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年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3:47

绿化年中总结

绿化年中总结篇1

我们绿化部门承担着全院1040亩除建筑以外的道路、绿地的养护管理。绿化养护工作是我们部门的一项主要业务工作,绿地的地貌也直接影响着我院的形象。过去我院的绿地养护水平基础薄弱,过去养人的机制养护,绿化养护当成包袱背着,所以养护工作一直处于落后的单位面上。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深入,绿化为了改变养护落后的被动状况,在集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绿化养护方面制定了新的管理办法,出台了绿化养护分块承包责任制,同时有了稳定的维护人员。明确了绿地养护的工作职责,落实了绿化养护的专项经费,按养护面积和等级分配的方式,通过实践,绿化养护不再是包袱和负担。效果非常明显,新的养护管理办法使专业人员观点发生巨大转变,激励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发挥,真正做到了既有一支稳定的养护班组,又有一支分担承包的队伍,还有一支灵活的用人队伍,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任务到地,责任到人。养护考核结果与职工利益挂钩,激发了职工搞好绿地养护的工作,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绿地养护水平的提高。同时坚持每天有专人检查、记录,使绿化养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带动着养护水平的全面提高,得到了全院上下员工的好评。

二、绿化工程建设工作

1. 先后给学院补种植树木64棵,竹子XX塘,银杏40余株。文化生态园小岛竹亭、圆亭、牌坊基础各一座。

2. 为学院移栽苗木<φ7左右> 600多棵,香樟榉树平房后的马褂木400多棵。

3. 为学院污水管网移树上千棵。

4. 为后勤集团苗圃平整土地20余亩,插苗数万株,用去人工488工日。

5. 本中心完成草花种植40000余盆(现摆放在西大门、图书馆前)。

6. 新增绿化面积34721?,新增加除草人员12名。

三、搞好日常物业服务,保持校园洁净

1. 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报修即时,急事急办,事事存档。

2. 物业楼宇的管理员做到领导上班前,教师上课前,办公室保洁好,领导能喝上热开水,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3. 楼宇保洁员严格执行清洁工作规程,全天候打扫楼宇,时间紧,任务重,做事从不马虎。下一次课,保洁一次洗手间,做到清洁整洁,同时及时清理垃圾,创造了一个干净的教学环境。

4. 路面保洁人员区域负责到人,不定期检查记录,基本做到了校园洁净。

5. 垃圾运输保洁人员做到当日垃圾当日清理。

四、加强资源管理

搞好基础设施保养,提高使用效益。设备管理上做到物尽其用,账物相符,用物不乱,人尽其职的原则,始终坚持勤俭持家,爱护公共设施的思想。

五、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从平时的工作入手,加强员工的日常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消除思想上的隐患。对电源开关等常发生意外的设备经常检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教育的方针,保证了教学正常秩序。

六、存在的问题

1. 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力度不够。

绿化年中总结篇2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加快我县城乡绿化工作建设步伐,确保全面完成春季绿化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结合我县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景和城乡绿化现状,因地制宜,优化生存空间,改善投资环境,城乡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我县今年春季城乡绿化工作汇报如下:

一、绿化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以农村杨树栽植、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以城乡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乡建绿、增绿工程,目前,我县城区绿地总面积达50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3.1%,人均公共绿地8.6平方米;小城镇绿化面积达到,覆盖率达,人均绿地为平方米。

2006年春季绿化共栽植各类苗木62万余株,其中乔木约1.5万棵,新增绿地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122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大力实施重点绿化工程建设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县先后规划并启动了人民公园改造(占地亩)、生态公园建设(占地亩)、市民广场建设工程,其中,生态公园、人民公园绿化工程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建设完成,市民广场等重点绿化工程有望于年内基本建成。重点绿化工程的实施,保证了城市绿化面积的逐年大幅度增长。

二、突出增绿美化,加快道路景观绿化步伐

对西康路、繁荣路、北京路连接等道路进行重点绿化。城区道路春季绿化新植绿化总面积6.2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55万株(其中乔木1.1万株),总长公里,总投资万元。对众兴路、华夏中学路、北京路等城区8条道路进行了绿化补植,补植总长公里,补植各类苗木7.23万株(其中乔木0.4万株)。

县乡交通道路方面,对徐准一级公路绕城段、高速公路二号桥连接线等道路进行了大面积绿化。全县城乡道路春季新增绿化里程公里,共投入资金万元。

在道路绿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行道树品种的选择、植物造景的应用和综合生态功能的体现,尤其是注重了绿化品位的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目前,我县城区道路常用的行道树品种有10多种,主要为女贞、银杏、楝树。注重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的比例,特别是今年还引进了杜英、红花木在道路绿化中进行应用,实现了较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三、深入开展单位和居住区绿化达标活动

积极开展单位庭院绿化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广大群众对绿化工作的认识,营造强有力的舆论环境,使“爱绿、护绿、种绿”深入人心。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在审批新用地规划的同时,坚持以单位庭院绿化标准为依据,严格控制绿地率,确保绿化配套用地。坚持对单位庭院绿化实行有效监控,开展绿化达标单位评比。致远中学、育才双语学校、供电局、泗阳中学等单位庭院绿化工程扎实推进,注重品位,形成动静结合,高低、色彩配置合理的优美景色。居住区绿化从“见缝插绿,还债补缺”发展到目前的规划先行、求新求美,在优化布局形式、提高园林艺术档次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城市绿地面积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居住区绿地占城市绿地面积的比例已达%。

四、结合景观创建,大力增绿添绿

结合城市景观创建工程,对23家单位实施围墙内外绿化的补种,在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同时,也使绿地面积得到了有效增加。特别是一部分内部绿化条件较好的单位实施了围墙退后建设,原沿街的单位内部绿地转化为城市公共绿地,绿地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发挥。

绿化年中总结篇3

城市的公共绿地养护是城市绿化美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厦门在城市绿化美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最适宜人居住环境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单一养护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弊端,为此要运行城市绿化养护市场化,改革和创新机制,引入养护企业的合理竞争,促进城市绿化养护的更好发展。市场化的养护管理已经成为城市绿化养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厦门城市公共绿地养护模式

长期以来厦门城市公共绿地养护模式主要有:①公园景区绿地,主要由独立的公园景区管理部门养护,其单位性质为国有事业单位,实行财政补助经费管理。分布在园博园、园林植物园、仙岳公园、忠仑公园等。②城市主干道绿地,主要由市绿化管理中心负责养护,经费实行财政核拨管理,环岛路等由公路局等国有企业养护管理。③城市次干道绿地,主要由区级绿化部门主管,通过招标方式,招聘绿化工程企业进行养护。

2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市场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1 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的必要性

2.1.1 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公益效能的城市绿化,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同样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逐步的走向市场化。

2.1.2 利用养护经费的需要。传统的养护模式下设立有庞大的养护队伍,给养护费用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导致养护资金无法运用到有效的养护生产中,而市场化的养护管理的运行,减少养护过程中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主管单位不设立自有的养护队伍,从养护市场中择优选取,在保证养护质量的同时使有限的养护经费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养护资金最大利用效能。

2.1.3 有序养护市场的需要。有序的养护市场能引导养护企业的合理竞争,促进城市绿化养护的更好发展。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完善的市场规范能促进有序养护市场的形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1.4 提高整体养护水平的需要。为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承担更多的养护项目,进一步提高养护企业的效益,养护企业必然会投入更多的人员和资金,养护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占取更多的养护市场的份额,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养护企业自身发展意义重大。

2.2 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的优越性

2.2.1 从养护资金来看。由于不设立自己的养护队伍,采用工程承包方式,养护中不负担闲置人员和养护人员的费用,确保养护资金的合理利用。

2.2.2 从养护效率看。市场化养护简历养护管理计划体系。作业内容专业分工明晰,通过加强专业化管理和竞争手段适应市场,全社会流动,充分利用人员和机械设备,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养护效率得到相对提高。

2.2.3 从养护效益来看。切合养护工程需要。择优选择社会专业化养护队伍,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需求。

3 厦门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我国深圳、东莞、上海、杭州等较发达的城市基本实现100%的绿化养护市场化,通过借鉴学习深圳、杭州等地市场化养护管理先进经验和前期的大量工作筹备,2007年以来,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开始将城市主干道的绿地养护逐步推向市场,采取招标的方式确定专业企业进行养护,有效控制费用成本。截止至2013年5月,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已经陆续将管理范围内的300万平方绿地实现市场化招标养护,为顺利推行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提高养护水平,市园林主管部门,市绿化管理中心采取了一系列的合理有效的运行对策。经过近6年的市场化养护管理的摸索,厦门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的运行正在逐渐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

3.1 统一养护市场定额指标

长期以来,厦门城市公共绿地养护定额标准偏低,各区绿地养护经费标准不一致,厦门市市园林主管部门、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研究制定了《厦门市公共绿化养护管理办法》实行绿地分级管理,市绿化管理中心根据厦门市城市绿化的实际要求和养护成本构成因子、以及目前的人工费、物价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测算,测算出本市不同养护质量等级的合理单价,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公共绿地按照地属下放管理,市级有关部门按照不同绿地等级制定统一招投标限价,公共绿地养护费用全市统一标准,培育良性市场运作氛围。

3.2 统一厦门市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养护标准

促进厦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市绿化管理中心依据现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参考和借鉴深圳、杭州、苏州等地的做法,结合厦门市绿化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使绿化养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3建立科学的养护质量考评系统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它的养护质量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推行市场化养护的城市主干道,长度长,对城市的景观影响大,人流、车流大,对绿地的养护要求也较高,为此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考核体系,是绿地养护管理的必要技术准备。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对社会化承包养护方位内管理绿地的检查考核依据《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与检查考核办法(暂行)》,进行。检查考核的结果作为对承包养护单位管养质量评价、承包经费发放以及奖惩的依据。

3.3.1 检查考核方式。包含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年终总评。其中定期检查包括日检、月检和季度检。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季节养护重点环节与市重大活动,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可对以下几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补植、浇灌、施肥、清洁保洁、乔木刷白、乔木修剪等。年终总评则是根据月、季的检查评定情况及各专项检查结果,对承包养护单位全年工作做出评定意见,决定年终评定结果,并形成书面文件。

3.3.2 抽样方法。月检和季度检查按照养护管理面积进行比例抽样检查。绿地以5000~10000m2作为一个单位。日检采取全覆盖检查;月检按绿地面积的10%、季度检查按管理绿地面积的20%、专项检查可以全面检查也可抽样检查。

3.3.3 扣罚原则与评分办法。(一)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的扣罚及计分方法。①在日检过程中现场发现的绿地养护问题,予以当场扣罚或提出限时整改要求,最终扣罚结果纳入月、季度扣罚总金额。②月检的实际扣罚金额计入本季度扣罚总金额中。实际扣罚金额为样点扣罚金额的总和除以样点总面积占承包养护总面积的比例(行道树按抽样长度占总长度的比例)计算。③季度检采用绩效考评综合得分制,包括管养效果、管养措施(内业资料)和过程管理。季度绩效考评综合得分(满分100分):由季度管养效果考评得分(60%,季度管养措施考评得分(占10%)和季度过程管理得分(占30%)三部分构成。④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根据《《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与检查考核办法(暂行)》予以当场扣罚,并发出限时整改通知。专项检查的实际扣罚金额计入该季度扣罚总金额中。采取抽样检查的,实际扣罚金额为样点扣罚金额的总和除以样点总面积占承包养护总面积的比例(行道树按抽样长度占总长度的比例)计算。

(二)季度养护经费结算。①考核分数(季度绩效考评综合得分)与当季的养护经费挂钩。考核分数97(含)~100分,不扣款;94(含)~97分,每扣1分相应扣减经费的0.25%;91(含)~94分,每扣1分相应扣减经费的0.5%;88(含)~91分,每扣1分相应扣减经费的1%;85(含)~88分每扣1分相应扣减经费的1.5%;85分以下为不合格,扣除当季养护经费。②日常、月检查过程中实际扣罚的总金额直接从该季度养护总经费基数中扣除。③当季养护总经费基数扣除上述二项后即为当季实得养护费用。

(三)年度考评综合得分计分方法。年度绩效考评综合得分为四季度绩效考评综合得分总和的平均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年度绩效考评综合得分=4个季度绩效考评综合得分/4。

3.4 抓好业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适时组织一线管理巡查人员学习考核管理办法,汲取学习先进的养护理念、管理方法,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5 引导养护市场合理竞争

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引导合理的市场竞争,同时避免养护市场中恶性竞争的发生,才能保证养护市场的有序进行。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依据检查考核办法,年终根据检查考核的结果,进行综合评比,年终结果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末位淘汰制度极大程度上引导了各中标单位合理竞争。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4.1 完善养护市场政策法规

现阶段国家制定的养护管理规定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招投标管理的具体办法,完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市场化实行的政策环境,推进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市场化的进行。

4.2 明确养护市场的准入制度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进入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市场的手续,主管部门应加强养护市场的管理,杜绝招标舞弊和转包、挂靠行为的发生。

4.3 养护专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

在公共绿地全面推向市场,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适当保留应急的专业养护队伍,应对如抗台抢险、110联动等突发事件。

4.4 建养并重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多是含在整体项目中由建设单位负责,大多存在挤占绿地建设标准现象,施工单位未能按照规范标准种植,偷工减料,绿化用土多为建设废土,苗木生长环境恶劣,造成了绿地建成移交就需要改造的现象,后期养护难度大。政府部门和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应消除认识误区,做到建养并重,从施工阶段开始保证绿化养护的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实行养护工程招标制,推进城市公共绿地养护市场化,最终实现真正意义的管养分开,对促进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经过近6年的市场化养护管理的摸索,厦门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的运行正在逐渐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市场化养护管理相较其它的养护模式正逐渐显示出其实际应用的优越性,在城市公共绿地养护发展不断创新改革的市场化养护提供了实践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陆广潮.城市公共绿地养护推行市场化管理的探讨[J].广东园林, 2007(3)

2 王振中,符啟勋.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分析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18)

绿化年中总结篇4

2、长春市绿地系统建设概况

长春的城市发展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中比较特殊,是唯一仿照巴黎、堪培拉的规划模式建造的城市,同时也是亚洲近代唯一的一度比东京还先进的城市。历史上伪满“新京”的城市规划以绿化开放空间为架构,城市绿地合理的分区布局,让长春市实现了绿地从无到有,从杂乱到规整的演变,为城市的绿化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长春市绿地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雏形阶段(1932年-1948年)

1932年伪满时期,由日本人统治的期间,制定了《满洲国国都建设计划概要(1932-1952)》,其中提出了要建设具有水空间的亲水公园及沿伊通河与环状道路建设绿化带等,伪满“新京”规划从本质上说,是从塑造城市生态环境、营造通透的城市空间等出发,初步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雏形,奠定“森林城”基础。

第二阶段:缓慢阶段(1949年-1989年)

1955年颁布的《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1955-1975)》,提出的主要关于绿地建设的措施是在保护好现有绿地的基础上,在郊区兴建防护林带。1980年制定的《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提出了从点(广场)、线(沿街绿化带)、面(公园和成片绿地)结合的角度对长春市的绿地进行建设,在此期间绿地建设与经济建设并未同步,绿地建设处于一个相对缓慢的时期。

第三阶段:稳定增长阶段(1990年-2000年)

进入90年代,人们对绿地的价值有了全新认识,绿地建设也随之快速的推进。1996年版的《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提出要形成了以“一环五带”为核心的大环境绿化,对较早建设的公园绿地进行改造,此期间城市绿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绿地建设稳步增长。

第四阶段:跨越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21世纪,长春市绿地建设硕果累累,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在全国的绿地建设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提出绿地建设要形成“一脉”、“一链”、“二环”、“多园”、“线网”的布局形式,构筑以中心城为核心,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园林绿化系统。

2.2 长春市绿地建设现状

1932年长春市的总体布局中充分利用地形,高岗处为建筑带,沟岔为绿化带,初步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雏形。1989年实施“森林城”规划,营造具有春城特色的生态系统,速推进以“一环五带”为核心的大环境绿化。近几年,长春市的绿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绿化建设一直受到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力争在“森林城“的基础上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虽然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符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但从本质上讲距离长春市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还有距离,绿地建设仍需加强。

3、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存在的问题剖析

3.1 绿地系统分布不均,各区指标差异大

长春市中心地区各类公共绿地尚未达到分级均布,例如绿地基础较好的朝阳、南关两区的面积分别占中心城区面积的13.97%、9.37%,而绿地面积分别占长春市绿地面积的32.14%、26.44%,可见绿地系统分布及其不均匀,在对各区绿化指标进行考核时,宽城区基本接近标准,二道、双阳区并没有达到要求,新建区域如高新区等绿地也严重匮乏,可见目前规划区内各区间绿地指标差异很大。

3.2 绿地系统服务半径不够,存在建设盲区

长春市的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主城,其余组团、城镇缺少则必要的公园绿地。中心城区内现状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朝阳区、南关区、绿园区,而二道、宽城、高新等公园绿地严重缺乏。部分区域公园数量多但是总面积小,公园服务半径辐射面积不够,局部某些公园超负荷运转;一些城区公园数量少但面积巨大,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影响了绿地游憩和非常情况下防灾减灾功能的发挥。

3.3 生态绿地总量不足,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长春市现有生态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城市重要的生态绿地集中分布在城市东南部,包括净月风景名胜区、石头口门水源保护区、新立城水源保护区在内的大黑山脉一带。由于城市建设和大力发展旅游业,净月潭等地也有部分生态绿地被开发为旅游用地,生态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城市西、北部生态环境较差,湿地系统功能退化,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4、结合美学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设计

长春市的绿地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突出城市的生态特色,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适应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充分利用城区的河道水系,使城市绿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

4.1 均衡各城区绿地指标,旧区改造,新区增设。

旧城区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已成为绿化建设中明显的薄弱环节。绿环化建设要根据不同城区的不同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是省会城市的沈阳市,拥有跟长春一样的城市经历,也都地处于北方寒冷地区,其绿地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新城区建设的时候严格控制绿地指标,并制定了《沈阳市城市绿地保护规定》等,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4.2 加强绿地间的相互联系,避免绿化盲区。

长春市现有城市绿地,辐射半径普遍不够,且彼此分隔,缺乏联系,难于满足居民日常游憩需求。在绿地建设中要加强绿地间的相互联系,使各城区成为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这样城市绿地系统整体就会得以健全完善,才能发挥绿地系统最大综合效益。

4.3 加强生态绿地建设,健全绿色廊道体系。

长春市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容量剧增,在拓宽道路的同时绿化带在逐渐变窄甚至消失,严重破坏了绿地网络,道路廊道体系也应被重视。长春市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增设了90公里长,550米宽的生态绿化带,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的自净能力,只有将道路廊道、生态廊道等统一规划,形成健全的绿色廊道体系,覆盖整个城市,绿地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缓解城市问题,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4.4 注重立体绿化及袖珍绿地建设,打造流绿都市。

绿化年中总结篇5

1.1 技术路线

植被生态调查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利用植物与水的光谱特征,通过解译遥感影像,可以有效的将其与其他地物相区别,从而能够确定植被的类型、分布等信息,通过对比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研究绿地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技术路线如表2-1。

表1 遥感影像预处理技术路线

1.2 遥感数据源及特征

本次规划研究利用的遥感数据来自美国LANDSAT7卫星ETM影像、LANDSAT5卫星TM影像以及法国SPOT卫星数据,其特征见表2-2。

表2 遥感数据源及特征

遥感平台 数据类型 分辨率 成像时间

LANDSAT7 ETM 10 2001年

LANDSAT5 TM 10 1986\1996\2006\2009年

SPOT PAN 10、2.5 2009年

2、海淀区城乡绿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分析

2.1 分类变化分析

对比分析各基准年分类图像,获得如下数据认知:

单位:km2 1986年 1996年 2001年 2006年 2009年

中心城区绿地(不含水) 164.66 109.90 117.43 122 134

市域绿地(不含水) 316.68 250.85 305.87 312 323

水域 90.99 77.67 18.51 10.92 9.71

城市总体绿地(含水) 407.67 328.52 324.38 322.92 332.71

2.1.1 1986-2009年市域范围绿地变化及特征描述

图1 海淀区86-09年绿地分布

图2 海淀区86-09年城市建成区分布

1)绿地总量先减再增,减少的部分主要为林地与耕地、增加的部分主要为城市绿地;

2)北部水稻田大面积转化为普通耕地;

3)随着城市向西北蔓延,山体林地遭到侵蚀,但在06年之后则有较大改善,林地面积有所增加;

4)中心城区城市绿化有较大改善,并有细化的趋势 ;

表3 海淀区86-09年市域绿地面积(km2)变化趋势

2.1.2 1986-2009年中心城区绿地变化及特征描述

图3 海淀区中心城区86-09年绿地分布

1)绿地总面积先减再增,增幅小于减幅;

2)山林地区有逐渐退化的迹象,取而代之的是草地、耕地以及园林;

3)现状东南部四环内增加了大量的小面积绿地,整体覆盖率较之2001年有所提高,多为住宅区内的绿化建设;

图4 海淀区中心城区86-09年绿地面积(km2)变化趋势

2.1.3 1986-2009年水体变化及特征描述

1)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少;

2)连接中心城区与市域的主要河道及结构框架基本得到保留,但是水系的支流以及零散的池塘基本消失,整体水体面积减少,其中96-01年减少幅度最大,自06年以后逐渐得到控制;

3)市域水稻田水系面积自2000年农业结构调整后大幅减少;

4)中心城区主要绿地公园水系基本保持不变,“动脉”基本保留,水系的“毛细血管”则消失殆尽,很大一部分小面积的水体消失;

5)主要的河道的清淤工程较有成效,人工河道逐渐清晰;

图5 海淀区86-09年水体分布图

表4 海淀区86-09年水体面积(km2)变化趋势

2.1.4 2009年较之1986年绿地变化及特征描述

图7 2009年较之1986年林地分布与水系分布

1)市域绿地面积增加,主要为山林的恢复以及人工造林,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减少,但波动幅度不大;

2)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少,北部水田的取消占水体减少面积的很大一部分;

图8 2009年较之1986年绿地、水系面积(km2)变化

2.1.5 城市热岛分析

图9 海淀区城市热岛分布变化图

1)1986年中心城区由于较高绿地覆盖率,城市大部分为绿岛,在西北部山体部分形成热岛,主要由于山体岩体暴晒所致;同时由于水稻田的气候调节作用,北部形成大片绿岛;

2)至1996年,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热岛面积大大增加,呈现由内环向外环逐步加重的趋势,西南部严重恶化;北部出现较大面积热岛,山体的热岛有所减缓,主要得益于人工造林运动,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

3)2009年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增加,对应热岛面积的减少;市域部分则由于城市的蔓延,绿岛面积减少,形成大面积的弱热岛;

4)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热岛的形成、分布与植被、水体的分布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城市热岛的研究,可以比较直观的反应城市绿地的分布以及绿量大小。

2.2 各阶段绿地系统演变特征分析

2.2.1 第一阶段(1986年之前)

1)整体:绿地分布较均匀,覆盖率较高,多为自然式的分布;

2)山林:部分荒山,山林与城市交接处多为草地、农田过渡;

3)水系:大片水稻田构成水面的主体,自然散布的水面与人工河道相结合;

4)中心城区:单块绿地面积较大,穿插。

2.2.2 第二阶段(1986-1996年)

1)整体:整体良好,绿地分布较为均匀;

2)山林:城市逐渐向山区蔓延,山体被侵蚀较严重;

3)水系:水系总量及分布变化不大;

4)中心城区:追求绿地“量”的建设,粗放式的发展城市绿地,总体有所减少。

2.2.3 第三阶段(1986-2001年)

1)整体:取消大部分水稻田,山林与城市交接处被侵蚀;

2)山林:山区植被退化严重,城市扩张对山林造成严重破坏,但是人工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3)水系:农田水系大部分消失,主要河道以外的相对较小面积的水面基本消失;

4)中心城区:追求城市绿地景观效果。

2.2.4 第四阶段(2001-2006年)

1)整体:城乡结合部的耕地的比重大幅度减少,而林地的比重则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山林:前山脸绿化整治有所成效,绿地增加

3)水系:绿地公园内水系与人工河道基本保留不变,并得到疏浚;

4)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着重体现文化内涵,新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

2.2.5 第五阶段(2006-2009年)

1)整体:市域与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均有所增加;

2)山林:城市蔓延对山林的侵蚀进一步加剧,众多人工建设占据山体,造成山林破坏;

3)水系:人工河道脉络更加清晰,水道得到有效疏浚,并伴有较好的滨河绿化;中心城区内自然水体基本消失;

4)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绿化增多,主要体现为社区内种植的乔木,形成分散但是整体均匀的绿化覆盖形态,形成较为明显的城市绿网。

2.3 总体演变特征分析

城市发展整体概况 城乡绿地变化趋势 中心城绿地变化趋势 水系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 稳定 稳定 稳定

第二阶段 快速扩张 小幅减少 注重量增 稳定

第三阶段 相对稳定 稳中有升 注重文化 大幅减少

第四阶段 重质、保量 主干保留

第五阶段 急速扩张 整体提高 量增、质升 基本不变

3、海淀区城乡绿地演变动因

3.1 演变动因

发展阶段 主要演变动因

第一阶段

(1986年之前) 1、城市发展缓慢:城市建设并未经历高潮,城市很大一部分是空的,并未有充实的填充;

第二阶段

(1986-1996) 1、荒山绿化工程:1988年9月2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北京市郊区植树造林条例》,发起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市委、市政府以及首绿委每年实行人工造林、植树以及城市各项指标计划,事实上,海淀区荒山绿化工程早于上世纪50年代便已经展开;

2、1990年成立“北京市前山脸爆破整地造林办公室”

3、在城市绿地建设导向上追求“绿量”

历史上的海淀区是远近闻名的菜区,建国后的全市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文教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机关大院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主的片区。这个阶段是北京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迅速扩张,其扩展主要吸纳附近地区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工矿等设施用地,占用耕地也是其扩张的主要方式,大量的菜地和农田陆续转为城镇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则占用的较少

第三阶段(1996-2001) 1、在城市绿地建设导向上追求精致的景观效果

2、农业结构调整,水系变化巨大

第四阶段(2001-2006) 1、2001年展开“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 ,

2、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予以“前山爆破整地造林”立项,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增加了前山地区的绿量;

3、2003年绿化造林十大重点工程基本完成,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全面启动

4、坚持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增强了绿地的系统性

5、2005年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多个事关北京绿化林业全局的政策性文件

6、突出城市绿地建设的文化性,挖掘地区景观的文化内涵

第五阶段

(2006-2009) 1、河道淤塞整治疏浚

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适宜适地的绿地建设

3、绿色奥运的巨大推动力

3.2 主要因素归纳

总结影响海淀区城乡绿地布局结构的主要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形态的演变与绿地布局结构的关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建成区扩张、交通设施建设、城市首先向山前继而向山后蔓延扩张)

2)区域生态环境(市域范围、津京冀地区)

2)自然山水格局和人文历史景观要素(皇家轴线、)

山形水系等结构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框架,

3)城市宏观政策与总体布局考虑(文教区的确定机关大院、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陆续进驻、山林地、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

4)绿化及水利工程(植树造林、引水渠建设、生态屏障、退耕还林、沿河及道路形成绿色走廊)

5)奥运经济(前奥运经济,绿色奥运的主题)

4、海淀区城乡绿地演变趋势分析

1)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但空间结构明确,中心放射的巨型城市与楔状绿地之间水融,绿隔明确,但被蚕食;

2)由绿地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趋势;

3)水资源日益短缺,海淀“水乡”特色弱化‘

绿化年中总结篇6

引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城市绿地系统完善工作的重要性,不过当下国内城市仍存在绿地规划经验等规划观念陈旧、规划方法简单、绿地布局不当、照抄大城市问题,导致规划不能正确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以自然要素为主题构成的子系统,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益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绿地系统的配置可为城市发挥最大、最佳的作用,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基本条件和客观保证。国内在此领域的规划建设工作依旧存在许多缺陷及弊端,在整体规划建设方面,缺乏具有系统化的绿地系统结构,改善现状,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断健全、优化城市绿地系统。本文将通过对保山市区绿地系统的全面分析,来挖掘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保山市隆阳区的绿地系统的相关规划进行建议。

1研究区概况

隆阳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据了5011km2总面积的93%,建城区面积为3458.5km2,常住人口为93.56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8.15%,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85%。该区东邻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保山市昌宁县,南接施甸县、龙陵县,西与腾冲市相连,北与泸水市、大理云龙县交接。

2研究方法

2.1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

研究区主要为建成区内,资料主要来源于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数据,包括保山中心城市2016年绿地现状调查、保山中心城市2016年生产绿地现状以及保山中心城市2016年单位附属绿地现状等。

2.2建成区绿化总量结构分析

城市中大量绿地系统的建立主要是提供生态服务,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可以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绿地率这三个指标进行衡量,这三个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这个城市绿地系统对碳元素的固定量、氧气的制造量、大气污染的调节、气候环境的维护等,由此以评价城市的自然发展水平高低。

3城市绿地系统绿色总量结构分析

3.1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分析

保山市隆阳区建成区面积约为3458km2,绿地总面积为1113k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07%,绿地率为32.19%,人均绿地10.07m2,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16》中的城市绿化覆盖率标准基本符合。随着保山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合理规划,其城市的生态效益、区域环境、生态系统平衡性等都实现了质的飞跃,绿地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是明显的,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相关工作。由表1和表2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虽然保山市隆阳区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指标已达《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16》中的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但是离国家规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就当前保山市隆阳区的绿化发展速度来看,要达到理论上的人均值和更为科学的绿地系统规划水平只是时间问题,政府与居民都已经意识到了绿化系统的重要性,隆阳区绿化系统建设向更高一层次迈进指日可待。

3.2不同绿地类型绿地现状分析

根据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调查,截至2015年年底,各城市绿地现状如表2。

3.2.1附属绿地建城区附属绿地面积为5203.56km2,占总绿地面积的46.74%,居第1位。本文中的附属绿地指除公园、生产、防护绿地之外的居住区、单位以及道路绿地。按照建设部《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4》的规定: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低于30%。隆阳区的附属绿地建设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为隆阳区今后的绿化工作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和重点。

3.2.2公园绿地建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为3147.92km2,占总绿地面积的28.28%,居第2位。公园绿地在老城区和东城区内相对比较集中,老城区内人流量大,更接近商业区和生活区,东城区是新兴的城市增长极,远离主城区,公园绿地占地面积和数量都较小。公园绿地占地布局地域分布不平衡,且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公园非常少,仅有5个。

3.2.3生态防护绿地建成区防护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约为1996km2,占据整个城市绿地面积的17.93%,居第3位。隆阳区原本设有的防护绿地有的因为城市发展要求而改建成了公园绿地,纵观整个隆阳区,其城市防护绿地的建设点只有7处,防护绿地在高速公路和城中心比较集中,但是城市边缘地区缺乏用于防风防沙的绿化用地,轨道交通周围也缺乏相应的防护绿地建设等,建设部《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的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m的标准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3.2.4道路绿地道路绿地在绿地规划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隆阳区道路绿地面积为759.72km2,占整个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的6.82%,居4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则需要的道路愈来愈宽敞,道路改造就是将用于划分车道的绿化带变为硬化路面,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6年一共调查了101条道路的绿地情况:道路绿地平均宽度7.33m,最宽为正阳北路A段,宽度为21.2m,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22.60km/97.67km×100%=23.14%;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道路两旁种植有行道树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84.77km/97.67km×100%=86.80%。隆阳区的道路绿化面积达到了建设部《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4》中“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道路绿化普及率不得低于80%”的规定要求,中心城区道路绿地面积远远达不到要求。

绿化年中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绿道发展概况

绿道这个概念和说法在中国算是舶来品,但这一形式在中国却可以追溯至秦代。秦代修建的“驰道”可以说是绿道在中国的早期原型,包括后来的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都可看作是古时候的绿道。纵观我国绿道规划建设发展的历程,按照不同时期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000年之前:我国绿道建设的初级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主要是国土绿化和各个地区所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绿道基本是沿着铁路、公路、河流以及城市道路系统来建设。1992年,国务院颁布我国城市绿化行业的第一部法规《城市绿化条例》,要求城市绿化规划应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以及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随后相关行业规范如《公园设计规范》(199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相继出台,为绿地设计提供标准。199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交通部、铁道部等联合发出了《关于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通知》,决定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公路、铁路和江河沿线绿化为主要内容,掀起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高潮,力争用3-5年时间,构建起我国国土绿化的新格局。随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 号)》中指出绿色通道建设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

这一时期,我国的绿色通道建设总体上强调线性空间两侧的绿带建设,其内容仅限于林业及相关行业绿化美化的层次,只是绿色通道实施过程中最基础的步骤,在实践中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生态、休闲、美学与历史文化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层次。因此,当时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通道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也没有对城市内部绿色通道的建设提出相关的理论指导。

2、2000-2010年:国外绿道理论引入和研究阶段

2000年以来,受欧美绿道网络建设思潮的影响,国内专家开始关注绿道网络的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遗产保护等多功能特点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绿道网络规划方法。从城镇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角度,分析绿道在城镇中的生态作用和游憩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科学与旅游系的刘滨谊教授为代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绿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和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分析绿道的历史文化保护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俞孔坚教授为代表;从环城游憩功能提出的环城游憩带(rebam)的概念,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的吴必虎教授为代表;从风景道的角度,分析区域绿道中的旅游开发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北京交通大学风景道与旅游规划研究所的余青教授为代表。

综观这一阶段十年的绿道研究,从研究内容上主要概括为两类:一是侧重国外绿道理论与实践的介绍总结;二是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侧重国内自身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3、2010年至今:国内绿道规划与实践相结合阶段

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规划探索,2010年以来,国内部分城市地区陆续开始进行综合性的绿道规划和建设,而综合绿道的建设以广东省一次建成最多,规模最大。广东借鉴国外经验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首个绿道网,标志着我国在绿道的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后,全国城市掀起了各具特色的“中国绿道运动”。除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以外,成都、海口、嘉兴、温州、无锡、南京、江阴、武汉、绵羊、泉州、赣州等10多个城市也已开展或拟开展专门的绿道规划和建设。二、国内绿道规划建设主要做法

从空间尺度的演变上来看,从产生发展至今,绿地生态网络的尺度和层次,呈现出从微观的具体设计尺度到宏观的战略规划尺度,从地方、区域到国家,甚至超越国土的尺度变化。我国的绿道规划建设也呈现出区域-城市-社区层面的特点。

1、区域层面:珠江三角洲绿道网

目前,区域层面的绿道规划建设国内大多处于设想阶段,除浙江省从生态角度提出编制省域绿道网战略规划设想外,以成都市域的规划建设实践经验最为突出。而广东珠三角绿道网是打破了城市界限在大区域环境中由多市共建的生态型、网络化、多功能的系统工程,是全国首例。

2010年2月,广东省出台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计划用3年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约2372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建设目标。两年多来,珠三角绿道网建设进展顺利,一年实际建成2372公里省立绿道,比规划的1690公里超额完成40%;两年实现“全部到位”目标,在全线贯通2372公里省立绿道的基础上,珠三角省立绿道累计建成驿站345个、停车场303个、自行车租赁点373个,超额完成30%以上,安全设施、标识牌等已全部配套完善;城市绿道建成慢行道2828公里,较2195公里的建设计划超额完成近30%。目前,省立绿道两年“全部到位”的任务全面完成,初步构建起了省立―城市两级绿道有机衔接的网络系统。

2、城市层面:佛山市综合型绿道

城市层面的绿道网主要强调自然本体的联系和特点,通过绿色通廊将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自然保护区、农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纳入绿色网络,使点、线、面、片、环、楔、廊等相互结合,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色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以佛山绿道网为例,根据《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2010-2020)》,佛山全市绿道网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个层次,结合佛山独具特色的“组团-轴带式”城市空间布局特征,规划以“四横八环十六纵”来构建绿道网络骨架。规划最终实现市域内每平方公里就有1公里绿道,市民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区域绿道的目的。

三、以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2010-2020)为例

珠三角在城市化迅速推进,人口和产业急剧上升和集中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2009年,广东省提出率先在珠三角构建绿道网的构想。

广东省委书记同志指出要将绿道摆在和轨道同样重要的位置, 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绿道网建设的各项工作,力争“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将珠三角绿道网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志性工程。

1、绿道的概念

⑴定义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⑵组成内容

绿道包括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两大部分:

自然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是绿道的主体。

人工系统:包括景观节点、慢行道、标识系统、基础设施、服务系统。

2、绿道网构成

绿道(Greenway)按照目标功能不同,可分为三级:

区域绿道: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城市绿道:连接城市内部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

社区绿道: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的绿道。

3、主要规划任务

⑴根据《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原则确定的区域绿道走向,落实佛山市境内4条区域绿道的选线,并相应确定建设内容。

⑵根据《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的要求,结合区域绿道走线沿途的现状实际,合理布局区域绿道的各项配套设施。

⑶按照省统一要求,制定绿道网建设实施计划。

⑷在佛山市区域绿道框架的基础上,原则制定佛山市城市绿道的规划方案,社区绿道规划方案由各区自行编制。

4、规划原则

⑴生态化原则 充分结合现有自然资源特征,让绿道充满“乡野的气息”。

⑵本土化原则 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让绿道展现“地方的风情”

⑶多样化原则 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群的需求,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绿道,让绿道呈现“多重的精彩”。

⑷人性化原则 突出以人为本,充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并完善绿道相关的配套设施,让绿道洋溢“人文的关怀”。

⑸便利化原则 将绿道贯通起来成网布局;服务设施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设置,方便居民使用。

⑹可行性原则 绿道尽量结合现有的滨水路径、乡村小道和道路两侧人行道进行布置,配套服务设施也尽量利用现状资源,既要易于施工建设又要方便日常维护管理。

5、珠三角绿道网规划要求

《规划纲要》在珠三角范围内共规划了6条区域绿道,主线总长约1690公里。其中分别有①、③、④、⑥号区域绿道经过佛山市,具体如下:

①号绿道,西岸山海绿道。在佛山市境内东起金沙洲,依次串联沙涌郊野公园、南国桃园(南海影视城和南海观音寺)、东风水库、三水荷花世界、三水森林公园、云东海,向西经马房大桥延伸至肇庆市,总长约59公里。

③号绿道,珠三角文化休闲绿道。在佛山市境内起于碧江金楼,依次串联都宁岗森林公园、横沙围湿地公园、长鹿农庄、顺峰山风景名胜区,马岗湿地公园、顺德南沙头湿地公园、马宁山郊野公园、均安生态乐园,向南经白藤大桥进入江门市,总长约70公里。

④号绿道,广珠生态休闲绿道。在佛山市境内北起与花都交界处的东环北延线,依次串联草场湿地公园、美景森林公园、沙涌郊野公园、千灯湖、陈村花卉世界、鲤鱼沙湿地公园、横沙围湿地公园、长鹿农庄、顺峰山风景名胜区、大小岗郊野公园,向南延伸至中山市蒂峰山森林公园,总长约106公里。

⑥号绿道,西江滨水休闲绿道。在佛山市境内北起三水两江并流处,依次串联半江桥、魁岗文塔、马鞍岗郊野公园、海景森林公园、南海湿地公园、天子墓风景区、南庄生态休闲区、罗南生态农庄、西樵山风景名胜区、龙舟训练基地、璜玑鹭鸟天堂风景名胜区、九江酒厂双蒸博物馆,向南延伸至江门市大雁山风景区,总长约106公里。

6、城市绿道选线方案

佛山市城市绿道总数约60条,总长度约1000公里,涉及佛山五区和东平新城,其中主干城市绿道的长度约300公里。

7、社区绿道

打造以东平新城、南庄水乡生态休闲区、千灯湖、南国桃园、顺峰山、均安生态乐园、西江新城、云东海、大南山等九个示范区为代表的社区绿道网。

8、绿道服务区规划

绿道每隔20公里左右需设一处服务区,本次规划于区域绿道共设置17个服务区,于城市绿道共设置31个服务区。

9、佛山市绿道网与绿化体系

通过佛山市绿道网建设,构筑以区域绿地为背景,绿道网及绿网为骨架的佛山市绿化体系,打造岭南“绿城”。

10、总体目标

串联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安全、环境优美、低碳节能的城乡环境;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城市、社区三个层面多类型、多功能的绿道网系统;建设以区域绿地(Greenland)为背景、绿道网(Greenway)及绿网(Greennet)为骨架的佛山市“3G”绿化体系,打造岭南“绿城”(Greencity)。

11、实施原则

统一规划、分区建设、适当补贴、属地管理。

该规划为总体层面定位,实际线位及服务区等配套设施在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可能会进行调整,以具体实施线位为准。

四、技术总结与思考

“绿”特指了自然中令人愉快的事物―树林、河流、野生动植物;“道”可以理解为通道或者路径,因此绿道这种线性的开放空间,在人工化的城市环境中,作为城市中与郊区、自然联通的通道,同时对于极大地调整着城市中过于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国内绿道发展处于起步状态,国家层面或大的区域层面上的绿道规划还比较少,从业人员及民众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在规划设计中从更为广阔的思路看待,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中推广应用绿道,普及绿道的相关思路及优点。绿道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规划和发展中重要的环节,将必然为兼具生态、景观、游憩使用功能和体现城市土地价值整治综合提升等优越性的城市生长模式。

参考文献:

绿化年中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广泛发动,精心实施,不断改善我市农村地区的生态质量和绿化面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奋力崛起,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把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目标,以绿为主,建设结构合理、乔灌花草科学配置的村庄绿化体系。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鼓励和支持发展庭院林业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坚持科学规划。认真编制村庄绿化规划,力求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与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树立和落实生态理念,体现村庄绿化特色。

(三)坚持分类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村庄绿化总体目标,分解年度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本着先易后难、先绿化后提高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动,务求实效。

(四)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结合各地的特点,采用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充分利用村庄现有的绿化成果,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改造与建设并举,在加快村庄绿化的同时,加强对村庄森林资源、古树名木和绿化成果的保护。

(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美起来相结合。围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绿化制度,并大力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义务植树意识、绿化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总体目标和建设标准

总体目标:*6年—2010年,用5年的时间,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绿化美化。各地要结合各村庄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开展创建“绿化示范村”活动,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建设100个左右的市级“绿化示范村”。各县、市、区每年要对20%以上的行政村进行绿化,同时建设2—4个县级“绿化示范村”。“绿化示范村”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村庄绿化分丘陵区、平原区村庄(以行政村划分)两种类型,其中丘陵区村庄(自然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平原区村庄绿化覆盖率50%以上。

(二)行政村区域内宜林荒山绿化率达到95%以上;道路、河道宜绿化地段绿化率9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90%以上,网格面积不大于300亩。

(三)大力开展庭院绿化,80%以上的农户庭院要实现绿化。

(四)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管护范围,落实管护措施。

“绿化示范村”的具体标准另行制定。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村庄绿化步伐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一个具体行动,是建设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将其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村庄绿化以及“绿化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分片包干,分工负责,推动村庄绿化工作顺利开展。

(二)科学编制村庄绿化规划。市林业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编制*市村庄绿化总体规划,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类型的村庄绿化目标和具体任务。各地要结合农民的意愿和不同村庄的特点,编制具体村庄绿化规划。村庄绿化规划应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当地党委、政府批准。规划确定后,要严格按规划实施。

(三)充分发挥“绿化示范村”的引导作用。村庄绿化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地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并通过树立典型,加强引导,整体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确定联系点,积极创建“绿化示范村”,并高起点规划和实施,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村庄绿化过程中,各地要注意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多办实事,确保村庄绿化不断取得实际成果。

(四)多渠道筹措村庄绿化资金。各地要调动多方面村庄绿化的积极性,加大对村庄绿化的投入。要把村庄绿化与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万里绿色通道、生态公益林、平原绿化、花卉苗木等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每年从工程建设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村庄绿化。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村庄绿化和“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并实行“以奖代补”。各县、市、区财政以及有条件的乡镇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村庄绿化。此外,要拓宽村庄绿化的筹资思路,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村庄周围的集体隙地、林地,通过承包、租赁、合作等形式进行合作开发。

绿化年中总结篇9

本着“追求高品质,着眼实用性,科学规范,合理高效”的绿化工作原则,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开展校园绿化建设。2016年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落实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经过师生员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使校园形象更美、校园环境更优、校园品位更高,陶冶了师生员工的思想情操,激励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组织落实是搞好绿化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的校园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院绿化工作的开展。坚持“绿化美化、景点设置和基建工作统筹考虑”的原则,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研究布置工作,制定绿化计划。在队伍建设方面,总务处作为职能部门,由专人负责绿化工作,为我院搞好校园绿化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校园绿化实践中,院领导身先士卒,带头实干,增强了师生员工对搞好校园绿化工作的信心,提高了师生员工自觉爱护花草树木、园林设施、爱护环境的意识,这对我院搞好校园绿化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学院领导与林业局等地方绿化职能部门多方联系争取绿化专项资金用于我院绿化工作。

二、加大投入,形成亮点

2016年,我院在保障及巩固原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投入余万元用于校园绿化升级改造。新栽xxx株。新增绿化面积6786平方米。

1.聘请专业绿化公司为我院进行绿化设计。

2.新建成4608平方米的银杏苑。共栽种胸径20CM左右银杏树158棵,总价值万余元;树下种植绿化草3820平方米。xxx的建成,提升了学院的绿化水平,提高了校园品味。

3.补栽苗木、绿篱、绿化教学楼东侧空地等,价值万元。

4.对校园中心广场绿化改造升级。由于原绿化草木、绿篱、草坪、灌木、乔木等发生病变、枯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院整体绿化效果,也不利于我院整体形象。学院投资万余元对中心广场花园、绿化带等空地绿化改造,该项目现已成为我院主要景观之一。

5.加强校园绿化管理。全年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气适时进行修剪、除草、施肥、除虫害、浇水、保暖等养护工作,总投资万元。

三、2017年工作打算

绿化年中总结篇10

按照县委、县政府“三城同创”和“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林业园林绿化三年倍增计划和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目标,通过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规范年活动,“树示范、建亮点、创精品、提水平”,解决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使我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貌有根本性改观,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有明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二、活动范围

本次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规范管理年活动涵盖镇、开发区、新城(乡)、等四大片区的公共绿地。

三、工作内容

1、编制园林绿化规划。深入开展调查摸底,聘请设计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编制年度园林绿化规划,确保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达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植物搭配合理的效果。重点做好2013年度园林绿化补造、改造、新造工程的规划设计。

2、加快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制定年度绿化建设计划,制作工程推进流程,严格把好苗木质量关和整地(种植土、地形造势、清杂)、打穴、种植、打撑、缠草绳等苗木栽植关,确保高质量严要求推进2013年度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建设,主要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为:

(1)补植补造工程。主要包括城区条主次干道沿线的补植补造;

(2)绿化提升工程。

(3)绿化新造工程。

3、加强园林绿化管护。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绿地管护类型;明确管护项目和工作职责、责任人员,制定管护质量标准,加强管护作业监督检查、质量考核及技术指导;完善管护考核体系,定期巡查、检查、考评、考核;联合城建、城管等部门开展整治活动和执法活动,切实巩固绿化成果,达到树木保存率为100%、树形自然美观、杂草率≤5%、无垃圾杂物和无病虫害、新栽乔灌木整齐美观的效果。具体管护绿地主要划分为三大块:

(1)县园林所管护的城市公共绿地。

(2)历年履约期内的城市公共绿地

(3)2012年冬-2013年春新建的城市公共绿地。

四、活动安排

自2013年6月下旬开始,到2014年5月31日结束,整个活动分三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7月1日-2013年7月31日)。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8月1日-2014年3月31日)。按照实施方案,制定详细推进表,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分步骤分类型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规范年活动。

3、总结评比阶段(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31日)。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绿化建设进行竣工验收,对绿化管护进行考核评比,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局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对竣工验收、考核评比结果进行评估,并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绿化建设项目进行抽验。抽验结果作为资金拨付的主要依据,考核评比结果既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管护等次评定主要依据,又作为干部奖惩、管护资金拨付的主要依据。

五、工作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为有序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规范管理年活动,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局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活动日常工作。

绿化年中总结篇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但城市环境水平却有所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在逐年增加,城市大气、水体污染难以有效控制;酸雨面积正在扩大,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30%;特别是2000年的几次大规模沙尘暴,严重袭扰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大部分地区,更是敲响了人们心灵的生态警钟,更多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关心身边是否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因此,关于现代城市绿地的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价值。

二、绿地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绿容率指标体系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城市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是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德华早在100年前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具有代表意义,宽阔的森林、农田等组成的绿带包围着城市,城市中有农田和菜园分隔,市内有中心公园,住宅花园和林荫道路。1930年L?柯布西埃提出了绿色城市(Green City)思想,主张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空间,建设立体花园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多次提出“山水城市”概念,其核心就是“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在这个时期,我国开展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有许多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但这些理论只能对建设园林城市有指导意义,对园林绿地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规划原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对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的实践中,还是远远不够的。

随时展与进步,我们认识到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一环,绿地系统的建设也得到规划管理者的重视。但是,从目前来看,现实中绿地系统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其中生态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指标存在缺陷。沿用至今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对于在宏观上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绿化用地规模基本状况及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用绿地面积或绿化覆盖率来进行规划并推算控制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不能真实反映在环境中绿色面积能发生实际效应的生物量、生态效率以及生态功能,特别是在分析城市的绿化结构和估算绿地的生态效益时,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来完善绿地系统的评价体系,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绿地生态效益。

结合多年以来沿用的贯用术语和“绿容率”新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现代园林城市的生态效益。

绿容率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新生理论,它的具体含义是:为了应用于生态规划对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设计、项目设计进行科学指导与控制而制定的绿化指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上绿地的科学生物总量,进而约束绿地系统建设的投机行为,规范绿地系统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有限的绿地系统建设的品质和效率。这一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沿用原有的绿地评价指标—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第二部分是衡量绿地本身的生态效益水平的指标—绿量、绿量率;第三部分是将绿地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的绿容率及绿化建设指数。

1、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总和。

2、绿地率:指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种绿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即:绿地率=区域内园林绿地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100%。

3、绿化覆盖面积: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

4、绿化覆盖率:指一定区域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即绿化覆盖率=区域内园林绿地覆盖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100%。

5、绿量和三维绿量:绿量在绿容率指标体系中指植物全部叶子的1/2总面积,国际常用单位为平方米。三维绿量也是20世纪80年代新提出的概念,是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的量,单位常用立方米。

6、绿量率:也称叶面积指数(LAI),指单位面积内植物1/2的叶面积。

7、绿容率:也称绿量容积率,指某规划用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绿量。

8、绿化建设指数:是将绿地系统及建筑开发结合起来和一项指标,是绿容率和容积率的比值,也是绿量和总建筑面积的比值。

三、绿容率指标体系产生的背景及实施技术路线

绿容率作为生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指导意义和严谨的可操作的量化应用路线,改变了社会对绿化的单一认识和简单的行为方式。

目前,我们经常谈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如何优美、如何生态环境优良,其实这种现象是发达国家经过多次失败、痛苦和灾难以后的修正结果。无论是雾都伦敦、畸形发展的纽约曼哈顿,都是以代价换来新生的城市。我们欣赏维也纳森林,我们向往柏林城市中心森林的优美、清新和品质,但是中国的城市走向何方,却是每个中国人所必须面临的现实,更是每一个中国影响城市发展的规划师、建筑师、经济学家、生物生态专家以及商人、政府官员必须面对的挑战和选择。

生态规划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更是一项可应用、实施并影响后人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看到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蔓延、城市扩张、城市板结以及城市健康安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形式主义的城市草地、简单低效的城市绿地建设、逐渐被压缩、侵浊、破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上长官意志、扭曲的地方经济发展的狭隘导向和特权商品—破坏生态优先权的默许等等,这些行为往往借助了科学的外衣。某些学者在科学上的不负责任与价钱诱惑的钱权交易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配套绿容率指标体系的实施,在分析国内外绿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课题组统合,界定了绿量概念内涵。以绿容率为核心的绿地控制系统体系建立在GIS数字信息技术上,应用遥感和计算机技术测定和统计,支持和辅助绿容率指标系统建构和应用,有利于绿容率在生态化城市规划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实施作用、管理作用和评价作用。

在绿容率体系中绿量的指标涉及单株绿量、群落绿量、地块绿量的计算模型和数据统计模式。对于绿容率中有效的绿量计算是以稳定绿量的植物群落的初始绿量开始的。统一的绿容率指标体系涉及生态规划中的自然区域和城市区域,统合了生态规则、传统的常规指标,与生态等级控制指标、规划的常规指标、城市容度指标并行构成技术体系。它依托GIS数字信息系统的动态运行,实现生态效益和城市生态承载等重要生态指标的对应与协调配套。

绿容率不仅可以用在生态规则中,而且可作为国土、森林、土地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设计管理指标。目前,在区域生态规划、城镇生态规划、项目地块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进行不间断的研究与实践。

四、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学原则同绿容率指标系统内核相统一

当今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曾对自然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虽然创造了发达的城市文明,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现在人们已经觉醒,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阐述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972年《马丘比丘》提出子“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再统一”的重要概念;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国1992年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在建筑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关注体现在“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实践方面。欧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主要表现为对气候的关注,形成“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逐步完善,生态理论大大丰富。在园林界,提出了园林生态学理论,这种理论以人类生态学为基础,融汇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等理论,研究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影响范围内的人类生活、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节的途径,并提出园林生态学原则理论:

1、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

2、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

3、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如养分和水的循环利用,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4、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以乡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树种,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

5、整体和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系来设计和管理。

总之,生态学原则已成为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绿容率指标系统作为对城市生态绿地的科学评价体系,二者侧重点不同,但核心都是控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获取最大效益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拥有高质量、高标准的自然环境,维护人类身心健康。

五、结束语

当然,现有规划体系的不完善和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规划研究、创新与修正,也是导致社会问题、城市建设问题的重要原因。以生态学原则为基础的生态系统规划正是基于社会问题、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应运而起、应运而求、应运而生和研究成果和实施探索。绿容率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落实在各项生态规划的编制应用工作,正是基于社会问题、科学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开展的工作。中国社会管理与控制的现实是依赖人与法的结合,现在正从人治走向法制的过程之中。因此绿容率指标研究正是适应中国从人的意志向科学量化的法制管理方向发展的探索性研究,是专家学者以科学为手段服务社会、支持政府科学行政和积极行为。

绿容率指标体系作为一种约束绿化内涵和提高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标准依据,其作用与以往的绿地建设指标有着本质的不同。既为绿地系统建设定性,也为绿地系统建设定量,还为绿地系统生态功能提供科学的标准化动态参照。创建绿容率指标系统和生态学原则,可以为政府精确规划、科学行政提供支持和指导,还可以约束建设开发的形式与质量,提高了生态规划对城市生态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梁伊任.园林建设工程.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绿化年中总结篇12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保护和利用我国部分地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适应食物消费需求的变化、增进消费者身体健康,我国启动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依据特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安全、优质。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已从一个概念打造成一个精品品牌,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1)总量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1—2014年,绿色食品当年获证企业从2683家增加到3830家,年均增长12.6%;产品从6538个增加到8826个,年均增长10.5%。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从6622家发展到8700家,年均增长9.5%;产品总数从16825个增加到21153个,年均增长7.9%。

(2)产品覆盖种类初步齐全。现有的绿色食品产品已包括主要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5个大类、57个小类。2014年,农林及加工产品有15703个,占74.2%;畜禽产品有1095个,占5.2%;水产品有698个,占3.3%;饮品类产品有1946个,占9.2%;其他类产品有1711个,占8.1%。

(3)贸易发展持续扩大。2010—2014年,全国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由2824亿元增长到5480.5亿元,年均增长18%。我国加入WTO以后,绿色食品出口额由4亿美元增长到24.8亿美元,年均16.4%。近几年,绿色食品流通企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建立一批绿色食品专营网点,许多绿色食品走上了电商平台,市场流通和贸易渠道不断拓展。

(4)品牌影响从国内走向了国际。绿色食品在全社会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已有较高的认知率。绿色食品全面进入国内大中城市的中高端市场,成为许多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准入的重要条件。绿色食品标志除在我国以证明商标形式注册外,还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框架下,通过世界知识产权局,在欧美日等1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绿色食品知识产权依法受到保护。绿色食品标准已通过国际贸易中心(ITC)进入国际可持续、环保产品国际贸易标准系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推介标准。2014年,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5个全球知名企业的33个产品获得我国的绿色食品证书,产量已超过100万t。

2我国绿色食品创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借鉴国际农业和食品工业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年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绿色食品创立了“依托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

(1)以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标准体现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和质量水平,也体现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实施标准化生产,首先,要有各类技术标准。按照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绿色食品从五个环节构建标准体系:一是产地环境标准,包括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导则;二是生产技术标准,包括肥料、农药、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渔药、食品添加剂等使用准则;以及动物卫生、畜禽饲养防疫等准则;三是产品标准,覆盖102类产品;四是包装、贮运标准,即包装通用准则、贮藏运输准则;五是产品抽样准则、产品检验准则等其他标准。其次,要将标准转化为供企业和农户具体使用的生产操作规程。目前,各地制订并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行业性、区域性、分种类的生产技术规程有400多项。最后,要通过技术服务、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对农民进行指导,并通过现场检查、质量审核等方式,评判绿色食品技术标准执行情况。

(2)以质量构建产业发展链。从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资源、加工产品原料到终端产品,绿色食品以质量为基准构建和发展产业链。通过对产地及其周围的土壤、大气和灌溉水(养殖用水)等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保证产地环境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投入品要求使用安全优质的生产资料,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化,并鼓励优先使用经认定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产品资源要体现各地名特优产品、有出口竞争优势的产品。加工产品原料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满足深加工企业需求。终端产品要求质量过硬、包装规范、用标准确、形象突出,令消费者信赖。企业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体,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需要靠龙头企业带动。2014年,在绿色食品企业中,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有3356家、产品8995个,分别占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总数的38.6%和42.5%。

(3)以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支撑载体和战略资源。绿色食品立足精品定位,围绕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公信力与竞争力,持续推进品牌建设,走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的道路。面向消费者,通过宣传绿色食品的基本理念、质量标准、基本制度,树立品牌形象,培育消费市场,拉动市场需求。通过举办专业展会,搭建贸易平台,推动厂商合作、产销对接,建设专业流通体系,传导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3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积极发挥绿色食品的功能作用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绿色食品发展取得的成效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成果体现,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目标与方向相符。绿色食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和利用,注重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控,注重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有机结合,无论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还是技术标准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在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农业产能规模、保障粮食安全,又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这就要求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务院制定的《全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到2020年,农业用水总量要保持在3720亿m3,利用系数要达到0.55以上;“两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2020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努力实现零增长;“三基本”:到2030年,实现畜禽污染基本处理、地膜基本回收、秸秆基本利用。积极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

(2)实施路径一致。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以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安全优质,以安全优质产品承载品牌形象,以品牌影响带动生产和消费。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绿色食品已纳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在全国已创建的31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绿色食品产量已达3668万t,占全国绿色食品总产量的38.3%。近几年,绿色食品还先后纳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三园两场”(菜园、果园、茶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条件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评定指标之一。国务院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强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3)发展机制协调。绿色食品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推动旨在创造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市场拉动体现品牌的美誉度和竞争力,这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行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是协调互动的。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加快绿色食品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绿色食品已先后纳入国家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作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安全消费意识普遍增强,追求“绿色、生态、环保”已成为基本的消费取向和选择标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也进入加快升级转型阶段,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日益成为主流,绿色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已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国际社会持续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贸易准则等方面保持与国际接轨,为带动我国农产品出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4适应新形势推动我国绿色食品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食品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绿色食品发展应以确保品牌公信力为基点,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以放大品牌效益为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坚持精品定位,瞄准发达国家水平,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保持技术标准的先进性。不断完善绿色食品制度体系,保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巩固和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严格许可审查,严格证后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切实维护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持续开展品牌宣传,通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渗透力,撬动消费市场。同时,加强绿色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共同维护绿色食品公共品牌形象。

(2)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优化主体结构。坚持“好中选优、扶强做大”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深加工食品企业,以及质量管控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高产业主体素质。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在目前的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种植业产品比重较大,畜牧业和渔业产品较小,今后要适应消费需求,逐步扩大绿色食品养殖业发展规模。三是优化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原料基地建设,加快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发展,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