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6 15:57:21

护士论文

护士论文篇1

本文作者:胡英曾英玉江美霞方海云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需医疗中心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由于特需医疗中心收治的病人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因此我们要求护士不仅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要掌握本地方言和简单的医用英语,面对不同病人采用合适的沟通技巧。病区每周举办1节英语培训课,每个病区备有医用英语系列书籍,方便护士随时使用和查寻;定期举办沟通技巧培训课,要求护士对不同知识、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最主要的原则是采取病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交流,如收治外国病人,应先做好对病人文化背景的了解,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等。我们还举办了语言艺术及形体语言培训班,邀请南航礼仪培训部老师授课,加深护士对语言艺术及形体语言的理解。培养宽容的待人心态护理专业涵盖服务行业的精髓,护士必须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理解病人的感受,体谅病人和家属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以及他们对周围事物很敏感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求护士对病人的抱怨、过激的语言给予包容,体谅病人的心理;包容和接纳每一位工作伙伴,欣赏同事优点和长处,理解同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病区定期举行团体户外活动、民主生活会、才艺展示等以促进同事之间的了解。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是指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整体的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2]。加强团队协作的关键在于促进团队成员的“有条件的利他主义”行为的形成[3]。交接班制度、两人核对制度等都有效促进护士的“有条件的利他主义”行为形式,同时护士长在工作中起到“利他主义”的表率作用,尊重每一位护士,尽量做到信息等同,促进护士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灵活的工作艺术工作的艺术性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满意度。因此护士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业务能力外还应该讲究灵活的工作艺术。工作中做到,①合理安排时间,健康教育贯穿在治疗和护理中。病人请假外出,将病人口服药分次包装,并编写随身卡注明药物作用、服药时间及用法并附药物说明书。②病房配置健康教育手册,方便病人阅读。跟随医生查房收集资料,动态安排治疗和护理时间。③了解病人需求,满足病人需求,集中安排检查时间,对体弱的慢性病人可将检查穿插到治疗的间隙进行。效果观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病人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表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分良好、好、一般和差4个等级。满意率=良好率+好率。培训前后分别发出调查表1357份和1548份,各回收有效调查表1331份和1495份,回收有效率分别为98.1%和96.6%。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培训前后病人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评价比较采用χ2检验。

培训前后病人对护士综合素质满意度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培训后病人对护士理论知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的满意率较培训前高,培训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特需病房的病种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产科等专科的各类疾病,覆盖面广[4]。病人不再仅满足于医疗的基本要求,还追求最佳的防治效果,这就要求护士对各种疾病知识样样精通[5]。我们通过举办疾病知识学习、护理病历讨论、护理查房、护理重点和难点点评,努力把护士培养成为专科知识熟练的全科护士。由于本中心病人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我们要求护士不仅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要掌握本地方言和简单的医用英语,面对不同病人采用合适的沟通技巧,为此我们结合日常工作编写统一规范的语言、模拟角色演示等方法进行训练,同时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礼仪的培训,加深了护士对语言艺术及形体语言的理解。护士规范的动作、自信的表情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护士与病人进一步的沟通,使他们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服务不但要有科学性,还要有艺术性[6]。工作的艺术性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满意度。因此我们合理安排治疗的护理时间,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治疗和护理中,尽量不打扰病人的休息和工作;如病人外出,我们将病人药物分次包装,并编写随身卡,使病人外出时不影响治疗。本结果显示,培训后病人对护士理论知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的满意率较培训前高,培训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通过护士素质培训,在不断提升护士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的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

特需医疗中心的病人文化层次、社会层面、服务价值观定位较高,需要每一个护士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吸收、消化各方面知识养分,去适应病人的需要。通过护士素质培训,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肯定,可进一步促进护士对理论知识等知识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护士论文篇2

本文作者:彭玉娜工作单位: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手术中心

(1)临床实践,即腹腔镜手术配合。腹腔镜专科护士利用其在手术配合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为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护理研究,腹腔镜专科护士着重解决和研究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3)护理教学,腹腔镜专科护士对新人科即进修实习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一对一的专科带教。(4)护理会诊,腹腔镜专科护士协助工作伙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不同专科之间的相互交流。(5)护理管理及变革,腹腔镜专科护士在推动护理新模式、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计划和标准、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长任总指导,高年资的护师或副高职称以上人员任组长,负责制定本组专科护士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同时进行考核效果评价。工作五年的护师是手术的中坚力量,采取分阶段专科培训。低年资的护士是新生力量,在抓好基础培训的前提下再进行专科培训。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专科组的护士能做到(l)掌握腔镜的理论和专科手术的配合技能。(2)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消毒方法,能排除故障。(3.)掌握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4)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6)具有基础科研能力的论文撰写能力。培训内容由专科护士组长讲授腔镜护士的基本要求、职责,介绍各种腔镜器械的名称,构造、性能、原理、操作步骤、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方法,常见腔镜手术所需的器械,工作流程及手术配合,术后仪器设备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个人防护措施,电外科技术的注意事项。另外聘请有关专家讲解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护患沟通知识。采取理论讲课和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多媒体演示、情景教学、一对一带教、小讲座,护理查房等方法。多媒体教学:将一些常规操作如腔镜的手术:配合步骤、器械清洗流程,术中仪器器械之间连接等以规范化操作技能制作成配音录像,让学员反复模仿。情景教学:采用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相结合,上课时让护士扮演角色,如让专科护士扮演巡回护士和患者,演示从术前访视、术中查对、麻醉配合、安置,物品清点及供应,仪器的连接、启动、病情观察。术后整理,通过模拟手术情景中手术者的站立方法,各护士相互模仿操作,以正确而快捷方式传递给不同方位的医生。一对一教学:由专科组长根据已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带教,以手术配合为中心围绕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进进行解。在专科组长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临床手术配合,指导老师担任副手角色由专科护士具体操作,老师给予协助指导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先从简单手术开始,将流程概念引进教学和培训,按要求配合流程图完成各项操作,在短时间内重复多次配合同类专科手术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熟练程度。小讲座:每月一次大型专题讲座,请相关科室医生对专业手术的最新发展和动态进行授课,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对新引进腔镜器械及仪器讲授有关配合保养知识。护理查房:护士长交班前进行晨间提问,主要是应急预案,由专科护士回答,专科组长补充。也可结合个案进行讨论,组织护理查房,激发护士参与的积极性。科外培训:有计划选派优秀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使她们能了解本专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理论。考核培训结束由护长和专科组长负责考核。理论用笔试口试形式进行,操作实践能力考核采取(1)选取一病例抽查手术的配合情况。包括术前准备、环境准备、麻醉配合、手术摆放、手术步骤及配合、术后整理等。(2)实物操作演示,仪器的连接、清洗、保养、维护、故障排除以考核实际工作能力。(3)情景模拟术中发生意外情况时的配合,以考核应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病历分析,小讲课显示沟通能力、教学指导能力。(5)通过问卷调查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评价工作能力,根据考核成绩决定是否胜任专科护士的资格。

导航装置介人、机器人辅助,手术更精细,更普及,培养一支不但具有熟练的手术配合技能,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从术前准备到术中配合及术后处理对下级护士进行指导帮助,而且能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预防措施,能熟练操作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保养、维护的腔镜专科护士已成为共识。专科护士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培训,及时接受新专科知识,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不断提高腹腔镜专科护士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更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外科医生的满意度,更好的培养出高度专业和一专多能的腹腔镜专科护士,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护士论文篇3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重要关注的一个科室,重症医学科由于其学科特有的特征,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紧急,护士工作人员的压力也相对比较大。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是护士论文致谢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到你~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xxx》的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护士论文篇4

对2013~2014年30名新毕业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0.65)岁,大专学历12例,本科学历18例。

1.2方法

1.2.1培训方案:对2013~2014新毕业,按照性别、年龄、学历、工龄、实习经历作为配对条件,配成15对子,将对子内护士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名,30名护士分别在妇科、产科进行轮岗培训6个月,对照组在轮岗期间,参与院内培训讲座、科室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完成新毕业护士培训清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带教老师进行床边综合能力示范和讲解。

1.2.2调查工具:应用彭美慈等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alifornia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TDI-CV),共7个维度70个条目,7个维度为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组织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该量表适用于华人,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89,总问卷的信度Cronbach,sα值为0.90,各维度的Cronbach,sα值为0.55-0.77,具有颇高的内部一致性。

1.2.3培训前准备

1.2.3.1建立培训体系:护理部牵头,由院内主管护师或硕士以上学历的护士组成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小组,查阅文献,确定培训程序和培训后效果评价标准。

1.2.3.2选取案例,统一用语,创设情景:选取妇科、产科常见疾病,培训小组集体备课编制标准化情景剧本,新毕业护士由培训小组成员专人带教。

1.2.4培训内容

1.2.4.1护理评估:系统、全面性采集病史,针对性收集资料,在评估过程中体现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体格检查得当,汇报病史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1.2.4.2护理问题:能够按照轻重缓急,首优、次优的原则列出3-5个护理问题,且具有明显的相关因素,体现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疾病的动态发展。

1.2.4.3护理计划与措施:根据护理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期目标明确、可行,符合病人的需求。

1.2.4.4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适当,方法可行,效果鲜明,涉及护理操作时,遵守操作流程和规范,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体现人文关怀。

1.2.4.5护理评价:贯穿整个护理过程,能够实时评价。

1.2.4.6理论知识:对优先的护理问题,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上项目细化为25个子项目,每一项的分值为1~4分,总分25~100分。

1.2.5评价方法:新护士入科第4周,由带教老师提前3天确定病例,进行床边综合能力示范和讲解,日常轮岗工作中,将床边综合能力要求融入护理工作中,带教老师负责督导,每月1次;于入职3月、6月、12月接受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于第12月通过CTDI-CV量表调查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护士新入职时CTDl-CV得分基线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轮岗培训前后自身对照显示,CTDl-CV量表各个维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后,两组间比较,分析能力、系统组织能力、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及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护士论文篇5

2培训模式的设置

2.1培训目标的设置

能力本位教育的培训目标取向既具有“行为目标”取向,又具有“表现性目标”取向的特点[1]。行为目标旨在培养临床岗位胜任力,表现性目标则注重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既可以满足护理岗位的需求,又能够尊重个人的特点,体现了个体间的差异性[2]。随着多样性军事化任务的开展,疗养院的保障任务也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型,根据不同科室临床任务的差异,各科室护士的培训目标除了共同打牢专业思想基础、熟练掌握护理操作外,还要熟悉专科所需的相关知识、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

2.2培训方法与内容

我们对新护士采取“总—分—总”的培训模式,即先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相关礼节礼貌、仪容仪表、规章制度、护理操作理论技能的讲解、示范,可按前期对新护士的能力定位并结合工作科室进行人员分组。在统一的培训过程中大家可以轮流担任组长,对本组的总体培训起到监督作用。结合各疗养科室的保障任务不同,由科室分别制订本科室的培训内容,由护理部进行最终培训内容的审核。干部疗养科室重点进行疗养工作流程、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培训;特勤疗养科室结合特勤的工作特殊性进行职业多发疾病的学习、特殊条件下的心理调适和特殊环境下的保健知识以及对特勤人员的独立管理能力的学习;康复理疗科室重点进行相关骨伤、脑卒中后遗症等康复理疗知识学习,能够配合医生、治疗师完成对疗养员的康复训练工作;门诊科室重点掌握体检工作流程、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紧急救治和处理。每组护士在科室工作的过程中,由科室进行专人带教,培训的过程中采取“六步问答法”[3]进行带教,即询问“什么是”“是不是”“是什么性质和类型”“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何进行处理”“处理后结果怎样”,从而使每一名新护士对不同问题都会有系统的认识。在护理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可采取目前国外广泛采取的“演示—分解—复述—展示”4步技能培训法[4]。在培训的过程中带教教师可以根据新护士掌握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关步骤进行针对性带教,从而评估每名护士的各项能力水平和对各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2.3培训教师的选取

培训教师的形象与个人素质对新护士的影响很大。我院严格制订了培训教师的选择标准:(1)热爱疗养院护理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2)院内护士等级评定为N2级以上的护士;(3)大专以上学历,有院外进修培训经历的护士;(4)能够独立胜任本职工作岗位的护士。通过对培训教师的严格筛选,从源头上确保各项新护士的培训计划能够落到实处。

2.4培训考核

经过为期4周的集中培训和科室分类培训后,将对所有的培训内容进行一次摸底考核,内容包括:(1)理论考核: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各类规章制度、专科工作要求等内容;(2)操作考核:基础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查;(3)实践考核: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应对与解决,通过一系列考核,了解新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对科室工作的适应情况。在考核的基础上分别举办新护士、培训教师、科室护士长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共同分析查找培训过程中的利与弊,对每一名新护士再次进行能力特点的定位,对各临床科室的培训计划进行不断完善,以便探索更好的临床工作方法,提高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3培训后效果评价

经过为期5周的临床培训,该模式得到了新护士和临床科室培训教师、护士长的一致好评。新护士可以结合个人的能力特点更快、更好地适应疗养院的护理工作,掌握临床科室工作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增强个人单独处理工作的能力;培训教师通过对“六步问答法”和“四步技能培训法”的应用,有利于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护士长可以以培训为切入点规范科室的日常工作,从而提高科室的全面管理水平。

4讨论

能力本位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疗养院新护士的培训水平,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完成角色转化。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成人学习理论中明确指出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我引导的、自觉的行为,教师在成人学习中扮演的是激励者而非内容的讲授者[5-6]。我院实行的培训模式为各临床科室提供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同时也鼓励科室的护理管理者认真思考培训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对新护士的培训能力。

作者:白丽萍 董英芳 单位:临潼疗养院

参考文献:

[1]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2]杨洁,贾春玲,王秋,等.急诊科护理专业实习生能力本位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6(3):345-349.

[3]徐国英,牛小秀,王秋.运用“六步问答法”培养急诊科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87-88.

护士论文篇6

2小组层面

指各个小组成员通过责任、义务、奉献和知识的共享以团队关系存在的形式。目前,诸多医院实施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分层管理,即成组负责制,这种方式使得护理工作在治疗、护理、急救、急救物品药品管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教学质量、护理文书等指标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组负责制由于权力的下放,护理组长也承担并参与部分管理工作,这大大提高了护士作为主体的积极性,也防止了夜间及节假日的护理管理盲区;每组成员建设成梯队型,年资高的护士可以在教学中达到教学相长及获得自我成就感的目的,并且消除了年轻护士面临工作量大、紧急状况的心理压力。初级新手在小组中,主要为携带制以一带一的方式跟随带教老师学习并掌握ICU的各项工作流程,“看、实践和指导”为主要途径。同时,ICU护理工作还有合作性的特点,初级新手也会接触到小组成员中其他年资老师的指导,可学习到不同的工作技巧、工作方法。带教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初级新手的“观察”能力,要培养初级新手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收集患者信息状况的能力,通过实践教会初级新手应重点观察什么,观察的方式及观察内容的全面性。

3科室层面

岗前培训是知识转化的重要媒介。国内各医院ICU的护士处于紧缺的状态,也缺乏常规化、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很难达到像国外利用8~12个月的时间和机会对ICU的护士做专门培训。目前,ICU初级新手的培训时间多为1个月,分为院内培训及科室培训、老师带教等3个重要阶段,但是缺乏规范的统一考试,初级新手的自主学习性也较差。轮科护士出科是进行的理论考核和技术操作考核,使新护士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能真正调动护士判断、思考问题的能力。新护士也在忙于协助完成各班护理工作,出现重使用,轻培训现象。因此需要培训新护士能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原则并能用于实践,学会在紧急条件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忙而不乱、齐心协力、能力互补,使抢救过程突出急、快的特点,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快捷、准确、高效率的救护,同时在提高初级新手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判断能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均有效果。通过每月业务查房、业务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新护士观察、综合分析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日护士长“以问题为基础”,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分析、探讨之后采用启发式的教育,鼓励新护士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种培训的模式达到了让新护士成为培训主体的目的,并且很好的调动了新护士的积极性,同时考核的结果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考虑到了新护士上岗前心理准备的满意程度。由此可以看出,ICU初级新手的岗前培训体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效果考核等多个环节给予考虑,注重初级新手在培训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初级新手知识转化的过程,并不是单独的知识的获取,也包含知识内化的程度及心理上的调试到成长与成熟。

护士论文篇7

以护理单元为最小抽样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地区77家医院的952名外科护士。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在岗外科护理人员。排除标准:抽样医院非本院的护理人员;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及病假、事假、产假者;外出进修学习的护理人员及实习生。

1.2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以30名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重测信度系数为r为0.824,表明信度较好。问卷内容包括:(1)护士的基本情况:包括医院等级、护士的族别、性别、担任职务、已获最高学历、工作年限等;(2)护士培训需求,对医院培训的满意度、外科护士期望参加的培训项目(有护理操作技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等共10个项目)(3)期望采取的培训形式(1项或多项选择)。采用现场发放问卷调查法,由课题组统一培训的各病区护士长发放问卷,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自愿填写,均在半小时内填写完,由护士长当场收回交课题组,课题组对问卷的完整性进行初步检查,剔除不合格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样本资料的统计描述分别采用率、构成比、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外科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满意状况

调查问卷调查了新疆地区77家医院,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问卷952份,问卷回收率为99.20%,有效问卷952份,问卷有效率100%。952名外科护士对医院目前所进行的护理培训工作满意者920名,占96.64%;不满意者32名,占3.36%,总体状况比较满意。

2.2外科护士对培训内容需求情况

10项培训内容中排在前8位的依次是规章制度与护理流程、护理操作技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质量、护士职业道德、护理基础知识、礼仪服务意识与沟通。

2.3外科护士对培训内容需求的比较

不同等级医院的外科护士除了在护理管理知识、护理质量方面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方面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务的外科护士,在规章制度与法规、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外科护士,在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最高学历外科护士,在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与防范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外科护士,在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外科护士对培训方式的选择

外科护士认为综合效果好的培训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面授讲座+临床实践+远程讲座、护理查房、面授讲座。

3讨论

3.1外科护士对医院目前所进行的护理培训工作总体状况比较满意

本调查显示,新疆地区外科护士对医院目前所进行的培训工作满意者占96.64%,不满意者仅占3.36%,说明目前新疆地区各医院对外科护士的培训工作总体比较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医院等级不同,外科护士对医院培训工作的满意状况不同,其原因为二级医院的外科护士对目前医院的培训满意度相对较低。二级医院大部分为县级医院,对于一般的以及发病较急的外伤病人都会先送到县级医院,县级医院成了一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枢纽。近年来,国家援疆政策的实施,为县级医院配备了完善的医疗设备及环境,使得许多县级医院发展迅速。但是,县级医院的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很多护士的学历都为中专或大专,又因外科患者一般起病急,发展速度快,使得外科护士应对困难。李琼兰等认为护理职能的转变和护士角色多元化的发展,对在职护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护士培训工作作为护士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已经成为优化护理队伍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3.2规章制度与护理流程成为新疆地区外科护士最想参加的培训项目本调查共10项培训内容,根据选择的频次进行排序,发现新疆地区外科护士最想参加的培训项目的是规章制度与护理流程,排在首位。入住于外科的病人常常病情急、病情变化较快,专科治疗中本身难度大,预后差,病人家属要求高,期望值大,一旦面对亲人死亡时,往往心理承受力不足而极易引发纠纷,因而有高风险的特点。近年来,《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审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护士的法律保护意识相对滞后。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随之增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规则,医护人员必须在重视医学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医患间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协调,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3.3不同条件外科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

本调查显示,医院等级不同,护士期望培训的项目有所不同;不同职务的外科护士,在规章制度与法规、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职称的外科护士,在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最高学历的外科护士,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与防范、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外科护士,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需求有所不同。提示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选择培训内容与形式,应多征求护士意见,减少培训的盲目性,根据护士的情况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内容,保证护士的培训需要。

3.4面授讲座+临床实践+远程讲座被认为是最好的培训方式

外科护士认为综合效果最好的培训方式是面授讲座+临床实践+远程讲座(85.40%),参观考察、远程讲座、自学所占培训方式的比例较低。外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实际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增进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护士论文篇8

1.1.1分级护理医嘱的准确性肖小文[2]调查发现:一级、二级护理所占比例高,达43.2%、50.4%,比相关资料[3]高;一级护理符合率仅27.8%,二级护理符合率仅36.2%,护理级别实际评定符合率低;从入院到出院一直是一级护理者占38.5%,一直是二级护理者占40.0%,护理级别大多未能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整体向一级护理偏移,而且多数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毕慧敏等[4]调查结果是52.55%,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的护士持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毕慧敏等[5]将医嘱护理分级和标准护理分级作比较,发现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王淑琴等[6,7]将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护理分级作比较,也得出同样结论。

1.1.2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随意性较大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使医嘱逐渐失去严肃性和应有的权威性[4,8];护士淡化分级护理并形成思维定势,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确需按规定执行的护理也敷衍了事,结果是分级护理对部分病人只是一种形式[2,8]。

1.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魏畅[9]调查发现,分级护理执行人员中有9.01%~58.57%是由分级护理服务体系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提供的;2.21%~87.96%是由低于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1.83%~41.68%是由超过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这说明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1.2原因分析

1.2.1医学教育要求与分级护理制度不相符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但在医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级护理的相关内容,绝大多数医学生不甚了解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10]。王淑琴等[6]调查发现: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的人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的人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由于临床医生对分级护理的知识了解有限,医生往往根据主观经验或以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造成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规范[6,10]。

1.2.2医生认识上的偏差如有些医生对护理级别从思想上未引起重视,下达的医嘱存在随意性[2];有些医生对新入院病人倾向于开出一级护理医嘱,以提醒护士注意[5];有些医生从经济考虑,认为把护理级别开高1个或2个等级可增加科室的收入[2];有些医生为自我保护,在病人病情变化时不及时更改护理级别[9]。这些原因也导致分级护理制度执行的不规范。

1.2.3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国家卫生部曾调查了全国210所医院,结果显示,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3%[11]。有些护士认为人员缺编是分级护理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观点在学历、职称高者比例更高[4]。现有护士很难满足分级护理的需要。

2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

2.1由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护理学基础》及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护理理论》都对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护士对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适用范围、护理内容极为熟悉,而且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12],理论上说,护士是有能力下达分级护理的。

2.2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20余年来,已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13,14]。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专业年招生总量的30%。据教育部统计,至2005年,我国已有4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博士教育,3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硕士教育、133所学校

设了本科护理教育,近250所学校开设了护理高职教育,40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中职教育。除学校教育以外,成人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段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加上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14]。

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护士掌握了大量护理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护士具有分析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疾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决策,对病人进行分级护理,组织安排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15]。

2.3由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已经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队伍不断壮大[12]。至2004年底,全国护士数量为130.78万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达25.6%[13]。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的要求:到2010年,护士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13]。

高学历护士的加入是医院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存在着高低学历护士、不同等级护士同等使用的问题[16],这不仅大大挫伤高学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极易造成由于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流失的现象;而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就是体现自身价值、展示护理工作独立性的一个尝试。

2.4由护理专业的自主性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专业自主性是指个人有权利自由的独立作业且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说明,负完全责任[17]。目前,尽管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被医院的管理者所认可,护理工作仍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甚至有人认为在医院是“以医养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决策权,护士没有权利参与真正的决策和决定[18],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缚[19],工作满意度也受到影响。有研究[20]认为,对工作环境缺乏支配能力、参与机构决策机会过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弗莱德森在他著名的《医疗职业:应用知识的社会学研究》(Freidson,1970)一书中认为:将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的唯一标准在于“自主性的事实”,即一种对工作具有合法性控制的状态,一个职业只有获得了对于决定从事其职业工作的正确内容和有效方法的排他性权力的时候,才具有稳固的地位[21]。但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由医生确定病人护理级别,护士被动执行的现象,如此下去护理专业自主性将如何体现?护士的专业知识将如何综合应用?

2.5从护理伦理角度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护理伦理是以医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范为指导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控制和调整着护理人员的思想感情和形态。护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

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使护理人员陷入了“伦理困境”,出现专业伦理与专业角色要求的冲突[22]:一方面在护理专业的伦理规范中,护士应该支持维护病人的利益和权利,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另一方面,在专业角色上,护士应配合医嘱的执行。护理伦理学指出,护士对自己所做的行动负有责任,即行动负责,指在护理领域内有关护理决策由护士做出,可见护理业务范围内如分级护理的问题应由护士自己决策并采取措施[19]。2.6由学者观点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胡斌春等[8]通过了解香港地区部分医院的分级护理情况发现:香港地区的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又避免引起护患纠纷,值得借鉴。肖小文等[2,4,5,19]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这样既可避免跨专业指挥带来的问题,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主观能动性,体现责权利和专业价值[2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疗与护理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两个专业。护理当然要根据医嘱进行,但不等于说护理工作没有相对独立性;护士与医生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因而在如何护理病人问题上,应该由护士做出决策,进行组织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19]。护理人员若能取得下达分级护理的权力,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必能提高,我国护理事业必将翻开进一步发展的新篇章。

论文关键词:护士护嘱病人分级护理可行性

论文摘要:阐述现行分级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医院护士发展现状、护理专业的自主性、护理伦理角度等分析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

分级护理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通常是在病人入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实施[1],目前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引发了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郑雪梅,郑水利,车文芳,等.医院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7.

[2]肖小文

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3]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63.

[4]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5]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6]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17.

[7]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8]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8.

[9]魏畅.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分级护理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军区进修学院,2005:32-33.

[10]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3,20(1):77-78.

[11]胡玲,欧阳山蓓.我国护理人员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1-33.

[12]杨俊兰,于洪.浅议护士处方权[J].包头医学,2006,30(3):38.

[13]杨英华.护理教育现状与反思[J].上海护理,2006,6(4):1-2.

[14]沈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护理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8-9.

[15]郑洁,郜玉珍.浅淡现代医护关系中的护士角色[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2):143-144.

[16]郑丽芬,陶慧娟,诸永莲.不同学历护士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自主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0):1193-1194.

[17]苏丽智.最新护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49.

[18]刘玉馥.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4-5.

[19]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20]张立红,韩英军,朱月珍,等.部队医院护理科研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方护理杂志,1997,4(1):36-37.

护士论文篇9

护士职业礼仪在整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迎接病人入院,减轻病人的陌生感:当护士接到病人住院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接病人的准备,护士在接待病人时,应注意的礼仪是:病人被送至病区时,值班护士应起身走上前去迎接病人,表现热情、友好、主动。使病人能感到被接纳,是病人适应陌生环境的第一步。护士应礼貌地介绍自己,向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同时介绍有关住院、探视及陪护制度、同一病房的病人等,使病人很快地适应医院生活环境。护士也应尽快与病人沟通,熟悉病人的情况,成为病人的知心人和朋友。

收集病人资料,做病人的知心人:收集资料是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了解病人,做病人知心人的首要途径。一般在病人入院后要及时进行一次正式交谈。其礼仪要求是:在与病人进行交谈之前,护士应有礼貌地称呼病人并进行自我介绍,应向病人交待交谈的目的,告知病人可以随时提问和澄清问题。在与病人进行交谈时,护士应注意声音温柔,要使用礼貌用语,多用安慰、理解和鼓励的语言。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护士应适当配合手势与表情,体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和关注。需要结束交谈时,要在病人话题告一段落时,对病人的谈话做小结,劝告其休息,顺利结束交谈。交谈内容应做好记录,为下一次交谈打下良好的基础。护士与病人交谈,不仅是为了了解病情,更多的是了解病人,体察病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对病人的同情、理解和尊重,为以后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提供保证。

制订护理计划,做病人的贴心人:制订护理计划是协助护理对象预防、减轻或消除病变反应及心理障碍的护理措施。制订护理计划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允许病人家属参与意见。与其他的护士和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

对病人实施护理前后,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信息:传统的护患关系是“主动-被动型”,缺乏对病人自的尊重。现代医疗护理提倡“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要尊重和保护病人“知情同意”的权利。护士在对病人实施护理操作前后,要注意的礼仪是:护理操作前为病人提供充足的信息:包括进行治疗护理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手段;所需要的时间,告知病人会有什么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积极努力地配合护理操作。在护理操作中随时观察病人的表情,询问病人的感受,操作中,要注意语气温柔,避免用命令式的语言。护理操作结束时,应询问病人感受,告诉病人要注意什么,你下次什么时间来看望病人。在整体护理操作过程中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应及时做出解答,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

劝慰病人,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劝慰病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门艺术。护士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论理学及医学、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巧妙地化解病人内心的矛盾与焦虑。

在病人手术当天,护士应送病人离开病房到手术间,鼓励病人,祝他手术顺利。

病人手术结束后,护士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告知病人手术一切顺利,术后效果良好,要体谅术后病人痛苦,用药物或心理暗示法减轻其痛苦。

健康教育,树立护士的科学地位,做病人可以信赖的人:在护理工作中,病人一般都比较关心自己的病情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护士应全面了解病人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实施宣教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法。

护士论文篇10

调查对象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7个科室共计136名护理人员。女护士130名,男护士6名;最低年龄20岁,最高年龄55岁,平均年龄(36.34±0.17)岁。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2)手卫生知识;(3)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内容效度:0.892;重测信度:0.668。共发放调查问卷136份,收回134份,回收率98.5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比描述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手卫生执行情况、影响手卫生的执行因素;用方差分析(One-WayANOVA)分析不同调查对象手卫生知识水平的差异。

2结果

护士手卫生知识掌握得分为(86.06±6.61)分,具体结果见表1。影响护士执行手卫生的因素中占较大比重的为“清洁剂、消毒剂引起皮肤的干燥”、“工作太忙”、“个人对洗手擦手没有足够的重视”及“冬天无温水洗手”等,具体结果见表2。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的护士手卫生知识存在差异,具体结果见表3。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护士对手卫生知识掌握较好,平均分为(86.06±6.61)。其中,40分的手卫生相关知识中,护士平均得分为(26.03±2.36),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手卫生概念不清楚”、“擦手消毒剂分类不清楚”、“每次洗手的正确时间”、及“外科手消毒、卫生手消毒监测的正确细菌数”。其次,60分的手卫生相关指征掌握很好,平均得分为(59.79±2.58)分,只有少数存在认识偏差,为“每接触一位病人周围的物体之后”。医院相关部门应定期举行手卫生培训,使护士了解有关手卫生术语,最新进展等,使其不断提高手卫生知识,这有助于提高其洗手依从性。本次调查显示不同年龄、学历及工作年限的护士手卫生知识存在差异,但不同科室及职称不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高年资的(≥41岁)较其他年龄段的掌握好,与其接受此方面的培训较多有关;其次,中专的分数较大专及本科差,与文化水平有关;最后,工作年限≥11年得最分高,与其自我保护意识及洗手意识不断强化有关;其次为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与其刚工作接受相关教育、培训等有关;得分最低的为工作4~10年的,与其进入倦怠期有关,所以,应加强对此部分人群的教育与培训[3~5]。同时,注重对刚工作护士的教育,这样有利于其形成好的正确习惯。护士执行手卫生及影响因素。执行情况。35.07%的人每天洗手达30次以上,10次以下的为14.18%,其余的为每天洗手达10~30次。工作中能有效执行“六部洗手法”的占44.03%,不能的为5.22%,有时能的为50.75%;护理不同患者是能进行快速手消毒的占58.21%,不能的为3.73%,有时能的为26.12%。调查数据说明“六部洗手法”及护理不同患者进行快速手消毒的执行率较好,但部分护士洗手率依然很低,这可能与个人习惯或不重视有关[6]。干手方式中仍有14.18%的人选择用白大褂擦干这种不正确的方式,纸巾擦干的为82.84%,所以各科室一定要配备足够的纸巾,对于部分已经习惯用白大褂擦手的应纠正其不良习惯,可用科学的数据及事实来说服,并加强监督。认知因素。在认知因素中,“个人对洗手或擦手没有足够的重视”占68.66%,其次占较大比重的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洗手或擦手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不赞同有关洗手或擦手的要求规定”、“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很低”及“对擦手或洗手的除菌作用持怀疑态度”。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拿出有说服力的科学资料、数据、最新最前沿的手卫生知识、指南等来举行讲座、培训来消除护士存在的疑问,让其能更深层次更全面更科学的了解手卫生知识,这样,可以更积极更好的地执行手卫生相关要求,提高手卫生依从率[7]。手卫生设施因素。有60.45%的护士认为“清洁剂、消毒剂引起皮肤的干燥”是影响其执行手卫生的主要设施因素,另外,“没有配备足够的干手用具”占35.07%、“没有足够的纸巾”占33.58%、“水龙头开关不方便”占24.63%及“没有足够的清洁剂”占23.88%。所以,要让护士客观正确的认识清洁剂、消毒剂的优点及所存在的副作用,而不要让其凭主观去猜测。其次,有些科室为了减少开支,只有在应付检查时才将纸巾、清洁剂等拿出,建议每科用于规范洗手行为方面的费用,大部分由经费中支付,小部分由科室负担,以降低科室成本核算中的支出数。据了解本院一部分科室已经配备了干手用具,但还有部分科室没有,应将其普及,并且应将水龙头开关改为感应式或脚踏式的,不仅方便开关还降低了二次污染。管理因素。61.19%的护士认为“未对洗手或擦手的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36.57%认为“相关的培训、宣传、讲座太少”,32.84%的认为“没有针对洗手或擦手的奖惩措施”,29.10%的认为“科室或医院对洗手或擦手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要求护士长加强监督观察,随时掌握影响本病区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积极改善不依从的因素。院感科定期对护理人员手上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并给予反馈,以事实来说明洗手的重要性[8,9]。工作因素。有56.72%的护士认为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很好的执行手卫生[10]。所以医院应该合理、科学的进行人力配置,减少护士工作量,以提高其手卫生依从率。其他因素。“冬天无温水洗手”占71.64%,“一次性手套的应用减少了洗手的次数”及“擦手剂味道刺鼻”均占26.12%。建议此医院逐步给个科室配备热水器。再者,护士长应让护士认识到即便使用了一次性手套也应洗手,更正这一错误认识。

护士论文篇11

本文作者:雷岸江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

妇女儿童医院护士总体职业价值观分析表1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4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信任,照顾提供,责任、自由、安全,行动主义,与邵静等报道的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结果一致。信任强调保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照顾提供认同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责任与安全体现对患者权益的维护,行动主义表明对专业和社会的义务。这4个维度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能力和社会认可是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内涵所在。护理工作是护士与患者为完成预期治疗目标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保障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信任和照顾提供是护士职业价值观的两个最重要维度。

妇女儿童医院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因此,妇女儿童医院护士对保持所从事专业的实践/l洁床工作能力条目得分最高。因为调查对象多来自临床科室,护士的每一项技术操作均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维护,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深人,护士更加重视人性化护理和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患者满意度和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所以妇女儿童医院护士在保持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条目得分较高。无论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还是参加工作后,护士均接受过有关职业道德和伦理学的教育,所以护士对拒绝参与违背自己专业价值观伦理要求的护理工作条目得分较高。妇女儿童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得分较低的条目分析表2结果显示,妇女儿童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得分较低的条目为参加影响资源分配的公共决策、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和做病人的代言人,扮演作为病人倡导者的角色,与邵静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护士多从事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较少参与护理管理工作有关。妇女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中儿童与围产期妇女占较大比重,疾病的变化快且难以预测,护理工作较繁杂,护士专注于关心、照顾病人,可能忽略了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本次调查对象中临床一线护士较多,可能较少有意识、有机会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和参加影响资源分配的公共决策。而做病人的代言人,扮演作为病人倡导者的角色这一条目得分较低,原因可能与我国的护理教育体制、医疗体制有关,护士的行为多从医疗护理角度出发,很少能真正从病人角度出发,替病人代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价值取向问题将日益突出和复杂。Peters等认为一个组织中拥有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的存在程度,是反映一个组织优秀与否的标志。护理管理者应经常组织科室团队活动,以加强护理人员对职业价值的整体认识,并就一些问题如何做出选择与判断进行讨论,通过清晰的认识体系鼓励护士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潜力做出贡献。同时护理管理者应给予临床护士参与意见沟通的机会,让他们及时了解医院的各种信息,明确他们在医院中的角色,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准确的认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护士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才能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护士论文篇12

本文作者:黄竞竞工作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制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岗前护士(助理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班轮值,且能够胜任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工作。N1级(注册护士1级):胜任各班工作,掌握基础护理理论和基础技术操作,能承担轻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并独立完成护理病历的书写。N2级(注册护士2级):在N2级的基础上,胜任责任护士工作,独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和专科疾病的护理,能够及时识别病情变化,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同时具有较好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N3级(注册护士3级):在N2级的基础上,能够承担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并承担一定的临床教学工作。N4级(资深护士、专科护士):在N3级的基础上,参与或承担护理科研和病区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承担院内外教学工作。N5级(高级护士):在N4级基础上,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本专科领域国内外发展的动态,能够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参与各种核心质量标准修订和护理工作计划制定。分层使用,按级定岗科室成立分层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除护士长外,其他成员共同选举产生。管理小组在根据不同层级人员的准入标准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层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按级定岗,定期对各级人员进行考核,每季度评定1次,对不符合岗位级别的护士予以调整岗位,降级使用,对于能力较高的低层级护士可以提升到高一层级使用,并予以相应的岗位系数,真正发挥各层级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调动工作热情。效果评价分别于实施前和实施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患者、临床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以及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10次,总计760份,有效回收率100%。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5个试点病区临床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5个试点病区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比较。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5个试点病区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得到提高,除呼吸科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分层管理模式提高了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后,对我院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实行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后,护士岗位严格按照其资历、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设置和考评,各级护士职责明确,工作重点突出,使处于不同疾病状态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及时、全面满足。同时分层管理是建立在对各级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处于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由具备相应工作能力的护理人员来承担和落实,从而在急危重等重点患者的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能及时落实。作为护理人员,临床医师和患者是其职业生涯中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程度将会对护理人员对自我工作的认同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施分层管理前后,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被社会承认,而这种被重视、被承认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标志[3]。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其本质就是对护士工作的一种尊重和认可,因此,通过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我院护士对自身工作的认可,进而提高自身工作满意度。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结果显示,试点病房的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在分层管理模式运行前后得到明显提高,因为分层管理模式是针对不同层级护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岗位职责设置,这样就为各级护理人员提供了展示、发挥各自才能的平台,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特长,各尽所能,更能体现自身专业价值,同时通过职责明确的岗位设置,使护士能够清楚的知道向上一层级提升的标准,有利于帮助其个人职业规划和工作愿景的制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