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5:05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

摘要“团队精神”的培养对高校学生的未来乃至对国家的未来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教育学的视角着力对一门选修健美操教学课对影响学生团队精神的相关因素:团队意识、团队目标、团队沟通、团队合作、团队评价进行相应问题的探讨,以求更好的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 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团队合作的精髓就在于“合作”二字,团队合作受到团队目标和团队所属环境的影响[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度的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合作型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素质人口成上升趋势,但具备较强团队精神的合作型人才还是处于下滑势头。由于现在很多都是“四二一”的6护1独生子女家庭,社会主义将来的接班人在众多家庭环境中团队理念严重缺失,21世纪的社会更加需求高素质合作型的人才,社会需要家庭缺失,大部分的重任都依在了学校教育层面。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团队的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现代人又采用“团队精神”这一时尚词来体现团队。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古还是今,人类都清楚的认识到“合作――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现代的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他的团队“合作――团队精神”。在我国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大学生毕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得到企业或就业单位的认可,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就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必须作为各高校培养大学生品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目标。团队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教育才能获得,需从家庭、学校、社会中不断得到培养[2]。由古至今人类也非常清楚集体团队力量肯定是比个人力量大的多,但这需要“团队精神”作为一个支点,团队力量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二、健美操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合理化

教学模式是社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适合你所教学的课程;

(一)选取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90年代开始由于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国人素质教育的需要,符合体育教学特点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呈现出来,如:快乐体育教学、成功体育教学、“小团体”教学等十几种。虽然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但具有特殊实践性的健美操选修课采用“小团体”教学模式比较理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三维”(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健康观的要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小团体”教学模式分组的最优化

健美操选修课首先是学生自己以选课程、时间、老师“三自主”形式进行,意愿指数都比较高。可要在这门课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不能以单一的某种形式来分组,例同质分组、兴趣分组、友情分组等,这样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进行优势互补,不能很好的发挥团队力量。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力量,合理编组非常重要:首先,考虑在团队间竞争性评价更加公平、合理,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团队的兴趣,意识到团队带来的魅力;其次,在分组前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初步多方面综合性的了解,第一:对学生的友情与兴趣进行印象分组;第二:对学生的协调运动能力与学习态度进行观察、评价后分组;第三:对男女性别搭配进行影响分组;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有必要的调整。最终形成6-8人/组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有一个核心学生的“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这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发挥个自特长,进行组内优势互补,形成带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进步、有关心、有施长,培养社会需要的合作型人才。

三、团队精神的教学培养策略

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的基石,更是教学成功的基本因素。教学策略又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即采用“团队合作,分组竞争”的形式来进行[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灌输团队理念

团队是一个拥有共同目标,所有成员能够用最理想的状态来面对和解决所有遇到的任何问题及困难的小团体。一个“小团体”必须有自己的团队目标、团队理念、合作精神,才能更好的激励出 “小团体”的团队精神。因此,在第一节教学理论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理念引导式教学至关重要。强调对整个教学过程都以通过团队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团队评价影响个体成绩;团队合作影响个体今后的发展。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需要合作,团队是人类集体力量的象征,个体能力需团队合作才能更好体现。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客观事实反映。

(二)强化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不能以自我意识为中心,要有团队配合意识。团队意识是构建和谐团队重要的内在基石。没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就谈不上团队精神。曾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做了客观性的评价,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非常差,今后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可目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存在“四二一”的家庭关系,6人护1人。再加上现在的很多高校都采用选课制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十分少,搞班集体活动就更少,导致学生在高校班级里的团队意识严重缺乏。这就要求高校的各项课程一定要把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学习、合作能力等的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中。高校健美操选修课又属体育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从准备部分、教学学习过程、评价过程中大部分以团队形式进行共同思考、共同学习,与他人团结合作、与团队共努力、与团队共奋斗,强调团队的重要性,通过健美操不断的强化团队意识。

(三)明确团队目标

没有目标的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团队目标是一个团队的共同目标,各团队成员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第一,学期开始教师要给班级一个明确的纵向教学目标即今后组成“小团体”要完成的纵向教学任务。第二,就是各“小团体”都要确定本团队阶段性想要达到的横向目标;第三,就是每个“小团体”的个体成员对自己要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个人要自觉、主动,并意愿为团队目标服务,同样个人理想目标可以通过团队来实现它的最佳化。

(四)重视团队沟通

沟通是团队合作的桥梁,顺畅的沟通是一个“小团体”的重要资本。缺乏沟通的团队就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创新的浪花。团队沟通需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建立平台的方式有很多种。第一,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可采用课堂教学意见交流、网络QQ交流、电话交流、教师答疑时间的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第二,搭建团队组员间的交流平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式讨论学习、课后建立团内QQ群进行网络讨论共同完成团队任务、课后组织讨论式的实践学习;第三,搭建各小团队之间的交流平台,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各“小团体”间的竞赛评比法和优秀与较差学生表演展示法进行集中式的讨论学习、课后各组长之间或各组员间可进行流动式的讨论学习。

(五)注重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源泉,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就不能很好的迎战困难,团队内部就很难营造一种和谐气氛。曾在98年世界杯足球赛中,赛前人们非常的看好具有天皇级、强大进攻阵容的巴西队,无论是哪位球员个人能力都具有明星风范,球迷对这支球队取胜的呼声也是最高,可最后巴西队却以失败告终。问题出在哪?就是队员个个都想在绿茵场上施展个人才华,缺失团队合作――“团队精神”。截然相反的是,法国队依靠团队合作――“团队精神”最终获胜。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团内讨论式合作学习、强弱互帮合作学习、纠正错误合作学习,各团队间采用团队整体竞赛对比合作学习、个体竞赛对比合作学习,课后作业也以集体形式完成。学会与他人及团队合作的人,会更加认识到团队的作用,增进对团队活动的参与意识、责任心,会改善他的人际关系,今后会更能融洽的与团队合作[4]。

(六)正效团队评价

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是一项重要工程,评价结果的好坏对学生今后学习行为、社会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选修健美操课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的这项任务要尤为重视。

1.处理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教师首先要抛弃以强调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传统评价办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小团体”合作学习的结果评价,也要注重“小团体”平时合作学习情况的评价。对于结果性评价教师要以多次阶段性结果评价方式来取代一次性的结果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程度、学习能力、团队参与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互助合作能力等对“小团体”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平时学习情况评价。采用这两种评价相结合可以很大程度改变学生对“小团体”学习活动的参与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让学生更加意识到个人的学习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学习。

2.处理好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

“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在很多情况下体现的是一种学生协作学习的新式教学模式,例如可通过以“小团体”形式按周期计划对学生个体与团队进行阶段性的作业检查。在这个评价环节以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即个体学习成绩不能完全以团队成绩替代,但团队学习效果影响并很大程度决定“小团体”中每个个体的学习成绩。如果本“小团体”整体学习效果比其他“小团体”高的情况下,本“小团体”中优秀个体的学习成绩才比会其他“小团体”中的优秀个体的学习成绩高。对于阶段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价也是如此,“小团体”合作学习的最终学习效果影响个体学习成绩的高低。让学生非常清楚个体的任何利益都与“小团体”的合作有着密切联系,但也让学生认识到不是一味的吃大锅饭。优秀的个体如合作能力强、付出多、学习态度好等在“小团体”合作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可相应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这是对个体能力的认可。这有助于培养一种意识:将来在社会工作中个体不能没有团队合作,合作是必需的、个体能力的认可也是必然的。

四、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学生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娄钟.对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思考[J].教育论坛.2006(2).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2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集体智慧和力量越来越凸显出重要作用,可以说团队协作能力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团队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了各层次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几乎渗透每一学科的教学。体育教学的师生集体参与、双边活动等众多特点决定了其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互助、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长久性的过程,通过笔者的探究总结,主要从教学原则、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加以实施。

1、确定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施的方向指导,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必须以一个系统性的原则为指导。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课程标准及中职体育教学纲要,笔者认为中职体育教学中要坚持集体性、针对性、因地制宜性团队精神培养原则。只有通过集体活动才能使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领会团队精神的精髓所在,因此,集体性原则是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根本,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所在秉持的理念。针对性原则是基于中职学生现实特点、专业特性以及个体差异所提出的,即在体育教学中,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有针对性,着眼于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寻求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有针对性地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因地制宜性原则考虑到了差异性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团体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来开发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山区可根据地形设计集体登山项目,北方可利用冰雪选择合作滑雪项目等,通过教师的对教学资源的精心创造和合理编排,形成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佳体育教育形式,来强化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2、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施的先导,为了提高对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要在积极学习《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和《新课标》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体育课只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三基”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着重提高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3、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参考国内外先进体育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综合采用合作学练法、游戏法、竞赛法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3.1 合作学练法

合作学练法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精神体系各个构成因子。首先,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参与意识。在体育课合作学练中,小组利益是根本,为了共同完成任务,每个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其次,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自信。在引入合作学练教学后,为了不影响团体成绩,学生必须通过模仿、沟通、交流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容置疑地会提升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同时也就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凝聚力。最后,合作学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在合作学练中,学生在小组中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是关键。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采用讨论法让每个小组想出几种能够让自己快速奔跑的方法,这使小组的每个成员能在短时间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献计献策,时时表现出对团队的关心和维护,自然而然提高了他们的团队责任感。

3.2 游戏法

团队体育游戏是中职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教学方法。团队体育游戏种类较多,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团队精神较差的现状,有必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与团队拓展训练的相结合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方法,如“人肉运输”、“瞎子背瘸子”等游戏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沟通和配合能力;“瞎子走路”、“信任背摔”等游戏可以增强中职学生对团队的信任感:“搭桥过河”、“穿越电网”等游戏可以让中职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合作的快乐。

3.3 竞赛法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竞赛法是一种检验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方法。竞赛法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团队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团队竞赛中,个人技术虽然重要,但团队的协作配合更是重中之重。如球类比赛中,个人能力在强的学生也离不开集体的互相配合;田径接力赛中,只有每位队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比赛胜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竞赛,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以上体育教学方法对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认知、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强调是。这些教学方法不是为了达到某一团队精神培养目标而独立使用的,有必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善教学评价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3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6.06.011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339(2016)06-0061-06

作为一个既是边疆又是多民族省份的云南,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人数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高校,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截至2016年5月31日,云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9所,其中,地处自治州的普通高等学校有13所[1]。云南省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在全省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决定了高校应当也必须扮演重要角色。实践表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建构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一、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理念到位,保障机制才能运转协调。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思想保障是先导。

(一)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云南省各高校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八个坚持”“五个认同”的精神贯穿于民族团结教育始终,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每个师生的内心。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做民族团结忠实的维护者、促进者。

(二)增强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作为人数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高校要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有关精神,从省情、校情的实际出发,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政治思想,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認识,毫不动摇地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三)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

理念决定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向,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其它要素起着制约和引导作用。高校要依据民族团结教育的新特点,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创新。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同时,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把握规律性、富有时代性、彰显创造性。要注重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的育人理念贯穿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过程,鼓励各族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携手共建和谐校园,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物质保障

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必要物质保障,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要素的有机组合,搭建良好的物质基础构架,是确保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顺利推进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物质保障是前提。

(一)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纳入学校财政预算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用于日常宣传教育、政治理论课以及常规活动等基本投入;另一方面主要是用于社会实践、设施建设、师资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等所需的投入。实践证明,凡是民族团结教育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的高校,必有相匹配的经费投入。要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预算置于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的高度,纳入学校财务预算体系之中,及时划拨,确保经费到位,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完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

在硬件设施方面,高校要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图书资料、宣传设施等。通过修建文化长廊、民族艺术文化墙、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民族团结教育走廊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活方面,要注重人文关怀,为少数民族师生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有需要的少数民族师生设立独立就餐区。每逢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为少数民族师生组织庆祝活动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更加贴近师生、贴近生活。通过设立专项助学金、少数民族奖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等助学服务体系,有组织地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活动,把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作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不断优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物质条件

高校应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整合资源、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经费来源,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大在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科研立项、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特别需要注重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与选拔、民族文化的研究、民族团结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建立健全经费管理运行机制,明确经费使用投向,确保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经费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组织保障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保障具体主要包括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工作的诸多方面。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因此,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是重点。

(一)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不能动摇。要突出党委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形成“目标明确、精心组织、领导有力、关系协调、职责明确、齐抓共管、互助和谐”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组织保障系统和工作格局。

(二)设立民族团结教育专职部门

成立由学校党政一把手共同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等为成员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研讨会,将党中央、云南省委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精神落到实处,并把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交流、分享。院(系)应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组,负责对本院(系)师生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指导和规范。同时,应当成立“民族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2],及时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学习和生活情况,负责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学习、科研、文体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协调、处理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事务。此外,还应当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调研组”,定期对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可根据调研情况,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适时调整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确保民族团结教育中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统一。

(三)加强高校各职能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是松散的机械的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各级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明确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党、政、工、团、学各方力量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把民族团结教育落实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组织保障的整体效能。

四、人才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支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因此,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是基础。

(一)建设一支服务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也是高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力量。高校要致力于建设一支服务民族团结教育、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应当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充实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拥有良好民族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学技能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要特别注重发挥少数民族教师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提升少数民族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重要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要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发,广泛吸纳相关学科的精英,组建一支从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辅导员到全体教师的多学科交叉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完善全员育人机制,为促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加强服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培训机制

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利用各种有序途径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对民族团结教育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知识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加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同时,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培训,让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主动融入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切实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从学生到学生、教师到学生,从师生到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人才梯队。

(三)建立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

云南各高校要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民族地区需求为导向,结合云南实际,扩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模和范围,打造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2]。要注重民族人才多元化培养机制,积极搭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平台,为边疆民族地区大力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创新型人才,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教学保障

课堂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建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教学保障是中心。

(一)完善课程体系

在教材使用方面,云南省各高校應当在参考借鉴全国统一的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物、基础理论性教材基础上,积极结合云南省情、州(市)情,以及结合高校校情,研究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和校本教材,逐步“形成理论与实际、专业与通俗、纸质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材体系”[3]。要加大对《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教材的使用和推广,不断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化、本土化和大众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贯穿于高校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全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成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全面渗透,将显性课程教育和隐性课程教育有机结合,将民族团结教育主动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逐步形成以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为主、其他学科全面渗透的课程体系。

(二)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作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环节,创新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云南省各级部门应当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不断研究和革新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高校应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各种多媒体课件、网络微课程以及宣传视频,及时将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学经验进行分享,不断丰富学生课堂,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理论研究

云南省各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要以民族团结为主题,搭建民族团结研究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理论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有机融入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的科研课题,鼓励广大教师、本科生、研究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题研究。

六、载体保障

载体保障是构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客观基础。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载体保障是关键。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宣传载体,营造良好氛围

在新形势下,要搭建传统媒体(如宣传横幅、校报校刊、宣传栏、论坛讲坛、校园广播等)和新媒体(如网络、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有机结合的宣传平台,不断创新宣传教育载体。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做到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和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多样化、社会化”[4]。要大力宣传全国各民族特别是云南省涌现出来的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模范个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不断扩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重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监管查处,注重新媒体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主旋律,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通过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形势政策报告、民族文化社团活动、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知识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把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要善于把云南省各地区具有民族色彩和民族文化的资源作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组织红色旅游等形式,充分展现云南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构建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增进各民族师生间的了解和感情交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民族师生互相了解和相互交流的长效机制。

(三)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丰富文化载体,打造文化精品

云南省各高校必须以先进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坚持文化自信。要“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感染青年学生的思想情怀,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用富有特色、贴近办学实际的校园精神浸润青年学生的个性心灵,用与时俱进、引领风尚的创新文化培育青年学生的发展素养,真正成为文化育人的高地”[5]。各高校要以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为契机,打造好民族文化这张亮丽名片,把弘扬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过程。要通过创办民族文化类社团,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支持各民族师生利用民族节日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同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的‘民族大家庭’”[2],不断丰富各族师生的精神生活。

七、制度保障

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和实施不仅需要高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依靠制度的规范和管理。云南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促进云南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設的重要动力,完善的制度是实现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是根本。

(一)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高校要依据各级部门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有关规范性文件,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目标、教育内容、工作举措以及评估体系等,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在制度运行上,高校必须结合省情以及自身具体实际,积极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从经费管理、人才队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到监督考核的各种章程条例、程序办法的制度运行体系,共同营造一个良性互动、协调一致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环境。

(二)注重科学规划,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由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分布地州和各师生民族分布状况的差异、办学层次的差异,“要切实考虑到民族高校与非民族高校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机构设置等方面的不同,把握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和高校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6]。高校要不断强化纵向衔接,建立从学校到院、系、班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总体规划,对民族团结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依靠制度、政策来保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规范化。

(三)注重有效运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思维

随着时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定位于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广大师生应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进一步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化建设。云南省应加快民族团结教育地方法规的制定,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立法实践,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法治保障。

八、评估保障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必需环节,为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科学的依据。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评估保障是核心。

(一)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必须严格遵守评估原则,明确相应的评估等级、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从学生、教育者、学校三个层次着手,“做到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7],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在学生层面,通过理论水平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参与、民族团结危机事件的处理情况等实践运用的测评与评估。在教育者层面,从教育者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履职履责与实践效果、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果以及教育目的与计划的实现等方面进行测评与评估。在学校层面,主要是针对高校自身在民族团结教育总体规划、制度建设、政策执行和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测评与评估。

(二)强化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高校学生管理、教师晋职晋级和学校各部门的评估考核体系中,综合运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体、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惩戒,以此起到鞭策和促进作用。以云南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机遇,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调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4

一、引言

高度的灵敏性与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已日益成为企业在动荡环境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但单个企业往往限于自身资源与竞争优势而无以适应科学技术与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并快速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市场需求。有鉴于此,基于动态联盟(Dynamic Alliance)的集团竞争优势而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在信息化浪潮高涨与竞争市场瞬息万变中的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隐性企业集团便是在此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动态联盟型的集团化产业组织形式。

隐性企业集团,亦称虚拟企业集团,其直接源于“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共赢的动态联盟理论,它是由多个成员企业在有限的时间与范围内基于相互信任与合作以抓住与利用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而组建的一种松散型组织。具体而言,当某种市场机遇来临之时,这类组织即会以拥有相关的关键信息与核心技术或是首先占有市场的成功企业为核心,其他成员企业则凭借自身其他方面的竞争优势与信誉而被核心企业吸纳,成员企业基于各自的专业分工与其间的相互协作而形成隐性企业集团,并以此迅速高效地集成各成员企业的业务专长、知识、信息与制造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而迅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一旦共同任务完成之后,隐性企业集团即自行解体,其成员企业则又去各行其事,或者作为另一隐性企业的成员企业为新的项目与任务工作。而隐性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则既非同行业企业间那种你死我活的单纯对抗,亦有别于传统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那种刚性结构,而且,隐性企业集团内在地要求其成员企业掌握将效率与柔性相统一的灵捷技术(Agile Technology),以便隐性企业集团将柔性生产技术、熟练掌握生产技能的知识员工与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成一起,通过建立共同的基础结构而对稍纵即逝或无法预见的消费者需求与市场机遇作出快速反应。

实践证明,隐性企业集团基于新型生产制造与组织管理方式,将不同企业的独立竞争优势整合为一结构严密的系统而获取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效应或集团竞争优势,已使越来越多的大小企业均乐于参入隐性企业集团,隐性企业集团战略亦因此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重要路径。

二、隐性企业集团的特征及其竞争优势

作为当今企业之间最好的合作模式之一,隐性企业集团或虚拟企业集团是竞争优势的载体,并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1.核心竞争优势与集成效应。隐性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均具有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隐性企业集团通过建立共同的基础结构与集成管理,将成员企业不同的独立核心竞争优势集成起来,能够形成强大的集团竞争优势。

2.并行工程与技术领先优势。隐性企业集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并行工程技术,把共同的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再依据成员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让其承担相应的研制与开发或生产服务工作。在任务——时间——空间位置上三维并行的模块研制开发,改变了按时间先后顺序串行研制的传统开发方式,从而大大缩短了研制开发的周期,隐性企业集团亦因此更易取得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3.柔性结构与高度的灵捷性。隐性企业集团的设备、技术及其他资源常常以单元的、可变结构与可重组利用的形式出现,隐性企业集团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共同的信息系统基础结构把各地区、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企业快速集成—虚拟整体,强调结构柔性,重视灵捷技术对效率与柔性的统一,并以此保持组织的高度灵捷性。

4.学习型组织与创新的增长。动态联盟的过程亦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创新的过程。隐性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各自在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或信息系统建设等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以此成为其他成员企业的学习对象,组织内部因此天然即具有学习增长的需求,而且,隐性企业集团在强调资源的整合与对组织内生产、知识与技术及管理的集成之外,尚强调组织内部的主动相互学习与积极创新,尤其重视对高新技术与灵捷技术的研发。这些都促进了组织内部学习与创新增长的内在机制的形成。

5.组织网络化与动态适应性。不同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隐性企业集团组织的构成是呈扁平化的网络状组织结构,其各结构单元或成员企业以企业战略调整与产品方向转移为中心,通盘考虑市场需求与顾客满意度及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不断进行隐性企业集团组织的动态演化,并以此实现对环境变更的快速适应。而且,隐性企业集团旨在抓住与利用瞬间即逝的市场机遇,一旦共同的组织目标完成,其即自行解体。

6.协同性与合作竞争中共赢。隐性企业集团内部竞争虽然依旧存在,但更注重建立一种“共赢”的合作关系。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市场的稳定性亦愈来愈低,单个企业难以长期与市场同步,为了寻求生存与发展,联合是必由之路。因此,企业之间仅有竞争的时代正在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以竞争为基础和以协同为主导的协同竞争模式,这点在隐性企业集团内部具有鲜明的体现。

三、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对我国企业的积极意义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集团曾是20世纪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群体形态。就我国而言,既有的2万余家企业集团对于形成规模经济与开展专业化协作很有积极意义,但在基于政府“拉郎配”、“一哄而上”的企业集团中,真正具有竞争优势及适应能力的却相对较少,好在韩、日等国大型企业集团在金融危机中纷纷倒闭的严酷现实对我国盲目求大求全的企业集团组建的热情有所抑制。其实,在寻求我国企业产业组织变革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的过程中,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应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企业改革方略与路径,因其对我国企业在现行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隐性企业集团模式更能灵活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就管理而言,我国既有的企业集团多因缺乏跨行业集团管理经验而存在较高的经营管理风险,原来的优势企业往往最后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其集团组织的刚性结构更是集团变革的严重羁绊。相反,隐性企业集团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柔性结构与组织的动态适应性,其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基于市场规律作用而自愿结成动态联盟,旨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其高度的灵捷性与集团竞争优势有利于组织管理成本的降低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2.隐性企业集团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我国即有的企业集团实践中往往存在行业内整体技术水平因缺乏新的技术改造的不断投入而得不到提高的情况,而作为一种以技术为核心的战略联盟,隐性企业集团内部的模块研制开发、成员企业之间的多向式学习与柔性制造与集成管理等机制,均有利于隐性企业集团内新知识的积累与技术创新的内生及隐性企业集团技术领先优势的确立。因此,以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开展集团化经营对于隐性企业集团所在行业或其所跨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均具有促进作用。

3.隐性企业集团模式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我国企业缺乏名牌是企业难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原因。在竞争日趋激烈与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中,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具备适应与抓住某一市场机遇的所有资源,通过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是必由之路。隐性企业集团模式能够相对迅速地集成其成员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并形成集团竞争力及其品牌优势,隐性企业集团模式无疑是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

4.隐性企业集团模式有助于减少集团经营中的重复建设与产业趋同。作为我国既有企业集团化经营中的普遍现象,重复建设与产业趋同是我国既有企业集团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对集团成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对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培育与塑造是一种重要的导向,而差异化则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内核,因此,作为一种基于成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及其集成效应的动态联盟型的集团化产业组织形式,隐性企业集团模式是一条集约化经营之路,其有助于减少重复建设与产业趋同,且更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5.隐性企业集团模式是企业之间合作竞争新型关系的一种重要载体。企业之间尤其企业集团之间的恶性竞争是我国既有市场经济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竞争形态,其常常直接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与企业竞争力的削弱或下降,由单纯对抗走向合作竞争已日益成为企业之间关系重塑的理性选择,而且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市场多样化的发展亦推进了这一新型企业之间关系塑造的需求增长。作为一种动态联盟型的集团化产业组织形式,隐性企业集团正是旨在基于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而寻求“共赢”,因此,作为企业之间合作竞争新型关系的一种重要载体,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对于减少或规避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恶性竞争及促进市场经济的成熟发育均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隐性企业集团构建的必要条件支持

我国历经二十余年的企业改革历史证明,基于一种模式主导的“一哄而上”很难实现企业改革的全面胜利,基于企业自身的特点与经营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则往往会带来企业改革的生机与活力。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对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路径与方略之一,但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在我国并不完全具备天然的基础,我国隐性企业集团的构建尚须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对其予以必要的条件支持。

1.培育、保持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隐性企业集团旨在谋求基于整合成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集团竞争力。成员企业具有能够协调互补的核心竞争优势则是隐性企业集团构建的必要条件。为此,我国企业在谋求隐性企业集团模式之路之前,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激励与聚积,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与继续教育,使其具备特殊技能,并基于企业自身专有知识体系与其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在企业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目标与价值系统与组织结构系统的某一层面或某几层面培育、保持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2.促进并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及其系统建设。隐性企业集团是基于成员企业各自竞争优势的动态联盟,信息技术是其中的沟通桥梁,成员企业通过共同的基础信息系统可以了解企业联盟及其他成员企业的需求,企业联盟亦基于此信息系统加强联盟的管理。就此而言,企业信息化是隐性企业集团运行效能的必要保障,亦是隐性企业集团构建的必要前提。而且,无论隐性企、业集团内部共同的基础信息系统,抑或各成员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均需具有较强的可兼容性及高度的柔性,这亦是隐性企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及集成高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促进并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及其系统建设是我国隐性企业集团得以构建的必要前提与条件支持。

3.建立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及其良性机制。隐性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对未来行为的承诺,但这种承诺既可以是公开的,亦可以是隐含的。事实上,来自不同组织与背景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习惯性的防卫心理与行为,而习惯性防卫在隐性企业集团内部无疑是一道道无形之墙或深不可测的陷阱,其不仅可能招致企业之间的内耗,亦使合作难以为继。因此,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尊重,消除成员企业之间的习惯性防卫与建立成员企业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及其良性机制是构建我国隐性企业集团的重要环节。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08-01

在体育项目比赛或者活动中,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群体,称之为团队,团队队员之间相互支持,共同为完成目标而努力的情感境界,被称为团结协作意识。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与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状态,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不断增强对团结协作意识的认识,并积极自主地树立自身的团结协作意识,以为个体体育技能以及团队整体体育水平的提高而努力。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的意义

(1)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在团队中学习知识的效率要比独自学习的效率高很多,这是因为团队中互帮互助作用以及良性竞争氛围所决定的。因此,团队中的互帮互助即是团结协作意识的体现。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协助关系,并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双重提高;(2)团结协作意识是学生进入社会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能力,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良好地交流,加深了解,并针对某一目标而群策群力、相互协助,从而更好地融入到集体、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可以说,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的有效提高;(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对学生自信心、责任心的提高是极其有利的。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的策略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部分学生做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教育过程中,被灌输独立自主的思想,造成他们不懂得合作、分享、互助,团结协作意识淡薄。另外,部分学生的性格与成长环境也影响其团结协作意识的形成,使学生难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认识不到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问题,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更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第一,科学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在新型教学方法中,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科学地改变教学环节,使各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合理地以小组合作方式呈现,引导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这样,学生在频繁的小组合作中,将逐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完成活动目标,也将主动进行交流、探讨,从而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第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竞赛。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思考教学内容(即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以及活动的合理性。由此,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体育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团队科学的团队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进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团结协作意识。

第三,强化团队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拓展练习是在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促使学生在团队练习中,逐渐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自主探寻与他人合作的方法,积极关心队友,使团队中形成良好的互助互爱氛围。教师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团队拓展练习,将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第四,合理利用教学评价,树立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团队意识。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学过程以及个人观念态度等的评价,良好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还可以纠正学生不良思想观念与态度,使学生提高认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合理利用教学评价,多以鼓励的语言鼓舞学生积极进行团队合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综上所述,团结协作意识是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对待。体育,作为团队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最好课程,因此,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意义的体育项目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为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注重知行统一,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学生社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社团的数量不断增多,社团的种类也逐渐丰富。学生社团的发展既是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需要。社团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一、坚持规范管理与放开搞活相结合

中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爱好、兴趣、特长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具有广泛性、自由性的特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社团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加强规范管理。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组织即社团联合会,社团联合会受学校团委指导,主要是为学生社团进行管理和服务,包括社团的创建、日常活动的管理、优秀社团的评比和社团干部培训工作等,发挥在中学生社团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使社团走向规范发展的轨道。

其次,社团联合会要制定社团联合会章程和管理办法,建立社团申报审批、组织管理、活动开展、经费管理、档案管理、骨干成员培训、指导教师负责、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基本制度,并督促每个社团根据各自社团不同的特点,找准定位,明确宗旨,建立和执行内部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社团运作纳入规范化操作体系。

规范管理是中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同时,社团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放开搞活。从社团的组成和参与、社团章程和活动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社团成员的选举和罢免、社团活动的相关内容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人员的安排和指导教师的确定、社团活动的总结和评价等事务,学校都要大胆放手,减少干预,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信念和意识,突出学生自己的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和参与意识。为社团的发展献计献策,使社团焕发勃勃生机。社团的自我管理的发展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组织、社交、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坚持中规中矩与推陈出新相结合

社团活动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求知领域、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所在。社团活动开展是否有计划、有目标和有规律,对于社团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社团在每一学年都要做好该学年社团活动的总体策划和整体安排,每一次活动都要做好记录,活动后要做好经验总结和相关资料的归档,常规化和制度化是每一个社团要中规中矩遵循的活动开展定律。

同时,如何开展社团活动,活动质量的高低是关系中学生社团建设优劣的重要因素。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原因就是没有正常开展活动或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内容单调重复或互相模仿,忽视创新和特色,缺乏后续发展的动力。因此,不断地推陈出新,打造社团特色,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是中学生社团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社团要创新活动理念,不断总结以前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吸收学校和外校成功社团的优秀经验,根据社团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精心策划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使每一次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提高社团活动的文化品位,使成员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启迪。

三、坚持鼓励支持与加强引导相结合

虽然中学生社团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组织,学生是社团的主体,但由于中学生自身知识、经验、能力的局限,组建社团和活动开展会受到很多局限,这些都需要学校进行鼓励支持,营造学生社团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首先,要加大对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在社团联合会的监督下,在建立健全社团代表大会的基础上,结合社团指导教师、现任社团负责人的意见,应设置一定的条件公开招聘,做好社团骨干的选拔工作;常规性地开设社团干部经验交流会和培训班,组织社团干部进行交流和探讨,请专家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巧和组织管理能力;注重社团干部的梯队建设,避免社团接班人有断层现象,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定期考核和激励社团干部,在学生的评先评优中充分考虑他们在社团工作的表现和业绩,进而调动社团干部的积极性。

第二,要加强对社团活动的专业指导。学校要针对性地配备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采取承认工作量或发指导津贴的鼓励性政策和评选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要深入了解社团的发展思路和成员的思想现状,提高自身素养,主动融入学生社团生活,利用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来指导社团开展活动。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第三,要加大社团建设经费支持和活动场地、设施的配备。鉴于社团是非盈利组织,会员费非常有限,社会赞助又具有不确定性,学校要设立社团活动专项经费,分为活动基金、专项基金和奖励基金。活动基金是用于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的基础基金,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对精品社团、特色社团、重点活动的大力支持,奖励基金用于对优秀社团的奖励,要对社团活动经费的使用进行审核和监督;另外,学校要在活动场地、活动设施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团一定支持,提供稳定的办公、集会、活动场所和活动设备。为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学校在加大对中学生社团人、财、物投入的同时,也要对社团进行总体调控。加强对中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社团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活动内容上面要鼓励社团以“活动育人,寓教于乐”为宗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建设文明、向上校园文化的社团活动,避免低俗化、商业化倾向。在活动形式上面,要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在活动交流上面,学校搭建平台,营造氛围,通过多种手段激励、引导社团不断创新,培育特色。每年举办“社团文化节”。展示社团活动成果,相互交流活动经验;还可以开展社团评优活动,评选精品社团、优秀导师和学生,并通过学校网站、校园简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在校园内有广泛和积极影响的学生社团,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社团结构上面,学校要通过调研,摸清情况,从本校自身特点、师资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学生社团正确定位,进行统筹规划,坚持以中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为导向,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合理调整学生社团的发展格局,建立布局合理、种类众多的学社团结构,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实现多样化发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四、坚持立足校园与面向社会相结合

中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各社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社团活动,可丰富和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促使校园文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提高,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有助于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社团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在课外进行集体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属于自主性的隐形教育,可以协助团组织把青年工作做好,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改观学生的精神面貌,塑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将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整体的育人计划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把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自我参与和思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中学生社团在立足校园的基础上,一定要走出校园、深入社区、面向社会,扩大活动场域。这有助于拓展社团成员的视野,活跃思维,丰富经验,使中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锤炼个性品质,增强创造能力。

学校要积极为社团创造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建立对外交流渠道,鼓励社团对外接触、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可以推出本校与外校社团的交流活动,通过会议交流、实地观摩、案例点评、征文和评奖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引导学生把关注点放在外校优秀社团开展社团活动的方式、策划活动的思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态度、社团内成员合作和成长经验上面,多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学习和讨论,并利用社团相互的优势和资源,推出跨校的联合社团活动,促进共同发展。

另外,还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寻求广泛合作,丰富社团的内涵。各个社团可以聘请社区有余力的相关专家担任社团辅导教师,充实社团的指导力量,同时一些公益性的社团可以走进社区,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提高中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进一步丰富社团文化内涵。增添发展动力,达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国正,夏雨娟,夏小娟.学生社团建设: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05,(9):55-57.

[2]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85.

[3]李伟胜.中学生社团建设的三种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7):29-32.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7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内容

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多数高校中主要是团委负责管理。团委一般下设社团联合会、社团指导工作办公室或社团工作委员会等协助组织管理学生社团。按其管理重心的不同,团委管理模式又分为校团委主导管理模式、院校团委二级管理模式和院团委主导管理模式三种,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审批社团申请和注册

社团管理部门对学生成立社团有明确的条件限制,成立学生社团必须有发起人。学生社团的发起人必须是在校学生,同时规定“学生社团的名称应当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宗旨和特征,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不得损害公共利益”。除此之外,有意组建学生社团的学生还必须就该社团的宗旨、章程、活动内容、形式和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等上报相关部门,并提出书面申请。在得到批准后,成立备委员会,召开筹备会议选举出组织机构,报学校备案之后,才能宣布成立和取得合法地位。社团成立以后,需定期到学校管理部门注册,更新社团相关信息,方便学校对其进行管理。

(二)为社团的运作提供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主要需要包括场地和经费两个方面提供支持。关于场地保障,通常学校提供一定的活动场地,社团需要时提交申请,在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在经费方面,学校在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经费,由学生处或团委负责管理分配,学生社团可申请使用。为规范管理和充分利用社团经费,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在经费管理使用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

(三)对社团进行监督和考核

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定期对社团考核评估,以了解社团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考核包括四个方面:社团所组织的常规活动和大型活动的数量和活动效果,社团大型活动前的活动策划和活动后的书面总结报告,学期初书面工作计划及学期末书面工作总结,社团联合会和学校其他机构组织的相关社团活动的活动成果等。学校社团管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对社团及其负责人按适当的方式进行奖励,同时针对在评估中表现不好的社团也会给予一定的惩处措施,并要求其整改。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缺乏整体性

社团管理工作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转变将社团活动的范围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层次,甚至把社团活动和课堂教育割裂开来,把社团活动和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割裂开来,对社团工作认识不清,工作指导思想模糊缺少整体性。

(二)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制度脱离实际

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有充分领悟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特点,规章的制度不能与本校的办学特色想结合,过于注重理论性,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社团及其活动形式和内容规定得过于严格死板,不利于社团活动需要形式多样的需要,很难按照管理付诸实施。社团管理制度大多作为一种象征意义而存在,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不大,失去了制定管理制度制定的初衷。

(三)管理制度的指定缺少针对性

社团具有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的社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科技创新类社团依托课堂教育培养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理论研究类社团针对社会热点展开讨论思辨,增强成员的公民意识;文体类社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志愿服务类社团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成员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社团管理部门很少顾及到不同类别社团的特点,对所有社团采取基本相同的管理方法,缺少工作的针对性,难以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四)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缺少专业性指导

现在大部分高校社团没有指导教师或者得不到指导教师的经常性指导。这主要是因为社团的指导教师都是义务为社团兼职,由于指导教师自身教学和科研的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去,难以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这就导致部分指导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学生社团得不到专业性的指导。

三、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注重整体性、科学性

指导思想决定着社团工作未来发展生命力。学生社团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社团工作的本质规律和社团工作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把社团工作和课堂教育相结合,把社团活动和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坚持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根本,面向教学和科研,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点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社团管理制度既是管理部门的工作指南,也是社团的行动方向,在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领悟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将社团的发展和高校特色相结合,不过也要注意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相联系,注重研究社团的共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并具体反映到社团管理制度上来。在日常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高质高效落实社团管理制度。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团管理工作

高校社团的种类众多而且每个社团发展模式和方式不仅相同,需要在管理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团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通过大力扶持理论性学习型社团,科技型社团的建立,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结构和模式。对于思想政治类社团要加强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文体类、志愿服务类社团要采取开放式管理,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对于科技实践类社团要适度放开,给予其分的自,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使其最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

(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承认社团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肯定其劳动成果是解决社团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重要方法。在聘请指导教师时,要注意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与社团性质相近,确保有指导教师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通过评优机制充分调动社团的主动性和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通过完善的制度确保社团每届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8

这次年中工作交流会,是经过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对年中述职工作方式进行了一次改进,是一次新尝试。

首先,年中工作交流会和年中述职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团中央为确保全团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而实行的一项重要的中期调整机制,都是要重申和强调全团重点工作的方向性定位和把握。年中述职和年中工作交流作为全团的一项重要机制安排,已经开展3年了。我们感到,这一机制在及时了解全团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交流各地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今年的年中交流是对以往述职方式的完善。过去两年,是团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分别与各省(区、市)团委负责同志进行沟通交流。今年对这一方式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会前团中央各战线部门对各省(区、市)团委半年来在推进重点工作方面的情况分别提出具体意见,并由分管书记把关;另一方面,由书记处同志分组与大家进行沟通,最后再就集中反映的问题与大家做重点沟通。进行这种调整,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有的同志提出以往述职每年只能有一半团省委参与,大家希望能够有机会一起沟通交流。二是过去与每个团省委都分别沟通一小时,总的时间很长,但分别交流并不充分,一些共性的问题还往往说不透。三是对于各地的工作情况,有必要先行沟通一下,然后对一些全团半年多来比较重视的问题集中交流碰撞一下。

关于这次年中交流会,我还要再强调两点。

第一,要通过工作交流在全团树立注重工作思考、把握工作节奏、指出工作不足的好风气。客观地讲,各地工作推进不可能步调完全一致,不仅某项重点工作在不同的省情况有差距,而且同一个省的不同工作、不同地区进展也是不一样的。工作不一样、有差距的背后有主观努力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原因。这次让团中央各战线部门敢于对各地的工作提出不足和值得注意的问题,目的就是提倡团内要敢于提出问题和意见,对工作深入沟通、相互启发,进一步明确全团重点工作的方向性定位和把握,从而更好地落实全年工作任务,而不是只能当面说好话。这既是对团干部作风的锤炼,也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第二,要正确看待这次工作交流中对各地工作的通报和评价。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团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整体态势良好。但从通报的各地情况对比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同时也涉及到这样的评价是否科学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提建议。我们一直强调,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工作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在工作落实过程中不可能齐头并进,在评价工作时不能简单地看结果,关键要看推进过程,要看工作状态。所以,各团省(区、市)委不要作简单的横向比较,而是对于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客观因素,又要多从主观的角度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剖析自身不足。如果落后确实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不要太在意;如果是主观原因,那就要高度重视,要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同时,各团省委回去以后一定要认真看交流材料,每个省都要看别的省干了一些什么、怎么干的,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这个是刚性要求。

二、对当前全团重点工作推进中需要强调的几点认识

各地工作推进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级团干部的认识、状态、经验和能力所决定的。作为全团非常重要的组织层级,省级团委的负责同志对于全团重点工作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分组讨论和各地的工作交流材料中,大家对进一步推进全团重点工作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涉及到一些重要的认识问题。在这里,我就集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1.关于引导青年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团要按照中央要求,专门集中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好学习活动。首先是要反反复复学原文,着力领会讲话精神实质,理解讲话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全面把握讲话的各项要求。二是要带着问题学,把学习讲话与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讲话来破解各种难题。三是要结合工作学,坚持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结合团的工作,结合“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好讲话精神。要通过组织学习,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理解党的宗旨、党的使命、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优良作风,理解党为什么要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要引导广大青年充分认识到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付出艰辛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既要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又要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既要碰青年中的现实问题,还要碰青年的思想,要做一些思想引导和思想碰撞,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努力把引导青年工作做深做实。

2.关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共青团的性质。正确理解和把握团的根本性质,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就决定了共青团既有思想性、政治性的一面,也有群众性、社会性的一面。各级团组织要始终牢牢把握党团之间的重要政治关系和团的根本职责,牢牢把握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目标和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紧紧围绕思想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群众性这两方面的根本属性来开展工作。比如,全团深入开展的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等工作,重点是做好对青年的思想引导,体现的是共青团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比如,乡镇组织格局创新、驻外团工委建设等工作,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和设计,组织动员有影响力的青年更加有效地联系广大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体现的是共青团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共青团的思想性、政治性属性与群众性、社会性属性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但团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我们开展工作必须要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

3.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密切党与青年的关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职责。在今年年初中央关于社会管理和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努力把更多的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需要强调的是,中央要求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参与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再搞一个全新的、单独的工作体系,长期以来共青团的工作本身就是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始终与社会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我们反复强调要注意把握好五个方面的重要原则:首先,心里一定要真正有群众;第二,要用各种办法去联系群众,努力融在青年之中;第三,要能够观察、了解普通青年当中有些什么困难,有点什么困惑;第四,力所能及、尽力而为地帮青年做事,不怕事情小,关键是要做得实;第五,对群众中的困惑,要根据中央精神、自己平时的积累、思想水准和对社会的观察理解,给群众必要的引导,关键是真诚,是实事求是。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引导群众的问题,做群众工作“不能做群众的尾巴”,不能把做群众工作变成简单迎合群众。要坚持正面引导,通过有效的引导内容、引导方式和引导手段有效凝聚青年。

当前,在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各级团组织要特别强调建组织、抓基层、用好新媒体三项工作。这三项工作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重要切入点。建组织,主要是进一步解决组织覆盖问题;抓基层,主要是解决增强组织活力问题。这是因为最广泛、最普遍的青年群众工作要靠基层去做。用好新媒体,主要是解决适应时展和青年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联系、引导、服务青年的方法和载体问题。目前在这三个方面,全团的工作都有明显进展,但是距离“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时,要明确青年群众工作的三个目标:一是要联系人;二是要碰思想;三是要养成好作风。

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各级团组织一定要心中有党政工作的大格局,认识到共青团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工作空间,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之所以目前我们还没有在全团专门就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一是因为我们希望等中央关于社会管理的分工文件下发后,根据分配给共青团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二是因为现在我们的许多工作都是符合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工作要求的。比如,我们持续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派出团工委、非公团建实质就是适应青年群体的新变化,对他们进行组织化梳理的过程。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团组织在探索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我们认为这也是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一条有效路径,其本质是在多种青年社会组织并存的条件下,共青团要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再比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央和大多数省份都明确把预防办放在团组织之中,这是我们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已经非常明确的一项职能。总之,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并不是要另起炉灶,关键是要发挥自身的特点,通过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权工作,为党和政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这次会上许多同志都提到,现在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仍然很薄弱。这是符合实际的。团中央书记处认为,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当前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团的基层组织薄弱、活力不够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但是,我们都不能急,许多党组织的领导同志都充分肯定了我们现在抓基层的做法,并且提醒我们要连续抓、持久抓,就会有很大起色。大家一定要把抓基层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我们曾提出,一靠制度条件,二靠工作内容设计,三靠干部队伍。今天,我要再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用好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安排,抓住去年中组部召开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并出台相关指导文件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各地党政的重视和支持,特别要努力把中央相对比较原则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基层团组织自身要有更大作为,努力在工作内容设计上有创新、有突破,扎实落实并完成好派出团工委、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等创新和探索的重要工作。三要靠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组织的支持。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努力从政策争取、社会动员等方面,千方百计地为基层筹集资源,把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这里特别强调对县级团委的支持,要从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5.关于大力加强驻外团组织建设和非公团建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改变人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条: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感情。驻外团组织是在人的利益需求主要被市场机制所满足的背景下,通过情感因素来组织青年的一种形式,是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流动青年群体进行组织化梳理的一种手段,是对党中央明确要求共青团重点关注的青年农民工群体进行覆盖和联系的一种组织载体。

驻外团组织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关于这项工作我强调两点。第一,驻外团组织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联系青年。驻外团组织面对的青年具有行业多元、地域分散、人员流动等特点,这就很难要求驻外团组织在所有方面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明确,驻外团组织当前要充分利用乡情的机理,尽可能多地联系青年,特别是要与广大普通务工青年建立组织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力所能及地开展一些服务工作,比如进行人文关怀、提供就业信息、帮助熟悉城市生活、促进交友婚恋等。第二,要重点解决好流出地团组织和流入地团组织的配合和衔接问题。建组织的过程要以流出地团组织为主,用组织的过程要以流入地团组织为主。其中,流入地团组织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尽可能地为驻外团组织提供工作便利条件,如提供资源支持、联合开展活动、帮助当地与政府部门协调等;流出地团组织要为驻外团组织建设提供必要的工作资源支持,并指导驻外团组织利用乡情纽带开展好工作和活动,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流出地党委和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是当前全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各级团组织对这项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必须积极主动、切实有效地发挥好应有作用。需要强调两点:一是要结合当前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开展工作。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他们对收入与闲暇、收入与劳动强度、收入与精神愉快程度之间的选择发生了新变化。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体现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高境界统一,这也为企业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要在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活力方面发挥作用。要在不断扩大组织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活力的路径。既要找准团的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与企业根本功能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使团的活动能够服务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又要围绕青年在学习成才、情感婚恋、身心健康、社会融合等方面的普遍需求,使团的活动能够服务青年的成长发展。要通过广泛开展符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思想性、技能性、娱乐性活动,为企业不断增强内在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

6.关于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有同志在会上提出希望团中央加强对各地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对于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我们的态度是:第一,团中央赞同有关团组织承揽一部分政府青少年事务;第二,不能用承揽的政府青少年事务来替代团的全部工作职能。大家要认识到,共青团是一个与党有着重要政治关系的组织,在上明确规定的团的性质只有两条,就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以及“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也就是说,就组织性质而言,共青团没有行政性或者政府事务性的一面。青少年事务是政府的公共管理事务,管理青少年事务的主体是政府;团组织不是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部门,只是作为一个社会团体来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团组织的责任只能是力所能及地承揽、而不是包揽。因此,有关团组织在承揽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

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于与青少年有关的全局性事务,共青团要做好分析和研究,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第二个层面,是对于需要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青少年事务,团组织要积极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的协调推动的职责。比如各地大多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团委,这就是要求我们积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力量;第三,对于党和政府明确要求团组织主抓的事务,必须要切实抓好。总之,各地团组织在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中,心里一定要有党政工作格局,把握好度和各方面的关系,做不了的就不要承揽,揽下的就一定要办好。

7.关于团干部挂职和培训。我们总体上支持部分团干部在任职期内拿出合理的时间去挂职,但不赞成大家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团系统挂职。关于挂职,我讲三条建议:第一,岗位最好倾向于基层,倾向于到党政系统;第二,要把握好时间,不宜太长,不能来团组织干三年,一年挂职,一年学习。这对单个干部不是问题,但是对我们整个团干部队伍就是个大问题;第三,要掌握合理的比例,统筹好力量,不能因为挂职出去的人太多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

三、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有韧劲、有力度、有创新地推进全年工作任务的落实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各地团组织要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有韧劲、有力度、有创新地推进全年工作任务的落实。

1.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今年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集中换届,今年已有不少省级团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去年以来也有上千名团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整。换届往往是一些干部分心的时候,是最考验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工作状态、工作作风的时候。干部对换届有些期待是正常的,但不能影响工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既考虑年轻干部的培养,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很多因素。我们一直强调干部的工作状态很重要,越是有地方各级组织换届因素,越是不能在本职工作上有松懈;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对于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的同志,要及时关心爱护,及时批评指正。要用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态对工作负责,年轻干部要练出这样的过硬本领。

2.要有力度、有韧劲地推进工作。年轻干部富有创新精神,干工作决心大、出手快,但有时遇到难度大、跨度长的工作容易畏难退缩,容易懈怠,这是比较普遍的弱点,所以我们强调推进工作要有韧劲。对于年轻干部,这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种锻炼。全团重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向必须坚持,对于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不能退缩,能增加多少有利因素就增加多少有利因素,能增强多少积极的支持力量就增强多少积极的支持力量。要充分认识到量变和质变的道理,量变没到,不可能质变。对于难题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用组织大型活动式的心态去对待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我们的一些重点难点工作才刚刚开启,需要全团长期坚持,认准了就一定要坚持做、拼韧劲。

3.要善于把全团重点工作和同级党委的工作要求结合起来。这是对团干部政治素养和政治智慧的考验。要看到很多事都是完全可以结合的,对于党政所急的事,如果是省里明确提出来的,大家就要坚决努力做好。这里我想强调一点,要在结合中适当集中工作力量和工作项目,敢于拒绝含有不正当利益的工作,因为力量不足,也要敢于拒绝因人情因素产生的不必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合理的战线,不能战线太长。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9

管理学上对“团队”一词有很多定义,乔恩·R·卡曾巴赫(Jon R·Katzenbach)所给出的概念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成员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互补技能组成的群体。而高校创新团队是高校围绕国家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点学科、专业、课程,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根据合理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专长特点等有利于创新成果产生的制约因素而组建的一种团结合作型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它的目标就是重点培养各类科技拔尖人才,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笔者单位作为一所水利特色的高校,要围绕水利特色有效整合一切创新力量和资源,以水利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探索契合中国水利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协同创新新模式和新机制,努力成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促进者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助推器。

一、国内外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实践

1.国内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大,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处于资源劣势,高校要想挖掘优秀人才就必须依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发展留人等手段。同时现行激励机制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业绩,造成除科研项目组外的教师学术组织松散,而个体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又使得原创性成果很难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实现。教师自身学术组织管理的变革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高校教师创新团队产生的必然性。创新团队这一基层学术组织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使教学科研创新成果更上一个层次。

在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岗位聘任制度改革的同时,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和研究院所也开展了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他们一般以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等高层次人才为团队带头人,选取一批关键性的重点学科和研究方向,组建创新团队,促进高层次人才团结协作、联合攻坚,争取承担关键领域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从而探索出新的科研方向和学科点。国内虽然已有一些成功案例,但由于创新团队还仅限于课题组、重大项目等现存的学术实体,处于探索型阶段,并且基本上都不满足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要求,所以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

2.国外高校的团队建设

国外高校学术组织形式多样,其基本行政组织分为三级,分别是:大学、学院、学系或学部。目前国内高校运行的形式上也大体采取此系列设置基本教学和科研单位。但国外的大学里的教师由于科研的需要,部分学科交叉以形成学部,学部在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形成了基层学术组织——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主要是在此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交叉和整合形成的,而教学主要是在团队的整体教学计划中完成。实验室、研究所和项目贯穿于三个行政级别之中,相互融合发展于各个交叉学科。它们性质和目标相同,通过研究课题整合相关高层次人才队伍,通过多方协作形成创新型成果。区别就在于行政关系和范围不同。国外成功的创新团队存在于各级实验室、研究所以及项目组的方方面面,充分融合于各个团队中,从而形成基层学术组织研究单位。组织管理模式是PI负责制,即首席专家负责制。PI具有较大的人事和学术权威,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优化团队结构。同时也承担负责课题申报,搞好内部体制管理和改革。

二、创新团队建设的分析和思考

实施团队引进、聘用、考核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共性问题和不足。

1.个人和团队的关系不清

目前的岗位聘任和考核体系注重个人短期工作业绩,鼓励教师公平竞争、择优上岗,这就在制度上鼓励个体竞争,对团队建设有利有弊。传统意义上的传帮带脱节,而现行的层级初聘制度也无形中在创新团队中造成竞争的局面。团队结合得不够紧密,由于沟通不到位致使团队深层次的和谐理念薄弱,团队缺乏高凝聚力,科研模式也是小作坊式、各自为政。主要表现在:团队成员自身素质的信息沟通不充分,成员对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合作整合团队而形成合力的认识模糊;团队成员之间的科研工作进展以及团队努力方向认识模糊;团队成员之间思想动态的交流不到位,成员个人的思想没能与团队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致使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缺乏,团队彼此依靠、相互协作的程度不够。

2.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不清

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教学科研型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在此不好定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教学和科研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目前重科研的大环境下,客观上给教师造成了某种导向。在任职条件中重点是科研能力和业绩为主来体现,教学缺少量化指标或者说相对科研来说不构成竞争力。当团队聘任后势必造成了团队成员间的矛盾和无序竞争,团队的凝聚效应无法形成,从而影响整个团队任务的完成。

3.创新团队的责权利不清

科研环境得不到领导的重视,相关职能部门不配合,行政手段干预过多,导致一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无法有效开展。团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这种现状是高校目前必须面对的深层次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学术团队内部的合力形成和协同创新的有效开展,很难形成科研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学术团体,科研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也很难有所提升。另外,团队领导过度重视外联而轻内部体制管理,在团队运行机制和体制方面没有深入思考和推进,很难形成有特色的团队文化,团队的凝聚力建设等方面往往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团队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力有限,也是团队建设不能很好开展的一个方面。

三、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引进、培养机制

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已经磨合成熟的海外或校外创新团队的引入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采用了“成建制引进”的方式。这种引进方式的成功案例国内也有很多。其优势在于:团队成员在自身素质和工作特长方面很熟悉;科研方向明确,科研成果产出效率高;在国外科研前沿的基础上易于凝练出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引进方式上可采取人才刚性流动或柔性流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但会增加经费的支出;后者虽在人员经费的支出方面占用优势,但很难保证引进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在团队的协同创新工作中,同时也不利于团队成员之间密切的协同创新意识。在学校内部管理结构上,要提高协同创新的动力。要建立以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为核心的政策引导和协同创新机制,开展校内部门之间、二级单位之间深度合作,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设备等要素的创新活力。

2.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随着团队规模扩大,尤其是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完善创新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同时要结合团队自身特点,合理制订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不同性质的团队应有各自不同的测评体系。制订时要坚持“团队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测评体系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建议,要对团队所做工作做出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用量化和非量化指标等指标体系组成。此外,团队评价体系的高校还要以相关的规章条约作为制度保障,创新团队的参与者要做好自律,降低团队评议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立更加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激励机制。

团队定量考评可考虑聘期考核这一方式,主要考评指标包括科研、论文、指导学生等指标。定性考评可采取年度考核方式,要以团队所在学科的学术专家的指导性评价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参照性评价等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在团队考评中结合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能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监督等作用。

3.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

创新团队建设的环境分为内、外两个环境。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管理层或其他相关单位给予创新团队必要的硬件和软环境的支持等。学校和团队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要明确,学校应基于团队承担的任务量,给予适当的资源和权力,不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内环境主要是指创新团队自身的文化精神、规章制度等。只有团队内外环境健康和谐,团队才能高效运行,才能体现个人努力所不能达到的优越性。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获得1+1>2的效果。团队成员也应资源组合,相互信任和尊重,技能互补,要懂得沟通。领导者除了要有协调并处理矛盾的能力外,还要正视自己的过失,检讨自身不足,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化解团队中的内部矛盾,并要学会运用恰当的绩效考核激励队员的工作热情,共同承担责任和分享成果,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0

中图分类号:C936;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7-0104-05

一、 引言

随着团队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团队结构的影响和有效性研究逐步兴起,关注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研究问题。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由专家、教职人员或专职研究人员构成,具有较强的科研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团队内部的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达成个体和一般研究群体难以完成的高层次、更复杂的重大科研任务;团队结构对科研团队构建、运行和科研任务达成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团队创造力是衡量科研团队整体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是评价科研团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结构出发,探讨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考察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需要选择用来判断团队创造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团队的创造氛围、创造性成果数量或创造性绩效等都可以作为评判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指标或标准。对于影响团队创造力相关因素的识别,需要考虑到相关变量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和影响程度。因而,综合案例科研团队的实际情况,即在现有研究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团队结构变量。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数据;分析团队结构各因素与团队创造力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团队结构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影响,并构建科研团队结构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假设模型。

二、 科研团队结构的探索性指标确立

团队结构通常被概况为团队组成成员方面的变量,一般通过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几个方面来描述[1]。有关团队的成员结构对团队创造性影响的研究分析,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别强调了团队结构中的成员个性特征、个人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领导角色、成员角色期待、角色压力、人口统计特征异质性、专业异质性和教育、文化背景异质性等因素的重要影响[2,3]。针对科研团队结构因素的影响,傅世侠等[4]提出了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个体能力、学历和专业构成因素对团队创造氛围和创造性认知风格的影响。通过归纳整理现有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特点,分别从成员个体能力、团队角色配置和团队异质性结构三个方面,讨论案例团队的团队结构,并由此确立科研团队结构的探索性指标。

有关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指标,以往的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个性特点和社会性的性格倾向对团队合作、内部人际互动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影响[5~7],其中,具有显著影响的成员个性特征包括开放性、随和性、外向性、责任心和情绪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与团队创造力相关的研究测量中,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被许多研究学者视为重要的测量指标之一。有的研究也指出了团队成员个体专业化的知识水平、认知背景和专业能力在团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8]。另外,个体的创造能力虽然并不等同于团队创造力,但许多团队创造力的研究理论依然支持个体创造能力对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并将团队成员的个体创造能力作为研究测量指标之一。因而,将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划分为成员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创造性认知和创造倾向等指标。

有关团队成员角色配置指标,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指出了团队成员基于任务偏好、个性特点和角色感知的角色期待以及合理的角色分配所带来的角色满意度,有利于团队创造性思想的交流和相互激发[9,10],并将团队成员的角色期待指标纳入到实证研究的检验和探讨中。另外,团队领导角色的作用和影响是团队结构相关研究探讨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关研究分别尝试运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手段去全面理解领导角色对于团队创造力的影响[11,12];同时,从多维度、多视角考察领导角色对成员个体创造力和团队整体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领导角色的创造性认知和动机有利于团队成员的创造性产出;同时,领导角色对于创造性工作的支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被检验和证实。有关角色负荷的相关研究,指出超负荷的多重任务压力给团队成员工作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不利影响。同时,由于任务型角色的缺失所带来的一部分角色任务的不合理分配、任务分配不明确等问题,也会影响团队整体的创造性绩效水平[13],因此,需要将其纳入到团队结构的探索性评价指标中。

团队结构异质性一般用来描述团队成员在社会特征和认知特征上的差异性。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从人口统计学、社会学角度入手,将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入职年限、受教育程度、教育背景、功能性认知背景等方面来测量成员结构的各方面差异程度,并将上述各方面特征归类为认知类别异质性指标和社会类别异质性指标[14]。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相关指标与团队创造性和有效性的关系,通过对各类别指标的验证分析,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易于识别的异质性即社会类别异质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而不易识别的异质性即认知类别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团队创造性的发展。因而,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入职年限、受教育程度、教育背景、专业背景等指标,可以作为考察团队异质性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探索性研究指标。

三、 团队创造力的探索性指标确立

团队创造力由个体创造力概念延伸而来,涉及个体和团队层面各因素作用下的团队整体的创造性特质。来自管理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学的相关研究,分别将团队创造氛围和团队创造性产出作为评价团队创造力的重要指标。

从团队的情境因素入手,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将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团队氛围视为团队创造力的表现;将发生在团队内部的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和开放式的创造性气氛视为团队的创造氛围[15]。这种内部的创造性氛围有别于文化,并不涉及团队内部隐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团队内部的创造氛围更多地用来描述团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稳定的开放性、创造性的状态,反映了团队氛围对于新颖性、创造性工作的支持与否。对于团队内部创造氛围的考察,主要来自创造主体,也就是团队成员对团队内部环境的感受,即围绕团队成员周围的团队环境是活跃的还是刻板的、是保守的还是开放的、是互动的还是紧闭的、是支持创造性的还是墨守成规的,来判断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因而,需要将团队创造氛围作为科研团队创造力的评价指标,考察团队内部氛围是否具有活跃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而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中,跨层次的组织创造力模型[2]以团队和个人创造性成果的产出作为衡量组织中各层面创造力的标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创造力研究[16],将鼓励和支持创造性发展的团队环境作为团队层面的创造力评价指标之一。针对科研团队的创造力评估,一些学者将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定义为,科研团队通过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体现出来的团队整体特性[4],包括团队整体的创造性品质和创造性成果。因而,衡量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就需要考察面向团队科研目标和科研任务的创造性成果产出。在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中,团队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是考察团队创造力的主要评价指标,这不仅是由于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情况容易掌握,更是因为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多寡能够更清晰、明确地反映案例科研团队现阶段团队氛围下的创造行为活动结果。

四、 案例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分析

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案例研究调查,主要面向研究型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属的科研团队,通过前期预备调研,选择了3个来自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属于不同团队结构类型的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根据案例研究的通用做法,为了尊重被调查科研团队成员的意愿,保护案例研究中所涉及科研团队的科研信息,在下一步的研究描述和讨论中,将隐去涉及团队及所属实验室的具体名称。

(一)案例科研团队结构各指标的概述与分析

在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中,根据以上科研团队成员个体能力各项指标开展资料收集、访谈和实地调研,逐一收集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得到3个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方面各指标信息,并概况分析如下:

A案例:团队作为导师—学生型结构的科研团队,成员主要是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成员构成的。团队的科研任务主要面向环境科学领域的有机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与技术、废水高级氧化还原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指导教师与学生成员在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和经验上存在一定差距;从团队的角色任务安排来看,该团队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领导角色、一般执行者、协调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辅助角色;团队的领导者不仅鼓励团队成员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创新,带领团队在污染控制化学与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科研创新成果。不过,由于团队成员科研经验和能力上的差异,团队领导者需要承担多重角色的任务职责,具有较大的角色压力,而一些学生成员却并不明确自己的角色任务所在。该团队人口统计学相关的结构差异并不显著,大多数团队成员为年龄在30岁以下的男性成员,受教育水平和专业背景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

B案例:作为学科型团队结构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该实验室海岸及近海结构工程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具有各级职称的教师、博士后科研人员以及博士研究生构成。他们在计算力学、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和研究背景,来自多学科领域的成员能够实现科研思维和工作方法的有益补充。该团队的角色任务与原有的学科建制有着密切联系,学科带头人即是团队领导者,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是团队科研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博士后科研人员和博士研究生作为一般执行者和支持者;领导角色任务主要是团队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统筹,并不存在多重的角色任务压力。同时,大多数团队成员都有着明确的科研工作职责和任务安排,没有发现明显的多重角色压力和任务角色缺失。从团队结构异质性来看,成员构成较为复杂,年龄构成具有较大程度的差异,成员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

C案例:作为项目团队结构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该实验室本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外单位该学科领域的专家及相关产业研发部门的科研人员构成。由于团队科研任务面向新能源车辆动力、车辆电控、车身轻量化等研究方向,科研工作涉及计算力学、材料科学、化学、电气等多学科专业背景的交叉研究。因而,成员具有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面向项目任务合作需要,角色配置既沿袭原有学科建制的任务分配特点,又结合了团队的项目任务需要,团队领导者作为学科带头人,既承担团队的领导角色又承担团队的主要科研工作,还负责团队内部的协调和联络工作。其他成员各自承担了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有着较为明确的角色安排;不过,对于团队领导者来说,多重任务职责存在一定的角色压力;成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广泛,涵盖各个年龄阶段,男性成员占大多数,特别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这与该团队的科研工作方向有很大关系。

(二)案例科研团队结构与团队创造力指标的统计汇总

根据探索性案例研究调查获得的科研团队成员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的各项指标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汇总(见表1),为进一步比较分析提供依据。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1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加强团建创新是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重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共青团要牢牢把握党的要求,主动适应时展要求和当代青年特点,切实担负起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重任。

(二)加强团建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对全球化、国际化挑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从单纯做大向做强、做优、做久转变,不仅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而且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加强团建创新,把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团建创新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随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提升管理来促进发展。企业将通过不断深化管理创新,提升快速响应或引领市场需求的能力,不断提升效率和效益。以“服务企业发展、提高经营效益、保证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党建也在创新提升中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团建创新是推动团组织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企业团组织自身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组织建设方面来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团组织设置模式已不完全符合企业及青年发展要求,随着80-90后的员工占比越来越大,团组织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规律,适应青年的新特点,构筑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作新机制,不断提升团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贡献力。

二、主动作为,努力提高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要引导青年更新观念,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要针对不同青年群体开展分类引导,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转化为符合青年岗位特点的理念。不断增强青年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强化团队意识,自觉地在勤奋与创新中提升职业素养。

(二)要带领青年勇担重任,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企业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将青年的价值观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融合在一起。结合创新型企业建设,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鼓励青年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广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活动,增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管理创新,广泛开展管理提升实践活动,提高青年对标准化管理的认知,促进青年努力提升岗位素质,严格执行岗位标准。

(三)要创新工作思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企业团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协助开发好青年人力资源,促进青年岗位成长成才。要针对青年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实践锻炼的需求、职业晋升的需求,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育人优势。通过十大杰出青年、青年之星等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关注青年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关心青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增强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

三、创新方式,不断扩大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团的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党组织是团组织的坚强后盾,把团建纳入党建体系,加强党对团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要求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借助党建成果推动团的建设,以有为换有位,把企业党政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团组织力所能及的工作相结合,主动寻求党组织的支持,通过党组织为团建创新铺路搭桥。

(二)完善共青团的工作机制。团的制度建设是团组织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要结合企业特点和青年实际,从组织设置、组织生活、团内民主等方面,不断完善团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基层团建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整体联运、层层抓落实,进一步形成组织建设与团的工作整体活跃的良好局面。要完善团内绩效考核机制,按照项目细化、工作量化、结果公开化、考核激励一体化的原则,把团内绩效考核作为推进团的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在组织建设上加强覆盖。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青年群体结构及分布变化,及时创新企业团的组织形态,使之与企业改革相适应、与青年需求相适应,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实现对最广大青年的覆盖。一是紧跟党走,按照团员青年分布情况,依托党组织建立团组织;二是灵活设置,坚持实事求是、机动灵活的方针,打破团组织服务、联系青年的时间、空间限制,建立团组织片区或协作区,既有利于“强强联合”,又能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启动团组织的自转力和向心力。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2

       一、提高认识,使其与保先和教学评估有机结合

       目前,我校正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并且已经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将开展增强团员意识的主题活动与保先教育和学校的教学评估有机结合,是我院团总支一直思考并狠抓的问题。我院专职团干部通过走访学生宿舍、与班级团干部座谈、与团员青年聊天等方式,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通过这些方式的调研,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深入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队伍的总体状况、分布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掌握了团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摸清了团的组织建设、团的工作以及团员和团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结合各条战线、不同领域团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点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基层班级,我们采取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分班级向团员青年介绍教育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调动团员青年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主题班会上,院专职团干部带领基层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迎评手册》,使同学们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树立“校荣我荣,我与学校共命运”的思想。我们在教育活动的方式、活动安排、时间掌握上要切合实际,灵活多样,尽可能地使团员青年便于参与。

       我院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中坚持七个原则: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二是坚持理论学习贯穿始终的原则。三是坚持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原则。四是坚持充分发挥团员主体作用的原则。五是坚持充分尊重基层创造性的原则。六是坚持分级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七是坚持教育活动与团的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

       二、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专职团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为了使这次的主题教育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深入了解基层团支部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困难,充分调动基层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在全院范围内掀起“迎评促建,人人有责”的高潮,我院团总支制定了专职团干部年级责任制。党团总支四名同志,分别联系一个本科年级,参加基层团支部的活动,帮助解决所联系基层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我院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这次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教学评估动员主题班会,认真学习《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迎评手册》,使同学们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树立“校荣我荣,我与学校共命运”的思想。同时制定了缺席人员补课制度。每次主题班会,都认真考勤,做到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样,缺席同学要由所联系的专职团干对其进行补课,确实做到盯人到位,让每一个团员青年都了解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还根据年级特点分别动员。每个团总支老师针对不同年级,分别对学院基层团支部的同学进行了主题为学风建设动员和就业动员的专题会。

       通过专职团干联系基层制度的落实,不仅使我们及时了解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了专职团干与所联系基层团支部和广大团员的交流,真正使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明确思路,始终坚持“建设”的时代主题

       我院根据校团委提出的开展“让团徽亮起来,让团旗飘起来,让团歌响起来”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新时期,新风采”团员标准讨论活动,明确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并将这一重点真正运用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1、坚持两个结合,深化思想建设。坚持将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培育和弘扬时代精神为重点,切实提高思想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将理论学习和主题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作为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主线,把主题实践作为活动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院的基层团支部抓住主题教育活动的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信息04-1班团支部围绕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校园文化墙美化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校领导、各单位、学生社团等方面的广泛关注,从活动发起到现在,得到50余家单位的支持,收到各方的参赛作品近60余件。日前,活动正在进一步开展,相信文化墙的完成一定能够为校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采,一定能够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到来添砖加瓦;各基层团支部还积极参加校团委发起的“交一分特殊团费,为京郊山区贫困学生捐款”的活动,缴纳特殊团费600多元;一些团支部还组织开展了教学评估知识竞赛、去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帮助学校计算机实验室改善机房环境等活动,真正做到了理论学习与团员主题意识相结合。共2页,当前第1页1

       2、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组织建设。坚持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牢牢把握教育活动的政治方向,确保基层团组织的组织路线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学校保先教育活动已经进行到点关键的评议意见阶段,在全院的党员大会上,我们倡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一定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深入到自己所在的基层团支部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团员统一思想、加强学习,真正使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3、坚持尊重基层的创造性和团员的主

体作用。充分发挥好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支持从工作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新时期团员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好团员青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力争使每个团员青年都在教育活动中受益,力争教育活动覆盖面广、深入持久。在对团员青年的教育活动,我们始终围绕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题,在广大团员中树立“校盛我兴,校衰我耻”的思想,增强团员主人翁的意识,使得广大青年自觉主动地为学校、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四、结合实际,在全院倡导合理使用电脑

       由于我院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几乎是人手一台电脑,如何提高电脑的使用效率,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我院团总支利用此次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活动的契机,重新审核修订了《信息学院电脑准放制度》,提倡大一学生不买电脑,大二、大三学生分时段使用电脑,并定期的去学生宿舍查看。对于已经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我们通过“一帮一”的方式,即一名班级团员干部帮助一名学生,通过提醒、监督的方式引导学生步入正轨。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信息学院计算机与网络协会团支部根据专业特点,成立了多个专业兴趣小组,由专业老师带队,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加入其中,将更多的课余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总结经验,努力开创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新局面

       在第一阶段教育活动中,校团委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我院团总支广泛动员了各基层团支部和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进一步创新教育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深化团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回顾一个多月以来的活动情况,我们有这样几个体会。

       第一,开展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坚持党建带团建。要认真学习、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党政重视与支持,把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纳入到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在党的领导下切实开展好此次教育活动。

       第二,开展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坚持“建设”理念。要紧密结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共青团发展的新任务,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意识、稳健务实,健全组织、活跃工作,提高能力、实现发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将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蓬勃开展起来。

       第三,开展好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创新形式。新时期新特点,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有了新的变化。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紧跟时展潮流,紧密契合青年的成才需求,创新教育形式,努力凝聚青年、培养青年、成就青年,使此次教育活动能成为让团员青年受益、满意的思想工程。

       第四,开展好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分类指导。对于不同的年级,我们应有重点地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注重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创造性和全体团员青年的能动性,丰富内容、探索形式,共同开展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

       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发展的难得机遇,信息学院团总支将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紧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进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系列活动,为林业大学团员青年的健康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