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金融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5:02:54

英文金融论文

英文金融论文篇1

【金融危机论文作者中文名】张静;

英文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崩溃;资本流动;危机预期;汇率制度;

【金融危机论文英文关键词】FinancialCrisis;Collapse;CapitalFloating;PsychologicalExpectationsforCrisis;SystemofExchangeRate;

【论文中文摘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对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能采取全盘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是应当认真研究其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尽量防范并消除其消极影响。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中国家陆续开始推行结构性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和宏观经济稳定计划,以试图打破传统体制的僵化,并保持国内通货的稳定。但所有的这些尝试都未曾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绩效、国际收支状况与国际外部经济环境之间表现出日趋复杂的关系,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地区性的危机通过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传递迅速向全球扩散,给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人们不禁要问:金融危机因何产生?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透彻地进行金融危机的因素分析---资本流动自由化的利弊、待机而动的国际投机资本、经济基础的衰败、国内居民对危机的心理预期。接着将分析和叙述的方法相结合,着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英镑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发生过的金融危机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从案例中归纳总结出结论:危机最初表现为固定汇率的瓦解,而后呈现出外汇市场、银行、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出现崩溃的复杂症状。最后根据前...

英文金融论文篇2

[1]赵辉.草根金融时代下的网络借贷之路[J].报林,2009,9:025.

[2]王艳,陈小辉,邢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24):46-47.

[3]张立杰.规范发展网络借贷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金融,2010(011):28-30.

[4]丁婕,古永红,陈冬宇.交易信任,心理感知与出借意愿——P2P在线借贷平台的出借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

[5]王毅敏,王锦.网络借贷的发展及中国实践展望研究[J].华北金融,2011(2):54-55.

[6]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4):90-92.

[7]王紫薇,袁中华,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J][J].新金融,2012(2).

[8]唐强强.浅析P2P安全问题及防御体系建设[J].消费电子,2012(07X):99-99.

[9]李雪静.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7):101-104.

[10]王小丽,丁博.P2P网络借贷的分析及其策略建议[J].国际金融,2013(3):30-35.

[11]蒋琳,李万业.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问题及建议[J].时代经贸:下旬,2013(8):38-38.

[12]娄飞鹏.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比较分析及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3(9):64-68.

[13]郑霄鹏,刘文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4(2).

[14]张晓芬,张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兰州学刊,2013(12).

[15]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11).

[16]龚映清.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2013(011):4-8.

[17]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18]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19-120.

[19]刘澜飚,沈鑫,郭步超.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3(8):73-83.

[20]王光宇.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银行业[J].银行家,2014(1).

[21]吴旭光.当银行遇上互联网金融[J].卓越理财,2014(1).

[22][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1).

[23]吴思.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前景--专访德地立人[J].中国经济报告,2014(1).

[24]陈健.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基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视角[J].中国市场,2014(2).

[25]诸悦.前车之鉴:美国版余额宝PayPal的倒掉[J].大众理财顾问,2014(1).

[26]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J].股市动态分析,2014(3).

[27]刘亮.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研究[J][J].时代金融,2013(7).

[28]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互联网金融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钟静萍.国有商业银行培训管理刍议[J].经济知识.2013.

[2]田俊国.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

[3]张贵益.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

[4]黄勋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建设[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06:46-51.

[5]梁健洪.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

[6]张翔.以岗位任职条件为本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J].了望.2007.17:4.

[7]范海鸿.ERM框架下人民银行培训中心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纵横.2012.

[8]弗农汉弗莱.全组织的培训[J].培训与发展季刊.1990.

[9]孙炳新.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对基层人民银行培训工作的启示[J].金融纵横,2010.

[10]吴程彧.欧洲银行人才培训管理经验值得借鉴[J].现代商业.2012.

[11]杨群华.金融培训需求新变化与对策思考[J].金融经济.2013.

[12]罗伯特.韦兰.保罗.科尔着.走进客户的心[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13]薛婧.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培训问题研究[D].华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14]孔赞春.对优化基层人民银行培训效果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

[15]刘敏.龙江银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6]王浵世着.步步为赢:从职场新人到银行行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6.01.

[17]张敏.关于优化商业银行员工内部培训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经济.2010.

[18]贺苗,苌花荣,袁晓军.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

[19]乐志成.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企业在职培训风险研究[D].广西大学.2012.

[20]孙良子.银行培训中的需求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1]李湘萍.在职培训经典研究文献评述--基于在职培训研究视角、方法与发现的评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5:13-16.

[22]马克.詹金斯着.施昌奎译.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从战略的高度对客户进行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互联网金融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倪仕水.不同租赁模式及其战略选择[J].建筑机械,2009,(3):36-38.

[2]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融资租赁公约[Z].1988-5-28.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一租赁[Z].2011-1-1.

[4]闵一民,王忆华.略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J].金融教学与研究,1986,(1):3-4.

[5]陈伯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6]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P].湖南:中南大学.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Z].1999-3-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Z].1993-12-27.

[9]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杜.2008.

[10]余蝉杉.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融资租赁保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4):6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租赁[Z].2006-10-2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Z].2005-2-3.

英文金融论文篇3

一、引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难以预计的过程,这就是后金融危机,他给世界经济造成的破坏甚至大于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而商务专业对于外贸行业的依附度很高,受后金融时代的影响也较大,这就导致了商务英语教学必须改革,以适应后金融时代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几率。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思考,以促进大学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后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缓步增长的阶段,甚至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全球的贸易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受其影响的程度也更为明显,出现了生产企业销售难、外贸行业产销低迷、学生就业困难等等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就业岗位少与毕业人数增加的矛盾,虽然国家在不断的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相对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明显太少。此外,受后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大企业开始裁员、减少招聘,甚至一些大企业都不再向校园进行招聘,这就是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第二,各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增多了,但毕业生的质量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高校很多的毕业生都难以适应当前的局势,这就造成了部分企业招揽人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人才的紧缺、一边却是大学毕业生的相对过剩。第三,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理念滞后,大多数老师、学生还不能认清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和社会真实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很多改革只停留在形式上,致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低不就,高不能”的“剩才”,这种人才培养现状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对高校教育最为显著的影响结果。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商务英语所依附的行业是外贸商务,其就业的主要“阵地”是外贸出口类企业,而这一类企业的发展对外有很高的依附性,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对其有很大影响。例如,生产类企业,其产品的附加值不增加,在价位降低的情况下其盈利就会受到影响,且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能只依靠产品价位,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订单减少,企业的生存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在扩充人力资源,高校学术的就业岗位就在减少。又如,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延续,很多企业经营落魄,甚至倒闭,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人员流入社会,这些员工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无疑是毕业生强大的就业竞争对手,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由此可见,后金融危机对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商务英语教学应充分的考虑当前后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其可能演变的趋势,以提高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后金融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结合当前社会用人实际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改革。第一,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思想、理念,这一改变可以重塑广大师生的教育观、学习观,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能理性的看清形势,将长期事业目标和短期实际规划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更为科学、理性的求学环境,也使高校的教学总体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第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拓展了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综合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实训教学中,场景设计的一些商务谈判中的突发事件、经典案例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练习商务英语所学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件、处理事件的能力,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第三,当前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优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更强实力,也使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更能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质量。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一)认清人才需求市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看似“人才饱和”,社会工作岗位紧缺,其实不然,只是社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商贸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这一行业、企业紧缺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社会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工作岗位上的技术能力,以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次,树立产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将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和外贸企业联合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参与过程中接触实际的工作岗位,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又如,实施产教结合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体会商务英语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可通过实际定岗训练、软件模拟训练等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商务英语谈判中用英语联系对方企业的相关人员,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谈判过程中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有可能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在商务英语教授中学生不一定能充分掌握文化差异的特点、对商务谈判的影响等,应用模拟实训软件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产生兴趣,从而纠正学生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中式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更优秀的职业能力。再次,引导学生认清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商务英语教学参与中树立远见的职业规划,避免学生毕业后择业、就业的盲目性。例如,在教学中以我的职业和未来为主体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理想等,以此树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识。又如,通过职业情景模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商务英语应用的实际状况,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远见的学习计划,重视商务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进而增强其职业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二)以社会需求为本大力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是高校教学的本职工作,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显重要,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更好的调整教学策略。第一,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进行人才培养,当前社会形势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中低层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商务外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进一步拓展思路,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如上述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此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第二,现代行业岗位上对于知识的应用趋于综合性,也就是人在岗位上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职业专业素养,还要具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对于职业岗位的相关技术、技能、知识等有很广泛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专业的层次,要引导学生向相关领域探索、发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第三,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广泛涉猎而无一精湛,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涉猎别的领域,将其融合到商务英语的应用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力。

(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英文金融论文篇4

一、引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难以预计的过程,这就是后金融危机,他给世界经济造成的破坏甚至大于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而商务专业对于外贸行业的依附度很高,受后金融时代的影响也较大,这就导致了商务英语教学必须改革,以适应后金融时代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几率。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思考,以促进大学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后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缓步增长的阶段,甚至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全球的贸易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受其影响的程度也更为明显,出现了生产企业销售难、外贸行业产销低迷、学生就业困难等等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就业岗位少与毕业人数增加的矛盾,虽然国家在不断的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相对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明显太少。此外,受后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大企业开始裁员、减少招聘,甚至一些大企业都不再向校园进行招聘,这就是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第二,各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增多了,但毕业生的质量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高校很多的毕业生都难以适应当前的局势,这就造成了部分企业招揽人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人才的紧缺、一边却是大学毕业生的相对过剩。第三,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理念滞后,大多数老师、学生还不能认清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和社会真实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很多改革只停留在形式上,致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低不就,高不能”的“剩才”,这种人才培养现状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对高校教育最为显著的影响结果。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商务英语所依附的行业是外贸商务,其就业的主要“阵地”是外贸出口类企业,而这一类企业的发展对外有很高的依附性,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对其有很大影响。例如,生产类企业,其产品的附加值不增加,在价位降低的情况下其盈利就会受到影响,且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能只依靠产品价位,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订单减少,企业的生存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在扩充人力资源,高校学术的就业岗位就在减少。又如,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延续,很多企业经营落魄,甚至倒闭,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人员流入社会,这些员工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无疑是毕业生强大的就业竞争对手,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由此可见,后金融危机对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商务英语教学应充分的考虑当前后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其可能演变的趋势,以提高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后金融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结合当前社会用人实际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改革。第一,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思想、理念,这一改变可以重塑广大师生的教育观、学习观,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能理性的看清形势,将长期事业目标和短期实际规划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更为科学、理性的求学环境,也使高校的教学总体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第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拓展了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综合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实训教学中,场景设计的一些商务谈判中的突发事件、经典案例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练习商务英语所学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件、处理事件的能力,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第三,当前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优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更强实力,也使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更能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质量。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一)认清人才需求市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看似“人才饱和”,社会工作岗位紧缺,其实不然,只是社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商贸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这一行业、企业紧缺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社会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工作岗位上的技术能力,以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次,树立产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将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和外贸企业联合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参与过程中接触实际的工作岗位,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又如,实施产教结合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体会商务英语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可通过实际定岗训练、软件模拟训练等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商务英语谈判中用英语联系对方企业的相关人员,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谈判过程中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有可能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在商务英语教授中学生不一定能充分掌握文化差异的特点、对商务谈判的影响等,应用模拟实训软件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产生兴趣,从而纠正学生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中式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更优秀的职业能力。再次,引导学生认清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商务英语教学参与中树立远见的职业规划,避免学生毕业后择业、就业的盲目性。例如,在教学中以我的职业和未来为主体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理想等,以此树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识。又如,通过职业情景模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商务英语应用的实际状况,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远见的学习计划,重视商务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进而增强其职业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二)以社会需求为本大力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是高校教学的本职工作,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显重要,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更好的调整教学策略。第一,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进行人才培养,当前社会形势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中低层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商务外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进一步拓展思路,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如上述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此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第二,现代行业岗位上对于知识的应用趋于综合性,也就是人在岗位上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职业专业素养,还要具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对于职业岗位的相关技术、技能、知识等有很广泛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专业的层次,要引导学生向相关领域探索、发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第三,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广泛涉猎而无一精湛,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涉猎别的领域,将其融合到商务英语的应用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力。

(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后有个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职业梦想,同时也提高学校的声誉,使学校在教育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市场人才需求,从专业、心理、体质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实训教学软件应用中,设置突发事件场景,如接机时对方的电话失去联系,在此情况下学生该如何应付这样的突发状况;又如,在联系商务业务洽谈中,对方通过电话要求企业的相关资料,在这种状况下那些资料能给、那些资料不能给,等,这些都可通过实训对学生的认知加以强化,使学生能够在动态的事件发展过程中恰当的应用知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在实训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工作中有更加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其次,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改革开放之初,商务英语人才非常紧缺,当时商务英语中低档次的应用人才的培养就是社会的需求,在培养人才中,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英语中低档的应用型人才已经饱和,当前社会需求的是高端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商务英语教学更要注重人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具有很强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提能力。因此,就需要和企业、公司联合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商务英语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发现自身性格、思维等方面的一些不足,进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结合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加以完善,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再次,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功能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应用小组讨论教学法,以此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更好的施展。又如,在实训教学当中,应用科学、客观的褒奖教学法,使学生自己探索商务英语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自省的习惯,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独当一面,发挥自身更大的潜力。再如,以商务英语实训组织、辩论赛组织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某一项事件的组织、安排能力,使其在协商、沟通、规划等工作中不断的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五、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的发展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此情况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中找到发展的机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造就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艳,储滨秋,顾晓彬,等.浅析如何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57-58.

[2]成焱霞.基于网络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6):149-150.

[3]石磊.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实践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4):31-36.

英文金融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13-02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发文,批准建立我国第一个部级行业性专业外语证书考试――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制度。随着在校大学生报考金融专业英语证书初级考试(现为综合考试)人数的增加,金融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一些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金融英语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今有许多民办高校陆续开设了金融英语课程,并将其定位为金融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无疑强化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为学生的就业拓宽了渠道。本文试图对当今我国民办高校金融英语的教学情况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一、金融英语的特征

金融英语除了具有普通英语的一些基本要素之外,还有其明显的自身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性

金融英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具有专业性。在普通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语法框架基础上,金融英语融入了自己的金融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提供了大量与金融业相关的信息。由于金融英语涵盖了从金融理论研究到金融实务操作的全部信息,涉及面广、内容繁杂、信息量大,因此,金融英语呈现出专业词汇丰富、词语使用频率高、句法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等专业性特征。也正是这种专业性决定了金融英语教学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普通英语教学的难度。

2.规范性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主要表现为语句措辞准确,定语从句使用频繁,以书面语、正式语、长句居多。金融英语的规范性特征在银行业务函电以及金融法律法规文件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银行经营业务中,规范的函电用语能够避免因措辞不当而产生的差错和误解,可以提高银行工作效率,有效地保护银行自身和客户的利益。金融法律文本、契约性文件的英语措辞十分严谨,咬文嚼字,句子结构复杂,语句较长。这种规范性使得金融英语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很低,这对金融英语的学习者和授课者来说都是学习和教学的难点所在。

3.时代性

在体现金融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同时,金融英语也反映出了金融业的发展和变迁。随着金融业走向国际化脚步的加快,金融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逐渐涌现出了大量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一时展变化在金融英语词汇中也有所体现,出现了future、swap、option、unincorporated bank、off-shore banking、self-service bank等词汇。借助金融英语,一些金融新理念、新思想、新工具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传播。金融英语的时代性要求授课者不仅要了解这些新事物的表达方式,而且还要掌握这些新事物的真正内涵,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也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开展金融业务,进行实际操作。

二、民办高校金融英语教学的现状

1.课程单一,多数只设金融英语阅读课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只开设了一门金融英语阅读课,少数民办高校开设了银行业务英语函电课程。也有一些民办高校曾经开设过金融英语口语课,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教材及师资而不得不终止。金融英语课程的这种单一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培养现代国际金融业务人才的需要。这种只重阅读不重听说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很差,远远不能满足金融相关岗位业务的要求。

2.课时量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民办高校金融英语课程的课时一般都在90课时左右,每周只有2―4次课,有些学校的计划课时甚至还不到90课时。在这种状况下,教师根本无法用如此少的课时将容量大、范围广、实践性强的金融英语知识全面、深入细致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教材也只能是一知半解,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去练习金融英语听说。如此少的课时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无法真正达到金融英语教学的实践人才培养目标。

3.教材不配套,缺乏金融英语专门教材

有些民办高校使用的教材是金融英语证书综合考试指定用书――由金融英语证书考试委员会编写的《现代金融业务》(MODERN FINANCIAL PRACTICES)。但是,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的英语底子比较薄弱,学习起这本教材来有些吃力,这无形中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市场上的大多数教材虽然是以“金融英语”作为书名,但多是阅读教材,内容往往是信手拈来,拼凑而成,涵盖的知识面狭窄,并未按照金融理论与实务的有机顺序合理编排章节,而且这些教材很少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十分不利于开展教学。

4.教学方法呆板,缺乏实践练习

大多数金融英语教学仍旧沿袭普通英语教学的一般模式:教师讲解一些重点单词和短语,分析、翻译个别难句,布置课后练习;学生边听边记笔记,课后做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缺少课堂讨论、缺乏模拟演练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听说资料与教学手段的缺乏也阻碍了学生视野的开拓和对知识、信息的接受与消化。

三、强化民办高校金融英语教学的策略

1.课程安排方面

由于金融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在课程安排上,民办高校应该将金融英语课开设在金融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之后。金融英语课程能够让已经具备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熟悉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方式,识别专业英语词汇,进而掌握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由此可见,只有在掌握了金融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金融英语的学习才会比较顺利。金融英语更加侧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英语语法、句子成分等知识上不应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所以,在学习金融英语课程前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英语水平。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只有在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之后,学习金融英语才会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因此,民办高校金融英语课程的安排最早也只能是在大二下学期,最好是设在大三学年开设。同时,在课程设置上,金融英语阅读与金融英语听说课应各占总课时的50%,强化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另外,金融英语课程作为民办高校金融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金融专业知识的综合,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充分保证金融英语课程教学的课时,至少也要在130学时左右。

2.教材选择方面

民办高校在选择金融英语教材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三点:(1)尽量选择英文原版教材。通过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能够学到地道的英语,更好地熟悉英文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而逐步习惯,这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所选教材要有充足的信息量。由于金融英语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所以民办高校选用的金融英语教材应该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尽可能涉及到金融理论的精髓以及金融实践的基本专业术语,同时教材也要包含一些国外的金融趣闻、行业运作、热点评说等,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从金融英语的学习中拓宽知识面,与实际接轨,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所选教材词汇要简单,通俗易懂。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所以,在选用的金融英语教材里,不应有太多复杂、冗长的句子。教材的词汇不要太难,句子应该简短、易懂,用最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抽象的知识,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3.教学方法方面

(1)全部英语教学

民办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采用全部英语教学方法,用英语讲解专业概念,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摆脱对汉语的依赖。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顺利地融入到英语环境,有勇气张嘴说英语,从而习惯英语独特的表达方式,熟悉作者的思维方式。

(2)实验室模拟教学

英文金融论文篇6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之间的国际金融往来日益频繁和广泛。国际金融活动涉及各国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往来及信息交流,更涉及各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及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等国际金融组织对各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提出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参与国际金融活动频率的增加,金融英语(Financial English)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英语翻译就成为国际金融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向英语研究者和翻译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刘法公教授提出商贸汉英翻译“忠实 (Faithfulness),准确(Exactness), 统一(Consistency)”的六字原则,这对金融英语翻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他指出,“忠实”原则是指“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信息内涵上相等”;“准确”原则是指“译者在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中选词准确, 做到概念表达确切,物与名所指正确,数码与单位精确”;“统一”原则是指“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名、概念、术语应始终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然而我国金融英语翻译的现状还不尽人意, 主要是由于目前对金融英语翻译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比较分散; 其次,大量的翻译研究者钟情于文学翻译及其理论研究,较少有人涉足适合金融英语翻译的独特原则的探讨; 再加上在金融翻译实践中, 许多译者由于缺乏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及对金融翻译的策略、技巧掌握不够, 导致在金融翻译中出现很多错误。博大精深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视角入手,拟从三大情景因素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角度解析在金融英语翻译中应遵循的对等原则,其内涵应该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上的对等,并以翻译2010年7月IMF对美国的金融系统稳定评估(FSSA)报告为例来阐述对等原则的实际应用。目前,IMF和世界银行正在对我国开展FSAP评估,并将在评估结束后向全世界IMF对我国的FSSA报告。准确地翻译美国FSSA报告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了解IMF评估视角,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金融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二、语域理论视角下的金融英语翻译

在我国翻译界有史以来存在着众多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从支谦提出的“因循本质,不加文饰”的翻译方法,到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论,傅雷的“神似”论,鲁迅体现出的“异化”论等,都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当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理论基础上,翻译研究者们也在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从西赛罗的“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到多雷的“翻译五原则”,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奈达的“动态对等”,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等。在源远流长、百花齐放的翻译研究进程中,研究者们一直在求索用怎样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笔者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对等含义的阐述对于金融英语翻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对等的含义

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到翻译领域已有40多年的历史。系统功能学是通过对语言的实际使用进行综合研究而建立起来的, 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我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领军人物黄国文教授指出,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在1999至2002年间历经了学术上的研究热潮,其理论兴趣的一大热点就是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用于翻译研究。作为一个体系较为完备的语言学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各分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资源。根据韩礼德的观点, 翻译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 对等在本质上不是形式的对等, 而是语境的对等。由于意义系统受制于语言社会文化语境, 因此, 寻求意义的对等实际上是寻求两种语言情境的对等, 也就是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功能的对等。胡壮麟是我国较早运用韩礼德语言学理论讨论翻译问题的学者之一。他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概念“对等”的内涵作了深入解析:“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翻译的对等关系不能只建立在一种意义(通常是概念意义)的基础上; 在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的概念意义对等的同时, 还必须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 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在一般情况下,好的译文需在这三种意义上都与原文对等。” 因此,笔者认为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可以获知在金融英语翻译中为了达到真正的对等,译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应寻求语篇在不同语境下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真正对等。金融英语的译者应考虑到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语言的语境功能,才能使译入语读者接受到和原语文本对等的含义。

2.从语域理论看金融英语的语域特征

尽管已有不少学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翻译现象,然而,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金融英语翻译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金融英语翻译涉及众多行业, 贯穿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 其语言词汇丰富多变,句法格式简练严密。笔者认为,正确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来指导金融英语翻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金融英语翻译时,对于翻译金融业务信函、金融报告、国际金融准则和金融监管法规等常见应用文体时, 译者应该知道在译文中如何找到符合目的语的规范译法,并依据语言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来完成翻译任务,寻求语境对等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对等。根据语域理论, 决定语言特征的三大情景因素是: 语场(field) 即话语范围, 语旨(tenor) 即话语人关系和语式(mode) 即话语方式。语境的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改变, 都会引起所交流意义的变化, 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 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语域理论强调语言发生的环境,即语境的作用, 认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 并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和解释。就金融英语而言,语场指的是金融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内容和主题;语旨指的是参与金融活动双方为了达到共同期望值而表现出的各种关系;语式指的是金融活动中各种应用文体所采取的语言方式和语篇风格。语域理论兼顾了语言内部的纯语言功能和语言的社会功能,这正是翻译所追求的对等意义所在,对于我们分析金融英语翻译也起着指导作用。

三、金融英语翻译中对等原则的体现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功能归纳总结为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及语篇功能。在金融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分析金融英语的语域特征出发,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情景因素来把握原语文本的含义, 准确地表达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正是我们在翻译中所追求的“对等原则”的真正内涵。

1.语场因素中概念意义的对等

语言元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是语言对于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 以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场决定的是话语范围。在金融英语翻译中,译者的任务就是让译文读者从翻译中体会到原文语言的宗旨,最大限度地获得寻求与原文概念意义上的对等。译者必须充分了解金融英语语场中词汇的特殊性,选择与其概念意义对等的表达。由于金融活动的范围很广,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多个领域,而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因而,金融英语语场的多题材性决定了其在词汇上的特殊性。金融英语的专业词汇都有其特定的、精确的含义。如 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宏观审慎监管),foreign exchange market(外汇市场),Letter of Guarantee(银行保函),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等等。金融英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词汇与金融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它承载着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笔者试通过FSSA报告中的例子来分析概念意义的对等:

在普通英语中无法查找到“nonperforming”和“arbitrage”两个词语。我们来看在美国FSSA报告中有关nonperforming 和 arbitrage 的用法:

例1:Bank balance sheets remain fragile and capital buffers may still be inadequate in the face of further increases in nonperforming loans.

误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然脆弱,面对进一步增加的未履行贷款,资本的缓冲能力可能仍旧不足。

例2:Every effort should be taken to coordinate these efforts internationally,to ensure they encourage a “race to the top” rather than inconsistent approaches that could widen the scope for regulatory arbitrage.

误译:应尽力协调各国,以保证它们鼓励“冲顶赛跑”而不是采取不一致的监管措施,以防止扩大监管货币套利的范围。

在上述两例的翻译中,译者只做到了词义的字面意义对等,并没有寻求nonperforming和arbitrage一词在此金融英语中的真正含义。实际上,译者要正确翻译nonperforming就必须了解金融英语中关于银行贷款等方面的的术语。在金融英语中,nonperforming一词一般与loans或assets等词连用,意思是“不良的”,而不是我们根据词根含义而杜撰出的“未履行的”或“表现不好的”等意思。因此,例1中“nonperforming loans”应译为“不良贷款”。

例2中的arbitrage一词,在普通英语中很难查到,该词在金融英语中主要是指通过同时买卖

证券或者货币,从中赚取利差的行为,一般翻译成“套利”。在此处,该词的意思为,利用各国金融监管的宽严不同,资金从监管严格的国家流向监管相对宽松的国家,从而可以在监管教宽松国家获取更多利润的行为。因此,可以直接将regulation arbitrage翻译成“监管套利”,而不能误译成“监管货币套利”。由此可见,译者必须具有金融方面专业知识的概念意义,才能运用自身的经验积累,准确无误的传达源语信息。

2.语旨因素中人际意义的对等

人际功能是表达作者看法、态度、评价以及他与读者和听话者的社会角色关系和交流角色关系。语旨决定的是话语关系,即金融双方的关系是正式关系或其他合作关系。任何参与金融活动的人在交际时都要自觉地和有意识地构造自己的语言, 探求适当的词句, 寻找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和词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而由于金融各方社会地位和关系不同, 交流的态度、目的以及方式不同, 都直接影响到句型和语气。所以,译者应从金融英语语旨的正式性目的出发,准确定位作者与受众的关系,寻求人际意义对等,准确表达作者的角度和态度。笔者以美国FSSA报告的例子来分析:

Given the severity of the crisis and the many weaknesses revealed, bolder action could have been envisaged―but the priority now is to ensu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Strengthen mi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establish clear macro-prudential responsibilities…

误译:既然危机的严重性和金融体系的许多弱点已经暴露,已经考虑到要采取更为大胆的行为,但目前应该做的是确保有效推进以下内容: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和建立宏观审慎职责……

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报告作者(IMF评估团)与报告接受者(美国金融体系监管者)之间的关系,即IMF评估团是以客观第三方的身份表达对如何加强美国金融体系的建议。在翻译时,译者应充分理解双方关系和说话人的语旨所在,将其体现在翻译的内容之中。比如,原文使用“Given” 表条件或假设,实际上是用了一种非常客观的描述方法,没有直接断定“危机的严重性和金融体系的许多弱点”是既成事实,而是一种评估和推断,译者翻译时,应该从IMF视角出发,将“Given” 一词处理成“假定”更恰当。又如从IMF作为评估第三方的说话关系出发,译者应将“the priority now is to……”翻译成“目前可以做的是……”表建议的句式,而避免用“目前应该做的是……”等命令句型,这样才能让该报告的其他读者准确把握该报告作者的第三方建议视角, 从而正确把握翻译的目的及双方关系。实际上,IMF对美国金融监管部门不具有直接领导权,就不可能发号施令。另外,“bolder action could have been envisaged”是典型的金融英语常见被动句式。而在翻译成汉语时,译者可以考虑到接受读者的语言习惯,改译成主动句,如“美国已设想采取更大胆的行为。”通过对原文语旨的正确把握,译者才能创造出与原文对等的译文,使译入语读者达到与原文作者之间真正的交流。

3.语式因素中语篇意义的对等

语篇功能指的是将上述两种功能组织成语篇的功能,“语篇功能是讲话者的语篇构成潜势;它使语言相互关联……语篇功能表示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包括言语环境……”。只有通过语篇功能,篇章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才能表现出来。语篇的概念功能是由小句的及物性和语态等来体现的, 语篇的人际功能是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语义系统来体现的, 而语篇功能则是由主位系统、信息结构和衔接来体现的。 译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而应该上升到语篇的对等。译者应从语式因素考虑,追求总体语篇风格和文体风格的一致。金融英语篇章结构庄重严谨, 简练明确,专业色彩深厚。就金融英语翻译而言,译者应该选择相应的语篇表达方式,行文格式应地道得体、精确简练,符合金融文体风格,让目的语读者能一目了然这是金融文体。笔者将通过FSSA报告中的一段来来解析语篇意义对等的含义:

The costs of the crisis have been massive, in terms of job and output losses, a significant deterioration in public debt, and enormously damaging spillover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Helpfully, the U.S. policy response was bold and aggressive and has helped restore stability. As a result, most emergency liquidity and guarantee facilities have been wound down, and significant legislative steps are being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system.

译者在理解这样一段金融英语语篇时,要从语式的角度考虑到翻译的目的以及译文所要达到的效果。IMF在这段评估中,首先指出了美国为危机付出的代价的几个方面。在第二个层意思上,通过相应连接词的使用,肯定了美国做出的成绩。最后一个层面的意义指明美国努力的良好结果,并进一步说明了其正在采取的措施。整个语篇句子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内在逻辑关联性极强。这一系列准确严密的表达充分表明了IMF的FSSA报告具有官方性,语言严谨,逻辑性强的语篇特征。IMF在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in terms of”后使用了几个并列结构来表示危机的代价的几个方面,也是对美国金融现状的客观评述。因此,译者在译成汉语时,也要尽量做到与原文在并列结构上的一致。译者在处理“job and output losses”时可以使用增词的技巧,才能达到和后面两个结构在表达上的并列。在语篇衔接上,原文使用了“helpfully”和“as a result”等表示转折、因果和递进等连接词,使整个语篇层次分明。而且,被动句式的使用也使得原文显得客观公正,不涉及人为因素。译者在翻译时,应把握好以上几方面因素,从选择恰当的话语方式出发,力求译文在语篇意义上与原文的对等,可翻译如下:

从就业的降低和产出的下降、公共债务的极度恶化、以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损失溢出效应来看,危机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幸运的是,美国所采取的政策是大胆而积极的,并有助于恢复稳定性。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紧急的流动性和担保措施已逐渐减少,而现在美国正采取重要的立法措施以加强监管体系。

从语域理论的视角对IMF的FSSA报告的翻译例子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金融英语翻译中的任务就是要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从语场、语旨和语式因素考虑,把语言的纯功能和社会功能结合起来,寻求原语与译文在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的对等。

四、结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对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的策略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金融英语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学问, 需要人们根据时展不断进行研究。我们通过语域理论的视角,深入地分析金融英语语域的三个情景变量即语场、语旨、语式, 有利于译者更好地实现译文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对等。对于金融英语翻译的研究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翻译工作者不断的寻求更好的翻译策略,提高金融英语翻译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45-47

[2] 司显柱: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评述[J].外语研究,2007,(4):85

[3]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J].中国翻译,2004(5):16

[4] Halliday, M.A.K.et al.“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A]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Teaching[C].London:Longman, Green and Co Ltd,1964:123.

[5]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88-189

[6]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Arnol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7/2000:35

英文金融论文篇7

在金融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业不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金融业的大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从业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时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在金融专业中运用英语的程度,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培养既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又熟练使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既不是简单讲授英语课程,又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在巩固学科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顺畅地阅读专业英文文献资料及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际的能力。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英语的授课时间通常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这时,大部分同学已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从思想上对学习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再加上大部分时间被求职、实习、考研等活动占据,导致专业英语课程的出勤率并不高。因此在第一节课时,任课教师要利用各种办法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任课教师可以请已经参加工作或在读研究生的学长介绍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使用专业英语的体会,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另外,还可以在第一节课时分发一些英文专业分析报告,比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供学生阅读。大部分同学普遍会觉得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存在较大的困难,意识到目前的英语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而有了学好专业英语的迫切需求。通过第一节课的认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为今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了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往往停滞在过时的专业文献资料和专业术语上,而充实丰富、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方向合理取材,在内容的把握上更应该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内容的实用性、语言表达的专业性。同时,金融学本身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发展较为活跃的学科,国内外的新思想、新理论、新事件、新业务层出不穷。[2]任课教师应及时吸收、接纳新的金融学发展动态,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教学素材适时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掌握最新的金融学术信息,从而进一步巩固金融学基础专业知识。比如在介绍金融风险相关内容时,结合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发展进程,可从近期的学术期刊上挑选与之紧密相关的论文让学生阅读,容易的部分要求学生自己翻译,较难的部分可由教师结合教学重点进行讲解。阅读专业论文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英语的实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该及时补充最新的学术理论,比如将最近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中有关的金融学理论汇集成一个专题来介绍,一方面学生对最新的学术思想和学科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了金融学最新的英文专业术语。这样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达到了“学生爱学,学而有用”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课堂内容以翻译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呆板,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以新颖性、多样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法精心策划每一次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训练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

为了更加生动地介绍专业知识,教师可利用视频、音频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来感知英语、实践英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一些相关视频,比如一些中英双语的金融类节目,像《对话》及《华尔街》等,并组织学生就节目中涉及的当堂课程的教学重点或难点进行讨论,任课教师对其进行总结,这样可使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英语学习环境。另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实验室资源,鼓励学生通过境外英文网站,如雅虎、彭博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及金融数据,提高学生使用英语作为媒介语言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二)提供金融实物和样本

在课堂中提供金融实物和样本,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介绍货币体系时,将各个国家的货币实物带到课堂;类似的还有金融工具,比如国外银行的汇票和支票样本,并现场演示如何使用,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另外,在介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可从国外商业银行的网站上下载该银行的年报、财务报表和风险管理报告,让学生真切地感知英文素材。实物教学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

(三)针对热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

为了避免“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内有计划地安排几次专题讨论会。[3]由教师根据目前金融领域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布置选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在课下进行准备,整理书面发言稿。在课堂内以脱稿演讲方式对本小组的观点进行阐述,各小组之间可以持不同观点进行讨论,甚至辩论。这种方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英文演讲和英文交流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基础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而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再提高、再延伸。同基础英语一样,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但和基础英语不同,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不是单纯地阅读及理解文章的能力,而是要求学生以使用英语作为媒介,阅读之后对所有内容融会贯通,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专业英语的授课中应讲授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通过学生的大量实践提高阅读水平。金融专业英语的语言结构中,较多的定语从句和状语导致很多晦涩的长难句语法结构的出现。针对这样的句型,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找到句子的主干,再找定语、状语、修饰词和从句等次要部分,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理解句子的中心思想,提高长难句的阅读速度。同时,在对句型的把握之外,教师还应让学生熟悉了解金融专业英语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写作方法、段落层次安排和文章结构等技巧。最后,教师应配合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讲授进度,有意识地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当量的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五、创造实践机会,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专业英语本身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其教学目标是将语言知识融入使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实际交流能力。而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阅读理解和翻译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4]除了阅读翻译能力以外,对专业英文的写作及听说能力的实践训练也很重要,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提升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大部分处在高年级,面临着求职就业等现实问题,如果在专业英语课堂中安排英文简历的写作及英语面试模拟等环节,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我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90%进入金融机构从事和金融行业相关工作,更有40%的同学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因此可在课堂中假设某外资银行的信贷部门正在招聘,鼓励学生为该岗位撰写英文简历并给予指导。同时,可将学生分为应聘者和面试官两类,引导学生搜集总结和面试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中模拟面试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使用英语的自信心,提高利用英语进行简单工作交际的能力。还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机会实践感知英语,比如课间休息时可播放一些金融类英语新闻,利用校园内的英文学术讲座、国际项目介绍会等机会全方位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其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转变教学思想,增强教学能力

英语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活动,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的启发和引导者,这就对任课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作为每节课的灵魂人物,任课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并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另外,要注重英语表达及演讲能力的提升,可通过国内外全英文或双语教学培训、英文国际会议交流、国外专家讲座等多种渠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逐渐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灵活自如、声情并茂地运用英语授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胥丽卿.高职院校“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7-89.

[2]周睿超.金融专业英语教学中自主教育理论的运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166-169.

英文金融论文篇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form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job requirements of some financial employees in Wuhan, Hube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English busines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financial English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certain comprehensive English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finance of the thre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mployment marke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and the level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 Financial English; market need; Private-Funded University

0 引言

英语教学分为普通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对一般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只有大一和大二才会开设普通用途英语课程,平均每周4节,一学期16周,而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通常是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极少数学生是出于进一步深造的需要。由于没有后续课程,大三时期应该开设的专业用途英语课程的缺失,导致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主体意识不强,缺乏学习目标,导致英语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本文旨在从市场需求分析,根据金融行业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要求,来探索三本院校开设后续专门用途英语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与外国的经济活动与往来日益频繁,经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一般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了,于是金融英语应运而生。市场和企业越来越需要既能熟练运用英语又懂金融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发文明确规定“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求在国际性较强的六个专业(金融 、国贸、法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率先实行双语教学,这为本科院校开设金融英语指明了道路,也使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1 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本文主要从金融行业市场需求角度,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些金融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进一步探讨三本院校开设金融英语的必要性。

1.1 调查对象

证券、保险、银行的在岗职员。 接受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是从武汉市2家保险公司(1家外企,1家私企),1家证券公司,2家银行(1家外资银行,1家商业银行)中随意抽取的在职人员。年龄最大者46岁,最小者22岁,职位高低分布均匀。

1.2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以定量研究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向调查对象发放。

1.3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

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1月 15日,通过笔者所在企业的帮助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8份,有效问卷87份。

图1

通过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行业金融从业人员,对英文的需求水平不同。对英语要求较高的是外资保险公司,负责涉外业务的银行员工。结合访谈了解,在外资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和同事需要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阅读外籍上司的邮件、外文资料等,在接待外国客户时,能用英文开展业务办理也是职务的基本要求。他们普遍认为英语比较重要,特别是在外资企业中,英语水平直接关乎到职员的考核加薪及职务升迁问题。人事部也会定期举行职场英语考试,而在培训系统较完善的企业会定期给员工进行英语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并且问卷访谈也基本印证了2009年台湾语言训练测验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国内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位越高,其英语水平越好,这也充分说明了熟练掌握英语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

图2

图2是金融从业人员认为金融英语应该侧重的学习板块。约有73%的受访者认为金融高频词汇和特有表达方式应当首先纳入课程,并且这是最难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同事交流及文件阅读中会出现一些专业的英语词汇,虽然有些单词看起来常用意思简单,但是表达一个特定的金融术语,而没有接触过就感觉看起来一头雾水,如 back office (后勤办公室),bill of exchange(R票)等等,所以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和积累,才能在工作中应对自如,不至于随时需要查阅字典。而积累一定量的词汇才能阅读基本的业务资料或者办公邮件,才能满足工作之外自我充电学习的需要,比如从互联网了解最新国外的金融资讯和动态,或者收集最前沿的金融信息。但是绝大多数人认为阅读能力不重要,由于很多翻译软件的盛行,以及一些银行的涉外业务网站直接翻译成中文网站等便利性的措施,对员工的原版英文阅读和翻译能力要求大大降低,但是对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海外业务从业人员来说,英语的要求就另当别论了。约有84%的从业人员认为金融英语情景听说非常有用,包括客户电话接听、客户来访接待、业务介绍、国际会议等实战模拟训练。在课程难度设置上不用太高,将基本知识点涵盖即可。 95%左右的受访者很看重文化的学习,只有懂得文化才会表达尊重。比如餐桌文化、寒暄问候习惯会让他们更加顺畅地和西方同事、客户甚至上司拉近距离,进而提高业务洽谈成功的几率。

2 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一定的金融英语能力对于金融从业人员尤其是对外资企业的员工来说必不可少。其中,金融英语的词汇、业务情景听说和西方国家金融文化礼仪的学习非常重要,而阅读和翻译的能力要求次之。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可以引起我们三本院校在金融课程设置问题上的反思。

3 关于金融英语教学的思考

3.1 三本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我校学生普遍反映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相比,在内容上有所重复,大学英语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新生而言没有太大挑战,对于通过四级水平考试的大二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更是缺乏吸引力。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普通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其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关系不密切,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金融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三本院校鲜有这门课程,可能是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很难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是在就业市场上,我们三本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处于劣势,如果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上增加新技能的学习,应该会提高其竞争力,所以基于三本学生英语水平现状,开设金融英语课程势在必行。

3.2 金融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金融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在特定语境和行业中使用。它是把英语作为媒介,用英语表现出金融活动的特征。金融英语主要涉及国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与运作,以及金融函电三部分。通过对金融英语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金融知识,掌握基本的业务原理和一般的业务程序,并能用英语撰写银行业务函电和业务文件,同时还会用英语来交流金融专业的话题。

首先,可以先小范围开设金融英语选修课程,鼓励英语基础好(比如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金融专业学生选修。教授该专业的基础入门知识、高频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在进行金融场景的课堂实战模拟时,学生能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内容难度不宜过高,要比较贴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又紧扣市场需要。比如可以开设初级金融实用课堂,就是用英文介绍国内外各名牌大学的经济学科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等。

其次,可以在听说方面有所侧重。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把听说教学简单化、专业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真实的教学任务与情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模拟职业从业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应用的平台,比如设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办理业务情景。另外通过听说教学认知习得专业词汇的成效明显优于阅读记忆。

再次,在英语课堂中经常引入一些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最新金融资讯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英文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

4 结论

如今的金融就业市场要求三本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主动掌握并运用金融英语,也要求三本院校根据自身院校专业的实际情况开设金融英语课程,并且将重点从四六级通过率,转移到英语后续教学的衔接问题上来,以便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相信有了后续专业英语课程的接轨,也会充分调动大一大二的学生学习基础英语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基A英语、金融英语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玲,胡金环.高校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现状调查[J].外语界,2001(6).

英文金融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267-02

一、 金融英语教学现存问题

(一)课程单一

由于不属于语言类专业,多数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有金融英语阅读课,而没有设置口语、听力等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显然是忽视了学生英文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与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

(二)教材不配套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教材虽然是以“金融英语”作为书名,但多是阅读教材,内容往往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银行、保险、证券等内容的拼凑,涵盖的知识面狭窄,并未按照金融理论与实务的有机顺序合理编排章节,而且这些教材很少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十分不利于开展教学。

(三)部分学生英文基础欠佳

由于金融英语并非单纯的英语课程,需要将英语和金融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会用过多的时间解释词汇、语法等纯语言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以便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不过现实情况并不理想。虽然多数高校都将金融英语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以后,但仍有很多同学在此之前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意味着学生整体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师授课计划的实施。

(四)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多数教师仍沿用普通英语的教学模式:讲解重点单词、短语,翻译课文,分析重点句子,布置课后练习。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听、记,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这种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失去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改进方法

在以上几个问题中,笔者认为学生的英文基础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金融英语教学效果的两个关键问题。因为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关系,教学效率高低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配合的默契程度,教师除了知道自己如何教以外,还要了解学生如何学,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努力,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较困难的。

为了改变教法单一的现状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方法,包括模拟场景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讨论等。在此,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方式:引入金融题材的英文电影。

之所以提出“引入金融题材的英文电影”这个大胆的想法,有如下理由:

1.观赏影视作品是青年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

2.优秀的影视作品给人以想象空间,具体的电影场景让学生对未来产生憧憬,激起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3.通过为电影配音、角色扮演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金融题材的英文电影以英文为载体,讲述与金融事件有关的故事,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视听资料。

三、教学条件

在金融英语课堂上引入英文电影,这是一个很美好的设想,但如果想在实践中收到理想的效果,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影片资源

电影是一种艺术创作,并非纯粹的教学资料。即便是一些金融题材的电影,也是以讲述故事为主,金融素材只是作为背景,或是根据剧情需要而设计的一两个细节。所以,就目前的资料而言,还没有大段讲述金融知识的电影片段。因此,只能在金融题材电影中留意那些能与教学发生某种关联的小片段。虽然这样的片段通常只有几分钟,但如果能将其中的语言精华和金融理论提炼出来,也不失为难得的教学资料。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影片。这里将片名及其所包含的金融素材整理如下(表1):

(二)对教师的要求

对于使用英文电影作为《金融英语》课程教学资料的教师,首先要熟悉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这是进行《金融英语》授课的前提;其次要有较高的英文听、说、读的能力,尤其在引入英文电影之后,听力就与说和读同等重要了;最后,要大量观看金融题材的英文电影。这是一件比较耗时的工作,因为120分钟的电影可能只有5分钟的片段是有用的,而为了能发现这5分钟的内容并发掘其背后的深意,往往须要完整地观察影片,有时还须反复观看。

(三)对软硬件设备的要求

引入英文电影进行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视频播放软件、字幕嵌入软件即可。这些都是常用的软件,且有很多可用的网络资源。

四、教学流程设计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相关的电影片段之后,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图1):

五、 注意事项

英文金融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38-1.5

关联理论是基于Grice的合作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在语用学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实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及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大多先进金融知识都为英语写就,因此将其准确地翻译成汉语满足国人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是及其必要的,所以作者将两者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两者如何相辅相成,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理论回顾:关联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著名学者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于1986年出版的两人合作的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它的问世当即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近些年来,关联理论的研究及应用已经在语言学各领域取得成就,这也证明了该理论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目前关联理论在英语教学研究、翻译、交际等方面已有突出贡献,比如Lawrence(2011)曾将其应用在语篇中对now的分析上,Gutt(2006)用其分析人类在认知基础框架中的翻译能力问题以及众多国内学者(1995-2000)致力于证明其在话语交际中的独特性及适用性等,然而对从中国读者的角度理解金融英语的研究还鲜有为之。关联理论以认知科学为基础推出了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人们日常的语言交际活动是由特定思维规律支配的认知活动,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为准则,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为取向。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翻译是一种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活动,译文同原文在阐释上应该存在相似性。这就包括了两个主要的过程,在第一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结合原文的语境和原文提供的话语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过程中,译者是说话人。根据自己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读者认知环境和期待的估计,向读者示意和传达信息,使原文具有最佳关联性。由此可以看出,达到对原文的最佳关联性是译者最终追求的。金融英语是具有其特定的使用环境及阅读对象的有着特殊用途的专业语言,因而译者需要在翻译时将其译成地道的汉语,使其保留原有的专业性是译者应该追求的最佳关联性。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对金融英语的翻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要能够体会到足够的语境效果;第二,能够满足译文读者在阅读时所带有的期望,使读者阅读起来并不费力;第三,译文通顺自然,词汇简洁带有专业性。

实例分析:语境足够,效果充分。达到对原文的最佳关联性一直是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的最大目标,换言之,译者必须充分考虑读者所在的语境以及他们所能接受的认知范围,因此,译者不能简单的照搬原意,很多时候必须将原文所隐含的意义明朗化,或者说将原文间接表达的意义直接化,因为原文的语境与读者的语境是必然存在差异的,所以译者要保证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体会到足够的语境效果。例如:it is clear tha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up a stronger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order to contain the rising power of countries like China and India,Australia wants to jump on the bandwagon.(China Daily/Business/Opinion,2012-4-11)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在美国为了保持像中国和印度这样国家的上升势力而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加强势的军事力量的同时,很明显,澳大利亚也想跳上这辆乐队的花车。Bandwagon原意是指(国外游行队伍前面的)乐队花车,但是这也并不足以让读者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事实上我们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乐队花车是引领整个游行队伍的,那么这里的bandwagon指的便是一种引领的潮流,一种得势的浪潮。因此,为了适应没有这一文化背景的中国读者,我们便要化隐为显将其翻译成,澳大利亚也想加入这一浪潮。

满足期望,阅读省力。金融英语是独特的一种英语形式,它既有普通英语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它具有自己特定的阅读环境及对象,专业词汇多,常使用缩略语以及专有名词,句子大都使用长句或者被动句等等。通常金融英语的读者均为专业人士或者与之有联系的人,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译者便须注意他们的阅读习惯,使译文最大程度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阅读期望并不使其花费不必要的精力,从而达到最佳关联。例如,long position这个词组在金融英语就有其独特的意思“多头头寸”,因此我们不能随便将其译为“长期位置”等,又如write这一词也具备专有的金融含义“签发、承保、编写”也不能译成“写作”等,如若这些词被简单的翻译成一般的含义,读者读起来便会非常费解,并且觉得译文很不专业。再如:CNOOC will have up to a 51 percent interest in any commercial discoveries in the block.(China Daily/Europe/China-Europe,2012-4-12)这里面的CNOOC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而interest是指“股份”并非“兴趣”,试译:在这个区域内的任何商业开采,中国海洋石油公司都将持有51%的股份。

通顺自然,简洁专业。关联原则追求的是最佳关联而非最大关联,因此事实上关联理论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翻译的内容和方法的。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语注重形合,也就是重分析,重形式论证,而汉语注重意合,也就是重综合,重总体思维,这样就要求译者必须具有从两者之间差异的良好的转换能力,译文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要将英语之形合通顺自然地转换成汉语之意合,抓住重点,逻辑条理清晰,将原文简洁并且具有专业性地译出。例如:The credit indexes are linked to the default risk on a group of at least 100 companies.A credit-default swap is a financial instrument used by investors to hedge against losses on corporate debt or to speculate on a company's creditworthiness.(China Daily/Europe/Economy-expired,2012-4-9)如果按照英语原文的思维翻译,可译成:信用数据被连接到至少一百家公司的违约风险上。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金融工具被投资者使用来抵御损失在公司债上或者投机一个公司的信用价值。不能说这种译法不可以表达出原意,但是这种译文并不符合中文的思维习惯,也没有做到通顺自然以及简洁专业,因此将句子关系理顺,对相应专业术语进行确认之后我们可以译为:信贷指数与至少一百家公司的违约风险相关联。信贷违约掉期交易是一种投资者用来对冲交易以规避公司债亏损或对公司信贷价值做投机交易的金融工具。

金融英语由于其特殊性对译文有以上几点要求,通过对关联原则的应用,笔者认为是可以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刘彤.金融英语翻译中的关联原则[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屈平译:直译、意译与关联[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

[3]陶全胜.关联理论翻译观与应用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

[4]张靖.金融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8).

英文金融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46-02

作者简介:熊晓炼,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货币银行。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双语教学模式的《公司金融》课程改革”[编号:gdjg(2010)034]的阶段研究成果。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更高要求,许多高校都已进行双语教学试点,结合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内容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早在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八条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使得双语教学成为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双语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趋势将不断加强。但目前在已开展双语教学的大部分高校中,其教学方法和手段仍比较陈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结合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公司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该课程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一、公司金融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是微观金融范畴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资产管理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全过程,也是教育部确定的 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国内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两块展开,皆偏重于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不利于金融专业的国际接轨和长远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环境逐步开放、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微观化特点明显增强,对高等教育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金融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公司金融课程具有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接轨的现实意义。由于公司金融理论从国外引入,其学习和研究在国内仍然相对落后。过去的引进与传统教学是在使用中文译本或重新编著的基础进行的,很多公司金融理论的精髓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理解偏差,甚至受编者水平所限导致对理论的误读。为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其理论及方法,高校应将该门课程作为双语课程进行建设,课堂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多媒体课件,教师混合使用中英文讲授,将国外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直接传输给学生,能快速、直接地把最新的微观金融的动态传递到课堂,使学生掌握学习和分析公司金融问题的方法、工具,对国际稍前沿的理论形成整体效应,培养具备专业英语能力同时能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国际性复合型金融人才。

二、高校公司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偏离。公司金融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首先属于专业课教学。但部分高校忽略了双语教学的内涵,一味强调要用全英文授课,完全不顾公司金融学科知识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公司金融理论与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将双语教学变成了专业英语课,教师单纯强调英语的语法和表达技巧,以语言教学的方式来讲授双语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组句构篇和其他专业语言知识等,虽然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割裂成英语词汇、概念、语法,难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学术思想。这与该课程关注的采用何种最为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公司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初衷相悖,作为合格的金融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语言教学只是传授知识的手段,双语教学应区别于语言学科的外语教学,也应区别于各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因此,公司金融课程双语教学应当以传授公司金融理论与知识为重点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用英语沟通和分析企业融资、投资、上市和兼并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辅助教学目标。

2.双语教学教师水平有待提高。目前,高校设立的专业课程较多,但真正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较少,这直接影响了公司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开展双语教学需要既有良好外语运用能力又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讲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前沿动态。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听说方面较为欠缺,存在口语不流畅、发音不够准确等问题,难以用外语准确地表达专业知识,而国内尚未设立专门的、系统的双语教师培训机构,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缺少对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大部分教师只为迎合高校教学质量改革的要求,尝试开设双语课程,因而双语课的教学质量不理想。

3.缺乏高质量的双语教材。双语教材的选择、教学大纲的安排、课程的设置都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而教材选择适当是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前提。目前,各高校的公司金融课程双语教学普遍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使用较多的是Stephen A.Ross编写的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以及Richard A.Brealey,Stewart C.Myers与Franklin Allen著由McGraw-Hill出版社出版的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英文原版教材语言纯正、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但存在教材容量多、较多的生僻专业词汇、国内外企业制度的差异及案例脱离中国实际等问题,由于课时的限制,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挑战。让本科学生完全理解全书的内容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往往让外语水平不高的学生失去信心。同时,英文原版教材价格高,受学生和家长承受能力影响难以推广。虽然近年来国内出版社推出了一些改编后的双语教材,如王化成改编的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Eugene F.Brigham 及Joel F.Houston著、沈洪涛编的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但这些教材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

4.学生外语水平个体差异,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条件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当前高校学生的外语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主要是语法和单词,缺乏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此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使用全英语授课对于英语水平较好、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容易与教师产生交流和互动,教学效果较好;但外语基础不牢的学生由于听不懂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对课程和学科的兴趣逐渐丧失,甚至产生恐慌心理,使双语教学出现负效应。考虑到学生外语的层次差异,教学设计往往只针对大部分中等英文水平的学生,结果是课堂信息量不足,效率不高。

5.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科学性、灵活性。公司金融双语教学应与金融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内在要求相适应,运用实践性强的教学形式,注重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但现在双语课程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基本是教师单向灌输或将双语课变成翻译课,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课程单调乏味,不能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英语和专业知识积极地思考。目前公司金融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多缺少对双语运用能力要求的设计。

三、完善公司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对策

1.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语言并非学习公司金融的最终目标,必须树立金融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目标。公司金融课程双语教学应将外语与金融专业密切结合起来,将目标定位于教师运用外语对课程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使学生既了解国际企业制度和文化,又了解我国经济金融环境,通过专业教学推动英语水平的提高,并利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拓展专业技能,以培养具备微观金融活动的实际决策和操作能力的金融人才为最终目标。

2.提高师资质量,强化激励机制。学校应加强政策和制度的扶持,以优厚的待遇吸引海归留学人员、外籍教师或资深双语教师来校任教,定期派出教学骨干教师到国外留学或访学,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设立双语教学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双语教学理论及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研讨会,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公司金融课程的双语教学对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课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与考评体系,推动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例如,设立双语课程建设专项资助经费,计算工作量时提高双语教学课时系数,双语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年度评优、出国深造等方面优先。

3.以原版教材为主要教材,与推荐报刊资料及相关中译版本参考读物相结合。原版教材不仅语言纯正,而且内容新颖,能反映学科专业前沿的最新信息,教师事先可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进行筛选,选择的标准为该教材能基本概括公司金融的理论和方法,能反映学界已达成共识或权威性的分析方式。它能为愿意进一步研究公司金融理论的学生提供知识和方法上的基础,也能为将来从事公司理财具体实践的学生或专业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系统的理论认识。针对原版教材内容多、价格高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学校以专项经费设立双语课程教学研究小组,对课程选用的原版教材进行分析,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对原版教材进行改编,同时推荐一些国内外报刊资料、相关中译版本参考读物供学生课外学习,及时将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走势的影响,以及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介绍给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帮助他们理解原版教材的内容。

4.有针对性地教学,激发学生双语学习的主动性。公司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对象最好是三、四年级金融专业本科生,因为高年级的本科生有较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并且已经完成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推行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和教师选拔的方式对学生分班,使授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为公司金融课程的双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教师也应努力营造公司金融双语学习氛围,学院可组织金融英语口语比赛,邀请国内外专家作英文报告,设立公司金融课程相关实训,让学生将西方较为成熟的公司金融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5.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公司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精讲基础理论、原理及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重视金融职业道德熏陶,重视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构建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而对实务性、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课后自学;②理论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课程中的重要概念、规则等,辅之以小组用英文进行公司金融案例专题讨论,学生独立完成各项目的投资、融资、财务计划等计算分析,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③交互式教学,组织学习小组,采取交互式学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根据给出的英文公司资料要求学生做出资本预算及项目决策,分小组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最后完成小组书面报告;④课后、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利用校园局域网,创建网络双语教学平台,教师把教学资源放在网上,供学生课后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对授课内容进行独立思考,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⑤科研型教学法,以教师课题、金融教研室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及SRT,在亲身感受科研氛围和工作方法的同时,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办公厅,2001-08-28.

[2]刘丽萍.关于公司金融课程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王慧.“公司金融”双语教学各环节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

英文金融论文篇12

一、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对于金融专业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大学越来越重视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英语是前沿金融实操和金融研究的主流语种,因此英语自然而然地与汉语一起成了我国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所使用的语言。[1]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很多综合性的高校开始积极尝试金融专业双语教学。例如,浙江大学早在2002年就针对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开设多门经管类双语课程;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都每年定期派教师到国外学习,并组建双语教师团队。[2]虽然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开展面广、开展速度快,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现阶段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给双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反映在课堂上阅读英文内容时速度较慢,也同时影响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此外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于老师用英文讲授的部分接受有一定的困难,这些无疑都是由于学生英语水平薄弱造成的。采用适当的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保证。现阶段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经验不足,在课堂的驾驭方面也不足。

二、针对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一)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最初由美国巴罗斯教授在1969年提出,之后经过科林・贝克总结成为双语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了解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对于专业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自我探索和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由于金融专业具有实际应用型强、专业术语概念多、案例分析多等特点,教师如果只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介绍和问题的分析将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或激发学生思考。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通过教师设定的情景和要求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英文能力对于专业内容进行阐述,学生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学习。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相互反馈和评价。

(二)体系化的教学模式

任卫群等[4]认为我国高校工科类专业类课程具有结构和教学过程体系化的特点。金融专业也有体系化的特点,所以应选取系列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取代只在个别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做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前后形成衔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由于不同课程之间在专业理论上有一定的衔接性,所以较为容易实现体系化的双语教学模式。例如,先将低年级的《国际金融学》开设为双语类课程,学生在积累一定量的专业术语之后再进行学习高年级的《国际投资学》就会变得相对简单,也可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三)分层式双语教学模式

学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导致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很难开展。因此,在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环节中针对不同英语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分层教学模式也需要同专业英语、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建立合理的衔接。教师根据学生的英文水平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进行分配任务、布置题目。例如,英文较好的学生可以分到全英文的案例、练习题目等,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要求是能够大部分或者完全掌握所学理论及对应的专业术语,并能够运用英文较为轻松的学习专业知识、阅读相应的英文文献;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可以布置中文案例和中文题目,并督促这部分学生加强专业术语记忆,对于这部分同学的要求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并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部分重点专业术语。在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教师也可以将学生调到其他的行列中去。白杨认为:“所分的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成长,随着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其所属的层次也是不断随之调整的。”[5]

(四)ESP教学整合的优化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指实现某种专门或专门用途的英语,这种方式也逐渐成为配合双语教学的支撑和保障,也是培养“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手段。王雅琳等[6]提出将基础英语、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有机结合,拓宽丰富ESP教学理论。在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材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外语学习专业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专业双语教学,专业可以通过单独开设一门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学习专业术语、能够阅读英文案例及文献、撰写商务公文等能力

三、总结

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金融专业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金融专业教师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双语的含义,寻找符合学生特点的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构建合理的金融专业双语教学体系。

(作者单位为北京城市学院国际学部)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城市学院2013年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课题“财经类(国际特色班)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编号:ZY2013105)。]

参考文献

[1] 王昕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6.

[2] 方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崔蕊.王维翊.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问题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