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2:08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7-0024-04

“电子书包”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重要载体之一,为数字教育、智慧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终端设施普及,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加快全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1]目前,电子书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信息化水平对我国整个教育信息化水平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电子书包应用于高等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一步。何克抗[2]教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校园网、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已基本普及;2003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开始迈入第二阶段,更多关注 “教学应用”。将电子书包应用在高等教育,则是“教学应用”典型案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需要一脉相承,电子书包在基础教育推广将会对教学方式产生变革,为实现两个阶段的良好衔接,加强其在高等教育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MOOC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学习平台和资源,而“电子书包”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将会提供数字化学习工具,二者整合,共同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

一、关于电子书包

目前在我国上海、宁波、西安、重庆、成都、广州、武汉、南昌、大连等许多城市,已经开展了电子书包试点工作。Brodersen等[3]从广义上讲电子书包是个人数字化知识库,可以用于存储图片、视频、音乐、文本文档和其他数字材料,以供课内课外的学习使用。黎加厚[4]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测评等各个教学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Chih-Yung Chang[5]指出电子书包可实现笔记本、教科书、教学材料、电子书籍、数字学习资源、学习评估报告、教学应用模式、信息集、学习工具集、课堂练习等10个方面的功能。

通过CNKI高级检索,检索关键词为“电子书包”,检索年限为2010―2015年,运用SATI3.2和Ucinet6分析软件,绘制出以电子书包为核心的关系网络图,如图1所示。通过图1,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与电子书包相关度较高的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数字化学习、班班通、教学效果、电子白板等,通过进一步文献分析以及结合图1的可视化情况,我们发现电子书包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出的,是实现“班班通”工程的重要方式,它以平板电脑为主要学习工具,融合了纸质教材、电子书,是数字化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当前有不少研究者对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以及标准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究。

二、电子书包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支持

从政府层面来讲,2010 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成立;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第一次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规划;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提出,应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从市场角度来讲,辽宁出版集团会盟台湾碧悠电子工业股份公司、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举行了“电子书包联盟签约仪式”。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对电子书包的推广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技术环境日趋成熟

从数字网络技术来讲,Wi-Fi技术和4G网络技术飞速发展。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4G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支持电子书包快速、高质量传输数据。从平台和资源建设来讲,MOOC、微课等迅速发展为电子书包的推广提供了新的动力。Coursera、Udacity、edX等MOOC平台不断兴起,微课也在我国大力发展,电子书包与MOOC、微课整合可以形成资源聚类。从评价追踪技术来讲,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麦肯锡全球数据分析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11年6月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报告中提出“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6]大数据关注学生个体的微观表现,它可以分析微观、个体的学生与课堂情况,用于调整教育行为与实现个性化教育。大数据技术和电子书包的结合,将会使电子书包使用更具针对性和科学化。

3.高等教育自身的需求和优势

电子书包在基础教育得到应用,那么在高等教育也需要得到应用,否则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无法良好衔接。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电子书包的引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高等教育这样的局面,它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电子书包在高等教育发展优势明显,从学校层面来讲,高等学校在资源配置、人力、物力等方面比中小学更具优势。从学生角度讲,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更高,对电子书包的应用更为灵活,他们还具有更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电子书包发挥积极效果不可或缺的因素。此外,不少高校都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领域相关学者,他们理论知识丰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4.中小学试点工作经验及研究理论迁移应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小学电子书包的相关研究可以适当地迁移到高等教育领域。目前,关于电子书包从实践到理论都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王佑镁等[7]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探究近10年我国电子书包领域的研究现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书包系统、技术标准、试点实施、应用模式及支撑产业5个方面。在实践方面,如上海虹口区的“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计划”、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智能课堂”和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的“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校试点校”等。在具体教学应用方面,如张文兰等[8]研究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白若微等[9]研究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此外国外也有类似研究,这些实践和理论都为电子书包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提供了可能条件。

三、基于电子书包的高等教育社会环境系统与学习模式构建

1.高等教育电子书包社会环境系统模型

电子书包的推进是系统工程,基于电子书包会形成社会环境系统,如图2所示。电子书包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会涉及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产品公司、专家学者与教师、学生等,他们的相互作用形成电子书包的社会环境系统。一般而言,通过教育管理部门牵头,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在专家指导下,对电子书包的设计、生产、实施等过程进行宏观把控。教师和学生是电子书包应用中最直接的践行者,教师需要经过学校、专家等相关培训,才能更自如地发挥电子书包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索-学习-再探索-再学习”的反复过程,让电子书包应用到变革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中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要处理好利益关系,避免为追求利益而盲目推行,尤其是教育部门,校企合作更要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产品选择要合适有效。项目一旦实施,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专家学者等要做到有始有终,教师、学生要积极参与,注重反馈反思,促进“智慧课堂”的发展。

2.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建构

基于电子书包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依据原则有教学效果优化原则、促进学生成长原则、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图3为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此模式的构建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学习发生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前端分析、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和反馈评价三个主要核心部分。

(1)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整个混合式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处于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前端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教与学的策略分析、新的考核机制分析。大学生初始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网络学习经验。他们的生理、心理、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生活经验都有利于混合式学习的展开。此外,要根据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等,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一般而言,教学策略一般有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有探究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等。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要设计好考核机制,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活动考核要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发生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2)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有知识讲授、过程指导和教学总结三个核心任务。知识讲授时,要根据学习者的预习状况,以及结合具体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过程指导需要贯穿整个学习活动本身,既包括课前预习阶段的指导,也包括课堂学习、课后反思的指导。其中,课前和课后的指导可通过电子书包来完成,一般采用个别指导的策略,而课堂上的指导,则不可依赖电子书包,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就当堂解决,一般采取群体指导的策略。关于教学总结,不同阶段的学习其总结内容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学习初级阶段,教师可以重点总结学习要求、学习技巧、电子书包使用状况等,在深入学习阶段,可重点总结学习中的不足和优点,以便下次学习时改进,在后期学习阶段,要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

学生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预习、资料上传、参与课堂讨论学习、做好学结以及课后反思等。在预习时,学习者需根据教师上传在电子书包“云资源库”中的资料以及教辅材料等做好预习,对于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做好记录,可以上传到电子书包答疑区中,也可和其他学习者或者教师进行初步的在线交流学习。在课堂学习环节,一般课堂讲授式和协作讨论式相结合,并根据具体学习情况决定采用何种学习形式。不过,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诉求更强,因此,在情况合适时尽量有课堂讨论学习环节,给学习者更多的表达机会,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具体讨论活动中,可适当参考谢幼如教授等[10]提出的“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过程模型。学生在总结时,可以先自我总结,然后可以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甚至需要参考教师的指导意见,做好自我总结,并上传到电子书包总结反思资源库中。保罗・弗莱雷[11]认为反思是对话学习的构成要素和必要条件,离开了反思,对话就变成了单纯的行动主义,所以学习反思十分重要。在课后反思阶段,要坚持及时、全面原则,只有及时反思,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清楚地知道学习中的问题,只有全面反思、客观反思,才能真正促进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3)反馈评价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2

电大2008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2008年**电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电大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指导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可以说04年是**电大分校稳步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 2008年工作总结 一、招生工作 2008年是**电大分校招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全年招生2047人(其中春季招生918人、秋季招生1129人),04年秋季招生工作获全省电大系统市级分校招生工作评比三等奖,提前一年实现了**电大分校在校生人数达3000人,直属达1000人的工作目标。 二、教育教学工作 2008年是迎接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的关键一年,全校教职工紧紧围绕试点和评估这个核心目标做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具体表现在: 1、教职工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进一步转变 试点工作刚开始,全校教职工对中期评估的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多。经过认真的学习,反复宣传和扎实工作,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有了显著变化,能够认真学习和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思想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技能,积极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参加试点的积极性、自觉性越来越高,为顺利通过总结性评估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教学和教学管理模式初步确立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开放教育学习对象的不同情况,在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电大紧扣开放教育的条件下体现开放教育理念,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注重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扣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条件下强调学习者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经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两主、两服、四导、六结合”的教学模式(简称2246模式)。两主:学生以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多样化导学为主。两服: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服务;现代化的学习技术和环境服务。四导:入学引导、学法指导、学中辅导、学程复导。六结合: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多样化的导学辅导面授相结合;阅读消化教材与应用网络等媒体资源相结合;实时和非实时与集中和非集中的双向交互式学习相结合;独立学习与小组协作式学习相结合;传授专业知识与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诚信学习教育与过程监控督查相结合。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性化、技术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 模式和运行机制。 3、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逐步完善 (1)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2008年学校结合总结性评估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教学计划、大纲的制订与实施,教学形式和方法,各项教学环节的组织,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教学、教务工作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了多项规章制度,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2)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 学校重点抓了自学环节的管理、辅导环节的管理、作业环节的管理、实践环节的管理。 (3)加强教学检查和督查 学校每学期都由教学处会同相关处室抽调业务骨干,采取问卷、座谈、听课、查阅文档等形式检查全市电大的教学工作,分析情况、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同时学校还制定了教学检查规章制度,规范教学检查工作。 (4)狠抓考风考纪 考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是电大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电大的一个窗口,随着社会大环境对考试工作的不良影响,考试工作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04年**电大分校共组织全市5次3万多考次的期末正、补考和入学测试的考试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从考试文件的下发、考试单征订、信息核对、数据上报到考试组织实施等学校尤其教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几次大考的实考率、及格率和违纪率在全省电大系统均属正常,考试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上级电大及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的认可。 三、四个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素质显著提高 在市委的关心领导下配齐了校领导班子,根据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学校采取不同的方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充实了教师队伍,04年公招和补员专职教师4人。目前四个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教职工素质的提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职工的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和学习。目前三位在读研究生学业进展顺利,初步统计全年教职工参加各项培训达200人次以上,取得了预期效果。04年学校一位同志获全省先进教师称号,一位同志被评为全市“三育人”先进个人,三位同志被全省电大系统评为优秀工作者,两位同志在省校组织的创新教学中获优秀奖,一位同志的论文被全市理论宣传刊物选用。多篇文章在全国、省市统一刊物上发表。学校教职工积极参加全市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得很好成绩。 四、以网络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 为了适应试点和总结性评估的需要,学校大力压缩非教学支出,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教学现代化建设。04年学校新建了一个语音室、一个网络投影教室,增添了一批学生和办公用电脑,安装了卫星接收系统,增加了电大在线及VOD点播服务器硬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部下载,安装了IP接收卡,完善了技术中心、语音室等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由于设备的更新完善、制度的健全,为更好地支持服务提供了条件,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设和运用。04年**电大分校在全省电大系统网络建设和应用检查评比中获优秀奖。同时学校投入了一批资金,整修了学校环境,对所有教室进行装修,置换了一批学生用桌椅和办公档案柜,目前学校的教学设施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实现了环境优美、条件舒适、技术现代化、信息化。 五、非学历教育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根据电大办学的定位,电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轮齐趋的路子。04年学校高度重视非学历教育、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与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联系,全年组织计算机等级考试345人次、保险人考试2001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初学校下达的培训任务。同时学校开展了奥鹏远程教育,现正在招生。 六、各项迎检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04年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参与下成功完成了省五(厅)委贯彻教秘高[2008]8号文件精神检查任务,学校领导对检查工作高度重视从工作安排落实到检查线路、日程、人员安排都做了周密部署,确保了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检查解决了财政调控办学经费问题,理顺了部分县级电大办学体制,对进一步做好电大教育事业、维护电大系统办学优势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学、课研、网站建设及应用等各项检查均取得良好成绩,得到省校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七、其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04年电大结合学校人事变动的实际情况在市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了党总支改选,制定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明确了每位班子成员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职责、任务。结合开展的“三型”机关创建活动,全体教职工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更强了,对维护学校形象,扩大学校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2.履行选派工作成绩显著 根据省、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电大选派一名同志到霍山县下符桥镇洪山村任第一书记。一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选派工作,多次到实地调研,帮助下派村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全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000多元,帮助下派村小学解决课桌椅60多套,慰问贫困户上10户,投入慰问金2000余元,千方百计帮助下派干部解决生活、工作上的实际问题,使他能安心、放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 3.社会工作全面展开 学校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创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工会工作丰富多彩,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有力可靠、运转有序。老干部、计生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原人民路教学楼资产置换工作进展顺利。 总之,**电大04年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不少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尚有差距,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省电大的指导下带领全校教职工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努力把**电大教育事业办强、办好,办成人民满意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 2008年工作要点 1.在市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做好党总支增选工作,切实加强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把校领导班子建设成务实、高效、廉洁的班子,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加强对县级电大的指导力度,进一步理顺县级电大办学体制,维护电大系统办学的优势。 3.认真做好总结性评估的检查验收和迎检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做好县级电大的评估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分校的迎评准备工作,确保总结性评估工作在全省市级电大系统中保中争优。 4.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充分发挥电大的资源优势,真正把电大教育办成多层次、多规模、多形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真正为地方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的开放大学。 5.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6.进一步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7.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力争05年招生工作在04年基础上稳中有升。 8.继续做好资产置换的后续工作。 9.完成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党委及上级电大交给的其它各项任务。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c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4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这为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给电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电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运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及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它由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等共同组成。总部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分部依托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学院和学习中心由各分部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统一设置标准,依托地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建立。在国家开大学内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搭建连接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的校园网络。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开放教育取消和突破了以往对学习的种种限制和障碍,比如,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的,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均可以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它具有办学体系系统化、办学形式远程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等特点。其教育目标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是一致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

党建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电大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远程教育主力军的广播电视大学,自1979年创建以来,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在多、快、好、省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人才的同时,在党建工作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各级电大党组织在坚定电大的办学方向、提升电大办学质量、促进电大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但与开放大学的任务和要求相比,目前电大办学系统化的优势还没有在党建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各级电大党组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党建的能力还不够强,水平还不够高,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也有待改进。

面对当前开放教育形势的发展,电大党建工作如何与开放大学系统化办学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如何进一步探索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电大学生党建工作规律,理清电大学生党建发展思路,继续推动电大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是当前各级电大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电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难点

(一)党建工作客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育培养难度大

1.生源性质呈现大众化趋势,素质良莠不齐,教育培养难度较大。开放大学是因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而生的时代产物,其办学宗旨就是尽可能为每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接受开放教育的学生个体之间无论是在年龄、职业还是教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事实上,在接受远程开放教育的电大学生中,既有刚毕业的高考落榜生、中专(技)生,也有赋闲在家的社会青年以及参加工作多年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有脱产学习的学生,也有业余进修的学生;学生年龄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不等;有的刚踏入社会,涉世未深,有的已在社会浸润多年,思想观念基本定型。尽管其中不乏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总体上看,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政治追求意识不强,入党热情不高且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盲从性。党建工作对象素质良莠不齐并带有浓厚的社会性,致使党建培养教育难度较大,学生党员比例较低。

2.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短,不利于组织培养。开放大学主要是凭借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媒体跨越时空限制来进行教与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以往均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而且,开放大学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参加集中面授的时间将大大缩短且有一定的不连贯性。即使是参加脱产学习的日。班学生,他们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三年,而培养入党的周期至少要两年。从党建角度来看,即使从新生入学开始抓起,培养考察的时间也比较仓促,致使有的苗子刚选定就面临毕业,有的刚发展为预备党员就走向工作岗位,始终无法形成规模稳定的学生党员队伍,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示范带动作用难以体现。

(二)党建工作载体(党建网络平台)开发利用不足,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开放大学开放注册、宽进严出、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随学随考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电大学生主体日趋大众化,传统的班级观念和年级观念也将逐渐淡化,传统师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下的人一机互动。网络逐渐成为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主要媒体,党建工作进网络势在必行。

近年来,尽管各级电大在利用网络对广大学生进行党的知识的宣传和引导、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和培养、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党建工作进网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全国电大系统,目前,电大党建工作信息化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观念上还是技术上都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一是部分电大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进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仍拘泥于传统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即便是利用计算机从事组织管理,也只局限于党内统计等工作。二是电大系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缺乏系统规划,各级电大各自为政,电大党建网络平台建设标准不一,处于无序开发状态,电大系统化办学的优势未能在党建工作中充分体现。三是电大现有的党建网站多数都是静态网站,不能实时互动和在线操作,内容单调,功能单一,且数量有限,缺乏共享。

(三)党建工作主体(党建工作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各级电大尤其是省级电大虽然已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党建工作队伍,但这支队伍无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综合素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党建工作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以省级电大为例,目前,绝大多数电大院(系)级党建工作队伍基本以兼职为主,院(系)级党支部书记和支委一般由教职工党员兼任,而这部分党建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承担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任务较重,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党建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党建工作对象多数局限于脱产学习的日班学生。二是党建工作人员人职门槛较低,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目前,各级电大对从事党建工作的工作人员基本没有专业背景及职称背景要求,加之平时重使用、轻培养,致使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匮乏,难以全面深入地从理论和思想上帮助学生解决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不高。三是系统办学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合力尚未形成。从电大系统来看,目前,电大在党建工作方面的系统优势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党建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缺乏标准,水平不一,各自为政,缺乏共享。从各级电大来看,学校里的各级党(团)组织、党校与团校、学生工作处和学生社团组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各自为政,未能协调运作形成良好的党建工作机制。

三、开放教育背景下增强电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的对策

(一)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分层分类布局学生党建工作

随着开放教育形势的发展,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学生将在电大系统内长期并存,各级电大党组织应结合学生实际,把握重点、分门别类,部署和布局学生党建工作。如对脱产班学生,由于他们年龄尚小、涉世未深,可塑性较强且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相对较长,各级电大党组织应把他们作为党建工作的主要对象,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培养教育的方式重点加以培养,同时,严把预审关、谈话关和转正关,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答辩制和责任追究制等,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对于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的业余班学生,由于他们思想比较成熟且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党建工作的重点在于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对党的时政方针的学习,提升理论修养,完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协助学生所在单位做好培养考察工作,对于通过教育学习有入党意向的先进分子,积极反映给原单位并配合开展联合培养。对于非学历教育学生,重点在于加强党员身份意识教育,即充分发挥电大广覆盖的远程教育网络站点和先进的网络信息化优势,将党性教育通过远程教育的触角延伸到非学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各个层面的学生,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党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自觉地把党员身份意识与职业道德操守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形象,在社会大舞台上,用责任演绎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

(二)发挥系统优势,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提升电大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在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电大学生主体及其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针对少量脱产学习的学生和学生党员,以面对面开会讨论为主的单向性宣传教育的党建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电大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各级电大的领导与党务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更新党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党建工作新载体,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新阵地。

2.统筹规划,整体部署。鉴于目前电大系统内,各校党建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等问题,建议由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牵头成立全国电大党建工作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开放大学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分别成立省、市、县(区)三级党建信息化工作小组,并由各级电大分管党建工作的领导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其中,中央电大党建工作信息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省、市级电大党建工作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统筹规划全国电大党建教材和党建网络系统的开发建设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如整合现有的党建资源和成果,组织相关党建专家针对社会现实、结合电大学生需要编写一批适用于电大系统的党建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制作一批既有教育意义又不失亲和力的党课教学软件,同时联合电大系统内外的网络信息专家开发出一批既符合电大实际又有影响力的党建网站。各省级电大党建信息化工作小组除了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建设好本级电大党建网站,还要指导市、县(区)级电大的党建工作网站的建设。

3.共建共享,协调运作。各级电大在建设本级党建工作网站时,要注意中央电大主网站和省、市(区)级电大子网站的结构内容应各有侧重,有机结合,功能互补,彼此共享,同时在功能上要注意加强互动交流设计和反馈设计。如在网站结构设计上,可以采取以中央电大党建网为主网站,各省、市、县(区)级电大党建网及其他红色网站为子网站、各类党务系统嵌入其中的“树形”结构。在功能上,中央电大党建主网站应突出党建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党建信息的丰富性和权威性;各省、市、县(区)级电大党建子网站应突出党务管理的智能性与公开性,同时注意加强师生网上交流的互动与反馈设计,并通过建立链接的方式实现对中央电大党建主网站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中央电大党建主网站与省、市、县(区)等各级电大党建子网站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相辅相成、协调运作的数字化党建工作网络平台,为有意向入党的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提供现实和网络等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4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实践性、新颖性很强的专业。交叉性在于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网络技术、商务贸易、企业管理等学科。实践性主要是电子商务在实践中对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新颖性在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去年的讲课内容在今年就可能过时,要求授课内容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随时调整。因此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日益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明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迫在眉睫。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实务性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巩固,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教学计划中的独立实践环节,如大型作业、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2.缺乏完善的实践指导教材与师资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受教育观念转换滞后性的影响,使得目前许多实践教材比较陈旧,漏洞较多,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使得实训的要求与最新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新型专业,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没有一个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教授,在讲解电子商务的技术理论和商务理论、电子商务实践时,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从而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也会随之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相应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更难于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重视不够、管理松懈等原因,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提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措施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课程建设

构建完善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充分理解“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上,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进行,以工作中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能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如定期定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外包等方式,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局面。

3.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实践教材,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均应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规范的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在编制实践教材时,一定要明确该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做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衔接和融合,避免漏缺或重复。同时,在制定教材编写方案时应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争取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去。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实验;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在职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三是派送学院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

(1)大力开展“激发兴趣感性认识理性了解感性接触理论提高”的教学模式。课程学习项目实施按照“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基本知识讲解工作任务训练项目总结评价”的流程。项目导入:对学习项目以案例式或问题式进行导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对工作任务进行示范和演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本知识讲解:对所要掌握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工作任务训练: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工作任务训练,使学生具备相应工作能力;项目总结评价:由学生对本学习任务进行总结,老师进行评价,进行理论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积极推进“模拟与实务结合,实训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电子商务专业实习软件,进行电子商务与企业经营等模拟训练,借助淘宝网、阿里巴巴、拍拍网、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网站进行真实商务运作。利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利用合作企业和依托学生社团成立的商务联盟(内含营销模拟公司、网上商店、物流模拟公司等)及所属网上商店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

(3)大胆引入“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利用学习时间,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内学习和实训与课外实践创业,达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最大化利用学习空间,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真实体验,达到校内与校外结合,从而走出工学结合新路子,达到职业能力的最大提升。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摒弃陈规、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拓展新路,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111―03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中国电大教育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通过《规划纲要》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电大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各级电大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 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大教育发展的影响

1 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加快产

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1];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等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产业发展中,要逐步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扩大第三产业比重,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2007年―2020年中长期趋势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将增长16.4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将逐步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引起的职业结构变化,将为电大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电大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2008年,全国人口总量达13.2256亿人,其中城镇人口6.07亿,农村人口7、1556亿,城镇化率达到了45.7%。在总人口中,从业人员7.64亿,其中农村4.81亿,城镇2.83亿。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据预测,到2020年时,全国总人口将达15亿左右,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达10亿左右,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3亿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庞大的劳动人口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都将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目前到2020年,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将不断加大。根据国家发展三步走的战略要求,到2020年时,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至55%,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学习型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发展,为包括电大在内的远程教育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3 教育改革与远程教育发展。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按照这一要求,到2020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9年的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9年的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在教育体系建设及其相互作用上,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十分的作用。

《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办好开放大学”和“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的要求,给包括电大在内的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撑,展现了美好发展前景。

4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前,中国教育科研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互联互通,覆盖了全国2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学术机构,用户超过2000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现代远程教育形成了“天地合一”的信息传输网络,利用这一网络学习的学生超过了300万,网络教育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使用四大领域之一。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聚合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超过16万亿次和180TB。互联网的普及率和网民均有大幅提升,网民结构越来越合理,为电大发展远程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带动管理观念的变化,从而实现管理体制的变革”[3],将推动中国电大的发展实现第四次飞跃。

二 教育培训与学习需求提出的任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全民素质提升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教育文化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对电大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任务。社会对教育培训和学习的需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测。

1 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从总体上看,在2020年前,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需求,都将处于上升的状态。一是普通高考落榜生需要提升学历层次。2008年,全国普通高考平均录取率为57%,有446万学生成为落榜生要走向社会。即使到了2020年,我国普通高考的录取率也不可能达到100%,期间大量的落榜生需要通过成人补偿教育提升学历层次。二是大量的专科和中职生需要提升学历层次。2008年,全国各类专科毕业生300万人,中专(含技校和成人中专)毕业生534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要参加成人教育本、专科的学习以提高学历层次。三是在职人员学历达标需要提升学历层次。社会一些行业进行的职工学历达标,形成了在职人员学历提升的现实需求。

到2020年时,我国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将从2008年的23.3%提高到40%,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所占比例也将从2006年的6%提高到15%。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规模在2020年时要达到900万人,比2008年的758万人增加142万人,增长18.73%。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显示: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需求,在2020年前仍将处于上升的状态。

2 劳动人口的职业岗位培训。2007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年培训量3000―4000万人次,企业职工培训规模9000万人次左右,全员培训率仅为45%。在全国9800多万技术工人中,技能水平为初级的近40%、中级的 37.9%、高级的仅占18.3%。当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47万人,基本没有进行再就业培训。未来5年,国家职业培训将实行“5+1”计划,即“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新培养190万名技师和高级技师、700万名高级技工,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对2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力促创业”计划,对200万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对4000万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导航计划”,为5000万人次劳动者参加鉴定提供服务;“技能岗位对接行动”,以强化就业信息对职业教育培训的引导。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2009年,全国1.45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5%,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以上仅占10.4%。51.1%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难以适应进城就业需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十分旺盛的情况,国家农业部、人保部、教育部、扶贫办、科技部将通过实施“阳光工程”、“技能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雨露计划”、“星火计划”等来加强这项工作。

4 社会成员文化生活学习需求。社会的变革发展使社会化教育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婴幼儿早期教育、学前教育、校外非正规专项培训等,在传统学校教育之外,将发展成为新的教育需求热点。我国老龄人口已超过1.4亿人,2020年,64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13%。满足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巨大的需求市场。提升公民素质和道德的公益性、社会化学习,适应“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个性化学习,都需要包括电大远程教育在内的成人教育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育产品和服务。

三 以需求为导向引领电大教育发展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以社会教育需求引领电大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适度调整电大办学定位,加快调整电大教育结构,优化电大系统治理结构,推动电大转变发展方式,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1 适度调整电大教育的办学定位。较长时期以来,电大的办学虽定位在“学历与非学历并重,办学与服务并举”,但实际情况仍然是高等学历教育一花独秀。基于社会未来的教育需求和电大的高等学校本质,电大未来的办学定位虽然大的格局变化不大,但内涵却应调整和丰富。

(1)我国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使面向在职成人的继续学历教育需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仍然十分旺盛。社会对在职成人的高等学历教育需求,给电大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办好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的高等学历教育,仍然是电大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2)在未来的社会里,适应社会各类成员的岗位培训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各级电大应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广泛开展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这既是电大的重要任务,又是电大持续发展的需要。

(3)电大要适应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需要,必须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数字化的全民学习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产品和服务,这是电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新任务。

2 加快办学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电大教育的结构调整,首要的是保持学历教育规模的适度,使学历教育规模与电大拥有的资源和教学控制能力相适应。研究表明,2009年全国电大的生师比已从2007年的47.7:1,上升到2009年的59.3:1,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在学生大幅度增长情况下反而有所减少,包括师资在内的教学资源与办学规模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显然,适当控制电大高等学历教育的规模已势在必行。二是提高非学历培训的比重。未来社会发展对非学历培训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各级电大应调整布局,加大投入,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社会团体、培训机构的合作,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形成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培训规模和品牌,提升非学历培训在学校办学总体格局中的比重,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广泛开展面向公民的远程教育服务,如网络教育、职业鉴定、认证考试、社区教育、社会化教育服务等,提升电大社会化服务功能。

转变电大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提高质量”和“提升水平”,电大也不例外。无论是从电大自身学历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还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都应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在稳定学历教育办学规模的同时,花大力气开展课程、精品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设施和手段建设;加强教学管理、细化教学环节、落实教学过程;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证研究,推动办学、教学、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全系统的远程教育办学水平。

3 优化电大系统多层级治理结构。“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制度安排,即治理结构,也就是大学的治理(University governance)”[4]。治理结构是系统结构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权力结构,即决策权力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电大系统的治理结构涉及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个方面。外部治理结构的核心是科学界定学校同政府、社会的关系,主要通过法律和规章的形式,界定三者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电大系统各层级、各要素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中央电大和地方各级电大的积极性,实现系统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就外部而言,电大系统治理的结构冲突,主要表现在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电大的“大学”地位缺乏认同,长期不落实中央电大作为远程高等学校的办学自;远程教育法规建设严重滞后,电大系统各层级的办学及权力与义务,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建设远程开放大学的目标虽已提出多年,但缺乏必要的政府建设规划与措施,开放大学建设还仅仅停留在文件上。

就电大系统内部而言,电大系统治理的结构冲突,主要表现为系统各层级之间因办学权的调整分配引发的对系统和谐的影响,系统要素中源于本单位利益至上所引起的系统结构异化与凝聚力下降,开放教育办学、教学管理的责权在系统各层级之间缺乏严格界定对运行效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较为松散的系统结构模式所导致的系统办学控制力下降等。

优化电大系统的治理结构,完善电大系统办学的政策法规,改善电大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科学地划分电大系统各层级的责权利,规范电大系统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行为,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电大系统充分发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作用,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朴民.解读《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EB/OL].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66-02

1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远程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18世纪后期兴起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对高等专业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英国原有的大学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1849年伦敦大学首创校外学位制度,促进函授教育发展,各种私立的函授学院,为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学员提供函授辅导。这是远程高等教育的开端。

进入20世纪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来,各种教学媒体陆续出现,远程教育从函授教育形态向多种媒体教学形态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在英国创办开放大学成功经验的影响下,世界各地出现采用多种媒体教学的独立的远程开放教育大学。国际远程开放高等教育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网络、卫星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院校合作、厂校挂钩和跨国教育等多种模式,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教育的全球化。

现代远程教育将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形成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和手段,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的重要手段。通常将远程教育分为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三个阶段,进入现代远程教育并不是完全抛弃了前面的两个阶段的教育手段,而是三者相结合以求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2001年教育部的我国“教育事业十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体现了国家政策对远程教育的大力支持。

现代远程教育开设专业种类是比较广泛的。专业是否要开设,一般根据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计算机技术渗透进入了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不懂得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就可能会难以适应当前的环境或者是落在了时代的后面,由此,计算机相关专业也顺应时代的潮流相继产生,并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得以广泛开展。

2 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大家以往接触最多的或者是自己有亲身经历的教育形式,还是传统的教育形式,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课堂是学习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阵地,因此传统教育形式让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到亲切、熟悉,这方面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可供借鉴的内容也丰富、多元。相对而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较之传统教育的发展历史短,发展规模小,可供借鉴的经验方法较少,常常需要从国外引进,国情不同,教育现状不同,引进的东西需要经过整合,才可以拿到实践中去。本文所说的计算机课程也是一个新兴课程,有其自身特点,诸多原因导致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

2.1 复制传统教育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常常局限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照搬普通高校课程的内容和框架,区别仅仅在于将这些内容从课堂转移到了网络上,辅导材料简单、粗糙,多以文字形式体现,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图文并茂、没有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样的远程教育没有突出该教育形式的优势,忽略了远程教育的受众主要是成年人,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学习,学习形式也是以自学比重大这样一个重要特点。这种单一的课程设计致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难于开展,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从而对教学产生失望和抱怨。

2.2 师生互动薄弱

远程开放教育实现了没有围墙的大学,向所有有学习意愿的人敞开了怀抱。无论你在农村、工厂或企事业单位,只要需要通过学习来充电,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远程教育使学生的学习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但事物总有两面性,这种开放的形式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为薄弱。在普通高校里,教师每堂课都有充分的时间直接面对学生,即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需要教师进行的疑难解惑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师生之间的交互是畅通的,即时的。远程开放教育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生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学习进度是个性化的,给教师的统一管理增加了难度。教师不能直接接触学生,课程设计,教学辅导材料建设只能根据教材和教学经验来创建,经验总是根据过去的经历总结出来的,新的情况总是层出不穷的,所以这样的设计不免存在滞后性。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等形式与教师沟通,但由于角色的差异,学生主动联系老师总是会有诸多顾虑,无形中削弱了学生与老师的联系。师生互动环节的薄弱,不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即时解决,久而久之,学习很难深入,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2.3 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重视结论,将学生考试及格率高不高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过于重视及格率的功利思想,势必使教学过程成为灌输知识,记忆知识,考查知识的过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的课程设计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无需自学、探索,只需听讲、记忆就能掌握知识。掌握了知识不会思考、创新,学会了知识不会应用,于是带有终结性的考试就成为决定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

3 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远程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作者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思考并实践了一些解决方法。

3.1 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树立服务理念,以服务促进教学,以服务促进学校发展。服务有被动服务和主动服务之分。被动服务思想指导下,教师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所提供服务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和内容;主动服务就是要想学生之所想,在课程准备阶段,在课程资源建设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所使用。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应该形成主动服务意识,全面分析学习者特征,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与时俱进。

3.2 引领式教学方法

电大的远程教育受众是面向全社会的,是开放型大学,学生分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开放教育的学习者的地域分布广泛,采用传统教学形式,在固定的时间,将学生集中在固定的场所,进行面对面的实时讲授是非常困难,不易实现的;同时,学习者的学习要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劳动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时间远远少于普通高校的在校学生,课程的教学无法采取普通高校的课程教学进度。针对电大开放教育的特点,教学过程以网络环境为支持,采取引领式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下引领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课程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在教师引导和带领下,学生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指定的课程内容,教师、学生之间交互性学习活动是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各方面发挥引领的作用,包括资源引领(注重课程资源的学习导航设计,重点突出、知识拓展、链接有效)、情境引领(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使学生进入情境体验,帮助进行知识建构)、任务引领(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教师则通过屏幕监控、远程协助等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及答疑引领(师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的方法进行再度教学)等。

3.3 电大在线资源建设

电大在线平台是电大开放教育的主要阵地。该平台涵盖了开放教育各学期开设的全部专业与课程,将中央资源与省建资源整合,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学习资料。电大开放教育的全部在籍学生都分配有平台帐号,学生通过简单的登录操作,即可进入平台,享受该平台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电大在线平台是引领式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技术保证之一。

电大在线平台的重要地位直接决定了平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在中央电大提供的相关课程的文字、视频等资源的基础上,省校的课程责任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本省的教学实际,创造性的进行资源建设。

3.4 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电大开放教育如何克服师生无法顺畅沟通的弊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也要求学习过程包含大量的交互性学习活动,因此需要建立多种师生沟通渠道。目前采用的沟通渠道有实时课堂,课程论坛(BBS),短信平台等。

实时课堂依赖一套教学软件,该软件提供虚拟课堂环境,教师在服务器端进行引领式教学,学生在客户端可以实时收看教学视频,并可以通过声音、视频等通讯工具与教师和同时参与课堂教学的其他学生进行语音和图像的交流。实时课堂采用计算机技术,将课堂教学模式转移到网络上,既实现了实时交互,也克服了空间、时间的限制。

电大开放教育为每门课程都建立了课程论坛,由课程责任教师担任论坛版主。成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在论坛中发帖提问,由课程责任教师提供针对性专业答疑。这种沟通形式没有时间要求,成本低廉,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完成操作。

短信平台提供了快捷的沟通方式。课程责任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平台编辑短信内容,面向学生手机发送。

3.5 即时考核(尽快掌握学生动态,试题设计偏重理解)

伴随学习过程的开展与深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阶段性考核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考试形式借助于网络技术,由一套作业考核平台提供考试服务。该作业考核平台拥有完整的试题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组织试卷,合理安排测试时间。该平台考核过程面向教师与学生开放,考核过程公开透明,便于教师总体掌控教学与学生自我检测。

4 小结

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领域的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针对现代远程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均是基于电大平台的,搞好计算机课程远程教育需要切实转变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全面覆盖教学各个环节,多方位多角度建设多种类教学平台,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与创新,创造总结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注释:

百度百科.远程开放教育[DB].baike.省略/view/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53-02

在道德教育中树立节约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实习教学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子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课前必须整合相关资源,齐抓共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全方位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

上好班会课,抓住德育主阵地 班会课是班主任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主要阵地,是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窗口,也是学校强化管理、优化教学的重要武器。因此,在实习前,任课教师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利用班会课组织开展“崇尚节约,从我开始”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共同营造“崇尚节约、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

做好宣传栏,开辟德育新领地 我们利用学校有效的宣传资源,如宣传画廊、教室走廊、车间长廊等的醒目位置,张贴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的相关宣传材料,让学生置身于“推崇节约,杜绝浪费”的大环境,逐步明确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节约型实习做好铺垫。

在实习教学中落实节约举措

思想上认同了,意识上提高了,关键还得在行动中去落实。为使电子专业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落实“节约型生产”,学校的实习教学环节就得完成示范、引领、指导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电路的设计调试”在现实和虚拟环境中自由切换 传统的“电路的设计调试”实习教学需要在电子实物电路上进行,耗材多、成本高、浪费大。为提高实习效果,解决实习设备不足等现实问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我校在电子专业实习课程中对部分内容通过穿插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及调试,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减低了能量的损耗。

科学设计教学顺序,增强项目课题的前后联系 在传统的电路制作过程中,一个电路制作完毕,整个电路板就“寿终正寝”了;当其他教学环节再次需要该电路时,往往得重新制作。这样不仅造成电路的重复制作,浪费时间,增加实习材料的损耗,而且教学环节脱节,往往事倍功半。因此,专任教师在设计安排教学计划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及知识点的前后关联,科学设计项目课题,增强课题之间的前后联系,做到前后电路相互呼应。这样不仅节约材料,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对前后电路的认知度,促进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使用、对局部与整体的把握,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制作具体放大电路之前,由于电路中需要电源进行调试,所以先设计制作串联型稳压电路。这样串联型稳压电路就给具体放大电路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如,在给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别元件训练时,除了给他们需要识别的元件以外,还可以将高年级学生制作的电路板给他们“把玩”,从而激发他们思考这些都是什么元件、各有什么作用、一般用在哪里、如何使用等等。当然,这些高年级学生制作的电路板还可以运用到“拆焊”教学训练中。这样,通过实习资源的“传承”,不仅模拟了企业的生产场景,还节约了实习成本。

实习材料集中管理,统一发放和回收 以往的电子实习教学,学生在实习时往往都采用“按需分配”的原则进行元器件及焊锡丝、松香等耗材的领取,学生体会不到材料的价值,缺乏节约意识,带来了材料的浪费,而且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实践总结,我们一改学生“按需领取”,变为教师“平均分配”,即根据电路的难易程度,教师经过测算,统一发放耗材。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节约了实习成本。另外,在进行电路调试时,按组分配集成块,调试结束后集成块统一收回,集中管理,便于日后有相同的电路或相近的电路操作时再发放使用,杜绝了电子材料的浪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节约成本意识。

实习材料无废料,集中归类再利用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各班存在差异性,对实习材料的使用量也不同。因此,对于剩余的实习材料,我们进行归类集中、整合利用。比如,将电子产品装接实习过程中的多余调配电路套件,存放于电子仓库中,按电路名称分类归并,为今后做到此类电路的班级提供更多的元件筛选机会,逐步建成元件库,方便师生选用。又如,电工实习结束后,电路所拆导线可用于后续班级进行基本功训练及导线加工等。再如,空调专业安装剩余的制冷系统管路可以再供气焊使用,也可用于“管加工处理”等用途。

用规章制度约束浪费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行为感化的同时,也不能少了规章制度的约束。根据实习种类、场所的不同,我校制定了相应的实习规章制度《学生实习守则》。其中,对学生在实习中的浪费现象有明确的禁止条款:实习结束前切断电源;严禁浪费实习物品,爱护实习设备及工量器具,如有损坏或丢失要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者,暂停实习。在具体实习前,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统一进行《学生实习守则》学习,让学生知道在实习期间提倡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节约习惯。

在考核评价中体现节约价值

考核评价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总结提升学生节约行为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考核评价中体现节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 在组织教学时,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指导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对每人或每组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在最后项目总结时,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材料的使用情况给予点评,提倡优点,弥补不足。

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只有教师评价方式。通过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机制,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学生在实习操作时对实习材料的节约意识,促进学生节约习惯的养成。

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 为建立促使学生养成节约素质和良好习惯的长效机制,在评价环节中,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在耗材的使用上,实施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实习周数较长的班级,在单个教学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再设立以星期或学期为单位的评价方式。对实习耗材的使用,既要有“点”的约束,又要有“面”的控制。

总之,中职生实习阶段的节约素质养成教育,需要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需要专业教师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实习环境的变化,多途径、全方位、适时地采取有效手段,提升学生的节约素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优秀节约素养的高技能人才,更好地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魏燕.浅议中职校电子专业实验室耗材管理[J].才智,2012(32).

[2]耿一波.在电子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37-02

0引言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大众化的发展时期,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人们开始对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进一步的认识。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1999年全面扩招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所以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和就业压力如此大的21世纪,怎样做好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

1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普通的高校生一样,都具备当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①文化基础差,入学普遍成绩偏低。

②对人生目标模糊,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等。

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发现老师再卖力的实用各种好的方法和使课堂气氛活跃,都不如学生自己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你们平时放学看书不?

答:不看。回到宿舍就玩游戏、睡觉或者是打扑克。

以上是对我所在的合作院校的学生做的问答,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必要。对此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有很多方面,但主要的还是学校环境的因素。那么在大一考试之前,几乎都听学长学姐说过这样一句话“考前一周好好把老师画的重点看看,没问题”,包括我在大一时也听过,所以学生就养成一种习惯,平时逃课、上课不认真听,课下也不看书等,到期末总是套老师的话,就一个星期把一学期学的内容囫囵吞枣的看完,完全不理解,出考场脑子就什么不记得了,就这样一学期完了。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我们先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不会再有划重点及范围之说,杜绝一切作弊现象,包括桌子写答案。再一方面,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切体会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或者让一毕业的优秀的毕业生做关于工作后的报告等。

3教学方法研讨

通过对《汽车电器》这门课多年的教学,总结一下几点较实用的教学方法。

3.1 案例引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更容易本次课的重难点。此方法对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等都可以借鉴,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①案例引入:一辆帕萨特1.8T轿车,反映前乘客位置电动车窗主控开关能控制,而相应的分控开关不能控制。

②总结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技能:目前,轿车普遍装有电动车窗。驾驶员可利用主控开关使全部车窗玻璃自动升降,操作简便,且有利于行车安全。电动车窗系统是由车窗玻璃、车窗玻璃升降器、电动机、开关等装置组成。电动车窗使用的电动机是双向的。通过开关控制它的电流方向,使车窗升、降。一般都装有两套开关:一套装在仪表板上或驾驶员侧门上,为总开关,它由驾驶员控制每个车窗升降。另一套分别装在每个车窗中部,为分开关,由乘客进行操纵。每个车窗的电动机都要通过总开关搭铁,所以电流不但通过每个车窗上的分开关,还通过总开关上的相应开关。

按玻璃升降器的结构形式可将电动车窗分为两类:交臂式电动车窗,绳轮式电动车窗。

③根据学习的内容分析案例:针对此故障现象,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机械故障和电路故障,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每组最佳6人)的形式,分析此案例的故障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方案,排除故障。

④最后总结评价和知识拓展:由老师做示范,并对小组进行总结。

3.2 情景教学此教学方法比较使用于汽车销售与服务专业,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鼓励学生模拟情景练习,从中再总结优缺点,改进。对于汽车电器,模拟4S店售后服务流程,即接待车辆、环车检查、现场诊问、故障确认、故障排除等。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①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主要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售后服务顾问和顾客,完成接待车辆、环车检查、现场诊问和故障确认。

②多媒体演示:老师讲解利用多媒体讲解课程内容。

③举例讲解: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顾客车辆故障原因。

④实物演示:完成故障原因分析后,小组完成实车故障排除,老师巡回检查和指导。

3.3 引导式教学此教学步骤是我在上《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前后雾灯部分采用的,实践证明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有很好的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3.3.1 学生为主体,先由学生自己操作:学生在别克君威车上操作前雾灯和后雾灯,总结前后雾灯打开条件。

3.3.2 得出结论,总结,老师点评:

①前雾灯开启条件:驻车灯要打开;

②后雾灯开启条件:前雾灯要打开,或者点火开关打开及前照灯打开(近光灯或者远光灯)。而且使用TECH-Ⅱ测雾灯反馈信号时,前雾灯打开时,就是有5V的电压反馈信号,以上是实训得到的结论;

③老师讲解:就有学生读电路图说明为什么前雾灯开启式要有5V的电压反馈信号。最后老师带领学生读前后雾灯的电路图,说明其原因。而且过了两个星期我对此做了提问,结果80%的学生都回答对。这种教学方法是利用,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得出来的结论记忆力较深刻。

3.4 一体化教学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见表1。

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中,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由递进关系的学习情境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职业教育认知规律序化学习情境;相互独立的平行学习情境分组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教学效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由企业提供培训讲师、培训车辆、培训教材及维修资料等,并由企业专家参与全过程考核评价,使学生能够体验真实工作岗位环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就业信心与就业竞争力。经过两轮的试点,效果非常好。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4小结

以上是我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教学方法上的一些小小的探讨,但是在具体上课来说,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9

关键词:现代汉语 面授 教学改革

Key words : modern Chinese face to face guidance teaching reformation

作者简介:刘爱媛,女,1972年生,广西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研究。谭少元,男,1957年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工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课题资助 开放教育《现代汉语》的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0905DDA02

开放教育强调学生自治,探索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不主张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集中面授辅导,这种观点在我国一直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电大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应该根据环境、条件、目标及各学科课程特点,在设计更多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网上资源的建设与服务的同时,从实际出发,适当地安排面授辅导的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一、 还要不要面授

著名的现代远程教育专家基更认为:“在远程教育这个领域里,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和教师处于准分离状态,技术的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的人际交流”。这种“分离说”和“代替说”一时间博得了许多人的赞同。因此,在电大系统本身,关于要不要继续实施传统的面授辅导教学这个问题,也就有了两种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声音。作为一个在基层电大有着十年工作经历的电大教师,笔者认为,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准分离,强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输教学资源,强调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交互式教学,既有突出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含义,也有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促使教育观念转变的价值取向。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我们的开放教育只是一味地强调这些,而将传统的面授教学完全剔除出去,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个极端,是不利于开放教育的培养模式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基于现代教育传播媒体对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教师和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但它并不等同于放开教育。开放教育师生间的这种“准分离”状态也不是“永久性分离”状态,是需要必要的面对面的传统辅导的。再说,我们的开放教育对象成分很复杂,有很大一部分是文化基础较差、自学能力差的学生,他们很难完成纯自主性学习,离开了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就很难顺利展开。在地市级电大,特别是在地市级电大下属的县级基层电大,完全不具备上网条件,或者上网条件受限的学生占据的比例相当大,如果我们纯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安排面授辅导,那是不符合国情的一种错误举措。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学者拉彻姆指出:“自我管理的学习不能简单地硬加给那些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中成长起来的学习者。”而我们中国人,恰恰正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中成长起来的学习者。因此,我们的开放教育应该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通过多种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结合传统的面授教学,达到创新与传统的有机结合,这才是真正能够实现人人享有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利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二、如何面授

《现代汉语》课程是一门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在自主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应安排有经验、认真负责的本学科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必要的面授辅导或实践指导。那么,作为地市级电大的该课程的面授辅导课,究竟如何上,才能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呢?

(一)正确安排课时

在课时安排的问题上,贵港电大曾经经历过较多的争论,也经历过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从贵港电大成立至今,十个年头过去了,在面授辅导课课时量的安排方面,我们从最初的每门课20多节到后来的10节、6节、4节、3节、2节等等,总体的趋势是在不断递减,并在这个递减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做出调整。作为这一“递减”过程的见证者和实践者,我认为,地市级电大面授辅导课的课时量,应该是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而作出适当的调整,不应该一刀切。《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里相对较难的一门基础课,面授课时以每学期6节较为合适。为什么是6节而不是10节、20节或者3节、2节呢?我们都知道,整个电大系统,其三级平台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中央电大、广西电大的IP课件、三分屏课程详解可以对我们地市级电大学生对该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很好的指导,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开设过多的面授辅导课进行重复教学。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安排两三节面授课,势必很难解决该课程的重难点分析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答疑。

(二)精选教学内容,制作相关课件

《现代汉语》(1)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汇等四个部分。绪论介绍语言、普通话和方言等内容,语音介绍普通话声韵调系统,文字部分介绍现代汉字状况,语汇部分介绍语汇的构成成分;《现代汉语(2)包括语法、修辞、语言运用三个部分。基于地市级电大教师辅学者的身份,我们的面授辅导课基本思路是:指导学生上网学习、解决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研究历届试题的基础上精选课程的教学内容,避轻就重,针对性强,切不可追求面面俱到。就《现代汉语》课程而言,《现代汉语》(1)(2)两个部分共12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以下内容的讲解和反复练习:音节结构的分析;语音的纠错;错别字的修改;合成词的结构辨析;同义词的辨析;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的区分;形容词与副词的区分;兼语与连动的区分;复杂短语的结构层次划分;病句的修改;修辞格的辨析;语用中交际原则的正确把握。选择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还应制定相对详细的文字教案,制作相关的PPT或者三分屏课件,用于上课及课后的挂网,在实时面授辅导之后对学生还能进行非实时的学习指导。

(三)注重结合习题来讲解重要知识点,举一反三

《现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能仅仅注重理论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利用大量的习题来反复讲解和练习,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复杂短语的结构层次划分,我们必须理清复杂短语的常见类别,并且根据各个类别选择相应的短语,教会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复杂短语作出正确的判断及作出正确的结构层次切分。

(四)旧传统新方法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强调在计算机网络下的交互,而这恰恰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师生面对面双向交流形式的继承。我们认为,要使参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绝大多数人获得学业成功,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广泛应用多种媒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创设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如教师的面授辅导组班的集体学习。当然,这种面授不是传统课堂中的满堂灌,这种组班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我们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面授辅导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辅导。在面授的时候,应该依据面授辅导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进一步优化面授辅导教学。

三、充分注意到课堂面授课的延伸

面授辅导课因为时间的限制,毕竟只能起到引导学生学习,解释课程重点、难点、对学生考试进行必要的辅导等作用。学生真正要掌握一门课程,光是几节面授辅导课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作为地市级电大的课程辅导教师,就必须充分注意到课堂面授课的延伸,做好课堂之外的学生学习辅导。这种辅导应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强调面授课之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必须为学生拟定预习计划,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电话、飞信、QQ、课程BBS论坛或电子邮件等多种手段,通知学员面授辅导课的内容,要求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自学自练中发现自己在语言技能、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并将在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参加面授课之前以适当的方式提交给辅导老师,为面授辅导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试想,如果学生连书都没看过,直接来上课的话,我们这种几节课就涵盖整门课程的跳跃式面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学生又能听懂多少?师生间的课堂交互又如何能够完成?因此,课前有针对性的布置学生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二是面授课之后的学生学习辅导及监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工学矛盾突出,再加上绝大多数的人天生的惰性,如果课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不进行跟踪服务和监控,是很难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

总之,面授辅导课是电大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电大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决定了电大培养的人才和质量,特别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推行新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个体化学习的今天,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基于这样的认识,凭借多年的《现代汉语》教学经验,我对地市级电大《现代汉语》的面授辅导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一定的总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很难说什么教学方法就是最好,一切都应视具体课程、具体对象和具体要求而定。但我们总是不断去学习、去思考,去尝试、去总结就总能积累一些经验,就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找到更适应开放教育教学要求的最佳途径,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韦润芳 自主学习和面授辅导 开放教育研究. 2000,2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5.41.189

高职电子工程实习是一种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和锻炼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水平,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生能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探讨如何改进电子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方法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子工程实习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电子工程实习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学软硬件条件存在明显差异,且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电子工程实习教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实习内容简单陈旧,无法满足当前电子工程应用发展需要。当前电子工程实习内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焊接、组装以及基本仪器使用层面上,学习内容陈旧、缺乏有机统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2)实习教学模式设计不科学合理,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动手能力提升。从现有实习教学模式来看,学生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电子器件原理、电路组装、焊接和拆卸、运行测试只是外,还要学习电路设计、Protel99se 软件、PCB工艺制板以及电路焊接检测等内容,繁重的实习任务严重挤占了学生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动手创造的空间,不利于促进学生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

(3)对新工艺技术关注不足。实习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脱节严重,学生对当前企业引入的新电子工艺技术和设计技术缺乏足够了解,相关动手能力不足,严重限制了其社会就业能力提升。

2 电子工程实习教学改革路径

根据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以及电子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电子工程实习教学三段式改革方案,分别是:

第一阶段:电子工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该阶段主要强调专业基本技能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电板组装、焊接、测试等多项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学生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熟悉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分解讲授、现场示范、学生实操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内部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通过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装最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着手,帮助学生掌握电路设计方法和动手能力。

(3)Protel99se 软件设计。对于电子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在实习课程中引入Protel99se 软件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掌握Protel99se软件使用技能。

(4)电源电路PCB 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最新PCB 设计理念和技术,熟悉PCB 制作工艺和方法。通过开展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稳压电源PCB板,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感光板、热转印等工艺技术,为以后设计和制作电子产品奠定专业技术基础。

(5)电子产品组装、焊接和调试。设置简单的稳压电源组装、焊接和检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电子系统设计要点和方法。提高学生电子系统调试、测试、故障诊断动手能力。

第二阶段,任务驱动的开放式教学阶段

学生在自行设计简单的稳压电源过程中,可以对电子产品设计方法和流程进行熟悉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子产品综合设计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最后逐渐掌握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电子产品组装、测试技能。通过开展任务驱动的开放教学,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行摸索和探讨电子设计设计、组装和调试方法,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动手创新能力。

考虑到教学改革处于前期摸索阶段,为方便器件、管理以及考核,为学生提供半开放式教学尝试,结合专业课学习内容以及以往电子设计大赛科目,为学生提供选择题目,要求其用可以支持ISP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选器件设计制作一个电子系统,例如交互式信号发射器、自动化线路巡查车设计、数控稳压电源设计、电动机功率限额监测器等。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另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自行完成电路程序编写和测试。教师验收学生设计作业合格后,学生可以进入到第三个教学实习环节。

第三阶段,综合设计制作测试阶段

学生完成第二阶段实习任务后,教师要利用1~2周的时间点评学生前面两个阶段实习效果。通过在课堂上演示学生设计作品,共同探讨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正;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做好作品设计展示方案,在课堂上边演示和回答师生提问,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设计产品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个阶段可以夯实学生电子工程基础动手能力和技能,掌握扎实的焊接、组装、调试、检测试能力。第二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开展研究,通过搜集专业资料和文献,完成电子产品设计,这可以有效提高其综合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第三阶段主要对前两个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和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 结 论

本文就电子工程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有更多学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促进电子工程实习教学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梅,李科生.立足双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5-77.

[2]张小穗.模具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2010(26):70-71.

[3]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目录总汇[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57-162.

[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总目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159-176.

[5]芮勇宇,王前,裘宇容.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改革探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83-85.

[6]《实验技术与管理(月刊)》2014年(第31卷,总第208―219期)总目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1-18.

[7]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5(2):119-120.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11

二、学习中心管理模式

(一)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管理体制从宏观教育系统来看,一校制是全国范围只设立一所开放大学的管理模式,包括荷兰、日本、韩国、泰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1969年创立,目前共设有13个区域学习中心和下辖的260多个分布于各地的学习中心。总部提供13个区域学习中心的经费并直接负责区域学习中心负责人的聘用和任命。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中心定位为教学实施单位,负责直接联系学生和辅导教师,没有太多自治权[4]。另一种管理模式是在一国范围内设立多所开放大学,即多校制。近年来随着中国地方开放大学的揭牌,我国也由一校制步入多校制国家行列。印度是比较有代表性多校制国家,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属于印度的部级开放大学,另有各邦成立的开放大学15所,两者共同构成印度的开放大学体系。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于1985年成立,其教学体系分为总部、地区中心和学习中心三个层次。国立开放大学总部负责设计和开发各类课程,并主要向各地学习中心提供教学设施。地区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国立大学的固定员工,要负责选定学习中心,招收职员和教师,管理和监控本地区学习中心的教学运行和财务收支[5]。世界各国开放大学的管理模式是由各国国情和历史发展决定的。例如印度原是英属殖民地国家,有学者研究后认为,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在创立之初也是依照英国开放大学的模式建立。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像英国开放大学直接由总部负责分部人财物配置和管理的方式是否适合,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他国的管理模式,但并不提倡简单地照搬使用。合理的层级划分和学习中心数量设定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管理层级太多(四层),总部对基层学习中心的管理效率降低,信息传达的失误率提高。另一方面,管理层级划分少(二层),又会使直接管理的学习中心数额巨大,增加管理难度与成本。由此,笔者认为原则上应以总部对学习中心的三级管理模式为主,兼顾设立第四层级学习中心。国家开放大学直属学习中心(二层)的建设,应更注重前瞻性和引领性,质量为重,数量不宜过多。(二)学习中心与上级机构的职责划分1.普通高校网络学院的学习中心获准开展远程教育试点的67所普通高校中,只有少数高校设立了自建自管的学习中心,绝大多数都是与各地教育机构以合作办学形式共建。这些学习中心都只能作为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机构,而不是独立的办学实体,学习中心的职责主要是:招收远程教育学生,组织和发放教学资源、课程和教育管理,学习支持服务等。在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正式颁布教高厅1号文中,明确提出学习中心建设和管理的若干原则意见,是最早、最权威的关于学习中心职责的相关规定。但该文件规定的是高校及下属学习中心之间的二级管理体制下的若干问题,管理层级较少、职责分工明确,因此较适用于参与远程教育试点的普遍高校对下属学习中心的管理,本文不再详细论述。2.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公共服务体系与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完成委托方的委托任务,没有上下级的管理。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下设的学习中心主要职责是在高校授权范围内为学员提供教学支持、配送教学资源、提供日常管理与服务,不能就学员成绩和毕业资格等环节上进行管理。学习中心的权利是比较弱化的,职责较轻,且具有一定的依附性。3.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的学习中心从中央电大到省级电大、到地市分校、再到县级工作站或教学点,多年来采取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方式。各级电大或教学点有自己的办学设备设施场所和师资力量,行政上接收当地教育部分管理,业务上受上级电大指导,在地区范围内独立开展招生、教学和考试管理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工作。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运作和其他试点普通高校有明显的不同,以上现实基础决定了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心的管理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任为民、余善云为代表的学者,对于国家开放大学体系中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相关职责的分工,提出了理论构想,基本划分为三个管理层级进行论述(将分部及学院合并为一层级研究)。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遍布全国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各类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是通过各级电大分工协调、共同完成的。因此只有理顺各级机构的体制机制、职责划分等问题,才能明确其基层组织———学习中心的职责,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在现有学术文献和各类管理文件中,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和各分部、学院在学习中心具体管理模式、职责分工、学习中心各个具体管理环节上的研究多是理论构想,尚缺乏实践的检验和深入的分析,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方向和关注点。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可研究各级学习中心的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地方学院和学习中心的职责分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学习中心建设研究

(一)国开系统学习中心建设路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由44所省级电大,5个直属学习中心,930所地市级分校或工作站以及22237个教学点组成的巨型大学。虽然国家开放大学是在广播电视大学体系上建立的,但多数学者认为,不能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等同于目前各地电大教学站点。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设立路径有:一是以省级电大为基础设立学习中心;二是以地市级电大为基础设立学习中心;三是以准入和退出机制为基础建设学习中心,达到建设标准的教学点挂牌为国家开放大学某学习中心,在条件不合格时摘牌。从现有研究看来,学者认为以第一及第二种路径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优点有:1.电大系统多年办学基础能加快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2.减少重复投入,节约建设资金。3.为省级、地市级电大加快发展提供契机。同时缺点也是存在的:1.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会延续至国家开放大学系统,使各地学习中心建设标准难以统一,且短期内难以改变。2.部分区域的电大管理混乱、一些地市级电大名存实亡,会影响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质量。3.若旧有体制和质量要求没有根本变化,会使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名不符实。以第三条路径建设学习中心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习中心的质量,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尚未出台,缺乏制度依据。此外实行准入和退出机制会导致政策执行成本高、费时费力,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在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这一新型大学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今后工作以理论和制度创新为基石,深入研究和探讨学习中心建设的最优路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二)学习中心建设标准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中提及的“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设置标准”尚未确立,国家开放大学和各省级电大还没有出台一个总体的学习中心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要求,从国内学者现有研究看来,在论及此问题时多是经验推断和设想,或借鉴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为主,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场所要求必需的场地和辅助设施;人员配备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管理、服务和技术队伍;教学条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联网多媒体计算机(保证每6个学生不少于一台,总数量不少于50台),视频投影、大屏幕电视、不间断电源、双向视频教学系统等[5];能实现有效的学习、搜索和传递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的教学软件;技术支持硬件系统条件,卫星接收设备。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中关于学习中心建设标准规定是十年之前制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建设标准在当今是否适用已成为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适时出台适应终身教育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具体建设标准,这也是今后业内学者的研究方向。此外,现有研究还缺少对学习中心招生规模和人员配备的深入分析,只能待今后的研究或管理实践中予以解答。

四、学习中心评价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颁布了关于远程互联网教育质量标准相关文件,提出包含课程开放和结构、学校支持和教学过程、学生服务和教师培训以及教学效果检查七个方面共24条评估指标,用以监督和检查各开放教育主持高校的办学行为,保证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此外英国公开教育联合会BAOL(BritishAsso-ciationForOpenLearning)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质量评价指标,其中包含管理控制指标、利润指标和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其指标可以为我国市场化运行的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提供一些参考。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颁布的《远程学习指南》中,指出了保证远程教育质量的六个要素,从质量保障的角度来检查和评估学习中心的运行。总体来看,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时代背景和要求不尽相同,加上各国因自身政治体制各异,导致其评估的标准、方法也各有特色,在构建学习中心评估指标体系时标准也不尽相同,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对学习中心的评估大多比较重视远程教育质量的保证,基本都包含课程和资源的开发、教学过程管理、学生支持服务等方面。(二)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目前我国国内对于各类学习中心的评估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教育部2004年出台的《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份征求意见稿,成为目前国内学习中心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引导。其不足在于评估体系角度比较宏观,缺乏细化标准,因此不便于实际评估时进行操作。参与远程教育试点的68所高校参照教育部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具特色的指标体系来实施评估。总体上看学习中心评估标准比较混乱,例如西南大学对其网络教育学习中心的评估指标,包含指导思想、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队伍建设、特色与创新这七项一级指标。湖南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相关评估体系中只包含办学行为、机构人员设施、教学管理及日常管理这四项一级指标。2010年北京市教委对北京地区44所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含北京电大和其他普通高校等单位所属学习中心)的评估,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一次较全面和系统的评估,本次评估对教育部相关指标进行改良和细化,从而使其更加详细和可操作,是一套较成熟的指标。此外,2004~2007年教育部组织了对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中期评估,这是针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专项评估。评估涉及面广,经历时间长,并制定了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其评估的成果可以为后来的各项工作提供借鉴。从目前对学习中心的评估实践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评估主体看: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所属行政区域内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开展的评估,二是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对其下属校外学习中心开展的评估,都是自上而下的行为,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评估基本没有。2.从评估方式看:主要是学习中心自我评估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3.从评估流程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学习中心自我评估,撰写自评报告和相关调查表;然后专家实地检查、召开座谈会等;最后专家组根据评估指标打分,出具评估意见。4.从评估指标看: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指标体系较权威,北京地区和中央电大系统评估指标体系更为系统,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阐述(见表3)。在京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估指标体系,共分三级指标,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满分为100分,评估总分=∑(一级指标得分×一级指标权重)。此外该指标体系还列出了各个具体指标的判断标准、计算口径、具体评估方法,申报内容包含具体方面、评估的佐证材料等,是一套较成熟、可操作和借鉴的指标体系。5.从学习中心评估结果看:目前对各类学习中心的评估结果,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从硬件建设方面考查,郭烔等(2010)参与的北京市教委对京内44所学习中心调查,以及丁新等(2006)对广东地区176所学习中心的调查都表明,像北京、广东这样经济发达地区,在办学环境、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方面,学习中心基本能达到评估指标的要求。从学习中心的运行和管理来看,各类学习中心在主办校与学习中心的职责分工、学习资源应用指导、实践教学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方面与理想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三)启示教育评估是督促学校办好远程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工具,这符合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在实际运行中,中央电大对所属教学点没有形成评估制度,是通过教学点的教学检查、年报年检和专项检查制度来发现问题并改进。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评估的相关标准尚未出台,在今后的研究中,须针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研究和制定出适应本国国情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估标准,从而促进远程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此外,对于评估的主体,是由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直接对办学系统中第三级的学习中心进行直接评估,还是由国家开放大学分部对其进行评估;在学习中心的评估方式上,是全面评估还是针对某一领域的专项评估或两者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估方式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以期摸索出一套既可以突出重点又能节省评估成本的方式。对于以上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不断深入,并在具体管理制度中予以明确。

电大学前教育实习总结篇12

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召开了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书记、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佑才在会上强调,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抓好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信心,乘势而上,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良好势头,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

第一,必须确保学习培训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按照省委要求,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提前到3月20日前结束。尽管时间上提前了10天,但要求不能松,任务不能减,标准不能降,必须确保“规定动作”的高质量,做到多种形式保覆盖,多条措施保时间,突出重点保内容,紧扣实际保效果,做到思想认识、学习对象、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五个到位”。

第二,以“五对照、五明白”活动为载体,抓好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要组织党员对照规定和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以“五对照、五明白”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的大讨论,总结出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不同群体特征、符合岗位实际的各行各业中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使广大党员明确努力方向。

第三,坚持边学边改,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思考、边改进。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部门特点,坚持从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改起,从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改起,从群众反映强烈、有条件马上解决的突出问题改起,努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