、“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和巩固!学生体验着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感受着每一次面对困难时的困惑,同样也享受着战胜挑战时那一刻的成功与快乐!“单调乏味”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真正的舞者!

三、“学案导学”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基本过程与形式。

1、“学案”教学的基本形式。

2、“学案导学”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基本过程。“学案导学”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四、学案设计基本环节。

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学案是“学案导学”成功的关键,一份完整的学案通常应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思考题、探究活动、学习方法和策略、知识拓展、学后记、意见等项目。实际操作中,学案的格式与项目是灵活多变和有所侧重的,完全由教学需要来决定。

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是学案的引子,身临其境的效果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2)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循序渐进”的功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思考,有着拨开云雾见日月的效果!

(3)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5)总结拓展是学案的升华,在梳理堂课知识的同时,引发更深一层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留有余味,回味无穷!

五、“学案导学”设计示例――《母亲节的礼物》

下面是《母亲节的礼物》学案的文本,详细展示了“学案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母亲节的礼物

――图文混排之电子贺卡的制作

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课堂模式进行,要求学生学会运用Word图文混排功能,灵活使用文本框、图片、艺术字等工具制作电子贺卡。

【创设情境】

母亲是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母亲是支永远唱不完的歌,母亲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母亲是守护我们的天使,当我们唱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妈妈的吻》时,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即将到来的母亲节里为妈妈送上什么样的礼物呢?一支代表着感恩与祝福的康乃馨,还是一顿可口而轻松的团圆饭?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要为妈妈们亲手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那是什么呢?呵呵,对了,就是一份满载着你的感激和祝福的电子贺卡了!

在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已经制作好的母亲节贺卡,动手打开看看吧! 资源 是不是很漂亮?相信在母亲节的那天送给你最爱的妈妈,她一定会很开心,还会称赞你哦!

【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就来运用Word图文混排功能,动手制作一份既经济又漂亮的母亲节爱心贺卡吧!找到你的一位合作伙伴,我们准备开工了!

【探索学习】

(一)学习准备

1、仔细阅读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两张不同效果的贺卡(资源)

说一说你觉得哪张贺卡更美观、效果更好?

贺卡A()贺卡B()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你的伙伴讨论一下,一张完整美观的母亲节贺卡应该包含有哪些基本元素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以下贺卡模板,说说我们可以运用Word哪些工具来完成贺卡的制作?

通过以上环节同学们的思考、讨论,结合课堂上老师的总结,我们已经得出贺卡的基本组成元素以及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Word中的哪些基本工具,在制作贺卡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和巩固这些知识吧!

(二)学习新知,闯关游戏

【游戏第一关】页面设置

同学们,发挥你们创造力的时候来了,你打算做多大的贺卡呢?横向还是纵向的呢?一切在你们自己!用你们学过的页面设置知识开始动手设计吧!还记得用哪个菜单命令吗?哈哈,不记得就翻翻书本的236页吧,上面有详细介绍哦!

闯关练习一:页面设置小练习 页面设置小练习效果核对

图文并茂的贺卡更加形象生动,那如何插入和编辑图片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1、阅读书本239页~242页的内容,找找在Word中可插入哪几种类型的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今天,我们重点来学学如何插入外部图片文件。

方法一:单击______菜单的______子菜单下的______命令。

方法二:单击______工具栏中的______按钮。

3、如何设置图片格式?

闯关练:图片格式设置小练习 练习效果核对

【游戏第三关】文本框的应用(这可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哦)

贺卡上祝福的话语怎么录入呢?能不能灵活调整文本的位置呢?文本框来帮你忙!

1、文本框最大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2、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方法一:单击______菜单的______子菜单下的______或_____命令。

方法二:单击_____工具栏中的_____按钮或者_____按钮。

3、你找到了几种文本框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设置文本框的格式?

闯关练习三:文本框格式设置小练习 练习效果核对

思考:既然文本框可以在文档的任何地方灵活安排文字,那可不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帮助我们实现其他一些功能呢?比如灵活调整图片在文档中的位置。

动手试一试:文本框+插入图片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直接录入的文字显得有些单调?怎样让文字更加生动美观呢?艺术字可以帮到你哦!

1、艺术字插入的方法?

方法一:单击_____菜单的_____子菜单下的______命令。

方法二:单击______工具栏中的______按钮。

2、如何设置艺术字的格式?

闯关练习四:艺术字格式设置小练习 练习效果核对

(三)完善贺卡,自主创新

如果你已经连闯四关成功,恭喜你已经具备了设计母亲节贺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是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呢?在这里,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制作贺卡的素材,还等什么,赶快动手吧!给你点小Tips!

:设置页面; :添加图片; :添加祝福语

最后,再来点什么修饰啊!

比如:给整个页面添加一个艺术边框,会不会更漂亮呢?添加页面边框(书本226页)

要不要添加点背景颜色?设置页面背景(参考书本234页)

呵呵,还能用什么工具可以美化你的贺卡呢?留给你们自己去讨论和实现吧!

(四)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完成作品后,每个小组组员之间先进行交流,填写作品说明表;推选出一位较出色的组员,然后,各小组进行交流。请

你认真聆听每组发言和欣赏每组设计的作品,因为你将是我们的“大众评审”。在聆听其他人发言和欣赏作品的同时,请每个小组完成下面的评审表,你们的意见也将做我们考核的参考标准。

请根据每位发言者和每组设计作品的实际情况,在评分中栏中填写得分,每项20分。

完成任务后,也请你为自己今天的学习和表现作个自我评价(表2)。

根据自己或他人的表现按以下要求划分等第,完成以上的“评价表”

:出色;:好;√:还需努力。

:尚未完成或尚未掌握,课后可请教同学和老师,相信大家都很乐意帮到你!

(五)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同学们,看完大家设计的母亲节贺卡,你有什么感受啊?是不是觉得大家的处女作美丽而青涩呢!想要设计出一幅好的作品可是需要你日积月累的努力哦,那怎样才能称之为一幅好的贺卡作品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请将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总结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完成阶段

请在课程结束后,将以下材料提交到教师机。

1、母亲节贺卡作品

内容包括:(1)作品原件 ;(2)作品说明(作品创意、思路、待改进的地方等)

2、大众评审表(表1)、自我评价表(表2)

(七)结束语

今天的学习让你收获匪浅吧,是不是感觉到很有成就感!亲手制作了送给妈妈的节日贺卡,相信她收到后一定会很开心,为这么感恩和能干的你而感到无比骄傲!老师也恭喜你,通过自己的探索,同学间的合作,你已经掌握了Word图文混排的基本技巧,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你可以尝试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你的生活工作中!未来充满了挑战!相信通过你的努力,可以做得更棒!YOU CAN DO IT! 祝福你!爱你的老师!

六、问题与思考

“学案导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还在初期探索阶段,在课堂上,我努力遵循“放手”的原则,只要是学生能通过学案、课本等学习资料自学、讨论完成的任务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通过点拨引导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理解和掌握。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不少,睡觉和不做作业等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少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作为教师也深刻感受到学生的巨大潜能,放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案导学”的应用能为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效果,而如何更加巧妙而有效地发挥“学案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首先,学案的设计就是一个十分考验我们教师的工作,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从学生学的角度,从养成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角度,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不同班级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完善的长期工程。

第二,在“学案导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如何组织学生开展高效的小组合作与探究活动?如何突出学案中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设计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调整自己努力做到更好?如何充分发挥课堂认可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就是如何把握课堂学习节奏、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性等……

总之,如何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构建学习型课堂,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让学生乐学会学,真正成为计算机课堂的主人,我们的研究之路还很漫长,有待我们每一位中职计算机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祖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3)

我的小手教案篇1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已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数学教学的活动课程已是教学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数学教学才更为完善,有了它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才能有无限的生机。我们的教学对象有其个性特征,他们不愿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他们的思维倾向为形象思维,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多注意活动课程的开发,将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有利于稳定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再从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看,开展数学活动课程形成数学教学的整体合力也十分重要。因为这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氛围。开展活动能让学生解决不少的实际生活问题,而且能在自主手脑并举的前提下拓宽知识,增强能力。

二、注意方法是形成数学教学整体合力的前提

数学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虽然没有现成固定的模式,但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小学低、中、高各个阶段他们的心智潜能各有不同,我们的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必须考虑到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自主欲望等多方面的因素,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便于学生主体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发挥创造性、独立性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课程的目标,是活动方案设计是否周到的体现,更是活动方案的目标达成与否的体现。因此,要想通过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而形成数学教学的整体合力,那么我们活动方案的设计就必须便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刘英健先生对小学活动课程方案设计的主体性的体现曾提出过这样三点要求:(1)师生在设计数学活动课程的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2)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可以得到教师的适当指导,其活动要利于学生自我决定其内容,自我安排其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3)活动结束后学生之间要能够自我评价活动质量,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取得的成效进行自我综合评价。如果我们的活动方案能够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上注意了这几个方面,再在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合作,并且平等地讨论问题,尤其注重让学生大胆地对老师的意见提出质疑,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这比顺利地解决问题还要重要。

2.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