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概论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6 15:56:01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1-02

1. 绿色建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

1.1 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界应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在发达国家被不断实践与推广。在国内,绿色建筑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已经成为业界的热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把绿色建筑产业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点,建设工程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到2015年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大量增加了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需求,给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绿色建筑思潮对高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高校建筑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摇篮,在推动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这一需求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要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但了解与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更能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性方法,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绿色建筑的指导方针,身体力行地实践绿色建筑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将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站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角度对此展开的探讨与分析。

2.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调整与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建筑概念贯穿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其涉及的学科较传统建筑学更加广泛。其研究内容及相关学科包括:绿色建筑文化与历史、绿色建筑基础理论、绿色建筑技术基本知识、绿色建筑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与管理。只有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的改革与修订,才能将绿色建筑的知识体系融入到建筑学专业长达五年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从专业理论课课程结构调整方面着手进行策略推导。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图1】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除了对传统课程大纲的修订与调整之外,还可以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绿色建筑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图2】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绿色人才的培养,是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框架的基础之上,应时代需求而开展的教案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体系化、进阶式和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建筑学专业指导教师对绿色建筑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思考,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将由原来个体自发的实验转向系统化、整体性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一个传统深厚的学科面对当下全球关切的发展活力,孕育着我国高校建筑教育发展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2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中职?建筑概论?教学方法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动机、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师能力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我们常说:“合适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项目教学法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筑概论是中职较难的课程,如何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说它是古老的,是因为广义上的项目教学法18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欧洲的工读教育就是项目教学法的前身。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美国大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说项目教学法是年轻的,是说它的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中后期。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用“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来说,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一个项目的完整过程,其中包括项目任务的确定、计划的制定、具体的实施、结果的评估、归纳整理等环节。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完整地了解项目实施的步骤。就整个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它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符合新课标下对教学的要求,而且强调“学”和“做”的结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项目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课文为依据,教学过程主要依据教科书的编排展开。项目教学法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提升知识的系统性,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设定是项目教学法的另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是符合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的,学生的地位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关注“教的过程”,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学会。项目教学法很好地改变了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地位,重视教育结果。

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之一。以前评判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现在动手实践成为检验学生能力的标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教学法正好满足这一现实需要。

四是项目教学法还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现在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还是分科教学,但项目教学法与之不同,它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能力集中在一个项目中,使得知识的框架性更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会因此更加紧密。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建筑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建筑的相关知识也是很多专业必须学习的内容,建筑概论是其中比较难于学习的科目之一,它包含了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属性、建筑的功用、建筑的分类、建筑史等众多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建筑的过程、实施中的问题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将项目教学法很好地运用到建筑概论的教学中,一定能够提升建筑概论的现有教学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在建筑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呢?我们将从项目设计与提出、项目的实施、评价总结三个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1.项目设计与提出

项目的设计与提出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整个项目是否能顺利实施并取得理想结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既要结合建筑概论的理论知识部分,又要考虑到项目教学法动手操作的部分。举例说明,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提出下面的教学项目:教师出示一些建筑的照片,让学生指出建筑物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家住宅,指出其中的构造名称,并分别说明这些部件在各自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这样的项目教学,考查学生对建筑构造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能够将类似这样的项目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学们的能力也会得到突飞猛进。

2.项目的实施

项目实施的环节是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点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自主完成。我们在项目教学法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强调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就建筑概论课程来说,如果整个项目由学生完全独立完成,结果可能会与我们预期的效果产生较大偏差。学生一般没有实际的建筑施工经验,所以老师要在适当时间给予一定指导,教师可以预先讲解相关知识,然后再开展项目。例如教师组织学生探讨安全生产的问题,首先要确保学生已经对安全生产有一定的认识,再让学生尝试讨论安全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落实。再比如“门窗的细部构造”相关内容学习时,首先要讲解门窗构件有哪些分类、作用,然后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教学楼所有的门窗类型和构造做法。

3.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是整个项目完成环节,好的总结才能使学生的成长经历从量到质的飞跃。评价总结分为两个部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项目完成之后,学生展示小组的项目成果,并进行答辩。老师针对学生项目成果和答辩情况综合评价学生,要注意评价学生在项目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不能只看项目完成结果。对过程和结果的分数分配问题要尽量合理,基本遵循平时成绩大于笔试成绩的原则,平时成绩可以占总成绩的70%或60%,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或40%。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建筑概论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应用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是否具有相对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

第二,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是否绝对安全,例如学生在进行建筑构造的实际考察时是否存在安全问题等。

第三,不能忽略教师在项目开展中的指导作用,教师要确保学生开展项目前已经了解了建筑概论相关知识。

四、小结

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项目教学法改变了这一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建筑概论教学中会使建筑概论成为一门受到更多学生欢迎、更加有趣的课程。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龚洪浪,丁争柱.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法探讨[J].科技信息,2007(14).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3

“中间技术观”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裔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在舒马赫看来,人类应该通过劳动和最适宜的消费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他明确反对高耗能的技术,主张可再生能源的适宜性利用,倡导中间技术的理念。在生产与消费的观念上,舒马赫列举了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他的主张:1.在农业与园艺方面,要“把注意力放在是合乎生物学要求的生产方法完善化上,放在增加土地肥力及提供健康、美好与安定的环境上”。2.在工业方面,要“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小型技术、比较非暴力性的技术、‘具有人性的技术’上”。3.人与自然方面,“我们必须学会不仅同人类和平相处,而且同自然界。尤其是同那些创造自然界。创造人类的至高力量和平相处”。在对于资源和生产方面,舒马赫提出“非再生物质只有在必不可缺的情况下才使用,而且必须十分地爱惜使用,特别重视加以保护”。并且认为“用地方资源生产来满足地方需要,这是最合理的经济方式”。在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观的指导下,出现了一批运用替代技术的建筑设计实践,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加拿大多伦多的生态住宅研究,美国科罗拉多州斯若迈斯的落基山学会中心等案例;在节能建筑方面,澳大利亚建筑师西德尼.巴格斯、英格兰建筑师阿瑟.昆姆比、美国建筑师麦尔科姆.威尔斯等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的生土、覆土建筑实验,以其改善建筑的热工效应。“整合设计”观影响下的“生态建筑”观与“建筑节能”观196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西姆.范.德.莱恩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整合设计”的概念。西姆认为建筑师必须适应在未来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要求,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以及这些资源利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导致建筑师必须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和和谐地利用其他能源形式来达成建筑设计的目的,并将这种利用的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中表达出来——即整合设计。对于能量与物质的流动,以及能量与物质与自然系统的自我平衡、稳定关系上,西姆认为能量与物质的流动是通过一个封闭的环形和多渠道的网络来进行的,并试图用信息论、系统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来研究与解释。1974年,西姆与法拉隆斯研究所将伯克利的一栋老住宅进行了改建,在这个改建项目中,整合设计的思想与概念倍付诸实施,建成了美国第一个完全自给型的城市住宅。在这个城市住宅中,西姆与法拉隆斯研究所进行了城市型粮食种植、太阳能供热、人与住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等试验,整个建筑环境中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采用了多种路径,将这种多种途径的方法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紧密联系。这个项目被人为是现代城市型生态住宅建筑的最早成功典范,这个案例连同西姆及法拉隆斯研究所在1975年设计建造的鲁那儿中心项目对后来的生态建筑设计和节能建筑设计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盖娅运动”影响下的“生态建筑”观与“建筑节能”观

1965年,詹姆斯.拉乌洛克提出了盖娅理论,认为生物在保持地球表面环境稳定,以及营造适于生物生存的自我调节机制上具有巨大的贡献。1976年,生态建筑先驱之一的安东.施耐德博士倡导利用天然的建筑材料,采取自然通风、采光、采暖技术,来营建利于人类健康并具有生态效益的建筑艺术,认为建筑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考虑。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乌洛克在《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观点》书中主张将地球和各种生命系统视为具备有机生命特征和自持续特点的实体,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上,主张使用绿色建材、绿化、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防止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沿袭减租的地域性文脉等。1989年英国作家、盖娅运动的建筑师戴维.皮尔森在其著作《自然住宅手册——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生态的家》中,明确了盖娅住区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三个主要的设计原则:1.为星球的和谐而设计这个原则主张建设要充分保护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来满足所有的或是大部分的能源需求,从而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2.为精神和平而设计公众参与社区的空间设计与营建,汇集众人的观点和技巧,寻找一种整体的设计方案,使得住区的建筑风格、规模相互一致,将建筑与大自然的季节、气候、时令联系起来,并与自然的变化节奏相协调。3.为身体的健康而设计注重建筑围护结构和表皮的设计,利用自然的方法使建筑室内外进行持续的能量与物质交流,从而保持健康而具有活力的室内气候。盖娅住区的设计原则总结了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建造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目标,使建筑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物理需求、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对生态住宅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节能建筑的技术概念上,不仅考虑了能源、能量的节约性,还提出了建筑内外能量与物质的交流理念,在节能建筑的观念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4

1 哲学空间概念

空间概念发源于西方,在人类历史中是不断变化的概念。

古希腊哲学中提出人类具有三种空间经验:虚空经验和广延经验和处所经验。处所经验反映的是物与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是空间关系论的经验来源;虚空经验反映的是某种独立于物之外的存在,是空间实体论的经验来源;广延经验反映的是物体自身的与物体不可分离的空间特性,是空间属性论的经验来源。朴素的古希腊空间概念就是建立在这三种经验基础之上的。

人们试图整合这三种希腊的空间经验,但这三种经验表面看来互不相干,各自强调一种经验,结果出现了实体论、属性论与关系论的争论。直至今日,这三种不同方向仍未被一种空间理论所整合,因而空间研究也必须从这三种不同角度出发来展开。1

到了近代,17世纪之后的数学理性和逻辑实证的基础上,空间概念在三种空间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背景观念和几何化特征。从背景角度看:空间被想象成某种与物体不同的东西,即它是独立的,但首先是所有物体运动的参照背景。从几何学角度看:空间则被想象成纯几何化的广延。因而,近代空间观念既具备背景观念和几何化特征,同时都受到三种古希腊空间经验的影响。

随着现代哲学的发展,空间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康德首先提出将空间作为一种先验的观念,作为人们感知世界的工具,即空间是一种思维特性。海德格尔认为,空间是随物体出现的一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场所”来表达,某种程度是对古希腊处所经验的回归。梅洛•庞蒂从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出发,以现象学的方法来讨论空间。福柯则是将权力和空间联系在一起。德勒兹强调的是空间的“流动”的特性,破除空间结构中的等级秩序。列斐伏尔是从社会学角度来解读空间。他认为空间并非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容器”或平台,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空间同时既是概念化的,同时也是物质化的,既体现社会关系又属于意识形态。而杰姆逊和索雅继续从后现代社会的角度继续观察和总结空间与社会的关系。

从空间概念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在古希腊空间实体论、空间关系论和空间属性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和演变。今天的各种空间理论实际上仍然沿着这三条线索在发展和演化。

2 小说和电影空间理论

小说的空间研究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约瑟夫•弗兰克在1945年提出了空间形式理论,专门研究小说领域的空间问题。为了揭示空间形式理论的内涵,弗兰克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了他的论述。首先,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二十世纪的作家表现出了对时间和顺序的弃绝、对空间与结构的偏爱。他们在同一时间里展开了不同层次上的行动和情节。为此,他们来回切断了同时发生的若干不同的行动和情节,取消了时间顺序,中止了叙述的时间流动。在这里,弗兰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创作批评概念――“并置”。其次,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来看,读者运用“反应参照”的方法――就是把事实和推想拼合在一起的尝试。弗兰克从空间形式的创造与接收两个方面为现代小说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型。

电影领域的空间研究是在小说的故事叙述空间基础上,再加上其特有的银幕造景空间。英国学者斯蒂芬•希斯在《叙事空间》一书中对电影空间作了较为完整的论述。他认为,电影的叙事空间包括电影话语的银幕造景空间和故事叙述空间两种主要形式。前者主要是视觉上的镜头空间、拍摄与剪辑空间、声音空间,画内与画外空间,后者是有关叙事的叙述者和叙事视点的问题。前者和电影理论中的蒙太奇和场面调度紧密联系,而后者与电影和小说的叙事理论是一致的。综合而言,电影空间是从视觉和意识两方面同时展开的。

3 建筑空间理论

空间概念正式进入建筑领域从十九世纪开始。黑格尔认为,作为重要特征的围合是建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德国建筑师森帕率先提出――空间表现为围合,是建筑和艺术发展的目的。这与哲学领域的几何化的空间实体论非常吻合。

德国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希德布兰德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空间是艺术中的主要问题,连续性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特性。他强调空间中身体与眼睛的运动,人的存在对空间具有重要意义。2这与背景化的空间实体论相对应。建筑理论家席马绍将移情理论运用于建筑空间的评判中,他认为,建筑的美不在于其物质性的构件,而在建筑空间。而建筑的意图正是空间的艺术化表达。席马绍特别强调“空间的建立”是一种思维特性,继承了康德的观点,将空间作为人们的认知能力。

到了二十世纪早期,关于建筑空间观念中共分为三类,其一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内部封闭的内空;其二,建筑空间是连续的,内部与外部空间是连绵不断和无限的;第三种建筑空间的观念将它视为身体的一种延伸。意大利建筑师和理论家赛维随后在《建筑空间论》中再次明确:每一个建筑物都会构成两种类型的空间:内部空间,全部由建筑物本身所形成;外部空间,即城市空间,由建筑物和他周围的东西所构成。从此,建筑空间作为建筑的主要内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低谷,建筑空间在一部分建筑师的不断研究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和诠释。屈米和希利尔分别从两个方向发展了空间理论。屈米反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建筑学等同于语言学的倾向,反对那种通过句法和语法的研究来探索建筑可能性的方法。英国学者希利尔则希望在建筑学内部探索一套建筑自身的规律,他总结了一套称之为“空间句法的理论”,希望凭借这一建筑自身而非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是建筑学真正能够上升为与生物学、物理学一样的科学。

4 结语

空将空间观念进行梳理,建立一个多角度出发的全面观察,将含混和模糊的空间概念分成若干线索来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空间理论的潜力。其次,从当今社会文化的代表――小说和电影的角度,结合哲学等领域的发展,将建筑空间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建筑、小说和电影三方面可以展开对话讨论的平台,通过比较,建立清晰的建筑空间谱系。第三点,就是通过对哲学、小说和电影理论中不断发展的空间理论研究,为建筑的创新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5

摘要:本文分析以往“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从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出“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13-03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陆红梅(1979—),女,江苏南通人,新疆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研究。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筑工程概预算’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JG-2012-049)

“土木工程概预算”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应用性课程,主要研究建筑产品的实物形态在其建造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在价值规律指导下建筑产品造价的构成因素,涉及较广泛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经济学科。

本课程以建设工程定额应用为导向、以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为主线。在阐述建设工程定额的组成和编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定额的应用、工程造价的计算和工程量计算规则,最后以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的编制为总结。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逐步推广,本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新的计价规范,努力结合市场需求,坚持适用性强为原则,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以适应行业市场的需求。

一、“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现状

“土木工程概预算”(原“建筑工程概预算”)是石河子大学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从1998—2002年,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建筑工程专业开设,2002—2009年,随着学生就业途径的拓宽,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学生就业的方向之一,“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相关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由原先的2名主讲教师发展到3名主讲教师,相应的实践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电算化软件课程开设;由主讲教师主编的用于指导学生电算的广联达软件的相关教材投入使用;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图纸,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2009年以后,由于2011年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增道路桥梁专业,“建筑工程概预算”更名为“土木工程概预算”,成为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目前,该课程理论总课时32学时,总学分2个学分,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中课程设计时间为1.5周,毕业设计时间为2周。

二、“土木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2010年之前,本门课程在学院的名称为“建筑工程概预算”,主要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第七学期开设,前期36学时理论学时结束后,进行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第八学期与工程概预算相关的毕业设计时间为2周。笔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和2周的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时间紧迫,质量参差不齐

以往的课堂理论教学,教师基本以书本上的知识点结合书上极少的例题进行讲解,基本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学生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课后作业资源极少,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机会,基本没有为课程设计奠定实践动手能力基础,因此学生在课程设计开始的一两天内,基本无从下手,教师费时费力,需要将学生从零动手基础引入课程设计,造成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时间紧迫,课程设计质量参差不齐。

(二)课程设计资源匮乏,学生积极性不高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任务是,学生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完成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需要教师提供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作为课程设计资料,另外,还需要施工设计图纸中使用的图集、规范等配套资料。以往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由主讲教师整理收集了三套完整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关的配套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施工图预算。对于一百多名学生,三套施工图纸及配套资料显得相当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课程设计的效果难以达到。

(三)课程设计环节孤立,未达到预期效果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应做到学生通过概预算课程中的算量,为施工组织安排人力资源提供工程量数据,从而达到建立相关课程联系性,建立学生专业素质的效果。但是由于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在学院是第六学期开设,无法与本课程设计进行衔接,造成这两门课程设计之间孤立,使本课程设计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施工图预算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计环节缺乏建立学生专业系统素质的思考,也造成未能达到本门课程设计的效果。

三、“土木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

经过多年教学和工程实践,本课程组教师在强化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思考与改革,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明确本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本课程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学生建立专业系统素质的纽带。作为大学的专业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除了完成单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以外,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建立系统的专业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本门课程是在第七学期开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的实践性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实践教学,逐步加强学生对本课程体系整体系统性的培养,从而转化为学生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一方面是对学生第七学期之前所学相关专业课程与本课程加强系统联系,另外一方面是对第八学期学生毕业设计做理论铺垫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铺垫,具有重要枢纽的作用。

2.培养目标:重实践,强技能,夯素质。本课程学生所掌握技能是学生的就业方向之一,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除了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管理以外,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也是部分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之一。本着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拓展培养目标,培养兼具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是本门课程实践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1]。

(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与改革

1.实施土木工程概预算课堂与课后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为了奠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坚实基础,在2013—2014及2014—2015第一学年,在土木工程2010—1、3班和2011—1、2、3、4班实施了课堂和课后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其中包括“引实际工程进课堂”、“拿实际工程当作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另外,在理论课阶段,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堂后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为课堂教学的延展。

2.转换角色,课后学生收集实践教学基础资料,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分析以往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欠缺的原因,加之学生宿舍及教室网络环境的改善,突破了以往必须有纸质资料作为教学资料的限制,课后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查阅需要的资料:图集、定额、规范等,一方面解决了资料欠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积极动手,提升思考能力,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更进一步将所学的专业课程系统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有益。

3.改革课程设计,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了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的改革,即通过工程招投标环节模拟,主要侧重点在商务标投标现场的模拟。本次课程设计改革中,设置了一个实践教学改革实验班,本班通过一个小组编制工程标的、三个小组编制投标报价,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进行招投标现场的模拟。由于实验效果的原因,学生较非实验班学生看图仔细,在编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甚至超出了本次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效果良好。学生在组织招投标模拟现场的过程中,发挥主人翁精神,不断收集资料,使整体流程进展十分顺利,学生受益匪浅。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改革,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地探索努力,从不同的源头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学相长,效果十分显著[2-4]。

4.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自土木2009级开始,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对于理论知识的课后习题,教师将收集的电子版习题,通过网络发给学生练习;对于应用型知识的课后习题,采用实际工程的案例图纸作为作业,学生进行系统联系;另外结合身边的建筑物为作业案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准备作业基础资料:动手量尺寸、找定额、翻图集,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

鉴于本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开辟适合本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即通过课堂教学实例化——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课程设计小组化、资源丰富化、环节增加场景模拟——毕业设计独立化——第二课堂丰富化的实践环节,分五步走强化实践教学模式[5]。此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依托本课程建立的网络课程以及一类课程建设平台,为此模式顺利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素材和丰富的实践资料,确保有充足的学习材料和提供空间上的保障。

1.课堂教学素材实例化,奠定实践理论基础。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突破仅仅讲授单一理论知识的条例化,引入实际工程作为课堂素材。对于工程计量章节,结合实际工程图纸讲解、讨论分部分项工程计量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例讲解的过程中,将本课程与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相关课程知识点进行衔接及梳理,构建学生对该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2.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本课程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多样,不拘泥于课本或者固定习题,以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为主要原则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内容主要考虑对课程基本理论加深理解与掌握。主要以实际施工图纸为主,辅以教师自编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量。例如,主讲教师认为在土石方工程和砌筑工程学习完之后,可以自设一道综合案例让学生思考并动手练习,练习内容包括:土石方计量、砌筑基础计量、回填土计量及余土或缺土的计量。通过此综合例题,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分部分项工程计量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这些项目中的细节问题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查找电子版的定额和图集来完成,此过程能够增加学生完成本门课程实践性练习的系统性,并提高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巩固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基础,将课堂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实践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3.课程设计环节设计与改革。课程设计小组化,提高学生积极性。将所有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构建小组时,小组长进行统一的安排组织工作,采用直线式管理。以5—6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做到“任务有人算,人人有任务”。小组式的单位使成员各尽其责,将总体任务分解,让每个成员自行承担某一部分任务,互相合作完成,克服惰性,使每一个学生有主人翁的责任使命感,奠定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资源丰富化,确保课程设计质量。克服以往由于只有三套完整施工图纸和相关纸质版图集、定额,学生做课程设计积极性不高,惰性大等缺陷,在2009—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时,收集增加了大量的工程设计施工图纸,保证每一组使用独立的施工图纸,并且大大借助网络资源,借助本课程的网络课件和精品课程建设网站,保证施工图纸中所用图集、规范等相关资料充分,为学生课程设计扫清一切资源障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程设计质量,确保了课程设计效果。

课程设计环节增加招投标场景模拟,奠定实践动手能力。在小组式的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增加了模拟实际工程招投标现场的工作情景环节。在理论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成立一个招标小组,三个投标小组,在课程设计开始前20天左右的时间,由招标小组编制并发出招标公告,三个投标小组购买招标文件并在课程设计时间进行投标报价的编制,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日期提交投标文件。同时招标小组组织投标会议,进行投标现场模拟[6]。由于是学生自己组织模拟现场,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熟悉了招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并且加强了本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质,为今后毕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毕业设计独立化,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设计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由单人独立完成一套施工图纸的施工图预算工作。此套图纸是在建筑方案确定基础上,学生自行设计结构部分,然后完成施工图预算工作,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图纸十分熟悉,通过查阅各种图集及规范,全国统一定额和地方定额,结合广联达预算软件,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第二课堂丰富化,培养实践创新意识。充分利用课程组教师从事科研和社会咨询服务的成果,结合本地建设工程具体实例、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工程项目可研报告案例及工程造价案例,引导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采用“项目导向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不断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土木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在水利建筑工程学院2009级及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试点班级中,由于借助网络课件,精品课程建设网站,扩大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来源途径,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5—6人的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质量得到了保证,并且由于增设了工程招投标模拟环节,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收获了本门课程知识,达到了本课程设计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保华,顾沛卿.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

[2]唐艳娟等.土木工程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1).

[3]马洁,刘小河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6

一、 引言

追求品位和档次的建筑装饰的研究是在宏观的概念设计同时,必须对细节设计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投入,这就要求设计理想的实现和传达需要通过合理的、同时也是充分的细节设计来帮助实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的中国,大量毫无个性和性格魅力的建筑作品的涌现,时刻在描绘着细节缺失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提醒我们的设计师细节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伴随着人本主义的思潮的深入人心,细节设计势必会在建筑装饰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装饰设计中细节的定义

装饰设计中细节的定义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众多细节才能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于细微处折射伟大。所谓“一花一天堂,一土一如来,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细节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无非是我们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充斥在我们几乎全部的生活场景中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但正是这些细节往往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部分,于无声处安静从容地展示它的无微不至。日本东京国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六角鬼丈先生说:“细部设计是解读建筑的基因密码”。细节设计作为概念设计最亲密的孪生姊妹,几乎所有的概念设计最终都要通过细节来加以实施。对于建筑装饰设计来说,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引人入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件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作品,无论它的空间如何划分,界面如何处理,也无论它的风格、造型、材质、色彩、照明还是陈设和家具,所有这些都是要通过一个个的细节来展现出来,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建筑装饰设计实际上是通过细节设计来完成表达的,人们是通过对细节的品味来感知整个空间的装饰效果、触摸设计师的设计灵魂的。事实上,正是细节把建筑区分出来,为了创作一栋不同寻常的建筑,如何将细节 组织起来加强整个的概念,是设计中最困难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好的细节设计,可以使建筑装饰的效果更加完整和统一,同时更加有血有肉。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建筑装饰的表现具有张力,一定要充分利用细节设计这个手段。

三、装饰中细节设计

从语文的理解来看,细节一词十分容易误导人,让我们觉得细节必须很细小,其实细节可以很大,关键是形成的方式。细节是伴随概念同步生成的,不是挖空心思通过主观臆想捏造出来的。在设计一个概念的同时,我们马上应该对支持和表达这个概念的细部表现进行充分的构思,因为我们需要通过细节的表现把设计理念,或者说是概念,传达给受众。当我们懂得了概念需要细节来实现和润色的这个道理,就再也不会为细节发愁了。建筑装饰也是一样,细节会出现在每一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即便是最强调简洁的简约风格甚至是极简主义的装饰作品的实现,也有细节的参与,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建筑装饰的最终表现。

细节包含了建筑空间装饰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是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也可以是一个构件、一个造型;可以是一条瘦窗、一扇窄门,也可以是一种质感、一抹色彩;可以是一张地毯、一幅窗帘,也可以是一幅油画或者一盏烛台 细节渗透在建筑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是能想到的层面都是由细节支撑起来的,甚至是生理感觉和心理暗示层面的。要完整地分析细节的涵概范围完全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只能就几个跟建筑空间装饰直接关联的层面,尝试简单讨论一下细节设计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3.1 建筑结构层面

首先我们从宏观的角度看,建筑本身就是城市的细节,正是建筑展现了城市的性格。我们感受建筑,首先是对它的气势、形态等大视角粗线条的感悟,这时我们的感觉可以是强烈的,但非常笼统,细致精确的结论一定要借助于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来完成,对于建筑的审美满足需要细节的参与和催化,视觉的饕餮需要眼睛对建筑细节的细致抚摸,那么建筑细节的细腻与否,除了反映建筑师的功力,也直接决定建筑最终给人的感觉是否成功。譬如建筑本身细节(如构件等)的装饰作用,每一个建筑细节,都是千锤百炼后的完美呈现,都是经得起深度拷问与品鉴的大成之作,这正是的建筑美学演绎。

3.2空间界面层面

“空间”是建筑的主体,所有的建筑装饰都是围绕“空间”这个主体展开的,室内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界面”是围合空间的素材,一切设计理念的完成都是通过各种造型手段和形式要素在“界面”上来实现的。建筑装饰实际上就是对建筑空间的再创造,那么空间实际上是虚无的,要有界面的围合才存在,单纯地讨论空间是没有意义和“小布尔乔亚”的。所以我们对建筑空间的装饰实际上是对空间界面进行细节设计的过程。

3.3 色彩与材质层面

色彩与材质是空间界面的皮肤,没有二者的参与,空间界面将无法为我们所感知。色彩与材质的选择有助于塑造建筑空间的性格、使用性质等特性,同时,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空间环境的第一印象,色彩最具表现力,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3.4采光与照明层面

光线决定了我们超过 85%的感知世界,很难想象,在没有光线的漆黑不见五指的世界里,美将从何谈起。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赋予我们五彩缤纷的知觉世界,我们的绝大部分的审美满足,都仰仗光的存在。我们看到的空间环境,严格地说只是在某种特定的光照下的空间环境,好的照明设计,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情节大师,醉心于呈现视觉上不可思议的神奇。

那么照明设计乃至提供照明的灯具本身的装饰作用,是建筑空间装饰设计必须要高度重视的细节之一,不同形式的照明会左右物体或空间的形象、色调以及它们给人留下的的印象。照明既能营造也能破坏室内环境的气氛。

3.5 陈设与家具层面

在国内目前的部分装修公司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名词,叫做“纯装修”,潜台词是只做硬装饰,也就是只对空间界面进行所谓的装饰处理,而对家具、设备、织物、陈设摆设、照明灯具、绿化、日用器皿及艺术品等细节抱着完全不屑一顾的态度,可以想见空间装饰的最终效果是很难达到统一和丰富的理想。陈设艺术设计部分,主要是对家具、设备、织物、陈设摆设、照明灯具、绿化、日用器皿及艺术品等方面进行设计、处理和权衡,关系到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

四、结束语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7

前言

80 年代,是我国高层建筑在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各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各大中城市普遍兴建高度在 100m 左右或 100m 以上的以钢筋为主的建筑,建筑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功能和类型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比较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有上海锦江饭店,它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级宾馆,总高 153.52m,全部采用框架一芯墙全钢结构体系,深圳发展中心大厦43 层高 165.3m,加上天线的高度共 185.3m,这是我国第一幢大型高层钢结构建筑。进入 90 年代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入了新的阶段。不仅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出现多样化而且在高度上长幅很大有一个飞跃。深圳于1995 年 6 月封顶的地王大厦,81 层高,385.95m为钢结构,它居目前世界建筑的第四位。本文在此谈了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概述建筑结构抗震理论

1、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实际上是各国建筑抗震经验带有权威性的总结,是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包括结构动力计算,结构抗震措施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主要内容) 的法定性文件它既反映了各个国家经济与建设的时代水平,又反映了各个国家的具体抗震实践经验。它虽然受抗震有关科学理论的引导,向技术经济合理性的方向发展,但它更要有坚定的工程实践基础,把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容不得半点冒险和不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代规范中的条文有的被列为强制性条文,有的条文中用了“严禁,不得,不许,不宜”等体现不同程度限制性和“必须,应该,宜于,可以”等体现不同程度灵活性的用词。

2、抗震设计的理论。拟静力理论。拟静力理论是 20世纪10~40年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在估计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时,仅假定结构为刚性,地震力水平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上。地震力的大小当于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比例常数(地震系数)。反应谱理论。反应谱理论是在加世纪40~60 年展起来的,它以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对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为基础,是加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学者对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后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 20世纪70-80 年广为应用的地震动力理论。它的发展除了基于 60 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外,人们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线性与非线性反应过程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随着强震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各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不断增多。进一步动力理论也称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它把地震作为一个时间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筑物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得到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完成抗震设计工作。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分析

1、抗震措施。在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除要考虑概念设计、结构抗震验算外,历次地震后人们在限制建筑高度,提高结构延性(限制结构类型和结构材料使用) 等方面总结的抗震经验一直是各国规范重视的问题。当前,在抗震设计中,从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将抗震与消震(结构延性)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隔震措施,消能减震措施)来减震,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而且,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2、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念。我国《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对建筑的抗震设防提出“三水准、两阶段”的要求,“三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当遭遇第一设防烈度地震即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时,结构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要求建筑结构满足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要求建筑的弹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性变形限值。当遭遇第二设防烈度地震即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本烈度地震时,结构屈服进入非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要求结构具有相当的延性能力(变形能力)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当遭遇第三设防烈度地震即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结构虽然破坏较重,但结构的非弹性变形离结构的倒塌尚有一段距离。不致倒塌或者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从而保障了人员的安全。因此,要求建筑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其弹塑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塑性变形限值。三个水准烈度的地震作用水平,按三个不同超越概率(或重现期)来区分的: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 63.2%,重现期 50 年;设防烈度地震(基本地震):50 年超越概率 10%,重现期 475年;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 2%-3%,重现期1641-2475 年,平均约为 2000 年。对建筑抗震的三个水准设防要求,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其方法步骤如下:第一阶段:第一步采用与第一水准烈度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先计算出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重力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从而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第二步是采用同一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使其不超过抗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同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从而自动满足第二水准的变形要求。第二阶段:采用与第三水准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特别是柔弱楼层和抗震薄弱环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之小于抗震规范的限值。并采用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从而满足第三水准的防倒塌要求。

3、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的方法作了以下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除 1 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限制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三、结语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13-03

“土木工程概预算”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应用性课程,主要研究建筑产品的实物形态在其建造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在价值规律指导下建筑产品造价的构成因素,涉及较广泛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经济学科。

本课程以建设工程定额应用为导向、以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为主线。在阐述建设工程定额的组成和编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定额的应用、工程造价的计算和工程量计算规则,最后以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的编制为总结。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逐步推广,本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新的计价规范,努力结合市场需求,坚持适用性强为原则,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以适应行业市场的需求。

一、“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现状

“土木工程概预算”(原“建筑工程概预算”)是石河子大学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从1998―2002年,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建筑工程专业开设,2002―2009年,随着学生就业途径的拓宽,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学生就业的方向之一,“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相关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由原先的2名主讲教师发展到3名主讲教师,相应的实践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电算化软件课程开设;由主讲教师主编的用于指导学生电算的广联达软件的相关教材投入使用;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图纸,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 2009年以后,由于2011年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增道路桥梁专业,“建筑工程概预算”更名为“土木工程概预算”,成为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目前,该课程理论总课时32学时,总学分2个学分,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中课程设计时间为1.5周,毕业设计时间为2周。

二、“土木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2010年之前,本门课程在学院的名称为“建筑工程概预算”,主要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第七学期开设,前期36学时理论学时结束后,进行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第八学期与工程概预算相关的毕业设计时间为2周。笔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和2周的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时间紧迫,质量参差不齐

以往的课堂理论教学,教师基本以书本上的知识点结合书上极少的例题进行讲解,基本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学生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课后作业资源极少,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机会,基本没有为课程设计奠定实践动手能力基础,因此学生在课程设计开始的一两天内,基本无从下手,教师费时费力,需要将学生从零动手基础引入课程设计,造成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时间紧迫,课程设计质量参差不齐。

(二)课程设计资源匮乏,学生积极性不高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任务是,学生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完成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需要教师提供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作为课程设计资料,另外,还需要施工设计图纸中使用的图集、规范等配套资料。以往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由主讲教师整理收集了三套完整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关的配套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施工图预算。对于一百多名学生,三套施工图纸及配套资料显得相当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课程设计的效果难以达到。

(三)课程设计环节孤立,未达到预期效果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应做到学生通过概预算课程中的算量,为施工组织安排人力资源提供工程量数据,从而达到建立相关课程联系性,建立学生专业素质的效果。但是由于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在学院是第六学期开设,无法与本课程设计进行衔接,造成这两门课程设计之间孤立,使本课程设计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施工图预算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计环节缺乏建立学生专业系统素质的思考,也造成未能达到本门课程设计的效果。

三、“土木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

经过多年教学和工程实践,本课程组教师在强化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思考与改革,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明确本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本课程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学生建立专业系统素质的纽带。作为大学的专业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除了完成单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以外,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建立系统的专业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本门课程是在第七学期开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的实践性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实践教学,逐步加强学生对本课程体系整体系统性的培养,从而转化为学生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一方面是对学生第七学期之前所学相关专业课程与本课程加强系统联系,另外一方面是对第八学期学生毕业设计做理论铺垫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铺垫,具有重要枢纽的作用。

2.培养目标:重实践,强技能,夯素质。本课程学生所掌握技能是学生的就业方向之一,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除了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管理以外,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也是部分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之一。本着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拓展培养目标,培养兼具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是本门课程实践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1]。

(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与改革

1.实施土木工程概预算课堂与课后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为了奠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坚实基础,在2013―2014及2014―2015第一学年,在土木工程2010―1、3班和2011―1、2、3、4班实施了课堂和课后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其中包括“引实际工程进课堂”、“拿实际工程当作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另外,在理论课阶段,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堂后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为课堂教学的延展。

2.转换角色,课后学生收集实践教学基础资料,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分析以往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欠缺的原因,加之学生宿舍及教室网络环境的改善,突破了以往必须有纸质资料作为教学资料的限制,课后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查阅需要的资料:图集、定额、规范等,一方面解决了资料欠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积极动手,提升思考能力,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更进一步将所学的专业课程系统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有益。

3.改革课程设计,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了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的改革,即通过工程招投标环节模拟,主要侧重点在商务标投标现场的模拟。本次课程设计改革中,设置了一个实践教学改革实验班,本班通过一个小组编制工程标的、三个小组编制投标报价,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进行招投标现场的模拟。由于实验效果的原因,学生较非实验班学生看图仔细,在编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甚至超出了本次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效果良好。学生在组织招投标模拟现场的过程中,发挥主人翁精神,不断收集资料,使整体流程进展十分顺利,学生受益匪浅。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改革,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地探索努力,从不同的源头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学相长,效果十分显著[2-4]。

4.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自土木2009级开始,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对于理论知识的课后习题,教师将收集的电子版习题,通过网络发给学生练习;对于应用型知识的课后习题,采用实际工程的案例图纸作为作业,学生进行系统联系;另外结合身边的建筑物为作业案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准备作业基础资料:动手量尺寸、找定额、翻图集,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

鉴于本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开辟适合本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即通过课堂教学实例化――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课程设计小组化、资源丰富化、环节增加场景模拟――毕业设计独立化――第二课堂丰富化的实践环节,分五步走强化实践教学模式[5]。此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依托本课程建立的网络课程以及一类课程建设平台,为此模式顺利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素材和丰富的实践资料,确保有充足的学习材料和提供空间上的保障。

1.课堂教学素材实例化,奠定实践理论基础。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突破仅仅讲授单一理论知识的条例化,引入实际工程作为课堂素材。对于工程计量章节,结合实际工程图纸讲解、讨论分部分项工程计量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例讲解的过程中,将本课程与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相关课程知识点进行衔接及梳理,构建学生对该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2.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本课程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多样,不拘泥于课本或者固定习题,以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为主要原则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内容主要考虑对课程基本理论加深理解与掌握。主要以实际施工图纸为主,辅以教师自编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量。例如,主讲教师认为在土石方工程和砌筑工程学习完之后,可以自设一道综合案例让学生思考并动手练习,练习内容包括:土石方计量、砌筑基础计量、回填土计量及余土或缺土的计量。通过此综合例题,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分部分项工程计量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这些项目中的细节问题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查找电子版的定额和图集来完成,此过程能够增加学生完成本门课程实践性练习的系统性,并提高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巩固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基础,将课堂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实践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3.课程设计环节设计与改革。课程设计小组化,提高学生积极性。将所有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构建小组时,小组长进行统一的安排组织工作,采用直线式管理。以5―6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做到“任务有人算,人人有任务”。小组式的单位使成员各尽其责,将总体任务分解,让每个成员自行承担某一部分任务,互相合作完成,克服惰性,使每一个学生有主人翁的责任使命感,奠定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资源丰富化,确保课程设计质量。克服以往由于只有三套完整施工图纸和相关纸质版图集、定额,学生做课程设计积极性不高,惰性大等缺陷,在2009―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时,收集增加了大量的工程设计施工图纸,保证每一组使用独立的施工图纸,并且大大借助网络资源,借助本课程的网络课件和精品课程建设网站,保证施工图纸中所用图集、规范等相关资料充分,为学生课程设计扫清一切资源障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程设计质量,确保了课程设计效果。

课程设计环节增加招投标场景模拟,奠定实践动手能力。在小组式的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增加了模拟实际工程招投标现场的工作情景环节。在理论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成立一个招标小组,三个投标小组,在课程设计开始前20天左右的时间,由招标小组编制并发出招标公告,三个投标小组购买招标文件并在课程设计时间进行投标报价的编制,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日期提交投标文件。同时招标小组组织投标会议,进行投标现场模拟[6]。由于是学生自己组织模拟现场,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熟悉了招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并且加强了本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质,为今后毕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毕业设计独立化,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设计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由单人独立完成一套施工图纸的施工图预算工作。此套图纸是在建筑方案确定基础上,学生自行设计结构部分,然后完成施工图预算工作,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图纸十分熟悉,通过查阅各种图集及规范,全国统一定额和地方定额,结合广联达预算软件,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第二课堂丰富化,培养实践创新意识。充分利用课程组教师从事科研和社会咨询服务的成果,结合本地建设工程具体实例、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工程项目可研报告案例及工程造价案例,引导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采用“项目导向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不断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土木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在水利建筑工程学院2009级及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试点班级中,由于借助网络课件,精品课程建设网站,扩大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来源途径,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5―6人的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质量得到了保证,并且由于增设了工程招投标模拟环节,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收获了本门课程知识,达到了本课程设计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保华,顾沛卿.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

[2]唐艳娟等.土木工程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J].高等农业教育,2013,(1).

[3]马洁,刘小河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探究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

[4]高素春.建立高校课堂教学的项目管理理念[J].中国建

设教育,2008,(4).

[5]周渝霞.系统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9

现阶段,土与结构物共同工作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使建筑抗震分析在概念上进一步走向完善,如果可以在结构与地基的材料特性,动力响应,计算理论,稳定标准诸方面得到符合实际的发展,自然会在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80年代,是我国高层建筑在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各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各大中城市普遍兴建高度在100m左右或100m以上的以钢筋为主的建筑,建筑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功能和类型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比较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有上海锦江饭店,它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级宾馆,总高153.52m,全部采用框架一芯墙全钢结构体系,深圳发展中心大厦43层高165.3m,加上天线的高度共185.3m,这是我国第一幢大型高层钢结构建筑。进入9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入了新的阶段。不仅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出现多样化而且在高度上长幅很大有一个飞跃。深圳于1995年6月封顶的地王大厦,81层高,385.95m为钢结构,它居目前世界建筑的第四位。

二、建筑抗震的理论分析

(一)建筑结构抗震规范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实际上是各国建筑抗震经验带有权威性的总结,是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包括结构动力计算,结构抗震措施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主要内容)的法定性文件它既反映了各个国家经济与建设的时代水平,又反映了各个国家的具体抗震实践经验。它虽然受抗震有关科学理论的引导,向技术经济合理性的方向发展,但它更要有坚定的工程实践基础,把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容不得半点冒险和不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代规范中的条文有的被列为强制性条文,有的条文中用了“严禁,不得,不许,不宜”等体现不同程度限制性和“必须,应该,宜于,可以”等体现不同程度灵活性的用词。

(二)抗震设计的理论

1、拟静力理论。拟静力理论是20世纪10~40年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在估计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时,仅假定结构为刚性,地震力水平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上。地震力的大小当于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比例常数(地震系数)。

2、反应谱理论。反应谱理论是在加世纪40~60年展起来的,它以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对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为基础,是加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学者对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后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3、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20世纪70-80年广为应用的地震动力理论。它的发展除了基于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外,人们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线性与非线性反应过程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随着强震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各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不断增多。进一步动力理论也称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它把地震作为一个时间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筑物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得到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完成抗震设计工作。

三、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一)抗震措施

在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除要考虑概念设计、结构抗震验算外,历次地震后人们在限制建筑高度,提高结构延性(限制结构类型和结构材料使用)等方面总结的抗震经验一直是各国规范重视的问题。当前,在抗震设计中,从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将抗震与消震(结构延性)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隔震措施,消能减震措施)来减震,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而且,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二)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念

我国《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对建筑的抗震设防提出“三水准、两阶段”的要求,“三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当遭遇第一设防烈度地震即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时,结构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要求建筑结构满足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要求建筑的弹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性变形限值。当遭遇第二设防烈度地震即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本烈度地震时,结构屈服进入非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要求结构具有相当的延性能力(变形能力)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当遭遇第三设防烈度地震即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结构虽然破坏较重,但结构的非弹性变形离结构的倒塌尚有一段距离。不致倒塌或者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从而保障了人员的安全。因此,要求建筑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其弹塑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塑性变形限值。

三个水准烈度的地震作用水平,按三个不同超越概率(或重现期)来区分的: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63.2%,重现期50年;设防烈度地震(基本地震):50年超越概率 10%,重现期475年;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 2%-3%,重现期 1641-2475年,平均约为2000年。

对建筑抗震的三个水准设防要求,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其方法步骤如下:第一阶段:第一步采用与第一水准烈度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先计算出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重力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从而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第二步是采用同一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使其不超过抗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同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从而自动满足第二水准的变形要求。第二阶段:采用与第三水准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特别是柔弱楼层和抗震薄弱环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之小于抗震规范的限值。并采用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从而满足第三水准的防倒塌要求。

(三)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的方法作了以下规定:1、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2、除1 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限制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10

建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有很多建筑结构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无法正确的计算出所需要参数数据,即使能够计算出来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而概念设计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结构,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结构所需要的各种参数,以此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性能。

1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的相关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不能永远遵循一种设计理念,否则将会阻碍建筑行业设计的发展,尤其是在建筑结构形式多样的今天,更需要转变设计理念,将全新的设计理念应用在是实践中,因此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领域获得长久发展机遇。概念设计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而生,在此,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1.1 概念设计含义

概念设计与传统的设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洁,因为有些建筑结构利用常规的方法无法对其进行精确分析,而有些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也没有对其进行具体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概念设计能够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所谓概念设计就是从建筑整体出发,以宏观角度来完成建筑结构的设计任务,在设计中需要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整体体系,而将建筑结构看作是分体系,两者需要综合考虑,掌握其中的破坏机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力学关系。概念设计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从总方案入手,重点处理建筑结构构件延性等问题。

1.2 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建筑结构的重要性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有很多,概念设计就是被普遍使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如果能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合理的利用这种设计方法,对结构设计人员来讲,能够增加其实践经验,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角度来讲,对完善设计理念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大部分设计人员只是按照设计手册规定的设计方法来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只有很少一部分设计人员尝试使用这种方法,这对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理念的更新非常不利,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缺乏创新,缺少亮点。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理论与实际不相符的人情况,尤其是参数计算的理论数据几乎与实际要求一直存在差异,甚至有些建筑结构构件所需的各项参数数据不能使用正常的途径计算出来,这时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概念设计,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将非常容易的解决无法计算的问题。设计人员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最佳方案,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可靠。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使用概念设计方法,需要掌握大量的结构理论,并且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建筑所有结构的各项性能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优良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顺利完成设计目标。

2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概念设计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尤其是抗震性能,其具体的措施如下:

首先,确定建筑施工场地,场地条件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一般情况下,平坦的场地有利于建筑施工,建筑结构稳定性也有所保证,但是很多建筑物都不能建在平坦的地方,这时就需要尽可能的避开不利地段,或者利用概念设计计算出建筑结构所需的抗震性能,以此来保证建筑结构稳定;其次,正确选择建筑结构材料,建筑材料性能一定要有所保证,尤其强度性能,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建筑结构材料都需要达到高强度的要求,以此来保证建筑结构达到抗震要求;再次,优化建筑构件,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性能优良的建筑构件,并且需要设置多道防线,尤其是抗震防线,使其能够承受地震的破坏,而且在地震持续破坏中,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最后,在提高结构抗侧移刚度的同时,选择性提高重要构件的延性,使建筑结构达到合理刚度与承载力分布,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除此之外,具有以下措施,保证抗震的构造连接与经过计算的节点连接,把握好整个构造连接在规范内的度的问题,确保结构的整体性;让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与概念设计的要求相符,杜绝不规则方案;抛开常规的以计算机完成设计计算的方式,合理运用设计的实践经验,以概念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计算,并实行合理调整。

3 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采用概率极限状态理论,以使建筑结构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安全使用的设计标准,但是概念极限状态设计在运算时也会有一些不够精确的近似,不能精准预估建筑物的实际承载力,所以需要结构工程师将概念设计结合结构措施有效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去。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协同设计工作与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构件要在能承载各类极限状态下的合理受力而不受破坏,就需要各构件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工作。协同工作理念已经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得以不断延伸,只是建筑结构的协同工作集中在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关系的整体上,不能对二者分开进行处理。同时还应注意到建筑结构各构件的应力承载水平,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应避免过多短柱以使同层承力柱都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位移范围内。但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就必须增加短柱数量以免底层的竖向承力柱截面积过大。其实,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是抵抗水平力的作用以防出现扭转变形现象,而将巨型钢管柱设置在建筑结构四周的设计有效抵抗高层建筑的水平作用力,增强了高层建筑抗侧力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能。

3.2 协同设计工作与材料利用率

结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协同设计工作与材料利用率的应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协同工作成都随着设计材料利用率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尽可能地提高设计材料的利用率,可以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经济耗损。同时,协同设计工作原则与建筑整体设计的工作原则保持一致,结构工程师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不断受到重视的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在深入扎实自己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应不断汲取实践经验中的先进设计理念,让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做到尽可能精益求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将概念设计理念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十分必要,既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也有利于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的应用与创新,进而促进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也就是将实际经验作为依据,在没有经过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尤其是没有做出准确的力学研究的情况下,站在整体的立场去做结构设计。一般包含整体的设计方案,和针对于抗震的各个方面。概念设计主要就是展现的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工程人员应该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起到把握的作用。我国当前的建筑设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就比例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设计中的力学主要就是以弹性理论为根据的,但是由于截面的设计是根据的塑性理论来进行的,这两种理论显然是相互对立的。因此,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就和实际的情况相互不符合。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来说,应该采取概念设计的合理的理念性。另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计算机的相关技术,而且对于结果所作出的科学的研究,计算机也不可能模拟整个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运用概念设计的理论做好相对于投入较少的计划。

1、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概念设计合理有效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结构工程师的实践经验,而且使其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但是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将设计的内容局限于相关的规范和设计的手册的范围之内,没有进行新技术的机遇和创新,缺乏创新性的精神和动力,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理念没有进行创新,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新意。而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和设计计算的理论中总会出现技术和实际的情况没有进行两者相互符合或者存在无法对两者进行计算的结构构件设计,这就要求概念设计结合的措施来进行结构的设计优化。而作为建筑结构的工程设计人员来说,需要综合的对于设计的理念和相关的概念进行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所以,结构工程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善结构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充分了解各种综合的性能,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的任务。

2. 概念设计过程

分析: 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有些数据并不能完整提供,具有信息模糊性,这就需要概念设计对数据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分析。综合: 综合的过程主要是设计师的灵感和思维起主导作用。设计师结合建筑实际条件和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经验,把建筑结构和设计意图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评估: 建筑结构设计通常提供多种方案,概念设计能够对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最终选择经济可行性强、技术可行性强的方案。

3.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1、概念设计优化结构方案

概念设计的最终宗旨是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经济、适用。所以概念设计需要从结构系统的总体布置、抗震点分析、应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建筑结构设计师能够在高效合理运用概念设计关系着能够用最经济的方式创造出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建筑结构整个方案中融入概念设计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管控。首先,在建筑整体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结构设计师要和建筑师之间进行深入沟通,探索和比较适合建筑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设计方案。其次,要从宏观出发,进行整体性考虑,加强对设计中环境、使用、建筑、荷载等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再结合理论设计进行正确的判断。

3.2、总体指标控制

计算判断结构抗震是否可行的主要依据是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水平位移的限值;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振型曲线,自振周期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范围中,总体指标对建筑物的总体判别十分有用。若刚度太大,周期太短,导致地震效应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刚度太小,结构变形太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因此,在小高层建筑房屋中,结构构件宜采用高强度材料,非结构构件和围护墙体应用轻质材料。减轻房屋自重,既减小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内力,使构件截面变小,又可减小结构刚度与地震效应,不但能节省材料,降低造价,还能增加使用空间。

3.3、合理的选择建筑的基础

根据选择好的建筑场地的地形特征和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基础的选择。如果是松软的地质且要建造高层建筑,天然的地基无法承受起荷载,需要采用桩地基,把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下面坚实的持力层中;如果建筑场地土质不均匀,为了改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抗灾能力,则可以选择箱型基础;最后一种建筑基础是筏型基础,它整体的刚性大结构稳定性好,可以解决建筑物上部的超荷载,还可以解决其压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3.4、合理的选择建筑的主体结构体系

建筑主体是一个空间的结构体系,目前我们在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工程中用了许多假定和简化理论,作为结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通过强化概念设计,灵活运用规范,运用概念设计理论对整个结构体型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做到结构体型布局合理,受力明确,抗震性能好。结合建筑平面工程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布置,通过调整结构刚心、建筑物质心及平面形心三者之间的距离使三者尽可能地靠近,以利于减小结构体系的扭转力,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能节约工程造价。

3.5、坚持合理受力的原则

从受力与变形的角度来讲,集中受力不如均匀受力的效果好,单跨简支不如多跨连续,在平面内的作用效果不如其在整个空间内的作用效果,铰接梁的受力效果不如刚性梁的连接效果好,静定的受力结构体系的受力效果明显不如超静定受力结构体系的受力效果。从受力和变形的角度来讲,应该充分使用建筑刚度的相对性、变形的协调性和连续性以及结构的对称性。不但要对其部分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还必须对其整体结构的宏观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对重要的受力情况以及变形情况加以重视,对于不是很重要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可以忽视不计。

4.结构概念设计的措施

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结构概念设计所采用的措施应该从保证安全、全面防震方面下手,主要有:(1)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建筑场地条件,提高建筑物稳定性,避开不利地段或采取有效防震措施;(2)选用符合抗震要求的高强度结构材料,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延性和均质性,使建筑结构体系能达到建筑要求的抗震目的;(3)让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与概念设计的要求相符,杜绝不规则方案;(4)合理优化各结构构件的强弱,尽可能多设置抗震防线,使抗震防线在地震持续往复作用下能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5)保证抗震的构造连接与经过计算的节点连接,把握好整个构造连接在规范内的度的问题,确保结构的整体性;(6)在对抗侧移刚度的结构进行提高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性的提高构件的延性,使得建筑物的结构可以达到合理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加强建筑物的抗震的性能;(7)在对计算机完成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的运用设计的实践经验,并且需要和概念相互结合,对综合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计算,并且进行合理的调整。

结束语

在现在的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越来越被工程师所接受,对它们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保障建筑的安全。因此,结构设计师要善于创新,并合理分析结果,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概念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现伟.当议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18).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篇12

关键词 绿色建筑经济 意义 发展趋势

在尽量降低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最优目标。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不应该仅仅站在项目自身的角度,只考虑项目自身的财务效益,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总之,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应用了资源、环境、经济、健康的集成思想,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最终的目标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2.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一般建筑和绿色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 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1.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

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亲近自然、经济性方面的考虑较浅、较少。尤其是绿色建筑不能以经济性资料加以说明,也正是阻碍绿色建筑在国内发展缓慢的原因。目前,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开始从经济的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一些研究。如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等方法,但是经济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很多,如在信息不对称对绿色建筑供给的影响,环境价值理论的经济角度考虑较少。

本文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绿色建筑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结合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论证绿色建筑推广的意义,消除开发商关于绿色建筑投资回报的问题,用科学资料说明投资回收的可能性。从经济、政策、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开发商在能够获得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在看得到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会从被动到主动的绿色建筑行为变化。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广绿色建筑,有效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受开发商广告轰击下错位的概念,使得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开发商则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资,并不产生的收益,或者仅为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而打出“绿色”广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货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绿色建筑推广仅靠政府一些强制政策和社会道德力量是不够的。

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1.绿色建筑发展的科学化进程

因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技术的局限;发展要符合国情,不能一味追求建筑的“绿色”,忽略建筑的经济效益、开发商的经济承受能力。初期推广阶段,应该在成本与利益的权衡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有规划地进行。正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上强调,“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中国提出了建筑节能发展的两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 2010 年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城镇建筑达到节能 50%的设计标准,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 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 25%,中等城市完成 15%,小城市完成 10%。第二阶段: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东部地区实现节能 75%,中部和西部地区争取实现节能 65%。”

2.规划设计合理

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室内通风气流与小区内气流相环接。从而使环境气流、小区气流和建筑换气气流合理组织,避免局部蜗旋或滞流区造成空气质量恶劣和夏季热量滞积。对夏季夜间气流,强化夜间通风,利用室外冷空气降温,可节约空调运行能耗。这里没有做这方面的测算,就不再进行分析。建筑物南北朝向、南北间距宽阔,有利于自然采光和冬季日照,对居住者的眼睛和身体都很有好处。小区内建筑东西紧靠:利于相互遮阳。小区建筑间绿化树林,是阻挡冬季风屏障。屋面蓄水覆土种植。除了能够降温、节能、提高顶层房屋价值,屋面的利用还能给居住者带来美的视觉、小范围的空气净化等作用。小区的山墙、阳台绿化。能够使得建筑室内温度的降低,同样可以改善小范围空气质量。

四、结语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本文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时,并不是单纯对绿色建筑自身考虑的,将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和绿色建筑政策导向也作为绿色建筑外部问题的一部分,对其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总之,绿色建筑的生产和使用是达到对涉及各方共赢的效果,其经济效益是可以看得到,并能够为各方受用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