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2:44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1

按照通常的教学方法,按照常规的思路,我们会先介绍下杜甫这个诗人,然后按照翻译,理解诗歌的内容,而后让学生按照以上的内容,去做题目,甚至的生搬硬套。

学生一味的接受,记录答案,似懂非懂,记忆力好的学生勉强记下了答案,但是也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把这次做题的经验迁移到同类题目中,那下次做起类似的题目,是不是就会了呢?其实不然。

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低效的。那我们何不换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去做这样的题目呢?

所以我做了以下的尝试,为做题搭建了以下的问题桥梁:

1.杜甫在你的记忆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2.从这首诗歌的哪句话,你可以看出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3.何谓题画诗?

第一个问题,很多学生的反应就明显暴露了积累不足的缺点,这也就是我们在第一种教学方法中没有办法发现的。杜甫大家耳熟能详,很多学生却只能说到“杜甫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诵读过他的诗歌《登高》,忧国忧民是他现实主义思想情感的主体。但这此时的杜甫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富有进取之心。了解这一背景,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杜甫可以毛血洒,凡鸟击。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作者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除恶之意,由此看来,此诗借助画鹰来表现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

第二个问题,强调杜甫诗歌是中国诗史上瑰宝,他的诗歌可以分成人生的几个阶段分别加以研究。读书漫游时期,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此时的诗词创作字里行间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代表作《望岳》。困居长安时期、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所以这个时期诗人的诗风是悲。为官时期,正值安史之乱,诗人经历了战争失败和贬官的痛苦,用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记录下了“三吏”“三别”。西南漂泊时期,诗人虽然过上比较安逸的日子,但是好友严武离世,杜甫又过上漂泊的日子,在这个时期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代主义诗。但是我们不能只着眼于他的“史诗”,其他时期的诗歌一样需要学会品评。不同的历史时期,诗人的思想发生变化,所寄寓的情感,表现的手法都会改变。

第三个问题,在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文豪画家,有时凸显画意,托物寄情,常在其完成作品之时,在旁题诗,达到文情画意的结合。诗中之画,画中之诗,相得益彰。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最后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投影,根据上述的分析,让学生自己来评述自己原本的答案出现了哪些错误,应该如何修改。共同的问题可以强化讲练,个别的问题可以借鉴,以加深印象,而不是一味的低头记答案,举头两空空。看似小小的一个环节,其实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答案,改正并记忆深刻。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2

首先,在和亲观上,杜甫的见识似乎不及中唐张仲素高远和新颖。杜甫是明确反对和亲的,这可从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看出来,也可从他乾元二年所作的《即事》一诗中得到印证,其诗曰:“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而张仲素却说:“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王昭君》)兵器铸成农具,边塞安宁,汉匈双方的农牧业出现一片繁荣景象,这正是昭君和亲所成就的功绩。若以历史的眼光看,张仲素的和亲观无疑比杜甫进步。当然,这是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站在女性立场上,杜甫的看法也不能算错。

其次,在昭君悲剧根源上,杜甫认为责任在画师毛延寿身上,这可从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看出来,而白居易、王安石等人的看法要比杜甫高出一筹。白居易认为:“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昭君怨》)可谓一针见血。王安石的观点却是:“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明妃曲》其一)又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明妃曲》其二)从王安石的立身行事看,这些话未必出自他的本心,只不过王安石作诗喜欢翻案,标新立异,所以这首诗得这么写。王安石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不仅当时引来一批名人纷纷赓和,而且后人一读到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就会想起王安石的这首诗。但王安石也因此诗招致了别人的非难,正如清贺裳所说:“王介甫《明妃曲》二篇,诗犹可观,然意在翻案……其后篇益甚,故遭人弹射不已。”[3]据说南宋初就有朝臣范冲向宋高宗告状说:“臣尝于言语文字之间得安石之心……安石为《明妃曲》,则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然则刘豫不是罪过,汉恩浅而虏恩深也?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于安石之意。此所谓坏天下人心术。”[4]

当时参与赓和的有欧阳修、刘敞、梅尧臣、曾巩、司马光等名人,可能他们都觉得王安石的观点不合时宜,所以虽然是和诗,并没有顺着王安石的话往下说,如欧阳修说:“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明妃曲和王介甫》)这原是老生常谈,不足为奇,难怪清弘历说它“犹落第二乘”(《御选唐宋诗醇》卷十七)。司马光说:“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和王介甫明妃曲》)意思是说,即使受屈含冤,也不要怨恨,只是希望“人主”能早日醒悟。这与欧阳修同调,皆不失人臣身份。

再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觉得这首诗尽管在某一两点上似乎不及张仲素、白居易、王安石的咏昭君诗,但此诗蕴含着老杜忠君恋阙的思想,有其独到之处,所以沈德潜的评价虽然有些过,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杜甫的忠君恋阙思想,苏轼说:“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5]具体到《咏怀古迹(其三)》,其忠君恋阙思想主要表现在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虽然昭君负屈远嫁匈奴,但她的心一直没有离开汉廷。虽然生时不能归汉,但死后魂魄犹自月夜归来,这是何等感人的忠君情怀。据《琴操》记载:“昭君有子曰世违,单于死,世违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违:‘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违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6]又据《汉书·匈奴传》载,汉成帝即位后,昭君曾上表求归,不许,死于匈奴。这表明,昭君之死不仅缘于眷恋故土,也是其心中固守汉文化之故。清朱鹤龄说:“画图之面,本非真容,不曰不识,而曰省识,盖婉词。月夜魂归,明其终始不忘汉宫也。”[7]这正是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精神所在,所以无论后来的咏昭君诗如何翻新,皆难以达到杜甫这首诗的高度。因为在儒家文化中,忠君爱国比什么思想都厚重。

三读《咏怀古迹(其三)》后,笔者发现,这首诗之所以被沈德潜评为绝唱,不仅因为诗中蕴含着杜甫忠君恋阙的儒家情怀,而且其艺术表现力也为其他同题诗所不能及。

首先,张仲素、白居易、王安石等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皆不及《咏怀古迹(其三)》。张仲素的《王昭君》虽然思想超前,但其语言表达有些直露,诗味不浓,终究不能和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相提并论。此外,张仲素的《王昭君》未见于蘅塘居士《唐诗三百首》、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等历代唐诗选本,说明它的确算不上佳作。欧阳修、司马光的诗都是唱和之作,意在友情往来和思想交流,不在诗歌创作本身,与杜诗没有太多的可比性。王安石写的是古风体,杜甫写的是七律,艺术上并不好比较,只是由于翻案出奇,代表宋诗的创新开拓精神,所以在古今众多咏昭君诗中脱颖而出。相对来说,能够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相比的,是白居易的《昭君怨》,内容如下: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咏史诗贵在有寄托,而白居易这首诗写得太实太拘,结构上未能做到开阖有度,而且通篇议论,缺乏形象性,除了最后一联警醒照人,前三联皆无可取之处。

其次,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在艺术性上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此诗首联构思独具匠心,“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人以气势雄伟的山川衬托昭君的美丽与非凡。清吴瞻泰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8]在杜甫之前,鲍照、庾信、沈约、上官仪、沈佺期、卢照邻、骆宾王、李白等大诗人皆写过咏昭君的诗,但没有一首诗把昭君写得如此高大如此郑重。这既是诗人感情表达的需要,更是诗歌构思创新的需要。这一创意使得古今众多咏昭君诗顿然失色。第二,《咏怀古迹(其三)》以个人遭遇观照吟咏对象,借写昭君以抒发个人胸臆,咏史而不拘泥于史实,不失咏史诗的本色。明王嗣奭《杜臆》说:“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君以自悲也。”[9]杜甫一生在朝为官的时间并不长,所谓“入朝见妒”,应指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而被肃宗贬出朝廷这件事。正因为诗人与昭君有共同的身世之感,所以这首诗才写得格外深沉感人。

最后,用七言律诗咏昭君,也是这首诗的独到之处。杜甫前后的诗人,虽然咏昭君诗很多,但用七律创作的毕竟是少数。除了诗史发展自身的原因,如七律成熟期较晚,也与七律对仗要求严、不易把握的特点有关。胡应麟说:“七言律字句繁靡,纵才具宏者,推敲难合。”[10]从《咏怀古迹》咏庾信、宋玉、刘备、诸葛亮等七律组诗看,杜甫用七律咏昭君,本身就含有对昭君的珍惜以及同病相怜之感。

总之,虽然后人咏昭君诗在某一两点上可能超越了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思想高度、情感深度,还是艺术厚度,张仲素等人的咏昭君诗皆未能超越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因此,沈德潜评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为绝唱,是很有见地的。

参考文献?

[1]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193.

[2]鲁歌、戴其芳等.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3]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20.

[4]王安石撰,李璧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2:111-112.

[5]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8.

[6]吉联抗.琴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54.

[7]韩成武点校,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535.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3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74-03

在杜甫留下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中,“三吏”“三别”以其严肃的写实性、深刻的思想性和深厚的艺术性引起了古今学者广泛的关注。王辉斌先生在《“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兼论唐代新乐府的有关问题》一文中,探讨了“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及新乐府的定义,认为这组诗不属于新乐府,新乐府的题目具有歌辞性且为新题,内容指陈时事或托物言志,“谱入乐”“被于声”配乐可唱。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待商榷。

一、学界对新乐府的界定

所谓“新乐府”,与“古乐府”相对,为与“古题乐府”“旧题乐府”相区分,又称为“新题乐府”。元稹在《叙诗寄乐天书》中指出,“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为古讽;意亦可观而流在乐府者,为乐讽;词虽近古而止于吟写性情者,为古体;词实乐流而止于模象物色者,为新题乐府;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仍以七言五言为两体。”对唐代的诗歌进行了分类,指出晚唐时期仍有配乐演唱的乐府诗存在,并给新题乐府做了注解。

后世也有“新题乐府”的记载。宋代郭茂倩在辑录《乐府诗集》时,专列出“新乐府辞”,用以辑录新乐府诗,并在序中写道,“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点明新乐府为唐代新制,其辞是乐府体却未曾配乐演唱。明胡震亨的《唐音癸签》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明确新题乐府是唐代产生的、古乐府中没有、唐代新制的诗题。清人陈田的《明诗纪事》中也有新乐府的记载,“总而言之,制诗以协于乐,一也;采诗入乐,二也;古有此曲,倚其声为诗,三也;自制新曲,四也;拟古,五也;咏古题,六也;并杜陵之新乐府,七也。古乐府无出此七者也。”明确指出新乐府是古乐府的一种,不同于自制新曲,其创作始于杜甫。

从上述文献可知:新乐府产生于唐代,是一种脱胎于古乐府的新体诗;新乐府的诗题是唐代新出现的;新乐府之辞并非都能配乐演唱。

进入20世纪,学术界对新乐府也进行了探讨。罗根泽先生认为,“努力做乐府新词”者即为新乐府,胡适先生指出新乐府是“完全脱离向来受音乐拘束或沿袭古题的乐府”,二位先生看到了新乐府为新词、不受音乐拘束的一面。游国恩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首次界定了新乐府,指出新乐府有三个特点:“一是用新题”;“二是写时事”;“三是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题目、内容和入乐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新乐府的特点。九十年代末葛晓音先生也提出了三条界定标准:“有歌辞性题目或以三字题为主的汉乐府式标题,或在诗序中有希望采诗的说明,标题均应是即事名篇或唐代出现的新题;内容以讽刺时事、伤民病痛为主,或通过对人事和风俗的批评总结出某种人生经验,概括某类社会现象;表现样式以视点的第三人称化和场面的客体化为主,以第二人称和作者议论慨叹为辅”,从题目、内容和表现样式三个方面概括了新乐府的特点。

二、新题乐府与杜甫

新题乐府产生于唐代的观点为学界所接受,对其开创者却没有定论。提及“新题乐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进而认为元稹、白居易是新乐府的开创者。其实不然。清人陈田在《明诗纪事》中指出,“总而言之,制诗以协于乐,一也;采诗入乐,二也;古有此曲,倚其声为诗,三也;自制新曲,四也;拟古,五也;咏古题,六也;并杜陵之新乐府,七也。古乐府无出此七者也。”他认为,新乐府的开创者是杜甫。无独有偶,冯班的《钝吟杂录》也有相关记载,“老杜创为新题,直指时事,如掣鲸鱼于碧海,一言一句,皆关世教”,认为新题乐府始于杜甫,具有引导世俗教化的作用,并明确指出“杜子美创为新题乐府,至元白而盛,指论时事,颂美刺恶,合于诗人之旨,忠志远谋,方为百代鉴戒,诚杰作绝思也。李长吉歌诗,云韶工人皆取以协金石,杜陵诗史,不知当时何不采取。”即新题乐府经元、白发展达到鼎盛,而杜诗在当时不被乐工配乐演唱,这也为后世学者定义“新题乐府”提供了借鉴。游国恩先生也认为杜甫“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

王辉斌先生认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新乐府辞》收录王维、李白、杜甫三人作品最多,前二者不仅创作的新题乐府数量多于杜甫,而且年长于杜甫,因此不认同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此种论述有失偏颇。首先,在乐府诗的收录上,郭氏《乐府诗集》并没有将汉至唐代所有的乐府诗均收录在册,有其遗漏,而唐代的诗歌以其数量庞大遗漏者更甚。其次,王维、李白虽创作了一些新乐府诗,但并非有意为之,且更工于古乐府。据《唐诗纪事》记载,“韦渠牟,韦述之纵子也,少警悟,工为诗,李白异之,授以古乐府。”由此可知,李白熟知古乐府之学。因此,创作的数量和诗人的年龄并不能证明杜甫不是新题乐府的开创者。

作为一个诗人,虽在乱离中颠沛,但杜甫始终坚持以自己的笔触记录所见所感,创作了一批现实主义作品,记载了当时尤其是“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境况,可“补史之阙”,有“诗史”之美誉。以乐府诗的形式有意识地记录社会万象,是汉魏古乐府“即事名篇”“缘事而发”精神的一种彰显。因此,可以说,杜甫是有意识进行新乐府创作的第一人,他对中晚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影响深远,在新乐府发展史上也意义重大。

三、新题乐府的特点

近年来,对乐府诗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新的关注热点。作为其变体的新题乐府,在本质上仍属于乐府诗的范畴,对其解读,应从诗题、诗歌内容、入乐性、表现样式等方面全面展开。

(一)入乐性

史载“汉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作为宫廷音乐机构的乐府通过采诗配乐然后演唱给上层统治者听的形式,达到娱乐与察政教得失的双重作用。初时,乐府多是可以“播金石”、“协于律吕”的。因此,是否入乐是判断乐府诗的标准之一。

进入魏晋南北朝,乐府中诗乐渐趋分离,演变为文人依据乐府原有之题案头创作。至隋唐,除郊庙、燕射歌辞,更是出现了大量乐府旧题的拟作。至唐,诗乐分离成定势。杜甫始创的新题乐府不曾入乐,也不为怪。前引冯班之言已有论述。郭茂倩认为“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者为新乐府,也证实了新题乐府可不入乐歌唱的特性。

(二)诗题

在诗歌题目上,旧题乐府或选取首句前两、三个字或者以首句命题,即事名篇,如《朱鹭》《思悲翁》《日出东南隅》;或在显志之卒章中概括内容作为标题,如《陌上桑》《紫骝马》《雨雪》;或者使用歌辞性题目“歌”、“行”、“吟”、“曲”等,如《子夜歌》《君子行》《水龙吟》《思归引》。这些命题方式自乐府诗产生之初一直为后世诗人所沿用,也成为乐府诗题的一种标准。

进入唐代,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新题乐府。这种“新”,是从诗题到内容乃至表现样式的新变,以旧题或者旧的内容进行写作,终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因此,新题乐府之题为唐代新创。作为古乐府的一种变体,新题乐府的题目也符合传统,如《老将行》《扶南曲》《黄葛篇》《静夜思》《悲陈陶》《悲青坂》等。

(三)诗歌内容

乐府是功能性诗歌,初时主要有娱乐及察政教得失两种作用,兼具娱乐与政治双重性质,因此记述时事、反映民生疾苦是其应有之义,如《从军行》《妇病行》《子夜歌》等。新乐府在创作时也承继了这一传统,记述时事是其内容的一个方面。社会风俗是社会面貌的一个方面,也属于“时事”大范围之内,亦是“唐世之新歌”。

同时,也有一些新题乐府传达作者个人志向或人生哲理,深为社会认可。至若元稹所谓“模象物色者”,都可视为“新题乐府”。

(四)表现样式

乐府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诗歌样式,如郊庙歌辞多用四言;《三妇艳诗》皆以“大妇、中妇、小妇”的顺序展开;“行”体乐府所写内容注重付诸实际行动,文本带有强烈的叙事特点等。因此,乐府诗进入“因声以致辞”的阶段时,仅进行案头创作的诗人也可以创作出“皆可协乐而歌”的乐府诗。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乐府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后世诗歌的一些特点,形成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唐初,诗坛倡导律诗创作之后,乐府诗在创作中也使用了律诗体式,就此现象,清人陈田作了总结:“若李杜歌行,不用声病者,自是古调,如沈缙凇堵家》,今人以为律诗,唐乐府亦用律诗。”

四、“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

“三吏”“三别”是杜甫困守长安时期的作品,记述了诗人遇见的六件事,但见微知著,深刻地写出了安史之乱时期人民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备受战争摧残的百姓的同情。综合上文,这组诗应属于新题乐府,然而王辉斌先生不以为然,原因有三:

第一,先生援引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认为“三吏”属于“风雅比兴”类范畴,但自立新题的新乐府与“美刺比兴”的诗篇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三吏”不属于新乐府。

白居易《与元九书》有言,“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殆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当时社会“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六义尽去”,此之“六义”,结合前文,具有指陈时事、美刺比兴、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特点,而“《新安》《石壕》《潼关吏》”等是合乎六义的。

“美刺比兴”出自“仆数月来,检讨囊裘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一段。文段表明,“讽喻诗”包括“美刺兴比者”和新乐府两部分,不能因此即认为“新乐府与具有‘美刺比兴’特点的诗篇,乃是两码事”。此外,“美刺兴比者”是做拾遗以来创作的诗篇,而新乐府作于武德至元和年间,二者并非同时之作。因此,王辉斌先生的这一论断有失偏颇。

第二,通过援引元稹《乐府古题序》中的文段,认为“三吏”“三别”不符合新乐府“凡所歌行”的特点,故非为新题乐府。

《乐府古题序》曰:“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古人多选择乐府古题来讽时刺政,至杜甫时则自创乐府新题,即事名篇,形成新变。元白等人认为这种方式很好,于是不再写作拟古乐府。这里既认定了新乐府诗的讽时刺政性,同时认可了杜甫所创之新题乐府对元、白及后世的影响。虽没有提及“三吏”“三别”,但文中称“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表明并非只有此四题。尔后,又以“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进行总结,可推论凡是“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类的诗歌,皆可称为新题乐府。至于先生执拗之“凡所歌行”,此处“歌行”应为杜甫所作歌行类作品的总称,非为入乐之意。

第三,先生认为古代文献中没有“三吏”“三别”为新题乐府的表述。其实不然,《杜诗镜铨》有“三吏兼问答叙事,三别则纯托为送者行者之词,并是古乐府化境”的论述,《读杜心解》也有“‘三吏’‘三别’,皆少陵乐府”的表述。再如具体诗篇《新婚别》,王嗣爽注曰,“起来四句,是真乐府,是《三百篇》兴起法。”仇兆鳌亦云,“《新婚》一章叙家世离别之情,及夫妇始终之分,全祖乐府遗意,而沉痛更为过之。”皆可证实古之学者将“三吏”“三别”视为新乐府。

新题乐府是杜甫首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创作旨归、内容、诗歌形式乃至诗题命名等均缘自古乐府,诗题多采用三字体式或使用“歌”、“行”等歌辞性的题目,内容以歌咏时事、伤民病痛为主,模拟前代乐府诗创作方式由文人案头创作而成。综合来看,“三吏”“三别”自立新题,真实展示了战争时期广阔的社会背景,堪称新题乐府的典范。

参考文献:

[1]王辉斌.杜甫研究新探[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1.223.

[2]元稹.元氏长庆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罗根泽.乐府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冯班.钝吟杂录[M].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3.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4

中华诗国,诗人万千。伟哉杜甫,诗中圣贤。家世绵远,“奉儒守官”。席丰履厚,家学渊源。远祖杜预,名儒名臣。统一西晋,屡建功勋。杜甫仰慕,励志修身。“不敢忘本,不敢违仁。”祖父审言,沈宋鼎峙。确立律体,每多佳制。杜甫传承,龙吟虎视。激励儿曹,诗乃家事。

黄河赴海,篙岳摩云。生长中原,强记博闻。七龄咏凤,早慧惊人。九龄书字,笔扫千军。行年十五,阔步文林。读书万卷,下笔有神。年近弱冠,寻幽吊古。纵览吴越,振衣天姥。放荡齐赵,呼鹰逐虎。继游梁宋,复访齐鲁。李白并髻,高适继武。快意畅怀,九历寒暑。山水登临,烟霞吞吐。教化耳闻,风俗目睹。开拓视野,疏渝灵府。吟兴勃发,笔飞墨舞。望岳神驰,追踪尼甫。绝顶纵目,众山皆俯。

西归长安,理想超群。贤路宏敞,立登要津。致君尧舜,大展经纶。治国化俗,国富民殷。孰知盛世,危机日显。君主荒淫,酒色沉酒。奸相忌贤,大权独揽。蕃将骄横,恃宠谋反。仕进无路,十载沉沦。缺衣少食,茹苦含辛。幼子饥卒,邻里声吞。农村凋敝,赋税交侵。饿俘在野,肉臭朱门。洞察隐患,忧国忧民。发为吟咏,动魄惊心。《奉先咏怀》,传诵古今。

安史叛乱,诗人切齿。投主陷贼,谏君件旨。流亡放逐,一生九死。《月夜》《春望》,血泪满纸。《述怀》《北征》,无愧诗史。两京收复,官复拾遗。忠言逆耳,优谗畏讥。《曲江》二首,心痛陵夷。留春无计,感慨嘘啼。贬官华州,案犊繁忙。怀念亲旧,东访洛阳。陆浑小住,满目凄凉。《忆弟》诸什,手足情长。此时唐军,邺城平叛。决战溃败,生灵涂炭。西归见闻,心惊泪溅。《三吏》《三别》,长留史鉴。

君王自圣,华州弃官。栖身无地,陇右颠连。峻险道路,伟丽山川。苍茫关塞,幽邃林泉。名胜乌啼,古迹碑残。征戍不息,烽火屡燃。采药拾橡,晨馁夜寒。异境频写,百感毕宣。历时四月,杰作百篇。诗风不变,自辟新元。《秦州杂诗》,五律奇观。《同谷七歌》,泣鬼惊天。遣兴、咏物,感慨万端。纪行、怀友,历代盛传。

去陇人蜀,艰险备尝。初到成都,借住僧房。友好资助,始建草堂。几行垂柳,一曲清江。白鸥戏水,红藻送香。陶情怡性,屡见诗章。热爱自然,善写风光。乌云乍涌,狂风态肆。卷茅破屋,冷雨继至。长夜难眠,厌乱思治。安得广厦,大庇寒土。天下皆欢,独甘冻逝。仁声雷鸣,爱心火炽。慷慨悲歌,震撼百世。此日西蜀,已非乐园。军阀混战,吐蕃寇边。放眼南北,遍地烽烟。安史未平,外患连绵。朝政昏暗,宦官专权。大唐天下,风雨如磐。草堂虽好,寝食难安。心忧国难,情系民艰。构思敲句,涕泪汰澜。四百余首,照耀诗坛。

客蜀五载,每念故丘。携家东下,暂寓夔州。老病交困,大愿未酬。江山信美,岂解百忧!家国迁变,人物去留。盛衰何故?荣瘁何由?抚今忆往,如续在喉。长吟短咏,瀑泻泉流。四百余首,美不胜收。众体兼擅,七律更优。《秋兴八首》,垂范千秋。

夔府孤城,两见菊黄。始出三峡,欲返故乡。江陵留滞,公安仿徨。以舟为宅,漂荡湖湘。身历眼见,百孔千疮。官厌酒肉,民少糟糠。税繁租重,卖女难偿。村无烟火,巷有豺狼。万方戎马,四海灾殃。天意难问,人祸未央。写实书愤,心瘁神伤。舟中苦热,蚊纳猖狂。饥渴困顿,病人膏育。犹存厚望,多难兴邦。文星邃陨,四野苍茫!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5

做了30多年的教师,在不少同行眼里也算得是比较优秀的教师,但我对自己到底能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我在语文课上所讲授的内容是不是准确,是不是真实,还是存有几分疑虑。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知识大多来自书本,而较少来自生活,来自自己的耳闻目睹。比如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好些杜甫的诗篇,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其流寓昔日的蜀地今天的四川有关。然而,我却从未到过四川,更没有亲眼见过“杜甫草堂”。为弥补这一遗憾,前不久,我借游历西部之机,到成都杜甫草堂走了一趟。

杜甫草堂在成都市的西南方向。或许是因为并非假日的原因,外地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们并不是很多。相反,本地的居民却占了不小的比例,几乎随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为什么?我以为这里优美、幽静、宜人的环境该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给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这个一片葱茏的绿色世界里,胳膊粗、五六丈高的竹子遮天蔽日,十分茂盛,为我记忆中所少见。当然,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有已经被保护起来的若干年前发现的草堂遗址。在这个长和宽约为25米×15米的遗址中,我惊讶地发现,居然有三口水井。而一口水井一般说来也就代表了一户人家。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聚居了三户人家。至于杜甫到底是其中那一家,专家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这三家中无论哪户人家,也不论是建筑面积还是遗物中所反映的经济状况,都可以用简陋甚至寒酸来形容。比如说,这个遗址中发掘出的碗、盆、罐等日常生活用品,给我的感觉都是十分粗粝,甚至其形状都不是很规整。

杜甫与他的家人当年到底是不是真的曾经住在这里?我们当然依然可以提出疑问。但有一条我们可以肯定,既然他当年是在朋友的资助之下盖起的这几间暂时栖身的茅屋,其质量自然不可能很高;而他诗歌中“卷我屋上三重茅”一类的诗句则是非常有力的注脚,眼前所见同样是非常有力的证明。并且因此我们对诗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一句也就多出了一种理解——这些顽童之所以抢走老人为风卷走的茅草,或许是为修补自家茅屋所用,他们的行径因此在可恶之余,也多出了些许可怜。当然,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所以,才会诞生诗歌最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生动的诗句,这样伟大的作品。

我想,假如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能够了解这些情况;假如我们讲授杜甫这首诗歌的老师都能够到成都杜甫草堂走一走看一看,现场感受一下杜甫当年可能的生活状态,那么,他们学习起来、讲授起来,是不是可能容易许多、鲜活许多呢?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6

于是我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文笔平实,语言平易的叙事部分,全部放手交给学生处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并打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阅读文本,对照课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自行鉴赏,并写出自己的不解和感悟。

关键词:诗歌 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学习 学中有乐 学中有悟

《尚书》有言:诗言志,是个诗人的心灵之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我们解读诗歌的关键,而诗人常常寄情山水,将他的心灵之语映射于外在景物。今天我们就通过探讨《旅夜书怀》中的景物来倾听诗人的心灵之语。1-2分钟。如果按往常那样教师进行讲解,学生适当进行归纳,死记硬背的话,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课时多、效果差。

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学习本文景与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整理诗文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学习杜甫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读是关键,于是我找一个学生读诗歌,然后自由读。1分钟。然后打开幻灯片,再读诗歌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中的问题。3―5分钟。找学生回答:第一组梁丹丹:解释一下题目,并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在行旅之中呢?“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整体感知这首诗歌,当我看到这个诗的时候,我把它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写景是前两联,首联和颔联,一个是抒情,颈联和尾联。情感从后两联直接看出,后两句当中的岂、休是愤懑、孤独。”

这是我们感觉到的诗人的情感,那么我们具体探究一下诗句。提问下一组同学:马旭明 ,“写景,有草写了细草、孤舟、星空或者夜空、大江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提问:你们组还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组回答:没有。

其他组有没有?我接着问。

第三组苏拉回答:景物一类是小的,一类是大的,作者选取的细草很细小,在微风吹拂下,显得弱不禁风,而且小草还有一种落寞的感觉,我们以前学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其中些小草的句子“几根疏疏落落的尖且细的秋草”渗透着悲凉。独夜舟江中就一个小舟孤独。下面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星低垂,平野很开阔,月光随着波涌,大江东流,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康德说过一句话,世上只有两种事情最崇高,一是夜晚灿烂的星空,一是道德法令所以反衬了作者非常渺小孤苦伶仃的形象。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我适时地表扬学生,肯定学生。善于发现并思考是主动学习表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他们组做的很好。那么我们面对着滔滔江水,面对着纤细微草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第四组曹枭男:我想我不会,李白可能看到也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会“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是杜甫不同,性格有一定的原因,当然现在朋友都相继离世,自己老病孤舟,想回去又回不去,国家时局动荡。这写景的句子展示了他的境况和情感,寓情于景,后面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看似是景也在传达情,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传孤独之情。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伫立在江头,衣衫褴褛,漂泊无依,颠沛无告,非常的凄苦、孤寂。以乐景写哀情。

学生的回答令人动容,请学生伴随音乐齐读课文。

我想杜甫满腹愤懑满腹哀愁,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望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所谓情因景生,景以情合。请大家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学生迟然兮,姜维依,安舒宁)

看来大家对杜甫这首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的比较到位。请把情感和手法总结到黑板上。(学生王帝)

讨论一下学法(学案上的课后反思方法总结):以后再碰到这样的诗歌我们应给怎样鉴赏?学生王东琦,沈明香:1、整体感知,反复读,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2、具体探究,抓住诗句中的基本特点和整幅图画的特点,就是抓写的物象前面的修饰语(形容词或者是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就是意象。3、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画面。把握意境,理解情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每个小组都找了。运用方法再品味一下。

登高(学生常淑园)哀景写哀情。蜀相(学生于子婷)乐景写哀情。

我也给大家找了一首《登岳阳楼》讨论(学生陈迪,穆雪梅,苏拉)

结语: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诗歌中的景物,在诗歌中,景物犹如或浓或淡的墨痕,这些墨痕都会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波澜。因为诗人笔下那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中国古诗词中景语的妙处,爱上读古诗,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板书:

旅夜书怀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7

古诗词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主旨情感,比如恬淡隐逸情怀的田园诗,雄浑壮阔的边塞诗,低沉哀婉的离别诗等等。每一类诗歌都有相通的主旨,答题的时候可以套用一些答题术语,如田园诗的主旨可以用“热爱自然,厌弃官场,回归山水,闲适恬淡”等语言来概括,边塞诗的主旨可以用“保家卫国,思念故乡,报国无门”来概括,但是相同情感的表达却在不同的诗歌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语言风格。

如同样是田园诗,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和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用了白描的手法,写了渔梁渡头和鹿门山中两个场景,写了一条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用景的寂寥幽静衬托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语言朴素、平淡中蕴含情味,“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驻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相比之下,《积雨辋川庄作》则呈现出王维诗歌的典型特点:远近的结合、视听的结合、高低的结合、动静的结合、色彩的对比,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称,极富层次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而“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又体现了“诗佛”王维诗歌中的禅意,“蒸藜炊黍饷东”一句则在静谧的山中之景中加入了人的活动,使诗歌中呈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这种比较鉴赏的考查方式体现在高考题中,如2014年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问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两首诗歌的主旨有相似之处,都写了由思乡和离别而触发的愁绪。但明显这种“愁”的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学生找准比较的角度,读得更细致一些。

参考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

二、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鉴赏

古诗词阅读中讲究“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比如我们在读杜甫的《蜀相》的时候,除了要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做全面的理解,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但是,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比如,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30岁以前的作品《望岳》体现了一位有志青年的伟大抱负;三十至四十四岁为困居长安时期:他的作品中开始有了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四十四至四十八岁是为官和陷贼时期:《月夜》《春望》“三吏”“三别”感情更加深沉;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为西南漂泊时期。可以说,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随着杜甫阅历的增加,杜甫的诗歌变得愈来愈厚重,杜甫在诗歌中把自身的经历和国家的苦难联系在了一起,“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生愈老大、愈不幸、愈苦寒,诗歌就愈高尚、愈纯粹,形成了“诗圣”的写作境界。在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阅读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提醒学生做到“知人论世”,并且注意到诗人不同阶段诗作的不同特点,会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词人的写作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只是就某一位词人的普遍风格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8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6—0169—04

吴宓与陈寅恪是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人物,分别在比较文学与史学研究领域建树颇丰。除此之外,他们在诗学理论与旧体诗创作方面也都有很深造诣。在他们的诗歌活动中,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对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由于吴宓与陈寅恪经常在诗学上互相切磋,也经常诗文唱和,二人在接受杜诗时既有相近之处,又各有特点,仁智互见。

一、对杜甫的热爱与总体评价相同吴宓和陈寅恪都熟稔并热爱杜诗。吴宓八九岁时随继母学诗,继母授之《唐诗别裁》,对吴宓影响甚深,据吴宓言:“宓于诗之根柢实植于是。”①《唐诗别裁》是清人沈德潜编的一个唐诗选本,杜甫诗占255首,居众诗人之冠,这是吴宓接触杜甫的开端。稍后,吴宓从姑丈陈伯澜学诗,“姑丈为诗,取法盛唐,直学工部,参以玉溪”②。吴宓深受姑丈影响,嗜爱杜诗。《吴宓日记》中提及杜甫与杜诗者达30多处,抗日战争时期的日记显示,吴宓逃难途中仍一直随身携带《杜诗镜铨》,不时翻阅,从1944年3月至6月整整3个月,更是将《杜诗镜铨》重新从头至尾阅读了一遍③。《吴宓诗话》中提及杜甫的多达40余处,其诗歌也明显受到杜甫的影响。陈寅恪除撰写有3篇关于杜诗的专业论文外,在《柳如是别传》中涉及杜诗者达四五十处,且对钱谦益与朱鹤龄注杜之公案细加考证。此外,《元白诗笺证稿》、《韦庄秦妇吟校笺》等也对杜诗有所提及,其诗歌中用杜诗者有40余处,并常以杜甫境遇自况。

对于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吴宓与陈寅恪都推其为中国第一诗人,在措辞上极为类似。吴宓言:“杜工部为中国第一诗人。”④“杜工部为古来中国第一大诗人。”⑤陈寅恪称:“少陵为中国第一诗人。”⑥这一评价可以溯源至1919年12月14日,吴宓当晚日记中记录陈寅恪纵谈中外文化时,插入以下按语:“即以中国之诗与英文诗比较,则中国之诗,句句皆关于人事,而写景物之实象,及今古之事迹者。故杜工部为中国第一诗人,而以‘诗史’见称。”⑦时吴宓25岁,陈寅恪29岁。对杜甫的这一评价既是吴宓受陈寅恪谈话启发的结果,又成为两人一生的共识,是二人杜诗学的核心观点。吴宓在诗话中总是以杜诗为准则权衡评定其他诗人诗歌的优劣,并认为是学诗的正法。陈寅恪的《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完稿于1953年4月,时隔34年之久,陈寅恪仍持此说,自可看出他对吴宓这一论断的认可。

诗尊子美本是中国古典诗歌史的主流观点,在现代白话诗日兴的文学背景下却显得有些突兀,吴、陈的这一观点可以说是一种饶有深意的回归,同时也是杜甫“超越了评判”⑧的经典性的最好证明。吴宓与陈寅恪都是学贯中西的学者,遍览中国古典诗歌。吴宓除杜诗外,曾精研吴梅村、顾亭林、黄遵宪、王安石等人诗歌,并对外国诗也有深入研究,最心服的有拜伦、安诺德、罗色蒂、弥尔顿等;陈寅恪则对白居易、元稹、韩渥、钱谦益等人的诗歌进行过深入的探讨。陈寅恪一生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治学原则,吴宓也一直将其奉为信条,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不会简单地因为前人对杜甫的膜拜而俯首,于他们而言,对杜甫的这一评价是在他们将其放在世界背景中与不同时空中的一流诗人反复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可谓一字千钧。由此可以看出杜甫诗歌对于吴、陈二人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在阐释杜诗上,同秉承儒家实用主义诗学理念,

但具体角度、方法和目的则大相径庭大体上看,吴宓与陈寅恪都承继了儒家实用主义诗教观,对杜诗的阐释都是要透过语言层面去追踪杜甫的崇高伟大的思想情怀。陈寅恪曾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⑨说的虽是治学之道,但在阐释杜诗方面也同样适合。吴宓亦云:“故学一人之诗,必先学其人格,学其志向,则诗成乃光芒万丈。”⑩可见,二人都着重于诗人的人格精神。但在具体阐释角度、方法和目的上,二者却大相径庭。吴宓是比较文学家,对杜甫诗歌是从诗学的角度去阐释,适当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情志与技巧兼重。陈寅恪是历史学家,以史学的角度考证杜诗,用的是以史注诗、诗史互证的方法,重点放在杜甫诗与史相结合的诗学特征上。从目的上看,吴宓对杜甫的阐释旨在为现代中国诗歌确立借鉴与超越的标准尺度,并与同时期新诗人的白话诗主张相抗衡;陈寅恪则是为了通过对历史情境的还原,准确解读杜诗,建立一种诗史互证的诗学范式。

先说吴宓。从诗歌史的角度看,吴宓认为杜甫诗歌是贵族派与平民派诗歌的完美结合。《余生随笔》中言:“以诗一道言之,唐以前诗,贵族派也。宋诗则平民派也。以唐一代之诗言之,初唐四子,皆贵族派也。至开元天宝而大变,杜工部集诗之大成,盖当此转移之会,取贵族派之词华,入以平民派之情理。”他认为杜甫的诗歌在遣词用语上以文人的学识广征博引,风格典雅华美,在内容上表现的是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稍后用贵族派、平民派的名目来评价杜诗者不乏其人,如闻一多等人都将杜甫看作平民派文学的代表。相比较而言,吴宓的观点更为全面准确,对贵族派文学与平民派文学的界定着眼于文学的本质,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抓住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比后来的新派评论仅从出身、思想上谈要高出一筹。

对于杜甫之所以成为伟大诗人的原因,吴宓认为杜甫与黄遵宪相似,具备以下五个特点:“一、性情笃挚,忠厚恻怛,具诗人之本质。二、精力弥满,学识广博,通古今中外之故。故其诗材料精宏,新颖而充实。三、洞明世界大势,先机察变,爱国保种。四、诗歌多咏国事,少叙私情,不愧为诗史。五、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之主张。”他从性情、学问、政治识见、题材、形式等五个方面入手,探讨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以人格涵养为本,体现了中国人重内心的思维特征,认为诗歌是人格的表露化,学杜诗首先学杜甫为人。

关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征,吴宓认为有二:切挚与高妙。“如杜甫之‘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又‘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是切挚之笔也。”“如杜甫之‘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此写人笔法之高妙也。‘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此写事笔法之高妙也。‘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写景笔法之高妙也。‘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浑圆讶许同。’又‘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索漠漠开风沙。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此写物笔法之高妙也。”丰富的想象力是杜甫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皆高妙的内在驱动力:“诗人能造幻境,端赖其想像力……例如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两朋友之不易相逢,与参商之不易相逢同。但此层之同,常人不能见,惟杜甫有想像力,故独能见之。”对杜甫诗歌“切挚高妙”的评论出自吴宓的《诗学总论》,吴宓认为“切挚高妙”正是诗歌的本质特征:“诗与文之差别,仅诗用(一)切挚高妙之笔,(二)具有音律之文,而文则无之耳。(一)者属于内质,(二)者属于外形。”由此可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吴宓认为杜甫诗歌很契合诗歌的本质特征;其二,吴宓认可杜诗并将其作为重要事实论据之一种来支撑起他的诗学框架。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吴宓以“高妙”论杜诗,指出诗歌以“虚”写“实”的特点,并引入“想像力”来说明杜诗善于营造幻境深入事物本质的特征,发前人之所未发,显示了吴宓立足诗学本位的独特思考。

杜甫诗歌也是吴宓反对白话诗的重要工具。在文言白话之争中,吴宓始终站在白话文的对立面,标榜“熔铸新材料以入旧格律”,杜甫又成为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佐证:“例如杜工部所用之格律,乃前世之遗传,并世之所同。然王杨卢骆只知蹈袭齐梁之材料,除写花写景写美人写游乐以外,其诗中绝少他物。杜工部则能以国乱世变,全国君臣兵民以及己身之遭遇,政治会学艺美术诸端,均纳入诗中。此其所以为吾国古今第一诗人也。今欲改良吾国之诗,宜以杜工部为师,而熔铸新材料以入旧格律。”现在看来,虽然吴宓“熔铸新材料以入旧格律”的主张已经不适应现代诗歌发展的趋势,他提出的以杜为师的观点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陈寅恪阐释杜诗用的是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这既和他是历史学家有关,又受钱谦益治杜方法的影响。在《柳如是别传》中,他说:“可知牧斋之注杜,尤注意诗史一点,在此之前,能以杜诗与唐史互相参证,如牧斋所为之详尽者,尚未之见也。”钱谦益治杜用杜诗与唐史互相参证法,陈寅恪认为此法是破解古人诗歌主旨的密钥,并对此法加以深化拓展,开创了一种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的学术方法,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证来阐明诗歌的思想内容,代表了中国古代知人论世的诗学传统在现代的复苏。

陈寅恪关于杜甫诗歌的论文有3篇:《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都是对杜甫生存的历史环境进行还原,回到唐代,回到杜甫身边,外观其所处具体历史情境,内观其所思所感,细心揣摩杜甫的内心世界,以求接近杜甫诗歌原意。

《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中考证“杂种胡”为“中亚昭武九姓胡”。《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考证“朔方健儿”一词所指对象为“同罗部落”,由此出发,认为该诗“综合八句,其文理连贯,逻辑明晰,非仅善于咏事,亦更善于说理也。”《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中“以杜解庾”,将庾信的《哀江南赋》与杜甫的《咏怀古迹》相比较,认为“杜公此诗实一哀江南赋之缩本。其中以己身比庾信,以玄宗比梁武,以安禄山比侯景……证以当日情事,实为切当不移”。此外,陈寅恪还就杜诗“欲往城南望城北”中“望”与“忘”孰对孰错的问题进行辨析,依据唐代长安城市建置,市在南而宫在北的事实,确定应为“望”字。

历来杜诗被誉为“诗史”。陈寅恪对杜诗的研究,所关注的正是唐代史的关键点,即“种族”与“文化”,虽然所论不多,但论据的充分确凿使他的阐释具有难以辩驳的权威性,且突出了杜诗的本质特征,对于现代杜诗学有独特贡献。

三、在学习借鉴杜诗上有同有异

吴宓在《吴宓自识》中说:“吾于中国之诗人,所追摹者三家:一曰杜工部,二曰李义山,三曰吴梅村。以天性所近,学之自然而易成也。”他的朋友学生也每以杜甫许之,如凌道新《寿雨僧师七十》:“重吟杜老西南句,正值华封七一时。”廉默:“意气宏肆,诗趣渊邃,有似杜工部者。”程千帆先生也指出陈寅恪诗歌师法杜甫的特点:“寅恪六丈当代通儒,余事为诗,亦复词采华茂,气骨清峻,而尤工于七言。古体掩有香山、梅村之长,今体则取法少陵及玉溪、冬郎之所则效少陵者。”具体看来,二人在学杜时既有交叉重叠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二人在对杜甫忧国忧民、抨击时政的现实主义精神继承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具体说来,又有所不同。二人学诗都有家学渊源,吴宓从姑丈陈伯澜先生(涛)学诗,陈伯澜先生对杜甫十分推崇。用吴宓的话说就是:“姑丈为诗,取法盛唐,直取工部,参以玉溪。生平雅不喜宋诗,晚年偶为之,仍不类。”吴宓受其影响颇深,崇唐诗,不喜宋诗:“宓夙不喜江西派之宋诗。”“步曾主宋诗,身隶江西派。而予则尚唐诗,去取另有标准,异乎步曾。”在学杜途径上,主张由李商隐入手学杜:“学者学杜,须从义山入手。”他学习杜甫主要学其真挚的性情、高洁的人格、切挚高妙的文笔,喜杜甫诗歌平易近人的一面。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属宋诗派,陈寅恪受父亲影响,作诗偏于宋诗。另外,他对元白诗派也有着精深的研究,认为元白新乐府是摹仿杜甫的乐府诗歌:“元白二公俱推崇少陵之诗,则新乐府之体,实为摹拟杜公乐府之作品,自可无疑也。”因而他学杜有两个重要中介,一是宋诗,二是元白。其学杜主要有两个方面,从诗歌内容看,他接受的是杜甫以时事入诗的写实精神;从诗歌形式看,出入唐宋,与吴宓相比更得杜诗之理趣与深邃。从受影响的程度上看,吴宓要远远超过陈寅恪。

杜甫对吴宓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他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杜甫诗作一变初唐吟咏风月、歌舞升平、酬唱应和之风,以时事入诗,其诗歌几乎囊括了他生活的年代国家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吴宓对此深有体会,在杜甫精神的感召下,吴宓毕生将自己的感情与国家命运相连,辛亥革命、袁世凯篡权、二次革命、西安围城、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皆纳入诗中。袁世凯称帝始末,吴宓作《咏史》、《秋日杂诗二十首》、《感事八首》、《哀青岛》、《五月九日即事感赋示柏荣》、《春日感事》等诗,真实地记录了君主政体之复活、官吏贪财、各路军阀劝进、各报极力鼓吹、日本侵占青岛、袁世凯政府签订卖国求荣的《二十一条》、蔡锷云南起义、帝制取消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忧愤悲慨,与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宓所作诗篇几乎都与国事相连,可谓诗体的抗战史。《乱离一首》、《大劫一首》、《流转》、《书事》、《哀香港》、《感事四首》、《续感事四首》等诗作,或写生民流离失所,或写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或悲官贪民愚、国魂销亡,与杜甫安史之乱及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的诗歌极为相似,都将自身遭遇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诗体上看,这一时期诗歌七律占绝大比例,达一百余首,感情浓烈深厚,风格沉郁顿挫,意境苍凉悲壮,明显借鉴杜甫以《秋兴八首》为代表的七律的优长,在尺幅之间尽可能地浓缩时空,出入古今,驰骋千里,涵括异常复杂的情绪。

“杜陵诗卷是图经”。杜甫在漂泊生涯中写下了不少纪行诗,在描绘祖国各地山川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的胸襟抱负、品格情趣也融入其中。在对杜甫纪游诗的借鉴方面,吴宓远超过陈寅恪。吴宓每出游必有吟咏,仅从大型杂诗来看,数量已颇为可观,有《西征杂诗》105首、《南游杂诗》96首、《欧游杂诗》7段58首,《一九四五年二月由蓉回西安省父纪行诗》25首等。吴宓言:“予所为纪行诗,率皆依据事实,平铺直叙,不矜不饰。”古人说“杜万景皆实”,吴宓的纪行诗深得杜诗纪行诗平易真实之妙。而其《欧游杂诗》融中外文学传统为一炉,为旧体诗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发扬了杜甫在题材上极力开创诗歌领域的创造精神。

在对杜诗艺术形式的摹仿借鉴上,吴宓可谓殚精竭虑。尤其是前期,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用杜典。吴宓诗歌用杜诗典故多达60余处,如《甲寅杂诗》三十首中,“覆雨翻云剧可惊”用杜“翻手为云覆手雨”句,“万方多难话升平”用杜“万方多难此登临”句,“盈廷谁是出群材”用杜“安危须仗出群材”句等,用杜典时注重与杜甫的心境的契合。二是摹仿杜诗句法。如“未能入世先遗世,岂必触机始悟机。”(《感事作》)“自怜妾意即君意,未必君诗逊妾诗”(《和银台诗贺新婚》其六)用杜诗“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几家存。”“桃花细逐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的隔叠方式;“新来白起军中将,空驻亚夫灞上营”仿杜甫“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的前二后五的字词组合方式等。三是摹仿杜诗调高声洪的气势和雄浑高壮的风格。吴宓前期很多诗歌,特别是五古、七古长篇,有着真挚悲壮的感情,裹挟江海之气势和苍凉浑融的意境,对杜甫诗歌的悲歌激越、豪放雄健的风格多有借鉴,有时故作壮语,显露出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大多本于性情,学杜颇有所得,《石鼓歌》、《五月九日即事感赋示柏荣》、《甲寅杂诗》三十首、《哀青岛》、《即事书怀赋赠碧柳》诸作写得尤为出色。到后期,则学会师其意而不师其辞,不再刻意模仿杜甫的字词意象结构等表层因素,在风格意境上更接近杜甫,得友人“少陵诗写真性情”(金月波《雨僧先生以诗见赠感答即正》)、“意境分明追杜老”(杨启宇《读吴诗雨僧诗集书后》)之赞。

陈寅恪在对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继承上与吴宓不分轩轾。其中抗日时期的诗歌最能体现这一点。他逃难到成都,拜谒杜工部祠堂,赋诗二首。其一是《甲申春日谒杜工部祠》:“少陵祠宇未全倾,流落能来奠此觥。一树枯柟吹欲倒,千竿恶竹斩还生。人心已渐忘离乱,天意真难见太平。归倚小车浑似醉,暮鸦哀怨满江城。”其二是《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薄命呼真宰,离乱余年望太平。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甲戌”为“甲申”之误,作者注)诗中既有对杜甫的倾慕,更有和杜诗一样的感情。相同的地点,隔着千年的光阴。是非颠倒尚存,战争祸乱频仍,历史竟画了一个如此荒诞的圆圈!在日寇投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陈寅恪又一次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云:“降书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见此时。闻讯杜陵欢至泣,还家贺监病弥衰。国仇已雪南迁耻,家祭难忘北定诗。念往忧来无限感,喜心题句又成悲。”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极其相似,“喜心题句又成悲”却又掺杂着他对国共两党分裂征兆日显,国家命运风雨飘摇的深沉忧虑,感情上更见沉郁。

陈寅恪非常善于将历史与时事融为一体,或将经历过的政治事件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纵深的思考,或用历史典故来描述时事,或以咏古来影射现实,表现出他受杜甫诗史结合的思维方式的一面。杜甫晚年,把对生命、社会、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感慨尽收笔底,呈森罗万象之态。如《秋兴八首》对唐朝由盛而衰之历史进行整体思考,《诸将五首》反思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原因,《咏怀古迹五首》、《谒先祖庙》、《古柏行》缅怀历史人物,这些诗篇充满历史的深邃与沉重,显得深沉、博大。陈寅恪的咏史之作,大多与杜甫相似,具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如《王观堂先生挽词》、《经史》、《南朝》、《北朝》、《旧史》等诗篇,在这些诗中,陈寅恪也和杜甫一样,反复思量着历史的本质,以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看法。

尤其值得重视陈寅恪对杜甫诗歌时空意识的接受。以“万里”、“百年”及类似词语的运用最为典型。杜甫诗中以“空间”对“时间”的诗句很多,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单独提及时间、空间字眼的诗则更多。陈寅恪诗歌也是如此,如:“千年故垒英雄尽,万里长江日夜流。”(《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万里乾坤空莽荡,百年身世任蹉跎。”(《予挈家由香港抵桂林已逾两月尚困居旅舍感而赋此》)“万方兵革家犹在,七载流离目更昏。”(《甲申除夕自成都存仁医院归家后作》)等,诗人立在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纵横坐标轴的交叉点上,以有限的个体生命去品味广袤的宇宙和无限的时间,领悟历史的深邃与凝重,生命的孤独与悲凉,从中不难看出陈寅恪与杜甫的承传关系。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9

人的一生,总绕不开一个“情”字,从屈平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无将上下而求索①”中的“求索”之情,到嵇康《广陵散》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的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情,再到李白“仰天大笑出们去,我辈岂是蓬蒿人②”中的狂放之情,这其中无不伴随着压抑、痛苦、失望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杜甫看着前辈们的人生历程,总结着自己的经历,在晚年的山水诗中寻找着失落的、流离的心。杜甫的心里多是“孤月浪中翻”而不再是“一日上树能千回”的心态,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怀,是一种心境上的”孤情”甚至是“闲情”和“凄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幽怨之情。人多是遭遇挫折会更加的扣问心灵,自我对话,需找自己,杜甫也不例外。杜甫,众所周知不是以山水田园诗著名,但是杜甫的在山水诗中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心态。笔者试从燮州山水诗中,和杜甫一起去聆听他的内心,去发觉更去寻找自己。

一、山水诗的分类

什么是山水诗?古往今来,众说不一。林文月认为:“山水诗就是‘模山范水’之类的诗而言,取之于大自然的山山山水水,及其木草花卉鸟兽者③。”伍蠡甫认为:“山水诗就是要求描写自然景色,进而写景也写人,做到借景抒情,情景合一④”。其他学者认为:“山水诗就是表现自然山水之美和观赏山水时的心境感受为主题的诗歌。而唐代白居易在《读谢灵运》中首先提到山水诗。”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⑤”。而杜甫的山水诗便是在纪行、游览中创作出来的,故而就如同萧条统在《文选》中将谢灵运的山水诗归为“游览”和“行旅”诗,基于这种考虑。结合杜甫的人生履历不难看出杜甫的山水诗就与谢灵运的山水诗不谋而合。二者均是在游览和行旅中度过的,便大量的创作出了山水诗。

正如上面所提山水自远古时就与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诗经中:“借彼南山,维石岩岩⑥”出现了山水,但与今天的山水诗却截然不同。正如上面所言,“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⑦”。诗言志大抵如此。杜甫江湖一归舟变明确的抒发了自己的隐忧之情。

纵观杜甫夔州诗歌总共有430多首,占据了整个诗集的三分之一,而杜甫仅仅在夔州呆了不过两年左右,其中山水诗就有二十多首。杜甫虽然不是以写山水诗著称,但是其在此时的山水诗无疑是描绘他内心最佳的作品。畅游于山水竹林中,清幽的自然环境可以是作者更好的去探寻自己,反思过往的种种,无论是非成败,可以给予自己最好的答案。这20多首诗歌,有的是探古访幽,有的是登高临远,有的是笔墨一泼挥洒出万马奔腾的江河湖海中表达自己年老衰,头疼齿豁无济于世的伤感表达了自己“志在千里”的宏愿。奈何,时不我待。就其山水诗分类大概如下表:

类别诗名数量

自然山水《登高》《秋峡》《夔州歌十绝句》《秋兴八首》等等24

怀古《怀灞上游》《上白帝城二首》2

抒怀《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凡四十韵》《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2⑧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杜甫山水诗描写的方面主要是自然山水,其他方面略微稀少。在自然的山山水水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写出更加真实的景物,才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自己的内心感情,无论是淡淡的隐幽之情还是凄婉哀怨之情,均可让自己的感情喷簿而出,一泻千里,畅快淋漓。

二、山山水水之情

杜甫出蜀,几经辗转来到夔州,时年55岁。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跌跌撞撞,半生浮云,久做他乡客,国破家亡,几度辛酸,唯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品味出其中的滋味。豪情半生,为老流落他乡,一位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只有在通过诗歌的描绘来表达,来抒发,与其说是自己的山水之旅,到不如说是借助山水,寄情于田园,使自然外化。活着如同死去的生活,也只有山水来添抹绿意,留下生的希望。其中内心情味有不为人知的幽怨之情,有形影相吊的孤独之情,还有不知何时归故里的凄迷之情。事非经过不知难,情到去后方知浓。在山水中杜甫寻归着自己,回味着自己,让一切情来吧。

(一)江汉一归舟的幽情

时间是最好的证据,因为时间给予每个人是相同的。就如同杜甫写的《上白帝城二首》,这首诗是作者刚到夔州而作的,漂泊了太久,当年自己也是年轻力壮,而如今“多残病无力”发出了怒沉内心已久的呐喊,只能“骑马入青苔⑨”天空中的”孤云自往来”不正是此时自己内心的最佳写照吗,自己能够做什么呢。飘来飘去的游荡,和那白帝城中空空的庙宇一样,是空的,自己的内心也是空的,没有根基的。叶落归根,可是自己只好北望家乡,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⑩”偶遇故乡来客不胜窃喜,只好来个不醉不归,因为太久了,太久了,无力回去了,何时归故里,也许只能是在梦中吗?若说这首诗作作者明确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无力感的衰老境遇。

那么《怀灞上游》则是孤独感的最佳描写。“江汉一归舟”,烟波浩渺的江面上,静静的停留一艘船儿,不正是召唤者流落他乡的游子们归乡的最佳描写吗?苍茫的大地间,“怅望东陵道,平生灞上游”,回忆着过去长安十年的飘荡,对比着现如今还是飘荡着,唯一不同的是当时自己年轻,而如今年老体衰,一股悲之情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孤独啊,孤独啊,何时能够远离我,“离别人谁在”,离别的人儿如今都去哪里了呢。

从这两首诗对比明显可以看出作者的内心的心态有由叹年华易逝,自己徒增岁月致使衰老而发出由于回忆往昔,亲朋好友的远离到现在的孤独,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探寻进一步加深,通过怀古所表现出来的幽怨情怀甚是激烈。

(二)无力正乾坤的怨情

世间的埋怨之情太多,有埋怨他人的不了解之情,有埋怨自己的无力沧桑之情,有埋怨社会的不公之情……。怨天尤人,有时正是对自己无能的表现的呐喊,追溯到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对于杜甫来说,通过这些诗作更是感情的一种抒发。对于他来说多诗对自己无济于事满腔愁绪的发泄,对江河日下的国家现状的悲愤,恨不能清荡净自己的绵绵心痛。

1、多残病无力的怨己之情

在这写山水诗歌中,作者通过山水的表达自己无助,哭恨自己的诗作占到此阶段山水诗的最大部分。其中代表作主要有《登高》、《江上》等,均表现了对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最孤独、最无力的展现。

一首《登高》倾注了杜甫的无限的离愁别绪,羁旅漂泊,家国无望,一种撕裂感带来的疼痛达到了古今七律第一。不是因为他物,光就其中所包含的意蕴就魅力无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心停浊酒杯”。“上四登高闻见之景,下四登高感触之情。猿啸、鸟飞、落木、长江……。唐解,久客则艰难倍尝,病多则潦倒日甚。是以白发弥添,酒杯难举。”此情此景,莫不是铁石之人,均会潸然泪下。杜甫倾泻出了自己的多病的无奈,四周肃穆的环境,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面对东逝的滚滚江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内心的情感莫非就如同这江河之水,一泻千里,收都收不住。自己带着孱弱的病体登上这高台,无比的孤独落寞之情压抑不住了,是作者压抑太久了。此时此刻的埋怨自己是多么的,无以与青春作伴,天地之间,自己就是那匆匆过客,何以独占潇洒。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此首《江上》,上面四句写景,后面借景抒情,最后两句点名主旨,自己虽是衰谢,但是仍然没有忘却思君报国的念头。就如同上面上两句所写的那样,自己只能独自频倚亭台楼阁了。

就此两首诗作,作者在《登高》中表达了自己久病衰残不堪之情,在《江上》表达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宏愿”。通过对自己的境遇展开无羁的怅惘,怨愤之情随时可现,更多的是自己的无可奈何,怨愤自己之情充溢诗作。

2、桂馆或求仙怨君的之情

诗可以兴、观、群、怨。总体来说,诗歌的功能最终是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面对哈浩淼的苍穹,人世与其相较,是何其的渺小,何其的微不足道。若非如此,便不会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覆舟二首》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这种迷茫的、无奈的、凄迷的,恨己不能的以及对君王深深的失落的感情。诗作上篇描写到“巫峡盘涡晓,黔阳贡物秋。丹砂同陨石,翠羽共沉舟。”巫山峡水的盘绕,丹纱翠羽,入贡之物,空斜影,侧身落水。幸而“篙工幸不溺,俄顷逐轻鸥”。深刻的揭露了统治者的暴殄天物,视普通百姓于无物。下篇写到“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统治者为了长生不老,竟然做出了求神拜仙的荒唐之事。可惜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供奉之物最终还是随之而去。“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白白的生命也随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东逝。又如《秋兴八首其六》中”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曲江歌舞之场,回首失之,岂不可怜,然秦中自古建都之地,王气犹存,安知今日之乱,不转为他日之治乎?”其中深明怨声载道,对于昔日的辉煌盛世,已是可望不可即矣。

从这三首诗作中我们更不难发现作者对黎明百姓生存现状的深深的担忧,国泰民安早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对于统治者,杜甫不在抱存“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诸,伏惟明主哀怜之,无令役役便至于衰老也。”从前的祈求明主可怜,到现实的清醒。杜甫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自我追逐之路,带着审时度势的观望,作者对国家存亡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有了清醒的认识。

(三)、浮名寻已已的超脱的情

人生多是在困顿失意之后,有了太多的感慨。寄托现实社会不妥后,便转而走向自然万物的归属。在与自然物中,回顾着过往,畅想着未来,过去的点点滴滴不知足不觉中在回忆的脑海中一一浮现。正如庄子所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果,无果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是的,现实不可为,就如“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因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再加之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尤其到了岁月的暮年,有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够望洋兴叹,感而怀之。

就如同杜甫在《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中所描写到的那样:“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樯乌”,“乾坤霾涨海,雨露洗春芜”,“鸥鸟牵丝r,骊龙濯锦纡。落霞沉绿绮,残月坏金枢……”。面对的是日常生活中再不过平凡的事情,没有了昔日的江湖恩怨,国破山河碎,作者把自己的余生倾注于这些山水花鸟鱼虫中,笑傲田园,竹林松涛,“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岂不快哉。借着久居他乡,拖着残迈的躯体进行了又一次的漂泊,途中抒发了自己接近毕生的人生感悟。其情,其景,可歌可泣。讴歌着这蹉跎岁月,讴歌着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终于得出:“此生遭圣代,谁分穷途哭……浮名寻已已,懒计却区区。”只不过是场虚名罢了,罢了。将来的道路,无人可知,也许“山林托疲},未必免崎岖”的更加艰难。

古往今来,仕途不顺的仕子大有人在,只不过每个人对于困顿中的解脱方式是不同的,只不过寻求在山水诗聊以慰藉,抚慰落寞的心境,弥补内心的一种失落与平衡。就如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庄子,再到”嗟夫!六艺以宣圣教,九流以判贤徒,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篇章以陈美刺……或平生之所浏览并于今而异之者”的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还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最后还是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些人均是在寻求着一种自我的解脱与超越,明白了这些,杜甫在山水诗歌中最终明白了:“飘飘何所以,天地一纱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夔州对于杜甫来说不仅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更是自己对于生活,社会、现实的回顾与展望。短短的两年的夔州生活,也是作者人生经历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杜甫夔州山水诗歌不仅涉及上述的这些方面,还有其他的方面例如《夔州歌十绝句》《白帝城最高楼》等自然山光水景的描绘,无不无论是怨愤自己、还是怨愤君主的之情均毫无掩饰的表达了一颗赤子之心。困顿的生活造就了困顿的杜甫,困顿的心境写就了千古传唱的名句,从困顿的生活中经历了山水诗歌的旅程,拯救了自己,走出了一段疆域上的路程,更走出了一段山水中的心灵旅程。(作者单位:大学文学院)

注解:(参照原文)

①②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I].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5-58、224-228、216-217页。

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I].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①④⑤⑦王刚:《唐前山水诗歌之源起及流变》[M]硕士研究生论文。

④⑥林家骊 译注:《楚辞》[I],.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年,第483页。

⑧⑨⑩(清)仇兆鳌 注 (唐)杜甫 著《杜诗详注》[I],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年9月,第1―5册。

[清]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解》[I].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第131-187,1065页。

[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I].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年,第609-643页。

参考文献:

[1]曹治邦著《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史》[I].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4-196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10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朗读吟诵,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复杂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明·胡应麟《诗薮》评价《登高》之语,引出课题,“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也。”

具体内容见ppt。

板书课题

“ 登高”

二、初读感知

1.句读及情感分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应应该读出那种情感?提问后教师明确:

高亢激昂,第一句

回环婉转;第二句

一气读出,第三句

作延长音;第四句

重读以示沉重;第六句

第五句尾联宜慢读,第七句

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第八句

三、再读研究

1.分析意象、意境等

2.教师提问:

问题一、读前两联,圈画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具体内容见ppt,先分析前2句。学生讨论后板书明确

格调高亢

气势恢宏

境界阔大

引导学生继续分析三、四句。学生讨论后板书明确。具体内容见ppt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提出2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具体内容见ppt:

问题二、

宋代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

问题三、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

学生讨论后,板书如下明确:具体内容见ppt

个人(病困潦倒、壮志难酬)

国家(世事艰难)

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

四、三读探究

教师提出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逐层拔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1.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试比较阅读《秋兴八首(其一)》与《登高》,分析有何异同?

2.杜甫晚年的律诗有什么特点?

3.杜甫晚年的律诗风格

问题一明确:

《秋兴》与《登高》的异同: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相同点:感情基调——很浓的悲秋情结。

结构处置——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营造了一个

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顺理成章,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

用词造句——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

(2)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

2.杜甫晚年律诗特点

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炼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3.晚年律诗风格:沉郁顿挫

学生讨论后明确。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11

教学情境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诗歌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大多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合理有趣的情境,在提问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文中的情境,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作为情境。

在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中,诗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随着历史沉淀,而且在时代的脚步中毫不停息地前进着。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小对于“不知盘中餐,粒粒且辛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句就耳熟能详。在这之前,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天门山》,感受了李白丰富想象和豪放气势的浪漫主义风格,但是今天老师要通过杜甫的《春望》带大家领略另一种截然相反的风格。相信大家上课前已经做好了预习工作,现在有哪位同学想介绍一下大诗人杜甫呢?(由于学生平时积累较少,刚接触新课,对杜甫了解不深,学生一片安静,陷入沉思)

师: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前我们学过或者读过有关杜甫的诗歌,比如《望岳》。(经过提示,部分学生得到启示,踊跃举手。)

生1:杜甫,字子美。

生2:杜甫是“诗圣”!

生3:我们还学过他的《登高》。

教师及时补充:杜诗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著有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有效提问应抓准切入点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把握提问的着眼点,抓准提问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适宜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提问的设计要独到、新颖、有趣,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重视方式方法,浅出深入。

在诗歌的课堂提问设计中,笔者认为重视“悟读”是关键。诗歌需要丰富的联想和自我理解、领悟。

[案例](组织学生朗读《春望》)接下来老师给大家2分钟,让大家思考从这首诗中联想到什么?(注意:要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杜甫,把自己融入到诗句里的情境中,感受他当时心中所想)。

补充:之所以规定思考时间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找准思维的触点。

生1:诗人是痛苦的,因为国家灭亡了。

生2:诗人很伤心,因为和家人分离。

生3:我认为他是愤怒的,因为国家遭受了侵犯。

感想: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找准提问的切入点,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而且有利于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

三、有效提问应把握好节奏

有些教师片面认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次数和频率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试想,一堂课仅有45分钟,如果设计过多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了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控制好提问的密度至关重要。

[案例]师:诗人由看到花鸟的感时恨别,以对花鸟的描写烘托出自己此时感伤的心情,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属于哪种写法吗?

生1:衬托吧。

生2:我认为是借景抒情。

师:意思差不多了,可以换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生3:触景生情。

师:那“感时”的“时”和恨别的“别”分别指什么呢?

生1:“时”指时事”, “别”指分别。

师追问:哪位同学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的?

生2:“感时”的“时”是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恨别”的“别”是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想: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此后再引导学生诵读诗句,让学生的思维有个缓冲的时间。因为过多的问题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探讨,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四、有效提问应通过争论生成更多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设法时,应该思考是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问题的设计应该能够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使提问不仅成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也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案例]师:自从安史之变以来,到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然而战火持续不断,心中多么期盼可以收到家人的消息,在这时,一封家书莫过于 “万金”啊!这两句诗句写出了普通百姓在消息隔绝的战乱年代,等待家书的迫切心情,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正当笔者感慨万千之时,一位学生突然发言)

生: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我认为诗人迫切等待的“家书”其实隐含收复河山的期待。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非常独到,很有价值。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

生1:我同意,从“感时花溅泪”可以看出。

生2:我也同意。

生3:我不同意,我觉得杜甫不会跟妻子讨论战争的,他不会让妻子也为战事烦恼的。

师:说得多好啊!

感想:有效提问不应该一成不变,而要经得起质疑、讨论、探究。有效提问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打破常规,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杜甫诗三首教案篇12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竟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 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唐诗部分,所选诗歌短小浅显,明白如话,没有多大难度,大多考生都能读 个大概,然而对诗中关键词语及意境的理解,则因考生知识面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层面了:一般考生能读通诗句 ,稍有能力者能读懂作者心声,能力较高者除此之外还能读出诗中远近推移、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等。对不同 层次的考生而言,同样的试题在他们眼中便成了“拦路虎”或“一碟小菜”等不同的物什。就该题而言,一般 考生如何能得满分呢?我们不妨运用解题技巧,根据命题的一般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地解答这两道试题。

大家知道,人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时,往往要遵循由表及里,由先及后,由上及下,由简及繁、由此及彼的 规律,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因此,当我们局限在原题上不能得出题意时,可根据这一命题 原则沿波溯源地寻求答案(要有两个以上围绕同一母题的子题为条件)。如上述第8题中,对该诗分析不当的项 为c。这题较有迷惑度。它难就难在对“风灯”一词的理解上。诗中的“风灯”即桅灯是行业术语,因过去桅灯 外面要加上纸罩避风,故名。细想之下,由上文“江月去人只数尺”可知,其时江上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也不 会那样宁静,江月也不会那样清晰近人了。然而大多数考生不懂“风灯”这个行业术语,对命题者有意望文生 义的曲解“江风吹打桅灯”也就无从察觉、无可奈何了。而除此外,这四项乍看上去均切合题意,都没有破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急于作答,可静下心来先看下一题。在命完第8题的基础上,命题却又顺势出了考查 写法的第9题,细读第9题可知,上诗“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于是题目的破绽便出现了。这里说第二句写了“灯”景,而上题中分析这句则说写了“江风吹打桅灯”,不是 成了“风”景么?由于下文是题于表述,显然无误,因此上题选项c作为答案把握就大了,理由有三:①即刚才 分析的“风灯”的真实内涵;②全诗四句写景,一、三、四句开头第一个词“江月”、“沙头”、“船尾”都 是偏正式合成词,作为精通格律的杜甫,不可能把“风灯”当成述宾短语看待,因此只能是偏正关系,这样就 与题意吻合了;③全诗前三句写静景,第四句以动衬静,写出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a、b、d项分析一致。这 种得出答案的方法即“由下及上”法。

第9题是根据诗中的写法,在其他四首诗中找与此相同的一项。命题思路是由此及彼,扩大了诗歌鉴赏的信 息量。我们答题时不妨由彼及此地溯源而答。先具体分析“彼”即四个选项中的诗歌创作手法,然后对照题意 ,选出符合要求即“此”的答案。题目中a项一、二句以骈偶句式写登楼所见,三四句以流水句式写登楼所感。 b项一、二句用非骈偶句式写所见,三四句以流水句式写所闻。c项一、二句以骈偶句式写“江山”、“花草” 之景,三、四句又以骈偶句式写“燕子”、“鸳鸯”之物。d项一、二句用非骈偶句式写所见,三、四两句以流 水句式写渔翁独钓的画面。从这四项分析可知,c项写法一句一景且全用骈偶句式,与其他三项有所不同。这是 “彼”。再看“此”,即《漫成一首》的写法则是四句分别写了四种景物,而且一、二句三、四句分别构成对 偶,各句之间似无关联,不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类有目的等关系,这种写作方法在绝句中是有名 的“一句一绝”的格调,它起源于晋代的《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一般情况下较难把握,但写得好,不仅能使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还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使句与 句前后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画面。因其难于把握,故写此调的人不多,唐代唯杜甫喜用此律。如大家熟悉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即依此调而成,对照题意,该题答 案也是c项。这也是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首句写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次句以和煦的 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春光;第三句写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 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紧扣首句作动态描绘;第四句写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春天的温暖,在 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也紧扣首句作静态描绘。整个四句以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景构成了一幅色彩鲜 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其写法与《漫成一首》一样,体现了杜诗摹物清丽雅致,浑然无痕的 艺术风格。

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一首唐诗,一首新诗,共3个题目计9分,其分值比往年增加,约占整个卷面总分的 三分之一,可以说与词语运用、语言连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导向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二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