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3 18:19:42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1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高等学府,每年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培养输送大量毕业生。本次抽样调查毕业生总人数为6162人,其中中药学专业2508人、药学专业876人、制药工程专业1699人、市场营销专业1079人。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1]。

1 调查对象、方式和范围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1997-2016共二十届部分毕业生6162人,其中中药学专业2508人、药学专业876人、制药工程专业1699人、市场营销专业1079人,包括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硕士研究生,见表1。

1.2 调查方式

通过对药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整理、电话咨询、实地探访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方向进行调研。

1.3 调查范围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和市场营销四个专业1997-2016届部分毕业生。

2 调查结果

2.1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

通过对6162人的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我们把就职单位总共分了七个类型,包括行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单位、医药企业、社会药房、其他。在就业类型调查中发现,医药企业和医疗单位所占比例相对大,说明大多数专业毕业生趋向于此两种方向就业。这与马晓匡教授对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毕业生去向研究结果一致[2]。这种现象反映了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呈正相关,见图1。

2.2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行业就业率

2010年之前四个专业的行业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之后就业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2010年后的毕业生为个性张扬的90后,时代性格特点、就业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就业率,使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也导致就业率的下降[2]。

2.3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通过对四个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分析,四个专业一次就业率都高达90%以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药学类大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见表3。毕业生从事医疗单位人数趋势在总体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实施宏观积极的就业政策,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逐渐上升,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从事药房工作的人数逐渐上升,经调查发现社会药房处于改革阶段,由以往拥有一个药剂师可同时开多家连锁药房向一个药剂师只允许开一家药房改革,这是导致毕业生向社会药房倾斜的主要原因。在改革浪潮推动之下,社会药房将需要更多的药学类专业相关人才,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将扩大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在对近三年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调查显示为94%,比平均就业率高近两个百分点。该专业存在着就业面广泛的特点,从事市场服务与开发、销售,其他行业如经济、管理、贸易等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见图2。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就业方向多元化,行政事业单位1.3%,国有企业4.3%,私营企业74.1%,港澳台投资企业5.3%,外商投资企业4.7%,个体经营10.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市场营销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用人单位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其次为个体经营。通过调查分析得药学类市场营销毕业生从事医药企业占46.6%,占主体部分。充分说明药学类市场营销独具特色,其就业前景相当可观。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毕业生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但其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特别是应该从学生入校起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和就业观念。在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3]。

3.2 改进培养方法与课程设置争取达到最优化

学校应多举办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案例分析、调研)、加强专业学习的广度、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加强对专业学习的引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多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度[4]。

3.3 提高专业化程度

通过研究近十年药学类专业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毕业生在知名医药企业就职人数逐年增加,说明我校培养的人才专业化程度提高。为更好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应加人才的培养专业化程度。

3.4 大学生就业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一名教师联系一个班级体、一名教师联系一名学生等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学生在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方面的教育,正确指导大学生考研及专业发展,避免盲目学习及盲目考研,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作用,以此来加强药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5]。

4 展望

通过对山东中医药大学近二十年来的就业状况分析,整体的就业水平在稳步提高,现在的就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们的选择面更加广泛,通过综合分析就业单位等各个方面数据现在学生的择业观也日趋多样化。同时结合现在中医药发展趋势,我校的专业设置也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近年来,不断完善专业结构,新开设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开发等专业,在发展壮大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在此形势下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不断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在新思想的引导下以更加开放的方式传递出多元的就业思想;身为在校学生我们更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指导下积极将创业与中医药紧密结合,充分实现“互联网+”和中医药的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潘莉莉.“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及绩效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3(6),43-48.

[2]马晓匡.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研报告[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10(增刊):154-155.

[3]何剑英,杜一民,何旭.大理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12):77-79.

[4]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97-103.

[5]黄绍国.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与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2):124-125.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 医药院校;毕业生;择业;对策研究

近年来,广东药学院坚持“以药学为特色、药医结合、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思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校上下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2004年至200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我们于2006年5月对我院2006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以期对医药类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有所借鉴。

一、 调查方法与结果

(一)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向我院2006届的毕业生发放了1 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456份,回收率97.07%。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就业的单位性质、主要考虑因素等。

(二)结果

1.从就业区域来看,医药类毕业生主要集中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尤其是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见表1。表1就业区域分布表(略)

从表1中看出,有1004名毕业生就业选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311名毕业生选择回生源省市就业,有111名毕业生选择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只有30名毕业生选择到中西部、西南地区就业。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了76.58%,这说明,中等城市以上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比较发达,需求毕业生的量也较大,吸引人才集中的优势比较突出,毕业生普遍寻求待遇优厚、教育环境和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就业去向。但同时也发现,有21.26%的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就业,这也说明,这几年在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方面上有所突破,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有一定的发展;比较遗憾的是只有2.06%的人希望走向中西部、西南地区工作,这说明我们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相对狭窄的同时,我们的毕业生还是有很大的就业选择空间,社会对我们的毕业生还有较大的容纳能力。

以上的数据,体现了毕业生追求良好发展空间的愿望,同时也说明当今毕业生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减退。尽管毕业生都知道当年就业形势严峻。学校也反复倡导要求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但多数毕业生仍将“择业”放在首位,希望找到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

2.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医疗卫生机构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始终是医药类毕业生的首选单位。

从表2中看出,选择医疗卫生机构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占68.61%,选择三资企业的占12.57%,选择民营和私营企业的占6.66%,选择高校、科研单位的占5.63%,选择国有企业的占5.70%,只有0.83%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表2就业首选单位性质人数分布表(略)

接近70%的毕业生走向医疗卫生机构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总就业人数的大多数,这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较大的吸引人才的能力,也符合医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接近20%的毕业生选择到三资企业、民营和私营企业就业,这说明在择业时,毕业生的规避风险的意识很强烈,而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明显不够。同时也说明,人才市场对我们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也存在较大的容纳能力。

3.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从表3、表4中分析,毕业生主要考虑的因素主要还是单位的待遇(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有47.18%的毕业生选择了该项目,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占15.59%,选择工作是否稳定的占17. 17%,选择能否解决户口问题的占0.83%,选择单位所在地区吸引力的占13.53%,选择晋升机会的占5.70%。说明毕业生已经开始不再关注户口问题,主要还是关心单位的待遇问题,这也是高校实行缴费上学后,毕业生迫切需要还清教育投资的结果。当然,工作稳定和兴趣爱好也是毕业生重点关注的方面。同时,也看到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接近90%的毕业生普遍月薪都选择在1 000元至3 000元之间,选择1 000元以下的非常少,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有适当的调整,这也和目前国家发展的形势相匹配。表3主要考虑因素分布表(略)表4毕业生期望的月收入分布表(略)

总体来看,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还是跟毕业生本身的切身利益有关,这涉及到社会和家庭的原因,国家在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采取的保障措施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考虑其就业的问题。

二、讨 论

(一)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背景

我国已逐步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高速增长,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却呈下降趋势,供需矛盾突出,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数字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就医药类毕业生而言,存在行业性较强的特点,就业面相对较窄,相关社会形势的变化还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医疗改革的争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为此,中国将启动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近期原则上通过《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要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

2.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

广东省在2006 年2 月作出《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打造名店名城为重点,搞活中药现代物流业。支持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广东药学院、中山市联合共建一个官、产、学、研、贸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中药城。

3.学校毕业生发展情况。

21世纪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应该是走向大众化,这有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近几年来,广东药学院毕业生数量有明显增加,见表5。表5广东药学院2003—2008年毕业生数情况(略)

(二)今后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努力方向

从根本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主动配合政府,大力推进医药类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医药类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群体,是国家宝贵的医药卫生人才资源,合理使用药学类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振兴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药学类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我们有责任主动配合政府,把加强医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规划,合理引导医药人才流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把我国特有的医药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社会成员健康第一位的保障,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目前,医药类院校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医药卫生行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高校毕业生在地区的分布和结构上不平衡明显。对高校而言,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认真研究分析未来几年医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按照形势需要加强和增加人才的培养。

2.改革教育体制,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被社会所接纳,应该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主要标志。学校要增强“产品”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要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不合格的“产品”绝不向社会输送,以免影响学校的声誉,影响学校未来的市场。加快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是增强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基本保证。

3.要结合形势和行业特色,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从学生跨入医药高等学府的时候起,就要有阶段性地加强对其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和择业理想教育,要求学生在学期间深刻领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言,南丁格尔精神、白求恩精神、孙思邈精神和李时珍精神,舍身忘我,救死扶伤,是医护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刻苦钻研,提高水平。

4.转变就业指导机制,为毕业生开展的职业生涯设计。

设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未来,与设计一个有形的产品、标志、外观实体截然不同,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要复杂得多。现在社会上虽然已经开发了专门的职业生涯测试系统软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科学性,但要提高职业生涯设计的准确性,高校应紧跟社会科学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脚步,更好地把握毕业生的专业特色和个体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与观点,结合高科技的手段来逐步完善这项新摸索、新开展的工作,使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5.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将就业途径西移、下移。

充分用好国家就业扶持性政策,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社会的第一线特别是到艰苦地区和乡镇等基层单位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学校要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要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要广泛宣传在基层做出突出贡献的医药高校毕业生的典型事迹,营造有利于激励医药高校毕业生到街道社区、农村、山区、煤矿、地质、石油等医药卫生条件比较薄弱的基层或系统就业的良好校园氛围。就我们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大医院不能进,为什么不能进小医院?在大医院固然有利于专业深造,在小医院实践机会更多,往往更有利于个人专业水平的发挥,甚至还可以放弃医院。相当多的毕业生选择医药企业当医药代表,做药品营销工作[2]。医药类毕业生就业有其特殊性,只要注重实际,不好高骛远,认准了的就大胆去实践,持之以恒,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3

一、研究背景

医药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省医药经济发展迅猛,医药行业已成为浙江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1]近年来,在我国加快建设“医药强国”和“健康中国”,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医药类人才需要激增,由于浙江省医药教育规模较小,医药类高职教育成为浙江省发展医药行业的重要支撑,为医药行业输送了大量医药类技能型人才。在浙江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医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仍存在诸多就业问题,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医药类高职院校成为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及问题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

2017年国家经济总体形势回暖,但增长速度较缓。前期经济下行的影响短时期内还无法改善,企业用工需求总量仍处于下降趋势,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表示,由于医保控费逐渐减少,药占比控制缩紧,药品终端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同时,2015年末药店GSP认证到期,一批不合格的药店遭遇淘汰,药品零售市场格局产生变化。医药零售行业发展受到阻碍的同时,我国医药工业的经济增长呈现下滑趋势。这一形势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而导致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受到影响。

2.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毕业生结构性矛盾加剧

在目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初期,人才能力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失衡的现象。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起人才结构和人才需求层次的深刻变化,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掌握生产、检测流程的单一型,逐渐转变为兼具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医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差异,真正符合企业所求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导致就业难度增大。

3.体制情结严重,家庭观念导致“就业难”

现如今,不是大学生眼光高而是许多学生家长过于挑剔。由于我校专业多为涉药专业,一些毕业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业生及家长体制情结比较严重,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就业。实际上,社会能够提供的体制内就业资源相对有限,且岗位竞争非常激烈,相较于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处于竞争弱势,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如愿进入体制内工作。一些学生家长的职业歧视观念比较严重,更有甚者直接对孩子说,“与其你找一个烂工作,还不如我先养着你”。由于家庭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观望状态,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

4.“90后”缺乏吃苦精神,就业心态不积极

从企业需求来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仍是吸纳我校毕业生的主体,基础性岗位仍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就业岗位多为生产一线、医药代表、药店销售人员等。90后学生多为家庭独生子女,自幼受家庭过度保护,导致这群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于挑剔,不愿意吃苦,更受不得委屈。许多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怕三班倒,在工厂或企业频繁跳槽。这部分同学不仅给学校就业工作增大难度,而且在企业中造成不良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2]另一方面,与80后追求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不同,90后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更加多元化,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体面程度及社会地位等都是学生寻找工作时的考虑因素。现如今,理想工作的评判标准已从“物质层面的成功”,逐渐转变“精神层面的愉悦”,如:职业幸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相互尊重等标准。在实习、求职和面试的过程中,若没有感受到期望的“礼遇”,导致部分学生对职场提不起兴趣,表现出找工作不积极的心态。“找不到好的,宁愿不做”,就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借口”。

5.“升学”大军激增,影响就业稳定性

自2015年起,浙江省专升本招生计划由5000名扩增至10000名,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深造的机会。专升本招生计划的扩增,导致不少优秀毕业生放弃良好的就业机会,专注于升学之路。其中不乏一些毕业生随波逐流,盲目报考;更有甚者,为了逃避实习与就业而选择报考专升本。年专升本考试于4月中旬结束后,多数毕业生由于长期处于备考的高压状态中,考试结束后往往选择“修养放松”,不愿花精力于求职就业,大多数学生表示等成绩出来后再做打算。这也极大的影响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程。

三、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社会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总体来讲,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因此,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将是医药类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

1.巩固校院两级联动就业工作机制

学校全面推进“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相互配合”的就业工作机制。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就业工作总结会、布置会、交流会等,分析研判形势,提出工作思路,强化目标管理,全面宏观统筹并具体指导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制度,巩固完善校院联动、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大就业”工作局面。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队伍、辅导员、校友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各显其能。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实施就业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实现目标层层分解、责任逐级落实;实行每月三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报”制度,实时公布就业率,及时查摆问题,对症下药,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强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

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强化就业工作研究职能,对就业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铡9睦辅导员、专业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普及传授就业指导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全程全员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3]学校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逐步提升、针对性较强而又内容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4]。

3.实施双维度的就业市场拓展战略

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定位,围绕医药、食品领域,瞄准“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根据不同学科就业趋势和特点,采取“广播”和“深耕”双维度相结合的就业市场拓展模式。针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采用“广播”模式,一方面稳固现有的就业领域,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寻求新的就业市场,努力实现招聘岗位“量”的提升;对于就业率较高、需求旺盛的学科实施“深耕”方式,推动多家医药知名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力争“质”的突破。

4.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加大对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开发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创业大赛、创业模拟等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习、项目孵化等平台建设。全力做好创业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

5.做实精准化的就业指导跟踪帮扶

加强精准化就业服务工作。学校在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人职匹配,按需指导、就业帮扶、鼓励创业,实现就业指导因人施教的精准化服务。学校在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动态、意向和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毕业生动态信息库,实施全程关注、分段管理、分类指导。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利用学校就业网、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途径,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及时精准发送至求职意愿相匹配的毕业生。

进一步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准确掌握此类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学习状态,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解决,确保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和就业安全。同时,对双困毕业生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开展一对一的就业辅导及经济援助服务,并通过推荐、技能指导等途径提升其就业能力,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做好毕业生延伸服务。学校还建立了“毕业生延伸服务”工作机制,形成“3+1”就业延伸服务工作体系,不定期向往届毕业生发送招聘信息,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后”的自身定位、职业发展等问题。做好离校服务工作,做到“离校不离心”,做好离校毕业生的信息服务、跟踪服务等相关工作。

引导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好“应征入伍”、“西部志愿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宣传工作,要广泛宣传毕业生在基层锻炼成长的优秀事迹、详细解读各种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氛围,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就业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反馈作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要立足以学生为本,以就业指导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就业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开拓为动力,切实做到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乃用.浙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2.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4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很多环节,如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优等[1]。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全方位的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药学教师,每年带教2~3名毕业生,对近年来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十分关注。既希望能够选择优秀的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又希望有合适的课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发展。选题环节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时间紧张,几乎没有更换课题的充裕时间,一旦确定题目就要勇往直前的完成[2]。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阐述自己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为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行有益的探索。

1 以兴趣为导向,通过网络双向选题

通常情况下,以什么研究方向为题,有导师指定,也有自己选择,不管怎样,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定的课题,导师也要介绍需要查阅参考资料;导师如果给予学士更大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选择,导师要把握方向,随时提出建议和指导。总体来说,选题按照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要真正做到把学生的兴趣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必须做到双向选择。目前,我校利用教务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终达到课题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对于网络双向选题,首先要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兼顾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若干题目。对这些题目是有基本要求的,学校先要初步审查才能让学生来选择。比如要保证课题难度合理,工作量与预定时间匹配,避免课题太简单、研究范围过大、研究内容太多等。然后召集毕业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期间,教师和学生要多次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学生要了解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度计划等,让学生对所做的课题初步形成清楚的认识,如果发现不合适的情况,取消第一次的选题,重新再选。最后,教师同意选题,学生才能开展课题研究。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设计结论开放性的选题

目前大多数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毕业论文内容空洞。药学专业下细分包括五大学科方向: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结合临床药学实际,还应该包括以及医院药房、临床药学等[2]。所以考察近几年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发现,覆盖面非常广。如此多的研究方向,如何集中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关键是要保证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学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药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实际药学的领域中敢于尝试、推陈出新。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首要任务。研究课题不能因为本科生实验时间短,基础底,操作能力差就降低要求。能够得出明确结论的验证性课题只适合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来用,而毕业论文不同。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开放式的,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有启发和可以探讨的[3]。部分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等部门实习,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急需加强管理和指导。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5

1.1 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定位  我校中药学专业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掌握中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中医学、药学等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流通、使用、生产、检验领域从事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制药、质量检验等符合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可从事如下工作:药店、医院、保健品店等的调剂、合理用药及养生保健等工作;中药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临床监察、生产、研发、信息网络等工作;中药及天然药物相关实验室技术工作。

1.2 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概况  根据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中药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中药学本科人才,而非研究性相关人才。本专业采取“3+1”培养模式,即:利用3学年进行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利用1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及岗位实习,使学生在岗位实习中进行中药相关岗位实训并完成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力求围绕毕业论文的核心目的,以实际岗位工作为核心,在毕业论文中解决实际问题。

2.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实践及成果分析

我校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目前已完成2011届、2012届及2013届,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根据实习单位特点及具体实习工作内容,以培养方案为核心,不断地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形式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1 选题阶段灵活,双指导教师选派,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我校中药学专业大多数学生进入不同实习单位或不同岗位,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与岗位相结合并考虑实用性,要求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结合实习单位具体情况、实习具体内容及自我兴趣自拟选题选题务必紧扣培养目标,可利用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综合研究,且有可实施及可操作性首先在实习单位指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一直在岗位实习,实习单位老师可随时指导学生;同时,学校会配备1名校内负责教师协助指导,跟校外实习单位的老师沟通,高质量地全过程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对于实习单位没有相关指导老师的,结合选题的同时,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基础上,选派校内老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并实行负责人制。

3.毕业论文选题类型的多样化

3.1 鼓励支持科研型毕业论文形式  学生实习单位是科研院所或医药公司的,在实习过程中参与中药研发等项目,毕业论文与科学研究相关,这与大多数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致。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对药物研发有深刻认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有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为此类论文。

3.2 增加实验大报告类型的论文形式  实习单位是某医药公司或药厂的质检部门,在实习中主要接触质量检验工作,依据药典或相关规范操作,无需进行科研设计,不能完全等同科研项目,将该类型设定为“实验大报告”的实验型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将实习工作及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掌握。

3.3 增加调研型毕业论文的形式  调研型论文的增加基于以下几点:①众多高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多是实验型论文,这是沿用多年的医药学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模式。然而,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中不能接触相关实验或科研项目。②我国高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遇到诸多问题,也都在进行改革。中山大学药学系学生做过调研型毕业论文,其他中药学专业做调研型论文的资料很有限。③从我国高校现状来看,除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外,有很多专业的毕业论文倾向于社会调查深入剖析某专题的实质。且我校经济管理等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采用调研型论文。

基于上述,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增加调研型论文,不仅非常切合毕业生的实习岗位,也符合就业现实情况。该调研型论文要求与中药学领域相关,解决单位的实际问题,这对毕业生开展后续工作及工作晋升都有现实意义。通过中药学相关领域的调研,完成毕业论文,能够对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全面考查,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得到综合训练,达到毕业论文教学目的。

3.4 增加处方分析类型的论文形式  学生实习的具体工作是医药药房的中药调剂工作,可以对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有些可参与医院开展的处方点评工作,将该类型设定为“处方分析型毕业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问题,也可利用所学的中药学相关的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也为后续中药调剂工作做铺垫。

3.5 增加实习总结类型的论文形式  实习单位是医药公司或药厂的车间,学生实习中参与药物生产过程;有的实习单位是药店,学生实习中进行药品销售、中药饮片调剂、中药煎药或库房管理等工作,可以根据具体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总结类型”毕业论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中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内容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也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践操作中的每一环节,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4.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避免就业的冲突

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论文与就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平衡,有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或找工作中,难以保证毕业论文任务。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对此状况进行相关改革:调整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其毕业论文时间已经由原来的大四下学期调整到大四的两个学期,实践证明这对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成效。我校中药学专业为缓解此问题,在“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将毕业论文的启动时间提前,学生在8月中旬进入实习单位,基本在9月初左右确定选题,在实习的前半过程中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后续的实习工作中只进行论文的撰写及补充等工作。这样的时间安排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就业与毕业论文的矛盾。

5.毕业论文的模拟训练的必要性

在论文工作开始前,开设相关课程或必要培训,使学生掌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在实习前进行毕业论文系统辅导,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及论文要求,并要求实习单位强化对论文的质量监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进行课程设计和集体指导,开设系列论文选题指导和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辅导一些共性问题,从源头上改善毕业论文质量。广西中医学院应利用寒、暑假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相关的技能训练。在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利用毕业论文开始前的“中药课题设计”为毕业论文工作打基础。课程中开展毕业论文写作讲座,并对毕业论文进行初步模拟;同时,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毕业论文开始前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正确态度的引导,通过适当培训、练习及模拟设计等措施,逐步使学生掌握完成毕业论文的有关能力,从而确保并促进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6.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严格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工作需要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精心组织和指导是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保障;需要规范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权责。在论文管理过程中,需要找到较好的全程管理方法,PBL教育理念贯穿于选题、文献搜集、课题设计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各环节中,从而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在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制作《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给学生和论文指导老师,使指导老师和学生均能够明确论文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控制,全程确保论文质量;及时了解在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共性的困难问题,统一解决并予以明确;对于有些学生对论文的态度及做法错误,及时告知、纠正。在论文的开题、中期、答辩等环节严格把关,对于质量较差的学生,要求其进行二次审查。同时要求学生在每2周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以便更好地指导与管理。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6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支柱产业,药学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医疗界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药学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加强,重视养身,注重医疗。药学领域飞跃性的进步引起社会对药的青睐,必不可少对药学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药学界的不同领域度药学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此次的调查结果对在校药学生的自我发展及学校培养教育模式的改进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调查问卷。

1 调查资料

分别制定纸质版和网络版调查问卷,前者主要用于显示走访相对距离较近的校友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就业的经验等,后者用于相对距离比较远或者不方便见面的校友使得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具有普遍性。调查对象是来自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近10年毕业的校友,填写方式为纸质版和网络版均为匿名填写调查表。

2 调查结果与讨论

参与调查的校友人数为348人,其中各届校友参与人数不等,调查问卷回收率为84.3%,纸质版126份调查问卷如数收回。在调研时所有被调查人员都已离校并参与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深造。因此可以收集到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准确性的数据。

2.1药学毕业生去向分析 在我们所有回收的调查问卷中男女比例为50.39/49.07。在所有调查人员中70.37%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直接就业,而自主创业和从事其他方向的总数为8.33%,其中女生中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要比男生多2.64%,但是选择自主创业和其他方向的人数中男生要比女生多8.94%,见表1。

2.2从事工作与药学专业的相P程度和其幸福感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发现只有6.48%的人从事的工作是与药学专业不相关的。并且从表2可以看出从事与药学不相关工作的被调查人员中感到自己不幸福的人数达71.43%,而从事药学相关工作人数中幸福比例高达一半以上。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建议在校药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与药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可能会更加幸福。

2.3药学专业在不同等级的城市的就业形势与薪水 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乐观的分布来看,二线城市要占58.14%,其薪资水平77.77%的人在4000元以上,一线城市就业形势比较二线城市更加严峻,但其薪资水平都在5000元以上。三、四线城市虽然就业形势不是十分严峻但其薪资水平却远不如一线二线城市,所以综合考虑就业形势,薪资水平,幸福感三个方面更加建议药学专业毕业生在二线城市发展,见图1

2.4就业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单位对于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 40.74%的校友认为就业过程中求职方法和经验的欠缺是最大的问题,其次是专业知识的欠缺和岗位信息不足,也是制约应届药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再次,不了解药学的就业市场,对自己所要求职的单位缺乏了解,缺乏就业信息处理的技巧也是其影响因素(见图2)。针对就业遇到的问题我们此次调查过程中毕业生一致认为人际沟通能力、综合素质、社会实践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专业知识、职业工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地方,见图3。

2.5药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调查总人数中50%药学生通过学校就业部门获取就业信息(见图4)。 表明求职过程中,学校对于就业信息的,就业过程中的指导至关重要。若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必然会对学生就业造成影响。其次,通过参加校外招聘会、通过报纸、电视等得到相关就业信息分别占到24.07%、20.37%,所以学校要积极鼓励毕业生贴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多的去关注就业相关信息。

3 总结

3.1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医药学院可以根据医药市场单位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调整大学生培养计划,形成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人才培养方式。本科毕业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性格特点、自我认知、心态观念等在就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显得十分关键。

3.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首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前药学生普遍存在择业思想不实际、择业目标期望值高等特点。目前市场就业环境促使毕业生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是发展问题。因而必须引导药学生树立竞争就业思想,明确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再次,加强和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最后,完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拓宽药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这次调研不仅深入地了解到药学专业毕业就业形势,也为各大医药类高校药学专业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对当今就业形势的指导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对在校药学生和各大医药类高校更好地培养适用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人杰,刘艳霞,张晓梅,等.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需求与就业意向调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6-28.

[2]米燕燕.高等药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17):96-98.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7

XX届全院本科毕业班学生。

二、毕业实习时间

XX-XX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和第二学期。

三、毕业实习进程安排

周次时间内容及要求

XX-XX学年第一学期9-11周XX.10.25­-XX.11.141、做好实习动员,制订安排计划,明确实习时间,确定校内指导教师。

12-14周XX.11.15-XX.11.301落实学生实习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毕业实习登记表》

XX-XX学年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第一学期15-20周第二学期

1-12周XX.12.6-XX.5.151、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认真填写周记,教师进行过程指导。

2、指导教师每周与学生联系至少1次,教师进行指导。

3、二级学院组织教师对实习点检查,教师现场指导。

13周XX.5.10-XX.5.161、学生返校,上交实习鉴定表、毕业实践报告。

14周XX.5.10.-XX.5.201、毕业实践成绩评定、二级学院实习工作总结。

四、毕业实习环节的组织

1.重视集中实践环节的质量,成立集中实践环节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实习秘书:

指导老师:

2. 实习场所

自主实习生由其本人选定实习场所,原则上必须是医药、化工、生物、保健品、化妆品等相关生产、研发、营销单位,填写审批表,报药学院批准;由药学院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有合肥圣鹰药业、安徽国正药业、合肥先锋药业、阜阳金太阳药业、合肥国森药业、温州康之源药业等,学生确立实习单位前可向辅导员了解实习单位概况,并就实习单位确定事宜与家长沟通。

3.指导教师资格

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情况,组织实习小组,一个实习单位指定1-2实,由药学院和企业分别确定1名实习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制,指导各组学生指定毕业实习。集中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应由较高思想理论水平、较好专业知识能力和较强写作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担任:

(1)具有药学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取得药学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高校教师。

(2)具有药学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满3年的教师。

(3)没有达到以上条件,但是从事药学专业工作五年以上,对制剂原理和工艺路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人也可作为指导教师。

4.指导教师职责

(1)熟悉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药学专业见习、质询等教学环节的专业技能,药学理论及行业动态,熟悉药品管理办法及实际操作规程与方法。

(2)做好实习准备工作。用2学时时间指导学生准备好实习必须的各种文件、资料、器材;向学生讲明见习、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注意的问题、各种报告撰写方法及其要求等事项。

(3)指导学生实习全过程。在实习开始后,及时指导、解答、处理疑难问题,做好学生与学校、实习基地及实习导师的联系、沟通与协调工作,并做好集中性指导与检查。指导老师每周与学生联系不少于1次,合肥市内每月到实习单位实地指导1次。

(4)在实习结束后,及时要求和检查学生撰写的实践环节报告;审查学生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评定学生报告成绩。写出评语并提出评分意见。

(5)指导学生做好毕业生时间环节总结撰写工作。毕业总结撰写集中指导课一次,不少于3学时。对学生撰写的毕业总结初稿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评语、评定毕业总结成绩建议。如发现作业(总结)有抄袭问题应责成重写。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个别指导次数不能少于3次。为了真实客观反映教师指导过程,提倡用电子形式如email,XX的方式进行指导,请指导老师保留实习周记、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等指导和批改记录,保存好指导内容、指导时间备查。

5.指导老师安排:按照学院相关规定,药学院XX届本科毕业生人数82人,共分成14组,需安排14位校内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及指导学生名单参照毕业论文(设计)。校内指导教师根据辅导员和自身了解确立实习小组长,原则上一个实习单位要确立1-2名。

6、指导老师工作量确认:依据学校规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每位学生平均8学时计工作量。

五、实习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1.实报到实习生进行生产和管理制度培训,明确遵守的规定及违反劳动纪律的后果。

2.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轮岗实习,轮岗实习有困难的应安排三到五习生进入企业后,企业要确定实习管理负责人,负责实习生的学习、生活管理;企业应对新天的岗位观摩,有专业指导老师解说。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 R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a)-0137-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reform, pharmacists will be engaged in the pharmacy services to the patients. The traditional graduate trainees in hospital, who dispense drugs, have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work of pharmacy department. Higher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reform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This article put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mode in graduation practice, which is consisted of curriculum reform, practice mode and the graduation project. Graduation practice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assessment methods, 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cultivation of talents on "pharmacy service".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service; Graduation practice; Quality monitoring; Pharmacy

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适应社会以及形成良好工作认知的重要学习阶段[1]。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每年有60%药学毕业生就职于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药品经营和医药管理岗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已提出药师应提供给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必要服务,药学高等教育应加强引导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2-3]。有资料表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内容将由传统的药房发药、药品摆放等内容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手段”的药学服务[4-5]。因此,面向药学服务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了近年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6-8],笔者提出针对在医院实习的药学专业学生,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应构建比较规范的以“药学服务型”为目的毕业实习模式,同时应完善基于“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的质量监控体系。

1 优化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立体化”的专业实习模式

研究表明,结合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我国多数医院目前所开展的药学服务有用药前药学咨询、用药中参与临床治疗、用药后合理用药评价[9-10]。在药学服务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与患者、医生、护士以及同行等交流问题,如何能将药学工作者认为正确的药学服务内容传达给不同的人群,获得非专业人士的认同,不仅体现出药学服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药学服务型”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在“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环节的每个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药学服务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基于药学服务的实践及毕业课题研究3个环节的实习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基于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1.1 强调药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构建“服务型”的药学人文教育

著名药理学家吴春福[11]教授认为传统的药学教育理念是以药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心;教学内容则是以药品为中心,并没有考虑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中全面素质教育。因此现有的药学教育思想难以满足社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岗位需求。所谓药学服务是指药学工作者药学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向社会民众尤其是患者提供与药物使用有关的各种服务的总称[12]。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13]开展了如下工作:

1.1.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文教育新模式 通过多渠道开展人文知识培训和再学习,鼓励教师授课过程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学活动,以多元化评价模式将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求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

1.1.2 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建立网络文化教育阵地 结合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依托互联网的技术,让学生在学院网络教学资源中选修相应的人文课程,从而形成网络教学的新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人文教学内容,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受限的困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3 延伸第二课堂空间,强化校园人文建设 校园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药学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14],建设校园文化平台,促进学生人文内涵的形成[15]。因此,通过开展药学人文论坛、药学人文电影展播、药学人文对话等特色的第二课堂,形成校园药学文化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2 理论对接实践,积极推进“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16]。经过大学前3年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药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药学服务。开展基于“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

1.2.1 落实实习单位准入制度,积极建设实习单位 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17]。实习基地的建设一直都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结合“药学服务型”的人才培养要求,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打通“药学服务”实习通道,选择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药学服务走在前列的省内医院和社会药房。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实习基地相关设施设备,与带教人员进行交流,评估带教人员专业素养等方式,与实习单位就开展“药学服务型”实习模式进行协商,形成考察报告上报学校,经审核批准后建立学院实习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和省内多家医院和社会药房形成实习单位网络群,确保了开展药学服务的实习效果。

1.2.2 规范实习教学内容,落实毕业实习带教活动 实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对医院药库、药房、静脉配置中心、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习,了解药品在“药学服务领域”流转、存放、发放及临床药学研究等工作流程,然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深入了解“药学服务”的用药前咨询活动、用药中临床指导、用药后的合理用药评价等环节,根据临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药特点,开展深入学习。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药学服务理念”的职业素养。

1.3 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

毕业实习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的过程,由于实习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药学服务的某一领域完成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习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设计、开展研究、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实习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实习内容,而后由医院药学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按照毕业论文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毕业论文质量。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在实习阶段比较系统地剖析药学服务内容,发现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养进行解释,使学生对医院药学服务有一个全方位应用性掌握,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提前做好职业准备。

2 构建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需要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做保障[18-21]。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过程中,建立了初步的实习阶段质量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完善的实习管理过程和规范合理的实习考核方式及内容,形成了有效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2.1 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2.1.1 开展实习前教育工作 学院在实习前需要开展教育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为实习中的安全纪律等规章制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在实习单位遵守各项规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绍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强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任务以及实习中如何将通过工作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教育,学生提前对药学服务实习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更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习环境。

2.1.2 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为统一规范学生实习的管理和监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首的实习管理机构,主要部署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事宜。建立了定期联络制度,以便执行和落实实习安排,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3 完善管理程序,出台“制度化”管理 建立权责明确、纪律严明的管理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由实习单位带教老师直接管理,实习单位通过采取实习岗位培训及岗位轮转等措施,结合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习学习时间。同时学院严格执行定期联络制度,考察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及严格的执行,学院可以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效地监督实习单位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

2.2 规范实习考核方式,创新考核内容

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考核以内容案例分析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应对及解决能力。针对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制订了“阶段化”的考核方式。

2.2.1 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实习效果 在实习阶段初期,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药学服务脱节的问题。带教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书写实习心得,学会将理论知识与药学服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院定期会将实习中优秀的实习心得总结在学院实习网站发表,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2.2 建立“阶段化”的考核形式 带教老师针对不同的药学服务内容,结合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制订实习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药物咨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药物的能力,向患者讲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地使用药物,让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在合理用药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处方点评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中让学生加深理解产生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导医生开具合理处方。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储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通过组织开展药学服务阶段性考核,检查学生药学服务的真正能力。

3 总结

基于“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作为药学专业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实习效果直接影响着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对“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模式和实习内容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点、考核内容尚属探索阶段,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药学服务的不断发展,学院将继续加强药学专业“药学服务型”实习的科学性、规范性建设,不断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完善质量监控,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苗明三,李肇进,谢新年.调整药学专业实习模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3(6):76-77.

[2] 徐晓媛,张凯丽,姚文兵.中国高等教育进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5,24(3):195-199.

[3] 陈菲,李群力,王建美.基于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高职药学“六站式”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5,31(6):35-38.

[4] 汤小平.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措施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8):34-35.

[5] 马宁,张青松,冷一平,等.综合型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2):55-58.

[6] 骆航,王文渊,周振华.药学服务能力本位下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4(4):38-39.

[7] 于广华,常唐喜,吴争鸣.面向药学服务的药学高职人才培养[J].药学教育,2008,24(2):1-3.

[8] 谭敏,王宪庆,涂冰.基于药学服务岗位的高职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2):48-49.

[9] 胡晋红,蔡溱,孙华君.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61-163.

[10] 莫镇涛.浅谈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11-12.

[11] 吴春福.关于药学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4,20(2):12-15.

[12] 金跃,陈晨,陈素芹,等.小型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实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5):15-18.

[13] 刘吉成,张晓杰,李莉,等.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三导向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15,31(3):10-12.

[14] 燕娟,陈晓阳.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5(9):48-49.

[15] 吕青波,刘翔,奇鑫,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986-989.

[16] 王鹏,赵峡,方玉春,等.药学专业实习模式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5,31(3):66-68.

[17] 张英,陈t,关海滨,等.浅谈药学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0):924-926.

[18] 谢丽莎,梁天坚,黄茂春,等.独立学院药学类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3(9):33-34.

[19] 许建新,赵丰.完善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45(12):110-112.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9

高职实践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的总称[1]。高职教育与本科等的教育相比,其特色和优势就是要突出实践教学水平,一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这个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本文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药类专业群(含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三个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各专业的所有实践项目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了跟踪调研,以此形成了较详实的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实践项目的评价

1.实践项目方案的制定

实践项目包括职业基础课程及职业核心课程的课内实验和校内外实训。方案的制定考虑了学生的入学水平、就业环境、将来发展等因素,由专业带头人主持,全体专业教师参与研讨制定。

结合当前制药专业群学生的就业岗位,实践项目主要包括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即制药岗位和药营岗位。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例,与制药岗位相关的实践项目包括:认识实习(制药企业参观实习)、药物制剂及工艺课内实验、药物制剂机械课内实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课内实验、药物检验课内实验、毕业实习等;与药营岗位相关的实践项目包括:认识实习(药品经营企业参观实习)、生药学课内实验、药品销售方法和技巧课内实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课内实验、毕业实习等。专业带头人将专业所有实践项目汇总,权衡考虑其首尾衔接的连贯性,避免重复教学,力求达到最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

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后,专业教师集中对体系的科学合理性进行研讨。研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能无缝胜任将来的就业岗位为目标,评价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以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为例,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中药材采购、中药制剂生产、中药产品检验、药品销售、药品研发等。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应该对应支撑的实践项目,比如中药材采购岗位,有药用植物学课内实验、中药鉴定课内实验、天然药物化学课内实验等多门课程的实验进行支撑,使学生掌握了从中药的基源、性状、显微、理化等多方面鉴定中药的技术,从而具备采购了中药材的能力。

二、实践技能培养的评价

1.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评价

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究竟能力如何,最客观的评价还是来自于企业。吉林省是医药大省,我们专业的毕业生也遍布省内的多家大型制药及药营企业,如修正药业、万通药业、敖东制药、吉林大药房等等。正因为我们有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始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理念,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企业的认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的学生供不应求就是最好的说明。

2.毕业生的自我评价

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合理制定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制药类专业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工作多年以后对自我评价良好。例如毕业时间还不到十年的毕业生,有很多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了企业的高管,在行业内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企业内部乃至行业的各类竞赛中,我院的毕业生也显示了强劲的实力。老毕业生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也是信心满满,这种信心无疑来自对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

三、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定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不仅要不断拓展校内的实训资源,还要积极开发校企合作,抓住机会,增加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的次数,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学时中的比重,着力培养学生更良好的实践技能。在校企合作中,不仅要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要充分重视企业的合理愿望和利益,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时性[2]。

制药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可以说,高职实践教学不仅能成功的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学习的问题,还能增加学生的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研究性以及探索性[3]。

参考文献: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10

对于高校来说,就业是评价高校教学水平、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我院一向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把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针对近年来药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就毕业生就业方向以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

1 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统计

1.1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详见表1。

1.1.1从表1可以看出,各年度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占大部分,构成了近年来药学毕业生就业时主导方向。2004年以后在药品生产企业工作的药学毕业生约占所有就业毕业生的50%。而前往营销企业工作的药学毕业生2003~2004年有了一个很大的回落,虽然近两年比例有所上升,但仍较药品生产企业少。相当部分原因是由于2003年后,不少国营医药公司效益不景气,导致毕业生流向的改变;而近两年来,一些私营医药公司的崛起和国营医药公司的改制,重新吸引了一批毕业生。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企业对学历要求不算太高,因此专科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率甚至还超过了本科生。

1.1.2 医院虽然在近年来对药学毕业生的需求不算大多,但学生出于对医院事业单位性质以及较稳定收入的考虑,仍然十分愿意到医院工作。医院对于毕业生的学历结构要求较高,因此近几年一直维持着本科生约20%,专科约生10%的就业率。

1.1.3近年药监局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实施,使得应届毕业生很难在每年7月底以前就被药监局聘用,因此,学生在第一次就业选择时,药监局很少进入他们的视线。药检所、教育等单位或行业由于对毕业生需求一直较少,虽然对毕业生有很大吸引力,但前往这些行业的学生比例一直较低。2006年到药监局和药检所的就业人数降到了零点。而这些行业对学历的要求相当高,因此近年来没有专科生到这些单位就业。

1.1.4 毕业生选择升学和其他非药学行业往往和当年的政策与机遇关系很大,因此选择的比例一直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本科升学(考研)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这和我院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关系。

1.2药学毕业生就业地区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在区外的超过了40%,这和我院从该届学生起向外省招生有直接联系,这15%来自外省的学生在就业时也直接带动了区内的学生在就业时向区外一些条件更好的单位寻找就业机会。

2 药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2.1性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详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就业时的情况大不相同,到生产企业、药监局、药检所工作的男生多,到营销企业、医院工作的女生多,而升学的女生则是男生的4.7倍。原因一:到生产企业的毕业生多从事车间、质检工作,出于生理上的原因,男生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要强于女生,用人单位也更愿意聘用男生;原因二:女生在就业时更愿意选择工作相对稳定的医院。营销企业在招聘时,在条件相当时,更愿意选择女生。而男生在药监局、药检所这样要求综合能力较强的单位,就显得更加适合;原因三:女生在学习方面普遍要比男生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也要好,因此在升学比例上要远远高于男生。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十分明显的体现出男、女生的性格特点,男生更愿意去区外的企业寻找更好的机会,去“闯荡”,女生则更喜欢寻找离家较近的就业机会(表4)。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11

毕业实习是药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习期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刻苦钻研业务、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掌握实际工作本领;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项文体活动,不断增强体质,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从事药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管理

 

为了圆满完成毕业实习以及论文工作,我校成立了教务处宏观管理,院系具体落实的实习管理机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实习工作的安排、落实。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实习生的思想动态以及考勤,并要求实践教学基地由专人负责实习工作。

 

二、不断完善教学大纲,紧跟时展

 

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话题,为了保证专业的领先性,根据专业发展要求,结合行业特点,不断完善修订了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要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例,学分占到了总学分的10.2%,并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其中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地教学安排在第四学期,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共17周,其中毕业实习12周,最后5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实习主要在医院药剂科、药厂、药检所、药学院各研究所及校内外科研单位进行。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一个实习单位,在此基础上,药学院再结合各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配。

 

三、不断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严格实习考核

 

针对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就业、实习与考研三者之间的冲突问题,学院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实习单位负责的态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实习生管理过程中严格要求实习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遵守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指定带教老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负责实习内容(包括课题)的拟定及业务指导。带教老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细心指导。随时检查工作及进度,及时提出建议或意见。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定期了解实习情况,必要时协助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做业务指导。学生实习中应按要求书写实习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实习内容、操作方法、经验体会,并作为实习考核的内容之一。

 

考核包括政治思想和劳动纪律考核、业务考核两个方面。带教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劳动表现、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技能等,结合生产实践,按“优、良、中、差”给予评定。

 

四、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我校本着“严格选题方向,强化训练指导,加强过程监控,规范论文答辩,认真分析总结”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制定了新乡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办法。毕业实习专题题目确定后,统一填写“开题报告”,正式拉开了毕业论文实习工作的帷幕,为了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实习和论文的撰写情况及教师的指导情况,我院经常与实习单位以及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课题进度和老师的指导意见,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安排下一步的工作。针对论文的规范性问题,按照研究生论文要求,安排有经验的老师用多媒体逐项对学生进行讲解。为确保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明确要求加强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对论文指导全过程的监控,以确保每一位教师严肃认真地进行指导。针对论文指导教师,在我院制定的“新乡医学院药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中,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职责以及论文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为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认真组织答辩,及时总结归档

 

成立专家答辩小组,即药物化学组、药物分析组、药剂组、药理组和中药组,邀请省内外的知名学者担任答辩主席。参加答辩的学生首先多媒体汇报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结论等,然后由答辩小组进行提问,最后答辩小组按照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六、思考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校药学专业的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毕业论文管理有关规定得到落实,同时,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2)论文答辩组织严谨,答辩过程规范。(3)论文写作比较规范,并不断趋于完善。(4)论文成绩的评定比较客观、合理。

 

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有的学生论文在格式上还不能完全按要求撰写。(2)少数学生论文参考文献偏少。

 

药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篇12

二、药学相关专业就业率下降的相关原因

就目前而言,影响药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中,既有国家宏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微观的个人因素,既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也要学校教育的原因。

(一)受到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影响

近几年国内就业的高峰期,政府机构不断加大医疗机构的改革力度,压缩人员编制,毕业生进入医药机关事业工作的机会大幅减少,同时药学类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就业市场高层次、有经验的竞争者逐步增多,人才饱和,就业压力增大。总体而言,由于医药卫生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传统的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就业相对萎缩,故而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

而临床药学专业相比较其他两个专业而言,就业率下降幅度不大,主要在于临床药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且由于临床药学专业的办学高校较少,目前整个中西部地区我校开办的临床药学专业有相对大的规模,因此,短期内该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有保障。

(二)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从某种角度来说,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离不开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高校在学术中的影响力。就目前来看往往在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缺少多层次科学设置。“低、中、高”年级课程不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低年级课程繁杂,加上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进入高年级之后,由于缺乏正确的就业指导,就业学生将重心都放在求职方面,另外,考研学生过分注重考研,不利于他们优化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重要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专业能力不高,不具备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此外,在新形势下,医药行业迅猛发展,对药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药学院校对就业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注重要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沟通能力、谈判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不具有较高的市场就业竞争力,影响他们顺利就业。

(三)学生个人情况的影响

社会对药学类人才要求更高,部分医药类用人单位提高了门槛,注重高学历和个人的医药类实际工作经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本科毕业生要去稍微好一点的城市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部分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就业失败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考研,通过考取研究生来提升自身的学历,以期望在三年后进入更好的单位就业;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被响亮提出,部分本科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故在就业率里面不能完全体现。

三、提升药学及相关专业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并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从某种角度来说,药学学科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药学院校需要全方位准确把握新时期药学学科发展中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科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引导药学专业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多方面技能,具备较高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对在校本科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是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目前国内很多医科大学药学院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措施,为师生架起学术交流、学习探讨的桥梁,以扎实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慎重考虑遴选出来的优秀师资作为本科生导师,言传身教,履行带教职责,让同学们受益;教育同学严谨求学,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并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形势进行针对性教育,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专业并在大学期间学好自己的专业主干课程,为将来就业和更好的立足岗位奠定基础;邀请实习基地领导为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为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药学院校要客观分析药学学科领域动态发展,以此为基点,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提前,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早期生涯规划教育,并在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药学院校要根据新时期药学学科发展具体要求,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法、服务体系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向其提供针对性职业发展服务,不仅仅是职业理论知识、海量就业信息等,全方位正确把握药学学科发展情况、药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等,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专业特长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此过程中,药学院校要多层次强化药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根据药学学科发展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准确定位自身,清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职业意向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将自身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国家利益等巧妙融合,进行合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符合药学学科发展客观要求,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三)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先进的药学理论,总是药品在生产、检验和流通环节的学习,明确不同种类用药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适应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药学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控制好人文社科学科的比例,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进行药学教学内容设置过程中,做好试验培训和教学工作,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适当增加生命科学、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知识,让学生对当前医药专业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学校在进行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训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展就业工作过程中,药学院校要注重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将“毕业生意愿、专业实习”结合,要做好调查工作,采用多样化形式,清楚毕业生各方面意愿,比如,考研、预期单位,以毕业生意愿为基点,科学选择实习单位,并向毕业生提供实习单位、实习名额,根据自身各方面情况,科学选择的基础上,顺利就业。同时,药学院校要将“学生个性、实习”结合,根据毕业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优缺点等,科学安排实习单位,便于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有效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以此,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提高就业工作质量。

(四)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努力提升自身实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