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部述职报告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3:26

信息部述职报告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1

我在信息调研部负责协助本部门主任处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具体的讲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

一、负责编辑《中华新能源周刊》的初稿及定稿的打印发送。

在商会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华新能源周刊》版式日臻完善,内容日渐丰富,赢得读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周刊争取到更多的读者。

二、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新闻媒体信息库等。

新能源商会刚成立不久,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基本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也常为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三、研究国内外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及趋势等。

信息研究是我们部门的主要职责,研究新能源行业的信息是我们的核心工作,研究的方式主要是研究网页信息及书面资料,辅助以外出调研。此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新能源周刊》及《2006中国新能源产业报告》上部分信息已经为我们原创知识。

四、参与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筹备工作,负责协会联络后勤服务工作。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2

一、总述

直到此时,通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斗,革命尚未成功,但已收获不少成效.在部长带领下我们部门合作完成职能范围内外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任务,鼎力相助其他部门开展的各式活动,以学院的荣誉为最高标准;而且积极团结部门自身,借助各种工作机会和文娱活动与干事密切交谈,大大增强部门凝聚力.今后也将会以网络部一贯的作风,发扬为学生服务的精神。

二、部门职能介绍

1.学院网站维护

2.团委学生会网站的制作与完善

3.学院活动相关宣传工作的技术支持

4管理学校多功能厅

三、工作述职

(一)、日常工作

网络部在过去的的时光里,在所有干事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学院所布置的工作任务,辅助学院的各大小活动顺利进行,很好的配合了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

1.实行值班制,每周例会制。

2.组织部员学习,不定期为部员提供络技术的机会,使本部部员得到新的知识。现阶段要求我们部的所有成员抓紧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软件,并不定期的抽查;提倡互动,每次开会都要求各个部员发言,谈自己的观点、想法以及建议

另我部亦与宣传部合作,对于学院部分活动相关宣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每月协助学院维护学院网站。

3.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的调控。与借用人员友好交流。

4.对外借音响做合理调控。

(二)加强部门内部建设,抓管理建章立制

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我们制定了如下的管理制度:

1.时间制度

a.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达;

b.开会时部长提前十五至三十分钟,部员提前十分钟到达;

b.对于网络信息部内部会议,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如因事不能来,必须在会前递交假条。

2.成员制度

a.各成员在工作中要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

b.各成员必须积极肯干,对工作认真负责、;

c.各成员必须言行一致,发扬团体精神,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言行规范。

d.在多功能厅值班制定管理条例。

3.工作纪律

a.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做到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b.各成员必须按时按量地完成任务。

四、收获及成果

1、物质文化建设

今年更特意开辟网络部部门视频空间,供大家一同学习交流,部门博客也随时记录着部门的成长脚印。

2、制度文化建设

首先,要确立明确的部门口号,要求每一位干事都熟悉部门目标和职能。其次,每次部门会议和部门活动要求全勤,缺席或请假者应在会后及时了解相关内容。同时,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工作及时总结并交流技术问题。第三、部门内鼓励主动学习,在部门内部形成良好的探讨技术氛围。

3.精神文化建设

提高部门凝聚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适时举行部门集体活动,如开展部门聚餐、唱歌等集体活动,增强彼此的交流。

五、结语

部门外部交流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3

2、铜仁营业部于2019年11月18日正式转为B类营业部,客户交易由钱龙自助改为网上交易。较好的完成了电脑、行情、交易系统转换,耐心的做好新系统的讲解、答疑等工作。营业部平稳、顺利转为B类营业部。

3、做好信息系统的应急、测试升级工作。严格遵守中心制定的各项制度,每个月做一次应急演习并登记,及时修改、完善应急计划,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在交易所、卫星公司、钱龙、恒生等系统的测试中,和营业部同事一起较好的完成了这项工作,及时准确的向信息中心反映测试期间发现的各种问题。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4

一、总述

直到此时,通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斗,革命尚未成功,但已收获不少成效.在部长带领下我们部门合作完成职能范围内外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任务,鼎力相助其他部门开展的各式活动,以学院的荣誉为最高标准;而且积极团结部门自身,借助各种工作机会和文娱活动与干事密切交谈,大大增强部门凝聚力.今后也将会以网络部一贯的作风,发扬为学生服务的精神。

二、部门职能介绍

1.学院网站维护

2.团委学生会网站的制作与完善

3.学院活动相关宣传工作的技术支持

4管理学校多功能厅

三、工作述职

(一)、日常工作

网络部在过去的的时光里,在所有干事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学院所布置的工作任务,辅助学院的各大小活动顺利进行,很好的配合了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

1.实行值班制,每周例会制。

2.组织部员学习,不定期为部员提供学习网络技术的机会,使本部部员得到新的知识。现阶段要求我们部的所有成员抓紧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软件,并不定期的抽查;提倡互动,每次开会都要求各个部员发言,谈自己的观点、想法以及建议另我部亦与宣传部合作,对于学院部分活动相关宣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每月协助学院维护学院网站。

3.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的调控。与借用人员友好交流。

4.对外借音响做合理调控。

(二)加强部门内部建设,抓管理建章立制

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我们制定了如下的管理制度:

1.时间制度

a.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达;

b.开会时部长提前十五至三十分钟,部员提前十分钟到达;

b.对于网络信息部内部会议,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如因事不能来,必须在会前递交假条。

2.成员制度

a.各成员在工作中要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

b.各成员必须积极肯干,对工作

认真负责;

 

c.各成员必须言行一致,发扬团体精神,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言行规范。

d.在多功能厅值班制定管理条例。

3.工作纪律

a.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做到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b.各成员必须按时按量地完成任务。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5

第一,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出资人如何激励或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尽管有效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遏制管理腐败的作用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关,但这种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于完善CEO和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CEO和执行董事的报酬如何与公司的绩效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瞩目的课题。一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长期激励则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所以,会计盈余的计量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基础之一。

第四,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尽管国际上自80年代之后,人们对资本市场监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怀疑,但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进这个有效性则仍是共识。尤其是如年代以来,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见消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资本重组的代价,广受关注。

第五,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因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作为"委托人"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笔者认为,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还与公司治理的下述层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董事会有效性的提高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真正对股东负责、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董事会成员必须在推动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会计信息。

第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标不能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与其有长期利益关系的其他人员的利益。80年代以来,美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对公司法进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保障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应有权利、维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可靠、丰富的会计信息基础上。

第三,CEO业绩目标的确定。尽管CEO的业绩目标取决于公司对CEO职位角色的认定,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CEO的业绩目标总会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业绩要素,这些业绩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会计指标予以反映,业绩实现情况也需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与CEO业绩评估不同的是,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主要在于对它们自身活动有效性的评估,而不是判断公司日常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这种评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尽管如此,这类业绩评估仍会注意到公司财务的成败,而且评估程序和披露途径也仍要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

第五,人力资本定价。人力资本定价是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报酬的确定基础。只有在对人力资本恰当定价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各种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运作。而人力资本定价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化行为,它也必须依赖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切实维护会计和审计活动的权威性,提高会计和审计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为什么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项公开性很强的行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财务会计信息更多地承担对公众的责任,因而必须严格遵从"透明性"的要求,强调信息的规范性,在性质上完全是强制性的。

第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尽管现在财务报告也强调要提供某些非财务信息,但毕竟这些非财务信息只具有补充性质。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尽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往往难以准确计量,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时对与之相关的成本与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规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认为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信息种类,企业才有可能"额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业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企业在披露问题上一定会持谨慎态度。

第五,市场和文化背景。市场和文化背景,如对信息不足与信息过剩的不同理解、对"自愿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对信息披露的数量也有直接的关系。

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财务报告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从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满足。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判断。如据吴联生博士调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认为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占60%以上。这些信息传统上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显然在现行财务报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这样,提供满足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理论的局限性,现有的管理会计系统还很难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拓展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己显得十分重要。

三、围绕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会计体系--目标构造与方法构造

(一)目标构造

1.管理会计目标所包含的两大问题。会计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会计信息向谁提供(服务对象)和提供什么(服务范围)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现行理论在这两点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务对象而言,长期的误区是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为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一般的描述是"财务会计主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会计主要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这个提法在理论上非常含糊,导致了许多歧义。最受非议的是,难道企业内部管理者不关心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人们还注意到,现在公司外部对过去认为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许多信息也十分关注。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外区分法已越来越与现实相悖。实际上从满足企业系统的最终目的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以并且应该为公司的内外部服务,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于信息披露强制性程度的差异。况且,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和质量要求,与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联系,而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笔者认为,对外财务报告和对内管理报告的称呼,不如用"强制性信息报告"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名称更为恰当。也就是说,凡按法定要求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均属于"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其他信息,则属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由企业自行决定向谁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会计的服务范围而言,西方的主流观点是:第一,为制定决策和计划提供信息,并作为管理队伍的成员参与制定决策和计划过程;第二,协助经理们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第三,激励经理和其他雇员完成组织目标;第四,计量和评价组织机构中业务活动、部门和其他雇员的绩效;第五,评价组织机构的竞争位置,并与其他经理一同保证组织在产业中的长期竞争力。这样的表述尽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领域,比如激励经理完成组织目标,但从整体上看,它还没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必须明确指出服务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双重要求。服务于公司治理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关性消失了"这一名言,当代管理会计所失去的最大相关性恰恰是没有充分关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务于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在解决现实信息需求上已显得极不适应。

2.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两个子系统的总目标可否作这样的表述: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围绕其总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都需要适当披露。

第二,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第三,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这里所言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第五,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体目标没有区分哪些是服务于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务于公司管理,因为在实务中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但管理会计必须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层次服务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

(二)方法构造

目标构造决定了方法构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构造的质量又将制约目标构造。

当前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两个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针对"公司治理"层面的手段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高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②方法之间多半是简单堆积,缺乏系统整合,与企业管理其他领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从实现公司治理职能的角度,管理会计应创造新的方法或对传统方法实施改造,以适应下列要求:①公司价值(或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②前景财务资料的编制;③内部会计和审计控制;④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业绩责任的制定;⑥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设计(包括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资本定价,等等。

至于实现公司管理职能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如预测决策、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等),主要是满足内部决策与控制、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需要。这类方法(包括理念)也同样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会计活动中贯彻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对管理会计定义的再认识

根据对管理会计目标和方法体系的讨论,有必要量新认识管理会计的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所下的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这些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管理当局服务,显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同时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征,管理会计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提供各种强制性财务报告之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目的是满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6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我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机关固定学习日的形式,认真学习了《xx文选》、《科学发展观读本》、“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实施办法》、《公司法》、《突发事件应急法》等理论和业务知识。此外,结合自己工作岗位的特点,自学了《十七大修正案学习问答》、《党建》、《先锋队》、《半月谈》、《基层党务工作手册》等书刊。撰写读书笔记近2万多字。通过学习,自己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得到改观,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从xx年4月到现职位以来,我十分珍惜这一岗位,深切地感受到委领导对我的充分信任和期望,把做好每一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锻炼提高的一个个考验,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

1、认真做好科室材料写作。圆满完成了国资委党委xx年年度发文工作,协助领导完成了纪念建党86周年表彰大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会、创建文明机关、和谐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定等方面工作汇报材料。

2、认真做好科室信息报送工作。作为党群部的信息员,我紧紧围绕科室中心工作,及时捕捉本科室信息工作动态,报送了许多及时有效的信息,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xx年年党群部被评为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我被评为xx年年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3、认真做好创建文明和谐机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文明和谐机关的创建工作基础在于平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此,我按照领导指示,平时注重对机关各项活动的资料整理,做到了分门别类、一目了然。xx年年12月通过了市级文明和谐单位组的检查验收,为国资委机关争创文明和谐机关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4、协助领导做好科室基本工作。协助领导完成了《市属企业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市属国有企业党组织换届指导意见》等文件;完成了“七一”表彰大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及其它党务工作会议的组织报到工作;完善了新发展党员的考察谈话记录、企业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等方面的档案工作;协助领导做好来访群众的接待工作。

三、爱岗敬业,自觉遵守机关规章制度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通过一年多自己的不懈努力,自己在组织管理、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做到了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去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把自己的热情体现在工作中。能够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遵守机关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了勤政、廉洁、高效,维护了国资委机关队伍的文明形象。

总结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业务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在领导及同志们的帮助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上开拓创新,努力克服不足之处,争取有更大的进步,为国资委的发展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2012年乡党委副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2012年报社外宣办述职述廉报告

2012年副县长述职述廉述责报告

2012年机关党支部书记述廉报告

2012年区地税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2012年纪检监察工作述职述廉报告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7

软件实施验收报告范文1:目前,国内软件的验收没有可参照的强制性标准,就软件测试和评价来说,参照的标准是GB/T 17544 和GB/T 16260,它们都是推荐性标准,且都是定性而非定量的标准,这样,对于软件的验收来说,存在很大的分歧和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验收办法,用于规范本校软件系统验收。

软件系统的验收可通过本校组织验收或通过第三方验收两种办法。 1、验收原则

验收参与部门:资产管理处、纪检监察、用户使用单位、专家小组或第三方验收人员;开发单位。

在软件开发合同的签订阶段就提出软件验收项目和验收通过标准的意见;在软件的需求评审阶段,仔细审阅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指出不利于测试和可能存在歧义的描述;在开发方开发完软件并经过开发方内部仔细的测试后,对完成的软件进行评审或第三方的验收测试,提供完整的错误报告提交给用户方,由用户方根据之前签订的开发合同中相应的验收标准判断是否进行验收。

2、验收项目和验收标准

2.1 验收项目 a) 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 b) 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项目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 c) 容错测试

容错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

1) 软件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是否能进行提示;

2) 软件对用户的的操作错误和软件错误,是否有准确、清晰的提示; 3) 软件对重要数据的删除是否有警告和确认提示;

4) 软件是否能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屏蔽用户的错误输入,识别非法值,并有相应的错误提示。

d) 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

1) 软件中的密钥是否以密文方式存储;

2) 软件是否有留痕功能, 即是否保存有用户的操作日志; 3) 软件中各种用户的权限分配是否合理; e) 性能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明确的软件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的准则是要满足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性能指标。

f ) 易用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的内容包括:

1) 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是否出现中英文混杂的界面; 2) 软件中的提示信息是否清楚、易理解,是否存在原始的英文提示; 3) 软件中各个模块的界面风格是否一致;

4) 软件中的查询结果的输出方式是否比较直观、合理。 g) 适应性测试

参照用户的软、硬件使用环境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规定,列出开发的软件需要满足的软、硬件环境。对每个环境进行测试。

h) 文档测试

用户文档包括: 安装手册、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对用户文档测试的内容包括: 1) 操作、维护文档是否齐全、是否包含产品使用所需的信息和所有的功能模块; 2) 用户文档描述的信息是否正确, 是否没有歧义和错误的表达;

3) 户文档是否容易理解, 是否通过使用适当的术语、图形表示、详细的解释来表达;

4) 用户文档对主要功能和关键操作是否提供应用实例; 5) 用户文档是否有详细的目录表和索引表; i)

用户有特别要求的测试

2.2

验收标准

2.2.1

软件错误的严重性等级

1:不能执行正常功能或重要功能, 或者危及人身安全; 2: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 且没有办法解决; 3: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 但存在合理的解决办法; 4:使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烦, 但不影响执行正常功能或重要功能; 5 :其它错误;

2.2.2错误与严重性等级对应表

a) 1 级错误的描述

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没有实现或错误地实现重要的功能;业务流程存在重大隐患;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自动退出系统或出现死机的情况;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对系统或数据造成破坏;在现有的软、硬建设环境下不能实现应有的功能;特殊软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危及系统和人身安全等。

b) 2 级错误的描述

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 没有实现基本功能,并且不存在替代办法;没有实现重要功能中的部分功能,并且不存在替代办法;业务流程衔接错误;密钥以明文方式存储;没有留痕功能;用户的权限分配不合理;在现有的环境下,不能实现部分功能且没有替代方案;没有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c) 3 级错误的描述

这一级的错误是与第2 级别的错误相对应的,而第3 级错误则存在替代方法;对误操作或错误操作没有提示,导致非法数据进入数据库。

d) 4 级错误的描述

这一级别的错误通常为易用性方面的错误。比如界面不友好、前后风格不一;中英文混杂;查询结果输出不直观等。

e) 5 级错误的描述

通常为文档方面的错误,如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维护手册中的描述错误。 其次,对发现的每一个错误都要确定相应的严重性等级,如表2 中的说明。

全部改正方可;如错误的级别和数量在合同可接受的范围外,用户方认为软件不可验收,要求开发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整改软件, 提交给软件评测中心再次进行完整的验收测试。

2.2.2

验收标准

1) 测试用例不通过数的比例< 1.5 %; 2) 不存在错误等级为1 的错误; 3) 不存在错误等级为2 的错误; 4) 错误等级为3 的错误数量≤ 5; 5) 所有提交的错误都已得到更正; 2.3 验收标准的详细说明

验收项目的划分参照GB/T 16260 标准。在该标准中,将软件的质量特性分为6 大特性、21 个子特性,而对于具体的软件,并非都要进行这21 个特性的测试和评价。本文选取的是最通用的子特性部分,针对各种不同的软件,可以对验收项目进行剪裁或扩充。

需要制定的验收标准,即每一级别的错误量的可接受范围。一般来说,不允许存在1 级和2级错误,而3 级错误的数量则可按本标准确定或由用户方和开发方根据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商定,并在软件开发合同中明确地列出。

在软件验收测试中, 测试的依据包括软件的投标文件、开发合同、需求规格说明书, 同时还包括特定软件的相关行业标准(这些行业标准应在开发合同中明示出来)。

在进行第三方的验收测试后,软件评测中心将发现的所有错误进行总结和归纳, 并提交完整的错误报告,在错误报告中包括每一级别的错误数量和错误清单(所有的错误都需经过用户方和开发方的确认)。

用户方根据错误报告中每一级别的错误数量和错误清单与软件开发合同中的验收标准进行对照,如错误的级别和数量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可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用户方认为软件可以验收,但要求开发方对错误报告中的所有错误进行整改,并提交给软件评测中心进行回归测试,确认错误报告中的所有错误全部改正方可;如错误的级别和数量在合同可接受的范围外,用户方认为软件不可验收,要求开发方在

规定的时间内全面整改软件,提交给软件评测中心再次进行完整的验收测试。

3、验收资料

(1)工程立项批准文件 (2)项目验收申请报告; (3)工程招标书 (4)工程投标书 (5)工程施工中标通知书 (6)工程施工合同(含预算表) (7)软件需求说明书; (8)概要设计说明书;

(9)数据及数据库设计要求说明书; (10)详细设计说明书; (11)操作手册; (12)用户手册

(13)项目用户评价过程意见; (14)软件接口规范; (15)原代码或安装盘; (16)专家组要求的其他材料 4、其他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该进行安装测试、压力测试和数据恢复测试。若进行子系统验收或部分验收,可参照以上方法和资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参考文献:

GB/T 17544 ;GB/T 16260;《软件验收标准探讨》

{项目名称}

验收报告

{日期}

目 录

§1 项目基本情况....................................................§2 项目进度审核....................................................2.1 项目实施进度情况 2.2 项目变更情况 2.3 项目投资结算情况

§3 项目验收计划....................................................3.1 项目验收原则 3.2 项目验收方式 3.3 项目验收内容

§4 项目验收情况汇总................................................4.1 项目验收情况汇总表 4.2 项目验收附件明细 4.3 专家组验收意见

§5 项目验收结论....................................................5.1 开发单位结论 5.2 建设单位结论

§6 附件............................................................6.1 附件一:软件平台验收单 6.2 附件二:功能模块验收单 6.3 附件三:项目文档验收单 6.4 附件四:硬件设备验收单

§1 项目基本情况

§2 项目进度审核2.1 项目实施进度情况

2.2

项目变更情况2.2.1 项目合同变更情况

{记录合同变更情况}

2.2.2

项目需求变更情况

{记录需求变更情况}

2.3

项目投资结算情况

§3 项目验收计划3.1 项目验收原则

1、审查提供验收的各类文档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审查文档是否齐全、合理;

2、审查项目功能是否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要求; 3、审查项目有关服务指标是否达到了合同的要求; 4、审查项目投资以及实施进度的情况;

5、对项目的技术水平做出评价,并得出项目的验收结论。

3.2

项目验收方式

{记录项目验收的组织方式和参与验收工作的人员情况}

3.3

项目验收内容

1、硬件设备验收;

2、软件平台验收; 3、应用系统验收; 4、项目文档验收;

5、项目服务响应(如售后服务、问题相应等方面)验收。

§4 项目验收情况汇总

4.1

项目验收情况汇总表

4.2

项目验收附件明细

1、软件平台验收单(见附件一)。

2、功能模块验收单(见附件二)。

3、项目文档验收单(见附件三)。

4、硬件设备验收单(见附件四)。

4.3

专家组验收意见

§5 项目验收结论5.1 开发单位结论

5.2

建设单位结论

§6 附件6.1 附件一:软件平台验收单

验收人: 验收时间:

6.2

附件二:功能模块验收单

验收人: 验收时间:

6.3

附件三:项目文档验收单

验收人: 验收时间:

6.4

附件四:硬件设备验收单

验收人: 验收时间:

软件实施验收报告范文2: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本科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 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 综合楼506室 计Z1102 学号: 宁高琴 崔冬华 2013年 9 月23 日

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系统简介

假设学校共有教职工约1000人,10个行政部门和8个系部。每个月20日前各部门(包括系、部)要将出勤情况上报人事处,23日前人事处将出勤工资、奖金及扣款清单送财务处。财务处于每月月底将教职工的工资表做好并将数据送银行。每月初(3日前)将工资条发给各单位。若有员工调入、调出、校内调动、离退休等数据变化,则由人事处通知相关部门和财务处。

一.系统可行性研究

主要功能:月工资发放和处理、标准工资库维护、临时工资发放、查询与系统维护和系统帮助。用户可以查询每月工资奖金发放扣除等详细细节变化状况。性能要求:方便、快捷、有效地完成工资发放的各项任务,在工资数据统计和报表打印等方面,具有准确率高、速度快等特点。系统的输入 输入所有职工的标识,如职工的姓名、工号、所在部门、各项应发的金额和各项应扣的金额。

系统的输出 输出各种报表、上报的文件和上报的磁盘。

安全与保密要求:本系统在使用前必须正确输入密码,否则系统将不能运行。进入系统后,要想修改密码或对系统的一些信息进行修改,也必须输入高级用户密码,对数据库中的关键数据应该要求保密。服务器的管理员享有对工资数据信息库的管理与修改。用户只享有对信息的查询和部分信息修改(如个人信息)。

完成期限:预计六个月。

开发目标:本系统开发目标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人力与设备费用的相对减少;数 据处理速度的提高;数据统计精度的和准确率的提高。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2.3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客户调查:通过对客户调查,了解和认知客户对软件产品的需求,按照客户的要求不仅要实现月工资发放,而且要实现临时的工资发放,同时还要有数据库备份。GZGL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月工资发放和处理、标准工资库维护、临时工资发放、查询与系统维护和系统帮助。

(2)同类产品调查:通过对市场中相关或同类产品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工资管理系统大体上都应该实现工资的统计、汇总、报表打印等功能。

三 技术可行性

1.简要描述

工资管理系统采用常规的数据库处理方法,根据工资信息管理的特点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如对工资发放项目的修改、人员的增删、工资数据的添加和修改、工资的统计、工资的汇总、临时发放工资的管理、上报文件和磁盘、打印等给予了优化。

2.与现有系统的优越性比较

工资管理系统有利于工资发放的统一、有效管理。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相比,占据空间小、易于统计工资总额、易于更新、易于数据备份;与其它工资系统相比,该系统实现了对不同类型职工的工资发放,系统功能比较全面,而且价格也比较合理。

工资管理系统具有高效率的系统灵活性。当修改工资库中某个职工的工资情况或者修改某个工资发放项目时,只需在工资数据编辑状态下对该职工的工号进行锁定,或者对某个工资项目进行锁定,即可对锁定的项目进行修改,而对其它的人员或项目无权修改,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工资管理系统能够较好保证数据库的安全。用户可以对后台数据库进行加密,同时还可以给系统设定密码。

四 经济可行性

1.支出

(1)基本投资。硬件设备:PC机;软件:Windows98/Windows2000/_p/7,Delphi 7,sql 2000/2005;

(2)其他一次性支出,主要是软件设计和开发费用。软件设计开发过程当中,投入设计和开发费用包括:购买书籍的资金500元;正版dephi7安装盘50元;需求分析的费用为3300元(其中包含技术开发上的花销、生活花销等)。以上的费用共计4000元。

(3)经常性支出,主要是软件后期维护费用。软件开发完毕后投入使用时,对软件产品进行的后期软件维护所需要支出的费用。

2.效益

本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投资和办公费用的开销,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投入使用将获得的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直接效益主要体现在:原来4人/周工作量将只须1人/周完成;间接效益体现在:减少支付3人工资(1200元/人月),共计3600元/月。

3.投资回收周期

根据经验的算法,当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出支出的累计数的时候,就是投资 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4000元/(3600元/月)=1.11月(因软件未交付使用,故未将软件的

后期维护费用计入)。

五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将不会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不会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

法律因素

所有软件都选用正版.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

合同制定确定违约责任.

六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工资发放策略、管理流程和操作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软件人员要求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员,系统管理员要求由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所有人员都要经过本公司培训.

管理人员也需经一般培训.

经过培训人员将会熟练使用本软件.

两名系统管理员,一名审计员将进行专业培训,他们将熟练管理本系统.

本系统定位于各高校,也可以适用于各中小型企业。运用此系统进行工资管理,给各院校教职工带来极大的方便。

作为本产品的使用者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可以熟练得使用window操作系统所提的各种功能。

数据库管理要求具有专业水平的数据库管理员,而且要经过我们的专门培训。

我们会在售出后长期提供软件维护免费服务,以便用户在软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新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是充分得考虑工作人员对工资的易于管理,管理者方便查询职工的个人基本信息效率。从而能完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如今的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连小学生都会上网了,我的系统是利用微软自带的IE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平台,只要上过网的朋友就很方便操作,而且本系统有友好的用户界面、有良好的安全性设置、有详细的操作说明书,这样更使各类用户很快地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1.2

定义

专门术语:职工基本信息表(Basic)

职工出缺勤信息表(Attendance )

职工工资信息表(Salaries)

2.总体设计

3.2.1需求概述

本软件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太原理工大学的财务处和人事处,各系部。

各系部的主要任务是在每个月20日前各部门(包括系、部)要将出勤情况上报人事处(各系部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数据的输入);

而人事处将出勤工资、奖金及扣款清单送财务处(人事处在这里对各系部送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应得出数据的处理结果;

财务处于每月月底将教职工的工资表做好并将数据送银行,每月初(3日前)将工资条发给各单位,(财务处在这里对数据起一个网关过滤的作用,主要起一个审批作用,负责接受成型的工资数据和审批然后向银行提交成型数据,最后打到发放工资的目的。

另外,人事变动的数据是由人事处接受并修改,最后同意传达给财务处和相关部门。

2.2软件结构

则根据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得出软件的功能结构模块图

2.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表设计

职工基本信息表

职工出缺勤信息表

职工工资信息表

2.4

对应的数据字典与E-R图:

1静态数据:职工基本信息,职工出缺勤信息

.2动态数据

输入数据:职工基本信息,职工工资信息,出勤工资,奖金,扣款清单,职工出缺勤信息;输出数据:职工基本信息,职工工资信息,职工标准工资信息,职工工资条,职工出缺勤报表

.3数据库介绍

职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包括职工的工号,姓名,所属系别,职位职工出缺勤信息数据库:包括职工的工号,姓名,应出勤次数/月,实际出勤次数/月,缺勤次数,缺勤原因;职工工资信息数据库:包括职工的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原始奖金,缺勤金,实际工资;

则得DFD如下:

4数据词典:

数据项:

数据项名:工号

别名:TNo,

简述:所有职工的编号

类型:CHAR

长度:10

取值范围及含义:

第1位:3 (代表安工科) 第2?3位:0_(入学校年份) 第4-5位:__( 所属系部) 第5-10位:( 所在系部内的编号)

数据项名:姓名

别名:NAME

简述:所有职工的姓名

类型:CHAR

长度:8

取值范围及含义:

第1-8位:(姓名,2~4字)

数据项名:所属系别

别名:DEPARTMENTS

简述:职工所属的部门

类型:CHAR

长度:20

取值范围及含义: 具体的部门名称

数据项名:职位

别名:JOBS

简述:职工所在该部门的具体职位 类型:CHAR

长度:20

取值范围及含义: 具体的职位名称

数据项名: 应出勤次数/月

别名:SHOULD

简述:按工作表每个月应出勤的次数 类型:INT

长度:2

取值范围及含义:次数

数据项名: 实际出勤次数/月

别名:ACTUAL

简述:实际每个月应出勤的次数

类型:INT

长度:2

取值范围及含义:次数

数据项名: 缺勤次数

别名:MISSNUM

简述:每个月应缺勤的次数

类型:INT

长度:2

取值范围及含义:次数

数据项名: 缺勤原因

别名:REASON

简述:缺勤的具体原因

类型:CHAR

长度:50

取值范围及含义:缺勤的大致原因

数据项名: 基本工资

别名:JIBENGONGZI

简述:由工龄和职位规定的基本工资 类型:INT

数据存储:

缺勤原因

长度:5 取值范围及含义:金额数目 数据项名: 原始奖金 别名:YUANSHIJIANGJIN 简述:由工龄和职位规定的原始奖金 类型:INT 长度:5 取值范围及含义: :金额数目 数据项名:缺勤金 别名:QUEQINJIN 简述:由缺勤次数所得的应扣金额数目 类型:INT 长度:5 取值范围及含义:金额数目 数据项名:实际工资 别名:SHIJIGONGZI 简述:每月实际得到的工资数金额数目 类型:INT 长度:5 取值范围及含义:金额数目 文件名: 职工基本信息数据库 别名: 基本信息表 简述: 存放职工基本信息 组成:包括职工的工号+姓名+所属系别+职位 组织方式:索引文件,以工号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 要求能够立即查询 文件名: 职工出缺勤信息数据库 别名: 出缺勤信息表 简述: 存放职工基本信息 组成:工号+姓名+应出勤次数/月+实际出勤次数/月+缺勤次数+组织方式:索引文件,以工号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 要求能够立即查询 文件名: 职工工资信息数据库 别名: 工资信息表 简述: 存放职工工资信息 组成: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原始奖金+缺勤金+实际工资

组织方式:索引文件,以工号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 要求能够立即查询

数据流:

数据流名:职工基本信息

别名: 无

简述: 职工的各项属性信息

来源: 各系部

去向: 加工1.1“职工信息的输入并整理存储”

组成: 工号+姓名+性别+所属系部+职位

数据流量:一般:1次/学期

高峰值:职工出现异动1000次/天

数据流名:出勤工资,奖金,扣款清单

别名: 无

简述: 人事处的对职工出勤信息的整理结果

来源: 人事处

去向: 加工2.1“职工工资信息生成”

组成: 出勤工资+奖金+扣款清单

数据流量:一般:1次/月

高峰值:1次/月

数据流名:职工工资信息

别名: 无

简述: 生成的职工工资信息

来源: 加工2.1

去向: 加工2.2“财务处职工工资信息整理发送”

组成: 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原始奖金+缺勤金+实际工资

数据流量:一般:1次/月

高峰值:1次/月

数据流名:职工标准工资信息

别名: 无

简述: 生成的标准工资信息

来源: 加工2.2

去向: 银行

组成: 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原始奖金+缺勤金+实际工资

数据流量:一般:1次/月

高峰值:1次/月

数据流名:职工工资条

别名: 无

简述: 针对系部的工资条

来源: 加工2.2

去向: 各系部

组成: 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原始奖金+缺勤金+实际工资

数据流量:一般:1次/月

高峰值:1次/月

E-R图如下:

3.程序描述

3.1功能

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信息输入:用于采集职工的职工的工号,姓名,所属系别,职位

2)建立职工基本信息表:为三个子系统提供数据源

3)职工基本信息查询:实现查询功能

4)职工基本信息修改:

a.写修改职工基本信息:对职工信息异动进行修改

b.发送提示信息至其他部门:将异动报告提交给使用该表的其他部门

职工出勤信息管理子系统:

数/月,缺勤次数,缺勤原因

2)职工出缺勤信息查询:实现查询功能

3)职工出缺勤信息表的建立:为职工工资管理子系统提供数据源

职工工资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工资信息读取:为实际工资奖金计算提供数据源

2)职工实际工资奖金计算:得出实际工资

3)标准工资信息与银行之间的双向传输:向银行提供标准工资信息,银行提供资金异动信息

4)工资条对各部门的发放:向各个部门传输标准工资信息

3.2性能

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信息输入:数据输入,存储

2)建立职工基本信息表:数据集中

3)职工基本信息查询:数据查询

4)职工基本信息修改:

a.写修改职工基本信息:数据修改

b.发送提示信息至其他部门:数据读出

职工出勤信息管理子系统:

1)职工出缺勤信息输入:数据输入,存储

2)职工出缺勤信息查询:数据查询

3)职工出缺勤信息表的建立:数据集中

职工工资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工资信息读取:数据读出

2)职工实际工资奖金计算:数据加工

3)标准工资信息与银行之间的双向传输:数据读出,输入

4)工资条对各部门的发放:数据读出

3.3输入项目

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信息输入:职工的工号,姓名,所属系别,职位

2)建立职工基本信息表:无

3)职工基本信息查询:存储在表中的任一数据

4)职工基本信息修改:

a.写修改职工基本信息:新数据(职工基本信息)

b.发送提示信息至其他部门:异动提示报告职工出勤信息管理子系统:/月,缺勤次数,缺勤原因

2)职工出缺勤信息查询:存储在表中的任一数据

3)职工出缺勤信息表的建立:

无职工工资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工资信息读取:职工的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原始奖金,缺勤金,实际工资

2)职工实际工资奖金计算:职工出缺勤信息,职工基本工资信息

3)标准工资信息与银行之间的双向传输:标准工资信息

4)工资条对各部门的发放:标准工资信息

3.4输出项目

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信息输入:职工基本信息表

2)建立职工基本信息表:职工基本信息表

3)职工基本信息查询:查询目标

4)职工基本信息修改:

a.写修改职工基本信息:新数据(职工基本信息)

b.发送提示信息至其他部门:异动提示报告

职工出勤信息管理子系统:

1)职工出缺勤信息输入:职工出缺勤信息表

2)职工出缺勤信息查询:查询目标

3)职工出缺勤信息表的建立:职工出缺勤信息表

职工工资管理子系统:

1)职工基本工资信息读取:职工基本工资信息表

2)职工实际工资奖金计算:标准工资信息

3)标准工资信息与银行之间的双向传输:标准工资信息

4)工资条对各部门的发放:标准工资信息

3.6详细设计

则根据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分析可得程序的流程图为

3.7测试要点

对于职工基本信息模块:测试的要点是针对职工基本信息属性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以及对数据库的同步更新

对于职工出缺勤模块:测试的要点是针对职工出缺勤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对数据库的同步更新,以及对缺勤次数的触发器的运算职工工资信息表:测试的要点是针对职工工资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对数据库的同步更新,以及对缺勤金和实际工资的运算

5.功能模块的测试

选取职工出缺勤信息管理进行操作。

1.首先,添加职工的基本信息:

工号:3040766666

姓名:张三

应出勤:30

实出勤:25

在相应的EDIT框中添加进入此类信息,点击保存。

在职工出缺勤管理界面进行浏览操作,发现信息已经成功保存,并可以浏览到。

2.错误测试:同样输入一组值。

其值完全同上,唯一区别的是不对工号的内容不输入,其他都输入。然后点击保存。发现系统提示出错信息,无法成功保存信息。原因分析:对于设为主键的属性值,在数据库表中是不可以为空的。在添加信息中,注意不能缺少对主键的设置。

3.对于数据库的检查:对于数据库中的表的一些属性值,比如缺勤次数,是采取触发器进行输入的。

在每输入一组应“出勤次数/月“和 “实出勤次数/月”,对应的属性缺勤次数将得到更新。在数据库表中检查并得到验证。

软件实施验收报告范文3:一、项目基本信息

二、验收目的

目的在于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与测评,检验乙方提供的软件系统是否遵循软件开发标准的要求,检验各项指标与功能是否与合同要求相吻合。

三、验收范围

验收范围以双方签订的技术开发合同所描述的内容为准。具体如下:

1、项目技术目标________系统可支持4个人工座席客户端,实现_____功能。

2、项目技术内容

(1)、研究设计_______系统,系统可支持4个人工座席客户端;实现。。。。;

(2)、硬件平台建设:包括研华工控机 1套;客户端主机DELL台式机10套,DELL笔记本3套;三汇语音卡1套;SONY DSLR-A230L数码相机1套;D-Link 24口 网络交换机1套。

项目于2010年11月开始组织建设,在甲乙双方密切配合下,项目进展顺利,乙方按合同完成了___硬件平台建设、软件系统平台开发、数据库建设、系统培训、技术支持等工作,系统于201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系统正常运行。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8

一、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根据当代企业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出资人如何激励或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尽管有效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遏制管理腐败的作用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关,但这种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于完善CEO和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CEO和执行董事的报酬如何与公司的绩效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瞩目的课题。一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长期激励则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所以,会计盈余的计量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基础之一。

第四,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尽管国际上自80年代之后,人们对资本市场监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怀疑,但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进这个有效性则仍是共识。尤其是如年代以来,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见消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资本重组的代价,广受关注。

第五,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因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作为"委托人"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笔者认为,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还与公司治理的下述层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董事会有效性的提高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真正对股东负责、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董事会成员必须在推动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会计信息。

第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标不能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与其有长期利益关系的其他人员的利益。80年代以来,美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对公司法进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保障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应有权利、维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可靠、丰富的会计信息基础上。

第三,CEO业绩目标的确定。尽管CEO的业绩目标取决于公司对CEO职位角色的认定,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CEO的业绩目标总会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业绩要素,这些业绩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会计指标予以反映,业绩实现情况也需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与CEO业绩评估不同的是,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主要在于对它们自身活动有效性的评估,而不是判断公司日常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这种评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尽管如此,这类业绩评估仍会注意到公司财务的成败,而且评估程序和披露途径也仍要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

第五,人力资本定价。人力资本定价是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报酬的确定基础。只有在对人力资本恰当定价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各种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运作。而人力资本定价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化行为,它也必须依赖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切实维护会计和审计活动的权威性,提高会计和审计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为什么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项公开性很强的行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财务会计信息更多地承担对公众的责任,因而必须严格遵从"透明性"的要求,强调信息的规范性,在性质上完全是强制性的。

第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尽管现在财务报告也强调要提供某些非财务信息,但毕竟这些非财务信息只具有补充性质。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尽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往往难以准确计量,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时对与之相关的成本与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规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认为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信息种类,企业才有可能"额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业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企业在披露问题上一定会持谨慎态度。

第五,市场和文化背景。市场和文化背景,如对信息不足与信息过剩的不同理解、对"自愿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对信息披露的数量也有直接的关系。

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财务报告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从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满足。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判断。如据吴联生博士调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认为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占60%以上。这些信息传统上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显然在现行财务报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这样,提供满足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理论的局限性,现有的管理会计系统还很难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拓展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己显得十分重要。

三、围绕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会计体系--目标构造与方法构造

(一)目标构造

1.管理会计目标所包含的两大问题。会计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会计信息向谁提供(服务对象)和提供什么(服务范围)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现行理论在这两点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务对象而言,长期的误区是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为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一般的描述是"财务会计主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会计主要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这个提法在理论上非常含糊,导致了许多歧义。最受非议的是,难道企业内部管理者不关心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人们还注意到,现在公司外部对过去认为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许多信息也十分关注。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外区分法已越来越与现实相悖。实际上从满足企业系统的最终目的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以并且应该为公司的内外部服务,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于信息披露强制性程度的差异。况且,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和质量要求,与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联系,而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笔者认为,对外财务报告和对内管理报告的称呼,不如用"强制性信息报告"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名称更为恰当。也就是说,凡按法定要求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均属于"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其他信息,则属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由企业自行决定向谁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会计的服务范围而言,西方的主流观点是:第一,为制定决策和计划提供信息,并作为管理队伍的成员参与制定决策和计划过程;第二,协助经理们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第三,激励经理和其他雇员完成组织目标;第四,计量和评价组织机构中业务活动、部门和其他雇员的绩效;第五,评价组织机构的竞争位置,并与其他经理一同保证组织在产业中的长期竞争力。这样的表述尽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领域,比如激励经理完成组织目标,但从整体上看,它还没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必须明确指出服务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双重要求。服务于公司治理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关性消失了"这一名言,当代管理会计所失去的最大相关性恰恰是没有充分关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务于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在解决现实信息需求上已显得极不适应。

2.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两个子系统的总目标可否作这样的表述: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围绕其总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第二,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第三,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这里所言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第五,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体目标没有区分哪些是服务于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务于公司管理,因为在实务中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但管理会计必须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层次服务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

(二)方法构造

目标构造决定了方法构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构造的质量又将制约目标构造。

当前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两个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针对"公司治理"层面的手段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高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②方法之间多半是简单堆积,缺乏系统整合,与企业管理其他领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从实现公司治理职能的角度,管理会计应创造新的方法或对传统方法实施改造,以适应下列要求:①公司价值(或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②前景财务资料的编制;③内部会计和审计控制;④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业绩责任的制定;⑥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设计(包括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资本定价,等等。

至于实现公司管理职能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如预测决策、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等),主要是满足内部决策与控制、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需要。这类方法(包括理念)也同样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会计活动中贯彻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对管理会计定义的再认识

根据对管理会计目标和方法体系的讨论,有必要量新认识管理会计的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所下的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这些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管理当局服务,显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同时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征,管理会计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提供各种强制性财务报告之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目的是满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从管理会计定义的讨论,还可以引出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对"财务报告"名称的质疑。如上所述,当今会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实际上已不再局限于财务范畴。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的《论改进企业报告》,概括了用户所需信息的五种类型,即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预测信息、关于股东和管理部门的信息、公司的背景。同显然已经无法用"企业财务报告"的名称来囊括所有这些内容。因此,本人认为将来可以用较有容纳力的"企业经济报告"来代替财务报告的称谓。企业经济报告包含由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全面收益表四组成的"核心报表"(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主要提供基本财务信息),以及由企业基本概况、分部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和特殊管理会计报告等构成的"报告"(大体上属"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提供扩充的企业经济信息)。这样既可满足企业报告的多种目标,报告的提供也比较便利。尽管遵从习惯,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沿用"企业财务报告"的称呼,但其内涵实际上已在发生变化,今后势必会发生更多变化。版权所有

第二,对财务报告提供机构的认识。单靠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部显然己无法完成当今信息披露的所有需要,目前财务部的职能实际上已接近于一个综合信息部。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是设立一个职能较门的机构,比如称之为"信息部"(包容现行财会部门的职责)。也可考虑按不同的功能分设财务部和综合信息部,将一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交由综合信息部来执行,但这总不如单由一个部门来运作更有效率。若企业内仍沿用财务部的设置和名称,则应明确其职能已不再局限于提供"纯"财务信息,同时其他职能部门也必须有清晰的责职和程序来配合财务部的信息披露工作。否则,"财务部"这样一个职能复杂、任务繁重的机构,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信息披露方面的任务,将会越来越困难。

第三,对管理会计原则的认识。管理会计系统中引进公司治理这个理念后,对传统的些管理会计原则需要有新的认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管理会计活动不能按过去理解那样通常可以不考虑会计标准,否则管理会计信息无法满足公司治理层面的需要;二是不同层次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时是有矛盾的,比如同样是运用在管理决策上的信息,董事会与CEO对稳健原则的要求就可能不一致。

第四,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论"的认识。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一直存在"融合论"与"分立论"两种观点。作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原本就甚为密切,从理论上说,在一个企业里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也许多年以后,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使企业只要采集和提供源数据,至于信息的筛选、加工和分析完全可由信息使用者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自行操作完成,到那时就不再需要学者煞费苦心地去区分哪些是财务会计信息、哪些是管理会计信息了。但是,至少目前还无从实现这样的理想,信息的提供还只能以成品形式而不是原料形式。同时,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目前财务会计不仅不可能包容管理会计,而且还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信息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分支既不是完全分立的(如在原始数据的采集方面),也还无法完全独合(如在信息报告方面)。"管理会计报告"或称"非强制性信息报告"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会处于独立存在的状态。

四、推进管理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途径

要完成管理会计体系的拓展和改革,任务艰巨,有关理论也远末成熟。关于推进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途径,本文不再重复诸如管理会计职业化、创办管理会计专业刊物、在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中普及管理会计知识等在会计界已形成共识的意见,仅阐述以下三点想法: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9

2012年初中数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2012年集团公司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2012年度校长个人述职报告

2012年学生社团联合会述职报告

2012年教研院教研人员述职报告

银行某支行副行长2010述职报告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10

2012年初中数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2012年集团公司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2012年度校长个人述职报告

2012年学生社团联合会述职报告

2012年教研院教研人员述职报告

银行某支行副行长2010述职报告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11

其次是述职报告的结构,这部分一定要清晰而明了,它可以增加领导的注意力,具体汇报内容又可以分为前言、岗位工作回顾、岗位发展展望、后续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前言主要是对自己整体任职工作状况及发展方向的评估,更是对当前工作职位的认识,在这一部分一定要简明扼要,切要注意避免“独占风头”,把市场的成绩全部归功于自己,一定要体现出“成绩是在领导及公司的支持下取得的”;岗位工作回顾是真正向领导展示自己销售业绩的部分,内容一定要简而精,既要将自己的销售业绩罗列出,又要清晰明了而不罗嗦,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学会归类阐述,并按类寻找代表性销售业绩进行陈述;另外这一部分还应当包括“市场问题及自我检讨”,人无完人,市场也绝对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市场,我们的销售管理工作也就自然要存在一定的缺失,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述职报告显得真实,但这一部分的阐述一定要体现自己对市场及个人问题逐渐纠正、自我提升的过程;第三部分岗位工作展望,主要是针对自己在市场回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全解决方案以及自己在岗位提升方面的思路与见解,以向公司领导传达自己胜任当前职位乃至更高职位的能力;最后,后续部分是自己树立的目标,是给领导看的,这是表决心的部分,可以以具体的岗位目标来陈述也可以以几句工作口号来阐述。

再次,选择一个非常合适的名字能够使你的述职报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应当避免直接使用“述职报告”以及“个人总结”之类的字眼,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如果使用“××区域××期间个人生意回顾”效果会更好一点,而且能够显示出个人营销功底的扎实性与专业性,另外再给你的述职报告加上一个合适的副标题,那效果自然就不用提了。

信息部述职报告篇12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一直是西方法律界和会计界的热门议题。而我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才刚刚开始,相应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从我国目前对违规事务所的处理看,主要是行政处罚。除了验资诉讼涉及到民事赔偿外,证券市场中各违规事务所,尚很少涉及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对于投资公众来说,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如何保护其经济利益。如果不追究民事责任,不管对事务所的惩罚多严重,都不会挽回其遭受的经济损失,也很难增强其投资信心。其实,从各国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已是一种主流。

二、虚假审计报告认定的法律标准

虚假报告的认定标准是明确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会计界与法律界的诉讼争议中存在分歧与困惑的焦点所在。因为各自职业特点的限制及相互的不了解,对以哪种标准来衡量审计报告的可否信赖,注册会计师和法律专家难以达成共识。

从会计界的观点来看,判定虚假审计报告主要依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按照《注册会计师法》第22条的规定,判断审计报告是否虚假的关键是看其是否严格遵循了执业准则、恪尽职守。从该条可以推导出:如果存在严格遵照执业准则也不能发现的错弊,则注册会计师依照本法规定已经尽到了应有的专家注意义务,不再承担法律责任,换言之,审计报告就不是虚假的。按照《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8条和第9条、《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七号——审计报告》以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八号——错误与舞弊》的规定,会计界对审计报告的真实与否的界定主要是从审计程序角度来认定的。认为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有的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与舞弊。由于审计技术本身的一些特点,如抽样审计、重要性判断的运用,以及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而确定的对其依赖程度等,使得注册会计师即使恪守执业准则,也不能保证发现公司所编制财务报告中全部的虚假或隐瞒之处,也就是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没有错弊,但只要仍在审计重要性标准控制之下,不会影响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就不影响审计意见的客观公正性。即使因第三方经济利益受损而发生诉讼,也只能由被审计单位承担会计责任。也即判定审计报告虚假的关键是:①执业过程没有恪守执业准则;②不符合审计重要性要求。

不过,公众常常认为,虚假报告就是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那么多前提条件。法律界也有许多专家对此不理解,认为法律着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只要结果存在与事实的不符,就应该认定为虚假报告。因此对注册会计师一再以行业准则来解释不能接受,认为注册会计师所强调的执业过程真实合法在法律上不能构成抗辩理由。

在各国法律界的研究及司法实践中,对“虚假报告”的内涵,有这样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即构成法律客观要件的虚假陈述应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内容上存在虚假陈述,二是虚假陈述具有重大性。我国在《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中首次确定性地使用了“虚假陈述”一词,其含义涵盖证券公开文件披露的各种不当行为,包括不实陈述、遗漏和误导三种。不实陈述指在信息公开文件中作了“明知不实”或对事实作出错误评价的陈述;遗漏指完全或部分地不公开法定公开事项,或者没有合理根据而不公开法定事项以外的事项;误导性陈述则指公开的事项虽为事实,但由于陈述存在缺陷而使公众产生多种理解,可能形成与事实完全不同的理解。关于重大性问题,目前在法律界依然是一个探讨中的问题,定量性的标准很难找到。但从定性上来讲,大家一般比较认可美国证券法的观点,即能够影响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且该信息已经决定性地改变了投资者所获得信息的组合。将该问题延伸至审计报告的认定上,即认为虚假报告的判断标准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审计报告及所附财务报告资料存在虚假陈述内容(存在虚假陈述),二是该虚假陈述足以影响报告使用者据以进行营运决策(虚假陈述具有重大性)。笔者认为,将“存在虚假陈述内容且该内容可能导致报告使用者错误决策”列为认定报告是否虚假报告的法律要件,是符合法理的。

那么审计重要性与法律判定标准“重大性标准”之间有什么异同呢?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的规定,审计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对特定的被审计单位,判定的审计重要性越低,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而相应的审计风险就越高。对审计重要性的运用,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根据对客户的初步评价进行的职业判断和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根据收集到的客观数据进行的适当调整。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合理与否一部分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另一部分取决于是否尽到了合理的专家注意义务。如果这两者均能恪守,则不可能出现导致报告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的虚假信息,除非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资料中存在掩饰很好的虚假,而后者则不是注册会计师所能控制的。

从审计重要性和法律重大性的涵义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处。二者从概念上是一致的,均认为可能影响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信息是重要(或重大)的,也是判断报告是否可认定为虚假报告的要件之一。不同的是,审计重要性是贯穿于审计始终的,是在财务报告到达公众之前,由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公允性进行鉴证,对审计重要性判断得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而法律重大性标准则相对确定一些,它是在财务报告已经到达使用者且已经发生争议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指标。此时发生虚假陈述的信息是什么已很清晰,报告使用者据以进行的决策也已经明确,判断该信息的重要性是否足以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决策相对要客观与简单一些,法律重大性标准更注重的是结果。但法律重要性标准依然是一个主观判断,其中依然蕴涵财会技术要求,对这种判断的作出还需要参考审计重要性。从这一意义来说,如果法律重大性与审计重要性一致,则审计报告依然是客观公允的,不构成虚假报告;如果法律重大性与审计重要性不一致,说明注册会计师或是职业能力不够、或是未能恪尽职守,报告构成虚假报告。由此,我们对虚假报告的认定标准的讨论可以下一个结论,即虚假报告的认定有两个法定要件:其一,报告涉及内容存在虚假性陈述;其二,虚假陈述存在重大性。

三、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报告的法律责任性质分析

法律责任的性质取决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在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是明确的委托合同关系。如果虚假报告损害的是客户的经济利益,则注册会计师应负违约责任,在这一点上,争议不大。在注册会计师与第三方利益关系人(即财务报告使用者)之间的法律责任的性质问题上,各国学者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所采用的主流法律构成是“将确认为纯粹财产损失的违约责任的保护扩及第三人”,同时也利用良俗违反的侵权责任作为补充。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认为专家出具虚假报告对第三方是一种侵权行为,专家对第三方负有信赖义务,该义务基于第三方对专家的信赖而产生。我国《证券法》规定,专家对其所出具的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虽然未对法律责任性质作出明确规定,但从其宗旨分析,我国也认为专家对第三方所应承担的是侵权责任。

在证券市场中,注册会计师只是受托制作专家报告者,他与利益第三方之间不构成任何合同关系。如果依照合同违约来追究,会受到合同责任相对性原理的制约,操作性差且不合法理。如果直接据以追究专家的侵权责任,则不仅可以因直接追究赔偿责任而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还通过明确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来迫使其更加谨慎地完成工作,充分发挥其社会鉴证职能,保证其超然独立性。

审计报告是由作为专家的注册会计师在充分调查取证、严格审查的基础上出具的。基于对专家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声誉及其执业行为准则的社会普遍接受性等因素考虑,报告使用者不可能不充分信赖专家出具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报告使用者对发行公司真实财务状况有知情权,知情权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由于报告使用者不能直接接触发行公司财务资料,其本身在实现知情权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法律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第三方的利益,同时为了防止受信人即专家滥用其权力,就要求受信人对第三方负有信赖义务。基于这一法理,专家出具虚假报告构成对第三方的侵权责任,应承担因此而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

四、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的法律责任所适用的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

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标准和规则,它直接决定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责任方式和赔偿范围等诸多因素。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虚假报告可以归类于一般侵权行为,相应适用的是过错原则,即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要件,无过错即无责任。不过,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专业技术性太强,对其行为的过错认定比较困难,且依照一般过错原则设置的举证责任给原告带来了难以完成的证明责任,原告几乎不可能以确凿的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有过错。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更适用的是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引申出来的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其实是适用过错原则的一种方法,是根据损害事实的发生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只有行为人证明自己确实无过错时,才能免除责任。过错责任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转移了举证责任,一方面免除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另一方面认可了行为人举证反驳的法律效力,有利于其进行有效抗辩。

按照过错推定原则,注册会计师承担对利益第三方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报告被认定为虚假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未尽应有的谨慎(亦即存在故意或过失的违法行为,该行为可能是未能恪尽职守违反了《注册会计师法》及相关规定)、报告使用者(在此限于原告)发生了经济损失、该损失与注册会计师所出具报告中的虚假陈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从法律角度来说,以上四个要件,任何一个不成立就不能构成侵权,因此,在诉讼过程中,诉辩双方必须证明自己的主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