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8 15:32:52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1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2

要想走出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形式化误区,必须从初中历史教师观念抓起,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明白集体备课应是初中历史教师个体思维的相互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初中历史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通过二次备课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样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 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备课的实效性

1.制定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可以按“自备——研讨——整理——验收——个——总结”六个环节进行。

(1)自备。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而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只有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才有交流时的侃侃而谈,这就需要个人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应明确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根据课改理念思考重点环节的设计方案,当然,这种方案的设计不一定是十分详细的,可以是突破难点的方法,可以是处理某环节的策略,可以是作业题的设计等。个人自备重在对教材的理解,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挖掘。

(2)研讨。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重头戏”应放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上,应该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集体交流,在集体交流中可以设主讲人,负责陈述上课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及注意点等。但是这种交流中没有谁是权威,也没有谁是听众,大家是平等的参与者。在中心发言人陈述后,大家要能畅所欲言,展示出个人自备时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为教学设计出谋划策,特别是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要勇于争辩、讨论。这样通过商讨,聚集集体智慧,最后形成最佳教学思路。

(3)共案。在集体交流后,要指定人进行整理,并打印成教案。整理工作可以由初中历史备课组成员轮流执笔记录,所设计的共案中,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出集体讨论时得出的多种解决方案,供老师选择。在共案的右面和后面要留有空白,以便老师作个性化添补和总结。

(4)验收。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实提高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经过整理打印成的教案,应交教研组长把关验收,合格后方可打印发放给每位教师。

(5)个案。整理好的初中历史课教案并不可以直接使用于课堂教学,因为这种共案毕竟是针对一般学生而言,不具有特殊性。事实上,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用统一的教案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每位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甚至再创造,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在形成个案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创新、实用、个性。

(6)总结。总结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再总结,可以不断丰富对教学实践的认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对一节课的总结,不必要求老师面面俱到,可以就上述内容中的一点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自觉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严把督查关。为了能把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抓到实处,学校相关处室一方面要安排专人在研讨时间到各组检查,研讨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教研组的考核。另一方面要结合领导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和教师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教学实效性。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3

作为教初二前史课的教师,清楚本人对教材的陌生,故在课前做到仔细备课,多方面去汇集相关进行材料。为进步每节课的进行结果,教育质量,自己除注重研讨教材,掌握好根底、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育,如:投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影、幻灯、漫画、灌音等多样方式。经过培育学生进修政治的兴致,调动学生进修的积极性、自动性,进步教室的教育质量,按时完成教育义务。

经过一学期起劲,能制订好温习方案,并能仔细备好温习课,培育好尖子生,进步中等生,协助差生。但因为本学期讲课工夫较短,温习内容较多,温习比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拟匆促,还觉察很大一局部学生承受才能较差,进修盲目性不高。加上自己对教材陌生,还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育成果未达所想。

在今后的教育任务中,要不时总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经历,力图进步本人的教育程度,还要多下功夫增强对单个差生的指点,置信一切问题都邑水到渠成,我也置信有耕作总会有收成!学科总结本学期,我顺应新期间教育任务的要求,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进修***总书记关于教育任务的讲话。从各方面严厉要求本人,积极向老教员讨教,连系本校的实践前提和学生的实践状况,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使教育任务有方案,有组织,有步调地展开。容身目前,放眼将来,为使往后的任务获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育任务作出总结,但愿能发扬长处,克制缺乏,总结查验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经验任务更上一层楼。

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仔细备课,不单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育办法,并对教育进程的顺序实时间布置都作了具体的记载,仔细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沛的预备,并制造各类利于吸引学生留意力的风趣教具,课后实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育跋文,并仔细按汇集每课书的常识要点,归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结成集。

二、加强上课技艺,进步教育质量,使解说明晰化,层次化,精确化,层次化,精确化,感情化,活泼化,做到线索明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深化浅出。在教室上特殊留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交流,充沛表现学生的主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得轻松,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得兴奋;留意精讲精练,在教室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活泼口入手动脑尽量多;还在每一堂课上都充沛思索每一个条理的学生进修需乞降进修才能,让各个条理的学生都获得进步。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目前学生遍及反映喜好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厌恶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谦虚讨教其他教师。在教育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进修上都积极寻求其他教师的定见,进修他们的办法,还,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进修他人的长处,克制本人的缺乏,并经常约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寻求他们的定见,改良任务。

四、真修改功课:安插功课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条理性。为了做到这点,我经常到各大书店去汇集材料,对各类辅佐材料进行挑选,力图每一次演习都起到最大的结果。还对学生的功课修改实时、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剖析并记载学生的功课状况,将他们在功课进程呈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实时改良教育办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指点任务,留意分层教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育。在课后,为分歧条理的学生进行响应的指点,以知足分歧条理的学生的需求,防止了一刀切的毛病,还加大了后进生的指点力度。对后进生的指点,并不限于进修常识性的指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更主要的是进修思维的指点,要进步后进生的成果,起首要处理他们心结,让他们认识到进修的主要性和需要性,使之对进修萌生兴致。要经过各类路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长进心,让他们认识到进修并不是一项义务,也不是一件苦楚的工作。而是充溢乐趣的。然后盲目的把身心投放到进修中去。如许,后进生的转化,就由本来的简略粗犷、强迫进修转化到盲目的求知上来。使进修成为他们自我认识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度一局部。在此根底上,再教给他们进修的办法,进步他们的技艺。并仔细仔细地做好查漏补缺任务。后进生凡间存在良多常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进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任务时,要特殊留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进修的常识断层增补完好,如许,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提高也快,兴致和求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知欲也会随之添加。

六、积极推进本质教育。当前的测验形式依然比拟传统,这决议了教员的教育形式要逗留在应试教育的条理上,为此,我在教育任务中留意了学生才能的培育,把传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受常识、技艺和开展智力、才能连系起来,在常识层面上注入了思维感情教育的要素,发扬学生的立异认识和立异才能。让学生的各类本质都获得有用的开展和培育。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三个班,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生比拟喜欢该科,上课的时分比拟仔细,大局部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仔细完成功课。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怕班主任指摘,进修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教师,功课也由于怕分数低而找他人的来抄,如许就严峻影响了成果的进步。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倡导一种仔细、务实的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风,严峻批判剽窃功课的行为。与此还,为了进步同窗的进修积极性,展开了进修竞赛运动,在学生中鼓起一种你追我赶的进修习尚。固然大局部同窗对该课很感兴致,进修干劲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根底太差,测验成果都很差,有些同窗是常常不合格,我找来差生,调查缘由,有些是不感兴致,我就跟他们讲进修语文的主要性,跟他们讲一些风趣的语文故事,进步他们的兴致;有些是没有起劲去学,我提出批判今后再加以鼓舞,并为他们定下进修目的,不时催促他们,协助他们;一些学生根底太差,抱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破罐子破摔的立场,或过火自卑,测验怯场等,我就协助他们找出合适本人的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修办法,剖析缘由,鼓舞他们不关键怕掉败,要给本人决心,而且要在平常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么。还,一有提高,即便很小,我也实时地表彰他们。经由一个学期,绝大局部的同窗都养成了好学苦练的习气,构成了优越的学风。

八、获得了较好的成果。本学期,期末测验学生的三率状况优越。存在的缺乏是,学生的常识构造还不是很完好,常识系统还存在良多真空的局部。这些都有待今后改良教员小我任务总结本学期的光阴就如许曩昔了,回忆一学期的任务,想说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员这一职业长短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常辛劳的,担负着教育任务、教科研任务及学生治理等多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的义务。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临本学期教育任务状况作如下总结。

一、思维方面:自己能积极参与政治进修,关怀国度大事,反对以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心的准确指导,对峙四项根本准则,反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恪守劳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动规律,连合同志,热心协助同志;教育目标明白,立场正直,研究营业,勤劳耐劳;班主任任务仔细担任,关怀学生,保护学生,为人师表,有贡献精力。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4

传统的历史课本多以文字叙述为主,学生难理解。但是图示教学法,解决了此难题。图示教学法把地图、人物、时间、以及相关区域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得学生理解快、掌握准。根据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图示法在历史教学中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一、图示教学法的含义

图示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简明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图形、图像或表格等有效形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此处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图示”不局限于教材以及教辅材里的历史地图、插图、表格等图形和图像,也包括广大师生运用多媒体自行制作的各种图例、图解和表格。

二、图示教学法的常见类型

1、结构图示法

在历史的长河里,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在时间上是先后承接的,一个历史事件演绎成另一个历史事件,存在着纵向联系。如太平天国运动可由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定都天津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安庆之战天京陷落进行结构图示法,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2、因果关系图示法

历史知识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和事件之间的必然的联系,历史事件发展的组成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是因为旧知识通常是新知识的原因和背景,新知识是发展和结果,从而构成彼此因果关系。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要点就原因、经过和意义进行要点例举,用简单明了的图表显示。

3、比较总结法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表格进行分类总结,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记忆,有助于学生深刻、牢牢地把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掌握处理复杂学习内容的方法。图表图标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固有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可以通过表格对战争的名称、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战争结果、作用进行对比。

4、地图记忆法

运用地图记忆战争过程效果很好。在讲授“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时候,要求学生研读南北朝的地形图,掌握五代十国的国家名称。在图示法的方法下,学生很快就会把握教课内容,把抽象的历史变成立体的知识系统。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图示法的应用

形象的图示教学法可以使直观展示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脱颖而出,正确使用历史的图示教学法,对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加强初中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记忆效果明显,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图示教学法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需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1、预习环节

在初中历史课预习中使用图示教学法示,可以使学生在总体上对即将学习的新历史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对于即将掌握的新知识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

2、导入环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新的历史知识点的认知准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产生强烈的学习期待和参与需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部分使用图示教学法,可以使历史教学课堂的导入更加的新颖,能够快速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课堂教学环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图示教学法,通过灵活运用图示教学法,可以使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教学内容更加显眼。运用时间轴对初中历史进行分期,运用结构图来讲解历史事件的联系性将更透彻。在新授教学环节中,图示教学法运用更加的灵活与丰富多彩。如利用时间轴图示法来讲解清代历史分期、特点和历史地位等。

4、课堂总结环节

课堂总结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一个好的课堂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起到更好的巩固性和系统性,可以和下节历史课的内容建立联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起铺垫作用。通过图示法进行教学小结,对本课知识进行概括和归纳,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5、课后练习环节

课后练习和作业是学生把在历史课堂所学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关键性环节。学生通过图示法进行课后练习和作业,可以引导学生编制简单的图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通过留下图示部分内容进行填空法来补出图示部分,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

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能够增强讲授初中历史课堂的感染力;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突出教学重难点;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时间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不再孤立的看待历史;能够生动的再现历史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崔红岩.论历史图示教学法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6.8.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5

前言

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对历史的学习、了解以及思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并进而对其他科目学习以及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新课标要求下,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显著,探究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可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是指教学活动主体的翻转,是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为提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将教学的基本内容以课件等电子资源的形式预先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重点知识有所了解,课堂上只需针对重难点向教师进行请教,并就思考所得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即可,这种模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明显的培养和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提出、完善于美国,并很快在其他各国得到推广应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被我国引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最突出优势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考虑到初中历史课对思考能力的需求,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初中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处于起步和衔接阶段,主要内容是将一些基本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和能力,由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在课堂教学前提前得知的,可以更好的进行了解,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自主思考,从而使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2.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新课标的要求是改变现有教育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由于历史知识基本是固定的,这使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变教学主体有了更大的实现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将内容告知给学生,当进入课堂环节后,讨论、交流和针对性的请教就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内容,传统的知识讲解已经在课下完成,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到明显提升,从而实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转变,针对性的教育也变成了可能。

3.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得到突显、应用

读史使人明智,无论何种学习时期,历史学习都可以使学习者的思想更具深度、头脑更明智,初中生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使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突出和应用[1]。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接触历史相关知识的时间更长、内容更为丰富,这可以直接影响其对历史的理解,只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取的引导,保证方向的正确,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更为完善,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内容不够丰富

内容丰富性是初中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首要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同样如此,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资源的筛选更加困难,部分应用翻转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过度重视书本内容,使翻转课堂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在部分教学资源中的明史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有很多不够严谨的明史读物,教师一定要注意将详实的历史内容客观的教授给学生,这不仅体现在史实方面,更体现在严谨的治学态度方面,教师一味重视书本内容,忽略治学态度,这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横向纵向排布混乱

横向和纵向分开原则是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排布,即同代比较和纵向发展,由于中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横向、纵向排布上出现问题可能造成学习的混乱。以军事历史教学为例,目前应用翻转课堂的部分历史教学活动中,往往将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同一地区历史内容相混合,如果学生对史实掌握较差,很可能无法充分掌握知识,引起学习的混乱,比如在唐代兵役制度中加入宋代兵役制度,又在唐代文化中加入西域文化和秦代文化,过于复杂、多样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其无法掌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观点取向不够正确

历史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丰富的知识,二是客观的态度,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明显,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时,观点的选取必须慎重。比如教师所选内容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历史,就应注意对民族关系的态度,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个政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发生了多次激烈战争,造成了平民大量死亡,甚至出现了著名的“杀胡令”,部分翻转课堂课件中,存在过度强调汉族或者少少民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忽略另一方所受灾难的情况,由于初中生价值取向、世界观尚不完善,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养成不客观的态度,这对于长期学习甚至成长均是十分不利的[2]。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分步应用

1.准备阶段的应用

准备阶段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计划和具体教学,总体计划是指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具体教学的准备阶段是课件的制作。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该项工作与翻转课堂的联系在于教学整体的衔接性、手段的固定性等,通常来看,历史教学是采取按年代进行的办法,即以人类出现为开端的社会史,总体计划的制定也可以遵循这一原则,每次进行课堂教学前,均将所选内容以课件形式发给学生,教师应养成课件制作的习惯,并对相关工作快速适应。课件制作包括内容选取、排布以及制作技术。如前文所说教学内容的选取、排布遵循知识丰富性、横向纵向分开以及观点引导三个原则,在相关原则指导下,教师进行内容选取和排布时,可以更为从容。课件的制作技术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该工作带有一定的技术性,教师应注意学习和掌握,制作中,使音频、视频和图像高度结合,同时教师所用的语言也需简练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赘述。一般来说,课件长度以10-20分钟为宜,学生的注意力则往往在5-15分钟时最为集中,知识重点安排在8-10分钟处较为妥当。课件制作时,教师要将教学重点进行必要突出,并在课件最后将重点、习题等罗列出来,以供学生把握和思考。

2.课堂阶段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阶段的应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学生的分组讨论,二是师生的互动,三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以师生的互动为例,假定该课时的主要内容为官渡之战,互动需要由教师引导,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前,教师先设定讨论问题“官渡之战对曹操统一北方有多大的影响?”学生讨论后,教师选择每个小组的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发言,并对其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进行肯定,由于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讨论结果乏善可陈的组别,教师也不应单纯的给予否定,可以选择其中的亮点进行鼓励,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需要注意的是,该环节可以不设标准答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开放的治学态度。鉴于课堂时长有限,讨论可能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如果学生的热情不减,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外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3.结束阶段的应用

结束阶段的应用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二是在教学计划指导下引出下一阶段内容。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非常重要,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总结能力较弱,教师的总结是使其抓住教学重点的关键。比如文化历史教学,所选时代为商周时期,教学重点为青铜文化,教师应在结束阶段将青铜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将其文化内涵、制作过程、价值等进行简短介绍,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更好的掌握知识[3]。下一阶段内容的引出,应遵循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同时课堂内容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或者连接性,比如当前课堂重点是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的重点可以是三国军事史,在结束阶段通过基本的年代延续性使学生对下一课时内容有基本了解。连接性是指如果本课时内容为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可以选择教授汉代文化史,也即同时期不同模块知识的教学。引导方式为平行引导,比如以军服为例引起学生对于汉代织布文化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将课件提前做好、并在该阶段将资源发放给学生,使翻转课堂教学得以循环进行。结束阶段是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最后一步,是对阶段教学的总结,也是引导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式。

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变革,该模式使教学实现了主体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效果、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以使教学效果获得提升,目前看来,注重翻转课堂模式下各个教学阶段的具体应用和总体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可以使翻转课堂得到更好的应用,在下一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龙丽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6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分析

2.1塑造历史角色、深化情感体验

初中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教学与学习相脱节,初中历史教授的主要内容是世界历史和古代历史,相对而言离学生成长的时间较远,这就容易造成学习脱节和理解脱节。而造成脱节的根本原因就是互动性和参与感太弱,尽管历史知识距我们较远,但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缩小距离,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整个历史教学可以更加生动的展现给每一个学生,而通过塑造一系列历史角色,也能够在深化情感体验的同时,学习和丰富历史知识。

2.2构建多元互动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厌恶和反感。而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健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一味输出教学观点,并不关注学生接受程度,也不在意学生反馈结果,整个课堂教学模式极不合理、极不规范。而通过多媒体这一教学形式,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形象化和直接化等一系列特点,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到具体的历史氛围,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深层次的爱好,从而产生教学与学习的有效融合。

2.3真实再现历史变化,优化教学过程

历史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总结,内容较为生疏,而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真实再现历史事实,通过历史事实的具体演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大多停留在口头表达阶段,无论表述多清楚,但形象和具体化程度都远远不够。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发展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及时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7

新课程的有效改革和实施,使我国的教育呈现出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画面,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已成为教师的重点内容。新课程对初中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要求历史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努力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一、转变教学模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中的组织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决定着教学质量。以往的课堂上老师是主宰整个课堂的,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讲,老师画出重点知识,学生课下背诵,往往学生对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在加深记忆的时候也很困难。因此,有一部分学生难以融入课堂中,逐渐地降低了对学习历史的兴趣,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学会灵活掌握知识,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分析和理解知识,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针对过去枯燥的教学,教师要建立师生之间互动的融洽关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知识,互相说出自己的意见,共同吸取对方的优点,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丰富化,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关键。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它是具有延伸性的,具有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轨迹。那么,我们更应该学好历史和了解历史。学生在学习时兴趣是首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如今,许多学生喜欢看一些历史小说、历史电影和电视剧,却很难融入老师的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并且将学生的这些兴趣发展为爱好,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电视、电影和课本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提供给学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老师让学生观看当时开国大典的真实画面,结合实际课文中的知识点,了解中国是如何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从而能真正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情感上得到了共鸣。

引导学生热爱历史,享受学习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使学生能把学习历史当成一种爱好。又如,在学习“红军长征”中,老师让几个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课本中的知识来设计长征的路线,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体会和深化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每一件历史事件和每一个历史话题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三、巧妙指导,善于总结

作为初中历史老师,我们的责任是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使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抓住教学方法的指导,正确去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学生善于找出问题,并且及时去解决问题,掌握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课堂上老师扮演着“导演”的引导性角色,而学生是课堂上的中心角色,老师尽可能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完成所学的知识内容。对于难点和重点,教师要与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不断去带动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完全融入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也要适当地给学生总结一些规律,以便于学生记忆,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中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对比,中国近代三次革命的不同等。把一些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总结归纳起来,比如,1945年发生的事件有:苏、美、英雅尔塔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日本无条件投降、联合国成立等。通过有趣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历史事件学生无法感受当时的情景,教师在备课中尽量采用情景教学,巧妙设计一些当时发生的场景,使学生能够真情地融入当时的历史事件中,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逐渐地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提高了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课后总结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做一个总结,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个总结。老师可以借助最后15分钟总结一下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头脑中呈现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一些重要的难点有自己的意见,老师指导学生找出答案。通过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养成用自己的话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总结出来,让学生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逐渐提高历史水平。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教学策略,是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究和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策略,激趣增效。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氛围中,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46-01

进入初中阶段,历史课程作为副科,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问题,本文详细分析原因,提出实施策略,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

(一)考试的影响因素

历史虽然作为副科出现在初中,但是在中考的时候是必考的科目,因此,其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学习中,由于受到教师或是往届学生的影响,认为历史只要考前背背就能考到很好的分数,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学习,致使很多学生持有侥幸的心理,临阵磨枪,不注重平时积累和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学生普遍反映历史教师授课以纯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枯燥乏味,尤其是历史悠久的知识点,学生们更是无法想象和理解,使得学生产生退缩和畏惧学习历史的心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陈旧,没有吸引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初中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愿意听哪个老师的课,学生们普遍不愿意死记硬背。尤其是历史事件,很多学生很是头疼,总是记不住,记混了年份和事件,对于问答题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形成逻辑性强的语言构架体系。

二、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知识框架,便于学生进行预习

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做足功课,把要学习的章节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帮助学生梳理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一种知识的脉络,便于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也要强调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困惑点和疑难点,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重点听这些不懂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进行专题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历史知识的复习是学生们反映最为头疼的事情,他们用一个“背”字来形容历史学科的复习。高效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措施。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水平,按照时间、事件、年代、人物进行专题性知识的总结,在总结的同时不仅能将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还能锻炼总结的能力。有的同学将这些作成年卡或表格帮助记忆。这些创新性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习得学习文科知识的学习方法,便于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善于变换花样,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诠释难以理解的知识。利用抢答的形式组织竞赛,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们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纪念馆的参观和红色旅游胜地的观光,在观摩中,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话题增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设定与课程适宜的题目进行发散性的讨论,从而锻炼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多方配合,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授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要不断地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祖国伟大的历史,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学校要合理设置历史学科的考查方式,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为目标,进行高效教学目标的设定,以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4,(3).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33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普及,《历史与社会》已发展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然而当前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了解历史、走进社会,导致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兴趣不大,更很难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和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改革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让《历史与社会》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作为在农村初中任教15年的最基层教师就以上问题浅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现状

(一)农村初中教师跨学科教学水平低

《历史与社会》虽不是新生产物,但从它的发展渊源我们不难发现它也确实是新课改之后才开设的综合学科,这就需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具备较强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师跨学科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在教学中针对一些综合性问题,不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综合、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这种情况不利于《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1]。

(二)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主义

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表面繁荣之下,存在大量的教学泡沫。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采用了诸如小组讨论探究的形式教学,但是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未能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恰当地运用,使得教学过程徒有其表、华而不实[2]。这样的教学非但不能让学生充分把握课堂知识,而且会给学生造成负担,浪费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三)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虽然教师们已经改变了以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仍然是以自己的讲为课堂重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们反复的读记、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意义识记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处在消极被动的地位上,逐渐失去了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单纯的机械记忆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有效改革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任课老师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比较低,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引导学生综合、全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阻碍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3]。为此,我们必须提高任课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首先,在聘任《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时,不仅要考虑到他是否爱岗敬业,而且要严把“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关,切实聘请到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再次,要对《历史与社会》的任课老师进行定期培训,以便让他们的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再次,组织经验交流会,让任课老师在学术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最后,要加大对教师任课情况的监督,不仅从学期末考察教师的教学成果,还可采用抽查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监督,以提高《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

2、灵活运用教学形式

素质教育倡导丰富教学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许多形式主义,为了形式而形式,如在一些根本不用讨论的内容上组织讨论活动,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久而久之还会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4]。故此,我们要恰当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擂台赛、辩论赛、小调查、课前演讲、角色表演等教学形式,提高《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效率。

比如,在近代史中讲到辛亥革命这节课时,课本中讲到辛亥革命失败时只是简单的提到辛亥革命被袁世凯窃取,宣告辛亥革命失败。但是很多同学对“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孙中山为什么在胜利的时候却妥协,袁世凯有什么能力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感到不解。鉴于这种情况,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搜集了相关的史料,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经过对史料的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们总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部分学生甚至注意到孙中山卸任总统的时间是4月1日,戏称辛亥革命失败对孙中山而言确实就像个愚人节。经过他们自己的讨论和总结得到的答案,比我直接告知他们要印象深刻,同时也提升了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侧重自己的“讲”,学生只负责听、记。这样的课堂显然学生参与度不高,学起来没有兴致,学习效果肯定也不好。故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很多知识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阅历”,对于这些知识根本用不着我们深讲,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或者经过讨论就可以理解掌握。因此对于这类知识,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行处理”,对于他们难以理解的地方再进行点拨。比如在《感受科技之光》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背景、重要的科技发明,以及科技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于这些知识,初中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所以我把这堂课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列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第二部分组织同学讨论课后习题;第三部分我根据学生习题解决的情况,补充不足的地方,并对这节课进行总结。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急需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跨学科的教学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学形式,不断提升《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伟.新课改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下),2013,03(11):17.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初中历史教师在这个阶段创新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正视历史,以历史警戒自身,树立正确的三观。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在课堂中巧妙穿插史料,进行辅助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史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选择生动形象的历史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晦涩的历史概念,也能让学生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精髓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开阔学生视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入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史料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教师可以穿插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大唐盛世,了解唐朝时期中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高度繁荣。图片和视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而且珍贵的历史资料也可以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学生在感叹的同时,也会对这段历史印象深刻。在课堂中引入史料,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非常熟悉,对史料也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史料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它们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二、将枯燥的历史知识故事化,打造引人入胜的历史课堂

学生总是爱听故事,故事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总是吸引着学生。如果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故事化,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自然会喜欢听教师的讲述,在引人入胜的课堂学习中,掌握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时候,比如秦朝,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历史。教师也可以多关注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国产动漫《秦时明月》,教师可以与学生多交流这部动漫,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还可以将其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分析给学生,让学生在休闲的同时学到知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典故也是根据历史事件演变而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也可以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小妙招”。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以后我就是“桃李满天下”了。自然而然地引出这句话,然后再将这句话隐含的历史故事告诉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掌握很多文学典故,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比如,桃李满天下,说的是武则天非常信任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是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这种历史教学模式,既简单又实用,既给学生带来乐趣,又解决了教师苦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难题,一举两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以将更多的历史知识连同文学知识一起讲述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多借鉴纪录片的叙事手法,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教师切不可只是一味地寻求新奇,就将古装电视剧中的桥段,不加考证地灌输给学生,这是极不负责的做法,也将误导学生,给学生的历史知识架构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历史容不得虚假和杜撰,教师在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之前,一定要对知识的来源、真实性进行查证,将真正的历史、没有杂质的历史教授给学生。

三、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只有让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将历史的学习不再简单地理解成应付教师、家长及考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有所收获,在课堂中体会到快乐,这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景象。初中历史教师除了应该以教材为主进行课堂教学外,还应该适当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打造丰满生动的历史课堂。初中生正处在勤奋好学的时候,掌握知识技能都比较快,可塑性强,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给予他们更多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那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方式。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不论是教师在课堂中加入契合课程要求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问题,还是将枯燥的历史知识故事化,易于学生理解,再或是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做的每一分努力,都需要学生的支持与理解。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11

教师的工作是对单调重复的,所以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很少对已成习惯的工作活动进行反思。很多教师即使教龄十年、二十年,真正的工作经验也就相当于一两年的程度,因为他们只是把一两年的工作经验重复运用了。杜威曾指出,教育工作是经验的不断改组和重组,从而不断提高经验的意义。不善于反思的教师,只是整日不断重复地完成教学工作,并不断完善教学结论。而善于反思的教师是不仅寻求他们在的教学结论,还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提炼出其中的意义。杜威为我们认识反思教学提供了历史与思想基础,他的观点成为我们理解反思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对反思性教学有如下理解:教师在多变的教学环境中,以自身拥有的教学原则为指导,以不断更新的教学实践为参考的主要对象,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理论基础,并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复周密的思考,这样便能赋予教学实践具体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作者从反思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开始论述,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一定层面的阐述,本文交代了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方法与应用原则,势必会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工作起到相当的意义。本文的论述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历史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实践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改变陈旧传统的讲授理念,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体现出创新性,逐步使自己转变成为具有反思精神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反思性教学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机械复制式的教学思路,进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促进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最终转型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合格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反思性教学这一课题的探讨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为改进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工作的效率具有相当高的实际意义。

三、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1.总结反思法

简单的说,反思教学法的意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自己或者他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教师在工作中可以反思的内容相当广泛:首先,教师可以总结反思教材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其次,可以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学生和同事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可以对其他教师在教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或他人工作中存在的失误进行总结反思;还可以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成功或者存在的失误。当教师对这些事件进行反思的时候就会把在所得的经验进行全面的记录,方便自己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查看反思记录,以便在自己将来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

2.录像反思法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录像,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出来,以便自己事后观看,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也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录像,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录像中的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录像反思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录像。

(2)课堂教学结束后观看录像,比较课前的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3)针对教学录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4)根据教学录像的评价内容,对自己的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佳的反思性总结效果。

3.对话反思法

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心得的交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方法。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几名初中历史教师围绕某个历史专题进行研讨。

(2)针对研讨的结果总结出重点,并在授课中体现出这些重点,让其他几名教师听课。

(3)课后教学实践教师与听课教师进行的交流研讨,共同反思是否存在问题。

(4)将共同的反思结果应用于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4.档案袋法

教师可以运用档案袋把自己对教学工作的反思结果分类归纳,建立专题性的分类反思档案用以促进教师的反思活动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反思的专题分类,如可以分为:课程开发类、教育创新类、学生接受类等。建立专题后,教师一定要对每个专题下保存的结果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提升。

四、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原则

运用反思性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工作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

反思性教学的应用,一定要在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完成。如果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根据在的反思结果来自我纠正,重新设定教学策略;如果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则要根据对合理教学过程的反思来自我完善,实现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2.循环性

反思性教学一定要做到良性循环,这样具体的循环过程才可以转化为一组真实反映教育活动的论述。当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被教育实践否定时,具体的循环过程应该是:出现问题――设想解决这个问题――想象中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案――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出现,应当这样循环才是反思性教学的最佳循环方式。

3.深刻性

现在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还比较浅显,仅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经验进行思考总结,实际上反思的核心问题并不局限于“思”。更重要的是在于“反”。“反”字的一层意思在于“返回去”寻找问题所在,另一层意思在于“跳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五、结语

随着教育届对反思性教学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更多的一线历史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平台上,通过对自己的分析,为教学实践工作积累了相当多的宝贵经验,从而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使教学工作更有效率。此外,教学过程的不断反思,既是对教学实践工作的得与失的分析,又是对自身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2]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发展历史[J].外国教育资料,2001,(1).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篇12

随着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和健全。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一个最显著的亮点就是积极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往按照教案照本宣科地进行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

一、充分调动初中生课堂兴趣,启迪创新思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了给初中生课堂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通过趣味性的历史典故来引起学生深度思考;通过组织历史人物“故事会”来提高初中生历史知识的讲述能力;组织初中生编写历史短剧等等。这样就会使初中生在整个历史课堂中始终保持兴奋点,并且思维一直围绕课堂中心转,进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整个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都要注意激趣,一是有效结合国内外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多角度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讲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好近期发生的热点问题,调动初中生对时事的浓厚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二是有效利用好古今对比,多层次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古今的一些人物或事件进行对比,深入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奥秘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三是有效利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积极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还提高了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有效启迪了学生创新思维。

二、让初中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课堂上力争有不凡的表现

首先,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课堂兴趣。我们要针对初中生的历史实际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营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其次,历史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合理科学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让每一名初中生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积极引导他们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课堂学习,力争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充分展现自己,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汉武帝的功过时,通过学生的回答、辩论、补充,最后共同合作总结得出汉武帝的功与过。功: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开辟丝绸之路;击溃匈奴,使国家更加巩固统一。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共同探究了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过:大兴土木,连年征战,滥用酷吏。同时,我们师生一起探究了汉武帝和秦始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作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汉武帝和秦始皇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再次,正确对待初中生提出的质疑。初中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是一种积极的探究,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积极培养初中生勇于探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例如,我在讲到中国四大发明时,有的学生就提出“老师,如果我们的四大发明不向外传,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我紧紧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辩论,结果辩论的共识是:“世界总是向前发展的,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个国家而停止向前,我们绝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此次辩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最后,历史教师要做及时准确的总结,让初中生明白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能力目标,再次强化他们的认知,还要对初中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加以肯定、表扬。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可以高效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疑难问题,特别是有助于历史教学中课堂情境的营建,有利于初中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