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4:59:12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

六年前开始,田应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3亩旱地、4亩水田几乎是靠田应志利用周末和假期来打理。

除了农活,田应志最牵挂的是哥哥。3岁时,哥哥田应权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和癫痫病,手脚扭曲变形,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就连吃饭都非常吃力。为了给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父母外出后,留下身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应志照顾。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田应志帮忙。因为身体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田应志承诺一定能够照顾好哥哥上学路上的安危,这才圆了哥哥的求学梦,九年的时间,从坡脚村到学校8公里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哥俩风雨无阻的身影。

2013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2016年中考,田应志被贵州省级示范性高中兴义五中录取。然而是去上学,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田应志陷入了两难。在家里,田应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饭做菜,他担心自己到更远的地方读书,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

现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心里明白,这一次绝不能耽误孩子了。爸爸决定不再出远门,就近找些零工补贴家用,照顾家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2009年,李佳的母亲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15年,随着病情加重,医生建议尽快做骨髓移植,并提示供受两者之间,体重最好接近。由于母女体重相差20多斤,于是李佳开始接触从来不吃的肥肉,并且定下了长到120斤的增重目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4岁的小姑娘也吃胖了二十斤,赶上了母亲半年前的体重。

今年5月,李佳和妈妈的配型结果出来了,两人半相合,可以进行移植。可是妈妈因为病痛的折磨,体重降到103斤,想要手术,,还要等女儿再减到跟妈妈一样的体重才能进行。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三)

2003年,文敏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养父养母就收养了她,由于养父母不能生育,养父对文敏倍加疼爱。2015年11月,文敏的养父患病去世,留下了一个贫困破败的家和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养母。养母患有耳聋的毛病、智力有障碍且精神有问题,基本的正常交流都很困难,每天都会出门到处游走,文敏放学如果发现养母没在家,就立马到她常去的地方找,有时候还会找邻居帮忙。为了照顾好养母,文敏放弃住校,每天都要往返学校4趟,每一趟需要半小时的时间。

遇到周末赶集日,她早上起来和养母吃完早餐,就烧水帮养母洗头。她会买些养母爱吃的饼干,还会挑一件小礼物送给养母。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2

守侯陪伴也是一种孝

记西袁庄孝顺媳妇----刘慧格

刘慧格,是一位70后的普通农村妇女,她勤劳致富,相夫教子,和睦兄嫂亲待姑姐,还管是婆家还是娘家她都从不计较得失,用18年的操劳见证了对婆婆赵枝兰的孝亲 。

今年39岁的慧格在1997年嫁到并不富裕的郭民正家,那会儿她为了过好小日子,就想方设法让丈夫学厨师学做饭,家里的里里外外都由她一个人操持,老人需要她、孩子需要她,地里需要她-----为了过好日子她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瓣。等到丈夫学厨归来她又张罗着办流动饭庄,她们的小日子在两个人的努力下几年光景发生了大变化。

慧格说嫁过来后,公公已去世,她们两口又要经营流动饭庄,丈夫经常外出主办红白喜事,家里17亩地、80岁婆婆、一对儿女都只能由她来照应,慢慢地就与婆婆相处下感情了。家里的大大小小事都由她一个人默默做完做好,每天天不亮她起来做好婆婆的饭,唤醒正在酣睡的儿女上学,便去地里耕种庄稼。一到饭点就要急着回家照顾婆婆,她怕年势已高的婆婆自己动手做饭有个啥闪失。好几次婆婆看着儿子和媳妇忙得拉不开拴,着急着自己动手做饭帮忙,被儿媳妇知道后两口子都对老人发了脾气。还有一次婆婆就动手提了一小筒水,被不善言辞的惠格看见了,她当场对婆婆生了很大的气,事后婆婆却偷偷告诉儿子她心里很是乐开了花,想偷着笑。

她是一位农村妇女,不懂得大道理,但她是一位明白事理家庭主妇,她知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的理,做事说话总想着一家老小,农活再忙也要给老人做好一日三餐,她说老人就是家中宝有妈就有主心骨,饭不求好但求有心,老人有口热气腾腾的饭端上饭桌比啥都强。家里过日子不差给老人添置几件衣物,在外面再糟心的事回家要给老人笑脸相迎,从不顶撞老人,没让老人生过气。每隔半月她就要到镇上药店为老人买高血压的药,赶集回来总是要给老人买个饼夹肉;天气不好时就想着亲自送老人去日照中心;婆婆患有高血压,她常端水伺候婆婆按时吃药;换季了及时买好衣物,提醒婆婆早点穿上。家里条件改善后先给老人房间买饮水机、接地暖,安装太阳能方便给老人在家洗澡,还经常给婆婆搓澡擦身。

她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力照料家里人,她的一位大姑姐嫁到本村,前两年姐夫因病去世,生活困难,心地善良的她总是叫着丈夫一起帮助姐姐干农活干家务,平时没事就常去姐姐家转转拉拉家长帮姐姐散心,聊天开导姐姐,不清楚还以为是慧格的亲姐姐,有时侯她闲下来就帮助姐姐照看小外甥。她做的一切婆婆都看在眼里,心里总是乐呵呵夸自家儿媳妇明事理。

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慧格用18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她用自己的方式孝敬老人,她把婆婆当成自已的亲妈用心来伺候。农闲时出乡走亲戚,无论多远、多晚即便要赶夜路也要回家侍奉婆婆,从不在外过夜,从不打麻将,用6500多个日子来陪伴婆婆。她怕婆婆一个人在家里寂寞,隔三差五就给六个姐姐打电话,让她们回家看望婆婆,与婆婆唠唠家常。逢年过节把哥嫂一家、六个姐姐的家人都叫到一起,让老人感觉到家里温暖,家庭和睦。对两个孩子教育有方,女儿已上初中,小儿子也很懂事。

一提起她对婆婆的孝顺,全村人都竖起大拇指,连夸她是难得一见的好媳妇,刘慧格,她不是用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来孝敬老人一阵子,而是用良心、细心和耐心照顾婆婆一辈子,有时间来见证她的孝心。现在尽管老人已入住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一日三餐都在照料中心吃,但慧格还是不放心年龄已高的婆婆,隔三差五就到照料中心看看她,有时侯是送药,有时候送上几个饼加肉或水果或是自己在家做的饭。儿媳妇也这么几十年如一日的孝顺她、照顾她,觉得很幸福。婆婆逢人便说:“有这么个好儿媳,真是我们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我要活到一百岁,跟我的好儿媳在一起好好生活。”

刘慧格,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孝敬老人,积极赡养;她夫妻和睦,相爱互敬;她爱护子女,教育有方;她和睦邻里,互相帮助,她在村民眼中是一位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她尊亲行孝的美德永远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学习。

【孝顺媳妇】02:南花村介翠珍事迹材料

南花村孝顺媳妇事迹材料

介翠珍,女,48岁,龙居镇南花村人。1990年,20岁的介翠珍带着少女的纯真走进了郑文气一家,27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6口人的大家庭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2017年,70多岁的公公因意外大腿骨折,到医院做了手术,在住院期间,全身痛的不能动、睡不着,生活难以自理并且情绪烦躁,介翠珍并无怨言,不仅非常耐心的开导公公,还不怕脏、不怕累,端水喂饭、端屎接尿的在医院日夜伺候着。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她每天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扶公公下地练习走路。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公公在医院住院期间,她都能不厌其烦的为老人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医院病房里的人都羡慕的说:“郑老,你可生了个好闺女”。老人欣慰的回答:“这不是闺女,是媳妇儿”。

自打这以后老人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儿媳待我比亲爹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以及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她很少走娘家,别人问起来你娘家这么近怎么也很少见你回去,她总是笑呵呵的回答:“我父母年轻身体也好,我可以少费点心;这个家公婆身子弱,我如果再不照顾好点老人就更要受罪了。”面对这样的回答邻居们都夸她孝顺,但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

早年婆婆因病去世,小姑子还未出嫁,公公又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照顾这个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介翠珍头上, 她二话不说就扛起了照顾小姑子的重任,为了给小姑子找个好婆家,她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托东家找西家,总算尽心为她找到了个好婆家。现如今,小姑子都已为人母,生活美满幸福,她嘴里的嫂子可是跟娘家妈一样亲,小姑子说:“嫂子可是一个好嫂子,以后一定要报答嫂子的恩。”

身教胜于言教,看到婆婆每天都像照顾亲爹一样侍奉着爷爷,儿媳妇也被深深地打动了,她说:“都说婆婆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我也要向婆婆那样孝顺长辈,爱护子女,如今,全家在介翠珍的影响下妯娌关系融洽,家庭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孝顺媳妇】03:袁家庄村侯月节事迹材料

袁家庄村好媳妇事迹材料

侯月节,女,盐湖区龙居镇袁家庄村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幸福的五口之家,家里有80岁的奶奶,勤劳善良的父亲,体贴照顾丈夫和有责任心的她,这个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热爱劳动,积极努力,受到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20多年来,她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1993年和她生活了多年的婆婆因意外事故去世,婆婆在家中的一切事物都要由她承担,照顾孩子,孝敬公公,还有80岁的老奶奶,每天都要为奶奶洗洗涮涮,为奶奶梳头理发、剪指甲,捶背,精心伺候,从不厌烦,还要给一大家人做饭洗衣,帮助丈夫干农活,教育孩子,奶奶逢人便说:“我孙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邻居都说奶奶有福气,她高兴地说:“都是孙媳妇孝顺”。

2013年10越照顾了多年的奶奶煤气中毒,导致神志不清,不省人事,我亲自看护奶奶住院,把手伺候,一直住了十几天院。奶奶住院期间,端屎端尿,不嫌脏,不嫌累,一直照料十几天,没有半点怨言,直至出院。

2017年12月奶奶又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再一次到医院伺候奶奶一个多月,奶奶现在仍不能下床,为了让奶奶早日康复,每天无论多累多忙,都亲自给奶奶做饭、喂饭、喂药、做按摩,进行康复锻炼。

我分别被评为“2011年盐湖区百佳孝顺媳妇”和“2013年龙居镇好媳妇”。面对别人称赞,我总是淡淡的说:“我是在尽晚辈孝敬长辈,母亲教育子女的责任。”周围的人说我是贤妻良母,应该说我是在为自己言行传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媳妇】04:小张坞村张红梅事迹材料

小张坞村好媳妇事迹材料

张红梅,女,汉族,1973年出生,丈夫王金奎,1965年出生。她公公已经去世,婆婆84岁,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

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婆婆现已年老,又患有脑血栓,体弱多病, 张红梅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婆婆。婆婆自理能力差,所有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丈夫要下地干活,伺候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夏天,婆婆双腿浮肿,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小水泡,一脱落,就流出腥臭难闻的液体。每当这时,她总是给老人擦洗,并敷上药。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他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婆婆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

婆婆生病住院治疗期间,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张红梅一个人身上,她在婆婆的病榻前全天守候,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婆婆出院后,行动上不如以前灵便,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她就让婆婆和他们夫妻俩同睡一个屋,夜里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恢复的很好。

虽然儿子、女儿十分孝顺,但不能每天陪在老人身边,只有张红梅放下所有,一心一意陪在婆婆身边,专心照顾婆婆。晚上陪婆婆说话、聊天,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婆婆活的开心,过的舒心,打心眼里觉得幸福满满,每每提起这个媳妇,老人就竖起大拇指,夸不完的好。逢人便夸“她不是我的媳妇,她是我的闺女”。

【孝顺媳妇】05:大张村上官晓利事迹材料

大张村孝顺媳妇事迹

我是上官晓利,刚到介国荣家里时条件并不好,介国荣有一个弟弟和他差2岁,在前些年因给舅舅拆房子帮忙,房子倒塌把弟弟压到房底下,把命丢了,事发生以后她们一家人都像天塌下来没有人。

上官晓利刚到家有一两年,她果断处理事情,先让自己的爸妈照料家中一切事情,把事情处理的非常好,过了几年她的婆婆公公从痛苦中走出来。她在家不怕苦不怕累,把家里一切事情都处理的好,家里没什么东西不等婆婆买,她已早早买了,她婆婆没女儿,她当自己婆婆和亲妈一样,每年春节,她给老俩口买衣服、买菜,春节在家自己一直做一家人的饭,从来没言,自己婆婆是从穷苦中出身的人,从来不舍得吃,她到集市上给老人买些东西,让她到城里,比如去年婆婆3.8妇女节,她就早早给婆婆报了旅游团,婆婆不想去怕花钱,她说你老人家能去几回,跟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她让丈夫买了车,她开着摩托车拉上打地车,东奔西跑,给大家开沟,态度非常好,村里人都喜欢让她俩给开沟,她给左邻右舍也相处进学好,乐于助人,巷里的大爷大妈有什么事她都乐于助人,从来不偷懒和家里的哥哥、姐姐,都相处非常好,她大爸家的大儿子春征,冬天大哥忙她帮大哥做饭,有人输液帮忙换液,她非常勤快。

【孝顺媳妇】06:雷家坡村杨迎春事迹材料

替婆尽孝的好孙媳杨迎春

杨迎春是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人,现年48岁,夫妻双方勤劳致富,儿女也听话,一家人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该婆婆雷桐花因患病去世,留下了杨迎春的奶奶(已八十六岁)无人照料,(当时杨迎春已和婆婆分开另过)。杨迎春妯娌三个人,杨迎春想我们雷家坡村多年来一直弘扬德孝文化,教育年青人要孝敬老人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现婆婆去世了,留下奶奶更需要人照料,不能让老人感到心寒。我是妯娌中最大的,应该尽这个责任,所以她毅然将奶奶接回家中,悉心照料、问寒问暖。冬日里,她同奶奶同住一屋,生怕老人冻着;夏日里,她为老人安装空调、电扇,又怕老人热着,老人生病了,她跑前跑后寻医买药、洗脚,喂饭是家常便饭,老奶奶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身体越来越好,八十多岁的人,每天身清气爽,整天总是乐呵呵的,逢人就说这晚年遇到这么一位好孙媳,真是我的福气,村里人一致夸赞杨迎春是一个有孝心,明事理的好媳妇,连续3年被评为雷家坡村孝顺媳妇,2017年被评为盐湖区百佳孝顺媳妇,为雷家坡村广大妇女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孝顺媳妇】07:尚义村寇小英事迹材料

龙居镇尚义村孝顺媳妇

小英结婚至现在已十七年多,十七年如一日照顾老人、相夫教子、吃苦耐劳、从无怨言,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她就扶着他们,她就给他们端饭、洗衣服、捶背,病了吃药,从不嫌弃。为此,爷爷、奶奶过世以后,亲友们给她送了一块“好媳妇”匾。

她不但对爷爷、奶奶好,对公婆更是没话说,公婆脱下的脏衣服,不管是娃鞋,以至内衣内裤,她只要看见,都洗的干干净净,还给公婆买衣服,夏天买单的、冬天买棉的,鞋袜、毛巾、洗发液、生活用品,都是她买。

二0一三年,婆婆病了,并做了手术,下不了床,她给端饭、端药、倒屎倒尿,不嫌脏、不怕累,知热知冷、问寒问暖,把婆婆当亲娘,婆婆感动的说:小英,你比亲闺女还要亲。

二0一四年,公公又因病住进了医院,全身病痛不能动、睡不下、起不来,她就把公公轻轻地放下,又慢慢地拉起,十分的耐心。当时是七、八月份,天气很热,又肯出汗,她就端来了一盆温水,说爸我给你擦擦背、洗洗脚。她爸正在输液想小便,说“小英咋办呀,我想小便”。她说“爸,没事我扶你上茅房”。她到街上买了一大碗饭,她爸说“小英呀,你买了这么大一碗饭,我可吃不下”。她就笑着说“爸,你先吃,你吃剩下了我再吃”。同病床的病友都说,你这闺女真好,她爸笑着说“我这不是闺女,是媳妇”。病友高兴地说“你真有福气,娶了这么好一个儿媳妇”。

她在城里打工,每次回家都要买些菜、买些肉、鸡蛋,说你们多吃点营养东西,对身体有好处,只要你们把身体养好了,我们做小的就放心了。有人问她“小英,你为啥,就这么好呢”她就笑着说“人活着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她不但对老人好,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街巷邻居,关系都处的十分和谐,笑口常开,不叫大爷、大妈不说话。十七年啦,做过的事太多啦,那能一一表说。希望通过这次好媳妇评比,把她的优点,让大家都知道,起个带头作用,孝敬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每个人都是父母千辛万苦的养大,希望大家善待父母,和睦家庭,愿所有的老年人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吧。

【孝顺媳妇】08:下张耿村宁琳艳事迹材料

下张耿村孝顺好儿媳

——夸夸我的好儿媳

我叫王可意,今年六十多岁了,是一名普通的农妇,我自己没啥好说的,今天,主要夸夸我的好儿媳。

自结婚之日起,我的儿媳宁琳艳就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十几年里,她不叫爸妈不开口,没和我宏过一次脸。都说女儿是爸妈的贴身小棉袄,我这儿媳比我的亲女儿还亲。一提起她,我就合不拢嘴,也是她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3年秋季,我不慎摔了一跤,手腕骨折。在住院治疗的几天里,她在我床前守候了整整两天两夜,喂饭、倒尿、擦澡、洗头,几乎成了我的特护。出院后,生活上所有不方便的小细节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不喜欢吃买来的馒头,她就动手学蒸馍;我爱干净,她就隔两天给我换洗一次衣服,洗一次头发;过个十天半月,他就会帮我见一次指甲;天天晚上倒好热水让我泡脚心,如此种种,让我打心眼里喜欢她。

我是天生急脾气,一遇事就着急上火。她总是慢言细语与我商量,从来没给我甩过脸子。她与儿子打工挣的钱,大部分都交给我料理,从来不分你的我。好多次我让她把钱留着,她总笑着说:“我知道你不舍得卫自己花一分钱,钱还不都花在我们身上了!”

她知书达理,贤惠乖巧,与邻里相处也和谐融洽。她勤劳能干,打工闲暇时给我儿子一起卖卖水果、甘蔗,回来剩下的水果,在巷里碰到老人孩子,人人都有份,接访邻居们夸她,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一般甜。

家里有个这样的好媳妇,我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百善孝为先”,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千古名言。

09:茂盛村曹立平事迹材料

茂盛村德孝好媳妇事迹材料

曹立平,47岁,盐湖区龙居镇茂盛村第二居民组人,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的农家妇女。二十多年来,一直与婆婆一起居住,非常孝顺,在生活上,更是嘘寒问暖,端吃端喝,家中有大小事常常先咨询老人的意见,非常尊重老人

曹立平孝顺婆婆在我村已传为佳话,她的婆婆今年80多岁,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卧床不起,其子女都在外工作,不能常年侍奉母亲,儿媳曹立平主动承担起侍奉婆婆的任务。她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唤醒婆婆,穿好衣服、洗脸、倒便盆,每天定时给婆婆翻身、擦洗、按摩,晚上送便盆安顿好婆婆睡下才离去。婆婆大小便失禁,经常拉尿裤里,曹立平及时为婆婆换洗衣服,在她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婆婆的衣服、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婆婆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婆婆时,婆婆都会流着激动的泪水向他们诉说,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命好,有这样孝顺的好媳妇。曹立平每天换着花样做婆婆爱吃的可口饭菜、精心照顾婆婆。天气好时,将婆婆抱在院里晒晒太阳,有时将婆婆推到巷口,让婆婆同老姐妹拉拉家常、聊聊天、散散心、发现婆婆气色不好,或头痛脑热,及时叫医生诊疗。曹立平侍奉婆婆常年不叫苦、不嫌累、不怕脏、不埋怨,无论农活多忙,照顾老人从不马虎的。长时间同公公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就连吃的都一样。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几十年的媳妇生活,使曹立平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她用一位农村妇女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人间真情。

【孝顺媳妇】10:西张耿村万腊荣事迹材料

万腊荣好媳妇事迹材料

万腊荣是龙居镇西张耿村的一位普通农民,1971年12月生,生活中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家中,她是婆婆丈夫认可的好媳妇。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的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了解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990年,20岁的她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他默默地为这个价任劳任怨的奉献着。由于当时娘家和丈夫家都很困难,结婚后的日子过得都很拮据。公公和婆婆身体一直不好,多种病缠身,公公有心脏病、不能太劳累、后来又得了帕金森病,生活更是无法自理。婆婆在他们结婚没多久也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生活的担子就压在了她和丈夫的身上。虽然婆媳两人年龄差距很大,但结婚以来一直能够和睦相处,从未因为生活琐事红过脸。在她的心中,一直信奉:丈夫的母亲就是自己的母亲。自从婆婆生病后,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她一个人来承担,没有让婆婆做过一次饭、洗过一次衣服。天冷了,赶紧为婆婆,为公公添衣添被,每晚睡觉前都会为婆婆用火炕烧好被窝;天热了,给婆婆准备好蒲扇,时不时帮婆婆洗洗澡。很多人都认为婆媳关系很难处理,但在万腊荣眼中,却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妈来对待。

在2006年的时候,家里的情况本来已经让她非常的辛苦了,此事婆婆因为糖尿病引起了的并发症,但这并没有让她为此发牢骚,因此埋怨,反而更是细心照顾,帮婆婆洗洗刷刷,为婆婆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腊荣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他的丈夫也是一位农民,由于家里的地较多,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干活,她为了不让丈夫操家里的心,独自承担了全部的家务,为了照顾好家里,做好家务,每天从早忙到晚,把丈夫的生活照顾的也是无微不至,从穿袋到吃喝样样具细,从没让丈夫为生活琐事操过心。邻里都夸她的丈夫有福气,找了个好媳妇,有这样的媳妇做后盾,丈夫每天干活虽然累但心里非常的舒畅。

几十年的媳妇生活,万腊荣切身体会到了“孝顺”的含义,作为晚辈,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心付出,就一定能做好。

【孝顺媳妇】11:新东张耿村王彩珍事迹材料

孝顺媳妇王彩珍事迹材料

我叫王彩珍,今年五十四岁,是盐湖区龙居镇新东张耿村第二居民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三十二年前嫁给这个村的村民李振龙。自从踏进这个家门以后,我就努力用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个家打造成一个幸福和睦,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幸福之家。期间有多少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展现着一个农村妇女的博爱仁慈,善良真诚的美好形象。

三十二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家的时候,我就把公公婆婆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婆婆说想在我们家住到百年以后,我说“行啊,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始终认为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十多年前公公去世了,我就义不容辞担起了照顾婆婆的义务,几十年来我们婆媳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而婆婆现在年龄也大了,正式需要我的时候,也是我报答她的最好时机。

我婆婆今年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了,年青时家庭条件不好,也吃过不少的苦。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胃不好由其腿疼病一直到现在。有时候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婆婆的老毛病犯了,我都会和我的爱人毫不耽搁的带她去看病。只要是在农闲的时候,我都会为她做不同的饭菜,包子、菜卷、油饼、扯面。想吃什么就给她做什么。近几年婆婆的耳朵也很聋,经常是答非所问,你说东她说西,有时候一句话也要说上好几遍她才能听清楚,每次我都会不厌其烦的给她说好几遍。三十多年来,从未和她超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因为我的心里永远都装着一个“孝”字。

在闲着的时候和婆婆在一起拉家常聊她以前的事,她说到伤心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就安慰她给她宽心。陪她看电视又不懂的细节给她解释。总之只要她开心就好。每次赶集回来我都会买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在冬天我每天给她烧热炕,每次烧完炕我都会问她烧得热不热,她总是笑着说:“热着呢,可暖和啦!”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人们常说天下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始终认为“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在与婆婆相处中我付出了,但也得到了很多温暖。

自从进入这个家,我不仅孝敬老人,也和爱人的兄长姐妹关系很好。我的大哥大嫂经常照顾我们,我们也很尊敬他们。多年来不仅家庭关系相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十分融洽,要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对待邻里以感恩的心。

我始终觉得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我爱人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们夫妻相互关心,相互体贴,同心共建和谐家园。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只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我的孝心已经沉淀在我的两个子女的行动中。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敬老的精神在中国大地世世代代传扬下去。

最后我劝告全天下的媳妇们,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为母亲的角色、为女人的角色增添魅和内涵。

【孝顺媳妇】12:老东张耿村陈晓霞事迹材料

老村孝顺媳妇材料

陈晓霞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2000年10月16日走进了老东张耿村,家里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两个姐姐。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两个姐姐已经成家,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父母亲的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尊老爱幼的女孩。自从结婚后,农村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相处的非常好,婆媳关系也非常的融洽。

本来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公公突感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得了肺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了,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雳。从医院回来没过几天,公公就不能进食了,她和两个姐姐细心照顾,寸步不离的守在公公床前。但是没过多久,公公还是不幸的离开了她们。陈晓霞的婆婆经常感觉腿关节疼痛难忍,她悉心陪婆婆到医院检查,又做了换膝盖的大手术,经过几个月的细心照顾,现在已经恢复的很好了。

陈晓霞经常说道:“我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家中琐碎的小事很多,只要你爱自己的家人,只要我们之间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宽容,家族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美好。”

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陈晓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孝顺媳妇】13:罗义村鱼林娟事迹材料

真情一片孝媳心

在龙居镇罗义村,鱼林娟就是“孝顺媳妇”的代名词。老人们比谁家的媳妇好,谁家媳妇最孝顺老人,就会想到鱼林娟;谁家教育儿女要孝老,鱼林娟的事迹就是典型教材。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二十年如一日服侍公公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如今,村里人都夸她是孝媳、是贤妻良母。她对长辈的孝心,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孩子,还感染着周边的群众。

鱼林娟现年40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丈夫在家种地,鱼林娟平时就在运城务工,一有空闲就回家照顾老人,鱼林娟没有选择在家种地照顾老人,而是选择去运城打工补贴家用,在这个18岁的儿子正是求学花钱的情况下,在公婆年龄大,身体又不好的情况下,鱼林娟撑起了这个家庭的半边天。

鱼林娟在婆婆生病期间尽心服侍,20XX年腊月,鱼林娟的婆婆住院了,住院期间凡事亲力亲为,腊月里家里医院来回跑,日夜操劳,婆婆病愈出院后鱼林娟留在家里给婆婆做饭、梳理头发、洗衣、洗澡、倒便盆等。她总是一口一声亲热地叫着老人。老人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老人心情不好就疏导老人,陪婆婆聊天。在村里,婆婆逢人就夸自己媳妇好。鱼林娟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

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鱼林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在平时,鱼林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可在孝敬公婆身上,她却非常的大方。每月不仅给婆婆百儿八十的钱,逢年过节,还为公婆添上一两件新衣服,以表孝心。看到儿子、儿媳对老两口如此孝敬,婆婆感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逢人就讲,“我的儿媳妇比闺女还好啊!”正是鱼林娟这颗赤诚的爱心和无限的孝心,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好评。

去年6月的一天,鱼林娟有事回娘家,公公因饮食不妥,突然肠胃不好,上呕下泻倒在床上。那天下着大暴雨,她接到邻居电话后,迅速冒雨赶回家,及时送老人到卫生院治疗。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她的公公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老人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身上穿得整整齐齐。夏天,鱼林娟有空就回家照顾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给婆婆洗澡,洗衣服;冬天,给老人床上铺得厚厚实实,盖得暖暖的,睡觉前给老人被窝里放上热水袋。说这些辛苦事的时候,鱼林娟总是轻描淡写。鱼林娟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事,自己也是受过苦的,总想能帮别人一把就帮一把。

评选时鱼林娟知道了村里把她推荐为孝顺媳妇,鱼林娟说,现在村里的媳妇都很孝顺,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孝顺。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鱼林娟用2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孝顺媳妇】14:长江府村李艾义事迹材料

长江府村好媳妇

—李艾义事迹材料

人常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今天却是“自家的媳妇,人家不夸,自家夸”事实正是这样。

用媳妇经常说的一句话:“贫富是个啥,只要全家平安,和谐相处,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她内心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真切体现。其具体事实如下:

侍奉公婆 晨昏周祥

艾义结婚二十余载,在家未曾与我们丢过脸,翻过口舌。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我们的饮食起居方面,不论寒暑冷暖,她总是体贴无微、关怀备至。每天早上起床后,先扫净院子、洗漱完毕,到我房间,问寒问暖,见被子没叠,便动手就叠,或整理东西,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时还问我:“有啥事没,需要我做些什么”。

平时,曾多次骑摩托带我逢集赶会,在会上总是前招后护,怕我挤着撞着。一次,在会上别人看见我儿媳妇对我关照备至,无异亲娘,便指着艾义问:“这是你女儿吧?”我回答说:“不是,是我儿媳妇。”

还有一次,门前几位婆婆在我家闲聊,议论谁家儿媳妇的长短,我说:“你的儿媳妇就好着呢。”那位婆婆听后便说:“我那儿媳妇是像你艾义那样好,我就上庙进高香啦。

任劳任怨 有功不扬

艾义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好媳妇,好女儿。娘家在本村,家中姐妹数人,单均不在本村,家中仅有年逾古稀的父母二老,父亲原有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靠年迈体弱的母亲一人,力不支撑,一有空闲,便去看望二老,刷刷洗洗做些料理,给予温暖。一个人照料几位老人,可真不易。

为了生计,供两个孩子上学,家中种三十余亩地,从种到收,便开始一年的紧张劳动。尤其棉花盛开时,从早到晚每天只吃一顿热饭,其余均在地里啃干粮度过。这样的艰辛,我看在眼里,却痛在心上,劝她休息休息,她却说:“棉花摘完就放心了”。从不叫苦叫累,如是美德,实堪人间榜样。

【孝顺媳妇】15:美玉村耿霞事迹材料

美玉村孝顺媳妇

我叫耿霞,女,现年42岁,初中,1974年10月出生,汉族,龙居镇美玉村第八居民组。

自我从一九九五年嫁入美玉村,韩运乐家为妻,在这二十余年来。我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使我们一家及邻里关系融洽和睦,现将我的事迹作以汇报,希望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尽一份力,争一份光。

自我进入婆家我就要作到的事就是我不尽要作一个好儿媳,更要像一个好女儿,结婚前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在公婆屋里,结婚时添置了一台彩电,我将公婆屋里的黑白电视搬到我屋,将新彩电搬到公婆屋,我想爸妈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 他俩应该看大的、好的。我们年青眼里好,看黑白的就行,这样一直到六年后我们才用卖地黄的钱,置办了一台彩电。我到家第二年也就是九六年底,公公借了两千元债。说好九六年底归还人家,但是那年没力量还,那个年代两千元也不是小数字,我知道了这件事,就将我俩积攒的钱还给别人。还时公公不知道,事后一点时间,见别人不来要钱,公公才知道原来钱是我俩还了。在家里我不但孝敬公婆,而且对小姑也关爱有加,小姑上高中交学费,公公说到别处借钱,我说你二老就不要向别人借,妹妹上学是你们的事,也是我们的事。她是你女儿,我也是你的女儿,他是我丈夫的小妹,也是我的小妹,我有义务帮她完成学业,那时学费叁仟元,我毫不犹豫去交了。

二00七年五月份,某天,公公感到身体不适,妈妈让他到医院去检查,他去了镇医院,我上工到地里干了会活,放心不下,不知公公身体怎么样,我就跑到医院看望,正好丈夫也到了,经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马上叫来救护车就送到了运城急救中心,医生说,幸亏送的及时,才保住性命,正是这种对老人关爱精神,留住了老人生命,住院期间,因为母亲去城市时间少,在医院方向不明,不能对爸爸进行多方照料。我从头到尾照料无微不至,出院后,一年的保健医药费是我和二弟每人每月600元负担的,在医院的一切费用也是我和二弟负担的。

孝敬公婆,教养子女,德孝文化,在我的神色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我经常教育儿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人。从儿子工作后,每次回来后,首先要到老人家看望二老,问寒问暖,留给老人零花钱,正是这种德孝精神,使得街坊称赞,家庭和睦,得到众乡亲的一致好评。作为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女儿,成就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给了我们无比生活财富,和睦了家庭,和谐了社会,树立了对党的信念,树立了好村风,激发着我们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孝顺媳妇】16:小曲村马改红事迹材料

小曲村孝顺媳妇材料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村媳妇,十多年如一日地侍奉着患有严重冠心病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无怨无悔,从不言弃。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了邻村乡里,她就是盐湖区龙居镇小曲村四组居民马改红同志。马改红1959年出生于盐湖区龙居镇小曲村一个地道的农民家族,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80年嫁于大她一岁的关英侠,其婆家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族,公公是小曲村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纯朴的家风被村民所称颂,当时的婆婆王牡丹已是奔五十的家族妇女,由于家里人口比较多,婆婆也是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自从马改红嫁过来后,婆媳俩很是投缘,马改红也就义不容辞地接过了婆婆在家里做家务的全部重担,起早贪黑,从不间断。正因马改红的默默付出,使得一家人很和睦,无论婆媳,还是妯娌,就连侄子、侄女都愿围着她转,自从婆婆患病以来,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侍奉着婆婆,她的事迹,在小曲村无不称赞,是全村村民公认的好媳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6年年终,积劳成疾的婆婆王牡丹,明显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去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严重的冠心病,这对本就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婆婆执意要放弃治疗,总觉得人总是要死的,更不愿因为自己而拖累家庭。拖累儿女,而马改红得知情况后就和丈夫及兄弟妯娌们商量,决定凑钱给婆婆治病,并亲自在医院陪治,直至出院。

从婆婆被诊断为严重的冠心病以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马改红一直侍候在婆婆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些年来丈夫关英侠有时心情不好,难免对老母亲高声言语,而马改红还劝导他,并诙谐地说:家有一老好比一宝,我们也有老的时候啊!丈夫哭笑不得心里却暗自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不厌其烦啊!雷锋曾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马改红同志用她十多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善良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在马改红的悉心照料下,婆婆活得有滋有味,虽已八十有余,仍容光焕发,她逢人就说:马改红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四邻乡里们也说:如果没有马改红的孝敬,王牡丹也许活不到今天,而这个家也就不会像个家了。

17:杜甫村介彩莲事迹材料

杜甫村孝顺媳妇

我叫介彩莲,41岁,一名普通农妇,没有高学识,也不爱讲大道理,但我以自己的勤劳、善良,赢得了公婆的喜爱、丈夫的尊重、儿子的爱戴以及邻居的赞扬。

一、孝老爱亲,家庭和睦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年前,我嫁过来,那时候他们家的日子过得不宽裕,公公婆婆身体还好,第二年我家大哥出车祸去世,两位老人十分悲痛,身体体质直线下降。2000年经医院查出公公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

两个儿子出生后,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丈夫外出打工,我在家种庄稼,照顾老人,男人干的活我也不嫌脏不嫌累。公公的病一年比一年重,到后来卧床不起。婆婆身体也有病,身小力薄一个人照顾不了公公,我们就一起来照顾公公。我们为公公买来尿不湿,爽身粉。为了防止压疮,我每隔两小时为公公翻一次身,每换一次尿不湿都要用清水擦洗屁股扑粉以防止压红。无论春夏秋冬,坚持给老人擦洗身子,脏衣服,被子、床单勤换洗,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无异味。2013年公公在我们的照顾下安然的离我们而去。

婆婆在2010年忽然得了脑梗,不得不住院。于是老公回来和我轮流照顾,又一次在医院,我由于太累趴在床边睡着了。婆婆想上厕所又不忍心打搅我,就自己试着来,结果在弯腰取便盆时差点摔下来。我赶记起来把她挟上说:“你有事就叫我,怎么不叫我”。她说:“我想让你多睡一会”。我说:“我累点没事,如果你摔下来有个好歹怎么办”。看到我们累成那样。婆婆流着泪说:“都是我们不好,把你们害成这样,你们不嫌脏、不嫌累,不是你们,我们早不在这个世上了”。我说:“别说这样的话,孝敬你们是我们应该做的,谁都是生老病死的时候,养小就是为了防老,我要尽力照顾好你们,给孩子树立榜样”。婆婆说:“可苦了你了,你就是我的好女儿”。在我们没日没夜,送饭喂食,精心照顾下,婆婆终于在一个月后出院回家。在医院花了八、九万。出院后好的长期吃药,每月药钱还的两千元,花尽家里所有积蓄。回家后婆婆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好媳妇”。

丈夫在2012年在因为打药导致中毒身亡。一家5口人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肩上,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有人说你带着孩子嫁了,重新安个家就好了。可我说:“我一个人撑起这个家,是不容易,困难是有,可我走了老人怎么办,谁来照顾她,我还是留下来照顾她们吧!”

二、勤俭持家

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以朴素勤俭为本,干活干的再晚也不舍得在街上吃一堆饭。家中的家具也很简洁,环境舒适。

三、邻里和谐

我与邻里相处总是以诚相待,不计小节,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时我总会及时赶到帮助他们。

这么多年来,在我的努力和亲戚的帮助下,我们相依为命。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婆婆也很开心,家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虽然我很累,可我很快乐。人都有老的一天,把他们照顾好了,看到他们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孝顺媳妇】18:王马村赵红彩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的好媳妇——赵红彩

赵红彩,1968年出生,家住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王马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质朴的品质与家人共度艰难时光,诠释了“孝”和“爱”的优秀品德。自嫁入这个家以来,她用吃苦耐劳、敬老爱老的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她用孝心感染者周边群众,也创建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刚结婚时,公公70岁高龄,婆婆60多岁,当时家中条件差,几乎就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并且家中国共产党有兄弟四人和一个姐姐,由于多种原因,公公婆婆都想跟着她们一起生活,至今,已有29年之长。

最初几年,两位老人都尚还有劳动能力,生活也能自理,渐渐地,事情就开始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公公神智有些不太清了,行动也不便,随之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给家里带来一些不愉快。婆婆的性格与公公的有些相似有时就会将家里吵得乱哄哄,争执不下。公公变得糊里糊涂的,每天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挑剔饭食,每顿饭都是要给他“开灶”的,公公喜欢在村里乱跑,每次找他就得将村里翻个底朝天。然而,富有孝心的她并没有半句怨言,她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二老的生活起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结婚两三年后,两个女儿先后到这个家中她肩上的胆子越重了,既要照顾年迈的二老,又要照看两个幼小的女儿。丈夫经常在外到打工,她就一边细心地照顾公婆,一边照看两个女儿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又生变故,公公仙逝,婆婆久卧病床。因此,她挑起重担,白天,他在田地里干农活;晚上,她就在家照顾婆婆和两个女儿。直到有一天,她再也支撑不住了,病倒在床,医生说需要住院一段时间,孩子的爸爸急的都直流眼泪,迫不得已,丈夫只能先回去照顾家里人生活,就留下了她一人治病。很快,她便回到家中再次担起责任,撑起整个家。

邻居都夸她是个好媳妇,然而,这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所经历的这些事情不反没有打垮她,反而使她更加坚强。

照顾老人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尤其是在冬天时候,老人体弱怕冷,因此就在婆婆的房间生了暖炉。暖炉也是需要煤块的,所以就得要“抹煤块”这个既费时又费力,每年冬天都因为“抹煤块”而累得腰酸背痛,两手都是血泡。缺柴时,便用小平车云外面拉,中途遇到上坡时用尽全力去拉小平车,会使得她的肚子痛上一半天,她禁不住眼泪就流了下来。随着婆婆年龄的增长,为照顾她全家得轮流照顾不能离开半步。如今婆婆已然是93高龄,饭食方面必须要注意,稍有不慎,肚子就会不舒畅以致大便失控。曾有一次,误食葡萄和煮花生然后就拉肚子不止,清洗床单、被罩等就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因此,全家人在这方面都很谨慎,在和老人生活的这些年里,她也历练了自己,使自己更加坚强,也把家里打理得更加井井有条。

赵红彩的事迹不但在王马村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经典国学《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孝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赵红彩用自己切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文明的新农村里,这样的好媳妇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

【孝顺媳妇】19:王吞村王敏娟事迹材料

最孝好媳妇

龙居镇王吞村关炎强的媳妇王敏娟,今年三十二岁,2004年,十九岁的她嫁给关炎强,从此步入到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作为关家的媳妇,平时勤勤恳恳操持家务,孝敬公公和婆婆,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日子过得幸福。2006年王敏娟有喜得贵子,其家庭更是喜上加喜,其乐融融,就在全家幸福的生活,一心一意努力奔小康的时候,2007年婆婆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发现患有乳腺癌,这可难坏了王敏娟,一方面她要料理家务,又要哺养刚一岁多的小儿子,同时还要照顾伺候住院治疗的婆婆,她虽然每天家里家外忙碌着,又苦又累,但她毫无怨言。她对婆婆又像对最亲的亲人那样关怀无微不至,在婆婆手术期间,她不怕脏、不怕累,端水喂饭、端屎接尿,日夜伺候着。婆婆出院后,王敏娟一如既往地侍奉婆婆整整十年。一直坚持到2017年婆婆不幸病逝。她的所作所为,公公看见儿媳妇那样辛苦的为了这个家无怨无悔的奉献,深受感动,他说“儿媳你比我自己的闺女都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婆婆患病期间,20XX年王敏娟的丈夫却意外的遭遇车祸身亡,这是雪上加霜,丈夫的突然车祸身亡,对这个家庭,特别是对深爱自己丈夫的妻子王敏娟如晴天霹雳,受到更大的打击。王敏娟面对这样的打击,她没有被击垮,她满含泪水,强忍着悲痛,依然决然的以一个80后年青人的坚强和执着,一个人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不离不弃,不但照顾好孩子,让他快乐的成长,而且全心全意的照顾身体不好的公公。她用真心坚守着这个家。

王敏娟用赤诚的孝心、爱心、真心和决心演绎了人间感人的故事。用善良和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孝道美德。

我们妇联在调查了解王敏娟的情况后,想动员她参加“最孝好媳妇”的评选时,她却说“这些都是我本应该做的”,一句话多朴实的语言,体现了一颗多美的心灵,她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更进一步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我们妇联极力推荐王敏娟卫“最孝好媳妇”,以宣传社会新能量。

【孝顺媳妇】20:赎马村郭佼艳事迹材料

孝敬老人是我应尽的责任

我叫郭佼艳是龙居镇赎马村第五小组的村民。我家有五口人:公公、丈夫、两个孩子和我。我家以农为业,公公有病,两个孩子上学。我和丈夫辛勤劳动,虽然收入不多,但因我们能勤俭持家,全家倒也幸福美满。

2002年,我和赎马五组的李超结婚。党是奶奶还健在,婆婆十个半病,一到冬天,气喘的厉害,我就帮婆婆做饭,陪着婆婆到卫生所输液,打针。2003年,我生了一个男孩,全家十分高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6月,婆婆因病去世,这一下,种地劳动,伺候奶奶、公公,照顾儿女的重任都落到了我和丈夫的身上。我一个新媳妇,既要上地干活,又要洗衣做饭,整天忙得团团转,但我从无怨言。

2008年6月,奶奶有因病去世,把奶奶埋葬以后,我忍着悲痛,把更多的力气和心思都用在了赡养公公,抚养孩子的身上。2011年,我的公公又患上了严重的脑血栓,右脚右手都不能动弹。他不但不能干活,还硬硬要人伺候。6年来,我要不断地去龙居医院给老人买药,每天,我早早起床,送走了孩子上学,我就赶快去公公房中给公公擦脸、喂药。有时丈夫不在家,我还要给公公倒尿盆。一日三餐,做好饭以后,我就给公公端去,伺候公公吃。吃了饭我又赶快去地干活。发现公发长了,我就给他理发;衣服脏了,我就给公公洗衣。因为家里忙,我都很少去张村娘家。有时抽空去娘家看看母亲,我连停都不停,又急忙返还赎马。娘家的邻居笑着说我:“你对你公公比对你亲妈还亲”。

平时,我能和睦乡邻、乐于助人。邻居李奶奶家,儿媳去城里看孙子,儿子出外盖房。我看到李奶奶白天无人照顾,就主动给李奶奶端早午饭20多天。

这一次,村里把我评为“好媳妇”,这既是对我的鼓励,又是对我的鞭策。我觉得孝敬老人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个中华民族的好美德,我要永远发扬下去,还要传承给后代。

【孝顺媳妇】21:南庄村马淑贤事迹材料

南庄村孝顺媳妇

她叫马淑贤,自2012年开始担任我村的会计以来,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大家都知道现在会计的事情特别的多,例如:绿色通道、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粮补等等等等,特别是老年人的养老保险,怎么我的钱没打上,怎么我的钱打的不对哪,她都不厌其烦,耐心地一遍一遍地给他们一一解答,要不就是打电话进行询问,从不抱怨,谁家的粮补没打上,谁的煤炭款没到位,还有我的地震危房款也没到位,她从来都是要不打电话,要不就是到龙居进行一一登清,从不马虎,回来后给他们一一解答,有的一次弄不清楚,她就一次又一次地给群众弄清,直至他们理解为好。

她对工作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对群众来访的问题从来不马虎对待,一趟不行两趟,直到群众满意,为至,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深受我村村民的称赞。

【孝顺媳妇】22:南庙村常红艳事迹材料

敬老孝老的好媳妇

——记南庙村好媳妇常红艳

常红艳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是一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也是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好妇女,多年来,她一如既住,无微不至,从没怨言,她的所做所为影响着亲邻四舍。她就是南庙村的好媳妇常红艳。

常红艳,1968年出生在龙居镇东辛庄村,家是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的淳朴培养出一个懂事的,乖巧的女儿。1980年嫁到南庙村,与张新中结为夫妻,公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结婚后,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儿子健康,可以说是个幸福的家庭。可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了,可婆婆却病了,这下可忙坏了常红艳,要照顾好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老人,每天三餐给老人做饭,还得在家收拾家,洗衣服,样样都得她干,老公得在外挣钱养家,就这样她还是把字管的井井有条。从没怨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了五六年,2013年婆婆去世了,剩下公公一个人孤单地生活着。此时,常红艳更是小心加倍地对待老公公,使公公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就这样过了一年,更是雪上加霜,20XX年5月份,张新中因意外被电打死,家里的支柱倒了,常红艳悲痛予绝 ,哭的死去活来,家里有三个孩子都没成年,还有一个七旬的老公公要照顾,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姐弟们帮忙下给张新中下葬后,常红艳又站了起来,凭着一个女人的质朴,善良,来经营着这个家。这时侯,她对老人更是孝敬,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从不让老公公做,老公公的衣服,包括内衣都是她冼,真是比亲女儿都好。有时候朋友叫她旅游,她也不去,因为她放心不下老公公,怕他吃不上饭。就有朋友说她,你不用管他,他自己还不会做。可是常红艳却说,我们家庭不一样,在两年时间,老人失去了最亲最亲的两个人,我要用双倍的爱来孝敬老公公,不能丢下他不管,人都有老的时侯。常红艳的所做所为影响着大家,她的事迹在周边村被传颂,是我们这代人学习的榜样。

【孝顺媳妇】23:赵村姚相红事迹材料

赵村姚相红孝顺媳妇事迹

姚相红,1983年出生,从2008年开始担任赵村计生专干。不仅是龙居镇人大代表、赵村计生专干,更是赵村有名的孝顺媳妇。

一、百善孝为先,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善良。照顾公婆视如父母。其公婆由于年老体弱。姚相红同志多年来亲切照顾,经常擦身洗脚,洗衣端饭,梳头剪甲,求医医治,以温暖之心待公婆。孝敬老人,积极赡养。姚相红每次回村,大包小包的全部是给两位老人带的礼物,公公许老汉喜欢喝酒,她总不忘买几瓶。婆婆怕冷,她总记得把红红的棉布袄、暖暖的毛裤塞到婆婆手中,老人感动得泪花涌动。由于婆媳关系融洽,婆婆身心欢畅,如今见人总是笑口颜开,逢人便不时夸赞自己儿媳:“多孝顺的好媳妇”。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她认为:“要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她用行动实践她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前年,婆婆的腰疼病越来越厉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她白天忙着村妇女主任的工作,休息时抽空给婆婆洗衣做饭,晚上帮婆婆按摩,为她查资料、找大夫、寻偏方,后来知道西安有家偏方治疗腰疼病、关节炎有效。她就不辞劳苦扶着婆婆坐车前去就医。通过治疗,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婆婆说:“我的病快好了,你却累瘦了圈了”。有次,婆婆突然在床上喊天叫地,疼痛难忍,当时她在朋友家吃饭,听到这个信,她立即放下碗筷,找来车子赶快将婆婆送到医院,交上了两千元的住院费,让婆婆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婆婆生病的时候,她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得她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二、思想先进,尊老敬老,并积极组织和参加县里、村里的各项文化活动。自从2008年当选为村里的妇联主任以来,除闲暇时组织妇女同志跳广场舞之外,在乡里的春节汇演中还获得了优秀奖,三八妇女节的活动也组织的井井有条。在村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义务为他们买菜,争取让他们每顿都吃上新鲜蔬菜、肉、蛋等足量供给,保证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和睦邻里,互帮共进。作为一名好媳妇,孝行天下如何尊老爱老敬老护老,和邻里相处友善,互帮共进。姚相红同志一贯作风是硬肯多吃亏,也从不沾小便宜,特别是四邻街坊只要家中有事积极上门帮忙,对困难户、老年人更是体贴如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常得到群众的赞许,不愧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人。

四、几年来,她带领本村妇女积极参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了赵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多次荣获镇优秀妇女干部、“三八红旗手”、“计划生育十佳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带头创业,带领广大妇女共同致富,被誉为“妇女创业的领头雁、致富的引路人”。要求别人干,不如做给别人看,这是她一贯原则。2012年,镇党委政府号召各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各村发展特色经济。当许多人还在观望的时候,她在村领导班子的指导下,带领广大妇女第一批建大棚,发展大棚蔬菜、水果。并组织一批勤快、干劲十足的村妇们进行有秩序的大棚种植、育苗、除草和采摘等劳作,为村民创收。

总之以上是姚相红同志的简要情况,经民主评议,村民推荐,公开评选,我们认定姚相红同志为孝顺媳妇理应当之无愧。

【孝顺媳妇】24:赵村刘秀琴事迹材料

赵村刘秀勤孝顺媳妇事迹

刘秀勤,1966年出生,于1987年嫁到龙居镇赵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上官梦驹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劳爱家。刘秀勤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由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她用二十八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成为本村群众有口皆碑的好媳妇。

孝老爱亲,家庭和睦与幸福。看到下面的这段文字,我不知道您会怎么联想?或许觉得只是在平常生活中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但是我觉得在金钱至上、世风日下的当今,刘秀勤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从平凡中不凡之处使我们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尊老敬上,互助互爱。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自从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时婆婆已年过六旬,体弱多病,刘秀勤像照料自己的母亲一样伺候婆婆。随着婆婆的年龄增大,加上患有老年痴呆,生活基本失去自理能力,所有饮食起居都要靠人照料。丈夫担任着村干部和养家的重担,伺候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夏天,婆婆双腿浮肿,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小水泡,一脱落,就流出难闻的液体。每次这时,刘秀勤总是给老人擦洗,并敷上药。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她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婆婆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只要半天听不到媳妇说话,看不到媳妇的影子,心里就有些牵挂,就好像身边少了什么人似的。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后来婆婆大小便失禁,为了不使婆婆身体受委屈,她毫不害羞地替婆婆换内裤,换后并用温水洗擦干净。臭气刺鼻,引起她的呕吐,她只好强忍着替婆婆换好,把该洗的衣服洗掉,自己再蹲在一边去反胃。邻居都说她有福气,婆婆却说:“都是媳妇照顾得好,让我多在世上活了几年”。

一个媳妇对婆婆地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会被她的举动所感动,老年人冬天晒太阳,都在把好媳妇的事挂在嘴上。前年的一天,婆婆不慎摔了一跤,导致腿部骨折。在住院期间,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刘秀勤一个人身上,她的婆婆的病榻前守候了整整四天四夜,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婆婆出院后,行动上不如以前灵便,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刘秀勤就让婆婆和他们夫妻俩同睡一个屋,夜里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

刘秀勤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能俭则俭,朴素勤俭为本,一家人都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连桌椅、沙发等家具都是很普通的木质用品,甚至不如村里很多老板姓家的用品。就是去城里买东西也舍不得花钱坐车,骑着她的那辆电动自行车。再晚也舍不得在街上吃一顿饭,就是买个烧饼回家也是塞给婆婆和孙子手里。走进刘秀勤的家,你会感觉到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然有序,环境整洁舒适。

刘秀勤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大家都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主动帮助邻里乡亲。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刘秀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文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秀品质。

25:东辛庄村刘玉梅事迹材料

夸夸我的儿媳刘玉梅

我的儿媳刘玉梅,今年53岁,家住龙居镇东辛庄村第五居民组,现将她好媳妇的事迹陈述于下。

1、32年媳妇与公婆无口角,作为老人最害怕的事是家庭不和,媳妇公婆斗嘴、家庭不和。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人民都希望有个和睦团结的家庭。我儿媳结婚32年,从没和老人高声说话,保持和睦家庭,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2、病重期间见真情。去年我老伴不慎摔坏了胯,在医院动手术,我家玉梅赶到医院,并带了多年积攒的伍仟元现金交给公公给婆婆看病。并要求自己在医院伺候婆婆。又买了几件婆婆换洗的衣服。出院时玉梅在家给婆婆打扫房间,生了炉子,生怕婆婆受冻,出院10天,婆婆到医院复查,都是玉梅骑着电动三轮车把婆婆送到医院。住院期间,玉梅给婆婆端屎倒尿也不嫌脏。

3、嫂姑亲,我有两个女儿,玉梅和小姑之间关系相处融洽亲切,每次姑娘来娘家他都高接远送,并做好吃的招待她们。农活忙时,都能互相帮忙,亲如一家人。

4、重活脏话抢着干。玉梅今年都53岁,我家的稀茅大半是她往地里拉。庄稼活泥里水里从不怕苦叫累,家里老少的衣服都是她包洗。

永远一家亲,去年我觉得孩子儿媳妇忙着干地里活,或者外出打工,有时回家很晚,一两点才下工,自己还能自理,我便主动提出和老伴简单吃,减轻媳妇的负担。但这不等于分开过,玉梅每次捏饺子、煮油饼、蒸包子,就提前通知我俩不要做饭,她把做的好饭端过来让我俩吃,永远一家亲。

【孝顺媳妇】26:东辛庄村雷仙绒事迹材料

东辛庄村孝顺媳妇推荐材料

我是雷仙绒的婆婆,我已九十多岁了,媳妇也五十来岁,自到家三十来年,任劳任怨,尊老爱幼,和睦四邻。具体说说事实:

我脾气不好,常常报怨东抱怨西,仙绒从没和我顶过嘴,不让我生气。在吃饭上一天三吨,我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总是先细心的问我想吃什么,不管多麻烦的饭菜,她都能端到我面前。在穿衣上,她也从来没让我受过屈,冬暖夏凉,经常洗换。每过十来天,亲自给我理发,三天两头洗头洗脚擦身,晚上给我展被提尿盆,早上倒尿盆,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怨言。

特别是我八十五岁那年意外骨折,卧床不能动,仙绒天天给我洗脸擦身,一天三顿喂我吃喝,大小便一人操办,从不嫌累嫌脏。她怕我睡得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每天坚持给我翻身、按摩。这样伺候了我将尽一年,媳妇这一举一动,我至死都忘不了。

除此之外,仙绒也能很好的处理妯娌关系,总是谦让、容忍妯娌。因为她的大度,她不仅与妯娌没有吵嘴过,也和邻里也能很好的相处,经常亲切往来。

媳妇经常说: “做人要看宽点,想开点,做啥都是开心的、幸福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总之,千说万说是个好媳妇,我做媳妇那时都做不到这样。

【孝顺媳妇】27:冯庄头村曲利荣事迹材料

冯庄头村孝顺媳妇材料

曲利荣是冯庄头村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实际行动,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一、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育幸福

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自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二老体弱多病,她就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几十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老人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只要半天听不到媳妇说话,看不到媳妇的影子,心里就有些牵挂,就好像身边少了什么人似的。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二、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奔小康

曲利荣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能俭则俭,朴素勤俭为本,一家人都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连桌椅、沙发等家俱都是很普通的木制用品。就是去城里买东西再晚也舍不得在街上吃 一段饭,就是买个烧饼回家也是塞给婆婆和孩子手里。走进曲利荣的家,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三、和谐邻里,共筑文明谱新风

曲利荣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团结邻居,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大家都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劳动,下雨了人家都往家里跑,但是她知道谁家的粮食还晒着需要帮忙往屋里背,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就主动去帮助做饭,喜忧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尽自己的全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

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让所有人的心中也渐渐的沉淀了许多许多得爱。她对老人的孝道,对村民的热情,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吗?

【孝顺媳妇】28:冯庄头村冯志梅事迹材料

冯庄头村孝顺媳妇材料

冯庄头村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普通的妇女,几十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冯庄头村居民二组的冯志梅,她的事迹在冯庄头村被大家夸口称赞。

冯志梅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人,在父母眼中他是位通情达理的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儿女孝顺一家人其乐融融。

冯志梅走进这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的为这个家任劳任怨的奉献着,到从婆婆突患脑梗,导致半身不遂,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照顾婆婆这9年来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为了照顾婆婆她很少回娘家,偶尔一趟也是来匆匆去匆匆。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的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媳妇】29:冯庄头村杜仙菊事迹材料

冯庄头好媳妇事迹材料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几十年如一日的服侍行动不便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村里的群众,她就是我们冯庄头村第二居民组的杜仙菊同志。

杜仙菊1954年生于龙居镇杜家坡村,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厚道、淳朴正直,杜仙菊虽然并非受过高等教育,但从小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

1976年嫁入龙居镇冯庄头村第二居民组与她同岁的卢绍高结为夫妻,公公是工人、婆婆是个地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个年迈的奶奶,一家七口人,当时婆婆程进英40多岁,纯朴热情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不是很富裕,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

婚后弟妹们也都相继成家,她和丈夫也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她的言行影响下,她的孩子们都学业有成,在各此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俗话说锅碗瓢盆都还有个碰撞的时候,然而仙菊她确从来,几十年和婆婆、奶奶从没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

2003年公公因病卧床不起,大小便不能自理,因丈夫还要挣钱养家,小叔子因在外地工作,两个小姑也已出嫁,所以照顾卧床公公和行动不便的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白天除了下地干活,回到家还要操持家务,及照顾两位老人,即使病中的老人有时难勉情绪失控,她也一如既往从来没有怨言。2017年7月年迈的婆婆不小心摔倒,使大腿骨头严重受损,亲朋好友,及街坊邻里,都觉的婆婆年龄已大,不要再做手术,在家静养一段看看,而仙菊心急如焚,一天跑几次医院,听取专家的意见,花费三万元给婆婆把骨头换了,在此期间她每天端屎接尿,梳头洗脚,从无一句报怨,别说是媳妇,即使是亲生女儿,也未必能做到这样。

雷锋同志曾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仙菊用三十多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形象。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她的两个儿子、儿媳及女儿、女婿也都十分尊重和孝敬老人,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仙菊孝敬老人的举动深受邻里的好评,也深深感染着村民,她的事迹在村里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

她的言行有力的倡导了尊老有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为创建和谐美满的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孝顺媳妇】30:南庄村董秀珍事迹材料

南庄村孝顺媳妇材料

提起董秀珍左邻右舍但凡知道的人都会坚起大拇指点赞。

她是一个普通瘦弱的女人,用两肩撑起了一个德孝的大家,丈夫几年前因患脑血栓不能自食其力,需要她照顾,年过百岁的婆婆也需要她照顾,一个弱不经风的女人是什么能让她有如此的力量撑着这个残缺的家庭呢,德和孝体现在了她的身上,非常高大一般人做不到,一日三餐、端屎端尿,年复一年,儿子也多次住院,可想而知,她是一个普通的人诠释了人的价值观和德孝完美的结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近十年的媳妇生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二字。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

【孝顺媳妇】31:三家庄村高文艳事迹材料

三家庄村孝顺媳妇

高文艳,现年46岁,家住龙居镇三家庄村,平日在家务农及照顾公婆和子女,自从结婚在家未曾与老人丢过脸,翻过口舌。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老人的饮食起居方面,不论寒暑冷暖,她总是体贴无微、关怀备至。每天早上起床后,先扫净院子、洗漱完毕,到我房间,问寒问暖,见被子没叠,便动手就叠,或整理东西,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事没事都问:“有啥事没,需要我做些什么”。善于处事,在家里不论是婆家亲友还是娘家亲戚平等对待一样尊重,团结邻里,结婚十几年从来没有和任何人争执吵闹,群众夸口不绝,是个好媳妇。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高文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文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秀品质。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荣誉浮起,在村民的称赞中,她显得更加简单朴实,她得爱慢慢的沉淀得更深了。沉淀在和她相伴厮守二十多年的丈夫的心里,沉淀在深深感谢她的爱戴她的儿女心里!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让所有人的心中也渐渐的沉淀了许多许多得爱。她对老人的孝道,对村民的热情,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吗?

【孝顺媳妇】32:王南村介冬爱事迹材料

王南村孝顺媳妇材料

介冬爱,1958年3月出生,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了三十几个春夏秋冬,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

或许觉得只是平常生活中,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但是我觉得在金钱至上,世风日下的当今,介冬爱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从平凡中不平之处,使我们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尊老敬上,互助互爱,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行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美丽的形象。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3

四个儿女个个成材

全家有7口人,一个老母亲,四个儿女。她精心培育子女成才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堪称为教子有方、精心育才的典范。她经常教育孩子做人要心胸坦荡,忠诚老实,要善于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有疾恶如仇的爱憎分明的感情,不与坏人为伍,不参与“黄、赌、毒”等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犯罪活动。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与同学交往中,他常常这样告诫孩子,对于学习落后或品行差的学生,不要冷落他们,不要蔑视他们,要主动与之交往,诚恳地帮助他们找出自身的闪光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良好的家教和学校教育,四个儿女相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大儿子陈维斌今年39岁,92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完博士后,在西亚图大学任教两年后去波士顿一科研单位,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发表论文38篇。

大女儿陈维芹,今年36岁,山东文心正律师所副主任,县妇女儿童维权中心主任,县唯一女执业律师。现在县法律援助中心承担全县法律援助工作。共为1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行政机关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为当事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是全县网历年办理援助案件最多的执业律师。多次被评为“省妇女维权先进个人”、“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

二儿陈维武今年33岁,89年考入北京中医大学,在校学生会任学习部长,94年毕业后在科技大学读研,现在北京市奇正藏药集团新产品市场部任医学经理。

二女儿陈晓燕今年27岁,1996年考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学生会副主席,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毕业后被厦门市选用到厦门邮电纵横集团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工作,提任市场部经理,同年又考取厦门大学业余读研,任学习班长。

教子有方的事迹在全乡被传为佳话,成为各个家庭学习的榜样。

为圆老人金銮殿之梦

的婆婆今年已经93岁了,多年来她为老人生活的愉快、身体保健积极努力,群众称她为“大孝媳”。为了照顾老人方便,她始终和老人住在一起,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老人这么大年纪了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子女在父母的影响和潜移默化下,也非常孝敬老人,以老人生活的欢乐为欢乐,一切围绕老人的喜爱转。大女儿在县城,相对离家近一些,每年不断地为家中送吃送喝送保养精品,每到初冬就把祖母接到县城过冬,春暖才回家。

“十一”期间,老人在看电视“庆国庆”场景时说:天安门真漂亮,北京的金銮殿真美,这是皇帝当时坐的地方吗?是真的吗?慈禧太后坐的地方也是这样的吗?看到老人这份期盼的神情,她立即决定带婆婆到北京去看看,但老人毕竟已92岁高龄,身体是否吃的消,撑的住?他及时与儿女们商量,儿女们都非常赞同。大女儿为确保安全,专门将奶奶接到医院进行全面查体,在奶奶身体健康一切正常的情况下,为奶奶购买了轮椅、氧气袋,并与从医的女婿请假一起陪同父亲将奶奶送到北京,到北京后,儿子也请假专车拉着老人看天安门,游览故宫、颐和园、天坛等,所到之处轮椅不能推的地方,都由儿孙背着,用二十天的时间,带老人看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老人所到之处儿孙相拥的情景,使很多游客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特别是老人那双见证历史的小脚及精神矍烁、容光焕发的笑容引来很多游客争先恐后与她合影,回来后老人高兴的逢人就说:北京真大真美啊,真好看啊!我逛了北京,该看的我都看了,过去皇帝吃的我都尝了,是我这么好的儿孙、媳妇让我圆了金銮殿之梦,我真幸福啊!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4

2013年春,由郝建平编剧,赵尔康、王丽媛、陈长海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家道》终于开拍了——洛阳监狱警察王春来的忠孝传奇故事。早在6年前乃至10多年前,王春来的孝道故事就曾震惊过海外。中国忠孝两全有好男儿,早该树之而共仰了!

【大孝即忠】

王春来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的父亲是在战火中落下残疾,两耳失聪,解放后坚持为党继续工作,一直是洛阳监狱一名好警察。王春来从小就要按照父亲的意愿,练枪练靶练拳练脚练赤胆忠心。家里一直很穷,母亲有二十多种怪病,拼命撑家,在火车站和大男人们一起给火车皮装砖,大号“铁婆子”“疯女人”,但对他的家教主题却是学你爸,报国家的恩!

所以,王春来一直守着一种家道:大孝亦忠。他很孝顺,母亲的病许多医生所说不一,他中学起就在课余学医,几年下来,妈妈的大多病他都可以开方取药并已在他的深入研究之中了,为父母亲打针扎针拔火罐贴膏药什么的更不在话下,“孝子王春来”的名号就是从那时传起。父母亲仍在提醒他:最大的孝顺是做好人,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1985年,王春来警校毕业也成了监狱警察,就是在父亲所在的那个中队。父亲病退后在家连自理都难,母亲白天拼命挣钱,晚上就成了疼痛的病人,王春来成了最忙最苦最难的人,常常是整夜侍候父母,白天管理中队,监狱上下都“可怜”他,都觉得只要他能做到天天上班时到中队一下就是好警察。

没人知道,就是在那种极其困苦的时候,王春来的忠义大举已经开始!

王春来听父亲说过监狱中队管理的混乱现象,每发生一件事,费九牛二虎的力气也找不着头绪;弱小老实的犯人被牢头狱霸逼得自杀,队长竟无法断明谁对谁错,最后反而处理了弱小者,让自杀成为事实;最坏的犯人都是组长、号长、“积极分子”,队长就只和这些犯人打照面,其它犯人几年了也不见得认识……王春来从上班第一天就决心要写出一本监狱中队管理方面的书,填补中国监狱管理学一项空白!

奇迹是这样诞生的:几乎每个夜晚,王春来都是在父母两张病床之间架起的一块板子上读书、写书,监狱学、法学、心理学、管理科学、领导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进化论、方法论以及大量的监狱实案材料和“每日一人一事”的调查材料……9 年,《监狱中队管理学》写成了,出版后,一位中央大人物(司法部金鉴)了解到他写书的过程时,流泪说:“这是古今中外最重的一本书!”

这时,王春来的父母才头一回夸了一口:“你还算个孝子!”——父母所寄托的家道亦是:大孝即忠!

【大忠融孝】

王春来在《监狱中队管理学》的写作过程中,就已惊动了监狱系统内外不少大人物。在赴北京参加此书的研讨会期间,中国监狱学会及司法部几位热心官员就开始联手想方设法要将春来调往中央,委以大任。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几个回合,到 1996年夏事情有了眉目,王春来也鼓足了劲准备在京城头面机关紧要岗位上大展身手。

1996年8月5 日,王春来的父亲突然犯病,浑身抽搐。也在病中的妻子没告诉正在准备进京的王春来,自己撑着推父亲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当即住院。可是第二天母亲又出了车祸,出院后就只能瘫卧在床了。

王春来开始面对家中三个病人的大现实。

当北京方面电话问起他进京的准备情况时,领导说仍可考虑全家进京……这时,王春来坚决地说“不”了。显然,进京是事业的天堂门,却也是要全力以赴的,就算全家进京,家中的三个病人,加上妈妈的如此危况,自己根本无法专一投入工作,而在自己最熟悉的基层中队,他相信自己仍可以做到忠孝两不误。

王春来是这样想的:监狱不仅要把犯人改造好,还要让社会上的犯罪少发生,这就要把罪犯在狱中的悔痛写出来,把犯罪的根源挖出来,再把社会上种种诱发犯罪的因素揭示出来。所以,他要写这方面的书,他要在基层掌握最真实的材料,获取最真切的感觉。

所以,在侍候家里三个病人的同时,他还是要写文章,写书!

王春来每天看书写书,只是睡前所挤的一点时间。但随着对理论的研究和实际调查中的感悟,就有了太多的冲动和太重的责任感,想尽力写得快一点,就延长时间。他想尽办法让自己不瞌睡,最酷的是跑到轮窑去看看犯人出窑的情景,找一点生命“优越感”,再跑回去写。

管理中队,侍候父母,读书写作——睡前强行挤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王春来第一部长篇小说《黑手伸出高墙》出版后,拿书回家,那天晚上他有了最幸福的时刻:父母给他的又一评价。就在两张病床之间,他听见母亲喊他的小名,他看见父亲也在点头微笑,母亲捧着他的书,父亲说:“孩子,忠孝,你都做到了!”

【忠孝两全】

工作和写作的同时,王春来带父母亲到处治病,每隔两三天就要去一次医院,夏天一身汗,冬天发梢结冰。

就是这样,从2003年到2009年,王春来出版了《黑手伸出高墙 》《明天谁去坐牢》《河南犹太人》《孝子警官日记》《中国式忏悔》等系列著作,其中三部长篇小说在海外成功上市。

有人为王春来做结——一个最穷、最苦也最忙的人,又是一个孝道、工作和文学梦“三全其美”了的“警察作家”。

2010年,王春来成为“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之一,2012年,他成为“推动中国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和第九届全国“十佳孝贤”,2013年1月10日,以他事迹为原型的孝道电影《家道》新闻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一个普通警察,从少年起,侍候多病乃至相继瘫痪的父母就成了一己主责,在所有人看来,这30多年,王春来能支撑住这两件事就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奇人,但事实上,王春来在义不容辞地做好了这两件事之外,还写出了管理监狱的巨著和5部长篇小说,成了省级“教育能手”,还是连冠多年的“模范警察”……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5

张孝祥(公元1132—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进士。高宗朝历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孝宗朝,历知平江府,直学士院、兼领建康留守,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安抚使和湖南、湖北安抚使,是南宋初期政坛上一位有影响的官员。

作为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南宋以来的诗话、词话、题跋和选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他的关注。历史上关于张孝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平事迹和主要词作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系统的研究日渐丰富和完善。除词作外,文献的整理、生平事迹的考订、思想的研究和诗歌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本文对20世纪以来张孝祥的研究成果做一个全面的梳理。①

一、关于张孝祥的文献及整理

张孝祥的作品收入《于湖居士文集》,计四十卷,包括文、诗、词。有宋刊本、明万历刻本、清《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本(据慈溪李氏藏宋刊本影印)。词集的编辑和刻印最早在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距张孝祥逝世仅两年就有单行刊本问世。后有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长沙本一卷,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毛晋汲古阁刻本,清《四库全书》本,铁琴铜剑楼影写宋本《于湖居士长短句》五卷,包括拾遗一卷。

20世纪以来,张孝祥的作品得到了系统的整理和出版。1980年,徐鹏校点的《于湖居士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黄山书社先后出版了宛新彬、贾忠民的《张孝祥诗词选》,[2]彭国忠点校的《张孝祥诗文集》[3]和宛敏灏的《张孝祥词笺校》。[4]此外,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对《于湖词》进行了全面的辑录,共计223首。[5]

二、张孝祥的生平事迹

(一)关于张孝祥的年谱、生卒年和籍贯。近代以来首先对张孝祥进行全面研究的是宛敏灏先生,1937年宛先生首次发表介绍张孝祥的传记文章《于湖先生张孝祥》,在此基础上于1949年出版第一部张孝祥的人物传记《张于湖评传》,唐圭璋先生称许其“正史籍之讹,纠方志之谬,显微阐幽,激励忠义。其有功词苑,良非浅鲜”。[6]1959年宛先生编成《张孝祥年谱》。[7]该年谱依据《宋史·张孝祥传》,涵芬楼景印宋本《于湖居士文集》及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陶刻《景宋本于湖先生长短句》,建安陈应行《于湖先生雅詞序》等文献全面考察了张孝祥的生平、家世、交游、思想、创作,成为研究张孝祥的第一手资料。年谱发表一个月后,宛先生更正了几点表述,如卒年应以《宣城张氏信谱传》“庚寅(乾道六年)冬疾作,遂卒”最为肯定明了,墓地位于钟山“去太平门十八里”,知平江府的具体时间为“隆兴元年五月到,二年二月赴召”等。[8]修订稿载《词学》第2、3辑。

韩酉山的《张孝祥若干事迹考略》就以下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一)坚持了张孝祥籍贯为和州乌江,而不是“蜀之简州”。(二)关于张孝祥的家世,否定了宛先生“唐张籍七世孙”的说法,认为张孝祥作为张籍后代,至少在十世以上;孝祥诸父至少弟兄六人,其父张祁排行第四,宛先生年谱只列出张邵、张祁和张郯;张孝祥生母可能是孙氏,宛先生认为是时氏。(三)张孝祥出生地为明州鄞县(今浙江鄞县)非和州乌江,绍兴十三年迁居芜湖。(四)补充了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考试触怒秦桧的细节和己卯(绍兴二十九年)由中书舍人而落职的始末。[9]在大量新史料引入的基础上,韩酉山所著《张孝祥年谱》于1993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0]

李一飞《张孝祥知抚州年月考辨》一文指出,宛先生年谱关于张孝祥知抚州时间为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的表述不实,并提出张孝祥知抚州的时间应为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初夏至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春末,为期一年。《宣城张氏信谱传》所载“年未三十”疑为“年才三十”之误。由此,原年谱中对张孝祥“绍兴三十年除知抚州,夏日取南陵、鄱阳、余干”所作的一系列诗歌编年有误,李一飞指出,这些诗系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张孝祥由芜湖赴桂林任途中所作。[11]

如果说韩酉山和李一飞的考证是对宛先生年谱的修正和完善,辛更儒的《〈于湖居士文集〉附录张孝祥事迹真伪考》和《宛敏灏〈张孝祥词笺校〉辨正》则对宛敏灏所著年谱内容及依据的材料提出了彻底的质疑,辛文认为宛先生关于张孝祥绍兴间的仕历说法皆误,隆兴间帅湖南时“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役”是常识错误,张孝祥生前“进显谟阁学士致仕”也无可能,并且张孝祥是否有子值得商榷。2003年,代表其研究成果和观点的《张孝祥于湖先生年谱》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这是关于张孝祥的第三部年谱。[12]

彭国忠《关于张孝祥生平和创作几个问题的考辨》一文对辛更儒的观点提出反驳并坚持了宛先生的说法,他认为,张孝祥在绍兴间的仕历,宛敏灏的研究基本无误;对张孝祥罢建康府的原因,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生前进显谟阁学士致仕的考证,宛先生也是有证据的;张同之是张孝祥的亲生子,太平为其子,永通为其孙,也难以断然否定;《文集》附录的《信谱传》之作者、署时无误无伪;《文集》版本为经过抄补的宋版,其附录无误无伪;关于《念奴娇》等词的笺校,宛先生亦不误。[13]

关于张孝祥的生卒年,李一飞根据张孝祥的诗句“震公住山年,与我共壬子”(《赠震山主》)推断,张孝祥生年应为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14]姜书阁的《南宋词人张孝祥生卒年考》重点考察了张孝祥的致仕时间和卒年,结论是:张孝祥生于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年,壬子),卒于公元1169年(宋孝宗赵眘乾道五年,乙丑),享年三十八岁。[15]对于张孝祥去世的具体日期,宛敏灏先生认为张孝祥应卒于乾道五年七月。而童力群的《张孝祥乾道五年八月在世考》根据张孝祥的《水调歌头·垂虹亭》来分析,张孝祥乾道五年八月十日还在游太湖,因此,“七月说”是不能成立的。提出张孝祥乾道五年八月十日在世的论断。[16]

张孝祥的籍贯,《宋史》本传,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陆世良《宣城张氏信谱传》皆作“历阳乌江”,宛先生年谱亦持此说。而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祝穆《方舆胜览》则列张孝祥于成都府路简州条,明代藏书家毛晋《于湖词跋》称“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蜀之简州人,后卜居历阳”,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编《中国文学史》亦采此说。对于张孝祥籍贯的不同表述,徐蜀江依据工具书关于籍贯的定义认为张孝祥的祖籍是蜀之简州,称张孝祥为和州人是按卜居地而言,并非其原籍。[17]傅承烈认为无论是“历阳乌江”说还是“简州”说均考诸载籍,信而有征。其区别在于称孝祥为历阳乌江人,是以张孝祥的祖籍在此,而本人又生长斯地。称张孝祥为简州人,因其先世曾有人为此邦之人,而孝祥又以简州籍参加四川的类省试,故称为蜀之简州人,这是历史的通例。[18]

(二)关于张孝祥的主要事迹。于子静的《张孝祥与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考试》考证的结论是:绍兴二十四年的状元为张孝祥,省元为秦埙,陆游省试之后没有入闱,陈睽或是张、秦二人的同科进士之一。而这场考试的结果,也直接导致了秦桧等人后来与张孝祥关系的紧张。[19]

张孝祥与秦桧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否因忤秦桧而下狱乃至贬谪,游国恩本《中国文学史》沿用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的“桧忌恶之,以他事下其父子大理寺”的说法,对此,刘强在1984年发表了《张孝祥是否因忤秦桧而下狱?》,该文以具体的材料补证了宛敏灏关于此事的质疑,认为秦桧在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曾阴谋策划张浚、李光、胡寅、胡铨等五十三人谋逆的冤狱,张孝祥父子在其列,但因为秦氏病死前来不及书判而流产,因此张孝祥并未贬谪和下狱。同期的《文学遗产》也发表了曹济平的文章《张孝祥被诬入狱之说不可信》。[20]

(三)人物评价。对一个文人的历史评价,主要依据其事迹或活动和作品抒发的感情。文学史将张孝祥定位为爱国词人是没有异议的,他的词作《六州歌头》、《念奴娇·过洞庭》和诗词中念念不忘的恢复大计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对张孝祥的异议主要来自宋史本传中的“张浚主复仇,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孝祥出入二者之门而两持其说,议者惜之”一说,对于这一说法南宋陆世良的《宣传张氏信谱传》即进行了反驳。近年来学界的研究主要在补充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否定此说。代表作品有傅明善的《坚定的抗战者,清醒的思想者》,[21]汤念祺的《抗金志士张孝祥》,[22]以及罗敏中的《张孝祥的湘南之旅和中兴之梦》,[23]其他相关论述散见于对张孝祥生平事迹的介绍中。

三、思想研究

对张孝祥的思想世界进行系统研究是20世纪以来的一种现象。宛先生在《张孝祥年谱》仅仅提道:“尝有志于理学,盖受交游张栻、朱熹影响。”但同时也指出,张孝祥于理学无所成就,唯师长沙时,与张栻等讲性命之学,张孝祥所以与朱熹、张栻深相契合,主要是由于政治见解相同的关系。

盛莉在对于湖词的研究中发现张孝祥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在题材上表现为大量游仙词和宫观题材的词,就文学风貌而言,其词大量化用道流用语,具有道教文学浪漫神奇、清幽典雅的特色。在《于湖词与庄子美学精神》一文中盛莉进一步指出,于湖词受道教影响,主要是汲取庄子美学精神,表现为对庄子“逍遥游”之旨的追求,于湖词风的狂放傲岸充溢着对主体价值的崇高体认,具有顺应自然、养生怡情的生命意识。[24]

针对南宋理学思想与文人生存密切相关的事实,陈春霞认为张孝祥有着深厚的理学渊源,主要依据是张孝祥在绍兴二十四年廷试中公开坦白洛学背景,与秦桧打压洛学分道扬镳。张孝祥的理学思想还表现为济世救民的思想、秉承独立不惧信念和亲近湖湘学派、服膺张栻之说。除了深受理学思想浸润外,陈春霞的论文《张孝祥的禅宗思想及禅学渊源》还论述了张孝祥颇多禅宗随缘妙悟的成分。其禅学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宋代浓厚的禅学氛围和禅宗学说;二是张孝祥家族笃信佛教的传统。张孝祥与禅宗的重要宗派临济宗的高僧多有交往,并崇信高僧大慧宗杲的学说。而其家族对佛教有虔诚的信仰,张孝祥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其影响,进而充分体现在其诗文创作中。[25]

黎鲜的《论儒佛道思想对张孝祥词的影响》从词的创作角度梳理了于湖词的宗教影响,他认为张孝祥有着忧患意识强烈的儒家思想,主张顿悟、超越的佛家思想和主张太平、清静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时代、交游的因素有关,佛家、道家思想的形成则与时代、家世、经历等因素有关。儒家思想对张孝祥爱国词创作的影响深刻。儒家的济世精神促使他唱出了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佛家、道家思想对张孝祥旷逸清朗的词影响很大,使得这些词更洒脱超逸。[26]

四、文学研究

(一)诗歌散文研究。张孝祥的诗歌,主要收集在《于湖居士文集》(40卷本),共收古诗4卷,律诗4卷,绝句3卷。共11卷412首。徐鹏先生校点的《于湖居士文集》据《永乐大典》补遗4题5首。韩酉山在徐鹏校点的基础上据《历阳典录》、《芜湖县志》、《直隶和州志》补遗3题3首。[27]1996年,彭国忠先生据《两宋名贤小集》本《于湖集》、《临桂县志》、《永乐大典》、《古今事文类集》辑佚张孝祥诗歌10首。[28]

孔妮妮的《张孝祥诗歌创作新探》从历史背景、诗坛走向为中心全面描绘了张孝祥的诗歌风貌,该文认为张诗在主动“本杜诗”的前提下,侧重学习杜诗的工整蕴藉的属对,雄壮悲慨的深情,老而弥坚的气骨。在诗歌创作理论上,受吕本中、曾几的影响,张诗的创作深得“活法”之妙,具体表现在仿苏诗的新变和流转圆美的诗歌风尚两个方面。在创作趋势方面,理学家的文学观对张孝祥的诗歌创作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对陶诗的精神体认和艺术探索及对汉魏古诗的涵养和再创作。[29]

绝句在张孝祥的诗歌作品中数量近半,其内容包括描绘美好河山、不畏强权、模山范水、归隐情结等许多方面。陶明香的《论张孝祥绝句的情思意蕴》指出,爱国爱民是张诗在丰富的情思蕴涵之中始终贯穿的主线。[30]

张孝祥的散文成就亦驰名于当世,但学界较少论及,金文凯深入考察了张孝祥的记体散文在立意题旨、结构布局和表现手法、语言锤炼等方面的特点,认为张孝祥的记体文在题材上继承了北宋以来浓厚的人文意识,把更多笔触专注于人,议论风发,表达自己的社会体悟和人生感受,寄托宏大的志向。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为立意宏伟,气势雄壮,格调高远;结构灵动多变,匠心独运,精于构思;表现手法十分丰富,如将政论文惯用的对比、类比、设问、反问等手法移植到记体文中,以更好地阐明题旨,借用虚字增强表达效果,语言简古凝练、清爽刚健等。文章还指出,仅从张孝祥记体文看,元明清以来以“冗弱”涵盖整个南宋散文的创作,也是有失公允的。[31]

罗敏中重点考察了张孝祥三次到湖湘经洞庭湖所作的诗词文赋,如词《水调歌头·泛湘江》、《念奴娇·过洞庭》,诗《金沙堆》、《金沙滩庙》,文《金沙堆赋》、《观月记》,指出这些洞庭诗文借对屈原的景仰抒发爱国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尊屈倾向。罗敏中还以张孝祥的爱国诗文如《宣州修城记》、《乐斋记》和部分词作重新辨析了宋史本传关于“出入二者(张浚、汤思退)之门而两持其说”的论断。[32]

林半觉先生以实地考察的形式收集了张孝祥宦游桂林期间的刻石诗文17件(未见著录者凡10件),并将其中9件发表于论文《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桂游石刻研校》,该文虽未深入论述这些诗文,但无疑提供了研究张孝祥轶文和书法的重要资料。[33]

(二)《于湖词》的研究。张孝祥以词名世,《于湖词》自然成为对其研究的焦点。宛先生认为:“于湖词之风格在苏、辛之间,盖兼有东坡之清旷与稼轩之豪雄,前者以其才气相似,后者则受时代影响。”这是非常中肯并深刻影响了其后研究的认识。

缪钺先生的词学著作《灵谿词说》重申了这一观点,并肯定了张孝祥有与苏轼相近的天才、襟抱,而且有意学苏,所以作品很容易与苏相近,但张孝祥在诗文上与苏轼相比“只能得其十之六七”,而乐府词作,虽是“得于一时燕笑咳唾之顷”,却在当时“皆以为胜东坡”(谢尧仁,《张于湖先生集序》),至少是不在东坡之下。缪钺先生对当时人认为张孝祥出入于汤思退和张浚之门而“两持其说”进行了辨析,认为是一种误解。[34]

20世纪以来,关于张孝祥的词作研究成果颇丰,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创作研究,包括创作历程和心态;二是词作特色研究,包括词风、词学思想、审美特征、艺术特色;三是词史地位研究,主要论述张孝祥在苏、辛之间的过渡作用和传播学研究;四是作品研究,包括重点作品的考证和赏析;五是宏观研究,即对张孝祥的词作宏观评述。

1.创作历程。李一飞借用韩元吉关于张孝祥的诗歌创作的分期,即“取高第”、“憩金陵”、“泛洞庭”三个阶段,以此阐述了于湖词的创作阶段和词作形态,入朝为官五年,是才子之词。罢朝官,起知抚州、平江、建康、又罢,居芜湖的六年,称豪杰之词。起知桂林、罢知湖湘、复知潭州,徙荆州四年,可谓谪仙之词。[35]黎鲜以作品为例进一步勾画了这三个阶段的心态,分别是风流得意的心态、情怀激荡的心态和有所净化与超越的心态。[36]

2.词作特色。词风、词学思想和审美特征是关于张孝祥词作研究的重点。

傅明善通过对张孝祥生平经历考察和作品分析,勾勒出张孝祥词风的第一次嬗变,即由“青云赋客”向“豪杰鼓吹”的嬗变,从外在的社会批评转而走向内在的自我超越与净化。[37]而吴婕通过分析张孝祥从艳词丽曲到豪放词风的变化过程,提出江南士风的影响是张孝祥豪放词形成的重要原因。[38]

裴善明从张孝祥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对词风进行探讨,认为张孝祥词的风格在豪放的前提下,有着十分明显的清旷俊逸的特色,形成这种词风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受时代影响、张孝祥性格气质和他“多在三湖七泽间”的生活经历。[39]王洪岩进而指出南宋时政、个性气质、儒释道三教、仕宦之蹇及文人学养成为张孝祥词风形成的主要原因。[40]翟庆萱也认为张孝祥部分爱国作品表现了豪放风格,但总的特色不是激昂、豪迈、慷慨,而是旷达、清远、飘逸。[41]

张孝祥有“辛派先驱”之誉,但李山岭认为他与辛派是有区别的,表现在词学思想上就是明显的诗化和雅化倾向。张孝祥词学东坡,继承了坡的词学思想,树立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诗化揭示了其词学思想之渊源,雅化则是其后学的发展趋势。如张孝祥的再传弟子郭应祥的《笑笑词》,已经脱去了豪放之气,显出雅正、平淡面目,与辛派后进判然相别。[42]

常效东将张孝祥词的美学特征概况为五个方面:高洁诚挚的人格美、豪壮忠愤的崇高美、风景秀丽的图画美、虚幻缥缈的飘逸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43]赵建华考察《于湖词》的风格特征和张孝祥的人格特征结合,提出其词的气势美、人格美和意境美分别与其人壮怀激烈的爱国豪情、清旷超逸的怡然情怀和随缘自适的恬淡心态相对应。[44]

3.词史地位和接受研究。缪钺先生“苏辛之际此津梁”的评价代表了学界对张孝祥词史地位的认识。岳毅平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张孝祥对苏轼词的继承:一是积极抗金的主张与实践,使其词沿着苏轼开创的豪放之路,成为抗战爱国的歌唱;二是主和派的排挤与打击、宦途的坎坷又使其词力求具有苏轼式的旷达。文章还从时代土壤和个人性情方面探讨了张孝祥执意学习苏轼词的原因。[45]重复张孝祥在词风上对苏、辛的过渡的论述还有很多,但在如何过渡的问题上论述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张孝祥如何影响辛弃疾的创作方面缺少有力的证据。

也有学者从《于湖词》的接受角度来研究张孝祥。盛莉在这方面成就最高,她撰写了三篇论文分别介绍《于湖词》在宋朝、元明、清代的传播情况:宋人词集题跋、词选表现出对《于湖词》豪迈雄壮和清旷秀雅词风的认可,考察宋人词作对于湖词句的化用,可见其词对后来的辛派词人的创作产生影响;元人词话取于湖名作,所论真切博雅;于湖词入明有名而不著,明词人选家激赏于湖清俊豪迈之作,更偏爱其婉丽轻约之词,选评总体流于俗丽。但其豪放词在明代选家的审视中并没有体现出与词人词史地位相称的整体艺术高度,讹传误收现象较多;清初词家着眼于湖词的艺术个性,喜其典雅。常州词派崛起后,《于湖词》以爱国精神扩大了它在清代的影响。晚清词家喜将于湖、稼轩并论。我们今天以张孝祥为南宋名家的印象主要得之于清代中晚期词家对《于湖词》的品评。[46]宗顶侠则从别集的刊刻印行、历代选本和历代词评家的品评梳理了《于湖词》的传播与接受。[47]

4.作品研究。对张孝祥的223首词作进行单独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无论的考辨还是赏析,都集中在《六州歌头》和《念奴娇·过洞庭》这两首词作上。

相隆本先生就《念奴娇·过洞庭》的意境对俞平伯先生的赏析提出了质疑,尤其是俞平伯将“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解释为“这里连着上文,也有请客喝酒的意思”。[48]

辛更儒经过考证,判断《六州歌头》的创作时间只能是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年底,其他各说,则均与张孝祥的事历及此词的写作背景不相符合。[49]

宛敏灏先生对张孝祥的词作《念奴娇》(风帆更起)一词的本事进行了详尽的考证,认为此词为张孝祥送情侣李氏时所作,送别的地点在今安徽庐江、桐城之间,故借以指代当时的桐城县,而非浙江桐乡,李氏乃其糟糠之妻。其他词作如《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雨中花慢》(一叶凌波)、《转调二郎神》(闷来无那)、《虞美人·无为作》等均为怀李氏之作。[50]

张孝祥词的赏析作品除了刘锋焘的《张孝祥〈六州歌头〉赏析》外,其余均是赏析《念奴娇·过洞庭》,仅论文就有12篇之多。

5.宏观评述。站在宏观角度对张孝祥进行总体评述的有李一飞的《论张孝祥词》、[51]刘强的《试论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主要成就》、[52]魏佳的《于湖词略论》[53],以及刘春来的《论张孝祥及其〈于湖词〉》。[54]其中,李一飞主要从题材上总结了时事词、咏怀词、景物词、恋情词的特征。刘强和魏佳着力谈张孝祥词承前启后的作用。刘春来侧重张孝祥驾驭语言文字和组织篇章结构的能力及《于湖词》思想深度。

此外,于莎雯通过对张孝祥词描写江、河、湖、溪等水景或以水景作为背景的词的解读,阐释了张孝祥水景词创作的原因和艺术特色。[55]

还有从比较角度来考察张孝祥的词作,房日晰考察了张元干与张孝祥的同中之异:二者都以爱国词著称,在词的风格上,他们都以豪放词驰誉词坛,都写了较多的艺术高妙的婉约词。同时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张元干有着慷慨激昂的情绪,张孝祥词却洋溢着沉郁悲凉的情调;张元干的婉约词接近周、秦,或工巧,或善于铺叙,各有特色,张孝祥的婉约词接近苏、欧,或清旷,或深婉,均有极致之作。[56]

纵观20世纪以来的张孝祥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为初级阶段,研究者以宛敏灏为代表。80年度至世纪末为第二阶段,以李一飞、韩酉山、辛更儒、彭国忠为代表。本世纪十年来,张孝祥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主要以几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为代表,如盛莉、黎鲜等。未来对于张孝祥的研究,诗歌、散文仍有较大深入的可能,词作研究需要拓展思路,在全新的视野下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注释:

①本文包括张孝祥文献整理出版及研究成果,不包括论文和论著中涉及张孝祥但未单列标题的成果,作品鉴赏仅限学术刊物,不包括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教学。本文统计的成果截止到2011年年底。

参考文献:

[1]徐鹏点校.于湖居士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宛新彬,贾忠民编.张孝祥诗词选[M].黄山书社,1986.

[3]彭国忠点校.张孝祥诗文集[M].黄山书社,2001.

[4]宛敏灏.张孝祥词笺校[M].黄山书社,1993.

[5]唐圭璋.全宋词[M].中华书局,1965:1686-1720.

[6]唐圭璋.张于湖评传序[A].宛敏灏.张于湖评传[M].贵阳:文通书局,1949.

[7]宛敏灏.张孝祥年谱[J].安徽史学通讯,1959,(4、5):47-73.

[8]宛敏灏.张孝祥年谱补正[J].安徽史学通讯,1959,(6):97.

[9]韩酉山.张孝祥若干事迹考略[J].江淮论坛,1981,(2):84-91.

[10]韩酉山.张孝祥年谱[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11]李一飞.张孝祥知抚州年月考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1):78-80.

[12]辛更儒.宛敏灏《张孝祥词笺校》辨正[J].文史,2000,(3):265-283;《于湖居士文集》附录张孝祥事迹及版本真伪考[A].辛更儒.《于湖居士张孝祥年谱》附录四[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283-316.

[13]彭国忠.关于张孝祥生平和创作几个问题的考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6):723-731.

[14]李一飞.张孝祥诗句自叙生平[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4):16.

[15]姜书阁.南宋词人张孝祥生卒年考[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0,(2):60-65.

[16]童立群.张孝祥乾道五年八月十日在世考[J].鄂州大学学报,1996,(3):61.

[17]徐蜀江.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籍贯问题的辨析[J].内江师专学报,1987,(1):84-86.

[18]傅承烈.张孝祥籍贯考[J].文史杂志,2009,(1):36-38.

[19]于子静.张孝祥与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考试[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1-18.

[20]刘强.张孝祥是否因忤秦桧而下狱?[J].安徽大学学报,1984,(3):99-100;曹济平.张孝祥被诬入狱之说不可信[J].文学遗产,1984,(3):130-131.

[21]傅明善.坚定的抗战者,清醒的思想者——论张孝祥的政治品格[J].宁波大学学报,1998,(3):6-10.

[22]汤念祺.抗金志士张孝祥[J].海内与海外,2009,(1):77-79.

[23]罗敏中.张孝祥的湘南之旅和中兴之梦[J].理论与创作,2002,(1):58-61.

[24]盛莉.于湖词与道教文化[J].洛阳大学学报,2005,(3):11-13;盛莉.于湖词与庄子美学精神[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4):18-21.

[25]陈春霞.困境中的选择和坚守——张孝祥的理学思想与渊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6):641-644;陈春霞.张孝祥的禅宗思想及禅学渊源[J].中南大学学报,2008,(5):723-728.

[26]黎鲜.论儒佛道思想对张孝祥词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84-86.

[27]韩酉山.张孝祥诗文拾遗[A].韩酉山.张孝祥年谱[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150-153.

[28]彭国忠.张孝祥诗歌新补[J].文教资料,1996,(5):112-115.

[29]孔妮妮.张孝祥诗歌创作新探[J].江淮论坛,2002,(6):98-103.

[30]陶明香.论张孝祥绝句的情思意蕴[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66.

[31]金文凯.论张孝祥的记体散文[J].清华大学学报,2011,(6):97-105.

[32]罗敏中.张孝祥的洞庭诗文及尊屈倾向[J].云梦学刊,2003,(3):12-14;论张孝祥的爱国诗文[J].中国文学研究,2002,(2):44-49.

[33]林半觉.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桂游石刻研校[J].广西师院学报,1982,(2):29-31.

[34]缪钺.《灵谿词说》续七[J].四川大学学报,1984,(1):97-105.

[35]李一飞.张孝祥词创作历程述评[J].云梦学刊,1993,(4):47-51.

[36]黎鲜.论张孝祥创作的阶段性心态[J].山花,2009,(18):121-123.

[37]傅明善.初论张孝祥词风的嬗变[J].宁波大学学报,2000,(1):8-27.

[38]吴婕.从张孝祥词风的嬗变看江南士风在豪放词形成期的影响[J].安徽文学,2007,(5):70-71.

[39]裴善明.试论张孝祥词风特色.江淮论坛,1997,(5):98-103.

[40]王洪岩,何尊沛.张孝祥词风成因新论[J].内蒙古电大学报,2008,(6):51-52.

[41]翟庆萱.清旷豪雄两擅场,苏辛之际此津梁——张孝祥的词作特色[J].文史杂志,2001,(2):34-37.

[42]李山岭.张孝祥词学思想初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6):45-47.

[43]常效东.论张孝祥词的美学特征[J].榆林学院学报,2004,(3):88-91.

[44]赵建华.清旷豪雄两擅场——论张孝祥词品兼及人品[J].新余高专学报,2007,(2):49-51.

[45]岳毅平.张孝祥对苏轼词的继承[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6-9.

[46]徐安琪,盛莉.试论于湖词在宋朝的传播[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5):49-52;盛莉.论于湖词在元明两朝的传播[J].渝西学院学报,2005,(3):16-19;盛莉.论于湖词在清代的传播[J].孝感学院学报,2005,(2):59-62

[47]宗顶侠.张孝祥词的传播与接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6):70-73.

[48]相隆本.表里俱澄澈,物我为一体——就张孝祥词《念奴娇·过洞庭》的意境问题与俞平伯先生商榷[J].齐鲁学刊,1980,(5):67-68.

[49]辛更儒.略论张孝祥《六州歌头》的创作时间[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2):88-92.

[50]宛敏灏.张孝祥怀念弃妇词考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8,(2):108-114.

[51]李一飞.论张孝祥词[J].湘潭师专学报,1985,(2):74-84.

[52]刘强.试论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主要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1981,(3):59-64.

[53]魏佳.于湖词略论[J].重庆师院学报,1998,(2):63-66.

[54]刘春来.论张孝祥及其《于湖词》[J].中国韵文学刊,2004,(2):60-63.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6

材料一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北汉乡北汉村,提起村民xx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还有一双儿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拥护和遵守村规民约。xx一家一直积极执行村委会有关规定,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目标。在村硬化街道、修建下水道期间,因工作需要需占用其部分土地,砍伐部分树木,全家人二话不说,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清理整治工作,不要村委会给的一分补偿,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村委会硬化街道、修建下水道实施的工作顺利完成;村里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群体,正是思想健全成熟的关键期,极容易受到社会上少数不良人群、风气的影响,为此,xx一家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向,为此,全村青少年犯罪率锐减95%以上,保证了村内良好的社会安定秩序,人民群众拍手称赞。同时,xx一家坚决抵制赌博、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行为,勇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宣传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父慈子孝,邻里和谐。xx的父亲xx经营着一家板簧厂,2007年正值板簧厂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被任命为北汉村的党支部书记,不得不把厂子交给从未接触过相关业务的儿子和儿媳,为了支持老人的工作,夫妻二人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这个重担,白天黑夜地在工厂忙活,两个年幼的子女交给婆婆照顾,老人没有任何怨言,慈爱地说:“你们忙你们的吧,我能行。”从家庭的衣、食、住、行到接送照顾孩子全落在了婆婆的身上。2009年的一天,两位老人双双生病住院,为了既不耽误工厂工作,又照顾好两位老人与子女,夫妻二人决定,两人日夜轮流照顾工厂和老人、儿女,医院、工厂、家庭,三点一线,十来天下来,夫妻二人整整瘦了一大圈,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繁忙工作的同时,xx夫妻二人对老人的孝心从未减少过一点,他们惦记着老人的生日、关心老人的身体,衣服脏了,马上清洗;到吃药的时候了,水、药全端到面前。从里到外,大事小情,关怀到无微不致,因村里财政状况紧张,村里规划涉及项目又多,作为支部书记的xx总是精打细算,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两半花。xx夫妻二人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为了不让老人费心,从经济上从没有一次让老人为难过,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电话费用等等,需用500给1000,让老人把更多的心思用到北汉村的发展上去,老两口也是逢人就说,有这样的儿子、儿媳,我们感到太幸福太知足了;老人照顾着家庭、孩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安心的工作,多少年来,家庭成员之间从没有斗过一句嘴,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工厂规模一天天壮大,订单不断增加,家庭事业琐碎事也越来越多,但是家庭关系却越来越和睦。

积极帮助、团结邻里。不管谁家有困难,xx一家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2010年夏天,同在一个胡同的邻居因经济纠纷,日子马上就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而且正值雨季,屋顶漏水,真是“屋漏正值连夜雨”,了解情况后,全家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先解决其基本困难,于是送去了部分钱物,让其度过难关,然后联系在本厂工作的壮年工人,协助其完成房屋修整工作。现在,那户人家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富裕户之一,但从没有忘记xx一家人的恩情,他慷慨拿出手里的资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无形之中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乐于助人为乐的活动中来。2012年3月份的一天,村民张新立因车祸死亡,其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xx一家人立即赶去帮忙解决问题,安慰老人孩子,送去钱物,联系交通局、事主所在工作单位、事故工厂解决相关的一系列问题,xx夫妻二人商定,招其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到工厂上班,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以解决其生计问题,这种做法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不只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xx一家人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受到群众的好评。

牵手相伴几个春夏秋冬,xx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xx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材料二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xx,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xx系三公司材料科副科长,爱人在天大项目工作,他们两人在三公司工作了十八个年头。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婚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一直聚少离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xx对局物资管理工作潜心钻研,被局授予物资管理“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批准为中交物资招标采购专家库成员;爱人负责全局最长的隧道工程天大项目四标隧道的生产管理工作,注重团队合作,发挥群体智慧,优化了许多管理方案,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工作中, 他们要求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

和众多的中交人一样,他们在京购房后,把两位老人接过来,过着媳妇、公婆带着孩子的生活。老人都是退休教师,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孩子。人说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尤其是爱人长年在工地。在这几年中,他家的老人一直把儿媳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做饭等能做家务活都帮着做,儿媳上班时穿着老人给她勾织得凉鞋、挎着老人亲手缝制的背包,同事见了都夸老人手巧,老人每天把饭做好,盛好饭等着儿媳一起吃。xx有时单位遇到事情也会跟老人说说,老人也能帮着出出主意。

xx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节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讲讲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她的婆婆有记日记的习惯,这里也记录着他们共同生活片段,在前年的日记本上她是这样记载的:今天儿子、儿媳张罗着带我去新华大街买鞋,他们告诉我不要去看价签,只要穿着舒服就行,儿媳说:‘妈平时坐车昏车,今天好不容易出来逛逛街,多买两双吧。’这家伙一口气给我买了四双,又从里到外的买了内衣、袜子,说实话,平时我自己是舍不得花这么多钱的,儿子对我好是应该的,但娶到一个好儿媳才真是不容易,儿媳平时给自己买衣服挺舍不得的,只要一提给我们老两口买东西,没有不愿意的时候,都是头头先张罗。我心中真是感动啊!”说实话,xx一直都觉得这是她应该做得,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

在婆婆的影响下他们生活上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她的儿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儿子逐渐自立,假期参加社区的社会献爱心活动。

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2008年,孩子她姑家因买房需要资金,他们就毫无保留把当时的积蓄借给她,这也让老人很是感动。xx的爱人身为兄长给弟妹做出了榜样,每年春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2012年春节期间,全家正安于温馨幸福的日子,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正月查出公公肺癌晚期,需要住院治疗,公公病情刚刚稳定,5月份又查出婆婆得了mds骨质增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刚一疗程时,肺部又严重感染,病情危险,在无菌室24小时需要护理。工作不能耽误,家务需要料理,孩子学习需要辅导,一时间xx深感压力重大,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就在她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孩子他叔自告奋勇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孩子的姑姑隔周周末从沈阳赶到这里来照顾老人。老人也因自己生病拖累孩子思想负担很重,经常以泪洗面,但仍不愿让远在工地的儿子担心,住院期间给他儿子在电话说:“我没事,别因我们影响工作”。

在这段日子里,xx每天早上,准备好早饭和午饭,公公与孩子中午热下就能吃到嘴里,晚上下班到家后再做全家的晚饭。抽空还要去医院看看婆婆一天的状况,在那里给婆婆喂饭、洗脚、洗衣服。。。有时候回到家后,xx觉得浑身疲乏。每次和老公通电话,还要互相安慰不要太悲伤,看着见老人身体一天天好转,孩子一天天成长,xx的心里感到很欣慰。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7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一次次盛大的颁奖典礼,一个个动人的真实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热泪盈眶,成为中国人年终岁末一道精神的饕餮大餐。这一活动已成为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焦点,并且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电视文化现象。在颁奖典礼上,致颁奖词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靓丽风景。因此,国内一流学者书写的颁奖词因其文质俱佳、尽显语言之魅力而理所应当地登上了语文的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练写颁奖词,大胆放飞学生的情思,充分激发学生的才情,这对于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益处多多。

一、积累颁奖词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写作积累无外乎是对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平时写作积累少,而苦于无事可见、无情可抒、无话可说。颁奖词的撰写主要是通过概述人物的主要事迹来反映其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这就为学生们提供了诸多鲜活动人的写作生活素材。仅以历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为例,就有涉及“爱国”(忠诚与航天事业的钱学森,杨利伟)、“亲情”(如捐肾救母的当代孝子田世国、暴走妈妈陈玉蓉)、“坚强”(如美丽的舞者邰丽华,隐性的翅膀刘伟)、“爱心”(如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唐山13兄弟)、“奉献”(如为百姓甘当孺子牛的牛玉孺、雷锋传人郭明义)、“拼搏”(如绝地反击、勇夺金牌的中国女排,三栖尖兵何祥美)、“诚信”(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舍己救人(年轻军人孟祥斌、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最美妈妈吴菊平)、“孝敬”(最美女儿孟佩杰)、“师德”(最美教师张丽莉)等多种话题的材料。学生们有了丰富的素材储备,作文时才可信手拈来,既能紧扣话题,又能凸显时代特色,有鲜明的时代感。

二、练写颁奖词,可以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颁奖词往往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颁奖词中比喻、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意蕴丰富、生动形象,而且还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所以,学生可以学习其优美语言的表达,提高自己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丰富而生动。

三、练写颁奖词可以提高品评人物的能力

颁奖词的一大特点是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同时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比如,执教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探险”为主题的学习中,针对单元中出现的许多悲剧性英雄人物,通过布置仿造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颁奖辞形式叙写“感动中学生十大英雄人物”精美誉词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崇尚英雄、陶冶品格的热情,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语文创新实践技能。

四、练写颁奖词可以增强学生写作的思想性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8

6月25日,记者走进了孝感路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其实就是一间五金超市,货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各种五金建材,吴孝忠正在店里忙碌着。记者表明了来意,吴孝忠随后跟记者热情地攀谈起来。

吴孝忠说:“孝感路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十分钟服务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销售五金建材,还为社区居民提供水电暖安装及维修、疏通下水、居家养老等各项便民服务,别看服务中心面积不大,这里成列的5000多种五金建材,投资达到了30多万。”

据吴孝忠介绍,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分为五金建材、水暖维修、家电维修三部分,在这里销售的各种材料和配件,比市面平均便宜10%左右。比如市面售价5元的弯头,在这里只卖3.5元。

“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最大的特色是24小时服务。如今,居民家里的水暖电出了状况,只要一个电话,我们便民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就会免费上门维修。”吴孝忠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

吴孝忠今年45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无论是2003年的巴楚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和海地地震,吴孝忠都曾慷慨解囊,向地震灾区捐款。“这些年来,你有没有算过,你一共捐了多少钱出去?”记者问吴孝忠。他沉思了片刻,回答道:“没细算过,四五万块钱总是有的。”吴孝忠平时为人低调,并不情愿在别人面前标榜给别人捐款的事。他的爱人起初知道他给别人捐款,也有点不太理解,吴孝忠就耐心地说服她。吴孝忠说:“毕竟我小时候也吃过不少苦,我4岁时父母都去世了,我可以说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我总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吧。现在我也有一定的技术了,是时候回报社会了。”

吴孝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向国内、国外的一些灾区捐款,逢年过节,他济困就难,慰问社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贫困和残疾人家庭,截至2013年,他累计花费慰问金6500元;作为孝感路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他经常为社区尤其是社区的贫困家庭、低保边缘户维修水电暖,累计达300多次。为了能让即将拆迁的商业网点的商户尽快搬入新的地点营业,在最寒冷的日子,他没日没夜加快工期为商户恢复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出资5000元为社区购买办公用品……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吴孝忠践行的理念。点点滴滴的善举,不知不觉让吴孝忠成为了居民心中的草根爱心使者。

“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服务中心的桌子上,记者发现了一张奖状,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吴孝忠同志:被授予2012年度乌鲁木齐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吴孝忠说:“今年6月14日,我和另外28名身披绶带、胸带红花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牺牲人员家属代表走进乌鲁木齐市市政府礼堂,参加了2011~2012年度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大会上,我得到了这份荣誉,其实我觉得荣誉是对我的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说完,吴孝忠拿出了一本印有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事迹的小册子给记者看,这时,他的语气变得低沉起来,他说,册子里写的很多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都不在世了,这让他感到很痛心。

随后,吴孝忠向记者讲述了2010年的一天晚上发生的惊心动魄的那一幕。那是2010年9月28日晚上9点左右,当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吴孝忠正在跟徒弟在晓东水电修理中心(现孝感路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忙店里的事,旁边的商业网点停放着一辆价值6800元的货运摩托车。

吴孝忠无意间发现,这辆摩托车旁边有人影晃动,他留心观察,只见一名男子鬼鬼祟祟走到修理中心门前,见四下无人,便伺机将摩托车开走。吴孝忠看到后,边喊徒弟,边一个箭步冲出修理店,朝小偷追去。追赶过程中,小偷惊慌失措开着摩托车向312国道方向冲了过去,吴孝忠不顾腿被碰伤还在流血,奋勇追出了100多米,硬是将小偷从车上拽了下来。

小偷见只有吴孝忠一人,便凶狠地与吴孝忠撕打起来,就在这时又驶来一辆面包车,车里跳下3名男子,对吴孝忠进行殴打,试图救走已被吴孝忠抓住的小偷。面对4人的拳脚相加,吴孝忠没有丝毫畏惧与退缩,与歹徒展开搏斗,就在这时,吴孝忠的徒弟和孝感路社区的联防队员赶了过来,那3人见无法救出同伙,跳上车逃跑了。小偷被擒获并被送至孝感路社区,这时人们才发现吴孝忠腿上全是血,浑身满是伤痕与泥水。

后经调查核实,吴孝忠抓住的小偷是一个大型摩托车盗窃团伙中的一员,该团伙在乌市地区作案多达20多起,涉案金额达16万元之多,受害者主要集中在五一农场、三坪农场、日月星光、油运司、卡子湾等地,由于该小偷的落网,该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为国家和受害者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无疑,吴孝忠对此案的侦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3月,乌鲁木齐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吴孝忠“2012年度乌鲁木齐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社区需要热心人

2013年2月底,随着天气转暖,乌鲁木齐升温迅速。孝感路社区头屯街的大桥底下,因为地势低洼,总被融化的雪水覆盖。行人基本没法通行,过往车辆经常会陷入其中。2月28日开始,吴孝忠每天都会带着两个徒弟拿着抽水机、水管、发电机等工具来到大桥下,他动作熟练地连好了抽水机和发电机以及下水管,开始把桥洞底下的水往旁边30米外的树田里面抽。

吴孝忠从2010年春天就开始在桥下抽水,一般每年2月底天气转暖开始,到3月中旬积雪基本化完结束前,几乎每天都会来。吴孝忠之所以要来这里抽水,是因为他路过这里发现桥洞下积满了雪水。吴孝忠说,头屯街桥洞底下由于地势较低,路面不平,大坑套小坑。随着天气转暖,积雪融化成水,最深处达七八十厘米。行人基本没法通行,“都是因为雪堆在路边,造成排水不畅,才积水这么厉害。”

看到这种情况,吴孝忠动了把桥洞下的积水抽走的念头。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徒弟,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徒弟们的热情却没有他那么高。吴孝忠说:“我的工资是社区发放的,徒弟们得靠自己接活挣钱,我能理解他们,所以我给他们支付工资,让他们安心跟我去干这件事。”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9

一个小小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朴实无华,这原本是一个快乐、幸福、和谐的大家庭,但所有的一切在2011年10月17日这一天后戛然而止,这一天,伴随着一场残酷的车祸,他的母亲成了植物人,父亲左腿骨折,一个稚嫩年纪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你可以不相信,但这是事实!在偏僻的小山村了,就生活着这样一个家庭。当善良的您听了他们的故事,在您心中涌动的,绝不仅仅是怜悯,而是心疼,是感动,是敬佩!

故事的主人公叫丁鑫波,今年12岁,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镇城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丁鑫波7岁那年,一场车祸突然而至,如万千不幸的故事一样,小鑫波在车祸之前,有爸爸的关心,妈妈的疼爱,爷爷奶奶的宠爱,家里养着一辆大汽车,生活也算宽裕,日子过的简单而平静。但一切的平静,在这次车祸后戛然而止。犹如晴天霹雳,所有的平静不复存在,妈妈成了植物人,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洗涮都需要别人来照顾,爸爸的左腿也骨折了,不仅不能照顾母亲,连家庭收入也成了问题,因治病不仅将全家的积蓄全部花光,还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2年秋天,爷爷也因病去世,全家就靠着奶奶来维持。5年过去了,各种巨大的压力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个本该享受父母关爱的孩子,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责任。面对困难,当年那个7岁的男孩儿在困境中没有低落,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强,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帮着奶奶和爸爸撑起这个家,用孝心为重病的母亲撑起了一片天,用行动来诠释最美孝心少年。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5年来,小鑫波在悉心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的同时,从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习。乐观、坚强的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自尊、自强的他成为了班里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家中,鑫波是父亲最好的帮手,带给母亲无限的慰藉,鼓励母亲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虽然他的母亲半边身子处于无意识状态,语言也无法清楚表达,但只要一个细小的动作,他就能猜出母亲想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该给母亲翻身,什么时候该给喂饭,这些鑫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现在,他能跟奶奶学着怎么给妈妈换尿不湿、怎么给妈妈做按摩。在得知按摩有助于妈妈病情的恢复后,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会给妈妈擦洗身子,进行全身按摩。按摩是个力气活,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每一次,鑫波都会累得气喘吁吁,但鑫波从未喊过一声累,从未抱怨过一句,更不曾半途而废,一边按摩,鑫波会一边给妈妈讲些学校的事,虽然妈妈根本无法做出回应,但是他觉得妈妈能听懂他的讲话,并且坚信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像以前一样,关心他,拥抱他,如一只快乐的小鸟。

鑫波要帮着奶奶照顾母亲,还要做家务、写作业,这些他从来不觉得累;在奶奶的帮助下他开始学着给母亲做简单的饭菜,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吃,当他得知为了治病,已借下数万元的债务时,他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爸,别着急,我是男子汉,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等我考上大学,好好工作,把咱家欠的都钱还上。这哪像一个上小学的学生啊?这完全是一个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

病床上的母亲心疼孩子,却无能为力,每每想到这里,母亲的心如刀绞。想着自己的病,念着可怜的孩子,脾气也越发难以控制,经常用仅能动弹的一只手捶打床沿、扔东西。每当这时候,懂事的鑫波总是默默地陪伴着母亲,用稚嫩的小手安慰着母亲,告诉母亲:妈妈,有您的地方我才有家!妈妈,您要

坚强起来!在鑫波的陪伴下,母亲的病也一天天好起来。我曾经问过鑫波:累吗?他说:不累,习惯了就好了。我问: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样,让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话一出口,我愚蠢地以为我的话肯定深深地刺痛了那颗已经饱受磨难的心,没想到,孩子坦然的回答更让我心疼至极,不忍再问,鑫波说:只要有妈妈,我就不怕。有我在,我妈妈就有希望!

7岁,无忧无虑的年纪,可就是一个个头不大的7岁孩子,当厄运降临,他逼着自己坚强起来,用稚嫩的肩膀帮着爸爸为母亲撑起一个家!坚强、独立、乐观的丁鑫波同学,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他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小学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姜馨从一出生记事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因肝硬化腹水去世了,妈妈生下她之后因抑郁症自杀。她没有吃过妈妈的一口奶,只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她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洗手脸,当别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闹脾气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帮爷爷奶奶擦炕、扫地了。在她五岁的时候,奶奶病倒了,一病就是两年,小小的年纪,她要为奶奶端水、喂药,给奶奶换衣服,让奶奶快些好起来,这样,才会有家的温暖,可是她的努力并没有让奶奶的病好转,在一个让人铭记一生的日子里,奶奶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全心全意爱着的小姜馨。

晚上回家她先帮爷爷干活再写作业,爷爷年纪越来越大了,小姜馨柔弱的身子并不能为爷爷减轻太多负担,只能尽力而为。爷爷身体不好,这么多年劳心劳力,让爷爷六十多岁的身体不堪重负:心脏病、高血压爷爷都有,经常卧倒起不了炕,姜馨为生炉子做饭、收拾家、为爷爷倒水吃药,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忙前忙后。2014年的冬天,爷爷因胃部溃疡不得不动手术,她在医院照顾虚弱的爷爷,病房里的人们看着瘦弱的小姜馨为爷爷打饭、擦手脚、倒屎尿,都忍不住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小姜馨连声说:谢谢叔叔,谢谢阿姨爷爷出院了,大过年的躺在床上心情不好,她怕老人家孤单,把在学校学的歌曲编成节目唱给爷爷听,自己报幕,自己表演,有时再讲个小笑话,把学校学到的新课文读给爷爷听,爷爷一见她进屋,总是会发自内心的说:爷爷的开心果回来了!小小的姜馨尽心尽力地照顾爷爷,她知道爷爷是她最后的依靠,为了爷爷她什么苦都可以吃,她最怕爷爷和自己生病,因为一生病,吃药打针就要花好多钱,这对她这样的一个家来说,那真是太可怕了!在这个破旧的老矿区的房子里,总有一个小小的忙碌的身影,撮煤、倒炉灰、抹锅台、刷碗筷这个坚强的孩子从不喊苦、从不叫累,每天都微笑着面对这一切,她知道自己虽然是孤儿爷爷奶奶爱着她,老师爱着她,叔叔阿姨爱着她,天堂中的爸爸妈妈也爱着她,自己是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中,自己是幸福的

姜馨同学总以做最好的自己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她善于学习,上学从不迟到或早退,上课专心听课,不管是哪一科,他都是认认真真地听讲,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把知识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她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从不拖欠。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她一直坚信,每天都比别人多跨出一小步,最后就会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的努力也让她有了丰厚的回报,在每年每学期的学科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从而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作为学生干部,她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并带动大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热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解决生活上、学习上以及思想上遇到的问题,是大家的知心朋友。她和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信任她。

她十分热爱劳动。在学校大扫除中,她一马当先,卷起袖子、拿起拖把,在死角的地方认真的忙碌着,有的同学嫌脏嫌臭,用手捂着嘴不肯去清理,她却用手直接去掏那些脏东西,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臭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每次大扫除在她的带动下,总是把教室和班级分担区收拾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人一进教室,便感觉身心舒畅。

吴俊海同学总是管不住自已,不是昨天晚上的作业没写,就是课堂上贪玩,总是有各种完不成任务的借口。班级中学生结对子互相帮助,谁也不爱和他一组,姜馨主动要求和吴俊海一组。不但设法帮他补上缺漏的课程,辅导好作业,并且严把质量关。自由活动的时间,她坐在吴俊海的身边帮他梳理课文的重难点;同学们出去玩了,她和吴俊海一起巩固数学计算;午休时她早早来到学校,帮他考字词、补练习册。他写字潦草,经常看不清楚,姜馨就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他擦掉,让他改过来,并不停地提醒他要有耐心,认真书写,在她的帮助下期中测试时,他的语数双科都提了五、六分,听着吴俊海腼腆的道谢声,她绽开了烂漫的笑容。

姜馨没有多余的钱买新衣服,邻居们给她送来了穿过的衣服,懂事的小姜馨无以回报,只能给爷爷奶奶们一个劲地鞠躬;学校的党员教师给她捐款买了文具书包,学校免费给她发了校服。在众人的关怀下,小姜馨的心里装满了身边人对她的关爱,她也学着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小小的她见到邻居家有什么活,她就抢着帮忙去干;放学路上,遇到老爷爷老奶奶们提着重物,她总是主动伸手帮忙,一直帮老人送到家里,她再回家;邻居王叔叔家里忙,没有人接送小孩上学,她每天早、中、晚按时接送王俊如上学放学,就在她家写作业,等王叔叔回来了再给送回去,姜馨就像孩子的亲姐姐。一个大雪天里的放学路上,王俊如走路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正好磕在一块石头上,脚也崴伤了,不敢走路,姜馨一看,这可咋整,性子倔强的她决定背着小妹妹走,她胸前背着一个自己的书包,胳膊上挎着俊如的书包。她俯下身子,让王俊如趴到自己的后背上,王俊如一看她那瘦削稚嫩的肩膀,说在原地等着让姜馨去找家长,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天也快黑了,姜馨怕耽误时间,愣是背着王俊如回了家,一路上,又摔了好几跤,爷爷等着急了,今天孩子怎么还没回来,等她俩历尽艰辛回到家里,爷爷看着眼前满头大汗,浑身是雪的雪人,哈哈大笑。

姜馨这朵路边的山花是那么平凡、那么渺小,不富丽堂皇,也没有千姿百态,但她顽强地生长着,野花灿烂地绽放自己的笑脸,努力把大地装扮得像花园一样绚丽多彩!

小学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三)

冯**,男,汉族,现年13岁,2002年8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堰门镇青春村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母亲天生青光眼,父亲在冯**6岁那年,水泥灰呛进眼里,由于没有及时正规医治,不久便双目失明。从此,冯**成了全家唯一的眼睛,也成了全家唯一的生活与精神支柱。

6岁,上幼儿园的年纪。当千万孩子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冯**已不光是照顾自己和上学,还得照顾双目失明的爸爸妈妈以及种庄稼、干农活。七年来,他靠着感天动地的孝心、自强不息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宏伟乐章,谱写了一部震彻心灵的时代传奇。

10月15日,CCTV-13《朝闻天下》栏目以《冯**:我的家不比别人差》为题,用时9分41秒,对岚皋最美孝心少年冯**感人事迹做了深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据最新消息,冯**正式荣获中央电视台2015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称号,是陕西本次唯一获次殊荣者,另一名好少年吴俊荣获最佳提名者。两少年将于10月25日进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颁奖典礼。透过冯**感人事迹,可以发现以下光辉精神和闪亮足迹。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他孝感天地

年纪小小的冯**,已能深深感到父母的悲苦,心疼着爸爸妈妈,深爱着爸爸妈妈,却无法力挽狂澜,只能用稚嫩的双手,帮助爸爸妈妈生活起居,照顾爸爸妈妈衣食温饱。7岁那年,冯**开始上小学。他的家距离集镇15华里,报名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是父母骑车送,他和母亲却是一步步走过去的;别的新生哭哭闹闹不让父母离开,冯**却默默地找来一根木棍交给妈妈,再三叮咛妈妈回家一定要靠路里边走。他知道妈妈看不清,来时的路上有他照应,回家的路,妈妈要一个人走,他生怕妈妈一不小心跌进路边山沟。

一年冬天,妈妈李兴翠给了冯**十块钱,让他给自己买双袜子,免得上学冻着了。周末回家,冯**脚上仍光溜溜的,却从书包里掏出一双崭新的毛绒袜给妈妈穿上。妈妈流下了幸福而难过的泪。冯**帮妈妈擦去泪水,安慰妈妈说:妈妈,家里比学校冷,你身子弱,更需要保暖。我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天天活动,一点都不冷。

和普通开放式的农家院落不同,冯**家的院子有一个封闭的半截围墙。冯**的爸爸因为失明看不见,曾多次掉到院子外侧两米多高的水田里。为了父母安全,2015年秋天,冯**和父亲在邻居左宏举帮助下,一起砌这个围墙。

说起冯**,乡亲们都赞不绝口,无不感叹佩服。邻居左宏举说:冯**的确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好娃娃,他打零工挣钱给家里买了冰柜和电视,每次周末上学前,他都要做好多好多的菜放在自己冰柜里,让爸爸妈妈只热热就能吃了,还再三请我帮着照看他爸爸妈妈,害怕父母出事。

有了冰柜,上学前就可以多做点菜,让爸爸妈妈多吃几天,有了电视,爸爸就不会寂寞,虽然他看不见,但他最喜欢听新闻。冯**一一介绍为什么要买这两样家电。

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他自强不息

面对困境,冯**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双手去战胜它,用意志去克服它,把日子过下去。而能够战胜这一切困难、让冯**和他爸爸妈妈幸福平安生活到如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冯**的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和自强不息。

每次放学,别人家孩子要么坐车要么家长骑车接,而冯**,却只能独自一人走一个半小时泥洼路回家。在家里,他不仅洗衣、做饭、收拾房间,还上坡挖地、种玉米、土豆和蔬菜。并在周末抽空为乡邻烤烟户打零工,拔草、编烟叶,挣点工资,补贴家用。两年来,他打零工攒下2000多元,给家里添置一台电冰柜和一台旧电视。每次领到低保金,冯**都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半花,买米、买面、买肉,却从未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

2015年暑假,他给邻居家帮忙摘烟叶、编烟叶,炎炎夏日,身上长满了痱子,磨破了双手,可他一直坚持。一个暑假下来,挣了一千多元。冯**家取暖和生活用的蜂窝煤,每一块也都是冯**从距家500米外的公路上背回家来的。

为父母安全,在砌围墙那次定木桩时,负责掌握木桩的冯**,被双目失明的父亲不慎砸伤手指,鲜血直流。父亲老泪纵横,让冯**马上去医院包扎。冯**没有答应,他强忍着疼,坚持不哭出声来,从妈妈的针线袋里找出些布条和线,上了一点云南白药,包扎之后继续干活。父亲冯联许说:十指连心啊,他是怕哭出来我们晓得了难过,还有他是心疼钱说到这里,父亲冯联许早已是泪流满面。

父母是福,苦难是金,他乐观自信

在冯**心里,父母是他最大的福气,而苦难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甚至他自己都不觉得所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是苦是难,除了个别时候害怕外,他始终充满着乐观自信。

当记者采访他问干活儿有没有害怕过,是否感觉很苦很累时,冯**说:我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山上野猪很多,我一个人在山坡上干活,的确有些害怕,也偷偷哭过多次,真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守在一旁,那样我就不怕了可是,爸爸妈妈眼睛看不见,上不来可我最害怕的不是这些,是哪一天放学回家后见不到爸爸妈妈,叫爸爸妈妈时没人答应,一个人做饭,干活,一个人上学还好,爸爸妈妈都在,只要爸爸妈妈在,我就高兴我感觉我家不比别人差,我也感觉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在在冯**接受采访时一段不足1分钟的谈话中,竟7次提到爸爸妈妈。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0

一个小小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朴实无华,这原本是一个快乐、幸福、和谐的大家庭,但所有的一切在2011年10月17日这一天后戛然而止,这一天,伴随着一场残酷的车祸,他的母亲成了植物人,父亲左腿骨折,一个稚嫩年纪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你可以不相信,但这是事实!在偏僻的小山村了,就生活着这样一个家庭。当善良的您听了他们的故事,在您心中涌动的,绝不仅仅是怜悯,而是心疼,是感动,是敬佩!

故事的主人公叫丁鑫波,今年12岁,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镇城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丁鑫波7岁那年,一场车祸突然而至,如万千不幸的故事一样,小鑫波在车祸之前,有爸爸的关心,妈妈的疼爱,爷爷奶奶的宠爱,家里养着一辆大汽车,生活也算宽裕,日子过的简单而平静。但一切的平静,在这次车祸后戛然而止。犹如晴天霹雳,所有的平静不复存在,妈妈成了植物人,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洗涮都需要别人来照顾,爸爸的左腿也骨折了,不仅不能照顾母亲,连家庭收入也成了问题,因治病不仅将全家的积蓄全部花光,还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2年秋天,爷爷也因病去世,全家就靠着奶奶来维持。5年过去了,各种巨大的压力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个本该享受父母关爱的孩子,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责任。面对困难,当年那个7岁的男孩儿在困境中没有低落,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强,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帮着奶奶和爸爸撑起这个家,用孝心为重病的母亲撑起了一片天,用行动来诠释最美孝心少年。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5年来,小鑫波在悉心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的同时,从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习。乐观、坚强的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自尊、自强的他成为了班里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家中,鑫波是父亲最好的帮手,带给母亲无限的慰藉,鼓励母亲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虽然他的母亲半边身子处于无意识状态,语言也无法清楚表达,但只要一个细小的动作,他就能猜出母亲想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该给母亲翻身,什么时候该给喂饭,这些鑫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现在,他能跟奶奶学着怎么给妈妈换尿不湿、怎么给妈妈做按摩。在得知按摩有助于妈妈病情的恢复后,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会给妈妈擦洗身子,进行全身按摩。按摩是个力气活,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每一次,鑫波都会累得气喘吁吁,但鑫波从未喊过一声累,从未抱怨过一句,更不曾半途而废,一边按摩,鑫波会一边给妈妈讲些学校的事,虽然妈妈根本无法做出回应,但是他觉得妈妈能听懂他的讲话,并且坚信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像以前一样,关心他,拥抱他,如一只快乐的小鸟。

鑫波要帮着奶奶照顾母亲,还要做家务、写作业,这些他从来不觉得累;在奶奶的帮助下他开始学着给母亲做简单的饭菜,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吃,当他得知为了治病,已借下数万元的债务时,他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爸,别着急,我是男子汉,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等我考上大学,好好工作,把咱家欠的都钱还上。这哪像一个上小学的学生啊?这完全是一个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

病床上的母亲心疼孩子,却无能为力,每每想到这里,母亲的心如刀绞。想着自己的病,念着可怜的孩子,脾气也越发难以控制,经常用仅能动弹的一只手捶打床沿、扔东西。每当这时候,懂事的鑫波总是默默地陪伴着母亲,用稚嫩的小手安慰着母亲,告诉母亲:妈妈,有您的地方我才有家!妈妈,您要

坚强起来!在鑫波的陪伴下,母亲的病也一天天好起来。我曾经问过鑫波:累吗?他说:不累,习惯了就好了。我问: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样,让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话一出口,我愚蠢地以为我的话肯定深深地刺痛了那颗已经饱受磨难的心,没想到,孩子坦然的回答更让我心疼至极,不忍再问,鑫波说:只要有妈妈,我就不怕。有我在,我妈妈就有希望!

7岁,无忧无虑的年纪,可就是一个个头不大的7岁孩子,当厄运降临,他逼着自己坚强起来,用稚嫩的肩膀帮着爸爸为母亲撑起一个家!坚强、独立、乐观的丁鑫波同学,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他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小学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姜馨从一出生记事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因肝硬化腹水去世了,妈妈生下她之后因抑郁症自杀。她没有吃过妈妈的一口奶,只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她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洗手脸,当别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闹脾气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帮爷爷奶奶擦炕、扫地了。在她五岁的时候,奶奶病倒了,一病就是两年,小小的年纪,她要为奶奶端水、喂药,给奶奶换衣服,让奶奶快些好起来,这样,才会有家的温暖,可是她的努力并没有让奶奶的病好转,在一个让人铭记一生的日子里,奶奶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全心全意爱着的小姜馨。

晚上回家她先帮爷爷干活再写作业,爷爷年纪越来越大了,小姜馨柔弱的身子并不能为爷爷减轻太多负担,只能尽力而为。爷爷身体不好,这么多年劳心劳力,让爷爷六十多岁的身体不堪重负:心脏病、高血压爷爷都有,经常卧倒起不了炕,姜馨为生炉子做饭、收拾家、为爷爷倒水吃药,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忙前忙后。2014年的冬天,爷爷因胃部溃疡不得不动手术,她在医院照顾虚弱的爷爷,病房里的人们看着瘦弱的小姜馨为爷爷打饭、擦手脚、倒屎尿,都忍不住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小姜馨连声说:谢谢叔叔,谢谢阿姨爷爷出院了,大过年的躺在床上心情不好,她怕老人家孤单,把在学校学的歌曲编成节目唱给爷爷听,自己报幕,自己表演,有时再讲个小笑话,把学校学到的新课文读给爷爷听,爷爷一见她进屋,总是会发自内心的说:爷爷的开心果回来了!小小的姜馨尽心尽力地照顾爷爷,她知道爷爷是她最后的依靠,为了爷爷她什么苦都可以吃,她最怕爷爷和自己生病,因为一生病,吃药打针就要花好多钱,这对她这样的一个家来说,那真是太可怕了!在这个破旧的老矿区的房子里,总有一个小小的忙碌的身影,撮煤、倒炉灰、抹锅台、刷碗筷这个坚强的孩子从不喊苦、从不叫累,每天都微笑着面对这一切,她知道自己虽然是孤儿爷爷奶奶爱着她,老师爱着她,叔叔阿姨爱着她,天堂中的爸爸妈妈也爱着她,自己是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中,自己是幸福的

姜馨同学总以做最好的自己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她善于学习,上学从不迟到或早退,上课专心听课,不管是哪一科,他都是认认真真地听讲,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把知识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她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从不拖欠。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她一直坚信,每天都比别人多跨出一小步,最后就会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的努力也让她有了丰厚的回报,在每年每学期的学科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从而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作为学生干部,她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并带动大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热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解决生活上、学习上以及思想上遇到的问题,是大家的知心朋友。她和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信任她。

她十分热爱劳动。在学校大扫除中,她一马当先,卷起袖子、拿起拖把,在死角的地方认真的忙碌着,有的同学嫌脏嫌臭,用手捂着嘴不肯去清理,她却用手直接去掏那些脏东西,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臭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每次大扫除在她的带动下,总是把教室和班级分担区收拾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人一进教室,便感觉身心舒畅。

吴俊海同学总是管不住自已,不是昨天晚上的作业没写,就是课堂上贪玩,总是有各种完不成任务的借口。班级中学生结对子互相帮助,谁也不爱和他一组,姜馨主动要求和吴俊海一组。不但设法帮他补上缺漏的课程,辅导好作业,并且严把质量关。自由活动的时间,她坐在吴俊海的身边帮他梳理课文的重难点;同学们出去玩了,她和吴俊海一起巩固数学计算;午休时她早早来到学校,帮他考字词、补练习册。他写字潦草,经常看不清楚,姜馨就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他擦掉,让他改过来,并不停地提醒他要有耐心,认真书写,在她的帮助下期中测试时,他的语数双科都提了五、六分,听着吴俊海腼腆的道谢声,她绽开了烂漫的笑容。

姜馨没有多余的钱买新衣服,邻居们给她送来了穿过的衣服,懂事的小姜馨无以回报,只能给爷爷奶奶们一个劲地鞠躬;学校的党员教师给她捐款买了文具书包,学校免费给她发了校服。在众人的关怀下,小姜馨的心里装满了身边人对她的关爱,她也学着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小小的她见到邻居家有什么活,她就抢着帮忙去干;放学路上,遇到老爷爷老奶奶们提着重物,她总是主动伸手帮忙,一直帮老人送到家里,她再回家;邻居王叔叔家里忙,没有人接送小孩上学,她每天早、中、晚按时接送王俊如上学放学,就在她家写作业,等王叔叔回来了再给送回去,姜馨就像孩子的亲姐姐。一个大雪天里的放学路上,王俊如走路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正好磕在一块石头上,脚也崴伤了,不敢走路,姜馨一看,这可咋整,性子倔强的她决定背着小妹妹走,她胸前背着一个自己的书包,胳膊上挎着俊如的书包。她俯下身子,让王俊如趴到自己的后背上,王俊如一看她那瘦削稚嫩的肩膀,说在原地等着让姜馨去找家长,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天也快黑了,姜馨怕耽误时间,愣是背着王俊如回了家,一路上,又摔了好几跤,爷爷等着急了,今天孩子怎么还没回来,等她俩历尽艰辛回到家里,爷爷看着眼前满头大汗,浑身是雪的雪人,哈哈大笑。

姜馨这朵路边的山花是那么平凡、那么渺小,不富丽堂皇,也没有千姿百态,但她顽强地生长着,野花灿烂地绽放自己的笑脸,努力把大地装扮得像花园一样绚丽多彩!

小学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三)

冯**,男,汉族,现年13岁,2002年8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堰门镇青春村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母亲天生青光眼,父亲在冯**6岁那年,水泥灰呛进眼里,由于没有及时正规医治,不久便双目失明。从此,冯**成了全家唯一的眼睛,也成了全家唯一的生活与精神支柱。

6岁,上幼儿园的年纪。当千万孩子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冯**已不光是照顾自己和上学,还得照顾双目失明的爸爸妈妈以及种庄稼、干农活。七年来,他靠着感天动地的孝心、自强不息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宏伟乐章,谱写了一部震彻心灵的时代传奇。

10月15日,CCTV-13《朝闻天下》栏目以《冯**:我的家不比别人差》为题,用时9分41秒,对岚皋最美孝心少年冯**感人事迹做了深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据最新消息,冯**正式荣获中央电视台2015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称号,是陕西本次唯一获次殊荣者,另一名好少年吴俊荣获最佳提名者。两少年将于10月25日进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颁奖典礼。透过冯**感人事迹,可以发现以下光辉精神和闪亮足迹。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他孝感天地

年纪小小的冯**,已能深深感到父母的悲苦,心疼着爸爸妈妈,深爱着爸爸妈妈,却无法力挽狂澜,只能用稚嫩的双手,帮助爸爸妈妈生活起居,照顾爸爸妈妈衣食温饱。7岁那年,冯**开始上小学。他的家距离集镇15华里,报名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是父母骑车送,他和母亲却是一步步走过去的;别的新生哭哭闹闹不让父母离开,冯**却默默地找来一根木棍交给妈妈,再三叮咛妈妈回家一定要靠路里边走。他知道妈妈看不清,来时的路上有他照应,回家的路,妈妈要一个人走,他生怕妈妈一不小心跌进路边山沟。

一年冬天,妈妈李兴翠给了冯**十块钱,让他给自己买双袜子,免得上学冻着了。周末回家,冯**脚上仍光溜溜的,却从书包里掏出一双崭新的毛绒袜给妈妈穿上。妈妈流下了幸福而难过的泪。冯**帮妈妈擦去泪水,安慰妈妈说:妈妈,家里比学校冷,你身子弱,更需要保暖。我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天天活动,一点都不冷。

和普通开放式的农家院落不同,冯**家的院子有一个封闭的半截围墙。冯**的爸爸因为失明看不见,曾多次掉到院子外侧两米多高的水田里。为了父母安全,2015年秋天,冯**和父亲在邻居左宏举帮助下,一起砌这个围墙。

说起冯**,乡亲们都赞不绝口,无不感叹佩服。邻居左宏举说:冯**的确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好娃娃,他打零工挣钱给家里买了冰柜和电视,每次周末上学前,他都要做好多好多的菜放在自己冰柜里,让爸爸妈妈只热热就能吃了,还再三请我帮着照看他爸爸妈妈,害怕父母出事。

有了冰柜,上学前就可以多做点菜,让爸爸妈妈多吃几天,有了电视,爸爸就不会寂寞,虽然他看不见,但他最喜欢听新闻。冯**一一介绍为什么要买这两样家电。

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他自强不息

面对困境,冯**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双手去战胜它,用意志去克服它,把日子过下去。而能够战胜这一切困难、让冯**和他爸爸妈妈幸福平安生活到如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冯**的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和自强不息。

每次放学,别人家孩子要么坐车要么家长骑车接,而冯**,却只能独自一人走一个半小时泥洼路回家。在家里,他不仅洗衣、做饭、收拾房间,还上坡挖地、种玉米、土豆和蔬菜。并在周末抽空为乡邻烤烟户打零工,拔草、编烟叶,挣点工资,补贴家用。两年来,他打零工攒下2000多元,给家里添置一台电冰柜和一台旧电视。每次领到低保金,冯**都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半花,买米、买面、买肉,却从未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

2015年暑假,他给邻居家帮忙摘烟叶、编烟叶,炎炎夏日,身上长满了痱子,磨破了双手,可他一直坚持。一个暑假下来,挣了一千多元。冯**家取暖和生活用的蜂窝煤,每一块也都是冯**从距家500米外的公路上背回家来的。

为父母安全,在砌围墙那次定木桩时,负责掌握木桩的冯**,被双目失明的父亲不慎砸伤手指,鲜血直流。父亲老泪纵横,让冯**马上去医院包扎。冯**没有答应,他强忍着疼,坚持不哭出声来,从妈妈的针线袋里找出些布条和线,上了一点云南白药,包扎之后继续干活。父亲冯联许说:十指连心啊,他是怕哭出来我们晓得了难过,还有他是心疼钱说到这里,父亲冯联许早已是泪流满面。

父母是福,苦难是金,他乐观自信

在冯**心里,父母是他最大的福气,而苦难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甚至他自己都不觉得所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是苦是难,除了个别时候害怕外,他始终充满着乐观自信。

当记者采访他问干活儿有没有害怕过,是否感觉很苦很累时,冯**说:我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山上野猪很多,我一个人在山坡上干活,的确有些害怕,也偷偷哭过多次,真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守在一旁,那样我就不怕了可是,爸爸妈妈眼睛看不见,上不来可我最害怕的不是这些,是哪一天放学回家后见不到爸爸妈妈,叫爸爸妈妈时没人答应,一个人做饭,干活,一个人上学还好,爸爸妈妈都在,只要爸爸妈妈在,我就高兴我感觉我家不比别人差,我也感觉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在在冯**接受采访时一段不足1分钟的谈话中,竟7次提到爸爸妈妈。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1

“天下大美孝为先”。我老母亲原先住在农村,年岁已大,一个人住在老家很不放心,于是老公和我商量,在县城买了一套住宅,装修好了让老娘搬过来,吃的用的我们姊妹齐孝顺。母亲离得我们近了,姊妹们经常在老娘那里聚一聚,一家几十口人团结和谐,互帮互助。公婆这边条件要好一点,吃的住的我们操心的要少一点,但是每到换季,我就把他们该换的衣物准备好了。公婆身体好,知道我生意忙,经常包了饺子做了好吃的叫我们去吃。有时过节时,双方老人都做了美味佳肴让我们去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两口子就先到公婆家吃一顿,故做吃饱了,再留着肚子到娘家吃。这样双方父母都心里美滋滋的,觉的我们很重视他们。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成长很容易遭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才有短短的几十年,人们的思想素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每时每刻社会上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负面事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搜集思品教育素材时,要抱着对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认真负责的态度,克服个人主观偏见,向学生呈现一些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材料,以利于传达一些正面教育信息,营造出活泼热情的育人氛围。如教师可以利用最近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对学生加强诚信、孝老、直面挫折、善于合作等品质的教育。

对于一些有呈现必要的、确实利于学生反思的反面材料,我们在设问时也应当转换正面的设问角度,坚持“反面材料,正面引导”的原则。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中“斑马线前的选择”:过马路时,红灯还亮着,旁边的人大都成群结队地走了,“你”却等在那边……在设问时,我们可以避免一般的“走了的人违反了合格公民的哪些要求”的角度,换成“斑马线前你选择了遵守交通法规,请说说你还选择了作为合格公民的哪些要求”的设问角度,让学生在反思中进行正确行为的自我肯定,如珍惜生命健康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善于明辨是非、不盲目从众、遵守社会公德、做有教养的现代人等等。情感育人目标在这样的正面育人氛围中顺理成章地完成。

二、加强活动设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要使情感教育渗透点在学生大脑中得到充分的深化,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情感内容由学生自然生成。不少教师可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课后生龙活虎,谈笑风生,怎么课上就语言贫乏呢?这其实关系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程改革推行之前,我们的不少课堂都是教师“填鸭灌输式”、“老师一言堂”,很少有学生的表达机会,偶尔的提问也就是让学生读读教材。新课程改革特别是我市推行活动单导学模式以来,这样的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由于长时间以来的惯性思维,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学生难以得到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一些教师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表达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佳,效率不高,又干脆回到了老路上。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上课前就要加强活动设计,预设好哪些地方需要学生充分探究、口头或书面展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能一开始学生表达时会有角度不对称、语言不连贯、声音比较小、阐述不充分等问题,但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学科组要打整体战,从七年级开始就要养成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关键的时候给我们惊喜。如在教学七年级课题《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时,活动设计时应将难点预设放在“在帮助他人时遇到讹人现象应该怎么办”,这样的设问具备探究和展示的价值,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言。学生在讨论和表达的过程中,帮助别人和保护自己这样的情感目标不经意间就在自己心中内化了,情感渗透目标也自然达成。

三、充分创设情境,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