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7 11:10:02

硕士毕业总结

硕士毕业总结篇1

教育部在今年印发的第六期简报中透露,参加专业硕士学位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学生可以用工作总结代替毕业论文。武汉有两所高校参加了试点。教育部在这份题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点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的简报中,介绍了国务院学位办通过推进各项改革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对专业硕士学位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的介绍。

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等64所高校,在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共资助改革试点2360万元。武汉大学的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测绘工程)、工商管理硕士以及湖北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参加了试点。(综合)

硕士毕业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13003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本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导,提出了硕士生提前工作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报酬矩阵,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分析了这种现象。最后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问题的分析,认为硕士生不应该提前工作,并对高校和用人单位如何促成硕士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各种条件的设定难免带有主观意愿,使用的方法有限,分析结果也有必要经受实证的检验,进一步探讨是之后必须要做的。总之,对该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十分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杜文景.社科院报告称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EB/OL].

[2] 申剑丽.人保部官员:正在起草系统性促进就业政策[EB/OL].

[3] 周芳.众硕士竞聘“猪肉荣”[J].北京:中国市场,2009,(1):21.

[4] 刘浦泉.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EB/OL].

[5] 甘应爱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388-389.

硕士毕业总结篇3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

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

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硕士毕业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724-05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及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硕士毕业生离校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都蕴涵了很多有益的信息资源。因此,对硕士毕业生质量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而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将为高校提供质量反馈和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依据,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包括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敬业精神、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推广)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等10个方面。本次调研涉及29个单位,其中省政府主管部门2个,省级农业推广部门7家、省市农业科研院所9所、高等农业院校1所,共发放调查问卷119份,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00%。

1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由于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它进行评价时涉及到诸多因素,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评价标准或自然状态模糊时,用单纯的定性评价或用传统数学方法很难达到优质的评价效果,对此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其中的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数学建模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模型,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关键。而建立此模型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图。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共包含10个指标(图1),这些指标的确定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中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要素。

根据图1得出评价指标:u(u1,u2,u3,u4,u5,u6,u7,u8,u9,u0)。

1.2 评价集的构建

评价集是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结果的直接描述,可将评价结果分成4个等级,记为评价集:v=(v1,v2,v3,v4),其中v1表示好,v2表示比较好,v3表示一般,v4表示较差。

1.3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其中rik为二级指标各因素属于评价集 v=(好,比较好,一般,较差)的第k个评语vk的隶属度。隶属度可以由公式rik=dik/d确定,其中d表示评价总人数,dik表示对评价指标ui作出评价vk的人数。

1.5 评价结果的处理

首先给每个评价等级从高到低确定百分制分数段,约定好(v1)的成绩区间为[90,100],比较好(v2)的成绩区间为[80,89],一般(v3)的成绩区间为[60,79],较差(v4)的成绩区间为[40,59],然后,取相应分数段的中值95、85、70、50给评价等级赋值,得:

v=v1v2v3v4=95857050

则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分为:f=b·v

2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通过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的数据整理,应用上述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2]。

2.1 各因素权重的计算

2.2 综合评价

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参评的119名人员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

2.3 评价指标的处理

2.4 结论

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

业生质量评价等级是比较好的,也是对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仅为82.78分。由此看出,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农业高等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各方面及硕士研究生自身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策略。

3 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建议

3.1 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要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农科人才为目标,重视通识教育。以上分析数据显示,只有33%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很好。所以,尽快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3.1.1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准确而及时地预测和掌握市场动态,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群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和提升原有的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工程等专业优势的同时,应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工程、精准农业与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水资源合理利用、农产品检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物流管理等与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对支柱产业有迫切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不断使农科硕士研究生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其次,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做到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深入,对非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广泛,鼓励学生选修哲学、法律、语言、公关礼仪、心理学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外技能的课程,不断完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3.1.2 加强各农业高校的校内和校际合作 在大学内部各院系之间进行人才的跨专业培养,或者在不同大学间实行互认学分,联合授予学位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上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以此来加强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拓宽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范围。

3.1.3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围绕辽宁省农业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关键技术,吸引生物技术、新材料、农业高新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来农业高校任教。要着力引进一批能跻身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掌握尖端农业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倾力打造一支以国内外知名学者为领军人物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若干个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学术团队。

3.2 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2.1 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上文分析数据中分别有25%和19%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的农科硕士研究生具备很好的思维和科研推广能力,可见该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这两方面的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对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如高等农业院校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对有价值并具有可行性的课题研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设施保障,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以此来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要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分别只有18%、24%、18%、 32%、27%和19%的参评人员对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实际操作能力表示十分认可,因此,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能力和素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科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适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推进就业市场,参与岗位竞争[3]。

在农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上,学校要重视实践环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他们在学习之余注意搞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注重自身各种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为学

今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竞争资本。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农科硕士研究生参加寒暑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创业大赛、辩论赛以及各种其他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改变农科硕士研究生只埋头于实验室,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社会交往、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以及培育他们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素质,以保证农科硕士研究生在将来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

4 结语

根据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有效地克服了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得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等级为“比较好”,但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高等农业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高等农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使其在充满挑战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 吕跃进.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排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2):79-85.

硕士毕业总结篇5

德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为独特的、两级学位体系。以德国两大主体类大学工程类学位为例,综合性大学毕业生获得的Diplom硕士,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获得需加注硕士,即diplom(FH)硕士(应用科学大学)。博洛尼亚进程实施后,德国高等教育建立了国际化的学士、硕士、博士三段式体系。

1.新的体系中,应用科学大学与综合性大学颁发的本科学位和硕士学位等值,并且其学位证书中不再需要标明FH的字样。

2.新的体系将硕士阶段培养方向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分别由综合性大学与应用科学大学培养。

3.新学位制下按照模块(Modul) 的形式组织和安排课程, 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按主题和时间安排, 分为讲座、练习和实习, 学生结束每个模块的学习后参加考试。

4.新学位制引进欧洲学分制(ECTS), 学生学习30 个学时(包括课上和课下)获得1 个学分, 一个学期共30 个学分。学士学位规定的学习时间为三至四年, 共180 -240 学分, 硕士学位规定的学习期限为一至两年, 共60 -120 学分, 同一學校连续的学士和硕士课程规定的学习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五年。

5.新学位课程在结构、专业和毕业要求等方面必须符合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制定的规定, 由德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the German accreditatio n council)委托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通过认证的学位课程在学位证书上将加盖认证委员会的质量认证印章。

二、对新学位体系的质疑和批评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面临的新学位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初始在德国不乏质疑和批评声音:

1.德国工程师享誉全球,传统的Diplom硕士学位在国内外得到了高度的认可,有很多国家借鉴和学习这一学位及培养模式,德国却放弃了这一优良传统。

2.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是成品工程师,学生在学校里完成成为专业工程师的阶段。新学制实施后,培养时间缩短,学生实习时间受到挤压,引起经济界对德国工程师质量的担心和质疑。

3.新学制规定了学业期限的限制,课程的模块化和相关约束增多,大学生设计和组织自己的学业的自由度较以前减少。

4.新学制实施之后,学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时需要再经过一次筛选。应用型大学较综合性大学开设的硕士学位少,由于课程开设方向不同,应用型大学学士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学士更难获得综合性大学硕士学习的机会。

三、企业对新学位制毕业生满意度和需求现状

新学位体系在德国全面推行至今已近20年,德国工商总会(DIHK)分别在2008年、2011年和2015年在网上进行了企业满意度调查。

可以看到,截止2014年,已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雇佣了学士毕业生,雇佣硕士学生的企业达到31%。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呈现出分化现象,对学士毕业生的满意度近年明显下降,2007、2011年企业对学士毕业生的满意度分别为67%和63%,但2014年却降至50%以下。对硕士毕业生的满意度则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均超过50%,2014年甚至超过78%。

针对以上情况,特别是学士毕业生满意度下降的问题,德国工商总会对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1.建议高校提高应用型教学内容的比例。高校的专业学科应侧重应用型设置,保证实习、项目教学、企业课程等教学活动的实施。

2.教学应以教学结果为导向。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并能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学士毕业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培养。

4.深化和扩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在新学位认证环节,有企业代表参与,双方的合作将使双方获益。

5.专业设置应切实符合企业需求。高校专业设置需要切实考虑企业的需求,尤其应重视培养学士学生的就职能力。

硕士毕业总结篇6

一、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围绕其进行的研究也十分普遍。相对本科生的就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相关研究明显较少,而进行实际调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就更为少见。自研究生2009年扩招后,到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倍多。但是,从2009年到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就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求职择业,洞察并把握其就业倾向,从而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调节和就业指导,是高校、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做好的工作。

为此,笔者以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硕士毕业生为例进行就业倾向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以下情况:(1)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2)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3)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2013年3月5日到3月15日,笔者在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发放的45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32份。笔者又于2013年3月24日到3月30日对这32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这32名参加者中,女生28人,男生4人;年龄最大3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5.5岁;工龄最长11年,最短0年,平均工龄0.8年;职业背景方面,24人本科毕业直接读研,8人工作后读研。本研究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验方法,并运用Spss统计程序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一)客观题统计结果及分析

1.择业观念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想去城市”、“首选行业”、“希望岗位”、“工作要求”四项代表择业观念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1-4,结果如表1-4所示。

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想去城市(题目1)统计如下:

其中排在对工作要求第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5所示。

排在对工作要求最后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6所示。

硕士研究生倾向于留在沿海中小城市,做出此选择的毕业生有25人,占到78.1%(这可能与鲁东大学位于烟台有很大关系)。

根据以上统计,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等表明,研究生较为关注就业质量,而非仅仅以收入高低来衡量就业机会。

然而,硕士研究生存在过高强调就业质量的现象。通过对“首选行业”和“希望岗位”的统计,以及此后的访谈获知,硕士毕业生对高校和教学科研岗位的选择比重最大,其次则是公务员,而对于中学、市场等行业和岗位却不多关注,包括对就业地点选择上,内陆中小城市也几乎无人问津,所以“高不成、低不就”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更为常见。

2.就业困难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信息渠道”、“专业前景”、“了解形势”三项能反映就业难度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5-7,结果见表7-9。

获得就业信息方面,尽管40.6%的硕士毕业生能够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此外的40.6%能够认为各地、学校和省教育厅就业网是有效的渠道,即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做到主动寻找就业信息,但仍能看到有18.8%的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仅通过学校公告、招聘会等方式被动获取。

对专业前景的了解程度,仅有5人,即15.6%的硕士毕业生认为自己十分了解,并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而其余84.4%则了解一般,甚至仍存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

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中,有50%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难”,28.1%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就业较难,只有5人,即15.6%对“大部分人可以正常就业”有信心。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尽管日益严峻,却并未到绝大多数人无法就业的程度,虽然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长很快,但社会的招聘需求却并未饱和。统计结果中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这一方面与前文“择业观念”调查中硕士生就业过高强调就业质量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上文对专业前景了解情况的统计也能看出,这与大多数硕士生对自己专业前景不了解、不能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也有关。

3.学生、社会应采取应对措施方面

题目8:影响就业的自身缺点(1―语言表达能力不好,2―语言读写技能不强,3―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4―讲课能力不强,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6―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8―缺乏主动性和竞争意识,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11―不能正视严酷的社会现实,就业期望值高,12―文凭不够高,不够硬,13―在专业、兴趣及薪酬方面不知如何取舍,14―其他),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频率的统计较为分散,相对比较集中的有: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43.8%),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40.6%),讲课能力不强(37.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34.4%),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34%)等。本题的设置除了做调研所用之外,也意在使硕士毕业生审视自己,正视缺点。以上统计可见,毕业生虽然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缺点有所了解,却对选项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较少涉及,而此三项却正是目前大学生尤其是硕士生所存在的显著缺点。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中对“择业观念”和“就业困难”的统计结果,硕士生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

题目9: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外因1―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岗位不足,外因2―扩招造成应届毕业研究生达到历史新高,外因3―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因4―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外因5―就业政策的不利因素,外因6―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外因7―父母社会关系的缺乏,外因8―其他),统计结果见表11。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统计较为集中的三项是:扩招造成应届硕士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71.9%),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65.6%),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59.4%)。第一项确实存在,近年来硕士生连续扩招,然而另外两项的较高频率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被调查者带有主观偏见的看法。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却未到对就业影响如此之大的程度。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应届硕士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充分。

(二)主观题统计结果分析

题目10:你是否比同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就业优势?你比他们具有哪些具体优势,请详述。

客观来讲,与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相比,硕士毕业生在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等几个方面更具优势,然而相应的劣势就是年龄较大,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务实态度较弱等。尤其作为非211、985院校的硕士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度更大,一方面用人单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院校歧视现象,而另一方面,硕士生自身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也并不乐观。

对该题作出回答的硕士毕业生尽管大多数认为其比本科生“具备优势”,但所谓的“优势”,即前文中的“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却不能充分在求职中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作出“不具备优势”的少数人的答案切中要害,篇幅虽小,却不乏客观、理性。

对本题的回答情况,与前文客观题目7“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的统计结果所体现出的硕士毕业生“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形成鲜明对比,却也印证了另一客观题“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统计结果的分析:硕士毕业生对自身优缺点审视程度不够,带有主观偏见,不能全面、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而又一定程度上盲目乐观。

题目11:如果未能找到工作,你是否会选择自主创业?为什么?

选择“会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少,很容易理解,因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自主创业。从选择“会自主创业”的几个回答来看,自主创业更多的是未能顺利就业后的无奈之选。

绝大多数人选择“不会”或“不确定”,原因有“对个人要求较高,风险太大,缺乏资金、经验、胆识,无经商头脑,太操劳、不稳定,未做好心理准备,不了解国家相应的支持政策”等等。诚然,的确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但与前文客观题目4的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遥相呼应,也再次折射出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而从另一个方面还能看出:学校对硕士生的创业指导、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扶持力度的教育都较为欠缺。

题目12:你希望学校完善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学生回答反映出:高校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十分欠缺。由于多年来研究生总体就业形势较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无论在制度建设、岗位设置方面还是在实践经验方面都尚显不足,大多是照搬本科生就业指导的经验,没有形成针对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就业工作体系。

硕士研究生仍非常需要随着时展而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讲解,乃至创业指导,等等。

某些回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许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三、对 策

通过对被试进行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对“硕士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做出了回答。就“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笔者根据以上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首先对硕士毕业生的建议是:应当正视自身优缺点,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既不要悲观消极,又不能盲目乐观,要注意强化自身的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应当对就业质量保持适度关注,而不要过度强调,并克服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充分认知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对其最新发展变化保持密切关注,了解并把握就业形势,从而把握就业机会。此外,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既要在就业信息提供、优秀人才推介、往届校友交流、见习实习机会,以及多样性、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又要基于学生秉赋、学习目的及学习需要各不相同的事实,以人为本,引导硕士生自我定位。导师和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意愿,帮助其树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正确观念,尽量避免“随波逐流”和“逃避就业”式的读硕取向。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做好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这不仅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择业心态、寻找自身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最佳结合点,而且对于促进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科研实践与训练的机会。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较为单一,大多强调理论建树,却忽视其他能力培养,束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必定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因此,亟待革新当前“知识型”、“应试型”、“被动型”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参与为核心,充分调动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训活动。唯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高度的认同,才可能提高研究生个体的学习、研究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技能。

当今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就业倾向问题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以问卷、访谈和Spss统计程序作为实证研究工具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进行调研,初步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仍有继续探索的广阔空间。在未来的调研中,笔者将进一步遴选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精炼研究思路,以期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硕士毕业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23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nrollment Re-examination

ZHANG Haoxuan[1], ZHAO Yuanqin[1], LU Dongbing[2], YAN Faping[3]

([1] Bengbu Medic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fice, Bengbu, Anhui 233030;

[2] Bengbu Medical College Graduate School, Bengbu, Anhui 233030;

[3] Bengbu Medical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 Bengbu, Anhui 233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master's degree graduate enrollment re-examination of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Methods 2012-2013 apply for my school master's degree in clinical medicine and graduate survey by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present times, questionnair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graduate professional degree in undergraduate clinical ability. Results graduates in the subject was more than time graduates, students of different ability for clin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management of beds and served as chief resident time. Conclusion graduate enrollment in medical work, but also to the greater proportion of re-examination. Re-examin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election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assessment of candidat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erms of abi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the use of scientifically correct way to test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ndidat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medicine specialty degree; graduate; re-examination; clinical skills

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的教育以及学位等有重要意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指在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后,使得该类学生成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①②我国在2009年开始招收应届本科生为医学专业的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于我国的医学研究教育结构有很大的调整优化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及生源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非常重要,不管在复试中还是之后的研究生培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次对于我校两个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复试情况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复试临床技能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2012-2013年报考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并通过复试的研究生为本次的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针对所选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生随机发放180份问卷,平均每个年级发放90份。问卷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些会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临床能力培养、生源、临床实习安排和科研能力等内容设计。总共收回问卷156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82.05%。

(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对于收回的128份有效问卷中,女生为60人(46.88%),男生为68人(53.12%);其中历届本科生为24人(18.75%),应届本科生为104人(81.25%)。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培养情况:由于在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应届本科生为医学专业的学位研究生,使得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及生源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对于回收的128份有效问卷中,在本科阶段便进行基础研究的为3人(2.34%),进行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的学位为17人(13.28%),有27位(21.09%)学生主要从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临床实践总结的学生为8人,占6.25%,有18位学生,即占14.06%的学生在本科期间主要攻读的是临床病例的分析研究,多数学生即55人(42.97%)主要在本科期间是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于应届毕业生以及往届毕业生在本科期间对于所做研究的时间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应届毕业生从事课题的时间明显多于历届毕业生。占33.65%应届毕业生从事课题研究占8~12个月,而对于24个月以上长时间的课题研究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历届毕业生均无,这可能与本科生的课程以及学年的设置有关,这使得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没有大量的时间(≥24个月)来专门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临床能力培养情况:由于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非常重要,故在研究生复试中对于学生的临床能力的考核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128份有效问卷反馈的数据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的生源对于临床能力在管理床位和担任住院总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别,即P<0.05,而在工作时间,管理床位数以及独立操作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别,即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得,对于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且通过复试的学生中,每天的工作时间小于6h的占16.41%,而每天的工作时间≥6h的则占83.59%。可以独立管理床位的学生达55人,占42.96%,而不能独立管理床位的占57.04%,共73人。在128名学生中占75.78%的学生能都独立管理床位大于4张,而仅有24.22%的受访者独立管理床位的数量小于4。有66.4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时常或者经常自己独立进行医疗操作,而仅有43名受访者表示他们偶尔或者很少进行独立的医疗操作。有48.44%的学生表示在医院的总时间小于3个月,而又51.56%的受访者在医院的总时间均大于等于3个月。

3 讨论

至2009年起,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生源主要由应届毕业生本科以及历届本科生组成,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本研究中受访应届本科毕业生为104人(81.25%),历届本科毕业生为24人(18.75%)。学校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即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临床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医疗人才,必须严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关,另一方面也更应强调在复试中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考察、考核。③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生的毕业院校、考生的个人经历、理论功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等的不同均会造成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加上现行社会上就业压力大,许多学生以考研来躲避就业的压力便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考研上,从而忽视了本科的临床实践能力的锻炼,在正式成为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前他们的主要临床实践的锻炼基本来自本科教育的临床实习。故在复试中考核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非常有必要。因此本校从2012年开始,在复试中对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统一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根据实际情况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组织各学科专家组,确定各学科临床技能考核内容,编制统一的考核评分标准和详细的考核用表,制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临床技能标准化考核办法。通过在复试阶段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不断完善与生源特点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拔质量。

在本研究中发现不同的生源对于临床能力在管理床位和担任住院总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别,而在工作时间,管理床位数以及独立操作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别。一般来讲,如果学生能够在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后再攻读相关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源质量,其原因就在于历届本科生对于临床有较为扎实和透彻的了解,对于自己的薄弱方面以及感兴趣的方面更加明白。在某一方面也说明历届本科生源在某些临床技能方面优于应届本科生源。

许多医学院在培养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时往往认为科研比临床更为重要,这也使得许多同学在研究生阶段花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埋头于科研事业中,而无法从事相应的临床实践技能的锻炼,这对于研究生将来从事相(下转第58页)(上接第47页)关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不管在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学校都应该注重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强调临床技能的培训以及考核,聘请专业的教授以及医师专门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实行科室的轮转责任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本研究中受访者每天的工作时间小于6h的占16.41%,而每天的工作时间≥6h的则占83.59%。不能独立管理床位的占57.04%,共73人。在128名学生中占75.78%的学生能都独立管理床位大于4张。有43名受访者表示他们偶尔或者很少进行独立的医疗操作。

总之, 在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复试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复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考核手段,应强化考生在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采用科学正确的考查方式,针对考生的特点,确保生源质量。在复试中增加临床技能考核,可以推动我校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及临床技能考核改革,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发现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和规范临床教师带教培训;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我校临床实践教学、临床技能培养和临床技能考核能起到推动作用。

课题名称:校级课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临床技能考核的探讨”,课题编号:jyxm1157

注释

硕士毕业总结篇8

在综合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制定了《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其中在河南师范大学校内发放纸质版问卷300份,并全部收回;对校外毕业生主要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以2015年、2014年、2013年毕业的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为发放对象,共发放200份,并全部收回。

二、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考析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学历的考析

评价学校生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就是学校招生中入学学生的学历,学历是评价一个学生知识素养的重要标准。一般而言,在河南省内,入学研究生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优秀,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学习动机和兴趣取向也比较明确。而第一学历为专科的入学研究生,尽管有些学生通过专升本接受过两年的大学本科教育,但这部分学生的基础仍然比较差,在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处于劣势地位,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也远不及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学生。据《调查问卷》显示,近5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的学历整体不高,只有少数推免生和部分调剂生的第一学历相对较好,其他入学研究生第一学历情况并不乐观。

(二)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后专业的考析

考量生源质量的另一个标准是入学研究生(特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本硕专业的相关度。入学研究生本硕专业的相关度越高,入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就越深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越能突出成效。跨专业研究生由于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多年的系列化训练,在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环境知识积累上必然有所欠缺,在进入新专业学习时易出现“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现象。从总体上看,河南师范大学近几年的大部分入学研究生本科专业与硕士所学专业并不相近,跨专业入学研究生较多,约占75%。

(三)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学习目的、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考析

研究生入学前的考研目的、考研动机以及主要学习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入学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高低。考研目的明确、学习动机正确、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都处于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不断努力实现目标的状态,这样的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也相对比较负责。为此在这500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又重点分析和综合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入学前的考研目的、动机和主要学习态度。其中在入学前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方面:只为了获得硕士学历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40.7%,不愿过早参加工作、逃避就业压力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29.8%,随大流、同学都考自己也跟着考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17.4%,为了满足父母期望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9.6%;在入学前主要学习态度方面:认为学什么、怎么学不重要,只要能顺利找个好工作就行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55.2%,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最重要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22.4%,认为进行实践能力锻炼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18.4%。

由以上三点考析可见,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整体相对低下。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的成因

以上500份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近5年河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发放的,其调查结果虽然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但对于国内大多数普通二本院校来说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参照性。就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考录比例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也并非一所学校所独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其生源质量低下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量。

(一)国家的政策导向

从宏观上来看,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人数持续下跌,招生规模与报考人数所形成的“剪刀差”使得地方院校受利益的驱动冒险选择“宁滥勿缺”的招生习惯来完成招生任务。据《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显示,过去3年,伴随研究生录取人数增长,报名人数下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低下化。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近年来国家政策主要偏向于学术型学位,给予学术型研究生极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我国专业学位硕士起步较晚,国家的支持力度也较低,尤其是在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上,国家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扶助力度明显不如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帮扶力度大。由此,专业硕士学位的社会认可度与可信度普遍偏低。虽然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逐渐倾向于专业学位,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规模。但专业学位的逆袭并未改变人们一直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学术型硕士学位仍然是“自信+实力”考生的首选。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经费相对过少,每年不到GDP的4%。其中对中小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投入的物力和财力更低,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技术教师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也不乐观,教师在社会中地位也不高,社会群体对教师职业并不太看好,因此大部分学生一般避免选择教师职业。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培养质量严重下滑

从中观上来看,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下滑。一方面,近年来,研究生培养结构有所调整,一些高校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招生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通变性,硕士研究生教育“宽进”趋向加剧。另一方面,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并未注重制定全面合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再加上高校培养制度所引起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宽出”状况,最终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从历届录取和毕业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许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可能高达30%~50%。”而作为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边缘专业,高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更是无目的性、无专业特性、缺乏教学实践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以学术型硕士培养为依据,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既没有注重培养强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也没有着重锻炼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能力,导致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的不衔接。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难以满足中小学对教师素质和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加剧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的困难,进而使本科毕业生的报考志愿更偏向于学术型硕士专业或其他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学位硕士专业。

硕士毕业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15-02

一、硕士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对科技与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硕士毕业生大多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与实践能力,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就业大军中无论是从需求角度还是从自身能力的供给方面来看,都有着比较优势,他们的就业形势从理论上来讲,应该也是非常乐观的,但是现实的状况并非如此。[1]分析认为,目前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特征。

1.就业满意度不高。硕士毕业生中,只有少数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表示乐观,而大部分的学生表现出茫然,甚至含有悲观情绪。分析表明硕士毕业生对于就业的悲观情绪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自己的“出身”,是否是名牌大学,是否是热门专业,这些都成为大部分毕业生的“短板”;其次是前一两年的“考研热”与大量扩招,[2]使得大量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涌入就业市场,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两大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满意度。

2.就业选择范围狭窄。目前硕士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狭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就业岗位及就业地点。对于就业岗位的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选择高校和科研机构,因为这些单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稳定;其次选择是大型企业,其原因在于收入高;第三的选择是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选择的考虑因素是福利待遇、工作稳定。硕士毕业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较集中,大都是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硕士学生的来源是全国的,多元化,而毕业的选择去向单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这就造成“僧多米少”的现象。

3.就业不如本科生。据2008年《网络招聘下北京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差别较大,研究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本科生,二者的就业率分别是64%和73.4%。在智联招聘对多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调查中显示,如果不是岗位对学历有必须的强制要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本科生,他们认为本科生的优势在于三点,即年龄、薪酬和稳定性。换句话说,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讲,这三点就是他们的弱势。

二、硕士毕业生就业的弱偏好性分析

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表明,硕士毕业生与本科生相比,并非是“强势群体”,从经济学的弱偏好性角度出发,硕士毕业生属于“弱势群体”。

1.何谓弱偏好性。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对消费者的偏好有这样一种界定,面对两个消费束:

X=(x■,x■) Y=(y■,y■)

可以存在三种关系:①严格偏好关系,即(x■,x■)?酆(y■,y■),其含义是消费者认为消费束X确实比Y好,在需要从两者进行选择时,消费者总是选择X消费束。②无差异关系,即(x■,x■)~(y■,y■),其含义是X与Y两个消费束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好、无差异。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消费X消费束,但如果让其选择另一个消费束Y,消费者感到同样的满足。③弱偏好关系,即(x■,x■)■(y■,y■),其含义是消费者对于两个消费束有偏好但又不在乎,认为两者至少一样,消费者对于消费束X的偏好弱甚于Y消费束[3]。

第三种关系就是本文中所引用的弱偏好性。

2.硕士毕业生是弱偏好性群体。在硕士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是劳动力的需求者,他们对劳动力有自己的关注和偏好,非常类似于消费行为偏好理论。对于一个职位,在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哪一个,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意愿和偏好。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来应征某一职位的求职者很多,硕士毕业生是一类型的求职者,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哪一类求职者,这是用人单位的主观判断和偏好。在这样的背景下,硕士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讲是弱偏好性群体,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认为硕士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好,比如,在素质、学历背景等方面都要略胜一筹,但是用人单位并不在乎,认为两者至少一样,因为接收硕士毕业生后,需要给他比本科毕业生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待遇,但从用人单位本身的需求上或业务需要上,本科毕业生也能胜任。此外,在年龄和稳定性上,本科生比硕士研究生又有比较优势。因此,比较而言,用人单位对于硕士毕业生的偏好弱于本科毕业生,在进行选择的时候,硕士毕业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不是“强势群体”,相比之下,反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三、硕士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鉴于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弱偏好”地位,硕士研究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使其从“弱偏好”地位变为“严格偏好”地位。此外,高等院校作为硕士毕业生培养单位对其就业市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应该做好“质”的培养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对策如下。

1.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对策。①提高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力。就业力的体现,不仅仅体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科学知识,在当今社会毕业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基本的社会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开放的学习态度、健康的心理等等,也都是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要的重要就业能力。对于“弱势群体”的硕士生来说,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性素质,要全面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使自己的素质严格好于本科生。②正确理解“成功”的内涵。虽然毕业生自我成才意识比较强烈,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成才的定义和自我成长的目标都不明确。毕业生认知中的成才途径非常狭窄,仅仅局限于找个好工作。对于什么是好工作,大多数学生却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成功、成才、价值都是相对而言的。硕士毕业生要摒弃狭隘的成功观、成才观、价值观,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都是一种成功、成才、价值的体现。“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更为珍贵难得。所以,硕士毕业生要开阔眼界去就业,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片面追求“稳定性”,或许更能体会到一种成功和价值。③主动适应市场。硕士毕业生要主动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硕士一入学,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看看人才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样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综合能力。用人单位认为硕士毕业生最缺乏的是实干精神、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5]。而现在的硕士毕业生只注重英语水平、计算机运用、专业知识等技能性、学术性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与运作了解不深,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差异。

2.高等院校的就业对策。①注重毕业生“质”的培养,“质”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要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重视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中型企业,参与小企业的设计,同时学校也可尝试建立一些小型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通过探索,使知识结构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②就业指导势在必行,学校应该围绕硕士研究生就业实施多项措施,进行适时的指导,以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指导重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要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毕业研究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要让硕士研究生看到职业的冷热是相对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克服只顾眼前利益而放弃专业特长的弊病,自觉地选择到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地区和部门工作。同时要引导毕业研究生认识到大城市、开放地区的物质待遇虽说不错,但人才过于密集,更容易埋没人才。而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则较容易脱颖而出。

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对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毕业硕士生来说,要正确把握就业方向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仅仅依靠硕士毕业生个人的判断很难选择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理想职业。这就要求我们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帮助他们正确分析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客观条件,做出明智选择。

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要紧跟社会形势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硕士毕业总结篇10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G大学的学生就业工作伴随着该校的改革的转型,从工作时间轴上,就业工作可分为“两个时期”“三个年度”。“两个时期”,即从2010年至2012年6月,是本科生就业工作成熟完善期,而2012年6月至今,该校落实研究生二级管理,是本、硕学生就业工作共存发展期,两个时期的工作共同见证了该校的发展脉络和跨越进步。“三个年度”代表了2010年、2011年、2012年三个就业工作年度,三个年度均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共同度过了2011年的相对就业低潮,三年平均就业率本科毕业生达到了95.53%,硕士毕业生达到了95.08%。

二、研究及调查概况

为进一步核实就业统计数据,在本文写作之前,笔者对该校经济类本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用电话采访的方式,通过对调查者进行电话联系,收集相关就业信息。为保证联系到尽可能多的已就业本科、研究生,此次调查先后进行了三轮电话采访,历时一月。本科生三届毕业生共743人,通过登记电话号码取得联系共401人,占总人数的60%。三届毕业研究生共计347人,其中电话拨通且接受采访的共计213人,占61.4%。

本次调查从经济类本硕毕业生整体、各专业就业状况两个角度进行追访,双角度均从工作地点选择等项进行访问。

三、研究结果及建议

从毕业生整体角度,对本硕各项调研要素进行归总。值得注意的是,该表各要素数据均取各该调查所得的最高值,以此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就业状况,年薪状况除外。由数据可知,毕业生通过互联网求职已成为主流,北京是该校本硕毕业生主要的求职意向地区,半数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国企工作,并工作在与所学专业较相关的金融领域,从事第三产业的相关工作。毕业生初次就业三年内更换工作不频繁,能够踏实本职、专注工作。在“专业相关度”要素上,硕士的评价低于本科近半数(百分比衡量)。本硕工资呈现差距,入职年薪硕士毕业生高于本科毕业生17.37%,目前年薪则多出32.17个百分点。在“专业培养建议”上,本、硕不约而同选择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该校经济类本、硕两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对比来看,本、硕兼有的专业,除财政学专业外,硕士毕业生三年平均就业率高于本科毕业生;只设有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或学科中,专门史就业率最低。从经济类各专业三年平均就业率来看,本科方面,金融、国贸、贸经三个专业就业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在硕士研究生方面,专门史三年平均就业率最低。从各专业内各年度数据看,2011年就业率最低,除保险专业走势平稳之外。出现逐年上升趋势的本科专业有金融学、国贸、保险、经济,维持平稳的本科专业有统计、财政,呈下降趋势的本科专业有贸经。硕士研究生方面,三年中,各年就业率逐年上升的专业有国贸、财政、专门史,保持平稳的专业(学科)有金融学、产经、统计、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没有就业率下降的专业。

针对经济类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谨提出以下建议。

1.就业率统计仍需精确。数据是就业工作分析的基础,数据不尽不实是统计的大忌。本次调查中,离京工作毕业生多因手机更换而未能联系,造成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完整;年薪问题相对隐私,受访者的回复不够明确,可能会造成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失真等等。“就业率提纯”也应是工作重点之一,应将“签约率”作为就业率参考的主要指标。继续按照现有方法,将“签约”“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证明”“升学”“出国”“自由职业”的就业类别分项统计。

2.就业、培养仍需协调。就业工作和培养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两翼,学生未来走出校门能否在社会中赢得一席之地,能否在本专业领域呈上升发展趋势,有赖于就业和培养互相配合,共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校从2011年起招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一下简称“专硕”),包括金融专硕、保险专硕、应用统计硕士、税务专硕、资产评估硕士5个专业,共37人。2013届专硕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值得密切关注,与专硕培养方面的协同合作必将成为未来的热议之题。

3.学生指导、规划仍需深入。总结本次调查,可以得出,学生就业的狭隘性——就业意向地区集中在以北京为首的中心城市,中部、西部地区就业意愿极弱;升学率有所提高,但在考研、考博的学生中依然存在定位偏高,不切实际的情况等等。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就业前不注重职业规划和就业、毕业准备,面临就业目标不明、职业选择盲目。凡此种种,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任重而道远。

4.多方配合仍需密切。从本科毕业生就业看,不得不提出的是,家长对学生的初次就业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个别家长对就业工作态度消极,对就业手续重视程度不够。这一方面是由于本科生中北京生源居多,学生就业条件较优越,家庭环境较好;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个别家长就业观念不正确,对子女教育培养的导向存在偏差,不能正确鼓励子女自力更生、勇于承担青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不利于学生成长、成熟。从本、硕士毕业生就业看,今后还需在校内外合作、实践实习平台创建和机会创造、就业培养两股力量协同配合上下功夫。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实现校企联合创建平台,如何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社会资源、校友资源的融合与互惠,如何利用如上利好为学生就业发展助力,都将是我们未来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载于《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硕士毕业总结篇11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一)当前整体就业形势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近15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呈持续攀升趋势,2016年更是达到765万人。就陕西省而言,“2016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6万人,创历年之最。面临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近乎“前所未有”。其中,西安占全省比重近8成以上。此外中专、技校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群体,也将走向社会。这充分表明整体就业形势复杂,就业压力异常巨大。

 

(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以某外语类高校硕士研究生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该校硕士研究生男女生比例接近1:7,男生就业率84%,比女生高出3个百分点,就业的学生中有28%回生源地就业,72%选择非生源地就业。就各专业就业率而言,中文类专业明显低于外语类专业,非通用语专业高于通用语专业。该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就业地域选择中,在陕西省就业的人数最多,北上广等地已经不是毕业生的首要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毕业生最不愿就业的地方。就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职位类别而言,教育行业是毕业生的首选行业,也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但是纵观该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近五年来,进入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0多个百分点,进入中初教育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呈小幅增长趋势,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进入其他企业的人数呈大幅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约1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往年硕士研究生非高校不进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以上文提及的某外语类高校为例进行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毕业生总数连年呈持续上升趋势,而与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匹配的就业岗位需求并未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有些用人单位存在名校情结,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招,还存在性别歧视,即使在公开招聘启事中不体现男生优先,但在实际招聘中工作中,只选择男生。另外,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3.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择业观形成方面的教育还不够及时和深入;就业渠道拓展范围还不够广阔,与各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共建实习基地合作项目太少。

 

4.专业特色对学生就业产生影响。以上文提及的某外语类高校为例,中文、英语教育和日语类专业本科就业率普遍偏低,学生即使考研成功,待研究生毕业时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该高校专业设置主要以外语为主,招收生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但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特别提出“仅限男生”或“男生优先”的条件,因此导致女生就业机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招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除精通一门外语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商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该高校学生主要以学习外语语言学或文学相关知识为主,其他门类知识匮乏,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也导致就业机会堪忧。

 

5.毕业生自我定位模糊,求职期望值偏高,同时缺乏应聘技巧。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够,对未来就业前景依然看好,造成期望值居高不下,影响就业。例如:每年11—12月份是各用人单位进行校园招聘的宣讲高峰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单位直接进校招聘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毕业生对此呈观望状态,应聘非常积极,但一旦被用人单位选中,立即签约的却不多。硕士研究生自身择业观依旧保守和传统,崇尚“铁饭碗”,期望“一职定终身”,公务员、教师、国企员工依然是学生的首要选择;对就业地域要求过高,一方面不愿去基层或偏远山区就职,以文中提及高校为例,至少近两年的毕业生中无一人前往青海、西藏两地就业;另一方面,对于生源地在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生源地就业,如新疆某国企来校招聘,工资福利待遇都较其他地方同行业的明显偏高,新疆籍毕业生却无人问津。很多硕士毕业生在应聘时准备不足,自我认知不充分,缺乏对用人单位招聘要求的理解,加之心理素质较差,导致惨被淘汰。

 

6.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去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优惠政策不具足够诱惑力,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

 

三、硕士研究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就业压力

 

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毕业、就业工作,深入宣讲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每一位教职工行动起来,寻找身边的资源,为毕业生就业贡献一己之力。深入开展“职业与规划”的专题讲座,详细讲解就业手续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毕业生的顺利毕业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毕业就业工作计划表,分时段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思想、就业相关政策等的宣传,使毕业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从理念上转变传统“一职定终身”的就业观念,从行动上积极关注校内外发布的各类就业信息,行动起来,主动出击,积极求职;同时,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择业时能尽量把握用人单位要求,避免一味按自己要求选择工作岗位和单位,尽量做到人职匹配,实现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双赢。

 

(二)统筹规划,有序安排部署毕业、就业相关工作

 

“毕业”与“就业”往往被称为压在毕业生身上的两座大山,毕业与就业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应两手一起抓。在毕业生进入毕业季后,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部门就应制定详细的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安排表,将毕业、就业相关工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罗列,把控时间节点,并及时更新,方便毕业生及时了解毕业、就业工作相关信息,能按照时间节点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与此同时,还应切实指导毕业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缺点、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自己理想的单位,再针对单位的特点等来指导毕业生完成自荐信及个人简历的书写,让毕业生在求职路上如虎添翼。

 

(三)多渠道拓展就业机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做好牵线搭桥之人

 

始终本着“毕业生就业至上”的原则,一方面,主动出击联络用人单位,联系老“关系户”,拓展新“关系户”,积极安排用人单位入校宣讲会,做好用人单位的接洽配合工作;保持就业信息宣传的渠道畅通无阻,充分利用网站、微信、qq群等现代化高科技通讯媒介,大力宣传就业信息;亦充分利用往届生资源,获取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机会;与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合作基地,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为后续顺利就业奠定基石。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工作,努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等,尽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思路。

 

(四)强化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就业技能、技巧的培训

 

应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准确定位,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可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校授课,从用人单位招聘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等。鼓励学生毕业时持有多种技能证书,如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以及其他各种上岗等级证书等,并提供相应的培训,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添砖加瓦。

 

(五)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探索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新途径

 

一方面,探讨能否制定相关吸引男生生源的优惠政策,从而改进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另一方面,探讨能否建立就业率预警机制,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分级淘汰制,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与此同时,优化学科结构,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增加实习环节,多开设一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最终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完全对接。

 

(六)建立健全鼓励研究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国家应加大硕士研究生去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毕业生到人才匮乏地区就业,同时,出台更具诱惑力的鼓励学生回生源地就业的相关政策,从而促使人才资源与地域需求实现匹配;探索“诚信就业资助办法”,提高一次性求职补贴的覆盖面和补助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就业,尽早签约,诚信守约;加大自主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敢于创新,勇于尝试,走自主创业之路。

 

四、结束语

 

硕士毕业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3-02

为满足工业界对高水平应用人才的需求,我国自2009年开始扩大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以培养有别于传统学术硕士的应用型人才。改革现有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成为应时之需。近年来,尽管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德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如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特色[1],工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2],以及德国工程博士的培养特点[3]等,但鲜有学者系统探讨德国工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鉴于此,本研究将系统探讨德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德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培养过程、专业认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德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1809年柏林大学成立,其“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办学原则的确立及导师制、研讨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标志着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教育的兴起。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两级学位制度,硕士是第一级学位,该学位主要授予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学生在取得学位之后可以继续学习以取得博士学位(Doktorgrad)。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Fachhcchulen)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自成立以来为工业界提供了大量高层次工程人才,成为德国工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应用科学大学硕士学位(Diplomgrad FH),成为工程师,有独立从业资格。但德国特殊的二级学位制度难以被其他国家认可,甚至被低估,因而其传统的工程硕士培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改革迫在眉睫。德国于2010年全面引进学士―硕士新型学位制度,新型的硕士学位教育根据学业时间的长短分为“3+2”和“4+1”两种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的差异,硕士又可分为“研究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应用科学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由此可见,改革之后德国工程硕士教育依然主要在应用科学大学内开展。

二、德国工程硕士培养过程

1、培养目标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硕士的招生要求为: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成绩优秀,12周的实际工作经验。。按要求应用科学大学所培养的工程硕士在毕业时需具备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学习传授工程新知识的能力、设计并监控开发操作设备的能力、掌握各种关键技能的能力等。

2、专业设置

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重点是工程科学,其通常是按照工程、技术甚至工艺领域来划分专业方向,此外其专业的设置与高校所在地的产业结构密切联系,例如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所在地造船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该校为满足当地需求特设置了相应的专业。此外,为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德国一些应用科学大学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努力拓展了一批国际化专业。

3、师资力量

根据《德国教育总法》,及各个州相应的教育法规,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硕士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博士毕业;(2)有教学能力;(3)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此外,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师可享受四年一次为期半年的研究假期,到校外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或研究,以了解工业领域最新动态,解决相关问题并更新相关知识。高校从工业界聘任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担任校内的兼职教授或讲师,以增强与工业界的联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未来就业提供保障。

4、课程体系

德国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是“板块化”(Modularisierung),即在编排教学大纲时,将与同一专题相关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课程板块,每个板块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组成,一个板块的跨度最多为两个学期[4]。按照规定,学生只有通过课程板块中的所有课程,才能获得该课程板块的学分。按规定,课程板块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教学总目标,这样就避免了改革前课程开设过于随意、目标不明确的弊端。

5、学分计算

应用科学大学引进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将每学期的学业量化为30个学分,一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量,一个学期即相当于900个小时的学习量[5]。此外,应用科学大学还引入了相对成绩等级体系,即学生除获得按照德国成绩体系评定的成绩之外,还可以同时获得该成绩的相对等级证明。相对成绩等级共设五级,将该学生的成绩与本年度及上两个年度总体平均成绩相比较,成绩最好的10%评定为A级,A级以下的25%评定为B级,B级以下的30%为C级,C级以下的25%为D级,最后的10%为E级[9]。

6、实习要求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硕士的实习环节一般包括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学大学为例,工程硕士的实习学时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习的一半以上,其实习过程从项目制作I(课程设计)到项目制作II(创新设计),再到企业毕业设计(综合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7、毕业论文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对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样体现出了重应用的特点。按规定毕业论文应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同时,自2005年起.所有工程硕士毕业时均可获得文凭补充说明。该说明对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和高校体制等内容均附有详细介绍,更好地促进了国际文凭和学位的互认。

三、ASIIN专业认证

ASIIN是由德国最大的工程师协会VDI倡导的,由各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权威科技协会、专业教育和进修联合会及重要的工商业组织共同建立的非营利机构,是德国唯一有资格对工科、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教育项目进行认证的机构。

1、机构设置

目前,ASIIN下设两个认证委员会和13个技术委员会(包括工程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的所有研究领域)。两个认证委员会分别负责工程与信息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证和自然科学与数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证。

2、认证程序及标准

ASIIN认证程序从被认证专业的申请开始,从专业自评到认证委员会的实地考察再到认证结果揭晓,大约需要3-4个月,其认证结果具有5年的有效期。在认证决议过程中,ASIIN保证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工业界及学生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参加以保证认证的公正性[6]具体认证流程如图1所示。

四、启示

改革现有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成为应时之需。尤其是2013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现实质等效。笔者近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随机访谈了若干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的工程硕士,发现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导致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关注每个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保证培养质量以至于很多工程硕士临近毕业却不知何去何从。2、理论与实践脱节。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工业界培养应用型高层次工程人才。但当前工程硕士专业课设置太过浅显,学生在学完后仍不知如何与实践结合。3、企业参与不足。工程硕士从招生到毕业论文都是在高校的统一管理内进行,企业参与相对不足,这就造成校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高校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7]。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参考德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工程硕士规模的扩大,对教师的聘任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招聘教师时应将导师的工程背景纳入考察范围,不仅可以满足工程硕士培养在师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逐渐形成重视科研教学人员工程背景的氛围[8]。另一方面还应健全导师监督制度,采用激励政策或对教师课时、指导学生数、师生沟通、科研成果等方面有所规定。

2、突出专业特色

高校在设置专业,安排课程时应与当地工业界实际需求相联系,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根据高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产业结构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地对高质量工程人才的需求,还能突出高校自身的专业特点、行业特色。

3、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高校一方面可为工程硕士打好工程理论基础,并提供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可从企业单位聘任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以此进一步解决工程硕士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并为工程硕士提供就业保障。

4、完善专业认证与质量保证体系

组建一个既能负责各工程专业的认证,又能参与国际交流的权威认证机构是我国工程教育的当务之急。当然认证不仅是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过程,而应是高校和工业界合作的反馈过程。此外,对工程硕士的培养也应坚持周期性的评估工作,坚持评估工作的定期化和制度化,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工程硕士专业认证和的业化和国际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彦通,韩晓燕.美、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特色与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61-62.

[2] 徐玮,付莹莹,刘颖君.中德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133-134.

[3] 曾 攀,吴振一,刘惠琴,等.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61-87.

[4] Wasser I: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3rd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J].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September,2004.

[5]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团.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57-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