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4:59:40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篇1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客观实证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反映了心理学从ill-being取向到well-being取向模式的转换,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运动具有重要影响与启迪,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积极心理学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趋势

“一石激起千重浪”,积极心理学一经引入我国,迅速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引起极大反响。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分析与思考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趋势呈以下三种:

(一)转折――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关注

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测量、积极干预,实现研究视野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关注”的转变,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这为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

1、转变价值取向,提高教育功效

曹新美,刘翔平的研究中认为消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乏化、教育形式的单调性和教育途径的单向性,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对立。其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心理健康的积极取向,陷入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而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挖掘教育的资源,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2、增强积极取向,拓展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增强了心理辅导的积极取向,强化了心理辅导者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拓展了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的积极价值。积极型心理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心理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打开了心理教育为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门,积极型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必定会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

(二)渗透――从理念导入到思想渗透

积极心理学不再只是“改良”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添加物”,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并开始从理论上探讨积极(型)心理教育的构建。

1、提出积极(型)心理教育定义

积极心理学为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人的积极心理因素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因此,积极心理因素也就成为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心理依据。进而王希永对积极心理教育做出定义,认为积极心理教育是指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掘积极的心理因素的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高度重视积极心理教育,使之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和重点。崔景贵也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导人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科学信念、目标构成、建构策略来构建积极型心理教育,并提出积极型心理教育的定义:即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

2、探索积极心理教育途径

在积极心理教育思想下,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认为积极的心理品质表现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心态、道德等诸方面。增加积极心理体验是培养积极品质的途径,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自助式教育。包括自助式心理探讨、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激励、自助式心理社团等。

(三)构建――从理论思考到模式探索

除了进行理论思考外,还有学者开始了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如孟万金教授便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认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以往诊断性和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和推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操作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开发心理潜能”为主要手段,以“多元智能”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学科渗透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方法上,注重团体自主训练和学生活动体验。在研究方式上。以教师行动研究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在评价方式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等其他评价方式为辅。

孟万金教授倡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借鉴和整合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①特点:一切从“积极”出发;②目标: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运用积极的方法论解决问题,用积极的思想和心理武装自己。根除消极心理滋生的土壤。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③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扬生命为主。从正面点播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用阳光雨露滋润心灵的健康成长;二是分享欢乐、传播幸福为主;三是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为主:四是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为主;五是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能优势为主;六是全员参与、突出主体内因为主;④以“提高学习效能”为突出效标。与各科教育紧密结合,学科渗透成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到目前为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全国已有三百多所学校(幼儿园)申请参加实验。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可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经从单纯的理论思考发展到理

论建构。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已不言而喻,而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与结合也已势不可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视野。

(一)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取向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反映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取向的转换。即从消极、变态的心理研究转移到积极品质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消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层面,而应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多从关注防治心理障碍与疾病来维护心理健康,忽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种情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意相悖离。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充满生气,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昂扬向上,热情洋溢。自由舒展,把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向高处。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体现在人的心力、人的潜能、人的德性三方面: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包括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健全人三方面;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主要表现为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三方面。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成长发展(包括心理疾患的矫正)的过程应该是不断促进人的心理积极的、良性的发展。指向幸福的追求,终极目标是导引人追求幸福,是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

教育必须保护学生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积极能力。自主地创造美好人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与价值。马斯洛指出:“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完善的人。”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造就与培养具有积极品质、美德以及幸福能力的完善的人。

(二)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技术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测量、评估以及相关的原因分析、对策的研究众多。但在心理健康评估中,使用的最多的量表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他还有Zung焦虑量表(SAS),生活事件调查量表等。严格说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而是反映心理负面、病态的倾向,用这些量表来刻画心理健康状况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批评。例如,在以大学生为样本的大多数研究中,大学生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得分都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如果据此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结论不免有失偏颇。实际上,在国外SCL-90只是作为“幸福感”的负面指标与评价工具来使用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展与应用正面指标,从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刻画与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为现代心理教育的评估、诊断、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其实,我国1997年就已经有人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和Kamman和Flett制定的情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景淑华、张积家。1997,),尝试将幸福感指标引入大学生研究中。

(三)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新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很多困惑。诸如: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操作?积极心理学为现代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内涵。

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行动,目标就是培养拥有积极人格,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积极,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状态,而是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直接肯定。对美好生活的感觉和衡量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将不断开拓新的教育视野。

三、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作用

(一)理论基础的创新

1、理论的变革

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理论来源和技术支持。什么样的理论决定什么样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导向”模式是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影响下形成的工作方式,究其实质是因其理基础的性质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是不同于以往心理学的积极理念,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的科学,其理论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积极的血液,从消极走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理论的创新。

2、理论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轰轰烈烈发展二十多年,但是,这二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在没有相对确定的理论基础的情形下倔强地成长着。它就如同一个流浪的小孩。一会敲敲精神分析的门、一会拍拍人本主义的窗,在行为主义家寄宿几天又在认知心理学家短暂做客。心理健康教育游走在各种理论之间,虽说亦可以集各家之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没有统一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家一个做法”,干预手段随实际工作者对各理论的掌握程度或喜好而定的现象。

积极心理学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技术。因此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创新还表现在理论的整合方面。

(二)教育思路的创新

1、构建积极品质,实现积极预防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积极心理学认为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美德正是战胜心理疾病的力量,通过发掘并专注于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预防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通过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采取方法增强这些积极品质从而实现积极预防。也就说心理学家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乐观的品质,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来预防抑郁和焦虑,而不是去一味地去修正缺陷。以此类推,如果我们希望处在高危情况下的青少年能都避免出现问题,有效的预防不是简单的去治疗,而是发掘并培养他们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品质。

2、使用积极指标,评价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家Diener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方

面,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负面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正面情绪、情感的增多,幸福感、生活满意感都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四条标准中有一条是“具有幸福感”。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正面指标,或者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正性维度,或者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内容。程灶火等认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研究是心理学传统目的的补充,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同时也为探讨心理障碍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可见,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幸福感是基于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评价而建立的指标,它是通过人们的心理状态、满意程度的测量而获得的,能深刻地反映心理素质的综合状态,是解释和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正面的、核心的、重要的指标,为全面反映心理健康水平开辟了途径。

(三)技术手段的创新

1、多种测量技术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正面指标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而作为正面评价指标之一的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已经形成以结构化问卷测量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的多样化测量体系,为全面、准确、深入揭示幸福的本质,评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提供着坚实的技术基础、技术支持。

积极心理学篇2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61-01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二、研究范围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三、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两个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是对已有心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多数心理学家把视角放已经产生的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从消极的角度解释它们。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里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利用优点克服困难,这也应了中国成语:扬长避短。克服缺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败,而发挥优点的过程却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然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学的作用,它只是帮助心理学界重新找回被遗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德。

(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博采众长,既有实证,也有继承和学习前人经验性的、过程定向的方法,很好的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积极心理学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对过去心理学的一种代替,而仅仅看作是对已有心理学的补充,因此它不会排斥利用已有的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服务。

积极心理学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同样的主题,但它提出了主要培养人的积极方面和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在东方文化里寻找契合点,充分肯定佛教里某些思想对人的意义,如冥想、瑜伽等。这种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让心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它的深入人心而变得更丰富多彩。

积极心理学篇3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51-0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运用心理学领域内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研究我们所具有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正面心理学内容的思潮。这种思潮主要是对人类心理机能中较为理想的内容部分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希望发现能够使我们更好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因素,并且利用这些积极的因素能够促进人类及社会更好地发展与进步,可以简单理解为“如何去追寻幸福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战后,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居统辖地位。对于心理学而言,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等。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心态也在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荡的社会政治局面之下,社会科学以及心理学主要研究任务是帮助人们治愈创伤;当社会处于和平时期时,人们更加追求的是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使生活更加美好。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心理学家们提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当美好的事物占据了你的生活时,所有的不幸与烦恼就会远离。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中,应以我们所具有的潜在并有建设性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为出发点,倡导用积极的态度对心理现象做出全新的科学诠释,从而激发出我们自身内在的力量与良好品质,同时运用这些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获得良好的生活品质。

(一)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

消极心理学关注的只是部分存在问题的人,而对于这些问题也只是“医治”,并没有治本。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去除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帮助人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方面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比过去拥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教育,但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却大大增加了,而且心理疾病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心理学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有质量地生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使问题根本不存在。

(二)正面取向的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不同,提倡研究对象为平均水平的普通人,以肯定的方式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等心理品质。希望培养或加强我们所具有的较为积极的正面力量,从而使我们能够真正成为健康的,并能够幸福地生活着的人。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是人类所固有的内在力量。同时积极心理学也并不回避关于人类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正面的方向对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界定与研究,更加关注人类正面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全面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方面兼顾到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到了个体的心理层面,同时也关注到了群体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内容。积极心理学强调内因与外因在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方面的共同作用。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如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同时还有关于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

(四)延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仍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主流心理学中的多数研究方法与手段都适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同时积极心理学还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结合使用。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出现消极心理的人群日益增多,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向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架构,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心理因素层面。为当前主流心理学的内容与形式提供了有力的补充。它为心理学研究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更加正面积极地看待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必将推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向前进一步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人们能够更加幸福快乐地生活着,这是积极心理学赋于心理学研究新的动力所在。积极心理学可以教会人们如何在激烈的社会中从容追寻到幸福的生活,是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科学。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篇4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23-04

近几年来,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与仅仅关注减少冒险与问题相反,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在青少年身上培育并增进一些能对他们的发展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长远的、积极的影响的品质。如在俄勒冈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百年老校以及其他美国的中小学校,教师以及父母都在关注合作的方式,以便为青少年提供一种积极的观点,指引他们走向安全与成功。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都进行了新的阐释,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发展性的有利因素(Assets)框架

1998年以来,美国发生了几起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社会各界开始集中关注学校的暴力现象,并广泛探讨如何来终止这些可怕的悲剧,其中如何打造一个安全与成功的校园成为研究的关注点。为打造一个安全与成功的校园,在美国教育、心理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探究一些关注青少年积极品质发展的模型。其中一个模型是由明尼苏达州的米尼亚波尼斯研究所――一个独立的、非赢利的、无派别的机构――研发的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框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持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框架(见24页表)确定了40个儿童与青少年成为一个健康、负责任以及有爱心的个体所需要的关键因素。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是“所有儿童与青少年走向成功所必需的积极‘建构模块’(如关系、经验、价值观、态度以及特性)。发展性指的是这些模块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因素指的是这些模块是积极的、为青少年提供力量的。”

根据Starkman等人(1999年)的观点,40个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的与内部的。外部的有利因素关注青少年从他们生活当中的人与组织中获得积极经历,为青少年提供:(1)支持,(2)认同,(3)边界与期望,(4)建设性地利用时间。内部因素关注明智的判断、有责任的选择以及真诚的同情,分为:(1)喜欢学习,(2)积极的价值观,(3)社会能力,(4)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这些组群被认为是帮助青少年更加安全、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的有利因素。

为了发展强有力的外部有利因素,青少年需要获得以下经历:

A.支持,是一种来自父母的爱及来自其他人(如朋友、邻居、教师等)的尊重与关心的形式。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提供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家庭生活、社会联系及组织经历。

B.认同,是来自社区的尊重与认同。青少年需要有机会为他人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C.边界与期望,指的是告之对青少年的期望,以及他们的行动与行为是否在边界内或在边界外。

D.建设性利用时间,指的是通过创造性活动(如艺术与音乐)、体育活动(包括运动)、青少年活动项目、参与聚会、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有效时间等为青少年提供的发展机会。

为了发展强有力的内部有利因素,青少年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E.喜欢学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致力于自身提高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F.积极的价值观,包括诸如诚实、真诚以及责任心等信念与性格特性。这些特性将有助于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并指引他们的人生选择。

G.社会能力,指的是对他人的态度与方式,将帮助青少年作出积极的选择,建立友谊,对他人显示容忍与尊重。

H.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对自我力量、目标与价值观的强烈感知,这种观念使得他们有别于他人。

研究发现,具有更多的有利因素除了能保护青少年免于消极的行为外,也增加了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态度与行为的机会。那些具有最多有利因素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形成如助人及获得成功等积极的行为与品质,更有可能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价值更加多元,能够保持健康,并且不会过分自满。(Scales,Leffert,1999)

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在校内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

基于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所提供的强有力的、积极的影响,最近20年以来,美国中小学开始在学校管理以及学校心理学中运用多种策略来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通过建立并增进外部的与内部的有利因素,在学生身上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并帮助学生在学校中取得成功。

(一)增进并关注外部有利因素

目前,美国一些中小学已成功地在校园内运用一些策略增进外部有利因素的发展,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社会环境――一个增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并促进他们安全与成功的环境。

1.支持:支持的策略在于通过增进校园文化与氛围并提供培训或有组织的项目,提高父母或其他成人在学生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学校里能体验到支持。

一是增进校园文化与氛围,确保学校文化与学校氛围对所有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推动力,通过教师的行动让学生建立起在学校里的安全与成功的感觉。

二是父母及其他成人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支持。最常见的参与形式是作为志愿者参与父母组织,诸如“父母―教师联合会”及有关的辅助协会。

三是提供父母训练课程或工作坊,使父母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支持。目前已开展的一个帮助父母预防子女步入困境的训练是“第二步父母项目”(The Second Step Parent Program),该项目是一个有效的发展社会技能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

2.认同:认同的策略在于让青少年在参与社区或学校的活动中获得一种尊重、认可与价值感。

(1)让青少年感到社区成年人的支持、尊重及认可。通过社区成员向当地学校提供时间或资金资源,包括社区成员赞助球队或活动,并参与年轻人的项目(如运动、音乐会、球赛等),以及通过贡献社区成员的时间或才干支持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设施及教育性或创造性的项目,来展示他们对青少年的关心。

(2)让青少年相信他们是作为资源而不是作为资源的利用者。为增进青少年的价值感,美国中小学往往将青少年视为资源,让他们在学校及社区里被赋予有用的地位,或在重要活动中公开发言并承担一定的角色,允许并鼓励青少年在对于他们而言的重要的主题活动中扮演领导者及倡议人的角色。

目前,美国许多高中将学生承担一定的社区服务作为一个基本的毕业条件。许多大学在授予学位时也会考虑社区服务,甚至小学生也被鼓励做些事情或帮助他人。这些社区服务有助于青少年发展积极的价值观、坚强的性格以及超越自我的承诺。

3.边界与期望:边界与期望即父母与学校对青少年的行为有明确的边界,并且有高期望。

学校作为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设置界限,并且在青少年偏离界限时提供及时反馈的重要合作者,将为父母应对子女的行为偏差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学校会及时告之父母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的成绩,给父母一个表扬子女成功的好机会。此外,美国中小学通过建立全校性的行为计划(如有效行为支持项目),并通过活动教学告之学生所期望的行为规范,通过明确的规则与结果建立边界。学校将对违反这些期望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公正的处理,同时对那些遵循这些期望并有助于建立安全、平静的学习环境的行为提供及时的、积极的反馈。

为提高学生对自身的期望,父母与学校将向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对青少年内在的美德和能力抱有高期望与信念。如在校内,通过“最棒小伙子运动”,通过横幅、生日卡、授予证书,甚至是校歌等形式向小伙子传递一种积极的信息:“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从而使得青少年努力做好。

4.创造性地利用时间:创造性地利用时间就是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有创造性活动的社团,以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时间,远离麻烦。同样,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模型也会引导青少年在艺术、体育或服务团体中创造性地利用时间。

为向青少年提供个性化课程与校外的实践活动,美国学校与社区机构广泛合作,为培育青少年生活中的创造性与艺术性空间提供机会,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发展青少年的兴趣与潜能。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开始为青少年提供放学后或暑期项目。这些项目既包括学术性的,也包括娱乐性的活动,如提高阅读能力小作家俱乐部、数学家俱乐部等。

外部的有利因素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必要的,但仅仅只是一部分――一个提供外部支持的部分,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还应增进形成内心图式以及促进道德品性的内部有利因素的发展。

(二)建立并增进内部有利因素

内部的有利因素是指那些被视为“内在罗盘”的、能指引青少年作出明智的判断、负责任的选择以及对他人显示真诚的关心与关注的品性。这些品性可以分为:乐于学习、积极的价值观、社会能力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1.乐于学习。为了使学生乐于学习,美国的学校往往会设置较高的但又可以达到的成绩期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业支持,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对于那些努力取得成功的学生,学校将通过诸如课后家庭作业俱乐部、阅读发展项目以及年长学生或成人指导者等项目,创造一个“学业保障网”,为学生的成功提供保障。

2.积极的价值观。在一连串的校园枪击事件之后,美国中小学开始关注培育学生积极的价值观与良好的个性,一些学校发起“草根运动”来促进个性的发展。

在俄勒岗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中心小学,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开始尝试领导全校性的性格运动。他们确定了36种常见的性格特征以及每一种性格的儿童用语,并制作英语与西班牙语的张贴画,挂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每天在校内的通讯网络中宣讲每周一个的性格单词及其确切含义。教师与学生讨论这些性格特征,以及怎样在学校里运用这些性格特征。同时,教师观察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如何运用性格特征,并且在学校每月的颁奖大会上通过向学生颁发奖状的方式来认可学生的性格表现。

3.社会能力。美国中小学非常关注学生以下几方面社会能力的发展:交往能力,文化能力,抵制技能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能力。

一是通过班会或者晨会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班会或者晨会对于在班级内建立一种社区的感觉、对于在班级成员之间教授社会技能、对于解决班级成员间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策划班级事件而言,是一种自然与有效的方式。

二是通过学校文化发展学生的文化能力。一些学校将他们的学校建筑以及场地建设成“无种族”、“无歧视”或者“无烦扰”的区域,通过一些如何在学校中对待不同背景学生的宣言或者标语的张贴与复述,最终被整合进学校文化之中。

三是通过抵制教育项目发展学生的抵制技能,即抵制消极同伴压力以及危险情境的能力。那些希望发展学生对消极影响抵制能力的学校通常会采用一个抵制教育项目,诸如DARE(药物滥用抵制教育)项目,帮助学生发展拒绝药物与暴力的知识与技能。

四是通过和平计划让学生学会和平冲突的解决技巧。在俄勒岗的斯普林菲尔德、科罗拉多等地学生自发开展了一个和平计划,在地方学校之间形成了一个和平同盟,通过网站向远近的学校传播和平的信息,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和平冲突的解决技巧。

4.积极的自我认同。积极的自我认同就是让青少年能将他们自己视为积极的个体――认为他们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扮演有用的角色。

学校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俄勒岗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中心学校持续进行的“棒小孩”运动,以许多方式并在许多场合提醒学生“他们是地球上最棒的小孩之一”。通过悬挂在高处的旗帜、校园通讯网内的宣讲以及与学生的坐谈,使这一观念得以增强。

三、评论与建议

研究已经证明:青少年经历更多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更有可能形成如助人及获得成功等积极的行为与品质;经历更少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则他们更有可能形成诸如酗酒、吸毒、及暴力等危险。发展性的有利因素能有效提高学业成就并提供一个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安全的与健康的环境,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个强有力的、积极的影响,减少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率,并增进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与积极的心理品质。

因此,在学校内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需要密切关注发展性的有利因素的培育,建立并增进外部与内部的有利因素。当然,要在校内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领导者、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学家以及家庭的共同参与,他们的领导地位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以及学校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

美国中小学对增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成功的关注与实践,及其所折射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的转型,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功

美国中小学将心理健康视为学生学业与人生成功的基础与关键,并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保证学生学业与人生的成功。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上是以成功为导向的,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在力量的增加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关注为学生的成功提供恰当的指引,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成功。

与此相应,虽然我国教育部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现象,较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以及对学生成功的指引。这种问题导向为主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工作范围,并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我们认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目标定位上突出对成功的关注: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学生的成功与幸福,并为他们的成功与幸福提供指引,从而让令人“敬而远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一种增进个体成功与幸福的工作。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应更多关注“加法”策略

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近几年来美国中小学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产生了一些变化:不仅仅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开始关注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目前,在美国中小学,大多数的学校心理学家更多地是从事“加法”式的心理工作,即营造一种安全与成功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为学生的成功提供准备技能,促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成功,而不是较多地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更多地倚重“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与干预,较多地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固然可以帮助部分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由于过多地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忽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其结果实际上是将大部分的学生排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之外,其效果也令人怀疑。

我们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调整目标定位的同时,实现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关注面向部分学生的“减法”策略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面向全体学生的“加法”策略,也就是为全体学生的成功提供准备技能,为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提供最大的可能。

注释及参考文献:

[1]Hill M.Walker,Mark R.Shinn.Structuring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s to Achieve Integrated 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 Prevention Goals for Safe and Effective Schools[A].Mark R.Shinn,Hill M.Walker,Gary Stoner.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 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2006.1-21.

[2][3]Stan Paine and Cathy Kennedy Paine.Promoting Safety and Success in School by Developing Student’s Stengths[A]. Mark R.Shinn, Hill M.Walker, Gary Stoner .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2006.89-112.

[4][5] [6]Stan Paine and Cathy Kennedy Paine.Promoting Safety and Success in School by Developing Student’s Stengths[A].Mark R.Shinn,Hill M.Walker,Gary Stoner .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2006.89-112.

积极心理学篇5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也逐渐进入老龄化。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积极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老龄政策的发展核心,并受政治议程与老龄研究的影响[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老年人在社会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使其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

1积极老龄化的概念

1.1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

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国际社会舆论依次提出了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概念。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认为外在因素只起中性作用甚至于抵消内在老龄化进程的作用,使老年人的各方面功能没有下降或只有很少下降,从而使老年人继续保持中年人的活动和价值观[3]。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产性老龄化”的概念,认为老年人仍然能够从事一些适应性活动,其人力资本的生产性参与十分必要[4]。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强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强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提出的它是“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等概念的综合版和升级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积极老龄化”,其观点基于对老年人权利的承认,以及《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从“需求”转为“权利”,老年人不再是社会负担。

1.2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2000年4月在第二届老龄会上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作为政策框架,以《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为指导。其内涵纳入大会“政治宣言”,这是为了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内涵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其含义更广泛、全面,要认识到健康、照料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老年个体和群体,帮助老年人保持独立和积极性,促进健康,即健康+活力。“积极”是指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而不仅指身体和活动能力或参加体力劳动的能力。退休老年人、甚至患病或残疾老人仍能为其家庭、社区、国家做积极贡献。积极老龄化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老年人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002年举办的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将其写进了《政治宣言》[6]。“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健康”是指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后,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7]。“参与”是指老年人要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7、8]。“保障”是指从社会公正的角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监管评估保障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经济保障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生活照料需要等[9、10]。

“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老龄观,把战略规划重点从“以需求为基础”(倾向于假定老年人是被动目标)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变老时,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机会、待遇平等的权利,以及他们的责任)[11]。

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作用

2.1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意义

2.1.1积极心理学概念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树立起了积极心理学的大旗,扭转了之前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消极面的研究取向,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实现自我、生活幸福、性格完善、和谐发展的道路,使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充实、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12,13]。积极心理学认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创造和积极给予,从而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最终帮助人们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过上更快乐、更健康、更积极、更有价值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14]。

Kennon M. Sheldon和Laura 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2.1.2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3积极心理学在积极老龄化中的作用

面对全球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指出的“积极老龄化”已成为老龄观的一个革命性变革,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15]。“积极老龄化”认可老年人有机会均等参与和处理生活各方面的权利,鼓励和提倡老年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参与社会发展,从而体现老人的自我价值。

3.1积极心理学与老年人身体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中年以后机体开始衰老,机体的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逐渐退化,不可避免的出现生理机能的老化,但如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人际关系和谐,善于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则老化现象会大大降低,并表现出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的积极精神面貌。只有身心健康而长寿的老年人,才能在人生旅途最后阶段――晚年生活中活得开心、给自己生活带来乐趣,真正做到欢度幸福的晚年。

3.2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心理活动正常范围和标准,以及如何调节心理活动,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等内容。21世纪养生保健的主旋律是心理养生,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应明确养生必须先养心,要注重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16]。

积极心理学对于老年人心理养生至关重要,关系到老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养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模型,由积极认知、积极行为、积极情绪三个维度所构成[17]。广泛的普及积极心理学对老年人心理养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积极老龄化的推广普及提供保障。

积极心理学篇6

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繁荣昌盛的和平时期,这个社会的文化就会特别关注人的创造性、幸福等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反之,社会关注积极品质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本身的繁荣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和影响。心理学自取得独立以来,肩负三大使命,由于二战特殊的时代背景,致使心理学变成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类存在问题的科学,心理学工作者把精力集中于心理问题的评估和矫正上,这种心理学被称为病理心理学或者消极心理学。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修复问题,却忘记了心理学另外两大任务: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心理学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兴起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一些不良事件、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为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及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寄希望于去掉问题之后就可以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幸福、快乐和繁荣。消极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个健康的人、生活幸福的人,去掉心理问题或行为上的问题也不一定就能自然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在消极心理学视野里,不存在利他、同情、美德等,有的只是错觉、幻觉、非理性、自私自利等字眼。在消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社会动机是真实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积极的社会动机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人类偶然为之的。这种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了心理学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比如,两百年前,边沁提出的享受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以致一些当地人唾弃利他、宽容、感恩、希望、乐观等人性的高级品质和高级需要。当然,这也和积极心理的似本能性并不对应特殊的行为模式有关,如满意和幸福就没有特殊的行为模式,人们不容易认为它们是人类本身具有的心理品质。人们被经验蒙蔽,更倾向于认为享受、竞争、贪婪、嫉妒、焦虑、抱怨才是真实的情绪和真实的人性,“我多你少”、“我赢你输”的短缺经济学的马太效应才是生命的真谛,反而认为那些积极品质仅仅是些理想主义的传说或者道德说教者的杜撰。人们不知,那些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并未使人远离动物本性多远,物欲横流的生活无异于醉生梦死,跟着感觉走并不会产生真正的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使人幸福的心理学,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彼岸。

当我们从消极心理学的角度把一个人评价为少焦虑或无焦虑、少恐惧或无恐惧时,这个人就是心理健康的。可实际上,免于心理疾病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基本条件。一个少有消极情绪的人是否积极地热爱生活、是否有效地开发了个人潜能、是否活得精彩,不得而知。在心理健康评价视野中,孤僻、脆弱、妄想、忧郁、攻击性等成为主要关注的内容。然而大千世界,众多文化,不同国度,生活着许多情绪积极、内心快乐的人,他们体验着病人难以体验的幸福,每天都充实而有意义地生活着。心理学就应该研究这些超级健康的人、内心充满积极性的人。其实,从相反的角度说,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心理健康的人和最积极的人,就不能理解心理病态。从消极心理学的实践来看,我们已经证明:依靠修正问题的消极心理学不能为人类谋取幸福。

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解,并不是说在积极心理学家眼里人类只有美好品质,也不是说积极心理学家不研究心理问题和疾病,只是积极心理学有自己的见解。

积极心理学强调预防心理疾病用于治疗,预防的大部分任务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挖掘和培养积极品质。预防与治疗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的是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相信人性中一定有抵抗阻碍的倾向和潜能,成长的潜能一定会战胜不健康的因素,并相信人面对挫折和障碍,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和康复功能。用自我康复的功能战胜疾病因素的影响,减少障碍因素的危害。

预防的心理基础在于强调人性本来具有的抵抗疾病的因素,它不是我们从外部注入的力量,预防的力量在于动员人本身的力量。一个接近吸烟者的青少年,自身内部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个正确的处理与朋友交往的尺度的罗盘,一个不想吸烟的健全的是非判断。预防只是帮助他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积极潜能和巨大的强项,领悟到原来就有的抗拒诱惑的力量,领悟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把握未来、选择正确生活方式的人,是他自己选择了远离吸烟,而不是心理医生改变了他,是他不接近吸烟的人。再如一个具有精神分裂倾向的人,他自身内部也具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这种经验原来就存在,只是一个人有病时,这些经验被遮住了,由外显的变成潜在的。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挖掘这种积极的经验,将之放大,加以利用。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有本质的不同,心理与心态具有整体性,当我们被积极心理所主导时,心理疾病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当我们被消极心理吞噬时,要调整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关注积极心理,拥有积极乐观、快乐的心是很重要的。

积极的心理品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积极的心理品质在适应过程中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它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扩大注意范围,使人主动卷入环境,乐观而有效地探索环境中的任何事。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则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见”,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积极的心理品质还可以扩大人的思考和行动的范围,使人更加有创意和灵活性,愿意接纳新经验。伴随积极情绪的认知,产生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积极心理品质还可以建立持久的个人资源,使人长寿和有力量。消极的症状和情绪使人逃避现实,具有悲观的偏见,缩小注意力,使人僵化。

评价和看待人时,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临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人格心理等)都应该引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范式,运用和应用积极心理治疗方法,注重人性积极的一面,把握个体在成长潜能的长处和优势,把这些优势转变成使人适应环境和创造幸福的最佳力量。

三、结语

现代社会,人类不仅为了简单地活着,而是为了有意义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幸福地活着。人与人、人与万物是靠各自积极组成社会的。人只有积极地对待世界万物,社会才能和睦相处而安宁,人类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心理学只有提倡并践行研究人类积极品质才能满足人类社会对幸福生活的需要,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彼岸。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篇7

积极情绪;人格;幸福感;创造力;心理韧性;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8402

积极心理学现已成为一个呼声渐高的研究领域,自积极心理学问世以来,学者们对积极情绪的研究就投入了极大地热情。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也称为正性情绪,是一种积极的、正性的情绪。Fredrickson在他的“积极情绪的拓展-建设理论”中提出,积极情绪是个人对有意义事情的特有即刻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孟昭兰(1989)则指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情绪作为一种正性情绪,在健康、人格培养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梳理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1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健康人格必不可少的方面,积极情绪被认为与人格有密切关系。健全人格指人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指明了人的成长方向,可作为普通人榜样的人格。积极情绪有助于人格特质的培养,健全个体人格,使个体增强自信、自尊及勇敢面对困境等。Laura发现,积极情绪对生活意义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如果个体的情绪状态不积极,对生活缺乏追求,导致精神不佳,就很难说培养健全人格了。也有研究认为神经质和外向性与积极情绪有关联。Charles等23年的纵向研究考查了外向性与神经质对情绪最初水平和情绪改变模式的影响,高水平的外向性与较高的积极情绪的稳定性有关,高神经质分数使消极情绪随年龄下降的趋势变慢。也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通过积极的归因方式影响人格,具有积极归因的个体,在遇到琐事时更倾向于正确与客观的看待事情,更能得到社会支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积极地行动面对。而积极的行动和积极健康的观念也促进了稳定、持久的人格的形成。

情绪多成分系统使研究者不能仅从一个侧面研究情绪过程,也不能使用一种测量方法就概括情绪的科学规律。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情绪的不同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结果。因此,对积极情绪与健全人格之间的关系的实证探究还不够丰富,这在以后的研究中是一个重点。

2积极情绪与幸福感

在一种好的心境中感到乐观,对个人的生活感到满意,体验幸福和愉快,这种好的心境,多数情况下是在积极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是获得幸福感的可靠途径,积极情绪体验本身就属于幸福感。Stalikas等认为,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通过干预促进积极情绪体验,对幸福感、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得分均有显著影响,能改善体现病态心理特征的SCL-90因子症状,促进幸福感的提高和积极应对方式的改善。反复体验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个体心理弹性和提高社会关系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主观幸福感。王永在大学生被试的书写表达实验中也发现,持续4周的每日一次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改善压力应对方式,在短期有显著效果,也有5个月以上的长期效果。但强烈的积极情绪对长久的幸福并没有很大作用。体验强烈愉悦情绪的人,同时也较易体验强烈不愉快情绪。事实上,幸福者报告在大多数时间里愉快情感都是中等而适度的,最幸福的人强烈的积极情感状态也不多见。Diener认为,如果个体追求长时间的激越与狂喜,那么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恋爱中更容易遭受挫折,更糟是,他们可能不断转换职业、变换人际关系以追求持续不断的强烈的愉快体验。

3积极情绪与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发现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完成创造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情绪对创造力存在较大影响,但其影响模式较为复杂,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研究结果。Sehuldberg(2000-2001)发现沮丧症状会降低创造力。也有研究发现适度的沮丧可以提高发散思维测验上的得分并提高创造力。Paul和Nathan(2010)的研究却发现沮丧与创造力之间并无显著相关,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都可以提高创造力,但两者影响模式不相同。但诸多研究证实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力。Madja等发现,对于企业员工来说,积极情绪可以增加员工对创造性工作的支持,提高其工作绩效。Isen等发现,实验干预所诱发的积极情绪能在执行概念分类任务时使被试产生更多的概念类别;个体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能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加全面地进行决策。潘仲君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处于积极的原始情绪状态下,那么持久性、原创性、流畅性、灵活性、积极观点数等方面就有更好的表现。另外,胡卫平发现学生提出创造性科学问题的能力明显地受到高兴等积极情绪的影响。胡卫平认为“正情绪尤其是高兴情绪状态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Isen(2000)认为积极情绪可以使系统的和精细的加工简单化,并使决策更加有效、全面。但关于积极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仍需要以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支撑。

4积极情绪与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当个体面对逆境、严重压力或创伤性生活事件等危险因素需要克服时才发挥作用的心理特质。积极情绪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积极情绪是高心理韧性的源泉。有学者提出,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是心理资本的两个相互独立成分(Avey & Palmer,2010),在逆境或压力条件下,积极情绪在心理韧性对压力适应或幸福感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中介效应(崔丽霞,2011)。也有研究指出,积极情绪是心理韧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Ong,Bergeman,& Chow,2010),经常体验积极情绪可以增强心理韧性(王振宏,吕薇,杜娟,王克静,2011),提高个体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王振宏等,2011),同时防止个体面对压力时心理生理恢复的延缓(Ong et al.2006)。崔丽霞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在压力适应中有重要作用,高心理韧性个体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随着积极心理学对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的研究开展,这一点在过去的研究中也被多次发现。高心理韧性个体的特质之一就是自身能够运用积极情绪面对问题,积极情绪可以帮助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建立面对创伤时所需要的心理资源,促进个体适应。

5积极情绪与健康

长期的积极情绪体验会增加个体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现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在一定范围上对身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首先,积极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康复。Ekman(1992)对患有乳腺癌的女性的团体干预发现,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率。阎秀梅发现,对中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负性情绪,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其次,积极情绪能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风险。Marsland等(2006)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得分高的被试存在着更高水平的乙肝病毒抗体反应,即积极情绪得分高的被试更不容易感染乙肝。积极情绪通过增强个体免疫能力进而降低个体易感染性,情绪对生理健康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笑就是一种积极情绪的表达,可使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改善,提高对疾病的抵御,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当然,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也有促进作用。积极情绪可以降低个体心理疾病的易感性,更好的应对负性或压力事件。积极情绪对于心理疾病也有调节作用,它对抑郁有保护和缓解的作用。Wichers(2007)研究显示积极情绪有利于缓解遗传的抑郁倾向;积极情绪作为一种心理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可以降低个体心理疾病水平与风险(Taber,2007)。除此之外,积极情绪促进个体更快地适应外部环境,增加个体的人际资源,促进社会交往,有助于个体更好的应对生活事件。

6总结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积极情绪不仅在上述五方面有积极影响作用,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个体产生影响。积极情绪与很多因素的关系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也说明积极心理学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积极情绪可以扩展思考-行动的范围,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增强记忆效果,促进创造力产生,从而培养个体的积极态度,更好的学习生活。积极情绪更多地是发现人性的闪光点,以此来完善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为个体的美好生活做贡献。目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对积极情绪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Fredrickson B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 Psychol,2001,56(3):218226.

积极心理学篇8

塞利格曼当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的某一天,他的女儿看到自己5岁大的女儿尼奇(即塞利格曼的外孙女)将种子抛向天空,手舞足蹈地假装在播种。老塞正想制止孙女,女儿却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老塞问想谈什么?女儿说:“爸爸,你还记得我5岁生日吗?我从3岁到5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当我长到5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故事讲完了,你或许会问:“重大发现呢?”重大发现就在故事里,那就是传统的心理学总在找病因呀治疗呀,这太消极了,新的心理学应该将目光转移到正常人那里,帮助他们找到幸福、获得满意。

就这样,“积极心理学”诞生了,没有重大学术成果,但有个好的目标。康普顿在其著作《积极心理学入门》中这样说道:“积极心理学家要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

你或许会惊讶,仅有一个好的目标就能让积极心理学如此流行吗?这有什么奇怪的,乐嘉不是成了中国最卖座的心理学家嘛!流行不流行,那要看营销技巧是否高超。

首先要有大牛们的强烈倡导。1998年1月初,塞里格曼邀请当代心理学家中的大牛如西卡森特米哈伊、弗勒等到艾库玛尔共商积极心理学大计,讨论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按照研究内容制定了负责人。

有了心理学权威,尤其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极力倡导,其中一个明显的结果是心理学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由于能够左右研究经费划拨的人青睐积极心理学,那么焦急期盼获得研究经费支持的心理学家们自然面向“积极”。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趋。

一门学科的建立未曾经历基层心理学研究者长时期的摸索并产生显著的学术成果,而是始于自上而下的谋划和推广,想必是个新鲜事。海尔德将这种通过话语权推广积极心理学的现象称为“专制的积极态度”。

许诺了什么?

积极心理学的许诺迎合了大众需求。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对大众的许诺是什么?是愉快的生活、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这么好的东西,谁会拒绝?没有人。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愉快的、好的和有意义的呢?这是一片自由地带,每个人可以依照个体生活经验给出不同的定义,本·拉登也可以。被誉为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的史蒂芬·巴雷特曾这样描述虚假医药销售者,“当你恐惧时,他们给你安慰;当你期盼时,他们给你希望。”从迎合大众心理需求的角度看,积极心理学和虚假医药没有清晰的界限。

最后,积极心理学迎合了心理学家消除偏见的希望。一直以来,人们对心理学家职业形象的理解受大众传媒的深远影响。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心理学家具有看穿别人内心的能力,被人看穿内心世界会让人不安;另外,心理学家被视为心理疾病高发人群,其原因被误认为是长期接触精神病患而导致。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但这些现实存在的偏见,成为心理学家不得不承受的压力。为了给大众留下一个好印象,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为“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是一个令心理学家们向往的美丽新世界。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心理学家聚集在某个场合探讨某个课题,突然有一个心理学家声称他研究的心理学是积极的,而其他人的研究是消极的。当其他人带着惊异的目光要求提供原因时,这位积极心理学家答道:“你们只知道治心理疾病,所以是不积极的;你们就知道关注精神病人,而不关心大多数普通人,所以是不积极的。”

如果此事真的发生,我想现场一定会顿时变得喧嚣不堪。因为那位积极心理学家的回答无法令人信服。比如,会有其他人追问:“治病怎么不积极了?”“正常人那么多,心理学家那么少,关心得过来吗?”“都去关心正常人,谁还关心精神病人的福利?”……遗憾的是,这些不专业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积极心理学家们专业的解答。

仅举一例。积极心理学家们为了证明积极的好处,常会提到一项叫做“再多60秒”的研究。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发现人们记忆中的疼痛程度总是和痛苦最后阶段的体验有关。比如病人要接受结肠镜检查,在检查的最后让结肠镜静止地在结肠里多呆上60秒,那么病人事后对结肠镜检查的疼痛记忆就会更加愉快了(more pleasant)。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吗?缓解疼痛等于更加愉快吗?缓解疼痛能代替疾病治疗成为医生的焦点吗?况且,缓解疼痛本身就是医生们本来就做的事,现在提出来,没有一点新鲜感。

是科学吗?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归纳为“美德假说”,而幸福是核心概念。塞利格曼认为“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基本力量的辨别和培育,并在日常工作、恋爱、运动和抚养子女方面使用这些力量”。为了让幸福的概念更易被人理解,塞利格曼将其一分为三,分别是:快乐的生活、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积极心理学是不是科学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实证和逻辑两个方面考察。

冯特之于科学心理学,克勒之于格式塔心理学,华生之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桑代克之于学习心理学,奥尔波特等之于社会心理学……这些学科的建立无不以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为发端,各自产生了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但是,积极心理学至今未获得任何开创性的成果。尤其是长时期的纵向研究成果,更是几近于无。

如果实证对理论的支撑脆弱不堪,要是再考察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可证伪性,就是多此一举。

在逻辑方面,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

从外部来说,既然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那么它就必须有力地证明已有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并有替而代之的能量。既然强调目前的心理学偏重于疾病和治疗的倾向是消极的,那么积极心理学就应该明确指出这种倾向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后果。如果能证实消极后果的严重性,就应该进一步提出更优越的替代方案。只可惜,既然仍然是既然,如果仍然是如果,并未因积极心理学的流行而发生改变。更加令人不解的是,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用积极的方式治疗心理疾病这样一个妥协式的理念,表明积极心理学家自信心已经严重受挫。

在积极心理学的内部逻辑上,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如何解释消极情绪产生积极结果的现象。拉扎鲁斯是研究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当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消极的情绪往往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这表明,积极心理学并非灵丹妙药。那么积极心理学理论有效的边界和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答。

另一方面,由于积极心理学某些核心概念界定模糊,导致在解释现实事件时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例如,本·拉登的生活是愉快的、好的、有意义的吗?从总体上来说,积极、乐观、幸福、愉快、好的、有意义的等等概念大部分处于开放状态,任何人都可以依照个体经验和所处文化特征给出不同定义,并且彼此之间还不会相互驳倒。

积极心理学篇9

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篇10

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篇11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 世纪60 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 世纪60 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 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 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 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 CSV标准(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tues:A handbookand 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心理学篇12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 世纪60 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 世纪60 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 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 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 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 CSV标准(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tues:A handbookand 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⑴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

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 年时仅有20 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Srivastava A. , Locke E.A& Bartol K.M,2001)。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 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Lyubomirsky 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 和Emmions 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 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水平。

⑶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Peterson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大量对如患有爱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病人的研究表明,那些始终保持乐观的人活得更长久一些。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当然, 乐观有时会产生“ 乐观的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SandraS.,2001)。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 a n d r a L .Schneider 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Sandra J.Optimism,2000)。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hi138\Com]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的基础上将积极人格特征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一是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因素及其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inberg 和Lubert 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多种资源构成。他的理论对人类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观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的个体特征,创造性思维加工过程与创造性环境。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以及创造性生理激活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考)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测被激活(Carlsson I.,WendtP.E.&Risberg J.,2000)

3.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 Bacon 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确实,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当被调查问及:“你拥有多少亲密朋友(不包括家庭成员)?”报告中有26%的人少于5个朋友,38%人有5 个以上的朋友,并说他们感到“很快乐”(David G.,2000)。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取向之一,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合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是实验、测量等,积极心理学需突破现有研究方法,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手段。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仍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类心理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其研究结果不能被实践证实,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某些方面积极心理学仍不能对幸福感作出完美解释。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然而中国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人士在其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经常要自己去做一些烦琐的、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所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积极心理学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能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 ,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 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 happiness 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四、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羽毛渐丰,终于与消极心理学分庭抗礼,成为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在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 Kahneman 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和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更有待开拓。

第二,研究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定向(self-directed)、适应(adaptive entities)、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

第三,研究方向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构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第四,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基因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五、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2] 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 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4] 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 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 魏艳丽,吴荣先.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