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临床护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6 15:59:01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1

[关键词]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患者占患病人群的比例增加,就使老年患者实施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在了解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是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

1一般资料

136例中男86例,女50例,其中65岁~69岁67例,70岁~74岁45例,75岁以上24例。病因依次有心血管疾病64例(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疾病35例(脑梗死、脑出血)、呼吸系统疾病2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11例、其他3例。其中合并2种以上疾病者43例(占31.6%)。

2心理特点

老年人由于疾病的折磨,身体各种功能受限,易产生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等焦虑情绪[1],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等,严重的可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或丧失。由于感觉、知觉、视听力、记忆力、想象力衰退,对新的事物缺乏好奇心,容易误听、误解,出现敏感多疑,表现为语言重复、缓慢、吞吞吐吐,对实质问题回避。患者做事缺乏毅力,喜欢凭经验办事,固执己见,情感冷淡,遇到重大刺激反应强烈,难以控制。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懒得交际,易产生自卑心理,行为古怪、易怒、不近人情[2]。

3生理特点

老年病人听力下降既有生理上听觉功能退化原因,也有各种病理原因,如脑梗死,常常造成老人不能与他人共享各种信息。脑卒中病人有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也可能影响面部表情、肢体等非语言交流,病人讲话含糊,不能选择正确的词及合适的语言,造成对复杂长句的阅读和拼读困难。

4护理措施

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人在心情愉快时,机体可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把机体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并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3],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中添几分平静的表情来接待他们,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消除患者紧张、陌生感;尊重患者,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使病人感受到温暖、诚恳,以及自己被尊重[4]。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忌讳用高频率、高声调的声音说话,应做到语速稍慢,声音高低适中,特别是当与听力障碍,反应迟钝的患者交流时,在提高嗓音、放慢语速的同时一定要配合柔和关切的眼神,微笑的面容及必要的手势,适当缩短说话距离,目的是让老人既能听清又不感到护士是在对其吼叫。老年患者精力不足,行走不便,要集中时间安排好其治疗检查,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和痛苦,使彼此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4.2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观察,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或采取心理问卷方式,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对于悲观绝望者,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劝慰,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让其将内心的压抑发泄出来,并给予同情、理解、安慰,使他们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对于孤独、忧虑、恐惧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谈,详细介绍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外出检查时应有护士陪同,以消除其忧虑恐惧心理;同时多鼓励亲友前来探望及照顾,营造一种家庭化病房气氛。对于急躁易怒者,以温暖的情感和语言化解患者的情绪,多巡视、关心他们,及时解决患者具体困难,满足其合理要求;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听轻柔的音乐等,这样可以缓解患者急躁易怒的心理,调整好患者的情绪,可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鼓励病人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要纠正他们的错误,避免情绪紧张。积极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

4.3临床护理老年病人由于抵抗力减弱,饮水进食少,患病后食欲更差,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病人易引起口腔内的菌群失调,出现口臭、口腔炎、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应用生理盐水、硼酸或朵贝尔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做好口腔护理可降低老年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性[5]。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道感染、褥疮等,在病情允许时,应适当地进行锻炼,通过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因病程长,体质弱,消耗蛋白质及热量多,加之牙齿脱落或残缺不全,应给予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软质饮食,少食多餐。由于老年患者睡眠时易受环境、情绪等因素干扰,造成入睡困难,长期的睡眠不良,病人性情烦躁,从而加重原发病,影响治疗效果,故应做好睡前护理,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休养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病,病情易出现变化,在临床护理中,做到预见性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如血压波动是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疗时要缓慢降压,尽量稳定在正常范围。由于夜间心肌供血减少,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跳骤停。夜班护士要对每位患者做到熟悉病情,提高责任感和警觉性,进行预见性护理,及时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病情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4.4用药护理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对用药的目的、服药方法难以熟练掌握,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其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年青人高[6]。因此,在为患者拟定治疗方案时,护理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禁忌证及注意事项,依据病情提出用药建议,按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设计科学用药护理程序。用药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到正确给药;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静脉输液时应按要求控制滴速,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5结果

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136例患者的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3%。

参考文献:

[1]仇丽华,周燕.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14(3):242.

[2]王英容.离休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2,1(3):5455.

[3]王含珍,徐晓露.现代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335.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学好内科护理学对护生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许多医学学生在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对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掌握了。但到临床后,面对具体的患者就不知所措,犹豫不决,处理比较困难。而我们的带教教师也常常感到学生学的知识比较死板,临床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差,缺乏临床的判断思维能力。为何学生欠缺临床思维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学的医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本校内护教研室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尝试,得出以下几点。

1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

1.1 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护理实际经验和技术

内科护理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数来自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往往从医学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虽然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因所学专业知识是临床知识理论,且多数教师没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尤其缺乏护理实际经验和技术,另又不能及时的把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进展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故在引导和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上存在一定欠缺。

1.2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高职院校的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学模式仍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死板。理论教学方式主要是班级授课,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教学目标很难完成。实践教学方法:带教人员演示,学生模拟,忽视了教学与临床的一致性,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综合性医学护理知识、人文知识等得不到实际应用而荒废[1]。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死板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无法独立思考,研究气氛不够,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注重临床课的模拟训练,或者是没有机会到临床实践中去,缺乏联系、想像和综合分析能力。最终阻碍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观只强调教师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怎样学很少去研究。所以,如果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教研室通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在改变教学观的同时,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视野,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及钻研能力的培养。而另一方面在临床课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临床课的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创造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如病例分析、临床模拟及讨论等方法,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加强与临床的联系。

2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教师的培养,发展双师素质

首先,教师自己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平时要注意收集和整理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临床的新进展等,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扩大知识领域;学校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安排专业教师经常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目前这项举措正在我校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其次,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实施产学合作,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医疗技术护理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和专业教师互补长短,共同提高。

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把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当中。

2.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使内科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

2.2.1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案例分析穿插其中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给学生精讲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临床思维能力。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理论内容讲授完以后发放给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先让学生有一个熟悉和讨论的过程,然后,在下次理论课前教师可采取提问、启发、引导等方法,分析总结病例。既达到了知识巩固的目的,同时,对学生来讲似有一次临床实践的体验。另外,病例的选择最好是以每一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也可选择一些重症、急危症的病例,这样既能考察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处理能力,学生自己似有一种亲自实践的感觉[2]。

2.2.2模拟临床情景教学,强化临床思维

教师以典型病案为模版,创设生动、形象、并与临床工作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模拟护士、患者的角色进行演练。在模拟演练前必须让学生熟悉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相关护理要点,这样才能模拟成功。在模拟过程中学生第一次尝试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兴趣很浓,而且对模拟问诊、护理中感到不熟练、记忆模糊的一些知识,课后会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积极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其对相关临床课理论知识的记忆。

另外可设置一些临床常见的护患沟通问题,让学生自己处理,把职业教育和护患沟通技巧又融入到了教学,使教学更贴近临床。最后教师可根据讨论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类等精讲评价,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及时引导、启发、点拨、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临床思维训练。

2.3临床见习辅以社会实践,身临其境感受临床氛围

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也是临床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有健康评估及内科护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跟随临床带教教师走近患者。另节假日期间开设兴趣小组,学生自愿参加,在敬老院和社区进行社会劳动实践。带队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到敬老院和社区的老年慢性病人医疗服务,同时也承担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工作。通过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巩固和加强了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讨论

内科护理教学通过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案例分析、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学生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锻炼了临床沟通和交流能力及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顺利进入医院实习奠定了基础。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R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51-04

护理研究生教育在护理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为国家和地区培养高素质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且大部分为科研型人才,其临床操作技能及临床经验相对欠缺。随着护理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也逐步实现由科研型人才转向培养能够把护理理论和实践操作完美结合,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全面技能的临床护理专家,这使得临床核心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单导师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知识面局限,能力锻炼不足。为培养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综合型护理人才,由1名导师主导,2~3名来自实习科室、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临床导师及1名临床医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护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的培养方案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贵州省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1200余张,护理单位30余个,每年接受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层次的实习生、进修护士200多人。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1、2012级护理临床型研究生15名为对照组,2013、2014级护理临床型研究生16名为实验组。两组于2015年1~12月进入临床实习,对照组分别为内科、外科、ICU、急诊科室、手术室、妇产科(6个科室,每科室实习2个月)进行轮转,实验组实习科室由导师及研究生根据个人发展方向协商制定(6个科室,每科室实习2个月)。两组实习研究生年龄、性别、学历、生源等基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研究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由研究生院负责学生理论及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的学习,考试合格后进人临床实习。采取传统护理临床实习带教方式,根据护理研究生培养计划及科室计划安排教学内容。

1.2.2实验组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在校接受常规研究生课程教育,进入临床后在科室中继续学习理论、操作课程。由导师及研究生商定实习内容、时间安排及实习科室。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临床教学效果好、临床护理科研意识强、临床护理管理能力强护师以上人员担任护理研究生临床导师;由临床导师和高年资医生共同组成教学小组,研究生导师总负责研究生的培养。每周实习研究生要参加一次临床技能培训,针对不同护理操作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老师完成授课后给学生练习时间并考核。

1.2.2.1准备阶段 实验组研究生导师带领“教学团队”召开小组会议,全方位分析该研究生的情况。在“以临床能力为中心”的目标宗旨下,由导师团队和研究生针对专科性掌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培养方法、评价方法共同制定详细具体的培养计划,并制定详细教学计划进度表。对临床导师进行统一培训,让他们进一步认识研究生带教方法改革,了解该研究生的重点培养方向,要求临床导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教学及独立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为学生建立临床带教教案,记录研究生日常表现及考核成绩,定期与研究生导师沟通。

1.2.2.2实施阶段 在研究生入科实习时,向研究生详细介绍在该科室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实习护理研究生清楚自己该科学习的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及所需掌握的重要操作技能。临床导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并逐步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协助研究生完成实践目标,教授研究生专科临床实用操作技巧及中医特色护理操作。培养研究生善于发现临床操作中可以创新、改造之处的能力。

第一周:初步认识阶段由“导师团队”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带领参观、了解本科室基础设施,熟悉相关规章制度。认识本科室医护人员,对在该科室就诊的患者及其所患疾病有初步认识,熟悉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相关流程。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及三查七对意识,清楚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第二、三周:医师带教阶段由“导师团队”中的临床医师向实习研究生讲解本科室常见疾病的表现症状、治疗方法、常规用药知识以及出现突发状况的应急办法,树立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意识。跟随带教医师查房,掌握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交流的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全方位了解疾病诊断、治疗、预后情况,能正确理解实验室检要指标的意义。

第四、五周:护理操作阶段研究生本科(或专科)实习阶段大多是在西医院,具有一定西医护理操作基础,因此带教护士应重点教授学生本科室中医特色操作,如中药熏洗、艾灸、穴位贴敷等,熟悉药物配伍禁忌,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医嘱及书写护理文书,并逐步实现学生独立处理医嘱,使护理研究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

第六周:护士长带教阶段实习研究生辅助护士长进行日常行政工作,了解医院护士管理制度、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等相关制度和方法,让他们熟悉护理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及标准,学习统筹排班及与护士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使研究生参与进本科(或专科)生带教过程,为研究生安排4~8课时理论课授课时间,锻炼研究生教学能力。在第六周末对研究生进行测试和评价。

1.2.3评价方法 各科室实习结束当天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核,90分以上为优,80~89分评定为良,60~79分则为中,60分以下为差;出科前2~3d向研究生发放对临床导师满意度调查表。出科前,对护理研究生进行该专科常用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对两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出科综合考核成绩分析

将两组实习研究生出科成绩进行整理分析,按优、良、中、差四等级分类汇总(见表1),采用统计学分析,故可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不同,即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32

2.2技能操作能力比较

如表2所示,由两组实习研究生技能操作考核结果可知,实验组教学方案在技能操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

2.3实习生满意度比较

调查两组实习生对其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进行统计学分析(见表3),可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不同,即实验组研究生对其带教方案满意度高(P=0.023

3讨论

3.1护理研究生专科理论知识的培养

护理研究生经历本科或专科阶段的学习,具有较为扎实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基础,但往往欠缺应用性知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研究生临床实习应当是把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内容紧密结合的过程。在临床导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准确、及时、有效护理措施的能力,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及中医护理操作,具有整体护理和辩证施护的中医护理观念。

3.2护理研究生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护理基础技能方面采取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课下自行学习相关护理操作之后进行操作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临床导师进行点评并指出不足后学生进行练习;对于专科领域护理操作技能及中医特色护理操作,我们则采用精讲点拨教学,学生在学习操作前了解相关知识,在观摩临床导师为患者进行过该项护理操作后,学生医院护理操作实验室进行回示,临床导师评估合格后该实习研究生可对患者进行此项护理操作。通过临床实习强化、规范研究生操作技能,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3.3护理研究生管理能力的培养

护理管理需要拥有思想、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护理研究生将是护理行业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培养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的任务。安排护理研究生在护理部进行实习,参与全院的护理管理,参加业务行政大查房,熟悉了解宏观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病历质控、绩效考核、目标责任等内容;同时还应安排在每个科室实习时跟随护士长参加科室具体工作的管理,了解人员排班、物资管理等,让他们知晓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及标准,培养研究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善于发现医院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规范各种护理文书书写及记录

正确掌握各种护理文书书写、护理病历书写是临床实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护理文书及护理病历书写可以使护理研究生掌握主要护理文件书写格式和规范,培养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其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3.5护理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为培养护理研究生教学能力,研究生每轮转到一个科室,要按计划举行面向本科生、大专生的理论知识讲座(4~8课时);承担科室部分基础及专科护理技能的教授任务和科室的小讲座、教学查房并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全院实习本科生的大讲座等。研究生授课期间临床导师旁听,课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使研究生在本科生、大专生带教及科室讲座过程中的到锻炼,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各专科实习最后1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本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进行授课展示,授课后由临床导师及护士长从授课内容、课件、授课仪态等方面进行点评。

3.6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过程中,其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懈怠。要求学生每月至少听取一次学术报告,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研意识。鼓励研究生跟随导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听取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科研理念、研究方法以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与外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内涵。

3.7综合能力的培养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4

护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护理学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要求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硕士生培养目标,部分院校在硕士研究生科研阶段指导学生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中,用科学的方法探索、解决临床护理领域的问题,但在临床护理科研选题与实施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护理硕士生的核心能力作一阐述,以供交流。

一、临床护理科研现状

临床护理是护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临床护理研究能够推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直接或间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近年来,临床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临床护理研究范围也更为广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偏低,整体科研素质不高,使我国在临床护理领域研究多局限于描述性研究及回顾性总结,缺乏使用Meta分析、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特定问题的研究,且研究欠深入,缺乏护理特色。

二、护理硕士研究生在临床护理科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忽视临床实践

培养护理硕士生的科研能力,首先,要强调在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课题的选题主要来源于护理实践,常常需要经过临床实践中的较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逐步形成新的想法,从而提炼出研究课题。目前,护理研究生课题部分来源为导师研究课题,多数为研究生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查找文献确立的,仅有理论上的论证而缺乏一定时间的护理实践过程。因此,科研设计进入临床资料收集阶段,则暴露出众多的实践问题,影响到科研的顺利进行,甚至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和实践检验。

2.缺乏有效的临床实践过程

刘苏君认为,护理实践与护理科研的关系密不可分。护理科研是一种认识活动,它通过护理实践获得感性经验,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揭示护理实践探索中未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虽然目前多数护理院校安排护理硕士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但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大多数院校由于研究生科研时间的限制,临床实践多安排在课题选题之后,主要依靠导师安排进入医院依据科研实施的需要由护理人员或医生带教,临床实践与临床科研同时进行。因此,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临床科研的压力下,使护理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疏于切实掌握临床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缺乏对众多临床实际问题的观察和思考,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仅为完成科研而科研。加之护理研究生导师多数从事护理教学或护理管理工作,不能直接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进行指导,而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学历低、缺乏实践和科研结合的能力,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缺乏指导性,不能针对研究生的个别需要、专业发展潜能予以系统性的培养。

3.研究生核心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护理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生源多数为本科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临床护理经验。部分院校的护理研究生从事前瞻性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况调查或护理干预,这更加要求研究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协调多方面因素,以保障科研的顺利进行,使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参与研究,真实地反映自身生理心理状态,使研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临床现况、干预效果,更加具有科学性。

三、对策

1.建立联合培养模式

建立联合培养模式,由原导师担任研究生的第一导师,根据研究生所从事课题的研究类型、方向,选择能够对课题实施进行指导的医学专业导师或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护理经验的临床护理专家担任第二导师,对研究生的课题实施过程进行临床指导和质量监控。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护理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过程。

2.核心能力培养

(1)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意义在于加强研究生对护理专业本质、内涵及特征的理解,为今后从事临床、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将临床实践置入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环节,制定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在明确科研型、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方向,由导师组安排研究生于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医院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临床实践。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切实掌握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患者有效沟通,以敏锐的科学思维去发现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患者康复和临床护理工作改进的问题,同时尝试运用所掌握的科研知识,新技能推动护理实践,拓宽选题领域,与导师交流临床实践收获,对预选课题方向达成共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并对研究的预期结果能否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指导护理实践等方面加以评价。临床实践的过程也培养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独立科研思考的能力,学会从护理实践中选择课题。

(2)科研能力培养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应分阶段进行,以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和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第一阶段,培养在研究生一年级由导师指导研究生选择重点课程,为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课余之外开展科研讲座,由各位导师讲授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方法,如护理研究的选题,研究工具的选择,研究质量的评价等;要求研究生定期开展科研报告,形式自主,不同年级不同导师的研究生共同参加,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学术论文,进行科研小讲课等,这种同伴学习的开展使研究生在切磋和讨论中获得知识,共同提高科研能力,同时也为不同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培养了研究生的沟通能力。第二阶段,培养在研究生进入课题实施阶段,要求定期组织汇报课题进展,进行中期考核,使导师全面了解课题进展情况,针对问题给予具体指导,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

总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要顺应护理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不仅培养教学型、科研型高层次人才,而且培养能直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广大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并致力于培养中国21世纪具有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外向型的新一代高级护理人才,在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严格科研过程,使护理科研来源于护理实践,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护理实践,推进护理学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5

2010年1月,国务院第27次学位委员会审议并批准设置了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下称专硕)[1],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也应运而生,即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护理研究生教育仍处于稚嫩期[3-4]。现全国已有多所高校拥有护理学专硕学位授权点,然而对于如何培养专硕研究生,各护理院校还处在探索阶段。笔者于2015年10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采集与分析护理专硕毕业生、培养院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对于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高质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为完善护理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积累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质性访谈对象包括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培养院校、护理专硕研究生4个群体共40人。其中用人单位6人,包括主管护理的院长1人,主管人事的院长1人,护理部主任1人,临床带教老师3人;行业协会2人,包括湖南省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湖南省护理学会主任委员;培养院校16人,包括湖南省3所护理院校院长2人、副院长3人、系主任3人、教师8人;护理专硕研究生共访谈16人,其中在校13人,2人毕业1年,1人毕业2年。将各访谈对象编码,用人单位为D1~D6,行业协会为X1~X2,培养院校为Y1~Y16,护理专硕研究生为Z1~Z16。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通过面对面、个体化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前向访谈对象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与过程,征得同意后开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用编码代替受访者以保护其隐私,访谈时间10~20min。访谈提纲由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护理分委会拟定,访谈内容主要包括:①当前影响专硕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因素;②专硕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如何培养其核心能力;③专硕研究生临床能力如何考核;④专硕学位与科学学位应如何区分,是否需要限制其学位论文的研究范畴及大小;⑤用人单位对护理专硕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期望,岗位工作要求;⑥护理专硕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培养衔接的必要性及衔接方式;⑦对护理专硕研究生的期望和培养建议。1.2.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通过回忆访谈情景及整理录音资料,遵循Colaizzi7步分析法[5],结合访谈提纲提炼受访者观点,进而对各种观点进行标示和分类,辨别出相似的观点,最后返回参与者求证。

2结果

2.1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点。首先是历史原因,Y2:“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护理专业作为中专教育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我国护理专业远远落后于国外,临床护理只是执行医嘱,从而使得护理硕士的培养被认为是没有实际作用。”第二是医护职责划分不清,Y6:“我国的专科护士定位不明,专硕研究生培养定位不明,导致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都停滞不前。”第三是观念错误问题,觉得治病主要是依靠医生。社会上多数人认为临床护士只需要大专学历,最多本科就足够了。Y3:“实际上医学这块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如果做得好,对患者的好处更大。”第四是医院管理方式问题,医院多把研究生、本科生甚至是大专生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和使用,很大程度打击了研究生做科研的积极性。Y9:“医院应该给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岗位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只有当专硕研究生进入合适的岗位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因为岗位的激励获得更大的工作动力。”

2.2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

2.2.1临床实践环节作为新生事物的专硕培养模式尚属探索阶段,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临床能力水平是反映其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临床实践期间要加强专科培训,鼓励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大多数被访谈者认为应该增加临床实践环节为18~30个月,并要求实习生定期进行汇报,从而有的放矢培养学生,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专门人才;也有少数人认为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时间比例应为1∶1。Z2:“若延长临床实践的时间,可以考虑设置临床副导师,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由自身导师负责科研辅导。”2.2.2临床能力考核评价综合各方观点后形成的临床能力考核主要包括:①临床技能考核,以病例为基础的技能考核,包括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②实践考核,加强分级考核和上岗。如规定完成30例患者的专科护理;③考核发现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临床护理有关的科研设计,包括文章的发表和对临床实践的感悟;④组织多个科室资深护士或者团队对学生临床实践进行评价,除了考核和自我鉴定外,还包括其在各个科室实习期间护理患者、临床实践的能力。Z8:“临床能力考核不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可以多元化、综合考核。”2.2.3学位论文要求目前多数护理院校规定专硕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应更侧重临床实践,学位论文选题应以解决临床或社区具体问题为主,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方向不宜太大,强调研究有效性,即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和应用性。多数被访谈者认为学位论文不一定要做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可以是系统综述、病例报告、研究报告、质性研究,但是不要脱离临床实践,但也有少部分被访谈者认为没必要限制论文的研究范围和形式。Z3:“有的人既可以很好地完成临床实践,也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不用过多限制。”

2.3毕业后的岗位职责

岗位主要包括临床护理岗、教学科研岗、护理管理和专科护士。其中大部分医院提供的岗位主要是临床护理岗。D3:“一般刚进医院都会先去临床,提供的岗位也主要是临床护理岗。”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明确规范的护理专家岗位;护理专硕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培训岗位,在临床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科研岗位准确评价和反思目前临床实践的不足,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出去。Y5:“专硕研究生可以带领科室的护士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实行循证护理实践,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在科室开展科研工作。”

2.4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与专科护士衔接

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非常有必要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和专科护士的培养进行衔接。Y13:“护士作为一种技能型的职业,其培养应该着重于专业型硕士教育,往专科护士方向发展。”其次目前临床护理实践时间通常在18~24个月,为了让实习达到效果,切实为其发展考虑,也非常有必要与专科护士的培养衔接。也有少数被访谈者认为现阶段还很难衔接,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阻碍。D1:“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和专科护士的培养是两个任务,两个使命同时进行可能会有冲突。”湖南省乃至全国对专科护士的培训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的体系;另外护理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为应届生,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经验的要求。Y11:“先规范专科护士的培养再衔接可能更好,其毕业后不可以直接成为专科护士,必须经过2年左右的临床护理能力培养后才可成为专科护士。”

2.5对专硕研究生的期望和建议

从学院培养角度而言,学院对于专硕研究生培养方向应该注重与现实需求结合,这样才可以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如Y8:“护理专硕研究生的研究应该切实与临床护理有关,真正做护理相关的研究,能切实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来解决临床护理中的问题。”从专硕研究生的角度而言,毕业后要立足临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护理实践的质量;同时在学术方面能够发挥研究生的作用,带动临床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X1:“专硕研究生一定要转变观念,敢于去临床,在现阶段我国临床护士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不要气馁,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并尽自己的努力去促进临床护理的发展。”

3讨论

3.1加强护理专硕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

近几年专硕的课程正在经历整合阶段,在创新和发展上还有一定差距[6],课程设置应以基础医学知识和专科知识为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应有所改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内容应与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刘东玲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实践能力在专硕研究生核心能力中的平均期望值和权重值最高,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虽然沟通和决策能力也很重要,但是国内尚缺乏对伦理、决策、人文方面的重视[8]。

3.2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实践环节培养方案培养

方案是临床实践整体的规划,有助于明确临床实践的任务和要求,有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居第一位,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和临床实践[9],加强医院和学院的合作,让更多的专硕研究生进入临床、服务临床。蒋小平等[11]指出护理专业分科应该细化,轮转科室数量不是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根据学生的亚专业发展方向来确定实践科室及时间长短更为重要。考核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考核要倾向临床综合考试,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还需建立护理专硕研究生临床出科考试评价体系,细化、量化其考核指标,特别是针对不同轮转科室的理论、专科操作技能等方面[12]。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以结合临床实践为基础,注重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这也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以临床实践为主的目标相符。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Based on Medical Nursing Clinical Practice

ZHANG Qiong, HE Yanning

(Pingliang Medical College, Pingliang, Gansu 744000)

Abstract The clinical traine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Medical Nursing"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clinical clerkship, medical students can make faster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extbook knowledge, this article surveys on our students practiced clinical probation conditions, and analyzes the results.

Key words medical nursing; clinical nursing; clinical trainee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之一,而临床见习又是内科护理学重要学习方法之一,见习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是各有所长的,课堂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见习教学则是在带教教师指导,以病区病人为对象,要求学生应用课堂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运用评判性思维去分析解决病人现有的问题。为了解护生见习情况,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见习教学质量,现对参与临床见习的2012级大专护生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校2012级护理大专生,均为2012年通过高考录取收入本校的大二学生。随机抽取200名护生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在本学期内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中共安排4次见习,包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及内分泌科,都是在学习完相关理论后进入临床见习。课程结束后即发放问卷,现场填答回收,共回收190份,有效190份,有效率100%。问卷的设计是根据自身带教经验及查阅相关文献,包括见习收获、见习方式、带教方式、见习时间、见习人数、提高见习途径等条目。

2 结果(见表1)

3 分析

(1)在本次调查中,有61名护士认为临床见习有利于巩固课堂理论知识,71名学生认为可以加强其对护理工作的认知,这说明临床见习这一教学方法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可以使护生更快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在与患者接触时,护生能在实际情境中亲身体验,这对于增强护生的动脑能力,增加其感性认识及爱伤意识是大有裨益的,并且能启发其自主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表1 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情况调查结果(n=190)

(2)对于见习方式,我校的见习医院大多数采用的是根据疾病的系统见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见习都会有具体的病例,这些病例都是带教老师在提前接到见习任务之后准备的,有51.1%的同学在经历一学期见习后,更倾向于这种针对性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的具体疾病的见习方式。

(3)在调查中,80%的护生选择理论课之后见习,而我校临床见习都是安排在课堂集中进行了理论教学,学习了具体疾病之后再去医院病房阅读具体的病历,见习相应疾病的病人,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在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会存在一些疑问和好奇,同时,学生刚结束课堂学习,对课本理论知识记忆犹新,带着由这种疑问和好奇所引起的学习动力和对理论的良好掌握去见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带教方式的选择中,112名护生选择了“先由带教老师根据见习病例讲解,再去病房评估病人”;25名护生选择了“先到病房评估病人,再到示教室由带教老师讲解”;37名护生选择了“先去病房评估病人,再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这一选择一方面说明带教老师在见习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以后的见习过程中,加强带教老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5)由于我校临床见习医院少,班级人数多在45人左右,所以临床见习分组多为5~15人一组,有时由于病房限制和带教老师欠缺,一部分护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见习任务。因此护生们多要求增加见习次数,减少见习人数来提高见习质量。

(6)本调查中护生提出提高见习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一是见习前自我认真复习课堂理论知识,二是要选择病种比较多的综合性医院见习,三是提高带教老师素质。由此可见,影响见习效果的因素不仅有医院和带教老师,更重要的在于护生本身。

临床见习作为护生进入临床实践的第一课课堂其作用不言而喻,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及时地开展临床见习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夯实书本知识,并且在医院这个护生充满好奇的环境内鼓励护生多动嘴、多动脑、多实践,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与兴趣,使护生在正式实习前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提高实习效率。因此,应用新的临床教学模式,培养护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是有效提高护理学生见习质量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improving measur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concept of the medicine, medicine clinical care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new forms of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onerous task and the patient and family to heightened expectations are increas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obviou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s each medical health care workers currently face and soul-searching questio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impact classific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of internal factors, and then to the DuoNian medical care practice experiences, puts forwar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Medical ;Clinical nursing;Quality measures

临床护理是卫生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临床护理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并不鲜见,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成为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1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因素

1.1 护理观念缺失:态度决定一切。在很多工作领域,思维意识的建立对行动的有效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多数的护理人员都不具备科学的护理观念,在临床护理整体意识和护理个性化方面表现尤其突出[1]。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护理理论知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必须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观念和意识做起。

1.2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导致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形成的一种对内科临床护理的错误理解,对于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使人们对临床医护工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提出了对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迫切要求。

1.3 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足:医护工作者综合素质较低是内科临床护理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提升的硬伤。在我国多数的医院,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对护士实行聘任制,一大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科生一毕业就走上了内科临床护理的岗位,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患者的健康和心理需求[3]。而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护理记录不及时或者护理记录缺失等问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重视对患者情况的及时记录导致患者病情与抢救记录缺失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2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措施

2.1推行护理风险管理,在分析护理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对医院的临床护理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临床护理控制理论。存在于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内科临床护理方面,收治是大量的急、危、重病人,同时由于内科病人病情复杂,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其次,近年来各种介入法成为内科疾病诊治的一种手段,但是其自身存在的高风险性以及对护理的高要求大大增加了内科临床护理的风险。

2.2引入层级管理,完善内科临床护理,层级管理也是一种新型的内科临床护理管理模式[4][5],其基本的框架结构为:专科护士长—专科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成层级结构由上到下。通过实行层级管理,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医院的护理资源,在清晰明确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有目标的将分内的工作做到最好。

2.3建立差错事故报告登记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加强质量控制,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鼓励大家积极上报。对积极上报者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减轻处罚,对故意隐瞒不报者施以惩罚。

2.4培养医护人员的慎独精神[6],医护工作是直接为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进行护理服务,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方面的慎独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负责。医护人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质量的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保障医患健康安全的基础。

3结语

通过上文对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因素的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对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策略的研究,能够对我国内科临床护理方面有一个深入性的了解。同时,对于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策略的分析能够帮助有关单位发现自身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改正与建设,有利于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潘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2]张密香.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5.

[3]郑群怡,张秀英,张海燕.适应新的护理理念,加强对护士的培养[J].中国护理管理,2005,(06):31-33.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144-02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模式,它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及手术而制定,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标准化流程来接受治疗及护理,以降低费用,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1]。本科教学小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引用到骨科实习带教中,经实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4月~2011年5月在本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两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平等,具有可比性,实习时间为4周,均由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骨折经验的护师带教。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护生进行入科介绍、各班老师带教,跟班不跟人,教学内容按照实纲制订。实验组为了保证临床教学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特异性,由护士长组织各带教老师,针对实纲要求和护生特点制订实习教学计划、内容、方法、考核内容及方式老师按照路径表所要求的内容对护生进行授课,并进行考核。见表1。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能力、对带教方式满意程度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

1.4 考核办法

带教老师组织完成操作考核,护士长组织完成理论考试及组织完成出科前填写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表。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情况

具体见表2。

2.2 两组护生带教效果比较

具体见表3。

2.3 两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率比较

具体见表4。

3 讨论

3.1 教学内容标准化,规范了教学流程

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化,重视临床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势在必行,可操作性不强,临床实习是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后一道工序[2]。骨科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内容受到带教老师工作资质、责任心及当日工作量限制,而路径教学法大大减少了这种个体差异,使教学内容标准化,规范了教学流程。表1显示,每天每周的教学内容,内容清晰,目标明确,避免了带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2 临床路径教学目的明确,保障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临床实纲中规定了实习目标及内容,但目标比较含糊、笼统、不易把握、可操作性不强[3]。实验组带教老师按照路径教学表能注重知识点前后衔接的顺应性,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表2显示,实验组能更好地将专科理论按照教学计划及观察员实习过程,且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护生的整体观念。护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传统教学侧重于学生操作能力及临床知识掌握,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表3显示,骨科临床路径教学对实习内容和教学活动有具体细致的描述,运用问题教学、情节模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向知识技能探求者转变[4-5],使老师从单纯的传授者向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带教质量,保证带教管理的有效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4 增加师生沟通,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路径教学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按临床教学路径实施各项实习计划,同时要及时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就促使护生和老师进行沟通与了解,使老师能更进一步熟悉护生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教学,师生关系密切,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护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6-7]。表4显示,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4 小结

临床路径提供了程序化、标准化流程管理,有利于服务品质的控制和改进。将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护理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带教质量和带教效率,也使护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因此,应在以后的骨科临床带教中不断推广临床路径教学法,培养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删删.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0,23(2):278.

[2] 何倩.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B):61-63.

[3] 周建,倪彬. 运用目标管理法优化临床路径[J]. 现代医院,2010,10(8):96-98.

[4] 张园园,段蓓蓓.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护理管理杂志,2009,9(4):33-35.

[5] 高士洪,孙宏,许凤娟,等. 某三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14-16.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3(b)-149-02

目前,军队进行精简整编,军队护士学校留存甚少,这意味着军队医院没有了护士培训基地;医院护士也是精简的主要对象,护理人才大量流失。为了培养适合军队医院特点,适应医院飞速发展以及临床护理教学力量不足的现状,根据护生在院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生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1 护生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

1.1 护生进入临床具备的素质差距较大

我国的护理教育无论是大专还是中专,学生在校前两年都是坐在课堂学理论,最后一年到医院实习。由于招生数量比较大,学生见习机会很少,更没有机会动手为患者进行护理,所以护生到医院后感到陌生,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工作内容都了解甚少;大部分护生对护士素质缺乏认识。因为我国国情的特点,大部分护生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动手能力较差,经受挫折机会很少,所以无论是心理、体能及业务素质都准备不足,与应具备的护士基本素质差距较大。

1.2 学校教学存在着差异

过去我院是军队护校的教学医院,护生主要来源有固定的培训基地。现在,每年护生来自8~10所护士学校(护校),加之个人途径联系的护生,可有20所护校之多。学校所选的教材不同,如有的用省教材,有的用21世纪课程教材,每所护校根据自己的教学医院的特点,都会有自己独到之处,但必然带来临床教学有所差异,护理操作步骤和手法也有差别。

1.3 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缺乏临床实践的机会,面对临床上出现的诸多护理问题,多数护生不能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感到学非所用,或出现动手不动脑的现象,即便部分在校成绩优秀的护生,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1]。例如:老年患者输液时,患者要求快点输完,护生就给患者调至最快速度,不考虑老年患者短期内进入大量液体易出现心脏负荷过重的危险。

1.4 缺乏沟通技巧

护生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往往因言语生硬、机械,造成护患双方气氛紧张,造成不配合或配合不默契,以致患者对其丧失信心,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言语冲突,如有的护生不采取回避性语言,导致患者及家属误解和错觉;又如有的护生谈到:到了病房,我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见到患者说什么?只能跟着教员走,更谈不到主动为患者服务了。

1.5 对护理风险认识欠缺

尽管反复强调护理操作时教员要放手不放眼,护生发生差错,主要责任归于带教教员,差错也算在教员名下,但在带教教师资缺乏、临床超负荷运转情况下,放手不放眼则难以实现。每年护生发生的差错占全院护理差错的10%~20%,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医疗护理也逐步实现法制化,患者自然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护生发生护理差错自然影响全院的护理质量,有的还引起护理纠纷,不但影响医院信誉,还会造成医院的经济损失。

1.6 临床护理教学力量不足

近年来,军队进行精简整编,医院护士是精简的主要对象,我院除全军重点学科外,各护理单元军人护士只占10%~30%;由于医院各学科的发展,急需补充护理力量,各护理单元5年以内的护士成为主要的力量,有的护理单元3年以内的护士占了70%以上,有的甚至刚刚注册1~2年的护士就成为带教老师,由于师资缺乏,必定影响临床带教质量。

2 对护生进行规范化培训

2.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护生规范化培训的开端,为了给护生进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护生来院进行2周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首先是护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中包括着装仪表;文明服务用语35条;文明敬语和特殊情况语言处理24条;服务忌语及行为45条。基础护理操作是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应选择有代表性,而且在临床应用较多、影响较大的操作,如无菌操作、铺床、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等。培训方法是教员示范、护生练习、最后逐一考核,达标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岗前培训内容还有医院情况介绍、护理临床工作特点、计算机护士站操作系统以及先进模范护士事迹介绍等。

2.2 语言沟通的培训

语言沟通为岗前培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文明用语、文明敬语及服务忌语等。要让护生理解沟通是一门艺术,而且贯穿于护理实践的整个过程,笔者注意搜集护生在临床与沟通有关的表扬和批评意见为案例,在每周的学生例会上进行分析,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请临床服务标兵介绍文明服务的体会,大量的事迹无不贯穿有效的沟通,沟通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案例教学是培养语言沟通有效的方法,我们给护生出不同的案例,给她们一定的时间做好文字准备;收集护生准备的材料,集中进行批阅,挑出优秀者进行示范演讲,如一位风心病的患者拒绝低盐饮食、一位外科腹腔镜手术摘除胆囊术前介绍等。

2.3 进行护理风险教育

为了提高护生抵御风险的能力,笔者对历年来发生的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进行归类和分析,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并把相关材料作为护生培训内容,如患者安全管理:预防患者发生烫伤、坠床、摔伤、意外伤害、化疗患者血管损伤、患者转科、转运和青霉素差错等;又如病区安全管理规定:预防火灾、被盗及发生后处理程序、停电以及治疗室、病区门禁、陪护人员的管理规定等,并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当护生临床实习到半年左右,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些熟悉,带教老师有时工作忙,无法顾辖护生,有时也会放手让护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患者更换液体、给口服药等,此时护生发生差错的几率比较高。这时,笔者将历年发生有代表性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从没有执行“三查七对”、未坚持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没有按规定处理医嘱、用药计量错误以及病情观察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教训对护生进行预防性教育。

2.4 规范护理操作教案

为了对护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先后规范了护理操作,内容分别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2]和特殊护理技术操作[3]。我们具体做法是,首先征求各科护士长的意见,写出操作流程,再发放给护士长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请在本护理单元应用较多并资深的护士长定稿。基础护理操作部分包括18种护理操作流程,其中包括36项技术操作并附有22项评分标准;特殊护理操作包括48项操作流程。本操作教案打破传统叙述方法,运用ISO9000企业管理理念,操作步骤采用程序化方式,其操作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除规范化操作外,还贯穿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和医疗护理法制化观念,每项评分标准中均注明关键扣分项目,以给操作者重要的提示。本教案在2005年通过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在短短的2年多的时间里已进行5次重印。

2.5 建立专科培训教材

为了便于专科带教,使护生尽快的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弥补临床护理教学力量的不足,我们规范了专科培训教材,分别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4]、《内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5]、《外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6]、《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7]、《儿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8]、《五官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9],这些教材的第一部分分别规范了专科护理操作;理论部分是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教材为版本,兼顾现行大专和中专护理教材的要点,体现临床护理中应用的重点和护理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点,选择出了1 050道基础复习并附有详细的题解。专科培训教材对护生临床实习起到了指导作用。以上内容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被教育部、卫生部专家重点推荐,被列为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核心课程配套辅助教材;2008年列入了教育部教材目录。

3 结果

3.1 适应了我军精简整编战略部署

近年来,我军进行精简整编,医院是精简的重点,而在医院中护理队伍又是精简的对象。我院除全军重点学科外,各护理单元军人护士只占10%~30%。护理人才大量流失,各护理单元5年以内的护士成为主要的力量,有个别的护理单元的护理队伍主要由3年以内的护士组成,由于我们对实习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及时地补充了合格护理力量,以适应了我军精简整编的战略部。

3.2 保证了医院的发展

近3年来,我院规模不断扩大,床位由2004年的570张至今已增加到1 000余张,护理单元已由原来24个增加到34个,全院护士增加了100多名。由于我们对护生进行规范化培训,每年100多名来院实习的护生,70%在院留用,各科护士长反映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生,其素质优于外单位培养的毕业生,很快就能适应本专科的临床工作,有力保证了医院学科的发展。

3.3 弥补了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足

由于带教教员缺少临床经验,必定影响其对护生基础与专科临床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由于教员的临床阅历浅薄,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欠成熟,必定放松对护生安全意识的教育;由于临床护理超负荷运载以及临床护理力量的不足,使护理带教难以做到对护生放手不放眼,必定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几率,以上不难看出,由于护理队伍的稚嫩,必定影响临床带教质量,由于我们对护生进行了规范化培训,使这些难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实现的问题给予了集中解决,弥补了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足。

3.4 保证了护理质量

军队进行精简整编,大量的护理力量流失;医院又在发展,亟需补充护理力量。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的矛盾,我们把住了我院护理人才的源头关,对护生进行规范化培训,使护生毕业后进入临床就具备了一定的良好护士素质;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操作;具有较系统的专科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临床服务技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力保证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潘丽英.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信息反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70.

[2]耿莉华,宋雁宾.最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耿莉华,宋雁宾,李加宁.最新特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耿莉华,宋雁宾,黄绍平.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耿莉华,宋雁宾,黄绍平.内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耿莉华,宋雁宾,黄绍平.外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耿莉华,宋雁宾,黄绍平.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复习题解与练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10

二、结果

1.护理核心课程成绩比较。具体如下(见表1和表2)。

三、讨论

1.床边教学是护理核心课程的有效教学补充。临床护理课程实践性强,只有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及反复临床[3],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绝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理论在学校教室中进行,技能操作在实训室练习,一个系统或整个学期理论教学结束后集中去临床见习相应的病例,有些学校由于招生多,教学医院少,学校与医院远,甚至不安排见习或将见习与毕业实习一起安排,不利于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床边教学,将内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全部放到临床进行教学,使理论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2.床边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临床护理课程是培养学生护士核心能力的关键课程。床边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自我评价对提高学习兴趣占96.7%,对提高听课效果占93.3%,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占86.7%;床边教学也能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4]。3.床边教学有助于促进护教一体化。大学附属医院具有教学与医疗双重功能。由于医院普遍护士配备不足,临床护理工作忙碌,临床护士参与学校教学少。通过床边教学,学生在医院上课,为临床护士提供了教学的机会。床边教学的系统备课、试讲及讲课实践,临床护士的教学能力明显提高,为护教一体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沈翠珍 何桂娟 徐 敏 祝亚男 余国红 单位:1浙江中医药大学 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孔令瑜,雷良蓉,余红梅,等.运用课堂与床边相结合教学法提高护生实践技能[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9):84-86.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44-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教育体制的调整,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技术全面的实用型人才的开发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仅凭一纸文凭必将在人才的选用上失去竞争优势。这无疑对我们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医学人才培养思路及教学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新的医疗法规的出台对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教学与医疗、护理之间的矛盾凸现出来,使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技能培养的模式受到制约。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频频发生,其中传媒和患者的因素不容忽视,但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及医疗护理操作技能是否存在纰漏也是令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进尝试,加强对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取得了一定成绩,规范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高素质、实用型的合格医学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加强对临床教师的培养

医院十分重视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招聘护理人员政策。近年来招聘的护理人员要求专科以上学历,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医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临床教师进行培养,每年分期分批送出去进修,学习本专业新知识、新理念。同时,定期举办护理专题讲座,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积极参与临床护理的科学研究与探索,鼓励临床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申请教学立项,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了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对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的资质进行审核,要求具有中级职称三年以上的教师带教,每年对新上岗的教师组织全院集中试讲,试讲合格后方可承担临床教学工作,不合格者继续努力,参加下次全院集中试讲。为了规范临床教师的技能操作,每月对全院护理教师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培训、考核,提高了我院临床护理教师的基本护理操作水平,规范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提升了护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二、加强对课间教学环节的管理

由于医科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医院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护理专业的课程和课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倍,临床教师教学任务更加艰巨,为了确保护理本科的临床教学质量,教务部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把关,从理论授课到见习课,从教研室到授课教师,要求教研室安排具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和医德医风评分较高的教师授课,希望他们将渊博的医学知识和高尚的品格传授给学生。我们还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课的部分内容由原来的“填鸭式”课堂集中授课向多样化教学授课方式转变,比如PBL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布置学习内容,学生进行自学和分组讨论,然后提出问题由带教教师进行答疑,此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动性,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提问题、去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

医院十分重视医学院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管理,毕业生进入临床要参加医院人事培训中心组织的集中培训,入科前还要参加科室组织的入科岗前培训,使毕业生在从事临床工作的第一天就受到专业、规范的职业教育,入科后教研室秘书编排实习轮转表,安排一些高年资优秀教师进行跟班带教。由带教教师负责所带毕业生熟悉实习环境、本科室的专业特点以及掌握临床各项操作技术,并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毕业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每周还安排了小讲座,由各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临床知识较为全面的教师主讲,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制作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授课效率,并可将部分内容留给同学自学,进一步提高了独立思维能力,能够尽快进入角色。

实习期间,还十分重视毕业生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改善近年来临床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低的状况,充分利用和发挥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资源优势,全天开放,使临床教师和实习学生随时可以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操作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可以完成。学生在工作之余,弥补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技能操作部分的不足,也可以减少因工作中操作不当或技术不过硬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或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通过以上改进,使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迅速提高,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四、加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授课能力的直接体现。它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合格的学生。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除提高理论课的授课水平外,对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同样重要,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中之重。

我院教务部有计划地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组织医院教学专家督导组对护理教学各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内容主要有理论课、见习课听课评教,检查临床教师书写的教案、讲稿及多媒体课件,检查教研室组织的出科考试,对期末教务工作进行监控,包括出题、监考、阅卷等工作。通过对护理专业本科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提高了全体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授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备课更加认真,授课更加规范,提高了教师带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学效果,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确保了护理本科的教学质量。

通过一系列教学措施的完善,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我院护理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使我院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居自治区高校榜首,最大限度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NYJGB201107,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NYFYJG2014002

内科临床护理论文篇1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生数量越来越多,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加之临床设施与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临床护理带教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要途径和重要环节[1]。现阶段我国护理专业专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在政治思想和身体素质方面要达到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基本要求之外,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大学专科的毕业生应成为临床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本科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之外,还要具备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2]。我院每年都要接收大量的大专、本科护理实习生,如何正确引导、提高实习生的各种能力,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临床实习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1媒介融合的概念

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最早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媒介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不同体制下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3]。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

2模块式教学法的引入

临床护理带教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临床教学经验的概括化,直接面向和指导临床教学实践。作为结构框架,它突出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模块式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根据培养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等,按需施教,目标明确,在优化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培养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等[5]。

3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建议

3.1媒介融合的方式将印刷形式的讲义、杂志、书籍、电脑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互联网等媒介有效结合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

3.2教学模块的分类及考核建议

3.2.1基础理论和技能强调《护理学基础》中涵盖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在护理实习生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强化学习和应用。带教老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分发讲义、示范操作等途径向护理实习生有效传达教学内容[6]。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予以理论考核、技术把关。

3.2.2专科理论和技能根据各科室的自身特点,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渗透本科室典型病例,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或标准化病人模拟等多种途径,以求护理实习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专科知识与技能。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整合基础理论和技能给以系统化考核。

3.2.3沟通能力整体护理的理念已被现代护理界广泛认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有效实施整体护理的必备条件。在沟通过程中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其中,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要重视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入院宣教、操作前评估宣教、操作中合理解释沟通、操作后健康宣教、出院前指导等多种途径为实习生创造沟通条件,给予合理化建议,达到最佳沟通效果。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可征求患者同意进行实用性考核。

3.2.4专业英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护理人才与护理对象日趋国际化,护理教育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成为临床护理带教的一个重点。临床带教老师可根据实习学生知识需求,制定适宜的专业英语学习目标,为之创造积极的语言学习氛围。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进行情境模拟法给予考核。

3.2.5科研能力借鉴研究生教学中的导师制教学形式予以带教,鼓励实习生参与科室内的课题研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科研能力。综上所述,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倡导融多媒介于教学工作,将教学内容细化、目标化,优化教学资源,力图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目前,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系统性研究尚少,研究者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邱瑞娟,梁桂兴.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86-189.

2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建友.论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演进路径.当代传播,2009,(5):50-52.

友情链接